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抑郁症患者护理要点

抑郁症患者护理要点

抑郁症患者护理要点

抑郁症患者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6-02-25T16:05:06.5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3期作者:范莉马全坤梁敏

[导读]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是一种可以影响到患者生命安全的一种疾病,对于抑郁症来说我应该做好患者的安全护理,比如说让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中,此外还应该让患者保持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这就需要我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广元 628017

抑郁症是一种可以影响到患者生命安全的一种疾病,患者以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为最典型表现,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家庭生活及自己的前途丧失信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家庭及社会的负担而消极自杀。是一种可以影响到患者生命安全的一种疾病,对于抑郁症来说我应该做好患者的安全护理,比如说让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中,此外还应该让患者保持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这就需要我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1保证病房安全

首先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对新病人要热情接待,主动介绍医院的环境及病房的一些规章制度,注并将其随身携带的危险物品交护士妥善保管,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值得信赖,让病人产生安全感

2做好生活护理

抑郁症患者常伴有胃肠功能下降,不思饮食,不想参加日常活动,对一些事情不感兴趣,生活自理能力也明显下降。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要督促病人,耐心劝导,鼓励病人进食。对抑郁木僵的病人,如不听劝说可对其实行鼻饲,一旦症状缓解要鼓励进食.

3做好心理护理

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配合以心理治疗。经常主动与病人谈心,诱导启发病人倾诉内心的痛苦,不断用说服、解释、劝慰方法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对新入院病人应主动关心劝解,稳定病人情绪,当症状有所好转时,要对病人进行说服开导,帮助分析病情,使其认识状态表现。恢复期的病人要帮助其分析发病诱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4加强工作责任心

抑郁症患者的核心症状为情绪低落,兴趣的缺乏以及乐趣的丧失。抑郁症患者自杀率很高,自杀方式很隐蔽,而且特别不容易被发现。对严重抑郁的患者一定要严加防护,避免意外的发生。尤其在夜班的时候,要更加注意,同时,还要观察病人的一些异常举动及情绪的异常变化。如果病人不愿交流,可以向其他病友了解他近日的一些表现,以便掌握更多的信息。经常检查病人身上及床单位有无存留危险物品,或病人书写的字条(遗书)等,对有严重行为的病人应设专人护理,外出或去厕所时要有人陪伴。

5药物指导

抑郁药物的应用,尤其是新一代抗抑郁药的出现,给抑郁症病人带来了希望。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讲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以解除病人的思想负担。每次发药,一定要看服下肚之后方可离开,防止病人假服药藏药,而达到自杀的目的。另外,病人出院后,也要嘱其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者减药

专业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复发的危机信号。如有异常变化要及时就诊或返院治疗,严防意外发生。

6重视家庭护理

要争取与家属合作,使他们知道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家庭护理知识,在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详细讲明注意事项。出院后注意患者的情绪有异常变化,及时就诊或返院治疗。严防意外发生。

抑郁症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抑郁症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 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8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n=54)及常规护理组(n=54)。常规护理组采 用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的治疗痊愈率为57.41%,有效率为 37.04%,总康复率为94.44%,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的治疗痊愈率48.15%、有效 率35.19%以及总康复率83.33%(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 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抑郁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217-02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进一步 提高,导致抑郁症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1]。因此,如何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有效地 治疗和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正常生活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医务人员的工作重点 之一。本次试验为了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具体报 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8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入院的 先后顺序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n=54)及常规护理组(n=54)。其中,综合护理组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为23~71 (43.8±2.7)岁;常规护理组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为 21~70(45.2±2.3)岁;108例患者均在我院进行临床药物治疗,应用药物主要有帕罗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和应用药物 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按常规程序进行基础护理。 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为以下几方面。 1.2.1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抒发内心体验,理解患者的痛苦体验,保持稳定、 温和与接受的态度,适当放慢语速,允许患者有足够的反应和思考的时间,耐心 倾听患者诉说,避免使用训斥性的语言,以免加重患者的自卑感,但也不过分认 同患者的悲观感受,避免强化患者的抑郁情绪,不同的患者在心理状况上也会存 在不同,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抑郁心理产生的 原因和具体表现,然后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为患者解决 实际的心理问题[2];在与患者语言交流的同时,要重视非语言沟通的作用,静静 地陪伴会对患者有较好的安抚作用;对于有悲观观念的患者,要不回避的同患者 讨论有关自杀的问题,讨论自杀对个人、家庭和他人的影响,对于预防自杀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1.2.2饮食护理抑郁症患者往往有食欲缺乏,不思饮食,护理人员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饮食的合理、营养和健康[3]。 1.2.3睡眠护理抑郁症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每

女性抑郁症病人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护理

女性抑郁症病人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护理 女性病人在心理社会应激与认知方面的能力均低于男性,且女性具有特异的性格特征。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人际关系紧张;价值感低,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思维缓慢甚至虚无,罪恶妄想;回避社交场合,退缩、孤独,是以持久而显著的心境低落为基本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障碍。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需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改善患者日常状况。 抑郁发作的典型症状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随着对认识的提高,住院病人的比例近年来大幅度提高,病人住院期间的各种意外亦时有发生。住院病人的治疗自然是最为重要的,但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对帮助病人顺利完成各种治疗、减轻抑郁情绪、消除消极意念和行为、增强生活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防止疾病复发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心理护理存在着专业化不强、缺乏针对性、策略欠恰当等问题。心理护理应根据病人状的不同程度、不同的疾病阶段与类型以及病人的不同心理特征,实施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实例:我科一位40岁的性格内向的女性病人,初中文化,平时寡言少语,因情感极度低落,思维内容障碍而入院,护士在与的交流中得知其丈夫事业心强,平时很少陪伴妻子,妻子长期在家,寂寞孤独,数年后,逐渐感到失去了自我,缺乏自信、低自尊、低价值感,甚至认为丈夫有抛弃她的思想,因而产生了严重的忧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进行了心理护理:其一,加强了与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其二,在与的多次交流中,护理人员向指出了负向想法的根源是由于生活的空虚,目标的缺乏而逐渐导致了低自尊、低价值感,缺乏自信。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护理中价值体会

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护理中价值体会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护理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诊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 究组采用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症状指标评分。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统计学差异成立。结论:在抑郁症的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心理认知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配合治疗护理, 缓解不良情绪,护理价值积极,值得应用。 【关键词】心理认知护理干预;抑郁症护理;价值 抑郁症是临床长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疾病特征为情感改变或心境变化,同时伴有心理、认知、生理和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变化。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对周围事情丧失兴趣,甚至出 现自残、轻生等负面行为。临床调查发现,临床上抑郁症患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患者自杀 率高达15%,因此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护理干预非常重要[1]。本文分析了心理认知 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所发挥的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诊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进行护理分析,纳入 标准:患者均确诊为抑郁症,符合临床精神类疾病的确诊标准,患者均签署护理知情书;排 除患者有认知障碍、心肺功能不全等与本次研究无关的情况。按照双色球分组方法将患者分 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为(42.5±0.6)岁,病程 为(3.7±0.2)年,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41.6±0.3)岁,病程为 (3.6±0.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数据可比,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均给予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和舍曲林等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干预,护士要指导患者采取轻松的方式缓解不适感,促进睡眠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 础上进行心理认知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举办座谈会。医院要定期举办患者座谈会, 内容包含患者正确疏解自身情绪、应对轻生等不良情绪的方法等,尽量选择患者感兴趣的内 容和话题[2]。当患者有语言障碍时,要采取肢体语言沟通的方式来进行认知干预,缓解不适 症状。针对记忆力较差的患者要协助强化记忆力,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特点进行个 性化的护理调控。(2)强化心理护理。针对负面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要重点护理,特别是 带有轻生、妄想等患者,要重点沟通,熟练运用沟通技巧,避免刺激患者的情绪。鼓励患者 主动宣泄自身不良情绪,共同讨论患者所面临的问题,指导、协助患者进行对抗和控制[3]。 若患者抵触语言沟通,要采取非语言沟通的方式传达关爱。(3)音乐、运动疗法。舒缓的 音乐和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症状,保持身心放松,有助于疾病好转。护士在不影响 患者休息的情况下在病房内播放舒缓音乐,让患者情绪松弛;选择患者喜爱的运动方式,保 持适当的运动量,以患者运动后无疲累感为适宜,促使患者将不良情绪转移。 1.3护理效果判定 对比两组抑郁症患者在护理后的症状评分,制定症状自评量表,量表共分为抑郁、人际关系 敏感、躯体化和偏执四项,每项均25分,分值高表示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组间数据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述,t检验,若检验结果P<0.05可判定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2-09-29T14:48:40.1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张新慧陶俊杰[导读] 为预防其出院后抑郁情绪发作,制订有利于激励患者出院后正向认知的项目,用于出院后随访及患者自我鼓励。 张新慧陶俊杰 (山西新绛县中医院山西新绛 0431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实施责任制与个案化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阻断老年患者的负向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实施心理护理前后分别使用 HRSD和GDS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发作,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日数,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精神残疾,杜绝自杀意外。结论能够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做好自我管理和自我保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减轻家属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关键词】老年期抑郁症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271-02 老年期抑郁症泛指存在于老年期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它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躯体不适等,且不能归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老年人的自杀企图有50%-70%继发于抑郁症[1]。因此现代护理模式越来越倾向于“以人为本”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特别是“以人为本“,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提高生活质量,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显得更为重要。我院内科自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老年病人2792例,其中合并抑郁症的患者33例,有自杀企图者1例,我科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除实行常规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外,运用责任制与个案化心理护理相结合,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33例老年病人中,男15例,女18例,男女比例5:6,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3.5岁,33例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2],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3]评分均>30分,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均>16分,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活动抑制,面部表情淡漠,睡眠障碍,时而烦躁易怒,易激惹,绝食、拒绝治疗等。所有患者排除先天精神疾病史。 2.方法确定经过心理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的主管护师为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实施责任制心理护理。护士长与心理护理责任护士查房后,确定护理诊断,制订心理护理计划,其余护理及治疗过程中,所有护士都必需给予患者正向激励,坚定其战胜疾病的信心。(1)个人应对无效的护理。责任护士首先对陪床人作心理护理,使陪床人角色良好,对此病的恢复充满信心,能给予患者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能随时满足患者需求。并告知其陪床人一定要配合护士制订的康复计划,督促、协助患者完成;其次改善病房环境,病房以舒适、整洁为宜,摆放鲜花,使用颜色鲜亮、柔和的床单、被罩,以粉红色为主。责任护士可以坐在患者床旁,用温和的语气与患者交流,语速要慢,不能夸夸其谈,对患者目前的情况表示理解和同情,告知患者,您真的是很幸运:第一,国家政策如此好,国家给予住院患者的补偿很多,请不要为经济问题而增加自己的精神负担;第二,老伴是如此尽心尽力地照顾,儿女又是如此的孝顺;第三,您的病可以好转到能够下床活动、生活自理。给患者介绍一些有关先进的医疗技术的知识。列举一些10年前、20年前身边的某些有病无钱医或有病无处医,或者有病医不好的患者,使患者确信,他自己真得是很幸运,而且好好应该珍惜这些幸运的事情。运用鼓励性和积极暗示性语言,使患者对未来充满信心。(2)思维过程紊乱的护理。取得患者信任和信赖后,帮助改变他消极的认知,告知其绝食和拒绝治疗是不可取的,这样会令家人更伤心、更心痛。要使患者重新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让其回忆以往自己克服困难,成功地做过的某些事情,以年轻时代勇敢、坚强的自己为榜样,不服输,不承认自己的无能,树立坚韧不拔、顽强不息的信心。使患者多努力多坚持,一定要留给子女一个坚强、勇敢的好长辈的形象,为子女做一个生活强者的榜样。从而对自己的生活有正向的认识,充满战胜疾病的信心[3]。(3)有自杀的危险的护理。连续评估自杀危险,直到自杀危险消除,必要时24小时监测。给患者提供希望,充分肯定和赞扬其努力的结果,给予积极的支持。选择适当的时机,幽默风趣而且很自然地与患者及家属探讨人生的意义,帮助患者正确对待健康与疾病、生与死的意义,消除消极的无价值感。列举古代名人,伟人坚强不屈的事迹,激励患者,使患者感受人生的真谛。告知其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名人、伟人的人生道路都是坎坷不平的,但是他们有历史的使命促使他们满怀激情地奋斗着,最终走向了成功。让其接受现实,正确面对疾病,努力改善疾病带给人类的灾难,力求创造出奇迹,为人类战胜疾病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做出突出的贡献,从而为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取得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调动老人各种社会关系,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关怀,鼓励患者亲友、家人、老同事来探视。(4)睡眠型态紊乱的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帮助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指导他们采用转动眼球使眼球疲劳法,及精神放松法、完成睡眠任务法等进入睡眠的方法。鼓励其积极参与各种工娱活动、老年大学、同学聚会,向老年人宣传规律锻炼对于促进睡眠的重要性,指导其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日间活动。鼓励老年人在外观上的修饰,鼓励和促进老年人与其配偶或性伴侣的良好沟通,和谐、幸福的夫妻生活能够有效地减少老年人的孤独寂寞造成的失眠。责任护士以自己乐观积极充满信心的工作态度,感染患者的情绪,每天督促患者按训练计划完成康复锻炼,使患者抑郁情绪没有时间发作,每天的计划安排得既有趣、又充实,而且劳逸适度,使患者精神愉悦、心理放松、生理舒适,形成良好的睡眠。(5)出院后的延续护理。积极组织出院患者来院参加座谈会,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并定期电话回访。老年期抑郁症具有缓解和复发,病程漫长等特点,出院时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其承担患者出院后大部分的延续护理。为预防其出院后抑郁情绪发作,制订有利于激励患者出院后正向认知的项目,用于出院后随访及患者自我鼓励。 3.数据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该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前后HRSD及GDS评分比较见表1。 2.出院后随访平均 3.5年,33例患者未患精神残疾,无自杀企图。表1 心理护理前后HRSD及GDS评分比较(x-+s,分)时间例数 HRSD评分 GDS评分 干预前 33 26.12+5.3 20.2+6.9

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护理干预

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6-01-18T09:41:28.4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作者:来耀红[导读] 皋兰县人民医院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压力不断增加,部分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更年期女性人数不断增加,使更年期女性健康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皋兰县人民医院 730299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压力不断增加,部分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更年期女性人数不断增加,使更年期女性健康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更年期是妇女从成年期进入老年期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此阶段,雌性激素水平相继下降,导致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失调,从而出现一系列更年期症状,而在一系列症状中,心理状况的变化十分突出。为了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保证她们的身心健康。在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更年期;抑郁症;护理干预 更年期抑郁是一种因雌激素下降引起的负性情绪和症状{1},是一种心境低落,即沮丧和悲伤的情绪过程。患者主要表现为{2}:情绪低落、沮丧、压抑,伴有焦虑、身体不适、睡眠障碍、少言寡语、厌恶社交、似有大祸临头的感觉。经常被无助、孤立及凄凉的感觉所包围,对工作无信心,缺乏性兴趣,对任何事情都感到无意义,常无故地感到内疚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1 更年期抑郁症状的病因及影响因素 以往大量医学研究表明,雌激素是维持妇女健康的重要生命物质。于是,在针对更年期相关症状的临床诊断中,过于单纯强调了生物因素的致病作用。目前研究证实{2},绝经时各种抑郁症状的增加可能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因此,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更年期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1.1生物因素:妇女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锐减,导致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失调,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会出现烦躁,易激动等异常情绪。 有躯体疾病史的女性心理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躯体症状病史者,强迫、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体验会加重其生理上的不适,形成更年期综合征的恶性循环。 1.2个体心理因素。包括角色冲突和认知水平。Hasllstrom认为,某些人格特征,如神经质较强、有负罪感、患有神经症的女性与更年期抑郁症的发生有关。主要由于患者对更年期的生理变化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心理准备,当各种躯体症状和不适出现时感到非常紧张,为此情绪低落,多疑多虑,出现睡眠障碍和失眠。有些学者认为,工作不稳定者,家庭经济收入低下者、饮酒者、婚变者、性格内向者为抑郁高危人群。 负性生活事件是更年期女性出现情绪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生活事件能否引起个体的应激反应,主要取决于个体对于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和主观感受。现在研究发现,地处边远山区、信息闭塞、缺少文化教育的女性,较少出现更年期心理变化或症状较轻;相反,一些受过文化教育,经济比较富裕,社会地位比较优越的女性,则心理负担较重,发生更年期心理症状也较明显2.护理干预 2.1 心理支持: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日常应急水平,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从而达到促进机体康复。更年期抑郁症心理干预的第一步是{3}:临床护理人员要给患者一个良好的第一影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先决条件。只有护患双方达成治疗联盟,共同创建一个尊重、信赖、平稳、温和的想出气氛,这是心理治疗的前提。更年期抑郁症心理干预手段提倡采用“罗杰斯来访者中心治疗观”的人本主义治疗方式,护理人员要无条件积极关注更年期患者,以真诚的态度产生共情式理解,与患者建立共同改善抑郁症状的信心。 2.2 认知干预更年期是人体从成熟逐渐转向衰退的过渡时期,是生命的必然过程。指导更年期妇女学习和掌握有关更年期心理、生理变化规律的知识。出现不良情绪时,保持积极、客观、理智的态度,真确对待更年期出现的各种生理反应和变化,努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消除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切记紧张、疑虑、沮丧而导致心理疾病。护理过程中了解患者的错误认知和行为帮助其调整认知结构,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3 充分利用各种支持系统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给予充分理解和尊重,关怀、体贴患者,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另外,社会各方面的精神和物质支持也是一项重要的保护性因素。情感支持{4}是心理干预中很重要的技术,护理人员运用得当时,具有积极作用;但若运用不恰当,则会影响患者的自我康复。所以,护理人员在运用情感支持技术时,一定要坚持适当、适度的原则。 2.4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因为,合理的膳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轻和改善更年期抑郁症的症状。 2.5 预防自杀部分患者有悲观厌世、自杀的倾向,当患者伴有明显激怒和焦虑时,自杀的危险性很大。患者一旦有自杀的念头,随时会采取行动,所以应高度重视。 从整个心理干预过程来看,护理人员经历了建立相互依赖的护患关系、积极表达关注、抚慰抑郁情绪之后,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已经形成了良好牢固的治疗关系;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是为了准确具体地分析病情,实施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成功心理干预的意义在于{5},通过临床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解决现阶段更年期抑郁症状的问题;同时让患者从治疗过程中,学会建设性的人机互动方式和解决情绪问题的技巧,有效地应用到未来的人际交往中去。参考文献: [1]赵更力,渠川琰.更年期妇女心理异常的防治.中国农村医学,1995,23(12):31-33 [2]杨慧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心身护理.光明中医,2001,16(96):18-21 [3]杨眉主编.妇女热线咨询手册.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130-136

抑郁症患者课稿

精神并护理学公开课讲稿 各位同学: 下午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抑郁症的护理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从中熟悉和掌握。下面我来看一个案例,这个是我们众多抑郁症患者中的一个个案。 病例导入 某女,32岁,会计。患者首次发病与2003年底,单位领导在总结会上提出要各个部门进行工作考核,对财务工作进行审核。当晚患者难以入眠。几天后少言寡语、闷闷不乐、少食少动、自己轻语:我有罪,我不该吃饭,我贪污,该枪毙等。语言缓慢简单,声音低纯。入院后经治疗2个月后,症状消失,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2005年1月第二次复发,无明显诱因心闷心烦,语言少,语速慢,活动少到整日卧床。给医生和同事下跪,称有罪,夜间不用药不能入睡,早醒。经再次住院治疗后症状消失,自知里恢复出院。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抑郁症患者其中不乏名人艺术家、诗人、总统。。。如戴安娜王妃 诗人、画家、演员——情绪体验者 总统的悲哀将军(美国乔治·巴顿) 总统(喀尔文·柯立芝,美国第31任总统,1923~1929;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任总统,1913~?) 科学家(普里摩·利末,萨尔瓦多·路里亚) 首相(文斯顿·邱吉尔,麦那切恩·比金) 运动家(泰·柯伯) 舞蹈家(瓦斯罗夫·尼金斯基) 金钱无法使我快乐——憨豆 ?英国喜剧泰斗洛温·艾金森(Rowan Atkinson)。大家可千万别小看这颗“豆豆”,他在英国可是号称有1850万观众,在其它语系地区也赫赫有名、所向披靡 ?美国喜剧大师金·凯瑞和意大利喜剧演员萨多·帕尔拉“抑郁症袭来时,你就会感到很绝望,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崔在他的语录中提到 ?我得的是抑郁症,而且是很严重的抑郁症,重度。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得了这种病,希望你不要歧视他。 ?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总要回到日常的状态。 ?好多主持人做着做着就不是人了…… 谁是心灵的杀手?没有哪种职业,种族,性别,或年龄可以对抑郁症免疫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每十位男性中就有一位可能患有抑郁;而女性则每五位中就有一位患有抑郁 抑郁症给任何一个国家都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投入和支出 1990年美国抑郁症的开支437亿美元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抑郁症当成思想问题、闹情绪。这是对抑郁症最大的误解。

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以长期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常表现思维迟缓、兴趣丧失及意志行为低落,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妄想及幻想等精神病症;同时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其表现为睡眠质量较差,白天没有明显困意。有数据表明,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需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改善患者日常状况。是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为主的情感性精神疾病,突出表现为情绪沮丧,悲伤,绝望,孤独感和自我编制,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完成任务缺乏信心,自认为难以为人,为此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病人的康复是很有必要的。 心理护理: ①心理疏导: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保持温和的语气及态度,引导患者发泄心里的苦闷与压力; ②健康教育:为患者普及病症知识,告知患者病症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③环境护理: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清洁、安静,适当摆放绿色植物,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④补充替代护理:教领患者进行八段锦锻炼,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众所周知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针对失眠、焦虑等有效果,为什么直接补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1、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相对平衡,必需符合人体的营养平衡需求,不可忽视的是不同人种,用量也会不同。比如褪黑素,很多国家用量是中国规范用量的N倍,而褪黑素过量反而会引发抑郁、焦虑,影响性功能。再比如多巴胺过量相当于吸食能上瘾的违禁品。 2、RSHWHO渡氧脑健康平衡营养是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其中54项活性成分,通过修复下丘脑、脑垂体、松果体、皮质醇来改善脑细胞和神经元链接,预防脑萎缩,从源头上修复脑功能,恢复大脑生成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褪黑素等重要物质的能力。 3、不同人群使用RSHWHO渡氧脑健康平衡营养方法不同,比如女性和男性的辅助营养不同、老人和学生的辅助营养也不同,不应一概而论。精准区分,精准匹配平衡营养,以恢复脑供血供氧、增加脑细胞数量、维护脑神经传导、恢复脑神经疲劳。

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护理

家人如何护理抑郁症患者 仅仅依靠药物与专业的医护人员是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抑郁症的,为了让患者过上正常的生活需要家人随时有效的护理,家人的护理效果更好,下面是自己的理解与护理经验的总结:一:首要的是要认识到抑郁症的病人是真正的病人,当她发病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痛苦到她会感觉到生不如死,随着病情的加重,病人不但会有自杀的倾向还会有行动。护理的人要真正认识到抑郁症病人是真的病人,不能够因为不是躯体上的病而简单粗心的对待病人。 病人发病时表情非常愁苦,作为看者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是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如此的表情,这样你才能体会到抑郁症的病人的痛苦。精神上的疾病与躯体上的疾病是一样的都是疾病,甚至是更痛苦。 二:要真正的关心病人,发自内心的关心病人,只有这样以后才会学习如何护理病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而不是有效地行动上。抑郁症的病人的护理需要护理的人要有护理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要有针对性,当病人无力应对时能够及时地帮助病人。 三:当抑郁症病人无法应对自身的病情时会有那些表现呢? 1, 表情愁苦,言语无力,不愿意说话,活动减少,生活被动; 2,个人卫生差,懒于打理自己的生活; 3,躯体出现不舒适症状如:腹胀,打隔,头晕,腿无力,便秘等等; 4,感觉自己是个无用的人,无故贬低自己,是家庭的负担连累人; 5, 特别地关注自身的不舒适,认为自己身体出现不适症状的地方都是身体器官出现了问题,担忧自己的身体状况; 6,还有哪些呢?比如睡眠差,不容易入睡或睡眠浅等等,请大家总结。 护理的人要自己根据对病人的了解和总结,确知出现哪些症状是由于抑郁症的原因,以便今后出现症状后能够及时的帮助病人。病人出现症状的时候,也就是病人自己无法自我抵抗抑郁症的发作,需要护理的人及时的提供帮助缓解症状,多次的帮助过后,病人慢慢的就有了应对的能力了。 四:抑郁症发作后,病人的一些能力会丧失,自信心明显不足,负面的情绪和言语会占主导地位,这反过来会进一步的加重病情。护理的人在发现这样的情况后,要帮助病人,树立自信,及时地阻断她的负面的情绪和言语。 当抑郁症发作后,下面是一些实用的护理方法: 1:帮助病人关注外界 怎么样才能够关注外界呢? 比如问病人做了些什么而不是问病人那里不舒服。问病人哪里不舒服,病人回忆过程中会重复病人的痛苦,这样会更加重病人的病情,会打击病人的自信,也会更进一步的提高病人的负面情绪,是最要不得的,这是护理抑郁症患者与普通的病人的明显区别,护理者一定要搞清楚这一点,这是护理抑郁症患者的最基本要点。这种问法会增加病人的负面情绪,这种关心是最要不得的。

抑郁症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f015377540.html,/抑郁症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是什么 抑郁症病人大多以负性情绪增强为表现,其思维、感觉、动作都显得迟缓。照料这样的病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1、抑郁症病人常常有低自尊、悲哀、愤怒、否定、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障碍,对家人的关心、爱护不理解,对照顾者充满敌意,常表现出厌烦、拒绝、不满等特征。因此,照顾病人时须充分理解和同情病人,鼓励并陪伴病人共同渡过难关。 2、要以和善、真诚、支持、理解的态度,耐心地帮助病人,使病人体会到自己是被接受的,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没有用、没有希望。当病人与你倾吐内心的不快时要耐心倾听,切忌催促病人回答问题。有时也可采取沉默的方式陪伴病人,使其感到更有安全感。 3、要陪伴和鼓励病人多参与户外集体活动。可提供简单、易完成、感兴趣的活动让病人参与,也可先安排病人参加团体活动,逐渐培养其兴趣,最终使病人能积极主动参与并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和满足感。对病人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赞扬和肯定,使其获得自信和自尊。 4、协助病人料理家务及个人卫生。由于病人生活懒散、被动、缺乏兴趣和低自尊,常对自己的卫生及生活漠不关心。此时,家人应耐心地引导、督促、鼓励和协助病人饮食,洗澡,剪指(趾)甲,理发,刮胡须,更换衣物等。当然,这些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尽可能鼓励病人自己完成,以免助长病人的依赖性和强化病人的无能感。 5、抑郁症病人常因焦虑、烦躁、心境不快而产生睡眠障碍。家人在安排病人的日常生活时,尽量不让病人白天卧床休息,要鼓励病人多做户外活动。对入睡困难或早醒者,可按医嘱给予帮助睡眠的口服药物。另外,要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睡眠环境,以促进病人入眠。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f015377540.html,/yyz/2012/1203/48755.html

抑郁症患者的社区服务与家庭护理干预

【关键词】抑郁症;社区服务;家庭干预 【关键词】抑郁症;社区服务;家庭干预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心身健康的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不断增加,心理压力增大,如:婚姻、家庭、就业问题、人际关系、慢性躯体疾病等因素,使抑郁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生活幸福度的严重疾病。在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项1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中的心理障碍研究中,以中国上海为样本,研究结果[1]显示符合icd10标准的重性抑郁的患病率为4.0%;抑郁性神经症患病率为 1.2%;在大、中学生、特殊职业人群,抑郁发病率为10~20%。严重躯体疾病、慢性病、脑器质性疾病容易诱发或导致抑郁症,其中内科病患者中抑郁发生率为12~36%;巴金森氏病发生抑郁者为50~70%;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30~60%;老年期痴呆抑郁发生率为10~40%;儿童患病率为1%。抑郁症可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的发挥,8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有功能缺陷。特别强调的是抑郁症的自杀率极高,约为5~15%。 1 抑郁症的社区服务由于社会心理因素诸如婚姻、家庭、就业、人际关系等问题,慢性躯体疾病、物质依赖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发因素,躯体疾病还可因抑郁症而加重病情或影响预后。由此可见抑郁症的社区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让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抑郁症患者在社区得到妥善处置和有效康复治疗。实践证明,社区治疗能及时减轻或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复发和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个体功能[2]。 1.1 社区服务的主要任务是普及抑郁症的基本知识及相关的心理卫生常识宣传,使患者能及时识别抑郁症状而及时得到正规治疗,调动和发挥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预防抑郁症复发,是社区防治的重点。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抑郁症患者更需要特殊的关怀、照顾和护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全人照顾",不断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患者康复。 1.2 根据抑郁症的特点,对社区人群采取重点监测和服务在社区服务和日常管理中,对老年患者,老年痴呆、巴金森氏患者、特殊职业人群或患有严重躯体疾病、慢性疾病、脑器质性疾病而引发的抑郁症患者或有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应重点监护,定期上门巡视,定期督导。进行"一对一"上门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包括患者的病情,治疗经过,遗传史,家庭成员,婚姻状况,工作环境,性格爱好等。注意抑郁症状的表现与识别,患者往往由于表现为躯体方面不适到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而不愿意看精神专科门诊,导致抑郁症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故需提高非精神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1.3 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缓冲作用抑郁症是心境障碍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常经历某些应激性生活事件[3]。社会支持是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在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一个很好的缓冲系统,能够缓解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的影响[3]。因而在社区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鼓励患者增加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平时多与家人、朋友交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遇到烦恼或困惑时积极向家人或朋友倾诉与求助,这样有助于增加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有利于个体的情绪表达,使社会支持系统的缓冲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1.4 为社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是医院的对外窗口,在日常的社区服务中,以方便患者就医为服务宗旨,做好社区医疗服务,对重症患者做到及时检查,及时确诊,合理用药,必要时进行转诊住院治疗。以社区医护人员为主,同时在社区居委会、社区志愿者、患者家属的共同配合下为患者提供全程医疗服务。经常入户到患者家中巡诊,了解病情,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评估,进行简单的对症治疗,心理辅导、指导及协助家

抑郁症的护理常规

抑郁症的护理常规 【护理措施】 1、饮食平衡膳食,保证营养的供给和水分的摄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进食,严重厌食或拒绝进食者,可置胃管或行肠外营养。 2、休息与运动安置患者住在护理人员易观察的大房间,设施安全,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整洁舒适的治疗休养环境中。保证睡眠,主动陪伴和鼓励患者白天参加多次短暂的工娱活动,如下棋、唱歌、跳舞等,减少白天的睡眠;晚上入睡前喝热饮、热水泡脚或洗热水澡,以促进睡眠;避免看过于兴奋、激动的电视节目或会客、谈病情,以免影响睡眠。 3、药物治疗的护理严格做好药品保管工作,杜绝不安全因素,发药时,应看服入口,仔细检查口腔,严防藏药或蓄积后一次性吞服。服药后密切观察药物的反应,如兴奋,易激动,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此时最易发生意外。 【观察要点】 1、要密切观察自杀的先兆症状;如焦虑不安、失眠、沉默少语或心情豁然开朗、在出事地点徘徊、忧郁烦躁、拒餐、卧床不起等。、 2、对有消极意念的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巡视。尤其在夜间、凌晨、午睡、饭前和交接班及节假日等病房人员少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特别要注意防范。并加强对病房设施的安全检查。 3、测体温时,对严重抑郁患者应做到手不离表,禁测口温,以防

咬吞体温表。 【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1、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强病人的自信心。 2、病人常有不知饥饱不思饮食的现象,应仔细向病人交代这种现象是由疾病所致,应合理饮食,保证营养供给。 3、应反复向家属交待病情,取得家属的帮助和配合,做好患者的疏导和安全防范工作,耐心细心地做好饮食护理,保证营养供给。 4、出院后要根据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随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抑郁症病人的护理评估

抑郁症病人的护理评估 【摘要】抑郁症的典型症状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抑郁症的护理评估包括活动能力、认知力、生存能力、情绪、自杀倾向、生理情况、价值判断、诱发因素等八个方面。 【关键词】抑郁症;护理;评估 抑郁症病人精神症状以情绪低落、抑郁悲观最为突出。病人终日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兴趣索然,对工作、学习、家庭、前途丧失信心,常有自责自罪观念,认为自己丧失了工作能力,成为废人。或对微不足道的小事加以夸大,并罗列种种罪名,因而出现消极观念和暴力行为——自伤自杀。自杀企图和行为是抑郁症病人最危险的而且是最常见的症状。可以出现在症状严重期,也可出现在早期或好转时[1]。因此临床上为了更好的护理抑郁症病人,护理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做好整体护理的第一步——护理评估。 护理人员利用会谈与观察的技巧,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去了解和评估患者。患情感疾患所面临的困难和呈现的问题,依护理人员能协助其解决与改善的部分加以分类,做出护理诊断,并排列处理的优先次序[2]。 1 抑郁症病人的活动评估 评估有无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被动,兴味索然,不愿参加平素感兴趣的活动。评估患者走路和动作十分缓慢,严重时不语不动,甚至可达木僵程度[3]。评估在抑郁发作时常见焦虑情绪引起的活动增多,如坐卧不安、踱步或搓手顿足。评估伴有躯体症状的患者则表现纠缠医护人员,反复要求给于解释、检查和治疗。评估患者在病情严重时,表现生活懒于料理,缺乏梳理的精力,个人卫生差。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在严重抑郁时的患者主诉不易入睡,而且在清晨三、四点钟左右醒来,此时出现孤独感、极度焦虑、无价值感,甚至痛苦难熬、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并可出现自伤、自杀行为。 2 抑郁症病人的认知评估 评估严重抑郁症患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并有自责自罪观念,毫无根据的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变成了“废物”,或犯了弥天大罪,过分贬低自己,把自己说

产后抑郁症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症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产妇面临高龄化、压力大、育儿难及成本高等问题,其心理、生理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影响产妇心理健康,进一步发展可导致产后抑郁。目前,因产妇抑郁引起的恶性事件越来越多,这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探寻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本文作者通过社会调研和文献查阅,现整理综述如下。 标签:产后抑郁;护理干预;进展 1 产后抑郁症的概述 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于产褥期出现的抑郁症状或抑郁发作。一般以悲伤、哭泣、愤怒等负面情绪表现出来,通常在产后六周左右发作,一般3~6个月可自行恢复,严重者可持续1~2年[1]。有研究显示每一千个母亲中就有1~2个会受到产后抑郁的危害[2];并有文献记载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7.30%~37.14%,再次妊娠则有30%~50%的复发率[3-4]。产后抑郁一方面严重危害产妇健康,调查显示,其会引起产妇幻觉,产生自杀和杀害婴儿的倾向;另一方面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情感认知都有严重影响[5]。此外,产后抑郁也会对医疗保健产生巨大負担[6]。 2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的护理干预手段主要有心理干预、创造良好环境、认同角色、产后走访等。制定分阶段、多途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有必要的,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 2.1 心理干预 由于产妇产后激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较其他人而言,产妇的心理更为脆弱,因此心理干预已成为较重要的预防手段。1)加强孕产期相关健康知识宣传,帮助产妇及其家属正确对待孕产期的一系列变化,并树立正确观念,消除其心理障碍,增强产妇自信心。2)根据产妇的个体特征、心理状态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指导,达到解除消极情绪的目的[7]。3)对于已有抑郁倾向的产妇要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心理指导。 2.2 创造良好环境 产妇在产褥期身体较虚弱,对外界环境要求较高。为产妇提供清洁舒适的环境是护理基础。在恢复期间应减少并集中每天人员探视时间和次数,保证其充足的睡眠[8];家人要营造和谐温馨的气氛,鼓励产妇,满足其爱与归属的需要。同时可采用安静的音乐,并辅助进行适当的运动,提高其睡眠质量,加快产妇身体恢复。在产后,产妇的情绪通常都不是很稳定,因此需要尽可能地避免精神刺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情绪的控制作用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情绪的控制作用 发表时间:2017-05-24T16:21:11.1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9期作者:罗明霞 [导读] 随着人们对病患情绪及精神状态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抑郁症现如今逐渐受到重视[1]。 (江油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研究对抑郁病患者加强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抑郁症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TCSQ评分及情绪好转率相较于对照组的优越性。结果:TCSQ评分方面,观察组消极应对评分更低且积极应对评分更高,该组情绪好转率达到92%,对照组仅为78%。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抑郁症病患情绪低落程度,降低其消极应对感。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护理;TCSQ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198-02 随着人们对病患情绪及精神状态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抑郁症现如今逐渐受到重视[1]。抑郁症病患初期往往表现为不愿与人沟通,对各项治疗存在明显抵触情绪,后期易出现悲观、厌世感,发生伤害他人或自残行为,需从药物控制及心理层面综合控制情绪[2]。本文采用对比方法研究了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情绪控制的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同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抑郁症确诊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患28例,女患22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49.2±5.2)岁;抑郁病程处于半年至3年之间,平均病程(1.7±0.6)年。观察组中男患27例,女患23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48.7±5.1)岁;抑郁病程处于半年至3年之间,平均病程(1.8±0.7)年。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入院时HAMA评分处于18分以上。研究将药物依赖、妊娠期、哺乳期病患剔除。 1.2 一般方法 两组均根据患者抑郁症病情常规用药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 1.2.1注重护理素养每位护理人员均须注重护理素养要求,面对抑郁症患者不应表现出嘲笑、厌恶情绪[3],应在爱心及责任心下令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及可亲近性,必须尊重患者,以免加重心理负担。 1.2.2主动沟通主动了解抑郁症患者内心的想法,通过沟通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并深层次了解其对事物的看法,及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自残行为和伤害他人行为可能性[4]。对于自卑感严重或感到强烈缺陷病患,应做到主动沟通,采用视线平视方式,与患者以温柔的语言交流,纠正患者不当想法,降低其自卑感。对于存在自责想法的患者,应帮助其分析事件并鼓励患者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不要一味将责任归为自身。 1.2.3病房护理病房中不应存在刀具之类可能令患者自残的物品,尤其对于存在自杀意念患者,应每日观察其是否存在自杀倾向并查看病房内物品是否存在尖锐情况[5]。注重病房内空气清新,进行各项检查和夜间查房时应尽可能避免对患者精神产生刺激,做到动作轻柔。 1.2.4开展娱乐项目娱乐项目的开展首先能够令患者更适应与他人相处,可在活动和娱乐过程中渐渐融入社会,放松心情,转移对悲观情绪的注意力。娱乐项目可以通过歌唱比赛、集体游戏、趣味活动等方式展开,树立患者积极向上心态。 1.3 观察指标 以TCSQ量表评估患者心理应激程度,分为两个评估维度,即消极应对与积极应对。分数越高表示该维度程度越大。 判定患者情绪好转情况,分为显著改善(情绪基本稳定,未发生明显抑郁表现,研究期间无自残、厌世行为,思维基本正常)、有所好转(情绪偶发悲观情况但可控,与他人交流程度较低但可配合医护操作,研究期间需注意抑郁不良行为的预防)、无效(仍存在明显抑郁表现,不愿配合医护操作,基本不与他人交流)。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8.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数据作分析统计,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通过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TCSQ评分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相同治疗、不同护理干预后TCSQ评分,显示观察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积极应对评分更高(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抑郁症患者与焦虑症和狂躁症患者不同,其精神状态表现出明显抑郁情况,初期为不愿与他人沟通,存在悲观感、自卑感、自我失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