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蒽醌-1-磺酸钠128-56-3

蒽醌-1-磺酸钠128-56-3

蒽醌-1-磺酸钠128-56-3
蒽醌-1-磺酸钠128-56-3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安全技术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安全技术 姚冬龄 (黎明化工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01) 摘要: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是危险的化工生产过程。介绍了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工艺(包括氢化工序,氧化工序,萃取和净化工序,后处理工序,配制工序,浓缩工序,包装、贮存和运输等)以及原料(重芳烃、氢气、催化剂)和产品(过氧化氢)的危险性,剖析了易发事故的原因。例举了中国1970年第一套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装置开车以来的部分安全事故及未遂事故,归纳总结了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过氧化氢;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Q1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990(2007)05-0047-05 Safe t y techni q ue in hydrogen perox i d e production by ant hraqui n one process Y ao Dongling (L i m i ng R esearch Institute of Che m ical Industry,Luoyang471001,Chi na) Abstrac t:It is a dange rous che m i ca l pro cess to produce hydrogen perox i de by anthraqu i none process.T he dang er r i s i ng up from the process(i nc l ud i ng hydrogena ti on secti on,ox i dation secti on,extraction and pur ifi cation secti on,po st-treat m ent secti on,m i x i ng sec tion,concen trati on section and pack i ng,storage and transpo rtati on etc.),raw m ater i a ls(heavy a rene,hy-drogen gas and cata l y st)and product(hydrog en perox i de)o f hydrogen perox ide producti on by anthraqu i none process w as introduced.The reasons o f accident proneness w ere ana l y zed.It a lso listed som e sa f e ty accidents and abo rtive accidents oc-curred at the first hydrog en perox i de plant si nce its sta rti ng-up usi ng anthraqu i none process in Ch i na in1970and the rea-sons o f acc i dents and precautions w ere su mm ar ized. K ey word s:hydrog en pe rox i de;safety acc i den t;precauti ons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是危险的化工生产过程,所用的原料氢气和重芳烃是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物料;产品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和在一定条件下的分解性,它们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过不少事故,严重的着火、爆炸事故不但造成了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甚至使整套装置瘫痪。笔者收集了中国从1970年第一套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装置开车以来的部分安全事故及未遂事故,归纳、总结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供同行参考。 1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 过氧化氢生产是以2-乙基蒽醌(EAQ)为载体,重芳烃(AR)及磷酸三辛酯(TOP)为混合溶剂,配制成工作液,将其与氢气一起通入装有催化剂的氢化床(或釜)内,生成相应的氢蒽醌(H EAQ),所得溶液称氢化液。氢化液再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其中的氢蒽醌恢复成原来的蒽醌,同时生成过氧化氢,所得溶液称为氧化液。利用过氧化氢在水和工作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及工作液与水的密度差,用纯水萃取氧化液中的过氧化氢,得到过氧化氢水溶液(俗称双氧水)。此水溶液经重芳烃净化处理即可得到过氧化氢低浓产品。再经过浓缩可把质量分数提高到50%以上。 2过氧化氢产品及原料的危险性质 2.1过氧化氢 纯净的过氧化氢在任何浓度下都很稳定,但与重金属及其盐类、灰尘、碱性物质及粗糙的容器表面接触,或受光、热作用时可加速分解,并放出大量的氧气和热量。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度随温度、p H及杂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温度每升高10e,分解速度约增加1.3倍,分解时进一步促使温度升高和分解速度加快,对生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pH为7的过氧化氢中性溶液最稳定,当pH低(呈酸性)时, 47 第39卷第5期2007年5月 无机盐工业 I N ORGAN I C C H E M I C ALS I N DUSTRY

天然药物化学的试题4-6章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 括号内) 1.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5%的Na 2CO 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 O O OH OH O O H OH O O OH A. B. C. O OH OH O CH 3 OH D. E. 2.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 O O OH OH O O OH OH O O OH OH OH A . B . C . O OH OH O CH 2OH OH OH D . E . 3.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 A . 苯醌类 B . 萘醌类 C . 菲醌类 D . 蒽醌类 E . 二蒽醌类 4.总游离蒽醌的醚溶液,用冷5%Na 2CO 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 ) A .带1个α- 羟基蒽醌 B .有1个β-羟基蒽醌 C .有2个α- 羟基蒽醌 D .1,8二羟基蒽醌 E .含有醇羟基蒽醌 5.芦荟苷按苷元结构应属于( )

O glu H HO OH CH 2OH A .二蒽酚 B .蒽酮 C .大黄素型 D .茜草素型 E .氧化蒽醌 6.中草药水煎液有显著泻下作用,可能含有 A.香豆素 B.蒽醌苷 C.黄酮苷 D.皂苷 E.强心苷 7.中药紫草中醌类成分属于( ) A . 苯醌类 B . 萘醌类 C . 菲醌类 D . 蒽醌类 E . 二蒽醌类 8.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 ) A .一个苯环的β-位 B .苯环的β-位 C .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 D .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 E .在醌环上 9.番泻苷A 属于 A .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 B .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 C .二蒽酮衍生物 D .二蒽醌衍生物 E .蒽酮衍生物 10.下列化合物泻下作用最强的是 A .大黄素 B .大黄素葡萄糖苷 C .番泻苷A D .大黄素龙胆双糖苷 E .大黄酸葡萄糖苷 11.下列蒽醌有升华性的是 A .大黄酚葡萄糖苷 B .大黄酚 C .番泻苷A D .大黄素龙胆双糖苷 E .芦荟苷 12.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 A .2,7-二羟基蒽醌 B .1,8- 二羟基蒽醌 C .1,2 - 二羟基蒽醌 D .1,6-二羟基蒽醌 E .1,4-二羟基蒽醌 13.羟基蒽醌对Mg(Ac)2呈蓝~蓝紫色的是( ) A .1,8-二羟基蒽醌 B .1,4-二羟基 蒽醌 C .1,2-二羟基蒽醌 D .1,6,8-三羟基蒽醌 E .1,5-二羟基蒽醌 14.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 ) A .菲格尔反应 B .无色亚甲蓝试验 C .活性次甲基反应 D .醋酸镁反应 E .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 15.能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是( ) A . 羟基蒽酮类 B . 蒽酮类 C . 羟基蒽醌类 D . 二蒽酮类 E . 羟基蒽酚类 20.下列蒽醌用硅胶薄层色谱分离,用苯-醋酸乙酯(3︰1)展开后,R f 值最大的为( )

【CN109776339A】一种14二氨基蒽醌的绿色合成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54300.8 (22)申请日 2019.03.01 (71)申请人 厦门大学 地址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 (72)发明人 郑南峰 汪小楚 刘圣杰 陈洁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普通合伙)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51)Int.Cl. C07C 221/00(2006.01) C07C 225/3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1,4-二氨基蒽醌的绿色合成方法 (57)摘要 一种1,4-二氨基蒽醌的绿色合成方法,涉及 化学合成。氢化:以1,4-二羟基蒽醌为原料,活性 炭负载的PdRu双金属催化剂为加氢催化剂,在有 机溶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催化加氢反应,得加氢 液;氨化:将得到的加氢液与氨气反应,反应结束 后排出氨气,蒸发溶剂后得1,4-二氨基蒽醌隐色 体;氧化:在空气中将得到的1,4-二氨基蒽醌隐 色体加热反应后得到1,4-二氨基蒽醌。采用纳米 加氢还原工艺,合成工艺过程具有不产生高COD、 高盐废水,不产生废酸,绿色环保。加氢催化剂可 多次套用,反应溶剂可回收,生产成本低。产品纯 度≥97%、收率≥95%, 经济价值高。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109776339 A 2019.05.21 C N 109776339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776339 A 1.一种1,4-二氨基蒽醌的绿色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氢化:以1,4-二羟基蒽醌为原料,活性炭负载的PdRu双金属催化剂为加氢催化剂,在有机溶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催化加氢反应,得加氢液; 2)氨化:将步骤1)得到的加氢液与氨气反应,反应结束后排出氨气,蒸发溶剂后得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 3)氧化:在空气中将步骤2)得到的1,4-二氨基蒽醌隐色体加热反应后得到1,4-二氨基蒽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1,4-二氨基蒽醌的绿色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活性炭负载的PdRu双金属催化剂尺寸为2~5nm,Pd/Ru原子数比例为1︰(1~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1,4-二氨基蒽醌的绿色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加氢催化剂与1,4-二羟基蒽醌的质量比为(0.01~0.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1,4-二氨基蒽醌的绿色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1,4-二羟基蒽醌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0%~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1,4-二氨基蒽醌的绿色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催化加氢反应的温度为40~90℃,反应的压力为0.2~1.0MP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1,4-二氨基蒽醌的绿色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催化加氢反应所选用的溶剂选自甲苯、甲醇、乙醇、DMSO、DMF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1,4-二氨基蒽醌的绿色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氨气与1,4-二羟基蒽醌的质量比为(0.1~0.5)︰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1,4-二氨基蒽醌的绿色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加氢液与氨气反应的温度为40~100℃,反应的压力0.3~0.8MPa,反应的时间为1~4h。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1,4-二氨基蒽醌的绿色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液与氨气反应的温度为60~8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1,4-二氨基蒽醌的绿色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加热反应的时间为1h。 2

1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 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1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 本方法制取过氧化氢是以2- 乙基蒽醌( EAQ)为载体, 重芳烃(AR) 及磷酸三辛酯( TOP) 为混合溶剂, 配制成具有一定组成的工作液, 将其与氢气一起通入一装有催化剂的氢化床内, EAQ 于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与氢进行氢化反应, 生成相应的氢蒽醌(HEAQ) , 所得溶液称氢化液。氢化液再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其中的氢蒽醌恢复成原来的蒽醌, 同时生成过氧化氢, 所得溶液称为氧化液。利用过氧化氢在水和工作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及工作液与水的密度差,用纯水萃取氧化液中的过氧化氢, 得到过氧化氢水溶液( 俗称双氧水) 。此水溶液经净化处理即可得到过氧化氢产品。经水萃取后的工作液( 称萃余液) , 经过后处理工序K2CO3 溶液干燥脱水分解H2O2 和沉降分离碱, 再经白土床内的活性氧化铝吸附除碱和再生降解物后得到工作液, 然后再循环使用。 2 过氧化氢产品及原料的危险性 2.1 过氧化氢 纯净的过氧化氢, 在任何浓度下都很稳定, 工业生产的过氧化氢的正常分解速度极慢, 每年损失低于1%, 但与重金属及其盐类、灰尘、碱性物质及粗糙的容器表面接触, 或受光、热作用时, 可加速分解,并放出大量的氧气和热量。分解反应速度与温度、pH 值及杂质含量有密切关系, 随着温度、pH 值的提高及杂质含量的增加, 分解反应速度加快。 温度每升高10 ℃, 分解速度约提高 1.3 倍, 分解时进一步促使温度升高和分解速度加快, 对生产安全构成威胁。 过氧化氢稳定性受pH 值的影响很大, 中性溶液最稳定, 当pH 值低( 呈酸性) 时, 对稳定性影响不大, 但当pH 值高(呈碱性)时, 稳定性急剧恶化, 分解速度明显加快。 当和含碱( 如K2CO3、NaOH 等) 成分的物质及重金属接触时, 则迅速分解。虽然通常在过氧化氢产品中, 都加有稳定剂, 但当污染严重时, 对上述的分解也无济于事。 当H2O2 与可燃性液体、蒸气或气体接触时, 如果此时的H2O2 浓度过高, 可导致燃烧, 甚至爆炸。因此, H2O2 贮槽的上部空间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因为H2O2 上部漂浮的芳烃是可燃性液体和气体的混合,一旦H2O2 分解或有明火, 就会引起爆炸。 随着过氧化氢水溶液浓度的提高, 爆炸的危险性也随着增加。在常压下, 气相中过氧化氢爆炸极限质量分数为40%, 与之对应的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74%, 压力降低时, 爆炸极限值提高, 因此负压操作和贮存是比较安全的。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 可氧化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 容易引起易燃物质如棉花、木屑、羊毛、纸片等燃烧。 2.2 原料 2.2.1 重芳烃 重芳烃来自石油工业铂重整装置, 主要为C9 或C10 馏分, 即三甲苯、四甲苯异构体混合物, 另外还含有少量二甲苯、萘及胶质物。重芳烃为可燃性液体,当周围环境达到燃烧条件( 如有火源、助燃剂等) 时即可燃烧。其蒸气与氧或空气混合后,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达到爆炸极限后, 在明火、静电等作用下, 可发生爆炸、燃烧。 2.2.2 氢气 氢气是易燃易爆的气体, 当它和空气、氧气等混合时, 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74%( 体积) ; 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7%~94.0%( 按体积计) , 但爆炸极限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温度、压力、惰性介质、容器材质及

蒽醌类化合物

目标检测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 A.在一个苯环的β位 B. 在二个苯环的β位 C.在一个苯环的α位 D.在二个苯环的α位 2.下列蒽醌类化合物中,酸性强弱顺序是() A.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 B.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 C.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酚 D.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 3.蒽醌类化合物在何种条件下最不稳定() A.溶于有机溶剂中露光放置B.溶于碱液中避光保存 C.溶于碱液中露光放置D.溶于有机溶剂中避光保存 4.具有升华性的化合物是() A.蒽醌苷B.蒽酚苷 C.游离羟基蒽醌 D.香豆精苷 5.某种草药水煎剂经内服后有显著致泄作用,可能含有的成分是() A. 蒽醌苷 B.游离蒽醌 C.游离蒽酚 D.游离蒽酮 6.在总游离蒽醌的乙醚液中,用5%Na2CO3水溶液可萃取到() A.带一个α-酚羟基的 B.带一个β-酚羟基的 C.带两个α-酚羟基的 D.不带酚羟基的 7.下列几种成分,其酸性大小顺序为() ①1,2-二羟基蒽醌②1,4-二羟基蒽醌③1,8-二羟基蒽醌④2-羟基蒽醌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④>①>③>② (二)多项选择题 1.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和下列哪些取代基有关() A.醇羟基 B.酚羟基 C.羰基 D.羧基 E.甲基 2.下列哪些成分可以用pH梯度萃取法进行分离() A.糖类 B.生物碱 C.黄酮 D.蒽醌 E.挥发油 3.下列成分中可溶于稀NaOH溶液中的有() A.羟基蒽醌苷元 B. 羟基蒽醌苷 C.黄酮苷元 D.小分子有机酸 E.挥发油 4.关于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1,5-二羟基蒽醌酸性小于1,8-二羟基蒽醌 B.β-羟基蒽醌酸性大于α-羟基蒽醌 C.1,2-二羟基蒽醌酸性小于β-羟基蒽醌 D.含羧基蒽醌酸性大于不含羧基蒽醌 E.2-羧基蒽醌酸性大于1,4-二羟基蒽醌 5.下列成分中不能发生碱显色反应的是() A. 羧基蒽醌 B.蒽酮 C.蒽酚 D.二蒽酮 E.二蒽醌 二、问答题

第四章 醌类

第五章 醌类 【习题】 (一)选择题 [1-90] A 型题 [1-30] 1.羟基蒽醌对Mg (Ac )2呈蓝~蓝紫色的是 A . 1,8-二羟基蒽醌 B .1,4-二羟基 蒽醌 C . 1,2-二羟基蒽醌 D . 1,4,8-三羟基蒽醌 E .1,5-二羟基蒽醌 2.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A . 苯醌类 B . 萘醌类 C . 菲醌类 D . 蒽醌类 E . 二蒽醌类 3.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的5% Na 2CO 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A . B . C . O OH OH O O O H OH O O OH D . E . O OH OH O CH 3 OH 4.能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是 A . 羟基蒽酮类 B . 羟基蒽醌类 C . 蒽酮类 D . 二蒽酮类 E . 羟基蒽酚类 5.番泻苷A 属于 A . 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 B . 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 C . 二蒽酮衍生物

D . 二蒽醌衍生物 E . 蒽酮衍生物 6.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A . B . C . O OH OH O OH OH O O OH OH D . E . O O OH OH O CH 2OH OH OH 7.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 A . 菲格尔反应 B . 无色亚甲蓝试验 C .活性次甲基反应 D . 醋酸镁反应 E . 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 8.在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有1个羰基峰的化合物是 A . 大黄素 B . 大黄酚 C . 大黄素甲醚 D . 茜草素 E . 羟基茜草素 9.下列蒽醌用硅胶薄层色谱分离,用苯-醋酸乙酯(3︰1)展开后,R f 值大小顺序为 O OH OH O H O O O H OH O O OH OH O OH OH O COOH OH OH ① ② ③ ④ ⑤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⑤>①>③>②>④ C .⑤>③>①>②>④ D . ④>②>③>①>⑤ E . ②>①>⑤>④>③ 10.在大黄总蒽醌的提取液中,若要分离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采用哪种分离方法最佳 A . pH 梯度萃取法 B . 氧化铝柱色谱法 C . 分步结晶法

1_氨基蒽醌合成工艺进展_刘东志

1-氨基蒽醌合成工艺进展 刘东志 张 伟 李永刚 苏 晶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 摘 要 本文对重要的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的各种合成工艺进行了评述,并重点评述了1-硝基蒽醌的氨解和液相加氢还原工艺。 Synthetic Processes of1-Aminoanthraquinone Liu Dongzhi Zhang Wei Li Yonggang Su j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0072) Abstract Some important synthetic pr ocessses of1-aminoanthraquinone are revie wed in the pre-sent paper,aminolysis and aquueous phase hydr ogenization reduction of1-nitroanthraquinone are emphatically recounted. 1 前言 蒽醌系染料是仅次于偶氮系染料的第二大类染料。1-氨基蒽醌是合成蒽醌染料的重要中间体,其用途最广、耗量最大,是生产溴氨酸、吡唑蒽酮的主要原料,不仅用于生产分散、还原、酸性、活性染料,还用于油墨、涂料、聚合物类颜料的生产,并可作为光降解聚酯的光敏剂,近年来,还被应用作为液晶染料。因此,1-氨基蒽醌在染料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国内最早生产1-氨基蒽醌的厂家有吉化公司染料厂、四川染料厂、上海染化十厂等装置能力为300吨/年的厂家。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染料工业获得很大发展,随着对1-氨基蒽醌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在天津、青岛、大连、江苏、浙江等地建起一些生产能力在100~150吨/年的乡镇企业。据称1991年1-氨基蒽醌的产量已达2500吨,目前仅国内需求已超过4000吨〔1〕,但是国内市场上低品位的1-氨基蒽醌产量已超过需求,而高品质的产量却远不能满足出口的需要。近两年来,由于“三废”原因,北美、西欧等国家对蒽醌系中间体,蒽醌型还原及分散染料已减产或停产,进而转向发展中国家求购高品质蒽醌系中间体。从国内外两个市场来看,对高品位1-氨基蒽醌的需求量将继续增长。因此,改进工艺、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是1-氨基蒽醌生产厂家面临的重大课题〔2〕。 2 1-氨基蒽醌的合成工艺评述 2.1 磺化氨解法 此方法是以蒽醌为原料,在硫酸汞催化剂存在下经磺化而成蒽醌-1-磺酸,再用氨解的方法得1 -氨基蒽醌。反应式如下: O O +SO 3 O O SO3H O O SO3K O O NH2 这条工艺路线产品纯度高,质量好,副产物主要是2-氨基蒽醌和少量二硝基物,工艺比较成熟,但由于含汞废水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并损害了操作人员的健康。因此,在七十年代国外为改进这一工艺做了许多研究工作。首先研究人员以铑、钌、钯、铂等贵金属代替汞盐催化剂将磺酸基固定在蒽醌的α-位上。西德Bell公司曾用PdCl2和金属铂作催化剂用蒽醌磺化法合成蒽醌-1-磺酸,收率分别为81%和82%〔3〕。英国I CI公司将精蒽先磺化成蒽-1-磺酸和蒽-2-磺酸,再氧化成蒽醌磺酸〔4〕,同时此公司还尝试了用氯磺酸来进行磺化的工艺方 · 19 · 36卷1999年第3期 染 料 工 业

(工艺技术)蒽醌法制过氧化氢工艺技术

蒽醌法制过氧化氢工艺技术 在化肥企业中的应用 1. 过氧化氢应用 过氧化氢(H2O2)又称双氧水,是一重要无机化学产品,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领域,它可用作漂白剂、消毒剂、氧化剂等,其主要用途如下: ⑴纸浆漂白、废印刷纸回收脱墨; ⑵织物漂白、印染; ⑶化学品合成: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化硫脲、有机过氧化物(聚合引发剂)、水合肼、环氧酯增塑剂、氧化脂肪胺、对(邻)苯二酚、己内酰胺等; ⑷环境保护:工业废水、废气净化处理; ⑸电子工业:超纯H2O2清洗剂、蚀刻剂; ⑹农业废料加工:制作动物饲料及人类食品原料; ⑺食品工业:杀菌剂、消毒剂; ⑻矿冶工业:金属提取、分离; ⑼化学制氧; ⑽化学发光; ⑾火箭、鱼雷用化学推进剂; ⑿其他应用。

由于H2O2应用过程中仅产生水及活性氧(见下式),对环境无污染,故有“绿色产品”之称,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其应用范围及需求量日益扩大,并在一些应用中逐步取代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化学品(如在纸浆漂白中取代氯)。 H2O2→H2O + [O] 目前世界H2O2总生产能力估计约280万t/a(以100% H2O2计,下同);国内总生产能力约为20万t/a,2001年可望增至28万t/a。 2. 过氧化氢生产工艺 目前国内外生产H2O2几乎全部采用蒽醌法,尽管一些其他方法(如氢氧直接化合法等)也在研究开发。蒽醌法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⑴烷基蒽醌(RAQ)氢化产生烷基氢蒽醌(HRAQ) ⑵烷基氢蒽醌氧化产生烷基蒽醌及H2O2 注:⑴R为C2-O5烷基,通常多-C2H5,即多用乙基蒽醌(EAQ);也有用戊基蒽醌(AAQ)者。 ⑵催化剂为钯(钯/载体或钯黑),早期曾用镍(兰尼镍)。 ⑶RAQ预先溶于混合溶剂中,组成工作液,此工作液在H2O2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练习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1.Structure Identifiaction (Please give the Chinese names of the compounds following,and identify their secondary structure type.) 1. H COOH O O OH OH COOH O O glc glc H 2. COOH O O OH OH H 3. O O OH OH H CH2OH 4. O CH3 O OH OH CH3O 5. O CH3 O OH OH HO 6. O CH3 O H OH OH 二、选择题 A型题(单选题) 1.羟基蒽醌对Mg(Ac)2呈蓝~蓝紫色的是 A. 1,8-二羟基蒽醌 B.1,4-二羟基蒽醌 C. 1,2-二羟基蒽醌 D. 1,4,8-三羟基蒽醌 E.1,5-二羟基蒽醌 2.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A. 苯醌类 B. 萘醌类 C. 菲醌类 D. 蒽醌类 E. 二蒽醌类 3.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的5% Na2CO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A. B. C. O OH OH O O H OH O O OH

D. E. O OH OH O CH3 OH 4.能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是 A. 羟基蒽酮类 B. 羟基蒽醌类 C. 蒽酮类 D. 二蒽酮类 E. 羟基蒽酚类5.番泻苷A属于 A. 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 B. 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 C. 二蒽酮衍生物 D. 二蒽醌衍生物 E. 蒽酮衍生物 6.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A. B. C. D. E. O OH OH O OH OH O O OH OH O OH OH O CH2OH OH OH 7.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 A.菲格尔反应 B.无色亚甲蓝试验 C.活性次甲基反应 D.醋酸镁反应 E.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 8.在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有1个羰基峰的化合物是 A. 大黄素 B. 大黄酚 C. 大黄素甲醚 D. 茜草素 E. 羟基茜草素 9.下列蒽醌用硅胶薄层色谱分离,用苯-醋酸乙酯(3︰1)展开后,R f值大小顺序为

天然药物化学 第3章 醌类化合物

第3章 醌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1.羟基蒽醌对Mg(Ac)2呈蓝~蓝紫色的是 A. 1,8-二羟基蒽醌 B.1,4-二羟基蒽醌 C. 1,2-二羟基蒽醌 D. 1,4,8-三羟基蒽醌 E.1,5-二羟基蒽醌 2.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A. 苯醌类 B. 萘醌类 C. 菲醌类 D. 蒽醌类 E. 二蒽醌类 3.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的5% Na 2CO 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A. B. C. O O O H OH O O O H O H O O O H O H D. E.

O O O H O H O O C H 3 O H 4.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5%NaHCO 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O O O H O H COOH O O O H OH O O O H O H A. B. C. O O O H O H O O CH 3 O H D. E. 5. 能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是 A. 羟基蒽酮类 B. 羟基蒽醌类 C. 蒽酮类 D. 二蒽酮类 E. 羟基蒽酚类

6.番泻苷A 属于何种衍生物 A. 大黄素型蒽醌 B. 茜草素型蒽醌 C. 二蒽酮 D. 二蒽醌 E. 蒽酮 7.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 A. 菲格尔反应 B. 无色亚甲蓝试验 C. 醋酸铅反应 D. 醋酸镁反应 E. 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 8.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强的是 9. 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O O OH OH O O OH OH O O O H OH O O OH OH A B C D

一氨基蒽醌

1-氨基蒽醌 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氨基蒽醌 化学品英文名称: 1-aminoanthraquinone 中文名称2:α-氨基蒽醌 英文名称2:α-anthraquinonyl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77

CAS No.:82-45-1 分子式: C14H9NO2 分子量: 223.24 编辑本段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氨基蒽醌 82-45-1 编辑本段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属微毒类。动物实验表明:对肝、肾、心、肺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对皮肤无明显刺激或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编辑本段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编辑本段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编辑本段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蒽醌法生产工艺

蒽醌法过氧化氢技术基础知识 前言 为便于公司职工及新来员工系统地学习东方宏业有限公司葸醌法过氧化氢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系统化操作,我们将《操作规程》及过氧化氢生产相关知识进行了汇总,整编成了这本《蒽醌法过氧化氢技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以过氧化氢稀品主装置及公用工程、配制、污水、包装等辅助装置的基本生产知识为主要内容,对装置的生产原料性能、工艺原理、流程及按指令操作知识进行了系统、简洁地介绍。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大家可以对过氧化氢生产装置有一个系统地了解,《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及开、停车操作步骤的学习更加了解掌握。 学习要求:了解并掌握产品及主要生产原料的性能,熟练掌握过氧化氢稀品、生产工艺原理、工艺流程;牢记安全操作相关知识。 第一章过氧化氢产品规格、性能及应用领域 一、产品规格及理化性质 采用本工艺方法制得的工业级过氧化氢应符合国标GB1616 2003,详见下表: 工业过氧化氢GBl616 —2003 项目 指标 27.50% 30% 35% 50% 70% 优等 品 合格 品 过氧化氧的质量分 数/%≥ 27.5 27.5 30 35 50 70 游离酸(以H$0,计) 的质量分数/%≤ 0.04 0.05 0.04 0.04 0.04 0.05 不挥发物的质量分 数/%≤ 0.08 0.1 0.08 0.08 0.08 0.12 稳定度/%≥97 90 97 97 97 97 总碳(以c计)的质量分数^≤0.03 0.04 0.02 5 0.02 5 0.035 0.05 硝酸盐(以N0计)的 质量分数/%≤ 0.02 0.02 0.02 0.02 0.025 0.03 注:过氧化氧的质量分数、游离酸、不挥发物、稳定度为强制性要求

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20101026完美修正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单项选择题】 1.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 5%的 Na 2CO 3 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 分是( A ) 3.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D ) 4. 1-OH 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的特征是( B ) A. 1675cm -1 处有一强峰 B. 1675~1647cm -1和1637~1621cm -1 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 距 24~28cm -1 C. 1678~1661cm -1 和1626~1616cm -1 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 相距 40~57cm -1 D. 在1675cm -1 和1625cm -1 处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60cm -1 E. 在1580cm -1处为一个吸收峰 5.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C ) A. 苯醌类 B . 萘醌类 C . 菲醌类 D . 蒽醌类 E . 二蒽醌类 6.总游离蒽醌的醚溶液,用冷 5%Na 2CO 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 B ) A. E. C. D. B . B. O OH A . E OH O OH O O OH

A.带1个α- 羟基蒽醌B.有1个β-羟基蒽醌C.有2 个α- 羟基蒽醌 D.1,8 二羟基蒽醌E.含有醇羟基蒽醌7.芦荟苷按苷元结构应属于( B ) HO HO O OH O OH glu H CH2OH A .二蒽酚 B .蒽酮 C .大黄素型D.茜草素 型 E .氧化蒽醌 8.中草药水煎液有显著泻下作用,可能含有(B ) A.香豆素 B.蒽醌苷 C.黄酮苷 D.皂苷 E.强心苷9.中药紫草中醌类成分属于( B ) A. 苯醌类 B. 萘醌类 C. 菲醌类 D. 蒽醌类 E. 二蒽醌类 10.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B) A.一个苯环的β-位 B .苯环的β - 位 C .在两个苯环的α 或β 位 D.一个苯环的α 或β 位 E .在醌环上 11.番泻苷 A 属于( C ) A.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 B.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 C.二蒽酮衍生物 D.二蒽醌衍生物 E.蒽酮衍生物 12.下列化合物泻下作用最强的是( C ) A.大黄素 B.大黄素葡萄糖苷 C.番泻苷A D.大黄素龙胆双糖苷 E.大黄酸葡萄糖苷 13.下列蒽醌有升华性的是( C ) A.大黄酚葡萄糖苷 B.大黄酚 C.番泻苷A D.大黄素龙胆双糖苷E.芦荟苷

初级药师-天然药物化学醌类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详解(5页)

天然药物化学第四节醌类化合物 一、A1 1、蒽醌的结构按羟基位置可分为 A、2类 B、4类 C、3类 D、5类 E、6类 2、蒽醌还原成蒽酮的条件是 A、用锌粉在碱性条件下 B、用锡粉在酸性条件下 C、用锡粉在中性条件下 D、用锌粉在酸性条件下 E、用锡粉在碱性条件下 3、紫草中所含有的紫草素为 A、苯醌 B、萘醌 C、蒽醌 D、菲醌 E、以上都不对 4、主要以对醌形式存在的醌类化合物是 A、萘醌 B、二蒽醌 C、苯醌 D、蒽醌 E、菲醌 5、菲格尔反应呈阳性的化合物是 A、生物碱 B、萘醌 C、蛋白质 D、多糖 E、三萜 6、下列蒽醌类化合物中,酸性强弱顺序是 A、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 B、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 C、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 D、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 E、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 7、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α-羟基蒽醌

B、1,5-二羟基蒽醌 C、2,6-二羟基蒽醌 D、β-羟基蒽醌 E、1,2-二羟基蒽醌 8、蒽醌类化合物能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的原因之一是 A、含有羧基 B、含有羰基 C、含有1个β-羟基 D、含有1个α-羟基 E、含有氨基 9、游离蒽醌不具有的性质 A、多溶于乙醇、乙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 B、亲脂性 C、亲水性 D、升华性 E、酸性 10、pH梯度萃取法通常用于分离 A、糖类 B、萜类 C、甾体类 D、蒽醌类 E、香豆素 11、分离游离蒽醌衍生物可采用 A、pH梯度萃取法 B、铅盐法 C、离子交换色谱法 D、有机溶剂和水的两相溶剂萃取法 E、葡聚糖凝胶色谱法 二、B 1、A.甾体皂苷 B.三萜皂苷 C.生物碱 D.羟基蒽醌类 E.香豆素 <1> 、可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是 A B C D E <2> 、可与碘化铋钾试剂产生橘红色沉淀的是 A B C D E <3> 、能与碱液显红~紫红反应的化合物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醌类化合物习题

醌类化合物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醌类化合物 2.二蒽酮 3.苯醌 4.萘醌 5.活性次甲基反应 二、填空题 1.醌类化合物主要有苯醌、四种类型。 2.自然界存在的蒽醌类包括羟基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如——、——及——等。 3.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中位置的不同,可将羟基蒽醌衍生物分为两类即——和——,前者分子中羟基分布在——苯环上,后者分子中羟基分布在——苯环上。 4.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排列为——>——>——>——>——。 5.由于——的存在,蒽醌类衍生物具有微弱的——,能溶于浓HCl,并伴有颜色的改变。6.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当其——上有——的位置时,可在碱性条件下与一些——的试剂(如乙酰醋酸酯、丙二酸二乙酯等)的醇溶液反应。 三、判断题 1.醌类化合物在碱性水溶液中成盐溶解,加酸酸化后被游离又可重新沉淀析出。 2.对于分子量小的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3.醌类化合物由于存在较短的共轭体系在紫外区域均出现较强的紫外吸收。 4.萘醌有三个紫外吸收峰。 5.醌类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发生颜色改变,会使颜色加深。 四、选择题 (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中草药水煎液具有显著的泻下作用,可能含有 A.香豆素B.蒽酮c.蒽醌苷D.蒽酚E.氧化蒽酚 2.大黄素型的蒽醌类化合物,多显黄色,其羟基分布情况是 A.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B.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C.分布在l,2位上D.分布在1,4位上E.分布在1,8位上 3.紫草素不溶于 A.苯B.氯仿c.氢氧化钠D.乙醚E.碳酸氢钠 4.可溶于碳酸钠水溶液的是 A.丹参醌I B.丹参醌Ⅱ。C.丹参醌Ⅱ。D.丹参新醌甲E.羟基丹参醌Ⅱ。 5.鉴别丹参中的菲醌类成分,可用 A.醋酸镁B.三氯化铁C.浓硫酸D.氢氧化钠 E.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6.番泻苷A属于 A.蒽酮衍生物B.二蒽酮衍生物C.大黄素型葸酮衍生物 D.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E.蒽酚衍生物 7.下列化合物中泻下作用最强的是

聚1_5_二氨基蒽醌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32005204214收稿,2005206210修稿;33通讯联系人,E -mail :qilu @https://www.doczj.com/doc/f312780889.html, 聚1,52二氨基蒽醌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3 徐国祥 其 鲁33  闻 雷 刘国强 慈云祥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 北京 100871) 摘 要 采用化学氧化方法合成了聚1,52二氨基蒽醌(PDAAQ )并用于二次锂电池.借助红外光谱确定其分子 结构,实验测得材料的平均粒径为719μm ,比表面积为819m 2?g -1,具有018S ?cm -1 的电导率,符合作为电极 材料使用的基本要求;电化学测试表明,作为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使用时,聚合物重复单元中除了醌基团与 Li + 所发生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外,聚苯胺导电骨架也对PDAAQ 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产生贡献.充放电曲 线则进一步确定了聚苯胺骨架与醌基团协同作用的存在,实验表明,在Li (CF 3S O 2)2N ΠPC +DG DM 电解液中, 基于活性材料PDAAQ 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221mAh ?g -1,经过40次充放电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0%,因此聚 1,52二氨基蒽醌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关键词 聚1,52二氨基蒽醌,正极,锂电池 电化学领域中对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已经十分普遍,在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化学电源领域更是受到广泛的重视[1~8] .随着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研究的深入,不论是用于二次电池和电化学电容 器的π共轭聚合物[9~14] ,还是具有高能量密度的 氧化还原型聚硫化物材料[15~17] ,近年来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都备受关注.但是,由于电子导电聚合物充放电容量主要由材料本身的掺杂2去掺杂过程提供,因此能量密度无法满足实用化的要求;而高能量密度的聚硫化物又存在循环性差的缺点,从而使聚合物电极材料在化学电源领域的应用受到很大挑战.在上述基础上,作者尝试将兼有电子导电性和电化学氧化还原性的聚合物应 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18~19] 以使性能得到一定改进. 蒽醌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能同它的弱导电性一样已经被广泛认识,为了改善并使之能够应用于二次锂电池,人们采用高导电性聚苯胺对其掺 杂以提高电化学性能[20,21] ,作者亦合成了具有良好使用性能的聚12氨基蒽醌(PAAQ )正极材料[22] ,在上述基础上,本文合成了聚1,52二氨基蒽醌(PDAAQ )正极材料,实验证明PDAAQ 作为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良好等诸多优点,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1 实验部分 111 PDAAQ 的制备 按照1∶2∶2∶2摩尔比称取定量的1,52二氨基蒽醌(DAAQ )、高氯酸(1m ol ΠL )及过氧化氢(饱和水溶液)和重铬酸钾,前3种物质于乙腈溶剂中混合均匀后缓慢滴加重铬酸钾的饱和水溶液.整个反应在搅拌,氩气保护,35℃条件下进行72h 后得到棕色沉淀,经减压抽滤、去离子水洗涤、80℃真空干燥24h 后得到粉末状PDAAQ 正极材料.112 物理化学性能测试 使用K Br 压片的方法,采用BI O 2RAD FTS3000型红外光谱测试仪对PDAAQ 进行官能团结构分析.使用KYKY 228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对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SX 21934型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被用于测试聚合产物的电导率.PDAAQ 材料的颗粒尺寸通过英国M A LVERN 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M ASTERSIZER2000型激光粒度测试仪测试得到.粒度表示方式为d 015(样品中小于该粒径的颗粒量占颗粒总量的50%,即50%颗粒粒径小于此值).PDAAQ 的比表面积由美国QUANT A CHROME 公司生产的CHE M BET 23000型脉冲化学吸附测试仪测定.113 电化学性能测试 循环伏安测试由S O LARTRON14702BATTERY 第6期 2006年9月 高 分 子 学 报 ACT A PO LY MERIC A SI NIC A N o.6 Sep.,2006 79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