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领导干部要养成良好心态

领导干部要养成良好心态

领导干部要养成良好心态




良好的心态不仅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境界,而且是一种人生的能力和智慧,也是事业发展、人生幸福、社会和谐的直接心理动因。客观世界错综复杂,人生之路亦不平坦。从一定意义说,心态就是生命,就是人生,就是工作,就是现实。领导干部养成良好心态,是保持良好状态,做好领导工作的需要,也是在奉献事业中,创造幸福美好人生的需要。

(一)领导干部养成良好心态要正确对待学习。学习是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是内修身、外创业的重要法宝。领导干部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水平,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松成,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构成,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面对艰巨的任务、严峻的挑战,领导干部只有肯于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履好职、尽好责。要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特别要重视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通过深入的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还要努力学习各种相关知识,不断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切实做创建学习型政党的表率、创创学习型社会的表率。要善于将科学理论、丰富知识内化为自己有血有肉的坚强党性和高尚人格,内化为自己善知善行的智慧本领,外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实践,外化为服务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业绩。要重视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将学习作为工作方式、修养途径、人生境界、乐生手段、长期坚持、苦学不怠。

(二)领导干部养成良好心态要正确对待组织。领导干部对待组织要有忠诚的心态、服从的心态、感恩的心态、维护的心态。首先,要正确对待组织的决策部署。对于组织的决策部署,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大局的高度认真理解,积极维护。还要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将组织的决策部署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统一认识和自觉行动。对组织的决策部署如有不同意见要按正常渠道反映,切不可散布不满情绪,消极应付,损害组织形象。其次,要正确对待组织的人事任用。其次,要正确对待组织的人事任用。人事任用是党组织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必须始终坚持、牢牢把握正确的用人导向。有些同志对组织的人事任用不理解、意见大,客观上有组织工作的某些环节还不尽完善的原因,

但大量的还是因为看人看事的视角不同,作为个人,很难像组织上那样多视角、多层面的考察了解干部,容易造成认识理解上的偏差。也有的是因为过高地估计自己,官本位思想严重,期望值过高。带着这样的心态看组织人事工作,就很难做到客观冷静,很难得出正确结论、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也必然导致自己心态更为不佳。所以,对待组织的人事任用,既要防止因视角的差异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又要注意防止被各种不健康的心态所左右。再次,要有严格的纪律观念。领导干部在组织中扮演着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群众工作纪律以及本地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纪律,是对组织成员无声的命令,是对组织纪律最有力的执行,也是对组织权威最有力的维护。相反,个别领导自律不严,往往成为纪律涣散、组织松懈的根源。最后,要有民主集中制意识。我们这样一个拥有7000多万党员、几百万基层组织的大党靠什么组织起来?靠的就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不仅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也是党的工作制度,是贯穿于、渗透于所有组织和所有工作的根本规则,也是规范个人与组织关系的根本规则,因而也是党的根本组织纪律。领导干部正确对待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既要按程序积极发表个人意见,又要按原则自觉维护集中统一,认真负责地贯彻执行集体的决定。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这样的局面里每个人也都比较容易具有良好心态。

(三)领导干部养成良好心态要正确对待群众。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领导干部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立场问题,也是能否始终保持良好心态的总根源、总开关。正确对待群众,首先要把群众真正挂在心上。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以服务群众为天职的,我们的事业是否成功取决于服务群众的水平和成绩,必须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真诚对待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让群众的意见成为我们决策的依据、行动的导向,及时有效地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万不能让群众把话憋在心里,使群众心生怨气,这是导致一些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要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不懂得尊重群众、不善于依靠群众,再有本事的领导都一事无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必须

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做到善于统一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善于通过深入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发动,将党的正确主张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领导干部的大本事。再次要在深入群众中陶冶情操、平衡心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经常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就会从群众那里汲取无尽的营养,心继就会更加纯净、更加宽阔,心态就会更加和平和宁静,就会为群众更加尽心尽职地去工作。

(四)领导干部养成良好心态要正确对待自我。现代社会节奏快、变化快、诱惑多,人们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在这样的环境中,领导干部一定要注意保持平和宁静、奋发进取的心态,这需要正确对待自我、调整自我。首先要在政治上把握好自我。就是立场要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大是大非不糊涂,大风大浪不摇摆。其次要在思想上把握好自我。就是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支持新事物,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探索规律,努力使自己的认识跟上不断变化的生机和活力。再次要在名位上把握好自我。做到面对晋级机会顺其自然,别思之过分,坐卧不宁,言行失当;面对提拔或重用时要保持头脑清醒,决不能沾沾自喜,自傲自负;面对很长时间在一个岗位任职时要防止心浮气躁、得过且过,放松要求。第四要在情绪上把握好自我。就是要努力做到保持平和宁静和积极主动相统一。最后要在言行上把握自我。言为心声,言论是心态最经常、最生动的表现。领导干部说一句话,不仅反映个人的心态、代表个人的观点,而且还渗透着职务的影响。有些时候,领导干部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就会伤害组织形象、挫伤同志信心,甚至贻误工作的推进。因此,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要努力透过平和诚的言谈,给人以温暖,给人以信心,给人以春雨润物般积极正面的引导。领导干部还要慎于行,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行不失身份,为不损品格。要乐于埋头干事,赢得各方信任,顺利推进工作。

(五)领导干部养成良好心态要正确对待同志。建立良好的同志之间关系,有利于事业成功,也有利于个人的心情舒畅和健康成长。正确对待同志,首先要真诚相处。正确对待同志,首先要真诚相处。同志之间如果有不同意见,要坦诚相见,认真切磋,求同存异,相互维护。而绝不能表面凡事皆同,内心有话不讲,实则并不真心支持。其次要善于合作。同志之间合作共事,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和善于沟通。同事之间多

沟通,可以出和谐、出友谊、出力量,可以克服困难干大事。再次要宽宏包容。宽宏包容有四层涵义:第一层是博大爱心;第二层是容让宽谅;第三层是帮助完善;第四层是学有所长。

(六)领导干部养成良好心态要正确对待权力。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负有崇高责任、神圣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对权力要深怀敬畏之心。敬畏权力,是因为我们手中的权力,往大处说,承载着实现民族传大复兴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创建人类最美好社会制度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神圣使命;往具体说,包涵着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完成好组织交给任务的责任,包涵着服务好人民、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责任。敬畏权力,是因为手中权力运用不好就会损害党的事业,就会辜负组只、愧对人民。这也是领导干部时常感到压力大、责任大的重要原因。敬畏权力,是因为一旦滥用权力,用权不公、用权不廉、用权不慎,就会遭遇困境,甚至付出沉重代价,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七)领导干部养成良好心态要正确对待事业。作为党的干部,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人生的主体。平和宁静、热情向上的心太与积极主动、埋头务实地干事相统一,才有人生良好的状态。正确对待事业,关键是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干事业一定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广大群众的期待。只有树立正确政绩观,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没有正确政绩观,难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实在在的业绩。第二,要权立干部干事是硬道理的思想。邓小平同志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干部干事,往往是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有成就;不干,于事无成,于己荒废,于组织和群众更是无法交待。第三,干事业一定要满怀激情,不怕困难。坚忍不拔、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火热激情,是获得事业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创选美好人生的强大动力。个人的才华能力,只有在激情的推动下,才能发挥到极致。满怀激情、排除干扰、全身心的投入,才能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有所创造,有所收获。第四,对待事业和工作要勇于负责。担担子、负责任,是领导干部固有的属性。一个干部敢于负责,才谈得上忠诚、奉献,才能干好工作、成就事业、服务好群众。不负责任的干部没有丝毫价值,也必然会遭到群众的唾弃。第五,要有职业珍爱感、职业责任感。组织安排的任何工作,都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一部分,不仅是我们报效组织和人民的机会,也是个人

立世存身的根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不珍惜宝贵的工作岗位,不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不仅有悖于一般性的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对组织和群众的辜负,也是对自己智慧才能的荒废、人生价值的折扣。

(八)领导干部养成良好心态要正确对待现实。现实给心态以经常性的影响,一定要正确对待。现实是复杂的,充满了矛盾、困难和问题,正因为有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才需要我们党的干部去带领群众改造现实。改造世界、改造现实是共产党人的天然使命。要勇于直面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不躲避、不惧怕、敢直面、敢担当,积极改革创新,敢于克难攻坚,不断改变旧面貌、开创新局面。正确对待现实,必须历史地看待现实,为抱怨前任、不责难客观;正确对待现实,还必须正视困难和差距,保持自信,奋发自强。要正确对待不顺,勇于面对挫折。不顺、失误、挫折、教训,正确待之,即是财富。它使人坚强,使人智慧。要坚持面对现实和忠于理想相统一,在埋头苦干的同时,始终不忘我们崇高的理想。在伟大理想的召唤下,在科学理论的引领下,立足于火热的实践,我们就更有信心、更有激情、更有力量、就能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一心一意干好我们的工作,坚定不移推进我们的事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