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二会考知识点

必二会考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1.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各品种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差异,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1.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过程(右图):

纯种紫花豌豆和纯种白花豌豆作亲本杂交,再让F1自交得到F2。

2.实验现象:

(1) F1只能表现出显性性状;(2) F2出现性状分离;

(3) F2性状分离比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 :1。

1.1.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2)亲本的基因型为CC、cc,分别产生含C的配子和含c的配子;

(3) F

1的基因型为Cc,表现为显性性状;

(4)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产生含C和c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F2出现三种基因型。1CC:2Cc :1cc

2

1.1.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让F1与隐性纯合类型相交。

(2)预测:如果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即如果为Cc,则Cc×cc→1Cc(紫):1Cc(白)。

(3)实验:F1×白花→85株紫花:81株白花≈1:1(与预期的设想相符)。

(4)结论:证实了F1是杂合子,基因型为Cc ;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形成C和c两种类顼比例相等的配子。

1.1.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1.6遗传因子、性状等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1.1.7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思路如下:

“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中没有表现而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表现出而后代没有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1.1.8表现型和基因型的一般推断

AA×AA→AA,全为显性;AA×Aa→ 1/2AA : l/2Aa=l : 1,全为显性;AA×aa→Aa, 全为显性;Aa×Aa→1/4AA : 1/2Aa : l/4aa=l : 2 : l,3/4显性:1/4显性=3 ; 1 ;Aa×aa→l/2Aa : l/2aa=l : 1,1/2显性 : 1/2隐性=1 : 1 ;aa×aa

→a,全为隐性。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方法一,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方法二,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隐性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作进一步的判断。

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1.动物

测交法: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可能为纯合子。

2.植物

(1)自交法:若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子。

(2)测交法:同动物的测交法判断。

2.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2.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2.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

测交,即让厂与隐性纯合子类沏杂交。

2.测交遗传图解:

3.结果

孟德尔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

(1)F1是YyRr。

(2)F1产生的配子类型有YR、Yr、yR、yr。

(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测交的作用:

(1)测定F1产生的配子及比例。

(2)测定F1遗传因子的组成。

(3)判定F1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

1.2.3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1.1减数分裂

(1)发生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进行场所: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

(3)发生的时间: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4)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

(5)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

2.1.2 减数分裂的过程

(以哺郛动物为例,仅示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变化) 假设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为20,其减数分裂过程变化简图如下:

归纳总结:

(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复制→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

(2)精子形成过程涉及的细胞名称及染色体数目(设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1个精原细胞(2N)→1个初级精母细胞(2N)→2个次级精母细胞(N,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为2N)→4个精细胞(N)→4个精子(N)

注意:

(1)对于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而言,可能产生的精子种类为2n种,而实际上只能产生其中的两种;对于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而言,可能产生的卵细胞种类也为2n种,但实际上只能产生其中的一种。

(2)若考虑交叉互换,会增加配子的种类,如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产生配子种类会大于2n种。

2.1.5 受精作用

(1)受精作用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受精作用的过程:

①精子的头部进人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②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③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2.1.6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1.9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I、减II分裂图像的辨识(设某动物的体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2.2.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实验者: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

2.实验材料及其优点 3.实验现象 (1)果蝇的红眼、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2)F1全为红眼—红眼是显性性状。 (3)F2红眼:白眼=3 : 1→符合分离定律,红眼和白眼受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4)白眼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联系。 4.理论分析

⑴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决定雌雄异体的生物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直接关系的染色体。

5.测交实验验证过程

测交结果:后代中红眼:白眼=1 : 1,符合分离定律。

结论:决定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图:

(3)、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只表现在雄(男)性。

伴性遗传

2.3.1伴性遗传的概念

1.概念:如人类的红绿色肓、果蝇的红眼与白眼等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特点:在群体中,伴性遗传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上的比例有明显差异。

3.本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及控制的性状表现。

2.3.2 人类红绿色盲症

1.从基因角度分析

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表现为不能辨别红和绿两种颜色。

2.典型系谱图

3.特点分析(以人类红绿色盲症为例)

(1)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因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女性只有基因型为X b X b义才表现为色盲,X B X b不表现为色盲;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色肓基因b,就表现为色肓。

(2)色盲基因的传递表现为隔代交叉遗传。因为男性体细胞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亲,传递给女儿。

①男性色盲患者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传递给女儿。

②正常男性的母亲和女儿一定不是色盲患者。

③女性色盲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色盲患者。

2.3.3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1.实例

抗维生素D佝偻病。

3.特点

(1)具有连续遗传现象。患者具有的显性致病基因来自于其父亲或母亲,因此其父母至少一方为患者。

(2)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因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女性只有X d X d才能表现正常,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d,就表现为正常。

(3)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正常。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1.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的类型比较

2.结果分析

(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已失活。

(2)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内含有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

3.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

3.1.2 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

(1)方法:将从S型活细菌中分离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过程及现象:

〔3〕结论:只有DNA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3.1.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原理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组成物质,从而进行大量增殖。2.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选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因为在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进一步分析表明:S元素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P元素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因为蛋白质和DMA中都含有(C、H、O、N,所以此实验不能标记C、H、0、N。

3.实验过程

4.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2 DNA分子的结构

3.2.1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⑵构建依据

①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酸分别含有A、T、C、G四种碱基。

②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表明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③查哥夫测定DNA的分子组成,发现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唆(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3.2.2分子的结构

3.2.3 分子结构的特点

1.稳定性

(1)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粗细均匀、螺距相等的规则双螺旋结构。

(2)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3)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中间为碱基对,碱基之间形成氢键,从而维持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4)DNA分子之间对应碱基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

2.多样性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3.特异性

每种生物的DNA 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1)区分核酸种类的方法:

(2)DNA 双螺旋结构内侧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理解:DNA 分子储存遗传信息的量的大小,一般用4n

表示,n 为碱基对数。 3.2.6 碱基比例与双链DNA 分子的共性及特异性 (1) 共性:不因生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1;1;1=++=++====C

T G

A G T C A G C C G A T T A (2)

特异性:

C

G T

A ++的比值在不同DNA 分子中是不同的,是DNA 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表现。 3.3 DNA 的复制

3.3.1 对DNA 分子复制的推测 (1)假说:半保留复制方式。 (2)提出者:沃森和克里克。 (3)内容:

解旋:DNA 分子复制时,DNA 分子的双螺旋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复制:以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特点:新合成的每个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八分子中的一条链。 3.3.2 DNA 分子的复制

(1)概念:以亲代为模板合成子代的过程。

(2)时间: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场所:主要位于细胞核。 (4)过程:课本

(5)结果:形成两个与亲代DNA 分子完全相同的子代DNA 分子。

(6)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7)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8)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

3.3.3 DNA 分子复制的有关计算

假设将一个全部被15N 标记的DNA 分子(亲代)转移到含14

N 的培养基中培养n 代,结果如下: (1)DNA 分子数:

①子代DNA 分子总数:2n 个 ②含15

N 的DNA 分子数=2个

③含14N 的DNA 分子数=2n 个 ④只含15

N 的DNA 分子数=0个

⑤只含14N 的DNA 分子数=(2n

- 2)个 (2)脱氧核苷酸链数:

①子代DNA 中脱氧核苷酸链数=2n+1条 ②含15

N 的脱氧核苷酸链数=2条

③含14

N 的脱氧核苷酸链数=(- 2)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设亲代DNA 分子中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 个,则:

①经过n 次复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酸m ×(2n

- 1)个。

②在第 n 次复制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酸m ×2n-1

个。

3.4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1)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但不是唯一载体,如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也是基因的载体。

2.基因与DNA的关系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2)基因具有遗传效应是指其能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核心考点背记

注意:

(1)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既有DNA,也有RNA,病毒中只有DNA或RNA。

(2)DNA中有碱基T,而RNA中没有;RNA中含有碱基U,DNA中没有。科学家常用同位素分别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来研究DNA、RNA的动态变化。

4.1.3 基因、八、蛋白质的关系

4.1.4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对应关系

由于mRNA上的密码子除终止密码子外有61种对应氨基酸,而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对应氨基酸的密码子一一对应,因此:

(1)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密码子,可由多种tRNA来转运。

(2)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4.2.1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中心法则图解

注:虚线表示中心法则的发展。

4.2.2 DNA、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 DNA、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性状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由蛋白质体现,生物的遗传性状受基因控制。

2.中心法则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1)复制体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发生在细胞增殖或产生生殖细胞过程中。

(2)转录和翻译共同体现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核心考点背记

5.1.1 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症状:红细胞呈镰刀状,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易破裂溶血造成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直接原因: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子上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引起的,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不正常的缬氨酸。

(3)根本原因:基因突变,即由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的改变引起的。由变成了如图:课本

5.1.2基因突变的概念

1.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对后代性状的影响

(1)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传给后代,但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2)基因突变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突变可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5.1.3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课本

5.2 染色体变异

5.2.1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类型

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变异

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变异

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变异。

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变异。

(2)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3)对生物体的影响

大多数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5.2.2 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

(1)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

(2)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雄蜂。

5.2.3 染色体组

(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图示:图中的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中3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就代表一个染色体组,与其配子中的染色体相同。

5.2.4 二倍体、多倍体

(1)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包括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

⑵多倍体

①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其中,体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三倍体,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四倍体。

②植株的特点

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3)人工诱导多倍体

5.2.5 单倍体

(1)概念: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2)特点:与正常植株相比,植株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

5.2.6 可遗传变异简易确认法

5.2.7 生物体倍性判定

口诀“染色体组内无同源”(同一个染色体组内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倍性看来源”(个体发育来源于受精卵还是配子,来判定多倍体、单倍体)。

5.3 人类遗传病

5.4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强化记忆:(1)常隐白聋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白化病、先天性聋哑、笨丙酮尿症)。

(2)色友肌性隐(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3)常显多并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有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4)抗D伴性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

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6.1.1 选择育种

方法:栽培实践中,挑选品质好的个体进行传种,经过长期选择汰劣留良。

原理:利用生物的变异。

缺点: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

6.1.2杂交育种

(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基因重组。

(3)过程(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例)

图在课本上。

(4)优点:操作简便

6.1.3诱变育种

6.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6.2.1操作步骤

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6.2.2 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

(1)目的:把各种优良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导入生物体内,从而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培育出新品种。

①培育高产、稳产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农作物,如各种抗虫植物的培育。

②培育具有各种抗逆性的作物新品种。

③在畜牧养殖业上,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了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多种转基因动物。

(2)优点: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了农作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能够高效率地生产出各种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如胰岛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6.2.7 育种方法的选择

(1)欲集中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杂交育种。

(2)欲设计快速育种方案——单倍体育种。

(3)欲获得较大果实或大型植株或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多倍体育种。

(4)欲提高变异频率,“改良”或“改造”或直接改变生物性状,获得当前不存在的基因或性状——诱变育种。(5)欲实现突破种间限制,定向改造生物性状——基因工程。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7.1.1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1)用进废退:某种器官如果比较持续地使用,则会逐渐增强,并且发达起来。相反,任何器官如不经常使用,则会逐渐衰弱,其功能减退,最后导致器官的退化或消失。

(2)获得性遗传: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一个动物经常使用某种器官或经常不使用某种器官的结果是发展某器官或丧失某器官,这种获得的变异可以通过生殖遗传给后代。

7.1.2 辩证地看待拉马克进化学说

(1)历史贡献: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历史上第一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2)局限性:“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缺少科学证据的支持。

7.1.3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各种生物均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可产生大量后代,相对于环境承受能力(资源有限),该能力表现为“过度”。

(2)生存斗争

①起因:因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而引发。

②斗争方式:种内斗争,种间竞争及生物与无机环境(如干旱、寒冷等)之间的斗争。

③斗争结果:大量死亡,少量生存。

(3)遗传和变异

①变异是不定向的,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②遗传的作用:可使微小的有利变异得以积累加强,从而形成生物新类型。

(4)适者生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表现为与环境相适应,在生存斗争中取胜而保留下来(适者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不适者被淘汰)。

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7.2.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的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1)宏观方面: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相加、机械地结合在一起,而是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个体之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2)微观方面: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的基因库

概念: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7.2.2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1)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3)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种群中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有些变异对生物生存有利,有些变异对生物生存不利,即变异是不定向的。

(2)自然选择淘汰不利变异,保留有利变异。

(3)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使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总结如下:

7.2.3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比较

2.物种与种群

7.2.4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的内容和意义 (1)共同进化内容

①不同物种之间的影响既包括种间互助,也包括种间斗争。

②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 2.生物多样性的分析 三个层次: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规律方法与技巧

7.2.5 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通过基因型计算 计算公式:某基因频率=

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总数

该基因总数

X100%

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

若已知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等位基因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或假定种群数量为100,确定各基因型的个体数,利用以下公式计算: 基因频率=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总数

某一基因的总数

×1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