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刺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针刺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针刺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针刺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实验动物学综述 题目:《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探讨》姓名:张阳慧 学号: 2010109118 院系专业班级:硕2010级12班生理学任课老师刘政江老师 付建华老师

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探讨 张阳慧综述司军强?审校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民族高发病与地方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生理研究室石河子 832002)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均表明,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 ,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最重要的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脂血症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但至今尚未明显突破,除了其他原因外,理想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制备可能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研究高脂血症的模型动物中,有野生型、自然缺损和基因修饰的,动物种类包括大鼠、小鼠、兔、金黄地鼠、豚鼠和小型猪等。本文就对先天性、化学物质诱导的和转基因动物模型作一综述,为研究高脂血症的模型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动物模型; 文献标识码: A Discussion on the animal model of hyperlipidemia Yanghui Zhang, Si Jun-qiang? (Division of Electrophysiology, Key Laboratory of Xinjiang Endemic and Ethnic Diseases, Shihezi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Xinjiang Shihezi, 832002)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standard of living, hyperlipidemia incidence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 large number of epidemiological surveys and studies show that hyperlipidemia is a cause of atherosclerosis(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abetes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other important disease . Hyperlipidemia is the hot point in the medicine field, but has not been broken through. Besides other reason,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the disease. In the study of animal models of hyperlipidemia, there are wild-type,natural defects and genetic modification, the animal species are including , rats, mice, rabbits, hamsters, guinea pigs and small pig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choice of the animal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hyperlipidemia, congenital,chemical - induced and transgenic models were introduced in the review. Key words:hyperlipidemia ; animal model; 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又称脂质代谢紊乱或异常, 是导致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随着发病率的持续增加, 高脂血症的病因学、预防和治疗依然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至今药物治疗尚未取得明显突破, 究其原因, 除了其它因素而外, 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制备也可能是影响该类药物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 选择理想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是推进高脂血症研究进程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正确合理选择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提供依据。 1常见高脂血症模型动物的种类及特点 1.1 大鼠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 方法简单, 成本适中, 采血量较大, 可以满足一次做多种指标, 且模型建立的方法最多。更重要的是大鼠的食性与人类相似, 所形成的病变与人类早期病理改变相似, 且适应性较强, 是目前国内研究脂质代谢最多的实验动物。但大鼠有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能力, 不宜作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运动与高血脂症 (作者:石建东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院运动人体科学)摘要: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此外高脂血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有些原发性和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还可出现腱状、结节状、掌平面及眼眶周围黄色瘤、青年角膜弓等。 关键词:高血脂症诊断标准运动疗法 1.高血脂症的概述 现代都市人物质生活水平日益丰厚,其饮食结构改变,加上工作生活的压力及一些不良的嗜好习惯,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血脂健康已经成了与现代都市人息息相关、迫在眉睫的“健康焦点”,一场关乎国人心脑健康的降血脂“持久战”已经展开。 高脂血症初期多数没有临床症状,这也是很多人不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原因。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 1.1高血脂症的定义和分类 1.1.1高血脂症的定义 高血脂就是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脂蛋白(LDL)过高和血清高密脂蛋白(HDL)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它是指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限,所以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升高常常表现为血液中某类脂蛋白水平的升高。高血脂一般不易被察觉,知晓率仅为25%,在早期和轻度时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其致病过程是缓慢的,因此往往被人忽略。但是它的后果却是非常严重的,其在全身发病的步骤是这样的:高脂血症→血管硬化→血压增高→心脑供血不足→心脑血管意外(即中风或冠心病)。冠心病、脑中风、高血压、老年痴呆、糖尿病都是高血脂症的引发的。被医学界称为“无声的杀手”。 1.1. 2.高脂血症的发病机理分类 1.1. 2.1.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脂质代谢因遗传因素障碍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血脂异常。 1.1. 2.2.继发性高脂血症:由于其它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不足、阻塞性肝病等疾病引起的血脂异常。 1.1.3.高血脂症的临床分类 1.1.3.1.高胆固醇血症:正常人的血总胆固醇应低于5.2毫摩尔/升(mmol/L),如超过5.7毫摩尔/升可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总胆固醇含量介乎二者之间者为边缘性或临界性升高,也属不正常情况。 1.1.3. 2.高甘油酯血症:凡血甘油三酯超过1.7毫摩尔/升,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即为本症。其病因也与饮食有关,长期进食含糖类过多我食品、饮酒、吸烟,以及体力活动过少都可引起其发生。甘油三酯明显升高常见于家族遗传疾病,与遗传基因异常有关,这些患者的血液抽出后,上层往往像奶油状,下层则混浊。他们较易发生急性胰腺炎。糖尿病、胆道阻塞等疾患也可促使“继发性甘甜三酶血症”的产生。甘油三酯增高也很可能是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患者还同时有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升高,如果其HDL-C明显降低,使更易促发冠心病。 1.1.3.3.混合性高血脂症:血中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同时升高者即可诊断为本病,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其病因也与遗传、饮食或其他疾病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f17703625.html, 三种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效果的比较分析 作者:哈建利张明军夏涛 来源:《科教导刊》2015年第26期 摘要目的:筛选出一种理想的小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方法:参考相关文献选取三种小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配方并略作调整,制成乳剂给小鼠灌胃,分别在2w、4w、6w时取尾静脉血,测定血清中TG、TC、LDL和HDL含量。结果:三种高脂配方均可不同程度地导致小鼠血清中脂代谢紊乱,形成高血脂动物模型。结论:在20%三磷酸甘油酯和10%胆固 醇的基础上加入3%胆酸钠,灌胃4w就可形成理想的小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关键词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9 ; 文献标识码:A ; ; DOI:10.16400/https://www.doczj.com/doc/ef17703625.html,ki.kjdkz.2015.09.078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Experimental Rats Hyperlipidemia Models HA Jianli[1], ZHANG Mingjun[1], XIA Tao[2] ([1]Nursing School,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aogan, Hubei 432000; [2]Teaching & Research Section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Tongji Medical Schoo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30) Abstract Objective: To choose an ideally modeling method of rats hyperlipidemia model. Methods: By referring to relevant documents, choose three experimental rats hyperlipidemia models, make into emulsions to perfuse rats' stomachs, and sample tail vein blood after 2 weeks,4 weeks and 6 weeks separately, to measure TG, TC, LDL and HDL contents in blood serum. Results: The three models result in rat lipid metabolic disorder in different degrees, to form hyperlipidemia models. Conclusions: By adding 3% sodium cholate liquor into 20% triglycerol phosphate and 10% cholesterol, perfuse rats' stomachs for 4 weeks to form an ideal rats hyperlipidemia model. Key words Hyperlipidemia; rat; model; analysis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的发病率在我国已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脂血症是机体脂代谢紊乱的重要标志,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脏

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一概述 因脂肪代谢运转异常使血浆种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hyperlipemia)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且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的形式在血中运转,故高脂血症也称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roteinemia)。高脂血症可分为高胆固醇、高甘油三脂或两者兼有。通常可分为两大类:、、 (1)原发性:罕见,为遗传性脂代谢紊乱疾病。 (2)继发性:多见于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症、肾透析、胆道阻塞、避孕药等。 血浆中血脂主要成分有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游离脂肪酸、微量类固醇和脂溶性维生素。脂蛋白是由蛋白质、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组成的复合体、利用超速离心法,血浆可分为4种脂蛋白: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而用电泳法分离脂蛋白所含蛋白表面电荷不同可分为乳糜微粒、β、前β和α4条脂蛋白区带,分别相当于超速离心法中CM、LDL、VLDL、HDL,这种分类法目前不常用。 脂蛋白中的蛋白质是一种特殊球蛋白,起运转脂质功能称为载脂蛋白。载脂蛋白分为APOA,B、C、D、E。由于氨基酸组成的差异,每一型又分为许多型,如APOA可分为A1、A2、A3;APOB可分为B48,B100等,载脂蛋白除了与脂质结合形成水溶性物质成为转运溶质脂类载体外,还参与酶活动调节,参与脂蛋白与细胞膜受体识别和结合反应。所有载脂蛋白均可在肝脏合成,小肠粘膜细胞可合成APOA1、A2、APOB和APOE。 (一)脂蛋白组成代谢 (1)乳糜微粒(CM)来源于食物,微粒大约80—100nm,密度低,主要含甘油三脂占90%。CM进入循环中迅速被代谢(半衰期5—15min),将饮食来源甘油三脂运到肝和脂肪组织,被脂蛋白脂酶(LPL)水解释放游离脂肪酸,CM及残体(B—VLDL)进一步参与LDL、HDL形成,APOB48是组成CM的主要蛋白。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VLDL颗粒较CM小,约30—80nm,密度较CM高,含丰富的甘油三脂占50%以上,故甘油三脂水平主要反应VLDL的多少。分子较大,使血浆均匀浑浊,廓清慢,半衰期6—12H,,VLDL是LDL主要前体物质,主要功能将内源性甘油三脂运到肝外组织。而基础饮食,血浆胰岛素、胰升糖素、肥胖等均可影响VLDL分泌,在合成VLDL过程中APOB含量恒定,而APOC和E含量减少。VLDL中载脂蛋白含量近10%,其中40%—50%为APOC,30%—40%为APOB100,10%—15%为APOBE. (3)低密度脂蛋白(LDL)是VLDL的降解产物,颗粒较VLDL小约20—30nm,密度较VLDL高,主要含内源性胆固醇,APOB占蛋白质95%,主要作用将胆固醇从肝内运转到肝外组织。LDL又分LDL1、LDL2两个亚型。纯合子家族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细胞缺乏LDL 受体,致使LDL分解代谢降低。LDL受体活性是决定LDL分解代谢速率重要因素。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含量为调节LDl受体合成与表达。LDL水平升高与心血管患者死亡率升高有关。 (4)高密度脂蛋白(HDL)颗粒最小9—12nm密度最高,蛋白质脂肪各占一般,蛋白质部分以APOA1、APOA2为主,HDL在肝脏小肠合成,在肝脏内分解,半衰期4—6天,参与胆固醇逆转运途径,主要作用促进血浆中乳糜颗粒和VLDL分解并合成胆固醇脂可防止动脉硬化发生。 (5)脂蛋白(α)(Lp (α)),脂质成分类似LDL,直径大230A其代谢不明但它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所含载脂蛋白除APOB100外还含有APO(α)两个载脂蛋白以二硫键工价结合,由肝脏产生。

高脂血症考点总结 概述 血脂异常 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正常范围,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 天使在高处(HDL——high——高密度脂蛋白) 恶魔在地狱(LDL——low——低密度脂蛋白) 高脂血症简易分型 分型TC TG HDL-C 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混合型高脂血症↑↑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脂异常意义判断 血清TC 5.20mmol/L(200mg/dl)以下合适范围 5.23~5.69mmol/L(201~219mg/dl)边缘升高 5.72mmol/L(220mg/dl)以上升高

血清LDL-C 3.12mmol/L(120mg/dl)以下合适范围 3.15~3.61mmol/L(121~139mg/dl)边缘升高 3.64mmol/L(140mg/dl)以上升高 血清HDL-C 1.04 mmol/L(40 mg/dl)以上合适范围 0.91mmol/L(35mg/dl)以下减低 血清TG 1.70mmol/L(150mg/dl)以下合适范围 1.70mmol/L(150mg/dl)以上升高 【处理要点】 高脂血症的防治可分为非药物措施和药物措施。 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调节,用于预防血脂过高,也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 表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mmol/L(mg/dl)] (一)饮食调节 目的:保持合适的体重,降低过高的血脂 方式:控制总热卡量;减低脂肪,尤其是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减少饮酒和戒烈性酒。 (二)可选药物种类及用法 1.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2.苯氧芳酸类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吉非罗齐。 3.烟酸类烟酸;阿西莫司 4.胆酸螯合剂考来烯胺 不同类型高脂血症用药选择 1.高胆固醇血症 首选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其降低TC能力为20%~30%,降LDL-C能力为30%~35%,还轻度增高HDL-C及轻度降

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及治则概述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作者:刘建明杨红军&n 2005-9-21 摘要: 1 血脂的中医本质中医学原有“血脂”一词,根据现代医学对脂质代谢及功能的描述,结合中医理论和实践,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血脂来源于水谷精微,是由水谷精微通过脾的生化输布,注之于脉而成,是属营血津液,为五脏六腑及肢体百骸提供能量物质,起营养濡润的作用。2 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高脂血症应属痰浊瘀血范畴,发病涉......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有密切关系,近年发病呈增加趋势,重视对该 病研究,对预防心脑血管及其他疾病有重要意义 1 血脂的中医本质 中医学原有“血脂”词,根据现代医学对脂质代谢及功能的描述,结合中医理论和实践,可 以得出样的认识,血脂来源于水谷精微,是由水谷精微通过脾的生化输布,注之于脉而成, 是属营血津液,五脏六腑及肢体百骸提供能量物质,起营养濡润的作用。当血脂中某些成分超出正常高限,在血脉淤积而造成气血在脉道中运行不畅,表现出痰浊瘀血的病理改变,这时应当称之为“浊脂”,实则为痰浊瘀血。“血少黑而浊”(《灵枢·血络》),恰好概括高脂血症的病理特征。现代研究认为,血中CH、TG及LDL升高是高脂血症痰浊的主要特征和生化物质基础。 2 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 高脂血症应属痰浊瘀血范畴,发病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尤以脾肾肝脏关系密切。脾主升,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在血脂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若嗜食肥甘厚味,或脾胃虚损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司,使水谷不化精微,而归于痰浊,输于血脉,成为“浊脂”,浊脂过多,脉道不利,气血运行受阻,则痰瘀并生。现代实验证明脾虚时可引起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脾虚证血液流变学改变可以概括为全血粘度的增加,血沉增快,血小板聚集率增高。有资料认为血液粘度的增加归结于脂质的代谢紊乱,与TG、CH和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有重要关系。中医抗衰老研究提示,脾气虚和肾气虚是衰老的重要原因。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人至老年,肾精不足,肾气渐衰,致脏腑气血亏虚,运血无力,而致气虚血瘀。如王清任所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得留而瘀。”肾主水,司气化,肾虚气化失常,聚水生湿,湿浊阻滞,痰瘀而成,浊脂乃生。肾阳乃一身元阳,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 (《素问·调经论》),即寒凝而瘀。文献关于肾虚实质的研究认为与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改变有关,而血脂的水平受内分泌系统控制,为肾虚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肝藏血,主疏泄,肝气郁滞,气机不利,疏泄失常,脉道不畅,痰瘀从生;或肝血不足,或肝火旺盛,烁津为痰,即所谓“木热则流脂”(《柳州医话》)。有人以疏肝化瘀的方法取得明显降血脂效果,为从肝辨治提供了依据。 高脂血症的发生除与年龄、饮食营养及脾、肾、肝三脏关系密切外,还与先天禀赋即遗传因素相关,现代医学发现所有5种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可能有家族性因素。引发高脂血症的原因及机制可以不同,但最终病理产物则都归结于痰瘀,而痰瘀两者既同源异物,又有相互消长、相互依存的关系。

高血脂动物模型评价及进展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寻找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探求其治疗方法已经成了医药学界甚为关注的问题,而选择理想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是开展相关实验、研究脂质代谢紊乱的关键,目前,已应用大鼠、豚鼠、家兔、小鼠、金黄地鼠等实验动物建立了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目前高脂血症动物模型主要有先天性、转基因和化学物质诱导三种,前2种由于来源困难和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应用,化学物质诱导应用最为广泛,它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利用高脂饮食饲喂或灌胃一段时间后形成的,另一类是利用化学试剂通过静脉或腹腔注射一次形成的,本文将按照不同种类的动物,对采用高脂饮食饲喂或灌胃诱导高脂血症的模型进行综述。 1大鼠 大鼠是目前国内研究人类脂质代谢使用最多的实验动物,其优点是易于饲养管理,抵抗力较强,采样方便,血量丰富,有着明确的遗传背景,便于一次进行较多指标的检测,并且能够明显地反映出实验处理的影响,但是,在国外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大鼠的使用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人大鼠 HDL 30 80 LDL 60 10 LDL/HDL 2 0.13 VLDL 10 大鼠血浆中HDL是血浆胆固醇的主要载体,而人类的血浆胆固醇的主要载体是LDL,物种差别比较大,而且,大鼠血浆中CETP(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的活性仅为人类的14%,此外,大鼠具有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能力,因此,在复制高血脂动物模型时,大鼠的使用在减少。 大鼠缺少胆囊,加入胆盐的高脂饲料,会促进大鼠有效吸收胆固醇与脂肪;饲料配方中胆固醇含量与血清TC水平呈正相关,猪油含量的改变会影响TG水平,可见高脂饲料配方中胆固醇和猪油等物质是必不可少的,但猪油含量过高饲料不易成形,且油脂含量过高动物会产生消化不良现象;在部分造模方法中加入一些抗甲状腺素分泌类药物,以降低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但是由于该类药物普遍存在对肝脏及淋巴结损害,容易造成肝脏及淋巴结损伤,增加大鼠生存负荷,降低生活质量,并且不符合正常代谢过程,又容易造成模型动物死亡,因此,本

高脂血症中医药保健方案 一、高血脂病概述 高脂血症(HLP)是指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过高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多发于中老年人,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群膳食结构的变化、饮酒量的不断升高,青年人患本病者也在逐年增加。HLP是代谢性疾病中一种常见而多发的重要病症,与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关系密切。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 二、高血脂的中西医诊断 (一)中西医诊断 1.中医诊断:高脂血症中医一般以“膏浊”、“血浊病”、“痰浊”称之。 (1)临证特点常见眩晕、胸闷、头晕昏蒙等。 (2)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2.西医诊断:空腹血脂TG﹥1.7mmol/L(150mgmg/dl)及(或)空腹血HDL-C﹤0.9mmol/L(35mg/dl)(男)或《1.0mmol/L(39mg/dl) (二)中医证候分型 1.痰浊内阻证:形体肥胖,头重如裹,胸闷,呕恶痰涎,肢重,口谈,食少。舌胖,苔滑腻,脉滑。 2.气滞血郁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脉眩

或涩。 3.脾虚湿困证:乏力,头晕,胸闷,纳呆,恶心,身困,脘胀,舌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苔滑腻,脉细弱或濡缓。 4.肝肾阴虚证:眩晕,耳鸣,腰酸,膝软,健忘,失眠,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三、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痰浊内阻证 治法:化痰降浊 推荐方药:二陈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白术、泽泻、丹参、郁金、决明子、山楂等。 中成药:荷丹片、脂必泰胶囊、丹蒌片等。 2.气滞血郁证:行气活血、化瘀降浊。 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柴胡、香附、川芎、赤芍、牛膝、丹参、山楂等。 中成药:荷丹片、蒲参胶囊、脂必泰胶囊等。 3.脾虚湿困证 治法:益气健脾,化湿和胃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丹参、茯苓、泽泻、薏苡仁、葛根、陈皮、木香、山楂、甘草等。 中成药:脂必泰胶囊、丹蒌片等。 4.肝肾阴虚证

添加义项设置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1.医学术语 2.2009年方宁远著的图书 1.医学术语 编辑本义项 百科名片 高脂血症患者食疗 血脂代谢发生紊乱;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浓度,包括血浆TC及TG水平过高或血浆HDL水平过低;人体血浆中TC、TG和各种脂蛋白含量高于同龄正常值者均称高脂血症。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均属于高脂血症,既可表现为单纯高TC血症或单纯高TG血症,也可表现为高TC合并高TG混合型高脂血症。 目录 基本概述 分类 临床症状 病因病机 发病因素 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 高脂血症的分型 高脂血症的分类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诊断 实验室检查方法和结果解释 检查化验 疾病治疗 现代医学治疗 传统中医治疗 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病症危害 预防保健 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 食疗保健 基本概述 分类 临床症状 病因病机 发病因素

临床诊断 高脂血症的分型 高脂血症的分类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诊断 实验室检查方法和结果解释 检查化验 疾病治疗 现代医学治疗 传统中医治疗 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病症危害 预防保健 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 食疗保健 展开 高脂血症 编辑本段基本概述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倍受关注和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正常生活的疾病。 要了解高脂血症的定义,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血脂。血脂是指血浆或血清中所含的脂类,包括胆固醇(CH)、三酰甘油酯(TG)、磷脂(PL)和游离脂肪酸(FFA)等。胆固醇又分为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两者相加为总胆固醇(TC)。血脂与载脂蛋白相结合,形成脂蛋白溶于血浆进行转运与代谢。脂蛋白按其组成、密度和特性等差异,利用电泳和超速离心法可将血脂蛋白分成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编辑本段分类 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

高脂血症和高血脂区别 文章目录*一、高脂血症和高血脂区别1. 高脂血症和高血脂区别2. 高血脂症的诊断标准3. 高血脂症患者能运动吗*二、高脂血症如何检测*三、高脂血症应该怎么样预防 高脂血症和高血脂区别 1、高脂血症和高血脂区别高脂血症就是高血脂,它们是一种完全一样的病情,是指人体的血脂水平抬高,从而直接的引起一些能够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的疾病,比如患者有可能会患上冠心病和胰腺炎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因此,对于高脂血症的患者来说,一定要严格的控制自身的体重,千万不能过度的肥胖。同时,患者还需要多注意自身的运动锻炼,这样才能够达到治疗作用。 2、高血脂症的诊断标准高血脂症这种疾病的病情不会停滞不前的,这种疾病的病情是在进行的,而且人们身体当中的脂肪遍布全身各部各部位的,因此高血脂症这种疾病还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人体当中的脂肪会有游离脂肪酸,还有磷酸的。 高血脂症这种疾病会导致人们出现致命性的疾病是冠心病还有急性胰腺炎的,冠心病是常见的致命性疾病,当人们身体出现严重的乳糜微粒血症的时候才会导致患有急性胰腺炎疾病。

3、高血脂症患者能运动吗当今社会,三高人群遍布很多家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几乎出现在大部分人身上,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而且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 高脂血症如何检测1、生化检查 测定空腹状态下(禁食12~14小时)血浆或血清TC、TG、LDL-C 和HDL-C是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TC是所有脂蛋白中胆固醇的总和,TG是所有脂蛋白中甘油三酯的总和。LDL-C和HDL-C 分别指LDL和HDL中的胆固醇含量。决定治疗前,至少有两次血脂检查的结果。 2、超速离心技术 是脂蛋白异常血症分型的金标准,但所要求的仪器设备昂贵,技术操作复杂,一般临床实验室难以做到。 3、脂蛋白电泳 将脂蛋白分为位于原点不移动的乳糜微粒、前β、β和α共4条脂蛋白区带,分别相当于超速离心法中的CM、VLDL、IDL和LDL,以及HDL.仅为半定量分析,结果变异较大,目前已不常应用。 4、有关脂代谢的特殊检查 载脂蛋白测定测定血浆ApoB和ApoAⅠ水平对于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 血脂知识篇 1、血脂为何物? 脂类物质是人体有机体的组成部分,这些脂类物质其中的一部分存在于血液中,称为“血脂”。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血液中的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临床上所说的血脂主要是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血液中脂类含量与全身脂类总量相比只占极少的一部分,但它转运于各组织之间,往往可以反映出体内脂类代谢情况。 2、什么叫脂蛋白?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不溶于水的,也就是说,它们不会“游 泳”。它们要想在血液中运行,需要“救生圈”。胆固醇和甘油三 酯被能溶于水的磷脂和蛋白质包裹后,就相当于戴上了个“救生 圈”,可以在血中循环运输了。这种由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 蛋白质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易溶于水的复合物,就叫做脂蛋白。 脂蛋白中所含蛋白的种类和数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多少不同 决定了各种脂蛋白的重量也不同。所以,血液中的脂蛋白也是有轻有重的。脂蛋白中密度高、颗粒小的一部份称为高密度脂蛋白,而密度低、颗粒稍大的一部份称为低密度脂蛋白。 3、什么叫“乳糜微粒”? 乳糜微粒是一种脂蛋白,乳糜微粒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 从消化道吸收的甘油三酯等酯类,在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合成乳糜微粒,通过淋巴进入血液。乳糜微粒中的甘油三酯的释出依赖于脂蛋白脂酶的催化,该酶使甘油三酯分解成脂肪酸后进入脂肪组织,并重新合成甘油三酯而储存。 正常人进食后血中乳糜微粒很快升高,但它的半衰期短,仅为5~15分钟,在血浆中降低也很快,因而正常人进食后血浆可呈短暂混浊,一般于食后6小时内乳糜微粒被清除而血浆复又澄清,清晨空腹时血中并无乳糜微粒存在。由于乳糜微粒颗粒大,不能进入动脉壁,一般不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但近来的研究发现,其中间代谢产物是一种异常的脂蛋白,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故不可轻视。 4、什么是高脂血症? 当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甘油三酯中的任何一项增高至超出正常范围时称为高脂血症。 单纯的胆固醇增高者称为“高胆固醇血症”,单纯的甘油三酯增高者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而二者同时增高者称为“混合型高脂血症”。 5、血液中的血脂是从何而来的呢? 人体血液中的脂质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从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摄取的脂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其二,是由体内的肝脏、小肠、脂肪细胞以及一些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液中。 两种来源的血脂可以相互影响,使血脂水平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正常情况下,当摄入食物中脂肪、胆固醇含量增高时,肠道吸收增加,血脂浓度上升,通过反馈机制可以使肝脏的合成受抑制。反之,摄入减少时,肝脏合成将加速,同时清除也加速,故最 终血脂浓度保持相对平衡。 6、高脂血症为什么可怕? 高脂血症的危害在于它如果不治疗,可以形成动脉粥样斑块, 由此引发多种严重疾病。 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 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就是冠心

高脂血症 血脂代谢发生紊乱;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浓度,包括血浆TC及TG水平过高或血浆HDL水平过低;人体血浆中TC、TG和各种脂蛋白含量高于同龄正常值者均称高脂血症。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均属于高脂血症,既可表现为单纯高TC血症或单纯高TG血症,也可表现为高TC合并高TG混合型高脂血症。 基本概述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倍受关注和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正常生活的疾病。 要了解高脂血症的定义,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血脂。血脂是指血浆或血清中所含的脂类,包括胆固醇(CH)、三酰甘油酯(TG)、磷脂(PL)和游离脂肪酸(FFA)等。胆固醇又分为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两者相加为总胆固醇(TC)。血脂与载脂蛋白相结合,形成脂蛋白溶于血浆进行转运与代谢。脂蛋白按其组成、密度和特性等差异,利用电泳和超速离心法可将血脂蛋白分成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分类 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和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继发性多继发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有关。 高脂血症属中医的“痰证”、“虚损”、“胸痹”、“眩晕”等范畴。 临床症状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1)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 (2)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由于高脂血症时黄色瘤的发生率并不十分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而患者的高脂血症则常常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时被发现的。[1] 病因病机

高脂血症 英文名:hyperlipoidemia 缩写:HL 别名:hyperlipemia;高脂血;血脂过多 概述: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基础代谢的必须物质。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其中三酰甘油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主要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 脂质是体内的一种重要组成成分,广泛存在于各种膜的结构中。脂质为疏水性的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其在维持细胞的完整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可使血浆中的物质通过直接弥散或经载体进入细胞内。同时,脂质是体内能量贮存的主要形式,也是肾上腺和性腺类固醇激素以及胆酸合成的前体物质。此外,脂质还是血液中许多可溶性复合物运输的载体。 脂质分为:脂肪酸(FA)、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和磷脂(PL)。其中三酰甘油和磷脂为复合脂质。血浆中的胆固醇又分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脂(CE)两种,二者统称为血浆总胆固醇(TC)。 高脂血症(hyperlipoidemia)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 流行病学: 血脂水平与遗传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种族人群和饮食情况下的血脂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西方男性的平均胆固醇水平为5.4mmol/L,而日男性相对较低,仅为4.3mmol/L。我国人群的胆固醇水平亦低于欧美人群,平均为3.8~5.14mmol/L。 我国正常人的各种血脂水平(表1)。 体内的血脂水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儿童的血脂水平低于成人,其高脂血症的标准为:胆固醇>5.2mmol/L(200mg/dl),三酰甘油>1.6mmol/L(140mg/dl)。

关于血脂检验的那些困惑,专家一一解读 1、“胆固醇高”、“高血脂”、“高脂血症”、“血脂异常”究竟是不是一回事? 血脂异常有很多俗称,比如有的患者看到化验单查血脂的项目里,仅有胆固醇升高,就会说胆固醇高;再比如有些医生,不论患者是胆固醇水平高,还是甘油三酯水平高,都会习惯性做出高脂血症的诊断。血脂检测的四项基本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异常除了胆固醇水平增高、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外,还会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等情况发生,所以高脂血症的概念不够全面。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类血脂问题有比较统一的名称——“血脂异常”。 2、如何判断血脂异常?应该做哪些检查? 判断血脂异常,需要到医院去做抽血化验,化验内容包括——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有些医院的习惯不一样,仅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但是这是不全面的。因为总胆固醇还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一个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在这种情况下仅检测总胆固醇水平难以判断确切的血脂异常类型,也不利于准确选择药物。所以国内规范的血脂检测一般都会包括四项指标——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有一些医院会做得更多一些,除以上四项外,还包括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小A三个项目,如果有条件,愿意做这些项目,也可以进行检测以作参考。总体来说,通过目前我国血脂检测的四个基本项目,可以判断血脂异常的类型、指导治疗药物的选择和生活方式的干预。 3、血脂检测前有什么注意事项?比如说应不应该禁食或者停服哪些药物?剧烈运动是不是要停止? 过去做血脂检测对于空腹有严格的要求,但是近年来国外的一些专家共识和建议表明,血脂检测前无需严格的空腹。因为患者空腹时间过长,容易过度饥饿,对身体是不利的。其实空腹和不空腹的差别,主要是空腹检测对甘油三酯稍有影响,但是对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几乎无影响。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餐后,进食引起的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可以更确切地反映甘油三酯水平,这就是所谓的“餐后甘油三酯”。如果需要非常确切的反应甘油三酯的真正水平,那么就需要严格空腹。在血脂检测时,目前国内还要求要空腹,但是国际上越来越趋向于可以不空腹,在我看来如果只是想了解胆固醇水平,而且不能耐受禁食的话,就可以不禁食,是否空腹对胆固醇水平的检测影响不是太大。 下面来谈谈药物,有的病人测血脂之前把所有的降脂药物都停用了。如果停服一顿问题不大,但是如果停一周再测血脂,就不能反映服药以后的血脂水平,也不利于医生根据患者服药以后的血脂水平来调整治疗方案,所以降脂药物不能随便停,其它药物更无需停用。但是要注意,如果医生要求检测前严格空腹,那么早上降脂药不可服用,其它的药物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 关于运动的问题,因为有些患者在服用降脂药,如果测血脂前一天晚上做了非常剧烈的运动,就可能出现血中肌酸激酶水平的增高,这就很难辨别肌酸激酶增高是服用降脂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是运动造成的。所以我建议病人血脂检测的前一天不要喝酒,不要吃富含脂肪的食物,另外不要有过于剧烈的运动,这样能保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血脂水平,便于医生判断降脂治疗的疗效以及药物调整的方案。

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自然科学, 2016, 4(1), 48-55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6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ef17703625.html,/journal/ojns https://www.doczj.com/doc/ef17703625.html,/10.12677/ojns.2016.41007 Review on Lipid-Lowing Effects by Polysaccharide Siyi Zhang1, Baofu Jia2, Xiaofang Wang3, Fubiao Ni1, Pinxiang Chi1, Li Bao3, Xi Xu1, Hong Lin3 1Renji College,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2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3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Received: Jan. 28th, 2016; accepted: Feb. 16th, 2016; published: Feb. 19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ef17703625.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Hyperlipidemia is a lipid metabolic disorder with increased blood lipid level in the body, which results in a series of clinical symptoms. Improper diet and other factors can cause body dysfunc-tion and imbalance, which lead to lipid metabolic disorder and hyperlipidemia.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irect injury of hyperlipidemia is to accelerate systemic atherosclerosis and is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yperlipidemia has been shown to relate to stroke,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fatty liver. Thus, how to effectively reduce lipid level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clinical problems. Polysaccharide is an important biologic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and one of the four basic substances for life.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polysaccharide has li-pid-lowing effects. This review will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lipid-lowering effect of polysac-charide. Keywords Hyperlipidemia, Polysaccharide, Lowering Blood Lipid 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思怡1,贾宝福2,王小芳3,倪福标1,池品翔1,鲍莉3,徐熙1,林虹3 1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浙江温州 2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3温州医科大学,浙江温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