bThenMsgBox"最大的数是"&Str(a),vbOKOnly" />
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实验八VBA

数据库实验八VBA

数据库实验八VBA
数据库实验八VBA

Option Compare Database

1.输出任意两个数中的最大的数。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

Dim a As Integer

Dim b As Integer

a = InputBox("请输入第一个要比较的数:", "输入", 1)

b = InputBox("请输入第二个要比较的数:", "输入", 1)

If a > b Then

MsgBox "最大的数是" & Str(a),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Else

MsgBox "最大的数是" & Str(b),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End If

End Sub

2.输出任意10个数中负数的个数、偶数的个数和奇数的个数。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num(10) As Integer

Dim a As Integer

Dim b As Integer

Dim c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For i = 1 To 10

num(i) = InputBox("请输入任意10个数(负数、偶数、奇数)!", "输入", 1)

If num(i) < 0 Then

a = a + 1

Else

If num(i) Mod 2 = 0 Then

b = b + 1

Else

c = c + 1

End If

End If

Next i

MsgBox "负数的个数为:" & Str(a) & vbCrLf & "偶数个数为:" & Str(b) & vbCrLf & "奇数个数为:" & Str(c),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End Sub

3.求1~100的自然数和。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Dim i As Integer

Dim s As Integer

For i = 1 To 100

s = s + i

Next i

MsgBox "1~100的自然数和为:" & Str(s),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End Sub

4.求10!。

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Dim i As Integer

Dim m As Double

m = 1

For i = 1 To 10

m = m * i

Next i

MsgBox "10!=" & Str(m),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End Sub

5.输出1~100自然数中被3整除的数据的个数及它们的和。

Private Sub Command5_Click()

Dim i As Integer

Dim s As Integer

Dim c As Integer

For i = 1 To 100

If i Mod 3 = 0 Then

s = s + i

c = c + 1

End If

Next i

MsgBox "1~100自然数中被3整除的数据的个数:" & Str(c) & "它们的和为:" & Str(s),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End Sub

6.求S的值。S=1+(1+2)+(1+2+3)+(1+2+3+4)+…+(1+2+3+4+…+N)(N=50)。

Private Sub Command6_Click()

Dim i As Integer

Dim s As Double

Dim m As Double

For i = 1 To 50

m = m + i

s = s + m

Next i

MsgBox "S的值为" & Str(s),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End Sub

7.求P的值。P=1+2!+3!+4!+5!+6!+7!+8!+9!+10!

Private Sub Command7_Click()

Dim i As Integer

Dim p As Double

Dim m As Double

m = 1

For i = 1 To 10

m = m * i

p = p + m

Next i

MsgBox "P的值为" & Str(p),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End Sub

8.求S的值。S=1+(1/2)+(1/3)+(1/4)+…+(1/10)

Private Sub Command8_Click()

Dim i As Integer

Dim s As Single

For i = 1 To 10

s = s + 1 / i

Next i

MsgBox "S的值为" & Str(s),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End Sub

9.求出任意10个数中超过平均值的个数,并将超过平均值的个数在窗体上输出。

Private Sub Command9_Click()

Dim num(10) As Integer

Dim s As Integer

Dim a As Single

Dim t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Dim j As Integer

For i = 1 To 10

num(i) = InputBox("请输入任意10个数!", "输入", 1)

s = s + num(i)

Next i

a = s / 10

For j = 1 To 10

If num(j) > a Then

t = t + 1

End If

Next j

MsgBox "超过平均值的个数:" & Str(t),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End Sub

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任意10个数。

Private Sub Command10_Click()

Dim i As Integer

Dim j As Integer

Dim k As Integer

Dim num(10) As Integer

Dim temp As Integer

For i = 1 To 10

num(i) = InputBox("请输入任意10个数!", "输入", 1)

Next i

For j = 1 To 9

For k = 1 To 9

If num(k) > num(k + 1) Then

temp = num(k)

num(k) = num(k + 1)

num(k + 1) = temp

End If

Next k

Next j

For i = 1 To 10

MsgBox "由小到大排序:" & Str(num(i)),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Next i

End Sub

数据库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数据库实验上机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10班 学号: U9 姓名:候宝峰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 2015-06-0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一、基本SQL操作(部分选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数据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数据更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用SQL语句完成下述查询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DBMS综合运用(部分选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学习sqlserver的两种完全备份方式:数据和日志文件的脱机备份、系统的备份功能(选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学习系统的身份、权限配置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了解SQLSERVER的存储过程、触发器、函数实现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实验问题及解决.....................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实验心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基本SQL操作(部分选做) 1)数据定义 参照下面的内容建立自己实验所需的关系数据 创建三个关系: 商品表【商品名称、商品类型】 GOODS【GNAME char(20),GTYPE char(10)】 主关键字为(商品名称)。商品类型为(电器、文具、服装。。。) 商场【商场名称,所在地区】 PLAZA【PNAME char(20),PAREA char(20)】 主关键字为商场名称。所在地区为(洪山、汉口、汉阳、武昌。。。) 销售价格表【商品名称、商场名称、当前销售价格、目前举办活动类型】 SALE【GNAME char(20),PNAME char(20),PRICE FLOAT,ATYPE char(10)】主关键字为(商品名称、商场名称)。举办活动类型为(送券、打折),也可为空值,表示当前未举办任何活动。表中记录如(‘哈森皮靴’,‘亚贸广场’,200,‘打折’),同一商场针对不同的商品可能采取不同的促销活动。 create table goods(gname char(20) primary key,gtype char(10)); create table plaza(pname char(20) primary key,parea char(20)); create table sale (gname char(20), pname char(20), price FLOAT, atype char(10)check (atype in('送券','打折','')), primary key(gname,pname), foreign key(gname)references goods(gname), foreign key(pname)references plaza(pname)); 图1 goods表 图2 plaza表 图3 sale表 2)数据更新 (1)向上述表格中用sql语句完成增、删、个、改的操作;

实验:数据库综合查询

实验六:数据库综合查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和查询条件表示方法; 2.掌握查询条件种类和表示方法; 3.掌握连接查询的表示及使用; 4.掌握嵌套查询的表示及使用; 5.了解集合查询的表示及使用。 二、实验环境 已安装SQL Server 2005 企业版的计算机(13台); 具有局域网环境,有固定IP; 三、实验学时 2学时 四、实验要求 1.了解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格式和执行方法; 2.了解连接查询的表示及使用; 3.了解嵌套查询的表示及使用; 4.了解集合查询的表示及使用; 5.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以数据库原理实验5数据为基础,请使用T-SQL 语句实现进行以下操作:1.查询以‘DB_’开头,且倒数第3个字符为‘s’的课程的详细情况; USE student SELECT'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先行课号'=Cpno,'学分'=Ccredit FROM course WHERE SUBSTRING(Cname,1,3)='DB_'AND SUBSTRING(RIGHT(RTRIM(Cname),3),1,1)='s' 2.查询名字中第2个字为‘阳’的学生姓名和学号及选修的课程号、课程名;USE student SELECT'姓名'=student.Sname,'学号'=student.Sno,'课程号'=https://www.doczj.com/doc/f318638629.html,o,'课程名'=https://www.doczj.com/doc/f318638629.html,ame FROM student,course,sc

student.Sno=sc.Sno AND https://www.doczj.com/doc/f318638629.html,o=https://www.doczj.com/doc/f318638629.html,o AND SUBSTRING(LTRIM(student.Sname),2,1)='阳' 3.列出选修了‘数学’或者‘大学英语’的学生学号、姓名、所在院系、选修课程号 及成绩; USE student SELECT '学号'=student.Sno, '姓名'=student.Sname, '所在院系'=student.Sdept, '课程号'=https://www.doczj.com/doc/f318638629.html,o, '成绩'=sc.Grade FROM student,course,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https://www.doczj.com/doc/f318638629.html,o=https://www.doczj.com/doc/f318638629.html,o AND (https://www.doczj.com/doc/f318638629.html,ame='数学'OR https://www.doczj.com/doc/f318638629.html,ame='大学英语') 4.查询缺少成绩的所有学生的详细情况; USE student SELECT student.* FROM student,sc

山东大学数据库实验答案2—8

山东大学数据库实验答案2—8 CREATE TABLE test2_01 AS SELECT SID, 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sid NOT IN ( SELE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 CREATE TABLE test2_02 AS SELECT SID, 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SID IN ( SELECT DISTIN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CID IN ( SELECT C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SID='200900130417' ) ) CREATE TABLE test2_03 AS

select SID,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SID in ( select distin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CID in (select CID from PUB.COURSE where FCID='300002') ) CREATE TABLE test2_04 AS select SID,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SID in ( select distin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CID in (select CID from PUB.COURSE where NAME='操作系统') intersect select distin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where CID in (select CID from PUB.COURSE where NAME='数据结构') ) create table test2_05 as with valid_stu(sid,name) as ( select SID,NAME from PUB.STUDENT where AGE=20 and SID in (select SID from PUB.STUDENT_COURSE) ) select sid,name as name,ROUND(avg(score)) as avg_score,sum(score) as sum_score from PUB.STUDENT_COURSE natural join valid_stu where SID in (select SID from valid_stu) group by SID,NAME create table test2_06 as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书 实验课程名称 数据库系统概论 开 课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 生 姓 名 学生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实验课成绩

2013 — 2014 学年第二学期实验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概论 实验项目名称SQL SEVER 2000的系 统工具及用户管理 实验 成绩 实验者专业班 级 组别 同组者实验 日期 2014年4 月24日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SQL SEVER 2000的功能及组成,熟练掌握利用SQL SEVER 2000工具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及向数据库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掌握定义数据约束条件的操作。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 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 实验内容和步骤: (1)熟悉SQL SEVER 2000的界面和操作。 (2)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3)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 (4)查看和修改表的结构。 (5)向数据库输入数据,观察违反列级约束时出现的情况。 (6)修改数据。 (7)删除数据,观察违反表级约束时出现的情况。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Windows XP SQL SERVER 2000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没有错误 错误:未能建立与WORKEPLACE\XUMENGXING的链接SQL Server 不存在或访问被拒绝 原因:未启动数据库服务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 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实验结果部分截图:

数据库 教务管理系统 综合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A》 实验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第 2 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学院 年级2010 专业班级网络B101班 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 实验成绩 计算机系制

《数据库系统A》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利用一种DBMS作为设计平台,理解并应用课程中关于数据库设计的相关理论,能按照数据库设计步骤完成完整的数据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实施。同时能够正确应用各个阶段的典型工具进行表示。 二、设备与环境 (1) 硬件设备:PC机一台 (2) 软件环境: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8等。 三、实验内容 1.需求分析 首先,通过调查,教务管理系统中主要有四类用户,即学生用户,老师用户,教务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对应这些用户,其处理要求的主要的功能就是进行一系列的查询和各类数据的管理及维护。其具体的处理要求如下: 1)系统管理:实现系统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包括添加删除用户,更改密码,数据备份,数据还原,注销等功能。 2)教务管理:实现教务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包括课程安排,成绩审核,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功能。 3)基本信息:实现显示学生和老师以及课程、班级、系别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等)。 4)查询:包括实现学生查询,老师查询。学生查询包括自己的基本信息,自己的课程,课表,成绩等,老师查询包括查询自己的信息,自己所带班的学生,自己的课表以及学生成绩等。 5)教师对成绩的录入以及自己信息的查询与维护。 其次,该教务管理系统中,结合以上用户种类以及其具体的处理功能要求,教务管理系统要具备以下信息要求: 教务管理系统涉及的实体有: 教师——工作证号、姓名、电话、工资、邮箱;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代号等; 班级——班号、最低总学分等; 系——系代号、系名和系办公室电话等; 课程——课序号、课名、学分、最大人数等; 其中,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每个学生都属于一个班,每个班都属于一个系,每个教师也都属于一个系。 每个班的班主任都由一名教师担任 一名教师可以教多门课,一门课可以有几位主讲老师,但不同老师讲的同一

数据库实验报告8

. 西安科技大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寄宿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及班级:软件工程1202及1203班 学号: 1208010206 1208010207 1208010303 姓名:李倩魏楠楠王青枝 日期: 2014年7月9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 (2)

2设计内容及人员分工 (2) 3 需求分析 (2) 3.1 需求陈述 (2) 3.2 功能需求 (2) 3.3 数据需求 (3) 3.4 其它需求 (3) 4 数据库设计 (3) 4.1概念结构设计 (3) 4.2逻辑结构设计 (4) 4.3数据表结构设计 (4) 5 系统功能设计 (6) 6 系统实现 6.1 开发环境 (7) 6.2 数据库的创建与连接技术 (7) 4.3 主要功能的运行结果及代码 (9) 7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3)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具有C/S模式的数据库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熟练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的使用,熟练掌握使用VC、VB或其它开发工具开发数据库应用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的知识, 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的意义:通过对这个系统的设计,让我们更加熟悉SQL Sever 2008的相关操作,也巩固了这学期学习的数据库的一些知识,让我们更懂得数据库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软件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让我们学会了数据库的设计,经历了数据库设计的几个阶段,比如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的设计,都让我们努力的去想,去做,懂得数据库的优化,想想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做出一个比较满意的数据库设计。 2、设计内容及人员分工 魏楠楠:数据库的需求分析,概念设计 王青枝:数据库逻辑设计,表结构设计 李倩:数据库触发器创建实现 3、需求分析 3.1 需求陈述: 某寄宿学校需要开发一个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管理系统可以对学生的日常事务进行管理: 校长助理:可以对学生的档案进行管理,可以进行新增、删除、查询、修改等操作。 财务人员:进行每月的收费和退费工作,每个学生的每月费用包括住宿费,伙食费220,在6-8月收取空调费20,在11-2月收取取暖费20,每个学期的开学初(3月、9月)收取书本费(不定)。住宿费分三种情况:双职工的子女为60,单职工的子女80元,父母均不在本单位工作为100元。每个班的老师在每天要申报本班学生的出勤表,由校长助理完成各班的考勤录入,考勤情况决定上月的伙食退费,以每天10元计算。 学生家长:在对退费有疑问时,可以查询学生的出勤情况。校长助理可以对学生班级进行管理(新增、删除等),可以进行新学生的编班工作和调班工作,档案录入工作,查询班级名册等情况。 3.2功能需求: 3.2.1需求理解如下:

数据库实验1-6参考答案

实验一SQL Server使用初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QL Server2000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2、掌握SQL Server2000的登录及注册。 3、掌握SQL Server2000企业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4、熟悉查询分析器的基本使用。 二、实验预习 1、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你所知道的DBMS有哪些? 答:DBMS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常见的DBMS主要有:Oracle、db2、SQL Server、MySQL、PostgreSQL、SQLite、Firebird等等。 2、SQL Server 2000(2005)的安装步骤? 答:以企业版安装为例,步骤为: 将企业版安装光盘插入光驱后,出现以下提示框。请选择“安装 SQL Server 2000 组件” 出现下面对话框后,选择 "安装数据库服务器" 。 选择 "下一步",然后选择 "本地计算机" 进行安装。 在 "安装选择" 窗口,选择 "创建新的SQL Server实例..."。对于初次安装的用户,应选用这一安装模式,不需要使用 "高级选项" 进行安装。 "高级选项" 中的内容均可在安装完成后进行调整。 在 "用户信息" 窗口,输入用户信息,并接受软件许可证协议。 在“安装定义”窗口,选择“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选项进行安装。 在“实例名”窗口,选择“默认”的实例名称。 在“安装类型”窗口,选择“典型”安装选项,并指定“目的文件夹”。 在 "服务账号" 窗口,请选择 "对每个服务使用统一账户..." 的选项。 在 "身份验证模式" 窗口,选择 "混合模式..." 选项,并设置管理员"sa"账号的密码。 最后按“下一步”即可完成安装。 检测安装:如果安装成功,应该能成功启动SQL Server,并且能和SQL Server 客户端连接上。 可以通过服务管理器来进行启动。

数据库实验报告(一)

滨江学院 题目数据库实验报告(一) 学生姓名 学号 系部电子工程系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林美华 二O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实验一数据库的定义实验 本实验需要2学时。 一、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接收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实验内容 1 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2 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为主码建索引。 3 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4 熟悉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步骤 1 基本操作实验 (1) 使用企业管理器按教材中的内容建立图书读者数据库。 (2)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图书读者数据库的属性,并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 (3)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建好的图书借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其结构为; 图书(书号,类别,,作者,书名,定价,作者). 读者(编号,,单位,性别,). 借阅(书号,读者编号,借阅日期) 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定义每个表的主码.是否允许空值和默认值等列级数据约束。 (4)在企业管理器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的表级约束.每个表的主码约束.借阅表与图书表间、借阅表与读者表之间的外码约束,要求按语义先确定外码约束表达式.再通过操作予以实现.实现借阅表的书号和读者编号的惟一性约束:实现读者性别只能是“男”或“女”的Check(检查)约束。 2 提高操作实验 (一) 将教材中用SQL描述的建立学生--课程操作.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实现。库中表结构为: 学生(学号,,年龄,性别,所在系).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先行课). 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 要求: 1)建库、建表和建立表间联系。, 2)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3)定义必要的索引、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 四、实验方法 l创建数据库 (1)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的步骤 1)从“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Microsoft SQL2000”“企业管理器”.

数据库实验报告完整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 | 实验名称数据库实验 课程名称数据库 | |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实验日期:2015/7/9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本实验是为计算机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原理后,为培养更好的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而设置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具备应用数据库原理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设计的能力。 为后继课程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在建立数据库系统过程中使用关系数据理论的能力。 3.通过对一个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培养学生对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方案设计、系统编码、界 面设计和软件调试等各方面的能力。是一门考查学生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设计方法、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验。 二、主要内容 针对一个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中小型系统(见题目附录)进行数据库设计,重点分析系统涉及的实体、实体之间的联系,实现增加、删除、更新、查询数据记录等基本操作。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1. 理解系统的数据库需求,分析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画出E-R图: 1)分析确定实体的属性和码,完成对该实体的实体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定义。 2)设计实体之间的联系,包括联系类型和联系的属性。最后画出完整的E-R图。 2.根据设计好的E-R图及关系数据库理论知识设计数据库模式: 1)把E-R图转换为逻辑模式; 2)规范化设计。使用关系范式理论证明所设计的关系至少属于3NF并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属于3NF则进行模式分解,直到该关系满足3NF为止,要求写出分解过程。 3)设计关系模式间的参照完整性,要求实现级联删除和级联更新。 4)用SQL语言完成数据库内模式的设计。 3.数据库权限的设计: 1)根据系统分析,完成授权操作; 2)了解学习收回权限的操作。 4.完成用户界面的设计,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

数据库实验题目和答案

按照如下方式重新定义四张表: 定义新的books表,其所拥有的属性与属性类型与原有的books表一致 以列级完整性的方式定义属性bookId为主码,同时在定义的时候必须提供约束名 定义属性category为”非空” ,同时在定义的时候必须提供约束名 create table Books( bookId number(9,0) constraint BooksKey primary key, title varchar(80), author varchar(40), year integer, category varchar(15) constraint B1 not null ); commit; 定义新的customers表,其所拥有的属性与属性类型与原有的customers表一致 以表级完整性的方式定义属性cid为主码 以列级完整性的方式定义属性cname为”唯一”,同时在定义的时候必须提供约束名 create table Customers ( cid number(9,0), cname char(40) constraint C1 unique, age integer, primary key(cid) ); commit; 定义新的purchases表,其所拥有的属性与属性类型与原有的purchases表一致 定义属性cid与bookId为主码,同时在定义的时候必须提供约束名 以列级完整性的方式定义属性bookId为外码,它参照Books表的主码,同时在定义的时候必须提供约束名。当删除Books表中的某一本书时,级联删 除与它相关的购买记录 以表级完整性的方式定义属性cid为外码,它参照customers表,同时在定义的时候必须提供约束名。当删除customers表中的某个顾客时,如果存在 与该客户相关的购买记录,拒绝删除。 create table Purchases( cid number(9,0), bookId number(9,0)

数据库实验报告5

1.使用系统存储过程(sp_rename)将视图“V_SPJ”更名为“V_SPJ_三建”。(5分) exec sp_rename v_spj, v_spj_三建; 2.针对SPJ数据库,创建并执行如下的存储过程:(共计35分) (1)创建一个带参数的存储过程—jsearch。该存储过程的作用是:当任意输入一个工 程代号时,将返回供应该工程零件的供应商的名称(SNAME)和零件的名称(PNAME) 以及工程的名称(JNAME)。执行jsearch存储过程,查询“J1”对应的信息。(10 分) create proc jsearch @jno char(2) as select sname, pname, jname from s,p,j,spj where s.sno=spj.sno and p.pno=spj.pno and j.jno=spj.jno and spj.jno=@jno; 执行: exec jsearch 'J1'

(2)使用S表,为其创建一个加密的存储过程—jmsearch。该存储过程的作用是:当执 行该存储过程时,将返回北京供应商的所有信息。(10分) 创建加密存储过程: create proc jmsearch with encryption as select * from s where s.city='北京'; sp_helptext jmsearch; (3)使用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text查看jsearch, jmsearch的文本信息。(5分) 用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text查看jsearch: exec sp_help jsearch; exec sp_helptext jsearch;

数据库实验答案

实验二 1.打开数据库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用SQL语言建表student,表结构如下图所示: 字段名类型长度含义 id varchar 17 学生编号 name varchar 10 姓名 sex varchar 2 性别 age integer 年龄 score numeric 6,2 总成绩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varchar(17),name varchar(10),sex varchar(2),age integer,score numeric(6,2)) 2.用SQL语言向表student插入如下6条记录: A0001 赵一男24 480.00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A0001','赵一','男','24','480.00');.......... 3.把所有学生年龄加一岁。 update student set age=age+1 4.把吴六改名为吴九。 update student set name=‘吴九’where name=‘吴六’ 5.添加学生李梅,学号H0007。 in sert into student values(‘H0007’, ‘李梅’, ‘女’, 19, ‘435.00’); 6.删除1990年后出生的人。(获取当前年的函数为YEAR(GETDATE()))delet from student where age

数据库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 _11-12_学年第_二_学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项目名称:基本SOL语句的用法 项目完成人: 姓名:武学超学号: 指导教师:____ ____韩祥斌_____________ 日期: 2012 年 3 月 16 日

目录 一、实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结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教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并掌握基本SQL语句的用法。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实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回顾基本SQL语句的语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回顾MySQL的基本用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初始化数据库,将文件中的内容复制并粘贴到MySQL-Front 的SQL编辑器中,然 后点击“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了解实验用例的背景,并进行如下SQL语句的训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32位Xp系统下 Mysql 程序(命令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验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问题讨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试验心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综合实验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数据库综合实验报告 班级:计科*** 班 学号: **** 姓名: *** 2011年12月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初步开发 一、实验类别:综合型实验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技术,熟悉数据库设计的每个步骤中的任务和实施方案,并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系统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初步掌握基于C/S 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方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三、实验内容 在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上,利用 Microsoft Visual C++ 6.0开发工具开发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四、实验过程 (一.)系统需求说明 1 系统功能要求设计:此系统实现如下系统功能: (1)使得学生的成绩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条理化、自动化。 (2)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查询课程基本资料,学生所选课程成绩,修改用户密码等功能。 容易地完成学生信息的查询操作。 (3) 设计人机友好界面,功能安排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并且进一步考虑系统在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备份和恢复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 系统模块设计 成绩管理系统大体可以分成二大模块如, 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模块,里面应该包含学生的各方面的基本信息;再者便是课程管理模块, 在该模块中应该包含有对学生成绩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如平均成绩、最好成绩、最差成绩以及不及格学生的统计等功能模块;再其次还有教师、课程等相关信息的模块;可以得到系统流程图: 登陆失败 退出系统 用户 验证 登陆成功

3 数据字典 数据项是数据库的关系中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下表分别列出了数据的名称、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能否为空。利用SQL Server 2000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其基本表清单及表结构描述如下: 数据库中用到的表: 数据库表名关系模式名称备注 Student 学生学生学籍信息表 Course 课程课程基本信息表 Score 成绩选课成绩信息表 Student基本情况数据表,结构如下: 字段名字段类型Not Null 说明 Student _sno Char Primary key 学号 Student _sn char Not Null 学生姓名 Student _sex char ‘男’或‘女’性别 Student _dept char 系别 Student_age char 年龄 Student_address char 地址 course数据表,结构如下: 字段名字段类型约束控制说明 course_cno char 主键(primary key)课程号 char not null 课程名称course_cnam e course_hour int not null 课时 course_score numeric(2,1) not null 学分 score情况数据表,结构如下: 字段名字段类型约束控制说明 score_id int not null 成绩记录号 course_cno char 外部键课程号 student_sno char 外部键学号 score int 成绩 (二)数据库结构设计 1.概念结构设计 由需求分析的结果可知,本系统设计的实体包括: (1)学生基本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地址,年龄,专业。 (2)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课程号,分数,学时,学分。

数据库上机实验8实验报告

上机实验八——完整性约束的实现 一、实习目的: 掌握SQL中实现数据完整性的方法,加深理解关系数据模型的三类完整性约束。 二、实习准备: 1.复习“完整性约束SQL定义” 2.完成习题四第10题中的各项操作的SQL语句。 3.了解SQL Server 中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实现手段 三、实习内容: 1.验证习题四第10题四个表结构的SQL语句。 表一:Sstudent CREATE TABLE Sstudent (Sno char(7) NOT NULL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20) NOT NULL, Ssex Char(2) NOT NULL DEFAULT('男') check(Ssex IN('男','女')), Sage smallint check(Sage >14 AND Sage<65), Clno Char(5) NOT NULL REFERENCES Cclass(Clno) ON UPDATE CASCADE); 表二:Ccourse CREATE TABLE Ccourse (Cno Char(1) NOT NULL PRIMARY KEY, Cname VarChar(20) NOT NULL, Credit Smallint CHECK(Credit IN(1,2,3,4,5,6)));

表三:Cclass CREATE TABLE Cclass (Clno Char(5) NOT NULL PRIMARY KEY, Speciality VarChar(20) NOT NULL, Inyear Char(4) NOT NULL, Number Integer CHECK(Number>1 AND Number<100), Mointor Char(7) REFERENCES Student(Sno) ); 表四:Ggrade CREATE TABLE Ggrade (Sno Char(7) NOT NULL REFERENCES Student(S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Cno Char(1) NOT NULL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Gmark Numeric(4,1) CHECK(Gmark>0 AND Gmark<100), PRIMARY KEY(Sno,Cno)); 2. SQL Server中提供了那些方法实现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体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答:实体完整性:是通过主码的定义(PRIMARY KEY)来实现的; 参照完整性:是利用外部码(REFERENCES)的说明,以限制相关表中某些属性的取值,当用户违反规则时,提供三种:RESTRICT(限制策略),CASCADE(级联策略),SET NULL(置空策略);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check约束,对元组的CHECK约束

数据库实验报告

实验一 SQL Server基本使用与数据定义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服务管理器”、“企业管理器”及“查询分析器”基本使用方法;2.熟悉数据库建模及E/R图的画法; 3.掌握SQL Server 中数据库、及数据表的建立与管理方法; 4.掌握数据的导入/导出及数据库备份/还原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SQL Server 基本使用 1.启动SQL SERVER。 2.注册服务器 3.企业管理器属性 4.查询分析器介绍 5.查看数据库及浏览表中记录 二、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 1.数据库建模 2.启动、并打开SQL Server 3.使用图形界面创建数据库和表 4.使用查询分析器创建表 5.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实验二 SQL查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QL语言中SELECT语句的多种查询方式。 2.掌握对表建立与删除索引的方法。 3.掌握聚焦函数的使用方法。 4.掌握集合查询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建立与删除[索引]的方法。 在各表中,分别按代理商编号、客户编号、产品编号及订单编号建立索引。 CREATE INDEX 代理商No ON 代理商(代理商编号) CREATE INDEX 客户No ON 客户(客户编号) CREATEINDEX产品No ON产品(产品编号) CREATEINDEX订单No ON订单(订单编号) 2.单表查询, ①从产品表中查询现有产品的库存量。 SELECT COUNT(*) FROM产品 ②从客户表中查询“王五”的地址及代理商编号。 SELECT地址,代理商编号 FROM客户 WHERE姓名='王五' ③从代理商表中查询代理商“惠普”的提成金额。 SELECT提成金额 FROM代理商 WHERE姓名='惠普' ④从订货项目表中查询编号为“444”的订单所订购的商品编号及数量。 SELECT产品编号,订购数量 FROM订货项目 WHERE订单编号='444' ⑤分别求代理商和客户的总数。 SELECT COUNT(*)代理商数 FROM代理商 SELECT COUNT(*)客户数 FROM客户 ⑥从订货项目表中,查询编号为0033的产品定货总数量。 SELECT COUNT(*)订货总数量 FROM订货项目 WHERE订单编号='0033' 3.多表查询 ①查询编号为300的客户通过的代理商的姓名和地址。 SELECT代理商.姓名,代理商.地址

数据库实验八综合性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数据库设计 项目性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所属课程:数据库系统概念 开设时间:2015-2016学年第1学期学生班级: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12日

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绩单 开设时间:2015-2016学第一学期

一、设计部分 1.需求分析 1.1 用户需求概述 本系统为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该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图书馆的图书信息进行记录统计管理。具体完成录入图书信息,录入借还书记录,录入读者信息等功能。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有: 1)学生信息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学生首次借阅图书前,必须登记并录入个人身份信息,内容包括:学号、姓名、联系电话。 2)图书信息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对于首次入库的新书,必须录入图书目录资料,内容包括: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简介。 3)借书记录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读者凭校园卡到柜台办理借书手续,由图书馆管理人员录入借书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学号、图书编号。 对读者借阅图书的限制条件包括: ①读者一次可借阅1-3本图书, ②借出未还的图书,累计不得超出5本; ③没有逾期未归还的图书,从借出之日开始计算,超过90天尚未归还则视为逾期。 4)还书记录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读者凭校园卡到柜台办理归还借书手续,由图书馆管理人员录入还书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学号、图书编号。学生可以一次归还1至多册所借阅的图书。 5)图书信息查询 该功能供学生使用,学生自行输入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作为查询条件,

系统列出满足查询条件的图书目录。 6)学生信息查询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人员使用,操作人员输入学生学号,系统列出该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及历次的借阅/归还图书记录。 1.2 数据需求

数据库实验答案

实验3 使用T-SQL语言完成单表查询 一、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T-SQL语言完成单表查询 掌握常用谓词的用法 掌握where子句的用法 掌握order by 子句的用法 掌握group by 子句和having短语的用法 实验环境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实验内容和要求 查询全体学生的详细信息。 查询所有课程的详细信息。 查询所有选课记录的详细信息,要结果表中的列名以中文的形式显示,分别为:学号,课程号,成绩。 查询已被学生选修了的课程的编号。 查询系别编号为“d002”的学生的姓名和性别。 查询年龄在19至21岁或者性别为“女”的学生的学号和所在系别编号。 查询系别编号为d001、d002和d003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查询课程名为“C_”开头的课程名和学分。 某些学生入学后还没有确定所在的系,查询还没有确定系的学生的姓名。 查询成绩大于60分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并将查询结果按课程编号升序排列,同一课程的成绩按分数降序排列。 查询学校所开设的总的课程数。 计算2号课的学生成绩总和以及平均成绩,对应的列名分别为“总成绩”和“平均成绩”。 查询选修了3号课程的学生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对应的列名分别为“最高分”和“最低分”。 求各个系别的编号以及各系的人数。 查询选课人数大于等于2人的课程编号以及选课的人数。 查询学生2选修课程的总成绩对应的列名为“总成绩”,并显示出学号。 查询有2门以上课程是80分以上的学生的学号及课程数。 查询选修了1号课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结果按成绩降序、学号升序排列。 实验1 使用T-SQL语言建库、建表 实验2 向表中增、删、改数据 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T-SQL建库、建表、修改表; 掌握使用T-SQL对表中数据进行插入、删除和修改。 实验环境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实验内容和要求 建立数据库STDB 在数据库STDB中建立四个表:

数据库综合实验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 SQL Server 2000 陈学进于 2010年三月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用E-R图设计数据库 1.实验目的 1)熟悉E-R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图形的表示方法。 2)掌握将现实世界的事物转化成E-R图的基本技巧。 3)熟悉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4)掌握将E-R图转化成关系表的基本技巧。 2.实验内容 1)根据需求确定实体,属性和联系。 2)将实体,属性和联系转化为E-R图。 3)将E-R图转化为表。 3.实验步骤 1)设计能够表示出班级与学生关系的数据库。 ①确定班级实体和学生实体的属性。 ②确定班级和学生之间的联系,给联系命名并指出联系的类型。 ③确定联系本身的属性。 ④画出班级与学生关系的E-R图。 ⑤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写出各关系模式并标明各自的主码或外码。 2)设计能够表示出顾客与商品关系的数据库。 ①确定顾客实体和商品实体的属性。 ②确定顾客和商品之间的联系,给联系命名并指出联系的类型。 ③确定联系本身的属性。 ④画出顾客与商品关系的E-R图。 ⑤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写出表的关系模式并标明各自的主码或外码。 3)设计能够表示学校与校长关系的数据库。 ①确定学校实体和校长实体的属性。 ②确定学校和校长之间的联系,给联系命名并指出联系的类型。 ③确定联系本身的属性。 ④画出学校与校长关系的E-R图。 ⑤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写出表的关系模式并标明各自的主码或外码。 4)设计能够表示出房地产交易中客户,业务员和合同三者之间关系的数据库。 ①确定客户实体,业务员实体和合同实体的属性。 ②确定客户,业务员和合同三者之间的联系,给联系命名并指出联系的类型。 ③确定联系本身的属性。 ④画出客户,业务员和合同三者关系E-R图。 ⑤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写出表的关系模式并标明各自的主码或外码。 5)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自设计的数据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