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浦区都市型产业发展和布局

杨浦区都市型产业发展和布局

杨浦区都市型产业发展和布局
杨浦区都市型产业发展和布局

杨浦区都市型产业发展和布局“十一五”规划

杨浦区经济委员会编制

二00五年四月

目录

一、“十五”期间的简要回顾 (1)

1、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总量均稳步增长,工业总产值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的稳定、快

速、健康增长 (1)

2、都市型产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渐成为发展都市型产业的主要抓手 (3)

3、发展“一业特强”取得显著成效 (4)

4、科技企业逐步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 (6)

5、稳步推进工业企业的政策改制工作取得成效 (6)

二、杨浦区都市型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 (7)

(一)发展机遇 (7)

1、宏观经济环境 (7)

2、上海背景 (7)

(1)上海全面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 (7)

(2)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正逐步推进 (8)

(3)上海中心城区发展都市型产业战略 (8)

3、打造杨浦“知识创新区”带来的发展机遇 (9)

4、区域内产业经济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9)

(二)面临挑战 (10)

1、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竞争优势的产业和品牌产品 (10)

2、产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10)

3、缺乏完善的产业扶持、服务机制 (11)

4、园区建设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梳理 (11)

三、“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思路 (11)

四、发展目标 (12)

五、主要任务 (13)

1、提升一业特强 (13)

2、发展优势产业 (13)

3、构筑专业园区 (14)

4、实施名牌工程 (15)

六、重点建设项目与布局 (15)

(一)重点建设项目 (15)

1、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15)

2、稳定发展均势产业 (21)

3、逐步淘汰劣势产业 (21)

(二)产业布局 (22)

1、制定科学规划,保证都市型工业用地规模 (22)

2、坚持产业向园区集中,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22)

3、加强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布局 (23)

七、保障措施 (25)

1、强化经委对全区工业经济的宏观指导、调控和协调职能 (25)

2、加强对全区工业经济运行的指导、信息沟通及预警分析 (25)

3、探索和建立创新机制 (26)

4、建立和完善产业政策 (26)

5、设立发展基金,加大重点投入 (26)

6、完善运作机制,推进都市型产业园区建设 (27)

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7)

杨浦区都市型产业发展和布局“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期间的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各工业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市委和区委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关于“一个目标、两个依托、二三并举、四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建立新机制,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区的工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高科技为先导,以都市型产业为基础的工业新体系,使我区工业经济走上有规模、有特色、有质量、有效益、有水平的健康发展之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1、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总量均稳步增长,工业总产值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的稳定、快速、健康增长

杨浦区作为上海的老工业区,近年来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总量均稳步增长。全区各工业系统充分发挥我区高校和国有企业集中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抓住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注重有效益的速度,大力发展杨浦工业经济,区内工业总产值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的稳定、快速、健康增长。在全市9个中心城区中,我区工业总产值的总量和增幅都名列前茅。2004年区域内在地统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3.2亿元,同比增长12.6%,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47.2亿元,同比增长17.7%,完成

工业利润81.25亿元,同比增长26.4%; 2004年区属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5.5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工业产品销售产值74.8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以上;完成工业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21%,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形成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图1: 2001~200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的完成情况

图2: 2001~2004年全区工业企业利润完成情况

2、都市型产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渐成为发展都市型产业的主要抓手

为贯彻上海市“科教兴市”总战略和打造“知识杨浦”的总体要求,根据上海市中心城区发展都市型产业的总部署,杨浦区根据自身实际,以建设都市型产业园区为主要抓手,依托高校,依托国有企业,充分利用区域内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厂房、设备等优势,吸引都市型产业到相关园区孵化、创业、发展,进一步壮大我区的都市型产业。截止到2004年年底,都市型园区面积达到78.7万平方米,聚集企业7826家,销售收入实现248.9亿元、总产值达到37.9亿元,当年实现地方税收7.26亿元,约占全区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园区经济效益全面攀升。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大量入驻企业降低了生产经营的初始成本,也为缓解社会就业矛盾提供了一定的空间,目前园区企业从业人员已达69607人,其中安置下岗人员达16448人。经过四年的园区建设与发展,以家用纺织制品业,纺织科技业、钟表、精密机械制造业等为代表的专业特色园区,已初现企业集中、产业聚集的效应,逐渐成为我区工业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根据区域特点,为规范有序的建设都市型产业园区,我区先后制定了《杨浦区都市型产业园区(楼宇)建设管理若干办法》等多项管理办法与制度;建立了园区经济运行数据统计体系;开展了争创“有规模、有形象、有效益、有特色”四有园区活动,有效推进了都市型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表1: 2001~2004年全区都市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3、发展“一业特强”取得显著成效

家用纺织品业作为杨浦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的地位和作用明显,2004年企业总数达到101户,全年销售收入达到34.6亿元,从业人数2万多人,全区税管企业工业产值前十名的企业中,有8家为家用纺织类企业。具体来看,家用纺织业发展过程中有以下主要优势:

首先,家用纺织品业硬件建设迅速改善。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立意的原则,与鹏欣集团公司、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分别合作,完成了上海国际家用纺织品产业园和上海现代纺织科技工业园的前期建设。目前这个两个专业园区的建设一期二期工程正在逐步推进。在全区21个都市型园区中,有10个以上的园区涉及家用纺织品业。随着专业园区的逐步建成,将会大大的促进我区家用纺织业的发展。

其次,专业资源丰富,中介服务能力较强。经过各方的合作与努力,中国家纺协会上海办事处、上海家纺协会等行业协会先后入驻我区。通过“会”随“业”走、以“会”兴“业”,可以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号召力,借助国际、国内的家纺会议、专业论坛等平

台,及时了解和掌握了国内外家纺产业发展趋势和动态,为区域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扩大了我区“一业特强”产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激发了家纺企业集聚杨浦创业发展的动力。

第三,区域合作成效显著,行业优势凸现。杨浦区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组团对外省市一大批著名的大型家用纺织品生产企业,进行有目标、有方向、有效率的专题考察和招商活动,先后引进了山东亚光、青岛喜盈门、浙江洁丽雅等多家国内著名的大型家用纺织品企业入驻园区。并借助区域优势,积极同江苏省通州市开展两地区政府间合作。

图3:2001~2004年“一业特强”引进企业户数、实现销售收入情况

第四,政策优势明显、产业发展迅猛。作为我区“一业特强”的家用纺织业,政府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先后出台了多项财政、管理、服务优惠扶持政策和措施,为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

性,使企业的品牌不断升华,产业不断发展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科技产业逐步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

近几年我区充分依托区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人才、科技积聚的独特优势,优先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科技为代表的科技产业。通过出台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等一系列有利措施,促进科技技术迅速发展。2004年全区科技产业产值达1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8%以上。列入2004年全区产值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大亚科技以年产值4亿元名列第一位。在电子信息领域中有大亚科技、复旦光华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生物科技领域中有复旦天臣、上海同杰良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这些企业的年产值和销售收入都达到千万元或亿元以上。科技产业的兴起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5、稳步推进工业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取得成效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以明晰产权关系,加快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盘活存量,实现资产重组为重点;以优化企业管理,加快企业发展,提高效益为目的,指导协调和稳步推进工业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通过兼并联合、出售拍卖、承租、托管、嫁接等多种形式,使无产品、无优势,基本无市场的企业关闭并退出市场竞争;有些企业则由经营者或职工买

断,成为民营或私营企业;有些企业通过改制改组,放开产权,多元投资,成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工业企业包括工贸集团公司和经济发展总公司所属企业已基本完成改革改制工作,工贸集团公司和经济发展总公司层面的改革改制工作正有序进行。

二、杨浦区都市型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

(一)发展机遇

1、宏观经济环境

从国内形势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良性互动,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发展周期的上升期。在城市化建设的推动下,科技产业、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将得到较快发展。从杨浦自身发展看,当前,杨浦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关口,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杨浦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2、上海背景

(1)上海全面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

上海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明确了科教兴市的方

向、目标和任务。科教兴市是实现上海新世纪发展目标的生命线,是上海未来发展的主战略。

(2)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正逐步推进

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0年要形成“四个中心”的基本框架,所以“十一五”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从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功能定位看,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上海“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建立与世界城市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由资本拉动型向创新(知识技术)驱动型城市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转变,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科技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上海的优势产业。作为上海的中心城区之一,杨浦要紧紧围绕上海“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和制造业。

(3)上海中心城区发展都市型产业战略

正确把握上海市政府对中心城区的工业结构定位是科学制定规划的关键。近年来,上海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提出了中心城区要大力发展都市型产业的要求,重点发展体现“小品种、大市场、高份额”的特色产品,形成区(县)产业错位竞争、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与新格局。为此市政府制定了《加强产业导向与政策聚集,加快推进区(县)特色产品试点工作》、《关于支持区(县)发展特色行业、特色产品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这

一举措为杨浦发展特色行业,提升产业结构,建设工业新高地带来了新机遇。

3、打造杨浦“知识创新区”带来的发展机遇

杨浦区科技资源丰富,高校科研院所集中,人才荟萃,拥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水产大学等17所全日制高校和18所国家重点研究所,以及上百个高校和企业的科技研究机构。区域内还拥有包括两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内的数家科技园区。随着上海市科技兴市战略的确立,为推动杨浦区科技园区、大学校区、公共社区三区的融合、联动,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提供坚实支撑,对于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打造“知识杨浦”,也为推动产学研联合,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我区科技产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4、区域内产业经济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为上海的老工业区,我区工业行业类别较为齐全。区域内有多家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力的市属企业:有以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市属企业。这些企业的规模大、实力雄厚,能向周边地区发挥溢出效应。进一步密切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依托国企的发展空间和人才、设备以及技术优势,以投资、租赁、参股,买断等多种形式为做大、做强、做优我区的优势产业提供有利条件。

表2 :杨浦区域内部属和市属工业企业(在地统计)相关数据

单位:亿元

(二)面临挑战

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竞争优势的产业和品牌产品

都市型产业发展中缺乏领头产业、“标志性产业”及著名的品牌。产业的总体附加值低,没有形成上下有关联的产业链,在高附加值的设计、销售等环节竞争能力薄弱,企业还是以一般的加工制造为主。

2、产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都市型产业企业多数是中小企业,其生产方式、生产手段、技术装备较落后,其企业地位在工业经济中未得到足够重视。由于处于都市型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的装备、工业技术落后,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不高,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不高。加之资金

等问题,投人技术研发的资金不足,可直接采用的新技术更少,致使这些企业创新能力低。

3、缺乏完善的产业扶持、服务机制

从目前都市型产业园区的管理模式看,亦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管理分散、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改变。二是对现有一些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产业,还缺乏相关的扶持政策。三是对发展和扶持都市型产业的指导理念和服务机制有待进一步统一和完善,形成合力。一些招商部门在引进入驻企业“装到篮里就是菜”的观念没有根本改变,难以形成产业集聚。

4、园区建设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梳理

一是园区用地缺乏稳定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我区都市型产业园区大都建立在盘活存量厂房的国企内(约占总量的80%)。有一部分是打时间差和见缝插针的,缺乏统一规划,分布零散且产权在合作方国企。二是产业缺乏差别政策,难以形成积聚优势。目前,园区入驻企业不少,但小而杂,户均注册资金138.0万元,商贸、服务性企业约占80%,生产、科技型企业仅占20%。

三、“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杨浦区要围绕建设“知识创新区”的发展主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凸现发展目标的前瞻性和

可操作性,加快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发展均势产业,逐步淘汰劣势产业。依托杨浦区名校云集,科技人才众多的优势,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优先发展以电子与信息、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科技产业;依托区域内国企的存量资产和人才、设备以及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家用纺织品业、钟表及精密机械加工业、新材料产业、食品加工业、水产产业、生态型科技研发产业、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以“6+3”都市型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形成相关产业的集聚,完善产业链;以政策为依托,引“大”引“强”,形成都市型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四、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区主要工业经济指标要继续保持稳定健康的增长态势:

1、至2010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2亿元——133亿元,年均增幅8%——10%;实现工业产品销售产值120亿元——131亿元,年均增幅8%——10%;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8%以上;实现工业利润6.8——7.5亿元,年均增幅达到6%——8%;

2、至2007年,完成对全区现有21个都市型产业园区,46个载体的功能调整和规划布局;至2010年,扩大和建设钟表及精密机械加工产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园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水产产业园区、生态型科技产业园区、生产性现代服务产业园区。

3、至2010年,引进家用纺织品业和与此相关联的企业200 户,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规划和建设载体面积30万平方米。

4、至2010年,规划和建设5—10个新型的符合都市型产业发展方向的都市型产业创意园。

五、主要任务

1、提升一业特强

首先是要对家用纺织品行业进行升级。按照“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即产品设计和销售阶段在杨浦,产品生产在外地的指导思想,增强杨浦区家用纺织品业的设计、展销等方面的能级和规模;在竞争中创立名牌,树立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响的品牌,形成名牌企业、名牌商品不断涌现的局面,使品牌成为经济增长和活力能力的发动机。二是积极探索现代纺织产业的发展,将我区一业特强的家用纺织品业逐步向现代纺织业拓展。凸现现代纺织产业的科技、时尚、美化、装饰、舒适、文化和研发设计、新品开发、绿色环保、品牌创意等功能,使其成为我区都市型产业的支柱产业。

2、发展优势产业

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按照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发展均势产业,逐步淘汰劣势产业的方针,做大做强杨浦区都市型工业,培育经济增长点。在产业选择上,根据杨浦的基础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家用纺织品业、钟表制造及精密机械加工业、新材料

产业、食品生产加工业、水产产业、生态型科技研发产业、生产性现代服务产业等重点优势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有载体,也就是要有产业赖以聚集的基地,建议区政府和所属相关职能部门在产业用地规划、功能调整、产业布局等方面,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保证,确保工业用地。在对产业的鼓励上,对确定为本区的优势产业和均势产业,在财税政策上,给予相应的优惠,使产业能够发展、壮大,并形成聚集,以产生竞争力。

3、构筑专业园区

构筑分行业聚集的都市型产业园区,能为入驻企业降低生产经营的初始成本,同时能够发挥聚集效应,形成产业集群。根据我区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打造6+3个产业聚集园区。建议比照“一业特强”扶持政策的做法,在园区建设、企业引进、项目立项、产品研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根据上一年度园区企业上缴的地方税收部分提成一定比例,设立杨浦区都市型产业园区发展资金。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的同时,对符合重点园区建设的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成立“杨浦区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其通过规范化、市场化运作模式,负责全区都市型产业园区建设开发、资产运作、招商引资等工作。形成政府规划推动与企业市场运作良性互动的园区建设机制。

4、实施名牌工程

积极实施名牌工程,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当年度获得: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获得国家级免检产品、上海市名牌产品以及上海市驰名商标的企业,应分别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研究制定争创品牌产品发展规划,大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国际先进标准的采用,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开展争创品牌活动,要加大对现有品牌的形象塑造和广告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营销推广、公共关系等手段,不断扩大品牌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六、重点建设项目与布局

(一)重点建设项目

1、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家用纺织品业

家用纺织品业是我区“一业特强”产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延长产业链。从布局上看,一是继续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家用纺织品产业园”工程的开发建设。二是积极协调推进“上海现代纺织科技工业园”的规划、开发和建设。三是继续推进平凉路沿线上海ABB变压器厂、上海汽车电器总厂、原上海第六毛纺厂、原胶鞋六厂等家纺产业用地的开发,为努力构

筑以“上海国际家用纺织品产业园”和“上海现代纺织科技工业园”为两个“金箩筐”,平凉路为“金腰带”的家用纺织品一条街,打好坚实基础。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发挥三个家纺(纺织)行业协会和?布艺世界?杂志社、?今日家纺?周刊在全国乃至国际家用纺织制品业中的桥梁作用,推进杨浦“一业特强”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会员单位与国内外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利用和创造各种机遇,搭建舆论宣传导向平台,大力宣传杨浦“一业特强”和现代纺织产业的政策、环境、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使杨浦“一业特强”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加强资源整合。继续推进同东华大学的合作,联手实施“上海国际家用纺织品发展中心”的战略规划,与东华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鹏欣集团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有限公司,使“上海国际家用纺织品发展中心”的工作有实质性的进展。通过积极培育研发、设计、信息、检测为主要功能,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服务支撑,提升家纺产品的能级;积极发挥世界家纺产业著名媒体机构美国《今日家纺》周刊的作用,借助《今日家纺》周刊的信息窗口,努力塑造上海国际家用纺织品产业园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推进与指导上海国际家纺产业园信息平台的构筑,在上海国际家纺产业园现有信息网站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充实国内外家纺产业信息,通过电脑网络平台,积极向国内外宣传、推广杨浦“一业特强”产业发展政策、投资环境和服务举措。

完善扶持政策。继续以家用纺织品为核心,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大力引进“二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家纺企业,促进杨浦纺织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一业特强”企业扶持政策,政策享受范围扩大到批发、销售领域,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品牌不断升华,产业不断发展;完善“上海国际家用纺织品产业园”和“上海现代纺织科技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等一揽子扶持政策,促进二个专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杨浦“一业特强”企业贷款担保的具体办法,帮助企业解决贷款担保工作,对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家纺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投资和贷款的,给予一定的贴息和贴费。

——钟表制造及精密机械加工业

杨浦是上海钟表业生产的发源地。上海仅有的两家生产机芯的厂家:上海表业有限公司(原上海手表厂)和上海金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原上海手表三厂)均位于杨浦区,其中上海表业有限公司在机芯生产技术方面占据领先地位,机械表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十分之一,能同时生产100多个品种,并拥有几十项专利以及“上海”这个著名品牌。目前,上海新世纪表业有限公司和海达计时有限公司与杨浦区合作,分别建立了钟表工业园和海达工业园,年产值已近亿元。近年来国际传统机械表产业的复苏上升,为我国钟表制造业发展提供了空间。上述两个园区内已集中了十余家钟表制造骨干企业。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区、企合作,借鉴国外钟表业成功经验,抓住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精密制造、品牌培育、市场营销

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原则

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原则 (1)节约资源和加强环境保护,大力提高产业质量,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考虑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科技进步,进一步研究加快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措施,形成节地、节水、节能和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 (2)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增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和调控职能。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实现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与产业的合理布局。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尊重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市场选择和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培育重点产业,加快形成企业集群,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城市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4)巩固和强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的紧密关系,促进和引导产业整合与集中发展。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和划分次区域,实施分区域的城市发展策略,统筹区域及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产业向发展带,尤其是向重点产业新城的转移和集中,引导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5)符合首都经济发展的方向,提升城市核心功能。重视首都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要求、资源特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首都优势,大力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培育低消耗、低投入、高产业关联度和高附加值的行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 (6)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共同发展。采取差异化战略,加强北京在京津冀地区、全国和全球产业链中的合作与分工,尤其要重视在京津城镇发展走廊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

四、主要措施 1、抓扶优扶强,壮大企业规模、要积极培育和扶持资本雄厚、技术先进、人才集中、行业领先、效益较好的骨干企业,依托豪翔、联群、大明、奇达利、有志、共荣、佳豪、磊鑫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推动石雕石材产业形成具有明显优势,富有竞争力的企业群体。 2、抓载体建设,优化产业布局、要全力推动石雕石材业向基地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实行条块结合,纵横拓展,规划建设―批规模大、聚集功能强的石雕石材生产基地。块状:建设惠东和崇武山霞为主区域的全国石雕制品加厂中心,力争在“十五”期间成为国际性制造业加工中心。形成集原料经营、石制品加工、产品展示、配套包装物、磨具磨料、石材机械的生产供应为一体的完整的石雕石材工业产业链。条状:以国道324 线及惠黄、惠崇公路沿线石材企业为主线,以中国雕艺城、磊艺、豪翔展示中心和洛阳石雕产品一条街为支点,形成集石雕加工、展示、销售一线串珠的石雕石材产业走廊。 3、抓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后劲、针对目前该行业还普遍存在产品艺术档次不高、技术含量低、大路货产品多的问题,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技术进步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工程,创办 3-5所工艺美术研究所,支持企业走科技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引进高新技术装备;开展系列化重点项目科技攻关和工艺研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和协作。 4、抓市场拓展,扩大发展空间、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日本市场、进军韩国市场、开拓欧美市场”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带来的契机,加大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力度,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类石雕石材展示会等经贸活动;鼓励企业到国内外开设办事处和营销机构:定期举办中国(惠安)国际石雕石材展示会和雕刻大赛;加强媒体宣传,提高石雕品牌国际知名度;加快市场载体建设,完善中国雕艺城规划;建立中国惠安传统雕刻历史博物馆,作为展示惠安雕艺的平台。 5、抓人才队伍,提高员工素质、要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素质提高和人才培养,实行人才培训与引进并举。依托惠安五中石雕职业学校、华光摄影学院基地,培养一批能自行设计,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为企业输送技术骨干;实行企业与美术学院厂校挂钩,培养技术力量,大力引进工艺美术家和专业人才到企业来施展才能;同时要特别加强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石雕石材业的队伍整体素质。 6、抓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企业、针对石雕石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石粉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要在企业中大力推广采用“SC聚压滤法”技术,使产品加工中携带的石粉泥污水经过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分离,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全部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要倡导企业在应用节水、节能、降耗新技术的同时,开拓和引进一些废物再利用的相关企业,如引进利用碎石、石粉为原料的建筑材料加工企业,以发展资源循环的工业链。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办发〔X〕84号)精神,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以下简称“返乡人员”)到农牧区创业创新,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繁荣农牧区经济,经省政府同意,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个转变”新思路,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鼓励和引导返乡人员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根据市场和当地资源禀赋,利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渠道,开发农牧业农牧区资源,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激活各类城乡生产资源要素,催生民生改善、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新动能。通过发挥市(州)、县政府责任主体作用,把普惠性与扶持性政策相结合,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加强财政资金引导,系统整合各类资源,合力推进创业创新空间建设。通过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完善发展市场主体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激发创业创新的热情和活力,鼓励和扶持以社会力量为主、促进创业创新与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本有效对接。通过用好用活已有园区、项目、资金等存量资源,全力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创新,同时

积极探索公共创业服务新方法、新路径,开发增量资源,加大对返乡人员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二、重点领域 (一)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创业创新。鼓励和引导返乡人员重点发展规模种养业、特色农牧业、设施农牧业、林下经济、庭院经济等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生产,提升经营水平和带动能力。以农牧(农林、农渔)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推进“粮改饲”为重点的优质高效绿色农牧业发展,着力构建循环农牧业社会化生产体系,促进循环农牧业发展。 (二)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创业创新。鼓励和引导返乡人员围绕牛羊肉、冷水鱼、油菜、果蔬、青稞、马铃薯等优势产业,在农畜产品烘干、贮藏、保鲜、净化、分等分级、包装等加工业领域创业创新发展,推进产地资源与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上下游企业间的有效对接,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能力。 (三)推进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创业创新。鼓励和引导返乡人员在农资配送、耕地(草原)修复治理、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农机作业服务、农畜产品流通、农牧业废弃物处理、农牧业信息咨询等领域,创新构建综合性、规模化的生产性服务体系。在休闲农牧业、乡村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传统手工艺、养生养老、中央厨房、农牧区绿化美化、农牧区物业管理等方面创新农牧业服务性产品,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在国家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完整版)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目录 绪论 (2)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2) 1.1地理环境 (2) 1.2自然资源 (2) 1.3社会与经济 (3) 第2章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3) 2.1 总体规划的历史进程 (3) 2.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 (5) 第3章大同市发展目标、策略与规模 (5) 3.1 城市发展目标 (5) 3.2 城市发展策略 (6) 3.3 城市发展规模 (6) 第4章城市的空间布局 (7) 4.1 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7) 4.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色分析——双城双轴模式 (7) 第5章大同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10) 5.1大同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0) 5.2就大同市城市建设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11) 第6章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绪论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大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是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来探究大同市其中的奥义。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1.1地理环境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全境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080平方千米,建成区108平方千米(2010年)。大同地理环境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是大雁为首的中部鸟类南迁通道。大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鲜明。气候干寒多风,温差较大。 1.2自然资源 水资源。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均水资源量少。用水状况为:工业与生活用水占80%,农业用水占20%。虽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67.5%,但年缺水量仍为2000多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大同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同煤质量好、热能高,灰分和硫分低,是适宜发电供热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原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大同市

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

2010—总体规划 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 (2010—2020)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0年8月

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 (2010—2020)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0年8月

目录 一、面临形势 (1) (一)国内外经济发展新趋势对产业布局提出新要求 (1)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产业布局提出新的要求 (2) (三)现代产业发展新趋势要求调整产业布局 (2) (四)城市发展新理念要求调整产业布局 (3) 二、规划基础 (3) (一)产业发展现状 (3) 1、经济总量显著增长 (3)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4) 3、主导产业加速发展 (5) 4、块状产业集群初步凸显 (6) 5、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7) (二)存在主要问题 (8) 1、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经济实力相对下降 (8) 2、服务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 (11) 3、主导产业不凸显,整体技术水平较低 (13) 4、产业发展与布局总体呈非均衡状态 (15) 5、都市区集聚辐射能力不强,与省会的功能定位不相 适应 (16) 6、产业分布“宏观集聚、微观分散”,与城市空间发展 战略不相适应 (17)

7、区域产业定位与分工尚不清晰,与市域一体化发展 不相适应 (18) 8、优化产业布局的配套环境不完善,与产业集聚发展 的趋势不相适应 (19) 三、产业发展定位与发展重点 (20) (一)产业发展定位 (20) (二)产业发展重点 (20) 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20) 2、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23) 3、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26) 4、集约发展现代农业 (28) 四、产业布局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28) (一)指导思想 (28) (二)总体目标 (29) (三)基本原则 (30) 五、空间布局 (32) (一)总体布局 (32) 1、功能分区 (32) 2、总体布局 (33) (二)提升都市区功能 (34) 1、功能定位 (34) 2、中心城区 (35)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分析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分析 摘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公共设施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核心内容,通过多城市公共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够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动态平衡。本文首先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内容进行介绍,然后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的理念进行分析,并对具体的规划布局要点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公共设施;住宅;交通 前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城市公共设施日渐增多,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共设施包括体育馆、医院、社会福利配套设施等等,只有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才能够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分析 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中,应该加快公共设施共享,扩大建设规模,积极推进交通设施、通信设备等基础项目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应用科学的空间适宜性评价方式,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分析,可对公共设施布局规划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具体的布局规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形式,还需要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综合考虑城市已有工程项目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对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引导。在具体的分区引导过程中,需要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现有的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以及择机建设用地这三种[1]。 2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理念 2.1 细分公共物品属性 政府部门是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唯一主体,在各类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中,施工成本比较高,建设规模比较大,并且施工工期较长,很难获得收益,因此,私人或者企业往往不会投资建设公共设施。现如今,我国经济体制发生变革,公共设施也逐渐被细分为纯公共设施、混合型公共设施以及市场化公共设施,由于投资建设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公共设施决策、投资和管理也发生了分离。基于此,在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对公共设施用地进行规划布局时,应该优先对纯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布局,比如对于文化馆、博物馆,可优先布局,而对于电影院以及其他娱乐设施,则可交给市场规划。第二,对于公共物品以及市场化物品,需要注意协调好二者在城市空间的布局形式,如图1所示。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调整规划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前言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着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着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和%,变化为2005年的%、%和%。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产业发展布局的思考

产 业 发 展 布 局 的 思 考 2015陕西MBA西安班 康亚鹏

产业发展布局的思考 产业布局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产业规划,产业规划就是对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体布局和规划。具体的措施可以概括为统筹兼顾,协调各产业间的矛盾,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远近结合、综合发展。 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在动态上,产业布局则表现为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转移或重新组合 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 组合结构,其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经济优势的发挥及经济的发展速度。 通过合理的产业发展布局可预防过度重复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合理的产业布局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以利于协调经济政策: 1、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农业产业化必须注意与工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考虑。农业和工业在许多方面就是一个产业链条的前后道工序,过去分别在农村和城市发展。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现

在轻工业生产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占1 /3 ,纺织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占1 /2 。搞农业产业化应该把农村和城市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生产能力,或就地联合或异地转移。要加强统筹和协调。有的提法和做法不妥,例如加速“农村工业化”,似乎我们国家有两个工业化,一个城市工业化,一个农村工业化,这样就把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分割了。重复建设必然扩大。因此,只能在一个工业化,一个统一市场的前提下来考虑产业布局。 2、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关系 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的现代化。而城市化是要发展城市,以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降低农业的比重,将大多数农民变为市民,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村现代化水平,并不是把农村都变为城市。因此加速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提法是不妥的。如果农村都城市化了,农业无法发展,重复建设也无从避免。因此,正确的提法,应是加速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这样既可发挥集聚效应,又可减少重复建设。 3、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设施的关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根本,关系到整个经济能否正常运行,我国的农业又比较脆弱,吸取以往的教训,我们要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我国基础产业建设成效显著,从持续发展的要求看,基础设施及基础产业建设适当超前是必要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福建日报]2014-01-07字号:T | T 2013年12月2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近日由省政府印发实施。昨日,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我省出台《指导意见》的背景、意义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省政府制定《指导意见》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 近年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工业支撑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呈现出增速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但是在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加剧、创新能力不足、招商引资缺乏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局部地方比较突出,以及部分产业全国性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带来企业效益下滑等方面。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我省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在起草过程中,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依据国家对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和省领导的多次指示精神,力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一般竞争性产业,尊重市场规律,引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对电子信息、新兴战略性等目前尚在培育发展中的产业,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资源环境依赖性强和邻避效应突显的产业,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省发展改革委在文件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和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先后进行7次修改和论证,选择对环保、生产要素具有较高要求的石化、汽车、船舶、冶金、水泥、制浆造纸和印染等七类产业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十大重点区域的重点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布局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充分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对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对统筹区 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防止同质竞争,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对促进我省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和邻避效应,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指导意见》对七类产业布局是如何考虑的? 答: 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石化产业:石化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高,产品覆盖面广,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发展积极性很高。但石化又是资源依赖性强,环境占用量大,物料互为供需,装置相互关联,布局密不可分,需要合理布局,一体化建设。 按照国家对炼化一体化、装置规模化、产业园区化、生产清洁化和产品高端化的要求,通过石化基地建设促进全国石化产业布局调整,引导石油化工项目在基地或园区集聚发展,以及我省环境承载能力,我省石化产业重点布局建设湄洲湾和古雷石化基地,适度发展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除以上三个区域外,其他地区不再布局新的石油化工中上游项目;同时明确全省新建的化工项目必须进入石化基地或化工园区(专

一二三产业融合 助推转型发展

一二三产业融合助推转型发展 粮油集团 (2015年3月) ****粮油集团是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下辖**实业、**食品科技、**生态农业、**种业、**臵业等38个经济实体,公司占地面积800余亩,资产总额12亿多元,现有员工1300多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拥有粮油加工、仓储物流、粮油贸易、商业地产等四大支柱产业,集“科、工、贸、投”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201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6.3亿元,成为**省农业产业化行业领军龙头企业。 近来年,我们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重要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树立基地联动、产业推动、品牌带动、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加快科技创新转型,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不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转型的发展目标。 一、夯实一产业,不断创新生态农业模式 (一)稳步拓展“一核两圈”基地。公司大力实施“订单农业”,根据企业自身经营和加工需要,采取自建、共建、订单收购等方式,在县内外建立稳定的优质粮油原料基地,推广绿色无公害有机稻种植技术,探索出了“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一核”即有机稻生产核心区。以**线生态农业走廊为中心线,在现有5000亩有机稻基地基础上,实施倍增计划,3年内创建了10万亩有机稻种植基地。“两圈”即优质稻原料保障圈和补给圈。实施订单农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水稻优良新品种,形成了100万亩的优质稻原

料保障圈。进一步拓展县外资源,将“订单农业”面积扩展到**、**、**等周边地区,形成了涵盖周边县(市)的200万亩优质稻原料补给圈,共建成300万亩优质稻高产稳产基地。在“两圈”范围内创建20个万亩高产示范片,组建65个镇级优质粮油种植协会,带动64 万个基地农户年增收逾6亿余元,人平增收300元以上,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创新生态农业新模式。2013年,**集团在**镇**、**村流转承包土地5000亩作为示范基地,创新种植模式,高标准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目前已在有机稻种植区建成“稻鸭共育”示范基地2500亩,“稻鱼、稻鳖”示范基地200亩;“稻虾共生”示范基地600亩,实行以稻为主,稻鸭、稻鱼、稻鳖、稻虾共生,绿色有机,高产高效。公司将在10万亩有机稻种植示范区逐步推广生态农业新模式,通过基地联结农户,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让农民有钱赚,带动农民科学致富,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受益。 (三)推广再生稻种植新模式。再生稻具有“一种、两收、三高、四省”等优点,即种一次收两次,投入产出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是**地区发展高效农业,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再生稻以其投入少、产量高、米质好的优势倍受消费者的亲睐。**集团顺势而为,建立了万亩再生稻种植基地,为强化科技支撑,实现合作共赢,**集团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共建了湖**再生稻院士工作站,推广再生稻栽培新技术模式,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今年3月16日举行了院士工作站授牌仪式,在**集团举办了**院士学术交流座谈会、报告会,培训农

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及其作用初探

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及其影响作用初探 车松虎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长春130012) [摘要] 城市是人口与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城市产业布局是产业在城市范围内进行的空间组合,是产业结构在城市空间地域上的投影。城市产业布局的发展与变化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论文在对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与基本特征进行提炼归纳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城市产业布局对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社会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四个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以期对我们科学认识城市产业布局,更好的发挥产业布局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的积极作用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 城市产业布局;概念;影响作用 一、城市产业布局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特征 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及产业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内,有关产业布局的研究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产业布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合理布局生产力。生产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能否合理利用和能否保持生态平衡,影响到生产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自然具有很强的现实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全球城镇化浪潮的涌动和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日渐提高,国内外有关城市产业布局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兴起,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但是,理论界关于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至今尚未形成共识。研究城市产业布局,首先就要明确城市产业布局的内涵,在明晰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从城市产业布局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研究其形成演变规律,探讨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产业布局优化思路与对策。结合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与一般产业布局的基本概念,我们认为:所谓城市产业布局,即城市产业在城市行政辖区内的分布与配置,也就是产业生产力在城市行政辖区内的空间分布。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看,某种产业在某一地区经济总量中占有一定比重或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二是从产业供给能力的形成来看,某种产业供给能力相对集中于某一地区,该地区成为该产业总供给

重庆市地理--城市空间布局

重庆市地理--城市空间布局 (2007-08-14 14:41:54) 标签: 分类:专业资料汇总-规划建筑 学习公社 重庆市地理 城市 空间布局 我国城市空间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将城市作为区域中的一个点,研究城市与整个区域的空间组织关系,主要指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有区域城镇体系的城市化水平、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以及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等,即传统的“一化三结构”研究;另一部分是将城市作为一个面,研究其内部空间结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内部土地利用、CBD、郊区化、城市边缘区、城市形态结构眼花以及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等等。 (一)重庆市的城镇体系从重庆陪都10年来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陪都十年计划 重庆在1946年4月,在《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了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发展卫星城镇的设想,在渝中半岛以外规划了弹子石、沙坪坝、铜元局等12个卫星市,香国寺、杨家坪、新桥等18个卫星镇和五里店、歇台子、九龙坡等12个预备卫星市镇。 2.重庆城市初步规划 解放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城市初步规划》。城市用地继续“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的布局原则,强调将工业在更大范围内分散,规划了市中区、大杨区、大渡口区、沙磁区、中梁山区、江北工业区、弹子石工业区、南坪工业区、李家沱—道角工业区等9个片区,在外围规划了北碚、歇马、西彭和南桐4个卫星城。 3.98版总规 规划继续沿用“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在主城(大于过去的母城)内规划了渝中、大杨石等12个组团。提出组团与组团之间以河流、绿化和山体相分隔,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使每个组团内的工作、生活用地大体做到就地平衡。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多级中心的结构体系,设立观音桥、南坪、沙坪坝和大杨石四个城市副中心,强调每个组团应完善组团中心和社区中心。规划突破了中梁山和铜锣山两山屏障,在主城外围地区规划了鱼嘴等11个组团,作为与主城密切联系的独立新城,是主城用地结构的延伸和发展。 4.2005-2020年版总规 在重庆市历次总体规划中,“多中心、组团式”是一贯坚持并得到高度评价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策略。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既顺应了重庆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特征,又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形态。这种城市形态是城市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统一,它将特大城市分解为一系列较为独立,有完善的生产和生活设施的组团,大部分人的日常活动都能在组团内完成,同时通过增设城市副中心,减小城市规模扩张后对城市中心的压力。 从上面的四个发展历程可以知道:重庆卫星城――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多中心组团式,目前重庆的发展以多中心组团式发展为主。 (二)城镇发展战略目标 建设以重庆都市圈为核心,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南川、长寿、开县为地区中心城市的“一心多极网络式”现代化城镇体系。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到2020年,逐步形成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的长江上游现代化城镇群。 城市化道路

温州市产业布局规划(2003-2015年)

市产业布局规划(2003-2015年) 市产业布局规划 课题组成员 顾问:金凤君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 召集人:卓高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组长:蔡永进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副组长:祖新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处长 王钢市经济建设规划院院长 俞洪新市经济建设规划院高级顾问 成员:姜永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师 善武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经济师 高文芳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经济师 王仲锋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经济师 雪明市经济建设规划院高级工程师 目录 一、产业布局现状 二、功能定位和布局原则 三、产业总体布局 四、农业布局 五、工业布局 六、服务业布局 七、中部都市产业区布局 八、南部轻工拓展区布局

九、北部旅游产业区布局 十、西部生态产业区布局 附表一:市产业布局主要指标表 附表二:市产业布局用地表 附表三:市农业布局表 附表四:市工业布局表 附表五:市服务业布局表 2007-11-01 20:51:32 来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浏览次数:125字号:【大中小】市产业布局规划 产业布局指生产要素、主要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的优化组合,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为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编制《市产业布局规划》,重点就主要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规划年限至2015 年,是调整产业布局的实施性规划,是引导行业布局的指导性规划,是平衡专项规划的协调性规划。 一、产业布局现状 (一)陆域资源条件 我市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港口资源丰富,但陆域自然资源极为有限,人均拥有量低,开发程度已达相当水平。全市陆域总面积11783.5km 2 (约占省的11.6% ),其中平地面积为2059km 2 ,仅占17.5% (省为23.2% )。2002 年底全市总人口约740 万人,人口密度达627 人/km 2 (省为440 人/km 2 ),平原地区更高达800 人/km 2 。 (二)产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层次得到明显提升。2002 年实现国生产总值1060.9 亿元,人均国生产总值达14357 元,三次产业比例为 5.3 :56.6 :38.1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为28.7 :32.3 :39.0 。效益农业、开放型农业、订单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轻工产业总产值达1396.01 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1.4%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累计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2 家;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产业分布现状及特点

对大竹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查与思考

对大竹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查与思考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三产融合将成为新常态下拉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本文通过对大竹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梳理,试图提出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标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化技术的迅速推广应用,全国各地农业开始了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信息农业、高端增值农业等蓬勃发展,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直销市场等不断涌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地方“三农”工作,实现了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双赢。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三产融合将成为新常态下拉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大竹县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喜人,荣膺“西部竞争力十强”,是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大竹县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协同发展之路,并取得了实效。本文通过对大竹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梳理,试图提出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1 大竹县一二三产业发展实践 大竹县围绕建成川东渝北区域次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夯实县域基础、率先全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活跃三产”的发展思路,努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3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20.4‥54.3‥25.3。 1.1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一产业 大竹县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实施农业“1243”工程,持续推进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发展山前种养循环经济带、山后粮经复合经济带;壮大粮油、蔬菜、畜禽、苎麻等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实现畜牧业产值34.5亿元。推进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全省現代农业重点县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集中连片发展主导产业2万亩。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创建,积极发展和规范运行农民专合组织,推动农业招商向农业选商转变,促进各类主体及农业产业项目与农户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巩固提升劳务输出数量和质量,劳务输转稳定在35万人次左右,劳务收入保持在35亿元以上。 1.2 实施“工业强县”核心战略,壮大二产业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人民论坛》<2018年第2期)魏广龙任登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发展,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文章在介绍国外城市发展理论和研究方向地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现状,找出我国城市空间布局地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改善城市空间布局地方法,即:资源分配均衡化、交通设计合理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和土地利用集约化. 【关键词】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空间布局均衡可持续集约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地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不断蔓延扩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在经济利益驱动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出一些不合理地状况.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极分化地趋势,如: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地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产业区域相对密集,城市绿化率不断下降;等等.这些不合理地城市空间布局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一系列严重地城市问题. 国外近代以来城市发展理论概述 城市疏散理论,即田园城市—卧城—卫星城理论.①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在此基础上,1922年雷蒙恩·温提出“卫星城市”地概念.20世纪40年代,

处于二战后地修复时期,大城市改建时进行了第一代新城建设;50年代进行了第二代新城建设;60年代进行了第三代新城建设.20年代地卫星城概念只能称为城市郊区,第一代新城是卧城,由于规模过小,没有起到疏散地作用.第二代新城也属于卧城,依赖于大城市地发展,没有吸引力,因此起不到疏散城市地作用.第三代为独立地卫星城,有自己地吸引力,对城市疏散和容纳外来人口起到了一定地作用. 区域规划理论,即中心地理论—增长极核理论.②50年代,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区域规划活动,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增长极核理论,主张先促进少数经济上增长较快地城市迅速繁荣发展,进而带动附近区域地发展.此理论可促进城市快速发展,但容易引起城市地盲目蔓延. 城市美化运动,即城市环境生态学.③二战前期,在美国,先驱者们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合作,美国许多城市进行了公共绿地规划.自20年代至今,一直注重城市环境生态学对城市规划地影响,强调将自然环境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 城市发展由单一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再到大都市绵延区.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城市化仍在继续,大多数国家开始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大城市地布局由单一中心城市模式转为多中心城市模式.单一中心城市造成城市无限蔓延,多中心城市郊区化现象严重,逐渐发展为大城市绵延区,形成无边地城市,造成土地大面积浪费.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途径项目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途径项目 XX的乡村有丰富的柑桔、茶叶、油桐、油茶等资源,可利用以上资源建立数个田园综合体,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发展生猪、羊、牛、兔、鱼等养殖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综合发展,形成循环经济,并对以上的农产品进行初级加工和深加工,将农村的民间艺人集中在田园综合体中,把XX的民间艺术和民歌借助田园综合体的平台,向市民和游客开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推XX的文旅融合发展。进而实现“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体育”等的目标。 随着XX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但城乡差距较大,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创造城市人的乡村消费,通过城乡互动,在空间上把城市人和乡村人联系在一起,从而拉动农村的经济、弥合乡村的文化。田园综合体打造了城乡互动的平台,架构了城市与农村交流的桥梁、拉近了市民与和农民沟通的距离。满足了城市人呼吸农村新鲜空气、欣赏农村田园风光、享用农村特色美食、购买农村有机果菜、体验乡村美宿等的需求,达到了“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民增乐”的目的。 一、XX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 XX的田园综合体包括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和运行体系,由农业产业区、生活居住区、文化景观区、休闲聚集区和综合服务区组成。 1、农业景观区 农业景观区是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不同特色的主题观光活动的区域,是吸引人气、提升田园综合体效益的关键所在。利用当地资源环境、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优质农产品等,开发特色园圃等农事景观,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并依托观赏型农田、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等,使游人身临其境的感受田园风光和农业魅力。 2.休闲聚集区 休闲聚集区利用农村奇异的山水、绿色的森林、静荡的湖水、生态的湿地、农家风情建筑(如庄园别墅、小木屋、传统民居等)、乡村风情活动场所(特色商街、主题演艺广场)等,发展观山、赏景、登山、玩水等休闲体验活动。使城乡居民能够深入农村特色的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体验带来的乐趣。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引言 2018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52.29%,新增城市人口144.9万人,仅成都市市政基础设施2,169亿元,建成区面积837.27平方公里,在全国城市城区面积排名第8位等都显示着四川省进入了城市化的加速阶段。然而拥挤的交通、环境的污染、人口的膨胀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国际经验和成都现实来看,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的成都正步入“城市病”的暴发期。学术界把由于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以及大城市的某些区位,所引发的对城市经济、环境、公共秩序及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称为“大城市病”。现有研究中对于“城市病”的原因多基于体制、公共产品供给、城市发展空间等视角,如刘成玉(2012)强调公共产品向大城市聚集的这种格局是形成和加剧我国“大城市病”问题的根源之一,并在此视角下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朱铁臻提出未来城市发展的模式应该是生态经济城市,董国良创造的“节地畅通”城市也是解决“城市病”的方案。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建立城市综合体来缓解“城市病”。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梳理发现,学界已经关注到了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病”的影响,但关注的还不够,大多数只是笼统的提出城市综合体发展模式范式等等。基于此,以一个特定地区为案例来研究“城市病”就很有必要。成都作为一个典型的“单中心同心圆”扩展模式的城市,去研究如何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来缓解“城市病”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成都市空间布局演化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成都市城区布局从直径4km左右到400km的同心圆扩展形态。纵观成都市空间开发历程,成都市空间扩张的形态是由孤立的单中心沿“环形十放射”状的交通轴线呈圈层状蔓延再向多中心组团式结构演变,空间机制是由孤立的点极化向点轴化发展,并初步呈现出了点、线、面相互联系的三层网络结构。由于成都市的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和机制的变化对其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成都市产业空间布局模式逐步由均质模式向以市中心等经济高度集聚地区为“极点”的增长 极模式转变。同时,随着城郊交通联系的不断加强和城市副中心及郊区组团的发展在空间上进一步形成了点轴布局模式和网络布局模式。显然,从成都现在的发展来看,这种空间布局是合理的。然而,这种整体上呈现的“单中心圈层式”的空间扩展形态使之出现了居住区、商业区、文教区等清一色的分区规划。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了城市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成都市的产业和居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鸿沟,处在外城层和辅城层的高新区和高新西区作为产业集聚地,则产业发达,居住和娱乐氛围欠缺,由此也出现很多人住在城中,工作在近郊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一直以来的上班时间交通拥堵严重的状况,无独有偶,光华大道区域的城市发展,呈现出来的都是“住宅”集中化,目前暂缺少娱乐和产业的规划,这也会成为未来区域城市发展的掣肘。与此同时,以天府广场、盐市口为中心,半径1km范围的内核区人口活动高度密集、零售商业、商务楼宇和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集中,让中心城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一些矛盾的凸显, “城市病”成为成都市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 二、成都市空间布局演化导致和加剧“城市病” (一)“同心圆摊大饼”的空间扩张引导人口集中于主城区。“单中心”发展模式,使得商业、办公等城市就业过于密集在旧城区,从而导致的人口过度集中。截至2018年,成都市常住人口为1,604.5万人,成都市主城区人口达1,020万人,比2000年增加672.9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为63.59个百分点,远郊的第三生活圈(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常住人口为445.59万人,比2000年的447.62万人减少了2.03万人;成都市人口的居住已向中心城区聚集。全市人口密度为1,109人/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密度在各圈层中最大,为11,388人/平方公里。其中,武侯区人口密度居全市之首,为14,451人/平方公里,大邑县人口密度最低为391人/平方公里。 (二)人口集中导致“城市病”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文/李虹 (三亚学院海南·三亚) [提要]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城市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其中心蔓延的“外溢”模式曾是城市空间模式的主流;但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其弊病也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土地资源后备不足等“城市病”都是这种空间扩展模式的直接产物。为此,本文从空间布局规划制定、构建城市综合体、土地集约化发展等方面对成都市空间布局进行建议,提出缓解城市病的治理方案,以实现成都市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病”;城市空间布局;成都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14日 经济/产业《合作经济与科技》No.6s2019 4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