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填空练习二

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填空练习二

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填空练习二
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填空练习二

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填空练习二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女子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诗句是,。(2)《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3)《赤壁赋》苏子所唱的歌曲中,一句借《离骚》的“香草美人”传统隐晦地表达对君主和朝廷的眷念。

(4)屈原的《离骚》中以美女自比,写诗人因品德高尚被众小人嫉妒,他们肆意对诗人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一文中描写乘坐的小船就像一片叶子任其飘荡在浩渺的江面上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氓》中女主人翁追叙自己早起晚睡的婚后生活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

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

是:,。

,。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

是: ,。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

是:、。

6、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兰亭集序》(王羲之)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

评:,。

《赤壁赋》(苏轼)

1、《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

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

3、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

4、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

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

,。

6、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

7、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

8、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

是:,。

9、写清风与明月可激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

魏学曾字惟贯,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户部主事,迁郎中。中官为商人请支刍粮银巨万,学曾持不可,乃已。寻擢光禄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初,土蛮大入永平。学曾入驻山海,檄诸将王治道等追击至义院口,大捷。进右副都御史。学曾乃易置将吏,厘屯田二千余顷,数破敌,被赏赉。以疾去。起兵部右侍郎,提督神枢营。旋改吏部,转左侍郎。

穆宗崩,大学士高拱欲去冯保,属言官论劾。学曾遗书大学士张居正曰:“外人皆言公与保有谋,遗诏亦出公手。今日之事,不宜复护此阁。”居正怒。及拱被逐,举朝失色,学曾独大言曰:“上践阼伊始,辄逐顾命大臣,且诏出何人,不可不明示百官。”要诸大臣诣居正邸争之。诸大臣多不往,居正亦辞以疾。自是益忤。出为南京右都御史。未上,给事中宗弘暹希居正指劾之。诏以故官候调,学曾遂归。居正殁逾年,起南京户部右侍郎,寻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

万历十九年春,阁臣王锡爵荐学曾。起兵部尚书,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明年,哱拜反,遂煽诸部为乱。全陕皆震动。学曾檄副总兵李昫率游击吴显趋灵州,别遣游击赵武趋鸣沙州,沿河扼贼南渡。翼日,贼胁庆王上东城,乞暂罢兵,诡言愿献首恶。会官军粮尽,乃引次花马池,学曾日夜趣刍饷,调榆林兵。六月复攻城,连战不下。

初,学曾欲招东旸、朝,令杀拜父子赎罪。东旸射书城外,约内应,夜半举火。外兵不至,贼杀其党五十人。七月,学曾与梦熊、国桢定计,决黄河大坝水灌之,水抵城下。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朝命以梦熊代,梦熊遂成功。

学曾任事劳勚。灌城招降之策,本其所建。及宣捷,尚书星以下多白学曾无罪。如松言:“学曾被逮时,三军雨泣。”梦熊亦推功学曾。帝不听,居家数年卒。(摘编自《明史》)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

B. 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

C. 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

D. 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 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著名的如骆宾王的《讨武瞾檄》。在本文中是指用檄文晓谕的意思。

C. 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登基”“登庸”“御极”。

D. 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穆宗皇帝去世后,高拱想排挤冯保,嘱咐御史弹劾他。魏学曾写信给张居正道,朝廷官吏都说他与冯保有图谋,先帝遗诏也是出自他手。他不应该庇护冯保。魏学曾因此得罪了张居正。

B. 魏学曾被贬为南京右都御史。还没有上任的时候,给事中宗弘暹受张居正指使弹劾他。但是朝廷下诏让他以过去的官职等候调遣,魏学曾于是回到家乡。

C. 魏学曾想招降刘东旸、许朝,命令他们杀死哱拜父子。刘东旸用箭将一信射到城外,相约为内应,半夜点火为信号。但是点火后,城外的官军未到,结果刘东旸、许朝他们都被叛贼杀死了。

D. 魏学曾任事勤劳。灌城招降的计策,本来就是魏学曾先提出的建议。等到宣报大捷之后,多数官员说魏学曾无罪。但是皇帝没有听从,魏学曾最终还是在家乡死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正殁逾年,起南京户部右侍郎,寻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

(2)会官军粮尽,乃引次花马池,学曾日夜趣刍饷,调榆林兵。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爸爸,为什么刚才吃饭的地方旁边的那一桌的人声音那么大啊?”

“那是因为他们比较开心吧。”

“那为什么你和我说话要那样小声说呢?”

“一个人心里不能总是装着自己,要考虑到身边还有其他人。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做到什么,却可以要求自己不去做什么。”

对父亲的回答,你有什么看法?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中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

高中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 第一册“名句名篇”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塘月色》)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青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塘月色》)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月色》) 4、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记念刘和珍君》引陶潜《挽歌》)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记念刘和珍君》) 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记念刘和珍君》) 7、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8、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简笔与繁笔》引《文心雕龙》) 9、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自嘲》)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1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1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1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14、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6孔雀东南飞含答案

课时作业6 [基础演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摧藏.(zàng)彷.(páng)徨 徘徊.(huái) 伶.(líng)俜.(pīn) B.窈窕.(tiǎo) 遗.(yí)施 拊.(fǔ)掌葳.(wēi)蕤.(ruí) C.否.(pǐ)泰哽咽.(yè) 玳.(dài)瑁踯.(zhí)躅.(zhú) D.公姥.(lǎo) 便.(biàn)言 奄奄 ..(yǎn) 箜.(kōng)篌.(hóu) 【解析】A.“俜”读pīng;B.“遗”读wèi;D.“姥”读mǔ,“便”读pián。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自缢不堪结发偏邪 B.怀愤罗敷驱遣腰襦 C.香囊箱帘严装纨素 D.精妙嬉戏磐石娇逸 【解析】A.邪—斜;B.愤—忿;C.装—妆。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实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却,退下来 B.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令,美好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D.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幸,幸亏 【解析】幸,希望。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实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否,厄运 B.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渠,他 C.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赍,携带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谢,告诉 【解析】赍,赠送。 【答案】 C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B.本自无教训 ..,兼愧贵家子 C.视历复开书,便利 ..此月内 D.自名秦罗敷,可怜 ..体无比 【解析】B.教训:古义,教养;今义,训斥或从错误中得到认识。 C.便利: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D.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答案】 A 二、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6.开头两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了兴的手法;为全诗写下感情的基调,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 7.第二段前边画线的诗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采用了赋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的心灵手巧,多才多艺。 8.第二段最后画线的诗句,所表现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 A.勤劳B.温柔 C.外柔内刚D.坚强持重 【答案】 C (二)阅读下节诗句,完成9~12题。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9.这几句诗采用的写法是什么?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排比和比喻B.夸张和渲染 C.铺陈排比D.赋、比、兴 【解析】D项中“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段文字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 【答案】 D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语文必修2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题(2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袅(niǎo)娜敛裾(jū)涸(hé)辙煤屑(xiè) B.霎(chà)时一椽(chuán)梵(fán)语混(hùn)沌 C.愆(qiān)期杂糅(róu) 自缢(yì) 芰(jì)荷 D.谣诼(zhuó) 乘(chéng)凉溘(kè)死匝(zā)道2.下列各选项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蓊郁丰姿落寞斑驳陆离没精打采 B.点缀馍馍闲暇众志成城杯水车薪 C.陨落青衿笙箫呦呦鹿鸣溘然长逝 D.婆娑迁徒瞥见揠苗助长物事人非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格处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B.幽僻品尝柔弱 C.幽僻赏玩柔弱D.幽静赏玩软弱 4.下列各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救援队上下一心,夙兴夜寐,克服困难,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救死扶伤,赢得好评。 B.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C.我疲累于灰暗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 D.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国内各大奶制品公司纷纷信誓旦旦地对自己产品的质量

作出保证,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来,广为传布,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C.近视患者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而不戴眼镜。 D.孔卡这个名字对没看中超联赛的人可能还有些陌生,但对那些足球迷是很熟悉的。 6.下列的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其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脍炙人口。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沉沦》《迟桂花》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按照内容可以分为风(民间歌谣)、雅(祭祀乐歌)、颂(宫廷乐歌),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诗经》里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并称为“风骚”,分别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木兰辞》被誉为“乐府双璧”。《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选编的《文选》。 7.下列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謇朝谇而夕替幸可广问讯 B.咥其笑矣偭规矩而改错何方圜之能周兮 C.士之耽兮还部白府君忳郁邑余侘傺 D.契阔谈讌进不入以离尤兮终老不复取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改变 B.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 C.于嗟鸠兮,无与士耽耽:沉溺

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期末复习(全) 一、字词。 1、读准下面的字。 踱(duó)步梵(fàn)婀玲霎(shà)时淅沥(xīlì) 仓颉(jié)薄(bò)荷苔藓(tái xiǎn)舐(shì)犊 惊悸(jì)夹(jiā)克抛掷(zhì)呢(ní)帽 沾(zhān)染脖颈(gěng)释鳏(guān)瞑(míng)目 机杼(zhù)粜(tiào)卖麂(jǐ)皮汜(sì) 抻(chēn)钝(dùn)响蹒跚(pán shān)芒(máng)刺踌蹰(chóu chú)寒暄(xuān) 尘芥(jiè)羁绊(jībàn) 牛犊(dú)欺侮(wǔ)歇憩(qì)落(luò)空擂(léi)鼓敕(chì)造纨绔(wán kù)錾(zàn)银 条褥(rù)嗔(chēn)视内帷(wéi)斟(zhēn)茶两靥(yè)盥(guàn)洗翠幄(wò)懵懂(měng)蹙眉(cù)怔怔(zhèng)氤氲(yīn yūn)岑(cén)寂 擎(qíng)天蓊(wěng)郁 2、正确书写下面的字。 踱步梵婀玲霎时仓颉苔藓舐犊 惊悸抛掷呢帽沾染释鳏瞑目 机杼粜卖麂皮汜抻钝响 蹒跚芒刺踌蹰寒暄尘芥羁绊

牛犊欺侮歇憩擂鼓敕造纨绔錾银条褥嗔视内帷斟茶两靥盥洗翠幄懵懂蹙眉怔怔斑驳氤氲岑寂擎天蓊郁 3、解释下列词语。 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幽僻:深远,僻静。 袅娜:柔美的样子。 倩影:美丽的影子。倩,美丽,美好。 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岑寂:寂静。 濑:湍急的水。 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呆着,很少出门。 花枝招展: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寒暄:问寒问暖。指见面时谈些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 不更事:经历世事不多。更,经历。 怨府:怨恨集中的地方。这里指埋怨的对象。 淡然:漠不关心的样子。 俨然:文中指摆出庄重的样子。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 出格:与众不同。 讪讪:难为情的样子。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课后作业

《逍遥游》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北冥(míng)尘埃(āi)坳堂(āo) 抟扶摇而上(chuán) B. 鲲鹏(kūn) 夭阏(yān) 蓬蒿(hāo) 学鸠(jiū) C. 晦朔(shu?) 泠然(líng) 宿舂粮(chōng) 决起(ju?) D. 蟪蛄(huì) 榆枋(fāng) 蜩与学鸠(tiáo) 数然(shu?)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 B. 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C. 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D. 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 3. 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天之苍苍,其正色 ..邪? B. 翱翔 ..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D.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 4. 与“则芥为之舟”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名为鲲 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 以五百岁为春 D.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5.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④汤之问棘也是已⑤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

⑦众人匹之⑧之二虫又何知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 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抟弄(tuán)坳堂(ào)北冥(míng) B.夭阏(qua)星宿(xiù)斥鴳(yàn) C.数落(shù)蓬蒿(hāo)沮丧(jǔ) D.恶心(ě)决起(ju?)蜩蝉(tiáo)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抢榆枋而止抢:触,碰。 B.我决起而飞决:快速的样子。 C.绝云气,负青天绝:阻挡。 D.《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击三千里,抟扶摇 ..(旋风)而上者九万里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果然是这样) C.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 ..(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蟪蛄不知春秋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规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北冥(mínɡ)鲲鹏(kūn)抟扶摇(chuán)坳堂(āo) B.夭阏(a)蜩鸠(tiáo)决起(ju?)榆枋(fānɡ) C.舂粮(chōnɡ)朝菌(cháo)蟪蛄(huì)大椿(chūn) D.斥鴳(yàn)蓬蒿(hāo)泠然(línɡ)数数然(shu?) 10.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莫之夭阏者。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野马也,尘埃也。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篇一】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二、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凭",乘) 3、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 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四、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9赤壁赋 Word版含答案(已纠错)

课时作业9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窈.窕(yǎo)冯.(píng)虚御风棹.(zhào) B.嫠.(lí)妇愀.(qiū)然酾.(shī)酒 C.横槊.(shuò) 渚.(zhǔ) 蜉蝣 ..(fúyóu) D.无尽藏.(zàng) 藉.(jiè) 壬.(rén)戌 【解析】B项中“愀”的读音应为“qiǎo”。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A.壬戊之秋,七月既望。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C.月明星稀,乌雀南飞。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 【解析】A项“戊”应为“戌”;C项“雀”应为“鹊”;D 项“栗”应为“粟”。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B.举酒属客 C.寄蜉蝣于天地 D.冯虚御风 【解析】A项中“还”通“旋”,回转,掉转。B项中“属”通“嘱”,劝人饮酒。D项中“冯”通“凭”,乘。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B.渺沧海 ..之一粟 C.白露 ..横江 D.凌万顷之茫然 .. 【解析】B项古今相同,皆为“大海”。A项古义:依此,用来;今义:连词,表因果。C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D项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①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

②徘徊于斗牛 ..之间(斗宿星和牛宿星) B.①倚歌而和.之(同声相应,唱和) ②余音袅袅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C.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往下游走) ②击空明 ..兮溯流光(空明:澄明的水波) D.①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缭,盘绕) ②酾酒 ..临江,横槊赋诗(酾酒,斟酒) 【解析】“下”应为“攻占”。 【答案】 C 6.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中的“于”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托遗响于.悲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月出于.东山之上 【解析】A项中的“于”和例句中的“于”皆为“介词,在”;B项中的“于”是“介词,到”;C项中的“于”是“介词,被”;D项中的“于”是“介词,从”。 【答案】 A 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沛公安在?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解析】D项属于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 D 8.黄州赤壁因为苏轼的吟诵而声名大振。春节晚会上,有一副对联写到了江南两省富有人文特色的自然景观。把对联补齐,并说明分别是哪两个省拟出来的。 上联:八百里________凭岳阳壮阔省份________ 下联:________赤壁揽黄鹤风流省份________ 【解析】岳阳楼在湖南省的洞庭湖畔,赤壁在湖北省,因此可以断定省份。 【答案】洞庭两千年上联:湖南省;下联:湖北省 阅读《赤壁赋》有关片段,回答9~12题。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试卷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试卷 有志者事竟成。可见立志对于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们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下面为您推荐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独处.(ch)参差.(cī)葱茏.(lǒnɡ)廿.四桥(nin) B.踱.步(d)一椽.(chun)混沌.(dn)陆蠡.(lǐ) C.颤.动(chn)纤.细(xiān)瞥.见(piē)蕈.菌(xn) D.袅娜.(nu)驯.鸽(xn)婆娑.(suō)梵.婀玲(fn)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A.幽辟凋谢缀学婷婷玉立 B.宛然缈茫猗郁蓊蓊郁郁 C.淅沥房檩鼾眠穿流不息 D.倩影嘶叫掂记没精打彩 3.下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 B.幽僻品尝柔弱 C.幽僻赏玩柔弱 D.幽静赏玩软弱 4.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柯达有过这样自豪的口号:你只要按下快门,其他的交给我们。但对于今日的柯达而言,那些曾经的辉煌都已是明日黄花.... B.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武松吃得荡气回肠....,只顾要吃;去身边取些碎银子,叫道: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够么? C.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起点,是我们民生振兴的基石。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中国公民在苏丹遭劫持是一起偶发事件,但中国公民出国要清楚地了解海外的安全形势,防止各类安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 B.男子网坛两大巨头的决战持续近6小时,成为最长的大满贯决赛展现在球迷面前,这场决赛开启了世界男子网球赛的新时代。 C.记者从国际汉语教材评选会上获悉,目前全球已有近100个左右的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了3000万。

高一语文必修二 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 2.D 3.B 4.B. (A项,语序不当,"不仅...还..."表递进关系,改为"不仅能激发我们的家族自豪感,还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认同感"; C项,搭配不当,"作用"与 "深远"不能搭配,将"深远"改为"大"; D项,成分赘余,删去"因为"。) 5.A 6、(1)子无良媒。将子无怒 ⑵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⑶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4)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 (5)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7、秋风;托物言志(或寄托) 8.B 9.C 10.A 11.D 12.D 13.A 14.⑴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⑵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并谨慎地采取的缘故了。 15、作者认为大树是人们很好的榜样,它是奉献的典范,处理复杂关系的大师,它是高明的哲学家,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教益。(4分) 16、⑴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它居高临下的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⑵树为人们贡献了全部却从不索取;⑶树是有灵有智的,是处理与自然界各种复杂关系的大师;(4)树取万物精气,得日月之灵华,又养育万物,陪衬日月。(3分) 17、⑴“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屹立着,襟怀博大”——以顽强的生命力显示王者风范,博得人们的敬仰与爱慕。⑵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致——尽己所能做出最大贡献。(5分) 18、⑴取万物之精气,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战胜大大小小的灾难;经历时间的考验。(3分)⑵要顺应历史的潮流,适应生长的环境;经风雨,见世面;汲取各种营养,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正确对待可能遭受的挫折以至灾祸,战而胜之。(3分) 19、B 20、作文(略)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4《诗经》两首(含答案)

课时作业4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 ..(chī chī)匪我愆.(qiān)期 将.(jiāng)子无怒泣涕涟涟.(lián) B.体无咎.(jiù)言以我贿.(huì)迁 自我徂.(cú)尔无与士耽.(dān) C.渐.(jiān)车帷裳夙.(sù)兴夜寐 咥.(zhì)其笑矣言笑晏晏.(yàn) D.不遑.启居(huáng) 雨雪霏.(fēi)霏 于.(yū)嗟女兮小人所腓.(féi) 【解析】A“将”读qiāng;C“咥”读xì;D“于”读xū。 【答案】 B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愆期踟蹰体无疚言夙兴夜寐 B.孔疚良媒糜室劳矣乘彼垝垣 C.归聘四牡送子涉淇于嗟鸠兮 D.戎车靡盬泣涕涟涟我戌未定 【解析】A“疚”应为“咎”;B“糜”应为“靡”;D“戌”应为“戍”。 【答案】 C 3.下列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⑤狁孔棘 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 【解析】①“于”通“吁”,叹息声。②“说”通“脱”,脱身。④“泮”通“畔”,边岸。⑤“棘”通“急”,着急。 【答案】 A 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B.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C.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解析】A项①介词,把;②连词,来。B项①②都是代词,他。C项①动词,到达;②就,表承接。D项,①代词,没有人;②同“暮”。 【答案】 B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执己见,二三其德 ....。 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 ....,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 D.这场球赛,我们班就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 【解析】二三其德,时而二时而三,形容不专一。二三,没有定准。白头偕老,夫妇共同生活到老。常用以称颂婚姻美满。偕老,一同到老。信誓旦旦,誓言是真挚诚恳的。 【答案】 B 6.下列有关《诗经》的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解析】《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 【答案】 D 7.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解析】这里的“复关”代指住在复关的那个人。A、B两项是“比”的手法,D项是对比的手法。 【答案】 C 8.对下列四句艺术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4分) 1.下面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袅(niǎo)娜敛裾(jū)涸(hé)辙媛(yuán)女 B.霎(chà)时一椽(chuán)面颊(jiá)混沌(dùn) C.鞭挞(tà)船舶(pō)隽(juàn)永漪(yī)澜 D.黝(yǒu)黑蕈(xùn)菌瞥(piē)见吞噬(s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消受斑驳丰姿悠远迁延顾步 B.颓废萧索喇叭嬉游梳梳落落 C.攀缘骄弱移锁犹疑繁茂苍绿 D.凝滑黯淡玷污鼓膜慢不经心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几年过去了,她那光滑的脸上平添了皱纹,短暂的青春像流水般________。 ②名家作品,皆有独特的文章风格,有的朴素,有的色彩斑斓;有的以含蓄取胜,有的则________。我们在文坛上,应当使不同的风格________。 A.消逝淋漓尽致百家争鸣B.消失隐晦曲折百家争鸣 C.消逝淋漓尽致百花齐放D.消失隐晦曲折百花齐放 4.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 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B.汤三圆子捏着甜腻腻的嗓子,花言巧语。 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司光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真是不刊之论。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文必背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诗经》 《离骚》 《孔雀东南飞》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 终老。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是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胜,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噪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2故都的

课时作业2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饱尝.(chánɡ)赏.(shǎnɡ)玩 领略.(lüè) 疏疏落.落(lào) B.陪衬.(chèn) 落蕊.(ruǐ) 颓.废(tuí) 混混沌.沌(dùn) C.譬.如(bì) 幽.远(yōu) 萧索.(suò) 潭柘.寺(zhè) D.折.去(zhé) 情趣.(qù) 点缀.(zhuì) 一椽.破屋(chuán) 【解析】A项中“落”应读luòC项中“譬”应读pì“索”应读suǒD项中“折”应读shé 【★答案★】 B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领略策略掠夺攻城略地 B.清净清静净土耳根清静 C.缓慢慢待曼妙轻歌慢舞 D.橄榄悠闲幽怨枉废心机 【解析】B项“耳根清静”应为“耳根清净”。指耳朵旁边很干净,也说“六根清净”。C项“轻歌慢舞”应为“轻歌曼舞”。形容音乐轻快,舞姿柔美,“曼”是柔美,不是缓慢。D项“枉废心机”应为“枉费心机”,指白白花费心思。 【★答案★】 A 3.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解析】比喻是不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 【★答案★】 B 4.下列句子,表述最确切的一项是() A.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

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少风。 B.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有味,下得奇,下得更像样。 C.墙头,屋角,灶房门口,茅房边上,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西山的虫唱,钓鱼台的柳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解析】B先说“奇”,突出自己的总体印象,再说“有味”说明自己的感受。C按空间位置应为: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D按空间位置,西山景物不应分开说。 【★答案★】 A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笔下的秋景,有声有色,有人有物,有动有静,色彩缤纷,气氛喧闹。 B.文章开头与结尾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且前后照应,抒写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爱之情。 C.本文通过描写故都秋景,寄寓了作者在特定的时代里,作为一个文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落寞之感。 D.秋蝉的残声在文中具有以动衬静的效果,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故都的秋更显得“清、静、悲凉”。 【解析】本文总体格调是清、静、悲凉,并非“色彩缤纷,气氛喧闹”。 【★答案★】 A 6.课文中“廿四桥的明月”出自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原诗四句的合理语序是() ①二十四桥明月夜②秋尽江南草未凋③玉人何处教吹箫④青山隐隐水迢迢 A.④①②③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D.④②①③ 【解析】此诗有三个韵脚,不押韵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必然处在第三,故AB可以排除。再从句意看,全诗由远及近,由概括到具体(“草未凋”),第④句应放在第一。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②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③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练习(含答案)

以考代练6 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jīn)呦呦(yāo)鹿鸣越陌(mài)度阡 B.鼓瑟吹笙(shēng)绕树三匝(zā)暧(āi)暧远人村 C.羁(jī)鸟恋旧林狗吠(fai)深巷中久在樊(fán)笼中 D.守拙(zuó)归园田周公吐哺(bú)榆柳荫(yìn)后檐 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 ()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 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 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 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 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长路漫浩浩漫:广阔无尽的样子 B.枉用相存存:生存 C.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1) (2)《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喻自己胸怀宽广,招揽人才越多越好。 (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下列加粗字释义。 (1)采之欲遗谁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 (3)何时可掇________ (4)周公吐哺________ (5)羁鸟恋旧林________ (6)榆柳荫后檐________ 7.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采之欲为谁________ (2)长路慢浩浩________ (3)越陌渡阡________ (4)榆柳阴后檐________ (5)暖暖远人村________ (6)鸡鸣桑树巅________ 8.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的《________》。 (2)《短歌行》是________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诗经两首》 《氓》 1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币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告辞。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2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3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唉呀年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胡缠。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 4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自从我到你家来,多年吃苦受寒贫。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男人太无情。真真假假没定准,前后不一坏德行。 5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6“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淇水虽宽有堤岸,沼泽虽阔有边涯。回顾少年未婚时,想你言笑多温雅。海誓山盟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从此算了吧。 《采薇》 1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2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3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4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5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6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离骚》 1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充满了艰辛。我只不过是洁身自好却因此遭殃受累,早晨去进谏,到傍晚就遭毁弃!他们毁坏了我蕙草做的佩带,我又拿芬芳的白芷花来代替。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我只怨君主啊真是荒唐,你始终

高考语文专题名篇名句默写试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名篇名句默写试题(附答案) 专题十二名篇名句默写[学法――读写结合,注重理解] [考题位置――第10题] [题型一语境理解式默写] 1.(2015?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 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2)王维《使至塞上》中“,”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参考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2015?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参考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 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2014?全国 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 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参考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2014?全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时作业23:第8课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癸.丑(kuǐ)会.稽(kuài)修禊.(xì)巳.日(sì) B.峻岭.(lǐn)激湍.(tuān)流觞.(shānɡ)骋.怀(chěnɡ) C.娱.乐(yú)会晤.(wù)形骸.(hái)国殇.(shānɡ) D.虚诞.(xián)酣.畅(hān)玄.理(xián)清冽.(liè) 2.下列句中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部 B.仰观宇宙之.大。之:指示代词,这样 C.曾.不知老之将至曾:曾经 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陈:陈旧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它的旁边,指水边)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①虽无丝竹管弦 ..之盛(借指音乐)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C.①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交往)②或取诸 ..怀抱(从……中取得)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4.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乐琴书以消忧 D.云无心以出岫 5.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A.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②悟言一室之内 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6.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

高中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离骚》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