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复习(二)近现代列强侵华史

专题复习(二)近现代列强侵华史

专题复习(二)近现代列强侵华史
专题复习(二)近现代列强侵华史

专题复习(二)近现代列强侵华史

[中考专题提示和考点检索]

1、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列强侵华的特点及在华势力的消长息息相关。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导致各国侵华势力的消长。因此复习时应特别注重中外知识的联系,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来看待。

2、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发动侵略战争、强签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镇压中国人民革命、干涉中国内政、经济侵略、精神文化侵略。

3、列强侵华的影响——其影响是双重的。列强侵略造成了中国长期的落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促使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救国道路的探索。

问答题:

1、在近现代历史上,美国侵华政策发生了哪几次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答:(1)1899年以前,主要跟随英法等国,充当侵华的配角。原因:同西方列强相比,力量还不强大;同时它致力于西部的领土扩张,忙于内战,以及侵略拉丁美洲。

(2)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原因:19世纪后期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生产居世界首位,以经济实力为后盾。

(3)一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打破了日本在一战期间独霸中国的局面,又回到“门户开放”的政策上来。

(4)二战后,扶蒋反共。原因:凭借战后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5)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孤立,军事上威胁,经济上封锁,采取敌视态度。

(6)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经济处于低速发展时期,侵越战争受挫,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与苏联争持处于防御状态。

2、日本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后,其对外活动概括为哪些方面?

答:侵略其他国家、向西方学习、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专题复习(一)近现代列强侵华史

中国近代史是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逐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发动的六次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世界近代史 大二上册名词解释

织田信长泰姬陵东印度公司通讯委员会莱茵邦联 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航海者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西欧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封建贵族、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贵金属的渴求。《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富庶的夸张描绘,进一步煽动着欧洲人的寻金热情。15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垄断了东西方传统通道,也促使西欧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此外,快速帆船的制造,指南针用于航海及地圆学说的盛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最初由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组织远洋航行。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此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增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教皇子午线 葡萄牙和西班牙划分势力范围的分界线。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葡为争夺殖民地和市场而大动干戈,互不相让。1493年5月,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发布训谕,规定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处,自北极至南极划一条线,区分西、葡的势力范围。1494年6月,两国据此正式签订了《托德西拉斯条约》,并同意将此线西移至西经43°40'。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后,两国在太平洋再起冲突,并于1529年签订《萨拉戈萨条约》,规定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处划一线,线的东西两侧分别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这两项条约,揭开了欧洲殖民列强瓜分世界的序幕。 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个运动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英、法、德、西等欧洲国家。一些新生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号召下,把矛头直接指向教会神权统治,他们以人文主义为旗帜,主张尊重自然和人权,强调发展个性,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迷信愚昧;表现乐观主义,反对悲观主义。因而人文主义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也是新文化的基本内容,它逐渐形成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表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但是,它并不是对于古典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它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的重重禁锢,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在人文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学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新的政治学、史学和教育学相继出现,产生了一大批多才多艺的代表人物,使文艺复兴时代成为硕果累累、人才辈出、灿若群星的时代。 马基雅维里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律师家庭。曾长期担任佛罗伦萨共和国政府外交、军事等要职。因涉嫌反对美第奇家族而被逮捕,不久获释,归隐乡下开始著书。1513年,代表作《君主论》问世。全书26篇,主要论述为君之道。通过对历史和时事的分析,具体说明君主应具备的条件和才能,以及治理国家的策略。明确指出,要使国家统一,唯一的办法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具有无限君权、并掌握强大军队的君主政权。他主张君主应把国家利益放首位。君主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背弃信义、不择手段。在他看来,政治归根结底是力量问题。他的政治学说,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民族国家、实现祖国

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宗教侵略

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宗教侵略 (作者:苦竹)原创于: 2012-11-27 马克思早在1843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近代宗教是压制殖民地的工具”。 近代史上,洋毒药(鸦片)、洋枪炮、洋宗教,是列强侵华的三大工具。 一、西方宗教势力乘机大举侵华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逐渐成为西方统治阶级赖以驯服、压迫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工具。 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中文也可译为公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三大教派统称为【基督宗教】。中文的“基督教”一词有时被专指【基督新教】。近代国人称【基督宗教】为“洋教”。 17世纪以前到中国来的西方【基督宗教】传教士,一般都是注意尊重中国礼俗政教的,未给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和民生带来明显的危害。所以,中国的统治者和老百姓,对“洋教”都保持一种温和的宽容态度。唐初从波斯传入的基督教,曾受到太宗、德宗的扶持。1601年,当尊重中国习俗、粗知儒家经典的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北京后,受到了明朝万历皇帝的热情礼遇。外国洋教人士【汤若望、南怀仁】还分别在明、清朝廷担任官职。 18世纪,随着以罗马教皇为首的梵蒂冈教廷所传播的天主教干涉中国内政,禁止中国天主教徒遵守中国政令习俗,不准敬神佛、尊孔孟、祭祖先,致使清康熙帝震怒,于1 717年下令禁止西洋人在中国传教。此后,雍正、乾隆、嘉庆历朝,洋教都原则上被悬为厉禁。至【道光】时,在列强坚船利炮和洋十字架的胁迫下,才被迫开放教禁。 在近代列强侵华的过程中【基督宗教】传教士们秉承本国政府的意志,充当了侵略中国的工具。传教士们不但滥建教堂,网罗不良之徒,亵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对华进行文化侵略,而且霸占田产,抢夺民宅、纵容无赖教民、欺压良善、胁迫官府、干涉司法。

第6讲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第6讲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备考指要】 1.结合近代中国屡遭侵略的屈辱史,深刻理解“落后挨打”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 2.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奋起,特别是爱国志士的优秀品质对当今爱国主义精神的启示。 3.纵观近几年高考,从命题的角度上看,着眼于历次侵华战争的背景、签订的条约、影响及各阶层人民的抗争的分析,并注意与世界历史的联系。 【自主学习】考点1 鸦片战争 1.背景:(1)国际:英、法、美相继开展________,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国内:中国________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________政策。(3)导火线: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展:1841年初,强占________,威逼广州。 (2)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_______,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_______》。(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割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考点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拒绝。 2.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________。(2)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进逼天津。 (3)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________。 3.结果:(1)1858年签订《_______》: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_______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同行等。 (2)1860年签订《_______》: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_______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3)美俄两国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 4.影响:(1)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考点3 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 2.经过:(1)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________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8月,清政府迎战。(2)________陆战:清军失利。(3)黄海海战: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 (4)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________等地。(5)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_______》。(1)事件:1895年4月。 (2)内容:割_______、台湾及附属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_______,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3)危害:①割地:使中国的_______和主权进一步遭受损失。②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开埠:侵略势力深入中国_______。④设厂:严重阻碍中国_______的发展。 4.影响:(1)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中国社会_______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考点4 八国联军战争 1.原因:(1)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2)义和团运动兴起,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发动侵略战争。 2.经过:(1)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2)1900年7月占领天津。 (3)1900年8月攻陷北京。 3.结果:签订《_______》。(1)时间:1901年 (2)内容:赔款各国白银共_______,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_______”,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覅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3)危害:①赔款:加重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②使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_______。③拆毁炮台准许驻兵:列强武装控制。 ④承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该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4.影响:(1)清政府成为_______统治中国的工具。(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重难突破】 一、怎样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①根本原因及结果:打开中国市场,取得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性质:侵略性的殖民掠夺战争。 (2)扩大:①战争进程: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两年多→四年之久;侵略区域:东南沿海→一

高考世界近代史复习

近代世界史检测试题 (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 (12个选择题,每个选择题4分) 1.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括动家和冒险家。材料表明“新教育”() 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 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2.1555年,欧洲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签订奥斯堡和约,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由此可知,这一和约() A.界定了新旧教派的势力范围B.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C.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D.促成欧洲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3.伏尔泰与卢梭都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但两人的一些主张却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是否主张天赋人权 B.是否反对财产私有 C.是否反对君主制度 D.代表阶级利益不同4.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美国1787年宪法()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 5.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如果引用这段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论题的论据?() A. 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 论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C. 论英国何以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 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6.() 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B.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 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 7.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德意志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但是同时期德意志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高于农村。这主要是因为德意志() A.国家统一实现和民主制度确立B.城乡生活理念的不同 C.农村经济恶化影响人口存活率D.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8.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9.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在这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

近代中国侵略史

近代中国侵略史 第一阶段:各国为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而进行的侵略 一、鸦片战争 1、战争发生背景 ①根本原因: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发展了资本主义,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而进行侵略。 ②直接原因:林则徐进行虎门销烟,掀起禁烟热潮。 虎门销烟的背景:英国向中国输入的商品受到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为扭转贸易逆差遂向中国走私大量鸦片,掠走中国白银,严重摧残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虎门销烟的关键词:1839年道光帝林则徐虎门海滩③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⒉、战争发生过程 ①起止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②战争进程:英军广东——厦门——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清政府与英军议和英军南下至广东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东与英军议和英军于1841年侵占香港岛清政府对之宣战清政府打败 ③战争结果: ⑴1842年,清政府被迫屈辱求和,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ⅰ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ⅱ赔款——2100万银元 ⅲ开放港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ⅳ特权——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⑵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权等特权。 ⑶1844年,美英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⒊战争影响: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沉重的灾难,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从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⒈战争发生背景: 英国联合美法两国妄图扩大侵略权益,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世界近代史总复习纲要

世界近代史总复习纲要 一.一个社会,三个内容: 世界近代史从1640午英国资产阶级革争开始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止,约277年,这一时期,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讲的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 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工人运动史):讲的是无产阶级从产生、发展、壮大以及登上政治舞台,进行夺权斗争,最后取得部分胜利的历史。 ③民族解放斗争史:讲的是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主义英勇斗争的情况。 二.两个时期,三个特点: 世界近代史以1871年巴黎公社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1.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至l870年普法战争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即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其特点是: ①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资产阶级专政代替封建专制,在欧、美、亚产生了资本主义国家。西欧是资本主义发源地,随后资本主义就从西欧发展列美、亚洲。如: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随后美、法也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突破了西欧发展到亚洲和东欧。如: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进行明治维新,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②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生产,普遍建立起大机器生产的工厂,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如:英国的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期开始.列19世纪上半期完成;其后,法美也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岌展了社会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增强。 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代替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由形成、发展到壮大,由自发斗争发展到自觉斗争,由捣毁机器发展科独立工人运动,登上政治舞台:以致于产生科学共产主义,建立起国际工人组织。 2.从187l年巴黎公社到“一战”结束,是资本主义衰落时期,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时期。其特点是:①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逐渐出现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出现金融寡头,建立起大资产阶级专政,对内镇压工人运动,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如: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出现,“一战”的爆发。 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就是电气化时期,如发电机、电灯、内燃机、电话、电报的发明,使得在科学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工业发展又有巨大的长进,由于生产规模愈来愈大,因而集中程度也就愈来愈高,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从而产生了垄断,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时期。 ③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力量更加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深入群众,因而无产阶级就要起来推翻资产阶炙统治,建立无产阶故专政,巴黎公社就是划时代的革命。巴黎公社失败后,各国建立无产阶饭政党,在此基础上,1889年建立起第二国际,1903年产生了列宁主义,使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三条线索,四个转折点: (一)三条线索: 1.资本主义这条线,讲的是资末主义产生、发展、衰落,进入帝国主义。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含解析)

核心素养提升练九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40分钟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武汉模拟)“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了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C.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解析】选D。首先要明确这场战争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它客观上动摇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及封建的经济结构,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因而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有一张出自乡绅之手的对英国侵略者的“晓谕”说:“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 ) A.饱读儒家经典著作 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 C.初具民族主义观念 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 【解析】选C。材料中的对英“晓谕”体现的是乡绅对土地国家的感情,不是乡绅饱读儒家经典的体现,故A错误;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政府的战争,乡绅没有主动指挥,故B错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乡绅“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可知中国乡绅具有了一定的民族国家观念,故C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近代化的内容,故D错误。 3.光绪六年,中德《续修条约》规定:“德国允,中国如有与他国之益,彼此立有如何施行专章,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这表明清政府( ) A.外交的屈辱地位明显改变 B.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上)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上) 第一节 名词解释 1.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分别 于1492、1493、1498、1502年四次远征,其中第二次远征时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并出任其第一任总督。但这个殖民地始终没有兴旺起来,而哥伦布一职想到大中国和印度的愿望到死也没有实现,于1506年郁郁而终。 2.教皇子午线:一条关于土地归属权的分界线。当哥伦布在第一次探险中发现 美洲返回西班牙时,西班牙害怕葡萄牙和他争夺合格新发现的“印度”,便要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承认西班牙队这块土地的主权。1493年5月4日教皇确定亚速尔群岛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改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归西班牙,该线以东一切土地划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把该线向西移动270里格。 3.试述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和后果。 经济原因:1.根本动因:(1)中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城市的出现与发展,西欧各国生产力迅速提高,东西方贸易不断发展。 (2)中世纪后期,随着生产力增长,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产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促使西欧向外扩张,展开殖民掠夺。 2.黄金热: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3.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传统东西方商路。 4.寻找商品市场 政治原因:西欧各国缓和、转嫁危机需要 宗教原因 1.传播基督教2.挽救西欧天主教危机 3.同伊斯兰教进行斗争 人文主义思想影向: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和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前提条件:1.造船航海技术进步2.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3.商业上的进步4.专制政府的支持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6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人教版必修一)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6讲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备考指要】 1.结合近代中国屡遭侵略的屈辱史,深刻理解“落后挨打”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 2.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奋起,特别是爱国志士的优秀品质对当今爱国主义精神的启示。 3.纵观近几年高考,从命题的角度上看,着眼于历次侵华战争的背景、签订的条约、影响及各阶层人民的抗争的分析,并注意与世界历史的联系。 【自主学习】 考点1 鸦片战争 1.背景: (1)国际:英、法、美相继开展________,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国内:中国________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________政策。 (3)导火线: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2.过程: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展:1841年初,强占________,威逼广州。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_______,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_______》。 (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割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考点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拒绝。 2.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________。(2)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进逼天津。 (3)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________。 3.结果: (1)1858年签订《_______》: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_______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同行等。 (2)1860年签订《_______》: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_______为商埠;割九龙司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课题十一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循框图——理清主要史实]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凉四部曲” 2.中华民族的奋起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4.抗日战争 5.解放战争

[背术语——规范答题用语] (1)英国通过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逐渐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反映了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2)《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了资本输出的新阶段。《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政府腐败统治与列强侵华下的产物。《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资政新篇》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4)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产物。因而辛亥革命是一次更具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6)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7)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成立。 (8)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9)中国共产党吸取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10)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危机严重。日本侵华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11)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军民共同抗战,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经过14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2)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13)解放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影响。 课题十一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率先完成工业

世界近代史笔记复习重点

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革命前的英国(重点) (一)近代以前英国的社会状况:——特有前提。 1、经济领域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政治领域有利于反对封建制度: (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社会经济基础 1、圈地运动与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2、工商业的发展对封建制度有很大的瓦解作用 (三)经济变动下的阶级结构的变化:——阶级基础 贵族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平民 (四)清教运动的发展:——思想基础 (五)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直接因素 1、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与议会反专制统治的斗争。 (1)、詹姆士父子的专制统治 (2)、议会反对专制统治的斗争:《权利情愿书》 2、英国革命的爆发: (1)苏格兰反英起义成为英国革命的导火索。(1637) (2)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革命的开始:(1640) 二、革命的过程 第一时期——是革命战争时期(1640-1660) (一)革命的开始——长期国会召开及初期活动:议会斗争(1640-1642)(二)第一次内战(1642-1646) (三)两次内战间隙阶段(1646-1648) 一)长期国会改造国家的政策(政治、经济、宗教) 二)两次内战之间革命阵营内部的政治斗争(1646—1648 年)(四)第二次内战阶段(1648-1649) (五)共和国政府时期(1649-1653)(革命最高峰) 1、对内政策、 2、对外政策:侵略扩张 (六)、护国政府时期(1653-1660)(护国主军事独裁统治) 第二时期——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1、复辟的原因 2、复辟王朝的统治 第三时期——是光荣革命时期(1688-1689) (一)詹姆斯二世的反动统治及影响 (二)“光荣革命”(1688) (三)《权利法案》(1689)(意义) (四)君主立宪制(评价)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重点) 1、摧毁了英国封建贵族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占统治地位的政权,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奠定了在英国后来资本主义海外扩张中的霸权基础。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世界史上资产阶级代替封建统治的新时代,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对于欧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4专题四 近代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抗争史

专题四近代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抗争史 【知识点梳理】 一、近代列强侵华史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发动战争。结果: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及《南京条约》的附件。此外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原因①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③中国革命的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反封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联合发动。罪行:A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占领了北京,并放火烧毁圆明园;B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侵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185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1858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由沿海深入到内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三)中法战争:1883—1885年,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签订了《中法新约》。中法战争使法国的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结果: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中日战争及所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由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发动,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结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内容: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③从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列强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驻兵;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影响::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北京条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六)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年,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结果: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统一领导下,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影响(意义):①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一)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年;经过: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A、青浦战役,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华尔;B、1862年,慈溪战役,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影响(意义):①是中国近代第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②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③它的失败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④它的光辉业绩,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失败原因:①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一)+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Word版

课时检测(十一)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榆林一模)英国汉学家蓝诗玲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解释说:“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 A.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 B.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 C.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 D.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 解析:选B英国走私鸦片是由于英国在与中国正当的商品贸易中处于逆差,故A项错误;由于英国商品在中国没有取得巨大的收益,故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贸易逆差,故B项正确;鸦片贸易是非法的走私活动,不能起到捍卫英国“自由贸易”原则,故C项错误;鸦片贸易是英国在中国获得经济利益的主要手段,不能体现出其对英国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故D项错误。 2.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两国对《南京条约》的认识说明() A.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 B.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 D.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 解析:选D《南京条约》签订后中英并未完全停止战争,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南京条约》后开放通商口岸事宜,故B项错误;《南京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的方式使中国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错误;两国都认为自己获得好处,认识角度不同,故D项正确。 3.下表为两人对发生于1839年中英某次战役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大二1)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即1942年夏季到1943年早春,苏联红军为了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牵制入侵伏尔加河流域和入侵高加索地区的德军而进行的防御和进攻战役。战役以苏联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严重削弱了德军的力量,极大的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鼓舞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法西斯斗争,是二战的转折点。 鲁尔危机: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鲁尔危机使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道威斯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赔款委员会于1923年11月30日成立了由美、英、法、意、比五国代表参加的两个专门委员,第一委员会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任主席,负责研究稳定德国经济的方法和制定新的赔款计划。1924年4月9日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 契卡: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的国家安全保卫机构,全称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是该委员会俄文缩写的音译。它拥有很大权力,可以逮捕一切反革命分子。1922年2月6日,经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契卡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卫局。《霍尔—赖伐尔协定》:是英法与意大利在1935年12月的协定,密谋让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侵占埃塞俄比亚的计划。英国外长赛缪尔·霍尔与法国总理皮埃尔·赖伐尔为了结束第二次意埃战争,不惜出卖埃塞俄比亚的领土利益,以满足墨索里尼的野心。这显示当时绥靖政策的祸害。 柯立芝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柯立芝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在当时没有特别地表现,但是后来从金融业开始,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不列颠空战:二战中因德军准备侵入英国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空袭而进行的空战。此次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战。英国取得自卫战的胜利,希特勒的军事冒险受到严重的挫败,有力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首脑背着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德国慕尼黑签订《慕尼黑协定》,向德国出卖苏台德地区。而捷克斯洛伐克在高压下被迫接受了慕尼黑协定。该协定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 十四点原则:1918年1月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故名。反映了一战后美国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二十五点纲领:是于1920年2月制定并公布的,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的纲领性文件,是纳粹的行为指导。在此纲领中,只是由于迫于形势,希特勒才给纳粹党打着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旗帜,并在这面旗帜上图上了民族主义的色彩,以适应战后德国要求变革、要求振兴民族的愿望,从而欺骗了不少德国人。 《华格纳法》:美国在1935年颁布的《国家劳工关系法》,因由参议员华格纳提出,又称《华格纳法》。该法的制定反映了在工人运动高涨的形式下,美国政府力图通过政府对劳

中国近代史 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

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 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部屈辱的历史,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毫无人性的侵略,给中国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对于中国的文化传承也是一场巨大的浩劫,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这一段屈辱的历史现代社会出现先了另一种声音,有的人认为在当时中国那种闭关锁国的状态下,中国的社会经济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长期处于缓慢甚至停滞发展的状态,使中国从曾经世界一流的强国,沦为被各国其辱的对象。就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列强的入侵虽然方式残暴但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西方的文化科技以更快的方式进入中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加速了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对中国现代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我本人对于这种观点不是那么认同,中国近代的发展的确落后,西方列强的入侵也的确加速和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却让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西方列强的入侵造成了中国数亿人的伤亡,使中国大片国土沦为焦土,数额巨大的战争赔款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也是的中国人民多少年积累的财富迅速的流逝。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对中华名族千年的文化积累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各种名声古迹付之一炬,各种留存于世的古代名人的真迹孤本也从此消失,各种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也在列强的入侵种失去了创城下去的机会,直至今日中国仍有很多精美的文物遗落在他国,这都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磨灭的耻辱。 试想如果中国没有经历那样的浩劫,的确中国的社会发展肯定不会有如此之快,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接触到西方的文明,但是由于中国的地缘政治决定,中国拥有广阔的边疆,拥有广阔的海域,中国与很多的国家有着陆地上的连接,所以不可避免的中国必然不可能完全管控国外思想的不断流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大陆上新思想也会不断的萌芽,终究会发展起来,这样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同时没有西方列强的侵略,没有巨额的战争赔款,没有巨大的人员伤亡。这一切的资源都会很有效的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加速中过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巨额的战争赔款以及对找中国基础设施的损坏,如果这一切能够用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完全有机会后来居上,完全有机会超越今天,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西方列强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近现代军阀混战,内战数年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名族流传下来的历史瑰宝会更多,优秀的文明会更加完善传承下来,那样中国现在的文化发展将会更加的完善。 所以我认为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是一场巨大的浩劫,给中国民族带来的是永远的耻辱。所以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不让历史再次重演。 13土木1 王宁

21人教历史一轮复习方略核心素养测评 十一 3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含解析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核心素养测评十一 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40分钟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鸦片战争中,当地许多中国民众向英军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与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犹如端午看赛龙舟似 的兴高采烈地在远处观战。上述材料 ( ) A.是研究当时中英外交关系的重要史料 B.反映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C.可以说明中国民众缺乏民族国家意识 D.证明清政府已经失去人民大众的支持 【解析】选C。鸦片战争中“中国民众”“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交战双方,并没有认识到战争的性质,体现了C。民众的态度无关政府外交,A错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难以抵御资本主义的进攻,不是民众的态度,B错误;从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看,D 不符合史实。 2.(2020·唐山模拟)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

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 ) A.鸦片是英国对华输出的最主要商品 B.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D.英国商品在华销售量有限 【解析】选D。材料看不出鸦片是英国对华输出最主要的商品,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排除B;材料中的欧洲经济危机爆发,对当时中英贸易没有产生影响,排除C;从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的是鸦片,而中国的丝和茶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说明当时英国对华贸易中正常的商品销售量是有限的,故D正确。 3.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银元下降到1 600万银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B.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C.《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