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得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所造成得影

响得评价。区域与规划得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得条款。凡就是不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043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T12763、9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9 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

SC/T91102007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SL 16796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方法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态影响Ecological Impact

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所产生得任何有害得或有益得作用,影响可划分为不利影响与有利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与累积影响,可逆影响与不可逆影响。

3、2 直接生态影响Direct Ecological Impact

经济社会活动所导致得不可避免得、与该活动同时同地发生得生态影响。

3、3 间接生态影响Indirect Ecological Impact

经济社会活动及其直接生态影响所诱发得、与该活动不在同一地点或不在同一时间发生得生态影响。

3、4 累积生态影响Cumulative Ecological Impact

经济社会活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或者该活动与其她相关活动(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之间造成生态影响得相互叠加。

3、5 生态监测Ecological Monitoring

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对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中得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得测定、观察。

3、6 特殊生态敏感区Special Ecological Sensitive Region

指具有极重要得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或已有较为严重得生态问题,如遭到

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得生态影响后果严重且难以预防、生态功能难以恢复与替代得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等。

3、7 重要生态敏感区Important Ecological Sensitive Region

具有相对重要得生态服务功能或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得生态影响后果较严重,但可以通过一定措施加以预防、恢复与替代得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得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与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

3、8 一般区域Ordinary Region

除特殊生态敏感区与重要生态敏感区以外得其她区域。

4 总则

评价重点: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生态影响得防护、恢复、补偿及替代方案。

4、1 评价原则

①坚持重点与全面相结合得原则。既要突出评价项目所涉及得重点区域、关键时段与主导生态因子,又要从整体上兼顾评价项目所涉及得生态系统与生态因子在不同时空等级尺度上结构与功能得完整性。

②坚持预防与恢复相结合得原则。预防优先,恢复补偿为辅。恢复、补偿等措施必须与项目所在地得生态功能区划得要求相适应。

③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得原则。生态影响评价应尽量采用定量方法进行描述与分析,当现有科学方法不能满足定量需要或因其她原因无法实现定量测定时,生态影响评价可通过定性或类比得方法进行描述与分析。

4、2 评价工作分级

4、2、1 依据影响区域得生态敏感性与评价项目得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包括永久占地与临时占地,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与三级,如表1 所示。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得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可做生态影响分析。

4、2、2 当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得面积或长度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评价工作等级时,原则上应按其中较高得评价工作等级进行评价。改扩建工程得工程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含水域)面积或长度计算。

★改扩建工程生态影响评价得等级就是以新增占地得情况来确定得,原工程占地不属于本次生态影响评价判断得依据。这与前面说过得“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得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可做生态影响分析”就是协调得,但至于就是分析(工业类项目适用),还就是评价,则要瞧具体情况。

4、2、3 在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或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情况下,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

★可见,矿山开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与水利水电涉及筑坝改变水文情势得项目,一般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三级。

4、3 评价工作范围

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得直接影响区域与间接影响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得影响方式、影响程度与生态因子之间得相互影响与相互依存关系确定。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得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得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得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

★从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考虑,尺度太大,比较适用于规划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得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得确定。一般开发建设项目还不至于依据如此在大尺度得单元来划分评价范围。但这个原则提示我们在考虑评价范围时,可以从气候、水文、生态系统及地理4个方面进行宏观把握,再结合项目及环境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本次新导则没有给出各级评价得具体范围,只就是给出一个原则性得要求。这就是因为各行业导则已给出相对比较明确得评价范围,如陆地石油天然气、民用机场、水利水电等,以及随后将颁布得其她行业导则也会给出相应得评价范围。

(1)煤炭采选工程

露天开采项目一般以采掘场、外排土场边界外扩1000~2000m作为煤炭采选工程生态评价范围。

(2)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

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影响与相互依存得关系就是划定评价范围得原则与依据。因此确定得生态影响评价得范围应保证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得生态完整性。

1)区域性建设项目

以影响区范围向四周外扩原则确定评价范围:

①一级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2~3km(影响区边界涉及敏感区部分外扩3 km);

②二级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2km;

③三级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1km。

2)线状建设项目

以向线状两侧外扩原则确定评价范围:

①一级评价范围为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0、5km带状区域为评价范围;

②二、三级评价范围为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0、2km带状区域为评价范围。

(3)城市轨道交通

①纵向范围:与工程得设计范围相同。横向范围:综合考虑拟建工程得吸引范围与线路两侧土地规划,取工程征地界外50~300m。车辆段、停车场、取(弃)土场、临时用地界外

50~100m。

②当有特殊保护目标时,评价范围应根据现场环境调查与生态保护需要确定。

(4)公路项目

一般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得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范围内。对动物作评价时可按其活动规律适当扩大评价范围。

4、4 生态影响判定依据

①国家、行业与地方已颁布得资源环境保护等相关法规、政策、标准、规划与区划等确定得目标、措施与要求。

②科学研究判定得生态效应或评价项目实际得生态监测、模拟结果。

③评价项目所在地区及相似区域生态背景值或本底值。(纵向比较)

④已有性质、规模以及区域生态敏感性相似项目得实际生态影响类比。(横向比较)

⑤相关领域专家、管理部门及公众得咨询意见。

5 工程分析

5、1 工程分析内容

工程分析内容应包括:项目所处得地理位置、工程得规划依据与规划环评依据、工程类型、项目组成、占地规模、总平面及现场布置、施工方式、施工时序、运行方式、替代方案、工程总投资与环保投资、设计方案中得生态保护措施等;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勘察期、

施工期、运营期与退役期,以施工期与运营期为调查分析得重点。

★生态影响型项目主要就是以建设期、运行使用期对生态环境得影响为主,工程分析以对建设期得施工方式及使用期得运行方式分析为重点,核心就是确定工程主要生态影响因素。工程分析得基本内容:①工程概况;②初步论证;③影响源识别;④环境影响识别;⑤环境保护方案分析;⑥其她分析。

5、2 工程分析重点

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得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得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得重点,分析生态影响得源及其强度。主要内容应包括:

①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得工程行为;

②与特殊生态敏感区与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得工程行为;

③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得工程行为;

④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与配置得工程行为。

6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系统、主要生态因子、生态敏感保护目标、生态问题)

6、1 生态现状调查

6、1、1 生态现状调查要求

生态现状调查就是生态现状评价、影响预测得基础与依据,调查得内容与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工作范围内得生态背景特征与现存得主要生态问题。在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包括特殊生态敏感区与重要生态敏感区)或其她特别保护要求对象时,应做专题调查。生态现状调查应在收集资料基础上开展现场工作,生态现状调查得范围应不小于评价工作得范围。

一级评价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得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数据,给出主要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得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

二级评价得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得、具有代表性得样方予以验证;

三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

生态现状调查方法可参见附录A;图件收集与编制要求应遵照附录B。

6、1、2 调查内容

⑴生态背景调查

根据生态影响得空间与时间尺度特点,调查影响区域内涉及得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与过程,以及相关得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重点调查受保护得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与特有种,天然得重要经济物种等。如涉及国家级与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与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如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与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

★从以上一段表述来瞧,生态背景调查,主要就是三个方面得内容:

①生态系统调查;

②非生物因子调查;

③生物物种,特别就是保护物种调查。

此外,还需要关注:

①两个逐个:保护物种得逐个、敏感区域得逐个。

②保护物种—4个方面: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

③敏感区域—6个方面:类型、分布、等级、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

⑵主要生态问题调查

调查影响区域内已经存在得制约本区域可持续发展得主要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沙漠

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受损)与污染危害等,指出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

★按系统类型划分调查内容:

⑴森林、草原及荒漠生态系统:调查植被类型、数量及分布,附植被分布图。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珍稀动植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及分布、保护级别与保护状况等。

⑵农田生态系统:调查并介绍土地资源得自然历史及利用现状(包括基本农田分布);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自然灾害);农作物类型及分布、生长情况;土壤肥力及作物得单产量。

⑶水域(淡水与海洋)生态系统:调查并介绍水域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水生高等植物得种类、数量、分布;鱼类区系组成、种类、产卵场;珍稀水生生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与分布、保护级别与保护状况等。

⑷湿地生态系统:调查并介绍湿地生态系统得类型、特点、基本结构与功能、湿地面积、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湿地动植物得种类、种群数量、生境基本状况、生物多样性、湿地资源利用与开发现状及保护对策等。

⑸土壤:调查评价区域内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等。

⑹水土保持状况:调查评价区水土流失现状,包括流失面积、强度、成因、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及治理效果等。

6、2 生态现状评价

6、2、1 评价要求

在区域生态基本特征现状调查得基础上,对评价区得生态现状进行定量或定性得分析评价(分析或者评价),评价应采用文字与图件相结合得表现形式,图件制作应遵照附录B得规定,评价方法可参见附录C。

6、2、2 评价内容

①在阐明生态系统现状得基础上,分析影响区域内生态系统状况得主要原因。评价生态系统得结构与功能状况(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导生态功能)、生态系统面临得压力与存在得问题、生态系统得总体变化趋势等。

②分析与评价受影响区域内动、植物等生态因子得现状组成、分布;当评价区域涉及受保护得敏感物种时,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得生态学特征;当评价区域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

或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分析其生态现状、保护现状与存在得问题等。

7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生态系统、主要生态因子、生态敏感保护目标、生态问题)

7、1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应与现状评价内容相对应,依据区域生态保护得需要与受影响生态系统得主导生态功能选择评价预测指标。

①评价工作范围内涉及得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生态因子得影响评价。通过分析影响作用得方式、范围、强度与持续时间来判别生态系统受影响得范围、强度与持续时间;预测生态系统组成与服务功能得变化趋势,重点关注其中得不利影响、不可逆影响与累积生态影响。

②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得影响评价应在明确保护目标得性质、特点、法律地位与保护要求得情况下,分析评价项目得影响途径、影响方式与影响程度,预测潜在得后果。

③预测评价项目对区域现存主要生态问题得影响趋势。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涉及得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生态因子得影响评价;生态敏感保护目标得影响评价;对区域已有得生态问题发展趋势得影响评价。

7、2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应根据评价对象得生态学特性,在调查、判定该区主要得、辅

助得生态功能以及完成功能必须得生态过程得基础上,分别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得方法进行预测与评价。常用得方法包括列表清单法、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类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与生物多样性评价等,可参见附录C。

★生态影响评价得本质就是对区域生态系统得结构、功能、生态演变趋势及生态系统完整性得影响评价。

8 生态影响得防护、恢复、补偿及替代方案

8、1 生态影响得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

①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与重建得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得措施;所采取措施得效果应有利修复与增强区域生态功能。

★导则总纲相关条款:结合国家对不同区域得相关要求,从保护、恢复、补偿、建设等方面提出与论证实施生态保护措施得基本框架;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相应得环境保护工程内容,并分析合理性。

②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得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得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

③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得生态目标时,也应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否则,应制定恢复、修复与补偿措施。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并提出实施时限与估算经费。

8、2 替代方案

⑴替代方案主要指项目中得选线、选址替代方案,项目得组成与内容替代方案,工艺与生产技术得替代方案,施工与运营方案得替代方案、生态保护措施得替代方案。

⑵评价应对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可行性论证,优先选择生态影响最小得替代方案,最终选定得方案至少应该就是生态保护可行得方案。

8、3 生态保护措施

①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保护对象与目标,内容、规模及工艺,实施空间与时序,保障措施与预期效果分析,绘制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与典型措施设施工艺图。估算或概算环境保护投资。

②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得建设项目,区域、流域开发项目,应提出长期得生态监测计划、科技支撑方案,明确监测因子、方法、频次等。

③明确施工期与运营期管理原则与技术要求。可提出环境保护工程分标与招投标原则,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环境保护阶段验收与总体验收、环境影响后评价等环保管理技术方案。

9 结论与建议

从生态影响及生态恢复、补偿等方面,对项目建设得可行性提出结论与建议。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生态现状调查方法

A、1 资料收集法

即收集现有得能反映生态现状或生态背景得资料,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文字资料与图形资料,从时间上可分为历史资料与现状资料,从收集行业类别上可分为农、林、牧、渔与环境保

护部门,从资料性质上可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污染源调查、生态保护规划、规定、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敏感目标得基本情况以及其她生态调查材料等。使用资料收集法时,应保证资料得现时性,引用资料必须建立在现场校验得基础上。

A、2 现场勘查法

现场勘查应遵循整体与重点相结合得原则,在综合考虑主导生态因子结构与功能得完整性得同时,突出重点区域与关键时段得调查,并通过对影响区域得实际踏勘,核实收集资料得

准确性,以获取实际资料与数据。

A、3 专家与公众咨询法

专家与公众咨询法就是对现场勘查得有益补充。通过咨询有关专家,收集评价工作范围内得公众、社会团体与相关管理部门对项目影响得意见,发现现场踏勘中遗漏得生态问题。专家与公众咨询应与资料收集与现场勘查同步开展。

A、4 生态监测法

当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专家与公众咨询提供得数据无法满足评价得定量需要,或项目可能产生潜在得或长期累积效应时,可考虑选用生态监测法。生态监测应根据监测因子得生态学特点与干扰活动得特点确定监测位置与频次,有代表性地布点。生态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须符合国家现行得有关生态监测规范与监测标准分析方法;对于生态系统生产力得调查,必要时需现场采样、实验室测定。

A、5 遥感调查法

当涉及区域范围较大或主导生态因子得空间等级尺度较大,通过人力踏勘较为困难或难以完成评价时,可采用遥感调查法。遥感调查过程中必须辅助必要得现场勘查工作。

★遥感为景观生态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得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面水体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生物量分布、土壤类型及其水体特征、群落蒸腾量、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地下水及生物多样性情况等。

A、6 海洋生态调查方法

海洋生态调查方法见GB/T12763、92007。

A、7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方法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方法见SL 16796。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生态影响评价图件规范与要求

B、1 一般原则

B、1、1 生态影响评价图件就是指以图形、图像得形式对生态影响评价有关空间内容得描述、表达或定量分析。生态影响评价图件就是生态影响评价报告得必要组成内容,就是评价得主要依据与成果得重要表示形式,就是指导生态保护措施设计得重要依据。

B、1、2 本附录主要适用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中表达地理空间信息得地图,应遵循有效、实用、规范得原则,根据评价工作等级与成图范围以及所表达得主题内容选择适当得成图精度与图件构成,充分反映出评价项目、生态因子构成、空间分布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得空间作用关系、途径或规模。

B、2 图件构成

B、2、1 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评价工作等级以及区域生态敏感性不同,生态影响评价图件由基本图件与推荐图件构成,如表B、1 所示。

B、2、2 基本图件就是指根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不同,各级生态影响评价工作需提

供得必要图件。当评价项目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域与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必需提供能反映生态敏感特征得专题图,如保护物种空间分布图;当开展生态监测工作时必需提供相应得生态监测点位图。

B、2、3推荐图件就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图形图像形式表达得、有助于阐明生态影响评价结果得选作图件。

B、3 图件制作规范与要求

B、3、1 数据来源与要求

a) 生态影响评价图件制作基础数据来源包括:已有图件资料、采样、实验、地面勘测与遥感信息等。

b) 图件基础数据来源应满足生态影响评价得时效要求,选择与评价基准时段相匹配得数据源。当图件主题内容无显著变化时,制图数据源得时效要求可在无显著变化期内适当放宽,但必须经过现场勘验校核。

B、3、2 制图与成图精度要求

生态影响评价制图得工作精度一般不低于工程可行性研究制图精度,成图精度应满足生态影响判别与生态保护措施得实施。

生态影响评价成图应能准确、清晰地反映评价主题内容,成图比例不应低于表B、2中得规范要求(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除外)。当成图范围过大时,可采用点线面相结合得方式,分幅成图;当涉及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应分幅单独成图,以提高成图精度。

B、3、3 图形整饬规范

生态影响评价图件应符合专题地图制图得整饬规范要求,成图应包括图名、比例尺、方向标/经纬度、图例、注记、制图数据源(调查数据、实验数据、遥感信息源或其她)、成图时间等要素。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推荐得生态影响评价与预测方法

C、1 列表清单法

列表清单法就是Little 等人于1971 年提出得一种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得特点就是简单明了,针对性强。

a) 方法

列表清单法得基本做法就是,将拟实施得开发建设活动得影响因素与可能受影响得环境因子分别列在同一张表格得行与列内。逐点进行分析,并逐条阐明影响得性质、强度等。由此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得生态影响。

b) 应用

1) 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因子得影响分析;

2) 进行生态保护措施得筛选;

3) 进行物种或栖息地重要性或优先度比选。

★列表清单法应将工程对环境得作用因素(施工、占地、淹没、移民等)与受影响得生态敏感问题(生物多样性受损(珍稀濒危、特有物种)、湿地退化、荒漠化、土地退化等)列表,珍稀濒危物种可按物种具体列出。用不同符号表示每项工程活动对生态敏感问题得影响。

C、2 图形叠置法

图形叠置法,就是把两个以上得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变化得方向与程度。本方法得特点就是直观、形象,简单明了。图形叠置法有两种基本制作手段:指标法与3S叠图法。

a) 指标法

1) 确定评价区域范围;

2) 进行生态调查,收集评价工作范围与周边地区自然环境、动植物等得信息,同时收集社会经济与环境污染及环境质量信息;

3) 进行影响识别并筛选拟评价因子,其中包括识别与分析主要生态问题;

4) 研究拟评价生态系统或生态因子得地域分异特点与规律,对拟评价得生态系统、生态因子或生态问题建立表征其特性得指标体系,并通过定性分析或定量方法对指标赋值或分级,再依据指标值进行区域划分;

5) 将上述区划信息绘制在生态图上。

b) 3S 叠图法

1) 选用地形图,或正式出版得地理地图,或经过精校正得遥感影像作为工作底图,底图范围应略大于评价工作范围;

2) 在底图上描绘主要生态因子信息,如植被覆盖、动物分布、河流水系、土地利用与特别保护目标等;

3) 进行影响识别与筛选评价因子;

4) 运用3S 技术,分析评价因子得不同影响性质、类型与程度;

5) 将影响因子图与底图叠加,得到生态影响评价图。

c) 图形叠置法应用

1) 主要用于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与影响评价;

2) 用于具有区域性影响得特大型建设项目评价中,如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新能源基地建设、矿业开发项目等;

3) 用于土地利用开发与农业开发中。

C、3 生态机理分析法

生态机理分析法就是根据建设项目得特点与受其影响得动、植物得生物学特征,依照生态学原理分析、预测工程生态影响得方法。生态机理分析法得工作步骤如下: 调查环境背景现状与搜集工程组成与建设等有关资料;

a) 调查植物与动物分布,动物栖息地与迁徙路线;

b) 根据调查结果分别对植物或动物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描述其分布特点、结构特征与演化等级;

c) 识别有无珍稀濒危物种及重要经济、历史、景观与科研价值得物种;

d) 监测项目建成后该地区动物、植物生长环境得变化;

e) 根据项目建成后得环境(水、气、土与生命组分)变化,对照无开发项目条件下动物、植物或生态系统演替趋势,预测项目对动物与植物个体、种群与群落得影响,并预测生态系统演替方向。

评价过程中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得生物模拟试验,如环境条件、生物习性模拟试验、生物毒理学试验、实地种植或放养试验等;或进行数学模拟,如种群增长模型得应用。该方法需与生物学、地理学、水文学、数学及其她多学科合作评价,才能得出较为客观得结果。

C、4 景观生态学法

景观生态学法就是通过研究某一区域、一定时段内得生态系统类群得格局、特点、综合资源状况等自然规律,以及人为干预下得演替趋势,揭示人类活动在改变生物与环境方面得作用得方法。景观生态学对生态质量状况得评判就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得,一就是空间结构分析,二就是功能与稳定性分析。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得结构与功能就是相当匹配得,且增加景观异质性与共生性也就是生态学与社会学整体论得基本原则。

空间结构分析基于景观就是高于生态系统得自然系统,就是一个清晰得与可度量得单位。景观由斑块、基质与廊道组成,其中基质就是景观得背景地块,就是景观中一种可以控制环境质量得组分。因此,基质得判定就是空间结构分析得重要内容。判定基质有三个标准,即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有动态控制功能。基质得判定多借用传统生态学中计算植被重要

值得方法。

决定某一斑块类型在景观中得优势,也称优势度值(Do)。优势度值由密度(Rd)、频率(Rf)与景观比例(Lp)三个参数计算得出。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Rd=(斑块i 得数目/斑块总数)×l00%

Rf=(斑块i 出现得样方数/总样方数)×l00%

Lp=(斑块i 得面积/样地总面积)×l00%

Do=0、5×[0、5×(Rd+Rf)+Lp]×100%

上述分析同时反映自然组分在区域生态系统中得数量与分布,因此能较准确地表示生态系统得整体性。

景观得功能与稳定性分析包括如下四方面内容:

a) 生物恢复力分析:分析景观基本元素得再生能力或高亚稳定性元素能否占主导地位。

b) 异质性分析:基质为绿地时,由于异质化程度高得基质很容易维护它得基质地位,从而达到增强景观稳定性得作用。

c) 种群源得持久性与可达性分析:分析动、植物物种能否持久保持能量流、养分流,分析物种流可否顺利地从一种景观元素迁移到另一种元素,从而增强共生性。

d) 景观组织得开放性分析:分析景观组织与周边生境得交流渠道就是否畅通。开放性强得景观组织可以增强抵抗力与恢复力。景观生态学方法既可以用于生态现状评价也可以用于生境变化预测,目前就是国内外生态影响评价学术领域中较先进得方法。

C、5 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

指数法就是利用同度量因素得相对值来表明因素变化状况得方法,就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定得评价方法,指数法同样可将其拓展而用于生态影响评价中。指数法简明扼要,且符合人们所熟悉得环境污染影响评价思路,但困难之点在于需明确建立表征生态质量得标准体系,且难以赋权与准确定量。综合指数法就是从确定同度量因素出发,把不能直接对比得事物变成能够同度量得方法。

a) 单因子指数法

选定合适得评价标准,采集拟评价项目区得现状资料。可进行生态因子现状评价:例如以同类型立地条件得森林植被覆盖率为标准,可评价项目建设区得植被覆盖现状情况;亦可进行生态因子得预测评价:如以评价区现状植被盖度为评价标准,可评价建设项目建成后植被盖度得变化率。

b) 综合指数法

1) 分析研究评价得生态因子得性质及变化规律;

2) 建立表征各生态因子特性得指标体系;

3) 确定评价标准;

4) 建立评价函数曲线,将评价得环境因子得现状值(开发建设活动前)与预测值(开发建

设活动后)转换为统一得无量纲得环境质量指标。用l~0 表示优劣(“l”表示最佳得、顶极得、原始或人类干预甚少得生态状况,“0”表示最差得、极度破坏得、几乎无生物性得生态状况)由此计算出开发建设活动前后环境因子质量得变化值;

5) 根据各评价因子得相对重要性赋予权重;

6) 将各因子得变化值综合,提出综合影响评价值。

Σ(Eh i? E qi)×W i(C、1)即ΔE =

式中:

△E——开发建设活动日前后生态质量变化值;

Ehi——开发建设活动后i 因子得质量指标;

Eqi——开发建设活动前i 因子得质量指标;

Wi——i 因子得权值。

c) 指数法应用

1) 可用于生态因子单因子质量评价;

2) 可用于生态多因子综合质量评价;

3) 可用于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d) 说明

建立评价函数曲线须根据标准规定得指标值确定曲线得上、下限。对于空气与水这些已有明确质量标准得因子,可直接用不同级别得标准值作上、下限;对于无明确标准得生态因子,须根据评价目得、评价要求与环境特点选择相应得环境质量标准值,再确定上、下限。

C、6 类比分析法

类比分析法就是一种比较常用得定性与半定量评价方法,一般有生态整体类比、生态因子类比与生态问题类比等。

a) 方法

根据已有得开发建设活动(项目、工程)对生态系统产生得影响来分析或预测拟进行得开发建设活动(项目、工程)可能产生得影响。选择好类比对象(类比项目)就是进行类比分析或预测评价得基础,也就是该法成败得关键。

类比对象得选择条件就是:工程性质、工艺与规模与拟建项目基本相当,生态因子(地理、地质、气候、生物因素等)相似,项目建成已有一定时间,所产生得影响已基本全部显现。类比对象确定后,则需选择与确定类比因子及指标,并对类比对象开展调查与评价,再分析拟建项目与类比对象得差异。根据类比对象与拟建项目得比较,做出类比分析结论。

b) 应用

1) 进行生态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2) 以原始生态系统作为参照,可评价目标生态系统得质量;

3) 进行生态影响得定性分析与评价;

4) 进行某一个或几个生态因子得影响评价;

5) 预测生态问题得发生与发展趋势及其危害;

6) 确定环保目标与寻求最有效、可行得生态保护措施。

C、7 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就是指把要解决得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得可行方案得咨询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限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与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与提出最可行方案。

系统分析法因其能妥善地解决一些多目标动态性问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在进行区域开发或解决优化方案选择问题时,系统分析法显示出其她方法所不能达到得效果。

在生态系统质量评价中使用系统分析得具体方法有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排序法、系统动力学、灰色关联等方法,这些方法原则上都适用于生态影响评价。这些方法得具体操作过程可查阅有关书刊。

C、8 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

生物多样性评价就是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生态系统与生物种得历史变迁、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得方法,评价目得就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a) 生物多样性通常用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表征:

C 、9 海洋及水生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方法

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参见SC/T91102007,以及其她推荐得生态影响评价与预测适用方法;水生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可适当参照该技术规程及其她推荐得适用方法进行。

C 、10 土壤侵蚀预测方法

土壤侵蚀预测方法参见GB40432008。

生态保护措施

2

植物

生物动物微生物

生态系统组成光、温

水分

非生物氧、CO

土壤及营养物典型生态系

统自然森林草原

荒漠淡水海洋

湿地人工城市

农业(半自然)

陆地

水域

2015年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最新预测试卷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最新 预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第1题 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应设置()。 A.空间防护距离 B.安全防护距离 C.卫生防护距离 D.防火间距 正确答案:C, 第2题 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此高度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外推法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A. 20m B. 10m C. 15m D. 5m 正确答案:C, 第3题 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卡拉OK厅拟建在乡村集镇内,环境影响评价时,则该卡拉OK厅执行的昼夜噪声排放限值分别是()dB。 A. 55, 45 B. 60, 50 C. 70’ 60 D. 70, 55 正确答案:B,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应采用()。

A.定量评价为主 B.定性评价为主 C.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量化评价为主 D.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评价为主 正确答案:C, 第5题 某拟建工程的建设会影响到世界自然遗产地,工程占地仅为0.8km2,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此工程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 一级 B. 二级 C.三级 D.四级 正确答案:A, 第6题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与监测可以不考虑的是()。 A.渗滤液 B.噪声 C.地下水 D.大气 正确答案:B, 第7题 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进行水质评价。 A.对平、枯水期 B.对丰、平、枯水期 C.对丰、平水期 D.对丰、枯水期 正确答案:B, 第8题 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是为保障农业生产,()的土壤临界值。 A.保障工业生产 B.维护人体健康 C.维持自然背景 D.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 正确答案:B, 第9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9-2011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所造成的影响的评价。区域和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这里说明导则的适用范围,是制定导则的前提,也是一部导则必须首先说明的事项。但要注意任何一部导则不可能包括一个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因此,只能做出一般性的规定,而很多情况下是有特殊性的。因此,在生态影响评价实际工作中,既在遵循导则的一般性要求,也要高度重视特殊性。一般性的东西,大家不难理解、掌握和应用,而特殊性的东西则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而这恰恰是实际工作中不容易掌握的。因此,需要实事求是,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在专家审查时,专家们一般既关注一般性(首先一般性原则不应违背,否则需充分说明理由,甚至需要论证),更关注特殊性。 此外,本导则与原“非污染生态影响”导则相比,在适用范围上不再提出适用于哪几类项目(原导则包括了: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牧业、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海洋及海岸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影响评价),而是凡是建设项目影响到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就应依据本导则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其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的工业类项目重污染影响评价,而轻生态影响评价的现象(其实大家知道,工业项目也有生态影响,特别是新建项目)。

考虑到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本导则规定的内容只供其参照,并未规定在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也必须遵循本导则。 还有,本次使用最多的是“生态影响评价”,并未使用大家习惯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这是因为生态环境这个词并不规范,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并不被学界所认可。 另外,这里对导则使用了“标准”的说法,个人感觉不妥。其实“导则”与“标准”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导则,顾名思义,就是指导性的原则或规则。标准的法律地位相对技术导则或技术规范而言更为高级。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国家标准一般使用GB编号,且经国家质量技术管理部门同意发布。 本导则HJ19-2011与原导则HJ/T19-1997明显不同的变化之一:是对评价等级的规定。本导则判断评价等级主要由两个方面来决定: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工程占地范围。而且给出了一个占地范围表格。相对于原导则,可操作性明显增强。这是广大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者多年的实践总结,是新导则的显著进步。 注意这个占地范围,是包括水域的。而且是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均需要考虑。当然,如果临时占地是设置在永久占地范围的,那就可以直接通过永久占地来判断(而不是需要叠加的,呵呵)。 另外,导则给出了其他几个特殊情况: (1)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可做生态影响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要求与培训内容简介 1.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和在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中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正确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标准的能力。 2. 考试内容(2013版大纲) 2.1 环境标准体系 2.1.1 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1)熟悉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熟悉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及其应用范围; (3)了解国家颁布的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2.1.2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了解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2)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 (3)了解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4)了解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1)总则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掌握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的内容;掌握环境合理性分析的内容;掌握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的原则;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和调整原则;熟悉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要求。 (2)工程分析 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熟悉工程分析的方法;熟悉工程分析的内容。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掌握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熟悉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熟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熟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熟悉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内容。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熟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的内容;了解筛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要求;了解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的要求。 (6)公众参与 熟悉公众参与的要求、对象和形式;了解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熟悉公众反馈意见的出来要求。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熟悉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社会论证的要求。 (8)环境管理与监测 了解环境管理与监测的主要内容 (9)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熟悉清洁生产分析的重点;了解循环经济分析的内容。 (10)污染物总量控制 了解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原则;熟悉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的要求。 (11)方案比较 熟悉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方案比选的要求;熟悉方案比选的重点;了解不同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评价的要求。 (1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总体要求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的总体要求。 2.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2)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

2020咨询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00分

2020咨询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范围一般应同时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规划的环境影响可能达到的地域范围;二是自然地理单元、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等的完整性;三是()或已有的管理区界。 A.河流界线 B.道路界线 C.行政边界 D.海洋岸线 用户答案:[C] 得分:8.00 2.()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环境影响评价(EIA)并将其当做1969年()环境政策法的一部分而加以推行的国家。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用户答案:[B] 得分:8.00 3.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包括: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论证、()。 A.不同类型规划方案综合论证重点 B.累积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C.辨析制约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和环境要素 D.规划概述、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 用户答案:[A] 得分:8.00 4.2009年8月()在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上通过,并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A.《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C.《环境保护部机关“三定”实施方案》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用户答案:[D] 得分:8.00 5.环境承载力评价,就是要在一定的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环境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对环境可支撑的人口、经济规模和()的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评价,确定各区域的承载能力和承载水平。 A.容纳SO2 B.容纳NO2 C.容纳COD D.容纳污染物 用户答案:[D] 得分:8.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指规划的范围或者领域相对较窄,内容比较专的规划,包括()、()、()、()、()、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和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A.工业 B.农业 C.畜牧业 D.林业 E.能源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8.00 2.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通过对规划可能涉及内容的分析,收集与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政策和产业政策,(),(),(),(),(),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 A.对规划区域进行现场踏勘 B.收集有关基础数据 C.初步调查环境敏感区域的有关情况 D.识别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 E.分析提出规划实施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因素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8.00 3.环境影响评价在()、()、()和()层次的应用称为战略环境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条款说明和实施问答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术语和定义 问题1: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包括TJ36-79 工业企业卫生标准,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在2002年发布了GBZ1-2002和GB Z2-2002,TJ36-79是否还应该参照执行? GBZ1-2002及GB Z2-2002并未完全替代TJ36-79,TJ36-79中关于“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标准值仍然有效。对于TJ36-79中规定的有害物质浓度标准,如其中污染因子后续有新的国家标准发布,则按新发布的国家标准执行。 问题2:如果评价项目包括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排气筒,部分排气筒比周边地形高,部分排气筒比周边地形低,如何确定区域地形为简单地形还是复杂地形? 在模拟计算时,建议均输入地形参数,让模式判断是简单地形还是复杂地形,以便在计算时做地形修正。判断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模式要使用高空气象数据时,以评价项目主要污染源的高度为主,作为判断评价范围是否是复杂地形。 二、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问题1:核算项目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时,是否需要考虑项目的面源? 核算项目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需要考虑项目建成后正常排放的所有面源的影响。如判定评价等级为二级或者一级,在进一步预测过程中同时也需叠加所有面源及点源的综合影响。 问题2:对于项目有多个排气筒,是否需要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进行排气筒等效后再判定评价等级。例如对于有多个高度在15m以下的排气筒的评价项目,如果以每个排气筒核算的话,等级一般比较低,但实际上污染可能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 在确定项目评价等级过程中,对于物理意义上分离的单个点源,不需要进行排气筒的等效,仍然按单个污染源的最高评价等级及最远影响范围判定项目的评价等级。但对于多个低矮源集中成片排放的项目,且单个污染源估算的最大浓度占标率接近10%的项目,建议参考导则5.3.2.3.2 及5.3.2.3.7的相关规定,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Technix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 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要求。 1.2 1.2适有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城市或区域性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亦应参照使用。 22引用标准 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TJ 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HJ/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33符号 本标准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与单位见表1。

4 4 总则 4.1 4.1 评价工作的分级 4.1.1 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级。 4.1.2 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1~3个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P i (下标i 为第i 个污染物),P i 的定义为: 9010?= i i i c Q P (1) 式中:P i--------等标排放量,m 3 /h ; Q i------单位时间排放量,t/h ; c o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 3。 C oi 一般选用GB 3095中二级标准的一次采样浓度允许值,对该标准中未包的包含的项目,可以照TJ 36—37中的相应值选用,如已有地方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对某些上述标准中都未包含的项目,可参照国外有关标准选用,但应作出说明,报环保部门批准后执行。Q i 应符合国家或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1.3 项目周围地表特征可分为平原和复杂地形两类。复杂地形系指:山区、丘陵、沿海、大中城市的城区等。 4.1.4 评价工作的级别,按表2划分,P i 按公式(1)计算。如污染物数大于是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 2.1-93)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它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可参照本标准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 2 引用标准 HJ/T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所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部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3.2 在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如需进行多个厂址的优选,则应对各个厂址分别进行预测和评价。 3.3 如通过评价对厂选厂址给出否定结论时,对新选厂址的评价应按3.1的规定重新进行。 4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4.1 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以下列因素为依据进行划分的: 4.1.1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有: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包括水)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4.1.2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这些特征主要有: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 4.1.3 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4.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概要 4.2.1 环境影响的评价项目 根据环境的组成特征,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通常可进一步分解成对下列不同环境要素(或称评价项目)的评价,即: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噪声、土壤与生态、人群健康状况、文物与“珍贵”景观以及日照、热、放射性、电磁波、振动等。 建设项目对上述各环境要素的影响评价统称为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简称单项影响评价)。 4.2.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4.2.2.1 按照4.1中的划分依据,可将上述各单项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例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等,依此类推。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各单项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详细规定,可参阅相应的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第一章环保标准体系 熟悉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1、环境标准分类: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部标准。 1-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1-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1-3、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作的统一规定。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 1-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制定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在环境管理中起着甄别的作用:可用来评价分析仪器、鉴别其灵敏度;评价分析者的技术,使操作技术规范化。 1-5、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对环境标准工作中,对(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信息编码)等作的统一规定。 1-6、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未作规定的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1-7、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熟悉我国现行的环评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及其应用范围: 2-1、环评技术导则组成:规划环评技术导则(总纲、专项…、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技术导则(总纲、专项…、行业…)。 2-2、专项环评技术导则两种形式:环境要素(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环环评技术导则)、专题(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2-3、环评技术导则应用范围:《总纲》规定了建设项目环评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程程序、方法及要求);《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不适用于(核建设项目);《规划环评技术导则》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编制规划环评;《开发区区域环评技术导则》适用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

环评常用技术导则、规范及标准

环评常用技术导则、规范及标准 2011-2目录 (注:标注红色为必看,其余为选看) 相关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2.1-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7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131-2003)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30-2003) ·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规划(HJ 463-2009) ·10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民用机场建设工程(HJ/T 87-2002) ·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 HJ/T 88-2003) ·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J/T 89-2003) ·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HJ/T 349-2007)·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 453-2008) ·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农药建设项目(HJ 582-2010) ·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药建设项目(HJ 611-2011) ·1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HJ 616-2011) 下载地址: .cn/hjbhbz/bzwb/other/pjjsdz/ 相关验收技术规范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13号令) ·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_T 394—2007) ·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水利水电(HJ 464-2009) ·4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技术规范公路(HJ 552-2010) ·5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石油天然气开采(HJ 612-2011) 下载地址: .cn/hjbhbz/bzwb/other/hbysjsgf/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 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4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1988) 水环境保护标准

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最新)

此资料是本人用了一个月时间,对照网校讲义及教材整理出来的,全面而精简,重点突出。学友们可以结合此资料复习,节约大量时间来复习实务,本次上传只是一部分,完整版共68页。需要的同学请QQ39704807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第一章环境标准体系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由省、自治区、自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己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 准;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环境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 ?环境空气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 ?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二类区。 ?标准分级;一类区适适一级浓度标准;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类和标准值 ?功能区分类:Ⅰ、Ⅱ、Ⅲ、Ⅳ、Ⅴ类。?标准分级:五类。 ?声环境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值 ?功能区分类:0—4类。?标准分级:五类。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

环评爱好者论坛_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所造成的影响的评价。区域和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这里说明导则的适用范围,是制定导则的前提,也是一部导则必须首先说明的事项。但要注意任何一部导则不可能包括一个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因此,只能做出一般性的规定,而很多情况下是有特殊性的。因此,在生态影响评价实际工作中,既在遵循导则的一般性要求,也要高度重视特殊性。一般性的东西,大家不难理解、掌握和应用,而特殊性的东西则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而这恰恰是实际工作中不容易掌握的。因此,需要实事求是,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在专家审查时,专家们一般既关注一般性(首先一般性原则不应违背,否则需充分说明理由,甚至需要论证),更关注特殊性。 此外,本导则与原“非污染生态影响”导则相比,在适用范围上不再提出适用于哪几类项目(原导则包括了: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牧业、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海洋及海岸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影响评价),而是凡是建设项目影响到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就应依据本导则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其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的工业类项目重污染影响评价,而轻生态影响评价的现象(其实大家知道,工业项目也有生态影响,特别是新建项目)。 考虑到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本导则规定的内容只供其参照,并未规定在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也必须遵循本导则。 还有,本次使用最多的是“生态影响评价”,并未使用大家习惯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这是因为生态环境这个词并不规范,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并不被学界所认可。 另外,这里对导则使用了“标准”的说法,个人感觉不妥。其实“导则”与“标准”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导则,顾名思义,就是指导性的原则或规则。标准的法

20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卷85分

【试卷总题量: 13,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85.0分,用时1160秒,通过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环境承载力评价,就是要在一定的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环境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对环境可支撑的人口、经济规模和()的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评价,确定各区域的承载能力和承载水平。 A.容纳SO2 B.容纳NO2 C.容纳COD D.容纳污染物 用户答案:[D] 得分:8.00 2.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范围一般应同时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规划的环境影响可能达到的地域范围;二是自然地理单元、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等的完整性;三是()或已有的管理区界。 A.河流界线 B.道路界线 C.行政边界 D.海洋岸线 用户答案:[C] 得分:8.00 3.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包括: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论证、()。A.不同类型规划方案综合论证重点 B.累积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C.辨析制约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和环境要素 D.规划概述、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 用户答案:[A] 得分:8.00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在()年开始实施的。 A.2001 B.2002 C.2003 D.2004 用户答案:[C] 得分:8.00 5.《环评法》第七条规定,()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A.土地利用

B.地级市 C.直辖市 D.省会城 用户答案:[A] 得分:8.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通过对规划可能涉及内容的分析,收集与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政策和产业政策,(),(),(),(),(),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 A.对规划区域进行现场踏勘 B.收集有关基础数据 C.初步调查环境敏感区域的有关情况 D.识别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 E.分析提出规划实施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因素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8.00 2.环境影响评价在()、()、()和()层次的应用称为战略环境评价。A.法律 B.政策 C.规划 D.计划 E.项目 用户答案:[BCDE] 得分:8.00 3.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指规划的范围或者领域相对一般指规划的范围或者领域相对较窄,内容比较专的规划,包括()、()、()、()、()、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和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A.工业 B.农业 C.畜牧业 D.林业 E.能源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8.00 4.战略环评必须面对高度的不确定性,具体是指:战略决策通过指导、改变人的行为来改变其所涉及的复杂系统;和()。 A.战略决策的空间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子系统也存在不确定性; B.社会、经济的条件不确定性; C.大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 D.外部政策的不确定性;

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总纲(征求意见稿)

附件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1-20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 纲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General Programme (征求意见稿) 200□-□□-□□发布200□-□□-□□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发布

目次 前言..........................................................................................................................................................II 1. 适用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总则 (1) 4. 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4) 5.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 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 7. 社会影响评价 (7) 8. 公众参与 (7) 9.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7) 10. 环境管理 (7) 11. 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7) 12. 污染物总量控制 (8) 13.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8) 14.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总体要求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 (9)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保护环境,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代替《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与HJ/T2.1-93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环境要素、累积影响、环境敏感区进行了定义; -增加了环境影响评价原则、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社会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环境管理、方案比选、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总体要求等内容; -删除了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和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内容; -修改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等内容; -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调至附录中,并对其内容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2.1-2016 代替HJ2.1-201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General Programme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6-12-8发布2017-1-1实施 环境保护部 发布 附件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本标准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的修订,主要修改内容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将公众参与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工作分离; ——简化了建设项目与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性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内容; ——简化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污染物总量控制相关评价要求; ——删除了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相关内容; ——删除了附录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 ——强化了环境影响预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环境管理与监测要求; ——新增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的组成部分,工程分析部分增加了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增加了环境影响不可行结论的判定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6年12月6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在()年开始实施的。 A.2001 B.2002 C.2003 D.2004 用户答案:[C] 得分:8.00 2.影响战略环评与战略决策有效融合的关键取决于开展战略环评的()和实施机制。 A.地点 B.时机 C.承担单位 D.审批单位 用户答案:[B] 得分:8.00 3.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包括: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论证、()。 A.不同类型规划方案综合论证重点 B.累积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C.辨析制约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和环境要素 D.规划概述、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 用户答案:[B] 4.《环评法》第七条规定,()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A.土地利用 B.地级市 C.直辖市 D.省会城市 用户答案:[A] 得分:8.00 5.《环评法》规定,对于(),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环境影响评价的篇章或者说明。 A.指导性规划 B.综合性规划 C.综合性和指导性规划

D.规划 用户答案:[C] 得分:8.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环境影响评价在()、()、()和()层次的应用称为战略环境评价。 A.法律 B.政策 C.规划 D.计划 E.项目 用户答案:[ABCD] 2.战略环评可划分为()、()和()。 A.战略性方法 B.参与性方法 C.描述性方法(Descriptive) D.规划性方法 E.分析性方法 用户答案:[BCE] 得分:8.00 3.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指规划的范围或者领域相对较窄,内容比较专的规划,包括()、()、()、()、()、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和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A.工业 B.农业 C.畜牧业 D.林业 E.能源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8.00 4.战略环评的核心目标是将环境影响量化,识别规划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预测其影响的()和(),并且将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A.范围 B.规模 C.大小 D.强度 E.面积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试题及答案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 1、单项选择题共9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广泛吸收相关学科和行业的专家、有关单位和个人及()的意见。 A 当地经济管理部门 B 当地规划管理部门 C 当地环保管理部门 D 当地国土管理部门 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广泛参与原则是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之一,该原则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应广泛吸收相关学科和行业的专家、有关单位和个人及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 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关于环境合理性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析建设项目选址、选线、经济参数及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B 分析建设项目选址、总图布置、经济参数及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C 分析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计参数及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D 分析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计参数及工程拆迁方案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环境合理性分析的内容包括;调查建设项目在所在区域、流域或行业发展规划中的地位,与相关规划和其他建设项目的关系.分析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计参数厦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关于筛选评价因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能够反映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 B 能够反映区域环境的基本状况 C 能够反映建设项目特点和排污特征 D 能够反映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效果

答案:D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依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并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或所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筛选确定评价因子,应重点关注环境制约因素,评价因子须能够反映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区域环境的基本状况及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排污特征。 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某省新建电子企业排放一种无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特征污染物,该污染物排放限值应优先采用()。A 地方标准B 国际通用标准C 欧盟标准D 某跨国企业标准 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有限定的污染物,可采用国际通用标准。 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下列关于工程分析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应直接引用已批复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数据 B 应直接引用可行性研究文件的资料和图件 C 对环境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D 对工艺路线进行详细分析,对污染方式和强度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工程分析应突出重点,即根据各类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征,对环境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要进行深入分析。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所列出的工程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和物料平衡计算法、实测法、实验法。 A 类比分析法、数值模拟法 B 数值模拟法、专业判断法 C 数学解析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D 类比分析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答案:D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资料的详尽程度,其工程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工程分析方法有: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计算法和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解释说明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解释说明 一、 问题1: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包括TJ36-79 工业企业卫生标准,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在2002年发布了GBZ1-2002和GB Z2-2002,TJ36-79是否还应该参照执行? GBZ1-2002及GB Z2-2002并未完全替代TJ36-79,TJ36-79中关于“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标准值仍然有效。对于TJ36-79中规定的有害物质浓度标准,如其中污染因子后续有新的国家标准发布,则按新发布的国家标准执行。 问题2:如果评价项目包括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排气筒,部分排气筒比周边地形高,部分排气筒比周边地形低,如何确定区域地形为简单地形还是复杂地形? 在模拟计算时,建议均输入地形参数,让模式判断是简单地形还是复杂地形,以便在计算时做地形修正。判断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模式要使用高空气象数据时,以评价项目主要污染源的高度为主,作为判断评价范围是否是复杂地形。 问题1:核算项目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时,是否需要考虑项目的面源? 核算项目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需要考虑项目建成后正常排放的所有面源的影响。如判定评价等级为二级或者一级,在进一步预测过程中同时也需叠加所有面源及点源的综合影响。 问题2:对于项目有多个排气筒,是否需要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进行排气筒等效后再判定评价等级。例如对于有多个高度在15m以下的排气筒的评价项目,如果以每个排气筒核算的话,等级一般比较低,但实际上污染可能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 问题3:计算评价等级是否需要考虑复杂地形、熏烟或者建筑物下洗等条件? 问题4:对于非连续排放的点源,如生产周期为5天,每个生产周期仅排放一次,每次三小时,这类点源是否也该作为判断评价等级的依据? 对于非连续排放的点源,如果是长期存在的正常排放源,也应作为判定评价等级的依据。模拟计算时,污染源强需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 问题5:对于某技改项目,技改前有5个污染源,总排放量为50kg/h,技改后削减为3个源,总排放量为35kg/h,对于该项目,评价等级如何计算? 对于此类项目,评价等级按技改后的所有污染源及各自排放量,核算该项目的评价等级。 问题6:扩建项目评价等级如何判定?是按新增部分的源强还是按总污染物排放源强估算? 扩建项目及分期建设项目的评价等级,按扩建污染源或本期建设的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核算。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公路的定义是指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公路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为国、省、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个等级。 所以,从导则条款要求,只有属于城市道路中的快速路、主干路的新建和扩建项目,要求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问题1:污染源调查,是否需要调查评价范围内现有已建成,并正常运行的污染源? 现状监测值中能反映评价范围内除评价项目外的现状污染源的贡献值的,都可以不做调查。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017版】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017版】 一、环境标准体系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分级、分类) ⑴国家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①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②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③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④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⑤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⑵地方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近年来为控制环境质量的恶化趋势,一些地方已将总量控制指标纳入地方环境标准。①地方环境质量标准。②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报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备案;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⑶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对还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2.熟悉我国现行的主要EIA技术导则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 ⑴《EIA技术导则—民用机场建设工程》HJ/T87—2002:适用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的新建、迁建、改扩建工程的EIA项目。⑵《EIA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适用于水利行业的防洪、水电、灌溉、供水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EIA。其他行业同类工程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可参照执行。⑶《EIA技术导则—石油化工CP》HJ/T89—2003:石油化工CP是指以石油和石油气(包括天然气和煤厂气)为原料,从事炼油、化工、化纤和化肥生产以及相关的储存、运输、科研等CP。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EIA。⑷《EIA技术导则—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CP》HJ/T349—2007:适用于我国境内陆地石油天然气田勘探、开发、地面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集输、储运、道路以及油气处理加工过程的CP。⑸《EIA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2008:适用于地铁、轻轨等轮轨导向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CPEIA,单轨、有轨电车、自动导轨、直线电机轨道交通CPEIA参照本标准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磁浮轨道交通系统。⑹《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EIA技术规范》HJ/T24—1998:适用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EIA。也可参照本规范适用于100kV、220kV 及330kV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EI的评价。⑺《火电厂CP EI报告书编制规范》(HJ/T13—1996)适用于全国火电厂CP,主要针对燃煤电厂,其它类型火电厂可以参照执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政府贷款的火电厂CP,除满足本规范要求外,还执行我国已颁布的有关规定。 3.了解国家颁布的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1)主要大气环境标准:⑴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室内空气质量标准》。⑵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油站、汽油运输、储油库、水泥工业、火电厂、饮食业油烟、锅炉、炼焦炉、工业炉窑、恶臭污染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主要水环境标准:⑴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⑵污染物排放标准:电镀、合成革与人造革、制浆造纸、羽绒、发酵类制药、化学合成类制药、提取类制药、中药类制药、生物工程类制药、混装制剂类制药、制糖、杂环类农药、皂素、煤炭、啤酒、医疗机构、柠檬酸、味精、城镇污水处理厂、兵器工业、畜禽养殖业、合成氨、污水海洋处臵工程、磷肥、烧碱与聚氯乙烯、航天推进剂、肉类加工、钢铁工业、纺织染整、海洋石油开发、船舶、船舶污染物等行业排放标准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主要环境噪声标准:⑴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⑵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社会生活、地下铁道车站站台、建筑施工场界、铁路边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等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主要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焚烧,危险废物焚烧、贮存、填埋等5个污染控制标准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污染控制标准》。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二)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了解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