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

冠心病是目前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日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心脏病,它可怕之处:很大的隐匿性和突发性,让人防不胜防,目前心脑血管专家提出预防冠心病从婴幼儿抓起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什么叫冠心病呢?心脏每一次收缩,把血液送到各个组织器官供给它们营养。那么心脏辛勤工作,自己也需要血液营养来供应它,心脏泵出去的血液有百分之五是供自己使用的,心室收缩时,左心室在到主动脉弓之前有一根动脉分支,分成左右分支,像帽子一样扣在心脏表面,供应心肌血液,这两根血管叫左右冠状动脉,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心脏病,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

1.隐匿性冠心病(最可怕)

2.缺血性心脏病(最易忽视)

3,猝死性冠心病(最突然)

4.心绞痛性(最普遍)

5.心肌梗塞性冠心病(最可怕)

病因:

1.遗传

2.高血脂

3.糖尿病

4.高血压吃药十年以上,

5.饮食(高糖,高盐,高脂肪)

6运动少

7.长期精神压力大

高血脂

心脑血管病的秀发因素很多,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压就如同一日三餐,常有头痛,头晕信号,提醒患者就医,高血脂症则润物细无声,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高血脂症的知识。人体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惨咯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通称为血脂,

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病学会1996年制定的诊断标准:血清中

胆固醇:Tc<5.7

甘油三酯:TG<1.7

高密度脂蛋白(HDL)>1.2

低密度脂蛋白(LDL)<3.4

病因

内源性:本身代谢功能失常,长期素食,(如;尼姑,居士等)很大一部分人患高血脂症。另外缺乏运动,精神过度紧张,兴奋,失眠使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血脂升高。

外源性

摄入过多动物性脂肪,内脏,蛋黄,鱼子,肥肉,奶油等而引起。

症状及危害

高血脂症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对身体危害是隐匿渐进性和全身性的。直接危害——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全身重要器官依靠动脉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后果严重,若发生在脑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头痛,头晕症状,管腔闭塞——中风(脑梗塞,脑栓塞,脑溢血)

发生在冠状动脉时,官腔狭窄至管径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出现心肌缺血,胸闷,气短,心虚——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心绞痛,严重持久缺血——心肌梗死。若发生在肝动脉导致肝硬化,肝腹水。若发生在肾动脉,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肾功能衰退,严重时——尿毒症。发生在眼底动脉时,视力下降,严重——失明。

我: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渐进性——无声无息——一般5至10年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上述并发症,这就是高血脂的可怕之处。

预防

调节饮食结构,限制摄入含脂肪,胆固醇食物,增加维生素,纤维素的摄入。

改善生活方式,减肥,进行有氧运动,规律化生活,心情平静,乐观开朗。

高血粘

原因:血液是由血细胞,水,各种蛋白质,脂质等高分子组成的复杂固液共存体,所以它具有一定的粘滞性,血液粘质,正常情况下,血液粘度是水的4——5倍,临床上,血液检查:老年人血粘度升高是水的10倍!

血粘度升高的原因:

一,红细胞所携带的负电荷减少,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表面有负电荷,使他们故乡排斥,保持一定距离,在血浆中悬浮状态,不发生聚集。当人体免疫力下降,红细胞所携带的负电荷随之减少,则红细胞之间的排斥力也减少,易发生聚集。

二,血液,血浆中的物质发生改变,血液酸化,浓度高,高血脂,高血糖。

三,血小板数量上升(较少见的)凝聚力升高。Apc可以抑制血小板上升,但剂量不能过高,否则会减少血小板,造成脑溢血。

危害

血粘度升高会导致血流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引起重要器官缺血,引起动脉硬化发生,心脏射血压力增加(负荷过重)增加心脏负担——心肌缺血——冠心病。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导致脑血栓。

防治

控制饮食,放松心情,控制血液中脂糖含量。适量饮水。

失眠

正常睡眠时间

老年人:5——8小时,

中年人:7——9小时,

小孩:10——12小时,

(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引起全身所有器官早衰,小孩睡眠不足,影响发育生长。)

原因:1.细胞中的负电荷减少。

2.内分泌失调。

3.松果体分泌不正常(松果体分泌激素与肾上素结合,控制生物钟)

4.心脏不好。

5.精神压力大

6.脑供血不足。

7.植物神经紊乱

危害:加速全身脏器衰竭,30岁心脏衰老成80岁心脏,

加速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癌症发病率升高,细胞突变,大脑反应迟钝。

(如长期失眠导致五大疾病发病率加倍上升)。

治疗:如长期吃安定药,会导致抑郁症,水肿,痴呆——死亡。

11点——13点(子午觉)

22——凌晨2点是造血最佳时间,细胞吸收营养时间。

预防

最佳睡姿:右侧有益于肝脏,胃十二指肠消化。

最佳睡床:木板床可以加速血液循环

最佳方向:头朝南,脚朝北。

多去负离子多,空气新鲜的地方运动,乐观开朗。

我:

高血脂——指血液内的脂内代谢异常,

高血粘——指血液里的浓度过高。它们的共同点是在发病早,中期润物细无声,没有任何症状。

不像高血压有头疼,头晕症状提醒病人重视。下面了解《高血压》

高血压

人类第杀手(很大的突发性)为了引起大家对高血压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0月8号定为世界高血压日

高血压的特点:三高 1.(患病率高——(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中老年有近百分之七十)2.死亡率高(全球每两秒有一人死于高血压)3.致残率高(很多人对高血压不了解,不重视导致中风)

三底:1.知晓率底(很多人不经常测血压,导致患病不知道),2.服药率底(由于知晓率底加上早期不够重视,吃药的少)3.控制率底(很多人长期服药,但血压依旧不稳定)

血压的正常参数:(血压就是血液流动过程中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正常值:高压/收缩压90——140

低压/舒张压60——90(高压做参考,低压是关键)上压与下压之间压差不能高于60,不可低于40,120/80.120/70这些都属于正常理想血压。

高血压的病因

1.遗传

2.血液酸性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

3.血管动脉硬化(血液中垃圾多,沉积下来成动脉硬化,使血管变窄)

4.长期吸烟(因烟碱可以损伤血管内壁,血小板聚集导致血管痉挛)

5.精神紧张(血管处于长期收缩状态,血流不畅,减慢,阻力增加)

6.饮食因素(如:三高饮食,高糖,高脂,高盐)

危害:

早期_140/90高的少,正常时候多,没有什么症状

中期150/98搞时多,正常的少,没有什么感觉,但有并发症:眼底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大,蛋白尿(小便化验,可能有一到两个加号)

晚期180/110持高不下,有头晕,头痛,乏力——伴有脏器损害,如心功能衰竭,心梗,脑梗,脑溢血,肾小球动脉硬化,尿毒症,眼底动脉硬化——严重导致失明,

治疗

医药只是扩张血管的同时,不断损伤心,肝,肾功能导致很多并发症,副作用很大,

中成药是纯植物提取,科学配制,副作用很小,且标本兼治,清,治,调,补。

我:

潜在不明症兆

举例:人过马路,有红,黄,绿指示灯,红灯停止,绿灯行,黄灯提出警示。可知它的重要。其实,人体内也有红,黄,绿灯,绿灯代表身体非常健康,红灯——重大疾病,那么我们是不是由健康一下子到重大疾病呢?“不是”,在患病之前也会给我们一些提示——就是像黄灯亮起来一样——这就是潜在不明症状。

一,脖子酸痛:高血压,脑中风。肩周酸痛——体表反射痛,左肩痛——心脏病,右肩痛在——胆囊,内脏毛病,体表痛——肝脏有问题,再加上血压忽高忽低。双肩平行痛——脑中风先期症状。

二,胸口痛:胃病先兆,肝病先期症状。

三,食欲下降:肝脏,肾脏的前兆症状。

四,血压不正常:脑中风前期先兆。

五,四肢冰冷,手脚抽筋:月经失调,缺钙,动脉硬化。

六,腰酸背痛:糖尿病前期症兆。

七,头晕,头重:脑中风信号。

八,疲劳:癌症,结石,中风,内脏出现问题。

九,十,失眠,便秘:自律神经紊乱症,高血压,心脏病,抑郁症,痴呆,精神分裂症,糖尿病前期症兆。

1995年脑血管疾病分类

1995年国家脑血管疾病分类 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劲内动脉系统 2.椎-基底动脉系统 Ⅱ脑卒中 1.蛛网膜下腔出血 (1)动脉瘤破裂引起 A.先天性动脉瘤 B.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C.感染性动脉瘤 (2)血管畸形 (3)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4)其他 (5)原因不明 2.脑出血 (1)高血压脑出血 (2)继发于梗死的出血 (3)肿瘤性出血 (4)血液病引起的出血 (5)淀粉样脑血管病 (6)动脉炎引起 (7)药物引起 (8)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 (9)其他 (10)原因不明 3.脑梗死 (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 梗死 (2)脑栓塞 A.心源性 B.动脉源性 C.其他 (3)腔隙性脑梗死 (4)出血性脑梗死 (5)无症状性脑梗死 (6)其他 (7)原因不明 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Ⅳ脑血管性痴呆Ⅴ高血压脑病 Ⅵ颅内动脉瘤 1.先天性动脉瘤 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3.感染性动脉瘤 4.外伤性假动脉瘤 5.其他 Ⅶ颅内血管畸形 1.脑动静脉畸形 2.海绵状血管瘤 3.静脉性血管畸形 4.Galen 静脉瘤 5.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6.毛细血管扩张症 7.毛细血管瘤 8.脑-面血管瘤病 9.颅内-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 10.其他 Ⅷ脑动脉炎 1.感染性动脉炎 2.大动脉炎(主动脉弓综合征) 3.系统性红斑狼疮 4.结节性多动脉炎 5.颞动脉炎 6.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7.其他 Ⅸ其他动脉疾病 1.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2.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3.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 4.淀粉样血管病 5.动脉壁夹层病变 6.其他 Ⅹ颅内静脉并、静脉窦及脑部静脉血栓形成 1.海绵窦血栓形成 2.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3.直窦血栓形成 4.横窦血栓形成 5.其他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0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治疗效果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致使大部分居民在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一些改变,而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发率却在不断提升,已经逐渐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严重的危害[1]。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总称,同时也被称为是富贵病或者是三高症[2]。心脑血管疾病一般具有发病率极高和死亡率极高的特点,很多患者出现复发率高和致残率高的情况,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心脑血管疾病一般包括冠心病和脑出血等,且发病十分迅速而病症有十分复杂,因此患者一旦病发需尽快就医治疗,以免影响最佳治疗时机。根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伴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等老年疾病[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0例,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40~82岁,平均年龄为(7 2.7±9.3)岁,对照组中男性为20例,女性20例,年龄为40~80岁,平均年龄为(72.7±7.3)岁。两组患者经诊断后均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基本资料上都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治疗的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案为每天上午服用5~10 mL的非洛地平,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具体方案是针对冠心病的患者使用含有太子参和丹参等的药方,进行水煎服用,服用1剂/d。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来酌情加减用药,假如患者偏向气虚,则需要多加入黄芪以及太子参,另外还可以加入白术和补骨脂。假如患者的体质偏向阴虚症状,则需要增加玉竹、麦冬以及黄精和生地等,如果患者体质偏向阳虚寒凝,则需要增加桂心、细辛以及干姜等。如果患者体质偏向气滞症状,则需要酌情增加木香、青陈皮以及香附等。另外,对于一些慢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其治疗组方一般为茯苓、车前子、丹参、红花以及黄芪等,同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情况酌情进行

心脑血管疾病分类及症状

心脑血管疾病是什么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高血压的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有讲究,有原则,对于老年降压药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症状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 中风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动脉硬化 由“三高”引起的糖尿病等症状 高血压 高血压是怎么回事: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病因: 高血压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 3.15%,>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早期症状: 一、缓进型高血压。 (一)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血液垃圾?对人体有何危害? 血管中残存或积集的过剩蛋白质、脂肪和代谢产物以及残留药物等物质称为血液垃圾。这些物质不但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反而还会给器官带来负担,可导致: 血液粘稠,局部血管血液流速变慢,造成供血供氧不足。 血管硬化。 血管腔变窄。 引起高血压、脑中风、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最危险的因素。 2.高血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引发的问题: 大大加剧血管硬化程度,使血管壁变厚、变窄,血小板附着到血管壁上形成血栓。 在血管被堵塞50%时,人们毫无感觉,当血管被堵70%时,就会偶尔出现视觉模糊、口齿不清、口眼歪斜、手脚无力、全身放射性麻木、健忘、心悸、行动迟缓……轻微症状 如此时不在意加上外界刺激,如工作不顺心、情绪变化大喜大怒、精神紧张或突然用力、天气骤变、劳累过度等,就引发了心脑血管事件 3.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心血管病,是由于动脉血管内壁有脂肪、胆固醇等沉积,并伴随着纤维组织的形成与钙化等病变,即动脉硬化。这种病变发展至心脏冠状动脉时则形成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急性死亡。 从正常动脉到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搏管狭窄,需要十余年到几十年的时间;但从无症状的动脉硬化到有症状的动脉硬化,如冠心病或脑中风,只需要几分钟。 脑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的堵塞或破裂,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常见的脑血管病大致可以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疾病;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四种病。 4.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性? 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四高一多”的特点,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们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座内容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座内容 主讲人:陈志文 基本信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 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 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 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 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 发病病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 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血液粘稠。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脑梗死的危险 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众所周知,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 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这样就容易产生炎症血管

中医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方法

中医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方法 如果有不良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人,往往一不小心就中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招。中医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方法可能在于饮茶、食补、药补这三样之多。 ●食补 对有畏寒怕冷、气短乏力等症状的属于气虚阳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选择一些有甘温补益之功的羊肉、鸡肉、兔肉、桂圆以及大豆制品;而有性情急躁、手足心热、食少、便干、水肿等症状的属于阴虚内热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适当选择一些有补虚、除热、和脏腑之功的鸭肉、鹅肉以及百合、山药、糯米及绿豆制品。 桂圆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和葡萄糖,易于人体吸收利用,糯米可健脾养胃,从而达到补气养血的目的。在寒冷时节喝一碗用桂圆与糯米熬制的桂圆粥是很有益的。生姜、洋葱等更是不可多得的冬令进补之品。常吃生姜历来被视为养生保健尤其是强壮心血管系统的要诀之一。生姜富含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使血管扩张,从而使络脉通畅、供给正常。 ●药补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请生进行对症处方。有益气、温补、活血之功的中药,如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等对体虚、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体征的心脑血管病人来说较为适宜。有明显气血不足的心血管病患者,冬季可进补阿胶;有怕冷、腰酸等阳虚征候的,可配入黑芝麻、核桃仁;平时脾胃虚弱者,可加入陈皮、山药煎液(陈皮10克、山药15克煎),以防伤胃。以上诸品,或可炖鸡、炖鸭,或可熬汤。但也有一些老年人,内有蕴热,表现为心烦急躁、舌红、舌苔黄腻,则不适合药补。 ●饮茶 预防心脑血管喝哪些茶好?饮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具有悠久的历史。喝茶的好处有很多,饮茶可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素和黄酮甙,具有增加微血管弹性、降低血脂以及溶解脂肪的作用等等。 1、绿茶 绿茶中的茶多酚有很强的降脂功能,且能使血管壁松弛、弹性增强;甚至在血管受到破坏时,茶多酚也可使血管的功能得到恢复,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的作用。绿茶中的茶色素可以维持细胞结构和机能代谢活动正常;还可以降低血脂和血清总胆固醇;抗凝血、改善微循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 2、普尔茶 饮用普洱茶可以降低血脂、加速脂肪代谢。主要表现在:一是普洱茶中的咖啡碱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代谢起作用,尤其对脂肪有很强的分解能力。二是普洱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可以促进人体原有脂肪的分解,防止血液和肝脏的中性脂肪积累。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3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公布 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 亿,每10 秒就有1 人死于心血管病 8 月9 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 亿,每10 秒就有1 人死于心血管病;膳食不合理、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呈快速增长态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已经连续7 年编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这是一部反映我国心血管病流行趋势、防治现状和临床研究现况的综合报告,也是一部评价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的信息量较大的信息交流平台。 心血管病患病率呈上升态势 估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包括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约350 万人,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图1、2)。我国每天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估计每小时心血管病死亡400 人,每10 秒钟心血管病死亡1 人。 估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2.9 亿,即每5 个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其中高血压2.66 亿,卒中至少700 万,心肌梗死250 万,心力衰竭450万,肺心病500 万,风湿性心脏病250 万,先天性心脏病200 万。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率持续攀升 高血压2.66 亿患者

高血压是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有超过半数的心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有关。根据以往15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平均年增长3% 推算,2012年高血压患病率为24%,估算全国高血压患者2.66 亿,即每5 个成人中至少有1 人患高血压。 超重/ 肥胖2.4 亿/7000 万人 我国人群超重率(体质指数24~27.9 kg/m2)为17.6%,肥胖率(体质指数≥ 28 kg/m2)达5.6%。18 岁以上超重者和肥胖者分别达到2.4 亿和7000 万。我国人群超重、肥胖患病率仍然呈持续上升趋势,2009 年上述人群中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0.0% 和8.7%,中心性肥胖患病率达到45.3%。 体力活动7 成人活动不足 与1997 年相比,2006 年男性总体力活动量减少了27.8%,女性减少了36.9%。调查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运动≥ 3 次、每次运动≥ 30 min)的人数占比为28.2%,但20~49 岁的青壮年人群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人群。 吸烟3.5 亿烟民 目前15 岁以上烟民有3.5 亿,被动吸烟者5.4 亿。我国男性吸烟率处于平台期,而年轻女性吸烟率有增加趋势。二手烟暴露水平基本无变化。2005 年我国吸烟总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5%。 膳食营养食盐远超6 g 谷类食物摄入量下降明显,而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食盐摄入量(平均每日12 g)大大超过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小于6 g 的标准;蔬菜水果摄入量较少。 血脂异常2.5 亿患者 我国人群血脂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包括儿童、青少年的血脂水平。我国血脂异常者至少2.5亿。调查显示,成年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4.14~4.91 mmol/L)和极高(≥ 4.92 mmol/L)的患病率为3.5% 和3.0%。 糖尿病9240 万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类型上课讲义

心脑血管疾病类型

心脑血管常见疾病类型 一、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动脉硬化有三种主要类型:(1)细小动脉硬化(2)动脉中层硬化(3)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的成因及表现形式:动脉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症、抽烟三大危险因子。高血压: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造成血脂易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硬化狭窄。血压不控制,心肌梗塞发生率约提高2~3倍,脑中风则约4倍。高脂血症:血中脂肪量过高较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造成动脉硬化狭窄。糖尿病: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谢会出现问题,血液中运送脂肪的蛋白质(称做脂蛋白)会产生变性,在运送过程中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脂肪斑块。 动脉硬化的症状: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缺血(包括暂时性缺血性发作)、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脑动脉硬化的早期阶段:神经衰弱(常有头晕,头昏,头痛,耳鸣,嗜睡,记忆力减退,易疲劳),情感异常,判断能力低下。脑动脉硬化达到中后期时可出现步态僵硬或行走不稳,脑中风。 动脉硬化的危害: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缺血(包括暂时性缺血性发作)、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尿多、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有肾功能不全;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便血等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休息时也发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讲座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讲座 前言: 心脑血管疾病历来都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每年都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损失。如何能使广大群众更好地掌握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希望能通过这种通俗易懂,一问一答的方式,使患者及家属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科学地了解和掌握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些基本防治和保健方面知识。 1. 什么是脑中风?得了脑中风怎么办?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它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大类由脑部血管病变所导致的急性疾病。现代医学统称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它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但实际上任何种族、年龄、性别的人均可发生,它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于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重要。为了及早就医,就要对脑中风的早期表现有一定的认识。发病急、起病突然往往是脑中风的特点之一。另外,还可以有其它表现:头痛是常见的症状,脑出血时头痛更加剧烈,还可以伴有呕吐;眩晕是一种对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的感觉,活动时加重,常伴有呕吐、恶心症状,语言障碍,病人自己既不能说,也不能听懂他人的语言;或者是仅能听懂,但自己不能讲话。最常见的还是语言含混不清,肢体活动障碍,多为一侧肢体瘫痪,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半身不遂。它可以是完全不能活动,或者虽然可动,但却无力、不灵活,比如不能持物、走路向一侧偏斜等,有时也表现为单个肢体活动障碍;偏身感觉障碍,可表现为一侧躯体或肢体感觉消失,或对各种疼痛,冷热、刺激不敏感。有的病人甚至会因此而受到伤害,如烫伤、割伤等。 上述表现可以单独出现,但更多地是几种表现以不同的组合而出现。如果病后很快出现昏迷,呕吐和大小便失禁等,说明病情严重。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不要惊慌,先将病人平卧,头稍微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被吸入肺中,同时还能防止舌、咽喉肌后坠堵塞咽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时还可以测量病人血压、并保持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联系当地急救中心,尽快把病人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还应特别提到的是,有些发病初期的病人,由于症状较怪,加之对脑中风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就医,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留下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怀疑患了脑中风,一定要尽快就医。 2.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大脑深部脑组织和脑干的微小的梗死,一般病灶范围0.2-15立方毫米,至CT和MRI广泛应用于临床后,愈来愈多的腔隙性梗死被证实,近年来已成为发病率较高的脑梗死类型,大约占脑梗死的20%-30%。反复发作并产生多个腔隙梗死灶又称为腔隙状态。 3. 为什么有些腔隙梗死的患者CT有病灶但临床却没有症状? CT显示病灶而临床却没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又称为无症状性脑梗死或静止性脑梗死。目前的研究表明并非无症状,只是症状轻微,短暂易被患者忽略。另外无症状原因还决定于:1)病变的部位和大小。当病变累及内束的前肢、膝部、放射冠、基底节,外束和丘脑,并且病灶较小可以不出现症状。2)皮质下梗死也会无症状。因这些区域多半位于脑功能的相对静区,又不是神经传导束相对集中通过的部位,病变并没有影响神经系统的运动和感觉传导功能,所以也不会出现肢体的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等神经系统体征。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 冠心病是目前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日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心脏病,它可怕之处:很大的隐匿性和突发性,让人防不胜防,目前心脑血管专家提出预防冠心病从婴幼儿抓起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什么叫冠心病呢?心脏每一次收缩,把血液送到各个组织器官供给它们营养。那么心脏辛勤工作,自己也需要血液营养来供应它,心脏泵出去的血液有百分之五是供自己使用的,心室收缩时,左心室在到主动脉弓之前有一根动脉分支,分成左右分支,像帽子一样扣在心脏表面,供应心肌血液,这两根血管叫左右冠状动脉,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心脏病,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 1.隐匿性冠心病(最可怕) 2.缺血性心脏病(最易忽视) 3,猝死性冠心病(最突然) 4.心绞痛性(最普遍) 5.心肌梗塞性冠心病(最可怕) 病因:

1.遗传 2.高血脂 3.糖尿病 4.高血压吃药十年以上, 5.饮食(高糖,高盐,高脂肪) 6运动少 7.长期精神压力大 高血脂 心脑血管病的秀发因素很多,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压就如同一日三餐,常有头痛,头晕信号,提醒患者就医,高血脂症则润物细无声,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高血脂症的知识。 人体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惨咯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通称为血脂, 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病学会1996年制定的诊断标准:血清中胆固醇:Tc<5.7

甘油三酯:TG<1.7 高密度脂蛋白(HDL)>1.2 低密度脂蛋白(LDL)<3.4 病因 内源性:本身代谢功能失常,长期素食,(如;尼姑,居士等)很大一部分人患高血脂症。另外缺乏运动,精神过度紧张,兴奋,失眠使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血脂升高。 外源性 摄入过多动物性脂肪,内脏,蛋黄,鱼子,肥肉,奶油等而引起。症状及危害 高血脂症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对身体危害是隐匿渐进性和全身性的。直接危害——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全身重要器官依靠动脉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后果严重,若发生在脑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头痛,头晕症状,管腔闭塞——中风(脑梗塞,脑栓塞,脑溢血) 发生在冠状动脉时,官腔狭窄至管径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出现心肌缺血,胸闷,气短,心虚——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心绞痛,严重持久缺血——心肌梗死。若发生在肝动脉导致肝硬化,肝腹水。若发生在肾动脉,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肾功能衰退,严重时——尿毒症。发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老龄化等因素影响,CVD死亡的绝对数字仍在快速上升,2013年较1990年增加了46%。其中,缺血性心脏病(IHD)死亡人数增加了90.9%,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增加了47.7%。 2.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2.1 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CV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010年中国因高血压死亡共计204.3万例(男性115.4万,女性88.9万),占全部死亡的24.6%。2013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为31 869亿元,其中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占6.61%。 中国在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和2002年进行过4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5.1%、7.7%、13.6%和17.7%,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2012年国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患病人数为2.7亿。 根据1991~2009年间开展的中国营养与健康研究(CHNS)结果,血压正常高值的比率从1991年的29.4%增加到2009年的38.7%,呈明显上升趋势。 根据1991~2009年间CHNS调查,整体来看,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呈上升趋势,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6.1%、22.8%和6.1%。

1991~2009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显示,少年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从1991年的7.1%上升到2009年的13.8%,年均上升率为0.47%。 2.2 吸烟 自1984年以来,中国男性吸烟率一直属于世界上最高的人群之一。 1996~2002年,男性吸烟率高达60%以上。201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15岁及以上男性现在吸烟率52.9%,女性现在吸烟率为2.4%,7.38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的危害。

中国脑血管病分类(2015)最终版

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颈动脉系统(包括一过性黑矇) 2、椎-基底动脉系统 (二)脑梗死 包括:脑动脉和入脑前动脉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 1、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1)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2)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3)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4)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 (5)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 (6)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综合征 (7)其他 2、脑栓塞 (1)心源性 (2)动脉源性 (3)脂肪性 (4)其他(反常栓塞、空气栓塞) 3、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4、脑分水岭梗死 5、出血性脑梗死 6、其他原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凝状态、moyamoya病,动脉夹层 等) 7、原因未明

(三)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1、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2、颈动脉盗血综合征 3、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 (四)慢性脑缺血 二、出血性脑血管病 不包括:外伤性颅内出血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动脉瘤破裂 (1)先天性动脉瘤 (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3)感染性动脉瘤 (4)其他 2、脑血管畸形 3、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4、其他原因:(moyamoya病、夹层动脉瘤、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血液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5、原因未明 (二)脑出血 1、高血压脑出血 (1)壳核出血 (2)丘脑出血 (3)尾状核出血 (4)脑叶出血 (5)脑干出血 (6)小脑出血 (7)脑室出血(无脑实质出血) (8)多灶性脑出血 (9)其他

2、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 3、淀粉样脑血管病 4、药物性(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及应用可卡因等) 5、瘤卒中 6、脑动脉炎 7、其他原因:(moyamoya病、夹层动脉瘤、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血液病等) 8、原因未明 (三)其他颅内出血 1、硬膜下出血 2、硬膜外出血 三、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未形成脑梗死) (一)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二)颈总动脉狭窄或闭塞 (三)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 (四)大脑前动脉狭窄或闭塞 (五)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 (六)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七)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 (八)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 (九)多发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 (十)其他头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 四、高血压脑病 五、颅内动脉瘤 (一)先天性动脉瘤 (二)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 (三)感染性动脉瘤 (四)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之首。 病因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其病因主要有4个方面: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 ②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④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相关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2.血液黏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在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代谢的过程,若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就容易使血管舒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5. 酗酒 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每天酒精摄入大于50克者,发生心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使心脑血管病更容易发生。小量饮酒有益,大量饮酒有害。

心脑血管疾病控制及健康生活方式

心脑血管疾病控制及健康生活方式 一、基本信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 二、发病病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血液粘稠。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众所周知,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 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这样就容易产生炎症血管收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他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千万不要单纯的考虑血液的变化对血管的影响,要全面的考虑,仔细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进行多元化的治疗才是最有效和最根本的。 三、疾病预防 防止栓塞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患者不宜晨练 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

中国成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研究

中国成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研究 目的掌握我国≥35岁成人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综合利用国内外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及研究推荐的四种预测方法,分析我国≥35岁成人心脑血管疾病10年发病风险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比较四种心脑血管疾病预测方法对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水平预测结果的一致性与差异,并利用队列数据验证两种预测模型的效能;利用队列数据探讨非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相关性;基于研究结果,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提供科学数据,为进一步完善适宜我国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预测方法提出建议。方法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10年慢病监测)、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2年营养调查)以及中国营养与慢性病家庭队列研究(山西队列)。2010年慢病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国162个监测县(区)抽取调查样本;共计完成98712名≥18岁成人的问卷调查、身体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和实验室检测(血脂四项等);本研究从76806名≥35岁的成人中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68272名调查对象进行分析。2002年营养调查在全国31个省(区、市)通过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获得≥0岁常住居民样本20余万人;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膳食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本研究从49138名≥18岁且进行了血脂测定的调查对象中选取≥35岁且符合纳入条件的36320名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山西队列是以山西省参加2002年营养调查的对象为基线人群开展的纵向研究,于2016年完成

第一次随访;本研究以1502名用于计算发病风险的基线信息完整的40~79岁研究对象为基础,纳入913名发病或死亡结局清楚的调查对象用于预测模型效能比较研究;以5375名基线年龄≥35岁的调查对象为基础,纳入3526名发病或死亡结局清楚的调查对象用于非传统危险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研究。本研究首先以2010年慢病监测数据,估计我国不同特征的≥35岁成人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和甘油三脂(TG)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现况及与2002年相比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对我国成人血脂水平影响相对主要的危险因素。第二,以2010年慢病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推荐的“国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ICVD)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推荐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方案”、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脏病学会发布的《心血管危险评估指南》推荐的汇“总队列公式"(PCEs),以及顾东风等根据The China-PAR项目研究成果提出的“ASCVD 10年危险预测模型(PAR模型)”,分别估计2010年我国不同特征≥35岁成人的ICVD和ASCVD 10年发病风险;并以2010年慢病监测所得ASCVD危险分层结果为基础,与2002年营养调查结果比较分析,展现我国≥35岁成人ASCVD发病风险的变化趋势和特点。第三,利用2010年慢病监测数据交叉分析比较四种发病风险预测方法预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并进一步利用山西队列人群随访数据,比较PAR 模型和PCEs对预测山西队列人群ASCVD终点事件的预测准确性。最

2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座内容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座内容 基本信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 发病病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血液粘稠。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众所周知,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 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这样就容易产生炎症血管收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

心脑血管疾病症状

心脑血管疾病 一、疾病分类, 脑梗 脑出血 二、症状, 1、突然口外眼斜,流口水,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尤其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这就是运动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 2、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疼,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 晕的形式与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间断变成持续性。 3、突然发生面舌唇或肢体麻木,突然单眼或双眼发朦或一时瞧 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这就是由于影响了脑的感觉功能。 4、突然发生意识障碍或理解障碍,表现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一反常态,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 迟缓或多语易燥,也有的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5、突然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嗝,呕吐等。 三、脑梗前兆 1、头晕,反复出现瞬间眩晕,视物旋转。 2、几秒后便恢复常态,肢体麻木,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又发作。 3、单眼突然发黑瞧不见东西,几秒或几十秒后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蒙中风信号。反复的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4、不明原因地跌倒,容易发生跌倒。 5、不明原因的口眼歪斜,或伸舌偏斜。 6、哈欠不断,如不就是想睡觉或睡眠不足。

7、流鼻血,中老年人鼻出血症状就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警报。 四、脑出血先兆 1、经常出现反复性的流鼻血。 2、突然发作较为剧烈的头痛。 3、颈部变得僵直,后枕部不适。(活动受限,尤其就是低头) 4、出现头晕的症状(感到周围环境不停旋转,无法稳定的站立或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就是一过性的) 5、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 6、与她人交谈时突然出现语言障碍。口齿不清,听不懂别人在说话。 7、走路不稳定意识出现障碍反应差,甚至神志不清醒,大小便失禁。 心脏病的分类 一、心脏病种类 1、风湿性心脏病 2、先天性心脏病 3、高血压性心脏病 4、冠心病 5、心肌炎 二、常见症状: 心悸,心前区疼痛 三、体表征兆 呼吸:轻微活动时,或安静状态时,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左心功能不全)

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概况.认为:大多数活血化淤中药在血液流变学、血液黏度、血小板功能、抗凝、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应用广泛。在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积极发现和提取其有效单一化舍物、探寻新配伍、研究新剂型,将成为深入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并开发其新药的趋势. 目前,国内对活血化淤中药的药理、临床研究成为热点.实验证明一些常用活血化淤中药(君山第四代降脂宁颗粒、银杏叶片。决明子血脂安等),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活性、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心、脑缺血,对心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等药理活性.随着对活血化淤中药单体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活血化瘀中药剂型的改革、成药的开发尤其是注射剂型的开发应用,该类药物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已取得了新的进展.尤其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在减少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活血化淤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与其它类药物相比,不良反应小,相对较为安全,在预防、治疗、康复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包括美、俄、日等国在内的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可以预见,活血化瘀中药将在更广阔的医学领域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研究表明冠心病、脑血栓的发病与高血压、高血脂、血液粘度增高、血小板功能增强、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体内自由基含量增高等因素密切相关.活血化瘀类中药能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多数活血化淤中药在改变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血小板功能、抗凝血、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由此可见,活血化瘀药物及其疗法对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十分有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