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二)答案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二)答案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二)答案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二)答案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二)答案

一、1、律诗2、B

3、“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蕴藉:一是惜别,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由友人被贬而感慨宦海沉浮,宠辱无常。这一“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

三、(13分)

4.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2分)

5.聚材孔良,用力甚勤;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4分,各2分)

6.洁身自好(独善其身)等(2分)

7.D (墨翁不是隐士,客曰“隐者也”,是对墨翁的赞颂)(2分)

8.“自警”实为“警世”是有道理的。作者赞美临财不苟、坚守信条墨翁,批评以假冒真、以次充好,违反道德的“逐利者”。表面上看是告诫自己,应该做怎样的人。实际上是借墨翁形象,表达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认识,借对“逐利者”的批评,揭露当时社会上的类似丑恶现象,以引起治国者注意,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说是一篇警世作品(3分,大意相同即可得分)

参考译文:

墨翁是吴槐市集里的人。(他)曾经在荆楚一带游学,一次,遇到有人传授古代造墨方法,于是说:“我如果卖这种墨的话,就可以有足够的钱用来读书,何必(像现在这样)心情急切地四处奔走呢?”回到家,(他)在自家门上写了“造古法墨”几个字。亲自操持杵臼等工具制墨,即使手背龟裂面色黑黄(也制墨不止),他形貌奇特古怪,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宽大的衣服。人们望见他,都认为他是一个奇特的人。他经常研磨数斗墨汁,醉酒后给人写一尺见方的大字,字很壮美。(他)所制墨,订有一定的价钱。报酬不合适,就不卖。所以,别人的店铺里人总是满满的,而他的店铺里人却很稀少。

一位朋友讥讽说:“你的墨做得虽然好,为什么卖不出去?”墨翁说:“唉!我的墨是用十分好的材料,做工也非常到位,正因为制作艰难,所以不想卖得太便宜啊。现在那些追逐利益的人,用马马虎虎制作的墨来迎合世俗之心,用低廉的价格来诱惑百姓,(这些墨)看它虽然像黑色的玉,试用它却如土炭一般,我私下认为这是可耻的事。假如我要想效仿他们这种制墨卖墨的行为,那就是对外号称古法制墨,而内里却以现在粗制滥造的墨出售,这就像‘衒璞而市鼠腊’一样有名无实,这样做怎么可以呢?既然(只有)我不能这样做,也就不奇怪粗制滥造的那样人太多了。再说,我的墨虽然卖不出去,可是看见箱中,黑黝黝的墨锭仍然在,(我)还有什么悲伤呢?”于是(他)闭门谢客而作歌道:“守着我的黑玉般的墨以度终身,看见那些卖假墨的人,我(为之羞愧)头上冒汗。”朋友听了后说:“真是一位隐士啊! 我们这辈读圣人书籍,以学古圣人精神为准则,但又不能以高尚品德充满内心,仅仅装饰外表而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难道不感到有愧于这位墨翁吗?”说完,叹息着离去了。

齐人高启听说了墨翁的话,(认为)足以用来警戒自己,于是写下来为他作传。墨翁姓沈,名字叫继孙。但是世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只是称他为墨翁。

文言文每日一练(二)

(二)游桃花记 [明]陈继儒 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阳气及水色,太是秾华。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 余以花朝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老翁愕视,恭谨如命。余亦不通姓字,便从花板酒杯①,老饕一番。复攀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输赢为上下②,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日暮乃散。是日也,老翁以花朝为生辰,余于酒后作歌赠之,谓翁明日请坐卮脯为寿。 十四日,余与希周、直夫、叔意挈酒榼,甫出关路,途得伯灵、子犹,拉同往,又遇袁长史披鹤氅入城中,长史得我辈看花消息,遂相与返至桃花溪。至则田先生方握锄理草根,见余辈,便更衣冠出肃客。客方散踞石上,而安甫、宾之、箕仲父子俱挈酒榼佐之。董、徐、何三君从城上窥见,色为动,复踉跄下城,又以酒及鲜笋、蛤蜊佐之。是时,不速而会者凡十八人,田先生之子归骈为十九。榼十一,酒七八壶觞。酒屈兴信,花醉客醒,方苦瓶罍相耻,忽城头以长绠缒酒一樽送城下,客则文卿、直卿兄弟是也。余辈大喜,赏为韵士。时人各为队,队各为戏。长史、伯灵角智局上。纷纷诸子,饱毒空拳,主人发短耳长,龙钟言笑。时酒沥尚余,乃从花篱外要路客,不问生熟妍丑,以一杯酒浇入口中,以一枝桃花簪入发角: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日暮鸟倦,余亦言旋,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顾视纱巾缥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 昔陶征君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第赏花护花者,舍吾党后,能复几人?几人摧折如怒风甚雨,至使一片赤霞,阑珊狼藉?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 [注] ①花板酒杯:即梨花杯,以形似花瓣而得名。②藏钩:古代的一种博戏。《艺经》:“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分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较)胜负。”钩,为博具。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便更衣冠出肃.客迎接 B. 酒屈兴信.舒展,伸张 C. 余亦言旋.回家 D. 第.赏花护花者次第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余以.花朝后一日以.八千岁为春 B. 色为.动请以赵王城为.秦王寿 C. 客则.文卿、直卿兄弟是也则.与斗卮酒 D. 乃.从花篱外要路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在花朝后一日,作者偕同五位友人,闯入一位陌生老人家中,见到他已准备了饭菜,便入内大吃一顿,老人虽愕然,仍热情款待,作者等人大快朵颐、嬉戏玩闹,极为尽兴,最后作歌送给老人,权当寿礼。 B. 十四日,作者与十八位友人一起在田先生家中欢聚,席间,一众好友畅饮美酒、饕餮美食、黑白纵横。酒酣耳热之际,还开起了路人的玩笑,度过了异常愉快的一天。 C. 本文记叙作者城郊赏桃花之“乐”,寄寓爱花、赏花、护花不易之意。结尾把花与人、花与社会联系起来,笔墨虽然依旧轻灵,但心情已经沉重。 D. 陈继儒的作品多直抒胸臆,表达任心自适的感情,这篇《游桃花记》更是贯彻了他“文以自娱”的主张。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昔陶征君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4分) (2)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3分)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

沪教版 每日一练 文言文句子翻译

翻译(一)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5、齐人固善盗乎? 翻译(二)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5、泯然众人矣! 翻译(三)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2、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3、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4、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四)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4、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5、无他,但手熟尔。 翻译(五)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 5、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翻译(六) 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处。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 翻译(七)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3、王顾左右而言他。 4、吾义固不杀人。 5、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翻译(八)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5、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九)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翻译(十)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翻译(十一) 1、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2、“姑俟异日观”云尔。 3、为一说,使与书俱。 4、书非借不能读也。 5、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翻译(十二)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3、是方啮也,而遽死也。 4、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5、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 翻译(十三)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言文每日一练7

魏丕字齐物,相州人,颇涉学问。周世宗镇澶渊,辟司法参军。有盗五人狱具.,丕疑共冤,缓之。不数日,果获真盗,世宗嘉其明慎。世宗即位,改右班殿 直。自陈本以儒进,愿受本资官。世宗曰:“方今天下未一,用武之际,藉卿干事,勿固辞也。”未几,出监明灵寨军。世宗征淮甸,丕获江南谍者四人,部送行在。诏奖之,赐钱十万,迁供奉官、供备库副使。 太祖即位,改作坊副使。时杨承信帅河中,或言其反侧未安,命丕赐承信生辰礼物,阴察之。还,言其.无状。太祖尝召对,语丕曰:“作坊久积弊,尔为.我 修整之。”丕在职尽力,以久次转正使。开宝九年,领代州刺史。凡典工作十余年,讨泽潞、维扬,下荆广,收川峡,征河东,平江南,太祖皆先期谕旨,令修创器械,无不精办。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及改绣衣卤簿,亦专敕丕裁制。丕撤.本坊旧屋,为舍衢中,收僦直及鬻死马骨,岁得钱七千余缗, 工匠有丧者均给之。太祖幸洛郊祀,三司使王仁赡议雇民车牛运法物,太祖以.劳 民,不悦,召丕议之。丕请拣本坊匠呼壮者二千余,分为递铺输之,时以为便。 雍熙四年,代郝正为户部使。端拱初,迁度支使。是冬,出为黄州刺史。还朝,召对便.坐,赐御书《急就章》、《朱邸集》。丕退作歌以献,因自述愿授台省 之职。太宗面谕曰:“知卿本儒生,然清望官奉给不若刺史之优也。”淳化初,改汝州刺史,改襄州。境内久旱,丕以诚祷之,二夕,雨沾足。明年,召还,屡求退居西洛,不许。 四年表求致仕,授左武卫大将军,俄判金吾街仗。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诏左右街各募卒千人,优以禀给,使传呼备盗。丕以新募卒引.对,遂分四 营,营设五都,一如禁兵之.制。咸平二年,卒,年八十一。 选自《宋史·魏丕传》(有删改)(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盗五人狱具.具:完备 B.丕撤.本坊旧屋撤:拆除 C.还朝,召对便.坐便:随便 D.丕以新募卒引.对引:召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尔为.我修整之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①还,言其.无状②则或咎其.欲出者 C.①太祖以.劳民,不悦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D.①一如禁兵之.制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3、以下语句中,全都表明魏丕“勤政惠民”的一组是() ①丕疑共冤,缓之②自陈本以儒进,愿受本资官③及改绣衣卤簿,亦专敕丕裁制④岁得钱七千余缗,工匠有丧者均给之⑤境内久旱,丕以诚祷之 ⑥优以禀给,使传呼备盗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丕有学问而且明察谨慎,他曾经随周世宗出征,于战争中捕获江南的四名间谍并押送到周世宗所在地,得到周世宗的专门发文嘉奖并加以封赏。

文言文每日一练

2009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大汇编江西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馀。”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⑥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释】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③厉:激励,此有警戒之意。④上:指汉成帝。⑤张禹:汉成帝的老师。⑥将:拿。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连缀。⑨旌:表彰。 11.用“/”给文中画线句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1分)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 1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廷()(2)已()(3)易() 13.13、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2分) 14.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15.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2分) 上海市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福安居盛家园,畜二母鸡,黄白各一,桑麻掩映,分棚而栖,各养数雏。晨夕带雏出入,二雌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一日,黄者被人窃去,失母之雏,悲鸣不已。白者频来顾视之,若代为悯恻。然自后得食相呼,归栖逐队,盖亡形于黄白,而皆视为己子矣。 鸡虽微禽,而于五德,之外,竟复具一德。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 【注】五德:指仁、义、礼、智、信。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而皆视.为己子矣()(2)竟复具.一德()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共11题) 1.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 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答案】答案: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2.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原文】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 下 ③就明而读④如是者十四 年 2.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文 :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其如土石何 A B 如是者十四年其寝室有短窗 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答案】【译文】 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1.①降职远调贬官②总是③光,光亮④这 2.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3.A 4.略 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3.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 觉 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 【答案】【译文】 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1.离开睡醒 2.杨时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一)

寒假文言文巩固练习(一)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戚将军景通,字世显,定远人。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因功以军政掌印。部使者举孝廉,升江南运粮把总。至则祛积弊,却羡余①。比输太仓,故有鬻筹之弊②,客以告。作色曰:“景通自结发事君,壹勿欺。吾宁受簿责,毋宁自欺。”已输仓,不中计,对簿度支③,当降级。所部张千户者怀赢金三百馈之。景通笑曰:“吾以不欺受罪,顾纳赢金为欺耶?”事白复官。戚勋以总督备倭至,欲引将军为同姓。景通谢曰:“先世故姓倪,载在勋府。即自附,玺书之谓何?”卒却之。拜总督备倭,升山东都司佥书,升大宁都司掌印。河间治河,久未底绩。属为植,不逾月而告成。大宁缺佥书一人,部署匈奴内附者,景通言“安荣可”。荣奉百金为寿,目摄之曰:“吾荐贤,故荐君。以此相加,则吾荐非也。”荣惭而退。……斑白始有子,曰继光。继光綦履④过庭,将军大诟曰:“童子何如!綦履必锦衣,锦衣必肉食。尔父清白,必不尔餍。尔他日将饕卒伍以自封!”既知为外氏所遗,卒裂綦废勿著。居第垂二百年,始改作。命绮疏⑤四户,列两楹间。工请益绮疏十二。景通曰:“使吾无得罪于先世,犹聚族于斯,四户足矣。不然,此且不保。”季年画策备胡,累数百牍。(李贽《叙藏书》) 【注释】①羡余:古代官吏以无名杂税巧取豪夺,而以赋税盈余名义进贡皇室的部分财物,称“羡余”。②鬻筹:指虚报纳入官仓的粮食数量以谋取私利。③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富的统计和支调。④綦履:绣花鞋。綦,鞋上花纹。⑤绮疏:雕饰花纹的窗户。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当.降级(2)景通谢.曰 (3)卒却.之(4)工请益.绮疏十二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尔他日将饕卒伍以.自封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B.以此相加,则.吾荐非也他植者则.不然 C. 犹聚族于.斯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故有鬻筹之.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吾以不欺受罪,顾纳赢金为欺耶 季年画策备胡,累数百牍 4、简析文中画波浪线“目摄之”一句的作用 5、本文表现了戚景通、和的品质。

短小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 (教师)

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一)《书林纪事》文征明习字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 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谢求反。 译文: 4.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 1

高中寒假文言文练习题十六)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十六)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5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①,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②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③淫祠④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⑤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⑥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二,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⑦,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粜,因上章⑧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 【注】①行义:德行和节义。②楮币:即纸币,因其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③首毁:带头捣毁。④淫祠:滥设的神祠。⑤临御:谓君临天下,治理国政,执政。⑥闾阎: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这里指民间。⑦持钞出粜:出粜,本义是卖米,这里持钞出粜,是指拿着钞票出去买米。⑧上章:向皇帝上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A.民不堪 ..命,旧尹莫敢诘问 B.拜住袖.其疏入谏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C.不得已而.为盗耳 /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

文言文每日一练 参考答案 主编:任秋祯 责任编辑:邹昆宏廖东平

目录 班昭续《汉书》 (4) 蔡文姬求情 (5) 炳烛而学 (6) 薛奎识范镇 (7) 芮伯献马贾祸 (8) 及之而后知 (9) 管仲破厚葬 (10) 董叔攀附权贵 (11) 王昭君出汉宫 (12) 魏收改武学文 (13) 千轴不如一书 (14) 答苏迈书 (16) 答李几仲书 (17) 黄庭坚论书法 (18) 强弱之辩 (19) 邴原戒酒 (20) 金农与苍头 (21) 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22) 李西涯与程篁墩 (23) 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24) 黄鲁直敬重苏轼 (25) 张明善讥张士德 (26) 王积薪闻棋 (27) 苏东坡北归 (28) 李贺作诗 (29) 蒲松龄之妻 (30) 李泰伯改字 (31) 康德涵救李梦阳 (32) 余文坼意外遂愿 (33) 文人相轻 (34)

杨维桢执教 (35) 青文胜为民请命 (36) 郑板桥知潍县 (37) 王恭从会稽还 (38) 韩云门娶盲女 (39) 蔡邕被害 (40) 观第五泄记 (41) 宴客摆阔 (42)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43) 商於子驾豕 (44) 诸葛亮传略 (45) 申屠敦之鼎 (46) 杭世俊喜博 (47) 里社祈晴文 (48) 赞刘谐 (49) 匡衡凿壁借光 (50) 杨万里忧国 (51) 苏轼私识范仲淹 (52) 金农为盐商解窘 (53) 蔡邕听琴 (54) 郑玄对应劭 (55) 冯梦龙补《西楼记》 (56) 萧何难汉高祖 (57) 永某氏之鼠 (58) 陈亢问于伯鱼 (59) 郭琇面劾权臣 (60) 严君平不仕 (61) 海市蜃楼 (62) 晏殊诚实 (63) 龚遂为渤海太守 (64)

(完整版)文言文阅读每日一练1

文言文阅读每日一练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当是时,天下 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 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 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 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 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 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 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 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 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 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 (选自韩愈《昌黎先生集》,有删节)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举:提拔,推举 B.四海皆已无虞.虞:欺骗,欺诈 C.则将不暇.食与沐矣暇:闲暇时间 D.亦宜引.而进之引:推荐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公在辅佐君主担任宰相的过程中,工作十分繁忙,常常吃一顿饭、洗一次头要分 三次完成。 B.周公治国有方,奸佞小人得以清除,蛮夷部族也已归顺,各种教化制度都已建立, 社会风俗淳厚朴实。 C.尽管周公具备圣人的才能,国家也治理得有条不紊,但仍求贤若渴,深恐思虑不全,辜负周成王之意,失去天下人心。 D.作者尽管两次呈书没有回音,三次登门不受欢迎,但仍然再次呈书宰相,希望他能 了解自己的心志。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3分) (2)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3分)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十二)答案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十二) (一) 1.(1)一起(2)使……新(3)功业(4)为……作赋 2.C D 3.(1)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 (2) 于是我整理园林,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 4. 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旷达乐观 (二) 5.(1)执行事务的人,这里指楚君,委婉说法(2)楚君;我;晋君 6. C 7.晋楚两国交换俘虏 8 表面上谦恭有礼,感谢对方(晋君、楚王)的恩惠,不卑不亢,实际上表达了忠于自己的君王、报仇雪恨的决心,不失礼节,语言委婉,但态度坚决。 【译文】 大凡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有可使人快乐的地方,不一定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使人饱。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为幸福使人欢喜,而灾祸却使人悲伤。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判别在胸中斗争,舍弃和获取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追求灾祸,躲避幸福,难道是人们的心愿吗?这是外物有什么东西蒙蔽了人呀!他们处在事物里面,而不能超脱在事物之外。事物并无大小的区别,从它内部来看它,那么就没有不是又高又大的。它依仗高大的形象面对着我,那么我常常会眼花缭乱反复不定了,就象在缝隙中看人争斗,又哪里能知道谁胜谁负呢?因此,爱憎不断产生,忧愁和快乐也就由此产生了。这不令人非常悲哀吗! 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安逸,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美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只是吃枸杞、菊花之类。人们一定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面容比先前丰满,白头发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 于是我整理园林,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作为暂时保全自己的打算。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纵情游玩,舒展胸怀。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是秦人卢敖隐遁的地方。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像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功业,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潍水,感慨叹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二)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二)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送别杜审言宋之问①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②。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③。 【注释】①杜审言和宋之问均是初唐诗人,都致力于律诗的创作。他们在文学上志同道合,在政治上也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公元689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屈平才华卓绝,遭谗被逐,流落沅湘,自沉汨罗而死。③《晋书?张华传》记载张华在丰城,掘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 1、本诗从体裁上判断属于 2、以下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卧病人事绝,接军万里行”直起直落,抒写自如。当时,作者卧病在家,社会交往 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因为贬谪而远行的消息,那更是惆怅倍增。 B.“河桥不相送”一语平平道来,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曲折起伏,波澜叠出。第四句别开 生面,实写送别情景,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C.“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既暗点友人的贬谪,交代其行踪,更是以孙楚、屈原 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D.最后两句作者借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暗指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 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3、有人赞赏诗歌中的“嗟”字用的极妙,揭示出了诗人复杂的心情,请试做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4—8题。 墨翁传高启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①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②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③,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所谓衒璞而市鼠腊④,其可乎?吾既不能为此,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

文言文翻译训练题(附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题(附答案) 辽宁省营口开发区熊岳高中丁君 2003年10月30日 1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列子·说符篇》 2.王元泽(即王雱,王安石的儿子)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梦溪笔谈》 3.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发《欧阳公事迹》 4.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宋《诗话总龟推敲》 5.李超,宇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甚得。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令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交叉而立。僧又笑曰:“可矣,于即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欣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技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挪,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聊斋志异》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八)_20201210151644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八)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以颍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时颍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亲。由是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门人出入,容止可观,时在市井,行步有异,人皆别之。州闾成风,咸竞为善。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时国主皆亲骖乘适烈私馆,畴谘政令。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乐。东域之人,奉之若君。以建安二十三年寝疾,年七十八而终。(《三国志?魏书十一?裴注》)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皆就.陈君学(2)咸.竞为善 (3)盗者不爱.其死(4)皆亲骖乘适.烈私馆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 (2)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 3、下列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 B. 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 C. 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 D. 以建安二十三年寝疾 4、王烈“育人为务”的具体做法有二:(用文中语句回答) 一是: 二是: 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烈为父守丧三年为“孝”,遭遇荒年分送粮食于乡亲为“仁”。 B.王烈重视道德教化,讲究教化方式方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高一高二语文每日一练答案

每日一练(1)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1.A (B项,“痛恨父亲的专制”不妥,父亲虽然粗暴,但他的粗暴多数因哥哥做了坏事而起,不能算是专制;在文中母亲也并没有流露对父亲的“痛恨”,更多的只是劝解与哀求。 C 项,对饮时的沉默,反映的是父子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温情。 D 项,“父子相互关爱”只在小说的后半部) 2.“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视角,表现父子关系的变化。(2)“我”是参与者,我与母亲、父亲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3)“我”是感受者,我的心理感受营造出对抗、和谐等特定氛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或答“写作视角可以与人称结合,第一人称,增强真实性,便于抒发情感”(答“‘我’是全文的线索”不得分)(1点2分,2 点3分,3点5分,意思相近即可) 3.(1)第一句,指父亲与大哥相互仇视、对抗,根本不把劝解的人放在眼里。(2)第二句,指大哥与父亲相处融洽,彼此关爱,忽略了旁人的存在。(3)作者借此表达希望父子两代人能够消除隔阂对抗,走向理解和谐的主题。(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相近即可) 每日一练(2)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 19 分) 1.D (原文为“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2.A (应是“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以族类划分,而不是以地域划分。) 3.B (错。文中没有说江统被收在哪里。另外,太子被废离开许昌也不对,太子是被贬到了许昌。) 4.翻译 ( 1 )(东宫原来的属臣)在路上哭泣,不顾重罪(或:不畏重刑),反而更彰显太子的美德,不如放了他们。(应该将主语“东宫原来的属臣”补充出来;大辟:大辟是古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俗称砍头,隋后泛指一切死刑。在这里直译应当是:不畏杀头之类的重刑;“不顾重罪”属意译。) ( 5 分,得分点:路次,于路次,在路上,状语后置;辟,刑,法,罪;乃,反而;彰,彰显;释,放,释放。) ( 2 )(王子师)到任之后,就征召了孔融。你们兖州有没有像和荀慈明孔融一样贤达的人没有?( 5 分,得分点:“下车”:到任;“辟”:征召;“贵州”:“堪”:能够;“应此者”,直译应当是“符合(像他们一样优秀)这个标准的人”,应,符合,适应,顺应。) 附译文: 江统,字应元,是陈留国圉镇人。江统性情沉静寡言,志向远大。当时人们给他的评价是“高峻少言的江应元。”与同乡蔡克一样闻名。成年后继承他父亲江祚的爵位,被任命为山阴县令。当时,陕西、甘肃边境不断遭到氐、羌族的侵扰,大将军孟观率军西征,亲自擒拿氐族统帅齐万年。江统深入思考东夷、西戎、北狄和南蛮扰乱中原的现象,认为在萌芽状态时就应该杜绝,于是作《徙戎论》上奏:“这些人都可以发令派遣,让他们回到本土,以安慰他们羁旅在外怀念故里的情思,解除我们华夏民族的小小忧患。惠及中国,安抚四方,德泽延及永世,这才是长久之计。”但皇帝没能采用。不超过十年,夷狄这些蛮族侵扰中原,当时的人敬服江统的远见卓识。他改任太子洗马。在东宫多年,很受太子亲近礼遇。等到太子被

文言文阅读每日一练

文言文阅读每日一练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尚书比部员外郎李君墓志铭 曾巩 康定初,先人寓南康,与李君居并舍。是时君年未四十,游余父子间,相好也。后十余岁,君为临安,遇余于浙西,道旧故,喜甚。又十余岁,君已退而家居,复见之山阳。又九岁,而君年七十有一以卒。明年,其孤仲熊自山阳抵京师,拜且泣曰:“顾得铭也。”余惟君游余父子间四十年矣,铭其可辞? 君姓李氏,讳丕,字子京,初名真卿。曾大父讳某。大父讳某。考讳某,赠光禄卿。母丁氏,仙县太君。继母王氏,仁寿县太君。君海州朐山人,家故寒也。学为士,自君始。出举进士,中其科,得主楚之淮阴簿。岁凶,转运使调军食,用君主宿州籴。他州皆强赋,民犹不足,君随便开诱,粜者悦趋,籴最他州。迁宁国军节度,掌书记,转运使属君市翎毛,君优致如主籴,所市以赤,数之至十万,复最他州。又属君主作院,君考校程度,所作兵器总一万一千三百二十有四,皆精且利。他军州事,有不能决者,多属君,君所决者三十有八事。盖复太平州囚管寿活之,明通判歙州林瑀无罪释之,类如此。于是能益白,荐者十三人。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用荐者监兴元府税,急吏宽商,课赢十有七万。岁中,以岁次迁秘书丞,以课迁太常博士,以覃恩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杭州临安县,召为审刑院详议官,赐绯衣银鱼。迁尚书都官员外郎,通判蜀州。蜀少事,然他州讼有积岁不能决者,转运使以属君,君所决八事,民信服之。迁尚书职方员外郎,监在京内衣库,枢密使田况奏用君删定马军司条贯,既成,诏加赏赉。滨州有狱久不能决,辞连大臣家子,遣吏治之辄辞,诏遣君乃决。累迁尚书职方郎中,以母老出通判杭州,坐法免。复为尚书比部郎中,监沂州承县盐酒税。未逾月,自罢归。又监陕州集津垛盐务,不行,以本官致仕。元丰三年九月己卯以疾卒山阳之私第,十一月甲寅葬安乐乡之杨兴里。 (节选自《曾巩文集》)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4分) (1)用君主宿州籴.籴: (2)转运使属.君市翎毛属: (3)以课.迁太常博士课: (4)诏加赏赉.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曾巩父子和李君交往了几十年,两家比较熟悉,所以仲熊从山阳县赶,向曾巩请求为其父写墓志铭,曾巩没有推辞。 B.李君家庭贫穷,立志求学,考取进士。后接手买粮任务后,他通过开导、启发,让老百姓卖粮,最后成为各州中征粮最多的。 C.转运使让李君监管工场,李君考校了各种制作标准,严格执行,最后他监管下生产了兵器不仅具有数量优势,而且也有质量上的保证。 D.李君先后任蜀州通判、杭州临安县知州、审刑院详议官。所到之处,凭借自己超强的决断能力处理很多棘手之事,老百姓非常信任、佩服。 8.请简要概括李君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2分)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为临安,遇余于浙西,道旧故,喜甚。(3分)

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1

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1 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1 主编:任秋祯 责任编辑:邹昆宏廖东平 目 录 班昭续《汉书》. 2 蔡文姬求情. 3 炳烛而学. 4 薛奎识范镇. 5 芮伯献马贾祸. 6 及之而后知. 7 管仲破厚葬. 8 董叔攀附权贵. 9 王昭君出汉宫. 10 魏收改武学文. 11 千轴不如一书. 12 答苏迈书. 14 答李几仲书. 15 黄庭坚论书法. 16 强弱之辩. 17 邴原戒酒. 18 金农与苍头. 19 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20 李西涯与程篁墩. 21 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22 黄鲁直敬重苏轼. 23 张明善讥张士德. 24 王积薪闻棋. 25 苏东坡北归. 26 李贺作诗. 27 蒲松龄之妻. 28 李泰伯改字. 29 康德涵救李梦阳. 30 余文坼意外遂愿. 31 文人相轻. 32 杨维桢执教. 33 青文胜为民请命. 34 郑板桥知潍县. 35 王恭从会稽还. 36 韩云门娶盲女. 37

蔡邕被害. 38 观第五泄记. 39 宴客摆阔. 40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41 商於子驾豕. 42 诸葛亮传略. 43 申屠敦之鼎. 44 杭世俊喜博. 45 里社祈晴文. 46 赞刘谐. 47 匡衡凿壁借光. 48 杨万里忧国. 49 苏轼私识范仲淹. 50 金农为盐商解窘. 51 蔡邕听琴. 52 郑玄对应劭. 53 冯梦龙补《西楼记》. 54 萧何难汉高祖. 55 永某氏之鼠. 56 陈亢问于伯鱼. 57 郭琇面劾权臣. 58 严君平不仕. 59 海市蜃楼. 60 晏殊诚实. 61 龚遂为渤海太守. 62 班昭续《汉书》 【文段翻译】 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编纂《汉书》。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班昭作赋写颂。当时《汉书》刚问世,有很多人不大读得懂,班昭的同乡马融就住在藏书阁下,向她学习《汉书》。 【文化常识】 女文史家。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评 说】 范 晔:(班昭)博学高才,(丈夫)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赵 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