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问题)

数学教研组◆九年级数学导学案◆我们的约定:我的课堂我作主!执笔:陈招

22.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

学习目标:

掌握增长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增长率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利用增长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难点:理清增长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一、课前预习:

1.某厂今年1月份的总产量为100吨,平均每月增长20%,则:

二月份总产量为吨;三月份总产量为吨。(填具体数字)2.某厂今年1月份的总产量为500吨,设平均每月增长率是x ,则:

二月份总产量为吨;三月份总产量为吨。(填含有X的式子)3.某种商品原价是100元,平均每次降价10%,则: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是________元;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_______元。(填具体数字)4.某种商品原价是100元,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则: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是________元;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_______元。(填含有X的式子)归纳:平均增长率(或平均减少率)问题:起始量(1+平均增长率)n=现在量。(n为相距时间)

起始量(1-平均减少率)n=现在量。(n为相距时间)

二、新课导学

例1.某商店6月份的利润是2500元,要使8月份的利润达到3600元,这两个月利润的月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例2.某种手表,原来每只售价96元,经过连续2次降价后,现在每只售价54元,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多少?

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

第一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 【知识要点】 ①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标准形式: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形如ax 2+bx+c=0(a 、b 、c 为常数,且a≠0)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任何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过程,转化为标准形式。 ②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主要有: 直接开方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为x 1,2=)04(2422≥--±-ac b a ac b b . ③一元二次方程解(根)的含义: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经典例题】 例1、直接开平方法 (1)x 2-196=0; (2)12y 2-25=0; (3)(x +1)2-4=0; (4)12(2-x )2-9=0. 例2 、配方法: (1)x 2-2x =0; (2)2 12150x x +-= (3)24x 2x 2=+ (4)17x 3x 2+= 例3 、求根公式法: (1) 1522-=x x (2) 052222 =--x x

(3)(x +1)(x -1)=x 22 (4)3x (x -3) =2(x -1) (x +1). 例4 、因式分解法: (1) x (3x +2)-6(3x +2)=0. (2)4x 2 +19x -5=0; (3) ()()2232 -=-x x x (4)x (x +1)-5x =0. 例5、换元法解下列方程: (1)06)12(5)12(2=+---x x (2) 06)1 (5)1(2=+---x x x x 例6、配方法的应用:求证:代数式122+--x x 的值不大于 4 5.

《加减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评课稿

《加减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评课稿 授课人 评课人 《加减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评课稿聆听了王老师的课。下面就王老师的《加减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王老师这堂课充满了活力,渗透了新的教育理念,教法灵活,趣味盎然。学生在课堂中能认真地倾听,自由地表达,灵活地运用,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步步流畅,充分地达到了知识的渗透,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交流,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敏锐地观察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教师个人素质上看,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都非常高,正因为有王老师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中肯学,乐学,老师教态自然、亲切,明朗活泼,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课堂语言准确清楚,快慢适度,条理性强。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都深深地感染着学生,给学生极大的鼓舞,让学生充满了朝气。 从教学程序上看,王老师首先复习回顾了用代入消元法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抛出不用代入法能不能解决方程组这个问题。学生探究这个过程,发现消元的根本,然后之前有了找小系数的经验,本节课继续找系数相对合适的进行消元。最后学生总结方法的基本步骤,师生交流确定口诀。教学思路清晰,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当然,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任何好的理念和设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会留下一些遗憾: 这节课也不例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过程中有两点,王老师没有注意到。有些方程组需要经过变换才能正常使用口诀,比如带字母的、含有比例的、含有小数系数的。不用求出xy分别等于几,就能求出关于xy的代数式的最终值,这就是整体代入的技巧。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也有技巧,能用加法的最好不用减法,因为容易出现去括号等错误。 当然,金无足赤,课无完美。但瑕不掩玉,王老师这节课仍是一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成功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课堂教学无论怎样改,教师都应该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把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放在首位,一切

2016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

2016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

第一讲: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 内容 要求 中 考分值 考察类型 二次函 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综合题 会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 其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会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7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1. 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点 2. 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y =(a -1)x 2 +2x +1与x 轴有交点,a 为正整数. (1)求a 的值. (2)将二次函数y =(a -1)x 2 +2x +1的图象向右平移m 个单位, 例题精讲 方法策略 考试要求 y x 1 1O

a ≠ ………… …………1分 即() ()2 2314210 a k --?-=,且2 -10 k ≠ =3 k ……………………3分 (2)∵二次函数与x 轴有两个交点, ∴ 2-40 b a c >,且 a ≠. ……………………4 分 即2 -30k ()>,且±k ≠1. 当3k ≠且1k ≠±时,即可行. ∵A 、B 两点均为整数点,且k 为整数 ∴1 2 2 2 -1+-3-1+-3-42==== -1-1-1+1 k k k k k x k k k k (3)()342()2()2() 2222-1--3-1-+3+21==== -1-1-1-1 k k k k k x k k k k (3)()322()2()2() (5) 分 当=0k 时,可使1 x ,2 x 均为整数, ∴当 =0 k 时, A 、 B 两点坐标为 (-10) ,和 (20) ,……………………6分 【例3】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 +1)x +(m +2)=0(m >0). (1)求证: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抛物线y =-x 2+(m +1)x +(m +2)经过点(3,0),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说课稿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12级4班陈静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老师,大家好!我是_____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第二节第一小节第5页至第9页的教学内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配方法”是学生接触到的的第二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它是以直接开方法为基础的一次深入探究,是由特殊到一般的一个拓展过程,又对继续学习后面的公式法有着指导和铺垫的作用。在“配方法”的探索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今后学习高次方程、函数等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初中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要解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或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程时,他们自然会想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解方程的问题;而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来看,前面我们已经系统地研究了完全平方式、二次根式,这就为我们继续研究用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组奠定了基础。 基于教材内容的安排以及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教学难点:掌握配方法与配方法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实际,结合《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了解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二)能力目标: 理解配方法,知道“配方”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理解间接即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并能熟练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三)情感目标: 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数学评课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的教学,许多教师都感到难以把握,主要原因一是本节教学内容牵扯到的知识点较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旧的知识点的掌握本身就不是特别牢固,教师对教学的深浅度不太容易把握;原因之二是本节中运用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有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类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这些都是初中数学中对学生所要培养的重要思想。可以说本节内容是初中代数各种知识与思想的集体展现,是初中代数内容的一个总结。 在教材的安排中,采取先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简单回顾,再通过观察二次函数y=x2+3x+2的图象与x轴有几个交点,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根有何关系,进而总结得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当△=b2-4ac时该方程的实数根与对应的二次函数y=ax2+bx+c的关系。内容安排看似简单,实际却内涵丰富,需要教师大力挖掘,方能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并从中深切体会到其中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运用。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学好知识领会思想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教学进行了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指教。 1理解概念,抓住实质 使一元二次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使一元二次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所有的值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利用根的判别式可判断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有三种位置关系,即整个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与x轴有一个交点,与x轴有两个交点;抛物线位于x轴上方对应的函数值大于0,抛物线位于x轴下方对应的函数值小于0,抛物线与x轴相交意味着函数值等于0。教学中对这些知识点需要做适当的复习,只有这些基本知识学生理解透了,才容易把握二者的关系。 2抓住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充分利用类比攻破难点 类比一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对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那么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由于抛物线与x轴可能会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或没有交点,那么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相应的就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者没有解;类比一次函数位于x轴上方则对应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大于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对应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那么抛物线位于x轴上方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大于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其余类推。类比用一次函数图象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近似解理解用二次函数图象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等等。 3掌握函数学习中常用的思想方法,并及时归纳总结 教师通过对函数学习中常用的思想方法的总结回顾,培养学生有意识的自觉地运用,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函数学习中经常会运用到如下思想方法: 3.1分类讨论思想:如对一次函数y=kx+b中k与b的讨论判断直线所经过的象限,二次函数中对a的正负性的讨论,判断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与对称轴结合判断函数增减性等,可以说分类讨论思想贯穿在整个的函数学习中。在教学中可以a>0为例,以表格形式展示: △=b2-4ac△>0△=0△<0ax2+bx+c=0 (a>0)x1,2=-b±b2-4ac2ax1=x2=-b2a方程无实根y=ax2+bx+c (a>0)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上述表格并思考:当二次函数y=ax2+bx+c(a<0)时,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呢? 3.2数形结合方法:利用图形的形象直观解题是一种方法,也是函数学习中的一大特色。对图形的阅读理解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画函数示意图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自觉运用图形解题的习惯,这对本节知识的教学将大有裨益。在教学中,我采用如下方式: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第一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1.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知识网络图 定义 直接开平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解法 公式法 因式分解法 知识概述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都能化成形如ax2bx c 0(a 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是二次项, 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 b 是一次项系数; c 是常数项.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课堂小练1.(2018?马鞍山二模)已知 a 是方程x2﹣2x﹣1=0 的一个根,则代数式2a2﹣4a﹣1的值为() A . 1 B.﹣ 2 C.﹣ 2 或 1 D .2 2(.2018?岐山县二模)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5m+3=0 有一个根为1,则m 的值为( ) A .1 B.3 C.0 D.1 或3 3.(2017 秋?潮南区期末)一元二次方程(x+3)(x﹣3)=5x 的一次项系数是() A .﹣ 5 B.﹣9 C.0 D .5 课后练习 1.(2018?荆门二模)已知 2 是关于x 的方程x2﹣(5+m)x+5m=0 的一个根,并且这个方向的两个根恰好是等腰△ABC 的两条边长,则△ABC 的周长为() A .9 B.12 C.9 或12 D. 6 或12 或15

2.(2018?河北模拟)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4=0 的解是x=2,则2020+2a﹣b 的值是() A .2016 B .2018 C.2020 D.2022 3.(2017 秋?武城县期末)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3x+m 2﹣3m+2=0 的常数项为0,则m 等于

初中数学《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评课稿

初中数学《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评课稿总体评析: 本课从形式和内容上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特征。本节课始终以如何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为主线串连起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程度。结构上,全课营造的学习氛围比较松弛开朗;内容上,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多种解法的数学知识综合,。 课堂上学生学得了新的知识,还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教学中对随机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恰当处理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确凿,而且在这堂中实实在在地完成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学会用求根公解一元二次方程格式和方法,做到理解其算理,掌握其算法;2、结合算理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类比迁移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活动的积极性,体验在学习活动中探索和创造的欢乐,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养成认真仔细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这节课,主要在如何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了一些尝试,详尽表现在: (1)针对学科特点,结合本课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2)教法上采用启发式,分析、比较得出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强竞争意识。 (3)教学程序的设计,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探索、创新的思想。同时,注意发挥练习题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和过程的指导,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容为一体。 一、教学目标上分析 本节课任务是能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本堂课从问题引入,先让学生回忔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然后让学生讨论在不

能用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时有该如何解答呢?在这样的问题指引下,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究,得到了求根公式,。本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始终围绕这个目标展开,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 二、教材处理上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明白如何利用求根公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利用求根公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方法步骤。本堂课师生互动,共同探索,较好地处理了这个重点。通过对问题的层层处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真可谓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本堂课把课本中短小精悍的话语,通过老师自己的思考、挖掘、理解和精心设计,使得抽象的内容详尽化。课堂紧绕问题1,通过精心设计几个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最后得到了用求根公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方法步骤。教师把大量的笔墨花在这一段的内容中,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返璞归真”的理念。 有利于学生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既为学习而学习,也为不为学习而学习。对于设计的问题2,起着训练知识点的作用,此导向“一石二鸟”是一个很好的设计。 若在引导学生得出用求根公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方法步骤后,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才使用公式法呢?”则不但能起到提高学生迁移能力的作用,而且能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学生通过探讨和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答,很快会得出“在不能用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时才考虑使用公式法”的结论。 另外,从学生的主体角度来看,本堂课在切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解决一些详尽问题时,分外形式似乎比大凡形式更加行之有效,既然已经学习了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为什么还要再学习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呢?

第一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第一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一、知识点1: 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形式: ax2 + bx+ c= 0(a、b、c 是已知数,a^0) 其中a、b、c分别叫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3:相关练习: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2 A、x =1 B、X——-_ =1 C、,x -1 x2 = 1 D、x‘ x 1 = 0 x 2 2 2、如果(m 3)x2 -mx ? 1 = 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 A、m - 3 且 m = 0 B、m -j 3 C、m -j 0 D、m - 3 3、下列方程一定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3x =4x m B、ax -8=0 C、x y =0 D、-6xy - y 7 = 0 4、关于x的方程kx23x2 1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 5、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1 )、—3x2+2x+y2=0 (2)、xx2-2 ^x-x 2 (3)、y2 =0 (4)、2 x1 (2x3 x k 6、关于x的方程(k 1)x' kx ^0是一元二次方程,求k的值。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2x- 1) — 3x(x- 2)=0 — 二次项系数:_____ ; 一次项系数:_______ 常数项: ______ ; 2x(x— 1)=3(x + 5) — 4 —_______________ 二次项系数:_____ ; 一次项系数:_____ 常数项:________ .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 a2-仁0的一个根为0,则a的值为( ) 1 A、1 B、-1 C、-1或 1 D、- 2 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 x2 + 3x+ m2— 4=0有一个解是0,则 m= 。 10、关于x的方程mx2— 3x=x2- mx+2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 11、已知x2-x-1=0,求-x3 2x2 2009 的值 二、知识点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下降率)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巩固 1 、解下列方程: (1)25)5(2 =+x (2) 4122 =++x x 2、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 设、列、解、检验、答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增长(降低)率中的数量关系(看视频:“增长率问题”)

探究(课本P19-20):两年前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 思考:你是如何理解下降额与下降率的?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分析: 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 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 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较大,但是,年平均下降额(元)不等同于年平均下降率。 解:设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一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元,两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元, 依题意,得 解方程,得 答: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约为. 算一算: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是多少? 比较:两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 思考:经过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成本下降额较大的药品,它的成本下降率一定也较大吗?应怎样全面地比较对象的变化状况?

(三)归纳总结: 1、原有量 原有量 —现有量增长率= 2、平均增长率公式:n x a )1(±=现有量 其中 a 是增长(或降低)的原有量,x 是平均增长率(或降低率), n 是增长(或降低)的次数。 (四)、自我尝试: 练习1:青山村种的水稻2001年平均每公顷产7200 kg ,2003年平均每公顷产8450 kg ,求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 练习2:某工厂第一季度的一月份生产电视机是1万台,第一季度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是3.31万台,求二月份、三月份生产电视机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三、课堂检测: 1、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36万元,三月份的营业额为48万元,设每月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为 2、由于受H7N9禽流感的影响,今年4月份鸡的价格两次大幅下降.由原来每斤12元连续两次降价a %后售价下调到每斤5元,下列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12(1+a %)2=5 B .12(1-a %)2=5 C .12(1-2a %)=5 D .12(1-a 2%)=5 3、据调查,2011年5月兰州市的房价均价为7600/m 2,2013年同期将达到 8200/m 2,假设这两年兰州市房价的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所列方程为 3某人在银行存了400元钱,一年后连本带息又自动转存一年,两年后到期后连本带息一共取款484元,设年利率为x ,则列方程为: ,则年利率是 。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评课稿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评课稿 上课人:陈银评课人:徐波 陈老师这节课从学案的编写到实施,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特征,符合教改的基本精神。本节课始终以如何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为主线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等的培养,目标的达成,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程度。在课堂结构上、严谨而顺畅,课堂营造的学习氛围比较轻松活泼;内容上,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多种解法系统而完整,学到了新知识,还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教学中灵活使用多媒体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针对这节课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意见。一、教学目标方面 针对学科特点,结合本课内容,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在这堂课中顺利的完成了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方法,做到理解其算理,掌握其算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同时还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活动的积极性,体验在学习活动中探索和创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始终围绕这个目标展开,重点内容的教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 二、教学内容方面 教学内容规定着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恰当地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始终围绕目标、反映目标,能分清主次,准确地确定让学生明白如何利用因式分解来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利用因式分解来解一元二次方程方法步骤这一重点、难点、关键点,处理好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讲授具有启发性、层次性、详略得当;本堂课师生互动,共同探索,结合多媒体较好地处理了这个重点。同时,注意发挥练习题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和过程的指导,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容为一体。通过对问题的处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用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真可谓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三、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内容的手段,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两部分。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主要看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堂课陈老师在处理好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的基础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增长率教案

17.3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增长率) 一、学习目标: 1、会用列方程解有关增长率的应用问题; 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弄懂有关增长率的知识与数量关系公式 三、教学难点: 推导出逐年的实际产值。 四、知识回顾: 1、列方程解应用题有哪几步?关键是什么? 2、某工厂一月份生产零件1000个,二月份生产零件 1200个,那么二月份比一月份增产个? 增长率是。 五、例题精讲: 例:某钢铁厂去年1月某种钢的产量为5000吨,3月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解:设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 2月份比1月份增产吨, 2月份的产量是吨, 3月份比2月份增产吨, 3月份的产量是吨, 列方程:, 整理,得,解这个方程,得、, 经检验: 答: [总结]:如果某个量原来的值是a,每次增长的百分率 是x,则增长1次后的值是a(1+x),增长2次后的值是 a(1+x)2,……增长n次后的值是a(1+x)n,这就是重要 的增长率公式. 同样,若原来的量的值是a,每次降低的百分率是x,则 n次降低后的值是a(1-x)n,这就是降低率公式. 六、巩固练习: 1、某农场的粮食产量在两年内从3000吨增加到3630吨, 平均每年增产的百分率是多少? 2、制造一种产品,原来每件的成本是300元,经过两 次降低成本,现在的成本是147元.平均每次降低成本 百分之几? 检测题 1、某商场销售商品的收入款,3月份为25万元,5月 份为36万元,该商场这两个月销售商品收入款的平均 每月增长率是多少? 2、市政府为了解决市民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 的价格。某种药品经过连续两次降价后,由每盒200 元下调至128元,求这种药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 3、某地区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三年来,接受科技培 训的人员累计达95万人次,其中第一年培训了20万 人次。求每年接受科技培训的人次的平均增长率。 分析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 程说课稿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说课稿 付家堰中小学刘家付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第二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就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思路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用函数的观念看一元二次方程,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教材从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入手,通过类比引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问题,并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例讨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与二次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这一节是反映函数与方程这两个重要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上,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都有所了解,特别的,八年级时学生已经了解到了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因而,对于本节所要学习的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利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应该不是难题。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就是建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心理上,老师应抓住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很多,在学习了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等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解法的探求兴趣,进而由一次函

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类比到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上来,顺着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导加以激发。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在探索过程中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意识和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策略 采用类比的方法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大胆地猜想、交流,分组合作,同时老师设定一定的问题环境来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最后在老师的释疑、归纳、拓展、总结的过程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讲义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讲义 第一讲: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知识点总结 1、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 +c =0(a ≠0)的求根公式: 2、证明:设ax 2+bx+c=0 (a ≠0)的两根为x 1,x 2, 由此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又称“韦达定理”) ⑴、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两根分别为x 1,x 2,则:x 1+x 2=-b/a ;x 1x 2=c/a ; ⑵、若x 1,x 2是某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则该方程可以写成:x 2-(x 1+x 2)x+x 1x 2=0。 关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3、一元二次方程 ax 2+bx+c=0 (a ≠0)根的判别式为:△=b 2-4ac 作用:不解方程,判断方程根的情况,解决与根的情况有关的问题。 主要内容:⑴、△>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⑵、△=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⑶、△<0:没有实数根。 二、典型例题 关于根的判别式的应用: 1、对于数字系数方程,可直接计算其判别式的值,然后判断根的情况; 2、对于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若知道方程根的情况,可以确定判别式大于零、等于零还是小于零,从而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 3、运用配方法,并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以证明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有关问题。 例1 当m 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2x 2-(4m+1)x +2m 2 -1=0, (1)有两个相等实根;(2)有两个不相实根;(3)无实根;(4)有两个实根. 解:∵△=(4m+1)2-4×2×(2m 2 -1)=8m+9 (1)当△=8m+9=0,即m= - 89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2)当△=8m+9>0,即m >-89 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3)当△=8m+9<0,即m < -8 9 时,方程没有实根。 例2 求证:关于x 的方程x 2 +(m+2)x+2m-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分析:(1)要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就是证明其根的判别式要大于零. (2)对于一个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要判断其正负,通常下面方法:通过配方变为“ 一

平均变化率与一元二次方程

平均变化率与一元二次方程 1.掌握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2.会解有关“增长率”及“销售”方面的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

月季花每盆的盈利与每盆的株数有一定的关系.每盆植3株时,平均每株盈利4元;若每盆增加1株,平均每株盈利减少0.5元.要使每盆的盈利达到15元,每盆应多植多少株?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增长率问题 【类型一】增长率问题 (2014·辽宁大连)某工厂一种产品2013年的产量是100万件,计划2015年产量达到121万件.假设2013年到2015年这

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相同. (1)求2013年到2015年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 (2)2014年这种产品的产量应达到多少万件? 解析:(1)通过增长率公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出增长率;(2)依据求得的增长率,代入2014年产量的表达式即可解决. 解:(1)设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00(1+x)2=121,解得x1=0.1,x2=-2.1(舍去). 答: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为10%. (2)100×(1+10%)=110(万件). 答:2014年这种产品的产量应达到110万件. 方法总结:增长率问题中可以设基数为a,平均增长率为x,增长的次数为n,则增长后的结果为a(1+x)n;而增长率为负数时,则降低后的结果为a(1-x)n. 某工厂使用旧设备生产,每月生产收入是90万元,每月另需支付设备维护费5万元;从今年1月份起使用新设备,生产收入提高且无设备维护费,使用当月生产收入达100万元,1至3月份生产收入以相同的百分率逐

初中数学《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评课稿

初中数学《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评课稿 总体评析: 本课从形式和内容上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特征。本节课始终以如何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为主线串连起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程度。结构上,全课营造的学习氛围比较轻松活泼;内容上,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多种解法的数学知识综合,。课堂上学生学得了新的知识,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教学中对随机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恰当处理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准确,而且在这堂中实实在在地完成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学会用求根公解一元二次方程格式和方法,做到理解其算理,掌握其算法; 2、结合算理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类比迁移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活动的积极性,体验在学习活动中探索和创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养成认真仔细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这节课,主要在如何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了一些尝试,具体表现在: (1)针对学科特点,结合本课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2)教法上采用启发式,分析、比较得出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强竞争意识。 (3)教学程序的设计,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探索、创新的思想。同时,注意发挥练习题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和过程的指导,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容为一体。 一、教学目标上分析 本节课任务是能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本堂课从问题引入,先让学生回忔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然后让学生讨论在不能用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时有该如何解答呢?在这样的问题指引下,通过教师与

第一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第一讲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一、趣题引路: 瑞士的列昂纳德·欧拉(1707~1783),既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亲,他曾亲自编过许多数学趣题用以启发孩子们思考。如下题:“父亲临终时立下遗嘱,要按下列方式分配遗产:老大分得 100克朗和剩下的 110; 老二分得200克朗和剩下的110;老三分得300克朗和剩下的110 ;……;以此类推分给其他的孩子,最后发现,遗产全部分完后所有孩子分得的遗产相等;问父亲有多少个孩子? 二、基础知识运用例题: 【例1】(1)若方程1(1)210k k 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k=______;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 程,则k=_____。 (2) 设a,b,c 分别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且 121a b b c c a +=??+=-??+=-? ,请你写出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与反思】 1、只含有______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______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a ,b ,c 分别叫作二次项系数、一 次项系数、常数项。 【例2】解下列方程: (1)29250x -= (用直接开平方法) (2)()()22 4210x x +--=(用因式分解法)

(3)04162=--x x (用配方法) (4)2 530x x ++=(用公式法) 【归纳与反思】 1. 配方法:在方程的左边加上一次项系数的 ,再减去这个数,使得含未知数的项在一个完全平方式里,这种方法叫作配方。配方后就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了。这样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2.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1) (适用于形如2()(0)ax b c c ±=≥的方程) (2) (方程右边为零,左边易于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 (3) (不常用,一般用于常数项的绝对值较大的方程) (4)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当240b ac -≥时求解x 的公式: 2______________,(40)x b ac =-≥ 【例3】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1)(2)(3)(1)(1)5x x x x --++-= (2) 22(3)(3)x x x +=+ (3) 22(31)4(1)x x -=- (4)2(1)3(1)20x x +-++= (5)25x -=- (6) 21640x x --= 【归纳与反思】

第一讲一元二次方程培优专题含答案

第一讲一元二次方程培优专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2016?包头)若关于x的方程x2+(m+1)x+=0的一个实数根的倒数恰是它本身,则m的值是() A.﹣B.C.﹣或D.1 2.(2016?乐山)若t为实数,关于x的方程x2﹣4x+t﹣2=0的两个非负实数根为a、b,则代数式(a2﹣1)(b2﹣1)的最小值是() A.﹣15 B.﹣16 C.15 D.16 3.(2016?河北)a,b,c为常数,且(a﹣c)2>a2+c2,则关于x的方程ax2+bx+c=0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无实数根D.有一根为0 4.(2016?黄冈校级自主招生)设x1,x2是方程x2+x﹣4=0的两个实数根,则x13﹣5x22+10=() A.﹣29 B.﹣19 C.﹣15 D.﹣9 5.(2016?岱岳区一模)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x2=﹣1没有实数根,即不存在一个实数的平方等于﹣1.若我们规定一个新数:“i“,使其满足i2=﹣1(即方程x2=﹣1有一个根为i),并且进一步规定:一切实数可以与新数进行四则运算,且原有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仍然成立,于是有i1=i,i2=﹣1,i3=i2?i=(﹣1)?i=﹣i,i4=(i2)2=(﹣1)2=1.从而对任意正整数n,我们可得到i4n+1=i4n?i=(i4)n?i=i,同理可得i4n+2=﹣1,i4n+3=﹣i,i4n=1,那么,i+i2+i3+i4+…+i2012+i2013的值为() A.0 B.1 C.﹣1 D.i

6.(2015?株洲)有两个一元二次方程M:ax2+bx+c=0;N:cx2+bx+a=0,其中a?c≠0,a≠c.下列四个结论中,错误的是() A.如果方程M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方程N也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如果方程M的两根符号相同,那么方程N的两根符号也相同 C.如果5是方程M的一个根,那么是方程N的一个根 D.如果方程M和方程N有一个相同的根,那么这个根必是x=1 7.(2015?南充)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x+2n=0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y2+2ny+2m=0同样也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给出三个结论:①这两个方程的根都负根;②(m﹣1)2+(n﹣1)2≥2;③﹣1≤2m ﹣2n≤1,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个B.1个C.2个D.3个 8.(2013?呼和浩特)已知α,β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1,则m的值是() A.3 B.1 C.3或﹣1 D.﹣3或1 9.(2013?船山区校级自主招生)若m、n(m<n)是关于x的方程1﹣(x﹣a)(x﹣b)=0的两根,且a<b,则a、b、m、n的大小关系是() A.m<a<b<n B.a<m<n<b C.a<m<b<n D.m<a<n<b 10.(2013?涟水县校级一模)已知方程x2﹣4x+2=0的两根是x1,x2,则代数式 的值是() A.2011 B.2012 C.2013 D.2014 11.(2012?富顺县校级模拟)已知方程a3﹣5a2+3a=0三个根分别为a1,a2,a3,则计算a1(a2+a3)+a2(a1+a3)+a3(a1+a2)的值() A.﹣5 B.6 C.﹣6 D.3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说课稿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一)P52页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也是初中数学应用问题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继续,二次函数学习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它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2、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会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2)数学思考目标:经历由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3)解决问题目标: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探究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3、说教学重点难点:经历分析和建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 知识掌握方面: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已经熟悉,适合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式。 学生年龄特点:九年级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好胜心理。容易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适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 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根据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因此本课主要采用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并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由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只让学生列方程,减少学生计算占用的时间,从而增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学法.学生从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在

第一讲 培优竞赛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辅导

第一讲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培优竞赛辅导 【基础知识回顾】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1、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二次项是,一次项是,是常数项。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常用的两个结论是: ①a +b +c=0,则方程ax 2+bx +c=0﹙a ≠0﹚必有一根为1; ②a -b +c=0,则方程ax 2+bx +c=0﹙a ≠0﹚必有一根为-1;若c=0呢? 题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例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02=++c bx ax B 02112=-+x x C 1222+=+x x x D ()()12132+=+x x 变:(1)当k 时,关于x 的方程3222+=+x x kx 是一元二次方程。 (2)方程()0132=+++mx x m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为。 题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例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4222=-++-a x x a 的一个根为0,则a 的值为 变:(1)已知322-+y y 的值为2,则1242++y y 的值为 (2)若n ﹙n ≠0﹚是关于x 的方程x 2+mx +2n =0的根,则m +n 的值。 (3)设设a 是方程x 2-2005x +1=0的一个根,则a 2-2004a += (4)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系数满足b c a =+,则此方程必有一根为。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如果2ax b =( ),则2x = ,1x = ,2x = 。 2、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如果左边能分解因式,即产生0A B = 的形式,则可将原方程化为两个方程,即、从而得方程的两根. 3、配方法:解法步骤: ①化二次项系数为即方程两边都二次项系数; ②移项:把项移到方程的边; ③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 ④解方程:若方程右边是非负数,则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4、公式法:如果方程()2 00ax bx c a ++=≠满足,则方程的求根公式为 例3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⑴ 4 2 2)32()2(+=-x x ⑵x 2-2x -1 =0 ⑶ 2x 2-7x +6=0 1 20052+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