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舞蹈编导创作如何做到新颖

谈舞蹈编导创作如何做到新颖

谈舞蹈编导创作如何做到新颖
谈舞蹈编导创作如何做到新颖

谈舞蹈编导创作如何做到新颖

一、创新性的舞蹈理念

多元化的今天,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国内的环境中开始接触、学习西方优秀的文化艺术,各民族艺术也在不断的交流中吸收、容纳彼此的优点。人们在生活学习中,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这样快节奏的状态下,舞蹈作为一种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就要不断适应新思想、新方式的到来。作为舞蹈编导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不断尝试,在坚持源本态的舞蹈思维下,积极接受新颖的舞蹈编排思维,提升自身的艺术素质、丰富文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一个舞蹈最核心的东西应该是它想呈现给观众怎样的主题,而这也是舞蹈编导最重视的一部分。编导作为舞蹈的组织者,要善于观察生活,启发自我思维,从生活中寻求创作的灵感。每一个舞蹈主题都不会凭空得来,它们都是生活的升华。所以一个成功的舞蹈,不仅要具备优美的动作,还要通过舞蹈让人们感知到它所要表达的情感主题。身为一个舞蹈编导,首先要把自己是置身于舞蹈主题中,在创作中,可以结合各种文化要素进行合理创新搭配,制造出不同寻常的舞蹈意境。例如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教师吕梓民创作的国标舞《胡同印象》,把国际标准舞与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元素相结合,配上京腔京调的音乐,曼妙的舞姿形态与民族乐器相结合,巧妙的融入五种拉丁舞的舞蹈元素,通过以北京胡同为背景的鲜明主题,上演了一场生动的、富有情节的民间故事,给观众呈现出一场拉丁舞的创新视觉盛宴。该作品还获得了2013 年桃李杯国际标准舞比赛艺术表演舞创编舞一等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舞蹈编导要想做出新颖、别致,就必须不断的思考和突破,敢于打破传统舞蹈理念,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样才能在创作中产生与众不同的灵感。在舞蹈主题选择中,还要避免选择太过大众的表演形式,要充分发挥人体语言的魅力,这样才能增强对观众的感染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二、独特性的表现手法每一个舞蹈创作的源头都是编导对某一瞬间灵感的捕捉,在获得灵感之后,怎样更好的充分发挥自主想象力,怎样拓展思维,才是舞蹈编导最需要提升的一部分。舞蹈创编是一个艰辛、繁琐的过程,获得一个良好的灵感进行开头,可以确定舞蹈主题。在创作中,编导要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当情感强烈到难以用语言表达时,就可以并发、升华为舞蹈来表现。所以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编导是通过淋漓尽致的舞蹈动作来表达自身所思、所想的,而这样思维方式在编制开始之前就已经确定好了主题,因此创作中,主题不会偏离,舞蹈也因此富有自由、独特性。例如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越三位导演联手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西湖》,以自然的山水景观

为天然舞台做表演,演出内容完全与自然景观相一致,随着不同的季节和自然景观的变化,这个天然的舞台呈现出的视觉感受也会不同。在这个舞蹈作品中,编导抓住了别人难以做到的东西,把舞蹈与自然风光和民族历史相结合,从而使历史传奇以片段的形式展现给观众。舞蹈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力求作品出其,一定要从多方面考虑,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如何设定舞蹈的主题,要创作怎样类型的舞蹈,要突出怎样的中心思想,传达怎样的艺术情感。另外,为了呈现好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还要考虑到服饰和音乐,好看的服饰和优美的音乐能为舞蹈增添不少色彩。成功的艺术作品大都是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并能得到广泛传播。对于艺术创作而言,细节部分更能突出高水准,更能体现编导严谨的态度。所以哪怕一点小小的动机都要紧紧抓住,然后慢慢去丰富,展开,创作出奇特的舞蹈作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民族性的艺术元素舞蹈编导在创作中需要吸取广泛的知识和学习各民族文化,将不同的文化艺术巧妙的融入舞蹈创作中,展现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由此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例如,舞蹈编导在编舞过程中,可以将带有民族特色的乐曲融入表演中,京剧、古筝、三弦等都是民族舞蹈中常出现的伴奏乐器,它们都良好的丰富了舞蹈艺术的民族性。再如将带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作为舞蹈表演者的服装装饰,使表演更具有民族性,显得别出心裁,观众也会通过舞者的服饰对各民族有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中国民间传说,历史文化等带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元素。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是千百年来已经深入人心的东西,我国的舞蹈创作中融入民族特色,使之具备中国风的特点,不仅能够占据国内舞蹈艺术市场,还能以独特的民族特色打入国际舞蹈市场。编导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把握每个民族的艺术风格,寻找最具民族特色的元素。例如我国著名的《孔雀舞》,它是傣族民间舞中最负声望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是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代表。我国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杨丽萍把孔雀舞这一传统民族舞蹈推向了世界的舞台,以她至情至性的表演赢得世界人民的喜爱,这充分证明了我国民族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另外,舞蹈编导还可以吸收外国优秀文化中的舞蹈元素,将我国的民族元素和外国民族艺术特色融合在一起,这样形成的新的舞蹈艺术形式会更别具一格。而且,多风格的民族元素融合在一起,能满足不同人群和市场的需求,使舞蹈艺术作品创作产生更多的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是我国的舞蹈事业得到了广大的进步和发展,整个国际的舞蹈水平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且随着人们对舞蹈的喜爱不断加深,现代舞也开始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认

识到现代舞的学习和锻炼的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能深刻地了解,现代舞的训练基础也是现代舞在进行编导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和作用。在现代舞的基础训练和编导过程中,二者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不可分割的。一、现代舞编导是现代舞基础训练的最终体现在舞蹈的编排和创作过程中,创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现代舞编导的过程也十分注重创新,只有将创作的环节和理念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叫做现代舞。而创新是离不开日常现代舞的基训的,因为只有当你的基训基础不断加强并且有了一定的水平,才能对原有的动作进行更好的优化和创新,这也是现代舞编导对现代舞集训的一种最终体现方式。(一)现代舞编导对现代舞基训的体现在进行现代舞的编导过程中,我们应该摆脱原有形态和思维的禁锢,大胆的进行创新,将舞蹈的动作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创作出更具有美感和价值的舞蹈艺术形态。那么在进行编舞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舞蹈的形象和动作进行捕捉,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技术动作进行调整。在进行编舞的过程中,我们对现代舞进行编排的程度准确与否,直接和现代舞基础训练的程度挂钩,因此想要编导的程度更高,就要对现代舞基础训练进行准确的掌握,并且这才会对现代舞的学习更有帮助,编排的过程也将更加精彩、完美。(二)现代舞编导是现代舞集训的总结编导想要对舞蹈进行更好的编排,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舞蹈表现技能,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舞蹈创作和技术的基础知识,才能开始正常的创作和编排工作。我们都知道,文化成绩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是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同样的,舞蹈表现技能和现代舞基训过程也是十分紧密、不可分割的作用。在进行舞蹈的编排过程中,动作是最基本的组成元素,也是一个舞蹈中最小的一个环节和单位,可以说动作对舞蹈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现代舞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将每个环节进行准确的掌握,才能展现出一个完整的个体,对于舞蹈和艺术本身才是完整的。因此我们说舞蹈编导是现代舞基训的基本环节,同时也是一个总结过程。二、现代舞基训和现代舞编导相辅相成在现代舞的发展过程中,编导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仅包含着基训过程,同时基训也对现代舞的编导起到了一定的反映作用,因此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环节。在一个现代舞的表演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要丝丝入扣,只有动作和动作的连接不出现问题,我们才能将一个舞蹈更好地展现出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编导主要都反应的现代的成分,因此在进行现代舞的编排过程中,我们要将基训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整个舞蹈最后呈现的效果要完美。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此可见基本功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的,

同样我们在进行现代舞的创作和编排过程中,也要对基本动作和技术的掌握有着一定的要求,只有基训做的好,才能保证舞蹈最后的效果是好的。我们在进行舞蹈的训练过程中经常说,一个好的舞蹈就像在大楼梯,如果第一节就没有打好基础,那么这个楼梯一定是失败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基训的过程中,也要对每个环节进行重视,保证每个动作做得既标准,同时也带有浓厚的感情,将一个作品呈现出最好的状态。现代舞在进行动作的训练过程中,不仅仅是对艺术的追求和完善,同时也是为了人们在进行舞蹈的训练过程中能将身体进行更好的舒展和放松,对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更多优雅的动作。同时在进行基训的过程中,舞蹈教师也应该重视对学生心理环节的重视和训练,因为在进行现代舞的表现过程中,人们不仅要看舞蹈的优美,还要看舞者是否真正的投入了感情去进行舞蹈的创作,这对一个舞者来说,没一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不能忽视的。我们说现代舞的基训和编导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割的,可以说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现代舞,对其他艺术形式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无论是任何形式的艺术,都要求掌握十分深厚的基本功底,只有基本功足够扎实,才能对自己想要的而表达的艺术进行更好的诠释和表现。因此我们在进行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可以说其实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原有动作的优化和升华,只有对艺术进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才能将现代舞得到更大的发展和创新。三、结语在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现代舞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同时也反应了现代社会中文化背景的发展和进步也是十分迅速的。在这个过程中,现代舞对舞者的要求更为严格,不仅仅要求舞者掌握丰富的技巧,同时也要求舞者的形态和身姿要优雅,对现代舞必须掌握更高的标准和悟性。现代舞体现的是社会的美好,同时也是舞蹈水平和底蕴的展现。希望通过本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我们能对现代舞有着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为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1]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1002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课程名称:舞蹈编导 英文名称:The Class of Choreography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舞蹈编导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舞蹈编导的技术、技巧,引导学生广泛地吸收各种门类的创作方法和优长,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创作思路,发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作的开发和创作思维的开发是本课程的主要训练内容。为培养学生们即兴的创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本课程将舞蹈编导的基本理论知识、编导技法及创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配合,融会贯通。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细致、分步骤地完成训练。本课程的宗旨是为舞蹈事业培养出高级的舞蹈编导人才。 一、说明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为培养我国舞蹈事业发展及东北地区各个阶层所需要的高级编创人才以及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新型高级人才,舞蹈编导(本科)专业教学在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将编导艺术的基础理论同基本的技巧、技法训练及创作实践三部分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达到毕业时能够独立进行艺术创作的要求。 舞蹈编导(本科)的教学任务是把想象力的训练和编创能力的提高放在核心地位,将编舞技法、结构训练同排练操作结合起来,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创作出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舞蹈作品。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与基本功训练课、舞蹈素材课、舞蹈欣赏课等课程相衔接。 (三)开课学期:第一至七学期 (四)周学时/总学时=周学时×16周(含艺术实践)×开课学期: 8/10学时/928总学时 (五)学分: (六)教学形式:集体授课 (七)检课方式:课堂回课 (八)考试安排: 考试方式:每学期期末观摩会 考试标准: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和达到的程度进行测评 二、本文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1、即兴舞 (1)节奏训练 (2)造型训练 (3)即兴表演训练 (4)身体各部位动机训练 (5)双人即兴 (6)三人接触即兴 2、捕捉形象 (1)捕捉人物形象 (2)捕捉动物形象

舞蹈作品赏析

舞蹈艺术的升华——浅谈舞蹈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关键词】舞蹈艺术;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意义 【摘要】舞蹈艺术教育,无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实际演绎学习的角度来看,都对当代大学生有着深远的教学意义。顺应国家教育转型的大形势,愈发将舞蹈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正文】 素质教育, 究其实质就在于重视人才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 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在人才素质教育中, 艺术教育, 尤其是舞蹈教育是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艺术的思维与人类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密切相关, 而人的身体则是思想与生命的载体, 只有自由和和谐的身体, 才能承载最和谐的生命。因此, 舞蹈教育对培养高等院校综合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它能真正开启人的身体和灵魂, 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而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舞蹈还仅仅是一门技术,或者说是一种高贵的技术,还没有意识到舞蹈艺术真正在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意义。当下,我国教育也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当中,所以,舞蹈艺术的教育愈发显得重要。接下来我会从两个角度谈一谈舞蹈艺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欣赏舞蹈艺术的意义 舞蹈艺术在素质 教育中的意义 从欣赏舞蹈艺术的 角度从实际演绎舞蹈艺术的角度 美育教育的作用 开拓眼界, 充实知识 提升思维能 力,提高文化 水平 形体和气质的 培养 对身体素质 的增强 对道德精神和 思想品质的教 育

1、美育教育的作用 美育的含义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有正确的美学观念、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舞蹈教育是美育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育。生活中, 美是无处不在的, 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审美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美的感受能力的强弱。除此之外, 舞蹈教育还有利于培养高品位的“文化”人。舞蹈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蕴涵着人文思想、哲学和美学思想。人体是最美的, 而舞蹈又是一种高级化的人体运动, 是一种经过美化的人体运动。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是一种高尚情操的体现。大学生通过舞蹈教育, 其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会更加高雅。大学生通过欣赏舞蹈作品,可以走进舞蹈中所演绎的世界,体会人体语言的美妙,一顰一、一举一动都是深刻的交流,艺术的熏陶。 2、提升思维能力,提高文化水平 舞蹈虽然作为一门艺术,但是其中蕴含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不可谓是不丰富。从古老经典的神话故事,到古代文明的奇闻异事,再到流传百世的故事佳话,一直到现当代的时代精神缩影,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柔和在舞蹈当中,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模仿能力,加深对外界事物的理解,这些无声的舞蹈动作语言,能够激发、启迪学生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训练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让学生可以将感知、联想、想象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间接的提高了文化水平。 3、开拓眼界,充实知识 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蕴含着中华传承的知识,同样国外的舞蹈一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然而艺术是无国界的,舞蹈是全世界都通行的语言。学生在欣赏和观看舞蹈的同时,首先是了解了舞蹈所讲述的情节故事;其次,可以看到舞蹈当中呈现的当地文化、服饰和风俗等等;再深远一些,学生可以了解到舞蹈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智慧勇气,同舞蹈交流,同时间交流,同文化交流。可以脚不出家门,便了解到全球各地的风土人情、经典佳话;进而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的当代大学生的知识内涵。 二、教学演绎舞蹈艺术的意义 1、形体和气质的培养 舞蹈首先能塑造一个人的形体和气质。形体是指人的躯体线条结合人的情感和品质, 通过形象、姿态诉诸于欣赏者眼前的一种美, 人的手、臂、肩、胸、颈、腰、腿、足等等构成形体的整体。从舞蹈教学的实践来看,受过一定舞蹈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健美的体形,舞蹈教学中的形体训练,住进了学生健美体形的形成,使许多曾经有过“驼背”“抠胸”“耸肩”“畸胸”等不良习惯的学生,在舞蹈的训练中通过挺胸收腹、沉肩直立等伸展动作,自觉的改变以前种种不良习惯。 形体美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了一个人积极向上、文明乐观的精神面貌。人的内在精神状况是通过外部的形体表现出来, 而强健的身体, 优美的动作,更能影响人的心灵世界。中国先秦时代哲人孔子则已意识到舞蹈能够端庄人的容貌仪态, 他主张通过音乐、舞蹈来陶冶人的性情, 修饰人的行为举止, 培养内在美和外在形体统一和谐的完美品格。而在现在的舞蹈教学课堂上,许多的学生可以通过有韵律的肢体动作,音乐的动感来调剂自己的体能,高雅而优美的律动训练与身体姿态训练,赋予人挺拔、优美的肢体和高雅的气质。 2、对身体素质的增强 舞蹈是一种高级的艺术化的强身健体运动, 它对体育教育的作用是非常直接而明显的。美国著名舞蹈家沃尔特·特里通过自身的观察和分析, 从多方面探讨了舞蹈艺术的社会功能, 他强调舞蹈艺术对人的体力和情感、对人的协调和健康都有一定的作用。他说“把舞蹈素材用于教育, 去发展身体肌肉, 调整肌肉, 保持身体平衡;舞蹈练习、舞蹈节奏, 用于治疗,

浅谈少儿舞蹈的创作(1).

浅谈少儿舞蹈的创作(1) 人类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产生于心灵内在的启示。舞蹈动作是心灵深处之情感世界的形象表白;如古语所谓“心声”、“心华”,佛语所谓“心水”、“心波”所构成的心貌、心境,传介于艺术化了的形体动作,便成之为人类艺术思想及其情感内涵的载体——舞蹈。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色斑斓梦幻叠彩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作为一名少儿舞蹈的教育及创作工作者,笔者认为:儿童舞蹈从创作规律和创作技法上与成人舞蹈创作有相通之处,但它却更难于成人舞蹈的创作,其主要原因在于儿童舞蹈的创作主体是成人。因此,受生理、心理、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使成人与儿童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差距,如何缩短这一差距,这就需要儿童舞蹈创作者熟悉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儿童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必须从“童心”出发并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凝炼生活,直至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儿童特点,受孩子们欢迎的好作品,达到教育儿童,并陶冶其情操的目的。一、童心纯真,富于幻想唐代刘长卿有诗句云:“心镜万象生”;即人的思维与感情皆附丽于大千世界、万象自然;而生存游戏于这万象自然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更有着丰富多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天生的好奇会使他们看到原来空无所有的地方有某种美妙的图象出现,更喜欢模仿自己在某地方看到的景物。儿童清新烂漫,天真活泼,对世界充满清莹、甜柔的爱,爱野地上的小草,花,爱天上的月亮星星,爱天空中游弋飞翔的小鸟、白云,爱江河上跳跃闪映的小鱼、帆影,他们用心灵去拥抱自己喜爱的对象,他们具有求知欲强喜欢模仿,好奇好问,兴趣广泛等等特点。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是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不开的。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是创作儿童舞蹈的基本要素,只有努力把握儿童认识客观世界和反映客观世界的特点,洞析儿童微妙的心灵内涵,儿童舞蹈创作者便会得到无竭的启示,便会从在成人看来无足为奇的事物中,产生出无穷的情趣和丰富的想象,并从中捕捉到能用舞蹈形式来表达儿童情趣的舞蹈形象来。二、夸张与变形的舞蹈语言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启迪,但它所提供的艺术图景却远比生活更突出,更鲜明、更感人。美学家朱彤说:“只有通过虚构进行夸张,才能创造艺术美。”在生活基础上的虚构与夸张,正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基于这一特征,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显现出更美好、更浪漫的艺术境界。“夸张是创作的基本法则”(高尔基语)。只有创作者真正走进孩子们那极富感染力的内心世界,才会凝炼成在美好生活基础上夸张变形的属于少年儿童心花吐绽的少儿舞蹈语言。但夸张与变形不能忽略形象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所要达到的艺术形象。夸张与变形是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儿童舞蹈表演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因为是适应舞台表演和没有语言作为媒介交流的表演形式,只有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才能让观众从视觉中获得清晰的表情信息。夸张是从生活中提炼与升华,将生活中形体感觉反应扩大化。如喜、惊、冷、痛、看等都需要夸大形体的动态感并予以停顿或强烈的夸张,有的则要将作扩大延伸,如哭笑都要将形体的某个部位动作放大,延长动作线,使形体表情更明确。变形,从对逻辑规定的质实的超越达到形象神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 廖志涛 惠东县文化馆广东惠东 516300 摘要:舞蹈对生活是一种美的反映,而艺术构思又是舞蹈编导的中心环节。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舞蹈编导的艺术构思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舞蹈编导; 艺术构思;舞蹈作品 引言 舞蹈的构思是舞蹈创作的中心环节,是舞蹈编导创作作品从萌芽、酝酿到成熟的一个复杂的孕育过程。没有舞蹈的构思,生活就不能升华为舞蹈艺术。因此,作为一名舞蹈编导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功底,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更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细胞。 1.舞蹈编导艺术构思的含义 1.1舞蹈编导艺术构思的含义 艺术构思是舞蹈创作的先决条件,是舞蹈编导的基础性工作。艺术构思是一种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是舞蹈作品的孕育过程。 1.2舞蹈编导艺术构思的构成

舞蹈编导的艺术构思包括选取和提炼舞蹈题材、明晰和确定舞蹈的主题、塑造和完善舞蹈形象、合理安排布置舞蹈的整体结构布局,以及探索追求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等环节。各个环节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唯有将这些内容融会贯通才能使舞蹈作品达到完美的艺术水平。 1.3舞蹈编导艺术构思的产生 舞蹈编导艺术构思需要将生活中鲜活的、丰富的素材进行提炼,再向作品中注入思想情感,从而创作出情感丰富、形象生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舞蹈作品。 2.舞蹈编导艺术构思的来源 艺术构思是舞蹈创作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编导者从萌芽阶段到酝酿到成熟阶段的创作过程,没有艺术构思的舞蹈作品犹如生命失去了灵魂,没有了核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就不能升华为感人至深、触人深省的艺术作品。然而,舞蹈编导的艺术构思又来源于什么呢? 2.1来源于编导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列宁曾说过:“应该把美作为根据,把美作为构成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艺术的标准。”艺术是美的,舞蹈艺术也是美的,它是对真实生活美的体现,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存在,这取决于人的审美意识。不

舞蹈编导的结构范文舞蹈编导主题构造

舞蹈编导的结构范文舞蹈编导主题构造 (一)主题和题材:什么是主题?创作者要经由过程一个舞蹈作品表达什么中心思惟,这就是作品的主题(或称主题思惟)。 器具体事物、糊口情景去默示这个主题思惟,这种具体的材料就是“题材”。“主题”就是作品的焦点、主体。题材就是具体描写主题的材料。在舞蹈创作中可以先确定主题,再选择题材。 (二)若何选择题材: 1 什么是题材:就是编导在他所处的客不美观现实糊口中,经由深切不雅察看体验,把那些丰硕多采错综复杂的各种糊口现象,经由剖析、选择、加工,使它们组成身手作品的焦点,也是作品最根基的身分。 2 选材的体例:分直接和借居两种。直接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所见所闻所看的事和物。借居的如历史、神话、寓言、童话、绘画题材等。 3 舞蹈若何选材:要把握舞蹈艺术创作的非凡纪律,就是用舞蹈形象思维的体例,研究剖析现实糊口中的各类现象,全数依*舞蹈

的自身默示手段,既用身体动作表达激情,出格要注重题材的动感和丰硕的激情。 选材时还应注重:动作性,既凡是所说的“能舞起来的材料”。抒情性,题材要孕育着深挚的激情动力。直不美观性,必需是能呈此刻舞台上让不美观众直接看到或听到的,(如曩昔和未来,可用暗转、倒叙等手法) (三)构想剧本(舞蹈和音乐措置的文字结构),以凸起主题思惟为目的,把“题材”归纳综合、提炼,构想成舞蹈的艺术结构,这就是舞蹈的“剧本”,剧本是作品的立脚根柢。 若何结构舞蹈剧本,这点在舞剧的创作中出格主要,年夜舞剧的结构说起,简单来说,舞剧的结构可分为: 1 引子或序幕:是角逐时代、情形和人物的惹人。 2 开篇:剧情矛盾冲突的起头,要光鲜而令人入神。 3 成长:剧情睁开的过程,这段据有的篇幅较年夜,情节需要有升沉、转折方能出色。

谈《中国古典舞蹈作品赏析》

谈《中国古典舞蹈作品赏析》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过舞蹈艺术的一个类型,它创立于五十年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经历了很多磨练,整理,加工,创造,让它有了较长的艺术实践的经验而流传下来,是具有独特风格魅力和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舞蹈,在中国舞蹈史上占有着很高的地位。通过看《中国古典舞赏析>》这本书,我了解到所谓古典舞,主要是指历史上为贵族服务的宫廷无敌哦啊,被宗教利用成为一种祭祀形式的宗教舞蹈,或者曾经走上商业舞台,是在专业化,职业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古代舞蹈形式。这些虽然是古代民族舞有所不同,具有吸收,融汇不同民族,地区以及地域外舞蹈的优越条件,并且是在贵族文化,宗教意识或者在广泛的欣赏趣味影响下发展,提高,形式比较完整,严密,表演,技巧也高于民间的水品和成就,对历史上的舞蹈文化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这是我对古典舞一个大概的概述。 古典舞是一种多元化的舞蹈,下面我分析中国古典舞的代表作《扇舞丹青》。它创造了中国古典舞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象的最高境界,舞者手中的扇子似书画家手中的笔墨一样,抒发出那韵如行云流水,王亚彬的演绎更让人难以忘怀,回味无穷。《扇舞丹青》借用一把扇子来延长手臂的表现力,演绎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舞蹈不是以人体的舞蹈去再现绘画的过程,也不是去描绘画中所涉之景物,而是将中国画精深的意境通过行云流水,曲折婉转的舞蹈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具体动作意旨,符合中国画重于想象和写意 的风格,使极动的舞蹈超脱于对极静的具体笔墨的模仿,而显现为画家运笔之气韵和驭气之理念识见的流淌于挥洒,将古典舞雨中国书法文化,扇文化,把舞,乐,书,画溶于一炉,在情景交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中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扇舞丹青》所营造出洒脱,飘逸,灵动等不同的效应,令人如

试述应从哪几个方面评析一部幼儿舞蹈作品

试述应从哪几个方面评析一部幼儿舞蹈作品(豆庄幼儿园郑小花)答: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幼儿舞蹈,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结合具体教学实践经历,在这里浅谈一下我对幼儿舞蹈评析的几点认识。 一、幼儿的舞蹈服装造型,包括款式、色彩和幼儿本身的发型搭配,等等。 1、舞蹈服装通过造型手段,以不同的形式和色调去渲染角色的意想和情绪,烘托出不同舞蹈的不同感情色彩。必须最大限度地适应舞蹈表演的需要,即轻便合体,舒展自如,能够适用于幼儿各种幅度的动作。 2、根据舞蹈表现方法上的虚拟、夸张、浓缩以及抒情优美的特色,舞蹈服装的设计必须运用装饰风格,避免与日常生活服装雷同,即在服装的结构和用色上也要给予变化或强调,使之达到与舞蹈表演协调,从而提高其审美价值。 3、每个民族的民族舞蹈虽然各不相同,但各民族的民族舞蹈都是通过舞蹈来反映它们本民族不同程度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居住环境、经济基础等文化现象。 二、幼儿的基本舞蹈动作,跳、转等是否好。 1、选定的舞蹈内容要适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幼儿舞蹈必须是幼儿的,亦即幼儿天性的写照,不要让幼儿舞蹈带上成人的痕迹,要表现出幼儿的天真稚气、纯洁可爱。 2、选材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表演素质。就像歌手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的歌曲一样,要适合自己的声音条件和风格特点,量身定做,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比如说,你编排或选择的内容构思很美,难度很大,超过了孩子们的能力,也会弄巧成拙。 3、幼儿的选材要活泼可爱,突出他的动作、表情的天真稚气;而少儿的选材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来看,表演内涵要丰富一些,动作表演技巧要大一些,简单的“比划”就不会可爱,也不适合这个阶段幼儿的审美需求。 4、另外,总体上要选材要新颖,具有时代气息,从体裁到表演形式都要有所创新,包括对舞蹈语汇、动作的创编都必须独巨匠心,不能成人化、呆板。 5、另外我认为3岁幼儿应以律动为主,简单的舞步、舞蹈游戏和简单的基训为辅。4岁的幼儿舞步可多一些,增加一些训练的运动量,舞蹈游戏与小品相结合。而5岁的幼儿则可以进行地面训练、步伐组合和表演性小舞蹈。 三、幼儿的表情。 表情在舞蹈中很重要,是情感流露的源泉。舞蹈表演是用无声的肢体语汇来表达一种情景状态,通过面部情绪、肢体情绪结合音乐来完整地表达一个内容,传递给人们美的视觉效果。少儿舞蹈表情训练,使每个孩子都学会拥有自己独立专属的表演模样,让孩子们学会用眼睛说话,通过自

舞蹈编导技法

舞蹈编导技法 舞蹈的特质:动作、时间、空间 一、舞蹈的动作 动作的性质(一) 1、重组法:对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分类,在同类形中重新组合(动作的先后顺序变化) 2、重叠法:一个或一组动作在同一空间下或不同空间方向重复使用。 3、折分法:留住局部折除全部(如:一个整体的动作,不要手上的只要脚上的动作) 4、模糊法:一个对原始创作工作印迹上的保留与发展。 性质(二)力量性 性质(三)表情的处理方式 1、虚幻的情感表情:不太很明显的具体的对某一种特定的情感,做为过渡表达成铺垫的过程。 2、暗含的情感表情:心理活动以外部表情不完全统一的一种处理结果。 3、聚象的情感表情:让人一目了然的动作使用。 4、抽象的情感表情:把明确的事物通过动作语汇,通过表情进行抽象的处理,使其在像与不象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现代舞使用较多) 性质(四)动作空间形与面的关系 1、近视觉:图多底少 2、远视觉:底多图少 3、规范平均的视觉感:图底均等 性质(五)气息性 1、连贯性:如自然的抒情的 2、间断性:主要表现在节律感稳重、郁忧的情感 3、爆发性:现代舞居多 4、悬提性:气息在内部慢慢向上升起的感觉 性质(六)动作的创新 1、动作源来自生活,需要带着思考去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并把一切有机转化成生动的现象。 2、战胜自身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 如果说创造性的一部分纯粹个人的品质起作用而无法检验的话,那么的发展仍然要从认识构成舞蹈的不同因素出发。 舞蹈从来不是单一构成的,所有的因素总要一起出现。然而,所有的因素不是同时出现,也不具有同样的价值。受外界影响,身体在某段时间、某个空间、某种状况下产生动作。 根据舞蹈的“构思”,因素中的一个可能是主导的,出现在首要地位。它将成为编舞的中心因素,其他的因素在结构舞蹈动作时作为辅助的成分。给舞蹈以感觉,赋予舞蹈以含义的主要因素有点像长在人背部上的小刺,随时牵动全身痛痒。 动作 谁想舞蹈谁就要考虑到动作。 舞蹈时用身体动作,并在舞动中使动作发生变化。赋予其形式、力量和品质。这三个组成部分将作为我们研究动作的向导。对于即兴舞蹈来说,它们是练习的轴心。 1.形式 形式是动作的外表样式,它界定动作的轮廓,赋予动作总的形状和使人根据可辨认的标准去熟悉和记忆。

如何欣赏舞蹈

如何欣赏舞蹈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人们进行舞蹈欣赏这种舞蹈的审美活动,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和顺利的进行。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所以,我们了解舞蹈艺术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舞蹈形象构成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的过程等,就非常必要了。在前面我们曾谈过,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从舞蹈作品诉诸于欣赏者的感觉特点来看,它是一种综合了听觉(时间性)和视觉(空间性)的表演艺术。 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广阔的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人们进行舞蹈欣赏这种的审美活动,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顺利的进行。所以我们了解舞蹈艺术的特征、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舞蹈形象构成的各种因素,极其产生的过程等,就非常必要了。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从舞蹈作品诉诸于欣赏者的感觉特点来看,它是一种综合了听觉(时间性)和视觉(空间性)的表演艺术。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内,主要通过舞者连续的动作和不断变化的舞蹈队型、画面、以及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因此,考察和了解作品中各种表现手段是如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人物的思想感情,作品的主题内容是如何表达出来的,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加深对于舞蹈作品的理解,更好地进行舞蹈欣赏。 舞蹈欣赏的过程始,终离不开形象,它的理性活动始终和感性活动相结合在一起,因此,舞蹈欣赏也就是舞蹈观众进行形象思维的过程。但是,舞蹈观众欣赏的形象思维与舞蹈作者创作的形象思维的具体过程恰恰相反:作者进行创作首先是从生活的感受开始,有了主观情感的激动,才能获得题材,形成明确的主题,再应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塑造出艺术形象,而观众欣赏舞蹈作品,却首先从对舞蹈的形象感知开始,通过人物在舞台上的动作极其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使观众受到艺术的感染,产生情感的激动,进而才能体会到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和主题思想。这也就是说,作者进行创作是由把握生活的现实面貌和本质意义以创造形象,而观众进行作品的欣赏,却是由把握形象,以认识它所反映的生活的现实面貌,并进而体会和理解它的本质意义。

浅谈儿童舞蹈的创作

浅谈儿童舞蹈的创作 人类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产生于心灵内在的启示。舞蹈动作是 心灵深处之情感世界的形象表白;如古语所谓“心声”、“心华”, 佛语所谓“心水”、“心波”所构成的心貌、心境,传介于艺术化了 的形体动作,便成之为人类艺术思想及其情感内涵的载体——舞蹈。 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色斑斓梦幻叠彩的 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作为一名少儿舞蹈的 教育及创作工作者,作者认为:儿童舞蹈从创作规律和创作技法上与 成人舞蹈创作有相通之处,但它却更难于成人舞蹈的创作,其主要原 因在于儿童舞蹈的创作主体是成人。所以,受生理、心理、文化水准 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使成人与儿童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差别,如何缩短这个差别,这就需要儿童舞蹈创作者熟悉儿童生理、心 理特点,以及儿童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必须从“童心”出发并 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凝炼生活,直至完成自己 的艺术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儿童特点,受孩子们欢迎的好 作品,达到教育儿童,并陶冶其情操的目的。 一、童心纯真,富于幻想唐代刘长卿有诗句云:“心镜万象生”;即人的思维与感情皆附丽于大千世界、万象自然;而生存游戏于这万 象自然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更有着丰富多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天生的好奇会使他们看到原来空无所有的地方有某种美妙的图象出现,更喜欢模仿自己在某地方看到的景物。儿童清新烂漫,天真活泼,对 世界充满清莹、甜柔的爱,爱野地上的小草,花,爱天上的月亮星星,爱天空中游弋飞翔的小鸟、白云,爱江河上跳跃闪映的小鱼、帆影, 他们用心灵去拥抱自己喜爱的对象,他们具有求知欲强喜欢模仿,好 奇好问,兴趣广泛等等特点。所以儿童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是 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不开的。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是创 作儿童舞蹈的基本要素,只有努力把握儿童理解客观世界和反映客观 世界的特点,洞析儿童微妙的心灵内涵,儿童舞蹈创作者便会得到无 竭的启示,便会从在成人看来无足为奇的事物中,产生出无穷的情趣

第三章:舞蹈艺术的题材选择(3)

第三章:舞蹈艺术的题材选择(3) 第三节:舞蹈艺术的体裁 体裁,简单地讲就是种类和样式的意思。体裁是作者对待生活素材的态度,并采取与这种生活素材所适应的表达方式。有了它,这个作品就有了特定的性质和特定的结构。于是就形成这部作品的艺术形式的特点。拿小说来说,按其规模可以分长篇、中篇、短篇,这是一种体裁。按其类别又可分为历史小说、传记小说、惊险小说、科学幻想小说,这都属于体裁。绘画上可以有风景画、肖像画、风俗画等等。音乐也有交响乐、歌曲等,这都是不同的体裁。戏剧方面一般是指喜剧、悲剧、正剧、闹剧。体裁也可以说是体现形象的一个方式。当我们选择素材作为创作依据的时候,我们就会根据这种素材的特点来考虑选择那种体裁最合适。从容量上也要根据生活素材决定是搞大舞剧还是中型舞剧?是十分钟的舞蹈还是三分钟的舞蹈?这好像是个大实话,没什么实际意义,实际上是有的,因为我们现在有些作品,题材上看不够00000一个大舞剧,顶多一个小时就可以完了,但编导想要搞个大舞剧,于是就拚命地拉长,加了很多不是这个舞剧里需要的东西,拼命地跳各种各样的舞。有时十分钟的舞蹈就可以表现了,但拚命地拉长了,结果,看了以后感到很松,把好的、精彩的东西与 不好的不精彩的东西都混到一起去了。所以,选择合适的体裁也是一个学问。另外,从戏剧的基本类型来讲,是采用喜剧的形式?悲剧的形式?还是正剧的形式?这里都包括作者对待生活素材的态度《二有些题材只能用喜剧,如冬枫计f-红了的时候》。这个话剧是揭露“四人帮”的,采取了高度艺术夸张的手法。如果采取正的形式,很严肃,那就达不到效果。《岳飞》就不能用喜剧的形式去表现,只能用一种很有英雄主义色彩的悲剧形式,所以,往往作品的内容就决定了体裁的选择。 舞蹈体裁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类别上讲有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土风舞、流行舞等等。芭蕾里又分戏剧性的芭蕾、半戏剧性的芭蕾和纯芭蕾。从形式上又分为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在我们国家里有各民族民间的形式,也有一些现代的。在一些东方国家里像印度、日本、朝鲜这些国家里古典舞都有很深厚的基础,这些属于他们的各种体裁。随着艺术的发展,随着艺术反映生活多样化的探索,艺术体裁也在发展。

浅谈舞蹈编导群舞技法【上】

浅谈舞蹈编导群舞技法【上】 我也要马上开始进行自己的群舞技法学习了,在这个时候我更多的是期待从老师那里得到的给养,另外是自己的思考。这种思考是独立性的。 单双三技法可以说是作为整个舞蹈运作,动作出发主题核心的部分,这其中的研究还要继续下去,继续去编,多多去编。 作为群舞来说,从形式上来说是有单双三以上的人组成,人数多于三人以上,具体情况看人们操作过程。 首先我说下我个人普通层面的理解方式: 1.从需要编排的本质入手,貌似,你需要一个情节界定,你就需要从人物的归类开始,那些人物是必要性与不必要性。是否有需要或不可或缺的。 2.人数界定在于你对整个调度的初步设想,如果你的舞蹈在一些时候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局面话,就要将这种可能性放到最小。另外就是画面的张弛是否需求,是否可以在一定特定要求下完成所要既定的调度方式。 这是对于初步人数归类的理解,下面我说准备工作: 1.方式不可或缺的就是老人笔记,用脑记不如用笔记,将特定的想法即时收录,以备来时再用。 2.将你所需的整个画面,调度方式,动作出入明确至分秒中。

3.即时做音乐调整,个人认为很多时候为音乐改舞蹈是不明智的。应该让舞蹈附在音乐之上【注:这需要有一定音乐制作条件的前提,没有定性。也可舞蹈改之。】 群舞技法画面调度是群舞的核心,至于动作我就不说了,看自己编的了。我先说下我个人理解与看个人群舞后总结的几种调度方式,有常用和不常用的: 1.单线复合法:简单的说就是直线与曲线的复合,这是基本变化中的一种。两种力量的不同所带来的复合自然也不同,需要强调其中的一点,不可同时。需要明确主调式。如同我记得双人舞时的复调相似。只不过这不是节奏旋律的关系了,而是线路画面的关系。 2单线拆解法:我个人的想法是,是讲一条主要调度线,在特定环境下拆解成若干,比如,一条直接拆解成并排的5条直线【小】但是不变化它的主题路线。这种我群舞中常看到,也是我觉得常用的一种。可以适用任何一种调度变化的需要。拆分的结构方式要按照舞蹈的需要进行,不能强掰。 3.混乱抽丝法:这是我自己编的名字,就我解释就是将线路打乱形成无规律状,貌似满天星。但是可以从其中去发现线头,也就是出口。从出口中抽出。自然性形成一种乱盘下的调度,这种不是什么情况都可以用的。可以建议在一些现代舞表现状况下使用。最主要的是找线头。线头不一定就是中间的人或前排的人,他是整个画面中最不起眼的地方。这种效果的调度可以适用你需要的环境。被迁出的人物可以相继以推车的手法,跳跃性或直接性的链接下面的人。在实践前,需要自己反复在图纸上做比较,是否符合注意要求,是否为下一个路线打开通道、 4.线条独立法:这也就是我们长见的线路调度,也就是一条线路的单纯走向,只是代表一种强烈的质量。表达强烈性的感情。这种在舞蹈中是不可或缺的。有一定冲击力。 5.编花篮法:大家应该都知道花篮是在一个主题架框下进行小画面的编制,例如:在保持一种特殊线路画面时,做局部的小调动,但是不破坏大的调度方式,这也属于画面调度中常见的。

论舞蹈编导中重组法的巧妙运用

东北石油大学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论舞蹈编导中重组法的巧妙运用 学生专业:音乐表演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辅助教师: 年月日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就是舞蹈编导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编舞技法,即重组法。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讲究的是是否能够成功的捕捉到舞蹈的形象,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动作的变化。这两种都属于舞蹈编导技法。但是重组法讲究的是把舞蹈动作进行重新组合,留下优秀的,可以继续利用的部分,同时,在动作的顺序上也要有所变化,适当的改变动作的顺序,创造出新的舞蹈。舞蹈编导技法只是辅助,更主要的还是培养以及提高编导进行舞蹈编导的专业的素质。 关键词:舞蹈编导编舞技法形象动作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s the choreographer of the more commonly used as a choreographer techniques that recombination. A good dance works about is whether you can successfully captured the image of the dance, in addition, you should also consider changes in the operation. Both belong to the choreographer techniques. But the emphasis is on the reorganization law regrouping dance moves, leaving the best, you can continue to use part of the same time, the sequence of actions should also change, change the order of the appropriate action, to create a new dance. Choreographer technique is only secondary, but the main thing is to improve the culture and choreographer for dance director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Key words:choreographer choreography image motion

舞蹈编导基本知识(二)

一舞蹈编导的专业修养 (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和舞蹈形象的产生也是源于生活,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例如扬丽萍的舞蹈《雀之灵》既以美丽的孔雀为原形。 (二)积累舞蹈素材,丰富舞蹈语汇。 (三)积累多方面的艺术知识,丰富想象力:我们说的艺术想象,是基于实际生活之上的想象,队舞蹈编导来说,是“生活积累”的升华,是一种发展了生活的形象思维,是是生活更理想化,更鲜明的再现艺术上的能力。 (四)如何继承民族舞蹈传统:不要单学艺术形式,采取拿来主义,要付出挖掘的劳动。 (五)继承传统的舞蹈的三种创作方式:1 加工整理,2 改编革新,3 借鉴创新。 所谓整理就是把仍在民间流传的舞蹈收集起来,把已失传的古代舞蹈“循踪追迹”复原起来,经过去芜取精的整理,搬上舞台。改编是在原有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其内容、形式焕然一新。创新则使已民间舞蹈动作为创作素材,表现新内容,塑造新人物的作品。 二舞蹈编导创作、排练的全过程。 (一)主题和题材:什么是主题?创作者要通过一个舞蹈作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这就是作品的主题(或称主题思想)。 用具体事物、生活情景去表现这个主题思想,这种具体的材料就是“题材”。“主题”就是作品的核心、主体。题材就是具体描写主题的材料。在舞蹈创作中可以先确定主题,再选择题材。 (二)如何选择题材: 1 什么是题材:就是编导在他所处的客观现实生活中,经过深入观察体验,把那些丰富多采错综复杂的种种生活现象,经过分析、选择、加工,使它们构成文艺作品的核心,也是作品最基本的因素。 2 选材的方式:分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所见所闻所看的事

和物。间接的如历史、神话、寓言、童话、绘画题材等。 3 舞蹈如何选材:要掌握舞蹈艺术创作的特殊规律,就是用舞蹈形象思维的方式,研究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全部依靠舞蹈的自身表现手段,既用身体动作表达感情,特别要注意题材的动感和丰富的感情。 选材时还应注意:动作性,既通常所说的“能舞起来的材料”。抒情性,题材要孕育着深厚的感情动力。直观性,必须是能出现在舞台上让观众直接看到或听到的,(如过去和未来,可用暗转、倒叙等手法) (三)构思脚本(舞蹈和音乐处理的文字结构),以突出主题思想为目的,把“题材”概括、提炼,构思成舞蹈的艺术结构,这就是舞蹈的“脚本”,脚本是作品的立脚根本。 怎样结构舞蹈脚本,这点在舞剧的创作中特别重要,从舞剧的结构说起,简单来说,舞剧的结构可分为:1 引子或序幕:是剧中时代、环境和人物的引入。2 开篇:剧情矛盾冲突的开始,要鲜明而引人入胜。3 发展:剧情展开的过程,这段占有的篇幅较大,情节需要有起伏、转折方能精彩。4 高潮:是全剧矛盾发展的顶峰,它要激起观众最强烈的感受。5 结局:剧情发展的结果,它要最清楚的揭示主题思想。 三舞蹈的结构 (一)什么是结构:简单说安排作品情节的方法就叫结构。 结构舞蹈时,时刻不要忘记用舞蹈的表现手段去考虑,时刻不要忘记是用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段和舞蹈动作去处理人物、情节等,否则结构出来的就不是舞蹈,而是歌剧、话剧。 (二)结构情绪舞时应注意的问题: A、组织情绪:是把舞蹈感情和情绪有层次的、有逻辑的、有发展的组织起来,创作一个完整的作品。 B、安排节奏:依据主题的意图与思想感情的变化安排舞蹈节奏的变化。 C、舞蹈调度:舞蹈动作场面,调度必须有一个核心的全面规划和布局。根据情绪的起伏、发展,节奏的变化,把动作和画面组成一个严谨的舞蹈结构组织。 介绍几种“情绪舞”的结构:

浅谈少儿舞蹈的编创

浅谈少儿舞蹈的编创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谈少儿舞蹈的编创

目录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一个人的终身培养以及全面培养。儿童教育是启蒙教育中的重要阶段,随着儿童艺术教育地位的逐步上升,儿童舞蹈教育开始规范化、系统化。本文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着手,结合儿童舞蹈创作的艺术特性,初步尝试总结出有效进行儿童舞蹈创编的步骤跟方法。 关键词:儿童舞蹈;编创;艺术特征

浅谈少儿舞蹈的编创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儿童教育的形式、内容日趋丰富化。儿童艺术学习开始受到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儿童舞蹈成为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即将成为舞蹈老师的我们来说,掌握好儿童舞蹈的创编,了解儿童舞蹈创编的重要性,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完善和丰富,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考验,更是为以后我们工作打下基础。通过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在校外的实践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儿童舞蹈的创编技法和创编规律,认识到由于受生理和心理还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儿童舞蹈的创编和成人舞蹈创编是不同的,因此在创编儿童舞蹈时我们必须熟悉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正确把握好儿童舞蹈创编的技术、要领跟注意事项,这样才能保证少儿舞蹈教育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充分作用。 1 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儿童的生理特点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0-14岁定义为我们常说的儿童时期。此时的儿童身体素质特点是骨的弹性较大,韧性较好,可塑性强,但是坚固性差,承受压力和张力的能力较弱,易发生弯曲跟变形;肌肉较柔软,富有弹性,但是肌肉收缩性小,力量较弱,耐力及协调性差,并且易疲劳;另外,由于此时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占优势而抑制过程相对薄弱,做动作时,不够协调精准,且活泼好动,灵活性高,精力充沛,但注意力难以集中。此时进行科学适当的儿童舞蹈训练,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纠正不良姿态,起到塑造儿童良好的形体的基础作用。

浅谈舞蹈编导中的编舞技法

浅谈舞蹈编导中的编舞技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近几年,舞蹈的创作在其表现手法、样式和风格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舞蹈编导中的编舞技法更是种类繁多,例如芭蕾的套路、民间传承、现代异招,或者结合本体元素、动势编舞、即兴编舞、交响编舞、动作部位限制以及造型贯彻等方法。一名合格的舞蹈编导不仅应具备创作舞蹈的基本专业能力,还应该对编舞技法的一般要领进行深层次地探索和把握,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改革创新。 一、精炼舞蹈形象 在对编舞有了基本构想之后,寻找一个与此构想匹配的动律和动态来构成全新的舞蹈形象,这个过程叫做捕捉舞蹈形象。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观察研究生活,模仿生活中的事物形态。创作的来源主要是生活,可以说生活是所有艺术形式的基础,是成功创作的必要条件。判断一个舞蹈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就是它能否体现出意境,对典型的环境、人物与形象有没有突出。但是,要想在舞蹈作品中表现出意境和典型的环境、人物与

形象并不简单,通常是与舞蹈编导的实际生活和亲身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想设计出充满生活气息、有血有肉的舞蹈形象,就必定要对生活有全面、细微、准确的把握与研究。作为一名舞蹈编导,要练就一双法眼,在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事物背后的多层意义,用心体会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假如一名舞蹈编导对生活粗心大意、材料匮乏,不能产生自己的切身体会,就很难进行编舞技法的创作。这就要求舞蹈编导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并能很好地融入到编舞技法中,在生活中注意各种感受、情绪以及思想,细心留意所看到的、听到的和触摸到的客观事物。 二、发展衍生动作 塑造舞蹈形象的基本要素是舞蹈的动作,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舞蹈动作之间的组合与各种变化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舞蹈形象,舞蹈编导在此过程中应该使用编舞技法设计每一个舞蹈动作。首先,要做到以舞蹈主题为中心,去粗取精。例如广为人知的舞蹈作品《雀之灵》,杨丽萍为了将孔雀的真实形态生动地展现给观众,在舞蹈中保留了傣族民族舞蹈中的雀鸟的基本动作,去除了人的舞蹈动作。在表演中,杨丽萍完全沉浸在孔雀的世界中,展现出灵动的舞蹈形态。孔雀舞动的展翅、飞翔、开屏以及小憩这些动作活灵活

论舞蹈的创作

论舞蹈的创作 发表时间:2013-11-12T10:24:30.98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赵坤 [导读] 舞蹈编导是舞蹈作品创作、排练和演出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专业特点是“编”和“导”的紧密结合和高度统一。 赵坤 摘要舞蹈来源于生活,只要掌握了舞蹈创作的基本,把握正确的创作途径,紧紧抓住舞蹈艺术表现手段的根本,在不断的创作与实践中,就会涌现出许多好的舞蹈作品。 关键词舞蹈修养创编排练 一、舞蹈编导的专业修养 (一)艺术源于生活。 舞蹈作品和舞蹈形象的产生也是源于生活,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例舞蹈《狼图腾》是以狼的形态为原形。“舞蹈动作从生活中提炼,却并非单纯模仿,而是把具象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把舞蹈技巧紧密地和狼的形态凝结在一起……” (二)积累舞蹈素材丰富语汇。 编导在他所处的客观现实生活中经过深入观察体验,把那些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种种生活现象,经过分析、选择、加工,使它们构成文艺作品的核心,也是作品最基本的因素。选材的方式:分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所见所闻所看的事和物。间接的如历史、神话、寓言、童话、绘画题材等。 (三)积累艺术知识丰富想象力。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因此,创作舞蹈不仅要有对人体动作的娴熟运用,还要通过其他的艺术手段,为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高潮的兴起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舞蹈编导要善于从各个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艺术想象力。 首先创作者应具有很强的音乐感。音乐感是指对音乐的理解。其次,要对舞台调度构图及画面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舞蹈的构图是舞蹈表现作品内容、处理情绪变化、连接舞蹈动作和步伐的纽带。再者,要对灯光、服装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学习,以便在创作时综合考虑运用。舞台灯光变化运用得好,就能强化作品的主题,渲染浓烈的氛围,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情境中。 (四)继承传统的舞蹈 对于传统的民族舞蹈,不要单学艺术形式,采取拿来主义,要付出挖掘和整理、继承和发展的努力和劳动。所谓挖掘和整理就是要把仍在民间流传的舞蹈收集起来,把已失传的古代舞蹈“寻踪追迹”复原起来,继承、发展和创新就是经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整理和改编,以原有民间舞蹈动作为创作素材,在原有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其内容、形式焕然一新。创作出表现新内容,塑造新人物,与时代同步的新作品。 二、舞蹈编导的创作 (一)舞蹈的选题材。 编导要在他所处的客观现实生活中,经过深入观察体验,把那些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种种生活现象,经过分析、选择、加工,使它们构成文艺作品的核心,也是作品最基本的因素。 从纷纭繁复、千姿百态的生活现象中,概括和提炼舞蹈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现实生活的题材。二、古代历史题材。三、神话寓言题材。四、描述自然景物的题材。人们生活中的劳动、生产、战斗、爱情、善与恶、美与丑的各种现象,以及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内在思想感情,都可以包括在这四大类题材的具体内容之中。 舞蹈题材虽来自生活,但生活中的一切事件并不等于就是创作的题材。任何一个舞蹈编导都是从他的立场、观点出发,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包括直接和间接生活)获得强烈感受后,才去选择那些最能激动人心,决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和少数人有感所发的,舞蹈作品总是影响着千百万人。因此,作为舞蹈题材,无论其类别和大小,都具有实际的社会意义和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在提倡题材多样化的同时,更积极考虑是否能适合用舞蹈来表现这一题材。 舞蹈的选材需要掌握舞蹈艺术创作的特殊规律,就是用舞蹈形象思维的方式,研究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全部依靠舞蹈的自身表现手段,即用身体动作表达感情,特别要注意题材的动感和丰富的感情。 (二)舞蹈的结构 简单说安排作品情节的方法就叫结构。 1.引子或序幕:是剧中时代、环境和人物的引入。 2.开始:剧情矛盾冲突的开始,要鲜明而引人入胜。 3.发展:剧情展开的过程,这段占有的篇幅较大,情节需要有起伏、转折,方能精彩。 4.高潮:是全剧矛盾发展的顶峰,它要激起观众最强烈的感受。如果一个舞蹈或舞剧的高潮处理不好,不按情节发展的曲线上升,就会使人感到平淡。 5.结局:剧情发展的结果,要最清楚的揭示主题思想。结局处理得好坏对全剧有重要影响。 (三)舞蹈中的音乐 作为综合性的舞蹈艺术,音乐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了音乐,才有完整的好舞蹈,所以必须处理好与音乐家的合作。 编导要把自己的创作动机和意图、构思的过程直至素材的运用,人物形象和场面的设想,舞台的气氛和效果等,要非常认真的、带感情的告诉作曲者,使他好象看到了未来舞台上出现的情景,产生共同的欲望和想象,同时也听取他对舞曲创作的想法,要尊重作曲家的意见。 三、舞蹈的排练 (一)选择演员排练舞蹈 选择演员时必须考虑演员是否能担负起塑造角色所必须的舞蹈技能和技巧;是否吻合或接近角色的身份,性格和外形;符合节目体裁对演员所要求的特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