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特尔主板说明

英特尔主板说明

英特尔主板说明
英特尔主板说明

开始之前-警告与注意事项

警告

请断开台式机主板的交流电源在您连接或者断开电缆时,或者安装或拆除任何主板组件。 如果不遵照该规定,将会导致人身伤害或损坏设备。 台式机主板上的一些电路仍然能够继续工作即使关闭前面板的电源开关。

注意

事项 静电放电(ESD)会损坏台式机主板组件。 在ESD 受控的工作站里安装主板。 如

果没有那样的工作站,请戴上防静电腕或者接触防静电封装的表面在处理主板。 安装I/O 防护板

主板附带了一个I/O

防护板,用来阻挡无线频率的传播,它必须通过辐射(EMI)认证测试,并能保护内部组件不受到灰尘和外部物体损坏,促进机箱内的空气流通。

安装I/O 防护板在机箱中安装台式机主板之前。 将防护板放置在机箱内,如下图所示。 将防护板按进合适的位置,使得它能够紧密和安全地固定。

安装台式机主板

请参阅您的机箱手册来获得安装和卸载台式机主板的详细说明。 使用随机箱一起提供的螺丝将主板固定在机箱上。 如果您使用基于BTX 的主板和机箱,请务必先安装随BTX 机箱附送的SRM 如果还未预安装,。 请参阅随主板附带的快速参考指南以螺孔的位置。

的推荐矩范围对于标准低碳钢#6-32螺丝6-10in-lb 。

安装处理器

请参阅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安装和使用网页,获取详细处理器安装信息。

注意事项在安装或拆卸处理器之前,请确保已将交流电源已从计算机上拔下电源线断开;备用电源指示灯应该不亮(请见23页上的图3)。否则,可能损坏处理器和主板。

要安装处理器,请按以下说明进行操作:

1.打开插座拉杆而把拉杆向下(A)且远离(B)从插座中移除。

2.掀起装载盘。不要触碰插座触针。

3.从装载盘上取下插座保护盖。不要丢弃插座保护盖。务必重新装上插座保护盖将处理

器从插座上取下后。

4.从处理器保护盖中取出处理器。握住处理器边缘,小心不要触碰处理器底部。不要丢弃

处理器保护盖。务必重新装上处理器保护盖将处理器从插座上取下后。

5.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处理器,手指方向如下图所示。确保手指与插座切口(A)对齐。凹槽

(B)与插座(C)对齐。将处理器垂直插座中,使其既不倾斜,也不会滑动。

6.按下装载盘(A),合上并扣住插座拉杆(B)。

安装处理器风扇散热装置或散热模块

,全面了解如何连接处理器风扇散热器(基于ATX的主板)或散热模块(基于BTX的主板),请参考盒装处理器手册。

将处理器风扇散热器电缆连接到4针处理器风扇接口。建议使用4针接口的风扇;但是,3针接口的风扇也可以使用。因为3针接口的风扇无法利用板载的风扇控制,只能一直全速运转。

对于基于ATX的主板:

对于基于BTX的主板:

安装内存模块在DIMM插槽中安装内存安装PCI Express*视频卡前,先以避免与PCI Express槽固定架冲突。英特尔?台式机主板基于英特尔?945芯片组及更高版本支持双通道内存。请参阅单/双通道内存了解配置双通道内存模式的完整信息。

要安装DIMM,请按以下步骤操作:

1.关闭与计算机连接的所有外设的电源。关闭计算机并断开交流电源线。

2.移除compute r’s外盖,找到DIMM插座。

3.确保夹DIMM插座两端向外推到打开的位置。

4.捏住DIMM的边缘,卸下将其从防静电封装。

5.将DIMM置于插座上方。将DIMM底部边缘的小槽口对准的插座的引脚。

6.将RIMM的底边插入到插槽中。

7.当插入DIMM后,按下DIMM的顶部,直到固定扣具吸入到位置。确认固定夹牢固地扣

到位。

8.更换computer’s外壳,然后重新连接交流电源线。

安装机箱风扇

英特尔?台式机主板最多支持三个机箱风扇。,将风扇连接到主板的风扇接口,如下图所示。请参考台式机主板附带的文档了解机箱风扇接口的位置。

连接前面板接口

连接前面板连接器。请参考前面板9针接口了解有关引脚的详细信息。

安装后面板I/O(可选)

一些英特尔?台式机主板包括一个后面板USB支架或后面板USB/IEEE1394支架。您也可以购买这些类型的支架。按照以下步骤安装:

1.将支架连接到机箱后面板。

2.将USB电缆连接到板载USB接口。

3.对于IEEE1394支架,将IEEE1394电缆连接到板载IEEE-1394接头。

安装前面板I/O(可选)

一些英特尔台式机主板包含前面板USB/IEEE1394/音频3.5"模块。您也可以购买这些类型

的模块。要安装的功能:

1.将3.5"模块插入机箱的驱动器舱。

2.将USB电缆连接到板载USB接口。

3.将IEEE1394电缆连接到板载IEEE-1394接口。

4.将音频电缆连接到板载前板音频接头。

安装软盘驱动器

要安装的功能:

1.将驱动器安装到空机箱舱。

2.将数据或电源线连接到驱动器。

3.将数据线连接到台式机board’s软驱接口。

安装串行ATA设备(驱动器)

英特尔?台式机主板支持串行ATA,会提供两条或四条SATA电缆。电缆(4线)支持串行ATA 协议,可连接一个驱动器至台式机主板。此电缆的任何一端都可连接到SATA驱动器或主板上的连接器相连。某些串行ATA驱动器可能需要使用一条电源适配器电缆。请联络SATA驱动器的制造商,以确定为SATA驱动器接通电源的最佳方法。

为了获得正确的SATA电缆功能,请遵循以下步骤:

1.将电缆一端与主板上的连接器相连。

2.将电缆另一端与驱动器相连。

英特尔?不支持使用IDE到串行ATA转换器,但有限的测试表明,此类转换器可能的串行ATA 功能配合使用英特尔台式机主板。

有关串行ATA的其它信息,请参阅使用串行ATA硬盘驱动器的有关信息。

安装IDE设备(驱动器/DVD/CDROM)

英特尔?台式机主板支持Ultra ATA/66和Ultra ATA/100传输速率。如果您使用Ultra ATA/66或Ultra ATA/100驱动器,您必须使用40针80线的IDE电缆。主板和电缆都向下兼容先前的IDE传输协议。将IDE电缆安装在下列位置:

1.将具有单个连接器的电缆尾端连接到主板。

2.将电缆尾端和两个紧靠旁边的连接器连接到驱动器。

连接CD-ROM音频

(适用于台式机主板包含板载音频单元的。)

部分旧版操作系统需要另外使用音频线连接CD-ROM驱动器和主板,然后才能直接收听

CD-ROM驱动器播放的CD。在这种情况下,请将CD-ROM音频电缆连接至标有“CD IN”。

注并非所有的英特尔?台式机主板包含此接口。请参阅不再需要板载CD-ROM接口,获取更多信息。

安装附加的PCI Express*图形(可选)

时要格外小心安装PCI Express*卡到PCI Express x16插槽中。在台式机主板上安装PCI Express卡时,务必确保卡已经完全固定在连接器,然后才可打开系统电源。如果此卡安装不完全,可能会导致PCI Express插槽针之间形成电流短路。取决于电源的过载保护,一些主板组件和/或线可能会损坏。

将设备连接到后面板接口

请参阅此图,正确连接电缆。

注图中显示的连接器可能不是都适用于您的系统。请参考台式机主板附带的文档。

将电源电缆连接连接电源线。

注上使用的连接器类型英特尔台式机主板各有不同。请参阅随主板一起提供的文档,获取电源连接的详细说明。

目前主流Intel主板芯片组介绍

买电脑,要能省则省,根据每个人的使用需求不同,就需要选购不同的电脑。这个时候,选择一款合适的主板就很重要,而主板上,主板芯片组就是一个很核心的部件,它影响着主板的性能,平台的定位和主板的性能一定要符合,才能够选择到极具性价比的电脑。这就是今天要说的问题,向大家介绍目前市面主流的Intel主板芯片组,希望大家能够从规格上了解到各款主板的区别,在选购主板的时候做到心中有底。 G31: 目前在Intel平台低端市场,G31芯片组主板可以说是独占鳌头,与它同为“3”系列整合主板的G33和G35芯片组主板都因各自的一些原因都非常少见,而nVIDIA出品的MCP73整合主板又因为不支持双通道等硬伤而性能短缺,现在市场上Intel低端平台,首选就是G31主板。 G31芯片组可以支持Intel LGA 775封装的系列处理器,并支持双通道DDR2内存,并可以支持800MHz的内存频率。在显示性能方面,G31芯片组整合了Intel GMA 3100显示核心,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日常使用需求,并且支持Display Port、DVI等视频输出接口。南桥方面,G31芯片组搭配的是ICH7南桥芯片,ICH7南桥提供了4个SATA接口、6个USB接口以及4条PCI-E通道。虽然ICH7南桥提供的接口方面不太丰富,不过考虑到G31芯片组的市场定位,这样的配置对于入门平台来说,还是足够使用的。 G41: Intel G41芯片组是一款新的入门级整合芯片组,于2008年第四季度发布。在市场定位上,G41芯片组和G31相同,最终的目的,是让G41芯片组主板取代G31芯片组主板,成为Intel平台入门级平台的首选主板。G41芯片组主板在性能上较G31芯片组主板更加强大,支持DX 10特效,并且在高清硬解方面,也支持部分格式的高清片源硬解。不过,目前G41芯片组主板的价格还是要比G31芯片组主板贵一些,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选购。 虽然在Intel的G41芯片组系统图表上,G41芯片组使用的是ICH10(R)南桥芯片,不过在实际中,为了节约成本,降低售价,南桥芯片使用的依然是和G31芯片组相同的ICH7南桥芯片,不过,即便如此,ICH7还是能够满足用户的一般使用需求的,对这方面,不用太过在意。 G41芯片组支持Intel LGA 775封装的系列处理器,并可以支持DDR2和DDR3双通道内存,并支持PCI-E 1.1规范,提供了一条PCI-E 1.1 16X插槽,在集成显示核心方面,G41主板集成了Intel GMA X4500显示核心,该显示核心支持DX 10,并且可以支持部分格式的高清硬解。并且,G41芯片组主板可以支持DVI和Display Port视频输出。 G43: G43和G45这两款整合主板芯片组于2008年6月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P45和P43两款非整合主板芯片组,从那时候起,Intel “4”系列的芯片组主板就开始发售,G43和G45两款芯片组是相对定位中高端的两款整合芯片组。 G43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方面,规格与G41芯片组有一些提升,虽然同是集成Intel GMA X4500显示核心,不过在视频输出方面,G43芯片组提供了G41所没有HDMI接口,并且,还支持PCI-E 2.0规范。南桥方面,ICH10(R)系列南桥芯片也更加的强大,不仅提供了更多的USB、SATA接口,还可以支持eSATA,并且ICH10R芯片还支持硬盘RAID 模式,并且该系列南桥提供了6条PCI-E通道,可以支持千兆网卡等等。 G45: G45芯片组是Intel系列整合芯片组中定位比较高端的,它是Intel系列整合芯片组中唯一可以实现全高清硬解的芯片组,目前在市场上,也有一些499元的G45主板出售,价格方面还是比较亲民的。 G45芯片组集成的是Intel GMA X4500HD显示核心,该显示核心要比G41和G43芯片组集成的显示核心多出“HD”字样,也就是可以实现全高清硬解。除此之外,北桥和南桥芯片其他规格和G43芯片组相同,不过在实际测试中,G45芯片组的3D性能要较G43高一些,G43又要较G41高一些,差别也不是太大。 P31: P31芯片组是作为一款入门级的非整合主板芯片组推出的,不过经过市场的洗牌,现在P31芯片组的主板已经很少能够看到了,市场上仅剩的一些P31主板,甚至在价格上比G31主板还贵,所以,使用这款芯片组的主板并不推荐选购。 P31芯片组同时搭配的是ICH7南桥,在规格放面,和G31主板基本相同,不过要比G31主板少了集成的核心,在这一点上,P31芯片组和G31芯片组各有各的优势,毕竟整合了显示核心的芯片肯定会带来更高的发热,这对于主板的稳定性会有一定的影响。 P35: 在2008年6月前,Intel的“4”系列芯片组主板还未推出的时候,P35主板就是Intel市场上的明星主板,虽然并不是“3”系列芯片组主板中规格最高的,但是,却是性能与价格最均衡的主板。不过,从有了P45芯片组主板后,拥有更强的规格的P45芯片组主板开始吸引更多用户的注意,P35芯片组主板的市场占有率就开始走了下坡路。到了现在,P35芯片组主板已经很少,同时,不少厂商为了清理最后的库存,不少P35主板都以一个很优惠的价格出售,相比同价位的P45芯片组主板,这些P35主板都有更好的用料和做工,而在超频性能方面,又要比P43更好,所以也还是有

Intel工业级主板M50说明书

Chapter One Products Introduction Brief Introduction J1900MT based on Intel? Bay Trail architecture ,supports DDRⅢ(L)1333/1066MHz memory,single memory slot supports max.8GB,integrates Intel? HD Graphics,supports VGA\HDMI\LVDS display output ,achieves independent dual display meantime ,with 1*RTL gigabit Ethernet, 1*MPCIE Slot, supports WIFI\3G module,1*2.5’ HDD space inboard. Order Info 1,J1900MT-2C VER:1.5: Intel?J1900 Quad core 22nm processor 2.0GHz,supports VGA \ HDMI \ 24 bit dual channel LVDS display output,with 4*USB 2.0 and 3*USB 3.0 port, 2*COM port,supports 5V/12V charged . 2,J1900MT-6C VER:1.5:Intel?J1900 Quad core 22nm processor 2.0GHz,supports VGA \ HDMI \ 24 bit dual channel LVDS display output,with 4*USB 2.0 and 3*USB 3.0 port, 6*COM port(COM1-2 support 5V\12 charged,COM3 supports RS422\485). 3,J1900MT-NC VER:1.3: Intel?J1900 Quad core 22nm processor 2.0GHz,supports VGA \ HDMI \ 24 bit dual channel LVDS display output,with 4*USB 2.0 and 3*USB 3.0 port ( The following function are unavailable : LVDS ,GPIO,watchdog,PS/2 ,COM port ,LPT). Specification Processor

主板芯片组详解

[转帖]主板芯片组详解 Intel 845E Intel 845E是为了533MHz外频Pentium 4推出的DDR芯片组,它正式支持533MHz的系统前端总线,支持DDR266的内存规范,由于i845PE的推出,其价格势必降低,也是其成为一款高性价比的主流芯片组,很适合对性能要求较高和资金又不很充裕的用户购买,其支持533MHz的系统前端总线,在升级上也有较大的空间。 i845E芯片组由北桥芯片82845E GMCH和南桥芯片ICH4组成,继续使用i845的架构,南桥采用了ICH4芯片,支持增强型的六声道 AC97音效控制器和USB 2.0的通用串行总线传输规范。 技术规范 支持 Intel Pentium4 处理器 提供 400/533MHz 系统前端总线 支持 AGP 2X/4X 支持最多 2.0GB DDR200/266 SDRAM 南北桥芯片之间采用Intel Hub Architecture总线连接,提供高达266MB/s 数据传输宽带 支持网络唤醒功能 内建 AC-97控制芯片 内建 10/100M以太网络适配器 支持 ATA 33/66/100/磁盘传输界面 支持 6个USB 2.0接口 支持高级电源管理功

Intel 845D i845D是第一代的基于Pentium 4处理器的DDR整合型芯片组,由于i845使用SDRAM的效能实在无法满足Pentium 4处理器的需求,使得Pentium 4处理器在家用主流系统的性能表现平平,但i850芯片组的价格有过高,在这样的情形下,intel只好回到DDR SDRAM的的怀抱,i845D就是Intel在i845芯片组的基础上改进其内存管理器,使其支持DDR200/266的SDRAM,在DDR内存的帮助下,Pentium 4的性能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其合理的价格也使得Pentium 4处理器迅速的流行起来。但Intel官方并没有用i845D为其命名,而是用其代替了原来的i845,由于其推出的时间较长,其价格已经大幅降低,其性能表现仍然不差,搭配400外频的Pentium 4十分理想,是一个高性价比的组合,配合一款600元左右的Gefcrce 3 Ti显卡,满全可以满足大部分个人用户和游戏爱好者的需求。 i845D芯片组由北桥芯片82845 MCH和南桥芯片ICH2组成,作为第一款P4平台的DDR芯片组,其同时兼容DDRAM和SDRAM内存,而且南桥芯片ICH2整合了10/100M自适应以太网络控制器、6声道AC97音效控制器以及USB 1.1的支持,其外设的扩展能力还是十分强大的。 技术规范 支持 Intel Pentium4 处理器 提供 400系统前端总线 支持最多 2.0GB DDR200/266/PC133 SDRAM 南北桥芯片之间采用Intel Hub Architecture总线连接,提供高达266MB/s 数据传输宽带 支持网络唤醒功能 内建 AC-97控制芯片

英特尔服务器级别CPU发展历程全解析

英特尔服务器级别CPU发展历程全解析 CNET中国·ZOL06年11月14日【原创】作者:中关村在线蔺晓峰 成立于1968年的英特尔公司,在1971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4004,经过几十年的磨练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产品的领先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在1993年推出了全新一代的高性能处理器Pentium,由于CPU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激烈化,英特尔公司提出了Pentium商标注册,英特尔公司还替它起了一个相当好听的中文名字“奔腾”。1995年推出第一款PC服务器和工作站专用处理器Pentium Pro,自此之后的11年中,处理器从16位到32位再到64位,从单核到双核、四核乃至未来的多核,从150MHz到3GHz以上主频,从X86架构到IA64架构,从奔腾时代到崭新的酷睿时代,从intel inside到Leap ahead,我们领略到了英特尔领导服务器处理器发展潮流的雄姿与伟略,在英特尔“偏执”推动下,全球计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着。 1995年秋天Pentium Pro处理器 1995年秋天,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 Pro处理器。已经初步占据了一部分CPU市场的英特尔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在其他公司还在不断追赶自己的奔腾之际,又推出了最新一代的第六代X86系列CPU P6。P6只是它的核心架构代号,上市后P6有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Pentimu Pro。此款处理器的内部含有高

达550万个的晶体管,内部时钟频率为133MHZ,处理速度几乎是PENTIUM的2倍。 Pentium Pro等于是介于Pentium跟Pentium II之间的中央处理器芯片(CPU),其架构等于是没有MMX的Pentium II。Pentium Pro除了内建L2 Cache 以外,也支持多处理器架构,唯一缺点就是必须要用同一制程的Pentium Pro才能使用多处理器架构。从这一代开始(P6),英特尔也开始将为处理器的核心加入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RISC,精简指令集)的架构设计,所以以后的英特尔x86处理器虽然是使用复杂指令集(CISC),但是核心部分开始逐渐采用RISC的架构。

Intel 系列主板 用户手册

版本: 0.1 2012年10月 用户手册 Intel 系列主板 PCM-H161

免责声明 本手册内容系本公司知识产权,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产品的所有部分,包括配件与软件等其所有权都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此手册和其中所包含的任何内容进行仿制、拷贝、摘抄或转译为其它语言文字。 我们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精心地编写该手册,但不保证本手册的内容完全准确无误。本手册为纯技术文档,无任何暗示及影射第三方之内容,且不承担排版错误导致的用户理解歧义。若有任何因本手册或其所提到之产品的所有资讯,所引起直接或间接的信息流失或事业终止,本公司及其所属员工恕不为其担负任何责任。 由于我们的产品一直在持续的改良及更新,故本公司保留对本手册内容进行修正而不另行通知之权利。 版权声明 本手册中所提及之商标,均属其合法注册公司所有。 本手册所涉及到的产品名称仅做识别之用,其所有权归其制造商或品牌所有人。

目 录 第1章 综述 (4) 1.1包装清单 (4) 1.2主板规格 (5) 1.3主板布局图 (6) 1.4后置面板接口 (8) 第2章 硬件安装 (9) 2.1安装I/O后置面板 (9) 2.2安装主板到机箱 (9) 2.3 CPU安装 (9) 2.4 内存安装 (10) 2.5连接外部设备 (11) 2.5.1 Serial ATA连接器 (11) 2.5.2 MPCIE插槽 (11) 第3章 跳线&接头安装与设置 (12) 3.1跳线设置说明 (12) 3.2清除CMOS设置跳线 (12) 3.3 JDIMM跳线设置 (13) 3.4JME跳线设置 (13) 3.5 JBAT跳线设置 (13) 3.6 前置面板插针接口 (13) 3.7 JGPIO插针接口 (14) 3.8 FUSB1/2插针接口 (14) 3.9 前置音频输出接口 (15) 3.10 COM连接口 (15) 3.11 散热风扇接口 (16) 3.12 电源接口 (16) 第4章BIOS设置 (17) 4.1 BIOS解释说明 (17) 4.2 BIOS设定 (17) 4.2.1进入BIOS设定程序 (17) 4.2.2控制键位 (17) 4.2.3 Main(BIOS主界面) (18) 4.2.4 Advanced(高级BIOS功能设置) (18) 4.2.5 Chipset(芯片组设置) (25) 4.2.6 Boot (启动设置) (26) 4.2.7 Secunity(安全设置) (27) 4.2.8 Exit (离开BIOS设置程序) (28) 第5章 安装驱动 (29) 附录1 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标示表 (30)

Intel Sandy Bridge内核架构全面解析

Intel Sandy Bridge内核架构全面解析 2010-09-15 16:02:30 113076 人阅读作者:上方文Q编辑:上方文Q [复制链接][我要爆料] 旧金山秋季IDF 2010:昨天,Intel对下代处理器架构Sandy Bridge(官方简称SNB)的一些技术特点做了深入阐述,并展示了美丽的晶圆和芯片照片。今天,我们就深入新架构内部,看看它到底有哪些神奇的地方。喜欢钻研技术的硬件玩家们,饕餮盛宴来了。 SNB是Intel 2011年的一次重大架构更新,官方称为“2011年第二代Intel Core处理器家族”,主要针对性能级和主流市场,而高端领域暂时继续交给Gulftown Core i7-900系列六核心,入门级领域则要到明年底甚至2012年才会升级。

SNB首批产品将于2011年初发布并上市,同时涵盖桌面和笔记本,架构方面也基本相同,具体型号和规格如下:

从左至右:Nehalem、Westmere、Sandy Bridge(上方是一颗SNB处理器) 除了处理器,配套的芯片组、主板、散热器等也会一并更新,其中芯片组是6系列,桌面上主要有P67、H67、H61等型号,原生支持最多两个SATA 6Gbps接口,但没有原生USB 3.0,仍需要依赖第三方控制器,另外还有PCI-E 2.0 5GT/s高速总线。

6系列主板的插座将改为LGA1155,不兼容当前的LGA1156。

原装散热器也随着处理器功耗的降低而瘦身,特别是45W低功耗版本会搭配半高式矮版散热器。 一、前端 从高级层面角度看,SNB架构只是一次进化,但是如果看看Nehalem/Westmere以来晶体管变化的规模,绝对是一次革命。 Core 2引入了一种叫作循环流检测器(LSD)的逻辑块,检测到CPU执行软件循环的时候就会

[笔记]Intel 开发手册 基本架构 第1章 关于本手册

传说中的Intel 64/IA-32软件开发人员手册共分3卷。 卷一:基本架构 Intel 64/IA-32处理器基本架构+编程环境 卷二:指令集参考 Intel 64/IA-32处理器指令集+操作码结构(适合应用程序员、操作系统或底层程序员)卷三:系统编程指南 操作系统支持环境(适合操作系统及BIOS设计师) 本手册涵盖了所有的Intel处理器。 简介: 第1章:关于本手册。 介绍了Intel开发手册的符号约定和Intel公司提供的相关手册与文档,供感兴趣的 程序员和硬件设计师进一步参考。 第2章:Intel 64/IA-32架构(★★★) 介绍了Intel 64/IA-32架构和基于这些架构的Intel处理器,简要介绍了这些处理器 共有的特征及Intel 64/IA-32架构的发展历史。 第3章:基本运行环境(★★★★) 介绍了内存组织模型与应用程序使用的寄存器集。 第4章:数据类型(★★★★) 描述了处理器识别的数据类型和寻址方式,简要介绍了实数和浮点数格式以及浮点 异常。 第5章:指令集汇总(★★★★★) 列出了所有Intel 64/IA-32架构的指令,并根据指令技术类别进行了分组。 第6章:过程调用、中断和异常(★★★★) 描述了过程栈、调用、中断、异常机制。 第7章:通用指令编程(★★★★) 描述了装载与存储、程序控制、运算及字符串指令对基本数据类型、通用寄存器和 段寄存器的操作,同时也描述了保护模式下的系统指令。 第8章:x87浮点单元编程(★★★) 描述了包括浮点寄存器和数据类型在内的x87浮点单元(FPU)、浮点指令集和处 理器浮点异常的产生条件。 第9章:Intel MMX技术编程(★★) 描述了包括MMX寄存器和数据类型在内的Intel MMX技术和MMX指令集。 第10章:SIMD扩展(SSE)编程(★) 略 第11章:SIMD扩展2(SSE2)编程(★) 略 第12章:SIMD扩展3(SSE3)编程(★) 略 第13章:输入/输出(★★★★) 描述了处理器的I/O机制,包括I/O端口寻址、I/O指令及I/O保护机制。 第14章:处理器及其特征识别(★★) 描述如何识别CPU类型和处理器的特征。

Intel主板16年发展史

最近,我们有幸探访了Intel的Hawthorn Farm工厂,这里可是Intel所有高端主板设计和改良中心,是很多人向往已久的神秘之土。在通向工厂的路上,我们途径了一条意义非凡[报价参数图片]的走廊。这条走廊两边的墙壁上挂满了Intel引以为豪的主板照片,这些看似简简单单的照片,却记录了Intel 16年主板之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也能称之为主板之路,因为作为行业领路人,Intel走过的路自然是行业之路。 (点此查看大图) 走在这条走廊里,看着墙上挂着的照片,我们多少会觉得自己成了一名考古学家,亦或是一名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厄瓜多尔,有“魔幻之岛”的美誉)的不速之客。我们会不经意间冥想于墙上挂着的照片,这些照片,不仅能让我们看到主板一步一步的成长过程,更能深刻体会到科技需要创新的真谛。 我们很想在每一幅照片前驻足,但是很遗憾,我们时间有限。在看到熟悉的照片后,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向随行人员炫耀:“我知道这款主板”,也没有时间向我们的招待员请教某些照片里似曾相识的主板到底是“谁”。不过,我们还是利用有限的时间捡了几款重要的主板,好好的欣赏了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Intel首款商用主板——Batman 1943年,Batman(蝙蝠侠)TV系列走上银屏。50年后,也就是1993年,Intel主板部门推出了首款商用主板,代号正是“Batman”。在Batman之前,Intel很少为OEM以及MNC(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跨国公司)厂商推公版主板。Intel之所以推出这款主板主要是因为:当时Intel的CPU部门准备发布一款处理器芯片,但是市场上却没有与之匹配的主板支持。Intel遇到

Intel的CPU发展史资料

Intel的CPU发展史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2009级付鹏桢20094071006 摘要:本文将对intel系列CPU及其架构做简要介绍,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又称“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对于PC而言,CPU的规格与频率常常被用来作为衡量一台电脑性能强弱重要指标。 关键词:Intel的CPU Core微架构 一Intel 的cpu发展史 1968年7月18日,鲍勃-诺斯和戈登-摩尔的新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丽的圣弗朗西斯科湾畔芒延维尤城的梅多费大街365号开张了。并在成立不久斥资15000美元从一家叫INTELCO的公司手中买下了INTEL名称的使用权。由此INTEL这位半导体巨人开始了他在IT行业传奇般的历史。 1971年11月15日,这一天被当作全球IT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而被写入许多计算机专业教科书。INTEL公司的工程师霍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这款4位微处理器虽然只有45条指令,而且每秒只能执行5万条指令。甚至比不上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但它的集成度却要高很多,一块4004的重量还不到一盅司。 1993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INTEL Pentium处理器正式发布,宣布个人电脑开始进入多媒体时代。 2003年3月,INTEL有史以来首次发布一种完整的计算解决方案—迅驰移动计算技术,此次发布可以看作是INTEL全面进军移动便携式电脑的先兆。 微处理器的发展一直在遵循着摩尔定律,始终没有违背,但正式按照定律和目前的研发速度,专家们推断目前的微处理器生产技术即将面临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INTEL似乎看到了处理器发照举步艰难。因此再次敞开了广博的胸襟,把臂膀伸向自己尽可能触及的芯片制造领域中,迅驰移动技术也成了INTEL叩开未来之门的敲门砖。 1965年,戈登-摩尔在准备一个演讲时发现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现象。当他开始制作图表来表示内存芯片性能增长数据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增长趋势,芯片容量每18—24个月增长一倍。据此推理,如果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在较短的时间内计算能力将呈现规律增长。 INTEL经典芯片 1、 Intel 430FX芯片组 Intel 430FX芯片组是Intel公司生产的第一款芯片组,当时Intel公司就凭它在芯片组领域一炮打红,从此Intel CPU配Intel芯片组主板性能极佳的说法被人们广为流传。

主流Intel主板芯片组介绍

G31: 目前在Intel平台低端市场,G31芯片组主板可以说是独占鳌头,与它同为“3”系列整合主板的G33和G35芯片组主板都因各自的一些原因都非常少见,而nVIDIA出品的MCP73整合主板又因为不支持双通道等硬伤而性能短缺,现在市场上Intel低端平台,首选就是G31主板。 G31芯片组可以支持Intel LGA 775封装的系列处理器,并支持双通道DDR2内存,并可以支持800MHz 的内存频率。在显示性能方面,G31芯片组整合了Intel GMA 3100显示核心,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日常 使用需求,并且支持Display Port、DVI等视频输出接口。南桥方面,G31芯片组搭配的是ICH7南桥芯片,ICH7南桥提供了4个SATA接口、6个USB接口以及4条PCI-E通道。虽然ICH7南桥提供的接口方面不太丰富,不过考虑到G31芯片组的市场定位,这样的配置对于入门平台来说,还是足够使用的。 G41: Intel G41芯片组是一款新的入门级整合芯片组,于2008年第四季度发布。在市场定位上,G41芯 片组和G31相同,最终的目的,是让G41芯片组主板取代G31芯片组主板,成为Intel平台入门级平台 的首选主板。G41芯片组主板在性能上较G31芯片组主板更加强大,支持DX 10特效,并且在高清硬解 方面,也支持部分格式的高清片源硬解。不过,目前G41芯片组主板的价格还是要比G31芯片组主板贵

一些,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选购。 虽然在Intel的G41芯片组系统图表上,G41芯片组使用的是ICH10(R)南桥芯片,不过在实际中, 为了节约成本,降低售价,南桥芯片使用的依然是和G31芯片组相同的ICH7南桥芯片,不过,即便如此,ICH7还是能够满足用户的一般使用需求的,对这方面,不用太过在意。 G41芯片组支持Intel LGA 775封装的系列处理器,并可以支持DDR2和DDR3双通道内存,并支持PCI-E 1.1规范,提供了一条PCI-E 1.1 16X插槽,在集成显示核心方面,G41主板集成了Intel GMA X4500 显示核心,该显示核心支持DX 10,并且可以支持部分格式的高清硬解。并且,G41芯片组主板可以支 持DVI和Display Port视频输出。 TOP yangbo10272#大中小发表于 2009-8-16 00:08 只看该作者 G43: G43和G45这两款整合主板芯片组于2008年6月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P45和P43两

主板芯片组详解Intel

主板芯片组详解Intel 845E Intel 845E是为了533MHz外频Pentium 4推出的DDR芯片组,它正式支持533MHz的系统前端总线,支持DDR266的内存规范,由于i845PE的推出,其价格势必降低,也是其成为一款高性价比的主流芯片组,很适合对性能要求较高和资金又不很充裕的用户购买,其支持533MHz的系统前端总线,在升级上也有较大的空间。 i845E芯片组由北桥芯片82845E GMCH和南桥芯片ICH4组成,继续使用i845的架构,南桥采用了ICH4芯片,支持增强型的六声道 AC97音效控制器和USB 2.0的通用串行总线传输规范。 技术规范 支持 Intel Pentium4 处理器 提供 400/533MHz 系统前端总线 支持 AGP 2X/4X 支持最多 2.0GB DDR200/266 SDRAM 南北桥芯片之间采用Intel Hub Architecture总线连接,提供高达266MB/s 数据传输宽带 支持网络唤醒功能 内建 AC-97控制芯片 内建 10/100M以太网络适配器 支持 ATA 33/66/100/磁盘传输界面 支持 6个USB 2.0接口 支持高级电源管理功 Intel 845D i845D是第一代的基于Pentium 4处理器的DDR整合型芯片组,由于i845使用SDRAM的效能实在无法满足Pentium 4处理器的需求,使得Pentium 4处理器在家用主流系统的性能表现平平,但i850芯片组的价格有过高,在这样的情形下,intel只好回到DDR SDRAM的的怀抱,i845D就是Intel在i845芯片组的基础上改进其内存管理器,使其支持DDR200/266的SDRAM,在DDR内存的帮助下,Pentium 4的性能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其合理的价格也使得Pentium 4处理器迅速的流行起来。但Intel官方并没有用i845D 为其命名,而是用其代替了原来的i845,由于其推出的时间较长,其价格已经大幅降低,其性能表现仍然不差,搭配400外频的Pentium 4十分理想,是一个高性价比的组合,配合一款600元左右的Gefcrce 3 Ti 显卡,满全可以满足大部分个人用户和游戏爱好者的需求。 i845D芯片组由北桥芯片82845 MCH和南桥芯片ICH2组成,作为第一款P4平台的DDR芯片组,其同时兼容DDRAM和SDRAM内存,而且南桥芯片ICH2整合了10/100M自适应以太网络控制器、6声道AC97音效控制器以及USB 1.1的支持,其外设的扩展能力还是十分强大的。 技术规范 支持 Intel Pentium4 处理器 提供 400系统前端总线 支持最多 2.0GB DDR200/266/PC133 SDRAM 南北桥芯片之间采用Intel Hub Architecture总线连接,提供高达266MB/s 数据传输宽带 支持网络唤醒功能 内建 AC-97控制芯片

Intel的主板芯片组发展史

Intel的主板芯片组经过多年发展,型号繁多有810、820、845、865、915、945、965等许多型号以及最新的P35,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因为使用Intel芯片组的主板在人群中占有比较普遍的比率,我就在此做一个简单的讲解。因本人水平有限,出现错误希望大家指正。这里所说的只是主板的北桥芯片组,它决定了主板对CPU、内存、显卡等配件的支持,我们平时所说的“845”主板就是指使用845北桥芯片组的主板,另外、南桥芯片决定了主板所能支持的硬盘和外部设备(如USB设备),每个北桥芯片都有相应规格的南桥芯片与其对应,南桥的功能需要北桥支持,因此正规厂商出品的主板都将同一时期的南北桥搭配在一起,而一些杂牌的主板为节省资金会出现高等的北桥搭配低等南桥的现象发生。更确切的说,从810开始,Intel放弃了以往的南桥和北桥的概念,用MCH(Memory Controller Hub,内存控制中心)取代了以往的北桥芯片,用ICH(I/O Controller Hub,输入输出控制中心)取代了南桥芯片。 810:810芯片支持主频为133MHz的P3,但最关键的是它提供了对PC 100 SDRAM的支持,支持硬盘的ATA66模式(理论传输速度66MB/S),加上第一次实现了声卡、显卡全部集成,使得它在品牌机市场占据了非常巨大的份额,当时2000年初满天飞的“9999,P3电脑搬回家”、联想天僖系列机都使用810主板,迄今仍有很多在使用。当时甚至有媒体认为PC从此走向全整合时代,恐怕是因为没有预计到显卡迅速发展所致。 815:因为810不支持外接显卡,限制了它在DIY市场的发展,Intel又推出了最初的815芯片,与810主板相比,815主板支持PC133 SDRAM,配有AGP 4X显示接口,但依然集成显示核心。 810E/815E:为了配合ATA100技术使硬盘的理论传输速度上升到100MB/S,相应的 810E/815E增加了对ATA100的支持,其他没有什么变化。 815EP:减去了815E中的集成显示核心,815系列芯片至此已非常成熟,成为P3最佳搭配。 810ET/815ET/815EPT:2001年初,Intel推出了图拉丁核心的新P3以及使用了256KL2的图拉丁赛扬,虽然因为市场定位原因(当时P4已经上市,Intel不希望性价比优异的图拉丁赛扬影响P4的销售),这款CPU并没有什么后续的发展,但是相应的 810ET/815ET/815EPT推出提供了对图拉丁的支持,其实后期的815EP同样支持图拉丁,不过需要更新BIOS而已。现在这种主板和CPU依然有强劲的性能,使用依然广泛。甚至还有新货在出售。 850:支持奔四最初的主板芯片组,插口是423针的,搭配的内存是RDRAM(就是必须成对使用的RAMBUS内存),因为内存成本高昂,没怎么普及。 845:最初的845为填补850的尴尬而推出,CPU接口变换为478针,但因为与RDRAM 存在技术协议,仍然只支持PC133 SDRAM,与DDR背道而驰,同样没有普及。

详述Intel系列CPU架构的发展史

Intel系列CPU架构的发展史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又称“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对于PC而言,CPU的规格与频率常常被用来作为衡量一台电脑性能强弱重要指标。 (一)、4004时代 1971年,当时还处在起步阶段的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 上第一颗微处理器4004。是第一个用于计算器的4位微处理 器,含有2300个晶体管,功能相当有限,而且速度还很慢, 从此以后,INTEL便与微处理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这么 说,CPU的历史发展历程一定意义上也就是Intel公司x86 系列CPU的发展历程。4004处理器核心架构图: (二)、8008时代 世界上第一款8位处理器C8008共推出两种速度:0.5 Mhz以及0.8 Mhz,虽然比4004的工作时脉慢,但是整体效能要比4004好上许多。8008可以支持到16KB的内存。D8008则是后期出的量产版,发布时间为1972年,8位运算+16位地址总线+16位数据总线,同时它也包含一些输入输出端口,这是一个相当成功的设计,还有效解决了外部设备在内存寻址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8080时代 intel推出的8080不仅扩充了可寻址的存储器容量和指令系统,而且指令执行速度是8008的10倍。另一方面8080可直接与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兼容,而8008则不能,这样就使得接口设计更容易,而且价格更便宜。8080可寻址的范围(64KB)是8008(16KB)的4倍,随后,1974年第一台PC机MITS Altair 8800问世了。它写的BASIC语言解释程序是由Bill Gates(比尔·盖茨)和Paul Allen于1975年开发的,他们是Microsoft公司的创始人。 (四)、8085时代 8085的最低主频3 MHz,最高主频也不过6MHz。当年 使用此CPU的厂商非常多,包括了AMD,FUJI,TOSHIBA, SIEMENS等等。此CPU是8085系列中拥有最高主频的一颗。 (五)8086时代 1978年,Intel公司首次生产出16位的微处理器,并命名为i8086,它的产品线也分了3个部分,分别是8086,8086-8,8086-10。后缀分别代表了CPU的主频。8086是整个产品线中最低主频的一颗,仅仅是4.77MHz。它与上一代产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一颗16bit的处理器。同时还生产出与之相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i8087,在i8087指令集中增加了一些专门用于对数、指数和三角函数等的数学计算指令,这两种芯片使用相同的指令集,可以互相配合提升科学运算的效率。

Intel多款4系列原装主板

Intel多款4系列原装主板 随着Intel 45nm处理器全面上市,Intel也发布了代号Eagle Lake为最新的Intel 4系列芯片组,作为主流的主板,Intel有着P45、G45、P43、G43和Q45等不同的版本,除了intel P45/P43外全部采用了整合显卡的显示。其中南桥芯片也采用了ICH10系列。 和Intel 3系列芯片组的很大不同,就在于增加了PCI Express 2.0的支持,支持DDR3和DDR2。另外一点改进就是内建的图形芯片,其中Intel G45采用的是Intel GMA X4500HD,而Intel G43为 GMA X4500。其中Intel GMA X4500HD可以支持蓝光和HD DVD等高清内容的播放。 近期,Intel几款主打主流市场的4系列主板,并且迅速铺货。 Intel DP43TF 英特尔P43TF基于Intel Eaglelake G45 + ICH10芯片组,支持LG A775处理器,支持 1333/1066/800 系统前端总线。支持最大 8GB DDR2 800/667 内存。P43是Intel 针对中低端用户的一款芯片组,也是属于P45的精简版本,它与P45最大的区别就是不支持Crossfire技术,另外一点就是内存仅支持到DDR3 1066(P45为DDR3 1600),其它规格方面则大多数保持一致,如同样采用最新的65nm制造工艺,支持FSB 1600,支持最新的PCI-E 2.0技术等,南桥方面也同样采用了ICH10。

做工方面保持了Inte l原厂主板一贯豪华用料的作风,坚持的高品质,保证良好的稳定性。DP43TF 经典系列采用 ATX 外形构建,带来更高水平的性能和可靠性,满足更多新的用途和数字生活方式。主板提供了一个PCI Express 2.0 x16插槽,3 条PCI Express x1插槽,3 条PCI插槽;接口方面,多达 12 个 USB 2.0 端口,6 个 SATA 2 接口, 2个 IEEE-1394a 端口(1 个外部端口,1 个内部接头),1 个串行端口(通过接头),1个支持IDE接口,PS/2 键盘和鼠标端口。采用IDT 92HD73E音效codec提供7.1声道HD音频输出,并提供光纤输出功能。网卡则采用了Intel自己的82567V千兆网络控制器。 由于省略了Crossfire技术以及降低了部分规格,使得P43在成本上得以先天独到的优势,65nm制造工艺、支持FSB 1600、支持DDR3 1066等,这使得过气的P35、P31等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与P45相比又具备了价格优势,使得中低端用户经济的方案享受先进的技术。 Intel DG45FC:小身材,多接口,大本事 英特尔DG45FC采用mini-ITX 外形构建,外观小巧却功能强劲,配备了集成HDMI显示输出并在高清回放时具备硬件加速解码功能。基于Intel Eaglelake G45 + ICH10芯片组,支持 1333MHZ前端总线以及Hyper-Threading技术支持。整合的GMA X4500HD显示核心不但支持DirectX 10、Shader Model 4.0和OpenGL 2.0,还能硬件解码MPEG-2、VC-1、H.264高清视频,并内建对DVI、HDMI和DisplayPort的原生支持。支持杜比家庭影院并通过了Microsoft Windows Vista Premium WHQL认证。

Intel系列CPU的流水线结构与性能分析

Intel系列CPU的流水线结构与性能分析

流水线技术早在Intel的X86芯片中均得到了实现。流水线的使用使CPU 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Pentium系列CPU产品更是一个高级的超标量处理器。 当然CPU流水线性能是有限制,影响CPU流水线性能的因素有: 1、多个任务在同一时间周期内争用同一个流水段 例如,假如在指令流水线中,如果数据和指令是放在同一个储存器中,并且访问接口也只有一个,那么,两条指令就会争用储存器;在一些算数流水线中,有些运算会同时访问一个运算部件。 2、数据依赖 比如,A运算必须得到B运算的结果,但是,B运算还没有开始,A运算动作就必须等待,直到A运算完成,两次运算不能同时执行。 3、条件转移的影响 如果第一条指令是一个条件转移指令,那么系统就会不清楚下面应该执行那一条指令。这时就必须等第一条指令的判断结果出来才能执行第二条指令。 条件转移所造成的流水线停顿甚至比相关还要严重的多。 越是长的流水线,相关和转移两大问题也越严重,所以,流水线并不是越长越好,超标量也不是越多越好,找到一个速度与效率的平衡点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解决这些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和提高CPU性能,Intel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手段。 在Pentium III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技术 1.采用超标量双流水线结构 超标量流水线设计是Pentium微处理器技术的核心。所谓超标量就是处理器内部含有多个执行单元来完成多条指令的同时执行。Pentium有两条分别称为U和V的指令流水线,各自有独立的算术逻辑单元ALU及高速缓存结构。这种双流水线并行作业的方式,使得Pentium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可同时执行两条指令。此外,还有一个执行单元,保证同时完成一条浮点运算指令。在Pentium III时采用3条独立的12级超标量流水线。 2.分支预测技术 为了减少由于转移导致流水线的效率损失,Pentium采用分支预测技术来动态预测指令的目标地址,从而节省了CPU的执行时间。通常在用户程序中包含不少的条件转移指令,在流水线计算机中,这些转移指令由于产生分支可能使予取和予译码指令作废。Pentium内部有两个予取指令缓冲队列,在执行条件转移指令前,一个以顺序方式予取指令,另一个以转移方式予取指令,后者也称作分支目标缓冲器BTB(Branch Target Buffer),这是一个小的cache,它基于转移指令,尤其是循环转移的固有特点,可以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一条转移指令被再次执行时,其成功与否及转移目标与上次相同。据此可构造动态的分支目标预测硬件。BTB是一种效果较好的硬件机制,统计表明BTB的容量较大时(如超过256项)预测准确率可达90%。通过这种动态分支预测技术,不管是否产生转移,所需指令都在执行前予取好。 3.通过乱序来优化指令流水线 在执行中采取了无序执行(out-of-order processing)技术。即当某条指令需要一些数据而未能立即执行完毕时,它将被剔出流水线并等待数据,CPU则马上执行下条指令,就好比在装配线上发现某件产品不太合格,而被淘汰,等待返工一个道理。这样,可以防止一条指令不能执行而影响了整个流水线的效率。 4. 将指令划分为更细的阶段

主流Intel主板芯片组介绍

主流Intel主板芯片组介绍 intel3系列主板芯片组 目前在Intel平台低端市场,G31芯片组主板可以说是独占鳌头,与它同为“3”系列整合主板的G33和G35芯片组主板都因各自的一些原因都非常少见,而nVIDIA出品的MCP73整合主板又因为不支持双通道等硬伤而性能短缺,现在市场上Intel低端平台,首选就是G31主板。 G31芯片组可以支持Intel LGA775封装的系列处理器,并支持双通道DDR2内存,并可以支持800MHz的内存频率。在显示性能方面,G31芯片组整合了Intel GMA3100显示核心,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日常使用需求,并且支持Display Port、DVI等视频输出接口。南桥方面,G31芯片组搭配的是ICH7南桥芯片,ICH7南桥提供了4个SATA接口、6个USB接口以及4条PCI-E 通道。虽然ICH7南桥提供的接口方面不太丰富,不过考虑到G31芯片组的市场定位,这样的配置对于入门平台来说,还是足够使用的。 P31: intelP31芯片组是作为一款入门级的非整合主板芯片组推出的,不过经过市场的洗牌,现在P31芯片组的主板已经很少能够看到了,市场上仅剩的一些P31主板,甚至在价格上比G31主板还贵,所以,使用这款芯片组的主板并不推荐选购。 P31芯片组同时搭配的是ICH7南桥,在规格放面,和G31主板基本相同,不过要比G31主板少了集成的核心,在这一点上,P31芯片组和G31芯片组各有各的优势,毕竟整合了显示核心的芯片肯定会带来更高的发热,这对于主板的稳定性会有一定的影响。 P35: 在2008年6月前,Intel的“4”系列芯片组主板还未推出的时候,P35主板就是Intel市场上的明星主板,虽然并不是“3”系列芯片组主板中规格最高的,但是,却是性能与价格最均衡的主板。不过,从有了P45芯片组主板后,拥有更强的规格的P45芯片组主板开始吸引更多用户的注意,P35芯片组主板的市场占有率就开始走了下坡路。到了现在,P35芯片组主板已经很少,同时,不少厂商为了清理最后的库存,不少P35主板都以一个很优惠的价格出售,相比同价位的P45芯片组主板,这些P35主板都有更好的用料和做工,而在超频性能方面,又要比P43更好,所以也还是有选购的价值。 P35芯片组采用了P35北桥和ICH9系列南桥芯片,根据不同的P35主板定位,会选择不同的南桥芯片,同时,在规格方面,各型号的ICH9南桥并不一致,例如在支持的的SATA接口数量方面,ICH9R芯片就可以支持6个,并且还支持硬盘RAID0,1,5,10模式,而ICH9芯片就不支持RAID,SATA接口方面也没有这么多,仅为四个。 P35芯片还支持DDR2和DDR3内存,分别最高支持到800MHz和1066MHz频率,并提供了1333MHz前端总线频率,相对P31芯片组,P35芯片组的规格提升是很高的。 G41: intel4系列主板芯片组 Intel G41芯片组是一款新的入门级整合芯片组,于2008年第四季度发布。在市场定位上,G41芯片组和G31相同,最终的目的,是让G41芯片组主板取代G31芯片组主板,成为Intel平台入门级平台的首选主板。G41芯片组主板在性能上较G31芯片组主板更加强大,支持DX10特效,并且在高清硬解方面,也支持部分格式的高清片源硬解。不过,目前G41芯片组主板的价格还是要比G31芯片组主板贵一些,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选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