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刘莉教授应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刘莉教授应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刘莉教授应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刘莉教授应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刘莉教授应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摘要】刘莉经过多年临床研究,总结慢性心衰属虚实夹杂疾病,以五脏气虚、阳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并针对病机创立了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治法,临床上采用抓主证,辨兼证,病证结合,灵活变通的治疗法则,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心力衰竭;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刘莉;经验总结【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07-02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随着人口老龄

化及医疗技术的提高,使更多的心脏病病人存活,故其发病率日益增高,给我国的医疗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学“心悸”、“喘证”、“水肿”、“痰饮”等疾病范畴。导师刘莉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心血管病临床工作近30年,经验丰富,现将其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认识及

诊治经验总结如下,以飧同道。

1、病因病机的认识

慢性心衰多见于老年人,《杂病源流犀烛》云:“人之五六十岁,气血就衰”。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长期受到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劳逸不当、六淫侵袭等因素的影响,“内伤积损”,导致各脏腑机能出现逐渐衰退。《伤寒治例》云:“气虚停饮,阳气内若,心下空虚,正气内动则悸也”,明确阐述疾病发生以气虚、阳虚为本,“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心衰病位以心为本,关联五脏。《古今图书集成》

益气活血健脾利水法治疗脑出血的理论基础

益气活血健脾利水法治疗脑出血的理论基础【中图分类号】R285.5;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 120-02 脑出血是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的一种常见病,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的“出血性中风”范畴。 本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发病较危重,预后不良等特点,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生命 健康。急性期血肿伴随周围水肿是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多使用开 颅手术及传统脱水药得治疗方法,干预手段的类别较少。近年来,随着对脑出血病理生理认 识的不断深化及中西医治疗办法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通过对既往科研成果的系统总结和临床转化,我科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应用益气 活血健脾利水法治疗脑出血有良好的效果,中药方的主要组成为:党参20g、黄芪20g、当归15g、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赤芍10g、川芎10g、地龙10g、猪苓10g、大黄5g与 炙甘草5g。现将中药方治疗脑出血的理论基础探讨如下。 一、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学认为,气血生化同源,均是由后天机体的脾胃消化吸收食物的水谷精微后化生而成,因而在中医理论中,早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认识。对于气血之间的关 系认知,中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气为血之帅”,认为正气充足是推动血液正常 运行的必要前提。血液中携带的人体必需营养物质可以随着血液的循环供应于全身,向内灌 注于五脏六腑,向外荣达于四肢百骸,满足机体的需要。脉是约束血液运行,防止血液外溢 的通路,血液在脉路中可以沿着固定的方向不断的运行;而随着气的推动,血液运行有序且 运行流畅,因此气的充足才可以保证血液的正常运行,故而又有“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 的说法,若机体发生气虚,那么对血液的运行则推动无力,使机体出现血液运行不畅或阻滞 的情况,最终可形成瘀血;若机体发生肝郁气滞,则气机瘀滞不利,血液运行停滞,亦会出 现瘀血情况,故而又有“气滞血瘀”的说法。其次是血为气之母,认为血液是正气充足的基础,是保证气的功能正常的物质保障,气的正常功能与血液的运行有必然联系,血液包含的水谷 精微可以给气的功能提供能量,若机体中血液充盛,则正气充盈,反之则气虚,血液衰竭则 气随血脱,血液瘀滞则气随血滞,人体的正气附着于血液中,并随着血液的运行灌注于全身 的脏腑与器官,因此血液可以载气运行。最后,临床基于气血的关系常有补气活血、行气活血、活血行气与养血补气的方法进行瘀血的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把握气血的关系,使 机体的阴阳相随,血气互为依存,因而在治疗气证时可多注意血的调节,治疗血证时注意气 机的通畅,达到气血同治的目的,对临床气证与血证的治疗有较大的意义[1]。 祖国医学对中风脑出血的认识是“离经之血便是瘀”。早在清代医家唐容川所著的《血症论》中便对此多有描述,认为“既是离经之血,亦是瘀血。”“故凡血证总以去瘀为要。”而脑 出血证属中医血证,常因机体的气血运行逆乱、脉络损伤、血液溢出于脉络所致,属于脑中 的“离经之血”,由此可知,本病发生发展之始终均有瘀血贯穿[2]。而停滞于脑脉之外的瘀血 可以作为有形实邪压迫脑髓,脑为机体的清灵之腑,具有喜静恶扰,不能容忍邪气的存在, 若有邪气侵犯必然会发生疾病。脑部出血停留在局部的脑髓处,一来对脑髓有压迫性,能导 致脑髓“司运动,统感官,主明辨"功能失调,最终发生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舌 强言蹇的症状;另外也可以对周边的脑络有压迫的作用,使脑部周围气血运行受到阻碍,影 响脑髓的气血荣养,阻碍患者的脑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停滞于脉络外的瘀血对脑髓造成压力 并形成脑出血急性期的最初期病机,若在这个阶段可以及时清除脑部的瘀血或者减少瘀血量,则有望恢复脑髓的正常功能,若在发病早期瘀血量较多且并未及时给予治疗,那么患者的病 发症状较重且会压迫神机致使窍闭神匿[3]。以上所述病机与中医学中的“离经之血,便是瘀” 观点十分相符,因此在治疗时,应使用活血化瘀药物进行治疗,而根据中医理论中的气血关系,以益气活血药物治疗效果最佳。 瘀血压迫脑髓后亦会发生痰水形成的病理现象,当患者发生脑出血后,一来血瘀停滞于 脉络之外,致使脉道不利,津液不断渗出,最终形成痰浊,严重者会因痰浊化生形成肿胀,

益气温阳利水法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益气温阳利水法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 力衰竭 (作者: 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关键词】益气温阳利水法;心力衰竭;黄芪真武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病死率高。1999年6月—2006年10月,笔者采用黄芪真武汤治疗CHF患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来源于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心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确诊为CHF其中男46例,女44例,年龄60?85岁,平均(68.35 士12.26)岁;心衰病史1?10年,平均(5.76 士 2.12)年。原发病:冠心病28例,高血压心脏病36例,扩张型心肌病12例,肺源性心脏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心功能分级:H级45 例,皿级39例,W级6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年龄、性别、病史、原发病及心功能分级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

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学》[1]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心功能分级标准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 A) 1994年第九次修订的心脏心功能分级标准。 1.3纳入、排除标准 符合CHF的诊断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H?W级,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水肿、肺源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及肝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心力衰竭。 2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利尿剂、强心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B 受体阻滞剂、硝酸酯、他汀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真武汤。药用黄芪120 g,茯苓9 g,芍药9 g,白术9 g, 生姜9 g,制附子9 g。肿甚者加葶苈子、猪苓;便秘者加制大黄;纳差者加六曲、谷麦芽;胸闷者加薤白、瓜蒌皮;血瘀者加丹参、红花, 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服,疗程为2个月。 2.2观察指标

中医“活血利水三法”辩治心力衰竭

中医“活血利水三法”辩治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已至成为当今各 种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防治是当务之急。 祖国医学的历代医学文献无充血性心力衰竭名称记载,根据其症状及体征应属祖国医学的“心悸”、“喘证”、“水肿”、“痰饮”、“癥积”等范畴。[1]古人认为本病总的病理变化为心肾亏虚,心阳不振,瘀血阻滞,水液蓄留的气、血、水之病变。 西医治疗慢性心衰以“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ACEI/ARB”为“黄金三角”,[2]一切治疗也都是 以充分利尿为基础。基于以上,本人在多年的临证工作中,结合临床实践在对本病的辨证论 治上,在中医治疗心衰利水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了一定体会,并略有寓见。 一、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 适用于气阳两虚、瘀血水停证。 主证:心悸气促,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咳嗽吐白粘痰或吐泡沫样痰,或痰中带血丝,畏寒 肢冷,出冷汗,面色晦暗或苍白,大便溏薄。舌体胖大,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舌苔白,脉 细弱或结代。 处方:人参12克、黄芪30克、制附子12克、干姜6克、桃仁12克、泽兰30克、茯苓皮 30克、桑白皮12克、大腹皮12克、车前子30克、炒葶苈子20克、大枣5枚。 本方为四逆加人参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 根据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审其病因病机,气阳亏虚、水瘀内停是本病病理机铺的根 本所在。主要病理特征是气虚阳虚为本,瘀血水饮为标,虚实挟杂之为患。故治疗本病应以 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以为治。 本方扶正祛邪并施,治标与治本兼顾,益气与温阳共用,化瘀与利水同治,共奏祛邪安正之 目的。气阳两虚、水瘀内停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证型,本方是作者治疗心衰常应用的 一张有效方剂。 二、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 适用于气阴两虚,瘀血水停证。 主证:心悸气短,胸痛咯血,烦躁不安,口干舌燥,颧红盗汗,咳嗽痰少不易吐出,倦怠乏力,夜寐欠安,大便干结,舌体瘦小,舌质红有裂纹,或舌有瘀斑、瘀点,舌苔少或无苔, 脉细数或细弱或结、代。 处方:西洋参10克、麦冬30克、五味子9克、生地20g、黄芪30克、沙参15克、桃仁12克、泽兰30克、猪苓30克、桑白皮12克、炒葶苈子30克、大枣5枚。 本方为生脉散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 在气阴亏虚、水瘀内停的基础上,或阳虚及阴;或过用温阳之品耗伤阴液;或过用利水药物 导致阴津亏虚;或气虚阳虚不能固摄,汗出过多阴液损伤。另外,因纠正心衰反复使用利尿剂;或长期应用利尿剂而未能及时补充液体,加之患者胃肠功能减弱吸收减少;或因呕吐腹 泻水分丧失等,均能导致阴津亏损,以致形成气阴两虚、水瘀内阻的病理。因此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疗法。 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活血利水法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临床效果研究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临床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8-11-22T10:47:19.07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7期作者:蒋君 [导读] 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治疗过程中,局部血管会强化通透性,甚至存在渗出增反应以及炎症反应。 (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株洲天元 412000)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患者120例,股骨骨折患者有6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有55例。平均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炎治疗、骨折愈合治疗、地奥司明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抗炎治疗、骨折愈合治疗、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治疗完成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价值明显,对比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实施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益气活血利水法;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治疗效果 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治疗过程中,局部血管会强化通透性,甚至存在渗出增反应以及炎症反应,甚至还会存在静脉回流受阻的情况,这是导致骨折局部发生肿胀的主要原因。并且大部分处于持续加重的状态,在执行骨折手术之后,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完成肿胀进展的控制,最后从根本上消除肿胀的情况,并且还可以从根本上促使整个骨折愈合进程加快[1]。本次研究使用中药内服益气活血利水治疗下肢术后肿胀,可以实现早期肿胀程度的有效控制。所以,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的临床效果非常的明显,详细如下所示:1临床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患者120例作为调查对象,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患者中,股骨骨折患者有6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有55例,均接受内固定术治疗。按随机抽签法对选择的患者进行平均分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比例1:1,对照组中,男性跟女性分别为46例、女14例,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63岁,统计得到患者的平均年龄大小为(38. 35士3.2 3)岁。观察组,男性跟女性分别为44例、女16例,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64岁,统计得到患者的平均年龄大小为(37.56士3.02)岁。 1.2排除指标 首先将并发存在严重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例如:心、肝、肾等。其次是将并发存在其他系统多发伤的患者排除。最后是将并发筋膜室综合症需切开减张的患者排除。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则需要接受常规抗炎治疗、骨折愈合治疗等,并且还联合实施1次1片地奥司明治疗,每日3次口服。 观察组:下肢骨折,会导致患者早期筋脉受损,在完成手术之后,还会因为卧床久,导致失血耗气,难以正常的输布津液,最后停滞水液,导致患者出现术后肿胀[2]。在完成手术之后,气虚血痪水停是早期阶段辨证,观察组手术常规抗炎治疗,结合骨折愈合治疗等,还给予实施中药益气活血利水治疗,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化裁,详细组方如下所示:桃仁、红花6g;当归、川芍、防己10g;茯苓12g;赤芍、白术、泽泻l5g;黄芪30g。一天一剂,水煎,取300mI。指导患者分两次服用。 1.4疗效标准 肿胀消退程度疗效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三个详细指标:第一个是显效;第二个是有效;第三个是无效。患肢肿胀程度消退达到60.00%表现为显效;患肢肿胀程度消退达到31%-60%表现为有效;患肢肿胀程度消退低于30%表现为无效。 治疗满意度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四个详细指标:第一个是十分满意;第二个是满意;第三个是一般;第四个是不满意[3]。 1. 5统计学价值 在SPSS 19.0软件包中纳入数据,差异分别用t或者卡方来检验,若P<0.05,则代表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疗效。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价值明显,详细如下所示: 3结束语 在治疗肿胀的过程中,地奥司明已被很多学者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微循环调节剂,地奥司明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发挥非常显著的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从根本上增加静脉的张力,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淋巴回流情况以及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最后防止患者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疗效观察_袁锋

137 第11卷 第11期 2009 年 11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11 Nov . ,200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胸廓或肺动脉慢性病变所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或右心衰的心脏病。常因肺部感染而急性发作。笔者从2007年2月—2009年2月,采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3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 患者均为住院病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将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70.2岁,病程3~24年,平均16年;对照组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8.4岁,病程4~20年,平均15年。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情程度、临床表现等经 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应用低流量给氧,解除支气管痉挛,抗感染、利尿及强心,扩血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 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药组成:党参20g,制附子12g,炙黄芪30g,赤芍15g,当归10g,白术15g,茯苓皮15g,大腹皮15g,瓜蒌15g,葶苈子15g,川芎10g。热痰者去制附子加鱼腥草20g,黄芩15g;寒痰者加半夏12g,干姜6g;热喘者去制附子加麻黄10g,杏仁10g,生石膏15g,甘草10g;寒喘症者加苏子15g,肉桂10g。汤剂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300mL 分2次服用,15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改善、肺部炎症消退、水肿减退程度、呼吸困难纠正、心力衰竭纠正及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变化情况等。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 ±s ) 表示,并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根据《现代内科治疗学》肺心病急 发综合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1)咳痰为白色泡沫黏痰,易咯出,两肺偶闻罗音,肺部炎症大部分吸收;(2)水肿减退程度>Ⅰ度;(3)心力衰竭改善级别达Ⅱ度;(4)呼吸困难改善:可在病区缓慢活动, 益气温阳 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袁 锋 (南丹县中医院,广西 南丹 547200) 摘 要: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慢 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病人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取得较好的疗效,经本组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1 %,只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同时治疗组各种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变化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种指标也有明显好转。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11- 0137- 02收稿日期:2009-06-15 作者简介:袁锋(1972-),男,广西凤山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心脑血管疾病诊治。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Yiqiwenyang Huoxue Lishui on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Acute Onset YUAN Feng (Nandan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Nandan 547200, Guangxi,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ed Yiqiwenyang, Huoxue lishui,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the efficacy of acute attack. Methods :Select clinical diagnosis of Chronic Heart indeed source of acute onset 66 patients, randomized, in contrast to the treatment group; in contrast with conventional law 32 group treatment, 34 in group treatment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 the basis for the benefit, Yang temperature live blood Chinese medicine, water treatment. Results :Yiqiwenyang has a good effect,Clinical observations show that by this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1%, conventional therapy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4.3%,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variety of vital signs changes in clinical symptom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rheology indicators have improved markedly. Conclusion : Yiqiwenyang, Huoxue lishui of the acute attack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have better efficacy, clinical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Yiqiwenyang ; Huoxue lishui;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 Clinical observations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310802197.html,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 作者:孙凤文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27期 【摘要】目的分析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尿、强心、降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西医及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 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冠心病;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7..02 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病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症状,也是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力衰竭与冠心病发生有一定联系,在祖国中医学方面,冠心病心力衰竭归属“心悸”、“喘证”、“水肿”范畴,最早《内经》中就提出:“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以此心力衰竭为“心胀”、“心痹”表现,而机体心气虚、血瘀水停、心阳虚是 该病发病机制[1]。因此笔者提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对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2]中冠心病诊断标准;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2.79±5.68)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者24例,Ⅳ级者16例;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3.14±6.01)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者25例,Ⅳ级者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经常规西医治疗,分别为利尿、强心、降脂,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期间注意卧床休息,饮食限盐。 1.2.2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基本方:党参、黄 芪各30 g,当归、白术各15 g,泽泻、茯苓各20 g,川芎、陈皮各12 g,桂枝10 g,炙甘草5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ACTA UNIVERSITATIS TRADITIONIS MEDICALIS SINENSIS PHARMACOLOGIAEQUE SHANGHAI Vol.26No.3May ,2012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张 旭 邹 红 缪晚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 (上海200021) 【摘 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原发性开角 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滴用0.5%噻吗心安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视野及临床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 临床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 <0.05);治疗组患者的视野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 <0.05),而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则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能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促进视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益气活血利水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7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61X (2012)03-0058-03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2009ZXY015) [作者简介]张旭,女,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眼病的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缪晚虹,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E-mail :miaowanh@126.com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OAG )是指由于病理性高眼压引起视神经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 且眼压升高时前房角始终开放的眼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致盲眼病。由于其发病的隐匿性, 常常缺乏有效的早期治疗,从而造成不可逆性眼盲。目前对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完善的青光眼治疗应该是降眼压和保护视神经相结合。我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取得 了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青光眼》中原发性青光 眼的诊断标准[1] 制定。具体如下:①眼压>21 mmHg ,非接触眼压计测量,至少2次以上;②眼底C /D >0.6,有青光眼性视盘改变;③标准视野检查有早期青光眼性视野缺损或视野正常;④高眼压下房角开放;⑤矫正视力≥1.0,球镜≤?6.00D ,柱镜 ≤?2.00D ;⑥瞳孔自然大小;⑦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镜检查未见屈光间质混浊及青光眼以外的其他眼 病;⑧色觉正常。1.2 纳入和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 标准;年龄≥18岁;眼压≥22mmHg , 但≤30mmHg ;未经治疗或仅用单一降眼压药治疗,入选前均已停 药2周。②排除标准:具有眼部活动性病变;全身疾患(如高血压、 糖尿病等)未得到有效控制;心肺功能不良者,尤其有房室传导阻滞、哮喘病史者;不能按要求接受、 完成治疗者。1.3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共计44例(76只眼)。其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23 67岁,平均45.7岁;双眼患病32例(64只眼),单眼患病12例(12只眼)。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23例(40只眼)和对照组21例(36只眼)。 1.4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0.5%噻吗心安滴眼液(5ml /支, 无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滴眼,每次1滴,每日2次,均于6?00、 18?00滴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活血利水方:黄芪15g ,白术12g ,当归10g ,川芎10g ,丹参15g ,赤芍药10g ,车前子15g ,赤小豆30g ,钩藤30g ,葛根30g ,夏枯草10g 。水煎取汁,每日1剂,早晚各 · 85·

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综述与进展· 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王鹏军,苗 阳,王 健,刘玲玲 中图分类号:R541.6 R2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3)01-0067-02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1]。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中医学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益气活血、化瘀利水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法。本文从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理论基础、常用方药、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1 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心之气阳亏虚为本,以痰饮瘀血水停为标。心气虚是心力衰竭的始动因素,心阳虚是心气虚的进一步发展,血瘀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环节,痰饮水停是心力衰竭的最终病理产物[2]。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特点的文献学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性要素有气虚、阴虚、阳虚及血瘀、痰浊、水饮,以气虚、阳虚、血瘀、水停为主,气虚和血瘀出现频数最多;临床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神疲乏力、气喘、水肿、心悸;证型分布中最多的是气虚血瘀水停(隐形水停或显性水停)。研究结果显示,气虚血瘀是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贯穿疾病的始终,痰饮水停是伴随着疾病的发展而逐渐产生,随着病情发展先后表现为隐性水停与显性水停[3-5]。 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降低,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临床常见气短乏力等症状。心脏负荷增大,体循环淤血,临床常见颈静脉怒张、肝脏淤血肿大、下肢水肿、尿少等;肺循环淤血,临床常见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气虚是心力衰竭的始动因素,气虚无以濡养心脉,故见心慌气短,神疲乏力,如李用粹云:“有阳气内虚,心下空豁,状若惊悸”[6]。气能行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7],故气虚则血行不畅,瘀血内停,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谓“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8]。气、血、水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相互影响,血行不畅,逐渐变生水饮之邪,所谓“血不利则为水”[9],“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10]。病之初表现为隐性水停,如患者表现为小便不利等,随着病情发展则表现为显性水停,如肢体水肿,甚者胸腹积水等。 基于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结合现代医学病理生理特点及中医证候特点,认为气虚血瘀水停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型,提出益气活血、化瘀利水的治疗方法。 2 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方药 陈可冀院士以病证结合为指导,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11]。 益气方以保元汤为基础。保元汤最早见于明代魏桂岩《博爱心鉴》,该方由人参、黄芪、肉桂、甘草四味药组成[12]。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黄芪健脾益肺,肉桂温阳,甘草既可补虚,又可调和诸药,为治疗气虚阳微的基础方剂。现代研究表明,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保元汤可以明显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心衰患者的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减慢心率,减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逆转心室重构等,提高临床疗效[13-15]。 活血化瘀方以冠心Ⅱ号为基础。该方由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组成,红花、赤芍活血化瘀,川芎、降香行气活血,丹参养血活血,诸药活血而不伤血,为活血化瘀的基础方药。现代研究表明,冠心Ⅱ号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抗氧化和抗脂质过氧化,保护心肌缺血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重心血管保护作用[16]。 利水方以苓桂术甘汤为基础。苓桂术甘汤温阳化水,为治疗水肿的基础方剂。现代研究表明,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苓桂术甘汤能抑制血浆心钠素、AngⅡ、TNF-α、白细胞介素-1的过度激活,减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逆转心室重构;显著提高心衰患者的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17,18]。 苗阳等[19]对134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回顾分析,杜俊贤[20]对3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的研究,陈婵等[5]采用Shannon熵法对常用中药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的研究等表明,治疗心力衰竭益气药使用最多的为甘草、白术、党参、黄芪、太子参,活血药使用最多的为丹参、赤芍、川芎、红花,利水药使用最多的为茯苓、猪苓、泽泻、益母草,与陈可冀治疗心衰常用药物大致相符。 3 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显效率,降低复发率,减轻不良反应,改善心室重塑,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刘勤社等[21]研究显示,益气活血利水方药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心功能及心力衰竭症状,其改善心功能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但其改善中医证候及心力衰竭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刘韶屏[22]研究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补气活血利水方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症状,而且能够增强患者心肌收缩力,提高射血分数,增加心脏搏出量,减小左室收缩、舒张末容积。陶泉等[23]的研究显示,应用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总有效率为93.5%,2年内未复发率49%(西医常规治疗组为29%),而且减少或不用治疗心衰的有关西药,从而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周贻等[24]研究显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可以增加6min步行距离,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朱红俊等[25]的研究显示,在标准治疗基础上配合益气通阳利水方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苗阳 · 7 6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1月第11卷第1期

益气温阳活血方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益气温阳活血方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和左室重构的影响(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杨庆有,陆曙,龚少愚,孙慧茹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方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结扎冠脉前降支造模,检测模型鼠造模当天、第5天和第10天外周循环血干细胞数,计算治疗第8周大鼠心脏重量指数、室壁变薄率和膨胀指数。结果中药组外周血干细胞数在造模5 d后显著升高(P0.001);停药5 d后,仍高于西药组(P0.001)。中药组心脏重量指数下降(P0.001),室壁变薄率升高,膨胀指数显著下降(分别为P0.05,P0.001)。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具有良好的动员骨髓干细胞作用,其动员作用较G-CSF持久;在防治心室重构方面有优于G-CSF 的趋势。 【关键词】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左室重构;益气温阳活血方Abstract:Objective To contrast and observe the bone marrow stem mobilization induced by Yiqi Wenyang Huoxuefang and

G-CSF, and the influence to left ventricle reconstruction. Methods Model rat was made by ligate LAD, quantity of circulation stem cells (CSC) at the first, fifth and tenth day was detected. After be treated 8 weeks, the heart index, the expansion index and the thinning ratio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quantity of CSC of Chinese herbs group increased at the fifth day (P0.001). After withdrawal medicine 5 days, it is higher than medicine group (P0.001). The heart index and the EI decreased remarkable (respectively P0.001 and P0.001), and TR elevated (P0.05). Conclusions Yiqi Wenyang Huoxuefang has a good mobilization effect on bone marrow stem cell, and is better than CSF. It has a better effect in inhibiting the left ventricle reconstruction of heart than CSF. Key words:marrow stem cell;reconstruction of left ventricle;Yiqi Wenyang Huoxuefang 目前人们认识到:心肌细胞的丢失是心肌梗死后心衰发生的主要因素,心肌细胞数量的减少与病理性的心室重构导致心功能恶化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如何促进梗死区内心肌细胞再生和减少梗死邻近细胞的凋亡、防止心室重构,成为防治心梗后心力衰竭发生及降低心梗后远期死亡率的关键。本实验对比观察了益气温阳活血方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及其干预左室重构的作用。

温阳利水汤

温阳利水汤 组成制附片60克(免煎颗粒兑服),茯苓30克,白芍20克,白术30,干姜20克,砂仁10克,桂枝20克,葶苈子15克,回心草20克,太子参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炙黄芪60克,大枣4枚,炙甘草10克。 功效温阳利水,补肾健脾,益气宁心。 主治心源性水肿、肺心病水肿等证属阳虚水泛,兼有气血不和者,症见全身浮肿,形寒肢冷,心悸气短,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等 用法冷水浸泡15分钟,煮取药液200毫升,对入附片免煎颗粒约20克温服。日3服。 方解本方所治之全身浮肿,乃由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所致,且属重症。肾阳虚衰,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脾阳不足,水湿内停,水气凌心,则心下悸动。脾主肌肉,脾阳不运,水寒浸渍,故肢体浮肿沉重。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肾气虚则水道不通,津液输布失常,故可加重全身浮肿、心悸气短等症状。水湿泛滥是主要表现,阳气虚衰是根本原因。治以温阳利水为大法。本方以真武汤、桂枝汤为主体,融入生脉饮、炙黄芪、砂仁、葶苈子、回心草而成。 方中附片上助心阳而通血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干姜助附片温扶阳气而壮水之主、温暖脾阳以化气行水;茯苓、白术培土健脾而利水。真阳不足、真阴亦亏,用白芍顾护真阴,以求阴阳之平衡。伍以砂仁,功在化湿醒脾,并收五脏之阳归于肾气。附片配砂仁,一补一收,相得益彰。 用桂枝汤以调和气血阴阳之失衡。桂枝甘温,既温扶脾阳以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之邪,为治疗水湿内停的常用药。但对阳虚阴盛,水湿泛滥之重症,则其温里扶阳之力显然不够。因此,桂枝汤与真武汤合用,既可调和气血之失衡,又共奏温阳化气行水之功。 出于阴阳互根的道理,为求阴平阳秘之效果,故将生脉饮融入方中,与白芍配合,体现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的原则。太子参(配以炙黄芪)以健脾补肺、益气止汗,麦冬可滋养心血,五味子可交通心肾,宁心安神。与真武汤、桂枝汤同用,相辅相成,既针对阳虚水泛,又可解决动则气喘、气短懒言、心动悸、脉结代、自汗多等问题。 回心草为云南特有草药,其味淡、微苦,性平,归心经。其功在养心宁神,对各种原因所致之心悸有很好的疗效。葶苈子泄肺气之壅闭而通调水道,利水消肿。二药相伍,心神得养,水道得通。再与桂枝、炙甘草配合,入心益阳,心阳得复则悸动可除,小便自利。此法验之于临床,对心源性水肿疗效肯定。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 目的分析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尿、强心、降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西医及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具显著效果。 标签: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冠心病;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病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症状,也是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力衰竭与冠心病发生有一定联系,在祖国中医学方面,冠心病心力衰竭归属“心悸”、“喘证”、“水肿”范畴,最早《内经》中就提出:“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以此心力衰竭为“心胀”、“心痹”表现,而机体心气虚、血瘀水停、心阳虚是该病发病机制[1]。因此笔者提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对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2]中冠心病诊断标准;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2.79±5.68)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者24例,Ⅳ级者16例;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3.14±6.01)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者25例,Ⅳ级者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经常规西医治疗,分别为利尿、强心、降脂,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期间注意卧床休息,饮食限盐。 1.2.2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基本方:党参、黄芪各30 g,当归、白术各15 g,泽泻、茯苓各20 g,川芎、陈皮各12 g,桂枝10 g,炙甘草5 g。辨证论治:心脾两虚者加龙眼、远志、茯神、酸枣仁;血虚者加熟地、阿胶、白芍。取上述药方为一剂,每日用水煎煮,取药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

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观察

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抽选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心力衰竭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使用自拟温阳利水方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4.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EF)和心输血量(CO)、左室短颈缩短率(FS)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情况和左室射血分数,疗效明显。 标签:心力衰竭;中医温阳利水法;疗效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并发症,具有病情重、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1]。现阶段,临床治疗心力衰竭预后效果最佳的是进行心脏移植,但心脏移植手术费用昂贵,捐赠的器官并不多,临床上并不推广应用。本研究以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获取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50~77岁,平均(67.6±9.3)岁,病程为8个月~17年;对照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49~76岁,平均(66.5±9.6)岁,病程为6个月~1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心力衰竭措施,主要使用速尿、安体舒通、地高辛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温阳利水方治疗。药物主要组成猪苓、仙鹤草、桂枝、茯苓皮、大枣、车前子等中药物,将所有药物加水500 ml,随之煎煮至150 ml。使用温服的方法,每日1剂,治疗疗程为14 d。随症状加减,胸闷严重者可添加适量檀香,浮肿者加入腹皮,痰多咳嗽者添加相应的苇茎和薏苡仁,大便干结者加入肉苁蓉进行治疗。 1.3 疗效评判指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