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收费有什么合理性

政府收费有什么合理性

政府收费有什么合理性
政府收费有什么合理性

政府收费有什么合理性

[摘要]政府性收费作为财政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政府提供了财政收入,而且在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政府性收费的特点,对政府性收费的合理性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性收费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政府性收费;特点;必要性

政府性收费是一种行政性收费,是政府为提供特定社会产品和服务,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包括行政性收费和事业性收费两部分。行政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在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过程中,为了特定目的,依照法律、法规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向单位和个人收取的费用,一般具有强制性和排他性特征。事业性收费是指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特定服务,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向服务对象收取的补偿性费用,一般具有补偿性和排他性特征。政府性收费遵循非盈利原则,是政府非税收入的重要形式,目前,我国政府性收费种类主要包括:管理性收费、资源性收费、证件性收费等。

一、政府性收费的基本特点

政府性收费作为政府财政非税收入的重要形式,是政府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收取的费用,且一般都有专项用途,它与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相比,有自己的特点:

1.征收主体的多元性。第一论文范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f05332930.html,编辑。

政府性收费的征收主体有的是国家及其政府有关部门,有的是事业单位,还有的是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而税收是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2.使用方向的特定性。政府性收费是为了满足准公共需要即特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收取的,资金的使用方向相对固定。税收是政府为满足纯公共需要,筹集一般公共产品和服务所需资金而征收的,使用方向不固定。

3.征收上的有偿性、自愿性和不固定性。政府性收费的征收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愿和有偿,具体表现为缴费人提供特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同时每项政府性收费一般都明确征收期限。且征收标准与提供的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直接相关,适时调整。

4.资金管理方式的特殊性。政府性收费由于是政府为提供特定公共产品和服务而收取的,其收入应纳入财政预算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管理,一般实行专款专用;而税收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用于政府一般性开支,实行集中管理。

二、政府性收费的必要性

1.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政府财政收入要以适量的政府性收费等非税收入作补充。我国地域辽阔且各地区的经济基础、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状况都存在很大差异,由此也造成了我国税源因各地区、行业、领域不同而不均衡的局面,如果将所有凭借国家职能取得的收入都设置成各种固定的税种,必将会造成我国税制结构的繁杂和混乱,而且会带来高成本、低效率的结果,因此,对一些社会公益性项目和特定项目的支出收取费用会提高效率。

2.公共产品成本需要税收之外的其他财政收入来补偿。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社会需要可分为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一般而言,满足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应由政府提供并以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获得成本的补偿。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又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的补偿形式主要是税收,准公共产品的补偿主要通过政府性收费等向特定服务或受益对象收取的有关费用来解决。

⑴纯公共产品的补偿。纯公共产品如国防、环保等的补偿形式主要是税收,此外还有规费即政府性收费和借债。由于税收具有一般报偿性,而且不存在排除与不排除的问题,适用于所有的经济主体,所以是纯公共产品的主要补偿形式。而政府性收费反应的是政府与经济主体的特殊经济联系,所以也是纯公共产品的一种补偿形式,例如,政府性收费中的行政性收费是政府在行政管理中收取的费用,包括各种证照费、注册登记费等。因为政府执行行政职能既与所有经济主体发生一般经济联系,又与行政事物相对人发生特殊经济联系,为体现特殊经济联系与一般经济联系的区别,在普遍征税的基础上,还要征收行政性收费,来补偿政府在这方面的支出。

⑵准公共产品的成本补偿。根据公共产品理论,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但实际上同时具有这两大特征的纯公共产品不多,大部分都是满足其中一个特征的准公共产品。而准公共产品,由于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或竞争性,即不能同时被人使用或造成浪费,因而不宜采用征税的方式来补偿其使用成本,应当采用政府性收费或基金的方式来弥补其成本。具体要根据拥挤的状态、浪费的可能、调节的需要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对不同的项目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从而调节准公共产品的消费,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效率达到最大化。

所以,纯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采用“税收———公共支出”机制来分摊其生产的成本费用,是一种最为有效的社会分配机制;对于准公共产品则应由政府根据成本费用的分摊机制,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向公共产品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以使用费的方式进行补偿和调节,这不仅可以提高公共产品的使用效率,还可以解决公共产品面临的“拥挤”和“搭便车”的问题,同时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3.税收的刚性不能与政府事权的不断扩大和丰富相适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政府履行公共职能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事权范围也在逐步扩大。这必将会导致公共支出的不断增长,相应的就需要增加财政收入。然而,作为财政收入主要形式的税收,因其固定性的特征已经不能保证税收收入随公共支出的增长而相应增长。因此,政府有必要开辟一些收入渠道,增加一些除税收之外的收入形式如政府性收费等,以避免因财力缺乏而造成公共产品提供不足、政府职能缺位等情况发生。第一论文范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f05332930.html,整理。

特别是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方政府,政府性收费不仅在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和维持地方政府运转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极大地促进当地文化卫生和福利事业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政府性收费的几点思考

政府性收费在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公共产品的使用效率和提供公共产品的补偿成本等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它自身还存在着收费项目过多过乱、收费膨胀过快、征费单位私设“小金库”等一些问题,仍待解决。只有解决好政府性收费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其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提高社会效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政府性收费:

1.规范政府收费的范围。政府职能是那些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要做的实际就是财政支出的范围,一个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支出范围,一个是提供准公共产品和准公共服务的支出范围。税收用于前者,政府收费用于后者。借鉴市场经济国家对准公共产品收费范围,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政府收费一般发生在(1)提供特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行政管理机关,(2)提供准公共性和准公益性服务的文化事业、基础设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广播电视、医疗保健等事业单位。

2.强化行政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收费管理体制。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只有规范的行政体制才能有规范的收费管理,只有部门职能的确定才能有收费管理权的确定。行政体制改革应彻底解决政府职能定位的问题,避免各个部门职能交叉。精简政府机构,压缩人员编制,使政府部门收费与其经济利益彻底脱钩,妥善解决收费养人的问题。

3.强化财政对收费资金的管理,规范政府收费的管理权。财权是政府的财权,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保证。坚持政府收入规范化和预算“完整性”是市场经济国家历来推行的原则,强化财政对政府资金的管理,即要将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逐步纳入预算内管理,使所有财政性资金都归入财政视野,财政工作要从单纯的预算内收支平衡转移到对整个社会财力的管理和分配上来,逐步缩小预算外资金范围和种类,政府收费都应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4.建立健全政府性收费监督约束机制。建立与税收稽查相类似的政府性收费稽查制度,对收费项目、收费收缴、收费资金使用进行全面性监督核查,并且运用社会舆论的广泛性和公开性,接受大众监督,实行举报制度和曝光制度,在全社会形成抵制乱收费的社会风气,杜绝乱收费蔓延,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监督网络。

现实中看看政府收费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方面的重大转变,社会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政府收费规模越来越大。大量存在的政府收费,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毋庸置疑,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乱收费。自199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政府乱收费行为进行治理,但效果依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继续对之做进一步探析。

现阶段我国政府收费制度的特点

征收依据多元,费出多门。与税收按法律规定的税种、税目及事先确定的税率进行税款征收的情况不同,政府收费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收费依据众多。根据现行国家规定,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的依据有: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实际操作中,还有省一级地方党委、政府的相关会议纪要等。有审批权的有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省一级党委、政府及其办公厅、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省一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收费审批层次上,虽然规定了中央与省两级,也规定了具体的审批范围与权限,但由于收费本身分类上的交叉,一些以政府性基金无法审批通过的收费,就以行政事业性收费审批;一些以行政事业性收费无法审批通过的收费,就以经营性收费审批。这导致了现实中征收主体多元,征收项目众多。

收费标准形成过程不透明,任意性大。收费标准的确定无疑应该本着合理、透明、必要为原则,而且,应考虑到按照缴费人所获得的服务收益收费。但现实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使得实际上收费标准的形成基本上都是收费部门任意确定的,偶尔征求社会意见,也往往表现为例行公事地走程序,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再者,一些项目所对应的管理或服务内容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推动收费单位支出成本增加,收费标准又不断地调整提高。一些地方为达到多收费的目的,甚至故意提高技术标准,强制进行重复检验、检测收费。

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政府收费直接导致收费总体规模偏大的结果。政府收费占政府整体收入的比重非常之大,许多地方收费规模已经超过了税收收入,这与发达国家总体上以税为主、政府收费只起补充作用的政府收入格局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越是欠发达地区,政

府收费的比重越大。有些地方非税收入数额与财政预算收入相当,甚至超过财政预算收入。例如2007年西部一省级政府非税收入84亿元,相当于地方税收收入的143%.在所有非税收入中,政府收费占的比重相当高,为所有非税收入的90%以上。

政府收费问题产生的成因考察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政府收费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表现为:一是通过收费可以弥补公共产品成本,以减少供给中的“拥挤”现象,二是通过收费来实现对某些经济活动负外部性的纠正。但同时,政府收费亦应遵循合理性原则,否则便是乱收费。在我国,大量乱收费问题的出现固然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生活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究其根本性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收费有着强大的追逐部门利益的内在动因

从中央到地方,这种情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那些拥有规章制定权的国务院各职能部门与地方政府利用自己掌握的国家立法资源及其他法定职权,在起草法规规章时,往往过于强调本部门的权力,偏离国家政策方针和公共利益,为本部门、相关企业、相关个人的既得利益而立法定规,而更多的没有立法权的部门,也会在部门利益争夺中尽力维护自身的利益,最终表现为部门利益国家化、法定化与最大化。反映在收费问题上,就是部门通过各种办法争取更多的收费权,扩充自己的财政势力。各部门将收费获得的资金用于改善办公条件、提高职工福利待遇、超编进人甚至贪污腐败。形成了多收费多得利,多得利又多收费的恶性循环。

(二)当下制度缺陷为政府收费提供了平台

单位经费供应上实行“双轨制”。长期以来,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费供应上,为缓解投入的财力不足而允许其通过收费弥补经费不足,这样就形成了经费供应上的“双轨制”,即通过税收形成的预算内资金与通过收费形成的预算外资金。“双轨制”的财政安排为各单位向管理对象收费提供了制度条件,导致现实中各单位为维持其正常运转必然要收费,同时这也为单位谋取额外利益提供了机会。

税与费间界线划分不清楚。从理论上讲,纯公共产品的提供应通过税收安排筹集所需资金,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则通过收费安排筹集所需资金更有利于提高效率。税费制度的安排设计,应遵循这一经济规律。但目前现实中,税费不分、费挤税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对大型经营工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收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型经营项目属私人物品,基础设施部分属纯公共物品,其建设资金不能通过向非受益人征收,而应通过银行借款或税收办法解决。但现实情况是:向广大电力用户征收用于建设三峡大坝的基金,向乘客征收用于飞机场建设、用于铁路建设的基金等。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不对称。在现行财税体制下,由于博弈力量的不均衡,越是下级别的政府系统,财政实力越弱,政府收支间的矛盾越大。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后,税收收入向中央偏移,同时,一些事权却发生下移。一些本来应由中央提供或参与提供的公共产品,如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大部分仍在由地方负担,或名义上由中央负担,事实上却是地方负担,在收入不足以应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无奈只能自寻财源,默许一些政府职能机构以收费等形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加重了政府乱收费的现象。

收费审批权力配置不合理。根据国家现行政策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中央与省两级审批,具体职能由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省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行使。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多头控制,往往不利于对同一件收费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最终讨论的结果只能相互妥协,而妥协损害的往往是第三方即付费人的利益。

收支之间存在“制度暗道”。理论上,政府收费是部门、单位凭借国家赋予的权力的履职行为,收费所有权应归国家。为改变谁收费、谁所有、谁使用的收费格局,国家从1993年开始,就提出了“收支两条线”的要求,2000年又进一步提出政府收费实行“收支脱钩”。“收支脱钩”的本意是杜绝乱收费,防止腐败,但现实情况是,若做到收支真正脱钩,将导致部门收费积极性下降,该收的费又收不上来,不仅收费总量急剧下降,而且影响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发挥,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安定不健康因素。为维护收费单位收费积极性,“收支脱钩”后又建立了一条“制度暗道”将“收”与“支”连接了起来:即将上收的总款项按一定的比例(一般是10%-30%)进行调剂使用,剩余部分又返还给收费部门。可以看出,实际上收得多用得多的格局并没有打破。

治理政府收费问题的制度性措施

政府收费乱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加重了付费人负担,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而且挑战了公共财政所应体现的法治、公平与公正。为遏制不断膨胀的部门利益,减少乱收费的利益驱动,需要多管齐下地进行综合治理。但从长远来看,建立起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只有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变革,才会使乱收费现象得以治理。

(一)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政府收费的不规范与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和缺乏稳定性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将其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结合起来。首先,要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科学合理地界定政府职能以及中央与地方各自的职责,使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支出、收入权限固定下来,同时保证各级政府有与事权相匹配的财力。其次,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化解低层级政府,特别是县乡级政府的财政困难,消除地方政府乱收费的动力。更深一步地改革财政体制,是逐步扩大地方税收选择权和调整权,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税收体系,直至赋予地方政府必要的因地制宜的设税权。这是由于对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条件、税源状况各地差异悬殊,由中央统一地方税种立法不可能照顾到千差万别的各地实情,不利于各地因地制宜解决实际问题,规范政府收费的行为也就难以彻底。

(二)实行“税”、“费”分流

应按照公共产品的理论要求与公平负担的基本原理,对现行收费进行彻底清理。可采取的措施如下:坚决取消那些专门为筹集单位经费而存在的所谓财政性收费,单位履行政府管理职能所需合理经费,应全部通过税的方式筹集由财政予以安排;将那些专门为筹集公益事业资金而设立的附、收费、基金等政府性基金项目,进行分类合并,予以税化,并允许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搞全国“一刀切”。目前费改税呼声最强的是“教育税”、“物业税”与“燃油税”,将那些具有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的检验、检测、计量、认证等转成中

介服务,单位转成企业,收费按经营性收费管理。

(三)完善税收管理体制

收费管理体制中的职能交叉问题是导致政出多门、标准任意的主因,因此,必须对现行收费管理进行改革。其一,为解决收费主体多元的问题,应依据收费属财政收入这一属性,将收费管理职能全部交由财政一家行使,做到权责明确。并且,加快将收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步伐,将所有政府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统一安排使用,改变过去那种收费项目由收费部门提出,经批准后由部门收费又变成部门资金的弊端;其二,为解决收费标准任意性的问题,应将部门、单位收费项目改为政府收费项目,收费项目的设立及收费标准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提出,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同级人大讨论通过,并以法律或地方法规的形式确立并公布。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摘要: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的项目多、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各个方面,在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调节经济主体的行为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怎样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发展,特别是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问题是摆在众多公共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化管理;建议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等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公共服务以及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的费用。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包括的项目多,涉及的面广,几乎涵盖了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各个方面,同时其也占到了政府非税收入的绝大部分比重,可以说,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也是从源头上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乃至治理政府腐败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初步建立,特别是在“收支两条线”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内容逐步推进的今天,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在规模、结构、征收、资金使用、监督等各个方面,都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且,一直以来,大量的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使得政府的财政职能被肢解,宏观调控的能力被削弱,严重的甚至还影响了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损害了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实现。因此,怎样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发展,尤其是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问题是摆在众多公共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是在公共财政体制的框架下,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理论基础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考察,对我国当前的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模与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概念、项目设置、标准制定、征收管理、资金支出使用等管理模式的思考,发现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积极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有关收费管理经验,提出了未来我国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发展的对策及相关的配套管理措施,为政府制定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政策提供参考,争取通过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规范,从源头上治理与防治乱收费现象,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征收与使用效率。 二、收费管理的现状 行政性收费作为财政收入的必要补充,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然而这种收费的规模一旦超出应有的限度,就会对税收形成冲击,就会动摇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大包大揽、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逐步打破,本着放权让利、分灶吃饭的原则,财政体制进行了几次改革,对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也日益增大,单靠预算内收入无法满足改革建设的需要,迫使政府增设预算收入项目,允许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创收。国家职能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了一些有收费项目的行政规章和地方规范性文件。受利益趋动机制的左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凭借自身的权利和技术信息等优势,先是对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照牌卡收取工本费,对自身开展的技术、咨询服务活动收取补偿费,当这种收费补偿满足不了支出需要时,就巧立名目一些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来弥补,无论是

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区别

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区别 地方财政总收入(全口径,如北京市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上划中央收入=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上划中央收入注: 包含有基金收入的财政总收入叫做全口径财政收入,否则仅叫财政总收入。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 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并由国家支配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 包括: (1)税收收入。 国内增值税的25%、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纳入分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的40%+未纳入分享范围企业全部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40%、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证券印花税的3%+其余印花税的全部)、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其他税收收入。 (2)非税收入。 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基金预算收入: 指按规定收取,转入或通过当年财政安排,由财政管理并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等。 主要包括:

工业交通部门、商贸部门、文教部门、农业部门、其他部门的基金收入和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基金预算调拨收入等。 行政区本级财政收入指的是行政区本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经过分享、返还之后可供行政区本级政府支配的财政收入。 如,北京市财政收入中还包含了下面区县的财政收入,北京市政府本级财政收入仅占其中的一部分。 摘一段关于深圳市财政收入的报告,可以看出几个概念的差别。 2008年来源于深圳市的全口径财政收入2830亿元,是在消化了2008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大幅减收因素后实现的(2008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大幅减收350亿元),剔除此因素,增幅达 19.5%。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800.36亿元,比上年增加142亿元,增长 21.6%,其中市本级完成527亿元,比上年增长23%。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对深圳市外向型经济造成较大冲击的背景下,这一突破来之不易,也尤显可贵。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 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社会保障预算。 为了避免与预算体系中其他预算收入混淆,从2012年起各级政府一般预算收入改称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口径上与2011年以前的“一般预算收入”相同。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政府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新会计制度要求,新制度要落地,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新会计制度实施需要具体的会计人员来进行业务处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目前存在非会计专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无会计证人员兼任会计岗、原有老会计对新准则把握不准等多种情况。虽然会计主管部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会计持证上岗,但是上述问题仍然存在。 (二)固定资产折旧做法值得商榷,最新政府会计准则要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按照要求xx年1月1日新制度实施,事业单位之前购买的固定资产进行补提折旧。政府出台此项要求出发点是好的,可以摸清资产家底,但实际上会造成资产大幅减少却实际上都在用,反而无法真实反映资产真实情况。这种折旧方式会急剧降低拥有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利于反映资产真实情况。 (三)平行记账不是平等记账,这种记账方式好处是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编制财务报告,预算会计编制决算报告,各司其职,能满足更加多元的信息需求。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核算较以往复杂、对人员素质要求高,涉及到现金的业务需要做两个分录,会计管理成本提高。一直以来学术界都提到要

把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进行结合,这种做法就是把已有的核算方法中便于提供信息的部分抽离出来。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更加完善的资产账务处理模式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不必考虑成本与利润,因此折旧也应该体现事实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为办公资产,资产的磨损程度低,大部分资产修复再使用成本低廉,因此在用资产有使用价值时或有可恢复价值时,完全不必计提折旧或是可以研究延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期限,不能简单以企业用成本调控利润的方式来计提折旧。 2、强化责任,组织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学习与培训工作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及时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优化。规范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及资产管理。对资产进行清查,特别是用好资产管理软件,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做好往来款项、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资产管理。 一是争取做到各时点都能计算出各单位生均、师均及各单位占地、占房、占固定资产、耗材消耗的报表,通过对比分析以发现浪费现象或管理漏洞,也能进一步指导下期预算。 二是在资产采购预算编制前查看“家底”,防止资产浪费,使预算编制更具针对性。 三是能对资产使用频率进行统计,把资产使用频率与绩效结合起来,就可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财政学考题与答案

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在最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即最优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效率相对应的,市场配置有效的实现需要完全自由竞争、无外部性、信息完全对称等条件为前提,而现实中不具备这些条件。市场机制存在的这种缺陷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称之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垄断(规模效应、先发优势—>垄断地位—>太高物价超额利润、资源配置不足、社会总福利下降)、信息不对称或不充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和公平,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社会问题,影响效率)、经济波动(价格波动与生产周期的不匹配 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等。 3、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十八届三种全会中的定位,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维护市场统一;第三,促进社会公平;第四,实现国家久安。 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资源配置,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乃至社会总产品的配置。政府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财政预算制度、公共工程、直接投资、税收优惠补贴、公共财政规模) 收入分配,即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税收调节、财政转移支付、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界限) 经济稳定和发展,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税收补贴投资的调节,对公共需求、特定发展的支出) 4、正、负外部性各指什么 外部性即外部效应,是指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正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溢出效应,但其他经济人不必为此支付任何费用,无偿地享受福利。 负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减损,而实施者不必为此承担代价。 5、公共选择下的政治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公共选择理论,是使用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方法,研究公共决策问题。 指人们通过政治过程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以及相应的税收分摊。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经过立宪、立法或议会、行政与司法三个阶段来实现这种均衡。

基本建设项目财政性资金集中支付办法

广州市市本级基本建设项目财政性资金集中支付实施办法 发文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 文号:穗府[2001]21号 发布日期:2001-4-3 执行日期:2001-5-1 一、为适应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制度的需要,减少拨付环节,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省级基本建设项目财政性资金集中支付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府〔2000〕41号)精神,结合市本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市本级基本建设项目集中支付的财政性资金(以下简称集中支付资金)是指纳入市本级预算管理或者财政专户管理,并用于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资金。具体包括: (一)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 (二)财政预算内其他各项支出中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 (三)财政预算外资金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 (四)其他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 国债专项资金、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资金、外国政府贷款资金按照财政部规定和贷款协议进行管理。 三、集中支付资金的基本建设项目是指列入市计委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项目(含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 四、集中支付资金的支付范围,包括建设项目概(预)算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以及项目资本金投资。 五、集中支付资金的拨付必须经过审核,并以审核结论为依据。市财政局根据《关于加强财政性建设工程项目预决算审核工作的通知》(穗财基〔2000〕287号)的规定,组织对项目的工程概算、预算和结算进行审核,经审核的工程预算和结算作为集中支付拨款的依据,并在审定的财政性资金投资总额内办理拨付。 六、纳入集中支付的新建项目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广东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条例》以及其他招标投标的有关规定进行招标(包括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不经过招标的工程项目,市财政局不予拨付资金。 七、对有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市财政局要切实加强对配套资金的管理,督促项目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配套资金特别是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的到位进度不得低于财政性资金到位的比例。建设单位必须向市财政局提供年度配套资金计划及资金到位凭证,配套资金不落实或者长期不能到位的,市财政局有权缓拨或者停拨集中支付资金。 八、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由市财政局直接拨付给项目承建单位或者设备供应商、代理商;待摊投资和其他投资按照法定义务与责任原则,由市财政局拨给建设单位,再由建

《政府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05332930.html, 《政府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者:张健 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2期 【摘要】 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政府会计制度》),2019年1月1日起行政事业单位全面落实最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这次改革全面实施时间紧任务重,至今已经完成一个会计年度的有效实施。收付实现制是政府会计处理长期坚持的,以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较少。相较于政府会计人员,新准则和我们传统会计处理的认识和操作都有不同,实行权责发生制及收付实现制,政策理解,沟通上的难度,政府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的转变,准则的要点把握,会计计量属性的增加,操作难度的增大,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等等一些问题,这一年,是政府会计人员工作较难的一年。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存在问题及对策 引言 传统政府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新政府会计制度应运而生。根据财政部统一要求2019年1月1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将全面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新制度的实施,已经顺利走过了一个会计年度,实践出真知,作为最基层的会计制度实施者,新准则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文章将针对实际工作中呈现出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工作的不够准确。在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前按照要求做好清查,全面梳理单位资产负债情况。很多事业单位在日常资产管理中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如长期无法收回的应收应付账款、长期投资、待处理的盘亏盘盈固定资产等等,“摸清家底”,为施行新制度提供可靠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新制度实施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单位仓促建账,没有全面梳理单位资产负债情况,也没有对往来款中长期的呆账做处理,直接计入了新账。 2、部分单位出现了预算会计为主,财务会计为辅的现象。原政府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实际工作中,一切财务工作开展围绕预算及预算执行,虽然目前实施的新制度,财务会计对单位作用没有凸显出来,部分单位的财务会计成了未完成新制度而必须做的,更多焦点仍旧集中在预算会计,财务会计成了辅助工作。 3、政府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增大,对于会计人员能力要求更高。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相较于之前,工作量大大增加。一是新制度的双重记账,增加会计人员

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工程建设项目财政性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及***财政局《关于印发<***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预决算审查操作规程>的通知》(长财监〔2016〕4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是指由政府职能部门批准立项、以财政性资金投入为主、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为项目主管部门实施的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第三条财政性建设资金包括: (一)公共财政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 (二)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资金; (三)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四)政府担保的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外国政府及其机构贷款和援助资金; (五)以财政资金为还款来源的政府性债券资金、国家政策性贷款资金以及政府担保财政筹集管理的资金; (六)其他财政性资金。

第四条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工程应严格执行预决算审查制度,预决算审查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前期工程、工程预算、工程价款结算、重大设计变更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等。 第五条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要依法实行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建设项目的采购范围包括:设计、监理、勘测等服务的采购及工程采购,材料、设备等的采购。 第六条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项目应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项目严格申报绩效目标,项目实施单位对绩效目标的落实情况负责。 第二章预算评审 第七条财政性建设项目立项前,必须落实建设资金。项目建设单位在上报投资计划的同时,应向财政部门报送建设资金筹措计划,财政部门据以编制财政性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年度预算。 第八条项目单位在完成相关前期工作并达到预算评审条件后,应及时报财政部门进行预算评审,并对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负责。 第九条财政部门对项目单位送审的预算评审资料,应按相关法规和行业评审规范认真组织评审,并及时出具评审报告。 第十条预算评审结果不得超批准的项目概算,超概算报告为无效报告。 第三章政府采购制

最新-浅谈乡(镇)级政府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品

浅谈乡(镇)级政府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由于工作关系,本人近几年审计了相当部分的乡(镇)级财政财务收支。 从审计的情况来看,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指出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希望有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改进和财政财务管理现状的改善,从而达到规范会计工作,提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之目的。 一、乡(镇)级政府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1、基础工作欠规范。 财务人员都知道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但就是会计核算这一基本职能在乡(镇)级政府财政财务工作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登记账簿不完整以及不登记明细账簿等问题存在于相当一部分乡(镇)级政府财政财务工作当中。 (1)使用会计科目不规范导致隐瞒预算收入。 各乡(镇)级政府的财政财务收支核算中,尤其是撤消乡级财政体制后,大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在核算非本级预算收入时都是把这些收入收列“事业收入”或“其他收入”科目,并直接予以使用,很少有单位使用“应缴预算款”科目。 审计时查看非本级预算收入是否足额缴库,试图通过“应缴预算款”科目是难以发现问题的。 (2)登记帐簿不规范导致账账不符、账表不符。 个别单位的会计人员在对往来款项的核算中不设置明细账簿,有些单位虽然设置了明细账簿但登记不完整。 尤其是年终报送会计报表时经主管部门调整有关报表数据后,对调整事项不做必要的会计处理,更谈不上登记账簿,因此而引起的账账不符、账表不符的问题较为普遍。 (3)会计凭证装订欠整洁。 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在装订会计凭证时对原始凭证不做相应的技术处理,不求美观和整洁,只求一订了之,敷衍差事,审计时会计凭证缺页、掉页的现象时有发生。 2、往来帐项不及时清理。 会计核算工作中少不了涉及对往来款项的清理,关于往来款项的帐龄、帐由等一般性事项,直接询问财务人员往往是一问三不知,要不就是解释不清楚,这

加强和规范政府性资金存放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强和规范政府性资金存放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政府性资金存放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政府性资金监管的长效机制,有效防范资金安全风险和廉政风险,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实施方案如下。 一、规范资金存放银行的选择方式 除国家政策已明确存放银行和涉密等有特殊存放管理要求的资金外,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以下简称资金存放主体)应按照规定采取竞争性方式或集体决策方式选择资金存放银行。 (一)竞争性方式。需开展政府性资金存放的资金存放主体要公开邀请银行报名参与竞争,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择优确定资金存放银行。主要流程包括:资金存放主体制定竞争性存放操作方案,资金存放主体或受其委托的中介机构发布资金存放银行竞争性选择公告,载明资金存放事宜、参与银行基本资格要求、报名方式及需提供材料、报名截止时间等事项;资金存放主体或受其委托的中介机构组建由资金存放主体内部成员、人民银行、银保监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员和外部专家共同组成的评选委员会,采用综合评分法对符合基本资格要求的参与银行进行评分。资金存放主体根据评选委员会签字确认的评分结果择优确定资金存放银行,通过相关网站对外公告,公告应

载明各银行中标资金规模、期限、利率、办理程序等。评选委员会应严格执行利益回避的相关规定,接受纪检、审计部门的监督,成员名单在竞争性选择结果确定之前应当保密。 (二)集体决策方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金存放主体可采取集体决策方式选择开户银行:符合竞争性方式基本资格要求的参与银行少于3家,或竞争方式选择公告发布后,报名参与银行少于3家;预算单位存放资金量较小、采取竞争性方式成本相对较高;发生不可预见紧急情况,采取竟争性方式所需时间不能满足急需等。资金存放主体组织对备选银行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分,将评分过程和结果提交单位领导办公会议集体讨论,集体决定资金存放银行。备选银行的评分情况、会议表决情况和会议决定等内容应当在单位领导办公会议纪要中反映,并在单位内部显著位置公告。以集体决策方式选择资金存放银行,对资金存放主体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实行利益回避,不得将本单位公款存放在上述人员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其他直接利益相关人员工作的银行。 (三)综合评分法指标及标准 1.评分指标。主要包括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经营状况、服务水平、利率水平等方面。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指标应能反映资金存放银行对本地区相关行业、重大项目、三农、小微企业、扶贫领域

乡镇财政性资金管理平台

乡镇财政性资金管理平台 用户手册 (预算共编)

目录 第一章系统功能介绍 (2) 1.1系统登录 (2) 1.2主界面介绍 (5) 1.3公共按钮说明 (6) 第二章预算共编 (7) 2.1【预算共编】-- 单位基本情况 (8) 2.2【项目管理】 (10) 2.3【预算共编】-- 填写预算明细 (12) 2.4【预算共编】-- 报表查询 (15)

第一章系统功能介绍 1.1系统登录 乡镇财政性资金管理平台系统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架设在区财政内,故乡镇财政及所辖单位需登录乡镇平台系统,需与区财政联网(联网方式可以为涉密网、政务网、公网三种网络中的一种)。登录系统的计算机需安装Windows2000以上操作系统,IE 6.0以上版本浏览器。 在IE栏中输入网址: http://12.112.201.11:8080/web ,即可进入上海市乡镇财政性资金管理平台首页界面,如图1.1-1所示: 图1.1-1 乡镇管理平台首页 此时为了您日后更方便登录管理平台,请收藏本站点。点击IE浏览器工具栏【收藏夹】--->【添加到收藏夹】,添加“乡镇财政性资金管理平台”到收藏夹,或发送至桌面。下次登录只需在浏览器的【收藏夹】或电脑桌面上,选择“乡镇财政性资金管理平台”图标即可,无需重新输入网址。 将本站点设置为可信站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点击IE浏览器工具栏【工具】-【Internet 选项】,弹出如图1.1-2界面:

图1.1-2 Internet选项窗口 选择【安全】-【可信站点】,点击【站点】按钮,将管理平台的网址输入到“将该网站添加到区域”中,点击【添加】。 特别提示: 对于初次使用本系统的用户,需在计算机中安装CA数字证书驱动。用户将数字证书套件中内含的驱动光盘放入计算机光驱中,光盘中出现如图1.1-3所示内容,选择“证书管理器+明华安装包.exe”,点击安装驱动,如图1.1-4所示。 图1.1-3 数字证书驱动安装1

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的区别和一些其它财政概念

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的区别 和一些其它财政概念 财政总收入是最大的一个概念,财政总收入包括财政部门组织的收入、国税组织的收入、地税组织的收入等,是财政大收入的概念。一般预算收入是指地方实际可用财力,扣除了上缴中央部分的税收,比如上缴中央财政75%的增值税、上缴中央财政60%的所得税等属于财政总收入的盘子,没有计入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包括国税、地税扣除上缴中央财政部分的地方留存部分再加财政部门组织的收入。 地方财政总收入(全口径,如北京市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上划中央收入=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上划中央收入 注:包含有基金收入的财政总收入叫做全口径财政收入,否则仅叫财政总收入。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并由国家支配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包括:(1)税收收入。国内增值税的25%、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纳入分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的40%+未纳入分享范围企业全部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40%、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证券印花税的3%+其余印花税的全部)、城镇土

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其他税收收入。(2)非税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一般预算收入是最容易造假的数据,其含金量并不高. 因为在一般预算收入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税收入,而非税收入是地方政府最容易注水的数据. 有的地方政府把市属公交公司的车票收入,市属自来水公司的水费收入,甚至市属电视台的广告收入都纳入了非税收入,这样的数据岂不是很无聊? 含金量最高的是国税收入,国税中70%以上是要上划给中央收入和省级收入的,上缴的都是真金白银,地方政府根本不可能造假. 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区别基金预算收入:指按规定收取,转入或通过当年财政安排,由财政管理并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等。主要包括:工业交通部门、商贸部门、文教部门、农业部门、其他部门的基金收入和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基金预算调拨收入等。 行政区本级财政收入指的是行政区本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经过分享、返还之后可供行政区本级政府支配的财政收入。如,北京市财政收入中还包含了下面区县的财政收入,北京市政府本级财政收入仅占其中的一部分。 摘一段关于深圳市财政收入的报告,可以看出几个概念的差别。

关于印发《政府性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10]80号)

关于印发《政府性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综[2010]80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加强政府性基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审批、征收、使用、监管等行为,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我部制定了《政府性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向我部反映,以便适时修改和完善。 附件:政府性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二○一○年九月十日 附件 政府性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政府性基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审批、征收、使用、监管等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决定》(中发[1990]1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中发[1997]14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第三条政府性基金实行中央一级审批制度,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性基金属于政府非税收入,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各级财政部门)以及政府性基金征收、使用部门和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权限,分别负责政府性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和监督。 第六条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性基金管理的职能部门。 财政部负责制定全国政府性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政策和制度,审批、管理和监督全国政府性基金,编制中央政府性基金预决算草案,汇总全国政府性基金预决算草案。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依照规定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政府性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和监督,编制本级政府性基金预决算草案。 第七条政府性基金征收部门和单位(以下简称征收机构)负责政府性基金的具体征收工作。 第八条政府性基金使用部门和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负责编制涉及本部门和单位的有关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和决算。 第九条财政部于每年3月31日前编制截至上年12月31日的全国政府性基金项目目录,向社会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省级政府)财政部门按照财政部规

政府会计制度存在问题与改革思路(定)

目录 一、政府会计的涵义 (1) 二、现行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 (1) (一)会计的体系不适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1) (二)现行政府会反映资金运动不全面。 (1) (三)现行政府会计无法体现政府的经济责任意识 (2) (四)会计财务报告不能满足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需要 (2) 三、政府会计改革的思路 (2) (一)建立健全政府会计体系 (3)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3) (三)建立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4) 四、政府会计改革现阶段需解决的问题 (4) (一)重新修订相关预算会计制度 (4) (二)扩大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 (5) (三)加快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人才培养 (5) 参考文献 (6)

内容提要 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存在着目标定位不准、核算范围过窄、政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完整、透明度不高等问题,需要对政府会计进行改革在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绩效评价标准的设计是很重要的一环,为政府绩效评价提供数据的政府会计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尤其重要。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离不开政府会计的改革和政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 “关键词”:财政政府会计改革

政府会计制度存在问题与改革思路 一、政府会计的涵义 政府会计是一门用于确认、计量记录政府受人民委托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和国家资源、国有资产的情况,报告政府公共财务资源管理的业绩及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专门会计。在我国按照会计是否从事经营活动,将其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一般把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称为预算单位,包括各级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其适用的会计被称为预算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就其实质来看,我国的预算会计相当于国外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我们把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称为政府会计,把事业单位会计称为非营利组织会计。 二、现行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政府会计制度已严重滞后于财政体制的变革与发展。尽管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财政体制和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我们也对现行政府会计制度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调整,但由于这些修改和调整并没有改变其传统核算模式的基础和根本原则,所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理论落后于会计实务的现象。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会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你为: (一)会计的体系不适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尽管对预算会计管理体系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正式规范的标准体系,随着部门预算的编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等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客观上要求将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统筹考虑,构建一体化政府会计。只有明确了预算会计的分类,才可以明确各个类别会计核算的目的,根据其活动目的考虑其会计核算的特点加以规范,以充分满足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二)现行政府会反映资金运动不全面 现行政府会计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运动,难以全面反映公共部门的资产负债情况,现行政府会计仅仅反映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而对政府受托管理

地方财政收入与一般预算地方财政收入的区别

地方财政收入与一般预算地方财政收入的区别,来源分别是什么?[经济贸易财务]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悬赏点数10 3个回答 我是宝贝老婆2009-03-30 20:16:33 地方财政收入与一般预算地方财政收入的区别,来源分别是什么? 回答 验证码: 换一张 登录并发表取消 回答 0123116782009-03-30 20:17:14 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与税收,一般预算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于拨款等方面 liuchang45372009-04-09 19:56:22 财政收入指国家可直接支配的财力,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和其他收入两大类。1994 年国统一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按税种分为上划中央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上划中央收入包括:增值税的75%和消费税的100%等;地方财政收入包括:增值税的25%、营业税(不含银行总行、铁道、保险总公司的营业税)、地方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银行总行、铁道、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资源税(不包括海洋石油资源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和赠与税、

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以及基金收入等。地方财政收入加上划中央收入为全市财政收入。需要指出的是,1994年以后地方财政收入与以前实行的总额分成财政体制下的地方财政收入在内容和范围上有一定差别,从2002 年1月1日起,国所得税收入分配方式又有重大改革,2002 年所得税收入中央分享50%,地方分享50%。因此,历年数据不完全可比。 一般预算财政收入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由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并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收入,也就是会计制度改革以前所称的“预算收入”。 基金预算收入是按规定收取,转入或通过当年财政安排,由财政管理并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等。一般预算财政支出是各级财政部门对集中的一般预算收入有计划地分配和使用而安排的支出。 liuchang45372009-04-09 19:56:45 第一条为了维护财政预算的严肃性,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和其它财 政收支的审计监督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 计法》)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本省 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州长(专员)、市长、县( 区)长的领导下,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三条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应当有利于各级政府加强对 财政收支的管理和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财政预算执行和其 它财政收支的监督;有利于促进政府财政税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依法有效地 行使预算管理职权;有利于实现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监督工 作的法制化。 第四条各级审计机关依法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下一级地方政府预 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本级其他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 监督。 第五条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财政部门按照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的年度预算向政府各 部门下达的预算、预算执行中调整和收支变化的原因、项目、数额、措施 等有关情况; (二)财政、税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及时、

2020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容与重点问题.docx

单项选择题(共2题) 多选题(共1题) 3在完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后续的改革的任务主要包括()。 建立审计制度 建立公开机制 建立分析应用体系 建立透明机制 建立财务报告体系 判断题(共2题) 4政府单位应当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次年初完成会计报表的编制() 正确

错误 5政府会计改革是在现有政府预算会计的基础上建立政府财务会计,统一了会计标准,实现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功能。() 错误 正确 单项选择题(共2题) 多选题(共1题) 3政府会计准则的具体准则包括()。 存货 公共基础设施 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 投资

判断题(共2题) 4企业集团中未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事业单位,可以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中的预算会计内容,只执行财务会计内容。() 错误 正确 5单位纳入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管理的暂收款项,年末确认,以后年度实际结算或报销时再据实调整。() 正确 错误 项选择题(共2题) 1 关于从财政科研项目中提取间接费用或管理费账务处理,主体为科学事业单位或高校,提取时,财务会计记入()科目。 资金结存 财政拨款支出 预提费用 财政拨款资金 2部门单位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特定情况卜的合并范围不包括(所 )。 属的未纳入部门预决算管理的事业单位 与行政机关挂钩的行业协会商会 所属的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类会计准则制度的事业单位财 政部规定的应当纳入部门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其他会计主体 多选题(共1题) 3基本建设并入“大账”后,存在核算不完整、不清晰之处,“解释2号”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包括()。

关于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主体 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的辅助核算 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的明细科目 关于“在建工程”科目有关账务处理规定 关于代建制项目的会计处理 判断题(共2题) 4关于事业单位股权投资期间的投资收益上缴财政的账务处理中,权益法中,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应收股利”“应缴财政款”。() 错误 正确 5原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应当自2019年10月1日起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正确 错误 单项选择题(共2题)

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清单(2017)

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清单(2017) 一、商业银行基础服务收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一)商业银行基础服务费 1、个人跨行柜台转账汇款手续费 每笔0.2万元以下(含0.2万元),收费不超过2元; 0.2万0.5万元(含0.5万元),不超过5元; 0.5万1万元(含1万元),不超过10元; 1万5万元(含5万元),不超过15元; 5万元以上,不超过0.03%,最高收费50元 2、对公跨行柜台转账汇款手续费 每笔1万元以下(含1万元),收费不超过5元; 1万10万元(含10万元),不超过10元; 10万50万元(含50万元),不超过15元; 50万100万元(含100万元),不超过20元; 100万元以上,不超过0.002%,最高收费200元 3、个人现金汇款手续费 每笔不超过汇款金额的0.5%,最高收费50元 4、支票手续费 每笔不超过1元 5、支票挂失费 按票面金额0.1%(不足5元收取5元) 6、支票工本费

每份0.4元 发改价格〔2014〕268号、发改价格规〔2017〕1250号 发展改革委、银监会 银监会 否 否 否 政府定价 (二)银行卡刷卡手续费 1、银行卡刷卡交易发卡行服务费 借记卡:不高于0.35%(单笔收费金额不超过13元); 贷记卡:不高于0.45% 2、银行卡刷卡交易网络服务费 向发卡机构:不高于0.0325%(单笔收费金额不超过3.25元);向收单机构:不高于0.0325%(单笔收费金额不超过3.25元)发改价格〔2016〕557号 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 人民银行 是 否 否 政府指导价

二、征信服务收费 (一)机构查询企业信用报告收费 具体收费标准详见相关文件 发改价格规〔2019〕1318号 发展改革委 人民银行 是 否 否 政府指导价 (二)机构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收费 具体收费标准详见相关文件 发改价格规〔2019〕1318号 发展改革委 人民银行 是 否 否 政府定价 (三)个人柜台查询自身信用报告收费 每年前2次免费,自第3次起每次收费10元,不得另行收取纸张费、打印费等其它费用发改价格规〔2019〕1318号

政府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笔者通过对政府部门单位会计工作的检查与调研,发现当前政府部门单位的会计日常核算工作存在会计行为不规范、信息失真严重等等方面的问题,若不加以纠正及防范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本文拟对目前政府部门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政府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人员职责不明,有的领导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部分单位由于未给会计人员明确岗位职责,会计人员自己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得过且过;个别单位领导人、会计机构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授意、指使会计人员违规操作;个别会计人员职业纪律松弛,职业道德失范,丧失原则,放弃职守;有的会计人员老好人主义作怪,知情不举,甚至共同作弊。 2、会计基础较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一是填制的记账凭证不准确。有的单位填制的会计记账凭证不能准确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处理业务不及时;二是收受的原始凭证不规范。有些财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三是账务处理错误,科目运用不当,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核算不规范。按照财政

部文件规定,单位支出核算要区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同时还要进行明晰的经济分类核算。但很多预算单位没有设立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科目,仅经济分类进行核算,在填报决算时随意划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四是长期不进行资产登记和清查,帐实不符;五是支出明细科目设臵不统一。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后,重新确定了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财政部也于2006年分别下发了《财政部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通知》两个文件,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目的明细科目设臵要求没能达到统一;六是不及时报送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决策参谋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七是工作不细致,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3、收支管理不规范,制度执行不严。对各项收支管理,各级都明确的规定和制度,但少数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却有意无意地违反规定。表现在收入上,一是不使用正规收费票据。二是收入不入帐,或设法截留、隐匿或转移罚没收入、事业性收费收入、租赁收入等,私设“小金库”。三是行政事业性收费超范围、超标准,加大群众负担等等。表现在支出上,一是经费使用不合理,一方面资金紧张,一方面浪费现象严重。二是奖金津贴不按规定发放,变相提高职工待遇。三是有的禁令不执行,假借名义外出旅游观光、相互宴请、

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财政收入的基本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 一、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 (一)财政收入的基本含义(掌握)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二)财政收入的基本原则(掌握) 1.发展经济,扩大财政收入来源的原则 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生财”的含义是支持和推动市场内在机制的生成与发育,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使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传导更有效率。 2.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原则 3.规范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的原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取决于政府间事权的合理划分。 【例题·单选题】(2007年、2008年)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是()。 A.税率标准 B.纳税人数量 C.经济发展水平 D.居民收入水平 【答案】C (三)财政收入的分类 考试内容:掌握税收分类的内容;了解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的内容。 国际上对财政收入的分类,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进行分类。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 1.税收收入 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是各国财政收入中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1)税收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流转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体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我国的财产税包括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此外我国还有资源税类(资源税和土地使用税)和行为税类(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2)税收按计量标准划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消费税、营业税属于价内税,增值税在零售以前各环节采取价外税,在零售环节采取价内税。 (4)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在直接税下,纳税人即负税人;在间接税下,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属于直接税;流转税属于间接税。 (5)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分类,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我国消费税、关税等属于中央税;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属于地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例题1·多选题】我国税收收入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