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水卷材原始记录

防水卷材原始记录

防水卷材原始记录
防水卷材原始记录

防水Array卷材试验原始记录检验编

号:

核:

测: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检验报告模板范文

精心整理检验报告 样品名称: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委托单位:广州**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房建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房建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检验报告 NO:S1102190第1页共2页 样品名称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型号/商标** 委托单位广州**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生产单位广州**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样品等级 抽样地点送样抽样日期2014年04月05日 样品数量2㎡生产日期 抽样基数检验编号S1102190 检验项目委托项目检验依据GB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 水卷材》 检验结论SBS样品按GB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中项目及指标 检测,所检项目符合“Ⅰ”型指标要求。 签发日期:2014年05月20日 (测试检验章)

备注 批准:审核:主检: 检验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中国建材院房建材料与混泥土实验楼邮编:100024 5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房建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报告NO:S1102191第2页共2页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指标检验值单项判定 1 可溶物含量,g/㎡≥2100 2235 合格 2 不透水性0.3Mpa,30min无渗 漏0.3Mpa,30min 无渗漏 合格 3 耐热度90℃×2h,无滑动,流 淌,滴落90℃×2h,无滑 动,流淌,滴落 合格 4 拉力,N/50mm 纵向≥450 796 合格 横向743 合格 5 最大拉力时 延伸率,% 纵向≥30 38 合格横向46 合格 6 低温柔度-18℃,无裂纹-18℃,无裂纹合格 7 撕裂强度,N 纵向≥250 500 合格 横向443 合格 备注: 批准:审核:编制: 检验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中国建材院房建材料与混凝土实验楼邮编:100024 说明 1.本报告无中心“测试检验章”和骑缝章无效。 2.本报告无编制、审核、批准签字无效。 3.本报告涂改无效。 4.未经本中心书面批准,检验报告复制无效(完整复制除外)。 5.对本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中心提出,逾期怒不受理。 6.委托检验仅对来样负责。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报告编号方法

试验检测报告编号方法 一、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报告编号原则 1、统一采用编码编号的方法,标准试验报告及原材料(产品)试验报告编号采用三位编码+流水号,工程实体检测(现场检测)试验报告编号采用四位编码+流水号。 1位编码:合同段号;第第2位编码:检测类别分类,分标准试验、原材料(产品)、工程实体检测(现场检测)三个类别。 第3位编码:对于标准试验部分为标准试验种类;对于原材料(产品)部分为原材料(产品)品种;对于工程实体检测则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名称划分。 第4位编码:工程实体检测项目。 2、总监办中心试验室和高监办试验室的试验报告(包括验证试验及抽样试验等)编号,在上述编号前面加“J.”。 二、标准试验报告编号方法及示例1、编号方法:第1位编码+第2位编码+第3位编码+流水号。流水号按试验报告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确定。 2、下列试验报告的编号均应采用标准试验报告的编号方法: ⑴土工击实标准试验报告 ⑵水泥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1 ⑶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⑷水泥浆配合比试验报告⑸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试验报告⑹路

面结构层(底基层、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 ⑺路面结构层(沥青面层)配合比试验报告 ⑻路面稀浆封层和微表处配合比试验报告、标准试验报告编号示例:3示例1:第TL01合同段2009年-2010年土样击实标准试验报告共15份,其中第3份报告的形成时间为2009年11月12日,第14份报告的形成时间为2010年4月6日。则根据编号方法第3份土样击实标准试验报告编号为:TL1-B-JS-3,第14份报告编号为:TL01-B-JS-14。 示例2:第TL03合同段C50砼配合比试验报告,形成时间为2009年12月20日,按时间顺序排列第6。则此试验报告编号为: TL03-B-HNT-6。监理对该报告进行了验证试验,验证试验报告编号为J.TL03-B-HNT-6。 示例3:第TL04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有两份,形成时间分别为2010年10月12日、2010年10月25日,则根据编号方法确定配合比试验报告分别为:TL04-B-JC-1,TL04-B-JC-2。示例4:第TL04合同段沥青中面层配合比目标配合比报告形成2 时间为2011年2月10日,生产配合比报告形成时间为2011年2月20日,则生产配合比试验报告编号为TL04-B-ZMC-2。 三、原材料(产品)试验报告编号方法及示例 1、原材料(产品)试验报告编号方法同标准试验报告的编号方法。即编号方法为:第1位编码+第2位编码+第3位编码+流水号。流

乳化沥青实验的各项指标

乳化沥青实验的各项指标及其检测
江阴市鑫路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唐炜
表征乳化沥青和乳化改性沥青主要技术性能的指标有两个: 一是表征乳状液物理力学性 能的指标;二是表征路用性能的蒸发残留物性质指标。 1、实验用乳化沥青的制作 ① 实验设备 小试可用 JM-5 乳化沥青实 中试可用 JM-30 乳化沥青实 专业实验室可用 JM-30A 乳 验机 验机 化沥青实验机
手工配比,循环过磨出料 调速配比,一次过磨出料 ② 实验数据(维实伟克实验室)
自动计量配比,一次过磨

2、筛上剩余量及其检测 剩余量包括粗颗粒、结皮和结块。粗颗粒、结皮和结块造成喷洒设备的堵塞,或与集料 拌合不均,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其来源是:机械分散的效果不好沥青颗粒粗大;乳化的效果 不好,形成结皮及沉淀。所以从筛上剩余量可以看出乳化剂或乳化机械性能的好坏、配方或 工艺是否合理。 试验要在乳液完全冷却或基本消泡后进行,把规定数量的乳液徐徐注入 1.18mm( 或 1.20mm)筛孔的筛中过滤,求出筛上残留物占乳液质量的百分比,以此来判定乳液的质量。 3、蒸发残留物含量及其试验 把乳化沥青中的水蒸发掉,留下的沥青(包含微量的助剂)叫蒸发残留物。沥青是乳液中 实际要有的成分,从节省运输费用、降低助剂(乳化剂、稳定剂等)的生产成本考虑,乳液中 的沥青含量应高些;但是乳液的浓度高,增加了沥青颗粒碰撞、凝聚的机会,所以从乳液的 贮存稳定性角度考虑,乳液中沥青的含量应低些;再一方面乳液的浓度影响乳液的粘度,而 从施工角度考虑,特定场合应用的乳液,粘度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粘度过大会影响渗透 性,年度过低会使乳液流失,因此乳液中的沥青含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必须保持在规 定范围内。 一般的乳液蒸发残留物在 50%~62%之间, 根据具体使用场合, 参见有关的乳化沥青和改 性乳化沥青技术标准。 将一定量的乳液加热脱水后,残留物占乳液的百分比即蒸发残留物含量。 4、粘度及其试验 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季节和路面结构,对沥青乳液粘度的要求不同,透层油要求粘度 低些,否则渗不下去,贯入式路面工程中要求粘度大些,否则一下子流下去了,上面的砂石 料没有足够的沥青裹覆层;高温下粘度太低容易快裂。低温下粘度太高容易慢凝等等,不恰 当的乳液粘度会给路面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我国乳液的粘度的表达方法与国外有所不同。我国公路界普遍采用道路标准粘度。以一 定量的乳液在规定的温度下通过规定直径的小孔所需要的时间(s)表达。道路标准粘度的代 号 CT.d(T 为试验温度,℃;d 为孔径,mm)如 C25.3 为 50mL 乳液在 25℃条件下,经 3mm 孔流出。 国外普遍采用恩氏粘度计测定乳液粘度,恩格拉粘度的测定方法是:50mL 乳液在 25℃条件 下,经 2.9mm 孔流出所需的秒数与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在相同条件下流出所需秒数的比值,用 EV 表示。美国多采用赛波特粘度计测定乳液粘度,在国内一些国际招标工程中,也有提出赛 比特粘度指标的。 上述三种粘度的换算关系分别为: C25.3=5.9+2.47EV EV=0.28VS 式中:C25.3—道路标准粘度; EV—恩格拉粘度; VS—赛波特粘度。 5、储存稳定性及其试验 沥青乳状液是一个不稳定体系,受乳化剂、助剂、沥青微粒尺寸、外界温度、湿度等因 素的影响,乳液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絮凝、沉淀和分离,从而影响乳液的施工性 能和应用效果。 把乳液试样在特制的量筒中静置所需天数后,分别取出一定量的上下层乳液,求出所含 沥青的百分数之差,表示了乳液的储存稳定性。标准规定的要求是静置 5d 的蒸发残留物含 量小于 5%;美国 ASTM 标准的规定是静置 24h,上下层沥青含量之差小于 1%为合格。 6、破乳速度极其试验 破乳速度决定了乳液对于各种施工方法的适应性。乳液的破乳速度是否合适,对工程质 量的影响很大。但是乳液的破乳速度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使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操作规程

预铺/湿铺防水卷材操作流程 根据当班生产任务,从库房领取相应数量的以下材料 1.1 SBS胶 1.2 滑石粉 1.3 自粘油 1.4 硅油膜 1.5 纸管 1.6 包装袋及封口胶带 沥青从沥青池和溶化池中抽取,生产前应检查沥青的量是否可供连续生产,若量不足低于最低库存量时,应及时通知生产部。 1 / 25

锅炉房操作流程 2.1 打开导热油管线上10﹟沥青池﹑100﹟沥青池及其他需要加热设备和阀门,打开导热油进﹑出总阀,关闭短路阀。 2.2 打开鼓风机﹑引风机门并调至正确位置,合上电源,启动循环泵。 2.3 上碳后开启引风﹑鼓风装置,给导热油升温加热,并将其温度控制在240℃—290℃之间,生产过程中根据情 况调节温度,和生产车间互相配合,以满足生产需要。 2.4 注意监控导热油的出油﹑回油的温度﹑压力﹑压差等,并每隔1h填写一次工艺参数。油温进﹑出口温差应 控制在 10℃以上,压差应保持在100Kpa左右,当热源利用率较低时,可打开短路阀。 2.5 停产待机前1h应逐渐降低油温,当油温降至80℃以下时,可关循环泵,关闭系统。将炉膛内火退去或用湿 煤搭好。 2.6 整理生产记录,签字后交于生产部。 2 / 25

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3.1 导热油首次升温或混入生油时,升温不宜太快,否则会导致油中水份气化太快而造成导热油从气阀逸出, 造成事故及损失。 3.2 停电短时不能及时恢复时,应退去炉内火源,并打开回油阀,将高位槽中冷油压入炉内,将高温导热油 置换至低位槽中,注意不能将高位槽中油放完,否则会引入空气。 3.3 工作中遇到有高温报警或低位报警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果断措施并记录,以便备查。 3.4 循环泵工作中有异常时,应立即停用请人维修并启用备用泵。 3.5 炉渣用水侵灭再倒入指定地点堆放。 3.6 定期、不定期保养设备,给各传动部位补充高温润滑酯。 3.7 下班前用余热给职工烧好浴室用水、保证热水供应。 3 / 25

01防水卷材原始记录

01防水卷材原始记录

防水卷材试验原始记录 委托单位:产品名称:委托日期:仪器设备:试验日期:依据标准: 低温柔性 技术要求 序号正面弯曲反面弯曲温度,精度0.5℃-15℃ 保持时间1h± 5min 起10:15 1 无裂缝无裂缝 止10:17 2 无裂缝无裂缝 轴直径mm 30 3 无裂缝无裂缝 弯曲时间s ≤10 4 无裂缝无裂缝 角度°180 5 无裂缝无裂缝 耐热性(℃) 技术要求是否滑动、流淌、滴落温度,±2℃60℃试件1 试件2 试件3 保温时间 2h±2min 起9:30 否否否 止11:31 不透水性 技术要求滤纸颜色是否变化 温度23±5℃℃23℃试件1 试件2 试件3 压力kPa 30kPa 无变色无变色无变色保压时间 24h±1h 起15:10 止15:00 裤形撕裂强度 技术要求试件1 试件2 试件3 中位数撕裂强度(kN/m) (100±10)mm/min (23±2)℃ 厚度(mm) 2.2 2.0 2.1 2.1 最大最小中位数 拉力(N) 48.5 48.1 48.8 48.5 24 22 23 厚度 技术要求试件1 试件2 试件3 试件4 试件5 平均值 (mm)测头 直径10mm 压力20kPa 5.12 5.16 5.20 5.11 5.12 试件6 试件7 试件8 试件9 试件10 5.1 5.09 5.12 5.13 5.11 5.10 单位面积质量质量记录 精确到 试件m1 试件m2 试件m3 单位面积质量(kg/m2) 95.2 96.8 96.0 9.6 低温弯折性 技术要求/临界弯折温度 横向是否出现裂纹纵向是否出现裂纹 试件1 试件2 试件3 试件4 温度℃-20℃ 保温时间 1h 起-25℃否否否否 止-30℃是是是是 弯曲时间s ≤1 -35℃是是是是 保持时间s 1 -40℃是是是是 拉伸性能 横向纵向 序 号 拉力 (N/50mm) 断裂(最大拉力)伸长率(%) 拉力(N/50mm) 断裂(最大拉力)伸长率(%) 原始标标距伸长率原始标标距伸长率 1 210 10 2 109 6.86 218 105 11 3 7.62 2 216 104 110 5.77 221 102 109 6.86 3 202 101 108 6.93 225 10 4 110 5.77

见证取样记录表范例课件.doc

见证取样记录表 工程名称:编号: 样品名称钢筋取样地点工地 取样部位三层 取样数量取样日期 见证记录 将进场的φ6.5 、φ8、φ10 的同一批号的盘条钢筋中,从中随机抽取两盘,将端部500 ㎜去掉后,从每盘中随机截取一根拉伸件:500 ㎜长;一根冷弯件:300 ㎜;作为 1 组试件,送试验室试验。 将进场的φ12、φ1 4、φ16 各规格的同一批号的直条钢筋中,从中随机抽 取2 根钢筋,将端部500 ㎜去掉后,从每根钢筋中截取一根拉伸件500 ㎜长;一根冷弯件300 ㎜;共2 根长件,2 根短件,作为 1 组试件,送试验室试验。 取样人签字,印章: 见证人签字,印章: 填制日期: 备注

见证取样记录表 工程名称:编号: 样品名称钢筋取样地点工地 取样部位主体一至三层 取样数量取样日期 见证记录 将进场的Φ12、Φ1 4、Φ16、Φ18、Φ20、Φ22、Φ25 各规格的同一批号的直条钢筋中,从中随机抽取 2 根钢筋,将端部500 ㎜去掉后,从每根钢筋中 截取一根拉伸件500 ㎜长;一根冷弯件300㎜;共2 根长件,2 根短件,作为 1 组试件,送试验室试验。 取样人签字,印章: 见证人签字,印章: 填制日期: 备注

见证取样记录表 工程名称:编号: 样品名称钢筋取样地点工地 取样部位基础、架空层 取样数量取样日期 见证记录 将进场的φ1 2、φ14、φ1 6、φ25、φ18、φ20、φ22 各规格的同一批号的直条钢筋中,从中随机抽取 2 根钢筋,将端部500 ㎜去掉后,从每根钢筋中 截取一根拉伸件500 ㎜长;一根冷弯件300㎜;共2 根长件,2 根短件,作为 1 组试件,送试验室试验。 取样人签字,印章: 见证人签字,印章: 填制日期: 备注

乳化沥青三大指标[1]

沥青乳化三大指标的检测方法 一、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T0651-1993 ) 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乳化沥青中加热脱水后残留沥青的含量。 2 仪具与材料2.1 试样容器:容量1500mL,高约60mm,壁厚0.5mm~1mm 的金属盘,也可用小铝锅或瓷蒸发皿代替。2.2 天平:感量不大于1g。2. 3 烘箱:装有温度控制器。2. 4 电驴或燃气炉:有石棉垫。2. 5 玻璃棒。2. 6 其他:温度计、溶剂、洗液等。3 方法与步骤3.1 将试样容器、玻璃棒等洗净、烘干并称其合计质量(m1)。3.2 在试样容器内称取搅拌均匀的乳化沥青试样300g±1g,称取容器、玻璃棒及乳液的合计质量(m2),准确至1g。 3.3 将盛有试样的容器连同玻璃棒一起置于电炉或燃气炉(放有石棉垫)上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其加热温度不应致乳液溢溅,直至确认试验中的水分已完全蒸发(通常需20~30min),然后在163℃±3.0℃温度下加热1min。 3.4 取下试样容器冷却至室温,称取容器、玻璃棒及沥青一起的合计质量(m3),准确至1g。4 计算乳化沥青试样的蒸发残留物含量按式(1)计算,并以整数表示。Pb= (m3- m1/ m2- m1)×100 (1) 式中:Pb—乳化沥青中沥青含量,%;m3—试样容器、玻璃棒合计质量,g;m2—试样容器、玻璃棒及乳液的合计质量,g;m1—试样容器、玻璃棒及残留物合计质量,g; 5 报告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4%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6 精密度或允许差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4%;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8%。

地下室防水隐蔽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祥龙·天骄华城编号 隐检项目1#地下防水层隐检日期年月日 隐检部位基础底板卷材防水层(A-R/1-19轴) 隐检依据:施工图图号:建施-19 主要材料名称及规格型号:河南金拇指SBSIPYPE4 7.5 隐检内容: 1、防水卷材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复试报告(复试报告:14021000168)。 2、基层清理干净,基层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光滑、不起砂、不起皮、无松动块体,满足施工 条件。 3、阴阳角细部600mm宽附加层,满铺防水卷材两层,层间满粘; 4、卷材长短边搭接为100mm;上下两层卷材长向搭接错开1/2幅宽,短边接缝错开大于500mm。 5、细部处理符合要求。 隐检内容已作完,请予以检查。 检查结论: 防水卷材规格、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卷材铺设方式、阴阳角处理,搭接密封处理等符合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搭接尺寸正确,无扭曲、空鼓、皱折损伤。 □同意隐蔽□不同意隐蔽,修改后复查 签字栏施工单位许昌中房建筑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员专业工长 监理或 建设单位 许昌方宇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专业工程师

工程名称祥龙·天骄华城编号 隐检项目1#地下防水层隐检日期年月日 隐检部位地下室外墙卷材防水层(A-R/1-19轴) 隐检依据:施工图图号:建施-19 主要材料名称及规格型号:河南金拇指SBSIPYPE4 7.5 隐检内容: 1、防水卷材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复试报告(复试报告:14021000168)。 2、基层清理干净,基层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光滑、不起砂、不起皮、无松动块体,满足施工条件。 3、阴阳角细部600mm宽附加层,满铺防水卷材两层,层间满粘; 4、卷材长短边搭接为100mm;上下两层卷材长向搭接错开1/2幅宽,短边接缝错开大于500mm。 5、细部处理符合要求。 隐检内容已作完,请予以检查。 检查结论: 防水卷材规格、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卷材铺设方式、阴阳角处理,搭接密封处理等符合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搭接尺寸正确,无扭曲、空鼓、皱折损伤。 □同意隐蔽□不同意隐蔽,修改后复查 签字栏施工单位许昌中房建筑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员专业工长 监理或 建设单位 许昌方宇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专业工程师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物理性能检测原始记录

XXXXXXXX 有限公司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物理性能检测原始记录 XX-Q-D19(7.5.5)-03-2008 审核: 日期: 检验: 日期: 产品名称: 产品标记: 生产班组: 数量: 检验依据: 生产日期: 批号: 温度: ℃ 湿度: % 拉力及延伸率(使用主要仪器 ) 可溶物含量(使用主要仪器: ) 序号项目 纵向 横性 编号 1 2 3 最大峰拉力N/50mm 最大峰时 延伸率% 次高峰拉力N/50mm 次高峰拉力时延伸率% 最大峰拉力N/50mm 最大峰时延伸率% 次高峰拉力N/50mm 次高峰拉力时延伸率% 萃取前滤纸包重g 1 萃取后滤纸包重g 2 可溶物重量g 3 可溶物含量g/㎡ 4 平均g/㎡ 5 不透水性(使用主要仪器:) 平均 压力( )Mpa 1 2 3 结果 低温柔性(使用主要仪器: ) 保持时间()min 不透水□ 透水□ 不透水□ 透水□ 不透水□ 透水□ 弯板半径(mm ): 温度℃: 冷冻液放置时间min : 结果 上表面 裂缝□ 无裂缝□ 裂缝□ 无裂缝□ 裂缝□ 无裂缝□ 裂缝□ 无裂缝□ 裂缝□ 无裂缝□ 下表面 裂缝□ 无裂缝□ 裂缝□ 无裂缝□ 裂缝□ 无裂缝□ 裂缝□ 无裂缝□ 裂缝□ 无裂缝□ 耐热性(使用仪 器: ) 温度( )℃ 保持时间( )h 结果 卷材下表面沥青涂盖层厚mm (使用主要仪器: ) 1 2 3 平均 结果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渗油性(张数 ) (使用仪器) 温度( )℃ 保持时间( )h 结果 取样编号: 单位面积质量kg/㎡: 厚度mm: 首检 宽度mm : 长度m : 面积㎡: 复检 备注

乳化沥青报告

报告编号LQ-2014-030 总页数8 出示页数 3 检验报告 试验项目:乳化沥青PC-3检验 工程名称:涟源市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BT项目道路工程委托单位: 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检测单位:娄底市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 报告日期:二0一四年六月十六日

注意事项 1、本报告适用“监督检验、委托检验、现场检验”; 2、首页检验类别:应分别填写“监督检验”、“委托检验”、“现场检验”; 3、报告无计量认证章、资质等级识别章和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4、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计量认证章和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5、报告无编制、审核、批准人签章无效; 6、报告涂改无效; 7、凡检测项目及频率没有达到《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规定的,不对被检工程做整体评价;送检的试验检测结果只对样品负责。 8、对检验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级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的质量监督部门安排复检并作出复检结论; 9、对违法出具检验报告的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地址:娄底市乐评西街3号邮政编码:417000

娄底市交通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 检验报告 LQ-2014-030 样品名称道路沥青 规格型号乳化沥青PC-3 用途粘层 生产地址样品编号2013054A 检测地点试验检测中心环境状况详见原始记录检验依据JTG F40-2004 样品状态桶装、完好委托单位涟源市公路局沥青搅拌站送样人岳喜 样品数量4kg 见证人/ 委托日期2014.6.12 检验日期2014.6 抽样地点送检抽样人/ 检测验目破乳速度、粘度、筛上残留物、蒸发残留物溶解度、粒子电荷、粘附性、贮存稳定性(5d) 检验结果见本报告第3页(试验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检验结论 委托单位送检的乳化沥青PC-3样品,经本中心检测,试验结论如下: 所检破乳速度、粘度、筛上残留物、蒸发残留物溶解度、粒子电荷、粘附性、贮存稳定性(5d)技术指标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乳化沥青PC-3的技术要求。 (检验单位公章) 签发日期:2014年6月16日 备 注 批准:审核:编制: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DOC)

SBS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 根据当班生产任务,从库房领取相应数量的以下材料 1.1 SBS胶 1.2 滑石粉 1.3 自粘油 1.4 硅油膜 1.5 纸管 1.6 包装袋及封口胶带 沥青从沥青池和溶化池中抽取,生产前应检查沥青的量是否可供连续生产,若量不足低于最低库存量时,应及时通知生产部。

锅炉房操作流程 2.1 打开导热油管线上10﹟沥青池﹑100﹟沥青池及其他需要加热设备和阀门,打开导热油进﹑出总阀,关闭短路阀。 2.2 打开鼓风机﹑引风机门并调至正确位置,合上电源,启动循环泵。 2.3 上碳后开启引风﹑鼓风装置,给导热油升温加热,并将其温度控制在240℃—290℃之间,生产过程中根据情 况调节温度,和生产车间互相配合,以满足生产需要。 2.4 注意监控导热油的出油﹑回油的温度﹑压力﹑压差等,并每隔1h填写一次工艺参数。油温进﹑出口温差应 控制在 10℃以上,压差应保持在100Kpa左右,当热源利用率较低时,可打开短路阀。 2.5 停产待机前1h应逐渐降低油温,当油温降至80℃以下时,可关循环泵,关闭系统。将炉膛内火退去或用湿 煤搭好。 2.6 整理生产记录,签字后交于生产部。

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3.1 导热油首次升温或混入生油时,升温不宜太快,否则会导致油中水份气化太快而造成导热油从气阀逸出, 造成事故及损失。 3.2 停电短时不能及时恢复时,应退去炉内火源,并打开回油阀,将高位槽中冷油压入炉内,将高温导热油 置换至低位槽中,注意不能将高位槽中油放完,否则会引入空气。 3.3 工作中遇到有高温报警或低位报警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果断措施并记录,以便备查。 3.4 循环泵工作中有异常时,应立即停用请人维修并启用备用泵。 3.5 炉渣用水侵灭再倒入指定地点堆放。 3.6 定期、不定期保养设备,给各传动部位补充高温润滑酯。 3.7 下班前用余热给职工烧好浴室用水、保证热水供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