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何天成:从高联到IMO金牌,超详细数学竞赛学习方法(一)

何天成:从高联到IMO金牌,超详细数学竞赛学习方法(一)

何天成:从高联到IMO金牌,超详细数学竞赛学习方法(一)
何天成:从高联到IMO金牌,超详细数学竞赛学习方法(一)

何天成:从高联到IMO金牌,超详细数学竞赛学习方法(一)

本文作者何天成,第5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获得者,华南师大附中2017届毕业生,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新生。本文首发于数学新星网。作者非常详细地阐述了从高联一试/二试,到参加CMO,国家集训队,走向IMO,各级竞赛的心路历程和学习方法,对于参加竞赛的同学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因为篇幅较长,故分为三篇分享给大家。请看过的同学温故知新,没看过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做好笔记,满满的干货~正文如下:2017年7月,我有幸作为中国国家队的一员参加了第58 届国际中学生数学

奥林匹克竞赛(IMO ) ,并获得了一枚金牌。回顾六年竞赛之路,我从开始的一个懵懂无知的新人,一路上经历了不少挫折,走了不少弯路,在跌跌撞撞中算是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学习竞赛的方法,最后的结局也是幸运的。而正是这份幸运,让我觉得有责任把自己学习数学竞赛的经验与心得分享出来,希望后来者能吸取我的经验和教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更好地看清未来。

引言对于一场考试,我喜欢用以下3 个参数来衡量最终的分数:最终分数=实力分x 运气分x 状态分。其中实力,运气,状态均为非负实数。

这里,“实力”顾名思义,尽管不好量化,但是一般来说实

力相差很大还是能看出来的。

“运气”主要代表“题目是否对路”,比如一个擅长几何的选手参加一场几何送分的考试,当然运气分较低;而参加一场几何难度他刚刚好能做出来的考试,运气分就比较高了。当然,运气分是取决于考试本身的,可以认为主观上不能改变它,但是在集训队这样的多次考试中,平均下来,运气会比较稳定;并且,我们可以用比如“补短板”或者“狂刷一科”等方法改变运气分的波动大小。另一方面的运气来自于改卷,即能不能得到预想中的分数,这一点理论上来说也是不能自己操纵的,但是可以通过加强书写等方法提升。“状态”源于自身,常见的影响状态的因素有,比如考前一晚睡不着,考试很冻手、冻僵了,旁边的同学一直发出噪音等等。当然,也可能会有状态莫名超好的情况,但是我们不能控制自己超常发挥,只能期望尽量发挥正常。

总结下来,我们当然要“提升实力”,但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提升运气和状态。这看似很难处理,但实际上还是有迹可循的。

运气方面,一是之前说的“补短板”与“狂刷一科”。补短板是实力进阶的必经之路,我一直认为,一名真正优秀的选手并不一定要做出很多人都做不出的超难题,但是一定要做出有足够多人能做出的题,这就需要了解不同的方法,覆盖更多知识面,做真题。“狂刷一科”是实力不够的情况下

的赌博,比如就想联赛做出俩题混一等奖,然后狂刷代数与几何之类的。我对这种方法不予评价,但反正我自己的经历是,凡是赌博的情况都必输,实力不到说啥都没用,不如按部就班的来,读者可以自己考虑实力不够的时候的做法。

第二点大概就是关于过程的书写,事实上,很多人对自己的过程非常有自信。如果你批改过其他人的过程,总会觉得“这啥意思啊?搞了半天都不知道想干啥”或者“这里一句话带过根本就不显然嘛”。一般来说,过程写不好有两种:如果你讲都讲不清楚,那么可能是语文学的不好,请回炉再造;如果跟别人讲思路的时候别人可以理解,但是过程写不好的话,可能是没有掌握好写过程的技巧。写过程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要准确,不能让老师误解你的意思;二是要通俗易懂,节省老师的时间,让老师能够比较容易get到你的过程的脉络。

所以针对第一点,要学会过程的“数学化”表达:比如很多组合问题,直接表达就像写小说,如果可以换成集合或者图论的语言,又或者把它代数化表示,就简单很多了;另外,过程里的因果关系要清晰,至少要表达出“由什么推出什么”,这就需要多使用连词:因为(由于、注意到)+所以、若+则+所以+从而、我们断言(证明)+事实上,以及右箭头“=>”。就算连词使用不多样,至少要达到的要求是:老师知道你的每一个结论是由哪些结论推出的。

而第二点其实容易被忽视。我经常看到有些过程一路往下推,密密麻麻一大堆,又不知道他想干什么;语言又完全用的是集合的方法,全都是定义和运算,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时候,一旦出现一些笔误,很有可能老师就“如释重负”地圈起来给0分了。这就像写一篇议论文,要是你一直举例子不立论,当然不会给高分。

这就需要把证明的脉络清晰地刻画出来,常见的连词有:证明分为如下几步、下面证明一个引理(结论)、我们断言(证明)以下结论、我们只需证明如下结论即可证明此题等。这样的好处是,如果你断言的关键步骤恰好是答案中的步骤,或者老师知道是对的,那么老师就大致知道你做出来,只需验证一下细节即可;就算你的证明出现了一些漏洞,老师也能知道你做出了什么,会更容易得到步骤分。

当然,还有一个大大增加可读性的方法:画图。特别是组合题,很多组合题用代数语言表达很繁琐,不易找到重点,也容易出现笔误,那如何让老师知道你想做什么呢?那就是画图。如果要把一个图按照某种策略三染色,就画一个示意图,然后用ABC 标顶点,看上去就清楚多了嘛;就算几何题是用复数算的,画个图,让老师不用自己找图,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最后我谈谈骗分。时间快到了的时候还是做不出题目,想争取一些过程分的情况是常见的。但是我非常非常反对大家东

扯西扯,然后说证毕——做不出来就做不出嘛,要承认自己就是在混分,至于能给几分就看你做了什么结论了;但总有一些人不会做就瞎搞一通然后证毕。这样的人多了,就加大了老师判卷子的难度,就会连累一些“好人”。反正我觉得,要是明知道是错的还写证毕,绝对是败人品的行为。

状态方面,我觉得有两点:一是平时加强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绝对不仅仅指的是做一套题那么简单!我觉得模拟考试要起到效果,必须完完全全地模拟真实的情况。特别是4、5 小时的考试,很多人只是开始两个小时上三板斧,然后消极怠工,这其实一点效果都没有。真实考试有4、5小时呢,要是平时这么模拟,真实考试的最后 2 个小时难道你就能继续保持极高的做题状态吗?二是平时做题最好“认真对待”,两天的考试可以带一些心理负担,这样真正考CMO

这样的考试万一面对第一天考试失利,就不会心理太崩盘。各级竞赛一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是高中竞赛的第一步,但其实也是不确定性最大的一步。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联赛的备考攻略。如果你来自一些超级联赛强省,比如上海、浙江等,那么你的一试水平一定要过硬,因为正常的年份很可能会出现很多人二试并列拼一试的情况;但如果是中等的省份,就拿广东举例吧,在大部分年份二试 3 题+一试90 分可以进省队,并且二试 2 题的话几乎进不了省队,所以其实只需要做“适

当”的一试练习,然后把重点放在二试上。

注意,这里的“x 题”指的是最终得分,不同的省改卷严格程度不一,但是一般来说,被判错是少数,并且很有可能是自己的问题(有些人经常写伪证自己看不出来,或者写过程水平太差确实没法看,却自我感觉良好),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要训练自己的书写,要尽量写的严谨、工整,避免被判错;但至于最终结果要是还是被判错了,也没办法啊,尽力而为,问心无愧。

由于联赛的考场很多,并且各地规则不一,请尽量熟悉自己将去到的考场与考试细则,并在考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避免出现考试之外的问题。笔者在参加联赛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以下问题(都是血的教训啊):

考场偏僻,当天起的很早赶赴考场,很疲倦;考场空调直吹,极冷;教室很大,老师发卷不及时,导致开考 5 分钟才拿到卷子;考试要求换草稿纸(收一张给一张);洗手间较少,要等很久等等。总之,在考试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联赛毕竟没几次,要按照高考的规格对待,提前踩点,准备充足的衣物、食物,避免因为考前准备不充足痛失好局。联赛与之后的比赛的最大的两点区别就是:时间短,对书写要求高。所以联赛的模拟更注重踏踏实实地掐表做,并认真写过程,最好让别人批改或者自己对着答案很仔细地检查笔误和写的不好的地方。部分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做出的题目可以

考试结束后再想,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分数最大化”,该跳过的题就跳过,这样在真正的联赛中才不容易手忙脚乱。

联赛有一个不太好的地方:答题的区域非常小,尤其是二试第一题,要是想到了一个很复杂的方法,有可能要挖掉一大半第二题的空间才能写下。因此在模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这一点千万千万不能写错!在考场上若是发现写了一大半的过程都是错的,修正思路很长,真是欲哭无泪……不差这几分钟,要想好了再写,多花点时间写,表达尽量清楚,因为联赛时间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快速写出合要求的过程,这也是需要平时训练的。很可能最后留给一试最后一题的时间只有 5 分钟了,如果你快速读完题目后直接开始写,抓得分点,说不定最后能有10 分。

总之,模拟考试的最高境界就是“平时如考试,考试如平时”。平时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计时作答,做不出来的题也要写上已得到的结论,完全模拟考试的状态。同时,在一试二试都模拟完成之后,可以再回头做做因为时间不够没有完成的题目,从各方面思考“如何做到更好”——总结新出现的题型与错误的原因,总结考试的时可能出现的错误的时间分配。1

一试

先说一试。我的一试水平历来都不算好,但是也不算差,大

概就是所谓的“90分”标准。我个人认为90分应该是适当训练可以达到的,而且在训练得当的情况下,基本可以保证拿到这个分数。当然,我的训练其实不多,(因为前而说的弱省原因),但是也不算少。首先,如果你刚学高中竞赛,对一试的知识点掌握的还不透彻,那么大概还是需要把套路过一遍的——这个过程有点像准备高考,但是要求更高。如果有教练当然极好,让教练帮着补补就好了;如果自学的话,大概需要做一些题。一试我能想到的问题大概是下面的这些东西:

解析几何,其实来来回回方法就那么几种:设直线方程配合韦达定理,设点,设参数方程;还有稍高级的方法,比如几何法,曲线系,极坐标,极线方程,仿射变换,等等。当然,解析几何看着容易,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需要很好的计算能力,也需要灵活变通,这就需要大量的练习了。

做解析几何题的时候要注意:真正比赛的解析几何题目的答案一定不会太过于复杂。如果你在做题过程中发现比如求出的函数是无比困难的,很难求出最小值,那么可以考虑要么进行一些代换,因为这个表达式里面理论上来说肯定可以提取一些局部,切勿暴力求导;也可以试图先猜出特殊点,看看能不能直接证明大小关系。如果求出的动点坐标所要满足的参数方程很复杂,无从下手。你可以尝试在原来的图形里猜出动点满足的条件大致是什么——无非就是直线或者二

次曲线之类的嘛,那么比如把x , y 坐标平方乘系数加加减减说不定就全部消掉了。

当然,做解析多了之后,要总结经验,在花了一定时间做不下去,一定要赶紧止损,换个方法,说不定不费很大力气就做出来了。最后,要记住,验证平行坐标轴的情况。

数列技术含量稍高,不过绝大多数数列问题都是可以用局部不等式或者裂项做出来的。少数有高级技巧,比如积分估计,三角函数换元之类的。个人觉得数列其实难度很难估测,有的题目确实有难度。当然,就联赛的真题来看,数列题目并没有很多模拟题那么难,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着急的瞎放缩,要多变形——绝大部分的数列都是用代数变形后裂项做出的。

大题里面可能还有一道求导的题目或者其他题目。这一类题目个人觉得没啥技巧,简而言之,练。代数的硬功夫是很重要的,这在之后做更难的代数题中会有用。

立体几何对于自学的同学来说往往会比较头疼,因为答案的做辅助线方法有时候真的很匪夷所思。那就不这么麻烦吧!立体几何有一个万金油方法——算!由于近年都出的是填空题,所以其实很多细节都可以不用处理(这是权宜之计,我推荐大家多学其他方法,保不准就出大题了……但如果想短时间提高的话,只会这样算就好了)。自己查一下怎么算法向量,然后做几个题,了解怎么算二面角、异面直线距离,

然后做几个题试试手感,之后就再也不会为立体几何担心啦!

剩下的题目,算是其他题目吧,其实套路也有不少,需要大量练习,通过练习逐渐学会一些技巧。每个人都是从30 分做到100分的嘛,开始不要着急,如果遇到完全没有办法的题目可以适当想想暂时跳过,记住答案里面的关键点,在下一次见到类似的方法时不要忘记就好。

一般来说,在经过至多一年的学习,一试水平大概就可以达到“90分”目标,偶尔能全对,但也可能算错很多题划水。这个时候,基础的东西都学会了,剩下的提分点就在考试的状态上了。关于一试的时间分配,我个人的习惯是,30 分钟做完填空题,然后一道一道地做大题(前两个大题大约做10到15分钟,最后二个比较难的话就一直做),但是最后至少留下10 分钟检查。我觉得在练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熟悉的节奏很重要,并且考试的时候要严格执行之前的策略,不要为了贪最后一个题目放弃检查(当然,如果你的习惯是不检查,也可以)。

我推荐在至少离考试还有 2 个月的时候开始进行一试模拟训练,大概每 2 到3 天做一套计时的一试题。开始的时候肯定状态不会太好,容易算错,但是经过比较长的熟悉之后,在离考试将近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应该问题就不大了。但是状态还是要继续保持,如果突然出现状态特别差,不要疲劳作

战,可以先休息调整一下再仔细分析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时间分配问题(错的多的情况往往是因为花了过多时间做难题导致时间分配不均)。

2

二试

联赛不确定性最大的地方,大概就在于二试。

我认为联赛二试是数学竞赛中最不容易稳定发挥的考试。时间太短导致随机性很大,尽管题目一般本质不算太难,却也都有关键的步骤。从二试到之后的“大题”训练是数学竞赛的重点,不过好在联赛二试的题目,说难也不难,相对CMO 等之后的考试而言套路比较少。个人认为有集训队实力的同学应该做联赛二试的题目不会很困难,具体的专题训练写在之后了。

这里只提一点联赛二试要注意的问题:联赛二试时间确实很紧,平均每题半小时多,很容易因为慌张或者时间不够发挥失误。所以万一遇到不对路的题目,在做了一段时间之后,要选择果断跳过。这里的分寸也是要在模拟考试中慢慢总结出来的,因为有的时候尽管题目本身可能不难,如果思路陷入“死循环”,再浪费一个小时很可能还是做不出来。再者,如果最后还剩下 1 个小时,并且还剩两个题目,最好的做法是读题之后选一个做,不要来回跳(剩下多个题目也是类似的)。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静下心来想题也是一种能力。

关于具体的答题,我觉得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超纲”了。有些人在培训中得到了很多很强的结论和性质,但是在联赛中,要谨慎使用,最好给出证明(也可以留个空位,看情况,有时间最后补)。特别的,几何题非常不推荐用复数法,重心坐标!不到万不得己,不要采用这几个方法(当然,要是真的不行就死马当活马医吧)。

反正,要是有分,你要庆幸;要是没分,不要怨改卷老师。这些“高级”方法或多或少需要用到一些考纲外的性质,可能会扣分;并且计算法解几何出现笔误其实很正常。联赛几何,一般来说最好算的方法是三角,可以多练练三角计算(当然,纯几何也是要练习的)。(未完待续...)

初一数学竞赛讲座.

初一数学竞赛讲座(三) 数字、数位及数谜问题 一、 知识要点 1、整数的十进位数码表示 一般地,任何一个n 位的自然数都可以表示成: 122321*********a a a a a n n n n +?+?++?+?---Λ 其中,a i (i=1,2,…,n)表示数码,且0≤a i ≤9,a n ≠0. 对于确定的自然数N ,它的表示是唯一的,常将这个数记为N=121a a a a n n Λ- 2、正整数指数幂的末两位数字 (1) (1) 设m 、n 都是正整数,a 是m 的末位数字,则m n 的末 位数字就是a n 的末位数字。 (2) (2) 设p 、q 都是正整数,m 是任意正整数,则m 4p+q 的末 位数字与m q 的末位数字相同。 3、在与整数有关的数学问题中,有不少问题涉及到求符合一定条 件的整数是多少的问题,这类问题称为数迷问题。这类问题不需 要过多的计算,只需要认真细致地分析,有时可以用“凑”、“猜” 的方法求解,是一种有趣的数学游戏。 二、 例题精讲 例1、有一个四位数,已知其十位数字减去2等于个位数字,其 个位数字加上2等于其百位数字,把这个四位数的四个数字反着 次序排列所成的数与原数之和等于9988,求这个四位数。

分析:将这个四位数用十进位数码表示,以便利用它和它的反序 数的关系列式来解决问题。 解:设所求的四位数为a ?103+b ?102+c ?10+d ,依题意得: (a ?103+b ?102+c ?10+d)+( d ?103+c ?102+b ?10+a)=9988 ∴ (a+d) ?103+(b+c) ?102+(b+c) ?10+ (a+d)=9988 比较等式两边首、末两位数字,得 a+d=8,于是b+c18 又∵c-2=d ,d+2=b ,∴b-c=0 从而解得:a=1,b=9,c=9,d=7 故所求的四位数为1997 评注:将整数用十进位数码表示,有助于将已知条件转化为等式, 从而解决问题。 例2 一个正整数N 的各位数字不全相等,如果将N 的各位数字重新 排列,必可得到一个最大数和一个最小数,若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正 好等于原来的数N ,则称N 为“新生数”,试求所有的三位“新生数”。 分析:将所有的三位“新生数”写出来,然后设出最大、最小数,求差 后分析求出所有三位“新生数”的可能值,再进行筛选确定。 解:设N 是所求的三位“新生数”,它的各位数字分别为a 、b 、c(a 、b 、c 不全相等),将其各位数字重新排列后,连同原数共得6个三位数:cba cab bca bac acb abc ,,,,,,不妨设其中的最大数为abc ,则最小数为 cba 。由“新生数”的定义,得 N=()()()c a a b c c b a cba abc -=++-++=-991010010100

2016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及评分标准

2016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及评分标准 9月将至,开学的同时,每年一年一度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也即将来了,同学们可知道高中联赛的前世今生吗?从1956年起,在华罗庚、苏步青等老一辈数学家的倡导下,开始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在北京、上海、福建、天津、南京、武汉、成都等省市都开展了数学竞赛,并举办了由京、津、沪、粤、川、辽、皖合办的高中数学联赛。1979年,我国大陆上的29个省、市、自治区都举办了中学数学竞赛。1980年,在大连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数学普及工作会议上,确定将数学竞赛作为中国数学会及各省、市、自治区数学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日举行“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竞赛分为一试和二试,在这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全国约200名学生有资格参加由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暨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每年元月)。各省的参赛名额由3人到8人不等,视该省当年的联赛考试成绩而定,且对于承办方省份有一定额外的优惠。在CMO中成绩优异的60名左右的学生可以进入国家集训队。经过集训队的选拔,将有6名表现最顶尖的选手进入中国国家代表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为了促进拔尖人才的尽快成长,教育部规定: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数学联赛省、市、自治区赛区一等奖者便获得保送重点大学

的资格,对于没有保送者在高考中加分,加分情况根据各省市政策而定,有些省、市、自治区保留了竞赛获奖者高考加5分到20分不等,而部分省级行政区已经取消了竞赛加分。对二、三等奖获得者,各省、市、自治区又出台了不同的政策,其中包括自主招生资格等优惠录取政策。为严格标准,中国数学会每年限定一等奖名额1000名左右,并划分到各省、市、自治区。各省、市、自治区在上报一等奖候选人名单的同时,还要交上他们的试卷,最终由中国数学会对其试卷审核后确定获奖名单。☆ 试题模式自2010年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新规则如下:联赛分为一试、加试(即俗称的“二试”)。各个省份自己组织的“初赛”、“初试”、“复赛”等等,都不是正式的全国联赛名称及程序。一试和加试均在每年10月中旬的第一个周日举行。一试考试时间为上午8:00-9:20,共80分钟。试题分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部分,满分120分。其中填空题8道,每题8分;解答题3道,分别为16分、20分、20分。加试(二试)考试时间为9:40-12:10,共150分钟。试题为四道解答题,前两道每题40分,后两道每题50分,满分180分。试题内容涵盖平面几何、代数、数论、组合数学等。依据考试结果评选出各省级赛区级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由各省负责阅卷评分,然后将一等奖的考卷寄送到主办方(当年的主办方),由主办方复评,最终由主管单位(中国科协)负责最终的评定并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方法与测试试题大全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方法与试题大全

————————————————————————————————作者:————————————————————————————————日期: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程

初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 数学竞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视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日趋规范化和正规化,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健康、持久地开展,应广大中学师生和各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的要求,特制定《初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本大纲是在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精神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一栏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具体作法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课外活动或开设选修课等多种方式,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要求。除教学大纲所列内容外,本大纲补充列出以下内容。这些课外讲授的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这样才能加强基础,不断提高。 1、实数 十进制整数及表示方法。整除性,被2、3、4、5、8、9、11等数整除的判定。 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 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 完全平方数。 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 有理数的表示法,有理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2、代数式 综合除法、余式定理。 拆项、添项、配方、待定系数法。 部分分式。 对称式和轮换对称式。 3、恒等式与恒等变形 恒等式,恒等变形。 整式、分式、根式的恒等变形。 恒等式的证明。 4、方程和不等式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二次方程的解法。

初中数学竞赛常用解题方法(代数)

初中数学竞赛常用解题方法(代数) 一、 配方法 例1练习:若2 ()4()()0x z x y y z ----=,试求x+z 与y 的关系。 二、 非负数法 例21 ()2 x y z =++. 三、 构造法 (1)构造多项式 例3、三个整数a 、b 、c 的和是6 的倍数.,那么它们的立方和被6除,得到的余数是( ) (A) 0 (B) 2 (C) 3 (D) 不确定的 (2)构造有理化因式 例4、 已知(2002x y =. 则2 2 346658x xy y x y ----+=___ ___。 (3)构造对偶式 例5、 已知αβ、是方程2 10x x --= 的两根,则4 3αβ+的值是___ ___。 (4)构造递推式 例6、 实数a 、b 、x 、y 满足3ax by +=,2 2 7ax by +=,3 3 16ax by +=,4 4 42ax by +=.求5 5 ax by +的值___ ___。 (5)构造几何图形 例7、(构造对称图形)已知a 、b 是正数,且a + b = 2. 求u =___ ___。 练习:(构造矩形)若a ,b 形的三条边的长,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 四、 合成法 例8、若12345,,,x x x x x 和满足方程组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20212 224248296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确定4532x x +的值。 五、 比较法(差值比较法、比值比较法、恒等比较法) 例9、71427和19的积被7除,余数是几? 练习:设0a b c >>>,求证:222a b c b c c a a b a b c a b c +++>. 六、 因式分解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 1221()(...)n n n n n n a b a b a a b ab b -----=-++++ 1221()(...)n n n n n n a b a b a a b ab b ----+=+-+-+ 例10、设n 是整数,证明数3 231 22 M n n n =++为整数,且它是3的倍数。 练习:证明993 991993 991+能被1984整除。 七、 换元法(用新的变量代换原来的变量) 例11、解方程2 9(87)(43)(1)2 x x x +++= 练习:解方程 11 (1) 11 (1x) x =. 八、 过度参数法(常用于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12、一商人进货价便宜8%,售价保持不变,那么他的利润(按进货价而定)可由目前的 %x 增加到(10)%x +,x 等于多少? 九、 判别式法(24b ac ?=-判定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根的性质) 例13、求使2224 33 x x A x x -+=-+为整数的一切实数x. 练习:已知,,x y z 是实数,且 2 2 2 212 x y z a x y z a ++=++=

初中数学竞赛讲座之数论初步(一)

初中数学竞赛讲座之数论初步(一) 整数的整除性 定义:设a ,b 为二整数,且b ≠0,如果有一整数c ,使a =bc ,则称b 是a 的约数,a 是b 的倍数,又称b 整除a ,记作b|a. 显然,1能整除任意整数,任意整数都能整除0. 性质:设a ,b ,c 均为非零整数,则 ①.若c|b ,b|a ,则c|a. ②.若b|a ,则bc|ac ③.若c|a ,c|b ,则对任意整数m 、n ,有c|ma +nb ④.若b|ac ,且(a ,b)=1,则b|c 证明:因为(a ,b)=1 则存在两个整数s ,t ,使得 as +bt =1 ∴ asc +btc =c ∵ b|ac ? b|asc ∴ b|(asc +btc) ? b|c ⑤.若(a ,b)=1,且a|c ,b|c ,则ab|c 证明:a|c ,则c =as(s ∈Z) 又b|c ,则c =bt(t ∈Z) 又(a ,b)=1 ∴ s =bt'(t'∈Z) 于是c =abt' 即ab|c ⑥.若b|ac ,而b 为质数,则b|a ,或b|c ⑦.(a -b)|(a n -b n )(n ∈N),(a +b)|(a n +b n )(n 为奇数) 整除的判别法:设整数N =121n 1a a a a - ①.2|a 1?2|N , 5|a 1? 5|N

②.3|a 1+a 2+…+a n ?3|N 9|a 1+a 2+…+a n ?9|N ③.4|a a ? 4|N 25|a a ? 25|N ④.8|a a a ?8|N 125|a a a ?125|N ⑤.7||41n n a a a --a a a |?7|N ⑥.11||41n n a a a --a a a |?11|N ⑦.11|[(a 2n +1+a 2n -1+…+a 1)-(a 2n +a 2n -2+…+a 2)] ?11|N ⑧.13||41n n a a a --a a a |?13|N 推论:三个连续的整数的积能被6整除. 例题: 1.设一个五位数d a c b a ,其中d -b =3,试问a ,c 为何值时,这个五位数被11整除. 解:11|d a c b a ∴ 11|a +c +d -b -a 即11|c +3 ∴ c =8 1≤a ≤9,且a ∈Z 2.设72|b 673a ,试求a ,b 的值. 解:72=8×9,且(8,9)=1 ∴ 8|b 673 a ,且9| b 673a ∴ 8|b 73 ? b =6 且 9|a +6+7+3+6 即9|22+a ∴ a =5 3.设n 为自然数,A =3237n -632n -855n +235n ,

全国数学竞赛概述

数学竞赛 意义 数学竞赛是发现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一些重大数学竞赛的优胜者,大多在他们后来的事业中卓有建树。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数学竞赛活动。十余年来,我国中学数学竞赛活动蓬勃发展,其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中学生在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多次荣登榜首,成绩令世人瞩目,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数学才能。了解国际赛史,熟悉国内赛况,认识数赛意义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方针指引下,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方兴未艾,特别是连续几年我国选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广大中小学师生和数学工作者为之振奋,热忱不断高涨,数学竞赛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持久、健康、逐步深入地开展,应广大中学师生和各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的要求,特制定《数学竞赛大纲》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本大纲是在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一栏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具体作法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课外活动或开设选修课等多种方式,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最低要求。在竞赛中对同样的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与灵活运用能力,特别是方法与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有更高的要求。而“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本大纲所列的课外讲授的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这样才能加强基础,不断提高。 —试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 二试 1.平面几何 基本要求:掌握初中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和面积方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 方和最小的点——重心。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

何天成:从高联到IMO金牌,超详细数学竞赛学习方法(三)

何天成:从高联到IMO金牌,超详细数学竞赛学习方法(三) 本文作者何天成,第5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获得者,华南师大附中2017届毕业生,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新生。作者非常详细地阐述了从高联一试/二试,到参加CMO,国家集训队,走向IMO,各级竞赛的心路历程和学习方法,对于参加竞赛的同学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因为篇幅较长,故分为三篇分享给大家,这是第三篇。请看过的同学温故知新,没看过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做好笔记,满满的干货~正文如下:下面这些内容主要针对自学,如果你有一个会精心安排你的备考计划的竞赛教练,下面的这些内容仅供参考,主要还是要跟着教练的思路走。 关于培训,在这里我不作推荐,但是个人觉得最好还是要参加一些培训,了解一下最新的题目和方法。具体的备考建议一推荐的书和题 以下讲的这些都是我自己听过或者做过的书和题目,应该大部分都可以在网上找到pdf 版本,没有提到的书和题很可能是没有做过的。不敢枉加评价。 一般来说,刚刚接触竞赛的新人都需要一套系统全面的入门书籍,比如:《奥赛经典》、《奥数教程》、《小丛书》等。对于这些书,如果可以的话当然是选一套书慢慢啃,但其实几乎没有人能够有毅力地踏踏实实做完一套这样的“大

部头”...... 所以你可以先了解一下做题的方法,然后做一些题,不一定要做完所有习题。 在刚开始接触新的领域的时候可以直接看例题的答案,但是最好每个题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至少也应该知道自己没有突破的地方在哪——那就是你能学到的新东西。要学会举一反三,这样很快就能掌握很多方法。 关于联赛的模拟题,除了学校教练的题目,我只做过《中等数学》的模拟题(包括增刊和非增刊)。模拟题的难度总归与真正联赛有差距,所以如果有些套题做下来一点思路都没有,很可能是题目确实难,不必太在意;但是如果是自己算错的很多,就要找原因了。事实上,我自己的体会是,增刊模拟题一试平均分与真实联赛的成绩差距不会很大。可能模拟会稍难一些,但是真正考联赛的时候会比较紧张,也有可能会出现低级失误。 在稍稍进步一些之后,实际上你己经可以做出一部分联赛二试难度的题目了,但是稳定性却不能保证。这个时候,比较重要的是补充短板。可以看之后的具体分支中的书。 关于备战二试较难的题目和CMO 以上级别的考试,我强烈推荐单蹲的《数学竞赛研究教程》。尽管这本书不厚,但其中很多章节里的思想很关键。尽管现在新的方法很多,很多很难的题目却恰恰用的是老的方法。我觉得这本书是值得从头到尾扎实地把所有题做一遍的。

初中数学竞赛讲座.doc

竞赛讲座01 —奇数和偶数 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反之是奇数,偶数可用2k表示,奇数可用21表示,这里k是整数. 关于奇数和偶数,有下面的性质: (1)奇数不会同时是偶数;两个连续整数中必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 (2)奇数个奇数和是奇数;偶数个奇数的和是偶数;任意多个偶数的和是偶数; (3)两个奇(偶)数的差是偶数;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差是奇数; (4)若a、b为整数,则与有相同的奇数偶; (5)n个奇数的乘积是奇数,n个偶数的乘积是2n的倍数;顺式中有一个是偶数,则乘积是偶数. 以上性质简单明了,解题时如果能巧妙应用,常常可以出奇制胜. 1.代数式中的奇偶问题 例1(第2届“华罗庚金杯”决赛题)下列每个算式中,最少有一个奇数,一个偶数,那么这12个整数中,至少有几个偶数? □+□=□,□-□=□, □×□=□□÷□=□. 解因为加法和减法算式中至少各有一个偶数,乘法和除法算式中至少各有二个偶数,故这12个整数中至少有六个偶数. 例2(第1届“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已知n是偶数,m是奇数,方程组 是整数,那么

(A)p、q都是偶数. (B)p、q都是奇数. (C)p是偶数,q是奇数(D)p是奇数,q是偶数 分析由于1988y是偶数,由第一方程知1988y,所以p是偶数,将其代入第二方程中,于是11x也为偶数,从而2711x为奇数,所以是奇数,应选(C) 例3 在1,2,3…,1992前面任意添上一个正号和负号,它们的代数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分析因为两个整数之和与这两个整数之差的奇偶性相同,所以在题设数字前面 都添上正号和负号不改变其奇偶性,而1+2+3+…+1992996×1993为偶数于是题设的代数和应为偶数。 2.与整除有关的问题 例4(首届“华罗庚金杯”决赛题)70个数排成一行,除了两头的两个数以外,每个数的3倍都恰好等于它两边两个数的和,这一行最左边的几个数是这样 的:0,1,3,8,21,…。问最右边的一个数被6除余几? 解设70个数依次为a123据题意有 a1=0,偶 a2=1 奇 a3=3a21,奇 a4=3a32,偶 a5=3a43,奇 a6=3a54, 奇 ……………… 由此可知:?当n被3除余1时,是偶数; 当n被3除余0时,或余2时,是奇数,显然a70是31型偶数,所以k必须是奇数,令21,则 a70=31=3(21)+1=64。

初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

初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 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制定 数学竞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视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日趋规范化和正规化,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健康、持久地开展,应广大中学师生和各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的要求,特制定《初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本大纲是在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精神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一栏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具体作法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课外活动或开设选修课等多种方式,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要求。除教学大纲所列内容外,本大纲补充列出以下内容。这些课外讲授的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这样才能加强基础,不断提高。 1、实数 十进制整数及表示方法。整除性,被2、3、4、5、8、9、11等数整除的判定。 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 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 完全平方数。 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 有理数的表示法,有理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2、代数式 综合除法、余式定理。 拆项、添项、配方、待定系数法。

高中数学竞赛介绍,尖子生请收好

高中数学竞赛介绍,尖子生请收好! 首先,强调一点: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学数学竞赛,要想学习数学竞赛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高考数学可以轻松应对; ?对数学竞赛有兴趣,自发选择学习数学竞赛;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高考涉及的其他学科不存在太大问题,或个人的竞赛前景远优于高考前景。 数学竞赛需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很大的,并且如果因为学习竞赛受挫而导致对数学产生负情绪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我从不提倡“全民竞赛”。当然,如果你恰好符合以上的四个条件,那么你一定要学习竞赛。为什么?因为学习数学竞赛的好处很多。 与其他学科竞赛一样,学习数学竞赛除了能在升入高校方面获得保送或降分的优惠外,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乃至今后的学术研究或是社会工作是尤为重要的。

因此,若你有足够的实力,精力和时间,那么竞赛将是你们的不二之选。 此外,数学竞赛学到一定深度后就会发现,数学竞赛不再是由知识结构和解题方法组成,而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而思维能力的价值是远超过数学本身的,这将会对学生以后对问题的思考与对事物的判断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当然,这是后话。 说归说,高中数学竞赛指的究竟是什么?我想说的是,绝不仅仅是高联(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这么简单。下面,我就带着大家理一理高中阶段可能会遇到的竞赛。

1.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旨在选拔在数学方面有突出特长的同学,让他们进入全国知名高等学府,而且选拔成绩比较优异的同学进入更高级别的竞赛,直至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并且通过竞赛的方式,培养中学生对于数学的

兴趣,让学生们爱好数学,学习数学,激发学生们的钻研精神,独立思考精神以及合作精神。 2.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 CMO考试完全模拟IMO进行,每天3道题,限四个半小时完成。每题21分(为IMO试题的3倍,为符合中国人的认知习惯),6个题满分为126分。颁奖与IMO类似,设立一、二、三等奖,分数最高的约前60名选手将组成参加当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简称IMO)的中国国家集训队。 3.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简称IMO)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中学生数学学科竞赛活动。 正如专家们指出:IMO的重大意义之一是促进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对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训练尤为重要。数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运算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严密的思维逻辑,有灵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我的感觉,如果高考的数学难度有两星,那么高联的一试难度大概有三颗星,二试难度大概有四颗星;而CMO和IMO的难度大概在五颗星左右。因此,参加高中竞赛的确

【重磅】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座19讲(全套)

第一讲有理数 一、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二、有理数的计算: 1、 善于观察数字特征; 2、灵活运用运算法则; 3、掌握常用运算技巧(凑整法、分拆 法等)。 三、例题示范 1、数轴与大小 例1、 已知数轴上有A 、B 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1,点A 与原点O 的距离为3, 那么满足条件的点B 与原点O 的距离之和等于多少?满足条件的点B 有多少 个? 例2、 将99 98 ,19991998,9897,19981997----这四个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用“<”连结起来。 提示1:四个数都加上1不改变大小顺序; 提示2:先考虑其相反数的大小顺序; 提示3:考虑其倒数的大小顺序。 例3、 观察图中的数轴,用字母a 、b 、c 依次表示点A 、B 、C 对应的数。试确定三个 数c a b ab 1,1,1-的大小关系。 分析:由点B 在A 右边,知b-a >0,而A 、B 都在原点左边,故ab >0,又c >1>0,故要比较c a b ab 1,1,1-的大小关系,只要比较分母的大小关系。 例4、 在有理数a 与b(b >a)之间找出无数个有理数。 提示:P=n a b a -+(n 为大于是的自然数) 注:P 的表示方法不是唯一的。 2、 符号和括号 在代数运算中,添上(或去掉)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次序,从而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例5、 在数1、2、3、…、1990前添上“+”和“—”并依次运算,所得可能的最小非 负数是多少?

提示:造零:n-(n+1)-(n+2)+(n+3)=0 注:造零的基本技巧:两个相反数的代数和为零。 3、算对与算巧 例6、 计算-1-2-3-…-20KK -20KK -20KK 提示:1、逆序相加法。2、求和公式:S=(首项+末项)?项数÷2。 例7、 计算1+2-3-4+5+6-7-8+9+…-20KK+20KK+20KK 提示:仿例5,造零。结论:20KK 。 例8、 计算 9 9 9 9991999999个个个n n n +? 提示1:凑整法,并运用技巧:199…9=10n +99…9,99…9=10n -1。 例9、 计算 -+++?----)20021 3121()2001131211( )2001 13121()2002131211(+++?---- 提示:字母代数,整体化:令2001 1 3121,2001131211+ ++=----= B A ,则 例10、 计算 (1)100991 321211?++?+? ;(2)100981421311?+ +?+? 提示:裂项相消。 常用裂项关系式: (1)n m mn n m 1 1+=+; (2)111)1(1+-=+n n n n ; (3))11(1)(1m n n m m n n +-=+;(4) ]) 2)(1(1 )1(1[21)2)(1(1++-+=++n n n n n n n 。 例11计算n +++++ ++++++ 3211 32112111(n 为自然数) 例12、计算1+2+22+23+…+220KK 提示:1、裂项相消:2n =2n+1-2n ;2、错项相减:令S=1+2+22+23+…+220KK ,则S=2S -S=220KK -1。 例13、比较20002 2000 164834221+++++= S 与2的大小。 提示:错项相减:计算S 2 1 。 第二讲绝对值 一、知识要点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资料 一、高中数学竞赛大纲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二试)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接轨,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所增加的内容是: 1.平面几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三角形中的几个特殊点:旁心、费马点,欧拉线。几何不等式。几何极值问题。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圆的幂和根轴。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2.代数 周期函数,带绝对值的函数。三角公式,三角恒等式,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反三角函数。递归,递归数列及其性质,一阶、二阶线性常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一元凸函数。 复数及其指数形式、三角形式,欧拉公式,棣莫弗定理,单位根。多项式的除法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多项式的相等,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多项式的插值公式*。 n次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 函数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3.初等数论 同余,欧几里得除法,裴蜀定理,完全剩余类,二次剩余,不定方程和方程组,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格点及其性质,无穷递降法,欧拉定理*,孙子定理*。

4.组合问题 圆排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组合恒等式。组合计数,组合几何。抽屉原理。容斥原理。极端原理。图论问题。集合的划分。覆盖。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注:有*号的内容加试中暂不考,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 二、初中数学竞赛大纲 1、数 整数及进位制表示法,整除性及其判定;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完全平方数;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实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2、代数式 综合除法、余式定理;因式分解;拆项、添项、配方、待定系数法;对称式和轮换对称式;整式、分工、根式的恒等变形;恒等式的证明。 3、方程和不等式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简单的多元方程组;简单的不定方程(组)。 4、函数 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简单分工函数的最值;含字母系数的二次函数。 5、几何 三角形中的边角之间的不等关系;面积及等积变换;三角形中的边角之间的不等关系;面积及等积变换;三角形的心(内心、外心、垂心、重心)及其性质;相似形的概念和性质;圆,四点共圆,圆幂定理;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6、逻辑推理问题 抽屉原理及其简单应用;简单的组合问题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反证法;

初中数学竞赛大纲

初中数学竞赛大纲 数学竞赛活动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视野、促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这项活动也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他们去实行积极的探索,持续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数学竞赛的教育功能显示出这项活动已成为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持久、健康地发展,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于1994年制定了《初中数学竞赛大纲》这份大纲的制定对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活动的展开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使我国初中数学竞赛活动日趋规范化和正规化。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在一定水准上改变了初中数学课程的体系、内容和要求。同时,随着国内外数学竞赛活动的发展,对竞赛活动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思想和方法等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要求。为了使新的《初中数学竞赛大纲》能够更好地适合初中数学教育形势的发展和要求,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讨论,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组织了对《初中数学竞赛大纲》的修订。 本大纲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基础上制定的。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水平方面和志趣上存有差异,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应根据基本要求和通过选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各种不同需要;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理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基本要求。在竞赛中对同样的知识内容,在理解水准、灵活使用水平以及方法与技巧掌握的熟练水准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也是应遵循的原则。所以,本大纲所列的课程标准外的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使不同水准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相对应的发展,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处理好普及与提升的关系。 1、数: 整数及进位制表示法,整除性及其判定; 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 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 完全平方数; 因数分解的表示性,约数个数的计算;

何天成:从高联到IMO金牌-超详细数学竞赛学习方法(一)

何天成:从高联到IMO金牌,超详细数学竞赛学习方法(一) 本文作者何天成,第5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获得者,华南师大附中2017届毕业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新生。本文首发于数学新星网。作者非常详细地阐述了从高联一试/二试,到参加CMO,国家集训队,走向IMO,各级竞赛的心路历程和学习方法,对于参加竞赛的同学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因为篇幅较长,故分为三篇分享给大家。请看过的同学温故知新,没看过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做好笔记,满满的干货~正文如下:2017年7月,我有幸作为中国国家队的一员参加了第 58 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 匹克竞赛( IMO ) ,并获得了一枚金牌。回顾六年竞赛之路,我从开始的一个懵懂无知的新人,一路上经历了不少挫折,走了不少弯路,在跌跌撞撞中算是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学习竞赛的方法,最后的结局也是幸运的。而正是这份幸运,让我觉得有责任把自己学习数学竞赛的经验与心得分享出来,希望后来者能吸取我的经验和教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更好地看清未来。 引言对于一场考试,我喜欢用以下 3 个参数来衡量最终的分数:最终分数=实力分 x 运气分 x 状态分。其中实力,运气,状态均为非负实数。 这里,“实力”顾名思义,尽管不好量化,但是一般来说实

力相差很大还是能看出来的。 “运气”主要代表“题目是否对路”,比如一个擅长几何的选手参加一场几何送分的考试,当然运气分较低;而参加一场几何难度他刚刚好能做出来的考试,运气分就比较高了。当然,运气分是取决于考试本身的,可以认为主观上不能改变它,但是在集训队这样的多次考试中,平均下来,运气会比较稳定;并且,我们可以用比如“补短板”或者“狂刷一科”等方法改变运气分的波动大小。另一方面的运气来自于改卷,即能不能得到预想中的分数,这一点理论上来说也是不能自己操纵的,但是可以通过加强书写等方法提升。“状态”源于自身,常见的影响状态的因素有,比如考前一晚睡不着,考试很冻手、冻僵了,旁边的同学一直发出噪音等等。当然,也可能会有状态莫名超好的情况,但是我们不能控制自己超常发挥,只能期望尽量发挥正常。 总结下来,我们当然要“提升实力”,但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提升运气和状态。这看似很难处理,但实际上还是有迹可循的。 运气方面,一是之前说的“补短板”与“狂刷一科”。补短板是实力进阶的必经之路,我一直认为,一名真正优秀的选手并不一定要做出很多人都做不出的超难题,但是一定要做出有足够多人能做出的题,这就需要了解不同的方法,覆盖更多知识面,做真题。“狂刷一科”是实力不够的情况下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座19讲(全套)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座19讲(全套) 第一讲 有 理 数 一、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二、有理数的计算: 1、善于观察数字特征; 2、灵活运用运算法则; 3、掌握常用运算技巧(凑整法、分拆 法等)。 三、例题示范 1、数轴与大小 例1、 已知数轴上有A 、B 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1,点A 与原点O 的距离为3, 那么满足条件的点B 与原点O 的距离之和等于多少?满足条件的点B 有多少个? 例2、 将99 98,19991998,9897,19981997----这四个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用“<”连结起来。 提示1:四个数都加上1不改变大小顺序; 提示2:先考虑其相反数的大小顺序; 提示3:考虑其倒数的大小顺序。 例3、 观察图中的数轴,用字母a 、b 、c 依次表示点A 、B 、C 对应的数。试确定三个数c a b ab 1,1,1-的大小关系。 分析:由点B 在A 右边,知b-a >0,而A 、B 都在原点左边,故ab >0,又c >1>0,故要比较c a b ab 1,1,1-的大小关系,只要比较分母的大小关系。 例4、 在有理数a 与b(b >a)之间找出无数个有理数。 提示:P=n a b a -+(n 为大于是 的自然数) 注:P 的表示方法不是唯一的。 2、符号和括号 在代数运算中,添上(或去掉)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次序,从而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例5、 在数1、2、3、…、1990前添上“+”和“ —”并依次运算,所得可能的最小非 负数是多少? 提示:造零:n-(n+1)-(n+2)+(n+3)=0 注:造零的基本技巧:两个相反数的代数和为零。 3、算对与算巧 例6、 计算 -1-2-3-…-2000-2001-2002 提示:1、逆序相加法。2、求和公式:S=(首项+末项)?项数÷2。 例7、 计算 1+2-3-4+5+6-7-8+9+…-2000+2001+2002

滑铁卢大学欧几里得数学竞赛

该考试是学生申请滑铁卢大学数学学院本科专业的重要参考。众所周知滑铁卢大学数学学院 是全球最大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教学中心比尔?盖茨曾于 2005 年、 2008 年 两度造访该大学是比尔?盖茨大学巡回讲座的北美5 所大学之一也是唯一的一所加拿大大学。考试范围:大部分的题目基于高三或者12年级数学课学习的内容。我们的竞赛题目主要包 括以下的数学内容: ? 欧几里德几何和解析几何 ? 三角函数,包括函数、图像、性质、正弦余弦定理 ? 指数和对数函数 ? 函数符号 ? 方程组 ? 多项式,包括二次三次方程根的关系、余数定理 ? 数列、数列求和 ? 简单的计算问题 ? 数字的性质 考试时间为 2.5 个小时, 10 道题。每题 10 分,共计 100 分。考试题有两种,一种只需要给 出答案,另一种则需要写出整个解题过程,这种题的最终得分不仅取决于结果正确与否,还 与解题思路有关。 ? 笔试 ? 10道题:大部分要求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 根据解题的方法和步骤获得相应的分数; ? 步骤不完整的解题无法得到全部的分数; ? 竞赛时长为2.5小时; ? 共100分; ? 可以使用无编程无绘图功能的计算器; ? 不可以使用任何可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均不能携带 如何准备: ? CEMC官网可以免费下载历年的竞赛原题以及标准答案; ? CEMC官网提供各种免费的数学资源; ? www.cemc.uwaterloo.ca; 如何参加: ? 学校可以申请注册为考点,安排组织欧几里德数学竞赛; ? 学生需要通过自己所在的学校报名参加欧几里德数学竞赛; ? 如果学生所在学校未注册考点,学生可以报名在我们北京或者上海的考点参加欧几里德数 学竞赛; ? 竞赛结束之后,学校需要将全部的试卷寄回滑铁卢大学; ? 改卷结束之后,滑铁卢大学会在CEMC官网录入学生的成绩。学校可以用学校注册号以及 密码登录系统查询成绩并且下载电子版获奖证书; ? 欧几里德竞赛没有纸质成绩单,只发放电子版或者纸质的前25%的证书;每个考点的第一 名的学生会有竞赛的奖牌。 ? 欧几里德竞赛成绩一般在竞赛结束之后3个星期左右公布。 为何参加: ? 喜欢数学、对数学解题感兴趣;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程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程

初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 数学竞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视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日趋规范化和正规化,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健康、持久地开展,应广大中学师生和各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的要求,特制定《初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本大纲是在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精神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一栏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具体作法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课外活动或开设选修课等多种方式,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要求。除教学大纲所列内容外,本大纲补充列出以下内容。这些课外讲授的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这样才能加强基础,不断提高。 1、实数 十进制整数及表示方法。整除性,被2、3、4、5、8、9、11等数整除的判定。 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 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 完全平方数。 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 有理数的表示法,有理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2、代数式 综合除法、余式定理。 拆项、添项、配方、待定系数法。 部分分式。 对称式和轮换对称式。 3、恒等式与恒等变形 恒等式,恒等变形。 整式、分式、根式的恒等变形。 恒等式的证明。 4、方程和不等式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二次方程的解法。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