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本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古典总供给曲线

二、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A.物价水平下降时消费支出的增加

B.物价水平下降时投资成本的下降

C.物价水平下降时赋税的减少

D.以上三个因数都正确

2.运用IS—LM模型进行总需求曲线推导过程中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价格下降,IS曲线右移

B.价格下降,IS曲线左移

C.价格下降。LM曲线右移

D.价格下降,LM曲线左移

3.无论在凯恩斯或者古典公斤条件下,财政扩张政策都会使得()

A.利率上升

B.价格上升

C.总产量上升

D.都有可能

4.给定一个劳动需求函数,根据所画的劳动需求曲线,有()

A.价格水平降低,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减少

B.价格水平降低,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增加

C.价格水平与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增加

D.价格水平与名义工资同比例减少时,劳动需求量减少

5.短期劳动供给曲线()

A.斜率为正,名义工资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

B.斜率为正,实际工资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

C.斜率为负,名义工资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

D.斜率为负,实际工资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

6.古典供给曲线存在的条件是()

A.产出水平由充分就业水平决定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

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D.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

三、判断题

1.支出乘数较小时,总需求曲线更加平坦。()

2.长期生产函数和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在于其假定的可变因素不同。()

3.生存者对劳动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者给其带来的收入的大小。()

4.假如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在总供给曲线较为陡峭的情况下减税会导致价格上升但不

影响实际产出。()

5.假定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提高价格

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6.劳动市场均衡由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共同决定。()

四、简答题

1.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有何不同?2.用图形分析法导出一条总需求曲线,并分析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和斜率的因素。3.在什么条件下,AS曲线分别是水平的、垂直的和向右上方倾斜的?

4.在凯恩斯区域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货币供给量增加时,价格水平、国民收入、利率和就业量的变化,并用图形分析加以说明。

5.在古典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当政府支出增加时,价格水平、国民收入、利率和就业量如何变化,并用图形分析加以说明。

五、计算题

1.假定某经济社会C=1000+0.8

d

y,i =150-6r,t=50,g=40,从而IS方程为y=1250-30r;

名义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

(1)求价格水平为P=100%=1,P=1.2,P=1.5时的LM方程。

(2)求上述三种价格水平下的总需求方程,并求解均衡收入和利率。

(3)画出总需求曲线AD。

(4)当P=1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投放量,从而使M=200,求y,r,并且和(2)对比,在(3)所做图中画AD曲线,此时,AD曲线有什么变化?

(5)当投资需求利率弹性变小时,比如,i=120-3r,总需求曲线斜率如何变化(LM曲线不变)?

(6)当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变大时,比如,L=0.2Y-10r,总需求曲线斜率如何变化(IS曲线不变)?

2.如总供给曲线为AS=250、总需求曲线为AD=300-25 P,试求:

(1)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2)如总需求上升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3)如总供给上升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3.已知W国的宏观经济可以用下列方程式来描述:C=120+0.8Y,I=50-200r,Y=C+I,L=(0.5Y-500r)P,(1) 如果在2008年W国的价格总水平是2,货币供应量是500,写出W国的总需求函数;(2)如果在2008年W国的价格总水平是2,W国宏观经济均衡时国民收入利率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略

二、DCABBD

1.D.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主要有:实际余额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以及税

收效应。

2.C.价格的变化不影响IS曲线的位置,而价格下降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增加,利率下降,

投资需求增加从而收入增加,所以LM曲线向右移。

3.A.在凯恩斯条件下,由于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价格不变但国民

收入y将增加。Y增加,则对货币的需求将增加,当货币供给不变时利率提高;当处

于古典区域时,由于产量已达到了充分就业时的最大产出,所以y不会变,扩张性的

财政政策将会使得价格上涨,从而实际货币余额将减少,利率提高。

4.B.劳动需求函数为Nd=Nd(W

P ),W

P

指实际工资,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成反向关系,因此价格水平

越高,名义工资不变,则实际工资下降,因而劳动需求上升。

5.B.劳动的供给函数为Ns=Ns(W

P

),W指名义工资,P为价格水平。在短期内,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的供给越多,因此呈现正斜率。

6.D.古典学派假设工资和价格水平可以迅速自行调节,从而使得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而

此时古典供给曲线存在。

三、×√××√√

1. ×。支出乘数越小则β越小,β越小则IS曲线的斜率越大,而IS曲线的斜率越大,由

于AD曲线的斜率与IS曲线的斜率同方向变动,所以AD曲线的斜率将变大,曲线

更陡峭。

2.√。

3.×。生产者对劳动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实际工资。

4.×。只有当总供给曲线垂直时,减税才不会影响实际产出。

5.√。

6.√。

四、

1.总需求曲线中价格和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化,需求曲线中价格和数量也呈反方向变化,但含义不同。前者表达的含义是以货币计量的名义总供给恰好等于以货币计量的名义需求的均衡。而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自左向右向下倾斜,是因为商品的边际效用随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2.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这样一些因素:第一、Array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价格

变动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利率和总需求的

影响就越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小(即总需

求曲线越平坦)。相反,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价格

变动所引起的实际货物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利率和总需求

的影响就越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大(即总

需求曲线越陡峭)。第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投资

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既定的利率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与

总需求的变动越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小。

相反,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既定的利率变动所引

起的投资与总需求的变动越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也就越大。第三、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货币需求的收

入弹性越小,既定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引起的总需

求的变动就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小。相反,

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既定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

所引起的总需求的变动就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

越大。第四、乘数。乘数越大,既定实际货币供给量变

动所引起的最终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大,从

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小。相反,乘数越小,既定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引起的最终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大。因此,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同方向变动,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乘数反方向变动。根据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决定还可以推导出两种特例:第一种是古典特例。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LM曲线是一条垂线,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有最大的影响,从而总需求曲线也就是一条水平线(其斜率为零)。第二种是凯恩斯陷阱。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即在既定的利率之下,公众愿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供给量,LM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因此,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对总需求没有什么影响,总需求曲线就是一

条垂线(其斜率为无限大),即总需求不会对价格变动作出反应。

3.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AS 曲线是垂直的;在刚性货币工资的条件下,AS 曲线是水平的;在投入要素价格具有粘性时,AS 曲线向右上倾斜。

4.在凯恩斯区域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货币供给量增加时,使实际货币余额增加,利率下降,且由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的总需求曲线向右边平移,从而产量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所以就业量增加。

5.在古典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上平移与总供给曲线交与价格水平更高的点,所以价格水平提高。价格水平提高使得实际货币余额减少,这将会引起利率水平的上升。由于在此模型下,社会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所以不能增加国民收入,从而国民收入不变,就业量也就不变。

三、计算题

1.

(1)因为货币供给函数m=150M P P

= 再由已知:货币需求函数为:0.24L y r =-

由L=m 易得LM 曲线方程为750

20P y r =+

故 ① P=1 y=750+20r

② P=1.2 y=625+20r

③ P=1.5 y=500+20r

(2) 由已知可得:IS 曲线为:y=1250-30r

而LM 曲线为:r y P

m 42.0150-== 由 IS=LM 有:总需求曲线为:500450+=P

y 故 ① P=1 Y=950 r=25-15=10

② P=1.2 Y=875 r=25-12.5=12.5

③ P=1.5 Y=800 r=25-10=15

y AD ′ P

y P 0 E ′ y E

AD AS 第五题图 古典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如下图所示:

(4) M=200 P=1 则LM 方程为:Y=1000/P+20r=1000+20r

联立IS 与LM 曲线方程???+=-=r

y r y 201000301250 解得:???==1100

5y r 由图可知:此时,AD 曲线右移。

(5) 当投资资函数变为:i=120-3r

则IS 曲线方程将变为:[]

r y r y y 15110040)3120()50(8.0100-=?+-+-+= 由此可知IS 曲线的斜率变大了。

通过作图我们可以发现,根据不同价格水平下的LM 曲线与IS ‘曲线交点所绘出的AD ’曲线比原AD 曲线更陡峭了。即斜率的绝对值更大了。所以AD 曲线斜率和IS 曲线斜率同方向变化。

(6)当价格P=1,L=0.2y-10r 时,LM 曲线变为:y=750+50r

和(1)相比,(6)时LM 曲线斜率变小。

通过作图我们可以发现,根据不同价格水平下的IS 曲线与LM ‘曲线交点所绘出的AD ’曲线比原AD 曲线更陡峭了。即斜率的绝对值更大了。所以AD 曲线斜率和LM 曲线斜率反方向变化。

2.解:(1)由AS=AD 可得,均衡条件下:P=2 Y=250

(2)总需求上升10%后,总需求曲线变为:y=330-25P ,与总供给曲线方程联立,

求得新的均衡点y=250,P=3.2

(3)总供给上升10%后,总供给曲线变为:y=275,与总需求曲线方程联立,求得p

AD o

1

1.5

800

950 AD

新的均衡点y=275,P=1

3.解:(1)y=c+i=120+0.8y+50-200r y=850-1000r(IS 曲线方程) r=0.85-0.001y (1)

又因为m=L,即

(0.5500)M L y r P P

==- r P y 100010002+=(LM 曲线方程) 21001.0P

y r -= ……………(2) 联立(1)(2)得: 4255002+=P y (2)当P=2,M=500时,y=425+125=550

又由IS 曲线方程和LM 曲线方程联立的:2000r=850-

21000P

r=0.3

所以,均衡时国民收入为550,利率为0.3。

宏观经济学第6章答案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 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 2、总需求曲线:描述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产量(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组合。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4、古典总供给曲线: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的总供给 曲线。 5、粘性工资模型:即阐述粘性名义工资对总供给影响的模型。 6、利率效应:物价水平的变化将引起利率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化的现 象。 7、税收效应:物价水平的变化将引起税收的变化,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化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 DCAAB DCCBD D 1.D.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主要有:实际余额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以及税 收效应。 2.C.价格的变化不影响IS曲线的位置,而价格下降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增加,利率下降, 投资需求增加从而收入增加,所以LM曲线向右移。 3.A.在凯恩斯条件下,由于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价格不变但国民 收入y将增加。y增加,则对货币的需求将增加,当货币供给不变时利率提高;当处于古典区域时,由于产量已达到了充分就业时的最大产出,所以y不会变,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会使得价格上涨,从而实际货币余额将减少,利率提高。 4.A.劳动需求函数为Nd=Nd(W P), W P指实际工资,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成反向关系,因此 价格水平越低,名义工资不变,则实际工资上升,因而劳动需求下降。 5.B.劳动的供给函数为Ns=Ns(W P),W指名义工资,P为价格水平。在短期内,实际工 资率越高,劳动的供给越多,因此呈现正斜率。 6.D.古典学派假设工资和价格水平可以迅速自行调节,从而使得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 态,因而此时古典供给曲线存在。 7.C. 8.C.A、B、D三选项均属于潜在产出的短期决定因素,技术是长期决定因素。 9.B.总需求曲线的左移,造成就业量和实际产出的下降,而就业量的变化又会造成名义工 资的下降。 10.D.不论短期还是长期,技术进步都会导致y增加,所以都会右移。 11.D.在IS-LM曲线中,价格是不变的;在AD-AS曲线中,价格是变化的。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论。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 的纠结。 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 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 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立。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会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通过大家逐利行为,社会的总供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古典主义的理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 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 饿死了。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 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 古典主义 1、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 2、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 3、市场自动出清 凯恩斯主义: 1、需求为中心 2、工资、价格刚性 3、市场非出清 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 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 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国民收

宏观经济学教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 教案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经济与管理类规定学时: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任课教师:曾福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说明 宏观经济学是从总体、总量出发,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支出-收入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等。该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的基本经济理论,由于我们现在在经济领域中更多的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因而该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但是宏观经济理论以一些假设为前提,与实际差距较大,比较抽象,有时要运用数学进行推导,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首先挑选了难度适宜的教材,并主要按教材内容来讲授,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其次,还需要用一些难度适宜的习题,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分析能力。另外,由于经济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在课堂上可以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课程主要讲授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等内容。 三、本课程的教案主要包括下列教学活动形式 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3、教学重点与难点 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8、教学进程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

《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宏观经济学》是财务管理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为学习其他课程提供分析方法、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与《微观经济学》课程共同构成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宏观经济学》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学生,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学生主体 本课程主要面向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注重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注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的能力,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为基本目标。 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保证课程标准设计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教学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以终结性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根本任务。 3.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 积极调动图书馆、音像、互联网等各类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了解最新的经济学案例,灵活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判断,能分析简单的经济现象。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宏观经济学第2章 习题与答案

f 第14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投资折旧净投资存货投资净出口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 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2.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3.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4.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5.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 6.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7.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8.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9.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10.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GDP 中。() 11.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12.政府国防费用支出不属于政府购买。() 13.失业救济金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

14.居民购买住房是一种消费支出,住宅是一种耐用消费品。() 15.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 16.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17.总投资和净投资之差就是GNP和NNP之差。() 18.如果一个企业用购买的一台新设备替换一台报废的旧设备,因为机器数量未变,所以企业购买这台新设备不属于投资行为。() 19.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20.家庭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中。() 21.国内生产总值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国外净要素支付后的余额。()22.折旧费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23.国民生产净值衡量的是在一年内对在商品生产中消耗的资本作了调整后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4.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总和,它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 25.居民得到的收入不一定是他们挣得的。() 26.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27.GDP缩减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28.如果两个国家的GDP总值相同,那么它们的生活水平相同。() 29.如果2000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高于1999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那么,我们就知道,2000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一定比1999年的多。()30.在衡量一国人均GDP时,用总产出除以那些实际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劳动力数量。() 31.在甲乙两国产出不变的条件下,将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两国的GDP 总和会增加。() 32.在通货膨胀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要高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

宏观经济学第6章

第6章作业 一、选择题 下列问题按照教材中的顺序安排,从各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A.消费和储蓄 1.边际消费倾向是: a.在任何收入水平的总消费与总收入之比。 b.由消费支出的变化(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收入变化。 c.表示每一收入水平下消费支出额的曲线。 d.在任何收入水平上的消费变化与收入水平变化之比。 e.以上选项都不是。 2.在收入的收支相抵水平上: a.MPC等于MPS。 b.MPS等于0。 c.消费等于储蓄。 d.储蓄为0。 e.家庭借款大于其储蓄。 3.家庭消费函数的收支相抵点位于这样一点: a.该家庭的储蓄等于收入。 b.该家庭的收入等于消费。 c.该家庭的储蓄等于消费。 d.该家庭的消费等于投资。 e.边际消费倾向等于1。 4.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 a.它们之和一定等于1,因为一部分边际收入一定用于额外的消费支出,而剩余部分则用于额外的储蓄。 b.它们的比率一定表示平均消费倾向。 c.它们的总额一定表示获得的可支配收入的现行总额,因为DI一定要在消费和储蓄之间进行分摊。 d.在它们相等的那一点一定是收入的收支相抵水平。 e.它们之和一定等于0。 5.在本章中,与国民收入和国民产出分析有联系的个人储蓄一词反映的是: a.家庭持有的全部资产总额。 b.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但并未用于消费的收入。 c.家庭持有的全部资产总额减去其负债总额。 d.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且要么只用来购买证券、要么存入银行的收入。 e.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但并未用于消费,也未用于购买证券或存入银行的收入。 6.假设人们并未将其全部收入消费掉,还假设他们把未花掉的金额存入银行,按照国民收入和产出的解释,他们: a.是在储蓄而不是在投资。 b.是在投资而不是在储蓄。 c.既储蓄又投资。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DOC)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之所以成为宏观,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经济运行,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市场或家庭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滥觞于凯恩斯,至今已经和微观经济学分庭抗礼,而且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活动中作用十分巨大。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开篇讨论宏观经济中各种数据,当然,在宏观经济学中数据始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指标监控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工具是决策者的宠儿。 第二十三章中,曼昆论述了一国收入的衡量。一般来说,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来计算,而在一个经济活动中必然有一个收入对应一个支出,所以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在这里,无论微观还是宏观,基本上都逃不掉如下这幅图: 接下来,曼昆讨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众所周知,国家会统计每季度的GDP,并在年末获得年度GDP。国民生产总值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深刻理解国民生产总值含义要抓住每一个词汇,这是宏观里非常重要的概念。与GDP相似的还有如下几个收入概念:

GNP GDP NNP GNP NI NNP PI NI =+=-=-=-本国国民民国外所得-外国国民本国所得 折旧 企业间接税+企业贴补 企业留存收益+其他所得 可支配收入=PI-个人所得税 按照四部门经济模型,我们可以有如下GDP 构成: GDP C I G NX =+++ 这里必须强调投资和我们平时所讲的投资是有区别的,这里投资主要是购买用于生产物品的物品,也就购买生产资料,包括机械、建筑等。 在第二十三章最后一节里,曼昆阐述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概而言之,名义GDP 是以当年价格乘以生产数量而得到的数字;真实GDP 主要排除了价格的影响,以一个年份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乘以当年生产数量从而得到真实GDP ,主要反映生产数量的变化,可以更好的衡量一国的经济福利;GDP 平减指数是用来衡量价格变动的指标,GDP 100GDP GDP =?名义平减指数真实。需要指出, GDP 平减指数可以用来测量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标,这就要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DP 平减指数的变动: 100%GDP GDP GDP GDP -=?第二年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 当然,GDP 并不是完美的,在环境、收入分配等环节上是无法通过GDP 反映的。虽然如今很多经济学家都在呼吁绿色GDP 或者GDP 重新改革,而目前我们国家还有太多需要发展,经济水平还是偏下,在东部也许可以重新衡量GDP 统计,在中西部则还是弊大于利。GDP 衡量体系一旦变化,这些地区将面临更加不利发展的经济环境。这就好比教导三岁小孩要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又真能做到如此?经济就像人生,经历波澜壮阔、起起伏伏之后才能把握住最美、最好的一幕,让一个还没有发展的经济区域妄谈环境、低碳必会引来因噎废食。 接着在二十四章里,曼昆谈论了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ze Index )。这是一个非常有大众缘的指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媒体CPI 的确是一个抢眼的词汇。首先,曼昆介绍了消费物价指数含义和计算方法。所谓的消费物价指数,是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劳务所支付的总价格。根据各种商品在消费者消费中重要程度高低赋予一定的权重,计算出当年总支出。再确定某一个基期价格,利用下面公式: 消费者物价指数=(当期总物价/基期总物价)×100 然后通过计算相邻年份或月份CPI 的变动率,也就是通货膨胀率就可以衡量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的比率。当然,消费者物价指数有其固有的弱点。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不了消费偏向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所以一揽子商品必须适时而变。消费者物价指数无法反映新产品和质量的变动。 如消费者物价指数,GDP 平减指数也是反映通货膨胀一个指数,而且这两个指数可以相互配合来确定当年物价变动状况。而两者又存在一些差别。从对象上看,GDP 平减指数反映的是所有生产的物品和劳务,而CPI 仅仅是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这就导致石油价格上涨时非产油国的CPI 与GDP 平减指数有较大的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通过宏观经济学学习,了解了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就是, 能够用厂商理论和消费这行为理论去判断在微观的市场结构中, 各个主体应该怎样进行经济决策。下面是WTTWTT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篇1 我很喜欢经济。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想挣大钱的人 来说!没有什么途径能比这挣钱更快的了!所以我一开始还是很喜 欢关于经济之类的学科的! 在这个学科中,我起码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的相关术 语,比如说:“GDP”,“GNP”,“NI”等术语!明白了在宏观经 济中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也知晓了什么叫“节俭悖论”知道了“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等。同时也知晓了什么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以及它们有怎么样的作用!虽说知道了这些,但在自己 去解释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时,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所以然!总是觉得自己学得用处不是很大!记得自己大一学习网页制作时,老师告诉我们有用,可是在我们结业时,老师却告诉我们说:“你们 学的还是最基础的东西,真的要有使用价值,还是要在大二学习 更深的理论才有用处!”当时,真的感到无语!顿时心情低落万丈!明白最后也只是自己的一个学分罢了!并没有让我真的学到实用的!因为都是皮毛!就像我们数据库老师告诉我们的一样,我的教学任

务只是让你们知道这门课是怎么回事,带你们入门,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就是你们的“F1”了!虽说,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应该主动的学习,但真的这样,中国的大学还有什么 用!?我想我们大部分人之所以上课玩手机就是这种心理:不知道自己学得到底可以干什么!对自己有没有用!老师您可能认为您上课给我们强调怎么怎么的有用,但您是站在自己系统的角度来讲的!对于我们学习宏观或者微观,我们却不是那么系统,我们只是知道我们有这门课,而且这门课也不是我们自己选的,而且我们学完之后,如果非这门专业,我们也不会接受过多的系统教育,就会出现我之前出现的那种情况!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失去学习的激情,知道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静下心来,自己多看看八卦呢!所以我们只有一贯的知识,我们才能够真的明晓我们学得意义!当然,这也不是老师您所左右的!这在可以解释为何每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失业大学生,因为他们的大学真的没有给予他们所需的,供求和需求之间隔着深深的不可逾越的壕沟! 还有的就是我们的现在宏观经济的考试模式,它给我的启发特别大。我先说一下,我这次考的不是太好,不是我学的不好,我是真的有点怀疑,这份题组合时是否真的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可以在没有草稿纸的情况下做的玩,而且还可以得到满意的成绩,其实我觉得这个试卷出的题有点多!就拿计算题来讲吧!虽说都是您给的类型题,但密密麻麻的试卷上翻一页,做一下题,我并不觉得真的是给我们考试的!也更不是考察我们知识点的掌握的!我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21章 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 第21章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可贸易商品(tradable goods) 答: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是对商品的一种划分,可贸易商品是指参与国际贸易、价格随着国际价格变化而变化的商品;不可贸易商品是指不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其价格由国内供求状况决定,不受国际价格影响的商品。一般而言,此种对一国商品的划分主要是出于理论分析的需要。 联合国产业分类标准(SIC)将商品和劳务主干产业分为以下九种:①农业、狩猎业、林业、渔业;②采矿业;③制造业;④电力、燃气和水;⑤建筑业;⑥批发和零售业、餐饮、旅馆;⑦运输、仓储和通讯;⑧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业服务业;⑨社区、社会与个人的服务。其中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的商品,通常被认为是最可贸易的商品。 商品可贸易性有两个主要决定因素:第一是运输成本,它是贸易的自然障碍,运费在商品总成本中的比重越低,商品越易进行国际贸易;第二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程度,表现为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即使运输费用很低廉,这些措施也能够阻碍国际贸易。 在有些版本的教材中,将可贸易商品定义为在区域(国家)间的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的商品,而不可贸易商品则指不可移动的商品以及套利活动交易成本无限高的商品,主要包括不动产与个人劳务项目,其区域间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 2.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PPF) 答: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为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最好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假设一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用于A和B两种产品的生产,那么生产可能性边界可用图21-11中的曲线来表示。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集答案

第三章习题集答案 习题解答 一、略 二、BCDAD CBBDC CDB 1. B。GDP=6000<4500+1700=6200,表现为产出小于意愿中的总支出。 2.C。 3.D. 4.A. 5.D。由消费函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投资乘数为1/(1-0.8)=5, 所以投资增加100,均衡的GDP将增加500. 6.C。 7.B。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 大,投资乘数越大;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小。 8.B。由于45°线上任何点的横坐标都等于纵坐标,所以线性消费函数与 45°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可表示为:y-c,即为投资。 9.D. 10.C.投资等于储蓄为经济均衡的条件,投资减少要达到均衡储蓄也将减少。 而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意愿的支出和意愿的产出是相等的。意愿中的支 出减少,当然产出也将减少。 11.C.均衡产出强调的是一个事前变量的概念,所以是计划的投资等于计划的储蓄。 12.D.由于投资乘数的作用将会使y的下降量大大的超过投资的下降量。 13.B. 三、√√×××× 1.√。 2.√。投资等于储蓄是指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这是经济均衡的 条件。只是在不同形态的经济中,投资和储蓄所包含的内容不同罢了。 3.×。 4.×。45°线上任何一点的横坐标都是等于纵坐标的,所以消费支出是等于收入的。 5.×。在经济学上,家庭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并不仅 仅指存于银行的那部分。 6.×。一般说来,越是高收入的家庭其边际消费倾向越低。 四、简答题 1.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解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我们先看下图:

《宏观经济学期末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名义GDP和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A A.实际GDP按价格变化作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 B.名义GDP按价格变化作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 C.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 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 2、下列各对目标中,哪一对看来是相互矛盾的:A A.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B.低失业率和实际GDP的高增长 C.实际GDP的高增长率和对外贸易平衡D.价格稳定和潜在GDP迅速增长 3、下面哪个交易不能计入GDP:B A.甲某人支付给木匠的10000元的装修费用B.乙花费10000元购买股票 C.丙购买了一本字典D.丁为自己买了一台手提电脑 4、乘数与消费倾向的关系是:B A.边际消费倾向越小,乘数越大B.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C.平均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D.平均消费倾向越小,乘数越大 5、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元,会使IS曲线:B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元 C.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D.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 6、下述哪种说法正确表达了加速原理:D A.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数倍的变动B.消费支出随投资的变动而数倍变动 C.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增长率数倍的变动D.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的数倍的变动7、当商业银行执行下列哪一项时,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将增加:B A.增加在联邦储蓄银行的存款B.增加对公众的贷款 C.从美联储提取部分存款D.通过接收公众的硬币和票据存款而增加即期存款负债8、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400亿元,投资为400亿元,平均储蓄倾向为0.2,那么,在假定没有政府干预和对外贸易的情况下,均衡收入水平为:D A.770亿元B.4300亿元C.7000亿元D.4000亿元 9、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D A.预算赤字B.银行贷款的扩张C.投资增加 D.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 10、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得到自动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左下方,LM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时,有可能:B A.收入下降,利率上升B.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收入不变,利率上升D.不能确定 11、如果投资对利率是完全无弹性的,由于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移动:A A、将不增加收入,但降低利率 B、将提高收入水平并降低利率 C、将提高收入水平和利率 D、增加投资因而增加收入 12、影响货币总需求的因素是:A A、利率与收入 B、只有收入 C、只有利率 D、流动偏好 13、如果人们预期利率还会上升时,他们:A A、将出售证券并持有货币 B、购买证券并减少他们的货币持有量 C、期望证券价格保持不变 D、期望证券价格上升 14、下列哪个命题不正确:A A、NDP减去直接税等于NI B、NDP加上折旧等于GDP

宏观经济学结课总结

宏观经济学结课总结 今年选择了辅修国贸专业的课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专业中包含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我的想法是考经济类的研究生,所以我在这次课程学习中很重视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 首先对课程后半部分,即宏观经济学这一部分做个简单的总结。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看出来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后果,而总体看来,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就是围绕国民收入,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波动,就业,价格水平,通胀,经济增长这几个方面,应为经济学本身偏理论的性质,我们主要研究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和其他学科一样,一直进行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型,以及对于理科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的逻辑关系。 具体的课程内容基本围绕国民收入展开,国民收入的构成,关系,及国民收入的决定,表明利率及收入关系的经典模型,IS-LM曲线,进一步对国民收入中各个关系诸如投资、利率、货币供给需求、消费储蓄等的探究,继而讲了国家调节国民收入的方式: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一部分也是比较联系当下实际的一个内容,通过原理的学习,我们对国家的一些政策也看的更透彻了;课程中也对国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做了理论的分析,就业和通胀,物价,以及最重要的经济增长问题。 学习了宏观经济学,在我身上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国家出台的政策的认识上了一个层次。我从开始关注经济方面的信息大概是今年夏天开始,经历了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泡沫,信贷紧缩,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等一系列经济问题,我从经济盲开始看政府出台的政策到现在可以根据政策分析政府的动机,分析他的最终目的,不再是通过看网友的评论才能看出端倪。 对我来说每个问题都和我有很大的关系,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不需多言,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发行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引起的,供大于求则会引起货币在国内的贬值,而名义货币的增多导致了价格指数的上升,同量的货币的购买力很快的下降,其中首先领跑CPI的就是关乎民生的吃穿,让我们这些无产阶级一度生活拮据,根据国家的调整,比如对农牧产品的限价调控,CPI明显回落,但回落带来的改善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另外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提高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等等,这俩点都使得银行银根紧缩,贷款减少,投资也减少,货币流通速度降低,货币需求量下降,抑制了通货膨胀。 另外一个就是房地产泡沫破裂带来的资金链紧张,我的家乡就是老师课中提到的鄂尔多斯,这个地方的关键词基本上有暴富,高利贷,煤矿,稀土,房地产,鬼城等几个。鄂尔多斯的崛起简单的说就是能源的崛起带动高利贷房地产的崛起,很多人富起来的原因无非四个:煤矿,高利贷,炒房,征地。不夸张的说这里几乎所有人都放高利贷,高利贷是这里最大的金融项目,曾经有人问我最好的投资手段是什么,在这里就是高利贷,回报比所有金融项目都大且稳妥,但这次温州出问题加上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导致鄂尔多斯的资金链紧张,有的地方说这里的资金链断裂,只能说单纯的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因为很多企业都是能源产业与房地产等产业组合存在,所以具体来说鄂尔多斯和温州还有本质的区别。这次政策主要是房地产调控,这个我认为基本属于计划经济,和经济原理没有很大的联系。针对鄂尔多斯的这种特殊现象当地出现了很多小额贷款公司,为缓解资金紧张的情况有改善,但不大。 政府对这几个大量存在民间贷款的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其中一项是对技术含量较高的上游产业进行投资补贴,这一政策极大的刺激了这些产业的发展,缓解了资金问题,带来了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我对宏观经济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只是大致有个方向,有很多现象还是解释不了,而且在良好的制度下才能实现经济的增长,我们国家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能是体制的改革,但在这次经济大波动中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崭露头角,也有可能这次波动带来很多现象可以产生新的理论,比如我们国家货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些问题等等,未来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生产者选择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长期、短期、边际产量、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扩张线、规模报酬、会计成本、经济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 二、选择题 1、当劳动的(L)总产量下降时,(D )。 A.AP L是递减的;B·AP L为零; C.MP L为零;D·MP L为负; 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要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D )。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 3、当AP L为正但递减时,MP L是(D )。 A.递减;B·负的; C.零;D·上述任何一种; 4、如图4-1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B )。 A.3<,L<7; B·4.5

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

《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1: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主义 1、大危机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第一、理论脉络:从重商主义、重农学派、亚当·斯密、萨伊等,古典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著名的萨伊定理“供给自身创造需求”,其核心是:重申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政策主张,反对国家干预。 第二、现实的冲突: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的经济危机:人们开始怀疑自由的市场经济。传统的经济学面临挑战,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 2、凯恩斯革命 第一、在经济理论方面 否认资本主义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观点。肯定了资本主义存在失业,并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失业的原因。由此,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理论。 第二、在经济政策方面 否认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并提出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等。 第三、在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上 以前的经济学强调个量分析或微观分析。凯恩斯提出对经济进行总量分析,或宏观分析。 3、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于萧条时期,一直集中于短期问题的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出现了滞胀问题。宏观经济学的关注便发生转移。今天,宏观经济学研究: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短期经济波动和失业。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为什么经济中存在失业,如何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2、价格水平是如何变动的?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如何稳定物价? 3、经济中为什么会出现短期波动,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 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如何实现物价稳定资源利用问题 如何实现长期增长

三、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1、内容 宏观经济学以经济总体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它分析国民经济中各相关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以说明如何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2、理解 第一、研究对象是经济总体而非单个经济单位 第二、研究经济活动中的总量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 四、宏观经济学的学习重点 1、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提出三个模型 第一、收入─支出模型(或曰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第二、IS─LM模型 第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短期经济波动) 2、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三大理论 第一、通货膨胀理论 第二、就业理论(失业理论) 第三、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 3、针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重点探讨两大政策 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4、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开放经济中的均衡: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均衡 (注:课堂上不作统一讲解。) 五、GDP的概念及其理解 1、什么是GDP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第二、熟悉GDP的其他可替代概念: 在涉及到一国每年商品和劳务的产出时,经济学家和媒体还用了除GDP以外的许多名称,如:产出、总产出、国民产出、收入、总收入、国民收入以及总供给、最终产品价值、增加值、新创造的价值。 2、对GDP的内容的分析 第一、市场价值 第二、统计的对象是最终产品 第三、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劳务 第四、时间和地域限制 3、与GDP有关的其他概念 第一、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是以基年(如某一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来计算的某一时期的GDP。 二者的关系:其差异表现为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没有价格的变动则二者相等。 第二、潜在GDP和实际GDP

宏观经济学答案第6章

第6章完全竞争市场 一、名词解释 1.市场:是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 2.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 3.完全竞争:市场上有无数个买者和卖者,产品完全差异或同质,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并且买者或卖者掌握完全信息。 4.收益曲线:指企业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5.总收益: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价格销售一定数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6.平均收益:是指企业销售每一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入。 7.边际收益:是指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 8.短期均衡:指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情况,短期均衡条件为,MR=MC。 9.长期均衡:指厂商在长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进行调整,最终达到长期利润最大化,长期均衡条件为,P=MR=LMC=SMC=LAC=SAC。 10.短期供给曲线:当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等于或 高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的部分,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11.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 倾斜的曲线,成本不变行业的是一条水平线,成本递减行业的往右下方倾斜。 12.成本递减行业:是指随着产业的扩张,由于生产要素价格降 低,导致厂商成本下降。 13.成本递增行业:是指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 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 二、单选题 1.D 2.D 3.D 4.B 5.B 6.A 7.B 8.D 9.B 10.B 11.B 12.A 13.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7.× 四、回答题 1.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叠的? 答: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因为厂商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见图6.1。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单选题 1.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2.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内生产净值(NDP) C.国民收入(NI) D.个人收入(PI) 4.下列哪项命题不正确: A.国民生产净值(NNP)减直接税等国民收入(NI) B.国民生产净值(NNP)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GNP 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

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 5.王五买了一辆旧车,盖了一幢新房,还购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反映在国民收入帐户上,下列叙述哪个正确?() A.他买了一辆旧车,还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因此C和G增加了 B.他买了一辆旧车,还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因此C和I增加了 C.他买了一辆旧车,盖了一幢新房,因此C和I增加了 D.他盖了一幢新房,因此I增加了 6.下列各项中,能计入当年GDP的有() A.当年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价值 B.当年拍卖xx作品的收入 C.当年出售债券的收入 D.当年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的收入 7.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A.直接税 B.间接税 C.折旧 D.净出口 8.一国的GDP大于GN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9.煤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不对 B.一定对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以上说法全对 10.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A.小于,下降 B.超过,不变 C.小于,不变 D.超过,下降 11.以下哪个不是存量指标()? A.社会财富 B.存货 C.投资 D.资本 12.下列哪项不是要素收入()? A.工人工资 B.居民的存款利息 C.公司对希望工程捐款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已经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是如何决定着一国的总产量(国民收入)或就业量;二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的总供求是如何决定着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三是国民收 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它又称为国民收入决定论或收入分析。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等。 (一)选择题 1. 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定义,自然增长率G N与实际增长率G之间的关系是(): AG N≥G;BG N≤G; C G N>G;DG N<G。 2.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大于实际增长率G,经济将(): A持续高涨;B长期萧条;C均衡增长;D不能确定。 3.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大于自然增长率G N,经济将(): A持续高涨;B长期萧条;C均衡增长;D不能确定。 4. 要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必须使(): AG=G N;BG=G W;CG=G N= G W;DG W= G N。 5. 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已知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小于实际增长率G,如果合意的储蓄率等于实际储蓄率,那么合意的资本—产出比将(): A小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 B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 C等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 D以下情况都有可能。 6. 当合意的资本—产出比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时,厂商的合理反应是(): 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保持原有投资水平;D不能确定。 7.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之所以是一种动态分析,是因为它(): A从连续的各个时期来分析经济增长; B根据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经济增长; C根据有效需求来分析经济增长; D在技术、人口和资本均可发生变化的时期内分析经济增长。 8. 假设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资本—产出比为2时,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储蓄率应该增加(): A10%;B16%;C6%;D5%。 9. 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有些假设是相同的,而有些假设是不同的。在以下假设中,不同的是(): A技术水平不变,都为外生变量; B规模报酬不变 C人口增长率为常数 D整个社会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生产,且这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 10.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所描述的平衡增长路径上,有(): A总资本的增长率、总产出的增长率与人口的增长率相等; B总资本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增长率,但总产出的增长率不等于人口的增长率; C 总产出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增长率,但总资本的增长率不等于人口的增长率; D总资本的增长率、总产出的增长率、人口的增长率三者之间的任意两者均不相等。 11.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储蓄率的变化影响短期的经济增长率; B储蓄率的变化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率; C储蓄率的变化既影响短期的经济增长率,又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率; D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不影响人均资本水平和人均产出水平。 (二)计算与分析题: 1. 已知资本—产出比为4,假设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美元,消费为800亿美元。根据哈罗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