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lead-in部分的教学设计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lead-in部分的教学设计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lead-in部分的教学设计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lead-in部分的教学设计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lead-in 部分的教学设计

西子实验学校 田聪伶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的部分学生针对英语课堂导入环节教学进行的一次调查,提出高中英语课堂导入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设计课堂导入所应遵循的原则。同时根据平时的教学积累,提出相应的课堂导入方法,阐明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环节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及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导入,lead-in ,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导入法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总体结构为lead-in-body- summary 。lead-in 部分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的作用,好比文章的开篇决定文章是否引人入胜,决定了学生能否饶有兴致认真听完一堂课,教师能否顺利地完成课堂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如果说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导入则是课堂教学艺术的第一个闪光点。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于英语课堂导入部分教学的重要性,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教师对英语课堂上的导入设计进行调查,从二十八个班级的学生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问卷设置如下:

1、 你知道什么是英语课堂的lead-in 吗?

A .知道

B 有听说,但不是很清楚

C 不知道

2、 你们的英语课前有没有lead-in 设置?

A .一直都有

B 有时有,有时没有

C 没有

3、 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在英语课前设置lead-in ?

A 有必要

B 没必要

C 看具体情况

4、 你认为你们英语老师每堂课的lead-in 设计得如何?为什么?

A .好

B 一般

C 不好 原因:

(二) 调查结果:

问题:

1、话题难度大,学生的准备工作不足,导入活动面小,大部分学生难以参与,打击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题不自然,导入设计有矫揉造作,画蛇添足之嫌,令学生难以接受;

3、导语设计目的不明确,为导而导,为设计而设计;导语与课堂内容联系不紧密,缺乏后续巩固环节,学生闹哄哄活动了半天后,仍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动,浪费时间;

4、导语话题的弯子绕得太大,安排时间过长,使课堂安排显得头重脚轻,主次不明。

5、导入部分由教师单方面完成,学生不能及时活动起来,从而不能及时集中注意力,为课堂教学作充分地热身;

6、导语古板、单调乏味,不能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积极性,不能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倒九届一次年会论文

数据 选项 题号 A B C 问题1 184 48 40 问题2 221 41 10 问题3 18 14 240 问题4

92

121

59

致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对课堂教学起了反作用。

二、LEAD-IN教学设计原则

针对以上现状,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应该对课堂导入环节地设计和实施进行及时的反思,并及时进行调整,认真对待,精心设计。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LEAD-IN设计要坚持科学性原则。LEAD-IN的设计应以服务于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设计工作必须以认真发掘教材的内涵为基础,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并把这两者完善地联系在一起,紧紧围绕教学主体,引发师生互动;LEAD-IN用语宜简洁、明了、准确、自然,LEAD-IN活动设计宜唤起注意,酝酿情绪,带学生进入特定的语言交际场;

(二)LEAD-IN设计要坚持针对性原则。LEAD-IN设计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但首要前提是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而应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为整个课堂教学作好铺垫;

(三)LEAD-IN设计要坚持趣味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可见,LEAD-IN部分的活动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英语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英语,主动认真地参加各项英语课堂活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LEAD-IN的设计材料要坚持新颖性原则。高中学生具有十分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十分乐于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一切探索的起源。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信息,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材料越新颖,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越关心,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

三、英语课堂LEAD-IN方法介绍

(一)按设计内容分:

1、基本常识介绍导入法

由学生已知的基本常识中生成问题,自然导入学生应该了解的各领域的基本知识的介绍,为课堂教学积淀知识基础。例如在导入SEFCBOOK2 第三单元的speaking的教学时,笔者作了如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Lead-in 1、Let’s enjoy something

beautiful first. What’s it?

(showing a painting.)

2,Yes, it’s a painting or

an art works. Who is the

painter?

3 What does the artist

wants to express in the

painting?

4In What other ways can

an artist express the

beauty of something?

5If you ask me, then I’ll

say I prefer something

that is traditional. For

example, I’m much more

interested in theatre..

Of these ways of art,

what’s your preference,

or which do you prefer?

6In what else can you see

the beauty of art in our

life ?

7(进入课题)Or

architecture., art and

science of building.

1、It’s a painting.

2 An artist.

3 (学生自由发言)His or her

love for the life.

Beauty of life….

4学生自由发言) Carving,

drawing, weaving, theatre,

film…

5(学生操练)

I prefer …, because….

I’m much more interested

in …, because…

6 (学生自由回答)

Building...

学生对艺术的了解往

往停留在表面。本导入

环节中,教师每个问

题、每个活动及至每句

话的设计,都是引导学

生深入了解艺术的基

本常识,提示本单元学

习的一个主题:建筑是

艺术表现美的一种形

式,生活中充满了艺

术,充满了美。同时,

师生问答的过程中,自

然地一步步引出本课

堂要求掌握的词汇、短

语及功能语言,语言设

计的课堂目的十分明

确。

这样的导入,在无形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经常有恍然大悟,大有所得的成就感,并为他们进一步深入解读课堂主题、单元主题作了深厚的信息铺垫。

2、背景知识介绍导入法。

在进入一堂课之前,对与教材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天文、艺术等知识)作一个简明扼要地介绍,由远及近地引入课堂教学内容,有时显得十分必要。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从正确的角度理解教材,更贴切地解释教材内容,挖掘教材深义,提高课堂活动质量。例如,在展开Reading of Unit20 Archaeology, JEFC Book2的教学前,笔者让学生调查并收集有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Lead-in 1.Greeting

2.(展示兵马俑图片

资料)

What are they and where

can you see them?

3.From the pictures

and what you have

searched, what were

usually buried with

kings and emperors

in China?

4.Why were the dead

kings given all these

objects after they

died?

5. 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ead kings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n

history? Let’s read the

1.Greeting

2.(学生自由回答)

They are the clay figures of

worriers and horses buried

with the dead emperor

QinShihuang. We can see

them in ShangXi

Province ,in many history

books and archaeology

books…

3.Wood of clay figures

like Terra-cotta warriors,

treasures, artifacts, tools

and so on, mainly

depending on the

dynasty when they died.

Some even had their

wives and slaves buried

alive together with

them.…

4.(争先恐后地) They

thought the dead could

continue enjoying their life

after death;

They wished they could

come back to life one day.

They believed that after they

died they would go to

another world where they

might use the objects

在上新课前让学生搜

集相关背景信息,做

好充分的准备。在课

堂导入时老师设计的

问题要针对学生准备

好的内容,这样展开

讨论时才能保证让最

多的学生参与活动。

对中国古代君主陪葬

仪式的了解,对正确

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

的帮助作用,有助于

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

对,对学生的考古知

识更是起了拓展作

用。并帮助学生学会

如何通过现象看本

质,初步了解考古学

的科学手段。

passage titled The King

of Stonehenge and find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3、生活话题导入法

从学生最贴切的生活话题谈起,包括衣着、三餐、喜好等,在看似闲聊的氛围里不知不觉地导入正题。例如,在介绍SEFC Book3 Unit 1 World Records 之前,笔者是这样与学生聊的: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Lead-in 1.Greeting

2.Have you had your

breakfast?

3.What did you have for

your breakfast?/ 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

4.(多媒体展示图片---世

界上最大月饼的一

角)Can you guess what I

had for breakfast this

morning ?

5.(逐渐展示整个月

饼)Now what is it?

6.Yes, it is the largest

moon cake in the

world. Where can

you find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1.Greeting

2.学生自由回答(yes, no)

3.(学生自由回答)I had …

for my breakfast.

4.(争先恐后地)cake,

hamburger,…

5 Oh, what a big moon cake!

6 Guinus Book!

从学生的早餐谈起,

设计一个小小的悬

念,引入世界上最大

的月饼。在这里学生

的好奇心极大的被调

动起来,带着这种好

奇热切地进入吉尼斯

大全——课堂中心任

务。

师设计出其不意的环节,令学生兴趣大增,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4、学习问题导入法。

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或关心地问题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教师通过提问"投石问路",既能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顺其自然导入新内容。一组科学、合理、有效的问题设置,能充分体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承上启下、温故求新的原则。这种方法如应用得法,则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开启学生智慧大门,从而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笔者在导入SEFCBOOK2的Unit4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Lead--in 1、Greeting

2、We have learnt a lot

about poem in this unit.

Then can you tell me

1、Greeting

2、(Answer freely)

SA:To me, poetry is something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这些都是教材中没有

直接地指出,但学生

在学习了本单元内容

后又想了解的问题,

what is poem?

3、In fact English poetry is very beautiful, but as we mentioned it is usually a bit difficult for the English learners. Can you think of a good way to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an English poem?

4、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while reading a poem? SB: Poetry is something that is

difficult to write, but very

interesting to read.

SC: Poetry is something that

can call up all the colours,

feelings, experiences and

curious images of a dream

world.

3、(The students discuss in

groups and give their ideas one

after another)

4、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attern of rhythm and

rhyme,the poet’s feelings …

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

也为之后的课堂教学

中如何读诗、如何写

诗评等环节作好语言

材料的积累。

5、温故知新导入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传统的导入法。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以加强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根据现行试用的高中课本的编写规律,第一、二课时主要为整个单元的学习作热身、信息输入准备,教师在导入第三课时常用“温故知新导入法”,容易使学生将前一课已学的内容与本课内容联系起来。这种联旧引新,不落俗套的自然导入新课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新的内容上。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例如,在导入JEFC BOOK2 UNIT10的Under the Volcano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Lead-in 1、Greeting

2、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natural disasters we

learned last class?

3 What words do you

usually think of when we

talk about a volcano?

4 We all know that a

volcano is dangerous,

why there are still many

1、Greeting

2(answer freely)

Typhoon. Earthquake,

drought, tsunami, volcano…

3 flames. Molten rock, lava,

ash, smoke, earthquake,

fantastic, eruption,

frightening , dangerous…

4( discuss in groups )

课堂导入从前两堂课

的话题着手,从复习

回顾已经大量操练过

的单词、本单元常用

结构谈起,让学生在

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基

础上,大胆地放开畅

谈,提高了任务完成

的质量。并为整个课

堂教学作了充分地铺

communities and

villages at the foot of a

volcano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5 How is a volcano

formed?

6 How does it work?

5( discuss in groups )

6( discuss in groups )

垫。

(二)根据导入手段与方式,英语课堂的导入可分为问题式导入和活动式导入。前者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式,特别是在教学条件较简陋的情况下,通过巧妙设计的问题导入,创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情境,在问答和对话过程中完成这一教学环节。后者通常运用多种媒体手段,用图片、影像、声音等方式,或设计故事、游戏、猜谜等活动导入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引入JEFC Book1 的Humour 这一单元的Warming up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么一个活动:

T: I want to know who will be the smartest in this class. Listen! I have seven oranges in one hand and eight in the other. What do I have then?

Ss(议论纷纷地):Fifteen oranges, of course.

No oranges.

Oh, I don’t know….

T: No. None of you got the right answer. With so many oranges in your hands ,you’ve got big hands of course.

Ss(大笑)Oh, no.

T: Now prepare yourselves for a competition----think of laughing matters and try to make the others laugh。Let’s see who will be the best laughter-maker.

Ss(小组活动)…

这一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主题的学习。

再如,有导入SEFC Book2 Unit8 First Aid的课文DRABC教学时可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一个大大的“Help!”,让学生进行猜测:

T:Why is there anyone calling for help? What’s happening? What should we do if we were on the spot?

Ss(热烈讨论起来): Maybe someone is drowning.

Someone is being caught by a fire.

这一导入在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并为课文的引入作了及时有效的热身。

在导入BookTwo Unit17 Disabilities的warming-up and speaking这一课时时,笔者是这样安排的: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Lead-in T: Today, we’ll have four

newcomers. Guess who

they are?

T(多媒体一一展示四幅图

片): Look, this is Wang

Lei. What’s wrong with the

Ss: Begin to guess.

Ss: We’re so sorry. He

has no hands.

一连串的问题与猜测

活动将学生带入残疾

人的艰险世界.在学

生自然地接触并熟悉

了常用的词语后,导

入本课的主题任务

handsome boy?

T: Yes, he is crippled in both hands. Then what is the problem with the lovely girl. Liying?

T: Yes. LiYing lost her ability to speak. She is mute. Then what about Lin Feng?

T:You are right. He lost his sight. He is blind.Now where is John?

T: 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

T: Do you know why they come to our class?

T:Our school is the site for study of the subject whether it is good for the disabled to get educated in the same school with the students without disabilities.But after a month’s stay, they met a lot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in our school. What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would you meet if you were one of them? Ss: It seems that she

can’t speak.

Ss: Obviously, he lost

his sense of seeing.

Ss: He is in a

wheelchair.

Ss: They are all

disabled./ They are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Ss:To visit our school?

To…

Ss: Begin to discuss the

difficulties facing the

disabled in the school in

groups (一组讨论一位

残疾人的问题).

-----为残疾人建立平

等的社会环境.从学

生最熟悉的校园生活

入手,体验残疾人学

习与生活过程中的种

种障碍,从而引导学

生生成问题, 在此基

础上学会解决问题,

并积极主动地升华课

堂主题.

四、英语课堂导入设计的意义

经过认真设计,合理的课堂导入对课堂教学的完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有助于师生共同完成自我调整过程。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任何一个课堂的初始阶段都需要一定的课堂活动将各自的注意力尽快地加以有意集中。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不但能将师生在课间散乱了的思绪及时进行整理,并同时迅速热身了教、学双方的课堂情绪,将角色从前一节课及时拉入本课堂上来。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被调动起来,完成课前调整任务。

2、促成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堂完美的课堂设计不能没有精心的导入安排。一个能与课堂教学各环节相谐调的课堂导入通常有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识,启发学生对新信息的思考,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并以对课堂有用的语言形式作为载体或铺垫,在新旧之间建立自然、平滑的链接,创造教学过程的“黄金时刻”,引导课堂形成教学高潮,促成课堂教学过程的最全

面优化。

3、有利于师生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坚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有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学生形成良好地学习氛围。因为课堂导入的合理化意味着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对学生的了解、对课堂的把握在不断地细化、深化和优化,同时意味着学生课前的准备、课堂的参与和课后的反思更加充分、积极、及时。良好地课堂效果增强了教、学双方的兴趣、信心和主动性,从而最终形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4、有利于完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语料库的建立。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工作中有意积累课堂教学用语,建立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语料库”。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课堂导入的用语设计补充了英语教师个人的课堂日常用语资料,同时促成教师对这种语料库的不断改善。对一个环节的有意注意自然促成了对各环节的用语要求不断提高、完善。如果每个英语教师都能这样坚持,那么整个中学英语教学的语料收集就不再是一个问题。

五、英语课堂导入设计反思

(一)课堂导入不是演戏,而是生活。执教者本人要首先进入角色,用真心去感染他人。如果执教者在演戏,学生必然要当观众;执教者认认真真地生活,学生便会与你共享。(二)课堂导入的安排不囿于教材的设计,要驾驭教材。唯此才可使学生不做印刷符号的奴隶,执教者也才可取得主动。细致深入了解学生的特征,分层设计问题,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对不同的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定。如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三)不为设计而设计,要使设计服务于教学法。全面分析教材,合理定位导入环节,不能喧宾夺主,导入环节只是一个铺垫过程,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是服务于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也是一个系统。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总结五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它环节,那么,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如果一节课中涉及的新知识点较多,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导入方式,做到有序合理安排、巧妙组合、分步呈现。一堂课从一开始就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导入部分要有生活内容,主题深刻但用语宜浅显风趣,易于学生的参与和表达。设计不要失去自我,要体现个人风格和特色。要及时调查学生对导入设置的反馈,即时调整设计内容和方向。

(五)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形式不宜过于复杂,应该注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宗旨。3~5分钟为宜。若导入时间延长过多,就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同一堂课的导入可以多种方式可相结合,毕竟,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

(六)课堂的导入可根据材料内容的需要适当采用多媒体手段,尤其在展示图片、影像、声音等导入形式的大容量素材时,多媒体手段可起到更紧凑、更直观、更生动的作用,并有利于营造预设的课堂氛围。

六、结束语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要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充分利用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猎奇心理,并根据新的语言材料的特点来进行。课堂导入的设计要和一堂

课的整体设计相结合,与其它教学环节同样地重视,坚持认真对待。总之,设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兴趣,启发思维的关键所在,只有设计得当,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才能得以顺利实施,英语教学的目的才能如期达到。

参考文献:

黄燕琼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技巧的探讨

程晓棠,郑敏编. 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金莺,宋桂月.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晓平《教师的语言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王怀彬等《新教学方法》吉林科技出版社1995年

浅谈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 中的应用 浅谈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胡倩董方玲 (山东省淄博十中)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翻转课堂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不仅在优化知识内容,也在不断地优化知识获取渠道和获取方式。然而,什么是微课呢?怎样利用微课促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呢?接下来我将根据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所感所得具体谈一下。

微课,在英文当中又称“Microcourse”“Micro-lesson”“Mini -lesson”“mini courses”“small lecture”等等。它是指教学时间相对较短的课,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是对单一主题进行录制的数分钟以内的声音解说或视像演示。它是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运用建构主义方法演化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带有具体的结构,对所构建知识进行实实在在的展示。它也可以说是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微课程的短小、快速、精辟、参与性强、内容随意等一系列特点是与英语课程的知识模块化、授课要求灵活、话题生活化及交际实用性等特点相吻合的。微课程的登台,势必与传统课型形成互补,能够满足信息爆炸、快餐生活方式下提高中学生的自主参与率和注意力回报率的需求。时下,许多学校都在大力倡导把微课程技术应用于基础教

高中英语语法课教案.doc

高中英语语法“虚拟语气”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结合外研社版高中英语教材选修6中有关虚拟语气的语法内容,进行高三虚拟语气的复习,教学中将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到一起,注重复习语法与语言的运用。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从而扩大课堂的语言输入量及学生的语言输出量。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和高二英语学习基础上,高三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和一定程度的听说读写能力。在高三语法复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掌握水平,巩固基础强化正确使用语法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深度和难度.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较为薄弱,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较差,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够,然而他们学习比较认真,渴求知欲旺盛,思维比较活跃。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能主动配合老师。只有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因材施教,才能让他们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教学重点: 1.复习的重点---语法虚拟语气的句型结构. 2.语法虚拟语气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 1.结合复习的语法知识,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和提高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2.虚拟语气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的使用。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情态动词在虚拟语气之中的使用。培养学生通读,分析,理解,综合的能力,教会学生体察语境,结合上下文,附和逻辑推理和合理的想象,结合语法和题干中的语境解决高考题。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2.能力目标: 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积极和谐教学氛围,使学生进入情景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规范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准确表达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3.德育目标: 用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的句子结构表达思想感情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六、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3-01-21T11:23:15.637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杨彩红 [导读] 高中英语的阅读课文的选材丰富,是渗透着思想情感的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 张圆 (兰州市六十中,甘肃兰州730060)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材料贴近现代生活,许多阅读课文渗透着思想情感的教育,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一种新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重视学生的参与以及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的知识拓展以及对英语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阅读课教学;教学设计 英语阅读课是扩充学生词汇量、丰富学生语言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课程和途径,是学生拓宽视野,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Senior Englishfor China 新教材阅读课教材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人文地理、科学发明、历史与文学、体育与健康、宇宙空间、新闻媒体、报刊杂志、旅游与休闲、人权等各种题材。体裁则更加丰富多彩,有记叙、说明、议论、小说、书信、戏剧、游记、幽默等。这样就具有话题广泛、信息量大、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它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经典范文,也是学生吸收和运用信息的主渠道。以高中英语阅读课文为例,对高中英语阅读课文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初步探讨,大致分为以下四个环节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每个环节在教学中的侧重点不同,但又缺一不可。 一、导入(Leading in)———引出话题 课文导入环节是为了对阅读作教学准备,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设计好导入环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文章所给的信息产生好奇的心理,给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和自我发挥创造了思维空间,从而激发他们去捕捉文章中的信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使用的导入方式有以下几种: 1.背景介绍式(the way to introduc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这种导入模式可以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常用于涉及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比如外国的政治、历史、文学、地理、风俗习惯等题材的文章,我们可以利用PPT 来进行背景展示,也可以通过录像、文字资料、旅游指南、音乐、视频等进行介绍,目的是提供背景信息,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升课程周边知识量。在阅读课The British Isles (高二Unit5)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其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知识,还可以通过世界地图或者教学挂图来让学生了解the British Isles 的地理位置及其它的组成部分。 2.提问式(the way to ask questions) 这是一种常用的导入模式,教师通过教学参考资料或者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常识进行回答,或者带着问题去阅读。提出的问题不仅与本单元的主题有关,而且与阅读材料关系密切。此任务型活动需要学生根据问题的启发,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找到文章中的有关章节并不难,难点在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答案概括出来。例如,在进行课文Table manners at a dinner party (高一Unit6)的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先讨论以下问题: (1)What table manners does the text about? (2)How does the text develop, in the order of content or in theorder of time? 3.讨论式(the way to discuss) 高中英语教材大多数内容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饮食健康、旅游、自然灾害、疾病与急救常识、环境保护等。在上课前先组织学生讨论与课文有关的话题,能激活学生头脑里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预测课文的内容,展开简短的讨论,以便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推测,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让学生例举平时在身边发生的紧急情况,比如溺水、交通事故、房子着火、出血、哽住、煤气中毒等,要求他们分组讨论如何自救,从而为阅读课文The rescue(高一Unit5)作好铺垫。 二、课文教学———课文呈现(Presentation) 课文教学是阅读课教学的核心部分,它是学生从文章中吸取信息而进行加工处理的一个阶段,学生要从所给的篇章中找出文章的细节描写、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和主题段、归纳文章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对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在课文教学时,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不再逐字逐段地为学生翻译句子或者向学生“满堂灌”或“满堂问”,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篇章分析,找出每段的中心词和中心句(key word and sentence),理解文章的体裁,掌握每个段落的大意(general idea),归纳出整篇文章的主题,最后让学生欣赏文章。课文阅读教学应该分为以下两步来进行: 1.快速浏览(Skimming)———初步感知 快速浏览是为了获取特定的信息而阅读,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出处,并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进行课文Kwanzaa(高一Unit14)设计与课文有关的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快速浏览来回答: (1)What is the name of the festival? (2)What is the festival about? (3)When do people celebrate Kwanzaa?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Z”字型的阅读方式,避免一个词一个词地逐行阅读,而是要快速用眼、用心、用大脑去扫描文章,集中精力用大脑去捕捉每段文字所传达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处理。 2.详细阅读(Careful reading)———深化理解 详细阅读是课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关键。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可以让学生分析段落、段落大意以及段落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联系。在详细阅读这一环节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多项选择题或者正误判断题让学生讨论。分段细读,注意细节,帮助学生深化理解。例如,进行课文Chuck’s friend(高一Unit 1)的教学时,设计划分文章段落大意的题,目的在于教会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进一步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 详细阅读之后,在学生基本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播放录音,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英语的语音语调和句子的停顿,

浅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浅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收稿日期:2015-09-07 课堂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开始,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目标,用巧妙的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利用三到五分钟引领学生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和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下面探讨一些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 1.多媒体导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多种多样的教学设施进入课堂,高中英语课堂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开展课堂导入。教师可以根据课文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相关背景知识,然后制作幻灯片,以关键字或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另外,还可以配上优美的音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导入时播放视频,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接受并领悟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背景。在讲“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时,我利用视频播放给学生展开导入,使学生对课堂更加感兴趣,轻松地掌握课文知识。 2.表演导入 高中生的特点是比较爱表现自己,表演导入的方式比较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结合堂课内容提前安排学生根据不同角色进行排演,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给全体学生看。在讲“First Aid”时,我让几名学生表演了各种急救方式。学生们表演得很好,看的学生也兴致盎然,急救的话题顺理成章地引了出来。通过表演,学生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同时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使学生充分了解课堂的核心内容。这种方式导入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3.情境导入 教师创设一个情境,把学生引入这个情境当中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交际能力。教师创设的这个情境一定要具体而且生动,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不要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让他们既能积极思考,又能学会新的知识。 在讲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课文时,学生因为刚刚过完寒假,所以对春节记忆犹新。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思考:What do people do at the Spring Festival?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回答,这样就很巧妙地过渡到课文的教学当中了。 4.时事导入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

高 考 ?学科教育? 二○ 一三年 八月 81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 盐城市伍佑中学 宋 政 摘 要:本文从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来分析问题,发现了现代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待语法知识的一些误区,阐述了语法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关于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这些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有效性策略;自主学习; 一、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老师不太在意语法的教学。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只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忽视了语法的重要性。了解语法,对于学习一门语言极其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理解语言并运用语言。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英语语法,十分必要。高中生学习英语已不是初次接触,所以早已没有开始学习的热情,随着英语的深度和难度的加大,当老师讲解语法知识时,会感到困惑,觉得英语学习碰到了瓶颈。尽管买了一大堆的资料,练习翻译、写作,却发现效果不明显。 英语学习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包括听、说、读、写、译和语法,语法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掌握了语法,才能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英语,才能更为直观的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老师在课堂上对英语书中知识的讲解,学生会对英语有一些了解,但这些并不足以让他们熟练的运用英语,这就需要用有效方法去学习语法,使得英语的学习更加规范和全面。教授学生英语语法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为日后学生的英语交流打下基础。因此,英语语法的教学不能忽略,老师要运用有效的、有策略的方法让学生系统的接受语法知识。 二、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1、明确教学任务,分清重难点。 高中生所要接触的语法内容很多,比如各种从句、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情态动词等,这些内容前后联系,复杂繁琐,需要老师从整体上系统具体的把握这些知识点,以便于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同时,老师也要对自己学生的语法基础有大概的了解。再者,老师的教学过程要有重点,不能没有层次。要注意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整理出学生易错的知识,并加上自己对语法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上把整理出来的重点详细讲解,其他内容大概讲解,对于个别同学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这些语法知识。 2、把语法知识融入日常教学,并循环复习。 有些老师会仔细地把自己的教学任务分成好几部分,然后按照自己的安排决定每节课所要教的内容。我觉得这并不科学,任何一门语言都是整体的,不能够把它分成多少部分来教学,语法是贯穿整个语言之中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一下子把所有语法都交给学生,学生是无法接受的,他们的能力有限,如果一次性要学的东西很多,那就容易弄混、弄错,甚至什么都没记住。因此把语法只是融入日常的教学环节,是明智之举。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告诉我们,人们接受信息时是短时记忆,会遗忘,只有及时的复习才能变成长时记忆。循环复习知识点,有助于加深印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耐心,要不厌其烦的讲解同一个知识点。 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把语法结构用在平时的交流中,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中去感知、理解、 记忆,从而更有效地掌握语法。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 步的阶梯。看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很多学生不知道该怎么看,老师可以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语法书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看。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时老师应该充当的是辅助学习的角色,《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4、多样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理论上来说,学习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但由于我国的特殊背景,高中的课堂一般都异常沉闷,不像国外,课上随意发言,老师和学生像朋友一样交流问题。而且由于我国高中生课程较多,英语不是唯一课程,课后用来学习英语的时间也不多,因此英语的运用能力得不到锻炼,语法知识就不会很好。在课堂上,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些情境,让他们自由发挥,提高交际能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老师一味的用枯燥的专业名词讲解语法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无聊乏味,如果能增加教学的趣味,就能够带来意料之外的好结果。比如有些琐碎的知识点,一个个记很麻烦也不一定能够记住,这时可用顺口溜,语句简短,趣味性也不错,这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就容易记住那些本来不易记住的东西。同时,也可以推荐学生多看一些好的美剧和英语书籍,既可以放松心情也可以学习知识,一举两得。 5、结合对比归纳法。 英语语法复杂繁琐,有很多规则相似,但不易区分,尤其在运用时,学生很容易搞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要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还要帮助他们发现规律,运用对比归纳法发现区别,加深印象。例如在学习名词性从句时,可以对比以下句子,分清各是什么从句: ①She dose not know when Marry will come back.②The question is when Marry will come back.③When Marry will come back is not known yet. ④They have no idea about when Marry will come back. 让学生仔细比较四个斜体的句子,尽管都是when Marry will come back 但由于位置不同,句子结构也不同,学生可以发现第一个宾语从句,第二个是表语从句,第三个是主语从句,第四个是同位语从句。然后老师将名词性从句的词序特征、四类连接词和关系代词的使用方法进行对比和归纳,让学生能全面了解名词性从句,从而达到让他们正确运用的目的。 总而言之,语法教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作为教师,应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语法的教学过程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接受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并注意语法知识与其他英语知识的融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高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

高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和意义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以及合作学习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中学如何开展英语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 现在很多高中学校班额大,人数多的问题非常突出,以至于教师授课效果不明显.在英语教学中,班级授课制仍是英语课常教学的主要形式.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制约着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费时多,效果差”等现象.由于缺乏学习交流,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具体如下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及实践 1.优化小组分配 首先,教师要从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结构着手.要正确划分小组,这里教师要以此提高学生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为原则.可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将这称为指令性划分.也可随机性划分,根

据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进行分组.还可以自由性划分,根据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此外,让学生换组合作学习,也可让学牛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有着不同想法和思维的同学合作.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角色,根据不同的合作任务由2—6人组成,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负起每个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为便于团结协作和培养各项能力还规定组内成员应定期互换角色,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 2.有效开展合作学习任务活动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开展合作学习。这些活动,学生都乐于参与、上台表演,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胆量,更提高了他们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这些任务的选择都非常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挑战性,使小组合作更为积极有效。 3.教师对合作学习过程的调控在合作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高中英语阅读课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A teaching design Teacher Hongli Dong Analysis on Learners Senior high students are eager to learn something knowledgeable and interesting. They have their own opinions and attitudes. They're not content with the limited knowledge obtained from the textbooks. Their abstract thinking and cognitive capability have developed a lot. So I must try my best to help them keep up their passion, develop the feeling of success and build up good values. Analysis On the Teachin g Material Teaching Content The content of my lesson is a reading material, through the learning of which, I’ll enable students to know more about Jackie Chan, his life career and the qualities that lead to his success. At the same time, make Ss aware of the question-and-answer format in an interview and learn how to conclude a question from the answer.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1)The Ss can learn question-and-answer format in an interview. (2) The Ss can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lesson, talk about Jackie Chan ’s life career and form their own opinion about success. A bilities (1) To develop the S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2) To improve Ss' reading abilities, especially their skimming and scanning abilities. (3) To train the Ss’ abilit ies of studying by themselves and through cooperating. Emotion Learn from Jackie Chan and understand the way to success is not smooth. Put th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tudy. Importan t Points What qualities are required to be successful? Difficult Points Help students to conclude the questions of interviewers according to Jackie Chan ’s answers. Teaching Methods 1. C ommunicative Approach 2. T 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3. T otal Situational Action Teaching Aids A computer and a multi-media courseware. Teaching Procedures Students ’ Activities Purpose Step 1 Lead in (3 min) Greeting. T: Hello, everyone! Do you have an idol? Ss: yes. T: who is he or she? is she Yangmi ? is she Zhao Liying ? is he Wu Yifan ?(while speaking ,i will show those persons’ pict ures mentioned) Ss: he/she is .... T: What qualities of your idol attract you most?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and lead in the topic for this lesson.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方式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方式 导读:本文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方式,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方式 陈波 (重庆市开县临江中学) 摘要:学习语法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环节,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对于学好高中英语有着重要意义,能够充分展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运用能力,因此掌握科学的语法教学方式,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教学方式 高中英语教学是我国高中课程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掌握好的语法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学好英语,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我国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一、基础教学 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对于学生在学习语法过程中存在的偏差给予正确的指导,针对语言学科的学习特点,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科学指导,更好地为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认真地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通过掌握基础教学方式,从而依据大纲要求能够将语法教学按照难易

程度划分等级,这样有利于针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展开教学活动。 二、教学方式 必须要将语法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不能够抓着语法讲单词,在语法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语法的运用,对照课文内容能够学会采用案例的形式进行语法分析,这样语法教学也不会变得太枯燥、太乏味,将语法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学生在无形中就可以掌握语法的基本运用。比如,like to do sth. /sb,I like watching “Three Kingdoms”。/I like my English teacher very much.在语法专项训练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语法、词汇等进行举例,这样学生就能够调动自己的好胜心和好奇心去学习语法,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语法教学中,利用教师选取的案例很好地完成语法学习。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充分地理解语法的作用,对于语法教学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而不是为了学习语法才学习语法,通过语法教学能让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比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从整体上来说,语法教学是比较枯燥的,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好语法教学的进度,不能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效率是非常低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已经学过的课文内容进行很好的讲解,从而提高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效率。 三、反思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式就是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经常进行反思,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从而有重点地完成语法教学。教师经常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整理,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高中英语新教材课堂设计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高中英语新教材课堂设计 所谓的教学情景就是学习的课堂氛围。一般说来,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教学内容、学习条件、师生关系和课程设计等因素构成的心理和物理环境的总和。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不仅使教学变得非常有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它与实际的语言交际的情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结合起来构成学生学习、运用外语的外部条件。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课程设计对于教学情景的设置有较大的影响。本又试从课文导入、教学活动安排思考题布置等方面对如何设置教学情景做一初步探讨,侧重于分析课堂设计在教学情景设置中的作用。 一、教学情景的创建 1.采用多姿多彩的导入形式,为创造良好课堂教学情景做准备 课堂教学导入有时也被叫做热身活动。Warming-up exercise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的导入有多种:如事例导如、问题导入、妙语导入、审题导入、自荐导入等。对中学生学习外语而言,单调乏味的开场白往往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丰富多采、求新猎奇的 活动菜单才能使学生胃口大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标新立异,创造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导入形式,从听听说说,读读写写,玩玩唱唱中引入课文,让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教学情景的展开做好铺垫。 高一第5单元第一课是对话课,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说话掌握采用语言。我这样设计了本课的导人活动:先请大家说出自己最喜爱的流行歌手,然后令其上讲台尽力模仿之(唱歌、动作、说话、都行、类似湖南卫视(欢乐总动员)节目程前主持的模仿秀),其余学生当评委,评出模仿秀。学生纷纷跃跃欲试,想尽其所能地展示自己。待模仿秀产生后,我就自然地引入本课主题,请同学们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他。此时学生交际热情高涨,大有要把被问者难倒之势,无形中他们己使用了大量的采访用语。这时我把其中一些地道的采访用语写在黑板上,然后告诉学生,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way of asking questions in the interview . listen to the dialogue .(要想了解更多的采访用语请听以下录音对话)。通过热身活动,学生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思维一下子激活起来,急于想通过录音了解自己的未知信息,这种带着任务及兴趣听录音,不仅听得准、记得牢,而且为下一教学步骤——教师设置采访情景,学生自编对话作好了心理与知识上的准备。 又如第5单元第二课(卓别林),该课主要介绍卓别林生平。按照陈旧的教学模式其步骤往往是:(1)学生快速阅读(2)做阅读理解题(3)教师讲解文中语言点。如此陈旧的教学方法,学生听来索然无味,教师苦不堪言,尤其严重的是此种教学方法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结合卓别林表演艺术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导入方式:播放一段轻松的小夜曲,随着委婉的轻音乐,拉开了当天热身 活动的序幕。“Today ,we‘ll have a game first . Mr.Mrs ,if you are brave enough ,please come up and walk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 ,Each should try your best to walk in a special way ,just try to make yourself different from others. We’ll see who will do best and get first in the game .”(今天我们先做一个游戏,勇敢的女士们、先生们,请走上前来,用你认为最独特的步态展示你与众不同的魅力。我们将拭目以待,看谁能摘取此次比赛的桂冠)。紧接着马上把音乐换成有刺激性的能够引起强烈情绪冲动的劲歌。受音乐的感染,我情不自禁的模仿了一下迪斯科的舞步,学生们一下群情激奋,争先恐后地拥上讲台,尽可能别出心裁地走出与众不同的步态。其中有个女生所模仿的女模特,其神似与形象简直令人拍手叫绝,为此她获得了竞赛桂冠。高度激活的师生情绪就为顺利完成课文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时我

高中英语如何开展分组教学

高中英语如何开展分组教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流语言。本文中主要介绍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法的实施。 关键词:英语教学分组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188-01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很多,而且活动的内容、参与的人员、要达到的目的、活动的方式等方面不同又有不同的分类。从活动参与的人员来看,我们可以有学生个体活动(individual work)、双人活动(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和班级活动(class work)。各种活动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其中小组活动无论从参与人数和参与者活动的频率都是处于相对平衡,既有一定的参与面,又能保证参与的频率。因此,在以语言运用为重点的英语课堂中,小组活动是广大教师普遍使用的课堂活动形式,而且有许多有效的经验和有益的体会,但也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困惑。如:如何分组、如何分工、如何调控、如何评价等。所有这些归于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要提高课堂小组活动的效率,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小组活动内容设计要易操作 从很多课堂实例分析,许多课堂小组活动很难真正有效深入展开的原因在于教师设计的活动。这些活动往往过大、过泛、过烂、过难,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1》的教师参考用书第85页教学方法建议(二)的三个讨论题。“伟人”概念十分模糊,学生很难切入话题。在小组活动设计时,教师应注意:(1)话题要小,可以控制活动时间;(2)设问要具体,有助于学生思考;(3)内容要新颖,能够诱发学生参与;(4)难度要适宜,保证学生有话可讲。 二、小组活动目的定位要准确 我们不应该把小组活动当作活跃课堂外显气氛、体现课堂表面互动的添加剂,因为即使在表面上学生参与了小组活动,但没有明确的目的或目的定位不准,这些添加剂只是为活动而活动。这不但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会渐渐削弱学生活动的参与欲。一般来说,课堂教学是由一连串活动构建成的活动链,每个活动都是在这个链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也就是前者的目的定位后者的实施,后者的展开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这样学生才能循序渐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小组活动的目的定位也应纳入其中,即使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活动(小组活动往往是如此),其目的也是为了下一个活动,即课后活动(如课后作业、课外活动)。 三、分组要做到以人为本

(完整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新课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新课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在时代大背景的推动下,英语教学逐渐由以前的重“教”转变为如今的重“学”,学生的学科思维、学习 能力、文化修为等都成了教师教学的重点,指引着教师教学的方向。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高中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英语能力、英语修为等核心素养,就成了教师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作为学生接触、应用另一门语言的基础,一直以来都受到教师与学生的热切关注,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尤其是高中英语阅读,蕴含着丰富的英语知识、英语内涵、英语文化,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需要教师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但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逐步改善完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接下来,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谈一谈新课标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相关实践研究。 一、阅读补益学生英语词汇学习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涉猎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蕴含着英语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阅读的这一包容性、多样性注定了

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不认识的词汇,甚至有的词汇影响着学生对阅读选项的判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结合阅读,丰富学生的英语词汇,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生活用语、专业术语等词汇,为学生接下来的阅读打下良好基础。但是,有的教师在阅读中存在矫枉过正的情况,不论是常用的、不常用的词汇,都让学生背诵记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学生学习词汇的热情。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用阅读来补益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学生在阅读音乐类文章时,容易遇到不认识的音乐专业术语或是易混淆的音乐家的名字,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音乐类型进行字典查找,了解其所代表的流派,熟悉音乐家的英文名字,能够知道其代表的是谁……学生通过翻阅字典,对相关音乐知识有了大体了解,掌握了几个常见音乐家的英文名字及其缩写,进而加深了对音乐文章的整体理解。这样,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阅读、学习陌生词汇,增强了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正确率。 二、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阅读还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设计 Grammar – The Past Participle 翔安一中许彩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选修5中有关过去分词的语法内容,进行过去分词的学习,教学中将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到一起,注重复习语法与语言的运用。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从而扩大课堂的语言输入量及学生的语言输出量。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英语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和一定程度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掌握水平,巩固基础强化正确使用语法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深度和难度.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较为薄弱,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较差,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够,然而他们学习比较认真,渴求知欲旺盛,思维比较活跃。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能主动配合老师。只有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因材施教,才能让他们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过去分词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的使用。培养学生通读,分析,理解,综合的能力,教会学生体察语境,结合上下文,符和逻辑推理和合理的想象,结合语法和题干中的语境解决问题。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2.能力目标: 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积极和谐教学氛围,使学生进入情景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规范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准确表达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3.德育目标: 用含过去分词的句子结构表达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1.过去分词的用法. 2. 过去分词的运用 五、教学难点: 1.结合语法知识,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和提高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高中英语语法口诀_英语语法的记忆方法顺口溜

高中英语语法口诀 高中阶段的语法知识在现行的教材中分布得较分散、零碎,学生学起来颇感吃力,难以记牢。一般说来,学习语法知识的途径很多,但教学中常用的主要有如下二种:一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对所学语法规则的概念、结构,用法有个确切的了解;二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在英语实践中正确、熟练地掌握语法规则的用法。仔细惦量这两种方法,其实都强调了同一个极其重要的东西,即是“记忆”。记忆的方式、方法很多,诸如分类记忆法,直观形象记忆法、奇持联想记忆法,特征记忆法等等。这里,笔者主要从词法与句法两大块对巧记英语语法作些阐述。 一、词法 (一)巧记名词变复数的规则: 单数变为复数式,一般词尾加-s; 下列句词词尾后,要加-s先加-e。 发音[f]、[t]、[s]和[z],或是某些辅音加-o时。 有些名词变复数,词尾变化要注意。 y前字母是辅音,一律变y为-ies. 遇到f和fe,有时需要变-ves. 少数名词不规则,特殊情况要强记。 说明: 1.名词变复数形式,一般在词尾加-s. eg:bag-bagsbanana-bananasbird-birdspen-pens,.... 2.词尾发音为[f,ts,z]的名词(即以字母sh,ch,s,x结尾者)在变复数时,要在词尾加-es,eg:watch-watches,box-boxes,bus-buses,etc) 3.若词尾字母o的前面是辅音字母,变为复数时,有些加-es,eg:hero-heroes,Negro-Negroes,patato-patatoes,tomato-tomatoes.这四个词可组成一句话来记忆:HeroesandNegroeseatpotatoesandtomatoes(英雄和黑人吃马铃薯和西红柿。简为二人吃二菜。) 但有些以o结尾的名词则加-s,eg:photo–photoes,piano–pianos等。 4.若词尾字母y前加的是辅音字母时,变为复数,首先把y变为i,再加-es,eg:family–families,city-cities,baby–babies等,但若词尾y前为元音字母时,则可直接加-s,eg:day-days,boy-boys

高中英语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的分组教学

高中英语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的分组教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 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转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 英语教学中,进行分组教学,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学,集思广益,充分调动 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背景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分组教学 一、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英语兴趣不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目前,由于学生平时不重视英语的学习,没有意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还有部分 学生是因为在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单词记不牢、不爱动口,存在畏难、胆小怕羞 心理,因而形成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不够扎实的局面,从而对英语失去了兴趣。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得森认为,学习动机对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巨大作用,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 位置,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展现自我能力的时 间和机会,不能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在 实际需要中灵活自如地活用英语,久而久之,他们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 二、如何实施分组教学 1.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在英语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该给出本节课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一个 明确、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教师只有在对教学目标 有了充分的认识与掌握后,才能有信心有目的的实施一定的教学活动,采取一定 的教学策略。列如,在学习高中英语必修3 Unit5 Canada-the true north的阅读部 分前,教师要明确指出在读完这篇课文后学生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 Step one: 1.Who will travel around Canada. 2.How they will get there? 3.What did they see along the trip? 4.What difficulties they faced during the trip?How did they solved them? Step two : Introduce an experience of your travel to the class in English. 在预定目标时,可以通过变化问题的提问方式,范围使问题明确化,对于宽 泛的问题,要使其明确化,使之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列如,在课本给出的系列问 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简化,具体化为:What did liu qian feel like when she first arrived in Canada?What’liuqian’first impression of Canada? 2.科学编排学习小组 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等各有不同,分组之前,教师对 全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要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对他们的基础知识、语言运用 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 发展。根据这些特点,把全班学生共分成若干小组,注意上、中、下各层学生的组 合搭配,每组设一个组长。一段时间后,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换个别成员。这 样做有利于解决解问题,使各小组更加健康、平稳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 机会,使学生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3.建立明确的小组合作规则 小组活动应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同时要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