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

第一章

1、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

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广义的植物保护是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在农业上所说的植物保护一般是指狭义的栽培作物保护。

2、农业有害生物: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着损失的生物。包括植物病原微

生物、寄生性植物、植物线虫、植食性昆虫、杂草、鼠类及鸟兽等(病、虫、草、鼠)。

3、化学农药在环境中释放所造成的3R问题: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

獗(resurge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

4、植物保护的对象:广义保护对象: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

同目标植物。

狭义保护对象:人类的栽培作物。

5、有害生物(pests):是指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6、生物灾害:是指有害生物大量危害人类目标植物或森林植被等,给人类造成严重

的经济损失。

7、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发病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8、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而

被寄生的生物成为寄主。

9、植物保护的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第二章

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生物、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

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呈病态,甚至死亡。

病害三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

病害四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人类干扰

2、植物病害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

露出来的异常状态。

3、病状有哪些: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病征有哪些: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

4、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之间的区别:

5、植物病原物主要包括哪五大类群: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6、真菌(fungus):是一类通常为丝状的营养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

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真菌的主要类群: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鞭毛菌亚门真菌的主要特征:

①菌丝体无隔多核,细胞壁为纤维素组成

②无性繁殖产生有鞭毛的游动孢子

③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

接合菌的主要特征:

①菌丝体发达,无隔多核,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

②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

③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子囊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

①菌丝体发达有分隔和分枝,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

②无性繁殖主要产生分生孢子

③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担子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

①菌丝体发达,分隔分枝,细胞一般双核,在双核细胞分裂以前,两个细胞之

间可以产生钩状分枝,形成锁状联合,它有利于双核的并裂

②无性繁殖除锈菌产生无性孢子外,其余很少产生无性孢子

③有性繁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

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

①菌丝发达,分隔、分枝

②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

③有性阶段尚未发现。

7、真菌的无性孢子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是植物病

害的再侵染源。

8、真菌有性孢子的种类: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休眠孢子

有性孢子具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是许多植物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

9、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包括哪两大类:细菌和菌原体

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为G-

10、喷菌现象: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受害部位的薄壁细胞或维管束组织一般都有

大量细菌存在,都可以在徒手切片中看到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这种现象成为喷菌现象。

11、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形态的具有侵染性的寄生物。典型的病毒粒体由核酸和蛋白外壳组成

传播方式:

非介体传播:机械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

介体传播:昆虫、螨、线虫、真菌、菟丝子(口针型病毒、循回型病毒、增殖型病毒)

12、线虫的一生经历几个时期:卵、幼虫、成虫

13、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接触期(侵入前期):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直接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或叶围,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运动,并与寄主可侵染部位接触,然后至形成某种侵入结构的一段时间。

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系的这段时间,称为病原物的侵入期。

潜育期: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这一时期就是病害的潜育期。

14、真菌的侵入方式: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直接(穿透)侵入

细菌的侵入方式: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

病毒的侵入方式:伤口侵入

15、病害循环:侵染性病害从寄主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季节再次发病的过程。

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病害,称单循环病害。

多循环病害:一个生长季节中具有初侵染和再侵染的病害,称多循环病害。

16、病原物的传播:气流传播、雨水传播、昆虫或其他生物传播、人为因素传播

17、转主寄生:指生活史中各阶段能在不同种的寄主上度过寄生生活的现象。

18、柯赫法则:用来证实侵染性病害及其生物病原性的通则。

是不是所有植物病害均可以运用该法则进行病原鉴定:不是,柯赫法则是建立在微生物学基础上的,因此它仅适应于侵染性病害。

第三章

1、昆虫是体躯分为头、胸、腹3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

头部着生口器、触角、复眼和单眼。是取食和感觉中心。

胸部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3节,各节上着生有胸足1对,中、后胸一般各有1对翅。是运动中心。

腹部一般由9-11个体节所组成,末端生有外生殖器,有的还有1对尾须;各种内脏器官大部分位于腹内。是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

2、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是马氏管

3、昆虫的单眼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单眼的构造比较简单,单眼只能辨别光的

方向和强弱,不能形成物像。

复眼是昆虫主要的视觉器官,由许多的小眼组成

4、触角是分节的构造,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等3节组成。

足是一种分节的构造,自基部向端部分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

5、口器的类型:咀嚼式、吸收式、刺吸式、虹吸式、舔吸式、锉吸式

6、昆虫的内部器官按其功能主要分为:消化、排泄、呼吸、循环、生殖、神经和激素调控系统。

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包括纵贯体腔中央从口到肛门的一根消化道及与消化有关的腺体组成,其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防治害虫的药剂有些是通过害虫的消化道起作用,如胃毒剂和拒食剂。

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是马氏管,是一些浸浴在血液里的细长盲管,开口在消化道中肠和后肠的交界处。马氏管的主要作用是从血液中吸收代谢废物并将其送入后肠后随粪便一同排出体外,相当于高等动物的肾。

杀虫剂对马氏管的影响,主要是破坏其组织,使之不能行使正常的生理活动;

昆虫的呼吸系统由许多富有弹性和一定排列方式的气管组成,由气门开口于身体两侧。

当空气中混合有一定量的毒气时,随着昆虫的呼吸,毒气通过气门进入虫体内,使其中毒而死,这就是使用熏蒸杀虫剂的基本原理。

昆虫的循环系统属开放式循环,血液充满整个体腔,内部器官浸浴在血液中。

由背血管和心脏组成,背血管前段伸入头部,称大动脉,后段由一连串的心室组成,称为心脏。

7、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不全变态: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完全变态昆虫蛹主要有几类:根据蛹的翅、触角、足等附肢是否紧贴于蛹体和能否活动等特征,可将蛹分为离蛹、被蛹和围蛹3类。

8、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一定的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适合与否,而出

现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的现象,称为滞育。

一年中光周期的变化是诱导滞育的主要因素。

9、休眠:昆虫在其年生活史的某一阶段,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常引起生长发育

停止,不食不动,环境条件一旦转变为适宜,则生长发育迅速恢复正常状态,这种现象称为休眠。

10、假死性:是建立在神经反射活动基础上,昆虫对外来刺激作用所作的一种运动反应。

11、趋性:是昆虫对外界环境刺激所表现的或趋或避的反应,是一种无条件的反射。

12、趋光性:昆虫通过视觉器官,对光源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13、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14、多型现象:有些昆虫同一性别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这种

现象称为多型现象。

15、食性:昆虫由于种类繁多,通过自然选择,各自形成了特有的取食习惯和范围,

这种对食物的选择性称为食性。

通常按取食的食物类别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

16、群集性:是同种昆虫的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习性。

17、迁移:是指某种昆虫成群地从一个发生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又称为

迁飞,如粘虫、小地老虎、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等。

18、蝗虫是直翅目,前翅为复翅,后翅为膜翅。蚊子是双翅目,前翅为膜翅,后翅特化成平衡棒。

19、鞘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

体型大小差异甚大,体壁坚硬,口器咀嚼式,触角形状多样,10-11节,前胸发达,中胸小盾片外露,前翅为角质硬化的鞘翅,后翅膜质,幼虫为寡足型,少数为无足型等,完全变态。

举例:蚕豆象、玉米象、星天牛、马铃薯瓢虫、叩头虫

20、鳞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

体、翅上密被鳞片和毛,触角线状、梳状、羽状、球杆状和末端钩状等,口器虹吸式或退化,下唇须发达,翅2对,鳞翅,膜质,翅面上常有很多花纹,完全变态。

举例:棉铃虫、小菜蛾、二化螟、花粉蝶、麦蛾

21、世代:昆虫的卵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

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世代重叠:多化性昆虫常由于成虫产卵期长,或越冬虫态出蛰不集中,而造成前一世代与后一世代同一虫态同时出现的现象。

年生活史:一年中昆虫个体发育的全过程,称为年生活史或生活年史。习惯上是指昆虫从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翌年越冬复苏前的全过程。

22、多化性昆虫的4种季节消长类型:斜坡型、阶梯上升型、马鞍型、抛物线型

23、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个部分组成。

24、昆虫的趋性可分为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湿性、趋(颜)色性等

25、补充营养:有些昆虫羽化后生殖腺尚未成熟,需要取食以获得卵巢发育所需的

营养,这种取食称为补充营养。

26、螨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螨类体呈卵圆形或蠕虫形。身体分节

不明显,常以体段区分各部,一般分为颚体和躯体。

第四章

1、杂草:是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某种植被状态的生境中不断延续其种族,并影响到

人工植被状态的一类植物。

2、杂草按形态分类分为: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

3、杂草的适应性强表现在抗逆性、可塑性、生长势、杂合性、拟态性上。

4、化感作用:是指植物向环境释放出特定的化学物质,影响周围其他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

化感作用的机理

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抑制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

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抑制酶活性

影响水分代谢和营养的吸收

化感作用的意义

利用化感作用,进行合理的轮作和套作,可抑制杂草的发生和危害

利用化感作用可研制和开发新的除草剂品种

5、杂草种子库:存留于土壤中的杂草种子或营养繁殖体

输入:结实、传播。输出:萌发出苗、传播、生物觅食、死亡。

6、杂草与作物的竞争:地上部:光照、CO2;地下部:水、矿质营养元素

7、伴生杂草:杂草具有较强的拟态性,如稗草和水稻,野燕麦和小麦、狗尾草与谷

子,它们在形态、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很难将这些杂草与其伴生的作物分开或从中清除。这些杂草也被称之为伴生杂草。

8、列举几种恶性杂草

空心莲子草、牛繁缕、打碗花、大巢菜、千金子、马唐、看麦娘、香附子、牛筋草、水莎草、矮慈姑、播娘蒿、铁苋菜

9、杂草群落的演替:指杂草群落在农业措施和环境条件的变化作用下,一个杂草群

落被另一个杂草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第六章

1、(1)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小的病害。

发生特点: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菌量的增长幅度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可能导致较大的流行,因而又称为积年流行病害。

防治策略:消灭初始菌源、抗病育种、田园卫生、土壤消毒、种子消毒、拔除病株等。

(2)多循环病害:指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

发生特点:

?大多数是局部浸染,寄主的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

?病原物越冬率低,越冬后存活的菌量不高;

?在有利的条件下增长率很高,病害增幅大,具有明显的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可以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菌量的积累,造成当年病害的严重流行,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

防治策略:种植抗病品种、采用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降低病害的增长率。

2、小麦上常见的单循环病害:小麦散黑穗病、小麦全蚀病

小麦上常见的多循环病害:小麦锈病

3、空间分布: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种类有害生物种群(或被害作物)在田间

的聚集或分散的形式。

4、种群特征: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配、性比、基因型、滞育百分率、数量动态、

空间分布型、集聚与扩散。

5、种群生长型:是在不考虑种群的迁入与迁出、以及环境因素对出生率和死亡率影

响的情况下,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趋势类型。

6、昆虫种群消长即种群的数量动态

7、多化性昆虫的季节性消长类型:一般表现为斜坡型、阶梯上升型、马鞍型和抛物线型4种

8、植物病害流行因素及主导因素如何确定

9、害虫发育进度预测法类型及各类特点

历期法、分龄分级法及期距法

历期法是对前一虫态(或虫期)的田间发育进度(如化蛹率、羽化率等)进行系统调查,当调查到其百分率达到始盛期和高峰期时,分别加上当时气温下各虫期的历期,就能推导后面某一虫期的发生时期。

分级分龄法是选择害虫幼虫期和蛹期作1到2次发育进度调查,记录幼虫各龄(各级蛹)的数量,分别计算百分率。然后根据各龄期到成虫所需的发育天数,

预测成虫的始期、盛期和末期。此法方便可靠。

期距法是根据期距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期距通常是指各虫期在田间出现的始盛、高峰和盛末期间隔的时间距离。

历期是控制温度下观察昆虫发育进度而得到的平均值。

期距是从多年调查的虫情资料中得出的经验值或历史平均值,代表田间害虫种群的平均进度,更符合实际。

10、昆虫种群密度的季节性消长类型及其主导因素

11、发生期预测:有效积温法

害虫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速率与温度几乎呈直线关系,只要已知一种害虫全世代或某虫态的有效积温常数和发育起点温度,便可根据田间害虫的发育状态和近期内的气温预报,预测害虫未来时间的发育进度。

N=K/(t-t0)

N:发育历期 K:有效积温

t:平均气温 t0:发育起点温度。

12、病情指数:表示总的病情,由普遍率和严重度计算而得。

病情指数=[?(病级株数*各级值)/总株数*最重级值]*100

第七章

1、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按防治措施的性质来分,可分为:

植物检疫、农业防治、作物抗害品种的利用、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

2、植物检疫:是国家或地区政府,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其产品的人为引

入和传播,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强制实施的保护性植物保护措施。

3、农业防治:是通过适宜的栽培措施降低有害生物种群数量或减少其侵染可能性,

培育健壮植物,增强植物抗害、耐害和自身补偿能力、或避免有害生物危害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

农业防治的措施:

(1)改进耕作制度:调整作物布局、土壤耕作和施肥。(2)使用无害种苗(3)调整播种方式

(4)加强田间管理(5)安全收获

4、生物防治的特点

?优点:

–生物防治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影响极小

–活体生物防治对有害生物可以达到长期控制的目的,而且不易产生抗性问题

–生物防治的自然资源丰富,易于开发,生物防治成本相对较低

?局限性:

–生物防治的作用效果较慢,有害生物大发生后常无法控制

–生物防治防治效果不稳定

–可大批量生产使用的有益生物种类太少,通过生物防治达到有效控制的有害生物数量有限

–生物防治通常只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一定的危害水平,对于防治要求高的有害生物,较难实施种群综合治理。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防治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技术。主要通过开发适宜的农药品种,并加工成适当剂型,利用适当的机械和方法处理作物植株、种子、土壤等,来杀死有害生物或阻止其侵染危害。

?优点:

使用方法简便,效率高,见效快,可以用于各种有害生物的防治,特别是有害生物大发生时,能及时控制危害。

?缺点:

–产生抗药性

–杀伤天敌,破坏生态

–残留污染环境

5、生物防治的途径:

?(1)保护有益生物:直接保护、农业措施保护、用药保护

?(2)引进有益生物

?(3)有益生物的人工繁殖与释放

?(4)生物产物的开发利用

6、植物的抗害机制:

抗选择性、抗生性、避害性、耐害性

7、毒力:农药对有害生物的毒杀能力,是衡量和比较农药潜在活性的指标,以

LC50/EC50/LD50/ED50表示。

毒性:指农药对非靶标生物有机体器质性和功能性损害的能力,分为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致癌、致畸、致突变)等。

选择性:指农药对不同生物的毒性差异。

药效:是农药在特定环境下对某种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它是化合物的毒力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8、化学农药的3R问题:

Resistance:有害生物抗药性

Resurgence:有害生物再猖獗

Residue:农药残留

9、化学农药的剂型:乳油、粉剂、可湿性粉剂、粒剂、可溶性粉剂、悬浮剂、缓释

剂、超低容量喷雾剂、种衣剂、烟剂

10、杀虫剂的作用方式:

?触杀作用:指药剂与虫体接触后,通过穿透作用经体壁进入体内或封闭昆虫的气门,使昆虫中毒或窒息死亡。

?胃毒作用:指害虫取食药剂后,随同食物进入害虫消化器官,被肠壁细胞吸收后进入虫体内引起中毒死亡。

?内吸作用:指农药施到植物上或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并传导至植株各部分,害虫取食后引起中毒死亡。

?熏蒸作用:指药剂由液体或固体气化为气体,以气体状态通过害虫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使之中毒死亡。

11、纳入综合防治体系(IPM)

12、经济危害允许水平(EIL):又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是农作物能够容忍有害生物

危害的界限所对应的有害生物种群密度,此时防治收益等于防治成本。

经济阈值(ET):又称防治指标,是有害生物种群增加到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而必须防治时的种群密度临界值。

13、水平抗性:指作物品种对病菌的生理小种或害虫的各种生物型均具有相似的抗

性。抗性水平低,但不易丧失。

垂直抗性:专化性抗性或特异抗性。是指作物品种只对一种或某几种病菌生理小种或害虫生物型表现抗性,对另一些则不表现抗性。抗性水平高,但易丧失。

第八章

1、水稻重要病虫草害的种类

水稻主要病害:

(1)稻瘟病

病原:灰梨孢

越冬、初侵染源:病谷和病稻草上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传播、再侵染源:分生孢子

适宜的发病条件:25~28°C 、RH>90%

(2)水稻纹枯病

病原:立枯丝核菌

越冬和初侵染源:土中的菌核

适宜的发病条件:28~32°C、RH>97%,矮秆品种,氮肥水平高。

植物保护技术作业及答案教案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作业及 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作业题一 1、何为变态?变态有几种类型? 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新城代谢,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也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主要分为全变态、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 2、何谓世代,何谓生活史 世代:昆虫自卵或幼虫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生活史:指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冬季结束止的发育过程。 3、昆虫纲分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有哪几个目? ⑴昆虫分目的主要依据是翅的类型 ⑵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目主要有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鞘翅 目、缨翅目、脉翅目。 4、如何从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区别鳞翅目中蛾、蝶两大类群? ⑴形态上:蝶类触角球杆状,休息时翅竖立在体背;蛾类触角多型,但没有球杆状,休息时翅多平 展或背覆 ⑵生活习性:蝶类多在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趋向夜间开放、颜色浅淡而香味浓郁的 花朵,有趋光性。 5、比较螨类与昆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螨类成虫足 4 对,无触角,昆虫成虫足 3 对,有触角。 6、如何区别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幼虫 鳞翅目幼虫腹足 4 对臀足 1 对,膜翅目叶蜂幼虫腹足6-7 对臀足 1 对。 7、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和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各分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8、何为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外界获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而且各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为一常数:K=N(T-C),其中N为时间(天数),T为发育阶段内的平均温度,C为 发育起点温度,K 为有效积温常数。 作业题二 1、真菌的营养体有哪几种变态类型?

(完整版)华中农业大学2018考研真题之902-植物保护通论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否则无效。一、名词解释(共20 分,每题4 分〉 1. 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2 .单主寄生与转主寄生; 3 . 休H民与滞育;4. 初侵染与再侵染;5 . 世代与年生活史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 答题纸相应位置处。共20分,每题1分〉 1. 病毒是一类(〕活养生物 A . 单细胞B. 多细胞C. 非细胞结构D. 死养 2. 媒污病的病部易长黑色霉层是( A . 植物B. 茵物C. 动物D. 原核生物 3. 细菌病害的病征是() A. 粉状物 B. 霉状物 C. 溢版 D. 锈状物 4 . 菌核的主要作用是() A . 繁殖B. 抵御不良环境C. 传播 D. 寄生 5. 不属于病原物的致病机制是() A . 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B. 机械压力 C. 生长调节物质 D. 寄主植物固有的形态特征 6. 以下袍子属于无性袍子类型的是() A. 卵子包子 B. 游动包子 C. 子囊袍子 D. 接合袍子 7. 接合菌亚门的菌丝通常是() A . 变形虫状B. 有隔菌丝C. 无隔菌丝 D . 原生质团 8. 某种植物发病以后在叶部出现斑点属于以下(〉一类病状A. 变色B. 腐烂C. 坏死 D . 畸形 9. 以下子包子属于无性袍子类型的是() A .卵子包子B. 分生袍子C. 子囊抱子 D. 接合袍子 10. 植原体对()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否则无效。 A .井冈霉素B. 四环素 c. 赤霉素D. 阿维菌素 11. 半翅目昆虫的口器属于(〉 A . 虹吸式口器 B .咀嚼式口器c. 嚼吸式口器 D . 刺吸式口器 12.在食物条件好的情况下,虫牙虫可以不经过产卵和交配直接产生若呀,这种生殖方式为() A . 多胚生殖B. 两性生殖 c. 孤雄生殖 D. 幼体生殖 13. 细胸金针虫是重要的地下害虫,属于() A .金龟甲科 B. 吉丁甲科C. 叩甲科 D. 象甲科 14. 在昆虫消化道中,进行消化作用和吸收养料的主要部位是() A .中肠 B . 前肠 c . 后肠 D .口 15. 烟粉虱对下列有很强趋性的色板是(〉 A . 黄色板 B . 蓝色板 C . 黑色板 D .白色板 16.K对策昆虫一般比r对策昆虫的繁殖力()、生活周期() A.弱、短 B.强、长 C.弱、长 D.强、短 17.“芦苇起锥,向棉田迁飞”,这句谚语预测的是下列哪种害虫() A . 棉铃虫B. 甜菜夜峨 c. 棉呀D. 小地老虎 18. 由于〈)见光易分解,一般不用于喷雾。 A . 辛硫磷 B . 灭幼腺 C . 乐斯本 D . 澳氨菊酶 19 . 能促进杆插枝条生才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 A.赤霉素 B.口号!味乙酸 C.矮壮素 D.乙烯利 20.农药可湿性粉剂的组成通常不含有以下组分()A. 乳化剂B.原药C.分散剂 D.载体 三、填空题(共40 分,每空1 分) 1. 植物病害侵染性病原有真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等类型。 2. 病原物侵入寄主的方式和途径,包括被动侵入和主动侵入,被动侵入包括、和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综合题10套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通常雄蛾的触角为丝状。() 2.昆虫任何一个虫态都具有四翅六足。() 3.高温重蒸效果良好。() 4.小蜂可进行孤雌生殖。() 5.水稻二化螟卵散产。() 6.蛾类幼虫都属于多足型。() 7.病毒为专性寄生物。() 8.线虫不属于植物病害的病原。() 9.细菌可直接侵入。() 10.单循环病害无再侵染。() 11.多数真菌病可经气流传播。() 12.非侵染性病毒主要由不良的环境因素引起。() 13.蚧类易引起煤烟病发生。() 14.检疫对象必须是气流传播病害() 15.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如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其他有益生物治虫。()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蝗虫的后足是:( ) ①跳跃足②步行足 2.已经脱了三次皮的昆虫应是()龄? ① 3 ② 4 3.昆虫的食物的主要消化部位是( ) ①前肠②中肠 4.防治蚜虫,宜用( ) ①内吸药剂②胃毒剂 5.Bt乳剂属于( )制剂。 ①真菌②细菌 6.( )是综合防治的基础。 ①农业防治②化学防治 7.下列事实中可称为植物病害的是()。 ①树木被风折断②叶片萎蔫 8.细菌以()方式进行繁殖。 ①裂殖②产生孢子 9.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 ①花叶②霉状物 10.植物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者的关系是()。 ①两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②两者互相不影响,没有联系 三、综合分析:(共5分) 大型或中型,头下口式,单眼2—3个,触角线状,口器标准咀嚼式,前脑大而明显,中胸及后胸愈合。前翅皮革质,成覆翅,后翅膜质,作纸扇状褶叠,翅脉多是直的。后足跳跃式,产卵器发达,呈剑状(蟋蟀)、刀状(螽蜥)或齿状(蝗虫).常具听器,着生在前足胫节(蝼蛄、蟋蟀、螽蜥)或腹部第一节上(蝗虫),常有发音器,或以左右翅相摩擦(蟋蟀、螽蜥、蝼蛄)或以后足的突起刮擦翅而发音(如蝗虫)。这是什么目昆虫?

植物保护学考试复习资料

植物保护学 一、名词解释 1. 生理小种:种内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2. 水平抗性:又称非小种特异性抗病性和非专化性抗性,即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应是一致的,对病原菌的不同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 3. 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4. 活体营养生物:指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相当于过去所提的专性寄生物和少数兼性腐生物。 5. 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二、简答题 1.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侵染性病害的特征是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病害在田间的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在病株的表面或者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的存在,有的侵染性病害在病部有明显的病征。大多数的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线虫病害可以在病部表面看到病原物,少数要在组织内部才能看到。有些真菌和细菌病害及所有的病毒病害在植物病部没有病征,但是有一些有明显的症状特点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2. 何谓病害的侵染过程?其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一)病害的侵染过程 简称病程,指从病原侵入开始,经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引起寄主一系列病变,直到寄主表现症状,病原开始释放传播体为止的过程。(二)侵染程序一般分为以下3个时期:(1)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到与寄主植物建立营养或寄生关系的一段时间。 (2)潜育期。从病原物初步与寄主植物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一段时间。潜育期的长短因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的种类及生长状况和时期,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3)发病期。受侵染的寄主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出现明显的症状,包括染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反映出的病理变化和病原物产生繁殖体的阶段。3. 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介体传染:病毒的自然传播多数依靠昆虫、菟丝子等介体,其中以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最为突出,象西葫芦病毒病、番茄蕨叶病、辣椒病毒病主要是靠蚜虫传播的。 (2)汁液接触传染:田间进行的许多农事活动都可以传染病毒病。另外,叶片间的互相摩擦使病毒通过轻微的伤口传播。 (3)嫁接传染:许多果树病毒病主要是通过嫁接传染的。苹果的病毒病几乎都是由嫁接传染的。 三、论述题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病害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对植物病害循环的分析主要涉及到三个问题:①初侵染和再次侵染;②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③病原物的传播途径。也就是说,侵染性病害的延续发生,在一个地区首先要有侵染的来源,病原生物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播到寄主植物上,发病以后在病部还可以产生子实体等繁殖体,引起再次侵染。病原物还要以一定的方式越冬和越夏,度过寄主的休眠期,才能引起下一次发病。研究病害循环是病害防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依据病害的循环特点制定的。

植保综合试题2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模拟题(B卷)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蛾类幼虫都属于多足型。() 2.有机磷杀虫剂系神经系统毒剂。() 3.昆虫的迁移和扩散受气流影响大。() 4.蚜虫需高湿环境。() 5.种是昆虫分类的基本单位。() 6.铜绿丽金龟具有假死性。() 7.1年多代的昆虫才世代重叠。() 8.病原物的寄生性强,致病性也强。 ( ) 9.植物病原细菌大多为杆状体。 ( ) 10.在某一地区种植抗源类型不同的品种,可以减轻植物病害的流行。 ( ) 11.单年流行病害无再次侵染。 ( ) 12.对非持久性传毒媒介传播的病毒病,用药剂防治效果好。 ( ) 13.由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传染性病害。 ( ) 14.梨胶锈菌在梨树和桧柏上转主寄生,整个生活史中可产生五种类型的( ) 15.白粉菌大都生长在寄主的表面,以产生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中吸收( )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根据昆虫趋光性原理,可用( )诱集害虫。 ①黑光灯②弧光灯 2.有机磷杀虫剂影响( )作用。 ①神经系统②循环系统 3.已知某地一年的有效积温为k,某虫完成一代的有效积温为k1,则该虫在当地一年发生( )代。 ①k/k1②k1/k 4.蝽的前翅为( )。 ①鞘翅②半翅 5.昆虫的常见生殖方式有:( ) ①两性生殖②多胚生殖 6.把病原物从开始侵入到与寄主建立初步寄生关系这一时期称( ) ①潜伏期 ②侵入期 7.症状变色和坏死最主要的区别是( ) ①细胞是否坏死 ②是否是全株性的 8真菌营养体的基本结构为( ) ①变形体②菌丝体 9 真菌有性孢子的形成过程分为(1)质配、(2)核配、(3)减数分裂三个阶段,其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 ①(1)(2)(3) ②(3)(1)(2) 10 细菌主要的繁殖方式( ) ①有性繁殖 ②裂殖 三、综合分析:(共5分) 虫体细长,略扁,黑色、褐色或黄色。头略带后口式。口器圆锥形,为变形的咀嚼式(锉吸式)。能锉破植物的表皮而吮吸其汁液,有复眼和三个单眼(无翅的没有单眼)。触角6-9节,线状,略呈念珠状。翅狭长,边缘有很多长而整齐的缨状缘毛缨翅目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翅脉最多只有2条长的纵脉,翅不用时平行放置在身体上,能飞,但不常飞,足的末端有泡状的中垫,爪退化,因此也称泡角目,雌性腹部末节圆锥形,腹面有锯状产卵器。过渐变态。这是什么目昆虫?

(完整版)植物保护技术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植物保护技术考试试题 专业:农村家庭经营科目:植物保护技术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5 个空,每空 2 分,共 30 分。) 1、昆虫各体段的主要生理机能,头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 心,胸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腹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 2 、植物病害的病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五大类型。 3 、常用的农药施药方法有 ( 举出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拌种浸种、熏蒸法等。 4、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东 亚飞蝗。 5、根据金龟子的生活习性,防治上应注意______________月份幼虫浅 土层的危害及 ______________月份成虫期的危害。 二、单项选择题(10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把你认为正 确的选项代号填在括号里,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中()是物理机械防治法。

A、轮作换茬 B、以虫治虫 C、合理密植 D、灯光诱杀 2、下列农药的简易鉴别方法适用于可湿性粉剂农药的是() A、漂浮法 B、振荡法 C、烧灼法 D、热溶法 3、下列农药不按防治对象来分的是() A、杀线虫剂 B、杀菌剂 C、有机农药 D、除草剂 4、下列属于有机磷杀虫剂的是() A、天王星 B、敌敌畏 C、吡虫啉 D、扑虱灵 5、干旱缺水地区使用农药适用()方法。 A、喷粉 B 、喷雾 C、拌种 D 、熏蒸 6、小地老虎()后昼伏夜出,夜晚活动取食。 A、2 龄 B 、3 龄 C、4 龄 D 、5 龄 7、防治水稻纹枯病哪一种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 A、多菌灵 B、井冈菌素 C、三唑酮 D、百菌清 8、小麦叶锈病在降雨少但田间湿度高的情况下病害发生() A、较轻 B、较重 C、不发生 D、不影响 9、在成虫期,可用黄盆进行诱集的蔬菜害虫是() A、黄守瓜 B、温室白粉虱

植物保护概论

植物保护概论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一章绪论 1植物保护:是研究植物的有害生物—病原物,害虫杂草等的生物学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植物保护的内涵:(1)植物保护是对农作物的保护(2)研究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3)研究有害生物的各种防治技术(4)植物保护是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科学。 3植物保护的IP原则:不是使植物不受任何损害,而是将有害控制到一定的程度,不影响人类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 4三R问题: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狂,有害生物抗药性 三致问题:致癌,致畸,致突变。 5植物保护研究内容:(1)有害生物的生物学(2)有害生物发生规律(3)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措施。 第二章植物虫害 1昆虫与其他害虫的区别:昆虫动物的体躯由若干个节组成,某些体节上着生着成对分节的附肢,体壁硬化外成骨骼,附着肌肉,并包藏着全部的内脏器官,没有脊椎动物所具有的内骨骼系统。 2 昆虫的足的基本环节:基节,转节,腿节,胫节,附节,前附节。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昆虫足的变化:1步行足,适于快行2跳跃足,适于跳跃。3捕捉足,适于捕捉小虫。4开掘足,便于挖土。5抱握足,交配时用来抱握雌体。6游泳足,适于在水中游泳。7携粉足,用来梳集花粉。 3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特点:腹部的题解只有背板和腹板,而无侧板,背板和腹板之间以侧膜连接,前后相邻的两附节间,由环状的节间膜相连,由于附节和两侧均有柔软的膜质部分,所以腹部有很大的收缩性,这种结构对昆虫容纳内脏器官,进行气体交换,卵的发育以及产卵活动都非常有利。昆虫腹部1-7节(雌性)1-8节(雄性)称为内脏节,腹部1-8节两侧各着生着一对气门,是昆虫的呼吸通道,腹部八节(雌性)或者第九节(雄性),称为生殖节,生殖节以后的各节统称为生殖后节,除原尾目成虫外,最多有两节,即第十节和第十一节,第十一节比较退化,只有一对尾须。 4昆虫体壁的功能:昆虫体壁的骨骼张在外面,而肌肉却生长在骨骼里面,这种结构称为外骨骼,这种外骨骼的结构使昆虫能保持固定的体型,着生肌肉保护内脏免授机械损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有害物质的侵入,此外,体壁上还有各种感觉器官,使昆虫与外界环境去的广泛的联系。 5昆虫体壁的通透性与害虫防治的关系:由于体壁的特殊构造和理化特性,使它对虫体具有良好地保护作用,尤其是体壁上的覆盖物和上表皮的蜡层,护蜡层,对杀虫剂的入侵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同种类的昆虫以及同一昆虫的不同发育期,其体壁的厚薄,软硬和覆盖物的多少是不同的,凡是体壁,蜡质多和体毛较密的种类,药剂不容易通过,一般来说同一昆虫幼龄期比老年期的体壁薄,尤其是刚蜕皮时,由于外表皮尚未形成,药剂比较容易渗入体内。此外,昆虫体躯各部分的体壁厚度也是不同的,一半节间膜,侧膜和足的附节部分,体壁较薄,感觉器官则是最薄弱的地方,而且感觉器官下面

(完整版)植物保护技术试题

植物保护技术结业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三体段,个体段由若干_______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5、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6、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四个时期。 7、水稻纹枯病菌主要以_______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________和________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及其它寄主上越冬。 8、植物的抗病机制有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 9、除草剂的选择性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 1、瓢虫的前翅为() A:复翅B:鞘翅C:半鞘翅D:膜翅 2、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全变态昆虫特有的虫态是() A:卵B:幼虫C:蛹D:成虫 3、有效积温定律公式K=N*(T—To),T表示() A:有效积温B:发育天数C:发育环境平均温度D:发育起点 4、下列反映病虫危害普遍程度的是() A:被害率B:虫口密度C:病情指数D:损失率 5、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 A:水稻白叶枯病B:棉花黄萎病C:苹果树腐烂病D:小麦锈病 6、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若拌种的有效浓度为0.3%,100千克种子需50%的辛硫磷乳油(种子作稀释剂)的千克数为() A:0.3 B:0.5 C:0.6 D:1.5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6分) 1、小麦吸浆虫和葡萄透翅蛾一年均发生一代() 2、苹果腐烂病菌侵害树干时引起粗皮病。() 3、防治地老虎应重点防治第一代() 4、小麦在齐穗后的20天最易感染赤霉病。() 5、玉米大小斑病发病重的气候条件是高温、多湿、时晴时雨。()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

第一章 1、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 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广义的植物保护是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在农业上所说的植物保护一般是指狭义的栽培作物保护。 2、农业有害生物: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着损失的生物。包括植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 植物、植物线虫、植食性昆虫、杂草、鼠类及鸟兽等(病、虫、草、鼠)。 3、化学农药在环境中释放所造成的3R问题: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 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 4、植物保护的对象:广义保护对象: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 狭义保护对象:人类的栽培作物。 5、有害生物(pests):是指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6、生物灾害:是指有害生物大量危害人类目标植物或森林植被等,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7、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发病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8、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而被寄生的生物 成为寄主。 9、植物保护的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第二章 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生物、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 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呈病态,甚至死亡。 病害三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 病害四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人类干扰 2、植物病害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 状态。 3、病状有哪些: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病征有哪些: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 4、 5、植物病原物主要包括哪五大类群: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6、真菌(fungus):是一类通常为丝状的营养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 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真菌的主要类群: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鞭毛菌亚门真菌的主要特征: ①菌丝体无隔多核,细胞壁为纤维素组成 ②无性繁殖产生有鞭毛的游动孢子 ③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 接合菌的主要特征: ①菌丝体发达,无隔多核,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 ②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昆虫头部由()个体节愈合而成。 A.6 B.5 C.4 D.3 2.昆虫绝大多数种类都有()对触角。 A.1 B.2 C.3 D.4 3下列昆虫头式属于后口式的是()。 A.蝽象 B.蝗虫 C.蝶 D.蛾 4.下列昆虫的口器属于刺吸式口器的是()。 A.蚜虫、叶蝉、蚊 B.蝶、蛾 C.蝇类 D.蓟马 5.昆虫的胸部由()节组成。 A.3 B.4 C.5 D.6 6.昆虫的运动中心是()。 A.胸部 B.头部 C.腹部 D.尾部 7昆虫一般由()对翅。 A.2 B.1 C.3 D5 8.昆虫分目的主要特征是()。 A.翅 B.足 C.头 D.触角 9昆虫的内脏活动和生殖中心是()。

A.腹部 B.头部 C.胸部 D.尾部 10.绝大多数昆虫的繁殖方式是()。 A.两性生殖 B.孤雌生殖 C.多胚生殖 D.卵胎生 11家蚕的生殖方式属于()。 A.偶发性的孤雌生殖 B.两性生殖 C.多胚生殖 D.卵胎生 12蜜蜂和蚂蚁的生殖方式属于()。 A.经常性的孤雌生殖 B.两性生殖 C.多胚生殖 D.卵胎生 13.下列昆虫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属于不全变态的是()。 A.蝗虫 B.蝇类 C.蝶、蛾 D.金龟子 14引起滞育的环境条件主要是()。 A光周期 B.温度 C.湿度 D.氧气 15.下列昆虫属于粪食性的是()。 A.蜣螂 B.家蚕 C.瓢虫 D.胡蜂 16利用黑光灯诱集昆虫的依据是具有()。 A趋温性 B.趋化性 C.趋湿性 D.趋光性 17.在温带地区,昆虫正常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最适合温度是()。 A.8——40度 B.8——15度 C.45——60度 D.22——30度 18.昆虫的种类繁多,约占()万种以上。 A10 B.30 C.50 D.100 19.蟋蟀属于()目。 A.鞘翅目 B.同翅目 C.半翅目 D.直翅目 20蚜虫属于()目。 A.鞘翅目 B.半翅目 C.直翅目 D.同翅目 21.蝴蝶属于()目。 A鳞翅目 B.半翅目 C.直翅目 D.同翅目 22.在植物病害中绝大多数是()性病害。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23.果树的白粉病是()性病害。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24.水稻稻瘟病属于()性病害。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25.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完整的细胞核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细胞膜 D.有无液泡 26.细菌的生殖方式属于()。 A.出牙生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 D.有性生殖 27水稻白叶枯病属于()。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28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肉眼能看到 B.没有细胞结构 C.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D. 有细胞结构 29.类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蛋白质 D.DNA或RNA 30同一病害影响潜育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湿度 B.温度 C.光照 D.水分 31.病原真菌传播的主要方式是()。

植物保护技术第一、第二章试卷

2012年植物保护技术期中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1分*20=20分) 1.昆虫触角的有许多亚节组成。 A.柄节 B.梗节 C.鞭节 D.各节都是 2.下列害虫中,能在危害部位形成斑点,引起畸形的是( ) A.蝽象 B.蝗虫 C.黏虫 D.梨茎蜂 3.有些昆虫的雄虫有翅而雌虫无翅,如( ) A.蝇类 B.蝽类 C.蚧类 D.瓢虫类 4.蜜蜂的螯刺由特化而来. A.尾须 B.交配器 C.末端腹节 D.产卵器 5.只取食同属、同科和近缘科的几中植物的昆虫食性是() A.寡食性 B.杂食性 C.单食性 D.多食性 6.蝇类的蛹为() A.离蛹 B.被蛹 C.围蛹 D.祼蛹 7.利用糖醋液杀害虫是利用昆虫的() A.假死性 B.趋光性 C.迁飞性 D.趋化性 8.昆虫对不同光的颜色有明显的分辨能力,蚜虫对哪种光反应敏感()A.黑光灯 B.红光 C.蓝紫光 D.黄光 9.引起昆虫滞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为() A.光周期 B.水分 C.温周期 D.光照强度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病害的是() A.缺氮引起的植物叶片发黄 B.冰雹砸损植物 C.棉花黄萎病 D.低温引起的冻害 11.细菌性病害所特有的症状特点是() A.霉状物 B.粉状物 C.颗料状物 D.菌脓 12.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称为() A.病原 B.病害 C.病害流行 D.再侵染 13.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最多的病原物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14.小地老虎属于昆虫分类中的哪个目() A.鞘翅目 B.膜翅目 C.鳞翅目 D.同翅目 15.真菌无性孢子中最常见的是() A.卵孢子 B.游动孢子 C.分生孢子 D.担孢子 16.确切的说子座是真菌的() A.营养体 B.繁殖体 C.菌丝体的变态 D.子实体 17.昆虫体壁的具有延展性。() A.内表皮 B.外表皮 C.上表皮 D.底膜 18.金龟甲的触角属于() A.念球状 B.锯齿状 C.球杆状 D.鳃叶状 19.下列昆虫属于下口式的是() A.蝗虫 B.步行虫 C.蝉 D.蝽象 20.水稻白叶枯病及棉花角斑病的病原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二、判断题(1分*16=16分) 1.昆虫的前翅着生在前胸节上。() 2.腹部是昆虫的感觉和取食中心。() 3.昆虫都有三对足,二对翅。() 4.蜕去了三次皮的昆虫为三龄虫。() 5.防治昆虫的最佳时间应在产卵期。() 6.胚后发育是从卵孵化后开始至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期。() 7.双翅目的蝇类是全变态昆虫。() 8.昆虫的跗节表面有许多感觉器,药剂可通过此处进入虫体,引起中毒死亡。() 9.有些植物尽管发生了一些变态,但没有造成经济损失,相反还提高了经济价值,一般不当作病害。如韭黄、葱白、茭白等。() 10.霉状物是病状,腐烂是病征。() 11.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也是能传染的,又称生理性病害。()

植物保护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产品运输和贮存中,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或遭到病原生物的侵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程序,在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发生反常变化,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失去经济利用价值的现象。 2、病理程序:指病害对植物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病变过程。 3、菌溢:指细菌性病害的维管束横截后,在显微条件下从截口处向清水里溢出的菌脓状物 4、菌核和菌索:菌核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休眠体。菌索是由菌丝平行交织成的绳索状结构。二者都是休眠体。但前者形状是块状等,后者是长绳索形。 5、孵化:指幼虫或若虫破卵而出的过程。 6、生物防治: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7、地下害虫:指活动危害期间生活在地下,危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 8、剥食和蚕食:前者食叶肉,但留下表皮或上表皮;后者吃掉上下表皮和叶肉,常造成缺刻或孔洞。 9、年生活史:指从上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到下年越冬虫态越冬结束的整年生活过程。 10、农业防治:用农业技术措施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11、昆虫性二型:除生殖器官不同外,在形态、习性、生活方式等的不同。 12、虫瘿和菌瘿:两者均为病虫害造成的畸形物,前者是害虫危害的,后者是病菌危害的。 13、病状和病征:前者是植物受病菌危害后表现的不正常状态,后者是病原在植物上表现的特征。 14、昆虫的趋光性:昆虫对光源刺激的定向反应。 15、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指生物间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是直链;食物网指由若干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后者包括前者。 16、全寄生和半寄生:前者是寄生性种子植物所需的水分、无机盐和有机营养均来自寄主,后者仅无机营养来自寄主,而有机营养自己制造。 17、寄生性与致病性:前者指病原从寄主上获得养分的能力,后者指病原破坏寄主的能力。 18、初侵染和再次侵染:前者指由越冬菌原引起的第一次侵染,后者指由初侵染引起的所有侵染 19、世代:由卵开始至成虫死亡。 20、昆虫:体分头胸腹三段,四翅六足,具外骨骼,有变态的节肢动物。 21、补充营养:促进成虫性成熟的营养。 22、病原:导致病害发生的一切因素。 23、致病性:指病原破坏和毒害寄主的能力。 24、水平抗性:指能抗多种生理小种的抗性。 25、转主寄生:有些锈菌必须在两种亲缘关系很远的寄主上完成生活史的现象 26、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完成一定发育阶段(虫期或世代)所需天数,与同期内的有效温度(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K=N(T-C)K:有效积温,日度;N:发育天数(历期),日;T:实际温度,℃;C——发育起点温度,℃ 27、交配与受精:前者是雌雄两性交合的过程,后者是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8、刺和距:前者基部没有关节的,后者基部有关节的 二、填空 1、常见的病原有(真菌)、(病毒)、(细菌)、(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和(类菌原体等)。 2、菌丝的变态及菌丝组织体有(菌核)、(菌索)、(吸器)、(子座)和(子囊盘等)。 3、大白菜软腐病是(细菌性或维管束等)病害。 4、翅的变化类型有(鞘翅)、(鳞翅)、(膜翅)、(双翅)、(缨翅)和(半翅)等。 5、红蜘蛛的虫态有(卵)、(幼虫)、(若虫)和(成虫)。 6、桃小成虫出现可以早晚相差1月之多,?从而使其(世代重叠)。 7、麦蛾属于(鳞翅)目、(麦蛾)科。 8、昆虫常见的生殖方式有(两性)、(孤雌)、(卵胎生)和(多胚)。 9、半翅目的昆虫口器为(刺吸)式,分节的喙由头的腹面前端伸出,弯向下方。前翅为(半翅),可分为(革区)、(爪区)、(膜区)三个部分;后翅为膜质,很多种类在胸部腹面(中足)基节旁具臭腺开口,能分泌臭液,属(不全)变态。 10、国内的蝼蛄主要有(东方蝼蛄)和(华北蝼蛄)两种。 11、在自然条件下,其中尤以(温度)、(湿度)气候因子较大差距,对昆虫的作用最为突出。 12、植物检疫可分为(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两种。 13、菜青虫的蛹为(被蛹)类型,幼虫为(多足)类型。 14、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体段,头体段由若干(环节)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15、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温度)、(湿度)、(食物)。 16、昆虫的天敌主要有(捕食性)、(寄生性)两大类。 17、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裂殖)、(繁殖)、(增值)。 18、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发数量)、(发生期)、(发生趋势)。 19、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显症期)四个时期。 20、玉米瘤黑粉病菌主要以(孢子)在土壤中越冬。 21、植物的抗病机制有(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 22、除草剂按杀草范围分为(灭生性)、(选择性)。 23、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桃小食心虫)。 24.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5.植物病害病状的类型有坏死、腐烂、萎蔫、和变色。 26.病原物入侵并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症状,称为潜育期。 27.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前、中和后肠。 28.昆虫的腹部是生殖代谢的中心,腹腔内有消化_、循环、呼吸、神经、生殖等器官。29.不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只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30.苹果锈病病原属于担子菌,病菌主要以菌丝在菌瘿中越冬。 31、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 32、在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上常用波长为360nm 的黑光灯来诱集部分昆虫的成虫,这一习性又称为昆虫的趋光性。 33、昆虫的翅按质地和覆盖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金龟子的前翅为鞘翅,蝶的前后翅均为鳞翅,蓟马的前后翅均为缨翅,蝽象的前翅为半鞘翅,寄生蝇的后翅特化为平衡棒,黄蜂的前后翅为膜翅。 34、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部分称为营养体,其典型的形态是菌丝,它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分化为特殊的变态结构,如菌核、菌索、假根和子座等。 35、某种病害在一定地区或在一定时间内普遍而严重,称为病害流行。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受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三方面的影响。 36、植物本身对昆虫的危害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与防御性,即植物的抗虫性,其可表现为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三个方面。 37、黑光灯发出的光的波长是360 nm,利用黑光灯诱杀昆虫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蚜 虫对黄绿光光比较敏感,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在生产上可用色盘诱杀蚜虫。 38、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试题4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试题(4) 一、填空 1、桃小食心虫属目,科,又名、、 2、梨小食心虫属目,科,又名、。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主要为害、、的果实和 新梢。 3、梨小食心虫春季世代主要为害桃树等,秋季世代主要为害,夏季世代一般分为害,一部分为害。 4、梨小食心虫成虫对和以及黑光灯有强烈趋性。在桃树上卵多产于桃梢上部,每梢产一粒。在梨树上卵多产于,尤以两果靠拢处最多。 5、苹果腐烂病病菌有性阶段为菌,亚门目。无性阶段为菌,亚门目。 6、苹果腐烂病病菌主要以、和在树体病组织内越冬。果园附近堆放的上的病菌夜可作为初侵来源。 7、苹果轮纹病病原有性阶段为菌,亚门目。无性阶段为菌,亚门目。 8、苹果轮纹病病菌主要以、和在病组织上越冬。翌年气温达到15摄氏度以上,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产生大量经传播,通过或侵染,引起发病,无再侵染。 9、梨黑星病主要为害和,也可为害、 、。 10、梨黑星病病菌有性阶段属亚门目。无性阶段为 亚门目。病菌主要以在内越冬, 1、葡萄透翅蛾属目,科。在葡萄产区发生普遍,是为害葡萄的主要害虫之一。 12、该虫一年发生代,以在葡萄枝蔓中越冬。成虫有性,飞翔力强。雌蛾能释放信息素,吸引雄蛾。成虫羽化当日即可交尾,翌日开始产卵。卵单产于当年生新梢的、及叶柄上。 3、葡萄十星叶甲目、科,又名葡萄金花虫。 4、葡萄十星叶甲各地均以在枯枝下或蔓基部附近越冬。在南方温暖地方有以潜人石块、篱笆、墙壁或树皮缝隙里越冬的。 5、葡萄十星叶甲成虫白天活动,强光直射下则躲在叶背面或荫蔽的茎叶上,有性。

7、葡萄黑痘病病菌属门,目,属。病菌主要以潜 伏于病组织中越冬。第二年4 一 5 月间产生,借风雨传播,直接侵人绿色幼嫩组织。发病后病部不断产生并重复侵染。 8、桃蠹螟属目,科,又名桃蛀螟、桃野螟蛾。 9、桃蠹螟以在树皮缝、向日葵花盘、玉米秸秆内越冬。一般在堆果场、仓库越冬虫量最多。。成虫昼伏夜出,对有一定趋性,卵多产在果树的上、扬花期的上、的花盘上。 10、我国桃褐腐病菌有两种:即菌和菌,均属亚门,目。年 11、桃缩叶病主要为害,也可为害、和。 12、李红点病主要为害和。病原菌为李多点霉,属亚门,目。病菌以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 孢子侵染。 6、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的蚜虫有、、三种。 7、十字花科蔬菜的三大病害是、、。 8、茄科青枯病的病原是,属于细菌。 9、瓜类疫病菌属于亚门真菌。 10、白菜留种株的花梗受病毒侵染,有的稍弯曲,有的畸形肿胀,扭曲成状。 11、菜粉蝶幼虫称。 12、猿叶虫有和两种,均属目科。 13、苹果树腐烂病外观症状出现的高峰是,此病病菌越冬的形态有、、。 14、识别透翅蛾为害葡萄的标志是。 15、葡萄绿果感染葡萄黑星病后的典型症状是。 16、白菜霜霉病的典型病征是。 17、豆野螟雌虫喜产卵在豇豆的、、上。 18、甘蓝夜蛾有明显的现象。 19、白菜霜霉病主要以随病残体散落土中、种子中越冬。 20、十字花科菌核病病部的病征是和。 1鼠类属门亚门纲目,是陆生莆乳动物中种属最多的一类小型或中型世界性广布兽类。

完整版植物保护学通论整理

植物保护学通论整理 第一章绪论 1.植物保护: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 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2.植物保护的对象:在广义上指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 在狭义上指人类的栽培作物,农业上一般用狭义的概念。 4.有害生物:指那些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6.3R: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獗、有害生物抗药性。 第二章植物病害 1. 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 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的这种现象。(观赏、食用:郁金香、茭白、韭黄) 2.植物病害三角:在自然情况下,植物病害的形成涉及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它们之间呈 三角关系,即“病三角”。(病四角多了农业管理) 4.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 分为病状(是指植物本身外部和内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和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结构)。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病症类型:霉状物、粉状物(白粉病和黑粉病)、锈状物(白锈病)、粒状物、脓状物。 5.植物病害类型: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6.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 子植物引起。其特点为:具传染性,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分布有一定规律,有明显的病变过程。 7.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而引起植物病害。其特点为:不具传染性,发病无规律、 发生过程迅速,有些能恢复 植物病原物包括: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 毒力:指农药对有害生物毒杀或机体结构和功能损害的能力,是衡量和比较农药潜在活性 的指标,以LC/EC/LD/ED表示。50505050致病性:是指一指生物具有的引致植物病害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 8.真菌(fungus):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 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9.真菌的营养体: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典型的营养体称为菌丝。菌丝成丛或交织成团的丝状体称为菌丝体。低等真菌的菌丝没有隔膜,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 10.吸器: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吸收养分的特殊结构。 11.真菌组织体主要包括菌核、子座和菌索等。 12.真菌的繁殖方法分: ①无性繁殖:指真菌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割裂的方式产生后代新个体。无性孢子包括3类: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作用) ②有性繁殖:性细胞或性器官通过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一般经历质配、

植物保护综合模拟试题概述

植物保护综合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重寄生 2、经济阈值 3、交互抗药性 4、耐害性 5、致死中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东亚飞蝗有和两种。 2、以幼虫和成虫交替越冬,其为害有大小年之分的是金龟。 3、体形较短小,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刺3—4个的是蝼蛄。 4、番茄病毒病的症状有、、三种类型。 5、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 6、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包含、、三个基本观点。 7、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有、、三种。 8、农药毒性有、、三种形式。 9、农药对植物的药害可分为、和。 10、病虫综合防治方案设计时要符合“”的原则。 11、杀鼠剂饵料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和。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 1、在发生初期,能用黄板进行诱杀的蔬菜害虫是()。 A、斜纹夜蛾 B、温室白粉虱 C、小菜蛾 D、黄曲条跳甲 2、铜绿丽金龟幼虫的主要形态特征是()。 A、头部前顶毛每侧1根,位于冠缝旁 B、头部前顶毛每侧8根,形成1 纵列C、臀节腹面仅有钩状刚毛,呈三角形分布D、肛门孔三裂 3、石硫合剂的配制原料为()。 A、石灰硫酸铜水 B、石灰硫酸铜硫磺水 C、硫磺硫酸铜水 D、石灰硫磺 水 4、玉米小斑病菌主要为害玉米的()。 A、叶片 B、叶鞘 C、苞叶 D、籽粒 5、甘薯黑斑病病部产生的黑色毛刺状物是()。 A、子囊壳 B、闭囊壳 C、子囊腔 D、子囊盘 6、菜青虫主要为害()蔬菜。 A、茄科 B、豆科 C、葫芦科 D、十字花科 7、下列害虫中以幼虫钻蛀为害的是()。 A、东亚飞蝗 B、斜纹夜蛾 C、玉米螟 D、小菜蛾 8、下列害虫中具有迁飞性的是()。 A、黄地老虎 B、小地老虎 C、暗黑鳃金龟 D、铜绿丽金龟 9、大地老虎在全国一年均发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