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评价的分类和功能

教学评价的分类和功能

教学评价的分类和功能
教学评价的分类和功能

①《课标》中的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归纳为课程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人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画成一条数轴,三条数轴在原点交叉,并相互间隔90°,形成空间立体三维直角坐标系。即所

谓的“三个维度”,只不过是个“文字游戏”而已!)

②课堂教学目标是:知识、技能、情感。

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目标有三条左右的具体目标即可。

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有时可以各自单独写成一条,更多的是两两合在一起写成一条,或是三三合写成一条。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教条主义,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撰写课堂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中,常用“知道”、“了解”、“理解”等词语来表述。

技能目标中,常用“学会”、“掌握”、“熟练掌握”等词语来表述。

情感目标中,常用“体会”、“体验”、“感受”、“认识”等词语来表述。

(见《课标》《教研手册》)

三、教学评价的分类

由于教学评价是针对教学某一方面的内容或活动展开的,因此,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以下类型:

(一)按评价基准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1.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为相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为常模参照测验。它的试题取样范围广泛,测验成绩表明了学生学习的相对等级。由于所谓的常模实际上近似学生群体的平均水平,所以这种测验的成绩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利用相对评价来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或比较不同群体问学习成绩的优劣是相当不错的。它的缺点是基准会随着群体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而易使评价标准偏离教学目标,不能充分反映教学上的优缺点,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2.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评价标准一般是教学大纲以及由此确定的评判细则。

为绝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为标准参照测验。它的试题取样就是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测验成绩主要表明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所以这种测验的成绩分布通常是偏态的。低分多高分少,为正偏态;低分少高分多,为负偏态。

绝对评价的标准比较客观。如果评价是准确的,那么评价之后每个被评价者都可以明确自己与客观标准的差距,从而可以激励被评价者积极上进。但是绝对评价也有缺点,最主要的缺点是客观标准很难做到客观,容易受评价者的原有经验和主观意愿的影响。

3.自身评价

这种评价既不是在被评价群体之内确立基准,也不是在群体之外确立基准,而是对被评价的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他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例如,某学生上学期的数学成绩是70分,这学期是80分,说明他的数学进步了;若该生的语文成绩两个学期都在80分以上,说明他的语文比数学要好些。自身评价的优点是尊重个性特点,照顾个别差异,通过对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判断其学习的现状和趋势。但由于被评价者没经过与具有相同条件的其他学生作比较,难以判定他的实际水平和差距,激励功能不明显。因此,在实践中常需把自身评价和相对评价结合起来使用。

(二)按评价功能分类

按评价功能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1.诊1.断性评价

这种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了解学习的准备情况,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由此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对待。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形成性评价进行的较频繁,如一个单元活动结束时的评估,一个章节后的小测验等。形成性评价一般又是绝对评价,即它着重于判断前期工作达到目标的情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重视形成性评价比重视总结性评价更有实际意义。

3.总结性评价

这种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来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总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借此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成绩做出全面鉴定,区分等级,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做出评定。

表12—1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对比

(三)按评价表达分类

按评价关注焦点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对评价资料作“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分析的结果有两种:一是描述性材料,数量化水平较低甚至毫无数量概念;另一种是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而产生的,包含数量化

但以描述性为主的材料。一般情况下定性评价不仅用于对成果或产品的检验分析,更重视对过程和要素相互关系的动态分析。

2.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则是从“量”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在复杂纷乱的评价数据中总结串规律性的结论。由于教学涉及人的因素,各种变量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为了提示数据的特征和规律性,定量评价的方向、范围必须由定性评价来规定。

可以说,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不可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匆视了另一方面。

3.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

这两种评价通常是根据评价内容的焦点来区分的。过程评价主要是关心和检查用于达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如何。例如,完成某一教学目标,用录像教材好还是用程序化教材好。因此,过程评价往往是在教学过程或教学设计过程进行的。它倾向于完成还需要修改的形成性评价的功能,但是也完成过程中对时间、费用、学生接受情况等方面的总结评价。成果评价或称产品评价是关心和检查计划实施后的结果或产品使用中的情况。例如,某录像教材的教学效果或某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它倾向于完成总结性评价的功能,但也可提供形成性评价的信息。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

为了做好各种教学评价工作,必须根据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确立一些基本的要求,作为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准则。具体来说,教学评价应贯彻以下几条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的评价结果,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因为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断,如果缺乏客观性就会完全失去意义,还会提供虚假信息,导致错误的教学决策。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应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

其次应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第三应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这就要求以科学可靠的评价技术为工具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公正严肃地进行评定。

(二)整体性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组成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由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教学任务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质量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来,表现为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因此,要真实反映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活动从整体上进行评价。贯彻整体性原则,首先要评价标准全面,尽可能包括教学目标的各项内容,防止突出一点,不及其余;其次要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抓住主要矛盾,在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和环节上花大力气;三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使其相互参照,以求全面准确地判断评价客体的实际效果。

(三)指导性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不仅使被评价者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为其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也就是说,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角度查找因果关系,确认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信息反馈,使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贯彻指导性原则,首先必须在评价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指导,不能缺乏根据地随意评论;其次要反馈及时,指导明确,切忌耽误时机和含糊其辞,使人无所适从;第三要具有启发性,留给被评价者思考和发挥的余地,不能搞行政命令。

(四)科学性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光靠经验和直觉,而要根据科学。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对教学发挥指导作用。科学性不仅要求评价目标标准的科学化,而且要求评价程序和方法的科学化。贯彻科学性原则,首先要从教与学统一的角度出发,以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确定合理统一的评价标准;其次要推广使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数据

和资料进行严谨的处理;第三要对评价工具进行认真的编制、预试、修订和筛选,达到一定的指标后再付诸使用。

五、教学评价的内容

我们知道,教学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要素组成,即教师、学生与教学手段或教学影响。只有当这三个方面能够发挥其整体效用时,教学才可能有效。因此,对教学进行评价也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对学生的评价

1.学习状态。学习状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投入状态,具体体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任何教学效果都必须通过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有好的学习状态就会有好的发展,并会通过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出来。学习状态包括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和生成状态。

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学生是否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从而达到以学促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的效果。

交往状态: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课堂上的人际交往与合作是否处于一种积极、融洽的状态。

思维状态: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和独创性。在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的过程中,学生的灵感是否被不断激发,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不断提升。

情绪状态: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

生成状态: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2.学习效益

关注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效益。学习效益是指对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占用和学生的实际收获或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投入产出的关系。教学中,要讲究这种投入产出比较,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我们假设课堂教学效益用

X/Y=?公式计算,“X”就是课堂教学学生的实际收获或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即“效果”;“Y”是课堂教学中学生花的时间和精力。该公式表明,“效果”与“效益”成正比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只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能判断课堂教学的效益。

学习效果体现在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达成度。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问卷法、观察法与谈话法的形式来检测学习效果。问卷法,指评价者编制一张试卷,用于检测学生的课堂收获:知识、技能、思想认识等。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些东西是很难用试题来检测的。这时,可以用观察与谈话的方式:观察课堂上师生的一言一行;课后,问一问学生的感受,听一听教师的自我评价。

(二)对教师的评价

关注教师的发展,必须关注教师素质。笼统地讲,教师的素质指教师从事教学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思想:从教学的宏观模式看,是素质教育模式,还是应试教育模式;是对社会需求和学生终生发展负责,还是对学生一己一时(升学)负责。从教学的微观过程来看,教授与反馈是否注意到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与学组织是否体现“主导”与“主体”的角色作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德育渗透等是否有所偏废或顾此失彼的现象。从动态的角度看:教师的教学思想随时间的推移是否在不断更新。

教学态度:教学态度是否严谨认真,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看:一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课标及学情是否研究透彻、把握准确;二是课前准备是否充分;三是课堂表现是否能严肃,不夸夸其谈,浪费时间,不目中无人。

教学能力: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应用是否符合启发性原则,体现目标性原则;教授行为能否引起有效的学习活动,使教学过程有张有弛、活泼生动;对课堂偶发事件,能否因势利导而又使教学活动不逾轨;教师能否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做到身心一体化的表达,使学生真切地受到教育、影响。

知识素养:包括两方面:理论素养,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实用,课后自己说课的理性分析,能否据理“自圆其说”;知识面,能否根据当时的教学需要,信手拈来相关知识充实教学。气质表现。精神状态是否饱满,仪表体态、举手投足是否得体。

(三)对教学手段的评价

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及策略以及所运用的教学机器。良好的教学手段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事半功倍,而对教学手段的不恰当的采用可能会教学效益日益减退。因此,对教学效益进行评价尤显必要。教学手段一方面表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则包括师生在其中教与学的环境。因此,对教学手段的评价也就包括以上两个方面:

1.对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评价

任何教师在从事教学时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与策略,有些方法与策略当被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时,则能使教师的教学如虎添翼,教学效率得以不断提升,而某些教学策略为某些教师所采用时不仅不能促进教师教学的发展,反而使教师的教学效益日趋减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进行科学的评价能够促使教师不断采取措施来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对教学环境的评价

教学环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促使教师的教学效率不断地提升,反之,则可能使教师的教学效益不断消减。对教学环境的评价能够促使学校、教师开动脑筋采取措施来促使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

校园环境包括:

(1)学生生活其中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应包括优美、雅致的校园自然环境,如宽阔的校园林阴大道,闲适的花厅水榭,标准的运动场地,清新的自然气息。浓厚健康的人文环境,包括健康向上的人际交流氛围,奋发向上学习精神,定期开展的校园文化、学习活动等。

(2)学生学习其中的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包括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师生、生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有效程度,情感互动的融洽程度以及教学活动开展中师生的幸福状态。

六、教学评价的功能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我们一般是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在评价一个系统的作用的时候,就要首先评价系统内各要素的组织形式及在运动状态下各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评价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作用,从而使系统发挥更大的功能。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专门研究了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具体可以概括为教学评价的如下几个功能:

1、诊断功能

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共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全面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如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中哪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就学生个人来说,主要是由于智力因素,还是学习动机等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教学评价如同体格检查,是对教学观状进行—次严谨的科学诊断,以便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2、激励功能

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则是一种促进和强化。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定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这是因为,较高的评价能给教师。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可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即使评价较低,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师生奋进的情绪,起到推动和督促作用。

3.调控功能

评价的结果必然是一种反馈信息,这种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教师据此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学生据此变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学评价有利于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随时得到反馈调节的可控系统,使教学效果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

4.教学功能

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甚至产生飞跃。如测验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它要求学生事先对教材进行复习,巩固和整合已学到的知识技能,事后对试题进行分析,又可以确认、澄清和纠正—些观念。另外,教师可以在估计学生水平的前提下,将有关学习内容用测试题形式呈现,使题目包含某些有意义的启示,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获得额的学习经验或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国内外教学评价的对比研究

一、我国对教学评价的研究

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认为教育评价起源于中国。远在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年东周时期的孔子就有教育评价思想,而《学记》中的评价思想则更为完善。教育评价理论最初起源于对学生的学力检验。在中国,自隋炀帝置进士科始,沿续了1300 年之久的封建科举制度,其实就是一个关于学生学力检测、评价的制度,作为一种最初萌芽,它在教育评价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至于教育评价的另一形式———教育视导,早在汉代就已在我国出现,这一制度一直沿续到全国解放以后。中国的教育评价萌芽虽然开始很早,但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桎梏,并没有进一步发展,它缺乏对教育全面的、科学的考察,并且存在许多弊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学评价也进行了多次改革。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强调要“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体系”。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我国教育中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2001年1月,《中国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建立促进教师、学生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由此可见,教学评价作为一种具有监督与促进学生发展功能的方式,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在吸收发达国家教育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1.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的研究

改革原有的教师中心模式为师生互动模式已成为共识。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偏重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技能、教学组织及教学媒体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生的能力、态度、情感变化、学习的参与程度、学习动机的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奉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全面均衡发展,关注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发展相结合,“育人”重于“教书”,彻底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取向。

2.课堂教学评价强调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研究

传统的教学评价一直以量化评价为主导,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标准化考试就是量化评价的典型应用。量化评价曾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量化评价的弊端逐渐凸显。诸如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是很难用量化的方式测量的。传统的量化评价以管理者为出发点,将师生排除在外,忽视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这是有悖于教育初衷的。量化评价严格以预期的一元标准为基准,忽视教育教学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因此引进新的评价理念与方法势在必行。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各国的教育实践中都呈现出质性评价逐渐取代量化评价的趋势。质性评价以“实践理性”和“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确定了学生与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记录与评价,是发展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结合。

3.引进多种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引进国外评价理念与方法。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档案袋评价的引进与应用。档案袋评价法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它强调教师与学生是评价的主体与参与者,采用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方式。以发展性档案袋为例,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目标、示范作品、学习成果以及学习过程等资源放入自己的档案袋,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体现了评价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发展性。诸如此类的新方法还有很多,例如苏格拉底对话评价法、作品展示法、问卷调查法及座谈法等。新的评价方法为课堂教学评价增添了活力。

4.关注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相统一的研究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作为教学的导向,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兼顾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外,同时构建了一个促进教师发展的平台,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教育行为和反思意识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无疑对教师的成长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培训部门各方面的支持才能达到。

二、美国教学评价研究与实施现状[2]

统观美国教学评价与研究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其某些方面的发展趋向,鉴于美国各阶段教学评价内在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本书仅以美国大学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向的展示使读者对美国各阶段的教学评价窥豹一斑,对美国教学评价的发展现状有一个大体了解。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美国的大学教学评价是由学校组织的,校外任何组织都无权干涉。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学校管理者、同行教师、学生、教师本人、校友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系主任评估、系统的学生评估、同行的评估意见等。

(二)教学评价贯穿教学系统的全过程

从教学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多个有目的、有顺序的教学环节的集合,各环节之间有机配合、相互影响,共同对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发挥合力作用。因此,要想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认真的了解和检查。美国著名大学在教学评价的系统性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1.授课前的准备

教师在教学之前的周密设计和充分准备是取得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教师良好教学态度的真实体现。学校要求教师将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如编写课程指南、选择学生参考书目、收集与研究教学案例、确定课堂讨论题目、挑选与复印学生阅读材料、安置和调试教学仪器、设计课后作业、开发测验和考试工具等反映教学准备情况的纪实性材料集中起来,交给校教师教学评价委员会,作为反映教学质量的基础档案或佐证材料。

2.课堂教学的实施

美国著名大学对课堂教学有许多具体而独特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标准包括如下个方面:(1)用清晰、准确并且幽默的教学语言,讲述抽象的学科内容;(2)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3)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渴望;(4)以分析和质疑的态度,介绍学科前沿理论以及发展趋势,不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陈旧的专业知识;(5)及时、科学地调整教学内容,使其与专业领域的变化密切相关;(6)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辨析和评判各种观点,分享各自的知识、经验和感悟;(7)认真、清楚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公平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8)给学生布置有价值的课后作业、研究项目和考试题目;(9)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资源;(10)始终保持旺盛的教学热情和严谨的教学态度。

3.课余时间的辅导

除了全面评价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以外,美国著名大学还特别注重考查教师在课后的教学表现。评价的问题涉及到:教师是否为学生安排了方便、足够的来访和答疑时间;是否及时批改和反馈学生的作业、论文或报告;是否及时回应来自学生的各种形式的课业询问,如电子邮件、电话、信函等;是否提供课外的实验技能辅导(理工科对此都有要求);是否认真指导学生小组研究等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评价,学校便可以清楚了解教师在课下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

(三)教学评价注重于学生的学业收获

美国大学里广泛持有的一种教学观点是,只有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明显进步,才能判定教师的教学是成功的。从他们的教学指标的内容中可以看到,他们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业收获。

1.关注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美国大学在学生评教中常问到“教师的授课对你理解学科内容有帮助吗?”“教学过程是否使你提高了分析能力?课堂的讨论能否提高你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这门课程以后,你的学科知识增加了许多吗?

2.关注学习课程的态度、兴趣和愿望

在评价教学中就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样问到:“你愿意上这门课吗?”“你希望在课后与教师一起讨论问题吗?”针对学习兴趣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教师的反馈能否激发你进一步探究学科知识的兴趣?”“教师设置的问题是否能把你带进研究的乐趣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愿望问到:“你是否渴望获得该课程更多的专业知识?”“课程是否激发了你在课下探讨问题的愿望?”“教学是否激励你建立更高的学习目标?”

3.关注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美国著名大学教学理念的精华是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创造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到见解的开拓型人才。这一目标在教学评价中都呈现得非常清楚,“教师的讲授能否使你对教学内容产生新的想法?”“教学内容是否可以引起你的创造灵感?”“你在课程学习中是否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以及是否向学生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等。

(四)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的严密性

美国大学认为学生教学评价表可以随时观察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可为教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各种感受。所以学生评教经常进行,多到每周一次。其中包含有开放性栏目,允许教师自选特色指标,也以由学生提出一些教改意见,实现了通用性和特色性的结合。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ETS)的“学生教学评估报告表”(SIR)中将评价等级分为“最好(前10%以内);比大部分人好(前30%以内);一般;比大部分人差(后30%以内);最差(后10%以内)”五个等级,评价主客体都能够很精确地掌握指标等级的划定范围。同时为了避免教师迎合学生给学生高分,这样学生给他的评价成绩会高一点,评价体系往往还要收集学生方面的数据,首先要问这门课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因为这代表了学生对任课老师的态度。还有打总分时不能只给个分数,还要指出每个老师跟学校其他上同类课的执教老师比较,大概站在哪个位置,做得好的学校甚至能分析出每个教师在全国的位置,并指出你在哪个方面有欠缺,需要改进。

(五)教学评价目的

美国大学教学评价结果的信息常提供给教师本人,用来帮助其改进教学;提供给管理者,进行诸如晋升、终身聘任、是否续聘和增加工资等决策;提供给学生,指导他们选课、选教师;

提供给同事,帮助他们参与课程开发。教师对于评价中自己的不足,积极的和同事探讨,同时向专家进行请教、咨询;教师对于学生评价中自己的指标低于学校的平均数的方面,要找学校教学服务中心的指导教师或者咨询人员帮他分析这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以便帮助他改进。所以,他们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

(六)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

美国的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多样,主要有谈话、测验、等级评定和论文式评价等。如果将学生作为信息来源,就有评价量表、书面评价、面谈和成绩测验等方法;如果将同行作为信息来源,就有听课、审阅教学材料、观看教学录像等方法;教师本人则使用书面报告、教学档案袋等。在评价中他们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形成评价法、综合性评价法等等。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注重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型数据库、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使评估的方法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教学质量评估来说,关于教师的各种日常资料可以录入数据库,评估人员不仅可以对本校的教师进行评估,而且可以与外校的教师进行比较。

三、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教学评价策略[3]

国内外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评价策略主要包括教学档案、学生评分、同行评价、个别信访、课程档案和课堂评价等形式。

(一)教学档案(Teaching dossiers)

学校为每位教师所建立的“教学档案”是对该教师教学成就的真实记载。它包括所有对该教师教学内容、质量、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议的相关文件,不但可用于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和奖励的依据,还可为其他形式的教学评价提供相关的背景,并为教学研究提供研究平台。

(二)学生评分(Student ratings)

学生对教学的评分是形成性和终结性两种教学评价中最常用的研究数据的来源。学生评分时所采用的问题一般都是有关教学活动方面的概述性问题,而且各门课程都需定期进行学生评分,这样有关人员可通过这些累计的数据对整个教学发展过程进行持续的观察研究,教师也可

通过比较和自己相类似的其他课程的评分,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期达到进一步改进的

目的。

(三)同行评价(Peer observations)

“同行评价”是指同行教师通过听课、评议会等形式对授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但是对“学生评分”评价形式的补充,而且也是一种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评

价形式。因为同行教师比学生更有能力对教材的难易度、教授内容的完整性以及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而且同行还能够把教学活动放在更加宽泛的背景下,对授课教师教学形式及方法等方面提出更实际有效的建议。有研究表明,同行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中

最合适、最不可缺少的形式。

(四)个别信访(Letters & individual interviews)

对学生进行个别采访所得到的评价是对“学生评分”评价形式的补充,目的是为了得到有关教

学活动的更加具体和详细的信息。而且通过这种评价形式得到的信息是其他形式所得不到的。例如,学生对教学的一些新观点新看法,或某位教师成功教学的案例分析等。而对于那些不愿在“学生评分”中回答问题的学生,在面对有技巧的采访人员或教师时常常会回答得更真实、

更客观。

(五)课程档案(Course portfolios)

“课程档案”是“教学档案”的一种补充形式,它集中体现了某一课程学生的学习状况,反映了该

课程授课教师特定的教学目的和效果,以及学生在课堂上学什么、怎样学和为什么学等问题。课程档案通常包括四项内容:(1)课程目的以及教学方法和结果关系的说明;(2)学生学习表现的分析报告;(3)通过课程评价手段收集到的学生反馈信息分析说明;(4)基于分析学生学习

状况及是否到达课程预期目标基础上的本课程的总结报告。对于教师而言,“课程档案”为继

续改进教学进行批评性的反思提供了平台;对于学校而言,可从宏观上观察整体课程相互间的关联与差异,从而决定对某些课程进行改进和取舍。

(六)课堂评价(Classroom assessment)。

“课堂评价”是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之一。教师可随时采用“课堂评价”来及时收集学生对每次课的意见,这些意见可帮助教师认清教与学之间的差异,及时调整自己教学的内容、速度、进度、方法等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以便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课堂评价”

包括一分钟问卷、一句话概要、重要相关事件问卷等形式。这一方法可以鼓励教师成为自己教学活动的监控者,从而促进教学反思活动的展开。在长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中,人们获得了以下的教学评价方法:

1、随堂听课

随堂听课是同行或教学评价者不定期通过对某个或某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观察来了解与评价其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在随堂听课之前,评价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1)事先准备事先准备一方面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就上课的时间、地点、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程度进行沟通,以便能够使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地评价。(2)课堂观察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观察不仅指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的全面、细致的观察,同时还是指被评价者通过自身的内在感受与外在信息反馈而对自身课堂教学的自我观察。(3)课堂记录就是听课将自己所看到、感受到的课堂教学情况尽可能详尽地加以记录。(4)课后调查指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参与评价主体对教学主体的课堂教学感受与看法进行了解。(5)评价反馈

指评价者将自己所获得的关于某堂课的看法全面客观的告知并评价者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2.量表评价法

他是指通过编制评价量表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量表评价法时,量表中的指标或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基础。指标是指具体的,行为

教学评价分类

教学评价有哪些分类 一、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的不同,一般将教学评价分为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一)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一般指在课程或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定。这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为确定学生在后继教程中的学习起点,预言学生在后继教程中成功的可能性,以及制订新的教育目标提供依据。 总结性评价着眼于某门课程或某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学生学业成绩的全面评定,因而评价的概括水平一般比较高,考试或测验所包括的内容范围也比较广,评价的次数不多,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学校中常见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或考查以及毕业会考都属这类评价。(二)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 形成性评价有点类似于教师按传统习惯使用的非正式考试和单元测验,但它更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测试,注重利用测量的结果来改进教学,使教学在不断的测评、反馈、修正或改进过程中趋于完善,而不是强调评定学生的成绩等第。正因为形成性评价以获取反馈、改进教学为主要目的,所以这类测试的次数比较频繁,一般在单元教学或新概念、新技能的初步教学完成后进行,测试的概括水平不如总结性评价那样高,每次测试的内容范围较小,主要是单元掌握或学习进步测试。相比较而言,总结性评价侧重于对已完成的教学效果进行确定,属于“回顾式”评价;而形成性评价侧重于教学的改进和不断完善,属于“前瞻式”评价。(三)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指为查明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实施的测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形成一套适合每个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教学方案,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状态,发现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等。教师获取这些情况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其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主要用途有三个方面:(1)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常在教学前如某课程或某单元开始前进行测验,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教学开始时已具备的知识、技能程度和发展水平。(2)确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通过安置性诊断测验,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上的个别差异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经过合理调整使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要。(3)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诊断性评价,主要是用来确定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及其成因的。 二、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根据评价所依据的不同标准与解释方法,可以将评价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是以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重视个体在团体内的相对位置和名次,它所衡量的是个体的相对水平,因而又将这类评价称为“相对评价”或“相对评分”。常模参照评价以常模为参照点,常模实际上就是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以学生个体的成绩与常模比较,就可以确定学生在团体中的位置,知道他的成绩在团体中属于“差”、“中下”、“中上”还是“优”。常模参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优点,因而可作为分类排队、编班和选材的依据。它的缺点是在排队选优时,对于个人的努力状况及进步的程度不加重视,尤其对于后进者的努力缺少适当

音乐教学模式

音乐教学模式

[原创]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系统分类:教材研究 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关教学程序的“策略体系”或“教学样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转化形式,它是用于设计课程、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基本框架。 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它使教师明确教学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样做,后怎样做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音乐教学模式 音乐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上的应用,是在一定的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为完成待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具体可操作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的基本框架。 音乐教学模式分类 分为情感模式、行为模式、认知模式三类: 情感模式是以感知美、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如参与——体验模式,情境——陶冶模式等。行为模式,是以培养动作的和心智的技能为目的的一种模式,如示范——模仿模式,行为辅助模式等。认知模式是以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如传授——接受教学模式(包括传统模式、启发模式、讨论模式等),引导——发现教学模式,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探索——创造教学模式等等。 音乐教学模式的运用 下面介绍的中小学常用的几种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远不止于这几种。而且每种模式都可以有许多变式。 音乐教学中没有那一种单一的模式能够完成所有类型的音乐学习,或者说,不论哪一种模式都不能为适用于所有的学习风格而设计,因此我们不应把种种方法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模式上。 在运用教学模式时,必须从实际出发,以音乐为本体,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按照课标、目标要求,选择最佳方案,以取得最优的课堂效果。 一、参与——体验式 1)主要目的 “参与”是在课堂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体验”地指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直接亲身体验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 2)教学实例 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片断——《小白菜》、《太阳出来喜洋洋》 ①、聆听两首歌曲录音范唱,根据演唱歌曲的第一句歌词及两幅图画,为歌曲确定歌名,分别为《小白菜》和《太阳出来喜洋洋》。 ②、聆听两首歌曲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对比,为图画选择颜色。学生以阴暗的冷色表示《小白菜》,以明快的暖色表示《太阳出来喜洋洋》。 ③、视唱《小白菜》边唱边划旋律线,画出前四句每句的结尾音2165 ..,教师在乐谱上用色笔标出。

谈数学课堂教学评语的功能及其运用

谈数学课堂教学评语的功能及其运用 多年来,传统的教学研究都是围绕学科自身进行的,诸如如何进行知识传授、学法指导、能力培养等等,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评语的育人功能。而许多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而且还有良好的观察、倾听和谈话的技能。他们很注重教学评语对学生的影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评语在教学中的地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所谓课堂教学评语,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是指明学生学习活动申某个细节正确与否的一种语言描述。我们主张积极的课堂教学评语,因为它是学生及时了解自我、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还是沟通思想情惑、推进积极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消极的课堂教学评语,则会干扰课堂教学的进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对形成学生积极的思维起副作用。 在具休教学中,这些积极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结合数学课堂教学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做法。 一、反馈信息功能 客观、正确的教学评语,是学生及时获得对知识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途径,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学习中的差距,检验学习中的得失,从而调节学习过程节,改进学习方法,优化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时赞同的

评定,是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强化其学习的积极性、促成其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的评语,可指明学生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在数学教学中,表现为解题方法的繁与简、速度的快与慢、思路的敏捷程度、广阔程度,作业书写的好与环,以及要改迸的途径等,它会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例如,在一节数学公开课上,学生完成了对题目的板演,执教老师问:同学们看,该同学做的对不对?“对”几乎是齐声回答。“谁还有什么补充的吗?”这时一个同学站了起来:“我认为该同学虽然把题做对了,但他的态度不认真,字迹潦草不说,还不用直尺画数轴,结果把数轴画的像弧线…”老师频频点头,并投去赞同的目光,“这个同学说得很对,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有认真的态度,踏实的作风……”。我想这是该课成功的地方之一。 再如,在课堂上提问时,有的同学不举手就喊,这时教师说:“我喜欢xx同学发言先举手。”以及纠正作业时,“某某同学的作业总是全对,解法简捷,书写流畅。”这种评价效果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榜样”的作用。 三、调节教学功能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的评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活动迸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估,既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记住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又可

课程评价及其意义、课程评价的功能

课程评价及其意义、课程评价的功能 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设计、编制和实施所做的各种形式的评定。 关于课程评价的定义有:(1)课程评价就是测量学生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行为的目标程度;(2)课程评价就是将学生的学业与某些标准进行比较;(3)课程评价就是选择和分析有关信息,确定课程决策的方案;(4)课程评价就是运用专业知识,判断课程实施的过程。因此,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学业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英语为“Student Assessment”或“Performance Assessment” 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业,可以了解学生学业的进步或退步状况,掌握教学与学习效果。测量是学业评价的一种特殊手段,它是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业作出评价。 课程评价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判断其价值和适宜性的,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收集系统全面的有关资料,对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比较、判断其价值和效果;是为调整、改善、选择、推广、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科学的、客观的依据。 (2)课程评价的功能 1)需要评估 在一项课程计划拟定之前,应首先了解社会或学生的需要,以作为课程开发的直接依据。这项任务可以由评价来承担。 2)诊断与修订课程 对正在形成中的课程计划,可以通过评价有效地找出其优越点及

成因,为修订提供建议。这种反复的过程可使课程达到尽可能完善的程度。 3)比较与选择课程 对不同的课程方案,可以通过评价比较其在目标设置、内容组织、教学实施以及实际效果等方面的优劣,从整体上判断其价值,再结合需要评估,对课程作出选择。 4)了解目标达成程度 对一项实施过的课程计划,评价可以判定其结果,并通过与预定目标的比较对照,判断其达成目标的程度。 5)判断成效 一项课程或教学计划在实施后究竟有哪些成效,可以通过评价进行全面衡量,作出判断。这种判断不同于上述对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而是对效果的全面把握,包括对预定目标之外的效果的把握。

教学评价模板70241

教学评价模板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与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常用的教学评价种类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在做课程教学设计的同时进行,其结果反映在“学生特征分析”栏中;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随时填入课堂教学设计表中的“形成性评价”栏中。必要时可组织听课评议,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总结性评价则在整门课程结束后进行,根据测试的结果,进行教学效果分析评价。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是学习效果评价。它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更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1.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它的质量决定了整个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于课堂教学应经常进行科学地评价,以便肯定优点,发现不足,及时反馈,便于改进。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级。一级指标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3大项,下设14项二级指标、39项评价期望标准,如表1所示。

表1:课堂教学评价表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班级:_______________评价人:_____________

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需要设置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值,进行量化处理,如表2所示。其中: (1)表中给出的权重值为通用值。在具体运用时,各单位可根据学科不同自行拟定权重值的标准,但必须满足:1321=++F F F ;1151211=+++F F F Λ;1272221=+++F F F Λ;13231=+F F (2)计算每项指标实际得分(综合加权得分):∑∑==?==4 141 2020i i i i jk j i i x x R V n F F R V n F X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上曾经片面的把甜言当作鼓励,把蜜语当作呵护,使数学课堂评价失去了实效性,学生或变得麻木,或变得贪婪,种种负面效应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究竟需要怎样的评价?什么样的评价语言才是最有效的呢?因此我们在半月谈中开展了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专题研讨,通过问题的征集、课堂对照、论坛跟帖等过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结合大家的观点与网上资源,我们搞了这次“集成性讲座”,所谓“集成”就是指集中了大家的经验、汇聚了大家的智慧,由我进行综合整理的一个汇报性质的讲座,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可能存有个人的感受与理解,如有不 当之处,还请各位聊友批评指正。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就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与对话,能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数学的认识等,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能指导学生思考、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评价语言就是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因此我们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之前,首先要明 确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评价的目的: 根据新课程的诠释,“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学习成果的甄别与选拔,也不是单一的判断是与非,它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给予的倾向性意见。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所以我们的定位就是:判断与诊断同步、激励与促进并行,明理与导向共存,让学生通过课堂评价实现思维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沟通,学识上的提升,从而让课堂教学因评价而美丽! 那么在课堂评价中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呢?我想我们要实现这样四个转变: 评价原则: 1、评价主体从双边到多边的转变。 在当前教育理念下,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从双边对话式到多边互动式,不仅是由老师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评价学生,不仅是一对一的进行评价,还可以是小组内外的群体评价,不仅是真实的人物来评价,还可以是虚拟的学习伙伴来评价,例如:在某教师组织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在学生做题闯关后屏幕上出现:祝贺你过关!的字样与喜欢的卡通形象等。另一方面,我们还当关注评价的客体,也不应该仅仅停留与行为主体进行评价,还应关注群众性的即时评价,比如倾听者、协作者等。 2、评价形式从单一到多样的转变。 评价的形式不要局限与语言上的呈现,还可以通过你的眼神、动作、手势、微笑等体态语言达到评价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引进第三者评价,比如学习伙伴的语言提示,比如电脑课件的动画效果,比如卡片评价、课堂表现记录卡等。 3、评价语言从笼统到具体的转变。 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评价最直接的工具,也是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最佳方法,因此我们给学生的评价必须是真实的、真诚的、真心的、具体的,不能讲套话、空话、假话、大话,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夸大学生的成绩,说好话不等于绝对的鼓励,我们应当学会直面学生出现的错误,适度的评价学生的表现,不要一味的“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要让评价语言具有生命的色彩,好——好在哪?棒——怎么棒?一定要具体,既要对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评价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很多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的一般作用能够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改进教学与检验教师提供依据 教师利用评价的结果能够明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水准,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方式是否有效、学生的接受水准和学习状况,从而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持续提升教学水平。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如果评价后的学习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符,表明教师完成了教 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如果评价后学生的学习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不相符,那么教师必须重新考虑教学目标的适当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虑 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 2.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反馈 通过教学评价,学生能够有机会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学习的水准如何,是进步 了还是退步了,是比其他同学学得好,还是比其他同学学得差。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管理作用。教学评价反映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能够为教学管理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也为学校的人事决策提供依据。另外,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可为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提供证明,并成为选拔与淘汰、升留级、是否毕业等决策的依据。 4.强化激励作用。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使教师和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对教师来说,适时的客观的教学评价,能够使教师明确教学工作中需努力的方面,对学生来说,适当的测验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5.评价作为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的一种工具,用于查明在达到一整套教学目标时,可供选择的程序是否同样有效。例如,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检验教学实验的成败,能够对新旧教材、教法等作出比较性判断。此外,教材、教具的开发,课程设置和师资素质的调查,学生水平的研究都离不开教学质量评价的协助,教学评价已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6.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科学化,促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即要遵循教学规律实行教学。定期对教学情况实行检查和评价,能够揭示哪些做法符合规律,哪些做法违背规律,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达到水准如何。这有利于调整教学过程,促动教学过程科学化。 7..有利于端正教学思想,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SOLO分类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_吴有昌

收稿日期:2008-02-26  作者简介:吴有昌(1974-),男,广东韶关人,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师;高凌飚(1944-),男,广东汕头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 N o .3,2008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C H I N A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2008年6月 J u n .,2008 S O L O 分类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吴有昌1 ,高凌飚 2 (1.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S O L O 分类法是一种新的评价理论,它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值得深入研究。S O L O 分类 法对学习理论的贡献是:把“阶段”观念迁移到具体的学习任务,使之能应用到教学实践;解释了功能方式的转换,克服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困难。教学评价中的应用包括:为评价学习的质量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为不同学科的教学评价构建了一个比较学习质量的共同平台;为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S O L O 分类法;教学评价;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 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8)03-0095-05 S 0L 0的英文全称为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O b s e r v e d L e a r n i n g O u t c o m e ,即可观测学习结果的结构。S O L O 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发展阶段学说,由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比格斯(B i g g s )教授及其同事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提出,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近年来S O L O 分类法开始在国内得到介绍,其学术观点逐渐被同行所接受,也逐渐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为了让更多的同行认识S O L O 分类法的重要性,很有必要对其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开展深入研究。 一、S O L O 分类法概述 (一)S O L O 理论的起源 比格斯教授提出的S O L O 分类法与皮亚杰的发展阶段学说在两个方面上一致:(1)认为儿童在思维及建构理解方式上与成人有质的不同,并努力建立起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程序模式;(2)关注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认为描述学习发展和认知结构的最佳方法是分析学生对问题的反应。这体现了S O L O 分类法对皮亚杰的发展阶段学说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S O L O 分类法的产生又与皮亚杰的发展阶段学说所遇到的矛盾密切相关。皮亚杰的发展阶段学说在发展中遇到了两个主要矛盾:(1)皮亚杰理论中所谓的“异变”现象普遍存在,阶段概念的可行性受到质疑,用发展阶段理论难以解释;(2)皮亚杰理论难以应用到学科的教学中去。为了解决这两个矛盾,以比格斯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个人的总体认知水平是一个纯理论概念,是 95

教学评价有什么功能

第一章 1. 教学评价有什么功能? 答:教学评价的功能:(1) 教学评价具有能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功能。(2) 教学评价具有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功能。(3) 教学评价具有反馈师生教学,帮助师生改进教学信息的功能。(4) 教学评价具有激发师生主观能动性的功能。(5) 教学评价是具有教学互动和交流功能。 2. 教学评价有哪些评价方式? 答:教学评价的方式:(1) 定量评价(2) 定性评价。 3. 教学评价应遵循哪几条原则? 答: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1) 方向性原则。 (2) 客观性原则。(3) 全面性原则。 (4) 教育性原则。(5)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6) 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7) 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4. 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答: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价值”概念,从哲学角度讲,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当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主体而言是具有价值的,否则是无价值的。所谓教学评价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学评价与主体人之间需要的关系。但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可以是个体的人需要和由人组成的社会的需要。不同的人对教学评价的机制进行价值判断时,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判断倾向,就构成不同教学评价取向,即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还是为了满足个体人的发展需要,也就是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社会”为本。价值取向是人们对事物作出价值判断时所持的一种倾向性。 就目前来讲,在教育价值观上,应当变革长期以来只片面强调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观念,确立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并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教学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应当成为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教育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也是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 第二章 1.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价值取向是什么? 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价值取向是:(1) 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本。(2) 教学评价应该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3) 评价要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数学教学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于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理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评价目标多元化。 新课程提出多元化的评价目标,评价的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以往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就,关注学生的表现,忽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利于教师发展的。通过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考查,不只是看学生的表现,还促使教师认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评价其目标也应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几个方面的功能: 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 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方法或学习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以往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特别是以知识技能评价为主要内容、以书面评价为主要方式的评价。评价吏多地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功能。这种评价取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限制了教师在课程开发和促进学生发展上的能动性。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数学课程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又具有导向作用,如果只是将评价的目标限定在学生对概念、运算和解题技巧的考核上,就会使教师和学生只关注这些目标,忽视其他方面的目标,特别是那些不能简单地用一张考卷和一个分数来确定的目标。比如学生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学生学习过程的目标,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在多数传统的数学试卷中,考查的内容基本是计算技能和解决固定模式问题的能力,应用题也局限在一些标准的类型题中。像以下这样的问题是司空见惯的。 填空; (1)3.05吨:( )吨( )公斤;10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分数单位是÷的真分数有( )个。 (3)一个小数扩大100倍后,小数点再向左移动一位得数是12.3,原来这个小数是( )。 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在括号里面画“/”,错误的画“x”: (1)一个分数的分母一定,分子和分数值成正比例。( ) (2)4是0.5的倍数。( )

评价在教学中的意义

评价在教学中的意义 评价是近几年来,广大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以新课改为背景,不断探索、尝试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它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和即时的评估,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评价作为师生之间交流的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而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即时评价”方式,不仅对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也对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如此,课堂中良好的“即时评价”因增添了许多情感和人文因素,而使得课堂生动、活泼了起来。 通过学习不难了解评价的方式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使用价值,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发挥和自身业务的提升。 人的八种智能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好坏之差。它们之间只是领域不同,却各有所长。对于每个学生而言,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长处的地方。正是应了咱们古人的那句话,“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对于不同智能的高低表现,不能简单、概括地予以肯定或否定,而是要密切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给予有针对性的积极的课堂“即时评价”,从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并促进不同智能级别的学生都能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喜欢数学,愉悦地学习,让学生在不同的数学领域里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成绩,记录下自己的进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别是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一张试卷解决一切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评价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评价除了上述目的,还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尤其是评价,重视了对学生在一节课中各个环节的评价。首先,重点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能与其他同学合作探讨相关的数学问题,是否独立思考并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等等;其次,选择恰当的语言,适时的时机,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再有,这种评价是把双刃剑,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自我的教学行为,这本身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在评价中,“教学相长”,在评价中,增加师生感情,在评价中,提升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而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的一般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改进教学与检验教师提供依据 教师利用评价的结果可以明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方式是否有效,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状况,从而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如果评价后的学习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符,表明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如果评价后学生的学习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不相符,那么教师必须重新考虑教学目标的适当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虑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 2.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反馈 通过教学评价,学生可以有机会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学习的程度如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比其他同学学得好,还是比其他同学学得差。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管理作用 教学评价反映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可以为教学管理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也为学校的人事决策提供依据。另外,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可为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提供证明,并成为选拔与淘汰、升留级、是否毕业等决策的依据。 4.强化激励作用 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使教师和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对教师来说,适时的客观的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工作中需努力的方面,对学生而言,适当的测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模板57170

百度文库 1 教学评价模板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切 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与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常用的教学评价种类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在做课程教学设计的同时进行,其结果反映在“学生特征分析”栏中;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随时填入课堂教学设计表中的“形成性评价”栏中。必要时可组织听课评议,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总结性评价则在整门课程结束后进行,根据测试的结果,进行教学效果分析评价。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是学习效果评价。它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更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1.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它的质量决定了整个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于课堂教学应经常进行科学地评价,以便肯定优点,发现不足,及时反馈,便于改进。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级。一级指标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3大项,下设14项二级指标、39项评价期望标准,如表1所示。

百度文库 2 表1: 课 堂 教 学 评 价 表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班级:_______________评价人:_____________ 编 号 评 价 指 标 达 到 等 级 评 价 期 望 标 准 一 级 二 级 完全 达到 (优) 大部 达到 (良) 基本 达到 (中) 部分 达到 (差) A 教 学 设 计 (1) 教学目标 (11)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切合学生实际。 2.各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层次合理,分类准确,描述语句具有可测量性。 3.密切结合学科特点,注意情感目标的建立。 B 教学内容 (12) 1.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 2.按照科学的分类,对教学内容进行正确地分析。重点、难点的 确定符合学生的当前水平,解决措施有力、切实可行。 3.根据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确定知识点;各知识点布局合理,衔接自然。 4.根据学科特点,注意到思想教育的内容。 C 教学媒体 (13) 1.教学媒体的选择符合优化原则,注意到多媒体组合应用。 2.所选媒体适合表现各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能起到深化作用。 3.教学媒体的使用目标(在教学中的作用)明确,使用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4.板书设计规范、合理,能紧密结合学科特点,有一定的艺术性。 D 教学策略 (14) 1.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2.遵照认知规律选择教学方法,注意到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3.各知识点的教学过程结构类型与所选择的教学方法配套;整 节课的教学过程结构自然流畅、组织合理。 E 形成性检 测(15) 1.形成性练习题覆盖了本节课各知识点的所有学习目标层次。 2.形成性练习题数量简洁、文字精练,表达准确、便于检测。 F 教 学 过 程 (2) 目标实施 (21) 1.整节课围绕目标进行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知识点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能及时进行 检测。 G 内容处理 (22) 1.在课堂教学中,对各个环节、各知识点占用的时间分配合理, 总体掌握准确。 2.分清主次,重点突出;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H 结构流程 (23) 1.按照设计好的流程方案进行教学,做到照办而不呆板、机械, 灵活而不打乱安排。 2.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I 媒体运用 (24) 1.演示实验、应用媒体时,操作熟练、规范正确,视听效果好。 2.媒体出示时机合适,使用方法得当,取得预期的效果。 3.板书整齐,字迹清晰,书写规范,无错别字。 J 能力培养 (25) 1.注意对学生的智力、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K 课堂调腔 (26) 1.注意师生的交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 方法。 2.组织能力强、课堂教学秩序好。 3.时间掌握准确,教学效率高;能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L 教师素养 (27) 1.仪表整洁、大方,教态端庄、自然、亲切。 2.讲普通话。口齿清楚、发音正确,表达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和感染力。 3.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4.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M 教 学 效 果 (3) 课堂反应 (31) 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得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 2.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默契。 N 达标程度 (32) 1.形成性测试中,大部分同学反应积极,回答问题勇跃。 2.回答问题正确率高达90%以上。 3.课外作业完成顺利,单元测验合格率在95%以上。 备 注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的功能 一、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专门研究了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具体可以概括为教学评价的如下几个功能: 1、诊断功能 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共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全面的评价工炸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如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中哪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就学生个人来说,主要是由于智力因素,还是学习动机等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教学评价如同体格检查,是对教学观状进行--次严谨的科学诊断,以便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2、激励功能 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则是一种促进和强化。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定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这是因为,较高的评价能给教师。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可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即使评价较低,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师生奋进的情绪,起到推动和督促作用。 3.调控功能 评价的结果必然是一种反馈信息,这种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教师据此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学生据此变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学评价有利于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随时得到反馈调节的可控系统,使教学效果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 4.教学功能 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数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甚至产生飞跃。如测验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它要求学生事先对教材进行复习,巩固和整合已学到的知识技能,事后对试题进行分析,又可以确认、澄清和纠正--些观念。另外,教师可以在估计学生水平的前提下,将有关学习内容用测试题形式呈现,使题目包含某些有意义的启

评课的功能认识

正确认识评课的功能 1 、判断功能 判断功能主要是指通过评价可以了解教师目前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被评价者的实际教学水平,根据评价结论还可以区别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判断被评价者是否达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课堂教学的诸项要求,从而为确认、评选等鉴定性工作服务。 2 、导向功能 导向功能主要是指评价标准本身具有导向的机制。一方面,以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思想、理念为价值取向而制定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客观上就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参照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通过教学评价过程中被评价者现实的教学状况与评价标准之间存在差异程度的信息反馈,可以为行政部门加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可以让教师了解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改进和完善,使教学活动不断地向价值目标靠近。导向功能的实质在于使教学活动既以教学目标和规范标准为起点,又以教学目标和规范标准的最终实现为归宿。 3 、激励功能 激励功能主要是指评课具有激发人的动机的作用。肯定的评价必然对教师产生积极的作用,使他看到成绩,增强自信,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和行为,相反否定的评价则可能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但作为被评价者,每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都有获得较高评价的追求,教学评价结果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必然有高下之分,它让被评价者在看到自己差距与不足的确良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并激发被评价者的竞争意识,激励每一个被评价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评课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中竞争机制的引入。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和调动教师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其更加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 对于以上三种功能,新课程更强调激励功能。

教学评价的分类

教学评价的分类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都属于这种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总结性评价重视的是结果,借以对被评价者做出全面鉴定,区分出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做出评定。 电子档案袋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电子档案袋评价,能真实地记录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足迹,督促学生经常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子档案袋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目的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多元化原则、自主反馈原则、全面性原则、个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请从实施时间、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作用四个方面,比较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特点。 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的不同,一般将教学评价分为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一)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一般指在课程或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定。这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为确定学生在后继教程中的学习起点,预言学生在后继教程中成功的可能性,以及制订新的教育目标提供依据。

教学评价试题

教学评价 1、在学生进行学习新知识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摸底”考察,这是属于(A)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自身评价 2、(单选)教学评价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教学评价有时也带有一定的主观臆断。 B、教学评价总是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教学评价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找出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D、教学评价是依据教育目标及有关标准对教学活动做出判断的。 3、(单选)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什么功能(B) A、诊断功能 B、调控功能 C、激励功能 D、教学功能 4、(单选)诊断陛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B ) A、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旌。 B、诊断性评价的范围比形成性评价广,包括认知、动作技能以及情感领域等。 C、形成性评价一般是相对评价。 D、诊断性评价比形成性评价进行得频繁,比如某课某单元结束后的小测验。 5、(单选)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 D ) A、科学性、 B、指导性 C、整体性 D、客观性 6、(单选)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学评价功能主要体现为( B ) A、筛选学生 B、监督学生 C、评定学生等级 D、惩罚学生 7、(单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侧重于过程管理的评价是(D) A、终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8、(单选)教学评价是教与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评价理解恰当的是( C ) A、教学评价主要有诊断、监督、评定和筛选等功能 B、教学评价只发生在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如期末考试 C、教学评价是对教育现象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 D、教学评价最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依据,便于其调节进度来适应学校教学计划 9、(单选)测验法、调查法和观察是评价时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关于他们的阐述最恰当的是(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