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碳酸钠总碱度的测定习题及答案(精)

工业碳酸钠总碱度的测定习题及答案(精)

工业碳酸钠总碱度的测定习题及答案(精)
工业碳酸钠总碱度的测定习题及答案(精)

一、选择题

1、OH-的共轭酸是()

A. H+

B. H2O

C. H3O+

D. O2-

答案: B

2、在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 HOAc-NaOAc

B. H3PO4-H2PO4-

C. +NH3CH2COOH-NH2CH2COO-

D. H2CO3-HCO3-

答案:C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酸愈强,则其共轭碱愈弱;

B、水中存在的最强酸是H3O+;

C、H3O+的共轭碱是OH-;

D、H2O的共轭碱仍是H2O。

答案:A

4、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 a与K b的关系是()

A. K a·K b=1

B. K a·K b=K w

C. K a/K b=K w

D. K b/K a=K w

答案:B

5、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最高的是()

A. NaCl

B. NH4Cl

C.NaHCO3

D. Na2CO3

答案:(D)

6、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小的是()

A. 0.1 mol·L-1 NH4OAc溶液

B. 0.1 mol·L-1 NaOAc溶液

C. 0.1 mol·L-1 HOAc溶液

D. 0.1 mol·L-1 HCl溶液

答案:A

7、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大的是()

A. 0.1 mol·L-1 NaOAc-0.1 mol·L-1 HAc溶液

B. 0.1 mol·L-1 NaAc溶液

C. 0.1 mol·L-1 NH4Ac-0.1 mol·L-1 HOAc溶液

D. 0.1 mol·L-1 NH4Ac溶液

答案:B

8、六次甲基四胺[(CH2)6N4]缓冲溶液的缓冲pH范围是()

(已知六次甲基四胺p K b= 8.85)

A. 4~6

B. 6~8

C. 8~10

D. 9~11

答案:A

9、欲配制pH=5的缓冲溶液,下列物质的共轭酸碱对中最好选择( )

A. 一氯乙酸(K a = 1.4×10-3)

B. 甲酸(K a = 1.8×10-4)

C. 乙酸 (K a = 1.8×10-5)

D. 氨水(K b = 1.8×10-5)

答案:C

10、欲配制pH=9的缓冲溶液,应选用( )

A. NH 2OH(羟氨) (p K b =8.04)

B. NH 3·H 2O (p K b = 4.74)

C. CH 3COOH (p K a = 4.74)

D. HCOOH (p K a = 3.74)

答案:B

11、用NaOH 滴定某一元酸HA ,在化学计量点时,[H +]的计算式是( ) A. a HA K c ? B. -

B HA a c c K ? C.

a A w -K c K ? D. -

A w a c K K ? 答案:D 12、在纯水中加入一些酸,则溶液中()。

A. [H +][OH -] 的乘积增大

B. [H +][OH -

] 的乘积减小

C. [H +][OH -] 的乘积不变

D. [OH -] 浓度增加

答案:C

13、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 )。

A. 用AgNO 3标准溶液测定NaCl 试样含量

B. 用HCl 标准溶液测定Na 2CO 3试样含量

C. 用EDTA 标准溶液测定Al 3+试样含量

D. 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测定K 2Cr 2O 7试样含量

答案:C

14、用含少量NaHCO 3的基准Na 2CO 3标定盐酸溶液时(指示剂变色点为pH5.1),结果将( )。

A. 偏低

B. 不确定

C. 无误差

D. 偏高

答案:D

15、某碱液25.00 mL, 以0.1000 mol/L 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褪色,用去15.28 mL,再加

甲基橙继续滴定, 又消耗HCl 6.50 mL,此碱液的组成是 ( )

(A) NaOH+NaHCO3(B) NaOH+Na2CO3

(C) NaHCO3(D) Na2CO3

答案:B

16、某混合碱的试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 当用酚酞作指示剂时,需12.84mL到达终点,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同样体积的试液需同样的HCl标准溶液28.24mL,则混合溶液中的组分应是 ( )

A Na2CO3+NaOH

B NaHCO3

C Na2CO3+NaHCO3

D Na2CO3

答案:C

17、强碱滴定弱酸(K a=1.0?10-5)宜选用的指示剂为()

A. 甲基橙;

B. 酚酞;

C. 甲基红;

D. 络黑T

答案:B

18、碱滴定反应中,其等量点pH值等于7.00的是()。

A、NaOH滴定HAc

B、Cl溶液滴定NH3·H2O

C、Cl溶液滴定Na2CO3

D、NaOH溶液滴定HCl

答案:D

19、标定HCl和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硼砂和EDTA

B、草酸和K2Cr2O7

C、CaCO3和草酸

D、硼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

答案:D

20、下列能用直接法配制溶液的物质是()。

A、 HCl

B、NaOH

C、Na2B4O7·10H2O

D、KMnO4

答案:C

21、含NaOH和Na2CO3混合液,用HCl滴至酚酞变色,耗去V1 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

剂滴定又耗去V2 mL,则V1和V2的关系是( )。

A、V1=V2

B、V1>V2

C、V1

D、无法确定

答案:B

22、消耗T Fe/k2CrO7=0.003489g/ml的k2CrO7滴定液24.75ml则该试样中铁的质量为()A.0.08500g B.0.08635g C . 0.08700g D.0.08600g

答案:B

23、已知H2SO4质量分数为96%相对密度为1.84,欲配置0.5L0.10mol/L H2SO4溶液需H2SO4

A.28.0ml B. 25.0ml C.. 2.8ml D.2.5ml

答案:C

24.弱酸能被强碱溶液直接目视准确滴定的判断是()

A.CKa≥10-6 B.CKa≥10-7 C. CKa≥10-8 D. CKa≥10-4

答案:C

25.判断弱酸能否被准确滴定的依据是cKa≥10-8,cKa越大此时肯定()

A. 弱酸的浓度越大

B. 弱酸的酸性越强

C. 指示剂的活性越强

D. 指示剂的突跃范围越大

答案:D

26、用滴定管进行滴定测量时,为保证由读数引起的滴定误差控制在0.1%内,要求滴定溶液消耗的体积为()

A. 10~40mL

B. 20~40mL

C. 越大越好

D. 没有要求

答案:B

27、已知盐酸的密度为1.19g/ml,其中HCl质量分数为36%,则盐酸的物质的量

浓度约为()

A.12mol /L B.90 mol /L C. 1.2mol /L D. 0.9mol /L

答案:C

28、作为基准物的无水碳酸钠吸水后,用来标定HCl,则所标定的HCl浓度将()。

A、偏高

B、偏低

C、产生随机误差

D、没有影响

答案:B

29、在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时,可使NH3的解离度和NH3溶液的pH 均减小的是( )。

A、NH4Cl

B、NaOH

C、HCl

D、H2O

答案:A

30、硼砂 (N a2B4O7·10 H 2 O )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结果的影响是( )。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不能确定

31、称取纯一元弱酸HA 1.250g溶于水中并稀释至50mL,用0.100mol·L-1NaOH滴定,消耗

NaOH50mL到等量点,计算弱酸的式量为()。

A.、200 B、300 C、150 D、250

答案:D

32、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

B、指示剂应在pH=7.00时变色

C、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

答案:D

33、下列各物质中,哪几种能用标准NaOH溶液直接滴定()

θ=1.8×10-5)

A、(NH4)2SO4(NH3的K

b

B、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的

K aθ=2.9×10-6)

2

θ=1.1×10-10)

C、苯酚(K

a

θ=1.8×10-5)

D、NH4Cl(NH3的K

b

答案:B

34、多元酸准确分步滴定的条件是()。

A、K ai>10-5

B、K ai/K ai+1≥104

C、cK ai≥10-8

D、cK ai≥10-8、K ai/K ai+1≥104

答案:D

35、在氨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

A.、溶液OH-浓度变小 B、NH3的K b变小 C、NH3的α降低 D. pH值变小

答案:C

36、某碱样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HCl溶液滴定到终点时耗去V1mL,继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V2mL,若V2<V1,则该碱样溶液是()

A、Na2CO3

B、NaOH

C、NaHCO3

D、NaOH+Na2CO3

答案:D

37、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可用HCl标准溶液来测定,测定过程中用到的两种指示剂是()。

A、酚酞、百里酚蓝

B、酚酞、百里酚酞

C、酚酞、中性红

D、酚酞、甲基橙

答案:D

38、下列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的有()

A、H2SO4

B、KOH

C、Na2S2O3

D、K2Cr2O7

答案:D

39、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是()

A、盐酸

B、硼砂

C、氢氧化钠

D、EDTA

答案:B

40、用0.1000mol·1-1NaOH滴定0.1000mol·1-1H2C2O4,应选指示剂为()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溴甲酚绿

答案:C

41、用硼砂标定0.1mol·L-1的HCl时,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A、中性红

B、甲基红

C、酚酞

D、百里酚酞

答案:B

42、蒸馏法测定NH4+(K a=5.6×10-10),蒸出的NH3用H3BO3(K a1=5.8×10-10)溶液吸收,然

后用标准HCl滴定,H3BO3溶液加入量()。

A.已知准确浓度

B.已知准确体积

C.不需准确量取

D.浓度、体积均需准确

答案:C

43、用同一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同的H2SO4和HAc溶液,消耗NaOH体积相等,说明H2SO4和HAc两种溶液中()。

A.氢离子浓度(mol·L-1)相等

B.H2SO4和HAc浓度相等

C.H2SO4浓度为HAc浓度的1/2

D.两个滴定的pH突跃范围相等

答案:C

44、某混合碱先用HCl滴定至酚酞变色,耗去V1 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耗去V2 mL,已知V1=V2,其组成是()

A.NaOH~Na2CO3

B.Na2CO3

C.NaHCO3~NaOH

D.NaHCO3~Na2CO3

答案:B

45、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等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称为()。

A.等电点

B.滴定误差

C.滴定

D.滴定终点

答案:D

二、判断对错

1、酸碱指示剂本身必须是有机弱酸或弱碱(√)

2、缓冲溶液是由某一种弱酸或弱碱的共轭酸碱对组成的(√)

3、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现酸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碱色。(×)

4、何种酸或碱,只要其浓度足够大,都可被强碱或强酸溶液定量滴定。(×)

5、定分析中,等量点必须与滴定终点完全重合,否则会引起较大的滴定误差。( × )

6、酞不显颜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7、Cl标准溶液滴定浓度相同的NaOH和NH3·H2O时,它们化学计量点的pH均为7。(×)

8、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与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的pH值相等。(×)

答案:1~ 8 √√×××××××

三、填空题

1、向0.1molL-1NaAc溶液中加入1滴酚酞试液时,溶液呈色;当把溶液加热至沸腾时,溶液的颜色将这是因为。

答案:红;变深;温度升高,加剧水解。

2、浓度为0.05mol/ L K2HPO4溶液的pH值为________(已知K a2= 6.3×10-8,K a3= 4.4×10-13)。

答案:10.77

3、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显性;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显性。

答案:酸;碱

4、HAC的共轭碱为,OH-的共轭酸为。

答案:AC-;H2O

5、根据滴定时化学反应的类型不同,滴定分析可分为四类:;;;。答案:酸碱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

6、某混合碱滴定至酚酞变色时消耗HCl溶液11.43mL,滴定至甲基橙变色时又用去HCl溶液9.14.02mL,则该混合碱的主要成分是和。

答案:Na2CO3,NaHCO3

7、某溶液中加入酚酞和甲基橙各一滴,显黄色,说明此溶液的pH值范围是。

答案:4.4~8.0

8、硼酸是___元弱酸;因其酸性太弱,在定量分析中将其与____反应,可使硼酸的酸性大为

增强,此时溶液可用强酸以酚酞为指示剂进行滴定。

答案:一,甘油

9、二元弱酸被准确滴定的判断依据是,能够分步滴定的判据是。

答案:Ka1/Ka2≥105 (104 )

10、最理想的指示剂应是恰好在时变色的指示剂。

答案:计量点

11、用强碱滴定一元弱酸时,使弱酸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答案:C.Ka i≥10-8

12、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是以为依据的。

答案:指示剂变色范围及滴定的PH突跃范围

13、酸碱指示剂(HIn)的理论变色范围是pH= ,选择酸碱指示剂的原则是。

答案:PK HIn±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

14、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先配制成接近所需浓度,再用一种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溶液精确测定它的准确浓度。这种操作过程称为。

答案:标定

四、简答题

1、何谓滴定终点?何谓终点误差?

解:用指示剂或仪器确定化学计量点的到达称为滴定终点。

实际分析操作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化学计量点之间的差别叫终点误差。

2、试述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的区别。

解:用指示剂或仪器确定化学计量点的到达称为滴定终点。

实际分析操作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化学计量点之间是有差别的,存在终点误差。

3、什么叫缓冲作用,缓冲溶液组成如何,试举两种缓冲溶液?

解:能抵抗外加的少量酸或碱,使溶液的PH值保持几乎不变的作用称缓冲作用。

例如:HAC-----NaAC NH3------NH4Cl NaHCO3-----Na2CO3 等。

4、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的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a. 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b. 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0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

c. 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

d. 锥瓶中的Na 2CO 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 蒸馏水

e. 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 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

f. 滴定管活塞漏出HCl 溶液

g. 称取Na 2CO 3时,撇在天平盘上

h. 配制HCl 溶液时没有混匀

答:使用Na 2CO 3标定HCl 的浓度时,HCl 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 HCl =2m Na2CO3/(M Na2CO3V HCl )。 a. 由于V HCl 偏高,c HCl 偏低;

b. 由于m Na2CO3偏低,c HCl 偏低;

c. 由于V HCl 偏高,c HCl 偏低;

d. 无影响;

e. 因为V HCl 偏低,c HCl 偏高;

f. 因为V HCl 偏高,c HCl 偏低;

g. 由于Na 2CO 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称取Na 2CO 3时,在天平盘上,Na 2CO 3会吸湿,使m Na2CO3偏低,最终导致c HCl 偏低;

h. 溶液没有混匀时,很可能的情况是上层较稀,因此c HCl 偏低的可能性较大。

5、有一碱液,可能含有NaOH, Na 2CO 3, 或NaHCO 3,也可能是其中两者的混合物。今用HCl 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消耗HCl 体积为V 1;又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 溶液滴定,又消耗HCl 体积为V 2。当出现下列情况时,溶液各由哪些物质组成?

a. V 1>V 2, V 2>0

b. V 2>V 1, V 1>0

c. V 1=V 2

d. V 1=0;V 2>0

e. V 1>0, V 2=0

答: a. NaOH+Na 2CO 3 b. Na 2CO 3+NaHCO 3 c.Na 2CO 3 d. NaHCO 3 e. NaOH

6、将HAc 稀释一倍,溶液中H +

离子的浓度也减少一倍。上述叙述是否正确,请简述理由。 答:将HAc 稀释一倍,溶液中H +-离子的浓度也减少一倍。是错误的

HAc 是弱电解质只发生部分电离

溶液稀释一倍,分析浓度减少一倍是正确的

但溶液中H +离子的浓度也减少一倍是不对的。

溶液中H +离子的浓度:[H +]=C K a 7、NaOH 标准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 CO 2 ,当用于滴定磷酸, (1)至第一化学计量点,(2)至第

二化学计量点时,分别对结果有何影响?

解:NaOH 吸收 CO2后,部分转化为 Na2CO3,当用其滴定 H3PO4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生成 H2PO-4,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则 Na2CO3也被中和到 H2CO3,故无影响。

当滴定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时,生成 HPO4-,应以酚酞为指示剂,此时 Na2CO3被中和至 NaHCO3,使多消耗 NaOH,产生正误差。

8、为什么配制 Na2S2O3标准溶液要用新煮沸的蒸馏水 ?

解:(1)因为水中若溶解有CO2会使水的酸度升高,导致Na2S2O3酸解;另水中溶解的空气会氧化Na2S2O3,产生不具有还原性的SO2-4,并且有S析出;

(2)水中存在的嗜硫菌等微生物也能够慢慢分解Na2S2O3,降低Na2S2O3溶液的浓度。

因此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要求采用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这样既可祛除水中残留的CO2和O2,又能杀死微生物。

9、某同学配制 0.02 mol?L-1Na2S2O3500 mL,方法如下: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Na2S2O3·5H2O ,记为2.482 g, 溶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冷却,转移至 500 mL 容量瓶中,定容,贴上标签,保存待用。请指出其错误。

解:(1) Na2S2O3·5H2O 不纯且易风化,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故不必准确称量,亦不必用容量瓶。应先配制成近似浓度,放置后标定(2分)

(2) 应当是将蒸馏水先煮沸(杀细菌、赶去 CO2和 O2)、冷却,再配制Na2S2O3溶液,若将蒸馏水与 Na2S2O3共煮,Na2S2O3易分解生成 S 。(2分)

(3) 分析天平称量应记录小数点后4位数据。(1分)

10、现有某NaOH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若用该标准溶液滴定盐酸,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原来的浓度进行计算,有无误差?若用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误差情况又如何?试通过分析说明。

解:∵ 2NaOH + CO2 == Na2 CO3 + H2O

NaOH + HCl == NaCl + H2O

Na2CO3 + HCl == NaH CO3 + NaCl (酚酞变色)

NaH CO3 + HCl == NaCl + H2 CO3(甲基橙变色)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溶液中杂有的Na2CO3与HCl生成NaCl和H2CO3所消耗的HCl体积与原来未吸收空气中CO2的NaOH溶液所需HCl量相同,故无影响;但用酚酞作指示剂时,则溶液中杂有的Na2CO3 与HCl生成NaHCO3,所消耗的HCl体积小于用原来未吸收空气中CO2的NaOH溶液所需HCl量。根据C1V1=C2V2,V2越小,则C2越大使测得的HCl浓度偏高。

四、计算题

1、已知HAc 的p K a = 4.74,NH 3·H 2O 的p K b = 4.74。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值:

(1) 0.10mol ?L -1 HAc ;(2)0.10mol ?L -1 NH 3·H 2O ;(3)0.15mol ?L -1NH 4Cl ;(4) 0.15mol ?L -1

NaAc 。

解:(1) 0.10 mol ?L -1 HAc

已知:K a = 1.8×10-5 ,HAc c = 0.10 mol ?L -1,cK a >20K w ,c / K a >500,所以用最简式计算,求得

87.274.41101010]H [---+=?==a cK (mol ?L -1)

pH = 2.87

(2) 0.10 mol ?L -1

NH 3·H 2O ;

已知:K b = 1.8×10-5 ,O H NH 23?c = 0.10 mol ?L -1,cK b >20K w ,c / K b >500,所以用最简式计算,求得

87.274.41101010]OH [----=?==b cK (mol ?L -1)

pOH = 2.87 , pH = 11.13

(3) 0.15 mol ?L -1 NH 4Cl

已知:NH +4为酸,故p K a = 14 – 4.74 = 9.26,K a = 5.6×10

-10 ,+4

NH c = 0.15 mol ?L -1, cK a >20K w ,c / K a >500,所以用最简式计算,求得

6101017.9106.515.0]H [--+?=??==a cK (mol ?L -1) pH = 5.04

(4)0.15 mol ?L -1

NaAc ;

已知:Ac -为碱,故p K b = 14 – 4.74 = 9.26,K b = 5.6×10-10,-Ac c = 0.15 mol ?L -1, cK b >20K w ,c / K b >500,所以用最简式计算,求得

6101017.9106.515.0]OH [---?=??==b cK (mol ?L -1

)

pOH = 5.04 , pH = 8.96

2、在0.10mol ·L-1NH3·H2O 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 使其浓度为0.10mol ·L-1,求c (H+)、

NH3·H2O 的解离度。

解: NH3·H2O C 平 0.10-x 0.10+x x

K b

×10-5 ∵

c /K 0.10 - x ≈ 0.10, 0.10 + x ≈

0.10 =1.8×10-5 x

= c (OH -) = 1.8×10-5mol ·L-1 c (H +×10-10 mol ·L -1

α100% = 0.018%

3、预配制pH=4.00浓度为1.0mol.L-1的缓冲溶液1.0L,HAc 和NaAc 各需多少克?

已知Ka=1.8x10-5,pka=4.74。

解: C(HAc)+C(NaAc)=1.0mol/L, 则C(HAc)= 1.0mol/L- C(NaAc)

PH=4 根据 4=4.74+lg C(NaAc) /1.0mol/L- C(NaAc)

C(NaAc) =0.15 mol/L,

所以需HAc 的质量:m=(1-0.15) mol/L ×60g/ mol ×1L=51 g

需NaAc 的质量:m=0.15mol/L ×82.034g/ mol ×1L=12 g

4、实验员已标定好浓度为0.1026 mol ·L -1的NaOH 标准溶液,放置两天后,由于暴露于空气

中吸收了CO 2 。为了测定CO 2含量,移取该碱液30.00mL ,用0.1143 mol ·L -1

HCl 溶液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HCl 体积26.81mL ,求每升该碱液吸收CO 2多少克?

答案:设30.00mL 碱液中含有a mmol NaOH 和 b mmol Na 2CO 3

NaOH + HCl == NaCl + H 2O

1 1

a a

Na 2CO 3 + HCl === NaCl + NaHCO3

HB B a C C pk pH -

+=lg

1 1

b b

CO 2 +2NaOH == Na 2CO 3 + H 2O

44 2 1

b 2b b

关系一:30.00mL 混合碱(NaOH +Na 2CO 3)被26.81mLHCl 滴定至酚酞变色,其中NaOH 被中和完全;Na 2CO 3被中和到NaHCO 3 a + b = 0.1143×26.81

关系二:Na +守恒:混合碱(NaOH +Na 2CO 3)Na +摩尔数= 原来纯NaOH 中Na +

摩尔数,

2b + a = 0.1026×30.00

得如下联立方程

a +

b = 0.1143×26.81

2b + a = 0.1026×30.00

解之得 b= mmol

1升CO 2中含量 = ×44×10-3 / 30.00×10-3 = g/L

5、称取仅含弱酸盐NaA 和NaB 的Na 2CO 3试样0.6125 g ,加水溶解后,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2000 mol/L HCl 标准溶液滴定,甲基橙变色时,消耗HCl 标准溶液32.72 mL ;上述等量样品,加水溶解后,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 HCl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5.34 mL 。(1)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2)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是多少?

已知:弱酸HA 的pKa=7.0,弱酸HB 的pKa=1,Na 2CO 3 = 105.99,NaA = 182.03,NaB =132.0 ) 。 答案:1)NaA 的pK b =14-7=7,因此NaA 能被盐酸滴定

NaB 的pK b =14-1=13远大于7,因此NaB 不能被盐酸滴定

甲基橙变色时: Na 2CO 3 +2HCl = 2NaCl + CO 2 + H 2O

NaA + HCl = NaCl + HA

酚酞变色时仅有: Na 2CO 3+ HCl = NaHCO 3+ NaCl

根据(3)可计算出 %85.43%1006125

.099.10502534.01000.0%1001000)(%3

232=???=?=W CO Na CV CO Na HCl

甲基橙变色时:3

23222CO Na HCl NaA NaA CO Na HCl n n n n n n -=+=即

%86.43%1006125

.003.182)02534.01000.022000.003272.0(%=????-?=NaA %29.12%10086.48%85.43%100%=?=--=NaB

6、有一碱样内含Na 2CO 3和NaHCO 3 ,此外还有不同酸作用的杂质,称取此样品1.200g ,溶于水后,用0.5000mol/ L 的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HCl15. 00mL ;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 滴定至终点,又消耗22.00mLHCl 溶液,问试样中Na 2CO 3和NaHCO 3及杂质的质量分数各为多少 ? ( M Na2CO3=106.0, M NaHCO3= 84.02) 解:%25.66%100200.110000.10600.155000.0%32=???=??=m M V C CO Na

%5.24%100200.1100002.84)00.1500.22(5000.0%3=??-?=??=m M V C NaHCO

杂质%=100-66.25-24.5=9.25%

7、以硼砂为基准物,用甲基红指示终点,标定HCl 溶液。称取硼砂0.985 4g 。用去HCl 溶液23.76mL ,求HCI 溶液的浓度。(Na 2B 4O 7?10H 2O 的 M=386.37)

解:反应方程式

Na 2B 4O 7?10H 2O + 2HCl = 4H 3BO 3 + 10H 2O + 2NaCl ()HCl (2

1n n =Na 2B 4O 7?10H 2O) )HCl (1076.232

137.3869854.03c ???=- c (HCl) = 0.2175(mol ?L -1)

8、已知25℃时某一元弱酸0.1mol.L -1溶液的PH =3.0,求:

(1)该弱酸的Ka θ值

(2)该浓度下酸的解离度

(3)与等体积0.1 mol.L -1NaOH 混合后的PH 。

解 HA H ++A -

(1) +2

a [H ]K =[HA]θ

=10-6/0.1=10-5 (2) +[H ]=[HA]

α=10-3/0.1=10-2 (3) A -+H 2O=HA+OH - h a

W K K =K =10-9

-[OH ]==7.07×10-6 pH=8.85

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

6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利用双指示剂法测定Na 2CO 3和NaHCO 3混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用参比溶液确定终点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微量滴定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NaCO 3与NaOH或NaHCO 3与Na 2CO 3的混合物。欲测定同一份试样中各组分的含 量,可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的情况,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 剂,常称之为“双指示剂法”。 若混合碱是由Na 2CO 3和NaOH组成,第一等当点时,反应如下: HCl+NaOH→NaCl+H

2O HCl+Na 2CO 3→NaHCO 3+H 2O 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pH范围为8.0~10.0),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恰 好变为无色。设此时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1(mL)。第二等当点的反应 为:HCl+NaHCO 3→NaCl+CO 2↑+H 2O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变色pH范围为3.1~4.4),用HCl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 橙色。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为V 2(mL)。 当V 1>V 2时,试样为Na 2CO

3与NaOH的混合物,中和Na 2CO 3所消耗的HCl标准溶液为2V 1 (mL),中和NaOH时所消耗的HCl量应为(V 1-V 2)mL。据此,可求得混合碱中Na 2CO 3和NaOH 的含量。 当V 1<V 2时,试样为Na 2CO 3与NaHCO 3的混合物,此时中和Na 2CO 3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 体积为2V 1mL,中和NaHCO 3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碳酸钠纯碱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碳酸钠 GB 210-92代替GB 210-89 GB2368-2373-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碳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纳。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 分子式:Na2CO3 相对分子质量:105.99(按1987年国际相对原子量) 2 引用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 3040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 3050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 GB 3051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 6003 试验筛 GB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 6682 实验室用水规格 GB 8946 塑料编织袋 GB 8947 复合塑料编织袋 GB 10454 柔性集装袋

GSB G12 001 工业碳酸钠国家标准样品 3 产品分类 工业碳酸钠分为三种类别: Ⅰ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适用于制造显象管玻壳、浮法玻璃、光学玻璃等。 Ⅱ类为一般工业盐及天然碱为原料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Ⅲ类为硫酸钠型卤水盐为原料联碱法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Ⅰ类为白色细小颗粒。Ⅱ、Ⅲ类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重质碳酸钠为白色细小颗粒。 4.2 工业碳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指标项目 指标 Ⅰ类Ⅱ类Ⅲ类 优等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总碱量(以Na2CO3,计),% ≥99.2 99.2 98.8 98.0 99.1 98.8 98.0 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 ≤0.50 0.70 0.90 1.20 0.70 0.90 1.20 铁(Fe)含量,% ≤0.004 0.004 0.006 0.010 0.004 0.006 0.010 硫酸盐(以SO4计)含量,% ≤0.03 0.03(1)- - - - - 水不溶物含量,% ≤0.04 0.04 0.10 0.15 0.04 0.10 0.15 烧失量(2),% ≤0.8 0.8 1.0 1.3 0.8 1.0 1.3 堆积密度(3),g/mL ≥0.85 0.90 0.90 0.90 0.90 0.90 0.90 粒度(3),180μm 筛余物,% ≥ 1.18mm ≤ 75.0 70.0 65.0 60.0 70.0 65.0 60.0 2.0 - - - - - -

高中化学必修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创新教案】

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 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改变以往的实验只是起演示和辅助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本单元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实验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Na2CO3、NaHCO3的性质我将采用了科学探究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完成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的融入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流程设计 介绍苏氏两姐妹的用途 引入课题

了解Na2CO3、NaHCO3性质、 鉴别(讨论应用) 学生特征分析 ①学生知识面仍较狭隘,习惯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 ②学生大多是个别化学习,没有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和协同讨论学习的习惯。 ③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差,独立完成实验探究还有许多问题。 ④6-8人为一小组,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 ①通过探究性实验,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实验设计方案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②能够熟练书写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③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假设的科学研究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探究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组成上相差不大的化合物,所呈现的性质千变万化的道理。 ②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工业企业管理考试试题

工业企业管理考试试题(A)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物资存储成本的特点是:() A.采购批量越大,储存成本越大B.采购批量越大,储存成本越小 C.储存量越大,储存成本越小 2.一根棒材,可切成5个零件,每个零件毛重2公斤,5个切口,每个切口铁屑重0.1公斤,料头重0.5公斤。则该零件的材料消耗定额为() A.2公斤 B.2.1公斤C.2.2公斤 3.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 A.设备从投入使用至报废止的时间 B.设备从投入使用至因科技发展而淘汰所经历的时间 C.按设备年平均使用成本最小确定的使用年限 4.下列属于机械工业企业基本生产工人的是:() A.修理工B.电工C.生产产品的车工 5.出勤率的计算方法为:() A.出勤时间/制度工作时间B.出勤时间/日历时间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出勤时间 6.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 A.价格B.产值C.功能与成本的比值 7.从产品组合中剔除赢利水平较低的产品,集中精力发展赢利水平较高的产品,属于:() A.扩大产品组合策略B.缩减产品组合策略 C.产品线延伸策略 8.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成熟期的价格策略为:() A.价格下调B.价格上调C.削价 9.直接分销渠道为:() A.有中间商介入B.无中间商介入C.有一个中间商 10.评价企业赢利能力的指标为:() A.总资产收益率B.资产负债率C.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二.多项选择壹(每题2分) 1.公司分为:() A.股份有限公司B.有限责任公司C.合伙公司D.私人公司2.按生产产品的用途,工业企业可分为:() A.重工业B.轻工业C.大型企业D.小型企业 3.与物资采购批量相关的成本有:() A.采购成本B.订购成本C.储存成本D.缺货成本 4.工业企业的组成部分为:() A.基本生产B.辅助生产C.大量生产D.单件生产 5.机械制造工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包括:() A.毛坯生产B.机械加工C.装配D.运输 6.工业生产的时间组织形式有:() A.顺序移动方式B.平行移动方式

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

6 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利用双指示剂法测定Na2CO3 和NaHCO3 混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用参比溶液确定终点的方法。 3. 进一步掌握微量滴定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NaCO3 与NaOH 或NaHCO3与Na2CO3 的混合物。欲测定同一份试样中各组分的含 量,可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滴定过程中pH 值变化的情况,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 剂,常称之为“双指示剂法”。 若混合碱是由Na2CO3 和NaOH 组成,第一等当点时,反应如下: HCl+NaOH→NaCl+H2O HCl+Na2CO3→NaHCO3+H2O 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pH 范围为8.0~10.0),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恰 好变为无色。设此时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mL)。第二等当点的反应 为: HCl+NaHCO3→NaCl+CO2↑+H2O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变色pH 范围为3.1~4.4),用HCl 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 橙色。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为V2(mL)。 当V1>V2 时,试样为Na2CO3 与NaOH 的混合物,中和Na2CO3 所消耗的HCl 标准溶液为2V1 (mL),中和NaOH 时所消耗的HCl 量应为(V1-V2)mL。据此,可求得混合碱中Na2CO3 和NaOH 的含量。 当V1<V2 时,试样为Na2CO3 与NaHCO3 的混合物,此时中和Na2CO3 消耗的HCl 标准溶液的 体积为2V1mL,中和NaHCO3 消耗的HCl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2-V1)mL。可求得混合碱中Na2CO3 和NaHCO3 的含量。 双指示剂法中,一般是先用酚酞,后用甲基橙指示剂。由于以酚酞作指示剂时从微红色 到无色的变化不敏锐,因此也常选用甲酚红-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甲酚红的变色范围为6.7 (黄)~8.4(红),百里酚蓝的变色范围为8.0(黄)~9.6(蓝),混合后的变色点是8.3, 酸色为黄色,碱色为紫色,混合指示剂变色敏锐。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试液由紫色变为粉红

实验八 工业纯碱总碱度测定

实验八工业纯碱中总碱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准物质碳酸钠及硼砂的分子式和化学性质; 2.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过程 3.掌握强酸滴定二元弱碱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选择。 4.掌握定量转移操作的基本特点。 二、实验原理 工业纯碱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商品名为苏打,其中可能还含有少量NaCl,Na2SO4,NaOH及NaHCO3。常以HCl标准溶液为滴定剂测定总碱度来衡量产皮的质量。滴定反应为 Na2CO3 + 2HCl = 2NaCl + H2CO3 H2CO3=CO2↑+H2O 反应产物H2CO3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并分解为CO2逸出。化学计量点时溶液pH 为3.8至3.9,可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转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试样中NaHCO3同时被中和。 由于试样易吸收水分和CO2,应在270~300℃将试样烘干2h,以除去吸附水并使NaHCO3全部转化为Na2CO3,工业纯碱的总碱度通常以w(Na2CO3)或w(Na2O)表示,由于试样均匀性较差,应称取较多试样,使其更具代表性。测定的允许误差可适当放宽一点。 三、主要试剂与仪器 1. HCl溶液 2. 无水Na2CO3 3. 0.1%甲基橙指示剂 4. 0.2%甲基红60%的乙醇溶液。 5.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6. 硼砂(Na2B4O7·10H2O) 四、实验步骤 1.0.1mol·L-1HCl溶液的标定 (1)用无水Na2CO3基准物质标定用称量瓶准确称取0.08g-0.10g无水Na2CO33份,分别倒入100mL锥形瓶中。称量瓶称样时一定要带盖,以免吸湿

然后加入10-20mL水使之溶解,再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定的 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的黄色恰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2)用硼砂Na2B4O7·10H2O标定准确称取硼砂0.2~0.3g 3份,分别倾入100mL锥形瓶中,加水20mL使之溶解,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浅红色即为终点。根据硼砂的质量和滴定时所消耗的HCl溶液的体积,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2.总碱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试样约1g倾入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其溶解,必要时可稍加热促进溶解。冷却后,将溶液定量转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平行移取试液10.00mL三份于锥形瓶中,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计算试样中Na2O或Na2CO3含量,即为总碱度。测定的各次相对偏差应在±0.5%以内。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验号码 记录项目 ⅠⅡⅢ m(无水Na2CO3)/g V HCl(mL) c HCl (mol L-1) 平均值c HCl (mol L-1) 相对偏差%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人教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海安县立发中学陈海明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知识内容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俗名和物理性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酸等的反应以及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用途。 这部分知识内容放在这一章中是作为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来供学生学习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已经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原理之后,结合已经的化学知识进行这两种化合物性质的探究,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金属化合物性质、用途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享受探究成功的快乐。 教材信息的传递形式有三种:通过阅读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俗名、用途;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掌握它们与水作用情况和热稳定性;通过知识迁移,掌握它们与盐酸反应等其它的化学性质。 二、学生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具有了实验探究的基本条件;学生已经掌握了无机物的基本分类方法,初步了解同类无机物具有相似的性质;学生已经有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知识,具备分析溶液中微粒以及会预测微粒之间所能发生的相互作用的基础;学生已经学过了化学计量学,有一定的计算分析的基础。但学生缺乏应用这些已经知识、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际学习探究的体验,并没有形成这方面的学习能力。 2.学生认知习惯: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经到一定的高度,他们不喜欢单纯记忆知识,对分析规律性知识、本质的知识有极大的兴趣;他们不喜欢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更喜欢找出知识的区别与联系,找出学习知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俗名、用途;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和原理分析掌握碳酸钠和碳酸钠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两种物质之间的转化;由性质理解两种化合物的用途。

碳酸钠纯碱国家标准

碳酸钠纯碱国家标准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碳酸钠 GB210-92代替GB210-89GB2368-2373-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碳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纳。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 分子式:Na2CO3 相对分子质量:(按1987年国际相对原子量) 2引用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3040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3050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 GB3051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6003试验筛 GB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6682实验室用水规格 GB8946塑料编织袋 GB8947复合塑料编织袋 GB10454柔性集装袋

GSBG12001工业碳酸钠国家标准样品 3产品分类 工业碳酸钠分为三种类别: Ⅰ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适用于制造显象管玻壳、浮法玻璃、光学玻璃等。 Ⅱ类为一般工业盐及天然碱为原料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Ⅲ类为硫酸钠型卤水盐为原料联碱法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4技术要求 外观:Ⅰ类为白色细小颗粒。Ⅱ、Ⅲ类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重质碳酸钠为白色细小颗粒。工业碳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指标项目 指标 Ⅰ类Ⅱ类Ⅲ类 优等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总碱量(以Na2CO3, 计),%≥ 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 铁(Fe)含量,%≤ 硫酸盐(以SO4计)含量,%≤(1)- - - - - 水不溶物含量,%≤ 烧失量(2),%≤ 堆积密度(3),g/mL≥ 粒度(3),180μm筛余物,%≥ 1.18mm≤ - - - - - -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讲课教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讲课教案 一、基本说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分析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新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金属在自然界基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第一节介绍金属单质的性质后, 第二节重点讲述了钠、铝、铁的化合物性质。在这一节内容里,新教材安排了精彩的 图片和丰富的实验探究。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 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各种能力。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突出实验引探功能; 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填写表格,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2、教学重点: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及鉴别方法。 3、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较高,但在学习中学生较多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易遗忘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而且缺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及对现象的本质分析。 (四)设计思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中思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设计始终围绕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四要素展开,希望通过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驱动促成师生的有效协作会话,从而实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意义构建。 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猜想设疑—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总结内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归纳等活动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体验探究实验的无穷乐趣。 (五)仪器、用品 试管、滴管、烧杯、酒精灯、带铁夹的铁架台、碳酸钠(s)、碳酸氢钠(s)、酚酞、澄清石灰水、稀盐酸、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1、环节一: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2、环节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及碱性

实验八工业纯碱总碱度测定之令狐文艳创作

实验八工业纯碱中总碱度测定 令狐文艳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准物质碳酸钠及硼砂的分子式和化学性质; 2.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过程 3.掌握强酸滴定二元弱碱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选择。 4.掌握定量转移操作的基本特点。 二、实验原理 工业纯碱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商品名为苏打,其中可能还含有少量NaCl,Na2SO4,NaOH及NaHCO3。常以HCl标准溶液为滴定剂测定总碱度来衡量产皮的质量。滴定反应为 Na2CO3 + 2HCl = 2NaCl + H2CO3 H2CO3=CO2↑+H2O 反应产物H2CO3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并分解为CO2逸出。化学计量点时溶液pH 为 3.8至 3.9,可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转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试样中NaHCO3同时被中和。 由于试样易吸收水分和CO2,应在270~300℃将试样烘干2h,以除去吸附水并使NaHCO3全部转化为Na2CO3,工业纯碱的总碱度通常以w(Na2CO3)或w(Na2O)表示,由于试样均匀性较差,应称取较多试样,使其更具代表性。测定的允许误差可适当放宽一点。 三、主要试剂与仪器 1. HCl溶液 2. 无水Na2CO3 3. 0.1%甲基橙指示剂 4. 0.2%甲基红 60%的乙醇溶液。

5.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6. 硼砂(Na2B4O7·10H2O) 四、实验步骤 1.0.1mol·L-1HCl溶液的标定 (1)用无水Na2CO3基准物质标定用称量瓶准确称取0.08g-0.10g无水Na2CO3 3份,分别倒入100mL锥形瓶中。称量瓶称样时一定要带盖,以免吸湿然后加入10-20mL水使之溶解,再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的黄色恰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2)用硼砂Na2B4O7·10H2O标定准确称取硼砂0.2~0.3g 3份,分别倾入100mL锥形瓶中,加水20mL使之溶解,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浅红色即为终点。根据硼砂的质量和滴定时所消耗的HCl溶液的体积,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2.总碱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试样约1g倾入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其溶解,必要时可稍加热促进溶解。冷却后,将溶液定量转入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平行移取试液10.00mL三份于锥形瓶中,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计算试样中Na2O或Na2CO3含量,即为总碱度。测定的各次相对偏差应在±0.5%以内。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验号码 记录项目ⅠⅡ Ⅲ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1、HCl标准溶液标定 常用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有:硼砂(Na2B4O7·10H2O)、无水碳酸钠(Na2CO3)。 本实验采用无水碳酸钠作为基准物质标定HCl 溶液。其标定反应为: Na2CO3+2HCl = 2NaCl+ H2O+CO2↑ 计量点时,为H2CO3饱和溶液,pH为3.9,可选用甲基橙指示剂。 滴定终点颜色变化:黄橙色 2、纯碱中总碱度测定 工业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其中可能含有少量NaCl、Na2SO4、NaOH或NaHCO3等成分。用酸滴定时,除主要成分Na2CO3被中和外,其他碱性杂质如NaOH或NaHCO3等也被中和,所以称为总碱度的测定。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可能发生的反应包括: Na2CO3+2HCl = 2NaCl+ H2O+CO2↑ NaOH+HCl = NaCl+ H2O NaHCO3+HCl = NaCl+ H2O+CO2↑ 滴定终点颜色变化:黄橙色。 二、实验步骤

1、0.1mol·L -1HCl 溶液的配制 用10mL 量筒量取6mol/LHCl5.0mL ,倒入装有295mL 蒸馏水的试剂瓶,摇匀。 2、0.1mol·L -1HCl 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无水碳酸钠1.08~1.12 g 于100mL 烧杯中,加入40mL 蒸馏水溶解,定量转移至25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移取上述溶液25.00mL 于250mL 锥形瓶中,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为终点。平行标定三份。 3、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纯碱2.8~2.9 g ,置于100mL 烧杯中,加约50mL 蒸馏水溶解,定量转入25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移取上述溶液25.00mL 于锥形瓶中,加甲基橙1滴,用0.1 mol·L -1 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为终点。平行滴定三份。 计算公式: ()%1000.25000.25102110/0.25000.2523 2232333????=??? = --S CO Na HCl HCl CO Na CO Na HCl m M CV V M m C ω

工业碳酸钠总碱度的测定习题及答案(精)

一、选择题 1、OH-的共轭酸是() A. H+ B. H2O C. H3O+ D. O2- 答案:B 2、在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 HOAc-NaOAc B. H3PO4-H2PO4- C. +NH3CH2COOH-NH2CH2COO- D. H2CO3-HCO3- 答案:C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酸愈强,则其共轭碱愈弱; B、水中存在的最强酸是H3O+; C、H3O+的共轭碱是OH-; D、H2O的共轭碱仍是H2O 。 答案: A 4、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 a与K b的关系是() A. K a·K b=1 B. K a·K b=K w C. K a/K b=K w D. K b/K a=K w 答案:B 5、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最高的是() A. NaCl B. NH4Cl C. NaHCO3 D. Na2CO3 答案:(D) 6、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小的是() A. 0.1 mol·L-1 NH4OAc溶液 B. 0.1 mol·L-1 NaOAc溶液 C. 0.1 mol·L-1 HOAc溶液 D. 0.1 mol·L-1 HCl溶液 答案:A 7、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大的是() A. 0.1 mol·L-1 NaOAc-0.1 mol·L-1 HAc溶液 B. 0.1 mol·L-1 NaAc溶液 C. 0.1 mol·L-1 NH4Ac-0.1 mol·L-1 HOAc溶液 D. 0.1 mol·L-1 NH4Ac溶液 答案:B 8、六次甲基四胺[(CH2)6N4]缓冲溶液的缓冲pH范围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广大附中 胡国良)

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碳酸钠、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胡国良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准确的描述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溶解性、状态)。 (2)正确书写Na2CO3和NaHCO3的电离方程式,准确判断能否与盐酸、石灰水、CaCl2反应,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书写方程式。 (3)准确描述酸氢钠受热分解实验现象和书写方程式,正确书写Na2CO3转化为NaHCO3的方程式。 (4)归纳酸式盐代表物碳酸氢盐的结构和性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Na2CO3和NaHCO3的性质的科学探究,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以Na2CO3和NaHCO3为载体,先观察外观,实验研究物理性质(状态、溶解性),再分析结构(组成、类别、化合价)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实验研究化学性质。 (2)通过Na2CO3、NaHCO3、H2CO3组成对比,理解NaHCO3的两性,并归纳出酸式盐代表物碳酸氢盐的性质。 (3)通过Na2CO3、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实验,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预测和实验探究结果产生矛盾,感受化学魅力,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和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HCO3-的性质、通过Na2CO3、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实验,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 三、本节承载的化学核心观念、化学思想和方法 微粒观:盐是由离子基本微粒构成的,盐的性质应该更多的从离子角度思考。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加深对宏观实验的认识。 对比法:将结构相似的物质从相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使共同点和差异更加突出,加深对知识的了解,提高学习效率。 陌生物质性质研究方法:陌生物质性质研究是由外观观察,实验研究物理性质(状态、溶解性),再分析结构(组成、类别、化合价)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实验研究化学性质;具体物质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纯碱的工业制法(后)

纯碱的工业制法 [重点]与纯碱工业相关的化学原理、循环原理、纯碱工艺流程 [难点]化学原理与工业生产的结合分析 纯碱的工业制法。纯碱是什么物质的俗称? 对,是碳酸钠苏打的俗称。纯碱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玻璃制造、化工、冶金,以及造纸、纺织、食品等轻工业,用量极大,被誉为“化工之母”。 纯碱的地位如此重要,工业上如何通过化学反应去制备碳酸钠呢?要制备碳酸钠,得找生产原料。为适合大规模的生产,所找的原料应是广泛、廉价的。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共同来寻找。碳酸钠含有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含有钠离子的化合物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氯化钠,提供碳酸根最廉价的原料是------石灰石(碳酸钙)。因此,我们可利用氯化钠和碳酸钙作为生产原料。 [投影] 制备纯碱的原料: NaCl ,CaCO3 [提问] 氯化钠和碳酸钙能直接反应生成碳酸钠吗? [学生] 不能 [设问]不能直接生成碳酸钠,就必须有中间产物作为过渡。可以通过什么中间产物过渡呢? [引导] 这个问题可以说困扰了科学界很长的一段时间。法国科学院甚至设立10万法郎,用于奖励发明苏打工艺的人。比利时工业化学家索尔 维通过努力,以碳酸氢钠作为中间产物,再由碳酸氢钠煅烧得到碳酸 钠,从而实现了合成制碱的生产方法。索尔维发明的这种方法就叫做 索尔维制碱法。 [投影] 一、索尔维制碱法(氨碱法) [设问] 索尔维制碱法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怎样的?首先来了解索尔维是怎样制备碳酸氢钠。 索尔维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能产生 大量的碳酸氢钠沉淀。这两种气体是由碳酸钙煅烧形成的二氧化碳以 及氨气。 碳酸氢钠的制备: 通 通 [设问]为什么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CO2就能有碳酸氢钠沉淀产生?[引导] 我们来分析一下。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这两者在溶液中反应吗?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教学设计参赛:高中化学(人教2003课标版)必修1 §3-2-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高中化学(人教2003课标版)化学1(必修)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二课时) 面团变馒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教学要求是这样陈述的: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叙述中强调了两个侧重点:(1)课堂设计要贴近生活;(2)要开展实验探究。 【教材分析】 一、本课时内容源自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1(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二、教材的地位: 1、初中化学介绍了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纯碱不是碱,是盐;本课时要求学生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碱性的强弱;在后面的第四章第一节实验4-1中:有要求在硅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的操作;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要重点学习盐溶液的酸碱性,本课时教材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初中化学有溶解度、溶解性,溶解热效应的介绍;本课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别在1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中加入几滴水和10毫升水时的现象区别,这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 3、第一章学习了《从实验学化学》,本课时的学习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具体的认识材料。 4、第二章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本课时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分类是高效学习的好方法。同时与“离子反应”相互衔接,教材要求学生写出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更关键的是:元素化合物本身就是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构成世界的基础物质。同时本课时学习中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本课时教材无论从知识体系,还是能力培养,还是认识世界等各个方面都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工业碳酸钠质量等级认定

工业碳酸钠等级认定(参照工业碳酸钠国家标准(GB 210-92)碳酸钠的指标并进行对比确定其为这与样品中预给定的指标相差) 实验要求: 能用多种方式对工业碳酸钠进行检验;能正确选用多种所需的试剂、标液、指示剂、了解工业碳酸钠的质量标准 工业碳酸钠的质量标准: 碳酸钠的物理性质: (1)性状 碳酸钠常温下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无气味。有碱性。是碱性的盐。有吸水性。露置空气中逐渐吸收 1mol/L水分(约15%)。遇酸分解并泡腾。相对密度(25℃)2.53。熔点851℃。半数致死量(30日)(小鼠,腹腔)116.6mg/kg。有刺激性。可由氢氧化钠和碳酸发生化学反应结合而成。溶液呈碱性。碳酸钠在2132K分解。 (2)溶解性 碳酸钠易溶于水,甘油,20摄氏度时一百克水能溶20克碳酸钠,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醇。碳酸钠是一种强碱盐,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反应(碳酸钠水解会产生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 (3)稳定性 稳定性较强,但高温下也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吸湿性很强, 很容易结成硬块,在高温下也不分解。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有3种:Na 2CO 3 ·H 2 O、 Na 2CO 3 ·7H 2 O 和 Na 2 CO 3 ·10H 2 O。 实验步骤: 一、样品采集 按照要求规范的采集25g的工业碳酸钠并进行灼烧至恒重二、待测碳酸钠溶液配制

根据所选标液进行称重,用分析天平称取5.0000g 左右的已进行灼烧工业碳酸钠,并记录;将其溶解到100ml 烧杯中并进行搅拌(如果没有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杂质烘干称量其质量,并记录;将剩下的虑液转入到100ml 容量瓶中,定容.记为待测液①;用分析天平称取10.0000g 左右的已进行灼烧工业碳酸钠,并记录;将其溶解到100ml 烧杯中并进行搅拌(如果没有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杂质烘干称量其质量,并记录;将剩下的虑液转入到100ml 容量瓶中,定容.记为待测液②;用分析天平称取5.0000g 左右的已进行灼烧工业碳酸钠,并记录;将其溶解到100ml 烧杯中并进行搅拌(如果没有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杂质烘干称量其质量,并记录;将剩下的虑液转入到50ml 容量瓶中,定容.记为待测液③. 三、工业碳酸钠质量检验 ①总碱量的测定 实验仪器:容量瓶100ml 2个 100ml 锥形瓶 2个 25ml 移液管 一支 加热套 实验试剂:溴甲酚绿、甲基红、盐酸标液 1mol/L 步骤: 1、指示剂溴甲酚绿-甲基红配制: 溶液Ⅰ:准确称取0.1g 溴甲酚绿,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 。 溶液Ⅱ:准确称取0.2g 甲基红,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 。 取30mL 溶液Ⅰ、10mL 溶液Ⅱ,混匀。 2、标定盐酸,称取处理后的无水碳酸钠(标定1mol/L 称取1- 2克)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新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1mol/L 加100ml 水)定溶,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待标定溶液滴定至溶液成暗红色,煮沸2分钟,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暗红色。同时做空白 3、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ml 碳酸钠待测液 并至于100ml 至于锥形瓶中,平行2份,并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滴配好的溴甲酚绿-甲基红,用1mol/L 的盐酸标液进行滴定,滴定至试验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 ,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暗红色并记录2次所用盐酸的体积. 4、计算出总碱量 %100*m **1.0**总碳酸钠溶液碳酸钠 盐酸盐酸算)总碱量(以碳酸钠来计V M C V ②氯化物的测定: 实验仪器: 100ml 锥形瓶 2个 25ml 移液管 一根 滤纸 过滤漏斗 250ml 烧杯 实验试剂: 1mol/L 硫氰酸铵标液 1mol/L 硝酸银 1+3的硝酸 硫酸铁铵指示剂 步骤: 1、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ml 碳酸钠待测液 并至于100ml 至于锥形瓶中,平行2份,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硝酸至待测液没有气泡产生为止,并将及其加热除去多余的碳酸根.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案-教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案-教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酸碱性、热稳定性、与盐酸的反应等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鉴别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启发、诱导使学生体验实验的作用,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采用实验探究、列表比较的对比分析和讨论归纳,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验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的意识。 [教学说明] 本堂课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讲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总结,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不同性质和鉴别方法。 步步深入,提高本次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 大家已经知道化学物质中有“苏苏两姐妹”苏打-碳酸钠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在厨房里我们也常常能看到他们的学生回忆并 思考初中学 习的有关碳 酸钠与碳酸 通过知识回 顾和创设学 生熟悉的生 活情景,拉近

踪影。那么姐姐苏打和妹妹小苏打她们的性格有什么差异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板书标题]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氢钠的知 识。 学生与新知 识的距离激 发学生对新 知识的兴趣。 [讲解]我们常言观人观面向, 初始伊人,我们先来看看苏苏两姐妹面向如何。我们分别取一小平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于两只洁净的试管中,大家观察她们外观有什么区别呢? [板书] 表格一(表格见最后) 学生观察并 回答:碳酸 钠为白色粉 末状固体, 碳酸氢钠为 白色细小粉 末固体。 通过教师演 示引导学生 观察、回答, 吸引学生注 意。 [讲解]1.看来妹妹碳酸氢钠要 比姐姐碳酸钠面相上要细腻一些,这呢是从她们的外观上的区别。我再跟这两姐妹进行下一步的接触。分别在试管中加入5滴水,观察现象。 2.嗯,看来碳酸氢钠的溶1.学生观察 并回答: 碳酸钠加 水结块变 成晶体, 碳酸氢钠 加水无明 通过教师演 示引导学生 观察、回答, 吸引学生注 意,让学生自 主吸取新知 识,培养学生

工业碳酸钠及其实验方法

工业碳酸钠及其实验方法 项目目的 1、了解工业碳酸钠测定方法的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了解工业碳酸钠的产品分类 3、了解工业碳酸钠测定方法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4、掌握各测定标准的试验方法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钠。 2、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 产品分类 工业碳酸钠分为三种类别: 1、Ⅰ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适用于制造显象管玻壳、浮法玻璃、光学玻璃等。 2、Ⅱ类为一般工业盐及天然碱为原料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3、Ⅲ类为硫酸钠型卤水盐为原料联碱法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技术要求 1、外观:Ⅰ类为白色细小颗粒。Ⅱ、Ⅲ类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重质碳酸钠为白色细小颗粒。 2、工业碳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试验方法

1、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2、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 601,GB 602,GB 603之规定制备。 3、各检验方法 总碱量测定(重点) 氯化物含量测定 铁含量测定 碳酸盐含量测定 一、总碱量的测定(重点) 采用国标《工业用碳酸钠—总碱量的测定—滴定法》。 1、方法提要 以澳甲酚绿一甲基红混合液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总碱量。 2 、试剂和材料. (1)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 (HCl)约lmol/L; (2)澳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液。 3 、仪器、设备. (1)称量瓶:30mm X 25mm;或瓷柑涡:容量30mL 4、分析步骤 (1)称取约1. 7g试样,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或瓷柑竭中,移入烘箱或高温炉内,在250-270℃下烘至0恒重,精确至0. 0002g。 (2)将试料倒入锥形瓶中,再准确称量称量瓶或瓷增竭的质量。两次称量之差为试料的质量。 (3)用50mL水溶解试料,加10滴澳甲酚绿一甲基红混合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试验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 (4)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暗红色。 (5)同时做空白试验。 5、计算 总碱量(以Na2CO3计)X(%)按式(1)计算: X=(c*V*0.05300)/m*100=(5.300*c*V)/m (1) 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试样质量,g; 0.05300——与1.00ml盐酸溶液[c(HCl)=1.000mol/L]相当的碳酸钠的质量,g;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二、氯化物的测定 (一)、汞量法 1、原理: 在微酸性溶液中,用强电离的硝酸汞标准溶液将氯 离子转化成弱电离的氯化汞,用二苯偶氮碳酰肼指 示剂与过量的Hg2+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来判断终点。 2、试剂和材料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熟悉碱熔法溶解试样的方法 2、掌握工业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原理 3、掌握工业纯碱中总碱度测定的条件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工业纯碱的主要成分是Na 2CO 3 ,商品名为苏打,其中还可能含有少量的 NaCL、Na 2SO 4 、NaOH及NaHCO 3 。滴定时,除其中主要成分碳酸钠被HCL中和外, 其他碱性杂质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等也都被中和。因此这个结果为总碱量。滴定反应为: Na2CO3 + HCl == NaCl+ NaHCO3 Na2CO3 + 2HCl == 2NaCl+ H2O + CO2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为3.8-3.9,可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颜色由黄色转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由于试样容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应在200-300摄氏度将试样烘干两小时, 以除去吸附的水并使NaHCO 3全部转化为Na 2 CO 3 ,工业纯碱的总碱度通常以W氧化 钠或W碳酸钠表示,由于试样均匀性较差,应称取较多试样,使其更具有代表性。 三、实验试剂与仪器 1、HCL溶液(分析纯) 2、无水碳酸钠(基准物):在270-300摄氏度烘干至恒重,储存于干燥器中 3、硼砂(十水合硼酸钠,基准物) 4、甲基橙指示剂(2g/L):0.2g甲基橙溶于100ml水中 5、甲基红指示剂(2g/L):0.2g甲基红溶于100ml水中 6、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混合指示剂:甲基红乙醇溶液(2g/L)与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g/L)按1+3体积混合 四、实验步骤 1、0.1mol/LHCL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

(1)、用称量瓶准确称取0.1g 无水碳酸钠于100ml锥形瓶中,然后加入10-20ml蒸馏水溶解,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至橙色,即为终点。记录此时消耗的体积,计算出此时的HCL溶液的浓度。 (2)、用硼砂(十水合硼酸钠,基准物)标定 准确称取硼砂0.2g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加入两滴甲基红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浅红色即为终点。根据硼砂的质量和HCL的体积,计算出HCL的浓度。 2、总碱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试样约1g于烧杯中,加入少量水使其溶解,必要时可稍微加热促进溶解,冷却后,将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移取试液1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由此计算总碱度。 五、实验结果的计算 试样总碱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W= C HCL(V HCL-V空白)M Na2O ×100% m×2000 式中V HCL ---滴定时消耗的HCL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 V空白---空白实验时滴定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 M Na2O ---氧化钠的摩尔质量 g/mol m---试样的质量 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