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资料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资料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资料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资料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预防医学的发展史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

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预防医学的特点包括: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患者,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研究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

该学科应用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延长人类寿命之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该专业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性。

预防医学的历史

(一)古代的公共卫生

医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构成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预防医学也是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诞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有记载的资料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就有了较高的防腐杀菌技术;古罗马时代很早就注重公共卫生对策,禁止在城内火葬和土葬。古代人从健康角度出发,在城市建设中安装上下水道环境卫生设备,这在古代印度、埃及、希腊、罗马文化中都有记载。我国在公元前17世纪就出现了水源防护、墓葬、传染病隔离等简单的卫生措施。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度文化中对结核、天花等传染病症状有详细的描述,并明确了疟疾是由蚊子叮咬、鼠疫由老鼠传播所致。

人类科学地认识疾病原因起源于古希腊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提出了疾病的原因,特别包括了气候和物理环境在内的自然因素,这使当时古希腊的医学开始运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判断疾病的发生。古代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古罗马医师Galennus.古罗马以后,欧洲进人了黑暗的统治时代,医学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卫生状况恶化,卫生设施低劣,全欧洲出现了非卫生状态。公元7世纪左右,伊斯兰教在非洲、远东、巴尔干传教,去圣地迈加的巡礼团发现路上的村镇到处霍乱流行。以后,十字军远征,霍乱、腺鼠疫、麻风病蔓延欧洲各国。传染病中腺鼠疫的流行最严重,特别是欧洲-远东-中国之间贸易使其蔓延更加迅速、面积更大。这一时期,由于传染病流行带给人类的灾难,医院、大学、公共卫生制度等相继在欧洲建立起来,加上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显微镜、望远镜、温度计、气压计等知识技能的创始和发明,对观察发病因素和机体变化有了新的认

识,医学进人了黎明和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的预防医学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例如:意大利的Ramazzini著书《劳工者疾病》、英国的Graunt著书《关于死亡表的自然及政治观察》、英国的Petty提议在伦教设置1000张床位的传染病医院,并计算所需医护人员数。这些都为以后的卫生学、人口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管理学等近代预防医学各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工业革命时代

18世纪后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工业经济的兴起,使工业集中,人口都市化。环境破坏、工人的贫困和城市居民公共卫生状况恶化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工业革命是以牺牲工人的自由和健康为代价的,由于工人生活贫困,营养不良,居住环境卫生条件恶劣,霍乱、结核等传染病流入城市,使居民死亡率迅速增加。1842年在英国工人的孩子中有一半不满5岁即死亡,伦敦工人、商人和贵族的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22、33、44岁。为改变这种状况,1848年,英国设立了全国卫生局,并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卫生立法《公共卫生法》,立法规定,城市必须设立上下水道,采用专家参与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从1858-1871年,英国实行全国卫生状态年报,其中包含霍乱、痢疾、结核、职业性肺疾患的发病状况、居民的饮食、住房及医院卫生状况。英国公共卫生理论和实践影响了整个欧洲和美国。

1851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世界卫生大会,有12国出席,当时疾病分类尚不明确。19世纪后半叶,霍乱、结核菌等许多危害人类的传染病的病原体陆续被发现,一个时期内,公共卫生以应用微生物学为实践,卫生学则以研究病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7套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7)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 考试日期:200 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登分人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B) 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C. 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E.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2. 目前,流行病学可以概括为:(C) A. 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C.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D.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E.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3.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D) A. 病人 B. 非病人 C. 病原携带者 D. 人群

E. 个体 4.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E) A. 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 B. 疾病的病因 C. 疾病的防治措施 D. 流行病研究方法 E. 以上均是 5. 综合地进行疾病“三间分布”描述的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B A. 出生队列研究 B. 横断面研究 C. 移民流行病学 D. 血清流行病学 E. 遗传流行病学 6. 为了探讨某一疾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用下列哪种方法最合适C A. 遗传流行病学 B. 血清流行病学 C. 移民流行病学 D. 描述流行病学 E. 理论流行病学 7. 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C A. 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 B. 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 C. 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 D. 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 E. 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 8.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2005年和200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2005年相比D A. 200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 B. 200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C. 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 D. 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 E. 以上均不对 9. 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A

当代运动训练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向体育运动领域不断渗 透,竞技体育出现日益现代化的趋势。现代体育的燃起时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杜会生活的需硬,体育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 l、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 1.I基本特点.(l)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5) 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6) 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1.2根据未来社会的特征,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 (l)国际化一一现代体育已经成为现代国际社会的普遍现象,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下,竞技体育的国际规模日益扩大,在竞技体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趋向: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实力发展不平衡。奥运会向职业运动员敞开大门。体育的国际化还在于国际体育学术交流日益加强,国际体育学术活动日趋频繁:一鞋主要学科.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休育哲学体育史学休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体育情报学和比较体育学等均有国家组织;<2)社会化—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当代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在田径运动训练的体现。 2、重新划分训练周期 众所周如,中国田径过去大部分都是学习和沿袭了前苏联的训练体系,全年分三个大周期,即准备期、比赛期和调整期,现在这个模式已经被打破,全年都可以安排比赛,高水平运动员全年比赛可达几十次。 3、训练负荷的变化 3.1长期大量的低强度的训练容易造成疲劳。长期大量的低强度的训练容易造成疲劳,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疲劳,而神经系统和机体的疲劳会造成整个训练质量的下降,使运动员在很多时候处在失控的状态下进行机械、被动的训练,而不是主动的、能够发挥和调动自己最大能力的训练,阻碍训练向更高层次发展。 3.2低强度的训练不会对专项形成有效地刺撇。低强度的训练不符合不是的需更。因为在比赛中一动一动神经系统是兴奋度应该是最高的,肌肉系统的紧张度和内分泌的浓度也应该是最高的。如果平时训练都是低强度,没有足够的刺激,没有平时的锻炼和积累,运动员到了比赛中不可能突然一下子达到高的兴奋性和紧张度,因此,低负荷、低强度的训练,不会提高项目所需求的专项机能和专项能力,当然也不会负荷和满足你说的需求。 4、强化专项训练 现代训练疗法最讲究的就是效应,所有的训练都要以专项为中心,这也是当今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一个趋势。这并不是说每天都要练技术才是专项,而是应该着眼于练习手段的目的是不是和专项有关系,是否对促进专项成绩有帮助等等。另外,同样非常重要需要着重考虑的一点就是,所有的训练都结台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来考虑。 5、重视恢复训练 5.1准备活动与恢复.现在的准备活动与过去比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过去式相置训练汁划、慢跑、拉韧带,而且经常是一边聊天一边拉.再接着是专门练习。我们现在先是做1-2圈慢跑,接着就是快跑或者叫大步跑,这个做法的依据是什么呢?当一个人兴奋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所做的事情有兴趣,才会全力以赴地完成这个事情,这一点仅靠慢跑是绝对无法达到的,大步跑后,运动员的神经系统会马上动员起来,达到兴奋性提高的程度后,再接下来进行拉肌肉等其它内容。为什么要把准备活动放到恢复这一块呢?以前那种准备活动,运动员一般都是慢慢地进入状态,往往到了兴奋性最高点才跑出好成绩,而此时训练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考研就业前景解析

专业介绍 公共卫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对公共卫生的认识随着时间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家政治经济和人们意识形态的改变而改变。不同时代对公共卫生内涵和外延界定不同,不同群体对于公共卫生的理解也不一样,即使是学术界,对于公共卫生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八十多年来,关于公共卫生的定义很多,每一个定义对于我们认识公共卫生是什么、做什么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公共卫生这一社会事业的重要性和独特性。2003年国务院吴仪副总理针对SARS危机后中国各界对公共卫生认识不清的局面,明确地提出:“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影响不可低估。 就业前景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就业领域关联的主要行业可分为三类,发展各不相同。一类临床医疗和卫生防疫部门发展缓慢,且缺乏活力,但随着医疗制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社区医疗的逐步普及,状况将有所改善。从事医疗和防疫工作短期内不会有明显转机。但从长远看将会是不错的选择。因此,此类并非毕业生就业。二类即从事研究工作。此类中要求人才学历层次较高,且从事环境卫生等边缘科学研究或爱滋病预防研究要比从事地方病、流行病研究更有发展前途,且此类出国深造机会极大。三类即从事海关检疫等社会性强的职业,由于其受政治、经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前景难以预测,但可能会是当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之一。

就当前情况来看,高级人才处于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需求略有提高的局面。毕业后从事与健康有关的一切工作,一部分人可能选择出国留学,另外还可以成为: 医师——治病救人的职业; 研究人员——参与卫生政策的制订与实施; 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公务员——在国家或地方卫生执法和管理部门作为具体执行和实施国家卫生政策和法规的招待者和管理者。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毕业薪酬不会很高,发展空间也相对较小,很多级别的疾控中心去不了。研究生毕业以后能够选择的空间大一些,毕竟整个医学系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医院和药企尤其欢迎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的研究生,可在临床科室就职。

中医护理的发展历史简介

中医护理的发展历史简介 中医护理同中医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类,有了疾病,就有了医和护,医护是同源的。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史可分七个时期。 萌芽时期约距17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活和生存,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积累了不少护理知识。如从西安半坡村发掘的带有门户通道房屋的遗址,说明上古人已懂得筑房可避狂风暴雨和野兽的袭击。用兽皮和树皮作衣可避寒防邪等护理。氏族公社后,随着部落间斗争,当受伤后采用泥土、树叶、草茎等涂裹伤口的外用护理法。定居下来后,通过对动、植物的长期观察和尝试,认识到更多的动、植物和药物,并用于病人,《史记》中记载有神农氏尝百草的例证。 护理学基本形成时期夏、商、周至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护理学也得到相应发展。如河南安阳殷王墓中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记载的“沐”字,很像人在盆中用水洗澡,说明当时人们已有定期沐浴的卫生习惯。周代,人们已懂得凿井和饮食护理。如《左传》记载:“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和“土薄水浅……其恶易觏”的论述,说明当时已知水土等居住条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开始进行灭鼠、除虫、改善环境卫生等防病调护等活动。 春秋时期,人们已了解四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如《周礼》记载四季发病:“春时有病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咳上气”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影响人体的健康,气候失常导致疾病的流行。它提示人们要做好气象、起居等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从《周记?天官》中有:“凡民之疾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医师。”说明当时已开始分科治疗和护理,并已建立了治疗、书写死亡报告等医疗文件的记录制度。这一时期护理学基本形成的另一标志,是护理和治疗病人不再求助于巫术占卜,而是通过客观检查和观察来判断疾病的吉凶。如《周记》记载以五音(角、徵、宫、商、羽五个音阶)、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色(青、紫、蓝、白、黑)来判断疾病的吉凶。这是运用中医五音、五声和五色配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学说,通过声音和面色观察来推测五脏病变和吉凶。同时随着文化的发展,针药知识也得到发展,从而扩大了给药的途径和方法。 理论体系确立时期战国时期,七国争雄,新兴封建制度建立,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我国最早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学成就和护理经验,运用当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中有关护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但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正护原则,和“热因热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第8套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8)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 考试日期:200 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登分人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 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D A. 临床试验 B. 干预试验 C. 人群现场试验 D. 病例对照研究 E. 防制实验研究 2.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A A. 描述性研究 B. 分析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3.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 A. 疾病、伤害、健康 B. 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 C. 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 D. 死亡、患病、伤残 E. 以上均不对

4. 流行病学的最重要研究方法是E A. 实验室方法 B. 临床诊断方法 C. 统计学方法 D. 实验法 E. 观察法 5. 疾病年龄分布中的出生队列分析方法是E A. 不需要随访 B. 观察--时间断面的死亡率 C. 将同一时期同一年龄的人划为一组 D. 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E. 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的变化 6. 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C A. 1天 B. 1个星期 C. 1个月 D. 6个月 E. 1年 7. 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特征不包括C A. 短期波动 B. 季节性 C. 间断性 D. 周期性 E. 长期变异 8. 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出当地的B A. 高血压发病率 B. 高血压患病率 C. 高血压罹患率 D. 高血压死亡率 E. 高血压续发率 9. “流行”是指E A. 发病率超过5%的状况 B. 发病率超过10%的状况 C. 在较大范围都发生了新病例 D. 某病的发病率明显地超过邻近地区的发病波动范围 E.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例年发病率水平

跑步机发展史

跑步机发展史 跑步机是家庭及健身房常备的器材,而且是当今家庭健身器材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家庭健身器的最佳选择。 世界上第一台跑步机诞生于1875年,发明人是美国东部农村的一位机械师。这台机器其实是一台便携式农机设备,以牲畜作为动力来源。1866年,纽约州通过了美国第一部禁止虐待动物的法律,用鞭子打牲口被视为非法行为。“美国反对虐待动物组织”指责那些爬楼式的动力装置伤害了动物的膝关节,给动物造成了心理压力。于是有人发明了水平跑步机,其传送带和地面平行,动物走在上面就像平时散步一样自然。 现代意义上的跑步机从80年代流行至今,已发展到第四代产品,第一代产品机械跑步机,是用圆形滚筒组合排列而成的跑台,在两个滚筒中间加装塑胶跑带及跑板,主要运动方式是依靠跑步者脚与跑步带的摩擦力带动来运行从而达到跑步及走步的效果.第二代跑步机模拟电动跑步机,是在原有第一代的基础上增加电机传动装置和升降装置,以及一些电脑控制程序和传感器,通过传感器传输和接收马达的工作信号,用电脑控制程序达到调节跑步机速度、坡度、距离等功能,第三代跑步机数字跑步机,在原有第二代跑步机的基础上去除了传感器,以单片机的数据控制马达的工作状态,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使跑步机运动更稳定、更安全。第四代跑步机是采用的数字变频技术,采用HK变频调速器和交流马达组成跑步机的动力系统,因为交流电机结构中没有碳刷,所以终生不需要维护,所以第四代变频跑步机具有更安全、更耐用、更安静、更节能、更稳定5大优点,使跑步机运动在真正意义上超越了传统室外跑步运动. 第一代:机械跑步机 1、原理: 机械跑步机的传动系统是由一个传送带套子,里面两端两根固定轴把传送带拉紧,有一个轴和滚轴连接,一个可调式开关和一个固定架构成,主要是依靠跑步者脚与跑步带的摩擦力带动来运行的;机械跑步机费力,不方便所以也不容易坚持。 2、健康安全性 机械跑步机可以说是一种主动跑步的器械。它的动力来源是使用者通过自身臂部、膝部、踝关节及相关肌肉产生向后的推力,推动跑步机产生运动。使用这种方式在跑步机锻炼,产生的运动伤害却比在大自然中跑步产生的运动伤害要大数倍,运动医学专家称:马路上跑步,每跑一千米,每只脚就得撞击地面约1000次左右,脚踝部、膝部和臀部都受到震荡,容易导致肌肉扭伤或韧带拉伤,而在机械跑步机上跑步,人体除自身重量产生的震荡外,脚踝部、膝部和臀部,特别是肌腱,还要承担额外向后的扭力来确保跑带向后运动,这种额外的扭力就是产生运动伤害的根源。 3、功能和效果

预防医学考研试题

预防医学综合试题4 1.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 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总体应该由 D.同质个体组成 3. 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 D.总体的统计指标 4.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C.为了便于比较 5.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B.离散程度和变异程度 6.抽样误差的定义为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7.在统计学中,定性因素是指 A.定性指标 8.抽样误差是指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9.做频数表时,以组距为5,下列哪项组段划分正确 A.0一,5一,10一,…… 10.用变异系数比较变异程度适用于 C.不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大 11.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 B.偏态分布资料 12.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A.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13.正态分布是以 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14.t值的分布 C.近似正态分布 15.变异系数表示 D.相对变异 16.x±2.58s包括变量值的 E.99.0% 17.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C.正态分布 19.某数列1,—3,5,—6,3,描述这5个数的大小,用什么指标较合适 A.均方根 20.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90%的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u的范围是 C.一1.282~十1.282 21.比较1995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脑、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计图是 A.直方图 22.在以下基本抽样方法中,哪一种的抽样误差最小 B.分层抽样 23.下列哪些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最关键的措施 B.实施初级卫生保健 24.当今我国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 E.全社会的人群 25.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E.流行病学医生研究不同人群中疾病频率的差别,而临床医生研究人群中个体的疾病状况 26.在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和对照组中进行血型分布的大样本调查,血型分为O、A、B、AB型,为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血型分布的差异,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预防医学的发展史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 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预防医学的特点包括: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患者,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研究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 该学科应用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延长人类寿命之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该专业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性。 预防医学的历史 (一)古代的公共卫生 医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构成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预防医学也是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诞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有记载的资料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就有了较高的防腐杀菌技术;古罗马时代很早就注重公共卫生对策,禁止在城内火葬和土葬。古代人从健康角度出发,在城市建设中安装上下水道环境卫生设备,这在古代印度、埃及、希腊、罗马文化中都有记载。我国在公元前17世纪就出现了水源防护、墓葬、传染病隔离等简单的卫生措施。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度文化中对结核、天花等传染病症状有详细的描述,并明确了疟疾是由蚊子叮咬、鼠疫由老鼠传播所致。 人类科学地认识疾病原因起源于古希腊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提出了疾病的原因,特别包括了气候和物理环境在内的自然因素,这使当时古希腊的医学开始运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判断疾病的发生。古代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古罗马医师Galennus.古罗马以后,欧洲进人了黑暗的统治时代,医学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卫生状况恶化,卫生设施低劣,全欧洲出现了非卫生状态。公元7世纪左右,伊斯兰教在非洲、远东、巴尔干传教,去圣地迈加的巡礼团发现路上的村镇到处霍乱流行。以后,十字军远征,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发展简史——形成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发展简史——形 成 中医护理学的初步形成阶段(战国──东汉时期)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有理论作基础的,虽然我们认为护可能早于医,因为,原始人生了病,开始并没有医药,只有他的亲人照料他、看护他。后来有了医疗活动,但有关护理方面的知识均散在于各医家的著作中,没有护理专著。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基础 《皇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实为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和汇编。全书分《素问》、《灵枢》两部分。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基本学说有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治则学说等。同时也论述了中医护理学的理论知识。 《神农本草经》与用药护理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和《内经》一样,非一时一人之手笔,大约是秦汉以来

许多医药学家不断搜集,直至东汉时期,才最后加工整理成书的。全书共分三卷,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药物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 本书概括地讲述了君、臣、佐、使的药物学理论,另外还有药物的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理论,对药物的配伍、组成方剂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对临床护理观察药效和毒性反应也有指导价值。 《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 《伤寒杂病论》是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 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使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也为临床辨证施护开了先河。本书强调服药护理、饮食护理对疾病的作用,并创建一些护理技术。 华佗-医疗体育的奠基人 华佗是我国后汉时期的名医,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等,以外科著称。首创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其在古代气功导引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猿、熊、鸟等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保健体操,名叫“五禽戏”,使头、身、腰、四肢等各个关节都得到活动。认为“人体欲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试题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IA型题] 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A. 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C. 对疾病防制描施的研究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2、流行病学研究的上要用途是 A. 进行统计学检验 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嘉的死亡悄况 E、研究疾病的临床衷现 3、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检测 B、抽査 C、队列研究 D、现患调査 E、生态学研究 4>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硏究不包括 A. 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 C.人群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硏究 E、防制实验研究 5.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治疗水半的提拓或降低 E、存活时间长短 6、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门率时应注意使用 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I、:率 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 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 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 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7>疾病年龄分斥中的出生队列分析方法足 A. 不需要随访 B. 观察?时间斷面的死亡率 C. 将同一?时期同一年龄的人划为一组 D. 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E. 说明不同年代山生的各年龄组的死门率的变化 8. 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足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 A. 1天B、1个星期C、1个月 D. 6个月 E. 1年 9. 不同地区的粧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 A. 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 B. 不冋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 C. 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 D. 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样 E. 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样 癌肿部位甲人群(%) 乙人群(%) 肺10.0 6.7 乳腺30.020.0 子宫颈25.016.7 其他35.()56.6 合计100.0100.0 10. 屮乙令人群中儿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 据此推论甲人聊较乙人祥史易患肺癌.乳腺癌和犷宫颈癌,该推论是: A. 正确 B. 不止确,以为未区分发病率或死匸率 C. 不止确,因为木用率指标测杲 D. 不正确,因为未设对照组 E. 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率的标化 11. 患病率指标来自于 A. 现况调査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 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査 12. 某咸速公路旳统计资料表明,蓝色年子的车祸发病率审件妥比共他车子的年祸发生帀件为多。山此推论:蓝色车子发生车祸

运动生物力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运动生物力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1、运动生物力学的历史回顾 1.1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人体运动力学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所进行的各种体育动作,以及在各种不同条件下,人体产生运动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力学和生物学原因。 1.2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起源和形成: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形成时间并不长,但是人类注意、观察、分析、研究人体和生物的运动的历史却非常悠久。运动生物力学史上3个特别重要的事件是:1)1877年美国摄影师麦布里奇(Muybridge)用24架照像机拍摄了马奔跑动作的连续照片,其后又拍摄了人体走、跑等动作的连续照片,从而奠定了影像测量与分析的方法基础。2)20世纪初德国解剖学家布拉温(B ne)、菲舍尔(Fischer)采用尸体解剖测量了人体环节惯性参数,并基于此建立了第1个人体质量分布模型,从而奠定了人体运动定量分析的基础。3)20世纪30年代英国生理学家希尔(Hil1)测量了肌肉收缩张力与速度的关系,并基于热力学原理建立了与实验结果相当一致的希尔方程。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384—322) 就已关注人和动物运动。曾经作过将“物理学”与生物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的著名演说。加仑( C. Galenus, 公元前 131-200, 古罗马解剖学家) 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由脑发出冲动, 肌肉紧张收缩产生关节运动, 区分了原动肌和对抗肌, 使用了动关节与不动关节的术语。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是著名的画家, 也是数学家、力学家和医生, 他从解剖学和力学的角度对人体姿态进行过详细的分析。鲍列利(A. Borelli,1608-1679, 意大利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进一步研究了人和动物运动。著有《论动物的运动》, 他曾探索各种肌肉发力的数值, 利用杠杆原理测量人体重心的实验方案, 指出了人体重心的位置, 提出肌肉的作用符合数学、力学原理的论点, 并将人体在空间的主动位移动作分为3种主要运动方式, 即:蹬离支点(走、跑、跳)、推离他体(划行, 如游泳)、拉引(如攀登)。 18世纪人们发现了电现象,不久“生物电”的概念便被用来解释人体运动的调节功能。伽伐尼(Luigi Galvani,1737~1798,意大利医学家)发现电刺激会引起肌肉收缩,完成了著名的论文《关于电对肌肉运动的作用》(1791),并得出了动物电与机器电完全一致的重要结论。1841年,雷蒙德(Emil Du Bois Reymond, 1818-1896,德国生理学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肌电测量的方法。生物电的研究导致肌电图仪的发明。肌电图目前已经广泛用来研究运动员运动时肌肉的工作状况。 19世纪初韦伯兄弟(Wihelm Weber, Eduard Weber,德国物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1/60s 的发条时钟计时法, 在研究走的实验中测量了躯干的倾斜以及垂直运动, 得出提高走速必须减少双支撑时间的结论。著有《人体运动的力学》(1836)1871年麦布里奇( Eadweard Muybridge)用24台固定照相机, 拍摄了一匹马的奔跑状态并测量出马的步长, 四足腾空的现象,其后又拍摄了人的走, 跑等动作的连续照片。1901年, 麦布里奇发表了《运动中的人体的图像集》, 从而奠定了运动生物力学参数摄影分析测量的方法基础。为了纪念他对生物力学的贡献, 从1987年第11届生物力学大会开始设立了“麦布里奇杰出贡献奖”以表彰在生物力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 20世纪初, 布拉温(C. W. Braune) 和菲舍尔(O. Fischer) 用实验方法测定了人体各环节相对重量和人体重心等惯性参数, 这些材料时至今日仍被生物力学理论和实践广泛采用。1916年,阿玛尔(Amar,法国) 研制了第一台可以测定垂直、水平力的二维测力台,为

2021北京大学数据科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考研不仅是和别人的竞争,更是和自己的一场较量,除了在学习的过程猴子那个摆正好自己的心态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边我说一下我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是今年题目就比往年都要难,不过还好个人基础不错考前模拟了真题最后考了70+。英语,我觉得重在平时的积累,再就是真题,真题的价值非常大,没有时间的话,不建议大家做模拟题。一般来说3-6月份背单词,建议大家《一本单词》,反复刷都是有用的,蛋核英语的课程长难句也可以看下。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英语的阅读一定要重视。背完单词就7-9月份了,大家一定要利用好这短时间来研究真题,这里我推荐《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可以先做14年之前的(一般的经验是先做英语一,再做英语二)。真题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研究的,这在蛋核英语的课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摸清了出题规律,答题方法,结合每天的英语积累,适当练题找感觉,做完后认真反思总结。10-12月份,做真题(近三五年的)的同时背诵一些作文的语料模板之类。有了前期的积累,作文后期是可以提高的,前期可以不用花时间。以上大家可以搜索并关注木糖英语公众号与蛋核英语公众号。 我的政治目标成绩是75,虽然最后没达到目标成绩但是得分还算可以,至少没拉分。推荐李凡《政治新时器》系列考研政治教材与练习题,建议三刷《政治新时器》的选择题。我的政治复习开始比较晚,我的复习步骤是先看一章知识点,然后再去做相应的练习题,总的下来是刷了两遍选择题题。后期是背大题,选择题都是做了两遍。然后考研政治的主观题部分是在临考前一个月左右开始准备的,我只把李凡的主观题前前后后背了四遍。从最后的成绩来看,主观题大家得分都差不多,差就差在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上。 专业课: 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我没报班,有学姐给我的资料,而且个人比较喜欢背自己的笔记。所以看了一遍书以后从一个学姐那买了笔记,对着她的笔记对着书自己又做了一份自己的笔记,这个过程结束已经是10月中旬了。自己整理一下大框就可以,所以专业课的学习我当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整理笔记,二是按照书背。专业课还是有点难背的,需要二十多天,整理笔记的时侯过一遍,然后开始重新背,每天背一章第二天复习前一章后再背下一章。一定要及时复习。

精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可分为恢复发展时期、改革调整时期和健全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200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 这一阶段通过加强条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体系、特别是其主体机构----卫生防疫站的恢复与发展。1978年9月,在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条例的实施加强了卫生防疫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1979年,卫生部在《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组织编制规定》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同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了《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规定》。 1980年,国家编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和几点意见》。

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使卫生防疫体系从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开始步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实施也极大地强化了卫生防疫体系的社会职能。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预防医学中心(1985年改为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全国卫生防疫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高层次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 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3410个,比1965年增加了911个,专业(站)1566个,比1965年增加了744个。卫生防疫人员增至194829人,比1965年增加1176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7821人,卫生防疫工作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系紧密的业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沟通网络系统。 (二)规范建设阶段(1986~2000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卫生防疫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 内涵建设:在这期间通过推进科学管理,开展和规范有偿服务,制定实施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的技术规范,加强县级卫生防疫站的规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加强卫生防疫机构主要领导和骨干的现代管理培训、应用型专业高级培训,促进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19套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19)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 考试日期:200 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登分人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 A. 进行统计学检验 B. 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 研究疾病死亡情况 E. 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3.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C A. 监测 B. 抽查 C. 队列研究 D. 现患调查

E. 生态学研究 4.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 A. 设立对照组 B. 不设立对照组 C.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 理论性研究 E.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5.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C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 人口总数的自然增加或减少 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 存活时间长短 6. 发病率指标自C 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 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7. 患病率指标自A A. 现况调查资料 B. 门诊病例资料 C. 住院病例资料 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8. 对急性重型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D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9.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B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10. 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D

体育史名词解释

1、古希腊五项运动:投枪、铁饼、跳跃、角力、赛跑 2、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希腊最盛大的民族和宗教庆典。 3、奥林匹克亚德:有记载的奥林匹克竞技从公元776年开始举行,以后每四年一届 4、蒙古族三项竞技:摔跤,骑射和赛马 5、贵由赤:元代统治者建立了一支专门的禁军,叫“贵由赤”(意为快跑者),长跑是该军训练的主要内容。 6、瓦舍:是专门为市民与军摔门提供休息的娱乐之处,是宋代出现的综合游艺场。 7、武术是通过攻防格斗等社会团体运动练习,来改善和发展人体体能,增强人类体质的一项体育运动,他以套路和技击两种形式存在,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 8、教头:宋代专门的军事学校 9、教法格:宋代军队训练使用了统一的训练操典,对不同兵种的训练内容,时间,方式。器械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成为训练的法典10、相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角力运动11、击鞠:又称“击球“或”打球“是中国古代马球运动12、武举制:武则天与公元702年设置了“武举科”,开始把将校的选练纳入科举轨迹,用考试的方式选拔武艺人才。13、行气:是一种自我控制的内循环运动14、百戏:是由先秦时“讲武之礼”发展而来,内容极为庞杂,包括歌舞、乐奏、运动技能、杂技幻术等多种表演形式15、格斗:是从春秋战国斗剑之风和讲武之礼发这来的表演活动16、斗兽:把捕获的凶兽圈养起来,让人与兽斗17、蹴鞠:又名:“踏鞠”是我国古代一种“足球”游戏18、角力“是一种力量型训练和比赛19、武舞:主要是适应阵战而进行的队列的训练20、田猎:是纳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位一体的军事活动21、《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一直施行到1911年,清政府覆灭时为止,民国初年仍大体沿用。按照《奏定学堂章程》均要开设“体操科”22、自然体育思想:“五四”时期,美国的使用主义教育学说在“反对专制主义”教育的旗号下,通过杜威及胡适等人传入中国。与此同时,自然体育思想也被介绍到我国,20年代以后他逐步成为影响我国体育的重要理论之一23、设计模仿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模仿事先“设计”好大某一职业动作(如捕鱼、伐木等等)以此代替体育活动。 24、旧全运会“旧”全运会“从1910年到1948年共举行了7届,而在1927—1937年的10年,就举行了三届。旧中国运动竞赛最高纪录很多试着三届创下来的。25、新民主主义体育:即中国共产党领带下的近代中国队体育26、“文明病“:即运动不足和身体某些部位过分劳累带来的种种疾病27、集权型:指将国家统一管理全社会体育事务的体制,直接领导和管理体育运动的各个方面28、分权型:制国家对体育一般不直接干预,各种体育事务分别有各种体育与团体管理29、竞赛制度:《中国人民共和国运动竞赛制度的暂行规定》30、史前体育:是指史前时期原始文化共同体中带有身体锻炼和生存技能学习性质的活动31、夸美纽斯:是学校体育冲破贵族的狭小天地,从而奠定近代学校基础的,是宗教改革时期捷克伟大教育家。他提出了“适应自然”的原则,在他的教学计划中,体育首次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32、卢俊:使法国著名教育家,他继承了夸美纽斯和洛克服从自然地思想,并使之成为其教学说的核心33、菲斯泰洛齐:生于瑞士苏黎也,它是启蒙时代博爱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但反对把儿童本性理想化而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34、德式体操:德式体操的形成体操经历了杨氏体操和施氏体操两个阶段。杨氏体操的创始者是F;L;杨。35、瑞士体操:瑞士体操的创始者是P’H’林。瑞士体操分为四类(1)教育体操(2)兵式体操(3)医疗体操(4)健美体操36、新体育思想:是19世纪末以来美国教育和体育发展中的科学运动,发展主义教育运动和社会化教育运动发展产物,其代表人物是伍德、赫塞林顿和威廉姆斯37、德绍五项: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38、集权病:指国家统一管理社会体育事务的体制,直接领导和管理体育运动的各个方面39、三权分立:指国家体育一般不直接干预,各种体育事务分别由各种体育团体管理40、太极操由太极拳简化而来,曾在旧中国全运会上作团体操表演。41、杨秀琼:旧中国(1)的著名女游泳(2)运动员,参加过届奥运会(1)。42、古奥五项:指古奥运会的短跑(1)、标枪(1)、铁饼(1)、跳远和角力(1)。43、李森: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女子短跑运动员(3),曾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1)。44、骑士七技:欧洲中世纪骑士教育中的七种技能(2),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吟诗(2)。45、刘长春: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短跑运动员(3),曾单人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1)。46、干戚——干为是盾,戚是斧,干戚舞是训练战伐用的舞”,称武舞”47、击壤——击壤起源于尧舜时代。古代称为“飞堶”。晋周处《风土记》对此有详细记载:“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寸,阔三寸,其形如履。将戏,先列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敲之,中者为吉。”民间的打瓦、打台、打尺子击钱均是击壤遗俗。48、踏鞠(蹴鞠)——古时踢足球称“踏鞠”、“蹴球”,都是踢球的意思。49、陶唐氏之舞——唐尧或者唐帝所创,“消肿舞”50、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百兽率舞”一词源出《尚书·尧典》,原文大意是说,舜的乐官夔典掌音乐,使得八音协谐,神人相和,音乐感及兽类,故敲击石磬时,“百兽率舞”。51、辟雍——商代的官学机构,辟雍是专为皇帝(天子)讲学而建学校52、泮官——商代的官学机构,地方储侯设立的为“泮官”53、春菟——商代狩猎

预防医学考研学校排名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院校排名 1北京大学A+ 2山东大学A+ 3复旦大学A 4哈尔滨医科大学A 5安徽医科大学A+ 6中山大学A 7郑州大学A 8中南大学A 9华中科技大学A 10中国医科大学A B+等(16个):广西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大理学院、石河子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南通大学、吉林大学 B等(15个):新疆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汕头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昆明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同济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宁夏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辽宁医学院、兰州大学、东南大学 卫生毒理学院校排名 1哈尔滨医科大学A+ 2北京大学A 3南方医科大学A 4广西医科大学A 5吉林大学A 6 华中科技大学A B+等(9个):苏州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华大学、东南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医科大学 B等(9个):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南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昆明医学院、武汉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 C等(7个):名单略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院校排名 1华中科技大学A+ 2北京大学A+ 3复旦大学A 4哈尔滨大学A 5山东大学A 6浙江大学A 7四川大学A 8重庆医科大学A B+ 等( 14 个) :清华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 B 等( 13个) :天津医科大学、昆明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西中医学院、郑州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 C 等( 9个):名单略 劳动与卫生环境学的院校排名 1华中科技大学A+ 2复旦大学A 3哈尔滨医科大学A 4新疆医科大学 A 5浙江大学A 6北京大学A 7四川大学A B+等(11个):山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中南大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