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学生语感培养的教学策略(1)

浅谈学生语感培养的教学策略(1)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31036673.html,

浅谈学生语感培养的教学策略

作者:米珍

来源:《现代科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05期

【摘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语感生活体验情感体验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敏锐感受力,是读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的结果。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郭沫若曾经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期的培养很要紧。”夏丏尊最早也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他认为敏锐的语感既是一个人语文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学好语文、鉴赏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篇文学作品都记录着作者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和精神气质,要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不是件容易的事。《语

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没有生活经验,文字只能是枯燥的概念。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是苍白的。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叶圣陶指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叶圣陶的话有两个要点:一是平时要有生活经验,这种生活经验是阅读的准备。陆游教他儿子写诗,有“功夫在诗外”之说。事实上,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岂止是写作的前提,也是阅读的必要条件。二是在阅读时多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如《谁的本领大》中的“惊讶”一词,单从字典中查出它是“觉得意外而吃惊” 的意思,是不能产生语感的。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惊讶的例子,比如一个平时成绩不错的小孩,在一次考试中不小心考出了令人难以接受的分数,当他得知自己的成绩时会感到很惊讶!这样就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和生活联系起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惊讶”一词的含义。

二、引导学生进行词义揣摩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