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名称汇总知识讲解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名称汇总知识讲解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名称汇总知识讲解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名称汇总知识讲解

科学学科:

1. 简单机械实验盒

2. 物体沉浮实验盒

3. 叶轮

4. 声学实验盒

5. 热学实验盒

6. 力与机械演示箱

7. 最高温度表

8. 最低温度表

9. 温度计

10. 温度计

11. 体温计

12. 地温计

13. 旋转架

14. 液体对流实验器

15. 磁铁性质实验盒

16. 条形磁铁

17. 蹄形磁铁

18. 手摇发电机

19. 激光笔

20. 小孔成像装置

21. 光学实验盒

22. 风的形成演示箱

23. 指南针

24. 昆虫实验盒

25. 采集捕捞工具

26. 饲养槽

27. 榨汁器

28. 昆虫饲养槽

29. 养鱼缸及辅助设备(无)

30. 大气压力实验盒

31. 太阳高度测量器

32. 四季星图卡片

33. 风力风向计(无)

34. 百叶箱(无)

35. 雨量计(无)

36. 托盘天平

37. 演示温度计38. 多用电表

39. 恒温培养箱

40. 烘干箱

41. 电加热器

42. 手持移动灯

43. 电冰箱

44. 打气筒

45. 电动钻孔器

46. 打孔器

47. 仪器车

48. 方座支架

49. 三脚架

50. 试管架

51. 大托盘

52. 小托盘

53. 水槽

54. 体重计

55. 听诊器

56. 肺活量计

57. 电子停表

58. 声级计

59. 学生电源

60. 教学电源

61. 充磁器

62. 金属钩码

63. 马德堡半球

64. 连通器

65. 演示测力计

66. 音叉

67. 单摆组

68. 热传导演示器

69. 液体对流演示器

70. 毛细现象演示器

71. 湿度计

72. 固体体膨胀演示器

73. 玻棒

74. 胶棒

75. 箔片验电器

76. 验电器连接杆

77. 感应起电机

78. 小灯座

79. 电池盒

80. 发光二极管

81. 小电机

82. 音乐门铃

83. 单刀开关

84. 条形磁铁

85. 蹄形磁铁

86. 环形磁铁

87. 菱形小磁针

88. 蹄形电磁铁

89. 电铃

90. 手摇交直流发电机

91. 三棱镜

92. 天文望远镜

93. 酒精喷灯

94. 生物显微镜

95. 生物显微镜

96. 放大镜

97. 解剖器

98. 解剖盘

99. 生物显微演示装置

100.桃花模型

101.小麦花模型

102.啄木鸟仿真模型

103.猫头鹰仿真模型

104.少年人体半身模型

105.儿童骨骼模型

106.耳解剖模型

107.肘关节模型

108.平面政区地球仪

109.平面地形地球仪

110.平面地形地球仪

111.三球仪

112.月相变化演示器113.地表模型

114.地球内部构造模型115.地动仪模型

116.司南模型

117.照相机模型

118.眼球成像演示模型119.儿童牙列模型

120.矿物岩石化石标本121.矿物标本

122.岩石标本

123.金属矿物标本

124.昆虫标本

125.桑蚕生活史标本126.蛙发育顺序标本127.河蚌浸制标本

128.蜗牛浸制标本

129.蟾蜍浸制标本

130.鲫鱼浸制标本

131.爬行类动物浸制标本132.兔外形标本

133.鸽子剥制标本

134.鸽子展翅标本(无)135.植物标本

136.植物种子传播方式标本137.石油分馏产品标本138.煤和煤的干馏产品标本139.土壤标本

140.蝗虫生活史标本141.蝉的生活史标本142.洋葱鳞片叶表皮装片143.植物根尖纵切

144.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横切145.草本植物茎横切146.叶片横片

147.叶片气孔装片

148.动物表皮细胞装片149.神经细胞装片

150.人血涂片

151.蛙卵细胞切片152.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153.骨细胞切片

154.细菌图片

155.病毒图片

156.防护眼镜

157.科学史挂图

158.植物分类图谱

159.动物分类图谱

160.中国政区地图

161.中国地形地图

162.小学科学安全操作挂

163.小学科学生命世界挂

图(无)

164.小学科学物质世界挂

图(无)

165.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

挂图(无)

166.玻璃仪器(无)

167.药品(无)

168.镊子

169.烧瓶夹

170.电流实验盒

171.两用气筒

172.平板测力计

173.汽油机模型

174.蝾螈浸制标本

175.小学自然教学挂图

176.标杆

177.静电实验盒

178.二年级自然实验盒

179.一年级自然实验盒

180.小铁环

181.爬行类动物浸制标本

182.立体地形地球仪

183.人体骨骼模型

184.大铁环

185.圆筒测力计

品德与生活

1.植物种子标本

2.植物叶子标本

3.昆虫标本

4.蛙发育顺序标本

5.眼球构造模型

6.儿童牙列模型

7.昆虫观察盒

8.月相变化演示器

9.毛细现象演示器

10.放大镜

11.剪刀

12.平面镜

13.品德与生活教学挂图

14.品德与生活多媒体教学

软件

15.品德与生活教学视听资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备配置标

1.中国政区地图

2.中国地形地图

3.中国交通图

4.北京市政区地图

5.北京市地形地图

6.北京市交通图

7.世界政区地图

8.世界地形地图

9.中国地形模型

10.中国政区拼接及组合模

11.平面政区地球仪

12.平面地形地球仪

13.平面地形地球仪

14.指南针

15.地动仪模型

16.中国历史年代表

17.古钱币模型

18.汉竹、木简模型

19.殷墟甲骨文模型

20.北京人头部复原模型

21.兵马俑模型

22.品德与社会教学挂图

23.品德与社会多媒体教学软件

24.品德与社会教学视听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设备配置标准1.拼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认读音节)

2.汉语拼音常用音节表

3.汉语拼音卡片

4.汉语拼音标准发音示教仪

5.汉语拼音线规

6.汉字笔画名称表

7.汉字笔顺规格表

8.汉字常用偏旁名称表

9.小学语文教学挂图

10.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软件及光盘(课例、案例、实录)

11.小学语文教学视听资料

小学生英语教学设备配置标准

1.英语字母表

2.字母卡片

3.音标卡片

4.英语教学卡片

5.英语磁性教具

6.国际音标标准发音示教仪

7.世界政区地图

8.小学英语教学挂图

9.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软件10.小学英语教学视听资

小学数学教学设备配置标

1.计算器

2.直尺

3.软尺

4.弹簧度盘秤

5.简易天平

6.三角板

7.圆规

8.量角器

9.演示温度计

10.塑料球

11.横式计算器

12.竖式计算器

13.竖式计算器

14.演示算盘

15.计数棒

16.计数棍

17.钉板

18.钉板

19.数字骰子

20.色块转盘

21.七巧板

22.角演示器

23.平面几何图形演示板

24.小学低年级数学磁性

教具

25.小学中年级数学磁性

教具

26.小学高年级数学磁性

教具

27.钟面模型

28.钟面模型

29.几何形体模型

30.平移旋转对称

31.圆柱圆锥体积比

32.厘米立方块

33. 1立方米演示器

34.小数点移位演示器

35.体积单位演示器

36.圆柱体体积表面积演示

37.长方体棱长与表面积演

示器

38.圆面积圆周率演示器

39.相遇问题演示器

40.容积单位演示器

41.球体模型演示器

42.稳定性演示器

43.平行线、垂线作图演示器

44.面积单位磁性教具

45.坐标黑板

46.小学数学教学挂图

47.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软

48.低年级数学学具盒

49.中年级数学学具盒

50.高年级数学学具盒

51.测绳

52.算术求积教具

53.口算练习器

54.分数问题演示器55.分数板

科学小常识

科学小常识——暖水瓶为什么能保温? 暖水瓶的瓶胆,是由两层玻璃制成的,中间加层里的空气被抽掉后,里面就形成了真空。由于真空不容易传热,里面盛的水就不容易变凉。当我们把冰块放到暖瓶里时,暖瓶外边的热也同样不容易进到暖瓶内,冰块也就不容易溶化了。 科普知识——为什么空调能制冷? 目前,空调早已成为普通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也许你会问,空调是如何制冷的呢?其实,它是应用有关气体液体相互转变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原理来进行工作的。 以前的空调器中使用的基本是氟利昂,现在使用的是氟利昂的替代物。当空调器中的氟利昂液体在蒸发器中蒸发时,就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也就是使热空气变冷了。由于室内热空气是在空调器中的离心式风扇作用下通过蒸发器的,所以蒸发器就不断的流入热空气,又不断地放出“冷气”。 那么,蒸发后的氟利昂气体则么能又变成液体呢?这主要是由空调器压缩机来完成。压缩机将蒸发器流出的低压氟利昂气体收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这种气体再经过冷凝器降温,就逐步冷凝成高压液体,冷凝器中热量由轴流式风扇排出室外,高压液体再流经降压节流毛细管,变成低压液体后又流入蒸发器,就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空调器内部就是这样不断循环,使室温逐步下降的。 如果把馒头放笼屉上蒸,应该是最上边屉里的先熟。因为水开了以后,水变成滚热的水蒸气,水蒸气比空气轻,它就往最上面跑,馒头就是靠这些滚热的蒸气蒸熟的。最上一层的屉最早接触水蒸气,时间也最长,所以,上边屉的馒头先熟。 身边科学——用笼屉蒸馒头哪一层先熟? 科普知识——馒头里为什么有许多小洞? 做馒头时一定要掺进一种叫酵母的东西,酵母在湿面团里生长繁殖,不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越积越多,把面团给撑大了,里面就存了好多气泡。当馒头蒸熟以后,二氧化碳气跑掉了,在馒头里就留下了许多小洞。 为什么雨多瓜果就不甜了? 瓜果里除了水分以外,主要就是糖分了。光照充足,叶子就能通

二年级作文身边的科学7篇

二年级作文身边的科学7篇 只要你留心,科学无处不在。 星期六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做一个科学实验。我想了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实验,我要做一个鸡蛋会浮起来的科学实验。 准备一个杯子,再准备一个鸡蛋和一些盐。先往杯子里放上水,放上鸡蛋,再加上盐。真奇怪,这个时候鸡蛋虽然没有浮起来。我一想,就一勺一勺地往杯子里加盐。 加了好几大勺,我发现鸡蛋开始慢慢地浮起来了。渐渐地,鸡蛋就像坐电梯一样,慢慢升到了水面。 为什么鸡蛋会从盐水里浮起来呢?因为水加了盐以后,盐水的密度就变大,密度大浮力就大,浮力大就能把鸡蛋托起来了。 科学实验真好玩,我还要试一次。 篇二:身边的科学 下了几天雪,终于出太阳了。我和妈妈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突然,妈妈问我:“为什么冬天的太阳能从南边的窗户照进来?夏天的太阳为什么却从北边的窗户照进来呢?” 我一听,马上想起了《十万个为什么》上面讲的故事,我就把书上的知识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说:“我们来做这个实验吧。” 我们用电灯当太阳,用皮球当地球。当“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时候,有时“太阳”光直射“地球”的北边,有时候“太阳”直射“地球”的南边。妈妈告诉我,我们住在地球的北半球,太阳直射北边的时候,是我们的夏天,太阳就能从北边的窗户照进来。太阳直射南边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冬天,太阳就会从南边的窗户照进来。 看来,只要我们留心,身边到处都是学问呀!多看书的好处真大呀! 篇三:身边的科学 有一天,爸爸买来了许多盆枝繁叶茂的植物放在家里,摆满了整个客厅。我看了疑惑不解,就问爸爸:“爸爸,你买这么多植物干什么呀?”爸爸说:“因为植物可以帮我们 制造许多氧气,让我们呼吸更多新鲜的空气。”我听了爸爸的话,还是有点儿半信半疑,爸爸看了,就说:“那我们就来做个实验

小学科学知识点

小学科学知识点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

五年级学生知识点复习 第一册 《人与植物》单元 1、人类已经发现的植物约有30多万种。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认识植物体的各部分名称,知道绿色开花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3、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 《人与动物》单元 1、人类已经发现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自然界里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 2、会根据一定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3、昆虫的共同特征:身体分(头 )(胸 )( 腹)三部分,胸部有( 2对)翅,( 3对)足,头上有一对触角。 4、动物按食性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人与水》单元 1、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一定的形状、会流动的液体。 2、学会用眼、耳、手、鼻、舌等感官认识物体的方法,并注意不要随便尝或闻自己不知道的物体。 3、目前,北京城市用水主要是密云水库的水和地下水。 4、流动的水是有力量的,影响水流力量的因素有: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 5、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人与空气》单元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一定的形状、会流动的气体。 2、地球的周围围绕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层,就是大气层,保护着地球。 3、会用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4、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并举出生活中的事例。 5、会列举生活中空气应用的事例。知道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6、人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 《人与大地》单元 1、会举岩石应用的事例。 2、砂的颗粒大、黏性小,颗粒之间缝隙大,容易渗水。 3、黏土的颗粒小、黏性大,颗粒之间缝隙小,不容易渗水。 4、土壤是由水、空气、砂、黏土和腐殖质构成的。 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3月22日是世界水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第二册

小学生身边的科学小常识100题,附答案

小学生身边的科学小常识100题,附答案 1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快) 2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是谁?(许海峰) 3眼镜由谁发明的?(罗吉、培根) 4为什么自行车能动?(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相互摩擦) 5下面的称号各是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山水诗人——孟浩然、田园诗人——陶渊明) 6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地球)(24小时) 7我国三大平原是哪些?(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8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多少次?(大约500万次) 9最小最冷的星星是什么?(冥王星) 10地球的厚被是什么?(大气圈) 11飞机上为什么要装黑匣子?(它是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的,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原因的) 12春节有哪些风俗?(扫房、放爆、贴春联、吃年夜饭等)

13什么动物能预测地震?(牛、马、驴、兔、鸡、狗、蛇、鼠、狗、猫、燕子、鹰等) 14什么植物先开花,后长叶?(连翘、迎春花、腊梅、桃树、梨树) 15蜜蜂是怎样造蜂房的?(每一只工蜂的腰部都有一个蜡腺,能分泌出蜡,这种经过嘴巴的咀嚼后变得又软又韧,用它就可以建造蜂房了) 16药瓶为什么是浅色的?(因为浅色能反光,深色的受太阳光一照,吸收光多,药品容易变质) 17谁发明蒸汽机?(瓦特) 18哪种恐龙最硬?(剑龙) 19地球的血是什么?(岩浆) 20地球的骨架是什么?(岩石) 21为什么不要看电焊火花?(内含一种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 22为什么不能关灯看电视?(电视机的屏幕和图象都比较小,在黑暗中看,视力要高度集中和扩展,对电视机屏幕上的光线的强烈反映特别敏感,会使眼睛受到刺激,视力下降)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是谁?(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林彪、叶剑英)

最全面小学科学基础知识汇总070612(精华版)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汇总 三年级:上册 1、植物的页由叶片、叶柄构成。 2、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蜗牛具有头、嘴、眼睛、触角、腹、尾。 3、人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上肢、下肢)。 4、青少年怎样保证正常的健康成长?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要吃好早餐,注 意营养的均衡搭配,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 的睡眠。 5、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 6、液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米饭中甜的部分是淀粉分解而成的。 7、糙米比精米有更多的营养物质(维生素)。 下册: 植物种子中能发育成小芽的部分就是胚芽。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物质的混合。混合后各种物质都保持它们的特性,并且 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合后生成新的物质。 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有些物质混 2、石头、水、空气的比较:石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的形状会随着装它的容器形 状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水的体积不会变化。空气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它会自动充满任何容器。 和气体。 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固体、液体 3、流动的空气就是风。流动慢成微风,流动快就会刮大风。地球上的空气大约1/5 是氧气(21%),4/5 是氮气(78%),还有1%左右是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等。洁净 的空气是无色味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环绕地球的大气层约1000 千米左右。 4、凤仙花的身体有六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属于一年生植物。 5、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除了桑叶可养蚕,莴笋叶也可以养蚕,只不过茧较薄,产卵少。 6、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跟物体的大小、轻重无关,而跟物体的比重(密度)与形状 有关,比重大于水的物体,一定会下沉;比重小于水的物体,一定会上浮;比重接近水的 物体容易出现悬浮水中的现象。比重大于水的物体,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也可以 使物体上浮。通过改变物体形状或借助其它物体,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7、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下去,在盐水中会上浮。盐水的浮力比清水大些。 8、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 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人的正常体温37 度,酒精沸腾78 度,水结冰0 度。 四年级上册: 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包括动植物。 2、怎样加快溶解:搅拌、加热(热水)、磨碎(研磨)。 3、水里的动植物呼吸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4、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记录。 5、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 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 用N表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小学生身边的科学小常识100题

小学生身边的科学小常识100题 1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快)2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是谁?(许海峰) 3眼镜由谁发明的?(罗吉、培根) 4为什么自行车能动?(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相互摩擦) 5下面的称号各是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山水诗人——孟浩然、田园诗人——陶渊明) 6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地球)(24小时) 7我国三大平原是哪些?(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8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多少次?(大约500万次) 9最小最冷的星星是什么?(冥王星) 10地球的厚被是什么?(大气圈) 11飞机上为什么要装黑匣子?(它是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的,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原因的) 12春节有哪些风俗?(扫房、放爆、贴春联、吃年夜饭等) 13什么动物能预测地震?(牛、马、驴、*、兔、鸡、狗、蛇、鼠、狗、猫、燕子、鹰等) 14什么植物先开花,后长叶?(连翘、迎春花、腊梅、桃树、梨树) 15蜜蜂是怎样造蜂房的?(每一只工蜂的腰部都有一个蜡腺,能分泌出蜡,这种经过嘴巴的咀嚼后变得又软又韧,用它就可以建造蜂房了)16药瓶为什么是浅色的?(因为浅色能反光,深色的受太阳光一照,吸收光多,药品容易变质) 17谁发明蒸汽机?(瓦特) 18哪种恐龙最硬?(剑龙) 19地球的血是什么?(岩浆) 20地球的骨架是什么?(岩石) 21为什么不要看电焊火花?(内含一种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

22为什么不能关灯看电视?(电视机的屏幕和图象都比较小,在黑暗中看,视力要高度集中和扩展,对电视机屏幕上的光线的强烈反映特别敏感,会使眼睛受到刺激,视力下降)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是谁?(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林彪、叶剑英) 24按顺序写出我国古代都有什么朝?(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25为什么兔子不用喝水?(因为兔子的主食青菜里有大量水份,足够身体的需要了,如果肠里的水一多,就会患肠胃炎。但兔子体内缺水时,也是可以喝水的) 26什么是流星?(指太空很小的固体或尘埃闯入地球大气层所产生的光迹)27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天文学家是谁?(张衡) 28电池的发明人是谁?(伏特) 29维苏威火山在哪里?(意大利) 30第1个到达月球的两个宇航员是谁?(阿姆斯特郎和奥尔德林) 31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山东泰山市) 32亚马逊河在哪里?(巴西) 33伊洛瓦底江在哪里?(缅甸) 34界上最宝贵的五大宝石叫什么?(猫眼石、祖母绿、金刚宝石、蓝宝石、红宝石) 35鱼类的祖先叫什么?(文昌鱼) 36世界上最毒的蜘蛛叫什么?(狼蜘) 37世界上会发光的动物叫什么?(电鳐和电鳗) 38巧克力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可可树上果实里的种子成的) 39为什么叶片里有“筋”(“筋”可以让叶收到阳光,让根部吸收水分给叶)40人有多少块肌肉?(一共有600多块肌肉) 41木头都会浮在水上吗?(不,有一种“钢铁树”不会浮在水上) 42法国的首都是什么?(巴黎) 43英国的首都是什么?答案:伦敦。

科学小常识作文200字

科学小常识作文200字 科学,这两个看似简单的汉字,蕴含着无限的奥秘。古今中外,我们吃的,穿的,用的,哪一个不是科学的结晶?下面由橙子为您整理出的科学小常识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小常识作文1 在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身边的科学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今天,我帮妈妈烧开水,并把水倒进开水壶里,把盖子盖上,这时,盖子掉到了地上,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盖子会自己跳出来呢?我带着问题去问妈妈,妈妈说:“我也不太懂。”后,空气被热水加热,温度就会升高,体积就会膨胀,就会顶开瓶盖。“我听了老师的话,这才恍然大悟。老师还告诉我解决的方法:盖瓶盖时,先别盖严,留一点空隙,同时把热水瓶晃一晃,让里面的空气出来,顺势盖上瓶盖就好了。 啊!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就可以发现许多奥秘。 科学小常识作文2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科学知识,比如说:”花儿为什么不能浇牛奶?“因为如果给花儿浇了牛奶,花的土壤就会变得邦邦的,那时,水都渗透不进去了,花就枯死了。 比如,”为什么海水是咸的呢?“因为在海刚刚形成时,海水冲到了土壤和岩石旁边的时候,土壤和岩石里的成份也融和到了海里,

所以海水是咸的。 比如,”为什么水母的触手会蜇伤人?“因为那些触手可以当作它们的捕食和保护自己的武器,水母的触手有无数小刺,小刺上带有毒液,人的手如果碰到刺会被蜇伤,所以说水母的触手会蜇伤人。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科学知识,它们都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科学小常识作文3 上次打乒乓球的时候,我不小心把乒乓球踩了一下,乒乓球没有破碎,不过踩了的那个地方凹了进去,我觉得很奇怪。 一回到家,爸爸就把锅里放了些水,把乒乓球放进锅里,渐渐地凹进去的地方凸出来了。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问爸爸。爸爸说:”因为乒乓球是塑料做的,所以你轻踩一下是不会破的,再把踩了的乒乓球放进一个热水的锅里,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乒乓球就恢复原样了。“听了这些话,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学习更多的道理,长大再把自己知道的道理运用在生活中,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祖国。 科学小常识作文4 在生活中我认识了大海,在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里,生活着很多的动物和植物。据了解,人类已经知道了三万多种海洋动物,还有九万多种让我们我们去发现。 海洋最深处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鲸,其中最大的鲸是蓝鲸。成年蓝鲸像一架大飞机,舌头上都能站上50个人。身体长三十多米,它们到海上呼吸时喷出的水柱至少有九米高。 植物呢?这样说吧,大多数科学家们发现海底生长的植物已达到一百万种,在大海最下方最大最长的是海草,最长的有三百多米,最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汇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资料 (六上)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重要知识点 1、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其中像剪刀、扳手等构造简单的 又叫【简单机械】,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轮轴】。 2、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原理】。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分别是【支点— 支撑并使杠杆围绕转到的位置;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点;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点。】 4、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费力杠杆—阻力点到 支点的距离大;】【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使用杠杆不一定省力【例:省力杠杆——开瓶器、切纸刀、园林剪等;费力杠杠——手术剪、镊子、筷子等; 不省力不费力杠杠——订书机、跷跷板、天平】 5、杠杆尺的钩码怎么挂才平衡? (1)如果两边只挂一个点,只要两边挂的钩码数与它离支点的格数相乘的积相等就行。 (2)如果挂1个点以上,杠杆尺两边各个点上的钩码数和格数的乘积的和要相等。? 左边【2 ×2=4】【右边1×4=4】左边【2×1+1×1=3】右边【1×3=3】6、【“称砣虽小,能压千斤”】是杠杆类工具运用的一个典型事例,生活中的实例还有:羊角锤、尖嘴钳、各种剪刀、镊子、开瓶器等。【小杆秤三点:提绳——支点;秤盘——阻力点;秤砣——用力点】 7、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且可以转动的装置叫【轮轴】,生活中常见轮轴有:【门 把手、汽车的方向盘,水龙头,扳手,螺丝刀等】。 轮轴的作用:【A、在轮上用力带动轴省力B、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费力。】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名称: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 作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既能省力,又能的

小学科学知识点归纳

三~~~~六年级科学知识归类 ●《冷与热》 ●1、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水受冷时体积会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 缩。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 计。 ●3、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测量人体温度 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4、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 ●《溶解》 ●1、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微粒是均匀地分散的,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则不行。因此我们可把它们分为可溶物质和不 可溶物质。 ●3、我们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切碎、加热以及搅拌等。 ●4、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5、溶解现象不仅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等多种 状态的物质之间。 ●6、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呼吸的就是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电》 ●1、发电厂发出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 人死亡的电)5500V以上是高压电,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2、我们将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直流电一般比较安全,交流电 一般比较危险,不安全。 ●3、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在点亮小灯泡的电路中,电从电 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电线、小灯泡流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4、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小灯泡特别亮。两 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5、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 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电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所以一般在电线中间安一个开关。 ●6、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 物质叫绝缘体。例如金属是导体,铜、铁、铝、锌、大地等是导体;丝绸、陶瓷、塑料、橡胶、干木材、空气是绝缘体。) ●7、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因为大树容易遭雷击。

小学生身边的科学小常识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1、为什么自行车能动? (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相互摩擦) 2、飞机上为什么要装黑匣子? (它是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的,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原因的) 3、冰糕为什么会冒气? 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 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4、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 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 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5、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向日葵的茎部含有一种奇妙的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线照射,它就会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时它还刺 激背光一面的细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 一面生长的快,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

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 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 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 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蝉为什么会蜕皮? 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 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 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8、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 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9、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 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10、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 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小学科学自然知识点

小学科学自然知识点 一、电基础知识: 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高压电有5500V以上。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2、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5500V 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4、电流过灯丝的时候,灯泡才发光。 5、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线也会很快坏掉。 6、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7、不能用我们实验室的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8、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10、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不要用湿布擦,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12、我们要好好保护绝缘体。 13、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 14、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15、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了小灯泡上标的1.5V,灯泡太亮会烧坏灯泡的。 二、新的生命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5、只有雄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6、开花、结果,果实里面长有种子。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7、雄蕊一般由2部分组成,上面是花药,下面是花丝。花药里藏着许多花粉。雌蕊一般由3部分组成。上面是柱头,中间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柱头有粘性,能粘住花粉。

小学科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四周较薄)(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等。 8、至少两个以上的(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小学生身边的科学小常识100题文档

1、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快) 2、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是谁?(许海峰) 3、眼镜由谁发明的?(罗吉、培根) 4、为什么自行车能动?(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相互摩擦) 5、下面的称号各是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山水诗人——孟浩然、田园诗人——陶渊明) 6、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地球)(24小时) 7、我国三大平原是哪些?(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8、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多少次?(大约500万次) 9、最小最冷的星星是什么?(冥王星) 10、地球的厚被是什么?(大气圈) 11、飞机上为什么要装黑匣子?(它是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的,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原因的) 12、春节有哪些风俗?(扫房、放爆、贴春联、吃年夜饭等) 13、什么动物能预测地震?(牛、马、驴、*、兔、鸡、狗、蛇、鼠、狗、猫、燕子、鹰等) 14、什么植物先开花,后长叶?(连翘、迎春花、腊梅、桃树、梨树) 15、蜜蜂是怎样造蜂房的?(每一只工蜂的腰部都有一个蜡腺,能分泌出蜡,这种经过嘴巴的咀嚼后变得又软又韧,用它就可以建造蜂房了) 16、药瓶为什么是浅色的?(因为浅色能反光,深色的受太阳光一照,吸收 光多,药品容易变质) 17、谁发明蒸汽机?(瓦特) 18、哪种恐龙最硬?(剑龙) 19、地球的血是什么?(岩浆) 20、地球的骨架是什么?(岩石) 21、为什么不要看电焊火花?(内含一种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 22、为什么不能关灯看电视?(电视机的屏幕和图象都比较小,在黑暗中看,视力要高度集中和扩展,对电视机屏幕上的光线的强烈反映特别敏感,会使 眼睛受到刺激,视力下降)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1,冰糕为什么会冒气?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在“冒气”一样。 2,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向日葵的茎部含有一种奇妙的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线照射,它就会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时它还刺激背光一面的细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长的快,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 3,蝉为什么会蜕皮? 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4,蜜蜂怎样酿蜜? 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5、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6、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7、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8、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

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9、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10、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11、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12、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摆。 13、刮风时为什么会发出"嗖嗖"的声响 强劲的风一旦碰上电线或树枝这种细长的东西时,就发出"嗖嗖"的声响,细长的鞭子在空中猛烈抖动,鞭子这种棒状物的后面就形成了空气的漩涡,从而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声音,风吹树枝的道理与挥鞭子一样,在呈锐角的地方或缝隙的后面,

最新小学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知识点总结

1、根有直根和须根;直根的特点:有明显主根和侧根,须根的特点:没有明显 的主根和侧根,都是不定根,根的粗细和长短相近,看上去像一把胡子;直根:白菜、大豆、蒲公英、芝麻,须根:稻、洋水仙。 2、根的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根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深、广、 多。 3、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大豆、白菜等属于直根系,它们有 一条较长的主根和许多短而细的侧根;玉米、水稻是须根系,它们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长了许多像胡须一样的根。 4、植物根系生长特点与环境有关: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 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在沙漠中的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能较好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吸收水分。 5、从根的顶端到生用根毛的一段,就是根尖。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分为根毛; 根毛的功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分泌酸类物质、溶解土中不易溶解的养分。 6、植物茎的作用:吸收地下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等。 茎的形态:a、按质地分:木质茎和草质茎;b、按生长状况分:直立茎、缠绕茎(自身缠绕)、攀援茎(卷须攀援)、匍匐茎。 茎的特点:有叶、节、芽。 7、为什么树怕剥皮:植物体叶子制造的养分要通过树皮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切断树皮,养分运输通道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和叶也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8、叶片有互不遮蔽的规律,叫叶镶嵌,这样的规律有利于叶片尽可能吸收更多 阳光。 9、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和氧气。 10、几乎所有的生物呼吸都需要氧气,并排放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除了要 进行呼吸之外,它们的叶片在阳光照射下,还会吸入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并放出氧气。 11、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并放出二 氧化碳; 植物的绿叶可以把从根部运来的水分和从气孔进入的二氧化碳,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制成养料和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①制造有机物;②转化并储存太阳能;③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④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作用。光合作用分为: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12、根据花的构造,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在一朵花中,花萼、花 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如白菜花、桃花;缺少其中一至三部分的,叫不完全花。生活中常见的有木棉花、白菜花、萝卜花、油菜花、茄花、蚕豆花、梨花、桃花、柑橘花、牵牛花等;有百合花(缺花萼)、南瓜花(属于单性花,缺雄蕊和雌蕊)、黄瓜花(属于单性花,缺雄蕊和雌蕊)、鸡蛋花(缺花萼)柳树花(缺花冠)。 13、花各部分的作用:a) 花萼保护幼嫩的花蕾b) 花冠保护雄蕊和雌蕊c) 花 瓣:虫媒花花瓣鲜艳吸引昆虫传粉,风媒花花瓣很小或退化有利于接受花粉。 d)雄蕊:雄性生殖器官e) 雌蕊:雌性生殖器官f) 胚珠:发育成种子g) 子 房:发育成果实。

小学生科普知识学习资料一

科普知识竞赛学习资料 我们身边的科学 1.音乐会让孩子更聪明吗?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音乐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有好处,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证实了这种说法。科学家已经发现,音乐教育对4岁到15岁孩子的大脑发育起到促进作用。 2.为什么石英手表走时准确? 现在,大部分复杂的机械手表都被石英手表取代,这是因为一只普通的石英电子表每日误差小于0.5秒,比大部分机械表精确得多。石英表也可叫做“晶体振动式电子表”,当电流通过石英晶体时,晶体就会变形“发振”,石英表就是利用周期性持续“发振”的晶体,为我们带来准确的时间。而机械手表由于受地球引力作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的偏移会产生位差,加之受外界温度、磁场、震动等影响,因此机械手表很难达到石英手表的精度。 3.思考消耗体力吗?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苦于思索某个难题的时候,即使没进行什么体力活动,也会感到疲劳。那么,坐着不动苦思冥想会消耗体力吗?答案是肯定的。其实,人的大脑是一台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机器。当一个人思考的时候,他的大脑内的数百万个神经元就会相互传递信息,并把大脑的各种指令不停地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这些神经元工作的时候当然需要“燃料”。据测算,它们每天消耗掉肝脏储存的血糖的75%,而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 4.为什么晒太阳有益健康? 维生素D3是人和很多动物生长、发育、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脂溶性维生素。如果人缺乏维生素D3,将会患上软骨病或者佝偻病。人类可以通过服用维生素片来补充维生素D3,但走出户外晒太阳则是人类最古老、最经济、最舒服的补充维生素D3的方式。 5.自己可以在家里用水造雪吗? 既然雪是由水转化而来的,那么在不下雪的冬天,我们可以自己用水制造雪吗?答案是不可以。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尘埃。自然界的雪形成于大气上层,当空气中微小的水滴遇到冰晶或尘埃等成核微粒的时候,它们就变成了雪。但你在家里造雪的时候,你并没有产生雪所必须的冰晶或尘埃微粒。专业的造雪机在洒水的时候同时洒出大量成核微粒,而且它的洒水量非常大,这样才能造出大量的雪。 6.为什么吃饭之后很多人会犯困?

小学科学必背知识点汇总(附答案)

小学科学必背知识点汇总(附答案) 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 现?(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 A、隔岸观火 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A) 3、“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 B、女角 4、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5、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A、戊

C、戌 6、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8、“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9、“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 、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10、《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 A、玄奘

11、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2、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梦》 13、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1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 (B) 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15、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

最全面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3)(精华版)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即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我们来看看。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 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 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8.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 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蛹经过10-15 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 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 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5.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 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 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我们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我们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1、牛奶加热后为什么会有层皮 那层浮在牛奶表面的皮是凝固了的蛋白质.牛奶中含有牛生长发育的所有必需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营养成分. 蛋白质一旦受热就会凝固.煮熟的鸡蛋之所以会凝固,就是因为鸡蛋里的蛋白质凝固了.牛奶中的蛋白质也会因加热而凝固. 蛋白质,特别是牛奶的蛋白质,即便不加热,一变质就会凝固.蛋白质 变质时会产生酸,酸能使牛奶凝固.用乳酸菌凝固的酸奶酪虽然能吃,但自然变质而凝固的牛奶还是不吃为好,因为不知道里面会含有什么样的能使人致病的细菌. 2、火柴是用什么做的 火柴的杆有纸做的和木头做的两种,木质的火柴杆,一般是以白杨木, 核桃木等五六种木柴为原料.在火柴的圆头中,含有氯酸钾,重铬酸钾,氧化铁,硫磺,松香,二氧化锰,硫化锑等,有时也适当地掺入一些一氧化铅.为了便于火柴燃烧,紧挨着火柴圆头的杆上还涂有1厘米长的石腊.纸制火柴杆上,这一部分看得更清楚.火柴盒的摩擦面上涂有作为发火剂的红磷,氧化锑,有时也涂有二氧化锰,硅砂等.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压住火柴猛一划,摩擦面上的红磷最先燃烧.这一热量使其他氧化剂在一瞬间发出氧气来,杆上的石腊就被引燃,火柴棍就能顺

利地燃烧起来. 3、刮风时为什么会发出"嗖嗖"的声响 强劲的风一旦碰上电线或树枝这种细长的东西时,就发出"嗖嗖"的声响.细长的鞭子在空中猛烈抖动,鞭子这种棒状物的后面就形成了空气的漩涡,从而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声音.风吹树枝的道理与挥鞭子一样. 在呈锐角的地方或缝隙的后面,刮风时也会形成这种漩涡,并发出"嗖嗖"的声音,而且根据风力的强弱,发出的音调高低也不同. 4、水滴入热油里为什么会溅起来 用油炒,炸食物的适当温度,一般是在160℃~200℃左右.这时,就等于把附在食物上的少量的水一下子放入高温中.我们知道,水到100℃就沸腾.液体的沸腾就是汽化,此时,其体积不仅发生很大变化,而且还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变化的.少量的本进入了多量的高温的油里,水便爆发性地汽化蒸发.这样,周围的油被带得飞溅起来,由此,就产生了"溅油"现象.炸药是一种猛烈的爆炸物,它能爆炸,是因为炸药的主要成分硝化甘油是由碳,氢,氮,氧组成的,这些东西在爆炸时,各自都因急剧的化学变化而产生气体,其体积突然猛增,于是发生爆炸. 炒,炸食品时发生的"溅油"现象,就是急剧蒸发的少量气体在非常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