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跟踪练习

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跟踪练习

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跟踪练习

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跟踪练习题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

(一)、郑和下西洋:目的:为了加强同的联系,派郑和下西洋。经过:

(1)时间:年到年;次数:前后共次。

(2)规模:率领多人,乘坐多艘海船。

(3)出发地:从出发,出长江口南下。

(4)到达地区:到过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沿岸和

东海岸。意义:

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早,促进了中国和各国的交流,加强了我国和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评价郑和: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

(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时间),的、商人和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2.抗倭:组建“”,开赴,九战九捷,荡平的倭寇。又进入、,剿灭那里的倭寇。民族英雄的抗倭业绩,永载史册。

(三)、葡萄牙占据澳门:

年,葡萄牙殖民者以的名义,攫取了我国的居住权。

二、选择题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2.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表达最正确的是()

A.1405年

B.1433年

C.1553年

D.1405—1433年

3.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表述最正确的是()

A.促进和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B.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4.郑和下西洋船上的货物中最受当地人喜欢的是()

A.珠宝和丝绸

B.丝绸和瓷器

C.瓷器和药材

D.茶叶和瓷器

5.1553年攫取了我国澳门居住权的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法国

6.元末明初,倭寇猖獗,他们主要来自()

A.俄国

B.葡萄牙

C.日本

D.菲律宾

7戚继光九战九捷,荡平了哪里的倭寇()

A,广东 B.福建 C.浙江 D.广西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设计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课激趣: 1、板书:跟踪指名,正音 想怎么读这个词?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体会不到可以演一演) 2、知道我们今天要读谁跟踪谁的故事吗?板书:台风————卫星 3、可以怎么读这个板书?还可以怎么读? 4、看上去不相关的两样事物,他们会有怎样的联系

呢?去课文里面找找好吗?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大声朗读。 2、出示词语,指名读。 3、指名分段读。 三、精读感悟: (一)大家读书的本领确实很棒,短短的十几分钟就能读的正确、流利,还有不少同学读得绘声绘色了。这个会跟踪台风的卫星到底是怎样跟踪卫星的?默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再读一读。 (二)指名交流。 (三)学生自读课文, (四)反馈: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

吗?找出有关句子读给我们听听。 “哈,”小星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1、抓住“时刻”,举例子:卫星都会在什么时候跟着台风(说不出时教师示范举例子:他在走路时隔着他,做游戏时跟着他…………) 2、指名读这段。板书:时刻 3、过渡:卫星说到做到了吗?他是怎样时刻跟踪台风的?我们再接着听听其他同学的介绍。 卫星说到做到了吗?(生答)刚才xx的发言就能说明了。 “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 1、课件出示本句话。这个“你”是谁?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联系上下文看看)

2、生回答。播放台风的影片。 3、这么厉害的台风,卫星却偏偏爱跟着他,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 4、生交流。板书:偏偏爱 5、真是一个态度坚决的卫星啊!面对如此厉害的台风,他们之间的对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 6、采访形式指导朗读。 7、过度:台风会善罢甘休吗?(生答) 8、师生接读: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 9、过度:哦,这一回合,谁赢了呀?卫星还在继续跟踪卫星吗? (真是太精彩了,还有介绍卫星跟踪台风的句子吗?)

课时跟踪训练十六答案

课时跟踪训练(十六)答案: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一、基础知识训练: 1.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A.a+0=0+a=a B.u u u r AB+ u u u r BC+ u u u r AC=0 C.u u u r AB+ u u u r BA=0 D. u u u r CA+ u u u r AC= uuu r OA+ u u u r CO+ u u u r AC 解析:选B由向量加法可知u u u r AB+ u u u r BC+ u u u r AC= u u u r AC+ u u u r AC=2 u u u r AC. 2.(u u u r AB+ u u u u r MB)+( u u u r BO+ u u u r BC)+ u u u u r OM等于() A. u u u r BC B. u u u r AB C. u u u r AC D. u u u u r AM 解析:选C原式= u u u r AB+ u u u u r MB+ u u u r BO+ u u u r BC+ u u u u r OM =( u u u r AB+ u u u r BC)+( u u u u r MB+ u u u r BO+ u u u u r OM)= u u u r AC+0= u u u r AC. 3.下列各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b+a B.0+a=a C.u u u r AC+ uuu r CB= u u u r AB D.|a+b|=|a|+|b| 解析:选D A成立,为向量加法交换律;B成立,这是规定;C成立,即三角形法则;D不一定成立,只有a,b同向或有一者为零向量时,才有|a+b|=|a|+|b|. 4.在矩形ABCD中,|u u u r AB|=4,| u u u r BC|=2,则向量 u u u r AB+ u u u r AD+ u u u r AC的长度等于() A.25B.45C.12 D.6 解析:选B因为u u u r AB+ u u u r AD= u u u r AC,所以 u u u r AB+ u u u r AD+ u u u r AC的长度为 u u u r AC的模的2倍 5.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设u u u r AB+ uuu r CD+ u u u r BC+ u u u r DA=a,且b是一非零向量,则下列结 论:①a∥b;②a+b=a;③a+b=b;④|a+b|<|a|+|b|.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 解析:选A∵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u u u r AB+ uuu r CD=0, u u u r BC+ u u u r DA=0,∴a为零向 量,∵零向量和任意向量都平行,零向量和任意向量的和等于这个向量本身, 6.uuu r PQ+ u u u u r OM+ uuu r QO+ u u u u r MQ=________. 解析:原式= uuu r PQ+ uuu r QO+ u u u u r OM+ u u u u r MQ= uuu r PQ+ u u u u r QM+ u u u u r MQ= uuu r PQ. 7.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u u u r AB=a, u u u r AC=c, u u u r BC=b,则|a+b+c|=________. 解析:|a+b+c|=|u u u r AB+ u u u r BC+ u u u r AC|=| u u u r AC+ u u u r AC|=2| u u u r AC|=2 2.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16跟踪台风的卫星》(江苏省苏州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徐雯)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小学三年级学生 学科:语文 学生课前准备: 教学课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16.跟踪台风的卫星》 教材分析: 跟踪台风的卫星》是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监视台风的动向,为人类预防台风袭击,减少损失做出了贡献,从而形象地向小读者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三年级学生对卫星等科学知识了解还很少,因此就设计了学生自由在互联网搜索的环节,并结合学习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神态及动作使学生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特点和作用,并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互联网搜索结合学习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神态及动作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能用“谈笑风声”造句。能说出气象卫星跟踪台风的经过。 4、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学生对科学知识了解还很少,因此通过学习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神态及动作使学生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特点和作用,并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教设备、互联网搜索平台、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台风吗?台风是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但现在,聪明的人们已经制造出了气象卫星,它为人们及时报道了台风的情况,使台风对人类的危害减少了许多,你们瞧!这就是气象卫星。(出示课前搜索的图片) 2、师:气象卫星是怎样报道台风情况的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有趣的科学童话: 17跟踪台风的卫星(板书) 齐读课题 二、小组通过互联网搜索探究学习。 1、搜索台风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的视频、图片及文字资料。 2、搜索气象卫星跟踪、监视台风的动向,为人类预防台风袭击,减少损失的视频、图片及文字资料。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1、2自然段 过渡语: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台风和卫星展开了怎样的较量 1、齐读1、2自然段。 2、课件出示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生分角色读,引导学生理解“盯住”“时刻” 3、师:你从这段对话中分别读出了怎样的台风与卫星呢? (二)学习第3-7自然段 1、师:刚才卫星和台风见面了,他们谁也不甘示弱,紧接着他们又展开了一场较量。让我们打开书本,轻声读课文第3至7自然段,边读边找描写台风的句子,用“——”划出来;再找找描写卫星的句子,用“~~~~~”划出来,划出以后静思默想,台风和卫星展开了几个回合的较量? 2、感悟第一回合的较量(学习 3、4自然段) (1)师:在第一自然段中,我们读出了狂妄自大的台风,现在请你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说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台风的狂妄。 (2)师:你觉得狂风厉害吗?那卫星有没有被它吓跑呢?从哪儿找到的。从中你读出了怎样的卫星? (3)师:由此你能感受到什么? 出示搜索的资料:知道吗?我们常见的飞机的飞行高度最高也只能达到12公里,而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它居高临下,把台风盯得紧紧的,这也是气象卫星的神奇之处。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选择题 (2013·崇雅模拟)下表为“美国1965~1983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读表回答1~2题。 1.与此时期美国人口迁移特点不符的是( ) A .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B .70年代以后,南部地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 C .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 .80年代以后,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2.导致此时期美国地区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质量的变化 B .地区间气候差异 C .经济收入的变化 D .经济结构的调整 (2013·济南调研)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 A .人口老龄化 B .婚姻家庭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4.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乙、丁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

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表”。读表回答5~6题。 A .韩国、泰国、菲律宾 B .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 .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 .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6.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B .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C .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 D .“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下图是“根据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 .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 .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 .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8.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 .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 .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三年级语文:《跟踪台风的卫星》练习题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跟踪台风的卫星》练习题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我会讲 以前,可怕的台风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灾难。问问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把你听说的事例讲给小伙伴听。 我会选 小朋友,请你把我送会家吧! 竟竞 1小蝴蝶()敢落到我的身边的花朵上。 2.春天来了,花儿()相开放。 我会读 你能正确流利地读出下面的词语吗?试试看吧! 嘲笑惊慌监视厉害 怒吼甩掉泄气跟踪

我会写下面的词语你都会写了吗? dīnɡ zhùlì hài jiān shìqì xiànɡ wèi xīnɡ ( ) ( ) ( ) ( ) shuǎi diào xìe qìɡēn zōnɡtán xiào fēnɡ shēnɡ ( ) ( ) ( ) ( ) 我会写 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懒洋洋台风一听泄了气,只好懒洋洋的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奔去。 我会读 我国气象卫星的发展状况 风云一号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其主要任务是获取国内外大气、云、陆地、海洋资料,进行有关数据收集,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全球环境监测等。01批研制的a星(试验星)、b星(试用星)分别于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由cz-4a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入轨。02批卫星计划投产2颗飞行星,代号fy-1(02)c星、d星。针对01批卫星存在的问题,在设计上作了较大的的改进 (70%),加强了研制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控制,提高了卫星的应用性能和可*性。fy-1(02)c星已于1999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十) 一、选择题 (2016·南京二模)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D.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解析]由图可知,蒸发和蒸腾的水汽与冠层截流和土壤调蓄、地下调蓄都有关,因此①为蒸发蒸腾作用;降水经植物冠层截流后,一部分经地表植被影响形成坡面径流,还有一部下渗,并通过土壤调蓄形成壤中流,因此②为地表调蓄,地表、土壤、地下调蓄后的水源汇入河流,最终形成河流径流,故③为河网调蓄,④为径流。 [答案] D 2.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A.修建水库B.植被覆盖率下降 C.降水强度增大D.上游河道采砂 [解析]修建水库会导致部分泥沙在库区淤积,使下游河流含沙量减少,A 项正确;植被覆盖率下降,河流含沙量会增加,因此B项错误;降水强度增大,河流含沙量会增加,C项错误;上游河道采砂会造成流水对河道底部冲刷加剧,河流含沙量应增加,D项错误。 [答案] A

(2016·河北保定一模)开都河是新疆的大河之一,也是一条著名的内陆河,自大山口以下河流两岸是新疆主要的粮、棉、甜菜基地之一。下图为“开都河流域地形图”,读图回答3~5题。 3.开都河水能最丰富的河段在() A.源头B.上游 C.中游D.下游 [解析]图示河流中游段地势落差最大;同时该河为内流河,主要是冰川融水补给,上游源头水量较小,中游河流径流量较大。故水能资源在中游最丰富。 [答案] C 4.开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较中下游小的主要原因有() ①水量较大②水流较平缓③降水较少④植被保存较好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开都河上游流经海拔较高的山区,人类活动少而植被保存较好,水土流失较少,故地表径流带入的泥沙较少;同时上游河段落差小,一方面侵蚀作用弱,另一方面河流中泥沙易于沉积,则河流含沙量较少。故B正确。 [答案] B 5.开都河下游河水的盐分含量增大,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流量减少B.流速变慢 C.植被稀少D.农田灌区退水注入 [解析]盐分增大说明注入的盐分增加或有盐度更高的水注入。下游为灌溉农业区,在干旱区引水灌溉易使农田盐碱化,而两岸灌区农田中的高盐度水最终会注入河流中,从而加大河流水的盐分浓度。注意河流含盐量是指水中的盐分浓度,与流速、流量、植被关系不大。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六) 物质的检验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六)物质的检验 1.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 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 B.用湿润KI-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解析:选C SO2、SO3(g)均能与KOH溶液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A项错误。Br2(g)、NO2都是红棕色气体且有强氧化性,都能氧化KI而生成I2,使淀粉显蓝色,B项错误。 偏铝酸的酸性弱于碳酸,CO2通入NaAlO2溶液中生成Al(OH)3沉淀,醋酸酸性强于碳酸,CO2通入CH3COONa溶液无现象,C项正确。BaCl2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 沉淀,BaCl2溶液和K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D项错误。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将木炭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气体一定是CO2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SO2 C.某红棕色气体溶于水形成溶液,该气体一定是NO2 D.某物质燃烧后的产物既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可能是碳氢化合物 解析:选D木炭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O2和SO2,而SO2和C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项错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是SO2,还可能为具有漂白性的其他气体,如Cl2等,B项错误;NO2、溴蒸气均为红棕色气体且溶于水均能形成溶液,C项错误;D项中的现象只能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则该物质既可能为碳氢化合物,也可能为含有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正确。 3.(2020·奉新模拟)已知:SO2-3+I2+H2O===SO2-4+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K+、I-、SO2-3、SO2-4,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不含I-B.肯定含有SO2-4 C.肯定含有SO2-3D.肯定含有NH+4 解析:选C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原溶液中一定有SO2-3;由方程式可知SO2-3的还原性比I-强,可能是SO2-3过量,溴水全部和SO2-3反应,说明溶液中可能

课时跟踪训练十三答案

课时跟踪训练(十三) 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 一、基础知识训练: 1.简谐运动y =4sin ? ???5x -π 3的相位与初相是( ) A .5x -π3,π3 B .5x -π3,4 C .5x -π3,-π3 D .4,π 3 解析:选C 相位是5x -π3,当x =0时的相位为初相即-π 3. 2.最大值为12,最小正周期为2π3,初相为π 6 的函数表达式是( ) A .y =12sin ????x 3+π6 B .y =12sin ????x 3-π6 C .y =1 2sin ? ???3x -π6 D .y =1 2sin ? ???3x +π6 解析:选D 由最小正周期为2π3,排除A 、B ;由初相为π 6,排除C. 3.函数y =1 2sin ? ???x -π3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 ) A .x =-π2 B .x =π2 C .x =-π 6 D .x =π 6 解析:选C 由x -π3=k π+π2,k ∈Z ,解得x =k π+5π6,k ∈Z ,令k =-1,得x =-π 6. 4.下列函数中,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的是( ) A .y =sin ????x +π6 B .y =sin ????2x -π 6 C .y =cos ????4x -π3 D .y =cos ? ???2x -π6 解析:选D 设y =A sin(ωx +φ),显然A =1,又图象过点????-π6,0,????π 12,1,所以??? ω×??? ?-π 6+φ=0,ω×π12+φ=π2 .解得ω=2,φ=π 3 .所以函数解析式为y =sin ????2x +π3=cos ????2x -π6. 5.已知函数f (x )=sin ? ???ωx +π 4(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则该函数的图象( ) A .关于直线x =π 8对称 B .关于点???? π4,0对称 C .关于直线x =π 4 对称 D .关于点????π8,0对称 解析:选A 依题意得T =2πω=π,ω=2,故f (x )=sin ????2x +π4,所以f ????π8=sin ????2×π8+π4=sin π2=1,f ????π4=sin ????2×π4+π4=sin 3π4=22,因此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8 对称,不关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与反思 陈萌

跟踪台风的卫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陈萌 教案背景: 气象卫星(meteorological satellite):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气象观测系统的空间部分。卫星所载各种气象遥感器,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站。地面站将卫星传来的电信号复原,绘制成各种云层、地表和海面图片,再经进一步处理和计算,得出各种气象资料。气象卫星按轨道的不同分为太阳轨道(极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按是否用于军事目的分为军用气象卫星和民用气象卫星。气象卫星观测范围广,观测次数多,观测时效快,观测数据质量高,不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它所提供的气象信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气象业务、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大气科学、海洋学和水文学的研究。气象卫星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等众多国家都发射了气象卫星。在我们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很多介绍科学知识方面的文章,《跟踪台风的卫星》就是这样一篇课文。 教材分析: 《跟踪台风的卫星》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童话最显著的特点是:作者运用角色语言,通过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神态及动作生动地介绍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从学习中增长了科学见识,扩大了知识面。对于气象卫星、台风,仅仅是通过课文中的语言去了解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相关科学性的材料来辅助,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含义,互联网——在本课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磨灭的。 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搜索、多媒体呈现、抓关键词进行深刻感悟、课文补白等方法教学。 一、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2、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第四节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0·安徽高考)《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 1.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气温升高,气温、降水变率加大,极端天气事件随之增多。 答案:1.D 2.C 下图是“某城市采暖期耗煤量曲线图”,室内温度保持16℃。读图回答3~4题。 3.若在采暖时期适当增加室内温度,则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采暖耗煤量增大 B.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 C.环境会更加恶化 D.室内外温差会变大 4.为解决采暖期因耗煤而带来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A.因地制宜利用地热等清洁能源,使空气洁净 B.大量使用家庭空调制暖,使用方便 C.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供热,再送到采暖城市 D.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石油消费的比重 解析:第3题,在采暖期增加室内温度,燃烧煤增多,排放的CO2增多。第4题,使用清洁能源可解决采暖期因耗煤而带来的问题。 答案:3.B 4.A 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世纪末将没有冬天。”完成5~6题。 5.下列属于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原因的是() A.填海造陆B.砍伐森林 C.污水排放D.退耕还草 6.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下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是() A.鼓励购买私家车,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苏教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的冶炼,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B .冶炼金属时,必须加入一种物质作为还原剂 C .金属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都是被还原 D .金属单质被发现和应用得越早,其活动性一般越弱 解析:选B 由金属冶炼的方法可知,金属冶炼时,除用高温还原法外,还可用电解法、热分解法,后两种方法不用加入还原剂,B 不正确。 2.下列化学反应在金属冶炼工业中还没有得到应用的是( ) A .2NaCl(熔融)=====电解 2Na +Cl 2↑ B .Al 2O 3+3 C =====2 125 ℃ 2Al +3CO↑ C .Fe 2O 3+3CO=====高温 2Fe +3CO 2 D .2Ag 2O=====△ 4Ag +O 2↑ 解析:选B 目前金属铝的制备方法是电解氧化铝,其他选项中所涉及的内容均符合理论和生产实际。 3.铝能用于冶炼金属铁、钒、铬、锰等,其原因是铝具有( ) A .两性 B .导电性好 C .熔点低 D .还原性强,且反应放出大量热 解析:选D 铝能用于冶炼金属铁、钒、铬、锰等,其原因一是铝比铁、钒、铬、锰等活泼,铝能把其置换出来;二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反应得以进行,D 正确。 4.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 A .MgCl 2(熔融)=====电解 Mg +Cl 2↑ B .TiCl 4+4Na =====700~800℃ Ti +4NaCl C .Al 2O 3+3H 2=====△ 2Al +3H 2O

D .Fe 3O 4+4CO=====高温 3Fe +4CO 2 解析:选C 工业上用电解Al 2O 3的方法制取单质Al 。 5.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 A .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B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C .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D .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析:选D 人类对材料的使用经历了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以金属活动性较差、容易冶炼的金属最先被人发现和利用。 6.用H 2、C 、CO 分别与等质量的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使氧化铁中的铁全部还原出来,消耗H 2、C 、CO 的质量比为( ) A .1∶1∶1 B .1∶3∶14 C .1∶6∶14 D .2∶1∶2 解析:选B 由3H 2~Fe 2O 3,32 C ~Fe 2O 3,3CO ~Fe 2O 3可知,相同的质量的氧化铁需要的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3×2)∶? ?? ??32×12∶(3×28)=1∶3∶14。 7.工业上,常用Mg 还原法制取金属Ti ,反应原理如下:2Mg +TiCl 4=====高温 2MgCl 2+Ti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②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③该反应表明Mg 比Ti 活泼;④Ti 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在航天工业上有广泛用途。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③④ C .只有①②③ D .全部 解析:选D 由单质Mg 从化合物TiCl 4中置换出金属Ti ,化合价发生变化,故①②正确;在反应中Mg 作还原剂,Ti 是还原产物,故Mg 的还原性比Ti 强,③正确;④Ti 为性能优良的金属,广泛应用于航天工业,④正确。 8.用足量的CO 还原32.0 g 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

(共16套)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套)课时跟踪检测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汇总

(共16套)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套)课时跟踪检 测同步练习题附答案汇总 课时跟踪检测(一)沁园春长沙 一、语言表达专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两项是( ) A.“七一”前夕,市委老党员为了迎接建党九十四周年,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特殊的 支部活动,他们集体回忆峥嵘岁月 ....,重温入党誓词。 B.有些风华正茂 ....的儿童沉迷在网吧里,浪费了时光,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 C.聆听着马年新春的激昂鼓点,我们意气风发 ....,信心百倍,激情满怀。在“开放+创新”双轮驱动下,中国大地正飞驰在希望的田野上,前程似锦,活力无限。 D.所谓领军人物,不仅需要有“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也要有挥斥方遒 ....的王者霸气,更应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家和指挥者。 E.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 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 ....,心情澎湃。 解析:选BE B项,使用对象不当。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E项,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此处望文生义。A项,峥嵘岁月:不寻常的日子,形容不平凡的年月。C项,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D项,挥

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诗人毛泽东》一书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毛泽东诗词的巨大成就,使读者全面了解毛泽东思想艺术。 B.据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报道表示,他“从未向中俄政府提供情报”,中俄“也没有从其笔记本电脑里提取信息”。 C.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出现,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D.“炫通水诗赋朗诵会”在散文诗朗诵《水水水》中拉开了序幕,一首声情并茂的《难离故土》表达了南阳人为南水北调无私奉献、背井离乡的壮举,感人泣下。 解析:选A B项,句式杂糅。“据……报道”和“斯诺登通过……表示”两种句式杂糅,删去“据”和“报道”。C项,语序不当。将“出现”和“发展”位置调换。D项,搭配不当。将“表达”改为“歌颂”。 3.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的笔调来表述,其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 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 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 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 解析:选A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正常语序应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4.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解析:选B B项中的诗句与《沁园春长沙》意境都比较壮美,都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A、C、D三项则比较感伤肃杀。 5.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意趣贯通的两个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对仗,如“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下面哪些句子可以组成对仗句?请两两一组选出来。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②二水中分白鹭洲③芳草萋萋鹦鹉洲④溪云初起日沉阁⑤山雨欲来风满楼⑥入山深处闻鸟啼⑦乌蒙磅礴走泥丸⑧三山半落青天外⑨近水浅时听鱼声⑩晴川历历汉阳树 答:

跟踪台风的卫星练习题

跟踪台风的卫星练习题 一、基础部分 一、为加点字注音。 跟踪台风的卫星练习题 避.进港湾 ...狂.暴.嘲.笑.懒.洋.洋. 二、看拼音写词语。 dīng zhùjiān shìlìhài nùhǒu ( ) ( ) ( ) ( ) fēng kuáng xièqìchēng láo le jiàn shè ( ) ( ) ( ) ( ) 三、用带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1.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部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 “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气象卫星还想说下去,可是语音早给台风的怒吼声打断了。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300千米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 1.文中有许多表示台风发怒的词语,找一找,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____,船儿见我____,树儿见我___。”这些话很形象地把“___”这个词语写具体了。 3.照第一段的写法,围绕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你可知道我多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气象卫星的话给台风打断了,你觉得卫星还会对台风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千姿百态的卫星 一提起卫星,同学们可能马上会想到一个大大的圆球。啊!那你们可没完全说对。卫星的形状可多了,有球形的、罐头形的,还有煤气罐那样的,以及锻炼身体的哑铃形的,也有的像纺锤,像风车,总之样子很多。有的卫星还拖着长长的尾巴,长着“翅膀”。 卫星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形状呢?原来这是根据卫星的容积、科学研究目的、动力要求等决定的。首先看为什么做成球形的。几何知识告诉我们,同样表面积的物体做成球形时容积最大。我们知道,初期的运载火箭推力有限,如果把卫星制成球形的,就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它的容积,装更多的仪器。那么为什么又制成旋转体呢(圆柱、棱柱、煤气罐等)?因为这样形状便于保持稳定运行,不至于随意乱翻乱滚。还有那张开的“翅膀”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人要吃饭才能学习、工作,卫星里的仪器也要有动力才能工作。有些卫星上的动力是靠太阳能来供应的,这样除了卫星外面要“身披铠甲”以外,还要像帆船一样,给卫星装上帆板,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翅膀”。这“翅膀”上敷设的东西和卫星表面的“铠甲”一样,都是硅片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片。卫星上拖的长长的尾巴是无线电天线。这么一打扮,卫星可真像一个宇宙飞行的“怪物”了。 但是,尽管外形千差万别,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包括这样几部分:轻合金的坚硬外壳,科学研究的仪器,灵敏的自动控制系统,动力装置。靠这些“五脏六腑”,卫星就可以自由飞翔了。 1.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__”) 运载(zǎi zài)帆(fān fán) 板供(gòng gōng)应 2.阅读短文,然后填空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试题第1部分 第五章 第2节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50分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 1.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小球a 以初速度v 0运动,同时刻在它的正上方有一小球b 也以v 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并落于c 点,则( ) A .小球a 先到达c 点 B .小球b 先到达c 点 图1 C .两球同时到达c 点 D .不能确定 解析:小球b 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a 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也是以速度v 0做匀速运动,所以两球将同时到达c 点,C 正确。 答案:C 2.斜抛运动与平抛运动相比较,正确的是( ) A .斜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B .都是加速度逐渐增大的曲线运动 C .平抛运动是速度一直增大的运动,而斜抛运动是速度一直减小的运动 D .都是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大小相等的运动 解析:斜抛运动和平抛运动都是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为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A 、B 错;斜抛运动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要看速度与重力的夹角,成锐角,速度增大;成钝角,速度减小。斜下抛运动也是速度增大的运动,C 错;由Δv =g Δt 知D 对。 答案:D 3.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球,某时刻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此时球的速度大小为5v 0 C .运动的时间为2v 0 g D .运动的位移是22v 2 g 解析:设水平速度为v 0,下落的时间为t ,由题意得v 0t =1 2 gt 2,解得t =2v 0g ,竖直分速 度为v y =2v 0,所以A 错,C 正确;速度v =v 2 x +v 2 y =5v 0;位移s =x 2 +y 2 =22v 2 g , 所以B 、D 正确。 答案:A

2018-2019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乙 醇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乙醇 1.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酒精作燃料可降低碳的排放 B.通常状况下,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C.在加热和有铜存在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 D.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H+,呈现弱酸性 解析:选C A项,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燃烧会产生CO2,错误;B项,乙醇中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错误;C项,在加热和有铜或银存在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正确;D项,乙醇属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产生H+,错误。 2.下列有关乙醇的表述正确的是() A.乙醇分子中含有甲基,甲基的电子式为 B.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6O C.乙醇分子中羟基的电子式为[·×O·×H]- D.乙醇分子的填充模型为 解析:选D甲基的电子式中碳原子的周围有7个电子,A项错误;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B项错误;羟基呈电中性,C项错误。 3.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金属钠,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A.苯B.蒸馏水 C.无水酒精D.75%的酒精 解析:选A乙醇、H2O都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75%的酒精是水和乙醇组成的混合物,也能与Na反应生成H2;苯不能与Na反应生成H2。 4.下列物质不能氧化乙醇的是() A.氧气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D.稀硫酸 解析:选D乙醇可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乙醛;也可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成乙酸,但不能被稀硫酸氧化。 5.下列乙醇的化学性质中不是由羟基所决定的是() A.跟活泼金属Na等发生反应 B.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 C.当Cu或Ag存在时跟O2发生反应生成乙醛和H2O D.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乙酸 解析:选B乙醇和金属Na反应是钠置换羟基上的氢;乙醇的催化氧化是羟基上的氧 氢键以及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碳氢键断裂,形成;而燃烧时乙醇分子中的化学键全部断裂,不是由羟基所决定的。 6.乙醇分子中的化学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金属钠反应时①断裂 B.在加热和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C.在加热和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⑤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羟基中的O—H键断裂,A正确;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时,断裂①和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碳氢键即③,B正确,C错误;乙醇完全燃烧时,化学键①②③④⑤全部断裂,D正确。 7.酒驾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醉驾要入刑。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①乙醇沸点低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有还原性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②④B.②③ C.①③D.①④ 解析:选C酒精用于对驾驶员酒驾的检测,是因为酒精沸点较低,易挥发,且具有还原性,酒精蒸气可使橙色的酸性K2Cr2O7溶液变为蓝绿色。 8.分子式为C4H10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

课时跟踪训练1

课时跟踪训练(一) 一、选择题 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与史实不符;C、D不是孔子生活的社会背景。 [答案] A 2.有人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这句话体现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包括() 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 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是社会大变革,而不是“百家争鸣”引起了社会大变革,即B项是原因而不是意义。

[答案] B 3.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A.人性本善B.舍生取义 C.民贵君轻D.得道者多助 [解析]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先生重视民权和对民生的关注,这是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发展而来的。其他选项都不能准确反映民权和民生的思想。故选C。 [答案] C 4.小成语大文化。成语“游刃有余”“舍生取义”“守株待兔”与我国古代的思想流派有关,即() A.道家、墨家、儒家B.墨家、儒家、法家 C.道家、墨家、法家D.道家、儒家、法家 [解析]“游刃有余”语出《庄子·养生主》,与道家思想流派相关,“取义”与儒家思想流派相关,“守株待兔”与法家主张变革的思想相符,故选D。 [答案] D 5.下图漫画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老子B.荀子C.墨子D.韩非子 [解析]老子主张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故漫画体现了老子的观点。 [答案] A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动能和动能定理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动能和动能定理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动能概念及公式W =E k2-E k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物体速度在变化,则动能一定在变化 B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 .W =E k2-E k1表示功可以变成能 D .动能的变化可以用合力做的功来量度 2.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 kg 的皮球,使球由静止以10 m/s 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球平均作用力是200 N ,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 m 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 A .50 J B .500 J C .4 000 J D .无法确定 3.一质量为2 kg 的滑块,以4 m /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 m/s ,在这段时间水平力所做的功为( ) A .0 B .8 J C .16 J D .32 J 4.速度为v 的子弹,恰可穿透一块固定的木板。如果子弹速度为2v ,子弹穿透木板时所受阻力视为不变,则可穿透同样的固定木板( ) A .2块 B .3块 C .4块 D .8块 5.如图1所示,长为2L 的轻杆上端及其正中央固定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杆的下端有光滑铰链与水平面相连接,杆原来竖直静止,现让其自由倒下,则A 着地时的速度为( ) 图1 A.1 515gL B.2 515gL C.1 5 30gL D.2 5 30gL 二、多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