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家的思想,无论正确与否,其作用都比我们想象的重要,的确,有什么还能像经济学家那样对我们的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那些相信自己不受学识支配的实干家通常是一些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

第一章概论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什么是经济学?

?如何学习经济学?

一、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目前大部分的社会问题其实都是经济问题

二、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中文的意思原指经世济民

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属于奴隶主阶级的著名作家色诺芬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其原意为家庭管理。

经济中文名译自日本。

一般来说,现在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指:

1930年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有重要影响的(主流的)经济学说或基本理论,其研究领域已突破家庭管理的范围,而是指向了人们的一般谋生活动。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经济社会:以共同谋生为基础而形成的人类总体

经济社会有什么值得我们研究呢?

资源:有限性

欲望:无穷性

经济学研究如何选择可供利用的资源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欲望

资源的稀缺(有限)性。

◆稀缺: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

◆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

◆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

◆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

◆稀缺规律: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

行分配。

稀缺的原因:一定时期内

?物品本身是有限的

?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人欲望(需要)的无限性。

?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选择,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生产什么?(产品)

◆B.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C.为谁生产?(分配)

此外,还有

◆生产多少?(数量)

◆何时生产?(时间)

选择中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

◆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

◆(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社会中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

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

经济学主要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要作好坏的评价)?基本规则:互惠性等。

?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

?基本假设:稀缺性和理性人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前提

?完全理性(理性人)(经济人)

?我们每天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的利它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的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完全信息

?在一个信息完全的社会里,最需要某一项资源的人可以比其它的人优先得到它,因为他能够付出更高的价格,这样,资源就能够用在它最有价值的用途上去。

经济学组成

微观经济学(研究国内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内经济问题)

国际经济学(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

(1)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2)宏观经济学。

英国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

●1930年代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标志着宏

观经济学产生。

宏观经济学:

?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

题。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行为)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只有形的手--- 凯恩斯主义)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三、如何学习经济学

?学习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但更为重要的是使我们能象经济学家们那样去思考问

题。有助于我们培养新的思维方式。用理性的、边际的、实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理解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的性质,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社会现象

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

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美国年轻人征兵制

?和很多国家一样,1973年以前,美国20岁左右的年轻人都要服兵役两年。海军、

海军陆战队和空军都依靠自愿入伍制,但人们普遍认为作为自愿入伍制的补充,征兵制是必要的。

?经济学家们的思想对于推动征兵制的终结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1征兵是一种税收。

?2征兵扭曲了年轻人的生活和职业计划,从而增加了社会成本和人力成本。

?这一切都带来了效率的损失。当然这个问题上值得思考的远不止于此。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

一、微观经济学鸟瞰

二、需求曲线

三、供给曲线

四、供求均衡

五、弹性

一微观经济学鸟瞰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供给与需求是最重要的概念。本章将主要介绍供给、需求、均衡价格的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经济

你只要教会了鹦鹉说供给与需求,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多一名经济学家。(卡莱尔.英) 即使鹦鹉学会了说供给与需求,它也成不了经济学家。(某某)

二、需求曲线

1.需求

2.需求表

?需求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

列表。

3.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4.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和替代品

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分配的公平程度

◆消费者偏好(嗜好)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消费者数量与结构

政府的消费政策:如酝酿中的房地产退税政策

例题:导致需求增加的因素有:

A.商品本身价格下降

B.互补品价格降低

C.消费者收入增加

D.消费者偏好增强

E.预期某物品价格要上升

5.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商品需求数量和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需求的数学表达式

?D=f(a,b,c,d,n)

?a,b,c,d,…n代表上述影响需求的因素。

●将问题简化,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

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d = f(P)

?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

6.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变动。

(2)需求的变动。

7.需求定理的特例

(1)吉芬物品Giffen’s Goods :

◆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P↑→Q↑

●英国人吉芬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需求量却反而增加。

●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

●原因:穷人收入低,可供满足生活必需的替代品的购买能力低,就只能买得起土豆

这一类最低生活必需品。越吃不起肉,买土豆的数量就越多。而土豆的资源有限,于是靠价格上升来调剂供需。富人有钱,可以多吃肉而少吃土豆。因此,年景好,收入多时,连穷人都可以买点肉吃,因此,土豆的需求少了,价格也下降了。这一点倒有点像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山芋粉、胡萝卜,价格越贵,需求量越大。这说明,收入越高,可替代品越多。经济学家们对吉芬之谜的最后解释是吉芬商品就是低劣品。

(2)炫耀性物品。

例如,一些家庭为了显示其地位尊贵,愿意购买价格昂贵的名画、古董等;而当这些商品价格下跌到不足以显示其身份时,就会减少购买。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

实际上,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具有这种―炫耀性消费‖特征的商品被称为―炫耀性商品‖。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这一现象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当然类似现象并不能完全归于凡勃伦效用,信息有时也是原因之一,信息的问题日后会重点阐述)

(3)表面上的―例外‖。

●在价格大变动时由价格预期引起的高价多买,低价少买。“买涨不买落”。

●在经济波动时,收入发生变化,价格高多买,价格低少买。如黑白电视价格下降买

的人少。

●价格高的同种商品需求可能大于价格低的商品,如名牌商品与同种的非名牌商品;

这应作二种不同的商品来对待。

三、供给曲线

1.供给

◆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厂商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愿意--- 供给欲望‖

◆―能够--- 供给能力‖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供给。

◆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2.供给表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

数字序列表。

3.供给曲线与供给定理

电脑价格下降供给了增加违背了供给规律吗

?在中国,由于电脑的价格昂贵,加上汉字输入电脑的方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到了20世纪80年代,电脑在中国大陆还是―稀罕物儿‖,许多人连见都没见过,更谈不上―普及‖。到了90年代后期,由于电脑价格的急剧下降,电脑在―平民百姓家‖终于得到了普及。现在,在工薪阶层家庭中有一台电脑,甚至父子各拥有一台电脑,也已很常见的事情了。电脑价格下降了很多,但供给量却大幅度增加了。

4.影响供给数量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连带产品

?厂商的目标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技术的变动

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使供给量减少。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政府的政策:如最近的产业振兴政策

5.供给函数

?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即供给函数。

?即供给的数学表达式:

S=f(a,b,c,d,n)

?a,b,c,d,…n代表上述影响供给的因素。

?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线性函数:

?Q s = --δ+ γ(P)

6.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2)供给的变动

需求描述的是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描述的是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但现实中商品的那个―唯一‖的价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清朝李汝珍所写的《镜花缘》一书中,描写了―好让不争‖的君子国。在热闹喧哗的市场上,买者手中拿着货物,高叫价格太便宜了,非要卖者加价不可。卖者却觉得价格太高,已经很过意不去了。争执许久,卖者坚决不肯提高价格,买者只得按原价付钱,但只取走了一半货物。买者刚要举步,被卖者一把拉住,说是―价高货少‖,死活不肯放手。路旁走过两个老翁主持公道,让买者照价拿了八折货物,方才使一场风波平息下来。显然,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当中一般是不会发生的。

现实当中的情形

在热闹喧哗的市场上,买者手中拿着货物,高叫价格太贵了,非要卖者减价不可。卖者却觉得价格太低,非要买者加价不可。争执许久,双方各让一步,最终以折中的价格成交

商品的最终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同时决定地摊商品商场商品

四、供求均衡

1.均衡

●需求曲线说明了消费者的价格和消费量的关系,体现了消费者的讨价还价的能力。

●供给曲线都说明了生产者的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体现了供给者的讨价还价的能力。商品的价格决定:

?在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

?需求和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中的有关变量,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状

态。

2.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是一个价格自发决定的过程。

供求不平衡,市场出现两种状态:过剩与短缺。

市场机制作用下,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

若市场价格>均衡价格。则会出现供>求,商品过剩。

在市场自发调节下,需求者压低价格。

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反之如此。

3.供求定理

(1)供给不变

(2)需求不变。

供求分析的简单应用:价格政策

?价格调节有其不完善性,短期性和无序性。

?需要价格政策来纠正。

(1)支持价格【最低限价】: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支持农产品。作用:

?稳定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业投资。以保障粮食安全。

(2)限制价格。最高限价

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利:

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弊:

◆不利于刺激生产,产品短缺;

◆不利于抑制需求,资源浪费;

◆社会风尚败坏,黑市交易。

总结

支持价格一定>均衡价格

限制价格一定<均衡价格

五、弹性

●当前房地产市场上,开发商普遍面临着一个问题:因为房价太高,房子卖不出去,

但降价又能够把房子卖出去吗?要降价又该降多少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到一个经济学上的重要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

1.弹性

?弹性是相对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百分数变动的比率,或者说它是一个量变动1%,

引起另一个量变动百分之多少(程度)的概念。

弹性系数:表示弹性的大小。

因变量变动的比率

=—————————

自变量变动的比率

2.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注意:

需求价格弹性值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若反方向变动,加

负号。

价格弹性系数(Ed )如果是负的,一般取正值,以便于比较 (2)需求价格弧弹性。

(3)需求弹性分类。

◆ A. E = 0 完全无弹性

◆ 需求曲线表现为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线。 ◆ 价格无论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如:急救药)

(4)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可替代性

●可替代程度大Ed大。飞机可替代程度小Ed小。胰岛素重要程度

◆需求程度大Ed小。粮食需求程度小Ed大。旅游

用途广泛性

◆用途广泛Ed大。电用途小Ed小。小麦

支出比例

●所占的比例大Ed大。汽车所占的比例小Ed小。香烟使用时间

●时间长Ed大。冰箱时间短Ed小。报纸

(2)需求富有弹性 E > 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例:电视机Ed=2,P1=500元/台,Q1=100台 ,

如价格下调10%?试分析以下收益状况。

如价格下调10%,则数量增加

20%,

P2=500 –500*10%=450元/台, Q2=100+100*20%=120台

TR2=P2×Q2=450×120=54000元 TR1=50000

TR2 –TR1=54000 –50000=4000元 TR2 >TR1,表明价格下跌,总收益增加。

―薄利多销‖:富有需求弹性商品,E > 1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 价格下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 ◆ 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

◆ 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

◆ 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降价能增加总收益的是:

? 化妆品√;面粉×;药品× (3)需求缺乏弹性 E < 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例:面粉Ed=0.5,P1=0.2元/斤,Q1=100斤 。 如价格下调10%,总收益怎样?

如价格下调10%,数量则增加5%,

P2= 0.2 –0.2×10%=0.18元/斤, Q2=100+100×5%=105斤

TR1=P1×Q1=0.2×100=20元 TR2=P2×Q2=0.18×105=18.9元

TR2 –TR1=18.9–20= -1.1元

TR2

―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 < 1

例:

?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

?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

答:

?(1)化妆品能薄利多销。是因为需求富有弹性,小幅度降价可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

增加,从而使总收益增加。

?药品缺乏需求弹性,降价只能使总收益减少。

?(2)并不是所有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

?例如一些滋补药品,其需求富有弹性,可以薄利多销。

(6)弹性的应用

机票的定价

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农民,都需要决定是否提价(或降价)来获利。例如,公务出差人员对飞机票价的需求弹性较低,因此提高这些人的票价有助于增加总收益。相反,闲暇度假的游客对于飞机票的需求弹性则高得多,因为他们对旅行的时间和方式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因此,降价会有助于增加总收益。在理想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希望向出差的公务人员尽可能收取高价,而向闲暇游客提供足够低廉的票价以填补飞机上的空座位。但是问题在于——必须识别不同类型的乘客。如何避免商务人员购买为闲暇游客准备的便宜机票?又如何避免闲暇游客占用了商务人员本来愿意出高价的座位?

美国的许多航空公司对于因公务出差者的飞机票和休假旅行者的飞机票价实行价格区分政策:提前预订票和低峰时刻票打折扣;周末票和最后时刻机票不打折扣。公司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许多公务往来事先是没有计划的,而是为了处理意外的事件——这是另外一种缺乏弹性的情况。

药价问题

在医药行业,为什么处方药比非处方药品(OTC)贵?答案在于处方药品需要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对于价格不敏感。厂家涨价可以提高收益;而那些不需要处方、无关紧要的药物(如阿斯匹林、维生素),消费者可在药店中自由买到,这可以采取削价销售的办法增加收益。

―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

一家安全帽专卖店,看到它打出这样的广告——―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买安全帽时交一顶旧安全帽的话,当场退二成的价格;如果直接买新帽,对不起只能按原定价格买。是不是店家加入了什么基金会或是店家和供帽厂家有什么协定,回收旧安全帽可以让店家回收一些成本,因此拿旧帽来才有二折的优惠呢?这么想那可就猜错了,类似的以旧换新的促销活动主要是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而采取的区别定价方法。对需求弹性较小的购买者制定较高价格,对需求弹性较大的顾客收取较低价格。而这家安全帽专卖店的促销作法正是这个理论的实际应用,实际上,店家拿到你那顶脏脏旧旧的安全帽,并沒有什么好处,常常是在你走后往垃圾筒一丟了事。既然沒好处,店家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呢?答案是——店家以顾客是否拿旧安全帽,来区别顾客的需求弹性。沒拿旧安全帽来的顾客说明他沒有安全帽,由于法令规定驾驶摩托车必须要戴安全帽,购买摩托车的人一定要买顶安全帽,这种顾客的需求弹性较小。拿旧安全帽来抵二折价款的顾客表明他本来就有一顶安全帽,如果安全帽的价格便宜他有以旧换新的需求,而如果价格太贵他也可以以后再买,因为已有了一顶安全帽,对该商品的需求沒有迫切性。

3.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一般为正值

供求弹性与商品价格变化

书上的例子:石油输出国组织对价格的影响:长期与短期。

经济管理基础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复习题1 一、选择题 A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企业、家庭和()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A 单个市场 B 整个社会 C 国民经济 D 总体市场 B2、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资源配置 B 资源利用 C 国民收入 D 市场价格 D3、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威廉·配第 D 马歇尔 A4、1870年,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了()。 A 边际效用价值论 B 不可能性定理 C 交易成本 D 资源最优配置标准 B5、经济学是研究() A企业如何挣钱的问题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C6、下列哪项问题不是经济学研究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番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D7、关于经济如何运作的基本经济问题() A、只有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才存在 B、只有在计划经济国家中才存在 C、只有在混合经济国家中才存在 D、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经济,都存在 B8、下列哪项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 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 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 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 C9、实证经济学不意味着()。 A、它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B、它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C、它能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D、数学和统计学是经常用到的分析工具 C10、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国民收入的决定 B 资源的充分利用 C 个体经济单位 D 整个经济体系 B11、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不包括()。 A 存在市场 B 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定稿)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3 答:公共经济学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28——34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失效。资源配置失效是由垄断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的存在、市场不完全、不充分和不对称、偏好不合理造成的。 第二,收入分配不公。 第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29——30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纠正外部效应一是根据科斯定律通过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二是进行组织重构,合并与外部效应影响有关的企业;三

是使用矫正性的税收(收费)政策和补贴政策。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7 答: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并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90 答:第一,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只有间接影响。转移性支出则恰好相反。 第二,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政府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相对较软。 第三,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强,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软。 在公共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公共支出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1.分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三个特性。 1.)效用的非可分割性 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2.)消费的非竞争性 是指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3.)受益的非排他性 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 2.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 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市场失灵的领域,即是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或政府发生作用的范围,只要有社会公共需要,即为政府的职能范围。一般为: 1.)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2.)调节收入分配。 3.)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3.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及其必要性。一、 资源配臵职能 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臵职能的原因: 1.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 2. )外部效应的存在 3. )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二.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原因: 1. )客观上存在分配不公现象 2. )客观上要求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 3. ) 市场机制的框架内, 有效的再分配很难完成, 原因: ( 1)市场机制与公平分配机制相悖 ( 2) 社会上存在的私人慈善机构作用有限, 缺乏统一性,有时互有冲突. 4. )公共财政具有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和条件: ( 1)征税 ( 2)转移性支出 三.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原因: 1. )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2. ) 政府作为市场上一种经济力量, 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节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1、信息熵的概念是信息论的奠基人香侬提出的。 2、香侬的信息熵公式为: 3、纳什均衡的定义:当且仅当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单方面背离均衡 战略而增加收益时,该战略组合形成纳什均衡。 4、纳什均衡与占优战略均衡及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之间的关系 (1)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即每一个占优战略均衡、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并非每一个纳什均衡都是占优战略均衡 或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2)纳什均衡一定是在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过程中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不一定是 纳什均衡,除非他是唯一的。 5、在两人的有限博弈中,有一个求得纳什均衡的简单方法——划线法: 先考虑A的战略,对于第一个给定的B的战略,找出A的最优战略,在 其对应的支付下面画一横线;然后用同样方法找出B的最优策略。在 完成这个过程中,如果某个支付格内的两个数字都有横线,则这个数 字格对应的战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6、委托代理关系: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在任何一种涉及不对称信 息的交易(合同、协议)中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掌握信息多、处 于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 为委托人。简单的说,“知情者”是代理人,“不知情者”是委托人。也 就是说,只要在建立或签订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 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7、代理人的实际收益函数: u1= w-C(a) u2=y-w 8、最优行动的必要条件:C′(a*)=1 a*是代理成本 9、委托-代理模型主要研究问题 道德风险:又称败德行为。它是指在签订合同之后,代理人利用隐藏信息或隐藏行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委托人或者其他代理人 效用的行为。

经济管理基础总复习题

课堂练习: 不定项选择题: 1.均衡价格是() A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B固定不变的价格 C任何一种市场价格D随着供给与需求变化,不会改变的价格 2.如果需求与供给同时增加,则() A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同时增加B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 C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D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不确定 3.边际成本是指() A 总成本除以产量 B 平均成本除以产量 C投入的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D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成本带来多大的变化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于一家生产玉米片的厂商而言,下述哪些因素可能引起它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 A.采用更为高效的生产设备 B.生产玉米片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C.厂商的融资成本降低

D.玉米生产基地遭遇旱灾 5.找出可能引起劳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 A.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劳动力队伍 B.人口结构呈老龄化 C.移民数量增加 D.人口呈现负增长趋势 6.下列哪些包括在本年度的GDP中: A.大学学生每月从家里拿到的零花钱 B.企业存货增加了2000万人民币 C.购买1000股联想公司的股票 D.妻子从事家务劳动 E.购买一副已故画家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F.出租两居室公寓得到的租金 7.吸引、发展和保留有效员工队伍的活动称为: A.招聘 B.选拔 C.培训 D.人力资源管理

8. 以下哪一项不是组织的独特资源或能力的前提条件? A.有价值 B.稀缺 C.投资巨大 D.难以模仿 E.难以替代 填空题: 1.根据下表列出的信息计算:当小明拥有2件运动衫时,拥有第三件运动衫的边际效用 为:

2.在小麦的生产中,假设劳动为唯一的可变生产要素,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小麦的产量 也增加。假设劳动的成本为20元/小时,根据下表列出的信息计算,当小麦产量从155000蒲式耳增加到165000蒲式耳时的边际成本为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同厂商拥有不同的成本曲线。如下图所示,厂商1、2、3的平均 成本曲线分别为AC1、AC2和AC3。当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p3时,哪些厂商可以进 入市场: 计算题: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 重点: 公共经济学的含义 公共部门的三大经济职能 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 1、public economic: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 (1)公共经济:是公共部门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在正规和非正规制度约束下从事的经济活动 (2)理论渊源:20C40S之前盎格鲁—萨克斯传统,20C40S之后,盎格鲁萨克斯传统与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相融合 ——选择题:公共经济学与(20C40S后兼容了盎格鲁斯萨克斯和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的财政学)相比,在实质上的区别并不明显。 2、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参与资源配置;协调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 ——选择题: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最初100—200年中,公共部门主要履行的经济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 公共部门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是(A私人部门不愿提供公共产品B私人部门不愿矫正外部效应C规模报酬递增所导致的垄断D私人部门的趋利本性导致仅依靠私人部门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 公共部门作用于社会公平的主要措施有(政府征收一些税,荣个税、财产税、遗产与赠与税等;济贫支出;社会保险支出;干预垄断行业;基建投资) ——判断(都是改对后的观点) 1、资源配置的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 2、当基尼系数=0时,说明此时收入分配绝对公平。 3、对公平分配而言,经济学家公认的基尼系数合理区间是[0.3,0.4]。 (在资源配置这点上,还要掌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要有完整的假设分析和作图说明)(在协调收入分配这点上,还有理解社会福利的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折中主义和平均主义的观点,会进行选择判断。) 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假设两个人AB,两种产品XY。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增加一个单位的X时所放弃的Y数量,就为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简称MRS,如果以△X和△Y分别表示XY的变动量,则边际替代率为 () 交换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是,A的边际替代率与B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即()[用下图说明] 图中,横轴表示X产品的数量,纵轴代表Y产品的数量,盒形图空间为产品的总量。两个原点OA、OB

公共经济学 考试重点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如果所有人都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进行交易,则所有互利的交易都将得以完成,并且其产生的均衡资源配置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 假设 1.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完全竞争的 2.每一种商品都有市场 那么,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我们认为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就出出现。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为什么一定会实现? 1.帕累托效率:在该点上,要使一个人的情况变好,唯一的情况是使其他人的 情况变坏。 2.帕累托改进:在不使其他人情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人的情况变好的资源重 新分配。 3.边际替代率:一个人愿意放弃一种商品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的比率。 4.假设有两个消费者A、B,有两种商品X、Y,数量分别为,A消费Xa、Ya , B消费Xb 、Yb . MRSa=3,MRSb=5 消费者A愿意用1单位的X交换不少于3单位的Y,消费者B愿意用不多于5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B能用少于5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增进自己的福利。如果A用1单位的X交换4单位的Y,B用4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则两个人的福利都得到了提高。只要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这种重新分配是可能的,当MRSa不等于MRSb,产品的分配就未到达帕累托最优,消费者之间自由交换,总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直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资源可以自由交换,因此,完全竞争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的。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如果个人的偏好是凸的,则每种帕累托有效配置对于某些商品的初始配置来说都是竞争性均衡。 社会通过适当的安排初始资源禀赋,则完全竞争市场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 含义1.效率与分配公平问题肯一分开。 含义2.政府若能使用有效的方法转移资源,就无需干预市场价格。 是不是帕累托最优就等于完全竞争? 帕累托最优是作为衡量分配效率的标准,与完全竞争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只不过完全竞争的结果恰好满足帕累托最优。比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有足够的智慧,可以不通过市场使得资源配置处于任何一个行为人的MRS都相等的状态,那么这样的经济仍然是有效率的。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1、 不完全信息:指有关市场主体获取的或掌握的信息,不足以使市场主体作出理性判断或决策。 不完美信息博弈:至少某些博弈方在轮到行动时不完全了解此前全部博弈的进程的博弈。(参与者不能够完全获得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信息,也就是说当参与者做选择的时候不知道其他参与者的选择) 2、 静态博弈:所有博弈方同时选择行动;或者虽非同时行动,但行动在后者并不知道 行动在先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的博弈。 动态博弈:各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又先后次序且后选择、后行动的博弈方在自己选择、行动之前可以看到其他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 3、一致预测性:如果所有博弈方都预测一个特定博弈结果会出现,所有博弈方都不会利用该预测或者这种预测能力选择与预测结果不一致的策略,即没有哪个博弈方有偏离这个预测结果的愿望,因此预测结果会成为博弈的最终结果。 4、纳什均衡:在博弈 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的某个策略组合 中,任一博弈方的策略,都是对其余博弈方策略的组合 的最佳对策,也即 对任意 都成立,则称 为 的一个纳什均衡。 5、逆推归纳法:从动态博弈的最后一个阶段博弈方的行为开始分析,逐步倒推回前一个阶段相应博弈方的行为选择,一直到第一个阶段的分析方法。 6、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有很多委托人——代理人关系,有明显的,也有隐蔽的,且代理人—委托人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他们二者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 7、有限次重复博弈的民间定理:设原博弈的一次性博弈有均衡得益数组优于w ,那么在该博弈的多次重复中所有不小于个体理性得益的可实现得益,都至少有一个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极限的平均得益来实现它们。 8、 9、最优反应动态:有快速学习能力的小群体成员的反复博弈。 10、复制动态:学习速度很慢的成员组成的大群体随机配对的反复博弈 11、一个策略组合和相应的判断满足下列4个要求,称为一个“完美贝叶斯均衡”: 要求1:在各个信息集,轮到选择的博弈方必须具有一个关于博弈达到该信息集中每个节点可能性的“判断”。对非单节点信息集,一个“判断”就是博弈达到该信息集中各个节点可能性的概率分布,对单节点信息集,则可理解为“判断达到该节点的概率为1” 要求2:给定各博弈方的“判断”, 他们的策略必须是“序列理性”的。即在各个信息集,给定轮到选择博弈方的判断和其他博弈方的“后续策略”,该博弈方的行为及以后阶段的“后续策略”,必须使自己的得益或期望得益最大。此处所谓“后续策略”即相应的博弈方在所 ),,(),(1),,(),,(理无限次重复限次重复博1 1n i i n i n x x G i e x G x x G e e G 均得益为什均衡,各博弈方的平完美纳中一定存在一个子博弈 次重复博弈,那么无限足够接近都成立,而对任意博弈方 果的任意可实现得益。如表示用的纳什均衡的得益,记的静态博弈。用是一个完全信息:设δδ∞>},;,{11n n u u S S G =),(* *n i s s ),...,,(**1*1*n i i i s s s s +- ),...,,,(),...,,,(**1*1***1**1*n i ij i i i n i i i i i s s s s s u s s s s s u +-+-≥ ),(* *n i s s G i j i S s ∈

经济管理基础知识复习

俓濟菅理複習材料 一章:★需求、需求量、需求阻碍因素、需求函数的形式; ★供给、供给量、供给阻碍因素、供给函数的形式; ★均衡价格、均衡量 1、需求:概念: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对某种商品有支付 能力的需要.需求: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它是表、方程(需求函数)或一条曲线。条件:1)有购买欲望;2)有支付能力本质:有效需求 2、需求量: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如一年)的某市场上,在一定 价格水平下,情愿同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量:则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之上,消费者情愿购买某种产品的特定。 3、需求量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而引起 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沿着需求曲线变动。 4、需求的变动:价格不变,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 变动。表现: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5、需求和需求量的变动因素:1、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2、相 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互补品)3、消费者的偏好4、对以后价格的期望5、规则制度……

1.价格上涨与下跌:交通一卡通,700多万张,日均持卡交易 量约800万笔; 2.可支配收入:除去上交的税费;挣钞票多,对需求量的阻 碍 3.替代品:不同品牌的同类商品——超市购物;其中一种商 品价格上升,另种商品的需求会上升 4.互补:刀架与刀片 5.偏好:流行趋势对时装需求的阻碍;人们的健康观念(可 口可乐、油炸食品) 6.看涨/看跌;股票 7.其他因素:政府规定(养犬);黄金周使得旅游需求上升 6、供给: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提供给市场的商品量 7、供给量:生产者和销售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提供给市场的商 品量。条件:销售欲望、供应能力 8、

《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南大《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第一章绪论 一、政府经济学的经济基础 公共现象或公共行为早已有之,但是公共经济则不是同步出现的。在中国盐铁是否专卖,汉武帝认为要专卖,但是这是公共政策,不是一门学科,没有人系统论证过专卖的好处以及其坏处,公共政策及思想早已有之,但没有公共经济,这些在前资本主义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职能主要一是组织大型工程(如水利、宫殿以及部分防御设施,像长城等),不存在社会协调不协调的问题,由于自然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存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国古代就采取相应办法,把人头税摊丁入亩,这是帝王职能。二是公共职能,如赈灾,民间应当是辅助的,而政府是主体的,赈灾就是政府的事。过去就是有问题提出一个对策,而不是一门学问。 公共政策或经济行为早已有之,但也没有公共经济学。 主要是没有社会大生产,因此,没有宏观调控的需要。 前资本主义社会因没有社会化大生产,因此,也没有出现公共经济学。严格说,在凯恩斯之前也没有公共经济学。因为之前,是自由主义学派,真正为现代经济奠基的是亚当.斯密,公共经济学的很多范畴、假设、名词到现在都在用,如经济人假设、竞争,都是他的奠基,但其本人是自由主义者,反映在他对政府调控是看法,是不用政府管,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政府是守夜人,这是其思想的基点,而且亚当.斯密认为他解决了经济学里的所有问题,而且想通过经济学来解决社会现象,也就是布坎南等人后来的努力,特别是通过经济人假设解决道德、情操问题,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最近由印度学者《从自由看待发展》一书解决了这个问题。 亚当.斯密继承人大卫.理嘉图也坚持了这个观点,以及最后到马歇尔都是自由主义,虽然西方经济学体系完整,且不断发展,但没有人专门研究过政府经济学,这种情况下以及公共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就不可能最终形成。 总之,西方经济的自由主义是公共经济学不能产生的基础。 凯恩斯主义的诞生是公共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凯恩斯就是干预主义,涉及到财政就是要用政府宏观手段调控经济,其理论产生的背景有三个:一是资本主义30年代大危机,危机说明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二是同期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未受到影响,其经济不乱。三是第一个走出大危机的美国,就是罗斯福实行干预后走出来的。1936年凯恩斯提出,市场的推动不能使供求平衡,出现了缺口,其想到了政府,要用政府的力量推动这种缺口的闭合,提出了公共财政政策、公共货币政策、公共收入、公共支出等政策,实际上就是通货膨胀的政策,别人问他采用他的政策如何才能不导致通货膨胀,他说,把钞票发到半通货膨胀的临界点状态。公共物品的概念也就产生了,这样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内容都有了,凯恩斯理论也就是政府经济学的诞生,而我们现在比凯恩斯更滑头,更叫人听不懂,现在说的是,刚性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公共经济学的兴起:一是传统经济学的不足,也就是凯恩斯理论的三个背景。二是战后重建,都是国家与企业的紧密结合,重建是主导,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紧密结合,这就需要一个理论支持,这不是亚当.斯密的时代,源于凯恩斯,一直到当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 二、政府经济学的伦理基础 政府部门的社会根本职能就是为人民服务,是增进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增进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种看上去无序,为人个利益,但在为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导向公众利益,但是否是整体获利,还是一部分人获利,一部分不获利,甚至是贫困,因此,有可能会引起社会问题,这种进步分解到个人就不一样。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4,而我们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52,因此,说要用政府手段来平衡,南美就是社会发展了,但贫富差距太大,而东南亚是实行均富的政策,我们的社会整体利益虽提高,但贫富差距扩大,也不是好办法,因此帕累托提出了帕累托最优,也

2015年秋季学期信息经济学复习提纲

2015年秋季学期信息经济学复习提纲 目录 1.信息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何为信息范式?如何理解信息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内容范围? (2) 3.理解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信息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 (2) 4.试比较分析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的异同。 (4) 5.举例分析信息运行的两大基本模式。 (4) 6.运用博弈论的基本范畴,分析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博弈现象。 (4) 7.何为信息成本?运用肯尼思.阿罗的理论方法,总结信息成本的主要特征。 (6) 8.借鉴斯蒂格勒信息搜寻的理论方法,分析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信息搜寻现象。 (6) 9.何为信息租?举例分析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信息寻租现象。 (7) 10.如何客观地评价信息资源丰裕系数? (7) 11.何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角度,举例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委托代理关系。 (9) 12.根据斯蒂格利茨的观点,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政府来纠正市场失灵的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10) 13.应用A. M. Spense 的市场信号理论,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 (10) 14.“维克瑞拍卖”的设计原理及其评价。 (11) 15.应用产业发展周期理论,分析信息产业的现状及其走向。 (11) 16.何为信息产业的梯度转移?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12)

1.信息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超越农业经济的直接经济。——网络营销、虚拟办公 (2)提供更多的非物质产品。——咨询服务、互联网金融 (3)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成为社会的核心技术。——数据库的经济效益 (4)知识与资本并重,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方正将知识转换成财富 (5)从事信息活动的就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增加(规模经济)。——咨询行业的服务人数增加。 (6)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增加。——信息产业化,百度等互联网公司 (7)非价格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掌握知识比掌握财富更重要 (8)企业关注人们的注意力,形成注意力经济理念。——多种信息渠道进行广告宣传 2.何为信息范式?如何理解信息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内容范围? 范式指科学家集团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和方法的综合,信息范式指构成信息科学的基础。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与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的综合性经济科学。信息经济学的基本范围: (1)宏观信息经济学 ——马克卢普,提出了知识产业的问题。 ——波拉特,把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 (2)微观信息经济学 ——奈特,拉开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序幕。 ——20世纪50年代至70-80年代,是微观信息经济学大发展时期:哈耶克和鲍莫尔的不完全信息思想;斯蒂格利茨对信息价值及其对价格、工资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研究;维克瑞等人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等,形成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 例1、信息安全问题:信息管理角度 例2、成本控制的相关信息:经济角度 共同点:信息范式+信息经济∈信息经济学 3.理解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信息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1)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从信息数量分布角度考察信息状态。 定义:对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与所掌握的信息数量相等,此时处于完全信息状态。反之,如果所掌握的信息数量少于所需信息,则此时为不完全信息状态。 基本观点: 1.完全信息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古典经济学的构建基础。 2.现实生活通常是处于不完全信息状态。 3.后来的经济学家提出基于不完全信息的经济学理论。例如,W.J. Baumol : “在市场活动中,每个经济成员所拥有的信息不会是完全的,而是不完全的。” 以项目投资为例:相关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决定着投资决策。 通常需要了解如下信息:

经济管理基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经济管理基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一、经济学导论部分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如何利用稀缺资源来满足人类无限的需要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目标是找到产出最大化的最优方式 为谁生产?生产成果分配(公平和效率)(如:修路问题) 收入高低取决于很多因素 何为需求、供给以及供需双方的均衡? 需求,是指消费者准备、愿意和能够购买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这里的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厂商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一种商品的供求数量和价格,在供求双方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均衡,形成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数量。此时,对商品的需求量等于商品的供应量。 何为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如何运用这些基本概念解释生活现象? 二、微观经济学部分 从经济学角度看消费者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 1、主观态度(消费者偏好) 2、消费者客观能力(购买能力、收入) 3、预算约束; 效用;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何为预算约束和效用理论? 1、预算约束: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或企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受到其货币存量和收入的制约 2、效用:消费者从其消费的商品组合中得到的消费收益/满足程度。 两者对消费行为有何影响? (1)在预算约束上选择了一点:个人的偏好取决于个人对不同商品的评价(边际效用)(2)预算约束的变动 收入的变动:收入上升消费上升(正常品)(收入效应) 收入上升消费下降(低档品) 价格的变动:价格上升替代品消费量上升(替代效应) 效用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满足程度高,效用大;满足程度低,效用小。 效用理论在经济生活中如何运用? 效用可以用来衡量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大小用的组合与具有较小效用的组合相比,消费者更偏好与前者。 何为消费者均衡?生产者的行为受到何种因素的决定? 消费者均衡——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理论(22) 涵: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 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 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感。(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 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 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 市场与政府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 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 一、主体(61-68) 一)政府 政府的基本特征 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课税优势;禁止和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 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是主要的。 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和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私人部门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排他性技术的成长使准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可以实现“选择性进入”,从而使私人

信息经济学复习重点

1959年,马尔萨克的《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发表,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61年,乔治?施蒂格勒的《信息经济学》从信息搜寻的角度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科学基础。 1962 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出版了《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这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信息经济学著作,标志着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提出旧汽车市场分析的“柠檬”理论,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由产生进入到发展阶段。 197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马克·尤里·波拉特完成了《信息经济》9卷本的内部报告,第一次把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并把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第一信息部门是由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部门,第二信息部门是由政府和非信息企业的内部提供信息服务的活动所组成的部门。波拉特还用投入产出技对1967年美国的信息经济的规模与结构作了详尽的统计测算和数量分析。该方法于1981年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采纳,用来测算其成员国的信息经济的发展程度。 博弈论是方法论导向的,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博弈论研究的是:给定信息结构,什么是可能的均衡结果。信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给定信息结构,什么是最优的的契约安排。从这个角度而言,博弈论是实证的,而信息经济学是规范的。 简答题: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八大基础理论: 1)1970 年阿克洛夫创立的拧檬理论; 2)1971 年赫什雷弗提出的信息市场理论; 3)1972 年马尔萨克和拉德纳完善的“团队的经济理论”; 4)1973 年斯彭斯建立的信号理论; 5)1976 年格罗斯曼施蒂格利兹提出的“格罗斯曼-施蒂格利兹”悖论; 6)1976 年莫里斯发展的“委托-代理人”理论; 7)1977 年施蒂格勒的“搜寻”理论; 8)马尔萨克的“信息系统选择”理论。 机制设计是一个三阶段不完全信息博弈: 第一阶段:委托人设计机制,即博弈规则,代理人根据规则发出信号(message),实现的信号决定配置结果(allocation); 第二阶段:代理人同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委托人设计的机制; 第三阶段:接受机制的代理人根据机制的规定进行博弈。 委托人-代理人的框架下的五种不同类型的模型 逆向选择:在鉴定交易契约前,进行市场交易的一方可能因为占据信息优势,做出对自己有利,对另一方有害的事情,从而降低了市场效率,甚至可能导致这一市场的萎缩。 信号传递模型:自然选择代理人的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在观测到信号之后与代理人签订合同。 信息甄别模型:自然选择代理人的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同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合同,并根据合同选择行动。 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签订契约后,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而且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 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签约后,代理人选择行动,自然选择状态;代理人的行动和自然状态一起决定某些可观测的结果;委托人只能观测到结果,而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本身和自然本身状态。

经济管理基础总复习题.doc

课堂练习: 不定项选择题: B 固定不变的价格 D 随着供给与需求变化,不会改变的价格 2. 如果需求与供给同时增加,则( A 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同时增加 C 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B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 D 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不确定 3. 边际成本是指( ) A 总成本除以产量 B 平均成本除以产量 C 投入的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D 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成木带来多大的变化 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于一家生产玉米片的厂商而言,下述哪些因素可能引起它的供给曲 线向右移动( ) A. 采用更为高效的生产设备 B. 生产玉米片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C. 厂商的融资成本降低 D. 玉米生产基地遭遇旱灾 5. 找出可能引起劳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 _________ A. 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劳动力队伍 B. 人口结构呈老龄化 C. 移民数量增加 D. 人口呈现负增长趋势 6. 下列哪些包括在本年度的GDP 中: ________ A. 大学学生每月从家里拿到的零花钱 B. 企业存货增加了 2000万人民币 C. 购买1000股联想公司的股票 0.妻子从事家务劳动 E. 购买一副己故画家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F. 出租两居室公寓得到的租金 7. 吸引、发展和保留有效员工队伍的活动称为: _________ A. 招聘 B. 选拔 C. 培训 1 ?均衡价格是( ) A 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 C 任何一种市场价格

D.人力资源管理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哪一项不是组织的独特资源或能力的前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有价值 B.稀缺 C.投资巨大 D.难以模仿 E.难以替代 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表列出的信息计算:当小明拥有2件运动衫时,拥有第三件运动衫 的边际效用为: _____ 2.在小麦的生产中,假设劳动为唯一的可变生产要素,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小麦的产量 也增加。假设劳动的成本为20元/小时,根据下表列出的信息计算,当小麦产蟄从155000蒲式耳增加到165000蒲式耳吋的边际成本为_______________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同厂商拥有不同的成本曲线。如下图所示,厂商1、2、3的平均 成本曲线分别为ACk AC2和AC3。当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p3时,哪些厂商可以进入市场: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名词解释:(考5) 帕累托最优: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就被称为帕累托最优。(P21) 政府失灵:是指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供给水平不能使个人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到很好的满足。具体体现在供给数量过多、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表现在:信息有限;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成本过大) 公共选择:是使用经济学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府决策制定的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公众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的决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序和改进决策结果。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是用经济学的工具揭示公共产品供应和分配的政治决策过程。 用脚投票理论:以自由迁徙为前提,每个居民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不断迁徙,只有当其个人迁徙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一致时才会停止寻找最佳的地方政府的努力而定居下来,迁徙的根本目的是在公共产品与货币收入中进行选择。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并试图通过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集团。它与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执掌政治机构的权力,但他们通过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各种压力和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 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性、外溢性、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会使这种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者无端收益或受损。包括正的外部效性和负的外部效性。它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家预算:是指政府,也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每一个财政年度的全部公共收入和支出的一览表。换言之,国家预算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它的主要功能有: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取向;对政府规模的控制;是监督和调节国民经济、实施反周期的宏观调控的有力武器。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关立法手段建立专门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和机会时提供基本生活上的物质帮助的形式与制度。社会保险主要由退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构成,其享受者以对社会尽义务为前提,是社会保障的主干部分。 林达尔均衡:即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主动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这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被称为“林达尔均衡”。 拉弗曲线:在一定限度以内,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因为税源不会因税收的增加而等比例地减少;当税率超过了这个限度,继续提高税率,则税收收入不但不能增加反而会下降。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P193)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只是分享

《公共经济学》复习 题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 答: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以及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等。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答:一、资源配置失效:1.不完全竞争 2.外部效应3.公共产品 4.市场不完全.5.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6.偏好不合理-优质品与劣质品问题二、收入分配不公平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正外部效应:某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但受影响者并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负外部效应: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受影响者并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 纠正外部效应三种设想: 1、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2、合并与外部效应有关的企业; 3、使用税收和补贴计划。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纯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的完全非排他性和完全非竞争性着两方面特征的物品。 公共产品的总体特征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 答:1、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2、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6、简述政府投资的特点、必要性和原则。

经济学原理二复习资料全

《经济学原理(二)》期末复习资料 参考教材信息:请到导学资料下载区,下载《经济学原理参考教材》、《经济学原理》讲稿》。 第21章选择题 1.消费者可以承担的消费组合的限制被称为C A.无差异曲线。 B.边际替代率。 C.预算约束线。 D.消费限制。 2.以下哪一对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引起的替代效应最小?B A.7-11便利店的汽油和快客便利店的汽油。 B.右脚鞋和左脚鞋。 C.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D.百城淡啤酒和库尔斯淡啤酒。 3.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称为B A.权衡取舍率。 B.边际替代率。 C.边际权衡取舍率。 D.编辑无差异率。 4.消费者任何两种物品的最优购买量是A A.在预算约束线不变时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B.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C.两条最高无差异曲线的相交点。 D.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之点。 5.如果收入翻了一番,价格也翻了一番,预算线将C A.平行向外移动。 B.平行向内移动。 C.保持不变。 D.向内旋转。 第21章判断题 1.预算约束线是向消费者提供了同样满足程度的一组商品组合。错 2.当在一个用每条轴表示一种物品量的图上作图时,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负的)的直线。错 3.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的想换出去的物品多,他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换另一种物品。对 4.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对 5.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物品。对 第22章选择题 1.约翰的汽车需要修理,因此,约翰决定卖掉这辆破车,以避免修理费。由于不知道有问题,苏珊买了这辆车。这是以下哪一项的例子?A A.逆向选择。 B.道德危险。 C.效率工资。 D.隐蔽行为。 2.朱迪想避免买一辆次品车。在她购车之前,她把她想买的车给她的机械师。这称为D A.道德危险。 B.逆向选择。 C.发信号。 D.筛选。 3.克里斯是一家服装公司的外出推销员。在这种就业关系中,克里斯是B A.委托人。 B.代理人。 C.发信号者。 D.筛选者。 4.为了使信号有效,以下哪一种关于用来透露私人信息的信号的说法是正确的?B A.它对有信息一方应该是免费的。 B.它对有信息一方应该是有代价的,但对有高质量产品的一方是低成本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