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学分:学时: 144

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目的

无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系各专业的第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它对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该课程的讲授内容,既要立足于中学化学知识,又要为化学各专业后继课程准备必需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研究无机化学的一般方法和学科发展的动态,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课、实验、习题、答疑和期中、期末考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离解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规律和用途,训练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手段的建议

教师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学中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分两学期讲授,第一学期讲授化学基础理论,第二学期讲授元素化学,每学期考核一次,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闭卷)成绩80%组成。

五、建议学时分配(共计144学时)

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论学时 1

[教学基本要求]

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目的、任务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

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教学内容]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发展和前景;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

第1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学时 8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氢原子光谱,玻尔原子模型;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理解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掌握电子层、电子亚层、能级、能级组、电子云、原子轨道等概念,理解四个量子数的量子化条件及其物理意义;掌握近似能级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一般元素的原子电子构型;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间的关系;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掌握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等概念,了解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波函数和原子轨道,四个量子数,波函数的径向分布图和角度分布图,几率密度和电子云,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难点:波函数的径向分布图和角度分布图,几率密度和电子云,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教学内容]

元素、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核素、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质量和平均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和式量;电子发现、卢瑟福原子模型、爱因斯坦光子学说、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能级概念;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关系式,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薜定谔方程(只简单介绍公式),波函数和原子轨道,四个量子数,波函数的径向分布图和角度分布图,几率密度和电子云,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和几率径向分布图;基态原子电子组态: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近似能级图,电子层与电子亚层,构造原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元素周期表:长周期与短周期、主族与副族,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元素的区分;元素性质及其变化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氧化态;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规律。

第2章分子结构学时 8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物质性质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定性了解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理论;掌握化学键、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概念、特征,搞清价键力、分子间力和氢键的区别。

[重点与难点]

重点: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难点:杂化轨道理论,共轭大π键。

[教学内容]

离子键理论:离子键的形成及其能量变化,离子键的特征与本质,晶格能,单键的离子性百分数;共价键理论:经典共价键理论(电子配对法),路易斯结构式;现代价键理论: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σ键和π键;价层电子互斥模型(VSEPR);杂化轨道理论要点;SP、Sp2、sp3杂化;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共轭大π键;等电子体原理;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的含义,分子轨道的形成,组成分子轨道三原则(对称性原则,最大重叠原则和能量近似原则),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简单双原子分子轨道能级图,分子轨道中的电子排布,键级;化学键类型;化学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键的性质;分子的性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偶极矩,分子的磁性;分子间力和氢键:范德华力(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及其特点;氢键的形成与本质,氢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第3章晶体结构学时 4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各类晶体的特征;掌握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掌握晶格能和原子化热的概念及有关应用;理解离子极化概念及其应用;了解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的定义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晶胞基本特征,离子晶体及结构模型。

难点:离子的极化作用和变形性,离子的极化率,金属晶体的紧密堆积模型。

[教学内容]

晶体特征:晶体、晶系、晶格(简单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晶胞,晶体的各向异性,晶胞中原子的坐标与计数,素晶胞与复晶胞;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特征,离子晶体结构模型(NaCl型、CsCl型、ZnS型、CaF2型TiO2型);离子半径,晶格中离子配位数与离子半径比之间的关系;离子电荷与构型,离子的极化作用与变形性,离子的极化率,离子极化对化合物键型和化合物性质的影响;分子晶体(干冰和水);原子晶体(金刚石和石墨);同质多晶现象和类质同晶现象;金属键和过渡键型:金属原子化热,金属键的形成和特征,自由电子,能带理论;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的特征,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面心、体心、?六方堆积);原子半径(范德华半径、共价半径、金属半径)。

第4章化学热力学基础学时 8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状态和状态函数,焓和焓变的概念,自由能和熵及它们的变化的初步概念。会应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会从物质的热力学函数表中查Δf H0、Δf G0和S0,并用于计算在标准状态时反应的焓变、自由能变和熵变;初步学会用自由能变化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理解化学反应等温式的含义,会应用其求算Δr G和平衡常数K;根据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理解ΔG与ΔH及ΔS的关系,会判断反应方向并能分析温度对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影响。[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化学:焓、焓变、反应热、恒容和恒压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ΔG=ΔH - TΔS公式,化学反应等温式。

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其应用;熵、自由能;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ΔG=ΔH - TΔS公式。

[教学内容]

热力学常用术语:系统(体系)与环境、系统的性质和状态函数;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浓度等)及其换算;气体: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和扩散定律;气态物质分子量的测定;液体的蒸气压、沸点,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化学:焓、焓变、反应热、恒容和恒压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其应用;标准状态,生成热,溶解热,水合热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的方向:反应的自发性;混乱度和熵,熵变,标准熵;吉布斯自由能,自由能变和标准生成自由能;化学反应等温式;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温度对自由能变化影响的分析;热力学分解温度。

第5章化学平衡学时 6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熟悉有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化学平衡常数

难点: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教学内容]

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意义;标准平衡常数和实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定律,K c与K p的关系,多重平衡规则;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勒夏特里原理。

第6章化学动力学基础学时 6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了解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的概念;掌握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速率方程的实验测定和阿累尼乌斯公式的有关计算;初步了解活化能的概念及其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及其测定;反应机理,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反应分子数;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率规律与反应机理的关系。

难点: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及其测定;阿累尼乌斯公式的有关计算。

[教学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反应进度;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及其测定;反应机理,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反应分子数;质量作用定律;由反应机理推导实验速率方程;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阿累尼乌斯公式,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7章水溶液学时 4

[教学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并掌握有关计算,了解表观电离度,活度系数、离子强度及相互关系。[重点与难点]

重点: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

难点:溶液的渗透压及有关计算

[教学内容]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相似相溶原理;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拉乌尔定律,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溶液的沸点上升,溶液的渗透压,稀溶液的依数性;阿累尼乌斯的电离理论,强电解质溶液,表观电离度,活度系数、离子强度及相互关系。

第8章酸碱平衡学时 8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酸碱理论发展的概况,掌握酸碱的质子理论;掌握溶液酸度的概念和pH值的意义,熟悉pH与氢离子浓度的相互换算。了解溶液pH的近似测定。了解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能应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水、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掌握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等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熟

练掌握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的性质。掌握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了解各种盐类水解平衡的情况和盐溶液pH值的计算;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缓冲溶液,

难点: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缓冲溶液

[教学内容]

布朗斯特的酸碱质子理论,路易斯的电子论;溶液酸碱性: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溶液的酸度,pH值;电解质的电离: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解离度,稀释公式;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多元弱酸和多元碱的电离;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及其pH值的计算方法,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生物体内的缓冲作用;盐类水解:水解常数和水解度,盐溶液pH值的计算,多元弱酸盐和多元弱碱盐的水解(分步水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和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

第9章沉淀平衡学时 4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K sp的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掌握沉淀生成,溶解或转化的条件;?熟悉有关溶度积常数的计算。

[重点与难点]

重点: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难点:溶度积规则及应用

[教学内容]

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常数,溶度积和溶解度,溶度积原理(规则),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分步沉淀;沉淀的转化;有关溶度积一些应用和计算。

第10章电化学基础学时 8

[教学基本要求]

牢固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理解电极电势的意义,能运用标准电极电势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计算平衡常数;会用能斯特方程式来讨论离子浓度改变时对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以及介质的酸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电能和化学能互变的规律,掌握有关电池和电解池的一些概念(?正极,负极,阴极,阳极),?认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作用机理及电解产物析出的一般规律。

[重点与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标准电极电势。

难点:能斯特方程的应用,pH电势图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和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数(氧化值、氧化态),氧化还原半反应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原电池和电极电势:原电池(组成、电极反应、电池反应、表示方法),电极电势(形成机理、影响因素);标准电极电势:标准氢电极,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计算平衡常数,标准电极电势应用的条件);电动势;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能斯特方程的应用(离子浓度和介质的酸度对电极电势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等);pH 电势图、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化学电源和电解:化学电源(干电池,燃料电池,铅蓄电池)简单介绍;原电池和电解池,电解原理。

第11章配合物与配位平衡学时 8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配位键的本质;能应用配合物价键理论解释一些实例;了解螯合物的特征;掌握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意义和应用,能熟练进行有关计算;了解配合物形成时的性质变化。

[重点与难点]

重点: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稳定性。

难点:有关稳定常数的计算。

[教学内容]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定义、组成、配位数、命名;配合物的异构现象(结构异构、几何异构、对映异构);配合物的价键理论:价键理论(配位键的本质,?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和配离子的空间构型,高自旋和低自旋配合物,离域π键,电中性原理),?价键理论的应用和局限性;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中心离子d 轨道分裂(八面体场、四面体场),分裂能及其影响因素;晶体场稳定化能;晶体场理论对配合物颜色、磁性、水合热等变化规律的解释;配合物的稳定性:稳定常数,逐级稳定常数;稳定常数的应用(判断反应的方向,计算配位平衡体系各物质的浓度,讨论难溶盐的生成和溶解的可能性);影响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的因素;配合物形成时物质性质的变化:颜色、溶解度、电极电势、酸碱性等变化;螯合剂──乙二胺、EDTA等;配合物的重要应用;生命元素。

第12章氢希有气体学时 2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希有气体发现史;了解希有气体的性质,用途,存在以及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它们的方法;了解希有气体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氢化物,希有气体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

难点:希有气体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

[教学内容]

氢:氢的发现、存在与物理性质;氢的同位素(11H, 21H, 31H),?正氢和仲氢;氢的化学性质,氢化物(共价型、离子型、金属型);氢能源;希有气体:希有气体发现史;希有气体原子结构,性质和用途,希有气体的存在和从空气分离它们的方法;稀有气体化合物;

第13章卤素学时 6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卤素的通性和特性;熟悉卤素单质和次卤酸及其盐发生歧化反应的条件和递变规律;能较熟练地用元素电势图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各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了解拟卤素,多卤化物和卤素互化物。

[重点与难点]

重点:氢卤酸,卤素含氧酸盐。

难点:含氧酸盐的氧化性、稳定性、酸性等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卤素通性:卤素的存在,原子结构特点,成键特征,氧化态;卤素单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和用途;卤化氢和氢卤酸:制备、性质和用途;氟化氢的特殊性;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多卤化物;卤素元素电势图;歧化反应;卤素的含氧化合物:卤素的氧化物,卤素的含氧酸(次卤酸、?亚卤酸、卤酸、高卤酸)及其盐的氧化性、稳定性、酸性及其变化规律;卤素含氧酸根离子的结构;拟卤素:拟卤素和卤素性质的对比;氰、氢氰酸和氰化物;硫氰和硫氰酸盐。

第14章氧族元素学时 6

[教学基本要求]

熟悉氧化物的分类;掌握氧、臭氧、氧化物及过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硫的氢化物、氧化物、重要的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一般了解硒和碲。

[重点与难点]

重点:过氧化氢,硫的含氧酸及其盐。

难点:硫的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内容]

氧族元素的通性,氧族存在,氧族元素的电势图;氧和臭氧:氧的成键特征和价键结构;单线态氧及其性质;氧化物(?酸碱性和两性);臭氧(存在、结构、性质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过氧化氢:结构、制备、性质和用途;硫及其化合物:硫的同素异形体,硫化物和多硫化物,硫的含氧化合物(二氧化硫、亚硫酸及其盐、三氧化硫、硫酸及其盐、硫代硫酸钠、?连二亚硫酸钠、焦硫酸及其盐、过硫酸及其盐、连多硫酸);硫的其它化合物(二氯化二硫、卤磺酸);硒和碲:硒和碲的同素异形体,氢化物,氧化物和含氧酸及其盐。

第15章氮磷砷学时 6

[教学基本要求]

熟悉氮在本族元素中的特殊性;掌握氮、磷以及它们的氢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熟悉本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及递变规律。

[重点与难点]

重点:氨、铵盐、氨的衍生物;氮含氧酸及其盐。磷的含氧酸盐

难点:氮、磷各氧化态的氧化还原性

[教学内容]

氮族元素的通性:原子结构特点,成键特征,氧化态,氮磷砷的电势图;氮及其化合物:氮的存在,氮气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氮的固定;氮的氢化物(氨、铵盐、氨的衍生物);氮的含氧化合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磷及其化合物:单质磷(存在、结构、性质、同素异形体、制备和用途),磷的化合物(氢化物、卤化物、硫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砷:单质、氢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硫化物和硫代酸盐。

第16章碳硅硼学时 8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碳、硅、硼的单质、氢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和性质;通过硼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熟悉硼的缺电子性以及它的成键特征;认识碳、硅、硼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了解硅酸和硅酸盐的结构与特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碳酸盐的溶解性、水解性和热稳定性,硅烷,硼烷,硼的含氧酸及其盐。

难点:硼化合物的结构

[教学内容]

碳、硅、硼的存在,原子结构,成键特征,氧化态;碳及其化合物: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C60),碳的性质和用途,活性炭的吸附和脱色作用;碳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及其盐、碳的硫化物和卤化物);硅及其化合物:单质硅的性质、制备和用途;硅烷、硅的卤化物和氟硅酸盐、硅的含氧化合物(二氧化硅、硅酸、硅胶和硅酸盐,分子筛);硼及其化合物:单质硼的存在、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硼的化合物(?乙硼烷、硼氢配合物、卤化硼、氟硼酸、三氧化二硼、硼酸及其盐);三中心二电子键;硼、硅的性质相似性;碳化物、硅化物、硼化物:离子型化合物、金属型化合物、共价型化合物。

第17章非金属元素小结学时 4

[教学基本要求]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的特点,理解和掌握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演绎、综合、概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及其规律;含氧阴离子的结构及其规律;含氧酸的强度及其规律,非金属含氧酸盐的溶解性、水解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及其规律。

难点:含氧酸的强度及其规律,含氧酸盐的溶解性、水解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及其规律。

[教学内容]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分子型氢化物性质(热稳定性、还原性、水溶液酸碱性和无氧酸的强度);非金属含氧酸: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及其规律;含氧阴离子的结构及其规律;含氧酸的强度及其规律;非金属含氧酸盐的溶解性、水解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及其规律;P区元素的次级周期性。

第18章金属通论学时 2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金属结构和性质;掌握一般的金属冶炼及精练方法,并能用热力学函数Δf G°判断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被还原的可能性和难易程度;了解合金的基本类型和性质。

[重点与难点]

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提炼方法。

难点:用热力学函数Δf G°判断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被还原的可能性和难易程度。

[教学内容]

金属元素概述;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性,延展性,密度,硬度,熔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反应,与水、酸、碱、配位体反应,金属活泼顺序;金属的提炼:提炼方法(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金属还原过程的热力学;金属精炼的方法(电解精炼,气相精炼,区域熔炼);合金:低共熔物,金属固溶体,金属化合物。

第19章 s区金属学时 5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存在、单质的性质、制备、用途;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类型、结构、性质和用途;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化物、氢氧化物、盐类的溶解性、酸碱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等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比锂、镁的相似性等了解对角线规则。

[重点与难点]

重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冶炼方法,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难点: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内容]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电离能,水化能,氧化态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单质:存在和制备(电解熔盐法,热还原法,?金属置换法,热分解法);单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氧化物(普通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氢氧化物(溶解性、碱性);氢化物(制备、还原性以及应用);盐类的性质(溶解性、焰色反应、形成结晶水合物、形成复盐、热稳定性),常见重要盐(氯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硝酸盐、硫酸盐);配位化合物;对角线规则(Li-Mg, Be-Al, B-Si)。

第20章 p区金属学时 8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铝、锡、铅、锑、铋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化合物性质变化规律;理解铝的冶炼原理和方法;了解p区金属6s2电子的稳定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铝和氢氧化铝,铝盐和铝酸盐,金属铝的冶炼,锡、铅、锑、铋重要化合物。

难点:锗分族、砷分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元素的自然存在和基本性质;铝镓分族元素:铝的冶炼原理;铝的性质(亲氧性、两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铝盐和铝酸盐;铝的卤化物和硫酸盐(AlCl3,?硫酸铝和明矾);铝和铍的相似性;锗分族:锗、锡、铅的冶炼、性质和用途;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溶解性、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卤化物、硫化物、铅的含氧酸盐(溶解性、水解性、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砷分族:锑、铋的存在、冶炼、性质和用途;氢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合物(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卤化物、硫化物(颜色、溶解性、水解性、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p区金属6s2电子的稳定性。

第21章 ds区金属学时 6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铜、银、锌、汞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掌握铜、银、锌、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其重要盐类的性质;掌握Cu(Ⅰ)、Cu(Ⅱ);Hg(Ⅰ)、Hg(Ⅱ)之间的相互转化;掌握ⅠA和ⅠB;ⅡA和ⅡB族元素的性质对比。

[重点与难点]

重点:铜化合物、银的化合物、Hg22+和Hg2+的相互转化;锌族配合物。

难点:Cu(Ⅰ)、Cu(Ⅱ);Hg(Ⅰ)、Hg(Ⅱ)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内容]

铜族元素的通性:单质的冶炼、性质和用途;铜化合物(+1价态化合物──氧化物、卤化物、硫化物、配合物,+2价态化合物──氧化铜和氢氧化铜、卤化铜、硫酸铜、硝酸铜、?硫化铜,配合物),Cu(Ⅰ)和Cu(Ⅱ)的相互转化;银的化合物(氧化银、硝酸银、卤化银、配合物);三氯化金;IB族元素和IA族元素的性质对比;锌族元素的通性:单质的存在和冶炼、性质和用途;锌族元素主要化合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Hg22+和Hg2+的相互转化;配合物;含镉、汞废水的处理;IIB族元素与IIA 族元素的性质对比。

第22章 d区金属(一)学时 10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过渡元素的结构特点;掌握重要过渡元素钛、钒、铬、锰、铁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重要金属的冶炼原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过渡元素的通性、第一过渡系元素的含氧酸盐和配合物性质。

难点:铁、钴、镍的配合物

[教学内容]

过渡元素的通性:金属性质(价电子构型,氧化态,原子和离子半径,

电离能,电负性,原子化焓);单质的性质,氧化物及水合物的酸碱性,各元素不同氧化态化合物氧化还原稳定性,配位性,水合离子和含氧酸根的颜色,磁性及催化性;第一过渡系重要金属存在、发现、冶炼、性质、用途;钛(Ⅳ)化合物(?二氧化钛、四氯化钛、); ?钛(Ⅲ)化合物(三氯化钛、硫酸钛);钛的鉴定;存在、冶炼、性质、用途;钒化合物的颜色,五氧化二钒,钒酸盐与多钒酸盐;钒的鉴定;存在、性质、用途;铬概述,铬(Ⅲ)、(Ⅵ)的化合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铬酸盐、亚铬酸盐和重铬酸盐);锰概述,锰的自由能-氧化态图;锰(Ⅱ)、(Ⅳ)、(Ⅵ)、(Ⅶ)化合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锰(Ⅱ)盐、?二氧化锰、锰酸盐和高锰酸盐);铁系元素的基本性质,铁、钴、镍的重要化合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硫酸盐,卤化物,配合物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北师大等校编.无机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

[2] 武汉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三版

[3] 金若水等.现代化学原理(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4]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教研室.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

[5] 唐宗薰.中级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6] 庞锡涛.无机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

[7] 杨德壬.无机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月

[8] 赵继周.高等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

[9] 华东师范大学.无机化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

[10] 王志林等.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

[11] 刘新锦等.无机元素化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

[12] 北京大学.大学基础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13] 徐家宁.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14] 陈寿椿.重要无机化学反应.上海科学出版社.1982年7月

[15]关鲁雄.高等无机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6]Gary L.Miessler and Donald A.Tarr《Inorganic Chemistry》 Third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and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4).

主要网络教学资源: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f11564810.html,/eclass/zyjck/inorchem/about.htm

北京大学无机化学教学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f11564810.html,/wuji/

无机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平原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样卷2) 一、填表题 (20分) 1.写出反应最终产物 物质 Ni 2+ Hg 2+(NO 3-) Cr 3+ Mn 2+ 加入过量氨水并放置 [Ni(NH 3)6]2+ HgO ?NH 2HgNO 3 Cr(OH)3 MnO(OH)2 2.物质 HgCl 2 SiCl 4 BBr 3 PH 3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sp sp 3 sp 2 不等性sp 3 分子空间构型 直线型 正四面体型 正三角形 三角锥型 3.物质 晶体类型 晶格结点上粒子 粒子间作用力 熔点相对高低 SiC 原子晶体 Si 原子、C 原子 共价键 高 NH 3 氢键型分子晶体 NH 3 分子 分子间力、氢键 低 二、填空题 (20分) 1. 随着溶液的pH 值增加,下列电对 Cr 2O 72-/Cr 3+、Cl 2/Cl -、MnO 4-/MnO 42-的E 值将分别 减小、不变、不变。 2.Na 2SO 3与__硫粉__共热可制得Na 2S 2O 3,Cl 2可将Na 2S 2O 3氧化为__ Na 2SO 4_。 3.根据E θ(PbO 2/PbSO 4) >E θ(MnO 4-/Mn 2+) >E θ(Sn 4+/Sn 2+),可以判断在组成电对的六种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PbO 2 ,还原性最强的是 Sn 2+ 。 4. 用电对MnO 4-/Mn 2+,Cl 2/Cl -组成的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 MnO 4- + 8H + + 5e → Mn 2+ + 4H 2O ,负极反应为 2 Cl - -2 e → Cl 2 ,电池的电动势等于0.15V ,电池符号为(-)Pt,Cl 2(p θ)|Cl -‖MnO 4-,Mn 2+,H +|Pt(+)。(E θ(MnO 4-/Mn 2+)=1.51V ;E θ(Cl 2/Cl -)=1.36V ) 5. 下列各溶液浓度均为0.1 mol ?L -1,按pH 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列NH 4NO 3, NH 4F, NH 4OAc, KCN, Na 2CO 3。 KCN, NH 4F, NH 4OAc, NH 4NO 3, Na 2CO 3。 ( 已知K θ(NH 3?H 2O)=1.8×10-5, K θ(HF)=6.6×10-4, K θ(HCN)=6.2×10-10, K θ(HOAc)=1.8×10-5, K θ(H 2CO 3)=4.4×10-7, K θ(H 2CO 3)=4.8×10-11) 6. 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E θ(Cr 2O 72- / Cr 2+ )= 0.917 V , Cr 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 不能 。 7. AlCl 3双聚分子的结构式为:__;其中含有两个_3c-4e_键。 8. 因为SnCl 2强烈水解,在配制其溶液时应加入HCl ,水解反应式为 SnCl 2+H 2O Sn(OH)Cl+HCl 。

《无机化学实行》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一、课程目标 无机化学实验是师范本科学院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 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见后); 2、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学会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归纳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绘制仪器装置图和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手册,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以及处理实验室一般事故等的能力。 4、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教材、参考书 教材: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

1、《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 2、《实验无机化学》王致勇,连祥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年。 3、《实验无机化学》沈君朴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中山大学等校,高等教育出版社 5、《重要无机化学反应》(第二版),陈寿椿,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年。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 本课程共108学时,可如下分配 综合设计实验8个24学时 考试6学时 其中: 基本操作实验10个29.5 % 基本理论方面实验8个23.5% 无机制备及性质实验8个23.5% 综合设计实验8个23.5% 四、大纲内容

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安全教育 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 使用注意事项。 3、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二灯的使用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初步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拉、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三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1、了解台秤和分析天平的基本结构,学习正确的称量方法。 2、掌握使用天平的规则。 1、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四溶液的配制 1、掌握一般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4-2005年度第二学期 无机化学中段考试卷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 1. 2 分 (7459)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2. 2 分 (4333)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 (A) H3BO3 (B) H3PO2(C) H3PO3(D) H3AsO4 3. 2 分 (1305)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 4. 2 分 (1478)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A) 单一化合物Al2O3 (B) Al2O3和Al2N3 (C) 单一化合物Al2N3 (D) Al2O3和AlN 5. 2 分 (7396)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A) (B) (C) (D) 6. 2 分 (1349)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 HCl 的是……………………………………………() (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 7. 2 分 (1482)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1和+3 8. 2 分 (7475)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 (A) 盐酸 (B) 硝酸(C) 硫酸钠 (D) 硫化钠(过量)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 长春理工大学精品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 课程编码:0730011 英文名称: Inorganic Chemistry 学 时: 96 其中实验学时:32 学 分: 5 开课学期: 1 适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课程类别: 必修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无机化学是材料与化工学院各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无机化学是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上授以学生无机化学的知识与理论,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求掌握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包括化学反应热效应ΔrHm的计算,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反应的ΔrGm和ΔrSm的计算,化学平衡及其移动原理,Kθ与T的关系,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率理论,活化能的概念,K与T的关系等)。 要求掌握酸碱的电离理论、质子理论、电子理论及无机化学四大平衡原理(缓冲溶液、溶度积规则、配合物的概念、原电池、电极电势及其应用等) 初步掌握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理论(包括微观粒子运动特性、量子数、原子轨道、电子云、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元素周期系及原子性质的周期性规律,VB理论、MO理论、键参数、杂化轨道理论、晶体类型、分子间作用力、晶格能、离子极化作用);掌握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和特性,并能用无机化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加以解释。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1. 理论部分 (1)化学反应速率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和反应级数的概念。能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概念说明浓度、分压、温度、催化剂。对均相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影响多相反应速率的因素。 (2)化学平衡 掌握化学平衡概念及平衡移动规律,理解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的必要性。掌握弱电解质的解离度、稀释定律、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解离平衡、盐的水解、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溶解-沉淀平衡、溶度积规则、氧化还原平衡和电极电势、配位平衡等内容,并能分析多重平衡系统中的成分及其相互影响。能用平衡常数(kθ)进行有关计算。能计算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组成以及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的pH值。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产生、溶解。能用氧化值法、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能通过能斯特方程式计算说明浓度(含酸度)、分压对电极电势的影响;会用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会应用元素标准电势图讨论元素的有关性质。能计算配体过量时配位平衡的组成。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能用Δf Hm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效应。学习用ΔrGm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1

中南大学无机化学实验I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I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030031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Ⅰ 学时与学分: 64 /2.0 先修课程:中学化学 适应专业:化工与制药类 教材及参考书: 关鲁雄主编,《化学基本操作与物质制备实验》,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黄可龙主编,无机化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无机化学实验I是化工与制药大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等理工科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在高素质的化学工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将化学基本操作、实验研究方法和现代分析手段等进行有机融合,呈现给学生一个比较完整的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体系。通过加强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观察解释实验现象和对实验数据的测定和处理,让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技术知识有整体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无机化学原理的理解,为今后进一步深造和开展实际工作或进行化学相关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课外的研究创新实验,加强学生化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基本操作实验,涉及包括: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如实验 室规则, 实验安全知识,预习、记录、实验报告的格式与要求,实验考核与考试办法;化学实验玻璃仪器的识别、洗涤、干燥和保养,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化学试剂等级规格及取用方法,加热仪器与加热方法。分离和纯化方法,如常压过滤、蒸发结晶、结晶洗涤、减压过滤、重结晶和离子交换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生物显微

无机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样卷2) 一、填表题 (20分) 1.写出反应最终产物 物质 Ni 2+ Hg 2+(NO 3-) Cr 3+ Mn 2+ 加入过量氨水并放置 [Ni(NH 3)6]2+ HgO ?NH 2HgNO 3 Cr(OH)3 MnO(OH)2 2.物质 HgCl 2 SiCl 4 BBr 3 PH 3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sp sp 3 sp 2 不等性sp 3 分子空间构型 直线型 正四面体型 正三角形 三角锥型 3.物质 晶体类型 晶格结点上粒子 粒子间作用力 熔点相对高低 SiC 原子晶体 Si 原子、C 原子 共价键 高 NH 3 氢键型分子晶体 NH 3 分子 分子间力、氢键 低 二、填空题 (20分) 1. 随着溶液的pH 值增加,下列电对 Cr 2O 72-/Cr 3+、Cl 2/Cl -、MnO 4-/MnO 42-的E 值将分别 减小、不变、不变。 2.Na 2SO 3与__硫粉__共热可制得Na 2S 2O 3,Cl 2可将Na 2S 2O 3氧化为__ Na 2SO 4_。 3.根据E θ(PbO 2/PbSO 4) >E θ(MnO 4-/Mn 2+) >E θ(Sn 4+/Sn 2+),可以判断在组成电对的六种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PbO 2 ,还原性最强的是 Sn 2+ 。 4. 用电对MnO 4-/Mn 2+,Cl 2/Cl -组成的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 MnO 4- + 8H + + 5e → Mn 2+ + 4H 2O ,负极反应为 2 Cl - -2 e → Cl 2 ,电池的电动势等于0.15V ,电池符号为 (-)Pt,Cl 2(p θ)|Cl -‖MnO 4-,Mn 2+,H +|Pt(+)。(E θ(MnO 4-/Mn 2+)=1.51V ;E θ(Cl 2/Cl -)=1.36V ) 5. 下列各溶液浓度均为0.1 mol ?L -1,按pH 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列NH 4NO 3, NH 4F, NH 4OAc, KCN, Na 2CO 3。 KCN, NH 4F, NH 4OAc, NH 4NO 3, Na 2CO 3。 ( 已知K θ(NH 3?H 2O)=1.8×10-5, K θ(HF)=6.6×10-4, K θ(HCN)=6.2×10-10, K θ(HOAc)=1.8×10-5, K θ(H 2CO 3)=4.4×10-7, K θ(H 2CO 3)=4.8×10-11) 6. 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E θ(Cr 2O 72- / Cr 2+ )= 0.917 V ,Cr 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 不能 。 7. AlCl 3双聚分子的结构式为:__;其中含有两个_3c-4e_键。 8. 因为SnCl 2强烈水解,在配制其溶液时应加入HCl ,水解反应式为 SnCl 2+H 2O Sn(OH)Cl+HCl 。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精品】

以下是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无机化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铜、银、锌、镉、汞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技能目标:掌握Cu+ \ Cu2+及Hg22+\ Hg2+相互转化条件,正确使用汞;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 一课时安排:3课时 二实验要点:1、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2、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3、铜、银、锌、汞的配合物; 4、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重点、难点】 Cu+ \ Cu2+及Hg22+\ Hg2+相互转化条件; 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教学方法】实验指导、演示、启发 【实验指导】 一、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铜、锌、镉 操作:0.5mL 0.2 mol·L-1MSO4→2 mol·L-1NaOH→↓→2 mol·L-1H2SO4; ↓→2 mol·L-1 NaOH 指导: 离子

Cu2+实验现象 H2SO4NaOH 溶解释及原理Cu2+ +OH-=Cu(OH)2↓Cu(OH)2+2H+=Cu2++2H2O Cu(OH)2++OH-=[Cu(OH)4]2- Zn2+ +OH-=Zn(OH)2↓方程式同上 溶溶浅蓝↓溶 Zn2+ Cd2+ 结论白↓白↓溶不溶 Cd2+ +OH-=Cd(OH)2↓ Zn(OH)2、Cu(OH)2具有两性,以碱性为主,能溶于浓的强碱中生成四羟基合M(Ⅱ)酸根配离子。 Cd(OH)2碱性比Zn(OH)2强,仅能缓慢溶于热浓强碱。 2、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操作::0.5 mL 0.1 mol·L-1 AgNO3 →2 mol·L-1NaOH→→↓+ 2 mol·L-1HNO3(2 mol·L-1 NH3·H2O) :0.5 mL 0.2 mol·L-1 Hg(NO3)2 → 2 mol·L-1NaOH→→↓+ 2 mol·L-1HNO3(40% NaOH) 指导: 离子实验现象解释及原理Ag + Ag2O褐↓ HNO3溶溶无色 氨水溶 NaOH 不溶 Ag2O+ 4NH3 + H2O=2Ag(NH3)2+ +2OH HgO + 2H+=Hg2+ +H2O - Hg 2+

《无机化学实行1》教学大纲(详细版)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009年制订,2013年修订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类别:专业实验课 开课单位:化学与化学工程系无机与化学教研室 开课对象:化学专业 课时:36学时 选定教材:《无机化学实验》,丁明玉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参考书: 课程概述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本科专业第一门必修实验课,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实验室中某些无机物质的一般制备方法和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准确、细致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作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目的 1.加强基本操作训练: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集中叙述后,要分散反复训练,这样既有理论叙述又有实际训练,做到学用结合。利用图解说明和电化教学做到实验操作规范化。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对误差处理和有效数字的使用、作图、查阅手册以及绘制仪器装置图、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方面都须有一定的要求并在有关实验中训练。 2.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保持一定稳定性和基本性的同时,要补充具有学科发展特点的先进内容,联系实际的内容,并注意有趣性、可研究性相结合。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探索性实验,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仪器操作竞赛、课外兴趣实验、外出参观、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3.规范实验教学的三环节:抓好学生预习、实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清洁习惯,科学、完整、规范地表达实验过程及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浓厚兴趣,为学习后续课程做必要的

《中级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西北大学化学系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级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 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6×5) 1 (1) 确定化合物B 10CPH 11的构型并予以命名; (2) 利用三中心两电子键理论判断B n H n 2-阴离子多面体结构中所包含的化学键的类型和数目。 解:(1) B 10CPH 11,写作(CH)(BH)10P ,a =1,q =0,c =0,p =10,一个P 原子, n =a +p +(P 原子数)=1+10+1=12,b =(3×1+2×10+ 3)/2=13=12+1, 属闭式结构 命名:闭式-一碳一磷癸硼烷(11)或闭式-一碳一磷代十二硼烷(11) (2) B n H n +2-22-,c=2,m =2,n =n ,写出拓扑方程并求解 n -2=s +t m -2=2-2=0=s +x n -m/2+c =n -2/2+2=n +1=x +y B -B 键的数目:3, 三中心两电子硼桥键的数目:n -2; 2 假定LiH 是一个离子化合物,使用适当的能量循环,导出H 的电子亲合焓的表达式。 解: △Lat H m θ(LiH, s) △EA H m θ(H)=(△atm H m θ+△I 1H m θ)Li +△f H m θ(H)-△f H m θ(LiH ,s)-△Lat H m θ(LiH, s) 3 应用Pauling 规则, (1) 判断H 3PO 4(pK a =2.12)、H 3PO 3(pK a =1.80)和H 3PO 2(pK a =2.0)的结构; (2) 粗略估计H 3PO 4、H 2PO 4-和HPO 42-的pK a 值。 解:(1) 根据pK a 值判断,应有相同非羟基氧原子。 H 3PO 4: H 3PO 3: H 3PO 2: (2) H 3PO 4:一个非羟基氧原子,pK a 值约为2;H 2PO 4-:pK a 值增加5,约为7;HPO 42 -pK a 约为12。 4 用VSEPR 理论预言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结构,并写出它们所属的点群: f m θ P H HO HO P OH HO HO P H HO H

(推荐)《大学无机化学实验》word版

目录 绪论 实验1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实验2 灯的使用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实验3 称量练习——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实验4 CO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2 实验5 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实验6 溶液的配制 实验7 酸碱滴定 实验8 HAC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9 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 溶度积的测定 实验10 PbI 2 实验11 由海盐制试剂级NaCl 实验12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数据的表达和处理 ——溶解、蒸发、结晶和固液分离 实验13 转化法制备KNO 3 实验14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设计实验 实验15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16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设计实验 实验17 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 实验18 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 实验19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20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实验21 主族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 实验22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实验23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 实验24 第一过渡系元素(一)(钛、钒、铬、锰) 实验25 第一过渡系元素(二)(铁、钴、镍) 实验26 磺基水杨酸合铁(III)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实验27 一种钴(III)配合物的制备 实验28 高锰酸钾的制备——固体碱熔氧化法 实验29 醋酸铬(II)水合物的制备——易被氧化的化合物的制备

实验30 从烂版液回收硫酸铜——设计实验(本科) 实验31 生物体中几种元素的定性鉴定(专科) 实验32 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设计实验 绪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无机实验课?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传授知识和技术; 2、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 3、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 二、怎样学好无机实验? 1、预习——P2; 2、实验; 3、实验报告。 三遵守实验室规则。 一、注意实验室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关于预习报告:正规笔记本,不定期检查,评定平时成绩。两次没有者本学期成绩 评为不及格; 2)准时进入实验室,保持安静,穿好实验服; 3)每人都必须完成实验作业,及时如实地记录,凡有实验测定数据的都必须填好原始 数据表,我签字并贴在实验报告上。 保持实验台整洁有序,实验结束后清扫自己实验台及水池。 实验结束后给我看实验记录或产品,允许后再离开。每次实验当80%左右学生做完后,最好点评一次,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4)做好值日,整理实验室,做好“三关”(关水、断电、关窗); 请假及纪律; 5)及时洗涤仪器,遵守仪器损坏赔偿制度; 6)及时交实验报告,杜绝抄袭; 7)成绩=平时成绩*60%+考试成绩*40%。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所属专业:材料化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4学分(72学时)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课程简介:无机化学主要研究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的存在、人工制取、性质和反应,以及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解释的科学。是理科相关专业本科生化学教学中的第一门主干基础课,是后续化学课程的基础,也是理科各专业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全面地学习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热力学原理及四大平衡的关系。掌握原子结构及其对元素性质的影响,以及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掌握离子键理论、共价键理论、金属键理论对分子形成及其结构的解释。在理论部分的基础上,讨论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先修课程要求:已完成高中化学课程 后续相关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 本科阶段的无机化学课程是在中学基础上的逐步深化和提高,同时又为后续课程打下必要和扎实的基础,因此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内容上,删减了与中学化学重复内容,着重强化了化学理论中规律性的知识,从更完善的理论角度重新认识化学物质结构及化学变化规律,加强了对微观结构的描述和重要理论的阐述,同时细化了重要元素及典型化合物的讨论,适当增加了某些化合物新用途的介绍。这些内容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开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参考书: [1] 《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张淑民编著,唐瑜修订,兰州大学 出版社,2011年6月 [2] 《无机化学》,宋天佑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 )1.已知H 2和He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和4。2g H 2与2gHe 混合后体系的压力为3300kPa ,则混合气体中He 的分压为: A 、3300 kPa B 、2200 kPa C 、1100 kPa D 、1650 kPa ( )2.关于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等于8O 16核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B 、等于氧的平均原子质量 C 、等于氧的平均原子质量与碳—12核素质量的121之比值 D 、等于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与碳—12核素质量的121之比值 ( )3.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A 、H=U+PV B 、ΔU(体系)+ ΔU(环境)=0 C 、ΔG=ΔH-T ΔS D 、ΔG(正反应)×ΔG(逆反应)=1 ( )4.反应 2NO 2(g)(红棕色)==N 2O 4(g)(无色) Δr H m <0 达平衡后,将体系的温度降低,则混合气体颜色: A 、变浅 B 、变深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 )5.反应 C(s)+O 2(g)===CO 2(g),Δr H m <0 下列不能使正反应速度增大的措施是: A 、缩小体系的体积 B 、升高体系温度 C 、增大氧气的分压 D 、减小CO 2(g)的分压 ( )6.在298K 的温度下石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为: A 、等于零 B 、大于零 C 、小于零 D 、无法确定 ( )7.NO(g)+CO(g)===2 1N 2(g)+CO 2(g) Δr H m = -373.4kJ ·mol -1 ,欲使有害气体NO 和CO 取得最高转化率,则应选择的操作是: A 、增大NO 浓度 B 、增大CO 浓度 C 、降低温度、增大压力 D 、使用高效催化剂 ( )8.对于等温等压下进行的任一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Δr S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B 、Δr H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C 、Δr G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D 、Ea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 )9.下列四个量子数(依次为n ,l ,m ,m s )不合理的一组是: A 、(3、1、0、+21) B 、(4、3、1、-2 1) C 、(4、0、0、+21) D 、(2、0、1、-2 1) ( )10.下列四个量子数所描述的电子运动状态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 A 、(4、1、0、+21) B 、(4、2、1、-2 1) C 、(4、0、0、+21) D 、(4、1、1、-2 1) ( )11.下列分子中C 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采取SP 3杂化的是:

中南大学无机化学实验预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 1.粗氯化钠必须用称量纸称量。(非) 2.溶解粗氯化钠时,加入的20ml蒸馏水需要很精确。(非) 3.用玻璃棒搅拌溶解氯化钠时,玻璃棒不应该碰撞烧杯内壁。(是) 4.可以把粗氯化钠溶液配制成饱和溶液。(非) 5.粗氯化钠溶液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必须先将不溶性杂质过滤除去。(是) 6.可以用无毒的CaCl2代替毒性很大的BaCl2除SO42- 。( 非) 7.BaSO4刚沉淀完全就应该立刻过滤。(非) 8.待过滤的溶液都应该冷却至室温再过滤。(非) 9.除去SO42-、Mg2+、Ca2+、K+离子的先后顺序可以倒置过来。(非) 10.氯化钠溶液在蒸发结晶过程中可以不搅拌,直到蒸干为止。(非) 实验五硫酸铝的制备 一、是非判断题: 1. NH4HCO3的作用是为了调节溶液pH值,以便生成Al(OH)3沉淀。( 是) 2. Al2(SO4)3的结晶水合物只有Al2(SO4)3·18H2O一种。( 非) 3. 在生成Al(OH)3 的过程中要加热煮沸并不断搅拌。( 是) 4. 硫酸铝加热至赤热分解成SO3和Al2O3。( 是) 5. 停止减压过滤时,操作不当会导致自来水溢入吸滤瓶内。( 是) 二、选择填空题: 1.在Al3+溶液中加入茜素的氨溶液,生成( A )色沉淀。 A.红色B.白色C.蓝色D.黑色 2.Al2(SO4)3易与碱金属M I(除Li以外)的硫酸盐结合成(B )。 A.配合物B.矾C.混合物 3.在蒸发皿中制备硫酸铝晶体时,加热浓缩至溶液体积为原来的(A )左右,在空气中缓慢冷却结晶。A.1/2 B.1/3 C.2/3 D.2/5 4.硫酸铝可作净水剂,是因为与水作用所得的(B )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 A.结晶水合物B.氢氧化铝C.Al2(SO4)3胶体 5.下面Al3+形成的配合物中,哪一个是错误的。(D) A.[AlF6]3- B.[Al(C2O4)3]3- C.[Al(EDTA)]- D.[AlBr6]3-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化学教育专业(三年制专科) 课程类别:必修 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 无机化学是化学教育(专科)专业必修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它既与中学化学内容相衔接,又要为后继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对学生学习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 1.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以及氧化还原、配合离解和沉淀溶解等基本理论; 2.培养学生运用上述原理去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和用途等基本知识。并且具有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注意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上得到训练和培养;培养学生自学和利用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4.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适当介绍现代化学的新发展、特点及研究新方法,拓宽学生视野。 二、主要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及相当学习网站 1、教材: 北师大等院校编《无机化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2、主要参考书: ①《无机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无机化学》庞锡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无机化学学习指导书》庞锡涛主编 ④《现代化学基础》华东师大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 ⑤《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⑥《无机化学答疑》黄孟键高等教育出版社 ⑦《无机化学——要点·例题·习题》张祖德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⑧《大学化学》杂志 3、相关学习网站 ①. ②. ③. 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及其理论解释 难点:原子结构、化学键理论 四、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为主 本课程的成绩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平时考核内容有平时测验、习作讨论、

无机化学实验下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下)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化学专业) 课程编码:B10012022 学时:48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无 教学手段:讲述、演示,再由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训练,学生可直接获得大量化学事实,有利于《无机化学》 理论课的学习,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利用严格的实验训练,培 养学生规范地掌握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结合研究性实验与设计实验,培养学生 具有自我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一定 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 良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学习后续课程、参加实 际工作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实验一去离子水的制备(3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离子交换法制备去离子水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处理,学会使用电导率仪,掌握水中杂质离子的检验方法。 重点和难点 离子交换法制备去离子水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电导率仪的使用,水中杂质离子的检验方法 实验内容 1、去离子水的制备 2、水质检验 3、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实验教学。 思考题 1、离子交换法制备去离子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装柱时为什么要赶净柱中的气泡? 3、为什么可用测量水样的电导率来检查水质的纯度?

实验二、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其铁含量的制备(6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学习复盐的一般特性及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方法,掌握高锰酸钾法滴定测定铁(Ⅱ)的方法,并巩固产品中杂质Fe3+的定量分析,熟悉无机制备中的水浴加热、蒸发、结晶和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 重点和难点 制备硫酸亚铁铵原理,纯度检验 实验内容 1、铁与稀硫酸作用,使生成硫酸亚铁,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等摩尔的硫酸铵后,得硫酸亚铁铵溶液。此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后,制得浅绿色硫酸亚铁铵晶体。 2、产品的质量鉴定可以用高锰酸钾滴定法确定有效成分的含量。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实验教学。 思考题 为什么用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铵时所得产品常常带有灰褐色? 实验四碱金属与碱土金属(3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K、Na、Mg的活泼性,Mg、Ca、Ba盐类的难溶性,练习焰色反应。重点和难点 K、Na、Mg的活泼性的验证,Mg、Ca、Ba盐类的难溶性。 实验内容 金属与水的反应,过氧化钠的性质,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生成和性质,碱金属的微溶盐的生成,碱土金属的难溶盐,焰色反应。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实验教学。 思考题 取用K、Na、Hg时应注意哪些安全措施?制备Na-Hg齐时,取Hg时若带进水,将对实验有何影响? 实验五P区重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 ——卤素(3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X2的氧化性,X-的还原性,Cl2和次氯酸盐的制备方法,了解Cl2、Br2、HF和KClO3的安全操作。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河南中医学院 2007至 2008学年第一学期 《无机化学》试题 (供药学本科使用) 学号:姓名:座号: 复核人: 1分,共40分) 1、对于Zn2+/Zn电对,增大Zn2+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2+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A 8e B 18e型 C 18+2e D 9~17e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θ b K。浓度为m mol·L-1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 释一倍,则溶液中OH-的浓度(mol·L-1)为 () A m 2 1 B θ b K m? 2 1 C 2/ m K b ?θ D 2m 4、已知θsp K(Ag3PO4) = ×10-16,其溶解度为 ( ) A ×10-4molL-1; B ×10-5molL-1; C ×10-8molL-1; D ×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A Cu、Cu2+; B Cr2O72-、Cr3+; C MnO2、Mn2+; D SnCl4、Sn 6、3d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A BeCl2 B 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A HF B Ag C KF D CO2 9.已知V E A/θ:Cr2O72- + Cr3+ Cr2+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

无机化学理论教学大纲(药学新修)

《无机化学》理论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课程编号:090201 学时数: 54 学分:3.5 课程类型:必修课 适用专业:药学、医学检验 先修课程:无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无机化学是药学、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也是第一门化学课。它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继化学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处理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独立进行无机化学试验和自学一般无机化学书刊,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应该运用辩论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方法,阐明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变化规律,以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根据我院教学中实际特制订本大纲,供药学、医学检验专业使用。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1课时 【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与药学、无机化学与医学检验关系。无机化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无机化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基本要求】 明确什么是无机化学。了解无机化学与药学、无机化学与医学检验的关系。了解无机化学课程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溶液3课时 【教学内容】 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溶液的沸点上升、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溶液的渗透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况。活度、活度系数、离子强度。 【基本要求】 掌握溶液浓度的含义。掌握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及有关计算。 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熟悉渗透压及在医学上的应用。 了解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状况。了解活度、活度系数、离子强度的概念。 三化学反应速率4课时 【教学内容】

【精品】湖北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于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专业) 大纲编写依据 参照1998年4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化学教育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特点以及我校教学实际课时安排和近年来的实验教学改革经验而编写。 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基础化学实验课(一)是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专业学生所学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是以实验为手段,研究无机化学中的重要理论、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变化,以及相关仪器、装置、基本操作和有关原理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正确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进一步加深对基础化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力,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现象,归纳、综合、正确处理数据的能力,分析实验和用语言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实验、研究实验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化学课程和实验,将来从事化学教学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 根据基础化学实验课的自身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验前可结合课堂提问、示范操作或观看教学录像讲解实验原理、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培养严谨、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验中以督促、指导为主,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结束时可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总结.课后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加以分析。 相关课程及主要参考书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无机化学实验》(华东化工学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等. 考试方式及评分标准 考试方式分为笔试(闭卷)和操作两部分。其中笔试占总评成绩的40%,操作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 总学时及学时分配建议表 总学时90学时,其中第一学期54学时,第二学期36学时。大纲列出的实验项目数38个,其中必修实验项目数18个,选修实验项目数20个。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2.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 (A) H3BO3(B) H3PO2(C) H3PO3(D) H3AsO4 3.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 4.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A) 单一化合物Al2O3(B) Al2O3和Al2N3 (C) 单一化合物Al2N3(D) Al2O3和AlN 5.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A) (B) (C) (D) 6.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HCl 的是……………………………………………() (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 7.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1和+3 8.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 (A) 盐酸(B) 硝酸(C) 硫酸钠(D) 硫化钠(过量) 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 (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 10. 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 (A) H4SiO4,NaF (B) Na2SiO3,NaF (C) Na2SiO3,Na2SiF6(D) SiO2,HF 11. 将NCl3通入碱性溶液,其水解产物是…………………………………………() (A) NH3和ClO-(B) NH3和Cl- (C)和Cl-(D)和Cl- 12. PCl3和水反应的产物是…………………………………………………………() (A) POCl3和HCl (B) H3PO3和HC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