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夏季安全生产十防经验培训课件

夏季安全生产十防经验培训课件

夏季安全生产十防经验培训课件

夏季安全生产十防经验培训课件

夏季安全生产培训

夏季安全生产知识 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多发雷雨天气,垃圾含水量大处理困难等原因,应更加注意夏季安全生产。 一、防触电 1.不要靠近架空供电线路和变压器,更不要在架空变压器下避雨。大风有可 能将架空电线刮断,而雷击和暴雨容易引起裸线或变压器短路、放电,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2.不要触摸电力线附近的树木。有些地方,树线并行,随着树木逐年长高, 有的树冠将电线包围,遇到雷雨大风时,树线之间相互碰撞、摩擦,会导致短路、放电。 3.在户外行走时应尽量避开电线杆的斜拉铁线。因为拉线的上端离电力线很 近,在恶劣的天气里有时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而使拉线带电。 4.暴雨过后,有些地方的路面很可能出现积水,此时最好不要趟水。如果必 须要趟水通过的话,一定要随时观察所通过的路段附近有没有电线断落在积水中。因为水是导电的,务必要引起高度注意和重视。 5.如果发现供电线路、灯箱线路、路灯线路断落在水中使水带电的情况,千 万不要自行处理。应当立即在周围做好记号,提醒其他行人不要靠近,并要及时打电话通知110紧急处理。 6.一旦发现人在水中触电倒地,千万不要急于靠近搀扶。必需要在采取应急 措施后才能对触电者进行抢救,否则不但救不了别人,而且还会导致自身触电。 7.万一电力线恰巧断落在离自己很近的地面上,那么首先不要惊慌,更不能

撒腿就跑。这时候应该用单腿跳跃着离开现场,否则很可能会造成跨步触电。 8.下雨时禁止露天使用电器防止漏电。 9.作业时应尽可能远离电源线路或对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防范措施: 1.相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与资质,正确穿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正确实用工具。工作中应注意做好防范措施和现场标识。 2.及时检查电器和相关线路的安全性能,保证电气防护设备的绝缘性。 3.当发生人员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使人员离开电源后在进行 紧急救治。 4.发现人员触电后应立即上报并拨打120电话。 二、防雷击 夏季是雷电多发季节,车间员工应加强相关知识学习,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危险。 1.雷雨天气在野外活动应避免站在高大树木、高压线塔等易导电的物体附 近。 2.雷雨天气应避免使用电器、手机等。 3.发生雷雨天气应避免站在空旷的高处。 4.发生雷击或感觉到危险时应双手抱头蹲在地上,避免随意走动。 防范措施: 1.雷雨天气尽量避免外出。 2.雷雨天气时应遵守公司相关制度,禁止野外使用电器。 三、防火灾爆炸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义参考文本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义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义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部分安全管理概论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和目的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 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死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 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 前提下顺利进行。 二、安全生产方针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指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 的总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我国的安全生产方 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劳动者的 安全与健康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管理生产企业的 重要原则之一。

三、安全生产地位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们从出生那天开始,每时每刻都面对着人身安全问题。进入生产企业,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在交错复杂环境和在机械设备不停转动的周围工作,在日益俱增市场经济中,随着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相应的危险危害因素随之增加,尤其是化工生产企业,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导致事故,后果十分严重,事实表明,安全生产在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企业的员工,要从思想上清醒的意识到安全生产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安全生产要警钟常鸣,工作中时刻都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要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生产中,从小事做起,正确保管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自觉维护安全防护设施,真正做到“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

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培训课件知识

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培训课件知识 一、夏季安全生产得特点: 1、夏季高温、潮湿,容易中暑。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同时雷雨天气多,生产现场存在高温、潮湿环境,极大得增加了中暑得风险。 2、天气炎热,心情容易烦躁,违章操作现象普遍增加。长期处于炎热环境中时,容易使人心情烦躁,表现在作业现场中就就是违章作业现象普遍增多。员工心情烦躁时,往往会精力不集中,作业时容易走神,极易引发工伤事故。 3、夏季天气炎热,劳动保护相对薄弱。夏季气温高,液体化工品极易挥发,天气炎热或因出汗等诸多原因,员工作业期间往往不规范穿戴长袖工作服、安全帽、防护手套、劳保鞋、防护面罩、呼吸器防护用品,而这些防护用品都就是员工人身安全防护得一道屏障,一旦缺失,刮伤、碰伤、灼伤、呼吸不适等轻微事故就不可避免了。 4、雷雨天气多发,雷击、火灾事故增多。雷电天气往往伴随着强放电现象,因雷电放电电压极高,极易造成人身触电与火灾事故。 5、台风多发,雨水较多,易生涝情水患。本地区就是台风得频繁光顾地区,夏季就是大风、大雨多发季节,设备设施极易被风吹倒造成碰撞,设备损伤。 二、夏季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1、合理安排上班时间,确保员工精神饱满,务必确保员工充分休息,并错开极易疲劳、高温已中暑得时段,同时要求站内人员加强对员工作业时精神状态得检查,发现精神不好或状态不佳得员工

时,必须及时制止。 2、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及时为生产现场提供清凉饮料。营造舒适环境,对不可避免得恶劣环境下作业合理布置与分批、分时替换进行。 3、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劳保意识。针对生产现场危险因素,强制要求所有员工规范穿戴劳保防护用品,加强劳动保护安全意识教育与对现场员工佩带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章,及时制止。 4、广泛开展员工安全教育活动,丰富员工安全知识。 (1)加强员工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安全得教育与培训,针对全体员工进行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注意事项与防范措施普及宣传。 (2)树立员工“自我安全管理意识”,坚决做到“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她人、保护自己不被她人伤害、保护她人不被伤害。 (3)要求所有作业人员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与不违反劳动纪律。 三、夏季夏季安全生产重点防范措施: 1、防触电 在雨季,极容易发生漏电、触电事故。由于雨水浸湿得导线及各种电气设备其绝缘性受到影响,加之高温,容易导致老化、破损,极易使电气设备外壳带电,潮湿得物体、空气也容易导电,若有一处漏电就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防范措施:

【服务管理】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

【服务管理】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 题号题目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否重点 一 (一) 机械产品要紧类不; P1—p2 了解 (二)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要求、机器的安全装置类型; P2—p4 了解 (三) 机械生产动力的锅炉房、空压站、煤气站、制氧站、乙炔站、变配电站危险点及通用安全技术治理要求 P4—p13 了解 二 (一) 常用机械结构、工作原理、操纵系统、传动和运动的要紧形式及危险因素; P13—p14 了解 (二) 常用机械的要紧危险部位、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措施。 P15—p18 熟悉 三 (一) 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生损害的要紧类型、缘故分析和预防措施; P18—p20 (二) 通用机械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和安全防护罩、网的技术要求。 P23—p24 把握 讲明: 一、(一) 大纲要求的是“常用机械”,教材的P13—p2讲的是“常用机床”,二者要求范畴是不同的。 第三节通用机械安全生产技术 题号题目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否重点 一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运转专门判定与故障检测,防护措施; P34—p35 了解 二锻压机械、冲床、剪床性能的危险因素及安全技术要求;冲压作业损害缘故分析,防止冲压损害的防护技术与应用; P36—p43 熟悉 三起重机械的差不多分类和构件组成,要紧受力构件、钢丝绳等安全性能的检测、主梁检测、大小车运行机构故障分析及起重运行作业的安全技术; P43—p55 P240—p284 把握四木工机械的危险特点和安全装置、安全连锁机构等安全技术要求; P55—p57 熟悉 五其他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技术; P57—p61 熟悉 六生产用设备动力柜的要紧安全要求。 P61—p63 把握 题号题目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否重点 一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P63 了解 二机械职业危害的要紧类型,采取的安全防护技术; P63—p69 了解 三机械制造生产过程对工作场所的设备布局、物料堆放、输送通道、采光、操作空间等安全技术要求。 P69—p71 了解 第五节要紧机械电气安全技术规程与标准 题号题目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否重点 一机械工厂安全性评判标准(修定版)了解 二机械安全风险评判的原则(GB/T16856-1997)了解 三机械加工设备一样安全要求(GB12266-90)了解 四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GB15760-1995)了解 五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92)熟悉 六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熟悉 七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LD48-93)熟悉 一、机械产品概述 (一)机械产品分类 按设备的用途,可分为10大类: 动力机械 金属切削机床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培训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培训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培训——作业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识别 一、危险化学品概念 1、化学品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无 论是人造的或是天然的。 2、危险化学品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 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危险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形势 近些年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经营、运输过程中发生很多事故可以说是管理失控事故频发。危害严重。因此国家领导多次批示 进行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整治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环节、储运环节、包装管理、经营环节、剧毒品管理。 三、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类别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 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①临届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 时其蒸汽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②温度在21.1℃ 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汽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 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 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体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 或中毒事故。按其性质分为①易燃气体②不燃气体③有毒气体 3、易燃液体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 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①低闪点液体闪点-18℃②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③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 4、易燃固体、自燃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本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和促成火灾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以下三项①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害气体的固体。如硫磺、红磷等。②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白磷等。③遇湿易燃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如钠、钾等。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或爆炸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二项①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状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够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氧化剂如KMnO4等。②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热分解对热、震动极为敏感。 7、放射性物品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按其放射性大小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和三级放射性物品。 8、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按其化学性质分为三项①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②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等。③其它腐蚀品如氯化锌等。按其腐蚀性的强弱有细分为一级腐蚀品和二级腐蚀品。

2020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培训机构内部讲义-安全生产技术(满分推荐)

2017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培训机构内部 讲义-安全生产技术 (培训专家划出各章节重点、答题技巧) (重点推荐) 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重点) 第一节机械安全概要 1、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钢板、铸造箱体) 2、皮带摩擦后易产生静电放电现象,不适用于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场所; 3、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4、皮带设置防护罩的情况:(不应小于50mm) ①传动机构距离地面2m以下时;②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以上; ③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④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S? 5、消除联轴器隐患的根本办法:加防护罩; 6、机械伤害的类型:正常工作状态下、非正常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 7、区分伤害类别: ①物体打击: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引发的物体打击; ②车辆伤害: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车辆停止发生的事故; ③机械伤害:不包括: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④起重伤害:起重作业中坠落引起的物体打击; ⑤触电:雷击伤亡; ⑥淹溺:包括高出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 ⑦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⑧坍塌:如脚手架、土方倒塌,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车辆其中伤害、爆破引起的坍塌。 8、实现机械本质安全方法:(顺序先消除、再减少-重点) ①消除原因; ②减少或消除接触危险部件的次数; ③使人难以接触危险部位; ④保护装置、个人防护装备。 9、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 ①培训,提高辨别危险的能力; ②重新设计+使用警示标志; ③提高避免伤害能力; ④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10、保护罩一般不准脚踏或站立,必须做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1500N的垂直力。 11、本质安全:(重点)

培训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84161

潇湘学校东站校区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师生在校的一切安全,保证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以下安全管理制度。 一、课堂安全制度 1、每堂课的任课教师是当堂课的安全责任人。 2、不准把学生赶出教室。 3、严禁迟进课堂或擅自脱离课堂。 4、教师如发现学生无故不上课,应在第一时间通知紧急联系人。 二、课间管理制度 1、值班老师必须加强课间巡视工作。 2、教育学生课间不攀高,不跳台阶,不追跑,过马路要先左右看是否 有车,上厕所不拥挤,不做危险性游戏。 三、组织保障制度 1、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安全工作,法人代表是学校 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安全工作由法人代表领导下的安全工作领导 小组负责。领导小组成员含校长,副校长和各部门负责人。 2、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安全工作落实到人,每学期要签订各类 安全责任书,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校内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一小 时内报告给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学生出走,失踪要及时报告;对事故的 报告要形成书面报告一式两份,一份报主管部门,一份报公安派出所,不 得隐瞒责任事故。 3、定期排查不安全隐患

四、突发灾害安全防护工作制度 1、学校应在各类灾害发生前做好信息收集和预测工作,化被动为主 动,实行全员监控。 2、在遭遇不可预见的火灾,地震等灾害时,应有序组织学生紧急疏散 和撤离现场,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3、加强对学生进行防灾,抗灾的教育,传授遇灾的自救,互救办法, 培养学生的自救能力。 4、实行安全参与安全工作制度,不得回避安全工作责任。 潇湘培训学校 2016年 4 月27 日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课件

AN C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技术 魏铁山 2016 第一章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 1、生产:将分散的生产元素转换成产品的过程。 2、安全: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社会活动中没有因客观环境不良而引起的心理恐慌和体位不适,处于自由放松的状态。 3、事故: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社会活动时突发某种事件,致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地中止下来;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称为已遂事故,反之称为未遂事故。 4、意外事故:事故类别属于外来的、非本意的、不可预见且人力无法抗拒的。 5、责任事故:除意外事故定性以外的一切事故。 6、过失犯罪:没有主观上的故意,对危险状况估计不足或轻信能够避免。 安全生产的由来与发展 1、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以及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可能对劳动者造成身体伤害并采取的相应措施(篼蓑、石、幕)。 2、对人的生命价值观的改变、对生存权的尊重、关注安全生产、关爱员工健康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程度标志和政府形象的金字招牌。 3、国际劳工局设置了四个部门。这些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涉及:劳工标准、就业与培训、企业发展、产业关系、社会保障、工作条件与环境、技术合作、 ...。 4、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成为我国安全生产的重要里程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安全生产完成了归口管理。 5、安全生产指标已经成为衡量考核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企业的颠覆性指标。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事故指标: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目前全世界就业总人数为27亿人,每年因职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21万人,呈逐年下降趋势。 2、2008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2266起,死亡2702人,发生较大事故103起,死亡391人,同比增加7起,增加34人,分别上升7.3%和9.5%;发生重大事故5起,死亡72人,同比起数持平,死亡增加17人,上升30.9%。 结论 全世界范围内(十万人)事故率都在下降(平均值10以下,发达国家4以下,我国高于 10)(哥)。 我国事故率起点高,下降幅度慢,个别领域、行业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中国的安全生产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并成为敌对势力借机攻击我们党和政府的口柄(人权白、澳、赞比亚铜矿、欧抵)。 政府采取非常规手段抓安全生产,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刑事处罚、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媒体曝光)。 政府重拳(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办法>的通知》) 第四条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或办理安全监督手续时,应当提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建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电气部分

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电气部分) 安全技术——电气安全 一、电气安全概述 二、触电事故及其对策 三、电气防火防爆 四、防雷 五、静电危害防护 六、电磁辐射防护 一、电气安全概述电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统计资料表明:在工伤事故中,电气事故占有不少的比例。例如:触电死亡人数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5%左右。 世界上每年电气事故伤亡人数不下几十万人。 我国约每用1.5 亿度电就触电死亡1 人,而美、日等国约每用20~40 亿度电才触电死亡1 人。二、触电事故及其对策 触电事故的种类 电击 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 单线电击:人占在地面上,与一线接触。(可以是直接或间接)两线电击:人与地面隔离,两手各触一线。(可以是直接或间接;可以是两相,也可以是单相) 跨步电压电击电伤: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气机械性伤害等。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人本身就是一种电气设备,这是因为:人的整个神经系统是以电信号和电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上述电信号和电化学反应所涉及的能量是非常小的。人只要求正常功能所必要的电能,由于这个能量非常小,因此,系统功能很容易被破坏。 电击致命原因 ①心室颤动数秒?数分钟(6?8 min )死亡 ②窒息窒息T缺氧或中枢神经反射T室颤?特点:致命时间较长。10?20 min。 ③电休克(昏迷)由于中枢神经反射造成体内功能障碍,昏迷时间长后的死亡。 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一)电流值(工频)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如轻微针刺,发麻。 平均(概率50%),男:1.1 mA ;女:0.7 mA 摆脱电流——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平均(概率50%),男:16mA; 女:10.5 mA 最低(概率0.5%),男:9mA;女:6 mA 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 I 颤=50 mA 适用于当1s wt v 5s时; I颤=50/t mA 适用于当0.01 s v t v 1s 时。 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二)电流持续时间 t f T吸收电能f T伤害f

最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义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 义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义 第一部分安全管理概论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和目的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死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这一定义涵盖了三个问题。即对象、范围和目的。安全生产的对象有人和设备等一切不安全因素,其中人是第一位的。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健康的一切不良因素,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舒适地工作,称之为人身安全;消除设备损坏、产品和其他财产的一切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之为设备安全。 安全生产的范围包括各行各业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国家、企业在生产建设中围绕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为搞好安全生产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称之为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的目的是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企业文明生产的良好形象。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这两个概念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通用的。因为劳动保护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使劳动者安全顺利地进行生产。但是严格地说,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也不完全相同。劳动保护工作,除了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以外,还有其它内容,如实现劳逸结合,实行女工保护等工作。同时,安全生产工作,除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以外,也还有其它任务,如保护机器设备、国家财产,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等等。 二、安全生产方针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指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总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管理生产企业的重要原则之一。

培训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艺术培训行业安全管理制度

培训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师生在校的一切安全,保证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以下安全管理制度。 一、课堂教学制度 1、每堂课的任课教师是当堂课的安全责任人。 2、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把学生赶出教室。 3、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检查教学设备设施。 4、严禁迟进课堂或擅自脱离课堂。 5、教师如发现学生无故不上课,应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学生家长。 二、课间管理制度 1、校区主任、副主任必须加强课间巡视工作。 2、教育学生课间不攀高、不跳台阶、不追跑,上厕所不拥挤、不做危险性游戏等。 三、组织保障制度 1、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安全工作。法人崔宝奎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安全工作由法人代表领导下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含副校长曹鹏、教务处主任等) 2、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安全工作落实到人,每学期要签订各类安全责任书。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校内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一小时以内报告教育局;学生出走、失踪要及时报告;对事故的报告要形成书面报告一式三份,一份报教育局,一份报公安派出所,一份报市人民政府,不得隐瞒责

任事故。 3、定期排查不安全隐患。 四、突发灾害安全防护工作制度 1、学校应在各类灾害发生前做好信息收集和预测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实行全员监控。 2、在遭遇不可预见的火灾、地震等灾害时,应有序组织学生紧急疏散和撤离现场,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3、加强对学生进行防灾、抗灾的教育,传授遇灾后的自救、互救办法,培养学生的自救能力。 4、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有关部门和社会的援助,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 5、未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救火、救灾等。 6、实行全员参与安全工作制度,不得回避安全工作责任。 附: 因任课教师管理不善导致安全问题的,免除任课教师参与年终全校优秀教师的评选资格,由任课教师承担事故主要责任,校长、学管师承担连带责任;因课间管理不善导致安全问题的,由任课教师、校长、前台承担责任;因校区安全排查不过关导致的安全事故的,由校长、副校长承担责任;部门提出了整改,而学校负责人没有落实到位,由学校负责人承担责任。 五、其他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树立敬业爱生思想,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心理变化,防患于未然,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学校。

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教学文稿

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电气部分二) 漏电保护 ?漏电保护——利用漏电保护装置来防止电气事故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 ?漏电保护装置——又称为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简称RCD(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Protective Device)。 ?漏电保护装置是一种低压安全保护电器。 漏电保护装置的原理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 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用于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时:应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为30mA及其以下的高灵敏度、快速型。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的场所(1) ?触电、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和新、改、扩建工程使用各类低压用电设备、插座,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对新制造的低压配电柜(箱、屏)、动力柜(箱)、开关箱(柜)、操作台、试验台,以及机床、起重机械、各种传动机械等机电设备的动力配电箱,在考虑设备的过载、短路、失压、断相等保护的同时,必须考虑漏电保护。用户在使用以上设备时,应优先采用带漏电保护的电器设备; 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的场所(2) ?建筑施工场所、临时线路的用电设备; ?手持式电动工具(除Ⅲ类外〕、移动式生活日用电器(除Ⅲ类外)、其他移动式机电设备,以及触电危险性大的用电设备,心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潮湿、高温、金属占有系数大的场所及其他导电良好的场所,如机械加工、冶金、化工、船舶制造、纺织、电子、食品加工、酿造等行业的生产作业场所,以及锅炉房、水泵房、食堂、浴室、医院等辅助场所。 三、电气防火防爆 1. 电气引燃源 ?主要分为两类: 危险温度 电火花和电弧 1)危险温度(见下页图) 2)电火花及电弧 ?电火花——电极之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将汇集成电弧,电弧高温可达8000℃,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火源。 ?分为: 工作火花——正常时应无引燃危险,但异 常时如:三相刀开关不同时 闭合等 事故火花——短路、断线 其他火花——雷电、静电、电磁感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