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五年五班班主任:刘桂珍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完整版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阅读中,品位作者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几个方面的描写刻画了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3、情感与态度: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激发学生热爱父亲,能够在生活小事中感受父爱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PPT 课时计划:3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10 1、出示一组父子温馨照,请生谈一谈,从这组照片中感受了到什么?你能够想象他们平日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父子关系如何呢?(围绕幸福、温暖、父子关系和谐融洽即可) 2、再出示一组地震后断壁残垣的照片,并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主选择1——2个,结合图片说一说,你看了什么? (1)6个词语:混乱血迹瓦砾废墟爆炸颤抖 (2)先读一读这6个词语,再结合这组地震的图片,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你会想起谁?为什么? 3、小结,引出课题 同学们,在灾难人的感情是脆弱的,人的感情却又是坚强的。今天,我们就走进美国洛杉矶的一场大地震,去认识那里的一对感人至深的——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概括全文

1、听读课文录音,划出本课生字词。5 B 2、小组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两个问题15 在听读的过程中,你从课文中收获了哪些关于地震的信息?收获了哪些关于这对父、子的信息?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预设一: (1)关于这次地震——有一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这是一场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给很多人造成了伤害。 (2)关于父亲——在学校的一片废墟里,他不顾爆炸和余震的危险,坚持要把儿子挖出来。因为他和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最终,成功救出了儿子。 (3)关于儿子——在地震中,和同学一起被埋,但是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因为父亲和他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在等待中鼓励同学坚持下去,最终他与同学都得救了。 (4)父与子的相通之处在于那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5)引导学生,概括全文P 1)《地震中的父与子》在同学们的口中慢慢地被讲述出来了,谁能试着来填一填。课文讲述了在()的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的危险,心里想着自己对儿子的承诺——(),他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在()里救出()的故事。 2)课文讲述了在…… 一位父亲…… 儿子…… 最终…… 三、小结方法 1、生试着总结概括全文的方法 概括全文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六要素法,再找出中心句,遵循着这样的顺序,一点点地把文章的脉络理出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张家口市张北县民乐街小学周文艳 [教学目标] 1、通过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理解父亲的了不起。 2、通过语言描写理解儿子的了不起。 3、获得自己对父爱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教学层次] 1、感受父亲的“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的承诺。 2、探究儿子对“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信任。 3、思考我们对“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理解。 [教学步骤] 1、读出感悟 2、读出思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继续去感受父爱创造出的伟大奇迹。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正确,流利,有感情,你到达了哪个台阶。 生:我达到了有感情。师:那你从文中随便挑一句话读读。 生读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然后谈朗读的体会。

师小结:我们也应该像这些同学一样不仅要读出字面的意思,还要走进父亲的心理,读出体会,读出感悟(出示幻灯片)。今天就要把这种方法用到整篇文章的学习中去。 二、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夸奖这对父与子的句子。 生: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三、细读品味,感受“了不起” 1.读文,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对父子,起感受他们创造出的生命的奇迹。请默读2—12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并画下来,也可以做上批注。开始吧。(在巡视中发现同学做批注的方法不正确,就及时出示幻灯片中的批注示例,及时的进行纠正。)2.交流父亲的了不起。 下面我们就开始交流吧,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预设: (1)生: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冲”比“跑、走”更急切,更写出了父亲在急切地盼望着儿子能平安的回来。师:就在父亲冲到学校时,那个昔日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时父亲又是什么样的反应呢?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质教案图文稿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质教 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墨红中心小学施小聪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层次,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于1994年1月17日凌晨在美国洛杉矶西北部发生的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桥梁坍塌,公路断裂,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荒原。而在这次地震中,当儿子的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父亲的坚定与绝不放弃的信念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2.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思考这句话的意思,通过提出疑问展开课文的深入学习。 二、品读体验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2.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 3.分析文中表现“父子了不起”的句子,在具体的品读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父亲的了不起: ①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语气。) ②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眼神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教师点拨: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并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表达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关爱。 ③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从此时父亲“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中你看出了什么) 教师点拨:不直接写36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着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双眼布满血丝”是因为父亲许久没睡了,当人处于极度紧张的时候眼睛里会布满血丝;父亲的衣服之所以会破烂不堪,因为被瓦砾、钢筋等尖锐的东西钩破了;“到处是血迹”,说明尖锐的东西钩破的不仅是父亲的衣服还有父亲的身体。④教师小结:可是父亲有没有因为这些而停下来包扎自己的伤口没有,他依然在挖……此时的你想说些什么呢为什么他不认为没有希望了,因为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_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_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 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orG,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 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请你讲一讲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 2、是啊,父母的爱是平凡、朴实、无私的。母爱如太阳,热烈而温暖,父爱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许,我们并不在意他的存在。可是这种平凡的爱在我们生命遇到危险时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今天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并互相检测生字。 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名读课文,检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读书体会,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四、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为什么文中反复三次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及答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理解及答案 在(混乱慌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当时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xū sū)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jiǎo jué),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jué juē)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zhe zháo)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1、我会给文中空白处加标点。(3分) 2、我会用“√”选出正确的词语。(2分) 3、我会划出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4分) 4、我会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快步(疾步)坚决(坚定)确定(肯定) " 5、缩句。(6分) (1)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教室楼变成废墟。 (2)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 父亲安顿好妻子。 (3)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他想起话。 6、父亲得知了这样的消息有什么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怎样的父亲(4分)答:父亲当初看到学校成了一片废墟后“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他感到悲伤而绝望;想到对儿子说的话后,坚决寻子与决不放弃,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坚韧不拔、决不放弃、恪守诺言、深爱儿子的父亲。 【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详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 细巷中心小学孙石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中的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书写课文中的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对话,读中感悟地震中父与子的伟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殷殷父爱的同时,增强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演讲(学生评价、体会) 一、导入明标 同学们,从刚才的演讲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去感受灾难中深深的父爱。 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出示学习目标: 1、能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1至12自然段,能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自学质疑: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上两个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句子1 :“……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30万人”“ 不到四分钟”两个数字词告诉我们这是一场大地震;找好关键词感情朗读突出大地震) 是啊,灾难的来临就是这样的突如其来,势不可挡。还可以从哪些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 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播放制作有关地震的录相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课前先观看一段录相片,请大家认真看并说一说看过后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正处其中又会怎样呢? 生:(谈感受)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大地震的情景,给人的感觉确实是惊心动魄,地震中也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今天我们学

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一次大地震中的一对父子身上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自由读文,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1)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句子认识本课生字和新词。(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地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2、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 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2、文中的哪些描写使你感动? 引导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得知儿子有危险。“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的情况。) (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父亲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是去,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发自心底的痛苦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案素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案素材 篇一:地震中的父与子 1.认识8个生字,会写_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等文章给学生.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可以教师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_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 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2)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①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讨论:(1)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篇二: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 2.复习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1)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读书兴趣。 1、上课时先挂汶川地震的资料图片。教师深情诉说: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造成8万余人遇难。地震无情,人有情。危难时刻见真情啊!地震中发生了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同学们请起立!让我们向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向忙碌在灾后救援工作的人们致敬!好请坐! 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使人类不得不望而生畏,然而,有另一种力量却能感天动地。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1994年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现场,去感受一对父子在地震中演绎的动人故事。继续学习17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 二、品读体验 1、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3、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 父亲的了不起: (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失去儿子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心情。) (2)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语气。) (3)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公开课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继续进行课前2分钟交流,谁来说说你所搜集到的有关父母之爱的好句子。 师:是啊,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大家又从中感悟出什么。 (学生齐读课题)9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词。 2、检查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 三、学习课文。

1、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了不起) 师板书:了不起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屏幕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你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出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可以在书上画一画重点的句子、词语,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读一读。然后四人一组交流一下。 交流: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呢?请同学们先读读划记的语句,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师板书:父亲 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1)指名读这段话,并说说怎样体会出父亲的了不起的。 (2)父亲一开始的心情是怎样的? (3)父亲一开始是伤心绝望,后来却是那么坚定,下定决心要找到自己的儿子,是什么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4)谁能来读读这段话,读出父亲这种心情的变化?(指导朗读) 生: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1)指名读这段话,并说说怎样体会出父亲的了不起的。 (2)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对比)把谁和谁进行了对比? (3)师:别的家长是大哭,然后绝望的离开,而父亲却是埋头接着挖。面对同样的情况,这位父亲的表现为什么能与众不同呢?(引读:儿子在等着我!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4)自由地读读这段话,读出其他家长的绝望和父亲的坚定。 指生读。 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指名读这段话,并说说怎样体会出父亲的了不起的。 (2)把“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划上线,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而要从8小时写起呢? (3)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时间的漫长。(指生读) (4)师:同学们,36小时到底是个怎样的概念呢?12小时是一个——生接:白天。再过12小时是一个——生接:黑夜。在过12小时又是1个——生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 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与联想、感情朗读、小 练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体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 小时”这个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体现“阿曼达在废墟下坚持信念,鼓励同学”这个情景的相关段落。 3.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 的巨大精神力量。 4.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 1.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 的巨大精神力量。 2.感受地震灾难,体验地震带给人心灵的巨大冲击。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第二课时(详案) 一、导课 1976 年 7 月 28 日凌晨,我国唐山发生 7.8 级强烈地震, 24 万人死亡, 16 万人受伤。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 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发生了 8 级特大地震,大地颤抖,山河移位,生离死别。 地震是可怕的,它是灾难。今天我们这则故事,就发生在1994 年1 月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这就是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时的情况。(出示资料)板书课题。 二、整体入手,回顾课文 1.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父亲和儿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揭示:了不起。 三、品味课文,体验父亲与儿子“了不起” 1.出示阅读提示,学生研习课文 ① 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 边读边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并批注出理由。 ③ 试着体会父亲救儿子时的心理变化。

2.交流自悟收获。 学生可能从以几下方面来谈: 先体会父亲: 他挖了 8 小时, 12 小时,24 小时, 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件出示 引导:先让学生自己来谈谈感受,再引导到走进父亲心里。 老师引父亲 8 小时心理的变化。 体会绝望,看不到孩子的绝望。指导读: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体会他的普通,和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他的与众不同。揭示废墟的危险,和父亲的动力。信念使他重拾信心,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12 小时了, 24 小时了,父亲会是什么样子,他心里又会怎么想?联系好心人、警察、消防队长的表现,体现父亲的执着,深刻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指导朗读。 36小时了,他仍然在坚持人们以为父亲失常了,你觉得呢?引出这是来 源于他对于儿子深沉的爱。(板书)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使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读课文。 导:38 小时了,已经两个白天,一个晚上了,人疲惫到了极点,黄金救援的时间也在逐渐缩短,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引读到最后一段。 儿子: 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 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课件出示。 学生谈体会。引导联系孩子的年龄、孩子所处的环境,想象他如何度过 38小时,体会他是多么的勇敢、坚强、无私。指名读。 2.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激情:只因为那一句真挚的承诺,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在废墟中寻找儿子;只因为那一句朴素的承诺,儿子勇敢地与灾难作斗争。多么了不起的父与子啊。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作业 学习完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想对这对也不起的父与 子说点什么,那就请你写在练笔上。 板书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评课稿2

《地震中的父与子》评课稿 今天听了孟老师的这节课,我感受很深,孟老师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这一重点,让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通过反复朗读重点词句,深刻理解其中含义,并通过质疑解难,学生感悟练笔等多种方法来感受父亲的形象,深刻体会到父亲的伟大,父爱的伟大。 一、孟老师在导入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地震片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自然引出地震中的故事,并揭示课题。让学生感受到录像中地震的震撼力,在后面的学习中能更好地体会父亲在危急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救儿子所包含的强烈的爱。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可以大声读,以各种朗读方式初读课文,做到在自主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借此让学生学习好几个词语,巧妙地运用媒体教学。 二、品读精华,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1、学生自由朗读,在读中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首先让学生重点品读1-12自然段里,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学习很多人劝说父亲,可他就是不离开这部分。当人们劝这位父亲时,他说的同样一句话“你是不是来帮我”孟老师反复的推敲,揣摩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生对话,与文本进行对话,情境创设。使学生理解父亲的心理的变化,由恳求,急切,崩溃心理变化。更使学生深刻地感悟父亲因为悲痛,回答同样的一句话“你是不是来帮我”。他不顾一切,只想着救儿子。父爱就体现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言行中。 2、以读代讲,突破难点。 在分析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时,孟老师主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读句子。”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再没人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对这两句话,孟老师重点通过重点的词语还有数字的体会感悟?让学生体会父亲艰难的挖掘,体会父亲的求子的焦急和无助,在句子品读中让学生感悟到父亲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这都是爱。让学生在朗读中明白父亲对孩子的爱,这是一位坚忍不拔的父亲,文章的难点也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3、情感震撼,读中体验。 在这节课中,语文教学要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作为“引语”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我冯老师巧妙地运用搭桥性的语言,进行引读,在层层推进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 我又提出一点建议 1、如果以文本为凭借,适时拓展延伸、进行小练笔。 2、应该让学生观看512地震的录像后,加上学习课文及老师的深情话语后,学生们感触很深,这样是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诉。是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这样做就很巧妙。是完美的课堂。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及答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理解及答案在(混乱慌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当时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xūsū)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jiǎo jué),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juéjuē)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zhe zháo)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1、我会给文中空白处加标点。(3分) 2、我会用“√”选出正确的词语。(2分) 3、我会划出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4分) 4、我会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快步(疾步)坚决(坚定)确定(肯定) 5、缩句。(6分)

(1)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教室楼变成废墟。 (2)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 父亲安顿好妻子。 (3)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他想起话。 6、父亲得知了这样的消息有什么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怎样的父亲?(4分) 答:父亲当初看到学校成了一片废墟后“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他感到悲伤而绝望;想到对儿子说的话后,坚决寻子与决不放弃,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坚韧不拔、决不放弃、恪守诺言、深爱儿子的父亲。 《地震中的父与子》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xuè xié)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可以教师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 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2)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①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讨论:(1)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四、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自主读读课文,将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对不懂的词语、句子根据自己的提问,试着回答一下。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通过读感动的句子,说感动的原因,讨论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变化。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人教版9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吸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1.大屏幕上有一段话,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我睡觉时极不安分,每天晚上盖着的被子都会被我踢到床下去,这时爸爸总会及时出现在我的床边,轻轻地拣起地板上的被子,小心翼翼地盖在我的身上,然后轻轻地走出去。看着爸爸离去的背影,我心中荡漾起无限的感动…… 2.这段话抓住了爸爸的什么进行描写?从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再一次去感受一下伟大的父爱。请大家齐读课题。 4.昨天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与地震有关的资料。大家都知道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它使房屋倒塌,使桥梁断裂。把一座美丽的城市变为废墟。《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因为灾难无情,人有情。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师:请大家打开课文9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试着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来概括。 师:听了课文朗读,你们一定和老师一样,被浓浓的、真真切切的父爱感动着,带着你得理解和感悟,再把课题读一次吧。 (三)品读课文,感受伟大的父爱。

抓重点词句,找出阿曼达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1.这是怎样的一对父与子呀?(板书;父子)课文中有一句话是描写这对父子的,请找出来。画上波浪线。(抽读,齐读。)板书:了不起 课件出示: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2.“了不起”是什么意思?(超出常人的举动、非常伟大。)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课文是通过对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描写来表现的,快找找吧! (课件出示:学法指导:抓住文中父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3.学生找相关的语句。在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下面画“——”在描写父亲动作的句子下面画“======”在语言描写的句子下面画“~~~~~~”。 4.全班交流,读法指导。 语言描写: “阿曼达,我的儿子!”(悲伤) “谁愿意来帮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急切)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阿曼达!我的儿子!” 惊喜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关心) “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呼喊) “出来吧!阿曼达。”(颤抖) 师:读着读着,浓浓的父爱汇聚在心头。 动作描写紧拎11自然段。 想一想: 1.38小时是多长时间?(两天零一夜,还多两小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一、课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授课者 李国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杉、矶、混、昔、墟、曼、爆、砾”8个生字;会写“杉、矶、混、昔、墟、曼、疾、爆、砾、砸、颤”11个生字。 (二)技能目标 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三)情感目标 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五、教学准备 生:查阅有关地震的资料,了解地震的危害性以及震后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师:查阅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搜集相关的照片; 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师: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生:自读导语,交流体会。 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请大家在班级上进行展示。 生:展示搜集的相关资料,自由表述他们对地震及其危害的认识。 师:(教师展示地震的相关影响资料) 是啊!地震是多么的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94年,当大地震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认识生字和新词;并用波浪线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读自悟,寻找问题的答案。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你们的看法。(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引导学生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 生:根据自学进行全班交流,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师: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思考:(课件出示思考题)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在小组交流讨论。 生:默读课文,小组交流问题。 师:进行巡视,适时解决简单问题。 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请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说出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谈一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并说出你是从哪些句子中领悟到的。 (四)再读课文,读出感受 师:请你们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读课文。 (五)写生字。 指名学生板书难写的生字,师生互评。 (六)预留作业,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排一出话剧; 由学生小结收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