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试验原始记录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试验原始记录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试验原始记录

安庆市诚风工程质量检测所CFZJ JL WFS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

试验原始记录

审核:试验:

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实验名称: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RFPA软件,熟悉软件界面,了解软件用途。 2.掌握软件RFPA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3.了解岩石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的破碎情况。 4.掌握RFPA软件模拟岩石单轴压缩的过程。 二实验步骤: 1、熟悉RFPA软件界面,了解软件个部分的作用。见图1-1: 图1-1 2、运用软件进行相关试验 (1)试验模型 试样模型尺寸100mm×50mm ,网个划分为100×100个基元。采用平面应力问题,整个加载过程通过位移加载方式。力学性质参数如下表: 表2-1

(2)网格划分和参数赋值 网格的划分以及其他参数的赋值见下图2-1,2-2: 图2-1 岩石试件及参数设定值 图2-2 岩石试件参数设定 (3)边界条件和控制条件的选定 点击主面板上的控制键Boundary conditions,进行设置边界条件,其具体数据如

图2-3: 图2-3 加载力的数值设置 打开主面板上的Built,选择Control Information进行完成这个实验的步骤设置,具体数据如图2-4: 图2-4 加载步数设定 (4)计算过程以及结果分析 压缩破裂过程见图2-5:

图2-5压缩破裂过程

结果曲线分析,N-S曲线见图2-6 图2-6N-S曲线 从数值试验得到的载荷-位移全过程曲线再现了如下基本的岩石力学性质 ○1.线性变形阶段。在加载的初期,载荷-位移曲线几乎是线性的。 ○2.非线性变形阶段。当载荷达到试件最大承载能力的50%左右时,试件的变形开始偏离线性,部分基元破坏。 ○3.软化阶段。当达到最大载荷之后,使试件进一步变形的载荷越来越小,进入弱化阶段,直至试件产生宏观破坏。 三实验结论及体会 试验数值表明,试件在破坏过程中,开始出现许多小裂纹,再进一步加载的条件下,试件中突发性地出现了由一系列小张裂纹汇集成的一个剪切带。载荷的宏观破裂带是由宏观剪切应力带中的大量细观拉伸微破裂汇聚形成的。同时,试件的宏观破坏并非发生在试件达到峰值应力的瞬间,而是在试件所受的载荷达到峰值应力以后的某个应力降之后。这个结果表明,岩石介质在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之后,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实验五__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实验五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岩石单轴压缩是指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强度、变形和破坏特征。通过该实验掌握岩石单轴压缩实验方法,学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的计算方法;了解岩石单轴压缩过程的变形特征和破坏类型。 二.实验设备、仪器和材料 1.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 2.游标卡尺,精度0.02mm; 3.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及百分表架; 4.YE-600型液压材料试验机; 5.JN-16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6.电阻应变片(BX-120型); 7.胶结剂,清洁剂,脱脂棉,测试导线等。 三.试样的规格、加工精度、数量及含水状态 1. 试样规格:采用直径为50 mm,高为100 mm的标准圆柱体,对于一些裂隙比较发育的试样,可采用50 mm×50 mm×100 mm的立方体,由于岩石松软不能制取标准试样时,可采用非标准试样,需在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2. 加工精度: a 平行度:试样两端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得大于0.1mm。检测方法如图5-1所示,将试样放在水平检测台上,调整百分表的位置,使百分表触头紧贴试样表面,然后水平移动试样百分表指针的摆动幅度小于10格。 b 直径偏差:试样两端的直径偏差不得大于0.2 mm,用游标卡尺检查。 c 轴向偏差:试样的两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检测方法如图5-2所示,将试样放在水平检测台上,用直角尺紧贴试样垂直边,转动试样两者之间无明显

缝隙。 3.试样数量: 每种状态下试样的数量一般不少于3个。 4.含水状态:采用自然状态,即试样制成后放在底部有水的干燥器内1~2 d ,以保持一定的湿度,但试样不得接触水面。 四.电阻应变片的粘贴 1.阻值检查:要求电阻丝平直,间距均匀,无黄斑,电阻值一般选用120欧姆,测量片和补偿片的电阻差值不超过0.5Ω。 2.位置确定:纵向、横向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试样中部,纵向、横向应变片排列采用“┫”形,尽可能避开裂隙,节理等弱面。 3.粘贴工艺:试样表面清洗处理→涂胶→贴电阻应变片→固化处理→焊接导线→防潮处理。 五.实验步骤 1. 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试样编号,并对岩石试样的颜色、颗粒、层理、 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等进行描述。 2. 检查试样加工精度。并测量试样尺寸,一般在试样中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测量直径计算平均值。 3. 电阻应变仪接通电源并预热数分钟后, 连接测试导线,接线方式采用公 1—百分表 2-百分表架 3-试样 4水平检测台 图5-1 试样平行度检测示意图 1—直角尺 2-试样 3- 水平检测台 图5-2 试样轴向偏差度检测示意图 图5-3 电阻应变片粘贴

单轴抗压试验

实验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岩石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称为单轴抗压强度。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实验是研究岩石性质的最基本的方法。通过本实验, 要了解标准试件的加工机械、加工过程及检测程序,掌握岩石单向抗压强 度的测试过程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工具 (1)试件加工机械。钻石机或车床、锯石机、磨石机或磨床。 (2)检验工具。水平检测台、百分表架及百分表、游标卡尺(精度0.02mm)、直角尺。 (3)材料试验机。 三、实验原理

垂直或平行岩层层理方向对试块进行加载,试件的破坏载荷与试件的横载面积之比即为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 四、实验步骤 (1)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岩样编号,对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描述,并填入记录表内。 (2)检查试件加工精度,测量试件尺寸(应在试件高度中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测量其直径,取算术平均值)填入记录表内。 (3)选择材料实验机度盘时,一般应满足下式: 0.2P0

实验五岩石单轴压缩实验DOC

实验五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一. 实验目的 岩石单轴压缩是指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强度、变形和破坏特征。通过该实验掌握岩石单轴压缩实验方法,学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的计算方法;了解岩石单轴压缩过程的变形特征和破坏类型。 二.实验设备、仪器和材料 1.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 2.游标卡尺,精度0.02mm; 3.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及百分表架; 4.YE-600 型液压材料试验机; 5.JN-16 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6.电阻应变片(BX-120型); 7.胶结剂,清洁剂,脱脂棉,测试导线等。 三. 试样的规格、加工精度、数量及含水状态 1.试样规格:采用直径为50 mm高为100 mm的标准圆柱体,对于一些裂隙比较发育的试样,可采用50 mnrK 50 mnrK 100 mm的立方体,由于岩石松软不能制取标准试样时, 可采用非标准试样,需在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2. 加工精度: a 平行度:试样两端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得大于 0.1mm 检测方法如图5-1所示,将 试样放在水平检测台上,调整百分表的位置,使百分表触头紧贴试样表面,然后水平移动 试样百分表指针的摆动幅度小于10格。 b 直径偏差: 试样两端的直径偏差不得大于 0.2 mm,用游标卡尺检查。 c 轴向偏差: 试样的两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检测方法如图 5-2所示,将试样放 在水平检测台上,用直角尺紧贴试样垂直边,转动试样两者之间无明显缝隙。 3. 试样数量:每种状态下试样的数量一般不少于 3个。 4. 含水状态:采用自然状态,即试样制成后放在底部有水的干燥器内 1?2 d ,以保持 一定的湿度,但试样不得接触水面。 纵向、横向应变片排列采用“T”形,尽可能避开裂隙,节 理等弱面。 3. 粘贴工艺:试样表面清洗处理一涂胶一贴电阻应变片一固化处理一焊接导线一防潮 四.电阻应变片 1.阻值 检查- 克电 阻丝平 阻值一般选用 120欧姆, 测量片和补偿片的电阻差值不超过 0.5 Q o 1—百分表2-百分表架3-试样4 1—直角尺2-试样 2.位置确定:纵向、横向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试样中部, 的粘贴 F 直,间距均匀,无黄斑, 3-水平检测台

防水涂料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 20页作业指导书 (防水涂料) 主题:聚氨酯防水涂料制作日期: 2017年11月27日 第一章聚氨酯防水涂料 1.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依据标准 GB/T 19250-2013《聚氨酯防水涂料》 GB/T 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 528-2009/ISO 37:200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1.3仪器设备 (1)HD-10测厚仪 (2)电动油毡不透水仪 (3)LD-5电子式拉力试验机 (4)DWX-200-40低温试验箱 (5)DWZ-120低温弯折仪 (6)HNY-2S远红外电热恒温干燥箱 (7)涂膜模具 (8)SG-ZY-D/E制样机

第 2 页 共 20页作业指导书 (防水涂料) 主题:聚氨酯防水涂料制作日期: 2017年11月27日1.4组批规则 以同一类型的15t产品为一批,不足15t也作为一批。 1.5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1.5.1试验项目 (1) 固体含量 (2) 拉伸性能 (3) 低温弯折性 (4) 不透水性 (5) 表干时间 (6) 实干时间 (7) 吸水率 1.5.2 试验方法 1.5. 2.1 试样准备 试验前样品及所用试验器具应在标准试验条件[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下至少放置24h。 1.5. 2.2 固体含量 将样品充分搅匀后,取(10±1)g的样品倒入已干燥称量的直径65mm±5mm的培养皿(m0)中刮平,立即称量(m1),然后在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