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疹病理介绍及护理

麻疹病理介绍及护理

麻疹病理介绍及护理
麻疹病理介绍及护理

麻疹

什么是麻疹

什么原因引起麻疹

麻疹有什么症状

麻疹需要做哪些检查

如何治疗

概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

进入麻疹专题

病因

(一)传染源:患者为唯一传染源。一般认为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患者咳嗽、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到达易感者的呼吸道或眼结合膜而致感染。间接传播很少。

(三)易感人群:未患过麻疹,也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症状

潜伏期为10~14天。本病典型经过分三期。

(一)前驱期:又称出疹前驱期,持续2~4天,但体弱,重症或滥用退热剂者可延至7~8天。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浮肿。咳嗽逐日加重。少数病人病初1~2日在颈、胸、腹部出现风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数小时即退,称为前驱疹。此时在悬雍垂、扁桃体、咽后壁、软腭处亦可见到红色斑点,出疹期才消退。

(二)出疹期: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一般持续3~5天。皮疹首先开始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待手脚心见疹时,则为“出齐”或“出透”。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逐渐皮疹增多,融合呈卵园形或不规则形,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皮疹出透后转为暗棕色。病情严重时,皮疹可突然隐退。

本期全身中毒症加重,体温高达40℃,精神萎糜、嗜睡,有时谵妄抽搐。面部浮肿,皮诊,眼分泌物增多,甚至粘连眼睑不易睁开,流浓涕,上述表现之面貌称为麻疹面容。

(三)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2日降至正常。精神食欲好转,呼吸道炎症迅速减轻,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并留有糠麸样细小脱屑及淡褐色色素沉着,以驱干为多,1~2周退净。若无并发症的典型麻疹全程10~14天。

检查

1.鼻咽部、眼分泌物或尿沉渣涂片染色查找多核巨细胞(含核5~80个)。前驱期及出疹期均可发现,出疹前2日阳性率最高,有早期诊断价值,尿沉渣镜检可发现单核细胞浆内包涵体。

2.荧光抗体染色检查:取鼻、咽、眼分泌物及尿沉淀物涂片,以荧光抗体染色,可在脱落细胞内查及麻疹病毒抗原,阳性率更高。有早期诊断价值。

3.血清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人血清抗麻疹IgM;以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检测麻疹抗体IgG,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呈4倍升高,均有诊断价值。

治疗

(一)一般治疗及护理:

1.呼吸道隔离患者应在家隔离、治疗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患者应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延长5天。

2.保持室内温暖及空气流通,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水分要充足;保持皮肤及眼、鼻、口、耳的清洁,用温热水洗脸,生理盐水漱口;用抗生素(红霉素)眼膏或(氯霉素,诺氟沙星)眼药

水保护眼睛,防止继发感染。

(二)对症治疗。

(三)并发症治疗:

1.肺炎。

2.喉炎。

3.心血管功能不全。

声明:能为您提供健康服务,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但这些内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

麻疹治疗的单方验方

https://www.doczj.com/doc/f63150955.html, 2004年4月27日10:25 来源: 搜狐健康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1.浮萍9克,芫荽9克。水煎分服。

2.紫草饮:紫草、赤芍、麻黄、当归、甘草各等份,共为粗末,每服10克,水1杯煎服。

3.五粒回春丹,按年龄大小分服。

以上3方用于麻疹初起,疹透不畅者。

4.硼砂3克,儿茶9克。用滚水泡饮,少量多次分服。适用于麻疹后声音嘶哑。

5.贯众制成粉剂,6个月至3岁小儿,每服0.25克,1日2次,连服3日为1期,每隔1个月使用1期。用于预防麻疹。

6.尿泡蛋:采用初患麻疹(疹前期)病儿的童便,浸泡鸡蛋7天以后,洗净煮熟,每次服1只,每日1次,连服2-3日。用于预防麻疹。

7.紫草2-3克,水煎,分3-4次服用,用于预防麻疹。

麻疹的治疗措施

https://www.doczj.com/doc/f63150955.html, 2004年4月27日10:21 来源: 搜狐健康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对麻疹病毒至今尚未发现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故治疗重点在加强护理,对症处理和防治并发症。

(一)护理及对症治疗应卧床休息,单间隔离,居室空气新鲜,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衣被不宜过多,眼、鼻、口腔、皮肤保持清洁。饮食宜富营养易消化,并应多喂温开水。不可忌嘴,

恢复期尚应加餐。高热时可给小剂量退热剂,咳剧时予以镇咳药等。体弱病重者可早期给丙种球蛋白肌注,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近年报告给

麻疹病人补充维生素A,一次10万~20万IU口服,可减轻病情,使病死率下降。

(二)中医中药治疗前驱期初热时,可用宣毒发表汤或升麻葛根汤加减,以辛凉透表,驱邪外出;外用透疹药(生麻黄、莞荽子、西河柳、紫浮萍各15克)放入布袋中煮沸后在床旁蒸薰,或稍凉后以药汁擦面部、四肢,以助出疹。出疹期宜清热解毒透疹,用清热透表汤,重病用三黄石膏汤或犀角地黄汤。虚弱肢冷者用人参败毒饮或补中益氯汤。恢复期宜养阴清热,可用消参麦冬汤或竹叶石膏汤。

(三)并发症治疗

1.肺炎按一般肺炎处理,继发细菌感染选用抗菌药物,重症可考虑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食少适当补液及支持疗法。

2.喉炎保持居室内一定湿度,并用蒸气吸入,一日数次,以稀释痰液。选用1~2种抗菌药物,重症可口服强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保持安静。喉梗阻进展迅速者,应及早考虑气管插管或行切开术。

3.心血管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时及早应用毒毛旋花子甙或毛花强心丙治疗,可同时应用速尿利尿。控制补液总量和速度,维持电解质平衡,

必要时用能量合剂(辅酶A、三磷酸腺苷、细胞色素C)及维生素C静脉滴注,以保护心肌。循环衰竭按休克处理。

4.脑炎处理同病毒性脑炎,重点在对症治疗。高热者降温,惊厥时用止惊剂。昏迷者加强护理。目前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无特殊治疗。

食疗预防麻疹

https://www.doczj.com/doc/f63150955.html, 2004年4月27日10:19 来源: 搜狐健康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为了更好地预防麻疹、风疹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向大家推荐以下食疗用方,供酌情选用。

用方一:豆腐绿豆汤——清热解毒

原料:绿豆30克,豆腐3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绿豆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浸泡一小时后煮烂,加入豆腐,再煮20分钟,调入冰糖,使之融化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糖尿病人去糖)。

用方二:苦瓜豆腐汤——清热解毒,通利肠胃,亦可解酒毒

原料:苦瓜150克,瘦猪肉100克,豆腐400克,料酒、酱油、香油、精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将苦瓜切细条;瘦肉跺成末,加料酒、酱油、香油腌10分钟;豆腐切块。炒锅置火上,

加油烧热,下瘦猪肉末划散,加入苦瓜条翻炒数下,倒入沸水,推入豆腐块,用勺划碎,加酱油、精盐、味精,淋入香油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用方三:百合粥——润肺养肺

百合30克,大米100克,两样同煮成粥,可长期服用。

用方四:天门冬粥——养阴润肺

天门冬20克,大米100克,冰糖10克。先煎天门冬,去榨取汁,加入大米煮熟,加入冰糖即可服用(糖尿病人去糖)。

接种麻疹疫苗可能出现哪些反应?

https://www.doczj.com/doc/f63150955.html, 2004年4月27日10:08 来源: 搜狐健康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我国自1960年能自己生产,广泛使用国产麻疹减毒疫苗以来,出现的副反应与国外相比无明显区别,说明我国自行制造的疫苗还是很不错的。据统计约有3~5%的孩子(主要见于2岁以下儿童)注射5~12天后可出现发热反应,热度不超过38.5℃,同时伴有散在的“类麻疹”皮疹,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消退。

国外报告接种麻疹疫苗后神经系统受到波及影响,在接种6~11天左右可发生全身强直性痉挛,或只有上肢强直痉挛,少数伴有嗜睡、昏迷等症状,目前国内尚无这类报告。

接种麻疹疫苗的时机

https://www.doczj.com/doc/f63150955.html, 2004年4月27日10:07 来源: 搜狐健康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

印】【关闭】

麻疹是一种常见病,成人大都已得过。人体内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还可以通过孕妇的胎盘传给胎儿,小儿要到半岁以后,有的要到8个月后,这种抗体才会消失。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打麻疹预防针的主要目的,是让这些毒性很弱的病毒进入人体并使之产生抗体。如果人体内还存在对麻疹的抗体,那末这种极弱的病毒就被身体中残存的抗体中和,因而使人体

不能产生抗体,这样就起不到预防麻疹的作用。

大量研究证实,小儿由母体中带来的麻疹抗体要到出生8个月以后才完全消失,所以麻疹疫苗的初次接种时间应安排在出生第八个月以后。

麻疹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免疫力约持续四至六年,而不能保持终身。因此,接种麻疹疫苗后四年还应加强接种一次。

出过麻疹的小孩,由于体内已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除极个别的孩子第二次患麻疹外,绝大多数不会再得麻疹病。因此,凡出过麻疹的孩子就不要再接种麻疹疫苗了。

全球麻疹的流行情况

https://www.doczj.com/doc/f63150955.html, 2004年4月27日09:23 来源: 搜狐健康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全球普遍推广麻疹活疫苗后麻疹流行情况有以下变化。

1.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流行高峰削平我国解放前发病率约5000/10万,1958年1000/10万,1965年全国普种疫苗后发病率逐年下降,1988年降至8.9/10万,美国1963年起普种疫苗发病率1982年降至0.7/10万。随着发病率下降流行高峰也明显削平,发病以散发和局部流行为多。

2.流行间隔延长而不明显普种疫苗前流行间隔与人口密度有关,易感人群积累至一定人口%,即可发生流行,城市1~3年一次,农村2~6年一次。普种疫苗后这种流行间歇规律不明显,流行间歇延长。

3.发病年龄后移普种疫苗前发病者98%为10岁以下儿童,尤以0~4岁为多,占80%左右,普种疫苗后1992~1993年广西某地流行0~4岁仅占18.0%,5岁以上儿童与青少年占80%以上,国外流行情况也如此,疫苗普种前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为多,美国普种疫苗后1987年患者57%为9~19岁青少年。

4.流行中病例临床表现以轻症不典型者增多,普种疫苗后流行时患者以轻型为多,重症大大减少,并发症也甚少见,病死率显著下降。流行过后有5%~15%的人群无麻疹史而抗体上升,认为种疫苗后血凝抑制抗体≥1∶16基本不会感染麻疹,随抗体水平下降隐性感染率上升。1987年浙江某县报告,抗体在1∶8者隐性感染14.3%,1∶4者32.7%,1∶2者升至83.3%。

“老”麻疹新特点

https://www.doczj.com/doc/f63150955.html, 2004年4月27日09:41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降低,麻疹大流行基本上得到控制。但是,由于人口流动增加,部分儿童麻疹疫苗漏种,或免疫失败,加之初免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免疫力逐渐降低等原因,致使麻疹小规模流行时有发生,且表现出以下新特点。

发病年龄后移过去麻疹发病多为5岁以下儿童,尤以1~2岁最多。现在患麻疹者大多是8个月以内婴儿和7岁以上学龄儿童,成人亦有发病。这主要与人体初免时获得的免疫抗体质与量逐年下降有关,加之有些人7岁时遗漏了加强免疫,或既往免疫接种质量无保证及免疫失败等原因,成为易感者。

轻型或非典型患者增多过去典型麻疹具有“烧三天、出(疹)三天、退三天”的特征,麻疹诊断比较容易。如今典型麻疹比较少见,皮疹以斑

丘疹多见,亦可有疱疹、出血点样皮疹等其他形态皮疹。而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及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常无麻疹黏膜斑。出疹顺序先从四肢出现,逐渐向胸背呈向心性发展,并发肺炎、脑炎者较少,这与多年来普种麻疹疫苗所形成的抗体水平有关。

成人麻疹增多接种麻疹疫苗后几乎都能获得保护,但麻疹病毒在制作疫苗过程中抗原性减弱,由它激发的免疫持久性比自然感染者差,滴度也较自然感染者低,到15岁以后,免疫力基本消失,若此时遇麻疹野毒株就会被感染发病。成人麻疹中毒症状较重,发热多在39℃~40℃,有麻疹黏膜斑,半数患者皮疹有出血倾向,常伴有嗜睡等症状,但并发症较少,预后良好。

发病季节改变未使用麻疹疫苗前,麻疹以10月至次年2月为发病季节,并每隔1~2年为一个小流行年,相隔4年就会有较大的流行,呈周期性发病。普种麻疹疫苗后,发病季节后移至每年3~5月份,这与春季以后,人群社会交往流动频繁,接触感染者几率上升有关。由于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多数儿童都获得免疫保护,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因而流行周期也随之消失。

少数人患第二次麻疹多见于发生第一次麻疹后的两年内,由于第一次出疹时,年龄较小或病初注射了丙种球蛋白或其他原因,未能激发机

体产生足够而持久的免疫力,因而遇麻疹野毒株时,便会再次感染发病。

识别麻疹加强预防

https://www.doczj.com/doc/f63150955.html, 2004年4月27日09:40 来源: 搜狐健康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现在麻疹改变了以往冬季流行的规律,成为全年散发的疾病,发病年龄也从5岁以下的婴幼儿转向主要为8个月以内的婴儿及14岁以上的青少年为主,这与麻疹疫苗的接种年龄有关。另外,其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多为轻症,这些都给麻疹的诊断造成了困难。

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可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一

般根据临床皮疹特点即可作出诊断,确诊需做血清学抗体——麻疹病毒IgM检测。凡是没有得过麻疹,也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的小孩或成人,如果和麻疹病人接触,很容易受到传染而得病。得了麻疹,要住院隔离。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一般只需要对症治疗,同时要注意患儿的护理,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避免冷风直接吹到病人身上,多给患儿喝开水,吃些营养好、易消化的食物。

问题是现在许多患儿症状不典型,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自动免疫后的麻疹:即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麻疹,皮疹以斑丘疹多见,亦可有疮疹,出血点样皮疹等其他形态皮疹,而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中毒症状均轻,常无麻疹粘膜斑。2、被动免疫后的麻疹:指注射过丙种球蛋白后发生的麻疹,一般表现均轻,潜伏期延长可达3-4周。麻疹粘膜斑可见,皮疹稀疏,胸背散在,出疹顺序常不规则,色素沉着斑较少。3、先天性麻疹:有产前及产后两型。4、婴儿麻疹:一般在生后六个月以内,因为有母亲抗体存在,婴儿不易感染麻疹。半岁以上婴儿一般症状较轻。

5、成人麻疹:发热在39℃-40℃以上者占多数,麻疹粘膜斑存在,中毒症状重,常嗜睡,但并发症少,预后较好。此外,少数人可患两次麻疹,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第1次患麻疹后的2年内。

预防麻疹最好的方法是注射麻疹疫苗。未患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要与麻疹病人隔离。

识别麻疹加强预防

https://www.doczj.com/doc/f63150955.html, 2004年4月27日09:40 来源: 搜狐健康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现在麻疹改变了以往冬季流行的规律,成为全年散发的疾病,发病年龄也从5岁以下的婴幼儿转向主要为8个月以内的婴儿及14岁以上的青少年为主,这与麻疹疫苗的接种年龄有关。另外,其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多为轻症,这些都给麻疹的诊断造成了困难。

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可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一般根据临床皮疹特点即可作出诊断,确诊需做血清学抗体——麻疹病毒IgM检测。凡是没有得过麻疹,也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的小孩或成人,

如果和麻疹病人接触,很容易受到传染而得病。得了麻疹,要住院隔离。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一般只需要对症治疗,同时要注意患儿的护理,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避免冷风直接吹到病人身上,多给患儿喝开水,吃些营养好、易消化的食物。

问题是现在许多患儿症状不典型,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自动免疫后的麻疹:即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麻疹,皮疹以斑丘疹多见,亦可有疮疹,出血点样皮疹等其他形态皮疹,而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中毒症状均轻,常无麻疹粘膜斑。2、被动免疫后的麻疹:指注射过丙种球蛋白后发生的麻疹,一般表现均轻,潜伏期延长可达3-4周。麻疹粘膜斑可见,皮疹稀疏,胸背散在,出疹顺序常不规则,色素沉着斑较少。3、先天性麻疹:有产前及产后两型。4、婴儿麻疹:一般在生后六个月以内,因为有母亲抗体存在,婴儿不易感染麻疹。半岁以上婴儿一般症状较轻。

5、成人麻疹:发热在39℃-40℃以上者占多数,麻疹粘膜斑存在,中毒症状重,常嗜睡,但并发症少,预后较好。此外,少数人可患两次麻疹,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第1次患麻疹后的2年内。

预防麻疹最好的方法是注射麻疹疫苗。未患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要与麻疹病人隔离。

麻疹的护理常规

麻疹患者护理常规 【概念】 麻疹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 为特征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 2.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与皮疹、麻疹黏膜斑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做好一切生活护理,医护人员要合理安排好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操作,可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休息:卧床休息,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室温不可过高,以18—20℃为宜,相对湿度在50%-60%,室内光线不宜过强,可用窗帘遮挡,防止阳光对病人眼睛的刺激。 2、饮食护理 给予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补充充足的水分。脱水、摄入过少者应静脉补充,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油腻、辛辣、刺激、生冷食物。恢复期应逐渐提高饮食质量。二、对症护理

(1)发热护理:密切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减少盖被、温水擦浴或遵医嘱给予小剂量退热剂,以防惊厥。忌用乙醇擦浴、冷敷、刺激皮肤影响皮疹诱发及体温骤降引起的末梢循环障碍等并发症。并供给充分水分,利于毒素排泄和散热。 (2)皮肤护理:保持五官清洁。保持床褥干燥、清洁、平整。盖被轻软,内衣柔软、宽松,勤换洗,忌紧衣厚被“捂汗出疹”出汗后及时擦干更换衣被。条件允许者,在保温的情况下,可每日温水擦浴1次,禁用肥皂。可用生理盐水清洁眼睛,滴0.25%氯霉素眼药水或红霉素眼膏,每日2~4次。角膜失去光泽者可用鱼肝油滴眼。防止呕吐物或泪水流入外耳道发生中耳炎,同时口服鱼肝油滴剂,鼻塞者清理鼻腔后滴入0.5%~1%麻黄碱,每日3~4次。勤翻身拍背排痰,保持呼吸道畅通。 (3)口腔护理:每日常规用温水或朵贝液盐水彻底清洁口腔2~3次。每次进食后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口唇或口角干裂者,应局部涂甘油。口腔溃疡先以1%~3%碳酸氢钠清洗,然后局部涂以1%甲紫、冰硼散或制霉菌素液等。 三、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神志状态,如出现体温过高或下降后又升高、呼吸困难、紫绀、躁动不安等,均提示可能出现并发症。 (2)皮疹变化:出疹期应注意观察出疹顺序、皮疹颜色及分布情况,出疹过程是否顺利。 (3)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的表现(4)观察支气管肺炎、喉炎等并发症的表现。

麻疹案例分析-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行病学项目办公室 应用流行病学之案例分析 No.911-107 高疫苗免疫接种人群的 麻疹流行 (Ficticia 麻疹) 教学版学习目的 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学员应掌握: ?探讨疫苗免疫接种率的估算方法; ?描述便利抽样与概率抽样的不同点; ?描述世界卫生组织扩大免疫规划调查使用的抽样方法; ?计算和解释疫苗效果,描述不同病例定义对此次调查结果的影响。

第一部分疫苗接种率 Ficticia是位于非洲中东部一个人口密集的小国(见图1),全国共划分为24个卫生区。1981年Ficticia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 EPI) 成为EPI的一部分,对9~23月龄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抵御疹。在1985到1988年期间,作为提高儿童存活率行动的一部分,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其他捐助者的帮助下,大量的资源(如疫苗、注射器、冰箱、运输工具、燃料)被投入到Ficticia的扩大免疫规划中。 图1 Ficticia地理位置 在1988年底,Ficticia评估的疫苗免疫接种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位于Ficticia 东北部的DoltWell卫生区报告麻疹诊断病例却戏剧性的大量增加(见图2)。病例增加令计划免疫规划中心全体感到奇怪并引起自EPI项目在DoltWell卫生区实施以来的高度关注。

报告病例数的增加明显地反映了一起真实的麻疹流行。鉴于此次流行,一些官员开始质疑大量资源投入到EPI是否是英明的举措。

EPI中心工作人员承担的首要任务是清楚地估算Ficticia整个国家和DoltWell卫生区的疫苗接种率。 一种估算疫苗接种率的方法通常被称为“使用量法”(administrative method),这种方法依靠从项目管理者容易得到、可用的数据资料进行估算。基本上,接种率作为一个构成比来计算,

关于XX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XX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X年X月X日,XX医院报告一例疑似麻疹病例,该病例系XX散居儿童,县疾控中心于X年X月X日与X镇卫生院院长、防保组人员及X接种点村医开展病例现居住地、接种率调查、漏报调查、病例搜索、传播链的调查、密切接触者调查,情况及处置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病例报告诊断情况 该患儿X月X日因发烧,全身出现皮疹,由XX医院感染科治疗,无咳嗽、流涕、鼻塞等卡他症状,无结膜炎,无柯氏斑,无淋巴结肿大及关节疼痛,根据患儿家长的口述,患儿病情的进展情况,患儿的体征及症状,并组织防保科医师,主任医师会诊,诊断维疑似麻疹病例,并于当日联系XX疾控中心人员开展病例的个案调查,及时采集血液、咽拭子送往市疾控检验。 (二)、病例居住地基本情况 1、该病例居住在XX,总人口数XX人,去年0岁组儿童数XX,辖X个乡镇,下设行政村X个。X镇辖X个行政村,X个自然村,总人口X,去年0岁组儿童数X人,X总人口X人,去年0岁组儿童数X人。 2、常规免疫服务情况:X镇设有X个接种点,X村从事免规工作人员X人,其中预防接种人员X人,实行的是定时定点接种形式,每月X日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接种人员由镇、村两级医生共X人,负责预防接种工作,包括通知,预检,接种,系统录入,资料上报等相关工作。 二、流行病学调查 (一)病例调查 1、病例基本情况:患者X,X,X年X月X日出生于XX医院,家住XX,母亲XX,患儿主要在XX接种点接种,接种免疫史情况如下:免疫史来源于X,接种记录如下:XXXX 2、病例发病及就诊情况 XX,X医院根据病情的进展情况诊断为疑似麻疹病例,并收治于感染科隔离治疗。 (二)、常规免疫服务调查 在病例所在地X村调查儿童接种情况,分别调查1岁组与2岁组各5名儿童,各种疫苗调查接种率均达到XX%以上。详见表

荨麻疹护理查房模板

荨麻疹的护理查房 主持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们科室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荨麻疹,首先请主管护士汇报病史。 一、病史汇报 姓名:某某某,女,27岁,住院号1123676,病人因“全身风团伴瘙痒2天”于2016年7月14号入院,入院症见:全身风团伴瘙痒,恶心,胸闷,无呕吐、气紧等症状,睡眠差,饮食大小便正常,无既往病史及过敏史,入院时测得生命体征为:体温36.5摄氏度,脉搏67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9/63mmhg,查体显示:全身泛发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红色风团,部分融合成片,境界清,压之褪色触之皮温高,间有较多水肿性红斑及少量抓痕。咽部充血明显,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未扪及肿大,双肺听诊未听及干湿罗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辅助检查:血生化、尿常规及大便常规未见异常,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0.19×10^9个/L,淋巴细胞8.06×10^9个/L,临床诊断为急性荨麻疹,上呼吸道感染。遵医嘱起二级护理,普食,静脉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激素抗炎,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降低血管通透性,头孢呋辛消炎,肌注苯海拉明抗过敏止痒,口服依巴斯丁、氯雷他定抗过敏,雷尼替丁保胃,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目前病人全身瘙痒较入院时减轻,全身原有风团减少,未见新发风团,无恶心胸闷,睡眠改善。 二、定义: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三、病因:多数病人不能找到确切的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常见的病因如下: 1、食物:可作为变应原引起机体变态反应,有的可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如:动物性蛋白(鱼虾、蟹贝、肉类、鸡蛋、牛奶等)植物性食品(番茄、大蒜、可可); 2、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等; 3、感染 4、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 5、动物植物移速:如动物的皮毛、昆虫毒素、蛇毒、海蜇毒素及花粉等; 6、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可通过引起乙酰胆碱释放而致病; 7、内脏和全身疾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代谢障碍及内分泌紊乱等疾病。 四、发病机制:1、变态反应性:多数为IgE介导的Ι型变态反应,少数为Ⅱ(多见于输血反应)或Ⅲ型(多见于血清病); 2、费变态反应性:某些食物、药物、各种动物毒素以及物理、机械性刺激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荨麻疹。 五、临床表现:1、急性荨麻疹:起病常较急,常自觉皮肤瘙痒,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红色风团,孤立或散在,也可融合成片。重者伴心慌,烦躁,二心,呕吐甚至是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胃肠道受累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累及喉头,支气管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是窒息。感染者引起寒战,高热,脉速等全身中毒症状。

麻疹的表现及图片

麻疹临床表现预防及图片 麻疹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流行病学】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过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年龄后移。目前发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和青年人中多见,甚至可形成社区内的流行。 婴儿可从胎盘得到母亲抗体,生后4-6月内有被动免疫力,以后逐渐消失;虽然绝大部分婴儿在9个月时血内的母亲抗体已测不出,但有些小儿仍可持续存在,甚至长达15个月,会影响疫苗接种。易感母亲的婴儿对麻疹无免疫力,可在分娩前、后得病。 【临床表现】 (一)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

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③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粘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

荨麻疹的护理要点

荨麻疹的护理要点 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时饮食问题,大家都说病从口入,这也不能完全肯定,但是有必要注意,因为荨麻疹不同于别的疾病,现在的食物里面很可能加了许多添加剂在里面,而恰恰这些就是荨麻疹的诱因,举个例子,比如现在的超市卖的一些饮料、罐头等里面都含有防腐剂、酵母菌等,这些都是诱发荨麻疹的根源,所以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尽量减少人体过敏的几率。有荨麻疹的患者切忌禁烟酒;其次有寻麻疹的人以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一些灰尘,毛发,粉尘等的一些刺激,所以在你自己收拾干净的同时也要注意你的所生活的地方的卫生,有荨麻疹的人切忌不能养猫狗之类的宠物。有荨麻疹的人在生活中也必须注意自己的情绪,因为情绪的激动会引起血管扩张,这和你用力是一样的,生活还要注意季节的变化,夏天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身体干爽,冬天必须注意保暖;然后就是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患有其他的感染性的疾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诱发荨麻疹,因为荨麻疹虽然是在你身体里表现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但是如果你不去重视你所患上的即使是轻微的感染性疾病的话,那么你可能再次诱发荨麻疹,所以这个也只必须注意的;再然后就是保养了,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很多抗过敏的一些种草来预防荨麻疹,比如枸杞、女贞子、五味子、党参等,我们平时可以拿这些去泡茶等,因为这中草药它能提高我们免疫功能、促进代谢,抗过敏作用明显,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一些中草药是引起荨麻疹的诱因,这

是患者应该注意的,不是所有的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代谢的中草药都能吃;最后一点就是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身体机能最有效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是自己精力旺盛,这样才能使得荨麻疹和你保持距离 X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2013年版)》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臵技术指南 (2013年版) 加强监测、强化疫情调查与处臵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随着消除麻疹工作的推进,在对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基础上,科学、规范做好每一起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臵尤显重要。为提高各级卫生部门调查处臵麻疹疫情能力,规范应对措施,特制定本技术指南,为各级卫生部门在消除麻疹阶段对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臵提供技术参考。 一、相关定义 (一)麻疹疑似病例 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二)麻疹病例 本指南中,符合《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定义的麻疹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统称为麻疹病例。 (三)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 在麻疹病例传染期(即出疹前4日至出疹后4日,出疹当日为第0日)内与其有密切接触者,包括患者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

(四)麻疹暴发 麻疹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现阶段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即应视为麻疹暴发。 1、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日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日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2、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3、上一年度麻疹发病率<5/100万的县,发现单例麻疹病例。 二、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一)麻疹疑似病例 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或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应采取最快方式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利用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将辖区内报告的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信息发送至麻疹监测相关人员。 (二)麻疹暴发疫情 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周对辖区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聚集性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可能的麻疹暴发疫情。在对麻疹疑似病例调查过程中,应根据病例及其接触者的追踪情

麻疹护理常规

麻疹护理常规 1、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 2、休息:卧床休息,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室温不可过高,以18—20℃为宜,相对湿度在50%-60%,室内光线不宜过强,可用窗帘遮挡,防止阳光对病人眼睛的刺激。 3、饮食:给予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补充充足的水分。脱水、摄入过少者应静脉补充,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油腻、辛辣、刺激、生冷食物。恢复期应逐渐提高饮食质量。 4、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或家属交流,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解除其急躁、焦虑心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5、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神志状态,如出现体温过高或下降后又升高、呼吸困难、紫绀、躁动不安等,均提示可能出现并发症。 (2)皮疹变化:出疹期应注意观察出疹顺序、皮疹颜色及分布情况,出疹过程是否顺利。 (3)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4)观察支气管肺炎、喉炎等并发症的表现。 6、对症护理: (1)发热:对发热的护理应注意麻疹特点。在前驱期尤其是出疹期,如体温不超过39℃不予处理,因体温太低可影

响发疹。如体温过高,可用微温湿毛巾敷于额部或用温水擦浴(忌用酒精擦浴),或服小剂量退热剂,使体温略降为宜。 (2)皮疹的护理 ①注意保持皮肤清洁,禁用肥皂水,酒精擦拭皮肤。 ②避免搔抓皮疹,以防抓伤皮肤造成感染。应注意修剪指甲,幼儿患者可用布包手或戴布手套。 ③衣着应宽松,勤换内衣裤。床褥应保持清洁、松软、平整、干燥。 (3)眼、鼻、口腔护理 ①因麻疹病人有结膜炎,每日用生埋盐水或硼酸溶液冲洗双眼2—3次,冲洗后滴入眼药水,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②随时清除鼻腔分泌物,保持鼻腔通畅。 ③保持口腔清洁,每次进食后用温水漱口,高热者口腔护理 2次/日,口唇干裂者涂以石蜡油。 (4)并发症的护理:出现并发症时做好相应的护埋

第10章 荨麻疹患者的护理 习题及答案

第10章荨麻疹类皮肤病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多数荨麻疹为以下哪种变态反应介导: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2. 以下关于Ⅰ型变态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毛细血管扩张 B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 平滑肌收缩 D 腺体分泌减少 3. 下列何种物质引起荨麻疹的机制为非变态反应性: A 细菌 B 血清制剂 C 真菌 D 蛇毒 4. 可诱发荨麻疹的病毒性感染不包括: A 病毒性肝炎 B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 溶组织阿米巴病 D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5. 输血引起的荨麻疹为以下哪种变态反应介导: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6. 荨麻疹性血管炎为以下哪种变态反应介导: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7. 以下关于Ⅰ型变态反应速发相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接触变应原后数秒钟发生 B 可持续数天 C 主要的炎症介质是白三烯 D 引起小血管收缩 8. 急性荨麻疹的典型皮损为: A 丘疱疹 B 风团 C 结节 D 水疱 9. 以下关于风团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大小不等 B 形态不规则 C 自觉瘙痒 D 愈后留有瘢痕 10. 急性荨麻疹风团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 A 1个小时 B 12个小时 C 24个小时 D 48个小时 11. 以下不属于荨麻疹特殊类型的是: A 皮肤划痕症 B 压力性荨麻疹 C 血管性水肿 D 胆碱能性荨麻疹 12. 荨麻疹患者出现高热、脉速和全身中毒症状应注意: A 急腹症 B 过敏性休克 C 败血症 D 荨麻疹性血管炎 13. 下列哪项不是荨麻疹伴有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A 风团消退 B 脉速 C 四肢冰冷 D 血压降低 14. 慢性荨麻疹指的是反复发作病程超过多长时间以上: A 1周 B 4周 C 6周 D 8周 15. 以下关于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 B 风团时多时少 C 反复发生长达数月 D 常伴有腹痛 16. 皮肤划痕症又称为: A 人工荨麻疹 B 急性荨麻疹 C 压力性荨麻疹 D 尼氏征 17. 胆碱能荨麻疹的风团一般可维持: A 0.5~1小时 B 1~5小时 C 5~10小时 D 24小时以内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盖孜力克镇双语幼儿园2016年麻疹疫情 应急预案 为确保我镇在发生麻疹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辖区范围内麻疹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处理工作。 二、工作原则 在县教育局领导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三、预案启动条件 在本辖区范围内,凡发生麻疹病例1例及以上的疫情,即启动本预案。 四、麻疹的诊断标准 1症状:1 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2 发热(38度或更高)。3 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4 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膜斑氏

斑)。5 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 2流行病学史:与确诊麻疹的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18天。 3实验室诊断:1 一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lgM抗体。2 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3 从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 4病例分类:1 疑似病例(具备1.1加1.2条者,或同时伴有1.3条者)。2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1.4条或1.5条或3.2条)。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条或3.2条或3.3条)。 具有任何一项临床症状加3.1条或3.2条或3.3条。 五、指挥系统 星星幼儿园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杨欢 副组长:热娜 成员:各班班主任 各村应急成员:各班保育员 六、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负责做好全园预情防控指导、麻疹防治知识的学习、处置有关预情的疑难问题、防控督察。时刻保持战备状态对麻疹防

麻疹患儿的护理

麻疹患儿的护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临床上以发热、咳嗽、 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又称柯氏班koplik’s spots)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表现。麻 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5岁的 小儿。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带病毒的飞沫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等传播,密切接触者亦可经 污染病毒的手传播。流行期间易感患儿接触病人后,几乎100%发病。 1. 护理措施 1.1 基础护理 1.1.1 隔离消毒麻疹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而患儿是唯一的传染源,故患儿入院后首 先应及时做好呼吸道的隔离,让患儿住单间或同种病种住一间。一般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至出诊后10天。密切接触的易感儿,应隔离观察3周,若接触后接受过免 疫制剂者则延至4周[1]。医护人员出入病房要戴口罩,操作后洗净双手,病室空气早晚 各消毒一次。 1.1.2 环境病室安静,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室温维持在18-22℃,湿度50%-60%,避免直吹对流风,防止受凉。室内光线勿过强,以免强光刺激眼部。卧床休息至 皮疹消退、体温正常。 1.1.3 衣被应穿盖合适,不宜过厚、过薄,出汗后及时更换衣被,保持皮肤床单清洁干净。 1.1.4 保持眼、耳、鼻、口的清洁,眼部分泌物多者可用生理盐水或湿毛巾清洗,再滴入抗生素眼药或眼膏,一日数次;防止眼泪、呕吐物流入耳道,以免引起中耳炎;及时清除鼻痂, 保持鼻腔通畅;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溶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舒适。口唇干燥者,可涂石蜡油或甘油保护。 1.1.5 饮食护理根据患儿年龄、病情选择食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半 流食为原则,少量多餐。鼓励多饮水,以利排毒、退热、透疹、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予静脉 补液。 1.1.6 高热护理密切监测体温变化,2-4h测量一次体温。鼓励患儿多饮水,以物理降温为主,头部以湿毛巾湿敷,不宜用酒精擦浴,也不可用冰袋冷敷,冰水灌肠,必要时可用小剂量解 热剂,出疹期高热时不宜应用大剂量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以免体温骤降,引起末梢循环障 碍而致皮疹突然隐退[2]。出汗时及时更衣,避免受凉。对高热出现有惊厥患儿遵医嘱予 镇静剂。 1.1.7 出疹护理在发热3-4天后皮疹按耳后、发际、颈部到颜面部,然后从上到下延至躯干、四肢,最后到手掌、足底顺序出疹。压之褪色,疹间有正常皮肤。出疹后3-4天皮疹按先后 顺序逐渐隐退,可有糠麸样脱屑及褐色色素沉着,1-2周后完全消失。临床应注意出疹是否 顺利、皮疹发布及色泽、有无出疹困难的现象,过期不出、一拥而出或一出即隐,提示可能 存在并发症[3]。 1.2 并发症的护理 1.2.1 肺炎出疹期间出现高热不退、退热期体温退而复生、咳嗽加剧、呼吸困难或皮疹隐退等,均提示可能合并肺炎。护理过程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输液速 度不宜过快,加强巡视,防止发生肺水肿、心力衰竭。必要时给予吸氧、镇静等处理。 1.2.2 心力衰竭护理上应严格掌握心力衰竭的表现、症状,并予相应的处理。护理、治疗时 集中进行,保持病室安静,予半坐卧位,遵医嘱予吸氧、应用强心剂等。应用强心剂如洋地

第三课麻疹病例暴发调查表

麻疹病例(暴发)调查表 省地(市、自治区):地(市、州、盟):县(市、区、 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月日 实验室结果报告人:

麻疹病例(暴发)调查表说明 1.本表由县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结合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填写。 2.本表用于所有未开展麻疹病例个案调查的散发麻疹疑似病例以及麻疹暴发中未进行个 案调查的病例的调查。建议将散发病例和暴发病例分别进行记录,每一起暴发单独填写一张病例调查表。 3.表中所有日期项,应填写公历日期。 4.患者如为儿童,同时填写家长姓名。 5.家庭住址:住址填写病人发病时家庭住址。 6.流动人口:填写“是”或“否”或“不详”。如是流动人口,则写明来自哪个省或省内。 (流动人口定义同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 7.出生日期:如果出生日期确实不详,则应填写估算年龄,并标明年龄的单位。 8.出疹日期:是指皮肤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的日期。 9.如果有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等症状,则在相应栏目中填“有”;无相应症状,则 在相应栏目中填“无”;症状不详,则在相应栏目方格中填“不详”。 10.死亡:如患者死亡在相应栏目填“是”,否则填写“否”,调查时失访病例则填“不详”。 11.麻疹疫苗接种次数:按实际接受麻疹疫苗接种次数(0,1,2或 2)填入相应栏目, 如接种次数不详,填“不详”。 12.暴发:如果病例属于某起暴发,则在该栏目中填写“是”,如果为散发病例,则填写“否”。 13.如采集实验室标本则注明标本类型。 14.实验室结果:根据实验室反馈实际结果填写,“麻疹阳性”、“麻疹阴性”、“风疹阳 性”、“风疹阴性”、“双阳性”、“双阴性”。 15.病例分类结果:按标准定义和分类标准填写(标准及分类见个案调查表说明)。 病例调查人员、实验室结果填报人应签名,对相应项目负责。

麻疹病人的护理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麻疹病毒感染的血管内皮细胞及其他细胞作用时产生迟发性的变态反应,皮层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单核细胞浸润,增生,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和血浆渗出引起的皮疹。 1 临床表现 潜伏期6~18天。平均15天左右。 1.1 前驱期(3~4天)起病比较急,发热伴头痛、咳嗽、流涕、眼睑浮肿、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结膜炎表现。90%病人在口腔第一臼齿相对应的双侧颊黏膜上出现0.5~1mm大小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有时蔓延至口唇及齿龈处。出疹1~2天后逐渐消失,同时可伴有精神萎靡、纳差、呕吐及腹泻。 1.2 出疹期(3~5天)发热3~4天后开始出疹。顺序:耳后、发际,逐渐延及前额、面、颈、躯干、四肢,最后达至手心、足底。多在3天出齐。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稀疏分明,压之褪色,直径2~4mm,而后皮疹增多加密,互相融合、成片,呈暗红色,疹间肤色正常,此期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可达40℃以上。精神萎靡,咳嗽加剧,呼吸急促,肺部可闻少量啰音。结膜红肿、畏光、上睑浮肿。可伴有上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呕吐等,重者嗜睡、谵妄等。 1.3 恢复期(3~5天)皮疹出齐后,体温于12~24h内降至正常,并顺序消退,同时有皮糠样脱屑及褐色色素沉着,如无并发症,全身情况好转,症状减轻,精神及食欲好转。 有一定免疫力的呈轻型麻疹,症状轻,皮疹轻而淡,疹褪后无色素沉着、并发症。年老体弱、免疫力低的有严重继发感染的呈重型麻疹,体温持续高热,中毒症状重,皮疹密集融合,常有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喉炎、脑炎、心血管功能不全、心肌炎等等)或皮疹骤褪,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表现。 2 护理诊断及措施 2.1 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做好一切生活护理,医护人员要合理安排好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操作,可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2)病房的空气宜新鲜、湿润,每日通风2次(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室温18℃~22℃,湿度50%~60%,光线柔和。(3)密切监测体温,观察热型。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减少盖被、温水擦浴或遵医嘱给予小剂量退热剂,以防惊厥。忌用乙醇擦浴、冷敷、刺激皮肤影响皮疹诱发及体温骤降引起的末梢循环障碍等并发症。并供给充分水分,利于毒素排泄和散热。(4)保持五官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清洁眼睛,滴0.25%氯霉素眼药水或红霉素眼膏,每日2~4次。角膜失去光泽者可用鱼肝油滴眼。防止呕吐物或泪水流入外耳道发生中耳炎,同时口服鱼肝油滴剂,鼻塞者清理鼻腔后滴入0.5%~1%麻黄碱,每日3~4次。勤翻身拍背排痰,保持呼吸道畅通。 2.2 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与皮疹、麻疹黏膜斑有关。(1)保持床褥干燥、清洁、平整。盖被轻软,内衣柔软、宽松,勤换洗,忌紧衣厚被“捂汗出疹”出汗后及时擦干更换衣被。条件允许者,在保温的情况下,可每日温水擦浴1次,禁用肥皂。(2)每日常规用温水或朵

麻疹处置

附件: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2013年版) 加强监测、强化疫情调查与处置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随着消除麻疹工作的推进,在对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的基础上,科学、规范地做好每一起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尤显重要。为提高各级卫生部门调查处置麻疹疫情的能力,规范应对措施,特制定本技术指南,为各级卫生部门在消除麻疹阶段对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提供技术参考。 一、相关定义 (一)麻疹疑似病例 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二)麻疹病例 本指南中,符合《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定义的麻疹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统称为麻疹病例。 (三)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 在麻疹病例传染期(即出疹前4日至出疹后4日,出疹当日为第0日)内与其有密切接触者,包括患者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 (四)麻疹暴发 麻疹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现阶段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即应视为麻疹暴发。 1.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日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日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1

2.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3.上一年度麻疹发病率<5/100万的县,发现单例麻疹病例。 二、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一)麻疹疑似病例 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或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应采取最快的方式进行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利用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将辖区内报告的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信息发送至麻疹监测相关人员。 (二)麻疹暴发疫情 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周对辖区内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聚集性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可能的麻疹暴发疫情。在对麻疹疑似病例调查过程中,应根据病例及其接触者的追踪情况,判断是否构成疑似麻疹暴发疫情。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麻疹暴发疫情后,应立即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将同属一起暴发疫情的病例赋予相同的“暴发编码”进行病例关联,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三、疫情调查 (一)个案调查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对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开展完整的个案调查,病例姓名、出生日期、性别、现住址、每一剂麻疹/风疹疫苗接种日期、出诊日期、报告日期、调查日期、标本采集日期、感染来源等10个关键变量要核实清楚,尤其要获取详细准确的含麻疹、风疹成分疫苗免疫史信息,15岁以下儿童病例须以接种证、接种卡、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为准,准确记录接种剂次和接种时间。调查感染来源尤为重要,若为输入病例还需补充调查2

荨麻疹患者的护理习题及答案

1. 以下关于荨麻疹发病机制的描述正确的有: A 病因复杂,多数患者不能找到准确病因 B 蛋白食品不完全消化,机体吸收胨或多肽可引起荨麻疹 C 有些药物可直接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D 精神紧张也可导致荨麻疹发生 2. 以下属于组胺或激肽释放物的有: A 碱性多肽 B 阿司匹林 C 蛇毒 D 抗生素 3. 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炎症介质有: A 组胺 B 缓激肽 C 花生四烯酸代谢物 D 去甲肾上腺素 4. Ⅰ型变态反应迟发相的炎症介质有: A 白三烯 B 血小板活化因子 C 前列腺素D2 D 组胺 5. 以下关于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有: A 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鲜红色风团 B 起病较急,自觉瘙痒 C 全身症状较轻,反复发生长达数月 D 新的风团陆续发生,此起彼伏 6. 可能诱发慢性荨麻疹的内脏和全身性疾病有: A 风湿热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恶性肿瘤 D 内分泌紊乱 7. 寒冷性荨麻疹存在的异常有: A 划痕试验阳性 B 1:5000乙酰胆碱针刺试验阳性 C 冰块诱发试验阳性 D 被动转移试验阳性 8. 以下可引起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因素有: A 运动 B 情绪紧张 C 饮酒 D 接触冷水 9. 以下关于胆碱能荨麻疹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有: A 多见于青年 B 由运动、精神紧张等诱发 C 风团较小,直径为2~3mm,周围有红晕

D 可伴发乙酰胆碱引起的全身表现 10. 压力性荨麻疹好发部位为: A 足底 B 手掌 C 臀部 D 下腹部 11. 以下荨麻疹亚型与压力有关的是: A 皮肤划痕症 B 寒冷性荨麻疹 C 胆碱能性荨麻疹 D 压力性荨麻疹 12. 以下关于慢性荨麻疹治疗原则正确的有: A 用药时间根据风团发生时间进行调整 B 多种H1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 C 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 D 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二、名词解释: 1. 速发相发应(early-phase reaction)和迟发相反应(late-phase reaction) 2. 皮肤划痕症(dermatograghism) 3. 胆碱能荨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 4. 日光性荨麻疹(solar urticaria) 5. 压力性荨麻疹(pressure urticaria) 6. 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 三、问答题 1. 简述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2. 试述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 3. 试述急性荨麻疹伴休克、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的抢救方案。 4. 简述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D 4. C 5. B 6. C 7. A 8. B 9. D 10. C 11. C 12. B 13. A 14. C 15. D 16. A 17. A 18. A 19. C 20. B 21. D 22. B 23. C 24. C 25. B 26. C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 3. ABC 4. ABC 5. ABD 6. ABCD 7. CD 8. ABC 9. ABCD 10. AC 11. AD 12. ABC 二、名词解释: 1. 速发相发应和迟发相反应:根据I型变态反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划分的两个时相,前者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化学介质主要是组胺;后者发生在变应原刺激后6~12小时,可持续数天,化学介质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D2和细胞因子等。 2. 皮肤划痕症:亦称人工荨麻疹,表现为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 3. 胆碱能荨麻疹:多见于青年,主要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出现直径为2~3mm的风团,周围有1~2cm的红晕,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自觉剧痒,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损,可于~1小时内消

麻疹住院病例

第一次住院病例 姓名: 性别: 年龄: 族别: 婚否: 职业: 籍贯: 住址: 病史陈述者: 可靠程度: 入院日期: 记录日期: 主诉:发热、咳嗽10天出疹5天 现病史:母代述患儿10天前无明显诱因的发热、咳嗽,体温39°C左右,伴食欲减退、哭闹、全身无力。5天前发现患儿出皮疹,始于面、颈部,渐延及躯干、四肢,伴持续性高热、咳嗽频繁,不思饮食,眼发红,口唇糜烂。昨日发现患儿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即上我院儿科门诊就诊,拟诊“麻疹合并肺炎”收住我科。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麻疹疫苗接种史,否认输血及血制品史。 个人史:生于本地,第二胎,足月顺产,新法接生,母乳喂养,各生长发育阶段正常。家中经济条件中等。 家族史:爷爷、奶奶及父母均健在,否认家族遗传病及传染病史等。 体格检查 T 39.4°C P180次/分 R70次/分 W 10㎏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萎靡,呼吸急促,急性病容,抱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粘膜包括头、面、颈、躯干及四肢可见较密集的

红色斑丘疹,疹间可见正常皮肤,呈充血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正常无畸形,五官端正,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结膜充血,双眼可见较多分泌物。耳、鼻外形正常无畸形,无异常分泌物。唇无发绀,口唇粘膜糜烂、出血,可见血痂,口腔黏膜包括两颊、上颚及舌面布满乳白色白斑。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及痰鸣音。HR1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腹平软,肝大,胁下约2.0cm,剑下约4.0cm质地软,边缘钝,表面光滑,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正常无畸形,诸关节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专科检查:T39.4°C P180次/分,R70次/分,神志清,精神萎糜,呼吸急促,全身皮肤粘膜包括头面、颈、躯干及四肢均可见到密集的红色斑丘疹,疹间可见到正常皮肤,呈现充血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结膜充血,双眼分泌物多,口唇无发绀,口唇粘膜糜烂、出血,可见血痂,口腔黏膜包括两颊、上颚及舌面布满乳白色白斑。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及痰鸣音。HR1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腹平软,肝大,胁下约2.0cm,剑下约4.0cm,质地软,边缘钝,表面光滑,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N S (-)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暂缺 病历小结 患者XXX,X性,XX岁,X族,X职业,因“发热、咳嗽10天出疹5天”为主诉收住入院,查体:T39.4°C P180次/分,R70次/分,神志清,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全身皮肤黏膜包括头面、颈、躯干及四肢均可见到密集的红色斑丘疹,疹间可见到正常皮肤,呈充血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结膜充血,双眼分泌物

荨麻疹护理查房

荨麻疹护理查房 患者刘钰,女,20岁,因全身风团伴瘙痒5天入院,皮肤情况:皮损泛发全身,对称分布,主要分布于面颈,躯干,四肢,境界不清楚,主要表现为大小形状不规则的红色风团,背部皮损融合成片,压之褪色,无丘疹,水疱,无糜烂,渗液,瘀斑瘀点,人工划痕征阳性,入院时T36.8度,脉搏98次每分,呼吸22次每分,血压142/78MMHg,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为12.59*10^9,中性粒细胞数8.79*10^9,生化及大小便常规无明显异常。诊断为急性荨麻疹。入院时病员自觉呼吸费力,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静脉输液治疗给予葡萄糖酸钙抗过敏,甲强龙抗炎,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及氯雷他定片抗过敏,给予炉甘石外擦,经过治疗,病员病情得到改善,皮损无新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瘙痒已不明显,于8月15日出院。 下面请张老师给我们讲一下荨麻疹的定义 概念:急性荨麻疹(AU)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以瘙痒、风团或伴有血管性水肿为特征的变应性皮肤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病因: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常见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和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等 下面请龙老师给我们讲一下荨麻疹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除了上述普通型荨麻疹,还有以下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1.皮肤划痕荨麻疹/人工荨麻疹 患者对外来较弱的机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应增强,在皮肤上产生风团。患者在搔抓后,或在紧束的腰带、袜带等出局部起风团,瘙痒。 2.延迟性皮肤划痕症

麻疹病例监测

麻疹病例监测 监测病例定义: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培训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均为疑似麻疹病例。 现阶段各医疗单位发现无明确病因的发热、出疹性病例,均要按照疑似麻疹病例报告(疑似麻疹病例监测开展发热、出疹病例监测)。 卡片的报告填写要求:病例分类必须报疑似病例,在乙类传染病中选麻疹。同时要注意:在临床大夫诊断为疑似麻疹的同时要电话报告防保科,并将病人留下,防保科大夫立即电话通知疾控中心及时调查,并在就诊时及时采集咽拭子。传染病卡片的报告在备注栏中要注明3个诊断:麻疹?风疹?其他怀疑出疹性疾病病名? 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要求:对所有出疹发热病例(报告为疑似麻疹的病例)就诊时,医疗机构立即负责采集病原 学标本咽拭子—就诊时就要立即采集,(在没使用药物治疗前)采集标本。采集后冷藏运送至疾控中心。在出疹3天后(出疹当日不算)采集血标本。 采样基本要求:采血量为2~3ml,采集最佳时间为出疹后4~28天内。无溶血,无污染;注意采集后不要立即放入冷藏室,以防溶血,及时冷藏运送至疾控中心;标本送检表填写完整;血标本或分离血清(>0.5ml)应放置4℃冷藏,并送达辖区县级CDC。 医疗机构职责:按要求认真做好主动搜索工作,及时报告疑似麻疹病例,按要求采集病原学标本-咽拭子和血清

学样本,冷藏运送县级CDC。协助疾控人员做好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防止医护人员感染麻疹造成医源性传播;防止医院成为助推麻疹病毒传播的场所;做好预检分诊,尤其防止门诊治疗、集中输液等环节造成的交叉感染。做好住院病例的隔离;做好宣传教育。 工作指标1 以县为单位:含麻疹成份疫苗常规免疫2剂次接种率达到并维持在95%以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15岁以下流动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努力提高及时接种率,全年累计麻疹类疫苗及时接种率在95%以上。。 托幼机构、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补种率达到95%以上。 工作指标2 以市为单位: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麻疹监测病例中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20/100万以上;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100%;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90%以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