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碳经济毕业论文

低碳经济毕业论文

低碳经济毕业论文
低碳经济毕业论文

低碳经济毕业论文

范文一:低碳经济下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研究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始终是世界发展的核心问题。其中,人类生存所

赖以存在的基础—自然环境—却在发展中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以至于直接危害到人类现

有生存境遇。全球气候变暖就是自然环境破坏的主要表现之一,强烈的生存危机迫使人类

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问题。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

济以及信息经济之后,人类如何选择下一个经济发展模式,以保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关键问题。2021年,英国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强调要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此后,各国尤

其是发达国家纷纷研究和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是发展中

国家,我国的经济总量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能源利用基础上的。我国工业经济发展

已经开始践行“低碳经济”模式,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农业发展还没有真正正

视“低碳经济”,更没有去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研

究和践行“低碳经济”是我国生态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战略要求。

一、我国农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不仅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我们更是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是不言而喻的!农业发展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农业发展低碳经济是中

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情况不仅

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必然会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农业发展走的是粗放

型路线,以人力物力的大投入来换取农业产量的增加。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我国农业产量

虽然很大,但是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率却很低。巨大的农业产量是以巨大的资源投入作为代

价的,其中资源消耗高、技术水平低以及农业生产的环境破坏性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

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我国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低碳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我国农业发展要摈弃粗放型发

展方式,转而向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和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低碳经济”要求经济

发展要建立在制度和技术创新基础上。我国农业发展要转变发展方式就必须要创新农业生

产制度和技术,在节约成本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其次,“低碳经济”是我国农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科学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科

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

法是统筹兼顾。“低碳经济”所强调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的农业生态文明目标是一致的。农业“低碳经济”发

展不仅仅是农业产量的增加,它更涉及到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低碳

经济”发展模式的农业发展,其目标是创造良好的农村环境、健全农业体制以及幸福的农

民生活。由此可见,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选择,其价值目

标是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经历了五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不

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虽然我国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核心

潜力和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转型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发展资源有限且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

我国国土面积处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人口数量的庞大,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资源人均

占有量非常渺小。人均耕地只有美国的12%和加拿大的4.3%。农业生产资源与人口数量的

矛盾集中凸显,使得我国农业资源开发的紧张感倍增。此外,即使资源是有限的,我过农

业生产也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农业资源,造成大量农业生产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二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粮食生产,生产结构单一,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地力下降,

植被破坏,草原退化,沙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重,旱涝灾害频繁,自然生态遭到严

重破坏。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不亚于工业生产的破坏力。不科学或缺乏技术支撑的

农业生产行为往往会导致自然资源和环境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目前我国存在的雾霾天气,对农业资源的过度破坏也是雾霾的重要形成原因之一。

三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技术都处于短缺状态

我国是农业大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但是相比较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

政府和社会在农业发展上的投资和技术支持确实有限的。此外,我国的工业化还处在发展

阶段,国家整体经济能力有限,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也是弱小的,因此,农业发展的资金

是短缺的,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我国在发展工业化社会的时候,科技

发展的重点主要倾向工业发展,对农业的技术支持有限,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

四农业发展受制于当前农村经济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农业由资源约束转向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农业国际化趋势的即将来临,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农村经济制度,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自身的缺陷、或者过去改革的不彻底、或制度变迁的边际效率已趋向于零,而逐渐成为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一言以蔽之,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困境

有着内在的矛盾问题,也有着外在宏观政策支持问题。破解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入

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新的视角、理念以及制度来重新框定农业发展的模式,从而最终实

现我国农业生态化、现代化发展。

三、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农业发展路径

资源与发展也是我国农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基于以上我国农业发展困境来看,

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要发展“低碳经济”,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来矫正当前农业发展模式,其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农业生态化和现代化。所谓农业生态化,是指以协调人与自然关

系为基础,通过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及资源高效利用,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保

护环境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生产手段和现代技术

逐步装备农业的过程,是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文化知

识全面武装农业劳动者的过程,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创业优良生存环境的过程,是从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可见,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落实路径就是农业

生态化和现代化。我国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来

具体展示。首先宏观层面,政府必须要制定适合我国农业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与

制度,在宏观战略上导向生态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上升至国家层面,从宏观上拟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并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政府制定农业低碳经

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必须要考虑本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农业发展与国外农业发展情

况是不一样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制定适合本国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政府要

大力推广农业经济生态化与现代化发展,在政策上进行有力的扶持与支撑。当前我国农业

低碳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对农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及考核标准,培

养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在人力物力上尽最大力量予以支持。这种支持不是盲目的投入,而是政府在充分考察与分析后给予的科学性支持。只有政府充分认识到农业低碳经济发展

的重要性,才能在政策和技术等方面协调各方面来加强农业发展的生态化与现代化。其次

中观层面,市场经济主体要主动纳入农业发展,将农业发展作为市场进行有力的开发。农

业发展只有真正纳入到市场环境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体现农业发展的

效益。我们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发

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科-农-工-贸一体化”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化模式,

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此外,农业低碳发展对农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农业发展技术

的需求是巨大的。科技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低碳经济要充分发挥市场对于农业科技和

人才的资源配置作用,使得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科技含量得到显著提升。只有如此,我国

农业低碳经济才能真正走上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的可持续道路上。最后微观层面,提

高农业从业者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农民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是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素也是人,人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我国农业

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业科技者。加快低碳生态农业的知识普及和

培训,提高农业从业者的低碳生态农业意识,让低碳生产、低碳生活成为农民的共识,转

变为自觉行动,才能促使农业生产同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

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范文二:科技进步引领低碳经济论文

一、科技进步对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作用分析

但在推进低碳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技术开发不足。利用廉价劳

动力、资源能源和环境容量为代价生产的低碳产品,多出口到别国。由于技术开发不足,

成本偏高,民众自身对于清洁能源却往往消费不起。二是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利用能力有限,自主创新能力弱,制约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传播,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三是是科技经费投

入总量不足,相比其他发达地区支持力度不够,尤其对企业投入力度不大;四是企业创新

人才严重不足,保定市毗邻京津,人才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也是地理位置的劣势。

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毕业论文

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毕业论文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意义非常重大。然而目前农业依然是国名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民收入仍然偏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实际增长10.4%。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27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8%。 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明确了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2005年1月30日,中央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举行,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总结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着重研究

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了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共中央连续两年发出一号文件、召开工作会议,足见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视。 但目前在农村经济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论文发展中,资金短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农村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这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金融水平偏低固然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不高有关,但相关的制度安排、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快农村发展是基础。解决“三农”问题,建立健全支持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农村金融体系尤为重要。如何深化改革,建立真正符合农业和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1.2 研究思路以及方法 1.2.1研究思路 在文章的开始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举证。农村金融现行体系理论上可行的、表面上是完备的,按照这一制度设计,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应该会得到满足。可是从现实来看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呈现出受抑制状态。究竟原因出在哪里,本文分别从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以及非正规金融等方面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进行了分析研究,随后采用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以及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理论来说明金融改革在理论上的必要和必然性。文章的最后,根据农村金融结构存在的缺陷,运用相关知识得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和建议。1.2.2 研究方法

农业经济管理论文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经济贸易系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可再生能源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专业班级:经管102班 姓名:王海龙 指导教师:周敏 答辩日期: 2011 年4 月

目录 摘要: (3) 1.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 (4) 2.经济环境与会计的关系 (4) 2.1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 (4) 2.2法律法规依据的逐步健全 (4) 2.3市场经济效益的增长 (4) 2.4可再生能源推广技术的成熟 (4) 2.5农民文化素质的水平的提高 (5) 3.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情况 (5) 3.1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5) 3.1.1农村沼气开发 (5) 3.1.2农作物秸秆气化 (5) 3.2太阳能开发利用 (6) 3.2.1太阳能热水器 (6) 3.2.2太阳灶 (6) 3.2.3太阳能光伏发电 (6) 3.3小型风能发电 (6) 3.4小型水电资源开发 (6) 4.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现状 (7) 5.可再生能源推动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7)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摘要: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然而农村能源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的短缺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能源现状,并提出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必然性及重要意义,最后,根据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给出了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论文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农村;可持续发展 1.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必要性

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计算与计量,会计则采用专业方法,将各种物质量统一以价值量的形式予以科学的分类、汇总、计算并采用公认的方式为使用者提出报告。国民经济的发展总量、资源的消耗量、利用率以及其他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都离不开会计人员在一线的辛勤工作。“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也早已为经济管理人士所认识。 2.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环境 2.1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农村能源建设。上世纪80 年代初以来,开展了以小水电为主的 初级电气化县、薪炭林重点县、沼气重点县、省柴灶试点县等多种大面积示范工程,并大为推广。在此基础上,从“八五”开始,中国又开始组织实施“百县农村能源综合建 设”,到2009 年全国已有300 多个县开展了这项工作[1]。目前,户用省柴节能灶、小水电、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等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已在全国得到了较大规模的推广利用。温家宝总理早在2000年时就做出过重要批示:发展农村沼气,既有利于解决农民生 活能源,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确实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希望的公益设施建设。由此可见,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是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未来的。 2.2 法律法规依据的逐步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五十七条: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 地、水、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能、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在2005 年2 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于2006年1 月1 日开始实施。同时,国家已经开始制定法律相应的配套法规和政策,主要有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量目标,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具体管理办法,出台可再生能源有关技术标准,制定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济政策等,这些将有力地推动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进程 2.3 可再生能源推广技术的成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同时也带动国防力量、科技水平的的迅猛发展。对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研究也一直未停止过,因此各 2

(完整版)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旅游是无烟工业的论断被可持续旅游与绿色旅游所代替。绿色旅游是旅游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依据减量投入、重复利用与再循环的原则使用与利用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与对环境损害最小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苏格兰的绿色企业计划指出:绿色旅游是一个用来描述旅游部门最佳环境实践的词,它包括经营效率、环境管理、废物、交通以及社会责任与生物多样性等话题。通过认同绿色旅游企业计划的行为准则以及对他们行为的独立审计,使企业承诺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工业旅游的运作模式:苏格兰绿色酿酒工业旅游的例证 酒厂旅游是苏格兰重要的旅游项目。苏格兰酒厂特别注重塑造绿色形象来吸引游客,即:酒厂环境安静、清新;接待中心是改建与再利用旧建筑而成;生产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坚持“3R”原则的循环原则,如:酿酒残余的麦渣在过去一般被遗弃、换东西或卖给当地农民作为动物冬季的饲料,今天通过把麦渣与蒸馏过程产生的酒糟混合形成黑渣(dark grain),广泛用于农业。酿酒过程中

产生的热水过去被排入河流,现在用于养鳗鱼、小龙虾和种植土豆。酒窖使用的橡木桶是雪莉酒、马德拉酒以及白兰地酒废弃的橡木桶,即使是第二次使用,橡木桶还要使用2~3次,历时30到40年。废弃的橡木桶也被用来做篱笆、酒吧的凳子或用来熏制鲑鱼。 绿色旅游者是苏格兰绿色旅游计划的守护神,他们不断对旅游景区开发中的环境行为进行质疑。游客对酒厂环境质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外部环境退化对酒的品质的影响,如大麦中的农药、酸雨对水质、植树造林对水质与水量的影响等;另一类是用铜器蒸馏是否会引发威士忌中铜含量超标、排烟是否污染环境、泥炭采掘是否过量、橡树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排放物管理是否有效等。 绿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北京蟹岛度假村以产销“绿色食品”为最大特色,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塑造绿色的主要手段就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保证绿色与循环利用的措施是:不烧煤、不烧油、不烧锅炉,用的是地热、太阳能和沼气,物资能量大循环,基本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 水循环利用:度假村地下温泉出水温度65度,先提供冬季采暖之用,降温后供应客房;水温降到20度就引入鱼塘、蟹池,最后灌溉蔬菜瓜果以及稻田,直至污水进入水处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经济类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类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学专业(含一、二学位) xx届毕业论文 选题要求及参考选题范围 由于xx届毕业论文实行“学术论文不端行为检测”和匿名评审制,因此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需做到以下要求: ?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可以是假期调研、实习及长期生活所了解的数据及情况。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撰写论文。 ? 选题必须具体。尽可能研究某旗县及其以下辖区某产业的发展或剖析某经济现象的问题、成因与对策等。切忌大而空的题目。 ? 不能以其他专业的题目(如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学领域的题目)申请经济学的学位。 ? 本选题指南适用范围:申请经济学学士学位的一学位和二学位学生 ? 以下选题范围仅供参考,学生也可选自己实习单位的经济现象或其他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但须征得指导老师同意。

1. (某旗县)某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 某地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3. 某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4. 某地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5. 某地产业布局优化问题及其对策 6. 呼包鄂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7. 锡赤通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8. 某地区农民收入现状、问题与对策 9. 某地区农民消费结构现状、问题与对策 10. 某地区农业合作社经营机制研究 11. 某地区畜牧业经营现状、问题与对策

12. 某(地区)牧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13. (某旗县)牧区专业养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14. 某地区蔬菜产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15. 某地区肉牛/羊产业的经营状况分析 16. 某畜产品产业链延伸个案研究 17. 某地绿色畜牧业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18. 某地区乳制品企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19. 当地生态农业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20. (某农村)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21. 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在支农方面的作用分析 22. 农村牧区高利贷问题研究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

1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首先是要做好农村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一方面应当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符合的监管机制,在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审计职能;另一方面要对目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现状进行革新,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开始电算化试点工作,同时要重点抓好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保证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其次应当尽可能的减轻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达成这一工作目标需要对农民群众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做好监管工作,现阶段农民群众减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避免负担反弹。在监管工作中,主要是做好资金筹集以及劳动统筹管理,做好农民群众负担检测、负担信访和负担事件的归责探讨,另外还应当组织专门的管理队伍对农民群众负担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最后必须确保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们应当紧密结合现阶段农村地区服务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根据农村经济市场发展的实际要求促进农民专业合作,开展好专业合作示范与试点工作,尤其是要做好本地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积极总结过去经验做好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市场经济的积极性;另外是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当确保工作机制的创新以及队伍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应当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制度,探索科学有效的组织形式。 2新时期农村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农经管理重要性认识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确保国家政府方针对农村地区相关优惠政策得以贯彻落实,保证优惠政策的经常化、制度化以及长期执行,这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做好农经管理对于激发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群众收入和处理农村矛盾等方面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所以,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强化思想认识,积极做好指导领导工作,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内容来落实,各级乡镇政府也应当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 (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首先应当推进农村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调整和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机制,构建产权明确的多元化市场主体制度,支持农村地区积极发展合作社以及土地流转等模式;其次必须要积极树立农村经济发展新理念,相关政府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应当树立现代化发展理念,从而有效促进新农村经济结构转变,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产品的附加值,比如说可以推广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在农民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支持和帮助农民群众和农村生产企业朝着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最后应当健全与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法律法规,比如说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转变来制定出相应的法规。 (三)加强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必须要依靠管理工作人员来实施,所以我们要做好农经管理,其根本在于加强农经管理队伍的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素质能力以及较高管理水平的经济管理队伍。第一应对目前在职的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展开培训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提升机会,确保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具备现代经济管理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第二应当确保基层党员干部

孙智贤毕业论文题目(11.23)

孙智贤毕业论文题目(11.23)

2012年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孙智贤) 一、绿色贸易壁垒方面 1.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省机电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4.技术贸易壁垒对山东家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5.论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二、经济贸易摩擦 1.浅议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及启示 2.中日农副产品贸易摩擦研究 3.试论中欧钢铁产品贸易摩擦 4.中美轮胎特保案对山东省轮胎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5.从“两反一保”谈美国的贸易保护 6.浅谈温州鞋业遭遇欧盟反倾销的思考 7.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及我国应对策略 8.我国彩电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 三、物流方面 1.青岛市第四方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山东省第三方物流发展研究 3.现代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4.浅谈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结合及其发展前景 四、服务贸易 1.青岛市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 2.青岛市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对策思考 3.山东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4.青岛市发展港口服务业的问题与对策

五、汇率问题 1.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服装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3.试论人民币升值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 4.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进出口变动关系分析 5.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分析 6.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7.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问题探讨 8.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结汇风险及应对措施 9.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0.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问题探讨 六、招商引资与跨国并购 1.青岛外资引进现状及对策分析 2.当前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探讨 3.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 4.浅析跨国公司的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5.FDI对山东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6.中国中小企业出口信贷市场分析 7.论多元化融资对我国电信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推动作用 8.青岛市对韩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9.外资恶意并购中国企业现状、影响及对策研究 10.FDI溢出效应对山东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11.山东产业集聚效应与吸引跨国投资关系问题研究 七、贸易实务方面 1.信用证下进口押汇风险管理探讨 2.海运提单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3.中国集装箱运输中的问题研究 4.不同贸易术语下“仓至仓”条款的应用分析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进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爱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不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治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爱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进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阻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

常规旅游的一种专门形式,游客在观赏和巡游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情愿到大自然中巡游而不是去现代的都市和海滨度假,强调进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爱护,是可持续进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同时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制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同时,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专门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2篇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2篇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一:农林经济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逐步加深,经济建设取得了快速且稳定的发展“,三农”问题历来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由此凸显出农业问题的重要性,其中农林经济管理是“三农”的重要环节。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林经济管理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的是,农林经济管理显著促进了我国服务三农以及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高效、稳定发展。 一、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虽然我国颁布了一些农业扶持政策,但是相对来说,农村地区的发展显然滞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农村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显著的改善,其中农林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其在管理体系、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着缺陷,例如当前我国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育模式方面存在着不足,国家教育发展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但是显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远远落后于城市,为此大部分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地区进行农村建设;其次我国农林经济缺乏核心竞争力,例如政府并没有专项的扶持资金支持,另外我国农林经济在现代化的工艺方面缺乏先进技术,进而相对来说,农林经济管理缺乏核心竞争力。本文针对我国农林经

济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以期完善我国的农林经济管理体系。 二、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林经济缺乏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农业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涉及到林业、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影响因素极多,例如自然条件、市场经济等条件。当前我国的农业结构逐步调整,我国的农林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然而我国农林经济依旧缺乏核心竞争力,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当前的大部分地区的农林种植较为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集约化管理规模;其次我国的农林种植产业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经验以及先进的种植技术;最后当前我国的农林种植的工作效率较低,农林经济管理的发展空间狭小。 (二)农林经济管理体系缺陷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其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地区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进程务工,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农林经济发展缺乏直接劳动力。显然,我国的农林经济管理体系政策的漏洞导致农林经济发展滞后,农林经济难以产生整体的经济带动效应。 (三)政府资金投入以及人才缺陷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的发展显然滞后于社会的整体需求,本文认为农林经济的发展落后,政府需要加强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例如据调查显示大量的农村用地闲置,无形间丧失了大量的经济增长潜力,另外就农村地区政策模式来说,我国农村地区的政策

大学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2篇

大学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2篇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经济管理的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参考! 毕业论文篇一《当地农业推广服务工作实践》 1秀洲区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具体内容 1.1教育培训服务秀洲区以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为平台,通过“五个一批”、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农业专业技能、转移技能、新型职业农民、农机驾驶员等教育培训项目,为全区农业推广人员、社区管理人员、农业带头人、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手等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据统计,20XX年秀洲区共开展教育培训班6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21180余人次,其中农技推广人员培训450人次、社区管理人员培训450人次、农业带头人培训790人次、农场主培训5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850人次、农机驾驶员培训90人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培训1450人次、转移技能培训4600人次、其他技术培训7000余人次。 1.2农业信息服务秀洲区以区农业信息网为中心,连接镇(街道)农技站、畜牧兽医站等镇级信息服务站和村委会、农业大户等村级信息服务点,建成了完善的三级信息服务网络。

通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介(如“秀洲农业信息网”、“农民信箱”)的有效结合,为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民等农业推广对象提供了农产品供求、名优特产推介、新技术宣传等农业信息服务。 1.3农技推广服务经过近几年的组织建设,秀洲区已基本建成由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指导员组成的新型农技推广队伍,建立了由责任农技人员联村包户、履行“班主任职责”的新型推广服务模式。 同时,结合科教单位、科技示范园的研究和实践,将先进、高效、成熟、实用的农业技术成果快速转化成生产力,为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创造了技术条。 2秀洲区农业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重推广、轻服务 当前,秀洲区农业推广重点集中在农业生产中,对产前和产后的服务较少,且在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中,仅以农业推广机构完成指定推广任务为目标,只注重对被推广对象实行单方向的技术推广,忽略了被推广对象的真实需求,缺乏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综合技术服务及产前、产后全程服务的推广理念。 2.2重模式、轻效率 目前,秀洲区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是政府推广机构自上而下地行使行政性推广职能的模式,即“决策+技术”的行政式推广模式,这种模式的单向性和政策性,决定了被推广对象难以参与农业科技推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限制了其作为市场主体的自主选

经济管理类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349个)

经济管理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个)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宏观管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宏观调控★流动性过剩地原因及对策 ★西方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地启示★西方管理理论对我国企业发展地启示★网络经济问题研究 ★我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地研究与借鉴★论经济监督 ★决策地民主化与科学化问题研究 ★论可持续发展战略 ★论市场经济与计划地关系 ★安徽农村改革与发展思路 ★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农业保险问题研究 ★论农村土地制度地深化改革 ★我国幼稚产业保护问题研究 ★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研究 ★民营经济问题研究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论中央银行地金融调控 ★证券市场若干问题研究 ★税收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试论商业银行地深化改革 ★论国有资产地管理与运作 ★发展企业集团地思考 ★国有资产增值保值问题研究 ★统计问题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论资本运营 ★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地几个问题 ★企业管理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地思想★论我国外贸企业管理模式改革 ★论企业地文化建设 ★安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论金融风险地防范与化解 ★市场营销与售后服务 ★略论县域经济地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略论管理理念地创新 ★园区经济发展研究 ★略论我省旅游资源地开发和利用 ★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

★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建乡镇企业优势地思考★略论知识经济 ★论发展内需 ★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统分结合地双层经营体制★论我国经济结构地调整问题 ★略论企业家队伍地培养 ★年薪制刍议 ★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地发展 ★期货问题研究 ★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研究 ★我国信托业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保险业发展问题研究 ★西部大开发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汇率问题研究 ★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三农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现代物流若干问题研究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管理创新研究 ★经济管理方法问题研究 ★独立董事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问题研究 ★如何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管理经验 ★中小企业融资难地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外国经济发展对我们地启迪 ★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 ★制约我省经济发展地障碍及对策 ★安徽经济发展地新思路 ★主体功能区发展问题研究 ★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 ★对宗教问题地经济学思考 ★城市群问题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循环经济问题研究 ★实现中部地区快速崛起地思路 ★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研究 ★西部中上企业融资状况及对策研究 ★分析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地构建

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旅游是无烟工业的论断被可持续旅游与绿 色旅游所代替。绿色旅游是旅游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依据减 量投入、重复利用与再循环的原则使用与利用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与对环境损害最小化的经济发展 模式。苏格兰的绿色企业计划指出:绿色旅游是一个用来 描述旅游部门最佳环境实践的词,它包括经营效率、环境 管理、废物、交通以及社会责任与生物多样性等话题。通 过认同绿色旅游企业计划的行为准则以及对他们行为的独 立审计,使企业承诺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工业旅游的运作模式:苏格兰绿色酿酒工业旅游 的例证 酒厂旅游是苏格兰重要的旅游项目。苏格兰酒厂特别 注重塑造绿色形象来吸引游客,即:酒厂环境安静、清新;接待中心是改建与再利用旧建筑而成;生产过程中尽可能 使用可再生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坚持“3R”原则的循环原则,如:酿酒残余的麦渣在过去一般被遗弃、换东西或卖 给当地农民作为动物冬季的饲料,今天通过把麦渣与蒸馏 过程产生的酒糟混合形成黑渣(dark grain),广泛用于农业。

酿酒过程中产生的热水过去被排入河流,现在用于养鳗鱼、小龙虾和种植土豆。酒窖使用的橡木桶是雪莉酒、马德拉酒以及白兰地酒废弃的橡木桶,即使是第二次使用,橡木桶还要使用2~3次,历时30到40年。废弃的橡木桶也被用来做篱笆、酒吧的凳子或用来熏制鲑鱼。 绿色旅游者是苏格兰绿色旅游计划的守护神,他们不断对旅游景区开发中的环境行为进行质疑。游客对酒厂环境质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外部环境退化对酒的品质的影响,如大麦中的农药、酸雨对水质、植树造林对水质与水量的影响等;另一类是用铜器蒸馏是否会引发威士忌中铜含量超标、排烟是否污染环境、泥炭采掘是否过量、橡树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排放物管理是否有效等。 绿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北京蟹岛度假村以产销“绿色食品”为最大特色,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塑造绿色的主要手段就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保证绿色与循环利用的措施是:不烧煤、不烧油、不烧锅炉,用的是地热、太阳能和沼气,物资能量大循环,基本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 水循环利用:度假村地下温泉出水温度65度,先提供冬季采暖之用,降温后供应客房;水温降到20度就引入鱼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未来的思考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中国前景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全世界广泛的重视。为了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生态旅游概念顺势而生。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迟,但基础雄厚,发展快,我们应加大投入和策划,让生态旅游在我国普及起来。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提出来的。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中国旅游业现状 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业化却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面临下降的威胁。虽然这些年旅游业价格一再下跌,广大百姓也可以享受的起旅游花费,但是普通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经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现在人旅游的目的更多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所以回归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无法满足。 然而同时,许多旅游区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坏有些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十分严重,过度的人工开发,过度的谋取暴利,环境已经不堪重负,旅游业的能否进一步发展成了问号。所以只有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让旅游和保护均有收益时,旅游业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生态旅游现状 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

【开题报告】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xx年,成都市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将建设现代农业基地确定为主要目标之一。经过四五年时间的城乡统筹试验,成都市现代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xx年,成都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85. 09亿元,比xx年增长4. 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达到8205元,比xx年增长15. 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70. 19亿元,比xx年增长4. 4%。具体到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近年来,在成都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断完善种植业发展规划,传统农业和优势特色农业产业2同步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带。xx年末,成都市粮食作物产量达到274. 78万吨,与上年产量相比稍有减少,为xx年产量的98. 5%;油菜产量达23. 86万吨,增长1. 8%;蔬菜产量达494. 69万吨,增长2.2%3。养殖业方面,通过调整畜禽结构和倡导规模养殖,成都市建成了一批生猪、肉(奶)牛、鸡鸭兔和水产等规模养殖场。xx年成都市获得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生猪养殖场45个,蛋鸡养殖场6个,肉鸡养殖场8个;获得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个,奶牛养殖场2个,蛋鸡养殖场3个,肉鸡养殖场1个,肉(獭)兔养殖场3个4。 然而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干旱、洪费、暴雨、泥石流、冰雹、雪灾、地震、禽流感、猪流感、植物病虫害等各种灾害给原本承受灾害能力就很弱的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不仅会延缓农业发展速度、阻碍农民增收、妨碍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增长,最终影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还会给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农业防灾减灾机制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农村经济毕业论文

关于农村经济毕业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而因其是在几千年的对自然界依赖非常大的农业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使得儒家文化从开始就崇尚稳定,即人与自然的稳定、人与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稳定,不仅对国人的伦理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也形成了其自身的精神内核:重群体轻个体,重义务轻权利,重和谐轻征服,重人世轻鬼神,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通过社会长期发展的积淀,以和、义、忠、信等传统文化内容体现出来,并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中华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思路 绥化市是黑龙江省典型的农业大市,下辖三市六县一区。近年来尽管绥化市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绥化市所辖的10个县(市)区资源差异很大,使得绥化市内部县市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呈现出马太效应。既有肇东、安达这样的全省十强县,又有兰西、明水这样的全省十弱县。异地经济发展思路就是在绥化农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条件下产生于基层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实践活动,2006年,绥化市下属安达市太平庄镇镇长陈福义向投资商宣传安达市招商引资的政策和发展环境,投资商出于市场辐射半径的考虑,没有看中距离市区较远的太平庄镇。但在安达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商最终把项目建设安置在安达工业园区,税收由太平庄镇和园区按比例分成。这个变通,不仅改变了太平庄镇的经济发展命运,而且开创了安达市乃至整个绥化市异地经济的新样本。而后得到上级的重视、推广和运用。2011年初,新任市委书记朱清文在基层调研中充分肯定了太平庄镇的做法,并针对绥化当时农业经济发展资源与项目结合途径矛盾突出的情况决定将太平庄镇的做法加以推广,提出在绥化市范围内无论谁引进的项目,都可以放到该市的任何地方落地建设,享受当地的所有优惠政策,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全市优势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优势地区强势发展,劣势地区借势发展。异地经济的精髓就是针对行政区域内农业发展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大的实际,树立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理念,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区域经济内优势资源共享。如今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思路已作为经济战略被黑龙江省委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生态旅游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发展模式调研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同时,也可以看到,全国各地城乡之间的差距(包括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基础设施的差距、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等等)也正在加速扩大,城乡之间的矛盾也越积越深。近年来,党中央之所以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提出要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的广大农村应如何作为?本文以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发展生态旅游的实例,进行了调研和探索。现将主要成果报告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的背景、内涵及重要地位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源于上个世纪的欧美发达国家,主要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使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从而使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制度)等方面逐步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我国城乡之间的各种经济、文化等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城乡一体化思想受到我国领导、学者和社会群众的普遍重视。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之后,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必

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深刻表明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 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等多种措施,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的认识 为了更好的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而生态旅游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一种绿色有效的发展路径。 (一)生态旅游以及农业体验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即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主要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

农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word精品

农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深化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归根到底,就是调整一切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新体制。要实现深层次改革应有的成效,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合理界定职能,正确处理党、政、群、企之间的关系(1)克服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存在行政化的倾向。发端于革命战争年代、建立在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习惯于"一元化"的 集中管理方式,大包大揽农村行政性事务,由此造成党、政、群、企不分,产生了行政化倾向。这不利于乡镇政府依法行使管理农村社会经济工作的行政职能,限制了市场中介组织自由发展壮大,从而使广大农民缺乏对市场信息变化的独立判断和自主选择。⑵克服乡镇政府行政权力弱化的倾向。长期以来,党组织对农村基层政权和执法机关干预过多,而"条块"分割又肢解了乡镇政府行政的职能,形成责任大、权力小、部门工作难协调的被动局面。(3)克服市场中 介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准行政化的倾向。目前乡镇的"七所八站"仍以准行政组织的身份出现,经常干扰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活动;而村民自治组织又受到乡镇党、政、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等"外部性"因素制约,实际上也无法开展经常性的群众工作。(4)克服农村社区群众性组织松散化的倾向。新时期农村出现的民间公益性组织和群体性自治组织,一直处于一种自生自灭、放任自流、自由发展的状态,甚至呈现出迅速蔓延的趋势。这对于长久地保持农村社会秩序稳定构成威胁。因此,今后应当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带领和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同时要注意处理好乡镇党、政、群各种组织之间的工作关系。目前乡镇党政关系的现状,大体上分为’种类型:第一种情况是党政机构分设,人员分离,职责明确,关系比较协调。第二种情况是党政机构虽已分设,职能划分也比较明确,但在实际工作中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仍存在着这样的和那样的矛盾冲突。第三种情况是乡镇党委包揽一切事务,事无巨细都由党委书记一揽子安排布置,而乡镇政府不能独立履行其职能。第四种情况是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之间工作关系不协调,存在问题较多的乡镇还很普遍。因此要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建立健全行政监督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此外还要着手解决乡镇各职能部门党组织逐渐脱离乡镇党委统一领导的问题。改革方向和具

关于农村经济毕业论文范文2篇

关于农村经济毕业论文范文2篇 关于农村经济毕业论文范文一:传统文化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而因其是在几千年的对自然界依赖非常大的农业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使得儒家文化从开始就崇尚“稳定”,即人与自然的稳定、人与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稳定,不仅对国人的伦理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也形成了其自身的精神内核:“重群体轻个体,重义务轻权利,重和谐轻征服,重人世轻鬼神”,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通过社会长期发展的积淀,以“和”、“义”、“忠”、“信”等传统文化内容体现出来,并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中华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思路 绥化市是黑龙江省典型的农业大市,下辖三市六县一区。近年来尽管绥化市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绥化市所辖的10个县(市)区资源差异很大,使得绥化市内部县市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呈现出“马太效应”。既有肇东、安达这样的全省“十强县”,又有兰西、明水这样的全省“十弱县”。异地经济发展思路就是在绥化农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条件下产生于基层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实践活动,2006年,绥化市下属安达市太平庄镇镇长陈福义向投资商宣传安达市招商引资的政策和发展环境,

投资商出于市场辐射半径的考虑,没有看中距离市区较远的太平庄镇。但在安达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商最终把项目建设安置在安达工业园区,税收由太平庄镇和园区按比例分成。这个变通,不仅改变了太平庄镇的经济发展命运,而且开创了安达市乃至整个绥化市异地经济的新样本。而后得到上级的重视、推广和运用。2011年初,新任市委书记朱清文在基层调研中充分肯定了太平庄镇的做法,并针对绥化当时农业经济发展资源与项目结合途径矛盾突出的情况决定将太平庄镇的做法加以推广,提出在绥化市范围内无论谁引进的项目,都可以放到该市的任何地方落地建设,享受当地的所有优惠政策,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全市优势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优势地区强势发展,劣势地区借势发展。异地经济的精髓就是针对行政区域内农业发展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大的实际,树立“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理念,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区域经济内优势资源共享。如今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思路已作为经济战略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写入文件,并号召该省条件具备地区推广异地安置招商引资企业的做法。 2传统文化与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的契合点 2.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传统文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首先是因为农业生产是衣食之源,只有衣食无忧生存才有保障。荀子主张“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绥化市是黑龙江省典型的农业大区、工业弱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在今后很长时期内还是要搞好农业经济发展。当前在异地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绥化市农业经济已取得初步成效,接下来还要有更大的发展,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