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压酸化法制备硫酸钙晶须工艺研究

常压酸化法制备硫酸钙晶须工艺研究

常压酸化法制备硫酸钙晶须工艺研究
常压酸化法制备硫酸钙晶须工艺研究

硫酸钙晶须简介

硫酸钙晶须简介硫酸钙晶须,又称石膏晶须,国际商品名称为“ONOPA-GPF”,是无水硫酸钙的纤维状单晶体,白色疏松针状物,具有完善的结构、完整的外形、特定的横截面、稳定的尺寸,其平均长径比一般为20~50。微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呈中性。具有颗粒状填料的细度、短纤维填料的长径比、耐高温、耐酸碱性、抗化学腐蚀、韧性好、电绝缘性好、强度高、易进行表面处理,与树脂、塑料、橡胶相容性好,能够均匀分散,pH值接近中性。优良的增强功能和阻燃性。和其他无机晶须相比,硫酸钙晶须是无毒的绿色环保材料。 硫酸晶须的性能优良、应用广泛。(1)复合材料增强:硫酸晶须适合作为塑料、橡胶、聚氨酯、金属及陶瓷的增强组元。在塑料和橡胶中加入硫酸晶须可以起增强增韧的作用,还可以使制品的可加工性增强,成型收缩率降低,表面光洁度提高。可提高机械强度、耐热性。(2)摩擦材料:硫酸晶须无毒,适合作石棉代用品。西方国家已禁止在摩擦材料中使用石棉,特别轿车摩擦片。硫酸晶须,可提高摩擦系数的稳定性及耐磨性。(3)环境工程:石膏晶须因其具有较大比较表面积,可用作过滤材料除去废气及废水中的有害杂质。(4)沥青改性:用于沥青料及增强剂,提高沥青的软化温度。(5)涂料和油漆:加入石膏晶须的涂料和油漆附着能力强、耐温、绝缘性好。(6)

加入无水硫酸钙晶须可提高环氧树脂黏结强度。其增强效果超过石英粉、氧化铝、白炭黑、超细硅酸铝等到添加剂。随着无水硫酸钙晶须的加大,环氧树脂黏结的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均上升,但增大到一定值后反而下降。本公司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无水硫酸钙晶须表面处理后,黏结强度可明显提高;将改性无水硫酸钙晶须与石英粉混合使用,黏结效果更佳。 一、优势 硫酸钙晶须添加到下游产品中的优势,是针对一般无机填料纤维而言的。现在塑料、橡胶和许多化工制品,均采用填充料以降低成本或提高相关性能:采用有机或无机纤维基体起增加作用。其中无机填料主要有:硅灰石、白碳黑、碳酸钙粉等;增强纤维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硅灰石纤维和涤纶纤维等。一百根硫酸钙晶须的粗细,相当于一根玻璃纤维。由于晶须极细而又近乎完全结晶,结构中容不下会削弱晶体的较大缺陷,所以力学强度极高,等于临近原子间的力。硫酸钙晶须集聚有无机填料和增强纤维的优势于一身,应用于制品中,体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薄壁制品中添加的优势 抛开硫酸钙晶须对薄壁制品其他性能的提高,单从薄壁制品加工的形状和尺寸的几何精度而言,硫酸钙晶须较玻璃纤维极具优势。薄壁制品的形状和尺寸对添加纤维的尺寸有严格的要求,纤维的长度、直径和长径比,对薄壁制品的外观质量及薄壁制品注射流动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长径比适中,长度和直径越小,对薄壁制品的质量影响就越小。硫酸钙晶须长度为20-100um,直径1-3um;而玻璃纤维为长纤维,即使短切纤维也以毫米做计量单位。对

硫酸钙晶须的制备方法

硫酸钙晶须的制备方法 硫酸钙晶须在20世纪70年代由日、美、德等国着手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应用。我国也紧随其后,并在21世纪初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其中沈阳立昂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为国内最早工业化生产的企业,洛阳亮东非金属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目前国内工业化生产产能最大的企业。硫酸钙晶须有二水(CaSO4·2H2O)、半水(CaSO4·0.5H2O)和无水(CaSO4)之分。其制备方法目前主要有水压热法和常压酸化法。硫酸钙晶须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韧性、高绝缘性、耐磨耗、耐高温、耐酸碱、抗腐蚀、红外线反射性良好、易于表面处理、易与聚合物复合、无毒等诸多优良的理化性能。 制备原理:结晶理论认为,硫酸钙晶须的制备实质上是颗粒状的二水硫酸钙失去结晶水,转变成半水或无水硫酸钙的过程,生产实质是一个溶解-结晶-脱水的过程【1】,化学方程式如下:caso4.2H2o(颗粒状)→caso4·(1/2)H2O(纤维状)+(3/2)H2O. caso4·(1/2)H2O(纤维状)→caso 4(纤维状)+(1/2)H2O. (1)c aso4.2H2o的溶解过程:caso4.2H2o→ca2++ so42-+2H2O. (2)c aso4·(1/2)H2O的结晶过程:ca2++ so42-+(1/2)H2O→ caso4·(1/2)H2O (3)c aso4·(1/2)H2O的脱水生成无水硫酸钙晶须:caso4·(1/2) O→caso4+(1/2)H2O. H 2 制备技术: (1)以石膏为原料 以石膏为原料制备硫酸钙晶须的方法主要有水热法和常压酸化法。水热法是将小于2%的二水石膏悬浮液加到水压热器中处理,在饱和蒸汽压下,二水石膏变成变成细小针状的半水石膏,再经晶型话处理得到半水硫酸钙晶须。该方法生产成本高,应用受到限制。常压酸化法是在一定温度下,此法不需要压热器,且原料的质量分数大大提高,成本大幅度降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2-5】。 (2)钙盐和硫酸盐为原料 此法又称微乳法,分别配置钙盐和硫酸盐溶液,并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后轻微搅拌,陈化24h得到硫酸钙晶须。适当的陈化时间对产物净化与排列组装有一定作用【6】。

硫酸钙晶须生产工艺

目前,制取硫酸钙晶须的方法主要由水压热法和常压酸化法。水压热法,将天然石膏精制后得到的二水硫酸钙配制成水溶液,放入水压热容器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二水硫酸钙转变为针状的半水硫酸钙晶体。常压酸化法,将天然石膏或石灰、石灰乳与硫酸或废酸合成二水硫酸钙,在一定温度和酸性条件下,转变为针状或纤维状半水硫酸钙晶须。 制备原理 结晶理论认为,硫酸钙晶须的制备实质上是颗粒状的二水硫酸钙失去结晶水,转变为半水或无水硫酸钙的过程,生成实质是一个溶解—结晶—脱水的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制备技术现状 (1)石膏为原料 以石膏为原料制备硫酸钙晶须的方法主要有水热法和常压酸化法。水热法是将小于2%的二水石膏悬浮液加到水压热器中处理,在饱和蒸汽压力下,二水石膏变为细小针状的半水石膏,再经晶形稳定化处理得到半水硫酸钙晶须。该方法生产成本高,应用受到限制。常压酸化法是在一定温度下,高浓度二水石膏悬浮液在酸性溶液中可以转变为针状半水硫酸钙晶须。与水压热法相比,此方法不需要压热器,且原料的质量分数大大提高,成本大幅度降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2)钙盐和硫酸盐为原料 此法又称为微乳法,分别配置钙盐和硫酸盐溶液,并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后轻微搅拌,陈化24h得到硫酸钙晶须。适当的陈化时间对产物净化与排列组装有一定作用。 (3)柠檬酸废渣为原料 此法采用水热法:把柠檬酸废渣在变频行星式球墨磨12h,过滤,与一定的水混合,调PH至3~4,加入一定比例的晶种和添加剂,进行水热反应,产物经过过滤、干燥,既得硫酸钙晶须。所制备的晶须平均长径比约为50,转化率超过90%。该方法充分利用柠檬酸废渣,变废为宝,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4)废卤渣为原料 此法以海盐卤水经石灰乳处理后的卤渣为原料,加入工艺废酸溶解、搅拌,调节PH为2~3,加热溶液至沸腾,此时,残渣中大部分钙离子已进入溶液中,趁热过滤,冷却后的白色结晶即为硫酸钙晶须。所得产品纯度>98%,达到工业一级品的标准。该反应在常压下进行,工艺路线简单,且所用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5)氨碱厂废液与卤水为原料 该方法以氨碱厂蒸氨废液和制盐卤水,将两种原料以1:5 ~1:10的比例在结晶器中混合生成二水硫酸钙,再在加热反应釜中在常压、105 ~110℃,PH≤1的条件下沸腾0.5h,即生成半水纤维硫酸钙。生成的产物长度可控制在0~20μ m之间,长径比>10.该纤维产品适于做塑料工业的填加剂。 (6)利用烟气脱硫副产石膏 二氧化硫是污染环境的首要污染物,每年全球寒流燃料燃烧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高达2亿吨左右。用石灰乳吸收二氧化硫后形成亚硫酸钙料浆,加硫酸或通入废烟气,调整PH值至3~4,并家一定量的助晶剂和氧化催化剂(加入量为0.01%~0.02%),通入氧气或空气使其氧化,氧化后趁热过滤,洗涤后在90℃下干燥。采用这种方法可直接制得直径约为1~2μm、长度约为100mm的硫酸钙晶须。 硫酸钙晶须的性能 1.在薄壁制品中添加的优势(从薄壁制品加工是形状和尺寸的几何精度而言,有优势) 2.尺寸稳定性好 3.提高制品的表面光洁度 4.提高制品的耐热温度 5.减少对设备的磨损 6.增韧和增强 7.提高模具的充满程度

常用酸化工艺

常用酸化工艺 酸化工艺作为增产措施自应用于现场以来,为了满足不同改造对象和措施作业的要求,酸化工艺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类型酸化工艺。酸化工艺按照岩性主要可分为碳酸盐岩和砂岩储层酸化技术。考虑到水平井酸化的特殊性,本部分对水平井酸化工艺也做了简单介绍。 1. 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工艺 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改造中,主要形成和发展了基质酸化技术和压裂酸化技术,习惯上用酸化表示基质酸化,用酸压表示压裂酸化。 1) 基质酸化工艺 基质酸化也称为常规酸化或解堵酸化,如前所述,其基本特征是在施工压力小于储层岩石破裂压力的条件下,将酸液注入储层。碳酸盐岩基质酸化的重要特征是酸蚀蚓孔的形成和微裂缝的扩大,其增产机理与蚓孔密切相关。 2) 酸压工艺 控制酸压效果的主要参数是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和酸蚀缝长。影响酸蚀缝长的最大障碍有:一是酸蚀缝长因酸液快速反应而受到限制,其次是酸压流体的滤失影响酸压效果。另外,为产生适足的导流能力,酸必须与裂缝面反应并溶解足够的储层矿物量。因此,为了获得好的酸压效果,提高裂缝导流能力和酸蚀缝长从降低酸压过程中酸液滤失、降低酸-岩反应速度、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 酸压过程中酸液的滤失问题通常考虑从滤失添加剂和工艺两方面着手;降低酸-岩反应速率也可以缓速剂的使用及工艺上来进行;加入缓速剂,使用胶凝酸、乳化酸、泡沫酸和有机酸并结合有效的酸化工艺可起到较好的缓速效果;提高裂缝导流能力可从选择酸液类型和酸化工艺着手,其原则是有效溶蚀和非均匀刻蚀。 压裂酸化工艺以能否实现滤失控制,延缓酸-岩反应速度形成长的酸蚀裂缝和非均匀刻蚀划分为普通酸压和深度酸压及特殊酸压工艺。 (1)普通酸压工艺普通酸压工艺指以常规酸液直接压开储层的酸化工艺。酸液既是压开储层裂缝的流体,又是与储层反应的流体,由于酸液滤失控制差,反应速度较快,有效作用距离短,只能对近井地带裂缝系统的改造。一般选用于储层污染比较严重、堵塞范围较大,而基质酸化工艺不能实现解堵目标时选用该工艺。 (2)深度酸压工艺以获得较长的酸蚀裂缝为目的而采用的不同于普通酸压工艺的酸压工艺称为深度酸压工艺。 a. 前置液酸压工艺 前置液酸压工艺是先向储层注入高粘非反应性前置压裂液,压开储层形成裂缝,然后注入酸液对裂缝进行溶蚀,从而获得较高导流能力,使油气井增产。 前置液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压裂造缝;降低裂缝表面温度;降低裂缝壁面滤失。这些作用能够减缓酸-岩反应速度,增加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前置液的表观粘度比酸液高几十倍到几百倍,当酸液进入充满高粘前置液的裂缝时,由于两种液体的粘度差异,粘度很小的酸液在前置液中形成指进现象,减小了酸液与裂缝壁面的接触面积,这增强酸液非均匀刻蚀裂缝的条件。 前置液酸压工艺可采用多种酸液类型搭配,除了前置液与常规盐酸搭配使用外,前置液还可与胶凝酸、乳化酸或泡沫酸进行搭配应用。上述搭配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现场应用中可根据储层和井的情况进行选择。 b. 缓速酸类酸压工艺 缓速酸酸压技术在工艺特点上与普通酸压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采用的酸液是胶凝酸、乳化酸、化学缓速酸或泡沫酸等缓速酸,通过缓速酸的缓速性能达到酸液深穿透的目的。不同缓速酸的特点参见酸液类型部分。 c. 多级交替注入酸压工艺 Coulter&Crowe等人(1976)提出前置液与酸液交替注入的一种酸压工艺,类似前置液酸压工艺,但其降滤失性及对储层的不均匀刻蚀程度优于前置液酸压。80年代中期后开始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90年代成为实现深度酸压的主流技术。它适用于滤失系数较大的储层,对储层压力小,岩性均一的地层。如果能有好的返排技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获得理想的酸液有效作用距离,有时交替次数多达8次。这一工艺在中、低渗孔隙性及裂缝不太发育储层,或滤失性大,重复压裂储层均有较好成效。 美国在棉花谷低渗白云岩储层、卡顿伍注湾油田曾在大型重复酸压中采用了该项技术,油藏模拟表明有效酸蚀裂缝长度达到91-244m,增产效果显著。国内在长庆气田、塔河油田、塔里木轮南油田、普光气田和川东等气田等增产改造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3)特殊酸压工艺 针对某些特殊类型储层或为实现特定要求,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上述酸压工艺、具有独特理论及工艺特点的一些特殊酸压工艺,如闭合酸压、平衡酸压、变粘酸酸压及不同酸化技术的复合工艺。限于篇幅,在此简要介绍目前应用较多的闭合酸压工艺。 某些油气层用上述酸压工艺不能创造出满意的必需的流动通道和高导流能力,这类储层主要特征如下: a.酸裂缝面溶解不均一,不能产生明显的流道,也不能获得必需的裂缝导流能力;

水解酸化池的工艺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680 水解酸化池的工艺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水解酸化池的工艺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般厌氧发酵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衰退阶段和甲烷化阶段。而在水解酸化池中把反应过程控制在水解与酸化两个阶段。在水解阶段,可使固体有机物质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有机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在产酸阶段,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降解为有机酸,主要是乙酸、丁酸和丙酸等。水解和酸化反应进行得相对较快,一般难于将它们分开,此阶段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酸化细菌。 废水经过水解酸化池后可以提高其可生化性,降低污水的pH值,减少污泥产量,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设置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整个系统对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去除效果,减轻好氧系统的有机负荷,使整个系统的能耗相比于单独使用好氧系统大为降低。 本项目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果增强措施: a、水解酸化池底部安装有大阻力布水系统,利用二沉池的回流污泥搅动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污泥,使其处于悬浮状态并且与进入的废水充分混合,从而提高了水解酸化池

酸化措施工艺流程的描述

一、酸化措施前的准备工作: 1 根据我厂生产实际情况,根据厂、所领导的措施工作量安排。上报药品材料计划,包括药品数量、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预计价格。 2 药品进来后由物资管理部门负责验收。按油田有关部门的有关规定通知采油院进行药品检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准备。 3严格按工艺措施要求,围绕“三个清楚”和“三关”即酸化目的清楚,对结垢井分布规律、程度、部位认识清楚,酸化的潜力清楚;把住酸洗前选井关、酸化中的监督关、酸化后的管理关。 三个清楚: 1、酸化目的清楚: 酸化的目的:维持油井正常生产需要、解除近井地带堵塞,发挥油井最大产能,延长油井免修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结垢成因及分布规律、结垢程度、结垢部位认识清楚: 扶余采油厂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注水开发,存在着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不好、水质差等问题,且频繁的井下作业,使大量的压裂液、洗井液及其它措施的工作液注入油层,在采油过程中,流体由地层、井底、井筒的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变化,促成油水混合物中的Ca2+和Mg2+在油层中、套管、油管外壁、泵筒等部位形成化合物CaCO3、MgCO3等沉淀,原油中的重组分与垢共同析出,使油井产量下降。注水见效越好的区块、越容易造成结垢。即酸化目的清楚,对结垢井分布规律、程度、部位认识清楚,酸化的潜力清楚;把住酸洗前选井关、酸化中的监督关、酸化后的管理关。 二、酸化措施目的: 维持油井正常生产需要、解除近井地带堵塞,恢复油井生产能力,延长油井免修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选井方向: 从全厂结垢现状,酸化的适应性等分析看,选井方向还要放在主力区块和注采完善区块,对其它区块进行控制。主力区块含油饱和度高,注采井网完善,地层能量补充及时,地层压力稳定,酸化后增产幅度大,并且有效期较长,有效率也高,80%以上的结垢井适合酸化。接替区块和其他区块注采井网完善程度差,能量补充不及时,增产效果较差,有效率也低,只有小部分井适合酸化。所以我们要合理分配资金,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选井原则: 以增产为目的,调整区块开发平面和纵向矛盾为主导思想, 优化酸化井。 具体原则如下: (1)为了维护油井正常生产,对结垢特别严重的,在修井作业过程中,油管和套管被垢粘连在一起,导致油管拔不动,甚至不能进行各类措施的井,实施酸化处理。 (2)对结垢速度较快,每次修井都发现滤网堵这样的井,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酸化,这样即维护了油井正常生产,延长了油井免修期,又解除近井地带堵塞,达到了增产的目的。 (3)对已到结垢周期、或对结垢认识清楚,有结垢描述或处在结垢区的近期产量下降的井实施酸化。 (4)物质基础好,投产初期产能发挥好,经压裂改造后有过高产历史,目前油井产量下降,动静不符的井进行酸化。 (5)酸化井最好是处在一线的油井,周围水井的注水状况好。 (6)、近两年产量下降幅度较大又没有进行酸化,地下注水效益好,地层压力高的井,应考

【CN109912846A】一种高性能的硫酸钙晶须材料及制备工艺【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56421.3 (22)申请日 2019.03.30 (71)申请人 厦门大学 地址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 路422号厦门大学科技处 申请人 北京紫光英力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尹应武 尹露 孙响响 刘泽涵  吐松 叶李艺 赵玉芬  (51)Int.Cl. C08K 9/04(2006.01) C08K 7/08(2006.01) C08L 23/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性能的硫酸钙晶须材料及制备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溶剂中原位改性硫酸 钙晶须及其制备方法,改性剂包含氨基酸、硬脂 酸、苯丙乳液和纤维素磺酸钙等高分子原料。本 发明开辟了废弃物资源化及副产品合成高附加 值高性能纳米硫酸钙材料的新途径。本发明特别 适合“三废”资源化,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条件温 和,生产成本低、产品性能好等优点。改性产品可 明显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胶黏剂的胶合 强度和耐水性, 具有广泛用途。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4页 附图6页CN 109912846 A 2019.06.21 C N 109912846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12846 A 1.一种原位改性硫酸钙晶须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可溶性钙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醇和及改性原料,在充分混合的体系中控制30℃左右反应条件下,加入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的水溶液,控制终点pH为7~8,加完物料后继续反应1~3小时后,抽滤、洗涤、140℃以上温度充分干燥脱水即得到改性硫酸钙晶须。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原料为水溶性高分子改性剂或可形成乳化液的高分子改性剂,优选的,所述高分子改性原料为苯丙乳液、木质素钠、纯丙乳液、硅纯丙乳液、氟纯丙乳液、尿醛树脂、酚醛树脂、木质素磺酸盐或纤维素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改性原料为硬脂酸、苯丙乳液、木质酸钠、纤维磺酸盐,用量可为理论硫酸钙生成量的1%~50%wt,优选用量为理论硫酸钙生成量的4%~10%wt,其中3%wt硬脂酸、4%wt苯丙乳液改性的纳米硫酸钙晶须性能最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溶性钙盐可为氢氧化钙、氨基酸钙、氯化钙、硝酸钙或秸秆或其它生物质磺酸钙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可溶性钙盐为氯化钙,工业废硫酸或芒硝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干燥温度为高于140℃及更长的干燥加热时间,保证二水合硫酸钙充分脱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氯化钙和芒硝为原料抽滤分离的改性硫酸钙晶须后的滤液需蒸馏回收并循环套用醇,处理后得到的NaCl的水溶液可得到精制浓缩得到电解食盐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是C1-C4的醇,优选为乙醇,其中可溶性钙的水溶液与醇的体积比为1∶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溶性钙为氨基酸钙的情况下,可用硫酸或废硫酸直接合成氨基酸改性的纳米硫酸钙,也可再添加改性剂生产改性纳米硫酸钙,反应后抽滤的氨基酸溶液循环用于溶解电石渣或石灰,不产生含盐废水,可实现废水循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在高分子改性剂存在下,用7%~10%石灰乳不加乙醇的条件下,合成使用性能良好的改性纳米硫酸钙。 9.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原位改性硫酸钙晶须作为填料、添加剂或改性剂用于提高工业材料的韧性、强度或降低成本的用途或生产得到的系列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料、橡胶、涂料、密封剂、油墨、胶黏剂、沥青、纸张或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纳米硫酸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硫酸钙为晶须状,单晶晶粒尺寸为30-55nm,长径比为30-4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纳米硫酸钙,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钙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2

关于水解酸化工艺的详解

关于水解酸化工艺的详解! 1、水解酸化法的机理 厌氧生物反应包括水解、酸化和甲烷化三个大的阶段,将反应控制在水解和酸化两个阶段的反应过程,可以将悬浮性有机物和大分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脂类等)通过微生物胞外酶水解成小分子,小分子有机物在酸化菌作用下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可以将悬浮性固体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 首先,水解反应器中大量微生物将进水中颗粒状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这是一个物理过程的快速反应。一般只要几秒钟到几十秒即可完成。因此,反应是迅速的。截留下来的物质吸附在水解酸化污泥的表面,慢慢地被分解代谢,其在系统内的污泥停留时间要大于水力停留时间。在大量水解酸化细菌的作用下,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后,重新释放到液体中。在较高的水力负荷下随水流出系统。由于水解和产酸菌世代期较短,往往以分钟和小时计,因此,这一降解过程也是迅速的。在这一过程中溶解性 BOD、COD 的去除率虽然从表面上讲只有

10%左右,但是由于颗粒状有机物发生水解增加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浓度,因此,溶解性BOD、COD 去除率远大于10%。但是由于酸化过程的控制不能严格划分,在污泥中可能仍有少量甲烷菌的存在,可能产生少量的甲烷,但甲烷在水中的溶解度也相当可观,故以气体形成释放的甲烷量很少。可以看出,水解反应器集沉淀、吸附、网捕和生物絮凝等物理化学过程,与水解、酸化和甲烷化过程等生物降解功能于一体。 2、水解酸化法的反应器类型 水解酸化反应器主要包括升流式水解反应器、复合式水解反应器及完全混合式水解反应器。此外,水解反应器还可以包括采用其他厌氧反应器型式实现水解酸化的反应器,如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厌氧接触反应器等。 1、升流式水解反应器 升流式水解反应器的示意图见图 1,水解酸化微生物与悬浮物形成污泥层,污水通过布水装置自反应器底部均匀上升至顶部出水堰排出过程中,污泥层可截留污水中悬浮物,并在水解酸化菌作用下降解有机物、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等。 图 1 升流式水解反应器示意图

年产10000吨硫酸钙(石膏)晶须项目

年产10000吨硫酸钙(石膏)晶须项目 一、项目简介 随着生产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诸如具有高的抗拉强度、模量、导热性、热畸比变温度以及较低的热膨胀特性等。因为复合材料的各种组分协同发挥作用,能满足应用上的各项要求,所以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晶须是我国“863”高新技术研究课题之一,也是复合材料中最为重要的增强组元,以晶须为增强组元可制得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对晶须的研究与开发极为重视,已开发并应用了多种晶须。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重点对碳化硅、氧化铝、氮化硅等晶须进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地进展;碳化硅、氮化硅等晶须性能优异,但价格昂贵,如碳化硅晶须每吨售价达300万元人民币,因此应用领域受到限制,只能用于某些特殊的产品。硫酸钙晶须正是为了克服晶须价格过高这一问题而开发出来的。东北大学矿物粉体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已使石膏精须的价格降到每吨一万元左右,并且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二、项目区概况 1、市情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地带,是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新兴城市。辖区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总人口222万,市区人口38万人。现辖三县(渑池县、陕县、卢氏县)、二市(灵宝市、义马市)、一区(湖滨区)和三门峡经济技术开发区、三门峡工业园。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三门峡地处黄河中游,是豫、陕、晋三省交通枢纽,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正在建设中的郑(州)西(安)高速铁路贯通东西;209国道、三运高速公路、拟建中的临(汾)三(亚)高速公路沟通南北。距郑州、西安、洛阳、运城机场分别290公里、200公里、110公里、50公里,境内公路成网,通衢四方。三门峡既是中原的西大门,也是西部的前沿阵地,起着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是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矿产资源丰富,独具特色。三门峡市是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资源基地,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目前已发现矿藏66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57种,保有储量居河南省前三位的有31种,现已开发利用27种,其中黄金、铝矾土、煤炭是三大优势矿产资源。基础条件优越,水电充足。三门峡坚持以创建园林城市为目标,不断完善城市道路设施,优化美化城市环境,城区交通、通讯设施齐全,商贸、金融、娱乐网点众多,服务周到,是理想的居住、创业之地。三门峡现有电力装机容量333万千瓦。全市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9亿立方米,充足的水、电供应为大工业生

硫酸钙晶须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硫酸钙晶须/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聚丙烯(PP)具有力学性能优良、结晶度较高、耐热性良好、化学稳定性优异和抗弯曲疲劳、抗龟裂性好等优点,但作为工程材料应用时,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往往不能兼得,材料往往强度高而韧性低,或者韧性高而强度低。因此,实际应用中,通常对PP材料进行针对性的改性,提高强度或者韧性,以拓展其使用领域。 为了改善PP材料的力学性能,本研究利用天然的硫酸钙晶须为主要增强材料,在对晶须进行改性的基础上,用于改性PP,研究了硫酸钙晶须(CSW)/PP复合材料的力学、结晶、流变、加工等性能。首先,研究钛酸酯偶联剂(NDZ)接枝CSW。 获得了不同接枝率的改性硫酸钙晶须(OCSW),然后将OCSW与PP进行熔融共混。结果表明,NDZ能够明显改善CSW与PP的相容性。 具有适当接枝率的OCSW与PP基体具有良好的界面作用,并作为复合材料中的应力集中物对基体发挥了明显的增强效果。其次,系统研究了OCSW/PP复合材料的性能。 选取接枝率为2.0%的OCSW改性PP制备OCSW/PP复合材料。结果表明,与CSW/PP复合材料相比,OCSW/PP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更好、诱导?晶成核的OCSW临界含量更低、结晶温度更低。 随着OCSW含量的增加,OCSW/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先增大后降低,OCSW的最佳含量在5 wt%~10 wt%。OCSW对PP的流变性能与动态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OCSW对PP熔体具有增粘作用。随着OCSW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晶体尺寸逐渐减小。 OCSW/PP复合材料的最佳注塑工艺为料筒温度190℃,模具温度为30℃。再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精选文档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 在回用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水解——是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的必经过程,大分子有机物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须先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样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降解。酸化——是有机物降解的提速过程,因为它将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这是回用水废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单元的原因。 水解酸化池的两个最基本作用是:一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二是去除废水中的COD,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 本岗位的水解酸化池采用下进上出的翻流运作型态,上升流速取 m/h,有效水深为。设计进水流量为900m3/h,水力停留时间按,总有效容积为7600m3。水解酸化池共4座,每座9格,共36格。每格水解酸化池设置有4个梯形泥斗,在泥斗下部采用水平喷射布水方式能使布水均匀。每格池顶部沿四周池壁设置集水槽,用于产水导流,以及排泥。每格水解酸化池内除了一根布水管外,还设有一根排泥管和供气管,其采用负压气提排泥方式,可使泥排至水解酸化池出水槽,与水解酸化池出水一起流至接触氧化池。 水解酸化池内采用了立体弹性组合填料,填料高度3m,上部1m保护区,底部布水区,每座池子组合填料为972m3。池内采用的立体弹性填料的丝条呈立体均匀排列辐射状态,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地着床在每一根丝条上,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愈来愈大的比表面积。 填料的作用事实上就是给微生物提供一个生长平台,微生物附着再填料上可增加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率。简单的说填料就是细菌的附着床,就是增加生物量和提高微生物与废水接触面。 水解和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两个阶段,水解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反应;酸化是一类典型的发酵过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各种有机酸。在不同的工艺中水解酸化的处理目的也不同。水解酸化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而在混合厌氧消化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混合厌氧消化过程的甲烷发酵提供底物。而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中的产酸相是将混合厌氧消化中的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开。 水解酸化处理方法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可以将其视作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个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或者说是使较大的难降解的物质开环断链的反应过程。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水解酸化池实属兼氧池。 水解酸化池在当前调试阶段的重要工作就是污泥的培养,活性污泥培养采用间歇式培养方式,设定了临时进水管,根据需要以及营养物质投加设施或人工投加培养,进水采用前段污水处理厂预培养的污泥液,进水量按照池容积负荷递增投加。因为水解酸化池的污泥培养比较慢,所以要保证营养物质的均衡。由于该岗位水解酸化池的污泥来自污水处理站SBR 的,而污水站SBR的污泥是外接其他厂家的。虽说这种方法可以缩短污泥的驯化周期,但如果不及时检测,使得池内营养物质匮乏,很可能造成微生物不能适应环境或饿死。因此要及时分析COD、氨氮、总磷的含量,低于要求值时要及时投加营养剂。而且每天进行两次提气污泥循环也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总的来说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

水解酸化池的工艺操作规程

水解酸化池的工艺操作规程 一般厌氧发酵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衰退阶段和甲烷化阶段。而在水解酸化池中把反应过程控制在水解与酸化两个阶段。在水解阶段,可使固体有机物质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有机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在产酸阶段,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降解为有机酸,主要是乙酸、丁酸和丙酸等。水解和酸化反应进行得相对较快,一般难于将它们分开,此阶段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酸化细菌。 废水经过水解酸化池后可以提高其可生化性,降低污水的pH值,减少污泥产量,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设置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整个系统对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去除效果,减轻好氧系统的有机负荷,使整个系统的能耗相比于单独使用好氧系统大为降低。 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果增强措施: a、水解酸化池底部安装有大阻力布水系统,利用二沉池的回流污泥搅动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污泥,使其处于悬浮状态并且与进入的废水充分混合,从而提高了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果,减轻后续好氧处理的负荷。二沉池的污泥回流水解酸化池,可以增加水解酸化池内的污泥浓度、提高处理效果,同时使污泥得到消化,减少了剩余污泥的排放量、降低污泥处理费用,从而减少了运行费用。 b、在水解酸化池内安装弹性填料,对搅动的废水进行水力切割,

使悬浮状态的污泥与水充分混合。为水解酸化菌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c、水解酸化池底部还装有排泥管道系统,是由UASB厌氧反应器排泥系统改进而成,可以保证水解酸化池长期稳定的运行。 为保证设施的稳定运行,必须保证均匀进水!根据车间的日产生污水量,分次分阶段的从调节池提升至水解酸化池。 污泥回流量控制在总污泥量为池容的1/3即可。

硫酸钙晶须说明-造纸

硫酸钙晶须说明-造纸版 硫酸钙晶须介绍: 硫酸钙晶须,别名:石膏晶须,石膏纤维;英文名称:Calcium Sulfate Whisker,缩写:CSW;化学式:CaSO4;国际商品名称为ONODA-GPF; 硫酸钙晶须是以石膏为原材料, 通过人为控制, 以单晶形式生长的,具有均匀的横截面、完整的外形、完善的内部结构的纤维状(须状)单晶体。其基本性能指标如下: 平均直径 1-8um 平均长度 30-200um 平均长径比 10~200 CaSO4含量≥98% 白度≥98% 熔点1450℃ 折光指数 1.585 水溶性(22℃) <1200ppm 密度 2.69ɡ/㎝3 松散密度 0.1-0.4ɡ/㎝3 抗张强度 20.5Gpa 抗张模量 178 Gpa 莫氏硬度 3-4 PH值 6-8 硫酸钙晶须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韧性、高绝缘性、耐磨耗、耐高温、耐酸碱、抗腐蚀、红外线反射性良好、易于表面处理、易与聚合物复合、无毒等诸多优良的理化性能。 硫酸钙晶须集增强纤维和超细无机填料二者的优势于一体,可用于树脂、塑料、橡胶、涂料、油漆、造纸、沥青、摩擦和密封材料中作补强增韧剂或功能型填料;又可直接作为过滤材料、保温材料、耐火隔热材料、红外线反射材料和包覆电线的高绝缘材料。 硫酸钙晶须在改性造纸业中的用途及性能: 硫酸钙晶须是很好的造纸原料,长径比≥100的晶须,可代替部分或大部分纸浆(50%~70%)制造特种石膏纸;长径比≤50的晶须可作纸张的高级填料(15%~20%),可大大增加纸的产量,既降低了木材(木浆)消耗,又减少造纸厂中废水的排放。目前全国年消耗纸张30M~40Mt,仅按添加量1%计算,

硫酸钙晶须产品描述

硫酸钙晶须产品描述: 硫酸钙晶须是以生石膏为主要原料通过水热法生产的一种纤维材料,具有颗粒状填料的细度、短纤维填料的长径比、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耐腐蚀、耐磨耗、电绝缘性好。硫酸钙晶须作为添加剂填充于制品中,具有尺寸稳定性好、提高制品表面光洁度和制品的耐热温度、减少对设备的磨损、对制品起到增韧和增强作用、降低磨耗、提高模具的充满程度、提高介电强度、提高熔融指数等优点,并且硫酸钙晶须无毒,在所有晶须产品中价格最低,性价比高。 硫酸钙晶须可广泛应用于增强塑料、摩擦材料、沥青改性、环境工程等方面,是一种新型、无毒、无公害的新材料,属绿色环保型产品,估计市场前景可望达到100万吨/年以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硫酸钙晶须制备技术适应性较强,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即可控制产品的直径和长度,且产品尺寸均匀、品质高;生产能力大;生产过程对周边环境没有污染;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硫酸钙晶须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不同的操作参数,如温度、压力、石膏乳液的浓度、反应初始pH值、搅拌速度等,控制产品的直径、长度,可制备出直径为微米级或纳米级的硫酸钙晶须产品。 微米级硫酸钙晶须产品的基本性能如下: 密度:2.96 g/cm 3 松散密度:0.1-0.4 g/cm3 长度:50-200μm 直径:0.001-4μm 熔点:1450℃抗张强度:20.5GPa 抗张模量:178GPa 折光指数:1.585

水溶性(22℃):<1200 ppm 莫氏强度:3-4 硫酸钙晶须性能优良,应用广泛,其主要优势有: 硫酸钙晶须添加到下游产品中的优势,是针对一般无机填料纤维而言的。现在塑料、橡胶和许多化工制品,均采用填充料以降低成本或提高相关性能:采用有机或无机纤维基体起增加作用。其中无机填料主要有:硅灰石、白碳黑、碳酸钙粉等;增强纤维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硅灰石纤维和涤纶纤维等。一百根硫酸钙晶须的粗细,相当于一根玻璃纤维。由于晶须极细而又近乎完全结晶,结构中容不下会削弱晶体的较大缺陷,所以力学强度极高,等于临近原子间的力。硫酸钙晶须集聚有无机填料和增强纤维的优势于一身,应用于制品中,体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薄壁制品中添加的优势 抛开硫酸钙晶须对薄壁制品其他性能的提高,单从薄壁制品加工的形状和尺寸的几何精度而言,硫酸钙晶须较玻璃纤维极具优势。薄壁制品的形状和尺寸对添加纤维的尺寸有严格的要求,纤维的长度、直径和长径比,对薄壁制品的外观质量及薄壁制品注射流动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长径比适中,长度和直径越小,对薄壁制品的质量影响就越小。硫酸钙晶须长度为20-100um,直径1-3um;而玻璃纤维为长纤维,即使短切纤维也以毫米做计量单位。对具体添加硫酸钙晶须和玻璃纤维的制品,如聚四氟乙烯片材,从实测和感官都体现了添加硫酸钙晶须的精细,而添加玻璃纤维在边、角地方有玻纤支出,显得粗糙。、

水解酸化原理介绍

水解酸化原理介绍 作者:钱进 1. 水解酸化反应机理 水解在化学上指的是化合物与水进行的一类反应的总称。在废水处理中,水解指的是有机底物进入细胞之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水解是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高分子有机物因相对分子量巨大,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不可能为细菌直接利用。他们首先在细菌胞外酶的水解作用下转变为小分子物质。这一阶段最为典型的特征是生物反应的场所发生在细胞外,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完成生物催化氧化反应(主要包括大分子物质的断链和水溶)。 酸化则是一类典型的发酵过程,即产酸发酵过程。酸化是有机底物即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酸化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以挥发酸为主的末端产物。 在厌氧条件下的混合微生物系统中,即使严格地控制条件,水解和酸化也无法截然分开,这是因为水解菌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水解能力的发酵细菌,水解是耗能过程,发酵细菌付出能量进行水解是为了取得能进行发酵的水溶性底物,并通过胞内的生化反应取得能源,同时排出代谢产物(厌氧条件下主要为各种有机酸)。如果废水中同时存在不溶性和溶解性有机物时,水解和酸化更是不可分割地同时进行。如果酸化使pH值下降太多时,则不利于水解的进行。 厌氧发酵产生沼气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乙酸化阶段和甲烷阶段等四个阶段。水解酸化工艺就是将厌氧处理控制在反应时间较短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即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可溶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质的过程。 1.2水解酸化的影响因素

a)基质的种类和颗粒粒径 基质不同,其水解难易亦不同。基质的种类对水解酸化过程的速率有重要影响。如脂肪、蛋白质、多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水解速率逐渐增大;对同类型有机物来说,分子量大的要比分子量小的更难水解;从分子结构来说,水解难易程度为直链结构>支链结构>环状结构,且单环化合物易于杂环化合物。污染物的颗粒的大小对水解速率的影响也很大。颗粒粒径越大,单位重量的比表面积就小,越难于水解。因此,对于颗粒大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废水或污泥,先破碎后再进入水解池,加速水解(酸化)速率。 b)容积负荷 容积负荷是水解过程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它反映了进水浓度与停留时间对厌氧过程的综合影响。对于水解反应器,容积负荷设计取值较低,提高水力停留时间,使污染物质与水解微生物接触时间加长,溶解出COD 浓度变高,水解也越完全。对于对于城市污水,水解反应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容积负荷可取相对较高值;而对于工业废水比例较大的的污水,容积负荷需根据废水性质进行设计。 c)配水系统 水解池良好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保障污泥和废水之间的充分接触,因此系统底部的布水系统应该尽可能地均匀。水解反应器的配水系统是一个关键的设计系统,为了使反应器底部进水均匀,有必要采用将进水均匀分配到多个进水点的分配装置。 d)上升流速 为确保水解反应器中泥水的充分接触及出水水质,水解池的上升流速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当上升流速偏低时,大量的较密实的活性污泥沉积在水解池的底部,在污水上升的过程中,泥水不能充分接触反应,从而导致了去除效果较差。当上升流速偏高时,会造成水解池的活性污泥大量流失。出水带泥,一方面对后续好氧生化处理的微生物造成毒性,另一方面无法保证水解池的去除效果。 1.3水解酸化工艺优点 水解酸化阶段主要利用的是发酵细菌,这类细菌的种类繁多,代谢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硫酸钙晶须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

硫酸钙晶须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 一、众所周知,对沥青进行改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沥青的高温稳定性(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性(低温柔软性)、抗剥落性、抗疲劳老化性以及店结能力等,进而提高路面的使用功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路面的养护费用,让道路建设者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道路改性沥青: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城市干道、机场跑道、桥面铺装、桥面伸缩缝、坝体防水、屋面防水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已呈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诸如透水沥青、彩色道路沥青、超薄路面改性沥青、城市快铺改性沥青等也受到广泛关注。 三、沥青改性的方法,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两种: 1、物理共混的方法(传统的方法),即采用搅拌、剪切等物理方法使改性剂均匀地分散在沥青中。 2、化学反应方法,即在改性剂(如聚合物)和沥青体系中加入引发剂,使之彼此间发生交联、接枝等化学变化,以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提高沥青的性能。 方法1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祥见陈庆的文章);目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简便的、取得成效的主要是方法2。 四、沥青改性剂,按黄卫东等人的分类,可分为:填料及填充料、聚合物、有机烃类、抗剥落剂、抗氧化剂、纤维等,其中聚合物是目前应用和研究得最为广泛的改性剂。狭义上的道路改性沥青,通常指的就是聚合物道路改性沥青。 五、用作沥青改性剂的聚合物,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橡胶类:如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氯丁橡胶(CR),丁二烯橡胶(BR),乙丙橡胶(EPDM),以及废旧的汽车轮胎等。 2、热塑性弹性体:如SBS(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等。 3、树脂类:(1)热塑性树脂:如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APP(无规聚丙烯),PV (聚酰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2)热固性树脂:如EP(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等。 常用的沥青改性剂有:粉末SBS;废PE(废聚乙烯);废胶粉(废旧汽车轮胎之类);还有纳米材料、有机硅、硅藻土等。从环境保护和降低工程造价出发,采用废旧橡胶物、废塑料、无机材料(如硫酸钙晶须)等作为沥青改性剂的研发工作,正在积极展开。 六、作为沥青改性剂的聚合物的选择,应从5个方面来考虑,即:1、与沥青的相容性;2、在与沥青混合的温度下不能分解;3、易加工和批量生产;4、在使用过程中能始终保持原有的优良性能;5、在经济上要合算。有关祥细内容参见陈庆的文章。 七、影响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的因素: 1、改性剂(如聚合物)方面: (1)不同的聚合物有不同的改性效果; (2)同一种聚合物,粒子的大小不同、加入量的不同,也有不同的改性效果。 2、沥青方面: (1)沥青的主要成分有:沥青质、胶质、芳香烃、饱和烃等。 (2)沥青本身的各组分的组成比例,对改性效果的影响显著。当饱和烃为8-12%、芳香烃及树脂为85-89%、沥青质为1-5%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好,则被聚合物改性的效果也好。 3、生产工艺方面: 为了使改性剂能够均匀地充分地分散在沥青中,还应确定合适的反应设备(搅拌机)、温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