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练习题

二;在□填上合适的数。

3>□ 4<□ 5>□ 4>□ 3 =□ 2>□ 4 =□

□<4 □<3 □>2 □>1 □>3 □<4 □=□

□<1 □>1 □= 4 □>□□>4 □<2 □<□

□<5 3<□□= 3 2>□□>0 □>□ 5=□

一;在里填>;<或 =

二;在□填上合适的数。

3>□ 4<□ 5>□ 4>□ 3 =□ 2>□ 4 =□

□<4 □<3 □>2 □>1 □>3 □<4 □=□

□<1 □>1 □= 4 □>□□>4 □<2 □<□

□<5 3<□□= 3 2>□□>0 □>□ 5=□

二;在□填上合适的数。

3>□ 4<□ 5>□ 4>□ 3 =□ 2>□ 4 =□

□<4 □<3 □>2 □>1 □>3 □<4 □=□

□<1 □>1 □= 4 □>□□>4 □<2 □<□

□<5 3<□□= 3 2>□□>0 □>□ 5=□

一;在里填>;<或 =

二;在□填上合适的数。

3>□ 4<□ 5>□ 4>□ 3 =□ 2>□ 4 =□

□<4 □<3 □>2 □>1 □>3 □<4 □=□□<1 □>1 □= 4 □>□□>4 □<2 □<□□<5 3<□□= 3 2>□□>0 □>□ 5=□

一;在里填>;<或 =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17-18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

师: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 2、汇报交流。 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匹马、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动物?请用学具(动物头像)表示出来。 (2)学生摆完,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①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②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练习题

精品文档 17-15__16-3 16-5__6+9 14+5__13-7 16-3__3+15 6+2__6+5 20-11__14+2 18-15__18-8 12+8__6-4 10+2__10-4 16+3__4-2 17-5__7-5 3+10__6+13 16-11__17-8 20-10__7+8 4+13__7+3 12+3__9+9 12+3__10+8 3+5__7+11 9-3__3+6 18-7__4+3 18-8__20-15 5+3__8+9 2+12__18-2 16-10__6+7 2+17__14+4 11+3__6+4 16-9__5+14 19-6__10-6 9+4__18-11 19-4__15-11 17-15__11-9 18-4__4+4 7+5__5+11 8+6__18-4 8-6__12-8 10-7__14+5 18-8__3+10 2+4__15-6 10+5__5+12 17-12__16+4 4+4__18-13 19-14__10+4 4+7__8-2 17-3__13-2 10+5__10-8 17-8__3+13 11-7__6+14 16-7__11+2 2+5__3+3 4+5__8+7 9+8__20-13 8-3__7+13 4+16__10+5 7-4__10-7 11+3__6+8 2+18__12-3 5+7__2+17 10-5__19-4 8+2__11-4 8+2__12+2 6-2__17+2 18-14__8+2 6+14__6+8 2+6__4+16 9-7__13-5 3+17__7+11 8+9__3+13 16-9__3+16 14+6__20-10 10+2__5+8 14+2__2+13 2+13__18-12 2+12__12+7 16-7__7+12 5+8__11+5 9+11__4+16 4+5__13-9 13-7__7+7 20-9__2+7 16-13__13-4 20-15__8+3 15-4__6+3 13-9__10+7 9+3__3+15 7+10__19-8 7-3__10+9 17-11__2+14 10-4__8+9 20-7__15-13 19-3__14-8 12-6__3+8 11+5__9-5 12-6__2+8 6+13__10+5 9-2__20-9 3+13__20-5 2+11__11-7 7+6__11+3 16-6__8+12 6+7__20-2 19-7__18-12 10-2__4+9 19-16__18-4 11+9__10+6 10+5__6-3 13-10__3+10 13+6__6+11 6+10__13-6 5-2__20-15 18-13__19-8 20-5__6+6 3+8__8-3 5+7__5+12 4+6__12-5 7+11__15-3 12-7__19-8 11+6__2+14 17-15__9+10 9+2__20-12 13-3__15-5 15-12__5+13 7+8__20-11 4+8__5-3 19-11__5+15 18-15__9+3 15-10__7+10 19-13__14+4 2+2__18-13 17-7__14-2 7+2__6+3 20-2__17-3 2+13__3+12 13+7__17-5 10-6__17-12 19-11__17-6 14-8__8+8 6+12__16-5 20-12__12-10 7+4__19-3 15-7__18-2 8-4__16-3 12+5__19-15 3+2__12+4 16-3__13+7 3+10__17-9 3+10__3+16 2+7__18-11 11-9__18-3 5+11__7-4 17-2__7+4 5+13__9+9 13-2__15-2 15-10__15-9 18-9__20-16 15+5__12-6 12-8__16-9 9+4__3+17 12-9__19-11 17+2__15+3 16-14__14-7 6+11__19-12 10+2__15+4 4+16__10+2 7+6__19-17 12-3__19-13 19-2__6+10 13-8__16-4 18-11__15-6 5+4__18-5 18-2__7+9 12-9__2+7 5+9__3+6 11+6__12-8 10-2__15-8 18-6__10-7 11+7__8-6 5+14__9+11 8+5__13-3 18-7__13+2 18-5__4-2 7+13__13+5 20-8__16-9 15-4__2+15 15-12__18-12 18-12__8+4 15-2__11+6 2+12__2+17 3+13__20-10 18-16__13-8 7+12__11+8 13-11__3+8 17-3__7-2 20-14__2+8 6+8__12+8 9+9__10+3 6-3__8+6 17-14__8+2 9+7__12+2 16-12__20-10 2+4__12+8 19-12__17-4 14+5__12-5 13-2__10-5 2+16__12-4 13+5__4+12 2+3__15+2 8-6__18-7 20-3__3+7 10+7__13-7 2+10__4+5 5-3__12+6 4+13__20-9 8-3__5+13 9+7__9+8 9-5__18-8 12+2__4+12 19-17__12+8 5+10__18+2 6-4__12-10 13-10__19-4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长度比较》优秀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长度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利用学生生活经验,理解长度概念; 2、放手让学生比较物体长度,提升出比较长度的方法——一端对齐。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及发散思维意识。 情感目标: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物体比较长度的兴趣,体会用多种方法进行物体比较长度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用“一端对齐”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长度比较的多种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长度不等的绸带、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的纸片等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1.跟我做:拍手、拍肩。2.与我相反着做:坐下——起立;伸左手——伸右手。) 一、利用经验,引入概念 1.反义词活动:长——短;高——低;厚——薄;宽——窄。

2.请学生用手势比划上述反义词。 3.出示:长度。 问:谁会解释什么叫长度? 得:上述都是表示长度的词。 学生指点比划铅笔的“长度”。能用“从一端到另一端”说出某物体的长度。 4.出示:“斜放的物体直量、弯缺的绸带(可出示绸带实物)”图,让学生判别物体长度应该从一端到另一端。 揭示课题:长度比较 问:什么是长度比较? 老师与小朋友比——老师高;老师与姚明大哥哥比——姚明大哥哥高。 老师怎么一会儿高一会儿矮了?得:比较的对象不同结果也不同。 二、自主比较,提升经验 1. 各自取两样物体比一比,哪个长哪个短?(学生自主活动) 2. 交流比的结果。激励学生列举出尽量与同伴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如;笔、书、尺、缎带、身高…… 3. 适时用学生资源,得出方法:一端对齐、一眼看出

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数的大小》说课稿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比较数的大小》,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四课时“比较大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教材提供了用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操作中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最后有教师引导出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深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引导探索法,引导学生利用数位顺序和总结出 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学法: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法,总结出两个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三、教学流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首先进行数的顺序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想不想比较一下他们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用课件出示例五,讲先让学生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两人小组进行交流,之后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问题。用计数器摆出例八左图中的两个数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右图中比较32和30的大小的数学。听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

一年级下数学一课一练长度比较_沪教版

2019年小学数学沪教版一年级下册长度比较1.长的是 ( )。 2.下图大的是 ( )。 A. B. 3.粉笔比直尺短。 ( ) A. √ B. × 4.哪个个子高? ( ) A. B. 5.下图中长的是 ( )。 6.比比小动物的高矮,最高的是 ( )。 A. B. C. 7.下图长的是 ( )。 A. B. 8.下列物体长的是 ( )。 A.

B. 9.下列物体长的是 ( )。 A. B. 10.比较大的是 ( )。 A. B. 11.谁影子比较长? A. B. 12.比较短的是 ( )。 A. B. 13.两根电线都是4米长,第一根用去3米,第二根用去2米。比较剩下的电线()。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比较 14.小红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走(如图),这两条路相比较。 A.第①条长 B.第②条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15.长的是 ( )。 A. B. 16.下面绳子长的是()。 A.甲

B.乙 17.小红的身高是90厘米,小白的身高是89厘米,小白说她更高。 ( ) A. √ B. × 18.小雨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这两条路相比,()。 A.无法比较 B.第①条长 C.第②条长 D.一样长 19.哪棵树的影子长 ( )。 A. B. 20.比长短,在长的下面画“√”,在短的下面画“×”。 21.比长短,在长的下面画“√”,在短的下面画“×”。 22.在最短的后面画“△”,最长的后面画“○”。 23.在最短的后面画“△”,最长的后面画“○”。 24.在最短的后面画“△”,最长的后面画“○”。 25.在最短的后面画“△”,最长的后面画“○”。 26.在最短的后面画“△”,最长的后面画“○”。 27.在最矮的后面画“△”,最高的后面画“○”。 28.在最矮的后面画“△”,最高的后面画“○”。 29.在最矮的后面画“△”,最高的后面画“○”。 30.在最矮的后面画“△”,最高的后面画“○”。

一年级数学下册_数的顺序与比大小专题训练

数的比大小、计算 加减法 公式: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一、加减法的理解 53+()= 96 25+()= 62 45+()=56 ()+13=33 ( )+15=42 70=( )+23 38-( )=26 ( )-19=37 79-( )=54 68-( )=26 ( )-35=67 24=( )-54 二、加减法的运用 1、两个加数都是7,和是多少? 2、一个加数是5,一个加数是12,它们的和是多少? 3、一个加数是7,一个加数是8,和是多少? 4、两个加数是和是14,其中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5、减数是6,被减数是18,差是多少? 6、被减数是19,减数是7,差是多少? 7、减数是7,差是19,被减数是多少? 8、两个加数的和是47,一个加数是29,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9、被减数是78,差是23,减数是多少? 数的认识与运用 一、根据百数图填数。

二、 比一比。 1. 请给合适的答案画√。 56元 比足球便宜多了 比足球贵多了 玩具熊的价钱 飞机的价钱 2. 填空。 ⑴ 在24、71、68、75、100中,( )比68少得多,( )比68多得多,( )比71多一些,71比( )多一些。 ⑵ 在66、82、35、43中,( )最接近40,( )比80多一些,50比( )多得多,比( )多一些。 三、在括号里填入“>”“<”或“=”。 37( )50 17( )19 3( )30 99( )98 39( )80-40 28+2( )29 3+40+3( )50 69( )80-20 50-40( )70+20 40+8( )20+30 90-17( )90-7 67-7( )58+2 四、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79 > < 52 53+4 > 25+9 > 45+ <56 32+ < 41 57- > 46 73+9 > < 61-7 16+ < 50 26+( )<33 ( )+15<42 70>( )+23 ( )里最小能填几? 18+( )>26 ( )+19>37 79<( )+54 练习题 一、 根据第一个表格中的规律填空 二、 我会选。 1. 61比( )多得多。 A .19 B. 63 C.60 D.97 2. ( )比75多得多。 A. 70 B. 45 C. 100 D.80 50元 23元 80元 50元 23元 80元 14 15 16 17 24 25 26 27 34 35 36 37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大小的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数的大小》说课稿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比较数的大小》,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四课时“比较大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教材提供了用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操作中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最后有教师引导出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深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引导探索法,引导学生利用数位顺序和总结出 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学法: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法,总结出两个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三、教学流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首先进行数的顺序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想不想比较一下他们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用课件出示例五,讲先让学生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两人小组进行交流,之后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问题。用计数器摆出例八左图中的两个数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右图中比较32和30的大小的数学。听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7比大小。 二、教学准备 课件、每同桌两人准备4只兔子、4只小羊、5只小熊、3只小猴的图片、以及一张粘贴表。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以及部分学生已经模糊地知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认识“=”“>”、“<”这些符号,而是让学生理解“>”、“<”、“=”含义以及学会运用这些符号。教材提供“猴子分水果”的情境过于简单,比较大小的素材过于单一。所以笔者大胆舍弃原主题图,创设了森林里4个家庭拔河比赛,丰富了比较大小的素材,让学生充分感受比较“大小”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学习目标是: 1、在“动物拔河”比赛中,通过让学生整理、比较,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在情境中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 教学策略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比较两个物体多少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凌乱的小动物中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在“公平”与“不公平”中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而理解“=”“>”、“<”的真正含义。学生掌握了比较

一年级下册数学计算比大小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87 ○3757 ○3851 ○9439 ○85 69 ○6137 ○2874 ○4199 ○27 67 ○5456 ○4290 ○7044 ○31 34 ○9962 ○2355 ○9077 ○65 60 ○8165 ○3857 ○4866 ○28 83 ○5738 ○9468 ○7239 ○93 100 ○6548 ○5073 ○2847 ○45 80 ○7592 ○5157 ○6135 ○55 39 ○3150 ○9054 ○6759 ○89 53 ○6051 ○4782 ○6773 ○29 50 ○2578 ○7271 ○4679 ○25 39 ○5535 ○6991 ○4597 ○62 77 ○7174 ○8885 ○5297 ○53 85 ○5834 ○7253 ○6275 ○89 96 ○4734 ○4994 ○5047 ○23 51 ○8035 ○6253 ○5191 ○83 59 ○7870 ○99100 ○2950 ○70 32 ○7935 ○6490 ○5498 ○42 87 ○9552 ○3194 ○5140 ○56 50 ○2198 ○4455 ○8837 ○25 58 ○5048 ○6259 ○3639 ○61 71 ○6142 ○3992 ○7187 ○36 73 ○2446 ○8467 ○3639 ○31 72 ○4577 ○5587 ○8394 ○56 80 ○3159 ○8369 ○6856 ○86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62 ○3146 ○6865 ○6443 ○20 50 ○8438 ○5855 ○6077 ○79 80 ○6287 ○7080 ○3592 ○74 38 ○6335 ○3974 ○3642 ○80 44 ○2071 ○9567 ○3186 ○65 43 ○2339 ○8653 ○8089 ○53 36 ○7285 ○6973 ○7040 ○41 90 ○9040 ○5251 ○7437 ○54 95 ○7572 ○7292 ○6773 ○89 97 ○6592 ○7095 ○9698 ○91 60 ○9837 ○3963 ○9475 ○38 84 ○2130 ○3196 ○7563 ○73 53 ○2956 ○5485 ○5967 ○98 35 ○5852 ○7350 ○7137 ○47 48 ○3837 ○9853 ○8435 ○36 79 ○2685 ○2256 ○6766 ○39 73 ○10065 ○8450 ○8057 ○28 81 ○2234 ○2589 ○5751 ○84 70 ○6937 ○2251 ○9653 ○34 31 ○4462 ○7990 ○5070 ○34 73 ○6551 ○5376 ○7389 ○88 56 ○2368 ○2496 ○6473 ○49 62 ○3897 ○4586 ○7654 ○99 37 ○8641 ○9683 ○2133 ○77 69 ○3950 ○4893 ○7332 ○96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练习题

17-15__16-3 16-5__6+9 14+5__13-7 16-3__3+15 6+2__6+5 20-11__14+2 18-15__18-8 12+8__6-4 10+2__10-4 16+3__4-2 17-5__7-5 3+10__6+13 16-11__17-8 20-10__7+8 4+13__7+3 12+3__9+9 12+3__10+8 3+5__7+11 9-3__3+6 18-7__4+3 18-8__20-15 5+3__8+9 2+12__18-2 16-10__6+7 2+17__14+4 11+3__6+4 16-9__5+14 19-6__10-6 9+4__18-11 19-4__15-11 17-15__11-9 18-4__4+4 7+5__5+11 8+6__18-4 8-6__12-8 10-7__14+5 18-8__3+10 2+4__15-6 10+5__5+12 17-12__16+4 4+4__18-13 19-14__10+4 4+7__8-2 17-3__13-2 10+5__10-8 17-8__3+13 11-7__6+14 16-7__11+2 2+5__3+3 4+5__8+7 9+8__20-13 8-3__7+13 4+16__10+5 7-4__10-7 11+3__6+8 2+18__12-3 5+7__2+17 10-5__19-4 8+2__11-4 8+2__12+2 6-2__17+2 18-14__8+2 6+14__6+8 2+6__4+16 9-7__13-5 3+17__7+11 8+9__3+13 16-9__3+16 14+6__20-10 10+2__5+8 14+2__2+13 2+13__18-12 2+12__12+7 16-7__7+12 5+8__11+5 9+11__4+16 4+5__13-9 13-7__7+7 20-9__2+7 16-13__13-4 20-15__8+3 15-4__6+3 13-9__10+7 9+3__3+15 7+10__19-8 7-3__10+9 17-11__2+14 10-4__8+9 20-7__15-13 19-3__14-8 12-6__3+8 11+5__9-5 12-6__2+8 6+13__10+5 9-2__20-9 3+13__20-5 2+11__11-7 7+6__11+3 16-6__8+12 6+7__20-2 19-7__18-12 10-2__4+9 19-16__18-4 11+9__10+6 10+5__6-3 13-10__3+10 13+6__6+11 6+10__13-6 5-2__20-15 18-13__19-8 20-5__6+6 3+8__8-3 5+7__5+12 4+6__12-5 7+11__15-3 12-7__19-8 11+6__2+14 17-15__9+10 9+2__20-12 13-3__15-5 15-12__5+13 7+8__20-11 4+8__5-3 19-11__5+15 18-15__9+3 15-10__7+10 19-13__14+4 2+2__18-13 17-7__14-2 7+2__6+3 20-2__17-3 2+13__3+12 13+7__17-5 10-6__17-12 19-11__17-6 14-8__8+8 6+12__16-5 20-12__12-10 7+4__19-3 15-7__18-2 8-4__16-3 12+5__19-15 3+2__12+4 16-3__13+7 3+10__17-9 3+10__3+16 2+7__18-11 11-9__18-3 5+11__7-4 17-2__7+4 5+13__9+9 13-2__15-2 15-10__15-9 18-9__20-16 15+5__12-6 12-8__16-9 9+4__3+17 12-9__19-11 17+2__15+3 16-14__14-7 6+11__19-12 10+2__15+4 4+16__10+2 7+6__19-17 12-3__19-13 19-2__6+10 13-8__16-4 18-11__15-6 5+4__18-5 18-2__7+9 12-9__2+7 5+9__3+6 11+6__12-8 10-2__15-8 18-6__10-7 11+7__8-6 5+14__9+11 8+5__13-3 18-7__13+2 18-5__4-2 7+13__13+5 20-8__16-9 15-4__2+15 15-12__18-12 18-12__8+4 15-2__11+6 2+12__2+17 3+13__20-10 18-16__13-8 7+12__11+8 13-11__3+8 17-3__7-2 20-14__2+8 6+8__12+8 9+9__10+3 6-3__8+6 17-14__8+2 9+7__12+2 16-12__20-10 2+4__12+8 19-12__17-4 14+5__12-5 13-2__10-5 2+16__12-4 13+5__4+12 2+3__15+2 8-6__18-7 20-3__3+7 10+7__13-7 2+10__4+5 5-3__12+6 4+13__20-9 8-3__5+13 9+7__9+8 9-5__18-8 12+2__4+12 19-17__12+8 5+10__18+2 6-4__12-10 13-10__19-4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长短

课题二比长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 教具、学具准备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设计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a.问:你发现了什么? b.小组交流。 c.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枝铅笔:一枝是红色,一枝是白色,一枝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 d.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cháng长、duǎn短) 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a.看出来的。 b.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c.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了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在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 长度比较 1教案 沪教版

长度比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视觉来判断物体的长短(定性比较),长短的概念。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中多见的物体间的长度比较,知道学好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 能力目标:以小组合作,共同操作探究,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灵敏采用多种方法来比较出物体间的长短。 教学难点: 创造多种方法来比较出物体间的长短,并具有可操作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昨天我们进行了长跑比赛,你们知道谁的了第一名吗?看,(升旗)谁得第一名?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一下子就看出1号旗升得最高,知道1号×××获得第一名。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度比较,出示课题:长度的比较。 [设计说明]: 利用学生生活中喜爱的“升旗”来引入,一下子就让学生觉得很风趣,提高学习兴趣,并为下面直接比较作铺垫。 二、出示情景主体图,看图比较,探讨比较原则

1.仔细观察,哪几幅图你能一下子比较出他们的长和短,或者高和矮?请说出他们的编号。(同时媒体滚动播放) 图1:身高图。(书上)师:这四个小朋友谁最高?生回答。 图2:笔架图。师:哪支笔最长?生回答。 图3:铅笔。师:谁最长?生回答。 图4:跳绳。(书上)师:这三根绳子比比谁长。生回答。 图5:高楼图。师:这两幢房子谁高谁矮?生回答。 师:你们的眼睛真蛮横,其中这两幅图中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所以一下子能比较出长短。 师:那么这几幅图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也比较出长短吗?(媒体随机演示) 2.小结:你们想出了这么都多好方法比较出了物体的长短。 [设计说明]: 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思考问题,尤其比较两幢房子的高矮,能给学生极大的思索余地和广漠的探究空间,前面所学习的长度比较的知识在生活实际运用中该如何实现,在实际生活中又会创造新的方法。把时空让给学生,让他们有了解放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表了自己的例外见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动手操作,实践领悟比较的多种方法 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我们每组的桌上都有一些物品,那么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比一比? 小组合作。 (提供①2本书,比一比那本厚、哪本薄②3个铅丝围成的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比一比哪根铅丝长)

小学一年级长度比较

长度比较 教学目标:1、会直接比较出一端对齐的物体的长短,初步感知长度概念。 2、会将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物体的长短。 3、初步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重点:物体长短的直接比较(将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其长短)。 教学难点:初步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课件、一些学习用品(笔、书、尺等)、彩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姚明和林浩照片 师:这是篮球明星姚明,旁边的这位是抗震小英雄林浩,看到他们两个人,你想说什么呢? 生:姚明比林浩高,林浩比姚明矮。(板书:高——矮) 2、出示蓝色铅笔和黄色铅笔 师:看到这2支铅笔,你又想说什么呢? 生:蓝铅笔比黄铅笔短,黄铅笔比蓝铅笔长。(板书:长——短) 3、出示字典和故事书, 师:看到字典和故事书,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字典比故事书厚,故事书比字典薄。(板书:厚——薄) 小结:刚才我们都是通过用眼观察直接比较了人的高矮,铅笔的长短,书本的厚薄。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把长短,高矮和厚薄都称作长度比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度比较的世界里,现在就开始吧。(板书:长度比较)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对长度的初步感知。视觉是人先天就有的,它是人了解周围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视觉对促进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小学生在生活中很早就有了长短、高矮、厚薄、宽窄、高低的经验。能够通过视觉来比较,这是定性比较。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直接比较 (一)比身高

师:你们成为小学生已经快1年了,许多小朋友长高了不少。猜猜看谁是我们班最高的小朋友? 生1:谈锦澍生2:王彦婷生3:岳宗建 师:请这些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到底谁最高? 生:谈锦澍 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么比的呢? 生:他们都是站在同一条线上的。 师:对呀,他们都是站成同一排上,站在一条横线上,所处的位置相同,我们就看头顶,谁头顶高,谁就高。 师:你们看这些小伙伴们也在比身高呢?(出示一张露出上半身头像的照片) 你能猜出谁最高,谁最矮吗?(多人回答)(出示照片2:四个学生一个站在砖头上) (生2:一开始就回答不能比较。 师:为什么不能比较 生:因为被遮住了一部分,有可能有人站在一个东西上面。 师:你说的这种可能性可能存在吗? 师:看,真的有人站在砖头上,他们没有站在同一平面上,所以不能比较。) 生1:不能比较 师:为什么不能比较? 生:因为他站在砖头上。 师:(出示照片3:一人歪扭着身子,其他三人站得笔挺。其中歪扭身子的一人和另一人差不多高)现在这样能进行比较了吗? 生:也不能。 师:这又为什么呢? 生:他是蹲着的。 师:那要怎么样才能正确比较出他们的身高呢? 生:他们要站在一条线上并且要站直。 师:你们说得真棒!我们在比较身高时,不仅要让他们站在同一个平面上,还要怎么样?(站直),这样才能比较出正确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比一比,谁是我们班最高的小朋友”这一环节,激发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P17《比大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认识“>”“<”和“=”,知道其含义。 3、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学生的数感。 4、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和“=”,知道其含义。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卡片。 本教学设计由https://www.doczj.com/doc/f113660775.html, https://www.doczj.com/doc/f113660775.html,提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5,让我们先来念“手指歌”。 (学生活动。) 2、观察数量。 (媒体出示书第14~15页的主题图。) 师:小猴子想请同学们帮帮忙,图上的小猴和水果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学生可能回答:猴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梨的只数可以用4来表示;桃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香蕉的只数可以用2来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小猴和水果的图片: 分别一一点击最下面的: 小猴、梨、桃、香蕉,媒体演示:它们的个数,最后出示3 、4、 3、2。教师同时板书。) [设计意图说明: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揭示课题。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么这些数哪个大那个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大小》。

(板书:《比大小》) 二、新授 探究一: 1、知道相等。 (媒体出示:小猴和桃子图。) 师:小猴最喜欢吃桃了,一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 (学生可能回答: (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猴子有3只,桃子也有3只,猴子和桃子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 (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桃子也摆了3只,猴子和桃子一一对应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 师:刚才某某小朋友说的方法,也就是: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3只猴子对应3个桃子,正好一样多。 (点击媒体演示:一样多。分别点击猴子图和桃子图,媒体出示: 3、3。教师并板书。)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且通过利用已经学过的数数和一一对应的方法,引出新的知识,让学生感悟知识迁移。] 2、认识等号。 师: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好,你们已经会用我们前几节课学的本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了,你们真棒。3和3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同样多呢?(学生回答:等号。) (点击媒体出示:=) 师: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表示这两个数相等。 (教师板书:3=3 ,带领学生书空;点击媒体出示:读作:3等于3;带领学生读一读。) 师: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等号两边的数相等;等号两边是两个相等的数。) 师:所我们可以说: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

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大小》教案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6课时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正确运用“>”“<” 或“=”。 难点: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与大家一起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较大小) 二、探究新知 1.利用小棒比较42与37的大小。 (1)猜数游戏。 ①小朋友们,请你们猜猜老师手中小棒的根数。 ②验证:学生猜对后,再让一名学生把10根扎成1捆摆在讲台上。学生说数,教师写42. ③只看一眼小棒根数(事先放在投影仪上,用纸盖好)。学生猜对(37)

后,把3捆又7根小棒移到讲台上,教师写数37. (2)比较42与37的大小。 左边42根小棒,右边37根小棒,谁来说说这两个数谁大谁小,用什么符号衔接?(用“>”连接)你是怎样想的? ①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②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大小。42是由4个十2个一组成的,37由3个十7个一组成,所以42>37. ③42比40多两根,37比40少3根,所以42>37。 (3)利用刚才的方法,比较大小。(手势表示) 2.利用计数器比较大小。 (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23,请学生读书,教师板书。 请一位学生上台拨数,要求拨的数比老师拨的要大。(学生在个位上多拨几颗珠子) 教师提问:你为什么这样拨?(个位上的数比老师个位上拨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2)请全班同学拨数,要求拨的数比老师拨的要大,并请每位学生把老师拨的数与他们自己拨的数写在练习纸上,再用“>”“<” 比较大小。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提问:你是怎样比较大小 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当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而个位上的数不一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第3课时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2摘石榴。 教材28—3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等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等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本、课件、实物投影仪,数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促进迁移 师谈话: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还学过了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谁掌握的最好! 课件出示练习题: 1.填一填。 (1)我们学过的数位有()位、()位和()位 (2)由5个一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89里面有()十和()个一。 (3)66中左面的6表示()个(),右面的6表示()个()。 2.比较大小在()里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

2+9()15-6 11+5()15+1 19-8()11+7 15+3()12-7 3+6()17-4 10+10()15+4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学困生进行指导,集体反馈。 (2)学生汇报,教师评价,并对有问题的习题进行讲解。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枣庄的万亩石榴园今年大丰收了,大家看,课件出示教材28页情境图,小玉、小玲和小强到石榴园去摘石榴,他们摘了好多石榴。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说说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先自己观察,然后 小组交流。 2.学生独立观察,教师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学生汇报预设: (1)小玉摘了42个石榴,小玲摘了27个石榴,小强摘了48个石榴。 (2)小强摘得最多,小玲摘得最少。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预设:师有选择性板书。 (1)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 (2)小玉和小强谁摘的多? 师:我们知道要想知道谁多谁少,就要进行大小比较,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我们先把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两两比较,谁来说出这两组比较式? 教师指名回答,师板书:42○27 42○48 (一)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42○2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