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气管道输送存在的危险及其预防探析

天然气管道输送存在的危险及其预防探析

天然气管道输送存在的危险及其预防探析
天然气管道输送存在的危险及其预防探析

天然气管道输送存在的危险及其预防探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环保的重视,各国对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的需求稳步增长,天然气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天然气管理输送在天然气运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天然气管理输送中存在的危险及其预防措施。

关键词:天然气,管理输送,危险,预防中图分类号:

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输气站内,把设备、管件、阀门等连接起来的输气管路系统,称为输气站工艺流程(简称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展示了输送气体的来龙去脉。将工艺流程绘制成图即为工艺流程图,它是工艺设计的依据。工艺流程图不按比例,不受总平面布置的约束,以表达清晰、易懂为主。流程图上应注明管道及设备编号,附有流程的操作说明、管道说明(管径、输送介质)、设备及主要阀门规格表。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需绘制输气系统的原理流程图,反映输气系统操作、主要设备、阀件及管路间的联系[1] 。施工图设计时,需绘制工艺安装流程图,用以指导施工图设计及输气管道施工、投产及运行管理。它应反映站内整个工艺系统,包括输气及辅助

系统在内。工艺安装流程图上主要设施的方位,主要管线的走向与总平面布置大体一致。

1天然气管道输送的概念所谓天然气管输,就是使从气井开采出来的天然气经集气管网、常规处理和净化后进人输气干线,输送至较远的地区或用户。我们把这一产业链中的管道输送称为天然气管输。广义的管输还包括城市内分布的输送天然气至用户的管线。由此,采气井口外的集气支线及输气干线系统均属于管输范畴,而只承担净化功能的天然气净化不在其中。天然气长输一般是指净化厂与城市门站或直供用户之间的管线输送。天然气的管道输送是借助于管线系统这个劳动资料(劳动手段),使劳动对象——天然气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即从产

地运至用户,为用户提供使天然气的使用价值得以实现的使用价值。天然气的管道输送业是运输业。

近年来,在经济、环保、结构优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推动下,在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探明天然气资源连年高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天然气市场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欣欣向荣的景象:天然气消费区域逐渐扩大;消费领域越来越广;消费群体和用户数量连年递增;消费量每年呈两位数增长;引进天然气资源(包括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开发本地天然气市场正进入许多省市的发展规划。

2天然气管道输送存在的危险

我国能源的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我国今后也将推广应用热值计量技术。天然气热值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和间接计算法两种,传统的间接计算法是先通过测定天然气中各组分的浓度,再计算混合

气体的热值。近几年,天然气热值的直接测量技术发展较快,特别是在自动化、连续性、精确度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目前,美国天然气研究所(GRI) 正在进行以激光为基础的遥感检漏技术研究,该方法是利用红外光谱(IR) 吸收甲烷的特性来探测天然气的泄漏。该遥感

系统由红外光谱接收器和车载式检测器组成,能在远距离对气体泄漏的热柱进行大面积快速扫描,现场试验表明,检漏效率较之以前提高50%以上,且费用大幅度下降。此外,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还在直升机上安装红外或激光遥感探测器进行气体泄漏检测,大大缩短了巡检周期,扩大了检测范围。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当其浓度在5%-16%范围内时,遇火源即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此外,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只要温度达到

650~E 左右,即使没有火源也会自行着火。组成天然气的气态烃本身是无毒的,但是,如果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时就会对人体有毒害作用[2] 。此外,天然气燃烧不完全时生成的一氧化碳,对人体也有毒害作用。其他性质与LPG 类似。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爆炸物品在密闭容器中着火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力称爆炸压力。爆炸压力的最大值称最大爆炸压力。爆炸压力通常是测量出来的,但也可以根据燃烧反应方程式或气体的内能进行计算。物质不同.爆炸压力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因周围环境、原始压力、温度等不同,其爆炸压力也不同。最大爆炸压力愈高,最大爆炸压力时间愈短,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愈高,说明爆炸威力愈大,该混合物或化学品愈危险。

f4)火灾、爆炸的危害性火灾与爆炸都会带来生产没施的重大

破坏和人员伤亡,但两者的发展过程显著不同。火灾是在起火后火场逐渐蔓延扩大,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数量迅速增长,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如火灾时问延长一倍,损失可能增加四倍。爆炸则是猝不及防。可能仅在…一秒钟内爆炸过程已经结束,设备损坏、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巨大损失也将在瞬间发生。爆炸通常伴随发热、发光、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它与爆炸物的数挝和性质、爆炸时的条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关。

3天然气管道输送的预防措施目前我国管道建设引进了国际上通行的HSE 管理技术,采用了第三方监理的机制;管道专业化施工企业整体水平达到国际水平,装备有先进的施工机具如大吨位吊管机、全自动焊机等;掌握了大型管道先进的施工技术,如自动焊接技术、全自动超声波检测技术、水平定向穿越技术、盾构穿越技术、连续顶管技术和管道干燥技术等[3] 。

(1)天然气计量。高精度超声波流量计为大流量商业贸易交接计量提供了精度高、量程范围宽、无压力损失、寿命长、可靠性高的计量系统,提高了管道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天然气组分在线分析仪用于气体交接计量不但可以检测天然气组成还为天然气从体积计量过渡到能量计量奠定了基础。(2)管理自动化、通信多种方式并用。运营管理采用SCADA 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在线检测、监控,进行生产管理和电子商务贸易,减少了管理人员,优化了运行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和供气的安全;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天然气管道工程不但

提高管道信息传输的范围和质量同时还可为管道以外部门提供信息化服务。天然气管道技术发展方向是高压力输气与高强度、超高强度管材相组合。对于运行压力为10?15MPa的陆上高压输气管道,研究成果表明,当管道长度为5000km,输量为(100?300) x 108m3/a 时,采用高压输气比传统方式节省运输成本20%-35%。高压输气可减小管径,通过高钢级管材的开发和应用可减小钢管壁厚,进而减轻钢管的重量,并减少焊接时间,从而降低建设成本。例如,采用管材X100 比采用X65 和X70 节约管道建设成本10%-12%。另外,复合材料增强管道钢管正在开发,即在高钢级

管材外部包敷一层玻璃钢和合成树脂,采用这种管材可进一步提高输送压力,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可增加管输量,提高管道抵抗各种破坏的能力和安全性。因此,深入研究高钢级管道钢管的断裂控制是未来以低成本建设管道的前提。

对天然气管道输送的管制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经济理论

基础上,了解经济学发展动向十分重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与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相互融合。在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基础上,积极地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已经被市场经济实践证明的科学成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价值和价格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深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 花景新,张增刚. 燃气管道供应[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年08月第1版:78-79.

[2]寇睫敏,廖泽辉.浅谈天然气管道水合物的形成和抑制[J]. 科技信息. 2011(12) :102-103.

[8] 马建军.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要点浅谈[J]. 科技资讯. 2011(08):132-13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 形式查看

五大伤害预防措施

目录 前言: (3)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高处坠落事故 (3) 4.触电事故 (5) 5.物体打击事故 (6) 6.机械伤害事故 (7) 7.坍塌事故 (8) 8.目标管理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9) 9.安全教育 (9) 10.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10) 11.安全标志 (10)

施工现场预防“五大伤害”事故的技术措施 前言: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坍塌在建筑中随时威胁着职工的生命安全,把它统称为“五大伤害”。 为了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根据“建筑法”第五章第36条规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预防“五大伤害”事故的根本途径。根据公司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存在实际情况,特编编制“五大伤害” 事故的预防措施,作为本项目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望各管理人员及相关班组在施工中,认真按照本措施贯彻执行。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2016 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1.5安全标志GB2894—2008 1.6公司相关文件要求 2.工程概况 3.高处坠落事故 (一)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 1、施工人员患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 2、施工人员不注意自我保护,坐在防护栏上休息,在脚手架上睡觉。 3、气候原因造成的事故,如突遇大风、暴雨,夏季高温中暑晕倒坠落,冬季、雨季、霜冻

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措施

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措施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PU)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1]。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它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很容易引起感染,一旦恶化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导致死亡,故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 标签:压疮;预测;预防护理 1压疮产生的原因 压疮多好发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脑血管病)、体质虚弱、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患者,若有低白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95%的压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突处,好发部位依次是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内外踝、足跟部。 1.1外因 1.1.1外因中压力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Landls发现正常皮肤的毛细血管压为 2.7kPa,Melenna等使用体积描记器测得毛细血管压为2.1~4.3kPa。长达4 h 的4.67 kPa以下的压力或不断变化压力下即使25.3 kPa达1 h也不至出现组织改变。但是如果9.3 kPa的压力持续2 h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这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减轻压力的必要性。 1.1.2引起PU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轮椅垫引起皮肤温度增加,每升高1℃能增加组织代谢和氧需的10%。当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血时任何温度的升高都将增加组织产生PU的易发性,特别当轮椅推动时所承受的剪切力有害作用更大。 1.1.3摩擦力,剪切力,潮湿,污染等。 1.2内因 1.2.1多数患者组织对中等程度承压有一定代偿能力,某些患者则不然,这就涉及内因的不同,如神经科患者丧失感觉的部位营养及循环不良,即使中度承压也易发生PU;截肢、四肢瘫痪时丧失交感性张力致使循环阻滞,易发生PU;DM患者因末梢神经感觉减退,并常伴小血管阻塞性病变,故下肢亦好发PU。另外还有重度营养不良,心力衰竭或其他疾病致使机体水肿,癌症晚期、各种疾病末期所致皮肤抵抗力下降,皮下脂防减少等原因而好发PU[2]。 1.2.2老年人由于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增加,易发生PU。

危险源预防措施及危险源分析(完)

目录 1主要危险源预防措施 (1) 1.1触电预防措施 (1) 1.2火灾预防措施 (1) 1.3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2) 1.4物体打击预防措施 (4) 1.5高空坠落预防措施 (6) 1.6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7) 2危险源分析 (15) 城东隧道单位作业过程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15) 塔山大桥单位作业过程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22) 路基单位作业过程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31)

危险源预防措施及危险源分析 1主要危险源预防措施 1.1触电预防措施 1.1.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便于操作、实用性强的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现场电线(电缆)布设规范。 1.1.2加强作业人员用电知识教育,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操作规程。 1.1.3接、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必须做到持证上岗,非电工人员严禁接线。 1.1.4机械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正常工作。 1.1.5加强自查自纠,组织定期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排除。 1.1.6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 1.1.7施工临时用电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1.1.8雨天严禁进行露天电焊作业,严禁用架体作为焊接时二次回路导体。 1.1.9手持电气设备的操用手柄和工作中接触的部位应设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进行绝缘检查。 1.1.10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制定符合现场实用的应急预案。 1.2火灾预防措施

1.2.1加强进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电焊工、气焊工等)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1.2.2焊接、气割作业前,须清理焊区周边及下方易燃品,氧气瓶、乙炔瓶分开放置,距离不小于5m,严禁用煤气代替氧气。 1.2.3用电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严禁一闸多机。 1.2.4加强安全检查,发现有老化线路及时更换、有破损的及时包扎。 1.2.5详细计算最大用电量,配备满足用电要求的设备及电缆、电线,严禁电线超负荷运行。 1.2.6材料堆放场、仓库等重地设专人看护,严禁在此用火和吸烟。 1.2.7施工现场和营房配备足量合格的消费器材,指导每位现场工人均会正确使用消费设施。 1.2.8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牌,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1.2.9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应急预案,定期举行消防演练。 1.3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1.3.1加强进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操作规程。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应经培训,熟悉使用的机械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用途,掌握有关使用、维护、保养的安全操作知识。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教学内容

建筑行业五大伤害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行业“五大伤害”中居首位,据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分析:全国发生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事故类别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等。这五类事故的死亡人数共915人,分别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45.45%、20.36%、11.56%、6.62%、6.42%,总计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0.42%。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极大,减少和避免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降低建筑行业伤亡事故的关键。 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失去了控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安全防护用品佩戴不符合安全要求,冒险蛮干,以致发生灾变。如从洞口坠落、从设备上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从电线杆上坠落等造成人身伤害。举例脚手架坠落的主要原因:脚踩探头板、走动时踏空、绊、滑、跌,转身不慎碰撞杆件等失去平衡,坐在栏杆上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脚手架没满铺或铺设不平稳,防护栏杆没绑牢或损坏,操作平台下没有铺设安全防护层,脚手架超载断裂等。间接原因:由于安全管理不严,没有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和及时改变,形成了自然发展,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量变的过程。 根本原因: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人,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或

流于形式,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和安全技能、身体条件差,以及各种与高处作业相适应的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等,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常见原因:“四口、五临边”防护设施不齐全导致坠落;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防护设施不全,脚手架板材质或铺设不符合要求而坠落;拆除脚手架、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时坠落;起重吊装时坠落;梯子上作业时坠落;轻质材料断裂导致坠落;吊篮架、提升架、挂架坠落或失稳而坠落;倒塌脚手架、模板支撑条、塔吊时坠落;随楼板坍塌而坠落。 预防措施: 1、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必须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管理机构的配置,是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抓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法制意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专业技术素质,做好督促、监护和检查工作。 3、切实做好新进人员、特种作业和劳务分包企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使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杜绝违章作业和冒险行为。 4、严格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高处作业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现场监督、检查安全防护设施落实的

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

六、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 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一个产品从它的研发到投入市场再到消费者购买使用它,这些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环保风险、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等,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提前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企业风险评估报告并筹划出相关的对策,争取将企业的损失控制到最低。一、政策风险经济政策风险是指在建设期货经营期内,由于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致使实际的经济效益与预期的经济效益相背离。对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应以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宏观经济环境与经济条件的变化,是指国家经济制度的变革、经济法规和经济政策的修改、产业政策的调整及经济发展速度的波动。从本项目来看,公司面临一般企业共有的政策风险,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可能对项目今后的运作产生影响。 对策: 1、公司将在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汇聚各方信息,提炼最佳方案,统一指挥调度,合理确定公司发展目标和战略; 2、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降低营运成本,努力提高经营效率,形成公司的独特优势,增强抵御政策风险的能力。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些因素来自公司外部,是公司无法控制和回避的。随着潜在进入者与行内现有竞争对手两种竞争力量的逐步加剧,我国温室蔬菜行

业具有营运主体多、小、散、乱,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处于无序状态的特点。因此温室蔬菜企业为了生存及竞争的需要,会采取“价格战”策略打击竞争对手,因而引起公司产品价格波动,进而影响公司收益。生产的产品遇到强有力的对手而竞争不足;原料、燃料供应不足;产品实际价格与预测发生偏离而引起产品滞销待销等。对策: 1、规范内部管理,固化运作流程,实现对经营流程各环节的优化和控制,提高企业管控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2、搭建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实现采购、销售、仓储、配送、技术开发、质量、计量集成管理和数据共享,帮助企业科学制定销售、采购、加工和配送计划,提高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能观性和能控性…… 3、财务数据从业务数据自动形成,财务业务一体化,提高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资金周转效率。 4、建立科学、实时、准确的成本核算系统和统计分析系统,满足经营分析、绩效考核和管理决策需要。 5、实现全过程的客户关系管理,密切顾客联系,科学进行顾客需求和行为分析,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6、实现密切联系客户,及时掌握资金和订货动态。 7、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组织能力,确保战略实施。 8、全面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现数据,支持管理决策。在项目初期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比如其需求量和现有供应量,减少项目上马的盲目性。 10、发展长期性稳定性客户,签订具有担保性质的长期购买协议。充分发挥价格优势,选择适当的产品定价策略。 11、前期通过促销的方式进行推广,另外着手在网络上发展与个性化软件上下功夫,做好服务工作,不断拓展业务空间;力

建筑行业四大伤害[建筑行业五大伤害预防措施]

建筑行业四大伤害[建筑行业五大伤害预防措施] 建筑行业五大伤害及安全预防措施 五大伤害占建筑行业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0%以上,其中高处坠 落45%以上、物体打击20%以上、机械伤害11%以上、坍塌6%以上、 触电6%以上 1、高处坠落 易发生高处坠落的部位或作业: 1、洞口临边作业的坠落 2、脚手架上坠落 3、卸料平台的坠落 4、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5、轻质板材断裂坠落 6、屋面临边坠落 7、物料提升机和塔机在安、拆过程中坠落8、在安、拆模板过 程中坠落 9、登高过程中坠落10、结构和设备安装时坠落 导致高处坠落的原因 人的因素: 1)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麻痹大意酿成事故; 2)作业人员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3)管理人员未按要求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及时的安全技术交底 或交底缺乏针对性; 4)监管人的监管工作未到位; 5)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作业点的安全检查不深、不细,对事故 隐患未及时发现,即使发现也未及时督促整改,甚至视而不见;有 的对一些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也未认真及时进行 复查;

物的因素: 1)没有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因而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2)安全防护不到位,或者到位不及时; 3)安全设施,个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不合格,不能有效的满 足施工安全需要; 4)作业环境不良,如照明亮度不够,作业面光滑(特别是外架 斜道、楼层临边、屋面临边)高温、严寒大风等恶劣气候条件等, 这些因素都将会导致事故发生;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措施 1)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不断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切实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 伤害); 2)加强巡查督促,特别是危险点源应及时纳入重点监控对象; 3)各类脚手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搭设,根据架体搭设规模及 施工需求,应及时组织整体或分部验收; 4)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类预留洞口,应及时设置围拦或盖板,必要时应设置有效的、醒目的警示标识标牌; 5)对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杜绝患有禁忌病症人员 从事高处作业(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6)在无法搭设防护设施的地方或从事独立登高作业的人员在操 作过程中应正确佩带安全带和安全帽; 7)6级以上强风或大雨、雪、雾天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8)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应加强生产班组的安 全管理,做到班前安全教育,班中安全喊话,班后安全检查(有无 遗留的不安全隐患)。 2、坍塌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doc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属事故多发行业,综合分析建筑施工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工人流动性大,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多,劳动繁重,产品变化大,规则性差,施工机械品种繁多等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建筑施工的不安全隐患也多存在于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以及使用各种电气设备工具上,事故类别主要发生在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及坍塌五个方面。从施工特点看,主要由于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高处作业防护不严、基坑及模板工程支护不牢、施工临时用电不规范、机械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究其根源,主要还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不善、教育培训不力、不文明施工等原因造成。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建筑施工在这五方面的事故是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占总事故的85%以上,其中高处坠落事故占35%左右,触电事故占20%左右,物体打击占15%左右,机械伤害占10%左右,坍塌事故占5%左右,如果能采取措施消除这五个伤害,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将大幅度下降。 一、高处坠落事故 (一)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 1、施工人员患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 2、施工人员不注意自我保护,坐在防护栏上休息,在脚手架

上睡觉。 3、气候原因造成的事故,如突遇大风、暴雨,夏季高温中暑晕倒坠落,冬季、雨季、霜冻打滑摔倒坠落。 4、安全防护用品和材料质量不好,不符合安装和使用要求,或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5、提升机具限位保险装置失灵或带病工作。 6、洞口、临边防护措施不到位。 7、井架吊蓝载人上下;人货升降机超载运行。 (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 1、对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 2、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应及时清除。 3、对施工人员进行加强自我保护教育,自觉遵守施工规范。 4、危险地段或坑井边,陡坎处增设警示、警灯、维护栏杆,夜间增加施工照明亮度。 5、购进符合规范的三宝、围护杆、栅栏、架杆、扣件、梯材等,并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6、洞口、临边、交叉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必须按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并严格加强防护措施。 7、提升机具要经常维修保养、检查,禁止超载和违章作业。 二、触电事故 (一)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1、电工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2、建筑物或脚手架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不设置防护网。 3、电气设备、电气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绝缘受到磨损破坏。

变电站运行操作中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

变电站运行操作中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 1.一次设备操作 (1)断路器操作。 1)对于断路器的控制箱(或机构箱)内装设有三相不一致中间继电器和强迫三相跳闸继电器等,如误碰后直接使断路器出口跳闸的,这些继电器应做好防范措施,用有机玻璃罩罩好,以防止断路器压力泵小开关跳开后运行人员复置时误碰这些继电器而使运行断路器跳闸。 2)断路器控制箱(或机构箱)内具有远近控切换小开关的断路器(LW 型断路器等)远近控切换开关正常应放于“远控REMOTE位置”,断路器改运行时绝对禁止近控操作合断路器。只有在断路器新装验收或开关检修后,现场试操作时才允许放“就地”进行近控合、分断路器的操作,验收结束该切换开关必须放于“远控”位置。 因为在回路投运过程中,有远近控切换小开关的断路器如近控将断路器合上,则此时如保护动作,将无法跳开该断路器(某些断路器控制回路其保护跳闸出口至断路器跳闸线圈经远近控切换开关,因此保护跳闸应改接在远近控切换开关的后面);对于RADSS母差如近控手合母联或分段断路器将之投运,则闭锁母差,因为用近控手合母联(或分段)断路器不起动母联或分段的连接回路,断路器合上后,母联或分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会自动投入相应的分差。 3)断路器运行中,如发生两相或一相非全相运行,则应按调度运行规程规定执行;如回路投运过程中发生断路器一相或两相合不上,则

应将该断路器拉开,该断路器在未查明原因前禁止投运。 4)线路由热备用改为运行的操作,在合上断路器前应检查该线路保护的电压回路切换、保护信号正常(检查电压切换继电器1YQJ、2YQJ 或电压切换指示灯、保护信号与其回路一次状态对应),220kV母差保护有隔离开关位置指示灯的亦应进行检查。110kV及以上装设有反映电压量的微机保护(如高闭、距离保护等)在合上断路器前还应打印一份微机保护的采样值。 5)弹簧储能的断路器(如SW2—35型)在用控制开关将断路器合上时应注意断路器的储能光字牌应有一个瞬亮的过程,如不亮或常亮应查明原因(查储能刀开关是否推上、储能刀开关熔丝是否熔断等),以防在线路保护动作时因弹簧未储能致使断路器跳闸后重合闸失却的情况发生。如因电动机烧坏而线路急需送电,则应拉开该断路器的储能电源刀开关用手动进行储能。 6)对于外绝缘为非电瓷产品的断路器,如瓷套、外部绝缘拉杆为环氧树脂的SF6断路器或真空断路器,在空气相对湿度过高时禁止开出电排间的排气扇,防止空气对流造成在瓷套或绝缘拉杆上结露,使得绝缘下降而可能发生对地闪络。未进行反措的3AF--35型电容器真空断路器,在湿度大于90%时禁止投运。来源:输配电设备网 7)线路停役、断路器拉开后,如表计至零、绿灯亮但断路器的机械指示仍在合上位置,则在拉开线路隔离开关的操作时,应在线路侧验明无电以确证断路器在拉开位置,如本侧无法验电则应汇报调度请求

压疮风险评估,报告制度,工作流程图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对压疮、难免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实行三级监控及管理。(二)各病房对卧床患者、危重患者、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必须进行压疮筛查并登记。 (三)对有可能发生难免压疮的高危患者,须申报难免压疮。 1、申报范围:对卧床、危重、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使用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Braden评分<12分,患者高度水肿、极度消瘦等,申报难免压疮。 2、申报程序:病房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护士长审核并填写意见后上报护理部登记在案。 3、监控处理:病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必要时可申请院内护理会诊,护士长督查措施的落实并进行效果评价,护理部随时抽查,定期检查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落实情况。 (四)对已上报的难免压疮患者,病房要加强管理,加强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监控和评估,Braden评分>18分,可停止监控,护理部不定期到各病房进行检查。 (五)患者发生压疮或患者入院时带入压疮,须报告护士长,在24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由护理部审核,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 (六)发生患者皮肤压疮的科室应主动上报,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护士长及科室绩效考核。

(七)各病房设立压疮、难免压疮登记本,对压疮、难免压疮进行登记,护士长要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二、报告流程 1、压疮报告流程

1、压疮风险评估流程

三、压疮的诊疗及护理规范 (一)定义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损害,如果溃烂和坏死。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2007压疮的新定义: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符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 手术压疮的定义:术后2小时到术后六天之内的压疮。 (一)好发部位 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平卧位:枕部、肩位:枕部、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 俯卧位:面颊、耳廓、肩峰、膝部、足趾、乳房(女性)、生殖器(男性)。 侧卧位:耳部、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 截石位:肩胛、肋部、坐骨粗隆、腘窝、足跟 (二)高危患者 1、神经系统疾病病人:自主活动受限,长期卧床,身体局部组织长时 间受压。 2、老年人:>70岁。 3、肥胖者:加大了承受部位的压力。 4、身体衰弱、营养不佳者:受压处缺乏保护。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制定全院统一的压疮风险评估单。患者入院和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压疮危险因素。 2、风险因素评估≤14分者悬挂“防压疮”警示牌,并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每周评估1~2次,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 3、院外带入压疮,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每班观察记录,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避免带入压疮加重和发生新的压疮。 4、护士长督促指导护士认真落实护理措施,及时客观记录。 5、对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进行压疮上报并登记。上报条件:(1)院外带入压疮;(2)风险因素评估≤14分者;(3)院内新发压疮。 6、上报程序:病区护士对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填写压疮上报表,本班内报送科护士长,极高危易发压疮如高度水肿、极度消瘦、强迫体位、医嘱制动、病情不允许翻身者(如大手术后病情变化、呼吸、心跳骤停等)需在2小时内上报科护士长,同时在医疗记录或护理记录中有相应说明。科护士长接到上报后,及时到病区核实、检查、提出指导意见并反馈、记录检查结果。必要时组织片内护理会诊或申请院内会诊。对极高危易发压疮患者护士长和科护士长分别及时上报护理部。

7、院内发生的压疮,及时汇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护理部组织相关人员提出鉴定意见,非预期性压疮科室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报护理部。非预期性压疮适当扣除科室护理质量分和给予一定奖金处罚。 8、发生院内压疮隐瞒不报的加倍处罚。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一、定义: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损害,如溃烂和坏死。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 二、好发部位: 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1、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 2、侧卧位时: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 3、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 4、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 三、诊断: 1、瘀血红润期:淤血红润期又称为Ⅰ期压疮。受压部位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

最新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属事故多发行业,综合分析建筑施工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工人流动性大,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多,劳动繁重,产品变化大,规则性差,施工机械品种繁多等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建筑施工的不安全隐患也多存在于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以及使用各种电气设备工具上,事故类别主要发生在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及坍塌五个方面.从施工特点看,主要由于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高处作业防护不严、基坑及模板工程支护不牢、施工临时用电不规范、机械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究其根源,主要还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不善、教育培训不力、不文明施工等原因造成.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建筑施工在这五方面的事故是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占总事故的85%以上,其中高处坠落事故占35%左右,触电事故占20%左右,物体打击占15%左右,机械伤害占10%左右,坍塌事故占5%左右,如果能采取措施消除这五个伤害,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将大幅度下降. 一、高处坠落事故 (一)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 1、施工人员患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 2、施工人员不注意自我保护,坐在防护栏上休息,在脚手架上睡觉. 3、气候原因造成的事故,如突遇大风、暴雨,夏季高温中暑晕倒坠落,冬季、雨季、霜冻打滑摔倒坠落. 4、安全防护用品和材料质量不好,不符合安装和使用要求,或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5、提升机具限位保险装置失灵或“带病”工作. 6、洞口、临边防护措施不到位. 7、井架吊蓝载人上下;人货升降机超载运行. (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 1、对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 2、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应及时清除.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1概述 1.1锅炉的基本知识 1.1.1锅炉的定义 锅炉是能量转换设备,是把燃料燃烧(氧化反应),是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的统一体。 1.1.2锅炉的工作过程 锅炉的工作过程包括三个部分: (1)燃料不断剧烈氧化的燃烧过程, (2)火焰和高温烟气不断把热量传递给锅内水的传热过程, (3)水在锅内不断流动循环,吸热、升温和汽化(热水锅炉达不到沸腾汽化温度)的过程。这三个过程在锅炉内不断进行,通过锅炉燃烧设备、附属设备及仪表附件三个工作系统来实行。 1.2锅炉行业概况 我国的工业锅炉制造业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到目前为止,全国持有各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超过一千家,生产各种不同压力等级和容量的锅炉。 从八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对锅炉制造企业的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许可证分为A、B、C、D、E(包括E1、E2)级。2000年国家对锅炉制造许可证等级的划分作了调整,同时对常压热水锅炉也采用了制造许可证制度,调整后新的许可证分为A、B、C、D四级。新的A级相当于原来的A、B级;B级相当于原来的C、D 级;C级相当于原来的E1级;D级相当于原来的E2级。级别调整前后企业的构成情况见表1-1。 表1-1

1.3锅炉制造业的发展特征 1)中国锅炉制造企业实行许可证制度。自锅炉制造企业实行许可证以来,锅炉制造业得到了规范并壮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行业发展极不平衡,生产集中度不高,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十多年来,全国工业锅炉年产量一直在710万蒸吨间徘徊。行业规模却由1987年的551家企业增加到2001年的969家,扩大将近一倍,可见厂点太多,大多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而且所增加的企业绝大多数是规模很小的C、D 两级企业,锅炉年产量平均不过50万蒸吨左右。 2)1991-2001 年工业锅炉产品发展情况经过五十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工业锅炉行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品体系,但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同时受国家能源结构变化和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制约,工业锅炉锄品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无论从锅炉容量、参数、炉型还是从燃烧方式、燃料种类来看,中大容量锅炉所占比例显著上升( ≥10t/h 的锅炉由1991年的25 %增至2001年的54 %) ,热水锅炉产量的比例有所增长,水火管锅炉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在容量上由1991年的45%降至2001年的21%) ,流化床锅炉快速发展(在锅炉总容量中所占比例由1991 年的3 %增至2001 年的10 %以上) ,燃油气锅炉所占比例增加(由1991 年的不足6 %增高至2001 年的15 %以上) 。另外,电热锅炉及垃圾锅炉等特种锅炉开始出现,但所占比例不高1.4锅炉发生事故的原因 1.4.1锅炉本身有先天性缺陷 (1)结构不合理。如主要受压部件采用不合理的角焊连接形成,水循环不良,锅炉某些部位不能自由膨胀等。 (2)金属材料不符合要求,质量不合格。 (3)制造质量不好。如几何形状严重超差,焊接质量不合格等。 (4)受压元件强度不够。 (5)安装不合理。如最低安全水位低于最高火界,不能自由膨胀,该绝缘处未绝缘等。

建筑施工现场五大伤害及其预防措施简易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建筑施工现场五大伤害及其预防措施简易版

建筑施工现场五大伤害及其预防措 施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建筑施工现场五大伤害及其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属于事故多发行业,事故也多存 在于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及 坍塌五个方面,如果能采取措施消除这五个伤 害,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将大幅度下降。 一、高处坠落事故 (一)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 1、施工人员患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 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 2、施工人员不注意自我保护,坐在防护栏 上休息,在脚手架上睡觉。

3、气候原因造成的事故,如突遇大风、暴雨,夏季高温中暑晕倒坠落,冬季、雨季、霜冻打滑摔倒坠落。 4、安全防护用品和材料质量不好,不符合安装和使用要求,或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5、提升机具限位保险装置失灵或“带病”工作。 6、洞口、临边防护措施不到位。 7、井架吊蓝载人上下;人货升降机超载运行。 (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 1、对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 2、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

高危患者压疮预防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1)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对压疮、难免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实行三级监控及管理。 (二)各病房对卧床患者、危重患者、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必须进行压疮筛查并登记。 (三)对有可能发生难免压疮的高危患者,须申报难免压疮。 1、申报范围:对卧床、危重、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使用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Braden评分<12分,患者高度水肿、极度消瘦等,申报难免压疮。 2、申报程序:病房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护士长、科护士长审核并填写意见后上报护理部登记在案。 3、监控处理:病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必要时可申请院内护理会诊,护士长督查措施的落实并进行效果评价,科护士长随时抽查,护理部定期检查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落实情况。 (四)对已上报的难免压疮患者,病房要加强管理,床旁悬挂压疮警示标志,加强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监控和评估,Braden评分≥18分,可停止监控。护理质量管理组及压疮监控组不定期到各病房进行检查。 (五)患者发生压疮或患者入院时带入压疮,须报告护士长,在24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经科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并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 (六)发生患者皮肤压疮的科室应主动上报,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护士长及科室绩效考核。 (七)各病房设立压疮、难免压疮登记本,对压疮、难免压疮进行登记,护士长要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高危患者压疮预防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各病房对新入院的患者应做好入院评估,发现患者带入压疮,应报告护士长,填写“压疮报告表”经科护士长审核后上报。 2.卧床、高危、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必须进行Braden评分筛查。 3.Braden评分在13-16分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压疮发生;Braden评分〈12分的压疮高危患者,床旁悬挂警示标识、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按流程上报,并采取措施,预防压疮发生。 4.发生压疮时,按要求填写“压疮报告表”并上报,对压疮及高危患者加强管理,定期监控,做好记录。 5.根据压疮分期及患者情况采取治疗措施,必要时申请会诊。 6.护理部、科护士长定期督查。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原因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原因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原因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属事故多发行业,综合分析建筑施工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工人流动性大,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多,劳动繁重,产品变化大,规则性差,施工机械品种繁多等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建筑施工的不安全隐患也多存在于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以及使用各种电气设备工具上,事故类别主要发生在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及坍塌五个方面。从施工特点看,主要由于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高处作业防护不严、基坑及模板工程支护不牢、施工临时用电不规范、机械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究其根源,主要还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不善、教育培训不力、不文明施工等原因造成。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建筑施工在这五方面的事故是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占总事故的85%以上,其中高处坠落事故占35%左右,触电事故占20%左右,物体打击占15%左右,机械伤害占10%左右,坍塌事故占5%左右,如果能采取措施消除这五个伤害,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将大幅度下降。 一、高处坠落事故 (一)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 1、施工人员患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

2、施工人员不注意自我保护,坐在防护栏上休息,在脚手架上睡觉。 3、气候原因造成的事故,如突遇大风、暴雨,夏季高温中暑晕倒坠落,冬季、雨季、霜冻打滑摔倒坠落。 4、安全防护用品和材料质量不好,不符合安装和使用要求,或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5、提升机具限位保险装置失灵或“带病”工作。 6、洞口、临边防护措施不到位。 7、井架吊蓝载人上下;人货升降机超载运行。 8、梯子的质量及使用不符合规范。 9、脚手架的质量及使用不符合规范。 (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 1、对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 2、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应及时清除。 3、对施工人员进行加强自我保护教育,自觉遵守施工规范。 4、危险地段或坑井边,陡坎处增设警示、警灯、维护栏杆,夜间增加施工照明亮度。 5、购进符合规范的“三宝”、围护杆、栅栏、架杆、扣件、梯材等,并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预防五大伤害事故措施实用版

YF-ED-J608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预防五大伤害事故措施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预防五大伤害事故措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坍塌在建筑中随时威胁着职工的生命安全,把它统称为“五大伤害”。 为了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根据“建筑法”第五章第36条规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预防“五大伤害”事故的根本途径。根据上级要求,结

合施工现场存在实际情况,公司编写了“预防五大伤害”事故的措施,作为公司内部安全管理法规,望各项目部在施工中,认真按照本措施贯彻执行。 一、预防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措施 (一)项目管理层 1、项目领导和管理层要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重视安全,对存在的各种隐患,一经发现,都要认真按“三定一落实”要求,组织整改。同时,要选派工作责任性强的同志负责项目上安全管理工作。

预防五大伤害安全防护措施示范文本

预防五大伤害安全防护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预防五大伤害安全防护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预防高处坠落安全措施 1、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必须对其进行高处作业 安全知识教育、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做好安全 技术交底。 2、高处作业人员必需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并正确方 法佩戴使用: ①、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要扣好帽带,调整好帽衬 间距。 ②、安全带使用时要高挂低用,防止摆动碰撞,绳子 不能打结,钩子要挂在连接环上,在攀登和悬空等作业 中,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有牢靠的挂钩设施。 ③、挂好安全网,高处作业时通道,临边,脚手架的

外侧采用立网全封闭,立网与架体连接应使用绑绳逐点绑扎牢固。安全网使用时要有专人负责。 3、高处作业时,使用机械设备必须"一机、一闸、一箱、一保护",电源线不得有接头。 4、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①、从事高处(空)作业人员,施工前要作体检,对不适应于高处作业的人员,禁止攀高作业。 ②、防护用品穿戴整齐,裤脚要扎住,戴好安全帽,不穿光滑的硬底鞋,要有足够强度的安全带,并将绳子牢系在坚固的建筑结构上或金属结构架上。 ③、查所用的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子、跳板、脚手架、防护板、安全网等)必须安全可靠,严禁冒险作业。 ④、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袋内,上下时不得疏忽,不得在高处往下投扔材料或工具

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

#综 述# 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 何华英 杜峻 王素芳 黄百发 蔡秀容 王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楼,湖北武汉430030) 基金项目:此项目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 医院2004年临床新业务新技术基金支持,基金编号:2004062 作者简介:何华英(1961-),女,本科,主管护师,科护士长,研究方向:老年心血管病的护理 关键词 压疮 危险因素 预测 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R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75(2005)09-0803-03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PU ),在老年病房、矫形科病房、创伤病房、神经内科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家庭病房和老人院中高发。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报道以上护理单元的压疮发生率及与压疮治疗护理相关的医疗费用,而在英国,国家卫生事业局估算表明:每年用近20亿英镑来预防、治疗和监测压疮[1],可见,压疮一旦发生不但加重病人的病情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病人及卫生系统的经济负担。因此,通过压疮预防护理从而降低PU 发生率是今后研究的关键。1 压疮产生的原因 1.1 外因 1.1.1 外因中压力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Landls [2]发现正常皮肤的毛细血管压为 2.7kPa,M elenna [2]等使用体积描记器测得毛细血管压为2.1~ 4.3kPa 。长达4h 的4.67kPa 以下的压力或不断变化压力下即使25.3kPa 达1h 也不至出现组织改变。但是如果9.3kPa 的压力持续2h 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这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减轻压力的必要性。 1.1.2 引起PU 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轮椅垫引起皮肤温度增加,每升高1e 能增加组织代谢和氧需的10%。当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血时任何温度的升高都将增加组织产生PU 的易发性,特别当轮椅推动时所承受的剪切力有害作用更大。 1.1.3 摩擦力,剪切力,潮湿,污染等[3] 1.2 内因 1.2.1 多数病人组织对中等程度承压有一定代偿能力,某些病人则不然,这就涉及内因的不同,如神经科病人丧失感觉的部位营养及循环不良,即使中度承压也易发生PU;截肢、四肢瘫痪时丧失交感性 张力致使循环阻滞,易发生PU;DM 患者因未梢神 经感觉减退,并常伴小血管阻塞性病变,故下肢亦好发PU 。另外还有重度营养不良,心力衰竭或其他疾病致使机体水肿,癌症晚期、各种疾病末期所致皮肤抵抗力下降,皮下脂防减少等原因而好发PU [3]。1.2.2 老年人由于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增加,易发生PU 。2 高危组及危险因素评估 2.1 由于预防PU 采用的器材昂贵,无论从人力物力上代价均高,故主张只对高危组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高危组的拟定是根据英国皮肤及伤口护理中心[4]和美国国家PU 顾问委员会提供的资料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共同拟定的,具体如下:(1)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感觉、活动力及运动力减弱或消失;(2)危急重症、严重的慢性或终末期疾病;(3)营养失调严重、中度以上贫血、极度瘦弱;(4)严重脱水、严重水肿;(5)疼痛及其他原因所致固定:如骨折、上支架、石膏等;(6)心血管疾病:心衰、DM 及其他疾病所致周围血管疾病;(7)腰以下手术、手术时间>2h 的手术;(8)组织创伤、烧伤、烫伤等;(9)长期使用镇静剂、类固醇、毒性药物;(10)入院时已有PU 、陈旧性PU 史(1年内)。年龄\65岁,非体检病人。2.2 危险因素评估表(Risk assessm ent table):由于护士受教育水平、临床经验、责任感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的不同,护理评估活动中的科学而准确的量化标准是整体护理实践中的重点,直接影响着对病情的正确判断和护理措施的制定。因此在国外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有学者开始研究使用分级评分量表。其中,在临床上获得广泛认可及使用的有An -derson 评分、Norton 's 评分、Braden 评分、Shanno l 评分以及英联邦国家广泛使用的w aterlow 评分。席淑华等[5] 已成功将Anderson 评分表经过整合应 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监控效果;蒋琪霞等[6] 应用Branden 计分进行临床护理研究也证实了其使用价 值;Pang SM 等[7] 将Norton 、Braden 、Water low Scales 在康复医院中比较使用,其研究结果表明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