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与式教师培训与其他几种培训模式的区别

参与式教师培训与其他几种培训模式的区别

参与式教师培训与其他几种培训模式的区别
参与式教师培训与其他几种培训模式的区别

---------------------------------------------------------------最新资料推荐------------------------------------------------------ 参与式教师培训与其他几种培训模式的区别

参与式教师培训与其他几种培训模式的区别及参与式培训模式的优缺点青海省大通县祁立慧教师培训是教师在教学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它可以激发受训者从善、向好、求进的欲望;指引受训者追求的目标、路径和方法;为受训者搭建展示才华、智慧和实践能力的平台;为受训者提供专业成长和发展必需的新知、经验和成功案例、样本;在与专家、典型的沟通、交流、对话、争论中完成对自己过去实践的反省和反思。

传统的培训,我们一直沿用着讲座式,当前课程改革培训中,人们越来越推崇参与式。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这两种培训方式各有优缺点。

下面就这两种培训方式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传统培训模式的方式及主要优、缺点传统讲座式培训是培训者按照培训计划以定论的形式系统地向参培教师传授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师培训方式。

主动地听讲座是参培教师对培训者所传输的信息进行理解、选择、加工的过程。

这一过程能使新的理论知识融合到他们自己的理论系统当中,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综合思者,并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这种培训方式主要有:

集中式培训、校本培训、远程培训等。

1 / 7

这些培训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1.有利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人数的培训。

讲座式培训能较好地发挥培训者对培训内容、教学节律的控制作用,有利于培训者按时完成培训任务。

而且参加讲座式培训的人数无严格要求,可以以大班制,铺开大面积培训,加快培训进程。

2.有利于参培教师快捷、准确、系统掌握理论知识。

培训者用最快捷的方式把最前沿的教学理论知识、教学改革动态准确地、系统地展现在参培教师面前,使他们开阔眼界,领略现代教育的气息,为他们进行教学和科研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又可避免他们在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

但对信息的接受、理解也有被动与主动之分:如果是被动地听讲座,那么参培教师对培训者所传输的信息缺乏兴趣,动机,不能积极地把所学知识融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和行为系统,他们仅仅是一个接受信息的容器,许多参培教师听完讲座之后,往往感慨听起来蛮有道理,可就是不知道到底怎么做,可见这种培训方式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

第一,不利于调动参培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课堂中缺少参培教师的参与,他们的心理容易疲劳,因而学习积极性也就难以调动。

而且长此以往,会导致他们对参加培训产生反感。

第二,忽视了参培教师的个性差异。

---------------------------------------------------------------最新资料推荐------------------------------------------------------ 参培教师有着千差万别的经验基础和理论素养,也就是有各自不同的理论需求,如果我们仅仅要求他们被动地接受培训者预先安排的同一内容,那么对多数参培教师而言是不公平的。

第三,对参培教师今后的课堂教学有直接影响。

参培教师如果长久被动的听讲座,那么他们对培训内容容易忘记,而对教学形式则很容易直接模仿,即使我们在讲座中不断提醒他们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他们往往无所适从,而最终仍然直接搬用培训者所用的教学形式。

二、参与式培训与其他几种培训模式的区别及参与式培训模式的优缺点(一)、讲座式培训和参与式培训是两种较大差异的培训方式。

1、培训内容的来源不同。

讲座式培训的内容来源于培训者广泛收集近期有关教育研究成果、教学方法、教改动态等的基础上,结合培训者的认识、形成的系统专题作为培训内容,直接传授给参培教师;而参与式培训内容往往是一个中心概念派生出许多信息点,然后由师生共同参与研究确认,或者是某个案例引发一系列的思辩,最后上升为某个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些内容是随着参与研究的深入而逐渐生成的,它紧跟着当前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既有普遍性又有个别性,这正是参培教师的迫切需要。

2、培训组织形成不同。

3 / 7

讲座式培训特别是被动型讲座式培训只有一种形式,那就是整个课堂培训者滔滔不绝地讲解,参培教师手忙脚乱地做笔记;而参与式培训组织形成多种多样,它包括相互讨论、案例分析、经验分享、教学观摩、角色扮演等,强调经验、活动、讨论、交流、个性,体现多元化的培训组织形成。

3、师生角色不同。

讲座式培训中培训者是权威、是信息提供者,标准答案的发布者或核实者、是传递上级行政命令的二传手,参培教师是信息和命令的接受者,是受训者,培训者与参培教师之间是一种我你式单向传递等级分明的师生关系:

而参与式培训中培训者与参培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培训者从神坛上走下来,成了参培教师的协作者、合作者,与他们一起学习研究、共同提高;参培教师是培训内容和形式的主要创作者、是非常丰富的培训资源、是培训者的合作伙伴。

培训者与参培教师之间是一种你我式双向互馈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4、培训理念不同。

讲座式培训和参与式培训确立了各自不同的基本理念。

讲座式培训是以通过传输适当的理论以达到参培教师接受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式为目的,就象给蓄电池充电一样,给参培教师补充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

而参与式培训着眼于参培教师在思想上、方法上的真正转型。

---------------------------------------------------------------最新资料推荐------------------------------------------------------ 就像利用已有的风能、水能、原子能发电一样,让他们亲身经历理论形成的过程,然后自然的接受理论的结果。

(二)、对参与式培训的分析参与式培训是培训者创设情境或给予材料充分唤起参培教师已有经验和理论,在平等、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和共同分享并生成新的经验和理论的一种教师培训方式。

这种培训方式的信息传递是双向性、多通道,它的优越性相当明显。

1、参培教师的共性与个性相得益彰。

参与式培训既可以共同研究一些必要的共性问题,也可以依据各人的经验、要求解决的问题的不同而选择个性问题,而且参培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研究方式,用多样化的学习研究方式取代原来单一的接受式。

因而在内容选择和学习研究方式上均使参培教师的共同与个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促进参培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过去教学实践,在合作交流中分享他人和自己的既得经验,从而提升为自己的教学理论。

在这个过程中参培教师不仅获得了理论知识,而且他们的教学研究能力和与同行合作交流的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这对他们今后的教学与科研具有范式作用。

5 / 7

3、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这么说。

我们的参培教师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长期受传统教育文化的熏陶,他们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真正接受大量新理论,也不会在短期内产生根本行为转变,参与式培训使培训者与参培教师之间展开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他们联系自己的实践,共同观察、分析案例或某个问题,最后达成共识,理论的构成反映在实际之中。

只有当参培教师亲身获得这种体验,他们才会自然地接受理论,才能真正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指导他们今后的教学实践。

然而参与式培训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参培教师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大多是专家们研究出来了,而我们让参培教师再重复理论的探索与形成过程,这样难以使培训在短时期内大面积铺开;参培教师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较零散,系统性不足,由于个人的认识程度不一样。

有些问题通过讨论交流最后也难统一。

总之,传统的讲座式培训并非全盘否定,而参与式并非毫无暇疵。

它们各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关键要看参培教师的需要,要看研究的是什么样的问题,不同的参培教师、不同的问题,适合的不同培训方式,这需要我们因地制宜选取培训方式。

我们应该灵活地运用它们来进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努力提高培训效果。

---------------------------------------------------------------最新资料推荐------------------------------------------------------

7 / 7

校本培训_教师培训新模式

电化教育研究 2002年第3期(总第107期)教师培训[文章编号] 1003-1553(2002)03-0069-04 校本培训:教师培训新模 式 李玉斌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在职教师传统培训方式的考察,分析指出我国中小学在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现行培训模式的继承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施校本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在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实践的发展,传统培训模式的弊端愈加突出,改革呼声日益高涨。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师资培训模式首先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即培训的重心开始下移,由以大学或专门培训机构为基地转向以教师所在的学校为基地,出现了校本培训(Schoo l-based In-service Educati on)。 一、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内涵 以教师任职的中小学作为在职进修机构的作用被人们认识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当时英国正处于教育的大变革时期,变革给教师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迫使教师要对未来具备一种应变能力。这使得以大学为主体的师范教育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右翼议员和教育大臣公开提出,教师是在中小学课堂而非大学讲堂内学会怎样教学的,要求在教师进修制度方面改革原有的“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师进修体系,在教师、学校以及校外教师进修机构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更亲密的伙伴关系,发展一种合作解决问题的在职进修新体系,强化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资培训。于是便有了“以学校为中心”的在职进修模式的雏形。这种模式以教师任职的中小学为基地,由校内的同事组成进修小组,通过诊断、讨论来解决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之相结合进行进修学习。它完全围绕共同关心的实际问题展开,可以请校内外的学科专家来学校讲学,也可以由校外进修机构提供课程学习。有的学校还设有“专业辅导教师”专门负责该校教师的进修。这种模式后来发展成为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教育的主要模式,并得到了美国、德国、法国等许多国家的响应。 1989年在美国全美教师联合会发表的《着眼于未来的师资教育》报告中指出,教师培训从根本上要满足教师的不同需要,如果把师资培训形式和内容仅仅局限在大学或地方教育机构中,就会出现令人欣喜的假象,因此在未来的师资培训探索中,应当淡化把教师集中起来,让他们成为“学生”而加以培训的理念,而是要把培训送上门去,把培训随时随地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中去。此后,美国中小学纷纷要求与当地的大学或教师中心合作,许多大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专业团体也积极尝试在中小学开展师资培训活动,逐步探索出一种新的模式——“学校本位”师资培训模式(Schoo l-based In-service Educati on M odel)。 法国和德国的中小学对新任教师实习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日本的“新任教师研修制度”也是以校内进修为主,并为新任教师配备指导教师。俄罗斯亦重视教师的校内进修活动,有独自的也有几所学校合作举办的各种学术研讨会。葡萄牙也建立了一种新的教师教育制度——在职专业训练 96

关于浅谈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途径及管理

浅谈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途径及管理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人类智慧的开发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关系着国家富强、民族的兴旺。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课改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有待于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习。 一、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指定各类培训计划,其培训 途径有 1、集中培训。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请县或县以上业务部门教师上辅导课,请 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到校献优质课,请专业教师上专业课(信息教育)。 2、外出培训。每位教师按个人培训计划,由村小负责人负责实施,教师间相 互学习,取长补短。 3、村校培训。每位教师每天必须坚持一个小时自学,阅读教育杂志,观看教 育节目,查阅教育资料,听优质课,通过自陪,每期完成一篇优秀教案,一份优秀论文,一件优质课件或科技作用。 4、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竞赛或作品展评,评出优质等级, 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校必须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及奖惩办法》 其管理办法是 1、勤登记。学校设有《继续教育登记簿》,教师参加的活动及各种培训,即使详 实的登记。 2、严标准。学校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情况,严格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操作,凭学时证明并记载,按规定登记,克服随意性。 3、重事实,对教师的再学习,教导处不讲情,有则有,无则无,不搞人情登记,继续教育对教育的个人评估,村校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期末量化,影响到教师福利。 4、档案齐。教师继续教育设立专门办公室,专人管理,专柜管理。教师做的工作全部装个人档案,分村存放,做到有椐可查。 总之,教师只有加强继续教育的培训,业务能力、个人素质才能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提高。

最有效的教师培训形式

最有效的教师培训形式 第一组(北京的老师) 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1、用做中学的方法来学“做中学”; 首先谈一下什么样的培训是最有效的,以前主要是教研室培训,这种培训中理论比较多,而实践的东西比较少。首先要,参与到做中学的体验是最重要的 2、把教师作为研究者,进行参与式的培训,并充分参与研究中和培训接受者界限明显, 3、分散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4、教师心态要调整,不是被告知者,而是参与者。与培训者一样,是平等的参与和研究; 5、将理论的传授转变为实践的体验,边学习边研究、边反思边总结,是研究型的实践。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1、教师的观念要转变:由被动到主动; 对已有的观念,站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 2、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转化过程是对一线教师比较困难的 3、相应媒体、网络资源的配备和应用; 老师可用的资源比较少,有的教师素质比较低,还不知道如何上网。 4、建议小班上课,课时连续性; 法国可以延长一节课的课时,老师有安排课时的自主性。课时安排应该有弹性。 5、开发有价值的案例; 6、资源中心的建立和使用。 北京还没有专门的资源中心,供以后教师和学生的参考。 刘占兰:开发案例一定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主题进行修改和完。第二组(南京的教师) 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1、教师的培训是一个“理念——实践——理论”的过程,并不断概括提升; 2、结合案例等进行理念的学习; 3、要有充足数量的案例; 4、培训方式应是典型的活动加研讨,并逐步深化; 5、培训由市级骨干培训到校本培训。 如何设计案例: 1、从模仿入手; 2、教师分析学生的活动,找出主题,专家参与,完善案例; 3、市成立案例分析研究小组,在实践中形成典型案例。最大的困难:

新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新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20XX年周田小学新老师培训工作方案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尽快的熟悉业务,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办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结合我实际状况,特制定这个新教师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让新教师对新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为到位的认识,并及时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2.让新教师能够用新课改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加强听、评课,提高教学水平及质量。 二、培训内容及要求 1.在业务学习上,要求新教师做好笔记。 2 .新课标下的教材、教法。要认真钻研新教材,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及体系结构,熟练掌握新教材及所教学段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上内容在教案里要体现出来。教学方法运用得当,要积极学习,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学科教学规律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的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对这种学习方式各学段要大胆探索和实施。 3.指导教师的课随时向新教师开放,并经常进行听课、评课的互动。 4.要求新教师每课都要做好反思,并体现在教案本上。此

外,新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对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都要切实掌握,对新课标中指出的教学中重视的问题必须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切实重视。 三、培训措施 1.参加校本教研。 本学年,要求新教师提前认真备好课,精心设计授课程序,上出最佳效果。授课教案要上交存档。要按时积极参加校本教研和上级举行的教研、培训等活动,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课下及时反思、认真实践,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把所得的心得及时记录下来。 2.结对跟踪培养 充分发挥学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与新教师结对进行跟踪培养。骨干教师要从业务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考试、反思等各个环 节精心指导新教师,指导要中肯、具体,不要花架子,切切实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新教师拜师要诚恳,虚心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艺术。指导教师除了上好示范课外,还要随时向新教师开放课堂及不定时的进入新教师的课堂进行听课指导,让新教师尽快成长,承担起教育教学的重任。 3.在学校每人一节的教研课中,教研组要特别重视对

培训组织模式与方法

培训组织模式与方法 摘要:教师培训的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前提,构建立体联动的学习型组织是教师培训的重要平台,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教师的同路人是教师培训机构的发展路向,使教师成为主动的探究者是有效能教师培训的共同信念。在首届中国教师培训论坛中形成了以上的共识。 关键词:教师培训,理念更新,制度保障 自“十五”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正经历着大规模的制度重建。培养机构层次的提升、高师院校的转型、省级教育学院的调整、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重组、教师培养和培训模式的改革、教师专业化是此次制度重建的主要内容。试图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历史性变革,建立并逐步完善能够满足时代要求的新型的教师教育体系。 近年来,我国在教师教育机构调整与改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培养与培训模式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同时,还存在诸如提高培训质量,完善培训保障制度的重大问题。为了持续、深入地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联合《21世纪校长》杂志、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于2006年10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教师培训论坛”。论坛吸引了全国各省市教育行政机构、教师培训和培养机构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与会专家和代表在研讨中普遍认为:教师培训的改革与发展首先是培训制度与活动背后的支配理念的变革,当前推进教师培训进一步深入开展的关键在于完善教师培训的制度保障。 一、教师培训的理念更新:在专业化培训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所谓教师培训,就是具有认定资质的机构,根据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和教育改革的需求,基于特定的内容,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活动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由此来看,教师培训是科学,需要以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在我们认识到教学是专业,教师是专业人员的时候,更需要认识到教师培训是专业工作。本次论坛的一个中心议题是讨论支持教师培训的知识基础。教育部师范司管培俊司长在阐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的新趋势时,从教师培训的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因、教师培训的内容与方式、以及制度与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我国教师培训的

参与式的高校教师培训模式与实践研究

参与式的高校教师培训模式与实践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从克服以“讲座方式”为主的培训方式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剖析参与式方法内涵,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了参培教师全程参与的培训理念,构建了适合高校教师特点的参与式培训模式,并结合培训实践活动,将此模式具体地展开说明。体现了以参培教师“主动参与、主题探究、交流与合作、开放与反思”为特征,凸显“以参培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参与,重视教师需求,尊重教师经验。 关键词:参与式培训;高校教师;建构主义;行动研究法 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技术的现代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育技术能力日渐成为教师从教的最基本能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通常是指教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和效率的能力。何克抗教授在2006年曾指出,教育技术能力是任何学校、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必须具有的、也就是如何教的能力,它相当于医生给人治病的能力、律师帮人打官司的能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仅决定着教师分析和处理教学问题的思路、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同时也潜移默化全方位深刻影响着未来社会的主人——学生。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的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为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和地方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投入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并趋于完善的情况下日益凸显出一个问题——高质量教师缺乏,导致“有了大量先进的车,却没有大量出色的司机”[1],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果偏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偏低。 从2000年教育部发出“高教司[2000]79号”《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开始,通过建立培训机构、制定培训计划和大纲、教材等工作,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据文献和调查统计显示[2][3][4][5],高校教师整体教育技术能力仍然比较欠缺[6]。原因之一是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教师占全国教师总数的比例仍比较低,而另一个更重要原因是以讲座为主的培训方式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通常存在以下弊端导致培训效果很不理想:1.培训目标不明确。学习松散使得培训无的放矢;2.培训内容与教师需求存在距离。“一刀切”的内容并不适合每位教师,与参培教师需求的不契合导致缺乏持续学习动力;3.培训形式过于单一。自始至终都以讲座为主,即便内容再精彩也无法持续激发参培教师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无法发挥参培教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时间久了,就会让教师产生倦怠情绪;4.培训环境无法互动。几十人以上的会议形式现场要么嘈杂,要么“万马齐谙”。互动环境得不到重视,在“一言堂”氛围下,绝大多数参培教师在培训中的体会与想法无法交流,即使做了一些笔记,事后往往束之高阁。

浅谈教师培训班级管理

浅谈教师培训班级管理 摘要:培训班级的管理是培训工作基础的重要环节,是影响培训工作质量和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培训班级管理的基本策略措施和技法组成的立体方法系统,逐步具体化的三个层次对培训班级管理做了探索。 关键词:教师培训班级管理 培训班级的管理是培训工作基础的重要环节,是影响培训工作质量和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科学总结教师培训班班级管理经验,对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培训班级管理的基本策略(这段初步整理了一下) 教师培训的对象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具有成人学习的一般特点和其自身的特殊性。作为教师,学员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教育教学能力;作为受训者,学员中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优秀班主任和优秀辅导员等。这些既有利于培训教学的实施,也向培训班级管理提出了挑战。为此,作为培训班级行政管理与业务指导双线结合的培训班级最直接的项目负责人、行政班主任需准确定位,扮演好培训班级的培训专题的规划者、培训课程的设计者、培训活动的组织者、培训模式的建构者和培训过程的管理者等五种角色,确立创建对学员个体和班级整体发展起着定向、原则作用的班级教育方法。这也是创建有特色高质量培训班级的基本策略。 (一)以情凝人,严爱结合。在培训管理中,每期培训班级存在时间较短、学员年龄差距大、学历和职称层次不同等特点,因此要充分考虑培训学员个体特点、学习动机差别以及面临的工学矛盾等,根据成人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教师培训的独特性质,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立足于学员的实际情况,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将情理、管理制度有效结合,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尊重学员的个体生命,尊重学员的学习需求,发挥培训提升学员生命价值、丰富学员生活内容,体现师爱。 (二)培育自觉,张弛有度。培训学员都是成人,有强烈的自我管理意识;每个学员都是教师,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多数成员担任过中小学班主任、辅导员或学校管理工作,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和很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因此,对于培训学员实施管理,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充分发挥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以班委会为主渠道或以合作小组为依托,让学员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让班级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园地。这样,项目负责人和行政班主任就可不必像“全职保姆”一样,不停地穿梭于办公室和教室之间,忙得不亦乐乎。 (三)交往共生,重在开掘。成人培训班级管理中的人际交往可以产生更为直接、更为丰富的教育价值。在班级管理中,授课专家和学员交往、学员与学员交往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部分,是学员亲自投入的教育实践的核心领域。在丰富多样、具有教育品质的人际交往中,学员将个人专业发展融入班集体发展之中,并由此学会共同提高班级生活质量。从学员个体角度看,学员通过与其他人的互动交往,产生多尺度的衡量、多角度的教学反思,从而使他们完善自己。从班级整体角度看,只有通过多向互动,才能真正形成具有生命力的班级凝聚力。作为一个集体,班级需要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形成共有的集体归属感,需要使这些个体在目标、原则和活动主题、内容、方式等方面达成共识。这样,学员个体与班级集体就处于一种“共生”的关系之中。

参与式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参与式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参与式教学培训心得体会1 通过培训,我自己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小组工作、实物教学、提问和学习活动、学习游戏,就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着重对小组工作进行了尝试,下面就小组工作方面谈谈我自己的体会:小组工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我几乎在每堂课中都尝试着采用,因为我认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有利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尤其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那么,如何提高小组工作的有效性呢?我认为:一、合理分组在分组的问题上,我认为应采取异质分组,当然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可根据学生和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也可根据固定座位来分、自由组合等,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但也有各自的不足,应考虑男女生的搭配,学生能力强弱的搭配,尽量减小小组间的差异,便于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每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每小组的成员基本固定,但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需要将小组成员临时组合。二、合理分工小组成员要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安排好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明确各自要做些什么,怎样做。经过一段时间后角色要轮换,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锻炼和提高。三、给予时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小组工作前让学生通过读书、自己观察、分析、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就有反复阅读的机会,有认真思考的机会,有深入探究问题的机会。这一过程完成之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成员交流自主学习所得,谈出各自疑惑之处。随后进行合作阅读,合作探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万一还有不明之处,通过合作学习后的全班交流,教师的讲评,问题自然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这样合作学习才不会出现“搭便车”现象,使所讨论的问题更深一些。在出示讨论题后,留给学生看题审题的空间,让学生理解题意,诱导学生联想、猜想,唤起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还要特别关心后进生,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同答错了,也要耐心引导,给予鼓励和帮助。四、

教师个性化培训方案

株林小学教师个性化培训方案 20世纪末期,在我国全面启动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中,教师培训的研究和实践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走进新世纪,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以及教师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将引领教师在职教育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预言,“以教师发展为本”将成为新世纪教师培训中的主旋律,尊重教师需要、重视独特内涵、发展个性化特征的“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个性化教师培训的模式探索。 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是一种在校本培训的机制下适合中小学教师个性发展的培训模式。它本质上是一种参与式培训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的复合型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兴趣意愿、专业需求选择学习内容、研究课题和培训方式,强调教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馈和探索反思。指导者则对教师的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培训和拓展。它淡化了把教师集中到本校之外,脱离自己的工作岗位,重新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理念,突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独特性,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性、成长性和差异性。 1.培训思路。 为了实施“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实现教师“不拘一格”的培训目标,我们在近年的实践研究中,探索了一条“个体突破——整体推进——观念更新——能力提高——素质拓展——专业发展”的培训思路。这条培训思路的具体做法是:由高校专家、有经验的高水平教师和教师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组成导师组,首先对实验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然后导师依据“分层分类、求同存异、分析需求、准确定位”的原则,与学校骨干教师结成对子,共同制定灵活多样的个性化培训方案,拟定阶段性目标和长期训练计划。其后导师定期到学校对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诊断与分析,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注重对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从而提高骨干教师的反思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反思实践中,真实地获得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行动智慧。这种培养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沉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个性化诊断离不开理论的学习和理论的指导。导师通过指导骨干教师自主选择课题开展研究,促进骨干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教学科研经验提升;通过辅导骨干教师自修读书,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理论知识的积累。因此,这是一个以真实问题为载体的理论和实践自然交融的过程。这条培训思路使理论学习和骨干教师的教学实践之间有了强有力的媒介和助推器,从而大大加快了教师的成长速度,为骨干教师的观念更新、能力提高、素质拓展、专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当骨干教师成长、成熟,能独挡一面时,“整体推进”的时机便已成熟。导师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理论指导。然后以各学科骨干教师为学科带头人,通过结对子,成立学习型教师组织的方式,带动全体教师的学习、发展,最终实现全体教师的成长、进步。 2.培训方式。 (1)教育教学能力的个性化提高——实用·实效·实益。 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关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个性化提高,注重能力的实用性、实效性和实益性。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具体的课堂为平台,以普遍的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专业教师培训成效

浅谈如何提高专业教师培训成效-职业杂志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专业教师培训成效 文/马建广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下企业锻炼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笔者参与中职教师培训的经历和感受,分析了中职专业教师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灵活调整培训计划,并充分利用实习课和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关键词: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培训成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和《教育部关于下达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3年度项目任务的通知》(教师厅函[2013]9号)的精神,为促进各区域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提高中职青年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笔者有幸参加了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8个专业项目(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气技术应用)中的数控技术应用项目的培训。这一项目由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管理和实施。在培训期间,笔者体会到,要想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并非易事。 一、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是由培训机构制定的,培训分模块进行,并有具体的培训时间段和内容。但是学员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员是新近教师,有的学员是有将近10年教龄的老教师,有的学员是多次参加比赛并获奖的教师,有的学员没参

加过一次比赛,有的学员是实训课教师,有的学员是理论课教师……所以培训的模块、培训的时间、内容并不适合所有的培训学员。那么,学员们要想学到有用的东西,使得培训更加具有成效,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虽然没法更改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表,但教师可以根据培训计划来制订适合自己的计划。 那么,如何制订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具体的培训内容,有选择地学。例如模块一里面有的内容,已经学过的,就可以跳过。以数控机床结构为例,有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曾经给学生讲过,可以说是比较熟悉的内容,那么就可以跳过不学。不学的话,在上课的时间里,这部分教师可以做些什么呢?在这次培训中,上课的时候,教师是可以带电脑的,而且电脑都可以无线上网。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电脑,查询当今比较前沿的数控机床发生了哪些结构上的变化,跟传统意义上的机床结构有哪些不同,不懂的地方还可以跟培训老师进行交流。因为此类的培训时间一般都比较宽松,不会定得很死,学员们有足够的时间与老师进行互动。总之,教师对培训内容要有取舍,找到适合自己的培训方式,把资源利用好,真正做到学有成效。 二、利用好金工实习 在培训中,有学员亲身实践的金工实习课,也就是说学员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这也是作为专业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可能有的学员在以前读书的时候,或者在企业的时候,都有机会自己动手实践,但是当上老师之后,自己动手的时间是很少的,基本上只是偶尔演示一下,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用了。所以教师要想在培训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必须要利用好金工实习的机会。 怎么才能利用好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好好听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老

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需求分析

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1、关于培训容 培训容的选择,从政策、制度设计,到组织实施,总是根据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教师的能力结构理论,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该学习的相关容以一定科目的形式呈现。一般而言,包括学科教学论、学科专业知识、教研与科研、教师职业道德、信息技术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等。 问卷总体数据显示,教师最希望参加培训的学习容依次是:专业知识(38.8%),学科教学论(24.1%),教研与科研(13.7%),信息技术能力(10.5%),心理健康教育(8.3%),师德(2.4%)。由此显示,在中小学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还是有较高的学习需求。对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教科研、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也有较高的期待。 卡方检验显示,培训容的需求,在不同省份、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学校层次和类型以及学校所在区域上存在着不同水平的显著差异。 培训容需求的省份差异:学科教学论的比例,中部省份的需求(21.9%)明显低于东部省份(26.5%),教研与科研方面,东部最高(15.6%),其次中部(13.4%),西部最低(10.5%),信息技术能力需求反之,西部最高(14.9%),其次中部(11.2%),东部最低(7.4%)。东部省份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较高,达到10.4%,明显高于中西部。 培训容需求的性别差异:女教师的专业知识需求(40.3%)高于男教师(36.6%),学科教学论上的需求(23.3%)低于男教师(25.2%),信息技术能力上的需求(8.5%)低于男教师(13.4%)。 培训容需求的年龄差异:50岁以上年龄的教师,对专业知识(46.0%)和学科教学论(26.7%)上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而在教研与科研方面的需求(8.3%),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 培训容需求的学历差异: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知识需求(42.9%),较低的教研与科研需求(10.2%),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需求(12.1%),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需求较低(30.4%),教研与科研的需求较高(22.1%),信息技术能力需求较低(5.4%),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较高(14.6%)。 培训容需求的教龄差异: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在专业知识的需求上比例较高 (43.0%),教研与科研上的需求较低(11.4%),心理健康教育上的需求较低(5.6%);5年教龄以下的教师,在信息技术能力上的需求较低(6.1%,6.3%),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需求较高(10.3%,10.9%)。高级职称的教师对专业知识的需求较高,达到42.1%。

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基本理念

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基本理念 参与式教师培训将教师作为发展中的人,希望通过参与培训活动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促进其职业的提高和个人的成长。因此,培训中培训者与参训学员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培训者由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标准答案的“发布者”、传递上级行政命令的“二传手”转变成为教师的“协作者”、“促进者”,而参训教师则从被动的“受训者”转变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创造者”。 任何培训其效果不仅取决于培训的内容,也取决于培训的形式。参加传统的教师培训,教师常有这样的感叹:听培训者讲新的教育观念都很赞同,可是回到实际中却不知从何做起,只好嘴里喊着新观念,继续沿袭老做法,时间久了,对新观念也淡忘了。在新课程实验区就发现过这种情况:有些教师把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完全归因于对新课程的理念认识不到位、观念没转变,因此,一次又一次地请“专家”给教师做报告,试图通过“专家”的报告来转变教师的观念,进而改变教师的行为。又如,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讲起来头头是道,可是在具体操作时却感到不知所措,这种状况与教师培训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实际上,一种理念只靠专家灌输或机械接受是难以内化为教师自己的观念的。没有教师的自我反思与亲身体验,理念往往停留在口头上,难以落实到行动中。其实,教师观念的改变还需要行动的转变作支撑,而教师的行为不转变并非不愿转变,而是不知该如何转变所致。好的培训不仅要让教师心动,更应该指导教师如何行动。 参与式培训主张以行动促进理念转变,强调培训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融新课程的理念、知识于参与式活动之中,强调教师主动、平等参与培训活动,以及参训教师与培训者、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关注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让教师通过活动自主建构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对新课程的理解。因此,参与式培训可以缩短从理念到实践的路程。 参与式教师培训方法可以使教师亲身体验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参与式教师培训中,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不再盲目地相信权威,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与同伴的合作交流选择并形成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 参与式教师培训把教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看作重要的资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经验,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之所以采取某些行为而不采取另外一些行为有自己的理由。如果培训内容和方式与教师们的日常工作和已有经验没有联系,就不可能被他们理解和接受。参与式培训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教师分享他们的经验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参与式培训过程中,教师们会感到自己是受尊重的,自己的经验是有价值的,他们不仅会对自己过去的经验重新评价,而且能够从别人那里获得启示和灵感,在交流中生成新知识和经验。与传统培训方式相比,参与式培训更加关注教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使具有不同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获得适合于自己的提高与发展。同时,参与式培训更加注重培训过程,即教师的学习过程。

浅谈小学教师职前培养

浅谈小学教师职前培养 目前师范教育的一大问题是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分离。 现在有的师范院校负责培养新教师,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在职教师的培训,这使得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相互脱节、条块分割,以致两者的学习内容难免相互重复或失去衔接,很难有效地配合。不仅人、财、物和时间常有浪费,也往往会形成培养上的缺口,不 利教师队伍质量上的提高。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与职前教育的衔 接、交叉和结合已经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此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合岗位的、合格的教师是师范职前培养的目标。“现 在的绝大多数老师都不合格”,近日举行的国际教师教育论坛上,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说。怎样才能培养出 合格的教师呢?必须要做到培养目标的一体化。目标一体化是分职前、上岗、职后三个不同阶段实现的,它们各有其特殊性。因此, 有必要制订出各自的阶段目标,并使其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为实现培养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学识广博、身心健康、结构合理 的教师队伍的总目标服务。职前教育侧重于学习基础学科、专业 学科以及教育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进行初步的实践,形成教师的品质,为从事教师职业奠定基础;上岗培训则是将职前所学 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能够较好地适应工作;在职教育应通过对工

作实践的反思,对工作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性的总结,并不断地接受新的教育信息,使已有的经验得到升华,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二、课程设置 针对我国目前的状况,需要实现: 课程体系要由专狭性向基础性、综合性发展。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发展潜力。它不仅可以使教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扩大教师学科教学之外启迪学生智慧的空间。而单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做到不断剔旧补新,增加科技前沿、综合实践教学内容;加强文理渗透,在理科教学中增加人文科学内容,文科教学中增加自然科学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强化基础课,增加综合课,形成具有现代师范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 在教育学科课程设置方面,要适当增加门类,加大比例,充实内容。第一,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育类课程。应以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为核心,把教育类课程划分三类开设,一是教育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社会学,教育史等;二是教育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包括学科教学论、学科教育学等,这两类课程要适当增加一些课时;三是教育实习,延长实习时间。使师范毕业生既了解和掌握教育的一般规律,又掌握和了解本学科教学的特殊规律和技能,为他们将来成为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行家里手打下铺垫。第

新理念 新模式

新理念新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如何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在每一位教育管理者面前——伴随着新课程实验的大规模推进,教师培训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回顾近两年来教师培训的总体情况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新课程实验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使教师培训更加规范有序,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有必要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探寻教师培训的新模式。” 理念之一通识培训是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近两年来,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相关培训工作的要求,各地开展了广泛的新课程教师培训,不仅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针对实验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对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问题,结合案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然而,如何将先进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仍然是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困惑。许多教师反映,参加培训的时候,感觉培训者介绍的理念非常好,对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似乎也已经明了,但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落实起来却很难。面对传统的培训模式与新课程新要求的冲突,如何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关专家明确指出:“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冲击,走进新课程,观念必须先‘走进’,没有教育观念上的真正转变,即使用上了新标准、新教材、新方法,也将走样、走味,一旦遇到困难或阻碍,最终必将回到老路上去。所以,在教师培训中,必须首先抓好通识培训,抓好教育观念的转变。目前,在培训中,一些教师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急于操作,结果‘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专家提醒:“不要小看通识培训的作用,要引导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对于教师来说,方法指导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指导,是教育思想的引领。” 理念之二“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后续培训的关键据来自实验区的教师反映,大部分教师在培训后都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上,这种困惑始终困扰着教师。这表明,教师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培训,都要面对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转换上,有一个很难逾越的鸿沟。正如一位校长所言:“培

中小学教师培训交流的模式与方法

中小学教师培训交流的模式与方法【引用】 学生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的高素质。教师的有效培训是增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队伍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教师培训被置于了“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重要定位。反思以往的教师培训的理念和方法,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经验,配合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探索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教师培训中的不足 传统的以高等教育机构为本的教师培训是知识导向型培训模式。它以知识的传授为基础,或强调学科知识,或强调专业知识,沿袭传统的“教师讲学员听+ 中小学参观考察(走马观花的形式)”的方式。这种模式忽视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忽视了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倡导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同时,却使用了与这些观点相悖的培训方式。在教师培训理念和方法上的偏差在一定水准上影响了教师培训的效果。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参加了这类培训后,都感到困惑,难于把所学知识使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而校本培训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仅观摩教学活动依样画葫芦的学习模仿些他人已经贴了标签的经验,缺乏反思和研究性的经验学习。同事之间的切磋互助利于教学实践技能的养成,却难以提升教育理论,同一层次教师间的相互支援往往会囿于同水平的反复,难以提升理解的理论水平,这是校本培训的“致命伤”。中小学毕竟是实行基础教育的场所,不是高等教育机构,没有相对应的学术氛围,教师培训完全在中小学实行也不可取。 二、国外的相关研究 1. 教师的知识观 瑞福肯(Rivkin,1998)、桑德斯(Sanders,1996) 等的研究表明,教师素质与学生的表现以及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而教师教育知识由条件性知识(来自教育科学的理论的显形知识)和经验性知识(来源于教育实践的隐性知识)构成。条件性知识是一般教育的通用知识,影响人们的教育理念,并为实践提供理性支持,用以指导与调控实践活动。经验性知识是通过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感悟和直觉来获取和形成的知识,它对条件性知识的学习起基础或防碍作用,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更为广泛、深刻和复杂。两类知识的性质决定了条件性知识的学习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是只通过外部的灌输学习就能实现的,它还必须在实践中经过教师自己的积极参与、体验、反思、经历、相信认可时,才能真正掌握和内化。如果教师培训不考虑教师学习的特点,仅仅重视报告新观点、新思想,难免使教师所学的条件性知识大多停留在口头上,行为仍被隐性知识牵着鼻子走,出现“两条腿走路”的现象。 2. 成人教育理论 柯尔伯(Davia kold) 的经验圈理论认为:一个成人要取得培训的成功,必须经历四个阶段,它同样也适合于教师的培训。(1) 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迎接新的挑战,所以教师需要培训一些新的知识和经验。(2)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必须能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这些新的知识和经验。(3) 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创造概念,形成逻辑完整的理论体系。(4) 教师要使用这些理论与自己的工作实际,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出自己的决策和解决具体的问题。柯尔伯的经验圈理论对于教师培训的实际意义在于,成人是带着经验和问题来培训的,培训的内容要求与自己职业的发展及个人的内在世界的提升相联系,培训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同时在理论培训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及自己的经验教训,来消化吸收这些新的知识和经验,形成自己的对这些知识和经验的新的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这些知识和经验做出决策,解决实际问题。 3. 对比课的研究 乔依斯和许瓦斯(Joyce and Showers,1982) 曾对两组参与了三个月在职课程培训的教师做过对比研究,其中一组教师在受训期间同时参与了校内同事之间相互观课和指导,而另一组教师所在的学校则没有

教师培训感受与收获

浅谈学习《备课实务与新技能》的感受与收获 老师是一份纯洁而又高尚的工作,她关于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塑造。不过,我们生活在一个世俗的环境中,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保持纯洁的方法。 自从我们踏上教师这个岗位,就背负着神圣的使命和光荣的职责。作为教师,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行具体计划,从而预设教学的系统或程序,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生成。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何把他们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出系统的整体作用,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进行深刻的思考。每一节课都应有其独特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十分恰当和清晰的认识。 我通过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学习了《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在这里我有了自己的认识,并且心中感慨颇多! (一)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包含着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也包含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二)备课是知识的内化、具体化与课堂物化的预案 每一节课的内容,首先对老师来说应是丰满的灵动的富有丰富情感的,然后,才会对学生构成新奇的富有情感成分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再创造,才能实现师生的生成。 (三)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 (四)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 (五)备课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一成不变的教学和“一本教案教一年,教案十年都不变一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地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再学习,要时刻关注理论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成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借鉴其他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跳出书本的局限,追求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教师培训模式

教师培训模式 1、成年人学习的特点与对策 教师是成年人,成年人的学习与儿童不同。成人在学习上的本质特点,即自我指导性。 (1)在学习需要的意识方面,成人在参加学习某一内容之前希望知道学后有何益处,不学则会导致什么消极后果。一旦成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就会积极参加学习。 (2)成人学员明显具有8220;自我指导8221;的自我概念,即他们对自己的决策要求自主负责。人发展到成年时,已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心理需要一一希望他人视自己为自主 独立的人。他们认为,自己能够管理自己,为自己决策并承担后果,社会这时也正式承认成人的独立人格。故正常发展的成人都具有自我指导的自我概念,他们强烈希望他人承认其自我指导的人格和能力,对于强加于其意志的情形,他们常常会下意识地表示不满和进行抵制。 (3)成人参加学习时,其经验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青少年学生无法相比的。成人之间在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比儿童之间要大得多,因而成人经验呈现多样化和个别化的特征,故而成人各自的学习也应当力求个性化;成人经验和经历是其自我身份的源泉,当

成人学习时,若发现其经验受到贬低,他们会感觉到,被贬低的不仅仅是其经验,还有他们的人格,因而反感这种学习。(4)对成人学员来说,其学习准备状态具有现实性和发展任务性。为了更有效地完成生活中某个任务或成功地解决新问题,学习成了一种现实需要时,他们才会准备参加学习。尤其是成人从一个发展阶段走向下一阶段而面临的新的发 展任务,是其学习准备状态的主要源泉。 (5)学习的定向是指学习者参加学习的一种目的方面的倾向性。成人采取8220;生活中心8221;的学习定向。对成人而言,学习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技能,以充分发挥其生命潜力的过程。大多数时候,成人不会为学习而学习,他们参加学习是为了能够完成一个新任务,解决一个问题或获得一种更满意的生活方式。总之出于生活实际需要,大多数学习围绕提高实际技能来组织,所学习的东西能立即运用于生活。因此,成人学习定向是强调实用的8220;任务中心8221;或8220;问题中心8221;。 (6)对成人来说,更强有力的动机是内在性压力,如希望增加工作满意感,增强自尊,提高生活质量等。成人学习本质上的自我指导学习,即在诊断学习需要、形成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资源、选择和实施学习策略、评估学习结果等环节,无论有没有他人的帮助,学员个体都发挥主体性。 2、教师培训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