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1工业纯碱(Na2CO3)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实验1工业纯碱(Na2CO3)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实验1工业纯碱(Na2CO3)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实验1工业纯碱(Na2CO3)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实验一工业纯碱(Na2CO3)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复分解反应及盐类的不同溶解度制备无机化合物的方法。

2.掌握温控、灼烧、减压过滤及洗涤等操作。

3.进一步巩固酸碱平衡和强酸滴定弱碱的理论及滴定分析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1.Na2CO3的制备原理

Na2CO3的工业制法是将NH3和CO2通人NaCl溶液中,生成NaHCO3,经过高温灼烧,失去CO2和H2O,生成Na2CO3,反应式为

NH3+CO2+H2O+NaCl ══ 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2.产品纯度分析与总碱度的测定原理

常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总碱度来检测产品的质量。以HCl标准溶液作为滴定剂,滴定反应式如下

CO2↑+H2O

反应生成的H2C03其过饱和的部分分解成CO2逸出,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 pH为3.8~3.9,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标液滴定至橙色(pH≈4.0)为终点。

三、仪器药品

仪器:恒温水浴锅循环水真空泵烧杯(250mL)布氏漏斗蒸发皿量筒(100mL)干燥器台天平分析天平容量瓶(250mL)移液管(25mL)锥形瓶(250mL)酸式滴定管

药品:NaCl(固) NH4HCO3 (固)·L-1 HCl 甲基橙指示剂(1g·L-1)

无水Na2C03(AR)

四、实验步骤

1.Na2CO3的制备

(1) NaHCO3中间产物的制备

取25mL含25%纯NaCl的溶液于小烧杯中,放在水浴锅上加热,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同时称取NH4HCO3固体(加以研磨)细粉末10g,在不断搅拌下分几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加完

NH4HCO3固体后继续充分搅拌并保持在此温度下反应20min左右,静置5min后减压过滤,得到NaHCO3晶体。用少量水淋洗晶体以除去黏附的铵盐,再尽量抽干母液。

(2)Na2CO3制备

将上面制得的中间产物NaHCO3放在蒸发皿中,置于石棉网上加热,同时必须用玻璃棒不停地翻搅,使固体均匀受热并防止结块。开始加热灼烧时可适当采用温火,5min后改用强火,大约灼烧0.5h左右,即可制得干燥的白色细粉状Na2CO3产品。放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在台秤上称量并记录最终产品Na2CO3的质量。

(3)产品产率的计算

根据反应物之间的化学计量的关系和实验中有关反应物的实际用量,确定产品产率的计算基准,然后计算出理论产量m理论及产品产率。

本实验用纯NaCl为原料,其纯度以100%计算。

2.Na2CO3 (产品)中总碱度的分析

(1) ·L-1HCl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无水Na2CO3三份,分别放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约30mL水使之溶解,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记下所消耗HCl 溶液的体积,计算每次标定的HCl溶液浓度,并求其平均值及各次的相对偏差。

(2)总碱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自制的Na2CO3产品于烧杯中,加入少量水使其溶解,必要时可稍加热以促进溶解。冷却后,将溶液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平行移取试液三份于250mL 锥形瓶中,加20mL水及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记下所消耗HCl溶液的体积,计算各次测定的试样总碱度(以Na2CO3%表示),并求其平均值及各次的相对偏差。

五、注意事项

1、NH4HCO3固体粉末不能一次性加入NaCl的溶液中。

2、NaHCO3加热分解时应注意经常翻搅。

六、问题与思考

1、本实验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产品的产量影响产品纯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一般酸式盐的溶解度比正盐要大,而NaHCO3的溶解度为什么比Na2CO3小

3、无水Na2CO3如保存不当,吸收了少量水分,对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有什么影响 Na2CO3

基准试剂使用前为什么要在270~300℃下烘干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标定有何影响

4、测定总碱度的试样如果不是干基试样,并含有少量NaHCO3,测定结果与干基试样比较,会有何不同为什么

5、标定HCl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哪些测定总碱度应选用何种为什么

6、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工业碱,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为何是测定总碱度为什么应滴定至指示剂呈橙色即为终点

七、性状、用途与标准

1、性状

外观为白色粉末或细粒结晶,味涩。分子量,相对密度d25 ,熔点851℃。易溶于水,在℃其溶解度最大(100g水)。水溶液呈碱性,有一定的腐蚀性。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与二氧化碳,并结成硬块。

2、用途

是基本化工原料之一,用途广泛。绝大多数用于工业,主要是轻工、建材、化学工业(如苛化烧碱、硝酸钠、合成洗涤剂、环氧树脂、硬水的软化、石油的精炼等),其次是冶金、石油、国防、医药和其他工业。同时还广泛用于造纸、肥皂、纺织及印染、制革、食品、医药、照相的轻工业。

3、标准

国家标准:工业级 GB210-1992

合格

指标名称优等品一等品

总碱量(以Na2CO3计)% ≥

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 ≤

铁(Fe)含量% ≤

水不溶物含量% ≤

烧失量% ≤

工业控制网络实验报告

工业控制网络实验报告 班级:信科14-4班 姓名:温华强 学号:08143080

实验四 S7-200与S7-300(S7-400)的以太网通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STEP 7 Micro/WIN32软件; 2.学会如何使用以太网建立S7-200与S7300之间的通讯; 3.掌握S7-200与S7300之间的以太网通讯是如何进行的; 二、实验必备条件 1.带有STEP 7和STEP 7 Micro/WIN32(版本 3.2 SP1以上)软件的编程设备; 2.PC/PPI 电缆和PC适配器或者 CP5611/5511/5411 和MPI电缆; 3.一个CPU22X,符合以下类型要求: CPU 222 Rel. 1.10 或以上、CPU 224 Rel. 1.10 或以上、CPU 226 Rel. 1.00 或以上、CPU 226XM Rel. 1.00 或以上; 4.一个CP243-1,订货号为 6GK7 243-1EX00-0XE0; 5.一个HUB和网络电缆或者以太网直连电缆; 6.一套 S7-300/400 PLC 包括以下器件:电源、CPU、CP343-1或CP443-1 三、实验步骤 1.将CP243-1配置为CLIENT。使用STEP 7 Micro/WIN32中的向导程序。在命令菜单中选择Tools--> Ethernet Wizard。 2.点击Next>按钮,系统会提示您在使用向导程序之前,要先对程序进行编译。点击Yes编译程序。

3.在此处选择模块的位置。在线的情况下,您也可以用Read Modules按钮搜寻在线的CP243-1模块。点击Next>按钮。 4.在此处填写IP地址、子网掩码、通讯类型,点击Next>按钮。

碳酸钠纯碱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碳酸钠 GB 210-92代替GB 210-89 GB2368-2373-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碳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纳。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 分子式:Na2CO3 相对分子质量:105.99(按1987年国际相对原子量) 2 引用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 3040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 3050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 GB 3051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 6003 试验筛 GB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 6682 实验室用水规格 GB 8946 塑料编织袋 GB 8947 复合塑料编织袋 GB 10454 柔性集装袋

GSB G12 001 工业碳酸钠国家标准样品 3 产品分类 工业碳酸钠分为三种类别: Ⅰ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适用于制造显象管玻壳、浮法玻璃、光学玻璃等。 Ⅱ类为一般工业盐及天然碱为原料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Ⅲ类为硫酸钠型卤水盐为原料联碱法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Ⅰ类为白色细小颗粒。Ⅱ、Ⅲ类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重质碳酸钠为白色细小颗粒。 4.2 工业碳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指标项目 指标 Ⅰ类Ⅱ类Ⅲ类 优等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总碱量(以Na2CO3,计),% ≥99.2 99.2 98.8 98.0 99.1 98.8 98.0 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 ≤0.50 0.70 0.90 1.20 0.70 0.90 1.20 铁(Fe)含量,% ≤0.004 0.004 0.006 0.010 0.004 0.006 0.010 硫酸盐(以SO4计)含量,% ≤0.03 0.03(1)- - - - - 水不溶物含量,% ≤0.04 0.04 0.10 0.15 0.04 0.10 0.15 烧失量(2),% ≤0.8 0.8 1.0 1.3 0.8 1.0 1.3 堆积密度(3),g/mL ≥0.85 0.90 0.90 0.90 0.90 0.90 0.90 粒度(3),180μm 筛余物,% ≥ 1.18mm ≤ 75.0 70.0 65.0 60.0 70.0 65.0 60.0 2.0 - - - - - -

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

6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利用双指示剂法测定Na 2CO 3和NaHCO 3混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用参比溶液确定终点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微量滴定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NaCO 3与NaOH或NaHCO 3与Na 2CO 3的混合物。欲测定同一份试样中各组分的含 量,可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的情况,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 剂,常称之为“双指示剂法”。 若混合碱是由Na 2CO 3和NaOH组成,第一等当点时,反应如下: HCl+NaOH→NaCl+H

2O HCl+Na 2CO 3→NaHCO 3+H 2O 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pH范围为8.0~10.0),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恰 好变为无色。设此时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1(mL)。第二等当点的反应 为:HCl+NaHCO 3→NaCl+CO 2↑+H 2O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变色pH范围为3.1~4.4),用HCl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 橙色。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为V 2(mL)。 当V 1>V 2时,试样为Na 2CO

3与NaOH的混合物,中和Na 2CO 3所消耗的HCl标准溶液为2V 1 (mL),中和NaOH时所消耗的HCl量应为(V 1-V 2)mL。据此,可求得混合碱中Na 2CO 3和NaOH 的含量。 当V 1<V 2时,试样为Na 2CO 3与NaHCO 3的混合物,此时中和Na 2CO 3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 体积为2V 1mL,中和NaHCO 3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2016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

《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ANN803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教学时数:56 学时其中实践56 学时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的网络通讯基本原理,面向底层PLC控制,构建控制网络,人机交互界面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实现远程监视及优化控制,并以工程实践为例,从整体上掌握现代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掌握HMI的设计方法;结合S7-300 PLC工程实例,达到一定运用能力。 三、主要仪器设备 I/A S小型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试验方式:综合设计 2、基本要求: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 五、考核与报告(小四号黑体字) 1、考核方式:以平时考核(考勤、课堂组织纪律、课堂讨论发言)、平时实训完成度和期末考试(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实训操作成绩(30%)+期末成绩(50%) 3、报告填写要求:不少于6次 六、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小四号黑体字) 序号实验名称内容提要 实验 学时 每组 人数 实验 属性 开出 要求 备注 1 集散控制系统的组 态 1、掌握软件组态 2、学习集散控制方法 8 6 验证必做 2 基于DCS的温度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3 基于DCS的液位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选做 4 基于FCS的温度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5 基于FCS的液位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6 PROFIBUS-DP应用1、掌握网络系统故障及诊断 2、掌握STEP7使用方法 8 6 综合选做 7 HMI组态软件 1、掌握HMI的使用 2、完成基本PLC功能 8 6 综合选做 七、教材及实践指导书 1、使用教材:陈在平.《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参考教材: 杨卫华.《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何衍庆,俞金寿.《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实验八 工业纯碱总碱度测定

实验八工业纯碱中总碱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准物质碳酸钠及硼砂的分子式和化学性质; 2.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过程 3.掌握强酸滴定二元弱碱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选择。 4.掌握定量转移操作的基本特点。 二、实验原理 工业纯碱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商品名为苏打,其中可能还含有少量NaCl,Na2SO4,NaOH及NaHCO3。常以HCl标准溶液为滴定剂测定总碱度来衡量产皮的质量。滴定反应为 Na2CO3 + 2HCl = 2NaCl + H2CO3 H2CO3=CO2↑+H2O 反应产物H2CO3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并分解为CO2逸出。化学计量点时溶液pH 为3.8至3.9,可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转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试样中NaHCO3同时被中和。 由于试样易吸收水分和CO2,应在270~300℃将试样烘干2h,以除去吸附水并使NaHCO3全部转化为Na2CO3,工业纯碱的总碱度通常以w(Na2CO3)或w(Na2O)表示,由于试样均匀性较差,应称取较多试样,使其更具代表性。测定的允许误差可适当放宽一点。 三、主要试剂与仪器 1. HCl溶液 2. 无水Na2CO3 3. 0.1%甲基橙指示剂 4. 0.2%甲基红60%的乙醇溶液。 5.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6. 硼砂(Na2B4O7·10H2O) 四、实验步骤 1.0.1mol·L-1HCl溶液的标定 (1)用无水Na2CO3基准物质标定用称量瓶准确称取0.08g-0.10g无水Na2CO33份,分别倒入100mL锥形瓶中。称量瓶称样时一定要带盖,以免吸湿

然后加入10-20mL水使之溶解,再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定的 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的黄色恰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2)用硼砂Na2B4O7·10H2O标定准确称取硼砂0.2~0.3g 3份,分别倾入100mL锥形瓶中,加水20mL使之溶解,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浅红色即为终点。根据硼砂的质量和滴定时所消耗的HCl溶液的体积,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2.总碱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试样约1g倾入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其溶解,必要时可稍加热促进溶解。冷却后,将溶液定量转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平行移取试液10.00mL三份于锥形瓶中,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计算试样中Na2O或Na2CO3含量,即为总碱度。测定的各次相对偏差应在±0.5%以内。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验号码 记录项目 ⅠⅡⅢ m(无水Na2CO3)/g V HCl(mL) c HCl (mol L-1) 平均值c HCl (mol L-1) 相对偏差%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2013

实 验 一 Automation Studio 的使用和基本程序编程及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utomation Studio 的基本使用技巧和方法 2、熟悉Automation Studio 的基本命令 3、学会和掌握Automation Studio 程序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装有Automation Studio编程软件;贝加莱PLC-2003一台; 各PC机与PLC-2003通过RS232电缆连接进行通信。 详见附录一。 三、实验内容 熟悉并练习Automation Studio的使用,用选定的编程语言编制、调试控制程序。Automation Studio是贝加莱公司为其自动化控制设备PLC(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开发的一种可使用多种编程语言的PLC开发环境,如附录二所示。 1.PLC硬件配置: 根据所给实验装置,使用Automation Studio对系统硬件进行配置。 配置方法见本指导书附录B。 2.实验程序1: 使用Automation Basic或其它PLC编程语言,编制一段小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利用实验装置上的第一个模拟量旋钮(电位器),来控制模拟量输

出,当旋转该电位器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随之变化,旋钮逆时针旋到底时(模拟量输入为最小值0),要求模拟量输出为0(光柱无显示),当旋钮顺时针旋到底时(模拟量输入为最大值32767),要求模拟量输出为最大值(光柱全显示); 同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的状态正好与第一个模拟量输出相反。 3.实验程序2: 使用Automation Basic或其它PLC编程语言,编制一段小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利用实验装置上的两个开关,来控制模拟量输出,当接通(合上)其中一个开关(另一个应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从0开始随时间逐渐增大,达到其最大值后,再从0开始…,周而复始;当接通(合上)另一个开关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从0开始随时间逐渐增大,达到其最大值后,再从0开始…,同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从其最大值开始随时间逐渐减小,达到0后,再从其最大值开始…,周而复始。 四. 思考题 1.在Automation Studio中为什么要对PLC系统硬件进行配置? 2.为什么要为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命名? 3.为用户程序选择循环周期的原则是什么? 4.Automation Studio为用户提供多种编程语言有什么好处?

碳酸钠纯碱国家标准

碳酸钠纯碱国家标准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碳酸钠 GB210-92代替GB210-89GB2368-2373-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碳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纳。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 分子式:Na2CO3 相对分子质量:(按1987年国际相对原子量) 2引用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3040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3050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 GB3051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6003试验筛 GB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6682实验室用水规格 GB8946塑料编织袋 GB8947复合塑料编织袋 GB10454柔性集装袋

GSBG12001工业碳酸钠国家标准样品 3产品分类 工业碳酸钠分为三种类别: Ⅰ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适用于制造显象管玻壳、浮法玻璃、光学玻璃等。 Ⅱ类为一般工业盐及天然碱为原料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Ⅲ类为硫酸钠型卤水盐为原料联碱法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4技术要求 外观:Ⅰ类为白色细小颗粒。Ⅱ、Ⅲ类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重质碳酸钠为白色细小颗粒。工业碳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指标项目 指标 Ⅰ类Ⅱ类Ⅲ类 优等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总碱量(以Na2CO3, 计),%≥ 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 铁(Fe)含量,%≤ 硫酸盐(以SO4计)含量,%≤(1)- - - - - 水不溶物含量,%≤ 烧失量(2),%≤ 堆积密度(3),g/mL≥ 粒度(3),180μm筛余物,%≥ 1.18mm≤ - - - - - -

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

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 术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ANN803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56学时其中实践56学时 教学时 数: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的网络通讯基本原理,面向底层PLC控制,构建控制网络,人机交互界面HMI(HumanMachineInterface)实现远程监视及优化控制,并以工程实践为例,从整体上掌握现代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掌握HMI的设计方法;结合S7-300PLC工程实例,达到一定运用能力。 三、主要仪器设备 I/AS小型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试验方式:综合设计 2、基本要求: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 五、考核与报告(小四号黑体字) 1、考核方式:以平时考核(考勤、课堂组织纪律、课堂讨论发言)、平时实训完成度和期末考试(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实训操作成绩(30%)+期末成绩(50%) 3、报告填写要求:不少于6次 七、教材及实践指导书

1、使用教材:陈在平.《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参考教材: 杨卫华.《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何衍庆,俞金寿.《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工业控制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控制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T1060260 课程中文名称:工业控制网络 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 总学时:40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12学分: 2.5 授课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电路集成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一、课程教学目的 工业控制网络即现场总线是3C(Computer,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技术发展汇集成的结合点,是信息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发展到现场的结果。现场总线是自动化及电气工程领域当前和今后的发展热点。现场总线已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国防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而且应用得越来越普遍。例如,对于电气工程领域,在现代电机驱动与控制装置(如变频器)中、在数字化变电站、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中、在智能电器中、在楼宇自动化装置中,几乎均要求配置现场总线通信接口;对于国防领域,在航空航天设备、舰船、装甲车辆中均使用了现场总线系统。 本课程以现场总线基本技术及其节点设计为主要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场总线通信与网络基本知识,学会阅读并理解现场总线协议/规范,能够设计一般设备的现场总线通信接口,掌握典型现场总线系统的基本应用技术,并为学生进行现场总线系统设计和现场总线分析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现场总线的基础知识、国际标准现场总线及其它主流现场总线协议/规范、现场总线节点设计以及现场总线系统应用技术基础。 第1章绪论 现场总线的发展历程、概念、组成、技术特点与优点,标准及应用领域。 第2章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基础 数据编码方式、信号传输方式、通信方式等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硬件组成与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协议分层、接口和服务、服务原语等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及其优缺点,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第3章控制器局域网——CAN CAN总线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CAN总线的技术特点,CAN节点的分层结构,CAN的一些基本概念,报文传送及其帧类型,错误类型及其界定,位定时要求,CAN总线基本技术阐释与分析,CAN控制器及接口芯片:SJA1000、82C250,CAN节点设计,CAN系统应用实例。 第4章DeviceNet DeviceNet简介,DeviceNet的连接(CAN标识符区的DeviceNet使用、连接建立概述、预定义主/从连接组、客户机和服务器的连接终点),DeviceNet信息协议(显式信息、输入/输出信息、分段/ 重组、重复MAC ID检测协议),DeviceNet通信对象类,网络访问状态机制,预定义主/从连接组,构建DeviceNet网络的步骤及所需的硬件和软件,DeviceNet节点设计、DeviceNet系统应用实例。 第5章ControlNet

工业碳酸钠总碱度的测定习题及答案(精)

一、选择题 1、OH-的共轭酸是() A. H+ B. H2O C. H3O+ D. O2- 答案:B 2、在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 HOAc-NaOAc B. H3PO4-H2PO4- C. +NH3CH2COOH-NH2CH2COO- D. H2CO3-HCO3- 答案:C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酸愈强,则其共轭碱愈弱; B、水中存在的最强酸是H3O+; C、H3O+的共轭碱是OH-; D、H2O的共轭碱仍是H2O 。 答案: A 4、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 a与K b的关系是() A. K a·K b=1 B. K a·K b=K w C. K a/K b=K w D. K b/K a=K w 答案:B 5、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最高的是() A. NaCl B. NH4Cl C. NaHCO3 D. Na2CO3 答案:(D) 6、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小的是() A. 0.1 mol·L-1 NH4OAc溶液 B. 0.1 mol·L-1 NaOAc溶液 C. 0.1 mol·L-1 HOAc溶液 D. 0.1 mol·L-1 HCl溶液 答案:A 7、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大的是() A. 0.1 mol·L-1 NaOAc-0.1 mol·L-1 HAc溶液 B. 0.1 mol·L-1 NaAc溶液 C. 0.1 mol·L-1 NH4Ac-0.1 mol·L-1 HOAc溶液 D. 0.1 mol·L-1 NH4Ac溶液 答案:B 8、六次甲基四胺[(CH2)6N4]缓冲溶液的缓冲pH范围是()

工业碳酸钠及其实验方法

工业碳酸钠及其实验方法 项目目的 1、了解工业碳酸钠测定方法的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了解工业碳酸钠的产品分类 3、了解工业碳酸钠测定方法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4、掌握各测定标准的试验方法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钠。 2、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 产品分类 工业碳酸钠分为三种类别: 1、Ⅰ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适用于制造显象管玻壳、浮法玻璃、光学玻璃等。 2、Ⅱ类为一般工业盐及天然碱为原料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3、Ⅲ类为硫酸钠型卤水盐为原料联碱法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技术要求 1、外观:Ⅰ类为白色细小颗粒。Ⅱ、Ⅲ类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重质碳酸钠为白色细小颗粒。 2、工业碳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试验方法

1、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2、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 601,GB 602,GB 603之规定制备。 3、各检验方法 总碱量测定(重点) 氯化物含量测定 铁含量测定 碳酸盐含量测定 一、总碱量的测定(重点) 采用国标《工业用碳酸钠—总碱量的测定—滴定法》。 1、方法提要 以澳甲酚绿一甲基红混合液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总碱量。 2 、试剂和材料. (1)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 (HCl)约lmol/L; (2)澳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液。 3 、仪器、设备. (1)称量瓶:30mm X 25mm;或瓷柑涡:容量30mL 4、分析步骤 (1)称取约1. 7g试样,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或瓷柑竭中,移入烘箱或高温炉内,在250-270℃下烘至0恒重,精确至0. 0002g。 (2)将试料倒入锥形瓶中,再准确称量称量瓶或瓷增竭的质量。两次称量之差为试料的质量。 (3)用50mL水溶解试料,加10滴澳甲酚绿一甲基红混合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试验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 (4)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暗红色。 (5)同时做空白试验。 5、计算 总碱量(以Na2CO3计)X(%)按式(1)计算: X=(c*V*0.05300)/m*100=(5.300*c*V)/m (1) 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试样质量,g; 0.05300——与1.00ml盐酸溶液[c(HCl)=1.000mol/L]相当的碳酸钠的质量,g;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二、氯化物的测定 (一)、汞量法 1、原理: 在微酸性溶液中,用强电离的硝酸汞标准溶液将氯 离子转化成弱电离的氯化汞,用二苯偶氮碳酰肼指 示剂与过量的Hg2+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来判断终点。 2、试剂和材料

纯碱的工业制法(后)

纯碱的工业制法 [重点]与纯碱工业相关的化学原理、循环原理、纯碱工艺流程 [难点]化学原理与工业生产的结合分析 纯碱的工业制法。纯碱是什么物质的俗称? 对,是碳酸钠苏打的俗称。纯碱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玻璃制造、化工、冶金,以及造纸、纺织、食品等轻工业,用量极大,被誉为“化工之母”。 纯碱的地位如此重要,工业上如何通过化学反应去制备碳酸钠呢?要制备碳酸钠,得找生产原料。为适合大规模的生产,所找的原料应是广泛、廉价的。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共同来寻找。碳酸钠含有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含有钠离子的化合物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氯化钠,提供碳酸根最廉价的原料是------石灰石(碳酸钙)。因此,我们可利用氯化钠和碳酸钙作为生产原料。 [投影] 制备纯碱的原料: NaCl ,CaCO3 [提问] 氯化钠和碳酸钙能直接反应生成碳酸钠吗? [学生] 不能 [设问]不能直接生成碳酸钠,就必须有中间产物作为过渡。可以通过什么中间产物过渡呢? [引导] 这个问题可以说困扰了科学界很长的一段时间。法国科学院甚至设立10万法郎,用于奖励发明苏打工艺的人。比利时工业化学家索尔 维通过努力,以碳酸氢钠作为中间产物,再由碳酸氢钠煅烧得到碳酸 钠,从而实现了合成制碱的生产方法。索尔维发明的这种方法就叫做 索尔维制碱法。 [投影] 一、索尔维制碱法(氨碱法) [设问] 索尔维制碱法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怎样的?首先来了解索尔维是怎样制备碳酸氢钠。 索尔维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能产生 大量的碳酸氢钠沉淀。这两种气体是由碳酸钙煅烧形成的二氧化碳以 及氨气。 碳酸氢钠的制备: 通 通 [设问]为什么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CO2就能有碳酸氢钠沉淀产生?[引导] 我们来分析一下。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这两者在溶液中反应吗?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工业碳酸钠质量等级认定

工业碳酸钠等级认定(参照工业碳酸钠国家标准(GB 210-92)碳酸钠的指标并进行对比确定其为这与样品中预给定的指标相差) 实验要求: 能用多种方式对工业碳酸钠进行检验;能正确选用多种所需的试剂、标液、指示剂、了解工业碳酸钠的质量标准 工业碳酸钠的质量标准: 碳酸钠的物理性质: (1)性状 碳酸钠常温下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无气味。有碱性。是碱性的盐。有吸水性。露置空气中逐渐吸收 1mol/L水分(约15%)。遇酸分解并泡腾。相对密度(25℃)2.53。熔点851℃。半数致死量(30日)(小鼠,腹腔)116.6mg/kg。有刺激性。可由氢氧化钠和碳酸发生化学反应结合而成。溶液呈碱性。碳酸钠在2132K分解。 (2)溶解性 碳酸钠易溶于水,甘油,20摄氏度时一百克水能溶20克碳酸钠,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醇。碳酸钠是一种强碱盐,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反应(碳酸钠水解会产生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 (3)稳定性 稳定性较强,但高温下也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吸湿性很强, 很容易结成硬块,在高温下也不分解。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有3种:Na 2CO 3 ·H 2 O、 Na 2CO 3 ·7H 2 O 和 Na 2 CO 3 ·10H 2 O。 实验步骤: 一、样品采集 按照要求规范的采集25g的工业碳酸钠并进行灼烧至恒重二、待测碳酸钠溶液配制

根据所选标液进行称重,用分析天平称取5.0000g 左右的已进行灼烧工业碳酸钠,并记录;将其溶解到100ml 烧杯中并进行搅拌(如果没有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杂质烘干称量其质量,并记录;将剩下的虑液转入到100ml 容量瓶中,定容.记为待测液①;用分析天平称取10.0000g 左右的已进行灼烧工业碳酸钠,并记录;将其溶解到100ml 烧杯中并进行搅拌(如果没有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杂质烘干称量其质量,并记录;将剩下的虑液转入到100ml 容量瓶中,定容.记为待测液②;用分析天平称取5.0000g 左右的已进行灼烧工业碳酸钠,并记录;将其溶解到100ml 烧杯中并进行搅拌(如果没有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杂质烘干称量其质量,并记录;将剩下的虑液转入到50ml 容量瓶中,定容.记为待测液③. 三、工业碳酸钠质量检验 ①总碱量的测定 实验仪器:容量瓶100ml 2个 100ml 锥形瓶 2个 25ml 移液管 一支 加热套 实验试剂:溴甲酚绿、甲基红、盐酸标液 1mol/L 步骤: 1、指示剂溴甲酚绿-甲基红配制: 溶液Ⅰ:准确称取0.1g 溴甲酚绿,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 。 溶液Ⅱ:准确称取0.2g 甲基红,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 。 取30mL 溶液Ⅰ、10mL 溶液Ⅱ,混匀。 2、标定盐酸,称取处理后的无水碳酸钠(标定1mol/L 称取1- 2克)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新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1mol/L 加100ml 水)定溶,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待标定溶液滴定至溶液成暗红色,煮沸2分钟,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暗红色。同时做空白 3、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ml 碳酸钠待测液 并至于100ml 至于锥形瓶中,平行2份,并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滴配好的溴甲酚绿-甲基红,用1mol/L 的盐酸标液进行滴定,滴定至试验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 ,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暗红色并记录2次所用盐酸的体积. 4、计算出总碱量 %100*m **1.0**总碳酸钠溶液碳酸钠 盐酸盐酸算)总碱量(以碳酸钠来计V M C V ②氯化物的测定: 实验仪器: 100ml 锥形瓶 2个 25ml 移液管 一根 滤纸 过滤漏斗 250ml 烧杯 实验试剂: 1mol/L 硫氰酸铵标液 1mol/L 硝酸银 1+3的硝酸 硫酸铁铵指示剂 步骤: 1、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ml 碳酸钠待测液 并至于100ml 至于锥形瓶中,平行2份,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硝酸至待测液没有气泡产生为止,并将及其加热除去多余的碳酸根.

20工业控制网络及组态技术教学大纲

《工业控制网络及组态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132053 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 and HMI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2.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技术是当今工业控制系统的主流组网技术,是控制向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技术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括: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的网络通讯基本原理,面向底层PLC控制,构建控制网络,人机交互界面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实现远程监视及优化控制,并以工程实践为例,从整体上掌握现代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 2.掌握HMI的设计方法。 3.结合S7-300 PLC工程实例,达到一定运用能力。 (三)实施说明 本课程应重点讲授工业控制网络原理、设计方法、结合PLC系统,以实例为主线,以作业、讲解等互动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有:计算机基础、机电传动控制、电工及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习题要求:习题应促进学生消化、巩固所学内容。习题要密切配合教师的讲授内容,注意要使概念类、分析类和设计类习题并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教师通过习题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同时习题也是考核学生的依据之一。 2.实验要求:根据课时较短,同时仿真系统在脱离实验设备亦能进行的实际情况,实验环节以作业形式安排在课后,以实例、作业、互动来完成实践过程,不单独设置实验课。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课程大作业。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控制网络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3.成绩构成:出勤(约占20%),平时考察(约占30%),课程大作业(占50%) (七)参考书目 《S7-300/400 PLC 应用技术》,廖常初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陈在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杨卫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二、中文摘要

现场总线与工业控制网络实训课程标准

西铁院《现场总线与工业控制网络校内实训》课程标准 编写时间:2013年12月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二、实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网卡安装,掌握网络连接测试命令 2.熟悉用CAN总线实现的控制系统连接方法,要求学生对照微机连锁系统,画出整个控制系统图,用方框表示各种设备,同时在系统图中表示出网络中的连接件。该训练有助于学生在高铁信号集中监测室里承担控制系统中有关通信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对整个控制系统的构成,拓扑结构的掌握,能正确识别出网络连接件以及网络中工作设备,掌握系统运作的工作原理等 3.掌握CAN总线系统下结点的设计。包括单片机80C51与SJA1000CAN控制器以及PCA82C250CAN收发器连接图,要求学生画出一个节点的电路图。该训练的目的是学生理解CAN通信板工作原理,掌握CAN 通信实现的过程,硬件连接,为日后CAN通信板的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岗位,典定理论基础 4.认识CAN总线的电源,掌握CAN总线电源的维护和故障排除,学会用万用表测量CANH和CANL,为日后工作岗位上CAN总线电源的维护和故障检测打基础 5.掌握网络连接件接口卡,链路设备,中继器、网桥设备的功能。该训练有助于学生对工作岗位 本部分应明确本次实训应掌握的专业技能点和职业能力要求(最好能分层次体现),在实训中应遵循、需掌握和应做到的事项,达到提高学生哪方面能力的目的,并提出实训岗位建议。 三、实习项目内容与时间安排

四、作业(报告)要求

按照学院教务处统一格式,认真撰写实训报告。(根据课程情况自定) 五、实训评价 本实训采用综合考核方式,包括出勤率、专业技能表现、职业素养表现、实训内容完成情况、实训作业提交情况。其每一项的具体说明如下表所示。 六、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采用综合评定方式,总分100分,各项分值比例如下表所示。 注:总分按教务处要求的形式上报,百分制与等级制的对应关系为:>=90分(优秀),>=80分(良好),>=70分(中等),>=60分(及格),<=60分(不及格)。 七、必要的说明 本课程标准执行时,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适当更新调整。教学实施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现

实验报告:工业控制网络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 Automation Studio的使用和基本程序编程及调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 Automation Studio 的基本使用技巧和方法 2. 熟悉 Automation Studio 的基本命令 3. 学会和掌握Automation Studio 程序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1. PC机一台,装有Automation Studio编程软件; 2. 贝加莱PCC-2003一台; 3. 各PC机与PCC-2003通过RS232电缆连接进行通信。 三、实验内容 熟悉并练习Automation Studio的使用,用选定的编程语言编制、调试控制程序。1.PCC硬件配置: 根据所给实验装置,使用Automation Studio对系统硬件进行配置。 实验程序 1 使用Automation Basic或其它PLC编程语言,编制一段小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利用实验装置上的第一个模拟量旋钮(电位器),来控制模拟量输出,当旋转该电位器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随之变化,旋钮逆时针旋到底时(模拟量输入为最小值0),要求模拟量输出为0(光柱无显示),当旋钮顺时针旋到底时(模拟量输入为最大值32767),要求模拟量输出为最大值(光柱全显示);同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的状态正好与第一个模拟量输出相反。 实验程序 2 使用Automation Basic或其它PCC编程语言,编制一段小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利用实验装置上的两个开关,来控制模拟量输出,当接通(合上)其中一个开关(另一个应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从0开始随时间逐渐增大,达到其最大值后,再从0开始…,周而复始;当接通(合上)另一个开关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从0开始随时间

测定工业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说课稿

测定工业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在化学学科中如果缺少“量”的观点就难以建立科学的研究物质的方法体系,不便于揭示化学的本质,不便于培养正确的化学观。因此重视定量实验的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节课属于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模块内容。针对学生在练习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定量试验,而又不能很好地解决,而总结的一个定量实验专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复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复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备和净化、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对实验基本操作已比较熟练,但学生对综合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能力仍有待提高,对定量试验数据处理能力仍需加强练习。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验操作设计复习巩固有关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在测定工业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设计中,提高实验设计的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多元讨论、优化实验方案,形成定量实验测定的准确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优化实验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教学难点实验装置的优化组合 三、教法学法 教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推进新课 【提出问题】工业纯碱中往往会含有少量氯化钠等杂质,其纯度高低 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那么如何定量测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交流讨论】 学习小组讨论结果:

甲组:用氯化钡溶液将碳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称量沉淀的质量,从而求得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重量法) 乙组:用稀硫酸将碳酸根离子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再用碱石灰吸收,通过碱石灰增加的质量进而求得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气体法) 丙组: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样品溶液,通过盐酸消耗量进而求得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滴定法) …… (三)设计方案 【追问】若按照乙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法,应如何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请写出实验方案并绘制装置简图。 (教师依次展示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并分析其优缺点) (四)归纳总结 确定方法——控制误差——选择用品——形成方案 (五)巩固提升 实验室常用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 2(反应装置如右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填序号)。 A .往烧瓶中加入MnO 2粉末 B .加热 C .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 探究小组同学提出的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AgNO 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 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 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 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 反应,测量生成的H 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 ②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后作为试样。 a .量取试样20.00mL ,用0.1000 mol·L —1NaOH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mL ,该次滴定测的试样中盐酸浓度为 mol·L —1; b .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③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已知:Ksp(CaCO 3)=2.8×910-、Ksp(MnCO 3)=2.3×1110-+] ④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i )使Y 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 转移到 中。 (ii )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 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 是 (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工业控制网络安全基础实验平台建设方案V2.2

工业控制网络安全基础实验平台建设方案V2.2

文档编号:工业控制网络安全基础实验平 台设计方案 Version: 2.2

江苏博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2016.2

目录 1. 引言 (1) 2. 系统架构 (3) 2.1. 网络结构 (5) 2.1.1. 操作层 (6) 2.1.2. 控制层 (6) 2.1.3. 设备层 (7) 2.2. 单点实验设备 (7) 2.3. 硬件结构 (7) 2.3.1. 工程师站 (7) 2.3.2. 操作员站 (8) 2.3.3. 数据服务器 (8) 2.3.4. 模拟黑客站 (8) 2.3.5. PLC (8) 2.3.6. 工业防火墙 (8) 2.3.7. 统一管理平台 (9) 2.3.8. 漏洞扫描平台 (9) 2.4. 软件结构 (9) 2.4.1. 系统结构组态软件 (9)

2.4.2. 控制策略组态软件 (10) 2.4.3. 人机界面组态软件 (10) 2.4.4. 数据中心管理软件 (10) 2.4.5. 动态系统仿真软件 (11) 2.4.6. 可信卫士软件 (11) 2.4.7. 攻防演练攻击套件 (11) 2.5. 软件分布关系 (11) 3. 平台功能 (13) 3.1. 工业控制系统控制过程模拟 (13) 3.2. 工业控制系统操作环境体验 (14) 3.3. 工业控制系统人员学习培训 (14) 3.4. 工业控制系统故障模拟演练 (14) 3.5. 工业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15) 3.6.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实验 (15) 3.6.1. 关键控制器的安全防护 (15) 3.6.2. 工控主机安全加固 (16) 3.6.3. 漏洞扫描 (16) 3.6.4. 攻防演练 (16) 4. 典型场景 (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