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说一

师说一

师说导学案1

科目:语文班级:15升学课型:新授课课时:1

备课人:备课时间:月日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道、惑”,虚词“乎、而、也、之、于、其、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以及词类活用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教学难点: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1、背景材料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关于“说”:“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

。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3、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4、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

”。死后谥“”,也称“”。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的倡导者。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

二.给下列字注音

愚()句读()谀()经传()

郯()苌()聃()蟠()巫()

三.课文鉴赏:

1.速读课文,找出每段论断性的句子(明确提出关于从师的观点的句子)写在下面:

2.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有什么好处?

3. 第一段学习:

(1)自读并翻译第一段,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吾师道也

④师说

道: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吾师道也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惑: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③惑而不从师

④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乎:①生乎吾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内容学习:

①教师的职责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

②为什么要从师?从师学习有什么必要?

③以什么样的人为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④讨论: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4)熟读第一段。

四.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了第一段中的文言现象和内容,同学们及时复习。五.作业:背诵1段。

巩固练习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为()

A.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明人列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B.《师说》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C.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应,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

D.韩愈的创作实践了其倡导的理论,代表性的作品有《马说》《原道》《原毁》等。

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蟠(fán)句读(dú)针砭时弊(bì)

B.谀(yú)苌弘(chánɡ)六艺经传(zhuàn)

C.郯(tǎn)谄(xiàn)媚不拘于时(jū)

D.聃(dān)严谨(jǐn)以资切磋(chā)

3.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chuán,流传

B.作《师说》以贻.之贻:dài,赠送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dòu,句中的停顿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rú,阿谀,奉承

师说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2、《捕蛇者说》《爱莲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4、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二.给下列字注音

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三、1、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④圣人无常师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3、(1)自读并翻译第一段,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④师说名词用作动词,从师

道: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名词,道理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名词,道理

惑: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③惑而不从师形容词用作动词,有了疑难问题

④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乎:①生乎吾前介词,在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比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在

(2)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判断句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宾短语后置

③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宾短语后置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宾短语后置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3)内容学习:

①教师的职责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为什么要从师?从师学习有什么必要?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以什么样的人为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讨论: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巩固练习

1.B

2.B

3.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