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外国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外国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外国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外国风投在中国的发展

摘要

近年来,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著名跨国公司陆续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投资,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日益扩大。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对中国经济安全构成了挑战。深入研究和妥善解决这些风险问题,对于促进新时期中国利用外资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国外资本投资跨国公司中国经济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风险资本市场也进入高速增长期,外商投资

进入中国风险资本市场也逐年增加。

国外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中国有两次投资高潮。第一次是1992年,许多欧美的风险投资公司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纷纷进入中国,掀起了成立创业基金的热潮。1994、1995年达到高潮。太平洋优联、华登风险投资基金、华诚资产等世界著名风险投资公司都是在这个时期进入中国的。

外国风险投资第二次大规模的涌入是1999年。1999年8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决定,成为吸引外国创业投资再次大规模地进入的强烈信号。1999年10月,在一百多家分析按投资上参加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国外的风险投资商们通过这高交会找到了理想的合作伙伴,投资入股,以分享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成果。

中国加入WTO之后,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在华策略,对华投资表现出同以往不同的一些新特点、新动向。一是加大了控股并购力度,增资控股趋势非常明显。外资从合资走向控股或独资,反映出跨国公司将中国市场纳入公司的整体发展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战略,即在全球共享其供应渠道、人才资源和技术、管理经验,只有对合资企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外商增资扩股实际上是在现行政策下对中方企业的一种间接并购行为。二是外资进入的产业领域不断推进,正从一般产业进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同时进入第三产业的热情高涨。随着中国入世承诺的兑现,外商投资不仅局限于加工领域,近年来在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迈出了新的步伐。

越来越多的外国风投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

首先,国外风险投资在中国有较高的利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曾表示,从投资回报率上看,国外风险投资(VC)进入中国获得的是暴利。

张维迎表示,目前VC在中国市场上的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投资回报率高可能具有两个原因,一是风险高,如果高风险的投资获得成功,那么回报率是很高的,但目前投资机构在中国的投资,大多风险不太大,比如高盛等机构对工行这种国有股的上市的投资,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

除去风险因素,获得高回报率的原因是垄断。张维迎认为,外资虽然并不是垄断性的,但是比国内资金有更大的灵活性,中国国内其实并不缺少资金,但是由于制度原因,资本的流动性很低,而外资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外资具有某种“垄断”的性质,投资也因此可以获得极高的回报率。张维迎也表示,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风险投资的暴利将会走向合理。

其次,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25 年间,中国经济飞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 GDP) 从1473 亿美元增至114 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6 亿美元增至8512 亿美元,外汇储备从1167 亿美元增至4033 亿美元。目前,中国具有良好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四位,二十余种主要工农业产品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第三大和亚洲第一大进口市场,是世界上最吸引外资的国家之一。

再次,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正进入新一轮的上升时期,具有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市场前景日趋看好。一是国内科技成果和项目资源丰富,技术进步贡献率显著上升。二是国内科技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已逾10 万家,为风险投资机构提供了丰富的项目资源和风险投资参与机会;三是投资需求居高不下,投资增长率高达43 % ,消费需求稳健增长,消费实际增长率

达912 %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进出口增长3812 % ,“三架马车”协调并进使中国经济安全行使在“快车道”;四是居民收入增长加快,人均GDP 突破1000 美元。

最后,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美日欧三大经济区经济增长放缓内需下降,连续两年全球外资流量锐减,客观上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美元贬值,人

民币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这些均为国际资本抢滩中国市场提供了新的动力。

国外风险投资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特点

中国风险投资公司的起源是依靠政府的力量,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风险投资公司大多数是外资风险投资公司成立的创业投资机构。可以说,外国创业投资公司在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初期起了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进行风险投资的外国投资公司,有以下特点:

首先,投资其主要集中在企业的扩张期和成熟期。外国投资主要集中在企业的扩张期和成熟期,多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直接投资种子期和成长期的较少。

其次,投资的企业类型有变化。1995年以前国外风险投资商投资领域主要在工业工程、电子通讯、制药等行业。从1999年开始国外专业风险投资在中国的投资领域明显集中在信息技术、软件、电脑、通讯及生物技术等行业。

再次,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近几年进入中国的国际风险投资商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部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风险投资商的重点投资区。这说明国外创业投资商在投资中,除注重投资企业的类型以外,还十分重视企业所在地区的环境。

最后,中国加入WTO之后,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在华策略,对华投资表现出同以往不同的一些新特点、新动向。一是加大了控股并购力度,增资控股趋势非常明显。外资从合资走向控股或独资,反映出跨国公司将中国市场纳入公司的整体发展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战略,即在全球共享其供应渠道、人才资源和技术、管理经验,只有对合资企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外商增资扩股实际上是在现行政策下对中方企业的一种间接并购行为。二是外资进入的产业领域不断推进,正从一般产业进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同时进入第三产业的热情高涨。随着中国入世承诺的兑现,外商投资不仅局限于加工领域,近年来在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迈出了新的步伐。三是外资通过各种渠道向上市公司渗透。国家间的企业并购多发生在证券市场上,中国资本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外资企业极具吸引力。四是投资主体由港、澳、台的中小资本转变为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五是外资正整合其国内合作企业,投资的规模化、系统化程度也在加强。

近年来,互联网、移动通信、软件等产业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涌现出来的许多高成长性企业吸引了境外风险机构的目光,成为他们投资的重点。境外风险投资机构受到巨大回报前景的鼓舞,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寻找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目前,在中国活动的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约有三十余家,比较活跃的有中经合集团、日本软银、高盛集团等。他们云集于中国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和科技园区,投资和跟踪一些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中国已成为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的热土。

目前,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正在积极寻找信息技术领域以外的投资机会,并纷纷调整了投资策略和偏好。例如,美国国际数据集团除了继续投资信息技术行业外,最近两年还将投资范围扩大到娱乐等行业,而银富泰克投资公司也开始关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一些项目。

外资风险投资进入中国市场仍存在的诸多顾虑

在风险投资商看好中国企业的同时,中国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区也正努力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郭洪先生说,近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为国内外风险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创业投资环境,其中包括定期举办项目投资洽谈会、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但是,外资风险投资进入中国市场仍存在诸多顾虑。

实际上,外资特别是外国风险投资要进入中国市场仍存在许多问题。我国吸引外资风险资本仍有许多不足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外资。

首先,外资虽然看好中国,但毕竟对中国的人文环境还不大熟悉。对中国的商业运作模式还不很了解,对特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缺乏在中国投资的基本经验,缺乏业务和社会关系网络,缺乏能驾驭新环境的经营管理人才。

其次,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中国目前的风险投资机构根据《公司法》设立,主要针对加工贸易企业,对投资性企业,尤其是风险投资企业则没有充分考虑。但在经济发达国家,注重风险投资的服务贸易,有健全的风险投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再次,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灵,退出渠道不通畅,大部分风险资金滞留在被投资企业中。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国内资本市场容量相对较小,证券市场总量仅为日本证券市场的六分之一;另一方面,国内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不畅,

不仅表现在IPO 市场上,也表现在兼并收购、企业出售、股票赎回、清算等各个方面。

最后,税负问题。在风险投资企业办法中,对于一般意义上风投企业,主要提供法律保护,但是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应该解决税收优惠和风险投资企业双重征税的问题。调查显示,50 %以上风险投资机构的税收占当年收入比例超过了10 % ,50 %以上的风险投资机构的所得税占上缴税收比例达到了70 %以上。风险投资发展与税赋是正相关的,如台湾由于20 %的税前抵扣政策,带动起了整个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美国20 世纪80 年代资本利得税的降低,极大地促

进了风险投资发展。

国外风险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国外风险资本的进入,不仅弥补了我国风险投资资金的不足,同时也给中国风险投资业提供了种服务、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促进了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既有利于提供更多的风险投资的高科技项目,又有利于解决中国风险投资的出路问题;既可以培养国内的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又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同时,国际风险资本的区域性投资策略对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有助于推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现。

1.为我国风险投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风险投资项目的考察、筛选、论证和培育,以及对风险企业的经营和风险投资的退出。因此,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项目投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化、完整化的投资经营过程。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当数量风险投资资金的支持,而且需要专业化的机构和人员在业务流程上的紧密配合以及一批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家及其风险投资管

理公司进行规范化的运作。国外风险投资通过利用金融手段对技术、人才、股权交易等市场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实现了对风险企业提供的全方位服务,主要包括:

(1)为风险企业提供所需创业资金;(2)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和专业人才;(3)协助企业制定内部管理制度与经营策略规划;(4)组成投资集团,帮助创业者筹集资金;

(5)参与董事会,协助解决重大经营决策;(6)推荐有潜力的供应商或购买者;(7)提供有关法律与公共关系的咨询;(8)运用其关系网络,提供技术资讯信息与技术引进的途径;(9)提出建议,并协助企业进行组织重整、兼并、策略联盟(联姻)、股票上市或合作开发等。

2.引进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

任何一个风险投资公司都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业都很熟悉,而只能是对某一个或某几个行业比较熟悉或具有专长。由于国外风险资本经常是对于投资风险比较大的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企业进行投资,因而对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要求就比较高。为了保护其投资,实现预期的高回报,风险资本一般是对他们比较熟悉的行业进行投资。同时,风险资本为了更好地利用其对行业的深刻了解,利用其与各有关方面已经建立起来的联系、市场方面的经验、良好的战略思路以及对风险企业各阶段发展目标切合实际的理解等等,达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获利能力的目标,往往还要参与企业的管理。这样,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寻求风险投资的过程中都逐渐做到了结合企业自身所处行业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国外风险资本。实现了国外风险资本不仅为风险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而且为风险企业引入了新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其他社会资源,提供了国际型人才,建立了适宜的运行机制和框架,调整了企业管理结构,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外资涌入对中国经济安全的挑战

商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外资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我们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外商直接投资的猛烈进入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尚未引起各级政府的注意,且有可能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

1)巨额外资的涌入,加剧了国内资源的浪费。一国的经济建设要以“充分动员国内资金为主,利用外资为辅”,这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也是世界各国的一致观点。一国的经济发展只有建立在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尤其是资本这一稀缺资源的基础上,才能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利用外资只能用来补充国内储蓄的不足,而不能代替国内储蓄。它是通过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帮助国内储蓄增长机制的生成,而不是抑制或阻碍本国储蓄机制的生成。东南亚各国之所以发生金融动荡,其主要原因在于它们严重依赖外资,不适当地用外资代替国内储蓄,忽视了国内储蓄的应有作用。中国自1992年以来,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在大量利用外资的同时,中国也出现了日益增加的资金过剩。

2)外资企业为了多占市场份额,想方设法挤垮中国的名牌产品。与过去那些中小型跨国公司不同,发达国家大型财团进入中国市场,往往提出与中国原先行业中的带头企业合资合作,并要求控股。这样,一方面,他们可利用经营控制权,把中国国有企业的名牌打入冷宫,杜绝国有企业同他们竞争;另一方面,他们还可利用国有企业现成的生产条件、廉价劳动力、销售渠道,再贴上他们自己的商标品牌高价销售,付出的代价有限,却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再有,有的外商为了获得垄断利润,依靠其母公司的强大财力,不惜起初亏本数年,来打击中国的名牌。这个问题在洗涤剂、饮料、快餐市场上最为突出。

3)外资对于中国技术进步的效果有限。中国引进外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较多地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使中国的产品能够上一个台阶,提

高一个档次。我们试图“以市场换技术”,但在付出了丧失部分市场的沉重代价后,我们是否换到了自己所需的技术呢?现实表明,中国不少企业未能通过合资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方式,逐渐形成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从中国利用外资的情况来看,所引进的技术大多数是二、三流技术,真正属于世界领先技术的很少。即使有些外商提供了高新技术,但也没有真正将最新的关键技术提供给中方。这与中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目标相去甚远。

4)盲目引进污染严重的外资,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很多地方把吸引外资看成是振兴本地经济的重要举措,使目前区域之间对外资的争夺已经进入疯狂的状态。以过分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过低的地价来吸引、争夺外资的不合理做法已相当普遍,形成恶性的“行政性竞争”。

正确引用外资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限制外资进入规模,引导外资投向

一国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对国内资金的充分动员和合理利用上。在此基础上,一国经济建设资金不足部分可以通过利用外资来解决。在今后几年,中国已经出现的国内资金过剩状况将不会改变,有可能延续到21世纪。因此,我们在政策与口号上仍然坚持欢迎外资的同时,要根据中国工业化、产业、技术要求,民族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对外资进入要有一个管理与控制,降低外资的使用规模。例如,印度为维护民族产业,不允许低于一定数额的外资进入。同时,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实行金融深化政策,充分动员和刺激国内储蓄的增长;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渠道使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变高积累率为高投资率;确保资本这一稀缺资源在中国得到合理的配置。在国内资金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基础上,经济建设所需资金缺口再由外资来弥补。

2、逐步减少优惠政策,给外资以国民待遇

逐步取消任何扭曲性外资政策,既不能用歧视政策来对付跨国公司垄断;也不能靠优惠政策去吸引跨国公司投资,限制、歧视也好,鼓励、优惠也好,都不过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其本质上都是在增加市场的扭曲程度,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市场失败。西方国家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对一国的经济、金融、政治、法律、社会文化、自然地理各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来自东道国的税收和金融刺激并不太重要,而主要是良好的经济和法律环境。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大量吸引外资,中国给外商投资企业许多优惠政策。这在当时确实起了很大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应逐步减少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给外商施以国民待遇。这样一来,那些冲着减税让利等优惠政策而来的中小资本可能会减少,但由于受到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大型跨国公司追求长期利益的动力驱使,大型资本将会越来越多。大型资本的投入,将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经济国际化,从而使利用外资的质量越来越高。

3、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对外资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

中国现行的招商引资法律法规主要是靠给予外商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由于国民待遇原则是WTO的基本原则之一,加之《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也要求成员国不得实施与国民待遇原则不相符的投资措施。中国作为WTO成员国,必须在过渡期内逐步调整现行招商引资法律,最终既要消除对外商在形式上或事实上的各种歧视性做法,也要取消“超国民待遇”做法,给予外国投资者以国民待遇,使内外资企业在统一、规范、合理的税收、销售、购买、经营、信贷、运输、分配等方面依靠公开透明而健全的招商引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市场体系,

处于完全同等地位。

加强对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要严格限定合资资金按时到位;防范外商以高估进口投资品、物料价格和低估出口产品价格的手段来转移利润,造成中方利益的流失;杜绝各种形式的假合资,督促合资企业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对于违反中国法律、搞不法经营的外商应依法制裁。要按照中国的国情和国际经济活动的惯例合理规范外商的投资经营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和民族工业的利益。目前,应着重解决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保护国产名牌的问题,不能轻易放弃对已有一定声誉和影响的原有名牌的控制,应该有勇气维护名牌,同外商竞争,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合理归宿,而不是被对方接管以后任人宰割。

风险投资不仅仅是资本的投资,而且是一种新技术、新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的心得企业运行方式的投资。为了推动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我们必须自觉的利用海外创业投资所具有的优势,在中国与海外优势的互补中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投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曼红.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吴尚志.中国创业投资的环境[J].投资与合作,2000,(7):15~16.

[3] 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罗伯特S·平狄克. 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M].钱小军,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4] 李东云.风险投资与高科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论文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非公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如何摆脱地域、资源、市场等多种因素制约,不断发展壮大,是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充足,不仅在总体上为资本输出提供了资金保障,也使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同时,我国又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资本输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压力。另外,国际上各种贸易壁垒层出不穷,为扩大对外贸易,企业必须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设立贸易公司等各类企业,以规避壁垒。从民营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上讲,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吸取先进技术,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一、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民营企业在进出口方面己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国际贸易经验,在产品、品牌、设备、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并开始拥有自己的竞争优势。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据全国工商联与商务部有关机构的联合调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生力军。按企业数计算,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母体民营企业为2573家,占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总数的64%. 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以浙江省为例来说,该省民营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其平均投资规模不足30万美元。这样的投资规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约600万美元的平均规模,也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子公司平均约260万美元的规模。 另外,就总体数量而言,中国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方面尽管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甚至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也很大。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显示出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中国民营企业在1992年才开始对外投资,而且一直处于边缘化生存状态。直到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相关对外政策出台,以及中国加入WTO的大好时机下,才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从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是相当迅速的。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3月份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揭示,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5.3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投资净额(即流量)为5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93%.截至2010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449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即存量)448亿美元。这说明就总体而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2010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其流量与存量分别占到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0.9%和0.55%.而按对外直接投资的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探析 [摘要]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区分布不尽合理,投资规模小,经济效益偏低;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高效统一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机构;海外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我国海外投资风险尚缺乏有效的防范制度和措施。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问题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1.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与流量 从我国近几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 虽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但从总体规模上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03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332亿美元,相当于1990 年的13倍。2004年延续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上升势头,中国2004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36. 2亿美元,年末存量接近370亿美元。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更是增速惊人。在5月举行的第四届东亚投资论坛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在论坛上透露,该年一季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FDI) 为193. 4 亿美元, 同比增长353%。 2.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 从投资区域结构看,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区域更为广泛, 2006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已经遍及世界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 在亚洲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30%,在非洲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比例约为3%,在拉美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0%,拉美已经取代亚洲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可以说, 我国9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投向了亚太地区, 相比之下, 欧洲其他地区所占份额极小。 3.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与投资方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逐渐放宽了对外投资政策,对外直接投资主体逐渐由国有企业主导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国有企业占整个投资主体的比重由2003年的43%降至2006年的26% ,而有限责任公司由2003年的22%上升至2006年的33% ,超过国有企业跃居对外投资主体首位,私营企业则位居对外投资主体的第三位。这表明有限责任公司和民营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新生力量,投资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另外, 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缺乏清晰的境外发展战略,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往往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完整的全球战略,以世界市场作为角逐的目标,对再生产周期的各个环节实行国际化安排。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战略。首先,我国有些企业从事对外投资不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是带有某种试探性、偶然性。其次,我国更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仍是扩大出口市场,增加出口创汇,而不是依据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计划而进行投资的。这样企业海外发展的持续性和全体布局性就较差,也将导致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中缺乏后劲。 2.企业缺乏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是企业在市场中取胜的主要因素。目前, 我国还处在技术引进阶段, 在关键技术上, 还难以与国外具有高新尖技术和成熟产品的企业抗衡。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足。对许多引进的先进技术缺乏消化吸收, 创新能力不强, 特别是一些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 甚至某些行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因而无力参与国际竞争, 甚至连国内的

我国投资结构的发展分析

我国投资结构的发展分析 组员:金鹏剑 09120881 张安琪 10120817 刘江娜 10120791 阮丹 10120774 指导教师:肖翔 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投资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数量及其比例关系,它通过影响产业结构而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的宏观形势,我国投资结构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人民币不断升值对原有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利润率大幅度降低,外向型企业竞争力下降;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对各行各业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特别是对高消耗、高成本企业带来冲击最大;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秩序,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所有这些问题,对我国未来二到三年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显著的影响。面对这些变化,我国企业面临的不仅是困难,也是好机遇,只有与时俱进,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专题通过对我国的产业投资结构现状进行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合理实施并优化我国产业投资结构。关键词:投资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一、投资结构的概念和调控特点 (一)投资结构的概念 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投资总量中所含各类投资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实力、水平和国内外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结构,是使产业结构优化,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投资结构包括投资的主体结构、投资的产业结构、投资地区结构、投资再生产结构、投资用途结构、投资资金来源结构以及投资技术结构。从宏观的角度通常分为两大类:即地区间的比例关系和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它是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定的经济结构是由一定的投资结构决定的,无论广义上的资本存量的产业结构还是狭义上的资本增量的产业结构都直接决定或影响总供给的结构状况,从而决定或影响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状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投资结构的合理与否是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投资结构的调控特点 投资结构调控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由于固定资本的特殊性,其存量调整只能是渐进性的,增量调整虽然可塑性较强,但由于受既定存量的制约,其变动的幅度也要受到限制,投资结构的调整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要在一个较长时间里才能表现出来。二是投资总量调控要按反周期方式操作,因而可能在较短期限内出现由周期性变化所决定的反方向调控,而投资结构调整的趋势一旦确定,往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与总量的周期运行态势没有直接的关系。纵观我国建国以来的多次投资膨胀,虽然从表面上看来总是表现为投资总量的过度扩张,是投资总规模膨胀,但从深层次的分析,我国的投资膨胀几乎都是由投资结构失衡引起的,实

中国海外成功案例

近三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投资直接环境的分析 摘要: 随着美国经济危机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各国的经济遭受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在此次危机中实现“走出去”战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近三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海外并购的一些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对于中国在今后的跨国投资海外并购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在经济危机中海外投资的直接环境华为海外收购失败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 2007年上半年,以美国一些大的投资银行的倒闭为标志的次贷危机的到来,使得美国的股市动荡,楼市走低,大批的投资银行、保险等公司倒闭,随即波及到全球,冰岛破产、希腊债务危机等,西方国家陷入了经济停滞甚至是负增长时期。 中国随着对外开放的战略的实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往的加深,也或多或少的在其中受到了一些影响。中国在近三年中在海外投资和并购的过程中有失败也有成功: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案例 2010年1月6日,兖州煤业出资32亿美元并购澳大利亚菲力克斯(Felix)公司100%的股权。 2010年2月24日,鞍钢集团投资亿澳元(约合亿美元)从澳大利亚金必达(Gindalbie)矿业公司手中拿到了卡拉拉(Karara)磁铁矿的终生开采权。 2010年2月26日,武钢集团出资约4亿美元认购巴西MMX公司约的股份并获得约6亿吨资源权益;3月12日斥资6846万美元收购利比里亚一处铁矿石项目60%的股权。 2010年3月13日,中海油以31亿美元收购阿根廷布里达斯能源控股有限公司(BEH)50%的股份;当月,中海油还与英国天然气集团(BG)买入澳大利亚昆士兰LNG项目;前一个月,中海油以25亿美元收购英国塔洛石油乌干达油田股份。 2010年3月22日,中石油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宣布以35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煤层气生产商箭牌(Arrow)能源公司。 2010年3月25日,华东有色以亿美元收购伯迈资产管理公司旗下朱庇特(Jupiter)项目100%的产权。中铝集团2007年收购印度同业公司,获得储量达到1200万吨铜的世界级大铜矿;2008年,收购力拓英国公司52%的股权,成为力拓英国公司单一最大股东;2010年3月,以亿美元和力拓再次合作,联合开发几内亚世界级的铁矿山。 2010年3月26日,完美时空斥资约2100万美元收购日本网络游戏运营商C&CMedia公司100%的股权。 2010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获得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2010年4月22日,国内最大的民营软件外包企业博彦科技集团全资收购了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战略选择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我国企业跨国投资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是从1979年开始的,仅有20余年的历史,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投资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但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发展很快。20多年来,我国海外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达到约50%,大大超过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最初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累计投资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960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投资总额超过138亿美元,中方投资约93亿多美元(实际数量和金额远不止于此);已有39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之列,11家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200强。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但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从投资主体看,专业外贸公司的海外投资进入萎缩、调整期,而工贸公司,民营、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踊跃,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生力量,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初步呈现多元化,但大型国有企业仍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主力军。在2002年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公司中,中远以9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雄居榜首。海尔和中兴是其中两家非国有企业,但其海外资产规模均较小。 (3)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型企业居多,多元化的趋势在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完善经营体系、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全球化经营效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一些跨国公司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由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金融服务业。目前中国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也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总体上看,在投资企业中,从事商品流通的外贸企业多,占49.7%.但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境外加工贸易(占22.2%)和资源开发(占18.1%)增长比较快。 (4)对外投资区域相对集中,我国的港澳地区以及美欧依然是重点。1990年底,我国801个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分布在世界93个国家和地区,而实际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5个发达国家的企业就达240个,占30%;在前苏联、新加坡、泰国和我国港澳地区又集中了另外300家,其中我国港澳地区就集中了140家非贸易性企业。至1991年,我国近千家境外贸易企业,有180家集中在我国港澳地区;另外的700家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泰国和阿联酋等少数几个国家。迄今为止,中国海外投资最多的是我国港澳地区,占46.8%;其次是北美,占13.7%;第三是亚洲,占11%;第四是非洲,占9.2%;第五是拉美,占7.5%;第六是大洋洲,占6.2%;最少的是欧洲,只占6%. (5)投资方式以新建为主、营运方式以合资经营为主。为了应对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高昂的研发成本,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借助战略联盟方式来广泛开展经营合作,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并购、许可证经营、分包、特许权转让及合作生产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特别应注意的是跨国并购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主导因素,2000年全球直接投资流量中,并购占据84.6%,兼并和收购达到1.1万亿美元。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主要采取新建的进入方式,比例高达48%,其次是战略联盟方式,占39%,收购兼并排在最后,仅为13%.而在所有权比例和控制权决策上,一般选择合资企业的方式。据有关统计,我国包括贸易性企业在内的境外企业中,中方独资经营占34.4%;同国外合资经营的企业占65.6%,如果仅考虑非贸易性企业,这一比重接近80%. (6)投资项目以中小型为主,平均规模在不断扩大。中国的境外投资除资源开发型项目规模较大外,绝大多数都属中小项目,截至2001年9月,资源开发项目的平均中方投资额为1046万美元,贸易项目的平均规模为112万美元,加工贸易项目的平均规模为109万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平均规模稍大,为265万美元。

浅谈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浅谈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摘要: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范围上,都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都外经济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后,我国许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踏上国际化的道路,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却面临着各种阻力,了解决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陈述我国对外投资所表现出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所存在的问题,揭示对外投资面临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 关键词:对外投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一、中国对外投资基本现状 中国对外投资起步晚,到改革开放初期,才对外直接投资,相比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滞后了一个多世纪。但经过这30多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尽管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较快,总体来看的话仍然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很快,但从总体来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明显偏小。因此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 2、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偏小。 3、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高。 4、企业对外投资地区结构不尽合理。从整个海外投资布局来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仍明显偏少,从而影响了中国对外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5、企业对外投资的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6、对外投资缺乏有效的国家宏观指导 第三,调整地区结构,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你总是很轻易地抛弃一些东西。好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还有人,在一直寻找它们。度、巴基斯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其实这战国帛书有20多卷,每卷各不相同,我爷爷当时拓下来的那一篇只是其中很短的一部分,但是又极其重要,现在也就是我有几份拓本当压箱底的宝贝,世面上有钱也买不到. 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更可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伙伴和对象。综合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行,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可以以湄公河次区域为考虑的重点。交通的便利减少了运输成本,传说中四种女生找不到对象,一是不爱化妆的,二是比较宅的,三是性格像男生的,四是腐的,你中了几枪。次区域各国共同努力,建立次区域贸易和投资信息服务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为贸易商和投资者提供服务,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终形成。

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论文简述:摘要:对外直接投资、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简略地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着重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问题。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作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简略地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着重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问题。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 作为跨国公司最典型的特征和一种最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海外投资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正在形成,尤其是外贸体制改革的加快,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体制基础;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为海外投资奠定了经济基础;中国加入WTO,为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提供了契机。如何清醒地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做出科学的战略抉择,在国际上寻求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成了我国企业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我国企业跨国投资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是从1979年开始的,仅有20余年的历史,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投资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但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发展很快。20多年来,我国海外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达到约50%,大大超过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最初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累计投资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960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投资总额超过138亿美元,中方投资约93亿多美元(实际数量和金额远不止于此);已有39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之列,11家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200强。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但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从投资主体看,专业外贸公司的海外投资进入萎缩、调整期,而工贸公司,民营、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踊跃,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生力量,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初步呈现多元化,但大型国有企业仍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主力军。在2002年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公司中,中远以9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雄居榜首。海尔和中兴是其中两家非国有企业,但其海外资产规模均较小。 (3)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型企业居多,多元化的趋势在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完善经营体系、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全球化经营效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一些跨国公司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由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金融服务业。目前中国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也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总体上看,在投资企业中,从事商品流通的外贸企业多,占49.7%.但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境外加工贸易(占22.2%)和资源开发(占18.1%)增长比较快。 (4)对外投资区域相对集中,我国的港澳地区以及美欧依然是重点。1990年底,我国801个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分布在世界93个国家和地区,而实际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5个发达国家的企业就达240个,占30%;在前苏联、新加坡、泰国和我国港澳地区又集中了另外300家,其中我国港澳地区就集中了140家非贸易性企业。至1991年,我国近千家境外贸易企业,有180家集中在我国港澳地区;另外的700家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泰国和阿联酋等少数几个国家。迄今为止,中国海外投资最多的是我国港澳地区,占46.8%;其次是北美,占13.7%;第三是亚洲,占11%;第四是非洲,占9.2%;第五是拉美,占7.5%;第六是大洋洲,占6.2%;最少的是欧洲,只占6%.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策略汇集87

蔡晓燕 可转换公司债券(Convertible Bond英文简称CB)首创于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至今已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从1992年深宝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探索到1997年《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直至南宁化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我国走过了一段坎坷的历程。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普通普通公司债券和认股权证明组合,具有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点,投资者在规定时间内(转换期)具有按照规定的价格(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普通股票的权利,同时在转换前,投资者仍可获得定期支付的利息。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者同时拥有债权和股票期权两项权益。与之相对应的是,发行公司也相当于同时发行了债券和认股证。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一种混合型金融工具,兼具债券和股票两者的功能和优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弥补了单一性能金融工具的固有缺陷,充分适应融资者动态化的需求和投资者追求利了大化的行为特征。 一、可转换债券的筹资魅力 1、资金成本低廉 与普通债券相比,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明显低于普通的公司债券(约20%左右),发行人在债券发行后至转换前,可减轻利息负担,从而降低公司的财务费用。公司通过普通债券筹划集资金,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企业的破产成本(Bankruptcy Costs)或称财务危机成本(Financial Distress Costs)也要应提高,降低了企业价值,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有者可能将其转换在公司股票,从而减轻了公司还债压力,回避了债券融资历的风险。美国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铁路发展高峰期,即是通过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了成本较低的巨额长期资金。 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转股以前,投资者只是一般的债权人,只享有很低的利息收入,与发行股票税后支付红利相比,公司支付的债息作为财务费用记入成本,避免了交纳公司所和税。由于其双重性,投资者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获得充足的资本供给,而且可大幅度降低资历金成本。对于急需大量资金的企业来说,低债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2、有望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自主动态优化 可转换公司债券首先表现为一种负债,发行后增加公司的负债率,改变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发挥负债的杠杆作用。转换后,则构成了公司的资本金,资本结构自动作相反方向调整。因此,发行可转换瓮债券可以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稳步上升,在时机和数量上控制得当,便有望达到企业资本结构的自主动态优化,使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运用与企业的成长相一致。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对外投资现状。根据商务部数据,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61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金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截至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463亿美元。数据显示,,我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增长较快。尤其对美国投资,增长了23.9%,对欧盟的投资增长了1.7倍,大大高于中国对外投资的总体增速。此外,中国对服务业的投资上升明显,服务业增长最快,增速为27.1%,占全部对外投资的比重达64.6%。而对采矿等资源投资同比下降了4.1%,在全部投入中仅占18.8%。下一步中国将重点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鼓励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向沿线国家转移。 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中国境外直接投资预计将达1.25万亿美元,中国似乎正在往全球投资者的角色迅速转变。境外投资帮助更多来自各行业的中国公司进入新市场和获得更具竞争力所需的经验、技术、品牌和人力资本。而中国公司的投资也从选择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转向具备先进技术、知名品牌、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全球分销网络的发达国家。 (二)我国对外投资特点。一是我国即将成为净资本输出国。据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我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金融类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非金融类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而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197.1亿美元,同比增长0.8%。全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同期我国吸引外资规模仅差37.1亿美元,这也是我国双向投资按现有统计口径首次接近平衡。按照目前发展的趋势,中国对外投资增速

国内外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海外投资布局讲解

国内外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海外投资布局分析 目前,全球轮胎市场已经形成亚太、北美和欧洲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亚太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未来产能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还将继续加强。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轮胎行业也在不断壮大。但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成本提升,国家和地方性优惠政策减少,国内轮胎市场供需饱和程度越来越高,甚至出现较严重的过剩情况,而且中国轮胎出口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加快海外投资成为中国轮胎企业突破困局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成为全球一流轮胎企业的必由之路。 一、市场概述 (一)轮胎简介 轮胎是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件,它的使用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按照结构可以分为斜交轮胎(diagonaltire;biastire)和子午线轮胎(radialtire)。根据轮胎性能的差别,斜交胎和子午胎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领域(不包括非机动车),具体如下表所示。 图表轮胎的主要适用车型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二)轮胎市场产业链 轮胎行业市场按产业链条可以划分为:上游的原材料市场、中游的轮胎制造市场和下游的轮胎消费市场。 图表轮胎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三)全球轮胎市场的区域划分 各大研究机构一般将全球需求市场划分为六大区域:北美、南美、西欧、东欧、中东与非洲、亚太,有时也把北美和南美合并为美洲,把西欧与东欧合并为欧洲。在各个区域中分别涵盖一些主要市场国家。 二、市场行情及其特点 (一)市场销售额与产出水平 全球轮胎市场销售额总体保持了增长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轮胎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3年-2003年,该阶段波动幅度非常小,表现相对平稳;第二个阶段是2004年至2011,这个阶段基本保持了增长的趋势;第三阶段为2012年至今,销售额持续小幅下降。 2010年以来全球轮胎产出水平相对稳定。2002年-2006年,全球轮胎产量由6.89亿条增长到7.54亿条,虽然五年内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2.28%。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轮胎市场的需求快速提升,轮胎企业的产出水平也随之大幅提高,2010年之后又进入了相对平稳的生产期。 中国轮胎市场产出水平总体表现出持续上涨的态势。2003年-2014年,以2007年为分水岭,2003-2006年和2007-2014年,都表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2003-2006年增速较大,年均复合增速为32.06%,2007-2014年增速相对平缓,年均复合增速为7.9%,而且2010-2014年的年均复合增速(6.31%)要明显快于同时期全球总产出的复合增速(2.78%),说明在全球轮胎市场的生产格局中,轮胎生产能力逐渐向中国转移,中国轮胎生产商对全球轮胎市场的影响力已有大幅提升。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建厂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215292464.html,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建厂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作者:朱宏超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9期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或建厂正在成为推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文章借助价值链理论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企业境外选址中的量化评价方法、企业境外选址的原则和考虑因素、按行业区分的企业境外选址应重点考虑的问题等,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进行企业境外选址决策。 关键词:境外投资的定位;价值链理论;选址决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106-02 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或建厂正在成为推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逐步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或建厂,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逐步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从“产品生产者”向“资本输出者”转变,是当前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举措。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中国对外直接贸易增长非常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加之在研发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得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布局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运用价值链理论,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处的阶段和现状进行研究,并进一步通过分析企业境外选址中的量化评价方法、企业境外选址原则和考虑因素、按行业区分的企业境外选址应重点考虑的问题等,探讨了如何进行企业境外选址决策。 一、境外投资定位分析与区位选择 境外投资定位分析与区位选择应依据全球价值链理论。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分析方法最早由波特提出,现在己发展成为企业分析的重要工具。波特认为企业价值链中的战略环节应该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而其他的环节则可以分离出去,企业对于战略环节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企业进行国际生产活动的方式和区位选择。他指出选择在某一特定国家开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案例分析-----TCL 【TCL 经典案例】对于TCL公司而言,越南是其海外直接投资生产第一站,1999年TCL便到越南设厂生产彩电。当年越南国内市场彩电需求量为65万台左右,其国内生产能力已超过300万台。在这样一个拥有将近4倍过剩产能、竞争激烈的市场上,TCL历时不久便站稳了脚跟。从2001年开始,TCL越南公司年年盈利。2009年底,据TCL越南公司总经理王成介绍,该公司有员工300余人,年产彩电30万台(越南目前全年彩电销量160-180万台),工厂与贸易合计,年营业收入3000余万美元,彩电市场占有率在越南已经连续数年名列前三名,在越南市场属于知名品牌。分析其有利与不利之因素:有利因素:海外投资需考虑多方因素,总的说来就是考虑投资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以及基础设施因素。一、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南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多优良港口。越南自然条件优越,又是世界第13人口大国,未来可望享受较长时间的“人口红利”。根据其最新人口普查数据,2009年4月1日人口近8580万,比西欧头

号人口大国德国还多约500万,且人口正处于“黄金结构”时期,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66%,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多近1倍,目前全国劳动人口4380万,占总人口的51.1%(中国驻越使馆经商处援引越南人口统计数据),且在数千年中国文化传统熏陶下越南国民勤奋程度在全世界位居前列,社会主义国家重视普及教育的传统使得越南劳动人口识字率高达96%。人口数量大,消费群体基数大,劳动人口多,素质也较高,劳动力资源充足,因此,越南的人口红利是实实在在。二、经济环境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至2009年,越南历年实际GDP增长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009年更是全世界仅有的12个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国家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IMF,WEO Database)及《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数据,2000-2009年,越南GDP总量(按美元现价计算)从311.96亿美元上升到971.8亿美元,人均GDP(按美元现价计算)从402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723美元,2009年进一步上升至1132.6美元。至此,越南已经跻身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属于中低收入国家。2009年越南国内商品零售和服务业市场总收入为1197.5万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FDI(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迅猛发展并成为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FDI大量涌入我国,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走出去,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扩大我国的产品市场。为此,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我国采取更加合理的对策有效引导对外投资,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摘要:对外直接投资;FDI;全球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迅速地加入了全球贸易的大环境下,成为国际经济贸易领域极具活跃的国家。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也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积极“走出去”,打破单方被投资的局面,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此,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发展困境,有利于我国合理的对策有效引导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利用我国企业特殊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好地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快速发展。 二、目前中国FDI现状描述 2013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257亿美元。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自2003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实现了连续12年的增长,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 1.高速发展,但差距依旧明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几年发展迅猛,2014年创下对外直 接投资的历史最高值1231.2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但是与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相比较显示出了极大差距。 2.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广泛,但是投资领域高度集中。这也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大共性。 对外投资行业大多分布在服务也、资源业和制造业。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按三次产业划分,投资流量占比分别为1.3%、25.3%和 73.4%;2014年底三次产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24%和75%。投资存量规模超过1000 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依次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上述4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6867.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 77.8%。 3.投资地域高度集中。我国对外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地域高度集中。 截至2014年底,中国1.85万家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2014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占总量的近9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为136.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1.1%。显示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地域的高度集中度。 4.对外投资存量增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投资的存量规模也不断扩大, 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826.4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2221.6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至 3.4%,在全球分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较上年前进3位,位居第8,首次 步入全球前10行列。

中国国际投资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学院: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班级: 091国贸(2)班 姓名: 李玄 学号: 2009220065

中国国际投资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是一个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保持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程度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中国对外投资也在不断发展,投资总额不断上升,然而同比其他发达国家还有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问题,问题的原因,并针对中国具体国情,提出部分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国;国际投资;发展战略 一、中国国际投资的现状 国际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大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多年保持连续增长,经济与贸易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在我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国内企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经营能力、科学技术、管理理念都在不断提高,国内现有的投资环境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国一批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正通过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1994—2009年这15年的时间里,中国国际投资量在不断增加,以2000年为分水岭,此前,对外直接投资基本呈缓慢增长并有波动的情况;2000年以后,则呈明显的单边上扬趋势,根据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407亿元,同比增长53.58%,截至2008年底,中国5,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1万家,共分布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约1,500亿美元。境外企业总资产达6,000多亿美元。这种趋势也反映了中国“走出去”政策体系的基本变化。不仅是总量的上升,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的排名也有有所上升。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以下简称流量)746.5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8.5%。截至2011年底,中国13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 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以下简称存量)4247.8亿美元。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近2万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虽有上升,但是同比其他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改善中国投资状况任重而道远。 而对于间接投资而言,一般说来,偿债能力与吸收国际间接投资的数量成正

最新关于我国对外投资现状分析1论文

关于我国对外投资现状分析(1)论文 论文论文关键词:对外投资现状分析论文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投资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对外投资存在一些问题,如投资规模偏小、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对外投资的管理体制薄弱滞后、海外投资企业经营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对外投资的经营管理人才等。要促进我国对外投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多下功夫。 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对外投资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增长势头,对世界各国都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有益于我国企业在这方面改革的深入开展。一、我国对外投资发展的历程 1979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15项经济改革措施,其中第13项明确规定允许出国办企业。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一项政策确定下来,从此,我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拉开了序幕。1979年11月,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与日本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在东京开办“京和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海外开办的第一家合资经营公司。以此为开端,我国对外投资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迅速发展。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对外投资的存量已经达到572亿美元,流量也达到122.6亿美元,境外中资企业超过1万家。目前,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对外投资大国,成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回顾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84年。为我国对外投资的起步阶段。1979年,国务院提出了“允许出国办企业”的经济改革措施,从而拉开了我国

中国海外投资的新趋势

中国海外投资的新趋势 2013年12月10日17:02来源:国际融资杂志 ■李诗洋综述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可谓异军突起,无论是在海外投资还是国际并购市场的表现都令世界刮目相看,各国都将中国列为最有前途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日前,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发布了《2013年上半年中国海外投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这令我们又看到了中国企业创下的新的纪录,同时该报告分析了中国私营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特别分析了税务筹划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中的作用 前期回顾:最有前途的FDI来源国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但寻求海外并购的中国投资者仍然充满信心。从全球来看,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又创历史新高,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2013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相比于2012年上半年的313.4亿美元,同比增长34%,达421.2亿美元。安永因此对各国投资促进机构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被列为最有前途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 保持能源主题的交易多元化趋势 从行业来看,能源仍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关键主题,从2005年到2013年上半年,能源与金属行业对外投资额达301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70%。金融和房地产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二大类行业,约677.9亿美元,占同时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16%。交通、农业、科技、化工也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行业,共占同时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12%。对此,安永交易咨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管合伙人吴正希说:“无论是在交易数量还是交易总额上,资源(能源与采矿)行业仍然占据首位。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趋势有望延续。” 但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趋势:至2013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显示出进入非能源行业的多样化迹象。在2009年,能源和金属共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78%,这一百分比至2013年上半年跌至64%。而农业与技术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涨幅巨大,占2013年上半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5%,而这一比例在2009年为4%。中国买家正对金融服务、高科技业、工业及化工产品、消费品、休闲产业显示出日益增强的兴趣,这些领域交易总量呈现出增长趋势,表明中国对外并购交易正变得更加多元化。安永中国海外业务部主管合伙人周昭媚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对于农业、技术与消费品行业的投资将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史无前例的增长。 具体而言,2013年前八个月矿业及公用事业相比上一年度呈现显著上升,主要是由于矿业在今年已录得九宗超亿美元的重大交易,包括:7月份中国洛阳钼业(603993,股吧)8.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