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唐皇室民族身份的个人看法

李唐皇室民族身份的个人看法

李唐皇室民族身份的个人看法
李唐皇室民族身份的个人看法

李唐皇室民族身份的个人看法

第一:唐朝建立时(618年)距离孝文帝迁都(493年),已经长达120余年之久;而早在孝文帝迁都之前,鲜卑人已进入中原,与汉人通婚现象已经广泛存在。孝文帝本人的祖母冯太后就是汉人。而孝文帝南迁后,鲜卑族的主体部分与汉人迅速融合。到唐朝,事实上已经不存在血统或文化意义上的鲜卑族了。当然,鲜卑人的姓氏还或多或少保留着(现在也还有鲜卑姓氏,如慕容等)。因此,即便是李世民的母亲,也根本不能算是鲜卑族,何况李世民本人?第二:李世民从来认为自己是汉人。第三:当时的汉族百姓从来都认为李世民是汉人,大唐是中原的汉族政权。一个政权是否本族政权,当时的百姓的感受必然是最真实的。满洲人入关200多年了,可是每次汉族武装起义,都仍然会打着“反清复明”或是“驱除鞑虏”的旗号,可见,即便是汉族最底层的农民或是知识分子,内心深处,始终没把满洲人当本族。终唐一代,农民起义也好,藩镇割据也好,还是初期的军阀混战也好,从没有人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去反大唐。如果大唐皇室血统不正,我想,他们的政敌们绝不会放过这个把柄,而百姓们也绝对会感受到那不是本族政权。但是事实呢?第四:当时的胡族百姓或是外国人,从来都认为李世民是汉人,大唐是标准的中原汉族政权。安禄山造反,一个原因就是他本人以及他手下的胡兵番将,总是感到受到汉人的欺压和鄙视。所以,这些蛮子杀到汉族地盘时,也从不手软。第五:大唐统治阶层在涉及民族话题时的倾向性与

态度也是很明显的。大臣魏征曾经当面对太宗说“夷狄人面兽心”这样的话。太宗是个有点好大喜功的人,没有把魏征的话真正听到心里去,总认为胡人刚直憨厚,可以利用。到玄宗时才想到要削胡将兵权,可惜为时已晚。话说回来,你有本事在蒙元或是满清的“皇帝”面前说一句魏征那样的话来试试?有1000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第六:李唐一脉出自军人世家,长驻边塞,多少沾染些胡风,但大唐的文化、典章、制度、政府管理国民的心态,都是典型的汉族政权。大唐初期,由于汉人在之前长期受胡人欺压,而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民间尚武之风盛行,这并不能说是融合了胡人血统的缘故。胡人血统,并不与强悍划等号,那其实只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野蛮状态的一个阶段而已。4000多年前的炎黄部落,强悍程度我想不会在400多年前的建州女真人之下。胡人一旦文明开化,战斗力下降得远比汉人迅速。类似的一个例子还有明朝初期,明初汉族的精神气质也让人眼前一亮,而蒙古人几乎就没跟汉人发生过一点点的血统融合。第七:李世民父系出自汉族。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有了民族之分后,古今中外几乎所有民族,都是父系社会。以父亲的姓氏为姓氏,以父亲的族属为自己的族属,传统上都是如此。否则,孝文帝该为汉族,康麻子该为汉族。

第八:现在不少人常说“汉人是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而不是血统意义上的民族”,个人觉得严格意义上说,不仅仅汉族,其实几乎所有民族都如此,除了那些人口极少、生活地域狭小、与

外界联系极少、发展极其落后的民族。比如说吧,蒙古族布里亚特人,卡尔梅克人,喀尔喀人,内蒙古人东部、西部人,青海蒙古人,不仅语言、服饰不同,甚至外貌都有很大差异;藏族、苗族莫不如此。

另一方面,现在基因学也证明,各地汉族虽有差异,但男性祖先却高度统一,所不同主要在女性祖先一方。所以有“古汉族男子造就世界上最大民族一说”。显然,我们的汉族祖先是相当强悍善战的,不然,没有理由能在中原这个四面强敌的环境里生存下来,还迅速并且牢固地扩张(汉人在古代占领的土地,只要适合耕种的,从来没失过手)。而以我个人的生活经历来看,其实南北汉人,差异并非所传言的那么大。从武汉到杭州一线以北,高度一致。你很难分辨出新疆汉人,河南汉人,山西汉人,河北汉人,江苏汉人,东北汉人,上海汉人,还是北京汉人——只要他不开口说话。汉民族体质上的巨大变化主要在湖南南部到福建中部之间,大概就是南岭--武夷山一线。比如说,我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福州人普遍长得比闽南人更象北方人,而桂林汉人比南宁汉人更象北方人。其实即使是汉族中最南的岭南人,他们也是完全意义上的汉人。血统上,他们的母系祖先与其他地区的汉人差距较大,而且气候与北方差异相当大,所以体貌上有一定不同。但文化上自不待言,即使体貌上,广东汉人与相隔直线距离4000公里的黑龙江汉人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却并不比广东汉人与直线距离800公里的越南人、老挝人来得大。我去过越南。在越南,

华裔与当地人几乎一眼就可以分出来。中国移民普遍身材较高皮肤较白,面部相对平坦且大脸型的偏多。越南街头上的胖子,一半以上都是华裔。而这些华人后代,大部分祖籍广东福建,且在越南生活了数代。至于有些人的“北方汉人与北方民族体貌上更接近”的说法,我觉得这根本就是个伪结论。原因是现在所谓的北方民族主体的“满”“蒙”二族,长期以来与北方汉人通婚,并且由于民族优惠政策的原因,这些通婚的后代大多数都选择报非汉族。拿他们来与北方汉人相比较,当然会得出那个结论。而且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南下中原,抢劫妇女儿童,血统上有交换所在多有。如果真要拿北方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比较体貌特征的话,我建议可以拿北方汉族与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相比较,因为后者是北方民族典型代表,并且长期以来生活圈子较小且封闭,与外族通婚极少。我想,比较结果不言自明,各位不信可以随便搜索一下,找一些照片看看就是了。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些汉族同胞,总是觉得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汉人,自己爱汉民族,就是大汉族主义,就会引起少数民族同胞的不满。我想,这也太过虑了,也太看不起少数民族同胞了!少数民族同胞不会连这点气量都没有的,当然,少数的除外。德国人在犹太人面前说他们崇拜希特勒,这是纳粹,该批判;但如果德国人对犹太人说,我是德意志民族的,我爱我们民族。犹太人凭什么来抗议或是不满?如果真要抗议,那可真叫人很难高看了!更何况,在历史上,虽然汉人对少数民族有屠杀扩张的历史,但时间距离已经较远;

而时间距离不远的,则是某族入侵我中华时的锦州屠城、济南屠城、太原屠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还有令人发指的“剔发易服”!

我尊重所有少数民族的文化,如果某族人说要恢复它们的辫发传统,我不支持也不反对,但绝对不会妄加评论或是冷言冷语,毕竟,这是人家自己的事。只要没违反国家法律,都可以。但也请一些少数民族同胞,尊重一下我们汉民族。谢谢!

关于汉民族的血统成分,我的看法总结起来如下:第一:我承认汉民族在发展中,融合了很多少数民族,但这种融合并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渐渐变化的,并不能改变汉民族血统上、文化上从炎黄、华夏一脉相承的历史,汉人的主支仍然是黄河流域的华夏族人。我们现在用的汉字,就是从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发展而来,并直接继承自秦人的大篆。(有人说秦人是少数民族,我实在是惊讶得不得了,难不成2000多年前的少数民族会用汉字记录他们的政令典章或是日常生活?秦人的衣冠由兵马俑确凿无误地记录着,那不是华夏衣冠又是什么?还有人说楚人是少数民族,我再一次表示惊讶无比,楚国有少数民族理所当然,但统治阶层一定是华夏族,君不见贵族屈原写的《离骚》是哪种语言哪种文字?你倒是用少数民族的语言给我念念看!)第二:汉族各地同胞体貌上有差异,但考虑到汉民族地域的广大和地貌的复杂,这种差异如果相对地理距离“微分”一下,并不大。而且占汉族70%以上的湖北到浙江中部一线以北汉人,坦率地说,我

还真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差异。中南部汉人也是渐变的。各民族内部都有一些差异。韩国那么小,济州岛的人和半岛上的人,各方面都截然不同,但仍算朝鲜族。第三:有汉族血统,认同汉文化并且自认汉族的人,就是汉族,没有谁更正宗。第四: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从来都有血统交换,所以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都是不对的,我们都是中国人。我爱我们民族,但我也爱我们国家。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爱国主义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爱国主义——对爱国主义情感的民族学解读 阿迪力?买买提 2012-4-9 13:35:49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哈尔滨)2011年5期内容摘要:在全球化过程中,现代民族国家尤其是后发展国家面临着“去中心化”的威胁,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国家认同与国家安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公民而言是认同危机,对国家而言则是安全危机。为了维护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后发展国家不得不同时完成构建民族国家和融入全球社会这两大任务。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变得困难重重。领土分割在后现代的全球化时代已不再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族存在于多层治理体系的世界之中,作为一个民族,我们是谁,我们代表着什么,这些问题都希望得到解答,这些问题也变得更加开放,而且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认同;爱国主义 作者简介:阿迪力?买买提(1959-),男(维吾尔族),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11) 05-0029-07 一 自从20世纪80年代西方媒体出现“全球化”一词以来,它已成为一个时尚的字眼,专家学者们更是对其非常关注。这大概是因为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

世界性潮流,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任何国家、民族无法独立于这股强大的全球化浪潮之外,难怪人们对其格外关注和普遍重视。何谓全球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尚无统一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从历史上看,它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大机器工业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由于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的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革命、冷战结束以及原计划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空前的全球化浪潮。 客观地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贸易的自由化、资本国际化以及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提供了一个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发挥“后发优势”的难得的历史机遇。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国际合作中获得了短缺的资金和技术,从而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还实现了经济持续和高速的发展。如果因此我们将经济全球化仅仅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的“福音”,那就大错特错了。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和风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如此。由于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和推动的,当代经济的全球化实质上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必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寻求发展的机会,但也必然会因此而付出昂贵的代价。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少数发达国家制定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利与弊肯定是大不相同的。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对任何人都有益的事物,经济的全球化并不能均衡地同时对每个人给予某种回报。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拉大的严峻现实。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除了面

2020年不好当的唐朝驸马|这个驸马不好当gl

中国传统戏曲中陈世美的案子发生在宋代,他为了想得到驸马的位置,冒了生命危险,也果真付出生命代价。但是要是给他换个环境,比如唐代,他恐怕还得掂量掂量。因为在风气开放的唐朝,做驸马可是一件需要勇气决心以及超级航母般宽阔胸怀的事情,再不济也要能想得开。 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宣宗皇帝要宰相在当年的新科进士中,选拔一位当驸马,于是便有人向宣宗推荐当年新科进士王徽。但是,王徽听到了这消息后,吓得屁滚尿流一路快跑到宰相刘豫面前,嚎啕大哭哀求道“我王徽今年已经年过四十,年老体衰,又体弱多病,实在不适合匹配公主,恳请相爷在皇上面前替我解说,千万别招我为驸马。”由此可见这是一件多么大难临头的事情,以至大多数进士对于当驸马这件事恐慌到极点。这还不是孤例,唐宪宗皇帝时,有一年,曾要求公卿大臣家中子弟来娶公主,结果公卿大臣纷纷托辞躲避,可见当时很多公卿大臣都很害怕娶公主,也害怕与皇室结为亲家。 不仅新科进士不欢喜娶公主,早在唐玄宗时,玄宗想把她妹妹玉真公主许配给方士张果(也就是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张果老),张果便跟他两位朋友王迥质和萧华说“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可畏也。‘这句话意思是说娶个公主过门,等于家里平白生出个官府。这简直太可怕了!后来他任凭怎么劝说都不肯接受。方士,其实在唐代时社会地位并不高,但连一个区区方士都不肯娶公主,可见当时人对公主的印象实在不好。 更早些前的唐高宗时,当时高宗皇帝想把女儿太平公主许配给薛绍,但薛绍

的哥哥薛?感觉到太平公主平时就气势强盛,是位被宠坏的骄蛮公主,非常担心弟弟的婚事(这点和电视剧《大明富词》完全不同)。所以薛?便问他的族祖薛克构的想法,然而薛克构也同样忧心地说“俗话说‘娶妇得公主,无事生官府’,实在令人感到恐惧。”由张果跟薛克构大同小异的话来看,这恰好是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般人的看法,认为娶公主绝对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才可能产生类似谚语不断流传。既然社会上一般人都认为娶公主不是件好事而不愿跟公主结婚,所以唐朝的世家大族就更不愿跟皇室结为亲家。因此,在唐宪宗之前,没有世家大族的子弟做过驸马。所以早在唐太宗时就曾经讲过“我贵为天子,可是一般社会人士都宁愿跟门阀世族联姻,却不愿意跟我们皇室结为亲家,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唐太宗这点疑惑,一直延续了百余年之久,直到唐宪宗以后,才出现极为少数的士大夫、世家大族愿意与皇室联姻的例子,但也是极其少数。 为保官位而联姻 士大夫跟世家大族不愿意娶公主,便造成唐代公主婚姻的困难。于是,公主可以下嫁的对象,便多半是集中在功勋大臣的家族,尤其是那些不是出身于世袭门第或世家大族的功勋大臣们,这些人因为出身没有世家大族那么名贵,也因为他们的地位,都是来自于朝廷给的官名,所以为了保持自己的高官爵位,功勋大臣们也就不得不接纳公主为妻。一旦某个这类家族接纳了第一位公主以后,这个家族往往就会陆续接纳第二个、第三个公主嫁给自己家族的其它成员,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亲上加亲”之观念。所以我们看有几个家族跟李唐皇室的婚姻关系是非常密切,以下我们举数例

日本人的忌讳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习俗,在日本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忌讳了。 语言禁忌 日本人有不少语言忌讳,如“苦”和“死”,就连谐音的一些词语也在忌讳之列,如数词“4”的发音与死相同,“42”的发音是死的动词形,所以医院一般没有4和42的房间和病床。用户的电话也忌讳用“42”,监狱一般也没有4号囚室。“13”也是忌讳的数字,许多宾馆没有“13”楼层和“13”号房间,羽田机场也没有“13”号停机坪。在婚礼等喜庆场合,忌说去、归、返、离、破、薄、冷、浅、灭及重复、再次、破损、断绝等不吉和凶兆的语言。商店开业和新店落成时,忌说烟火、倒闭、崩溃、倾斜、流失、衰败及与火相联系的语言。交谈中忌谈人的生理缺陷,不说如大个、矮子、胖墩、秃顶、麻子、瞎聋、哑巴等字眼,而称残疾人为身体障碍者,称盲人为眼睛不自由者,称聋子为耳朵不自由者等。 信仰忌讳 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和佛教,他们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还忌讳3人一起“合影”,他们认为中间被左右两人夹着,这是不幸的预兆。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及淡黄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愿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图案的东西或礼物,因为它是皇室家族的标志。日本人喜欢的图案是松、竹、梅、鸭子、乌龟等。 社交禁忌 日本人送礼时,送成双成对的礼物,如一对笔、两瓶酒很受欢迎,但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忌讳送2万日元和2的倍数,日本民间认为“2”这个数字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万、5万或7万日元。礼品包装纸的颜色也有讲究,黑白色代表丧事,绿色为不祥,也不宜用红色包装纸,最好用花色纸包装礼品。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会议室、接待室,他们不会轻易领人进入办公机要部门。日本不流行宴会,商界人士没有携带夫人出席宴会的习惯。商界的宴会是在大宾馆举行的鸡尾酒会。日本人没有互相敬烟的习惯。进入日本人的住宅时必须脱鞋。在日本,访问主人家时,窥视主人家的厨房是不礼貌的行为。在日本,没有请同事到家与全家人交往的习惯。日本人从来不把工作带到家里,妻子也以不参与丈夫的事业为美德。 行为禁忌 日本有纪律社会之称,人们的行为举止受一定规范的制约。在正式社交场合,男女须穿西装、礼服,忌衣冠不整、举止失措和大声喧哗。通信时,信的折叠、邮票的贴法都有规矩,如寄慰问信忌用双层信封,双层被认为是祸不单行;寄给恋人信件的邮票不能倒贴,否则意味着绝交。日本人在饮食中的忌讳也很多: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鸭子;招待客人忌讳将饭盛过满过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忌讳客人吃饭一碗就够,只吃一碗认为是象征无缘;忌讳用餐过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抚摸、整理头发,因为这是不卫生和不礼貌的举止;日本人使用筷子时忌把筷子放在碗碟上面。在日本,招呼侍者时,得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并摆动手指,侍者就懂了。谈判时,日本人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字形,你若点头同意,日本人就会认为你将给他一笔现金。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头皮是愤怒和不满的表示。

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与特点

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与特点。 我们来一起看个小故事: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再下三年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骂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面对同样的场景,为什么四个人会说不同的话呢, 秀才是读书人,语言讲文采; 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 财主不愁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 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再下三年吃什么呢,当然要埋怨骂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 语言描写,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这就是我送给大家的第一把金钥匙。 有了金钥匙,我们要好好验证一下,看一看下面的句子有什么问题,毛病在哪里, 1、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 2、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放得太多了。” 3、领导来到我班检查,班长说:“你能来检查,应该感到荣幸,我们欢迎你~” 4、小丽对老师说:“我要不耻下问,向您请教。” 5、心爱的小狗丢了,小强说:“我真开心小狗不见了。”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下面我们就观其言,知其人。根据这几个人说的话来判断他们的身份吗,并要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有家哥俩闹分家,几天也没分清,就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

2 2/5页 ? 论一下。 甲:“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里碗里分不清。” 乙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 丙接过话茬儿:“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丁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行话运用适当,人物的身份便自然而然得到了介绍。 甲锅里碗里厨师 乙针过去线过去裁缝 丙前有车,后有辙车把式 丁见风使舵船老大 掌握了第一把金钥匙,我们知道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等,那么我有一个疑问:同样的身份、地位,相同的年龄,是不是说话语气、方式就可以一样了呢, `

政治面貌有哪些政治面貌怎么填

政治面貌有哪些_政治面貌怎么填 政治面貌,作为简历中必会出现的一栏,大家想必都不会陌生吧,那么,大家平时 都是怎么填写呢?对于政治面貌有哪些?政治面貌怎么填?大家都清楚吗?这里,我 就跟大家说一说这些问题。 关键词:政治面貌有哪些,政治面貌怎么填 政治面貌分为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民革党员、民盟盟员、民建会员、民进会员、农工党党员、致公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台盟盟员、无党派人士、群众 这13类。 政治面貌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政治身份。对于我们普通公民而言,政治身份似乎没有什 么影响,但是对于当权者或者机构组织而言,政治面貌就很重要了,在对个人考察方 面或者职位提升方面,政治面貌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个人简历的填写中,不可忽 略这一栏。 那么,政治面貌怎么填呢?如果某人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则他的政治面貌 就是民革党员。如果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政治面貌就是中共党员。如果申请了 党员,还处于组织考察期,离正式党员还有一段时间,这个就属于中共预备党员。如 果加入中国共青团员,那你的身份就是共青团员,基本就是你加入何组织,就是何身份。如果你没有参加任何政治组织,那么你的身份就与全国人民中的绝大多数都一样,你就是传说中的平头老百姓。在栏内直接写群众即可。无党派人士不同于群众,它除 了要求不加入任何组织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政治社会影响,并且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识。按照一般来说,除非是国企或者公务员序列,不然不会对政治面貌特别关心,但 是如果你是党员或者其他民主党派人士,还是可以写上,因为不优秀不会吸纳进这个 集体。若是团员,则不必写上,因为全天下的年轻人几乎都是团员,并不能凸显我们 的优势。 无论找工作还是实习、兼职,简历中的政治面貌切记填好哦! 政治面貌有哪些_政治面貌怎么填

法律文书当事人,先姓名,性别,籍贯,民族,住址,身份信息顺序如何

法律文书当事人,先姓名,性别,籍贯,民族,住址,身份信 息顺序如何 篇一:法律文书作业答案 《法律文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批准直接受理决定书的制作单位是(d) a、县级以上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B、市级以上人民检察院 d、省级以上检察院 2、行政抗诉书,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确有错误,并已生效的行政案件判决、裁定,向有关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要求所制作的文书。(a) a、重审B、改判 c、重新立案 d、再审 3、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正文包括事实、(a) a、理由B、法律依据 c、证据 d、控辩词

4、以下不符合法律文书写作要求的是(c) a、表意精确,解释单一B、文字精炼,言简意赅 c、文风朴实,格调诙谐 d、语言规范,语句规整 5、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就刑事案件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称(a) a、刑事裁判文书B、刑事诉讼文书c、刑事判决书d、刑事裁定书 6、刑事判决书中,文种标题“刑事判决书”的字型比正文大(a) a、二号B、一号c、三号d、五号 7、以下有关第二审民事判决书理由部分的阐述正确的是(c) a、只引程序条文,不引用实体法条文B、只引用实体法条文,不引用程序法条文 c、驳回上诉,维护原判的,不需引用实体法条文 d、在顺序上,先引用实体法,后引用程序法 8、民事再审申请书的结构略同于(a) a、上诉状B、起诉状c、申诉状d、反诉状 9、以下有关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案号的表述,正确的是(a) a、(1998)扬刑初字第110号B、扬刑初字(1998)第10号 c、扬初字刑(1998)第10号 d、(1998)第10号扬刑初字 10、公安机关执行逮捕时制作的凭证性法律文书是(a) a、逮捕证B、拘留证c、通缉令d、拘传证 11、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尾部包括(d) a、交代抗诉权B、交代上诉权

民族身份更改须知

民族身份更改须知 一、更改(恢复)民族成份须知 据国家民委、国务院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的精神,现将我市公民更改(恢复)民族成份规定如下: 1、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国家确定的民族族称为准; 2、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 3、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经公证机关确认收养关系的),其民族成份在满18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18岁者由本人决定,20周岁以上(含20周岁)的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4、不同民族的公民再婚,双方原来的子女,其民族成份在18周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18周岁的,不可改变原来的民族成份; 5、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收养、婚姻关系,不再改变各自的民族成份; 6、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不得随意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 7、父亲和母亲的民族成份都是少数民族的,其亲生子女的民族成份更改(恢复)不受年龄限制。 二、办理须知 为了做好我市中、高考少数民族考生审核工作,进一步完善审核工作程序,严格工作纪律,现将少数民族考生民族成份审核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审核对象及照顾政策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凡户籍在我市并符合参加当年中、高考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五分投档;高考填报一般院校的加五分投档,报考少数民族院校的加二十分投档。 二、审核办法 凡参加当年中、高考的在校应届少数民族考生,由各区县民宗局与招生办统一办理。 往届生可持相关证件,到市民宗局办理。 三、办理时间 按当年通知时间为准。

四、审核要求 1、严格按照国家民委和公安部《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精神进行户口核对、审核。并认真填写《少数民族考生民族成份证明》。 2、各区县民宗局与区县招生办对本辖区内学校少数民族考生的民族成份审核工作实行集中统一办理,以方便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及家长。 3、为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所在学校应将享受优惠政策的少数民族考生名单在学校内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角色管理

第11章角色管理 【本章内容】 介绍角色的概念和作用,讨论了系统的常用预定义角色,最后是如何创建和使用用户自定义角色。 【本章要点】 ?角色创建和维护 ?如何使用系统预定义角色 ?获取角色信息 【关键术语】 Role 角色 Enabling role 角色生效 Disabling role 角色失效 Predefined roles 预定义角色 Application roles 应用角色 Default roles 默认角色 11.1 角色概述 11.1.1角色的作用 我们知道,当建立用户时,用户没有任何权限,不能执行任何操作。为了使得用户可以连接到数据库并执行各种操作,必须为其授予相应的系统权限或对象权限。假定要使用户A、B、C能够连接到数据库,并具有创建表的权限和可以在SCOTT.EMP表上执行INSERT、UPDATE 操作,那么需要进行12次授权操作。如图11-1所示。 A B C CREATE CREATE INSERT ON UPDATE ON SESSION TABLE SCOTT.EMP SCOTT.EMP 图11-1 如果将来要收回用户A、B、C的INSERT ON SCOTT.EMP权限,则分别需要从每个用户处收回该权限,共需要三次收回权限的操作。 因为用户A,B,C具有相似的权限需求,那么是否可以简化它们的授权和回收权限的操

作呢?回答是肯定的,通过角色可以简化授权和收权操作的次数。角色是一组权限的命名。假定使用角色,首先可以将这四种权限授予角色OE,然后将该角色分别授予A,B,C用户,只需要进行7次授权操作,显然可以降低授权次数。如图11-2所示。 A B C CREATE CREATE INSERT ON UPDATE ON SESSION TABLE SCOTT.EMP SCOTT.EMP 图11-2 如果要回收用户A、B、C的INSERT ON SCOTT.EMP,那么只需要从角色OE处收回INSERT ON SCOTT.EMP对象权限就可以了。 所以,角色使得权限的授予和回收变得方便和简化了。 11.1.2系统预定义角色 角色是一组相关权限的命名集合,使用角色最主要的目的是简化权限管理。当建立数据库、安装了数据字典和PL/SQL包之后,Oracle会自动建立一些预定义角色。下面介绍一些Oracle常用的预定义角色: 1.CONNECT角色 CONNECT角色是在建立数据库时Oracle执行脚本SQL.BSQ自动建立的角色,该角色包含以下一些系统权限:ALTER SESSION、CREATE CLUSTER、CREATE DATABASE LINK、CREATE SEQUENCE、CREATE SESSION、CREATE SYNONYM、CREATE TABLE、 CREATE VIEW。 2.RESOURCE角色 RESOURCE角色是在建立数据库时Oracle执行脚本SQL.BSQ自动建立的角色,该角色包含以下一些系统权限:CREATE CLUSTER、CREATE INDEXTYPE、CREATE OPERATOR、CREATE PROCEDURE、CREATE SEQUENCE、CREATE TABLE、CREATE TRIGGER、CREATE TYPE。RESOURCE 角色隐含具有UNLIMITEDTABLESPACE权限。 3.DBA角色 DBA是在建立数据库时Oracle执行脚本SQL.BSQ自动建立的角色,该角色具有所有系统权限以及WITH ADMIN OPTION选项。 要注意的是,CONNECT、RESOURCE、DBA三种角色是为与先前版本兼容而保留的,在将来版本中可能不会自动建立。

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

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 【内容提要】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正在经历着意义深远的调整,包括对国家身份的再定义,对战略文化的再建构,对安全利益的再思考,表现出负责任的体系内大国、合作型战略文化和重视相互安全等重要特征。这些调整反映了中国外交战略的新思维,推进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际社会成员的合作关系。本文从国际政治社会理论角度就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提出三个假设,并对其做出初步的验证。【关键词】中国外交;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安全利益【作者简介】秦亚青,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政治学博士。(北京邮编:100037)【中图分类号】D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550(2003)01-0010-06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里,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许多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调整和变化。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的问题是中国相对于国际社会的观念和行为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希望表述三个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以及其他国际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重要变化过程,围绕这三个过程提出三个基本假设,并对假设做出初步的验证。这三个过程是:第一,中国经历着对国家身份的再定义;第二,中国经历着对战略文化的再建构;第三,中国经历着对安全利益的再思考。虽然这三个过程仍在进行之中,但是这一过程的各种发展特点已经明显地表现在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之中。同时,这个过程继续获得动力,如果没有意外重大事件的发生,就会沿着现在已经显现出来的轨迹向前发展。国家身份的再定义国家身份指一个国家相对于国际社会的角色。具体地说,国家身份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与主导国际社会的认同程度。这样的认同程度大致可以划归三个范畴:正向认同、零向认同和负向认同。正向认同指国家对主导国际社会持认可态度,以国际社会成员的身份参与国际社会中的活动和事务。零向认同指国家对国际社会既不认可也不反对,对国际社会中的活动和事务采取一种游离态度。逆向认同指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持反对态度,认为自己是非社会成员,或称体系外国家,基本不参与国际社会中的活动和事务,并认为这类活动和事务对自己产生的负面意义大于正面意义。根据这种身份的定义,世界上的国家相对国际社会而言可以大致分为现状性、游离性和革命性三类。与主导国际社会具有正向认同的国家是现状性国家,与国际社会具有零向认同的国家是游离性国家,与国际社会具有负向认同的国家是革命性国家。同时,现状性国家希望维护国际社会的基本现状,游离性国家根据自己的好恶取舍,而革命性国家则希望改变国际社会的基本现状。当然,这三个类别之间的区别在许多时候是一种程度上的区别,但是,在一定的程度范围之内,国家的基本身份定位是可以比较明显地显现出来的。上述关系可以用下图示意:现状性国家又在三个层次上与国际社会认同,或称为三个等级的认同。第一等级是强制性认同,指国家受到强烈的外力胁迫,在自己不情愿的情况下与国际社会认同。这往往发生在—01—国际关系理论 <> 一个权力霸权体系之内,强烈的外力来自霸权国。第二等级的认同是利益性认同,指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国际社会认同,自我利益的驱动使国家产生加入国际社会的动机并希望维护国际社会的基本秩序安排。在制度霸权体系或制度化的国际社会中容易产生第二等级认同。第三等级认同是观念性认同,指国家与国际社会的融合,涉及身份、文化和合法性等因素。这是既无需外力强制,也不用利益驱动的认同,是对国际社会制度和规范内化的结果。①我们对中国国家身份的假设是:中国国家身份经历着再定义的过程,从一个革命性国家向现状性国家转化。这一转化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加入联合国开始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一转化过程明显加快并持续获得动力,现在已经处于正向认同区域之内。国家对国际社会的态度和行为是基于国家身份的,不同身份的国家会有着不同的观念和因之产生的政策;同一个国家,如果其身份发生了具有意义的变化,它对国际社会的观念和政策也会因之而产生变化。②国家的身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但却不是静止不变的常量。环境的变化、社会进程的发展、互

唐朝历史大事及唐朝内容

唐朝历史大事及唐朝内容 唐朝简介 唐朝(Tang Dynasty,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祚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又因其政治、文化、制度等继承于隋朝并发扬光大,所以后世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隋朝末天下群雄并起,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唐国公,晋阳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尊隋为名打着“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旗号起兵,每战必克,十一月就攻下了首都长安,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立其13岁的孙子杨侑为帝(恭帝),改元“义宁”,被册封为唐王,大丞相,把握了朝政。义宁二年(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李渊便以“唐”为国号称帝。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尊称为大唐。“玄武门之变”后其次子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李治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继续李氏江山。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军力强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开创了经济繁荣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又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4年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朝全盛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南诏、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和日本等周边属国在其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 在唐朝的前半叶,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五胡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统治者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唐朝的后半叶,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变化,自中期以下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工商业的兴盛上。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1.先土器时代(?—1万年前) 日本全域出现原始人类活动。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日本列岛形成。大陆人移居日本列岛,成为早期居民。开始制作、使用石器。 2.绳纹时代(1万年前—公元前3世纪) 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 绳纹土器出现,制作技术不断提高。 竖穴居住,瓮棺出现。 陶制或木制的工艺品及屈葬、拔牙习俗盛行。 母系氏族形成,原始农耕出现。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3.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后半) 以种植稻米为中心成立的农耕社会。 北九州地区稻作与金属器出现、弥生土器发达。 大陆系统的磨制石器、铁制工具、木制农具出现。 稻作波及中国、四国、近畿、关东、东北等地区。 大陆青铜器如铜剑、铜铎等传入。 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 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

4.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 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 3世纪左右,在奈良县一带兴起了大和国,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首领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等技术,并开始使用中国汉字。 6世纪,日本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致力于政治革新,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5.飞鸟时代(6世纪末~710) 【こふんじだい】 飞鸟时代,约始于公元600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此期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大化改新之后日本进入封建时代。 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 592年,和苏我氏有姻亲关系的皇族女性丰御食炊屋姬即位为推古天皇。她提名圣德太子(马厩门王子)为摄政进行了以加强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圣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阶冠位和十七条宪法,奠定了中国式的官僚制度的基础;同时还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隋朝学习。 645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藤原镰足)合谋刺杀苏我入鹿,结束了苏我氏的专权。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颁布大化改新诏,推行大化革新。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角色与教师角色

角色与教师角色

角色与教师角色 校本培训资料五 (一)角色 角色,亦称社会角色,它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角色这一概念原取自戏剧表演用语,后来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米德引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之中。然而资料显示出最早给角色下定义的是林顿,他说: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人地位相联系的一定地位,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时,就扮演出相应的角色。父母、子女、工人、农民、干部、售货员、旅客等都是社会角色,教师也是一种社会角色。 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扮演着多种角色,集许多角色于一身,就是一个角色丛。如某教师在学生面前是教师,在其他教师面前是同事,在家里可能是丈夫、父亲和儿子,在街上则是游人、顾客等。每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扮演着相应的角色。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社会成员,这被称之为角色期望。符合角色期望的个体行为就会受到社会的认可与赞许,例如“像个父亲”,“像个领导”等。每个社会成员必须了解社会的角色期望,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条件下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对他相应的角色期望时,便产生了角色意识。角色意识会调控个人的行为,使之表现出符合某社会角色的行为,从而“像个父亲”、“像个领导”。同时角色意识还使个体随着条件或情境的改变而转换角色,如一个经理在公司以管理者的角色与他人交往,到了商店或家里,就不能以经理的口吻讲话,而只能是普通顾客或丈夫、父亲等角色。因此,良好的角色意识是角色行为有效的前提。 (二)教师角色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唐朝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我国古代较早对教师角色行为、义务及权利比较精确的概括,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要求,教师这一角色又有了新的变化,确切地说是赋予了更新更多的内容和意义,从而使教师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担负起更重大的责任,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它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规定,具有非人格的特征;作为角色的承担者,指的是个体的人,具有个性的特征。所以,关于教师的界定,有科

唐代官员常服的文化美学审视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呈现了繁华富丽、别具特色的服饰文化,官员服饰可谓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旧唐书·舆服志》:“衣裳有常服、公服、朝服、祭服四等之制。”其中,官员常服是传统风格、西域风格和时尚风格的最佳结合,是唐廷继承传统、内部调整之后制度化的产物,从而颇具时代特色,可谓服饰美学的具体体现。 一 常服,亦称“燕服”、“讌服”、“宴服”,本为古之亵服,百官可着此礼见、 拜会,但不得用于祭祀及重大朝会。其自南北朝以来融入胡族因素,穿著便捷、舒适,遂逐步取代传统礼服的地位。 《旧唐书·舆服志》:“讌服,盖古之亵服也,今亦谓之常服。江南则以巾褐裙襦,北朝则杂以戎夷之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虽谒见君上,出入省寺,若非元正大会,一切通用。” 自隋代开始,常服被纳入礼制,上至天子下至文武百官均可著之。在发展过程中, 乌纱帽逐渐被幞头所取代,而袍服亦被略加改制。“其乌纱帽渐废,贵贱通服折上巾,其制周 武帝建德年所造也。晋公宇文护始命袍加下襕。”[1](卷四五) 唐代 百官常服承袭前制,为圆领袍服,因前后襟下缘用一幅整布接成横襕,故称圆领襕袍,同时,受胡族风尚影响,初、盛唐时期流行窄紧直袖式样,中晚唐以来胡风渐弱,流行传统宽衣大袖。与常服配套的首服是幞头,足衣为乌皮六合靴,饰物有腰带、鱼(龟)袋等。 唐代为进一步巩固常服的礼仪规范,以示尊卑等级,在隋炀帝大业六年(610)规定“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 下,兼用绯绿”[1](卷四五) 基础之上,制定了详细的律令格式,品 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二方面:一是品色制度,二是章服制 度。品色制度是以官员散官品级的不同而配以不同颜色、质料、 纹样官服的制度,与之配套使用的还有腰带制度。唐武德四年(621)制定了初步的常服规范。《旧唐书·舆服志》:“三品以上,大科紬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以上,小科紬绫及罗,其色朱,饰用金。六品以上,服丝布,杂小绫,交梭,双紃,其色黄。六品、七品饰银。八品、九品鍮石。”唐太宗时期曾二次下诏加以修定。唐高宗时期,由于服饰紊乱,百官士庶每每不依令式,因而又曾二次重新申明,尤其是上元元年(674)之令,规定更为详备。《册府元龟》卷六○《帝王部·立制度一》:“上元元年八月戊戌,诏:一品以下文官,并带手巾、 算袋、刀子、磨石。其武官,欲带手巾、算袋者亦听。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金带。五品服浅绯,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鍮石带。”上元元年令为有唐一代服色制度的整个格局奠定基础,后世皇帝只是适时加以调整。时至晚唐,由于服色混乱,唐文宗不得不在上元元年令式基础之上详细定制,以适应形势的需要,同时,将常服纹样制度进一步规范化。 “太和六年六月,敕三品以上,许服鹘衔瑞草,雁衔绶带,及对孔雀绫袍袄。四品五品,许服地黄交枝绫。六品以下常参官,许服小团窠绫,及无纹绫,隔织独织等充。除此 色外,应有奇文异制袍袄绫等,并禁断。” [2](卷三二) 章服制度是常服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官员随身佩戴鱼(龟)袋的制度。《旧唐书·舆服志》:“自后(开元九年)恩制赐赏绯紫,例兼鱼袋,谓之章服。”随身佩鱼的目的,一是用它作为朝君应见的凭证;二是用来明贵贱、辨尊卑、严内外。常服佩鱼自隋代已初具形制,在唐代却经历了较大的变化:高祖武德元年(618)九月,改以往的银菟符为银鱼符。 唐代官员常服的文化美学审视 李怡1马 琳2 (1.北京科技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北京100083; 2.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200444) 【内容摘要】唐代官员常服在继承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等级规范,品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紫、绯、绿、青的品色制度和章服 制度上。唐代官员常服是汉族传统服装与来自西域胡服的完美结合,是南北朝以来民族大融合、文明大交汇的直接反映,是其继承前制并结合自身要求内部调整的产物。常服在唐代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美学观念的具体体现,即自然美服从于伦理美。【关键词】唐代官员常服文化美学 中图分类号: K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1)04-0137-03*本文为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唐、明两代官员服饰文化比较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09YJC760005。*作者简介:李怡(1976-),女,北京科技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史学博士,主要从事艺术史、艺术理论、中国古典文献研究;马琳(1972-),女,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艺术管理、 艺术批评研究。2011年4月社科纵横 Apr ,2011总第26卷第4期SOIAL SCIENCES REVIEW VOL .26NO .4 137

律师的身份和角色

关于律师的身份和角色 “好多媒体采访我,我说希望在全国媒体搞一个大讨论,律师是个什么东西,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律师是什么东西,产生很多误解。律师制度不被人理解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在国外,律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职业,但在中国只有百年左右的历史。”田文昌说,“我一直反对把律师打扮成正义的化身,打扮成包青天,这个认识本身就是错误的。律师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不代表正义,也不代表邪恶,律师是法律赋予的一种职责,他通过特有的为当事人辩护和代理的一种方式,达到维护法律正义的目的。他的职责就是依法地最大限度维护委托人的合法利益。”田文昌想起改革开放刚开始恢复律师制度的时候,有律师还以为自己是协助司法机关办案,在法庭上训斥被告人,“说!你如实交待!好好跟法庭说!” 在中国律师界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是一位美国律师说的:“在我国,刑事诉讼对立双方所有当事人,如刑事被告人、被告辩护律师、检察官、警察和法官都在拼命争夺个人和自身职业上的利益得失。虽说这个体制中似乎没有人对抽象的正义感兴趣,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实际达到的结果很可能是一种大体上公允的正义。”德肖.维茨--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辛普森辩护团成员、著名的刑事辩护律师 这位律师就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辛普森辩护团成员、著名的刑事辩护律师德肖.维茨。在震动世界的O?J?辛普森杀妻案审判后,他接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的来信,信中表达了对辩护律师为辛普森脱罪的不满:“老鼠从最小的缝隙逃掉,你的每个卑劣伎俩也是这样。在你看来,‘正义’只是一场游戏——没有其他的东西了。你也知道的,正义早就被冲入马桶。整个审判根本就是浪费时间……你和你的同伙都臭气熏天。呸!你不是为了正义服务的。” 德肖.维茨就此进行辩解:“刑事审判绝不是单纯地追求真实。当辩护律师代表一个确实有罪的当事人时——就如大部分的情况下——他们的职责是尝试用所有公平且合乎伦理的手段,来防止有关当事人有罪的事实被浮现。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无法或者不愿去反对那些不当获得的事实——就是失职。”德肖维茨还辩解说:“就一个辩方律师的伦理而言,他应当尽力用所有合法的与合乎伦理的手段,让被告获得无罪判决。他们不能够有其他的打算。他们不能将爱国心、公民的善良责任、宗教、性别或种族认同,或其他任何的理念与承诺,看得比其当事人更重要。” 一般人并不知道,德肖维茨代理的案件有一半是免费为穷人服务的。德肖维茨说道:“我们选择为面临死刑或者长期监禁的人辩护,并不代表我们同情这些杀人犯、强奸犯、抢劫犯或者团伙犯罪……如果说一个杀人犯应当处死,那么就必须经过合法公正的程序剥夺其生命。非经合法程序而剥夺了一个该死的杀人犯的生命绝对是不公正的,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将会导致司法的滥权和不可估量的无辜被告人受害。” 德肖维茨常对他的学生说,“一个国家是否有真正的自由,试金石之一是它对那些为有罪之人、为世人不齿之徒辩护的人的态度。” 德肖维茨的观点在中国头脑清醒的法律人中,在涉及对律师功能和定位的看法时,有了越来越多的粉丝。

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建构

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 的建构 刘莉 2012-5-4 10:43:49 来源:《思想战线》(昆明)2011年6期内容摘要: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是个体确定自己民族归属感的内在心理尺度。在全球化带来“时空浓缩”的当下,“空间扁平化”造成了人的身份破碎化、认同危机化,寻求强化中华民族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历史答案已成当务之急。通过纵向可梳理出自晚清时期到全球化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变化逻辑,横向可厘清位于最高序位的中华民族国家认同对各民族认同的整合逻辑。探讨如何塑造中华民族的历史集体记忆、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符号、民族价值观等民族认同形成的要素,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和民族文化历史教育,可进一步整合和提升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认同。 关键词:全球场域;中华民族;文化身份;民族认同 作者简介:刘莉,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Identity具有“身份”和“认同”两种基本含义:当它被译为“身份”时,它侧重的是个体对“我(我们)是谁”的外在标识的回答;当被译作“认同”时,指的是个体追寻、确认自己文化身份的心理追寻过程,回答的是“我们何以、如何成为我们”的内在心理归属问题。人作为多重的社会存在,有着包括性别、阶级、种族、民族、地域宗教等多重文化身份,由此形成了多层次的认同结构。随着人类实践的变化,文化身份和认同处于不断的流变中,但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在认同结构中始终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全球化这一人类新的实践场域中,全球化带来的“时空浓缩”、“空间扁平化”,无疑影响了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身

份,①使得“人们对于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感情依赖于历史象征物的认同也将趋于淡化”。②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民族文化身份的破碎化、认同的危机化,我们必须定位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新价值蕴涵,找寻强化中华民族民族认同的历史答案。 一、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变化逻辑 在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分为了两个层次:一是族群(ethnicity)认同(民族认同);二是民族—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这个概念的真正形成,是在晚清时期中华各民族遭到西方列强入侵之时。面对国家主权倾丧、领土覆灭的深刻危机,历史上长期持续积淀而成的王朝意识,经由本土精英知识分子的阐发、教化和引领,蜕变成了国家认同意识,人们在灾难面前团结成一个价值共同体。在与西方强大民族的“怨恨交往”中,“我们”确定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并在“他者”俯视的目光中强化着“我们”的身份认同。在民族危机爆发时,是外在压力应激性地强化着“我们”的民族认同。但是在当前的全球化场域中,暴力侵略空间减退,隐形的西方文化扩张和各文化的平等交流并存,如何在全球化场域中来书写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身份?中华民族认同的整合逻辑在经历着什么变化? (一)民族文化身份:集体记忆和新价值蕴涵 文化身份是人对“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一种追问,民族文化身份关联着民族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显示出延续性和变异性。文化身份随着民族的历史境遇不断流变,“文化身份既是‘变成’,也是‘是’,既属于未来也属于过去”。同时它总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情境中表述出来,“总是在可能的实践、关系及现有的符号和观念中被塑造和重新塑造出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