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工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结课小结

哈工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结课小结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结课论文

学号:姓名:

一、专业的前身今世(姚杨老师)

识人先识名,对于专业也是这样。我们学习的专业名字经历了几次改变,一开始叫做“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70年代后期专业名称为“供热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80年代改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1998年调整成“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13年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沿用至今。从专业的更名,可以看出专业内容的变化和社会大趋势的变化,建环专业从仅仅关注供暖通风逐渐扩展为营造特定的室内环境和能源的合理利用,这反映了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提高,也反映了建筑耗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上课时,姚杨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哈工大在本专业辉煌的过去和崇高的地位,本专业第一代专业教师就是由工大培养,工大目前也是学科评估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这种种成就让我们尤为自豪。

二、供热技术(赵华老师)

在社会生活中,我觉得供热技术是本专业最为基础和最为普及的技术,专业诞生伊始,就是为了更好地给我国冬季严寒地区供热,随着之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本专业才扩展出其他内容。

集中供热技术包括热源、热网和用户三部分。热源主要是热电站和锅炉房,传统燃料是化石能源,也有新型的例如地热和核能供热,我认为随着温室效应逐步加剧,化石能源愈来愈稀缺,新型燃料将是我们专业的一大发展方向。此外,虽然我国研究人员,包括工大优秀的研究者,已经研发出能源利用率高,节约能源的新型供热系统,但就我国普遍应用的供热系统来看,热效率仍然是偏低的。在一些非集中供暖地区,区域供暖的热效率也是比较低的。所以在这一方面仍有很大优化空间。

此外,我对供热技术有一个可能的政策调整很感兴趣,那就是有可能在一些非严寒地区实行集中供暖,例如上海地区。从实际体验来说,在没有集中供暖的条件下,这些地区的冬天比严寒地区更加让人不舒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舒适性的要求将得到更多的满足。

三、绿色建筑技术(谭羽非)

“绿色建筑”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可持续建筑”,表示一个建筑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负面影响。绿色建筑的定义可以简称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加上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绿色建筑往往被人误解,甚至成为商家宣传的噱头。人们往往认为绿化好,环境优雅怡人的建筑就是绿色建筑。实际上,绿色建筑不仅在建筑主体和用能系统的设计上要求做到节能,在用能系统的运行维护上也要求做到节能,远不是被一些人所误解的多种绿色植物那么简单。无论是绿色建筑主体的节能效果评估,还是用能系统的设计运行,都与我们专业有直接的联系,暖通工程师在绿色建筑领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四、热泵空调技术(姜益强老师)

热泵技术并不是完全的新兴事物,事实上,它运用已久,在我国北方农村常见的地窖就是典型的热泵技术。只是在近代科学中,热泵技术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我们工大在热泵技术的研究也处于领先地位。热泵技术的

含义是:向热泵机组输入一定电能驱动压缩机作功,使机组中的工质反复发生蒸发吸热和冷凝放热的物理相变过程,就能实现空间上的热量交换和传递转移。

经过学习,我了解到有这样两种种较为先进的热泵技术: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冬季,热泵机组从地源(浅层水体或岩土体)中吸收热量,向建筑物供暖;夏季,热泵机组从室内吸收热量并转移释放到地源中,实现建筑物空调制冷。)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源热泵机组以水为载体,在冬季采集来自湖水、河水、地下水及地热尾水,甚至工业废水、污水的低品位热能,取得能量供给室内取暖;在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释放到水中,以达到夏季空调供冷的目的。)

五、室内空气品质(赵加宁老师)

室内空气品质是如今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无论是恶劣的室外空气环境(如雾霾),还是室内家具污染(甲醛超标等),都触碰着人们敏感的神经。我的大一年度项目做的也是室内空气的净化,所以我对这一部分的课程非常感兴趣。

室内空气品质是指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浓度是否满足室内人员的舒适与健康的要求,空气的成分及其浓度的决定着空气的品质。现代社会中人们约有8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可见室内空气品质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手段是通风和清除,通风就是向室内输送新风,并将室内污染了的空气排到室外,清除就是采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手段来去除掉空气中的污染物。在室内空气品质领域的很多问题都还需要探讨,比如说室内某一种污染物的最低浓度限度应该是多少,如何有效地设计通风系统,提高通风效率,如何去定义室内空气是否符合要求等等。同时,这个领域还涉及了生理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问题,我们想要在这一方面有所建树,必须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

六、燃气技术(张兴梅老师)

能源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重点关注的几大问题之一,不仅化石能源越用越少,能源消耗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也是严重的。我国的能源状况非常严峻。2007年中国由能源消耗所引起的碳排放总量已经超过美国,达到世界第一;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也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2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1.9%,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我国的资源已经不能承担如此高强度的能源消费,我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储量已经难以为继。由于资源匮乏,是的中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类产品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这对国家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近年来围绕南海、钓鱼岛的领海争端,其实质就是国外势力争夺中国的油气资源。

同时,供暖空调不仅是化石能源消耗的大户,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无论是在燃气输送和分配过程中减少损失,还是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供暖空调,我们专业都可以大展身手。

七、个人感想

经过导论课的学习,我对专业的认识更加深入,我对建环的认识也有了改变。坦白来说,我们建环专业学生报考时把建环作为第一专业的很少,刚开始学习建环专业也有些许失望。但仔细想来,我们对建环的些许失望或许是因为建环是一门辅助性专业,不像类似土木一样是主干专业,建环也不是现在社会上追捧热议的专业。然而我慢慢认识到,不管什么专业,都有它必不可少的作用,学好了都能有所建树。随着老师讲解我国能源方面的严峻情况和建筑的发展趋势,我更觉得建环专业将来也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同时,几位优秀的领头教授授课时表现出的那种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和专注也让我不由反思,专注、勤奋地学习当前可学习的知识比踌躇不前要更加明智,认真学了,就热爱了。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科导论论文

华北理工大学 题目:学科导论结课论文 -----我眼中的建环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年级:15级 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1班姓名: 学号: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对建筑节能、暖通空调以及楼宇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而促使本专业不断地向前发展。特别是在整个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气候、建筑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土木建筑行业的重大课题,促使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设备工程、建筑材料等专业形成一个新的交叉群体,互相交流、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科群的发展。大学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应定位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发展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做一个真正有利于社会的大学生。 关键词:建环的认识大学认识创新人才 一、对建环专业的认识 1.什么是建环专业 1952年,同济大学招收了第一届建筑设备专科,学制两年,是暖通专业的雏形。1953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在我国首批设立暖通专业,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并且同济大学在50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1998年教育部将原来土建类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和“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专业合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2年,在教育部最新的目录中,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部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环专业在文革前仅有八所院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工学院(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由太原理工大学继承)、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及湖南大学,暖通界俗称“老八校”。健康、能源、环境已成为现在倍受人类关注的三大主题,建环专业与这三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本专业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应用前景,目前建环专业是整个建筑工程专业里就业率最高的专业。 2.建环专业做什么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涉及本专业领域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参与系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能力。首先,建筑环境的系统包括建筑的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具体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设计工作,即建筑设计单位从事供暖、通风、制冷及空调设计;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建筑等方面设计;也可在制冷空调设备工程公司和设备制造企业从事建筑设备的设计和研发工作,还可以在市政部门等从事燃气供应设计。从事概、预算等造价工作。从事施工管理及组织工作。从事工程监理工作。从事监理工作。从事建筑设备、制冷、空调设备等产品销售或售后服务等工作。从事建筑能源环境模拟、评估和咨询的相关工作。同时该专业可以报考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低温制冷、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城市环境与生态工程、建筑管理、热能与动力等学科的研究生。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建环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参观了我们学校的锅炉房、换热站、别的地方的空调制冷机房以及关于建筑节能环保的建筑。这其中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供热系统,我们参观了两个校区的锅炉房(8月28日、9月6日),二是空调系统,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教学楼、郑州市植物园、金杯冷库、校办公楼和郑航专家楼小区(8月29日、8月31日、9月3日、9 月4日、9月5日),三是关于建筑节能环保的,我们参观了中原首家节 能环保的建筑——“双零楼”(8月30日)。 一、供热系统 1、实习工程的概况 关于供热系统,我们两个校区的锅炉房和换热站,新校区的比较整洁、干净,而且管理方便,相对于老校区的比较先进。 2、实习的主要内容 在参观锅炉房和换热站的时候,我看到有很多设备,比如有全自动燃油/气蒸汽锅炉、分汽缸、浮动盘管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机组、循环泵和隔膜气压罐等等。通过老师讲解以及查资料,我了解到换热站功能是把热电站或锅炉房产生的高温蒸汽或高温热水转换成低温热水,再供给用户供暖热水和生活热水。 下面是换热站的工艺流程: 在学校的换热站内,我见到还有不同的换热设备,有板式热交换机组、浮动盘管式热交换机器、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由冲压成形的凹凸不锈钢板组成。两相临板片之间的凹凸纹路成180度相对组合,因此板式热交换器两板片之间的凹凸脊线形成了交错的接触点,将接触点以真空焊接方式结合后,就形成了板式热交换器的耐高压交错流通结构,这些交错的流通结构使得板式热交换器内的冷热流体产生强烈紊流而达到高换热效果。 板式热交换器的示意图如图:

(完整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题目: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班级: 2013年 9 月 12 日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一、建环概述 (1) 二、锅炉发展历史 (4) 三、锅炉应用场合 (5) 四、锅炉技术进展 (6) 五、锅炉面临问题 (9) 结束语 (9)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摘要: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2012年由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部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合并组成的,主要是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设计,通过采用一系列建筑设备为建筑营造一个最佳的室内环境,同时对建筑设备的运行调节进行自动控制,节能控制。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生存环境锅炉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从野地到山洞,到茅草屋,到泥砌房屋,到砖瓦房,再到现今的钢筋混凝土所筑成的高楼大厦,我们的生活环境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的功能已不仅仅局限于遮风挡雨,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能够越来越舒适,温度适宜,空气清新,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建筑日新月异,出现了大量的新式建筑体系,对内部的设备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能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方向的工作人员正是从事此方面工作,为我们的居住环境的舒适不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文: 一、建环专业概述 <一>该专业在全国“211”高校中分布情况,及全国排名(以最近年份为准)。 1)开设该专业的211高校有: 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长安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读书笔记2000字大学篇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读书笔记2000字大学篇 绿色建筑具有与自然友好、节能高效的特点,与场地、气候、自然能源与资源等要素紧密整合,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可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多功能能源系统是一种与环境保护相容协调的总能系统,体现了多能源综合与多功能输出一体化整合的理念,是能源动力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和前沿,也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经济高效、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形式.基于绿色建筑和多功能能源系统,基于仿生学理念,本文提出了绿色建筑多功能能源系统,遵循“开源节流,科学用能”的原则,对建筑系统内、外各种能源构件的性能,能的品位及其不同子系统对能的利用效果的影响方式与关联规律进行了研究. 绿色建筑多功能能源系统集成以建筑结合能源、能的综合梯级利用为主线,全面考虑建筑用能系统的低品位、多工况特点.本文提出了建筑能源与空间节能的概念;通过对建筑能源的适用性分析及系统集成设计,可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供能系统中的作用,既降低建筑本体能耗,又减少了其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通过分析建筑围护结构的多功能属性、空间的多元需求及多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同时辅以多源热泵及蓄能系统,提出了基于建筑能源的多功能能源系统,其可解决建筑所需的大部分能量需求,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的建筑供用能系统形式.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还提出了可综合利用太阳能、空气源和太空低温源,具有电热冷多能量输出属性的光伏辐射板,与单纯发电的光伏板相比,发电效率可提高3~16%,且集热效率达到45%,制冷能力为30~80W/m2.作为建筑围护结构,光伏辐射板还可起到有源保温等作用.这种多功能属性使得建筑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优化能源系统.此外,提出了基于光伏辐射板耦合低温差辐射末端、多源热泵、蓄能技术等构成的多功能能源系统,并分析了其集成设计及运行模式.

哈工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结课小结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结课论文 学号:姓名: 一、专业的前身今世(姚杨老师) 识人先识名,对于专业也是这样。我们学习的专业名字经历了几次改变,一开始叫做“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70年代后期专业名称为“供热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80年代改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1998年调整成“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13年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沿用至今。从专业的更名,可以看出专业内容的变化和社会大趋势的变化,建环专业从仅仅关注供暖通风逐渐扩展为营造特定的室内环境和能源的合理利用,这反映了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提高,也反映了建筑耗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上课时,姚杨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哈工大在本专业辉煌的过去和崇高的地位,本专业第一代专业教师就是由工大培养,工大目前也是学科评估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这种种成就让我们尤为自豪。 二、供热技术(赵华老师) 在社会生活中,我觉得供热技术是本专业最为基础和最为普及的技术,专业诞生伊始,就是为了更好地给我国冬季严寒地区供热,随着之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本专业才扩展出其他内容。 集中供热技术包括热源、热网和用户三部分。热源主要是热电站和锅炉房,传统燃料是化石能源,也有新型的例如地热和核能供热,我认为随着温室效应逐步加剧,化石能源愈来愈稀缺,新型燃料将是我们专业的一大发展方向。此外,虽然我国研究人员,包括工大优秀的研究者,已经研发出能源利用率高,节约能源的新型供热系统,但就我国普遍应用的供热系统来看,热效率仍然是偏低的。在一些非集中供暖地区,区域供暖的热效率也是比较低的。所以在这一方面仍有很大优化空间。 此外,我对供热技术有一个可能的政策调整很感兴趣,那就是有可能在一些非严寒地区实行集中供暖,例如上海地区。从实际体验来说,在没有集中供暖的条件下,这些地区的冬天比严寒地区更加让人不舒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舒适性的要求将得到更多的满足。 三、绿色建筑技术(谭羽非) “绿色建筑”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可持续建筑”,表示一个建筑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负面影响。绿色建筑的定义可以简称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加上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绿色建筑往往被人误解,甚至成为商家宣传的噱头。人们往往认为绿化好,环境优雅怡人的建筑就是绿色建筑。实际上,绿色建筑不仅在建筑主体和用能系统的设计上要求做到节能,在用能系统的运行维护上也要求做到节能,远不是被一些人所误解的多种绿色植物那么简单。无论是绿色建筑主体的节能效果评估,还是用能系统的设计运行,都与我们专业有直接的联系,暖通工程师在绿色建筑领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四、热泵空调技术(姜益强老师) 热泵技术并不是完全的新兴事物,事实上,它运用已久,在我国北方农村常见的地窖就是典型的热泵技术。只是在近代科学中,热泵技术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我们工大在热泵技术的研究也处于领先地位。热泵技术的

我对建环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认识

我对建环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地认识 长久以来,人们都渴望有温暖舒适地环境供居住和工作.在远古时代,人类地祖先借山洞栖息,躲避风雨严寒.随着时代地前进,科学技术地发展,人们开始有能力建造房屋,为自己寻找更安全可靠地庇护之所.但是仅有一个处所仍是不够地,人们还希望自己地家冬暖夏凉,方便地用到水、电等生活设施.目前,在我们居住地城市,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享受到良好地水电暖服务.这些设备和条件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使我们能在一个舒适地环境中度过愉快地时光.而这方面地工作正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员所从事地.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地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地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等方面工作地专业人员和技术人才.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扩大,现代建筑日新月异,已不再是过去地平房或低楼层、格局死板地建筑,出现了大量新型建筑体系,对内部地设备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能适应现代建筑发展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我国,目前有一些新型建筑内部地环境与设备尚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许多方面仍然处在探索和尝试地阶段.如某些高层写字楼和外观华丽地建筑物内部,明显地存在通风不好导致地空气质量下降,或者夏季制冷、冬天供暖不到位等问题.这都需要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地技术人员与建筑设计师进行良好配合,以对建筑结构和用户需求有完整地认识和了解,做出切实可行地设计.可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地专业人员有很大地施展空间.一般来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学习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地基本理论,学习供热通风空调系统地设计原理与方法和施工安装与运行管理方面地基本知识,以掌握各种系统地设计及相关设备地选择,具有施工安装及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地初步能力.因此,本专业适合于有较好地数学和物理基础地同学来学习,如果对流体力学和热学兴趣浓厚,将对本专业地学习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专业教育发展状况.专业创始于1952年,首批开办地学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北工学院,1955年,哈工大首届研究生毕业后分赴各地,又在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湖南大学成立了暖通专业,与前四校一起,通常称之为“老八校”.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1977年58多所,2007年148所,现在200多所.1998年按国家教委专业目录修订要求,本科专业地“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与“城市燃气工程”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适当增加部分室内给排水和电气工程地内容.扩大了原有专业范围,逐渐形成具有专业范围更宽、就业面更广地新本科专业.建筑环境:建筑物内地各种人工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等.建筑设备:建筑物内各种公共设施: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备、建筑给排水设备(给水、排水、热水供应、消防等)、建筑电气设备(照明、家用电器、通讯等)、燃气供应设备等.通过本专业人员对建筑物室内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燃气系统地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创造一种适合人们生活或生产需要地人工环境.早期该专业清华大学为暖通空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系,后调整到热能系,同济大学原名为供热供燃气及通风专业,是因为学习前苏联教育体制开办最早地一个专业,也是热能工程系中成立最早地支柱专业.在初期有一些影响地院校还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建大、西安建大和太原工大(俗称老八校)等.当时有一大批优秀地该领域人才,如清华大学王补宣教授,傀维斗教授、同济大学地巢庆临教

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认识

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认识 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工程是对建筑环境和能源的控制和利用进行研究 的学科。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它涉及到建筑的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等方面,对于建筑界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从 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认识。 一、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是指建筑物内外的气氛、气流、照明、声学、温度、湿度、 洁净度、辐射等因素。在建筑环境设计中,需要满足人们对舒适性和 健康性的需求,同时也要保证建筑物的节能和环保。因此,建筑环境 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和复杂性强的工作。 建筑环境的设计需要从多个方向考虑。例如,要从建筑的朝向、采光、遮阳等角度来设计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要从建筑用途、人流量、内部 布局等角度来确定空调、通风、采暖等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还要考虑 情境、色彩、材料、家具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使得 建筑环境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能源应用工程 能源应用工程是指对能源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利用的一门学科。在能 源应用工程的研究中,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能源、其特点和重要性, 以及如何选择、利用和管理这些能源,从而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 在建筑领域中,能源应用工程是十分重要的。在建筑环节的使用中, 有多种能量形式被广泛使用,例如,电力、燃气、蒸汽等,而在能源

应用工程中,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如何通过这些能源进行高效使用,并设计出更有效的能源供应系统。 能源应用工程的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例如,需要在能源生产、传输、储存、使用等环节上进行全面优化,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需要研究节能技术和新型能源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还需要了解不同能源种类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三、总结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是建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需要跨越多个学科,综合各种知识和经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进步,将使得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使用更加高效和环保,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生在实习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绿色建筑的实践与探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生在实习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绿色建筑的实践与探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生在实习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绿色建筑的实践与探索 引言: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的建筑理念,在现代社会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在 实习中有幸深入了解和参与了绿色建筑的实践与探索。本篇文章将总 结和分享我们在实习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和借鉴。 一、绿色建筑意识的培养 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在于减少建筑的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在 实习中,我们首先意识到提高绿色建筑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参观和调 研绿色建筑项目,我们了解到使用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布局和设计、节水和节能等措施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关键要素。同时,我们也意识到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需要与相关专业人士密切合作,形成多学科的 合作团队,以共同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二、绿色材料的应用与探索 在实习中,我们还探索了绿色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绿色材料是指 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材料,比如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低污染的材料等。我们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绿色材料

开始应用于建筑中,比如节能玻璃、绿色涂料和可降解材料等。通过使用这些材料,不仅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三、节能与减排的实践经验 节能与减排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实习中,我们深入参与了节能与减排的实践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增加保温措施和减少能源浪费等方式,我们成功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我们实习的一座学校的绿色建筑项目中,通过改善建筑外墙保温层和安装太阳能供暖系统等措施,成功将能源消耗降低了20%以上,为学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绿色建筑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不仅仅关乎环境保护,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在实习中,我们发现绿色建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节约资源,绿色建筑在长期运营中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并为居民提供更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绿色建筑还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因此,我们认为绿色建筑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结语: 通过实习,我们大学生深入了解和参与了绿色建筑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我们坚信,绿色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理念,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大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习报告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 本次实习是我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的一 次实践活动。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 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升实际操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 实习地点为某建筑工程公司,实习时间为2021年7月1日至2021 年8月30日,共计两个月。 三、实习内容和收获 1.了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实际应用情况 在实习期间,我有幸能够参与到一个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项 目中。通过与项目组的工程师们密切合作,我深入了解了建筑环境与 能源应用工程的实际应用情况。我学习到了一些关于能源节约、环保 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也了解了在实际项目中所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2.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过程 作为一名实习生,我虽然没有实际的设计和施工经验,但是我有机 会参与到项目的一些讨论和会议中。我在这些讨论和会议中能够倾听 和学习到一些专业知识,了解到不同层面的需求和要求。同时,我还 有机会亲自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与其他工程师们一起完成了一些任务,例如对建筑材料进行测试、编制工程报告等。

3.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是很常见的。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会了如 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遇到问题时,我会积极主动地与同事们讨论和 交流,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这个过程让我学会了如何理性思考和合理 决策,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其他实习生和工程师们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些任务。通过这次合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队成 员之间能够互相协作,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因此,我认为团队合 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在实习中获得的一项宝贵的收获。 四、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 能力。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明确了自己未来 学习和发展的方向。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建 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做出更大的贡献。感谢这次实习机会,让我更 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个专业,并为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学到了实践操作的技能,提升了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

实习总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习心得与体会

实习总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习 心得与体会 实习总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习心得与体会 第一段: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有幸参与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 实习项目。通过实习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了该专业的重要性与挑战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实习中所获得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 首先,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建筑环境模拟与能源利用分析的 项目。通过这一项目,我了解到了在建筑设计与能源应用中的许多关 键因素。我学会了使用不同的软件工具,例如热力仿真软件和能源评 估工具,以评估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在与导师和其他团队成 员的合作中,我提高了自己的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际 操作经验对于我今后在专业领域发展中将会非常有价值。 第三段: 其次,在实习中,我还了解到了可持续建筑设计的重要性。随着环 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融入 建筑设计变得至关重要。我学习了不同的可持续建筑设计方法和技术,例如使用绿色材料和能源回收系统。通过参与实践项目,我亲身感受 到了这些设计原则对于建筑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的积极影响。此外, 我还了解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气候变

化问题和能源危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对这一专业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第四段: 最后,通过实习,我还认识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除了对建筑设计、能源利用和环境评估的了解外,还需要具备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解决复杂的建筑环境和能源问题时,我们需要能够独立思考和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能够与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这样的实习经验不仅加深了我的专业知识,也锻炼了我的综合能力。 总结: 通过实习,我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未来在该领域的工作充满了信心。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将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师。这次实习经历不仅开拓了我的眼界,也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机会。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并为创造更可持续的建筑环境和能源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筑冷热源实验感想

建筑冷热源实验感想 《建筑冷热源》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一,其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冷热源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合理应用冷热源技术和设备的能力[1]。随着我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 突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被普遍认同,建筑冷热源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之也带来了建筑冷热源课程的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因此,该门课程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冷热源工程设计和管理的基本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现状 笔者于2011年和2012年连续2年担任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 学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各方面: 1.《建筑冷热源》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有大量设备构造和机械部件 的讲述;二是书中插图较多,而且多为结构图[2],学生普遍反映有 些构造图结构复杂,难以理解其实际运行过程。 2.《建筑冷热源》教材中讲述了大量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因 为学生对实际工程缺乏感性认识,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些内容的具体概念,导致学生觉得学习枯燥,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底下。 3.近年来,由于建筑节能设计理念的兴起,建筑冷热源相关技术 得到迅速发展,不少新能源、新理念被运用到冷热源系统设计中。从课后反应看,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较难理解,更谈不上对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的思考和创新。 通过2个学年下来,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平均考试不及格率为 19.6%。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实践参观教学。在学生学习《建筑冷热源》这门课程之前,利 用市区内已建成典型建筑工程的冷热源系统以及市区内的几个热电厂,使学生对建筑冷热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初步了解冷热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笔者11年和12年上课多实行课堂讲解, 由于学生的识图能力有限,而且之前的实践参观教学中也因冷热源系统的庞大,无法全面深入的接触整个系统,因此总的来说对冷热源系统的认识还是比较抽象。因此,笔者在13年的教学中,改变了传统 的教学方法,实行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各教学方式的最大优势,力图提供更大信息量,更形象生动,互动效果更好的教学平台[3]。在课件中,收集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和动画,真实反映设备形 状和整个工作流程,使学生对相关构造一目了然,不仅缩短了教学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距离,节省了授课时间,还使学生积极性得到提高,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3.案例教学。《建筑冷热源》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 主要专业课程之一,需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为此,在教学中不再片面强调理论的完整,繁杂公式的推倒,注重公式的应用,参数

建环认识实习自我总结范文7篇

建环认识实习自我总结范文7篇 第1篇示例: 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实习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建筑环境的重要性,并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实习期间,我在公司的指导下,参与了多个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下面是我在这次实习中的自我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建筑环境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在一次次的实地考察和项目实践中,我发现一个好的建筑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工作效率。而一个糟糕的建筑环境则会带来许多不便和困扰。这种认识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学的知识,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在这个领域深耕下去的决心。 实习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项目实践中,我了解了建筑设计的流程和规范,掌握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和经验。这些都是课堂上无法学到的,而且这些知识和经验将成为我未来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 通过实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和学习的方向。比如在实际项目中,我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和思维定式,这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我决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技能的提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中,我还领悟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建筑环 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 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项目实践中,我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团 队协作精神,和同事们紧密配合,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通过这次实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团队 合作的价值。 通过实习,我也感受到了专业知识的渺小。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工程是一个立足于实践的专业,理论知识只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真 正的挑战和成就感来自于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和 工作中,更加注重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争取在实践 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提升。 这段时间的实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实习,我更加深刻 地认识到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我要在这 个领域深耕下去的决心。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和学习的方向, 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也 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感谢公司的指导和帮助,让我在这段 时间里得到了许多成长和进步。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勇往直前,为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工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2篇示例:

哈工大继续教育建设工程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建设工程专业2014年年中级职称学员学习心得 随着现代建筑的快速发展,对节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节能,还要满足实用和保证质量,建筑节能的控制贯穿于建筑建造的全过程。只有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和提高效能的对策,才能形成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本文就建筑节能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建筑能耗,即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用于供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用电器、烹饪、给排水和热水供应等的能耗。本世纪以来,人类在能源消耗上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的增长,能源问题已倍受各国重视,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问题之一。我国经济正处正调整发展期,能源需求也正快速增长,城乡建设与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建筑领域中的建筑业和住宅产业是能源消耗大户,我国建筑节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如何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资源,已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一、建筑节能面临的问题 随着建筑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全球能源形势日趋严峻,据一些国际研究机构分析,世界一次性能源仅够人类使用30年,能源危机始终困扰着各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能源匮乏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中国煤炭消耗总量的40%,石油消耗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这些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源的50%左右。我国建筑单位面积耗能是发达国家的2倍~3倍。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开展资源节约工作的精神,要深入贯彻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进一步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对新建建筑提出了节能要求,并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当前,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标准执行离不高,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困难重重,难以全国启动,离国家庙宇的建筑节能总体目标差距较大,这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从问题的普遍性分析,一是全社会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节能建筑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二是缺乏可操作的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的地

就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就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就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一. 实习背景 作为一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并提升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认识实习。该实习旨在帮助实习生熟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同时提高实习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实习目标 1. 深入了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 实践技术; 2. 学习并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3. 参与实际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项目,锻炼解决问题的 能力; 4. 加强协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 实习内容与收获 1.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论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通过参加理论培训课程了解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方法。学习了能源管理、节能建筑设计、热力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并通过案例分析来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掌握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基本理论框架,并了解了行业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趋势。 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践操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有机会亲自参与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实践操作中。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建筑环境与能源

应用工程常见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空调系统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安装维护等方面。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独立操作仪器设备,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 3. 实际项目参与 作为实习生,我还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项目中。通过参与项目,我了解了项目经理与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团队合作对项目的重要性。我学到了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并配合协作完成任务。同时,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实际项目中的问题和挑战,通过与导师和团队成员的讨论和交流,我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四. 学习与成长 在这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掌握。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操作和项目工作,我不仅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还锻炼了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此外,实习还让我认识到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在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技术和理论研究对于节能减排、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更加坚定了追求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 对未来的规划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这个专业领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更加清楚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未来,我

哈工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结课小结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结课小结 这个学期我们上了为期八周的导论课,来进一步了解自己专业的未来发现方向,让我们对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了解。 我还记得第一堂课的时候考试问我们,有多少同学的第一志愿报的是本专业, 我淡定的举手,其实说实话,我报这个专业完全是因为自主招生的专业限制,我对这个专业的了解也仅限于知道它是设计空调和暖气,我甚至不知道大三还要分方向,不知道燃气也是自己专业的涉猎内容。因此,在导论课开课之前,我也很想了解自己专业具体要学习的专业内容以及未来的发现方向。 我对专业有一个模糊的了解是在大一上学期的一次讲座,那次讲座的参加同学是我们大一新生和即将分方向的大三学姐,在那次讲座里,了解到我们专业其实是隶属于土木工程下的二级学科,主要方向是室内环境的设计,同时还有小部分学习燃气方向,总的来说,我们学校两个专业方向的优势都很强,但是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总体下滑趋势也对专业有一定的影响。 为期八周的课程里我们共上了六次课,期中五次讲的暖通空调方向,最后一次 课是燃气方向。其实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课,老师首先想我们介绍了专业的整体概况以及未来四年里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专业基础课,而真正的专业课在大三开始。姚杨老师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暖通方向和燃气方向的很多优秀教师,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了身在哈工大里是多么荣幸。随后的几次课里老师们分别讲了供暖技术,绿色建筑技术、热泵空调技术、室内环境控制以及燃气技术。让我们对专业方向和专业历史有了更加详尽透彻的了解。 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我们专业的历史。建环专业在哈工大也拥有多年教学 历史,当时的建环专业为暖通专业。1952年我国高校设立了第一批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除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外,还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北工学院。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民用建筑专业、给水排水专业为土木系三大支柱专业,上世纪50年代初诞生在哈工大土木建筑系。据迄今可查资料,这3个专业在我国高校同类专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导论论文

一、本专业研究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也愈来愈高。21世纪的工作和生活要求室内环境更舒适、更健康、更自然、更能表现工作效率和生产水平。而阻碍这种问题的要紧因素包括:建筑室内湿热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光环境和室内声环境等。于是通过采纳一系列建筑设备为建筑营造一个最佳的室内环境。是本专业研究的方向之一。 其中利用建筑设备进行气候调剂的方式称为“主动式”调剂法。而现代社会愈来愈多的依托主动式调剂方式调剂室内环境,且主动式调剂方式需要消耗能量。教材中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发达国家的建筑能源消耗已达到全社会能耗的30%以上,而我国也达到20%左右。这就使建筑室内环境与能源消耗紧密相关,而常规能源的消耗是阻碍和破坏地球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用最小的能源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最小阻碍,制造有利于人类的、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成为本专业的大体目标。 二、专业进展历史与现状 专业老是伴随着学科的进展而进展的。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经济掉队,集中供暖和空调系统极少。直到1901年我国才显现第一套集中采暖系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有打算的经济建设,为了知足国家经济建设对各级建设人材的大量需求,国家对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暖通空调等高等专业也应运而生。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开办暖通专业,那时正式专业名为“供热,供煤气及通风”。1953年第一名应聘的前苏联暖通专家BX.德拉兹多夫来华,他和他的中国研究生在哈工大组成了第一个暖通教研室。1956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有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类归并组建了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61—1965年供热供燃气和采暖通风分为两个专业,1996年又归并在一路。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制定的招生目录中的新组建专业,由原先的供热供燃气通

就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1概述 1.1 引言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认知实习是我们大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技能性、应用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认识实习可以使我们对本专业从事的领域和业务,本专业的工程情况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使同学们明确自己的专业范围,了解专业一些简单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调试等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1.2 理论知识概述 时间:9月12日认识实习出发前 地点:南理工能动院院办北402室 实习第一天的开始,王芳老师大致讲解了一下空调制冷制热的循环体系流程框图,如下: 图 1 1.2.1 制冷原理简述 制冷时:循环介质带走的热量Q 0=机组做工Q 1 +部分房间热量Q 2 各种形式的机组内压缩机对介质(即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室内空气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循环水路将冷媒中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使用一些方法将热量转移到室外(土壤、湖水等介质中)。 1.2.1制热原理简述 制热时:从外界提取的热量Q 1+压缩机做工Q 2 =供应至房间的热量Q 各种形式的机组内压缩机对冷媒做功,通过四通阀使冷媒流通方向转向。由室外的各种换热系统或者产热系统,将机组系统内的冷媒蒸发热量传递给冷媒。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空气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从而将热量传递到室内。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实习报告 实习类别:专业生产实习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习时间: 成绩评定: 、 填写日期:2015 年11 月20 日

建环专业实习报告 建环1122 潘明威 一、实习时间:2015年10月13日--------2015年10月30日 二、实习地点: 1.广州CEST公司顶楼 2.江森自控(清远)有限公司 3.广州恒星冷冻机械有限公司 三、实习目的: 1.巩固学习的理论,将书本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增强实际运用能力,为将来的工程实 际奠定坚实的基础。 2.通过车间的认知实习,了解空调设备的生产过程与工作原理,把实际与理论联系起来, 培养工程运用能力。 3.进一步认识本专业的市场地位与发展前途。 4.使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在工业中所处的门类、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强化 工程意识,培养事业心、责任心和务实精神。 5.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印证和巩固已学过的专业基础课与部分 专业课,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6.培养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7.通过生产现场对制冷空调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开阔学生的专 业视野,拓宽专业知识面,丰富工程实践知识,了解专业的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和现状。 8.了解社会,接近工人群众,克服学生中轻视实践、轻视劳动群众的思想,树立实践观点、 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集体主义观点。 四、实习内容: 10月13日上午:广州CEST公司顶楼空调机组; 10月14日:江森自控(清远)有限公司; 10月15日~27日:广州恒星冷冻机械有限公司。 五、实习过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_实习报告

九月二日,地点:城建学院综合楼401 内容:生产实习发动大会 会上曹兴老师给我们讲了此次生产实习的意义和注意点。这次生产实习要求我们在生产现场以工人、技术员、管理员等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一种新的的教学形式。现在国家培育人才的第一要求就是“上手快〞,通过生产实现过程,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在实习中总结经验,学以致用,以便更好的应用于以后的工作中。为了在实习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以后便于进行系统的回忆,我们在实习过程中还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包括图片记录和文字记录。另外,由于实习地点大多在施工现场,而施工现场又比较杂乱,因此老师要求我们做好自身平安的保护工作。 从大一到现在,学习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已经三年了,通过三年的学习,对这个专业的了解也逐步加深。随着了解的加深,同学们也产生了进一步具体观察设备及专业应用现场的愿望。大四开学初,老师带我们进行了本专业的生产实习。 实习方式:生产实习期间,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着下,通过参观在建或已建成的典型建筑物,施工现场和施工企业等地点,采取集中实习方式,指导老师,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讲解和答疑。 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方案中必不可少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生产实习对本专业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专业设备从外观上有所了解,使同学们明确自己的专业范围,了解专业一些简单的设计、施工、维

护管理、调试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专业方面的知识,使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以至今后的就业对本专业的范围有所明确,通过现场管理体系和与工人,技术人员的接触,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的专业;同时要求学生在现场认真的参观学习,在参观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在今后的专业根底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中带着这些问题学习,使学习的目的和目标更加具有明确性。 实习纪律要求: 〔1〕实习师生必须树立平安第一的思想,进入现场参观前必须了解有关的平安知识; 〔2〕严格遵守学校和学院的有关实习纪律,遵守企业或工地的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实习期间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勤;不准单独外出。原那么上不允许请假,如有特殊情况确需请假的要经主管院长批准; 〔4〕对严重违反实习纪律者,指导教师有权终止其实习,并由学院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纪律处分。 2、实习过程要求 〔1〕一切行动听从指导教师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指挥; 〔2〕认真记录和收集有关技术资料; 〔3〕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勤学好问; 〔4〕未经允许不准擅自乱动各类机械设备,不准在工地、车间内乱跑和嬉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