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实验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实验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实验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实验一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吸液管的操作原理和熟练掌握吸液管的操作方法

2、了解吸液管的校准方法和保证实验的精确度

二、实验原理

依靠活塞的上下移动。其活塞移动的距离是由调节轮控制螺杆机构来实现,推动按钮带动推杆使活塞上下移动,排出腔内气体。松手后,在复原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其原位,完成一次吸液过程。

三、实验材料

仪器:吸液管、尖端管、电子天平、防水膜

试剂: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一)准备工作

选择吸液管

反复练习

将防水膜放到电子天平中,并将天平调零

(二)实验步骤

1、转动微量移液器的调节轮,使读数显示为所要取液体的体

2、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

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下。

3、轻轻按下推动按钮,推到第一档

4、将吸液尖垂直浸入蒸馏水中,浸入深度为2—4mm。

5、缓慢松开推动按钮。

6、将微量移液器垂直放在天平上,按动推动按钮到第一档,

液体泄出,在继续按动至第二档,是液体完全排出,放松

按钮,使推动按钮复原。

7、观察电子天平,记录数值。

8、每次用天平读取数值后要归零。

9、每次完成测取数值后,要把防水膜取出,放到收容器中。

10、按下吸液管活塞下侧的按钮,将尖端管退到垃圾桶中。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及注意事项

(一)误差分析

1、吸液过程中,使移液器倾斜,导致移液不准确

2、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换吸头

3、一直使用一个移液器头,使吸头中有溶液的残留液,出

现误差。

4、由于过快的放开按钮,是溶液吸入过快、过多,出现误

差。

5、温度的关系,导致误差。

(二)注意事项

1、设定移液体积:从大量程调节至小量程为正常的调节

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从小量程调节至大量程时,

应先调节至超过设定体积刻度,在调回至设定的体积。

2、装配移液枪头:将移液枪垂直插入吸头,左右旋转半

圈即可。

3、移液枪不应平放。

4、每次试验后将刻度调制最大。

5、移液枪所设量程不要超过规定量程。

6、不能吸取强挥发性、强腐蚀性的液体。

实验二用PH计测定缓冲溶液的PH值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原理

2、学会使用PH计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

仪器:数显PH计,小烧杯、吸量管、复合电极、温度计

药品:0.10mol/LHAc、0.10mol/LNaAc、ph=4标准缓冲溶液,ph=6.86标准缓冲溶液,配制PH为2,4,6.5,7.4PBS溶液。

三、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1、打开电源开关、把测量选择开关拨向PH档

2、一次定位把电极用蒸馏水清洗,滤纸吸干,插入PH=6.86的缓冲溶液中,然后调节定位调节器,使仪器指示的值与溶液PH值相同

3、二次定位把电极用蒸馏水清洗,滤纸吸干,插入PH=4的缓冲溶液中,然后调节斜率调节器,使仪器指示的值与溶液PH值相同

4、取出电极,电极用蒸馏水清洗,滤纸吸干。将电极插入到待测溶液中,待示数稳定后,记下PH值。

四、实验方法和实验后处理

1、缓冲溶液的制备。

母液的配制

0.2MNa2HPO4:称取71.6g Na2HPO4-12H2O,溶于1000ml水

0.2MNaH2PO4:称取31.2g NaH2PO4-2H2O,溶于1000ml水

各种溶度PB的配制:

先配0.2M PB(PH=7.4,100ml):取19ml 0.2mol/L 的NaH2PO4,81ml 0.2mol/L 的Na2HPO4

0.1M PB:取500ml 0.2M PB,加水稀释至1000ml

0.01M PB:取500ml 0.2M PB,加水稀释至1000ml

0.02M PB:取500ml 0.2M PB,加水稀释至1000ml

D组:配制PH=7.4,0.2M NaH2PO4 19ml 0.2M Na2HPO4 81ml 四、实验结果

温度:27.3℃

五、PH值的测定

(1)将电极浸入待测烧杯中,轻轻摇匀

(2)测量待测缓冲溶液的温度

(3)记录电表的示数

(4)测定后将读数开关放开,洗净电极

(5)实验后处理

将范围选择器拨向零,关闭电源开关

蒸馏水洗净电极,取下复合电极,戴上橡皮帽,放回盒中

洗净容器,将桌面擦净

实验三纳米粒子对地塞米松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塞米松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确证分析方法的效能指标内容和要求。

3.熟悉建立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

二、实验原理

紫外-可见光谱是用紫外-可见光测获的物质电子光谱,它研究产生于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研究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分子吸收光谱。当不同波长的单色光通过被分析的物质时能测得不同波长下的吸收度或透光率。

紫外吸收光谱的定性分析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提供了信息依据。

动力学研究是整个吸附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吸附动力学的研究,可以对以后的研究起到一定指导作用,并能够在动力学层面上反映体系对的吸附行为。需要同学们在本次实验采取不同初始浓度的地塞米松溶液,进行吸附动力学实验,从中寻求结果。

三、实验器材和仪器

精密电子天平、超声清洗机、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10mL和2mL、容量瓶、烧杯、搅拌子、离心管、离心管盒、离心管架子、小型表面皿、实验室抹布、塑料洗瓶、烧杯刷、清洁剂、插线板、玻璃移液管、吸耳球、封口膜、剪刀、PE手套、塑料吸管、小号称量纸、ICM石英吸收池、擦镜纸、标签纸、钥匙、移液器吸头、小号滤纸、卷纸、移液管架、吹风机。

PH标定缓冲液各5包,氯化钙、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盐酸,甲醇各一瓶,乙醇2箱,地塞米松5克。

多种纳米粒子:

D组:透明质酸硅酸钙

四、实验步骤

(1)吸附动力学实验

1、分别配置100mL浓度为10mM的磷酸钠溶液A和10mM的

CaCl2溶液B,0.1M盐酸溶液,0.1MNaOH溶液。

2、称取200mg纳米粒子于10mL离心管中,加入5mL溶液A,

超声分散,常温震荡2h,离心,用去离子水清洗颗粒三次,37度

干燥,得到磷酸化的纳米粒子。

3、同上,将溶液A换为溶液B。

4、用乙醇配置质量浓度为100mg/L的地塞米松溶液1L。采用对

半稀释后得到质量标准样品溶液。

5、分别配置100、50、25mg/L的地塞米松溶液a、b、c。量取20mg

纳米粒子至于烧杯中,分别加入100mL溶液abc,分散均匀。6、在指定时间点分别取出2mL上清液,离心,通过紫外分光光

度计测量上清液浓度。计算吸附量,并做图。

7、剩余的纳米粒子140mg加入浓度为100mg/L的地塞米松乙醇

溶液280mL,封好,搅拌吸附过夜后离心,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上清液浓度,计算载药量。37度干燥,得到的粒子用于体外释放实验。

(2)体外释放实验

1、使用pH7.4的PBS溶液配制质量浓度为100mg/L的地塞米松

溶液25mL。采用对半稀释后得到标准样品溶液。

2、配制pH为5.7、6.5和7.4、8.0的0.01MPBS溶液。取5mg已

吸附地塞米松的纳米粒子于离心管中,分别加入pH不同的释放介质50mL。在指定时间取出释放液5mL,并加入相同量的新鲜释放介质。紫外检测取出的释放液中地塞米松浓度。

五、数据处理

000 A-5-c50.598 1.196 A-10-c100.501 1.002 A-15-c150.4190.838 A-20-c200.4460.892 A-40-c400.4490.898 A-60-c600.517 1.034 A-5-b50.919 1.838 A-10-b100.923 1.846 A-15-b150.995 1.99 A-20-b200.88 1.76 A-40-b400.857 1.714 A-60-b60 1.013 2.026 A-5-a50.656 2.624 A-10-a100.647 2.588 A-15-a150.861 3.444 A-20-a200.88 3.52 A-40-a400.728 2.912 A-60-a600.874 3.496

000 B-5-c50.4260.852 B-10-c100.4720.944 B-15-c150.40.8 B-20-c200.4290.858 B-40-c400.4690.938 B-60-c600.4720.944 B-5-b50.95 1.9 B-10-b100.938 1.876 B-15-b15 1.018 2.036 B-20-b200.83 1.66 B-40-b40 1.004 2.008 B-60-b60 1.018 2.036 B-5-a50.923 3.692 B-10-a100.787 3.148 B-15-a150.954 3.816 B-20-a2014 B-40-a40 1.002 4.008 B-60-a60 1.051 4.204

体外释放实验

6.060.50.003

20.006

40.002

60.051 6.80.50.01

20.014

40.014

60.03 7.40.50.059

20.043

40.023

60.06 8.20.50.102

20.086

40.058

60.549

6.060.50.021

20.024

40.019

60.045 6.80.50.013

20.018

40.017

60.057 7.40.50.046

20.041

40.058

60.116 8.20.50.05

20.122

40.059

60.267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移液器使用、维护和保养。 二、内容 一个完整的移液循环,包括吸头安装——容量设定——预洗吸头——吸液——放液——卸去吸头等六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需要遵循的操作规范。 1.吸头安装:正确的安装方法叫旋转安装法,具体的做法是,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头(无论是散装吸头还是盒装吸头都一样),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切记用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因为那样做会对您手中的移液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容量设定:正确的容量设定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粗调,即通过排放按钮将容量值迅速调整至接近自己的预想值;二是细调,当容量值接近自己的预想值以后,应将移液器横置,水平放至自己的眼前,通过调节轮慢慢地将容量值调至预想值,从而避免视觉误差所造成的影响。在容量设定时,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当我们从大值调整到小值时,刚好就行;但从小值调整到大值时,就需要调超三分之一圈后再返回,这是因为计数器里面有一定的空隙,需要弥补。 3.预洗吸头:在我们安装了新的吸头或增大了容量值以后,应该把需要转移的液体吸取、排放两到三次,这样做是为了让吸头内壁形成一道同质液膜,确保移液工作的精度和准度,使整个移液过程具有极高的重现性。其次,在吸取有机溶剂或高挥发液体时,挥发性气体会在白套筒室内形成负压,从而产生漏液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预洗四到六次,让白套筒室内的气体达到饱和,负压就会自动消失。 4.吸液:先将移液器排放按钮按至第一停点,再将吸头垂直浸入液面,浸入的深度为:P2、P10小于或等于1毫米,P20、P100、P200小于或等于2毫米,P1000小于或等于3毫米,P5ML、P10ML小于或等于4毫米(浸入过深的话,液压会对吸液的精确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具体的浸入深度还应根据盛放液体的容器大小灵活掌握),平稳松开按钮,切记不能过快。 5. 放液:放液时,吸头紧贴容器壁,先将排放按钮按至第一停点,略作停顿以后,再按至第二停点,这样做可以确保吸头内无残留液体。如果这样操作还有残留液体存在的话,您就应该考虑更换吸头了。 6. 卸掉吸头:卸掉的吸头一定不能和新吸头混放,以免产生交叉污染。 两分钟检查法:这是可以对手中移液器进行快速检查的一种简单方法,通过检查,来判断我们手中的移液器是否处于一种正常的工作状态。 1、测漏:我们手中的移液器叫空气排代式移液器,如果出现漏气的情况,那我们的取样结果就肯定不会准确,这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实验的最终结果,后果是比较比较严重的。那么,如何判断移液器是否漏气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它做一个简单的测试,首先,取一个透明的容器,装上水,将需要测试的移液器装上吸头,吸上水,如果是P 2、P10、P20、P100、P200的移液器,请将吸头浸入液面1——2毫米,静待20秒,观察吸头内部液面是否下降,如果下降了,就说明您手中的移液器出现了漏气的情况;如果是P1000、P5000、P10ML的移液器,请将吸头朝下悬垂20秒,观察是否有液体下滴,如果有,说明您手中的移液器也出现了漏气的情况。出现了漏气的情况怎么办呢? 2、查找故障原因:首先,检查吸头安装是否到位,换掉吸头再次测试,以排除因吸头的关系产生的漏气情况;接着,检查白套筒的端口部份(即白套筒与吸头接触的部份)是否有刮痕;

移液器内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对移液器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整个公司可调的移液器的内部校准。 3. 职责 计量人员负责对需要检验校准的移液器进行校准,记录数据并出具检验结果。 4. 内容 4.1计量性能要求: 移液器在标准温度20℃时,其容量允许误差和测量重复性应符合表1的要求

4.2检定条件 4.2.1在工作室温度为25±5℃、湿度35%~75%的条件下进行检定。 4.2.2检定介质应符合GB6682--1992《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并提前24h放入实验室中,使其水温与室温的温差不超过±2℃。 4.2.3被检移液器应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中。 4.3通用技术要求 4.3.1允许误差和重复性均按重复测量6次计算。 4.3.2外壳塑料件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缩痕、废边、裂纹、气泡和变性等现象。金属表面镀层应无脱落、锈蚀和起层。 4.3.3移液器主体应具有下列标记:产品名称、制造商或商标、标称容量、型号规格和出厂编号。 4.3.4按钮上下移动应灵活、分档界限明显,在正确使用情况下不得有卡住现象。 4.3.5容量调节指示部分在调节范围内转动要灵活,数字指示要清晰、完整。 4.3.6吸液嘴(尖)应采用聚丙烯或者性能相似的材料制成。内壁应光洁、平洁,排液后不允许有明显的液体遗留。 4.3.7移液器的容量允许误差和重复性应符合上表规定。 4.3.8移液器的密合性 在规定操作下,5s内无液滴滴下。 4.4检定设备 4.4.1天平:分度值为0.1㎎ 4.4.2计时器:分度值为1S。

4.4.3温湿度计:测量范围为-10~40℃,温度精度为0.1℃。湿度测量范围10%RH~90%RH,湿度精度为2%RH。 4.5校验方法 4.5.1外观检查 用目测、触摸或用放大镜观察被检移液器,外观应符合4.3.2~4.3.6的要求。 4.5.2密合性检查 用每只移液器在规定的三个测量点,分别正常吸取额定量纯水,离开液面悬空手持5s,在每个测试点重复三次,5s内无液滴溢出滴落即密合性合格,否则不合格。 4.5.3容量检定 采用衡量法对移液器进行检定。 4.5.3.1检定前的准备 所选用的吸液嘴应与被检移液器的吸引杆相配。在移液器的吸引杆的下端,轻轻转动吸液嘴,以保证移液器的密合性。并确保完成的几次吸液、排液过程中应没有挂水现象。 多头型移液器的每支吸液嘴均应在检定前确认安装是否牢固。 4.5.3.2检定步骤 1)将称量杯放入电子天平中,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下操纵杆使电子天平复零。 2)将移液器的容量调至被检点。 3)垂直地握住移液器,将按钮揿到检定位置,此时将吸液嘴侵入装有蒸馏水的容器内,并保持在液面下2mm~3mm处,缓慢放松按钮,等待1s~2s后离开液面,擦干吸液嘴外的液体(此时不能喷到流液口,以免将吸液嘴内的液体带走)。 4)从电子天平中取出称量杯,将吸液嘴流液口放在称量杯内壁并与其成45°,缓慢地把按钮揿到第一停止点,等待1s~2s,再将按钮全部揿下,然后将吸液嘴沿着称量杯内壁向上移开。5)将称量杯放入天平秤盘上,记录此时天平显示出的数值。 6)根据每把移液器的量程,各设定三个测试点,在各测试点先用外校已校准合格的同规格的移液器重复1)~5)条一次,测得值即为该测试点额定体积v0所对应的额定质量m,作为参照标准。 7)待测移液器在三个测试点,分别重复执行1)~5)条五次,测得五个值m i,取均值作为该测试点的实际容量质量m,对应实际容量v i和v。 4.6 数据处理 4.6.1移液器实际容量计算

移液器校准操作标准程序

杭州迪恩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管理规程 1. 目的:建立移液器校准标准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实验室移液器的校准。 3. 责任者:实验员。 4. 程序: 4. 1校准必须用分析天平,天平刻度容量值等级要与移液器测试器量相匹配; 4. 2测试液体 水为去离子蒸馏水,并且静置于称量室24小时以上; 4. 3测试环境 无通风的房间,水温恒定在±0.5℃,移液器和空气温度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必需在55%以上; 4. 4选定校准体积: 4. 4. 1 拟校准体积; 4. 4. 2 移液器标定体积的中间体积; 4. 4. 3 最小可调体积(不小于拟定体积的10%) 4. 5校准步骤

4. 5. 1 将移液器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4. 5. 2 调节好天平; 4. 5. 3 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干净纸巾拭干吸头; 4. 5. 4 垂直握住移液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 致地吸取蒸馏水; 4. 5. 5 将吸头离开液面,靠在管壁,去掉吸头外部的液体; 4. 5. 6 将移液器以30°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移液器压至第 一档,等待1~3秒,再压至第二档,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 4. 5. 7 记录称量值; 4. 5. 8 擦干吸头外面; 4. 5. 9 按以上步骤称量10次; 4. 5. 10 取10次测量值的均值作为最后移液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将计算 结果比较表1的限定值。如果在表1限定值范围内,移液器的校准为正确,反之,移液器必须再进行调整和校验。 表1 用维修工具进行调整 A、将维修工具套进位于把手顶部外置的调整螺母槽中。 B、顺时针方向转动调整螺母以增加容量,反时针转动螺母以减少容量。 C、根据上面列出数据在调整后对校准结果。 4. 7准确度(系统误差) 准确度是移液量和移液器选定量两者间的误差值。 A=V- V0

移液枪的使用方法

移液枪的使用方法 工具/原料 移液枪(器) 步骤/方法 1 1调节量程 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则可先顺时针旋转 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在该过程中,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枪。 2 2装配枪头(吸液嘴)的 在将枪头套上移液枪时,正确的方法是将移液枪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转动即可使其紧密结合。如果是多道(如8道或12道)移液枪,则可以将移液枪的第一道对准第一个枪头,然后倾斜地插入,往前后方向摇动即可卡紧。枪头卡紧的标志是略为超过O型环,并可以看到连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 3 3移液的方法 移液之前,要保证移液枪、枪头和液体处于相同温度。吸取液体时,移液枪保持竖直状态,将枪头插入液面下2-3毫米。在吸液之前,可以先吸放几次液体以润湿吸液嘴(尤其是要吸取粘稠或密度与水不同的液体时)。这时可以采取两种移液方法。 一是前进移液法。用大拇指将按钮按下至第一停点,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回原点。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液体,稍停片刻继续按按钮至第二停点吹出残余的液体。最后松开按钮。 二是反向移液法。此法一般用于转移高粘液体、生物活性液体、易起泡液体或极微量的液体,其原理就是先吸入多于设置量程的液体,转移液体的时候

不用吹出残余的液体。先按下按钮至第二停点,慢慢松开按钮至原点。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设置好量程的液体,继续保持按住按钮位于第一停点(千万别再往下按),取下有残留液体的枪头,弃之。 4 4移液枪的正确放置 使用完毕,可以将其竖直挂在移液枪架上,但要小心别掉下来。当移液枪枪头里有液体时,切勿将移液枪水平放置或倒置,以免液体倒流腐蚀活塞弹簧。

移液器使用与校正

移液器使用与校正 移液器使用【操作步骤】 1.设定容量值:转动加样器的调节旋钮,反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提高设定移液量。顺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降低设定移液量。在调整设定移液量的旋钮时,不要用力过猛,并应注意使移液器显示的数值不超过其可调范围。 2.预洗:当装上一个新吸头时应预洗吸头,先吸入一次液体并将之排回原容器中。 3.吸液: [1] 选择合适的吸头安放在移液套筒上,稍加扭转压紧吸嘴使之与套筒之间无空气间隙。 [2] 取液之前,所取液体应在室温(15℃-25℃)平衡。 [3] 把按钮压至第一停点,垂直握持加样器,使吸头浸入液面下2~3毫米处,然后缓慢平稳地松开按钮,吸入液体,等一秒钟,然后将吸头提离液面,贴壁停留2-3秒,使管尖外侧的液滴滑落。 4.放液: [1] 将吸头口贴到容器内壁底部并保持100~40°倾斜。 [2] 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一停点,等一秒钟后再把按钮压到第二停点以排出剩余液体。 [3] 压住按钮,同时提起加样器,使吸头贴容器壁擦过。 [4] 松开按钮。 [5] 按吸头弹射器除去吸头。 5.加样器吸嘴为一次性使用。 移液器详细使用步骤 在进行分析测试方面的研究时,一般采用移液枪(pipette)量取少量或微量的液体。对于移液枪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一些细节操作,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现在分几个方面详细叙述。 1、量程的调节 正确的容量设定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粗调,即通过排放按钮将容量值迅速调整至接近自己的预想值;二是细调,当容量值接近自己的预想值以后,应将移液器横置,水平放至自己的眼前,通过调节轮慢慢地将容量值调至预想值,从而避免视觉误差所造成的影响。 在容量设定时,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当我们从大值调整到小值时,刚好就行;但从小值调整到大值时,就需要调超三分之一圈后再返回,这是因为计数器里面有一定的空隙,需要弥补。 在该过程中,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枪。 2、枪头(吸液嘴)的装配 在将枪头(pipette tips)套上移液枪时,很多人会使劲地在枪头盒子上敲几下,这时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样会导致移液枪的内部配件(如弹簧)因敲击产生的瞬时撞击力而变得松散,甚至会导致刻度调节旋钮卡住。正确的方法是将移液枪(器)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转动即

移液器的检测和校准指南

移液器的检测和校准指南 一、实验室简单检测 (一)气密性检测 移液器吸满液体后,手持垂直放置15s,检查吸嘴的尖头有无液滴,如 有,则说明漏气。 (二)准确性检测 1)量程小于1μl,建议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将移液器调至目标体积,然后移取染料溶液,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中,测定溶液的稀释度 (334nm或340nm),重复几次移液操作,计算移液器的精确度。 2)量程大于1μl,可以用称重法检测。通过对水的称重,转换成体积(体积=质量/密度),鉴别移液器的准确性。由于水的密度是随着 温度变化而变化,且称量天平本身精确度不符合检测要求,检测又 大多在一个开放式空间内操作,偏差在所难免。因而,此种称量法 只能现场粗略地判断移液器的准确性,进一步的校准必须在专业的 实验室操作进行。 注意:称重法实验室必备条件是高度灵敏的分析天平(定期校准)、双蒸 水和称量容器。水、移液器和吸嘴必须具有相同的温度(20℃时水的密 度为0.09982)。 二、专业校准 移液器的工作量大,长期使用,将会使弹簧弹力发生变形,加之本身是塑料,不耐磨擦,就会产生误差。为了保证移液器传递液体量的准确性,必须对移液器进行定期校准。为了更好地发挥该类计量仪器的作用,对新购进的仪器要进行校准才能使用;对正在使用的计量仪器,由于长期使用会造成其示值于度量对象的误差,这种误差若不进行控制,及时校正,必定会影响科研工作。因此,对使用的移液器要定期检定、校正,并建立档案,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目前,在许多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常规检测并不能完全取代专业的校准工作,因为校准对于外部环境、工作条件及使用的精密仪器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这些条件往往是大多数实验室无法提供的。现在一些大型的移液器制造商均采用全球统一的移液器标准操作规范,利用专业软件校正系统,通过计算机对分析天平进行在线控制,测量、数据采集、计算、结果评价等环节由软件控制完成,所有人为操作都被计算机记录随报告打印出来,采用电脑对数据进行评估认证,完全排除了人为操纵校准结果的可能性,并制定当地代理商提供专业的校准和维修服务。 操作过程 1)同温化处理:校正前,所有移液器及校正介质(如工作台、天平、双蒸水等)置于相同操作间至少4h,以确保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 2)内外部清洗。 3)润滑活塞。 4)校准:采用三点校准法,即根据移液器量程范围,选取最低量程、中间值和最高量程三点分别测试10次,各个测试点取其平均值,计算

微量移液器操作标准流程SOP

微量移液器操作流程 1. 设定移液体积 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时,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应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设定体积(大概三分之一圈)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 2. 装配枪头 在将枪头套上移液器时,应将移液器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转动使其紧密结合。 3. 吸液和放液 按到第一档,垂直进入液面几毫米。 缓慢松开控制按钮,否则液体进入吸头过速会导致液体倒吸入移液器内部 吸入体积减少。 打出液体时贴壁并有一定角度,先按到第一档,稍微停顿1s后,待剩余液体聚集后,再按到第二档将剩余液体全部压出。 4. 卸掉枪头 每次移取完液体后,要及时把枪头卸掉,注意卸掉的枪头头一定不能和新枪头混放,应用一个专门的容器收集,以免产生交叉污染。 5. 移液技巧及注意事项 预洗枪头:粘稠液体可以通过枪头预湿润的方式来达到精确移液,先吸入样液,打出,枪头内壁会吸附一层液体,使表面吸附达到饱和,然后再吸入样液,最后打出液体的体积会很精确。 吸取液体时一定要缓慢平稳地松开拇指,绝不允许突然松开,以防将溶液吸入过快而冲入取液器内腐蚀柱塞而造成漏气。

吸有液体的移液器不应平放,枪头内的液体很容易回流到移液器内污染腐 蚀活塞等部件导致移液器无法使用。 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体积的液体,以免影响准确度 在设定体积过程中,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 而损坏了移液枪。 6. 日常保养 移液器在每次实验后应将刻度调至最大,让弹簧回复原形以延长移液枪的 使用寿命,并且将移液器垂直放置在移液器架上。 如液体不小心进入活塞室应及时清除污染物。 根据使用频率所有的移液器应定期用肥皂水、洗洁精清洗或用60 %的异 丙醇消毒,再用双蒸水清洗并晾干。 平时检查是否漏液的方法:吸液后在液体中停1-3秒观察枪头内液面是否下降;如果液面下降首先检查枪头是否有问题,如有问题更换枪头,更换枪头后液面仍下降说明活塞组件有问题,应找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可用分析天平称量所取纯水的重量并进行计算的方法,来校正移液器。

移液器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移液器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1. 设定移液体积 从大量程调节至小量程为正常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 从小量程调节至大量程时,应先调至超过设定体积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移液器的精确度。 2. 装配移液枪头 将移液枪垂直插入吸头,左右旋转半圈,上紧即可。 (注意:用移液器撞击吸头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长期这样操作回导致移液器的零件因撞击而松散,严重会导致调节刻度的旋钮卡住。) 3. 吸液及放液 垂直吸液; 吸头尖端浸入液面3mm以下,吸液前枪头先在液体中预润洗2-3次确保移液的精度和准度(因为吸头内壁会残留一层”液膜”,造成排液量偏小而产生误差); 慢吸慢放,以防突然松开溶液吸入过快而冲入取液器内腐蚀柱塞而造成漏气; 放液时如果量很小则应吸头尖端可靠容器内壁。 (使用时要检查是否有漏液现象。方法是吸取液体后悬空垂直放置几秒中,看看液面是否下降。如果漏液,则检查吸液嘴是否匹配和弹簧活塞是否正常。) 4. 浓度和粘度大的液体,会产生误差,为消除其误差的补偿量,可由试验确定,补偿量可用调 节旋钮改变读数窗的读数来进行设定。(可采用反向移液技术移取高粘度液体) 4.吸有液体的移液枪不应平放,枪头内的液体很容易污染枪内部而可能导致枪的弹簧生锈 5.移液枪在每次实验后应将刻度调至最大,让弹簧回复原型以延长移液枪的使用寿命 6. 移液枪校正 可用分析天平称量所取纯水的重量并进行计算的方法,来校正取液器,1mL 蒸馏水20℃时重0.9982g. 7.移液器严禁吸取有强挥发性、强腐蚀性的液体(如浓酸、浓碱、有机物等)。 8. 严禁使用移液器吹打混匀液体。 9. 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体积的液体,以免影响准确度; 同时,如果需要移取量程范围以外较大量的液体,请使用移液管进行操作。 10.如液体不小心进入活塞室应及时清除污染物; 定期清洁移液枪外壁,可以用95%酒精或60%的异丙醇,再用蒸馏水擦拭,自然晾干。

移液器自校准SOP

移液器自校准操作程序 1、目的:保证移液器加样的准确性。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要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质量负责人、室技术负责人。 2、范围:各种品牌、型号的固定、可调和多通道移液器。 3、职责:负责工作人员应及时定期送至计量所校准移液器。 4.程序: 4.1、每年送一套枪到时计量所校准,经校准后的移液枪对天平进行校准。 4.2、蒸馏水称量法 4.3、将本室校准的枪,与经计量所校准的枪为标准,再次校准。 5.校准环境和用具要求: 5.1 室温:20-25℃,测定中波动范围不大于土0.5℃ 5.2 电子天平:放置于无尘和震动影响的台面上,房间尽可能有空调。称量时为保证天平内的湿度(相对湿度60%-90%),天平内应放置一装有10ML蒸馏水的小烧杯。 5.3 小烧杯:5-10ML 体积。 5.4 选定标准体积:温度为20-25℃的去气双蒸水。 5.5 选定校准体积 5.5.1 校准最大的体积; 5.5.2 加样器标定体积的中间体积。 5.5.3 最小可调体积(不小于拟校准体积的10%)如为固定体积加样器则只有一种校准体积。 6. 校准步骤 6.1将加样枪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6.2调好天平; 6.3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纱布拭干吸头; 6.4垂直握住加样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致的吸取蒸馏水; 6.5 将吸头离开液面,靠近管壁,去掉吸头外面的液体; 6.6 将加样器以30度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加样枪压至第一档,等

待1-3秒,再压至第二档,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 6.7 记录称量值; 6.7.1擦干吸头外面; 6.7.2按上述步骤称量10次; 6.7.3取10次测定结果的均值作为最后加样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按附表1所列蒸馏水Z因子计算体积。 6.7.4按校准结果调节加样器。 附表:蒸馏水重量与体积在不同温度的换算因子(Z因子) 温度(℃)800 853 907 960 1013 1067 15 1.0018 1.0018 1.0019 1.0019 1.0020 1.0020 15.5 1.0018 1.0018 1.0019 1.002 1.0020 1.0020 16 1.0019 1.0020 1.0020 1.0021 1.0021 1.0022 16.5 1.0020 1.0020 1.0021 1.0022 1.0022 1.0023 17 1.0021 1.0021 1.0022 1.0022 1.0023 1.0023 17.5 1.0022 1.0022 1.0023 1.0023 1.0024 1.0024 18 1.0022 1.0023 1.0024 1.0024 1.0025 1.0025 18.5 1.0023 1.0024 1.0025 1.0025 1.0026 1.0026 19 1.0024 1.0025 1.0025 1.0026 1.0027 1.0027 19.5 1.0025 1.0026 1.0026 1.0027 1.0028 1.0028 20 1.0026 1.0027 1.0027 1.0028 1.0028 1.0029 20.5 1.0027 1.0028 1.0028 1.0029 1.0030 1.0030 2.支持性文件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常规》主编:叶应妩第二版中中华人民共和 国卫生部医政司 1997年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主编杨振华人民出版社 2003.1第一版《分子生物学分册》 4.相关表格 移液器自校准登记表

规范一、移液枪使用说明

移液枪简介及使用规范 1移液枪原理 微量加样器(移液枪)最早出现于微量加样器(移液枪)最早出现于1956年,由德国生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Schnitger Schnitger发明。其后,在1958年德国Eppendorf Eppendorf 公司开始生产按钮式微量加样器,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生产微量加样器的公司。 加样的物理学原理有下面两种:①使用空气垫(又称活塞冲程)加样;②使用无空气垫的活塞正移动加样。上述两种不同原理的微量加样器有其不同的特定应用范围。 活塞冲程(空气垫)加样器可很方便地用于固定或可调体积液体的加样,加样体积的范围在小于1ul至l0ml之间。加样器中的空气垫的作用是将吸于塑料吸头内的液体样本与加样器内的活塞分隔开来,空气垫通过加样器活塞的弹簧样运动而移动,进而带动吸头中的液体,死体积和移液吸头中高度的增加决定了加样中这种空气垫的膨胀程度。因此,活塞移动的体积必须比所希望吸取的体积要大约2%~4%,温度、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影响必须通过对空气垫加样器进行结构上的改良而降低,使得在正常情况下不至于影响加样的准确度。一次性吸头是本加样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状、材料特性及与加样器的吻合程度均对加样的准确度有很大的影响。 以活塞正移动为原理的加样器和分配器与空气垫加样器所受物理因素的影响不同,因此,在空气垫加样器难以应用的情况下,活塞正移动加样器可以应用,如具有高蒸汽压的、高黏稠度以及密度大于2.0g/cm3的液体;又如在临床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中,为防止气溶胶的产生,最好使用活塞正移动加样器。活塞正移动加样器的吸头与空气垫加样器吸头有所不同,其内含一个可与加样器的活塞耦合的活塞,这种吸头一般由生产活塞正移动加样器的厂家配套生产,不能使用通常的吸头或不同厂家的吸头。 2移液枪品牌 1.Eppendorf(德国艾本德):世界上第一支微量加样器的诞生地。 2.Glison(法国吉尔森):著名的法国移液器生产商。 3.Mettler-Toledo:德国著名的移液器、精密天平等实验仪器生产商。 https://www.doczj.com/doc/ef15548181.html,bsystem(芬兰雷勃):移液器及微孔板检测仪等实验仪器生产商。 5.Dragonmed(大龙) 6.TOMOS(美国托莫斯) 7.Proline(芬兰百得) 8.Rainin(美国瑞宁) 9.NICHIRYO(日本立洋) 3 移液枪的操作方法 3.1移液枪的放置 移液枪要放在支架上。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新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 程新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使操作人员和移液器的管理人员能够有章可循,保证移液器的使用、校准和管理符合GLP规范的要求。 【规程】 1 移液器的使用 1.1选择量程合适的移液器:移液器只能在特定量程范围内准确移 取液体,如超出最低或最大量程,会损坏移液器并导致计量不 准; 1.2 设定容量值 1.2.1 粗调:经过调节旋钮将容量值迅速调整至接近自己的预想值; 1.2.2 细调,当容量值接近设定值以后,应将移液器刻度显示窗平行 放至自己的眼前,经过调节旋钮慢慢地将容量值调至预想 值,从而避免视觉误差所造成的影响; 1.2.3 设定容量值时的注意事项: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致积调 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 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致积时,则应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 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能够保证量 取的最高精确度。在设定容量值的过程中,禁止将按钮旋出 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器。

1.3吸液嘴(枪头)的装配: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液嘴,在轻轻用 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吸液嘴卡紧。切记用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吸液嘴卡紧的标志是略为超过O型环,并能够看到连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 1.4预洗吸液嘴:在安装了新的吸液嘴或增大了容量值以后,应该 把需要转移的液体吸取、排放两到三次,确保移液工作的精度和准度; 1.5吸液:先将四指并拢握住移液器上部,用拇指按住塞杆顶端的 按钮,向下按到第一停点,再将吸头垂直浸入液面2~3mm,缓慢平稳松开按钮,吸上液体,并停留1~2秒钟(粘性大的溶液可加长停留时间); 1.6 移液:缓慢抬起移液器取出吸液嘴,确保吸液嘴外壁无残留液 体。可用定性滤纸抹去吸嘴外面可能黏附的液滴。小心勿触及吸液嘴口; 1.7 目测吸入的液体体积是否合理; 1.8 放液:将吸液嘴贴到容器内壁并保持20°-40°倾斜,平稳地把按 钮压到第一停点,停1-2s(粘性大的液体要加长停留时间)后,继续按压到第二停点,排出残余液体。松开按钮,然后将吸液嘴沿着内壁向上移开; 1.9 按吸头弹射器除去吸头,吸取不同样本液体时必须更换吸头; 2 移液器的校准

移液器使用说明

移液器(移液枪) 移液器(移液枪) 在进行分析测试方面的研究时,一般采用移液枪(pipette)量取少量或微量的液体。对于移液枪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一些细节操作,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 [编辑本段] 一、移液器(移液枪)的选购 1.产品性能,即移液器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购买之前检测产品性能既有难度又无必要。因此,主要还是依据制造厂商提供的技术数据。但在这里还是要说明两点:其一,不要轻易相信卖家的口头承诺,一定要查阅制造商提供的书面材料;其二,在全球移液器市场上影响较大的品牌,如SOCOREX,EPPENDORF和GILSON等,其提供的技术数据可信度更高。 2.产品的可靠耐用这一方面,主要取决于移液器所用的材料。对于外壳,应当有较高的耐冲击性、耐腐蚀性和较低的导热性(如PVDF材质);对于活塞,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不锈钢、陶瓷和塑料三种材质。不锈钢机械性能好、寿命长,只是不太适合用于强酸强碱的移液;陶瓷则有很高的耐腐蚀性,但机械性能较差。当然,优质的材料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价格,所以需要综合考虑购买价格和寿命的因素。 3.产品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完成一个移液循环拇指的移动距离短,意味着舒适度更高; 第二,比较相同量程的移液器完成一次排液(一定要按到底)所需的拇指用力,这是影响舒适性的关键,用力越少意味着长期使用造成手指损伤的风险越小; 第三,装卸吸头,同样是越省力越好; 第四,移液器的重量适中,过重会增加手的负担,但过轻也往往意味着材质可能差强人意; 第五,其它的辅助设计,如壳体的磨砂设计以及指钩设计,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舒适性。SOCOREX在人体工程学方面,在全球移液器市场都处于领先的位置,在以上几点都有完美的表现。 [编辑本段] 二、移液器(移液枪)的使用 量程的调节 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则可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 在该过程中,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枪。 枪头(吸液嘴)的装配 在将枪头(pipette tips)套上移液枪时,很多人会使劲地在枪头盒子上敲几下,这时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样会导致移液枪的内部配件(如弹簧)因敲击产生的瞬时撞击力而变得松散,甚至会导致刻度调节旋钮卡住。正确的方法是将移液枪(器)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转动即可使其紧密结合。如果是多道(如8

移液器(移液枪)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移液器(移液枪)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一:量程的调节 在调节量程时,用拇指和食指旋转取液器上部的旋钮,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则可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在该过程中,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臵而损坏了移液枪。 二:枪头(吸液嘴)的装配 在将枪头套上移液枪时,很多人会使劲地在枪头盒子上敲几下,这时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样会导致移液枪的内部配件(如弹簧)因敲击产生的瞬时撞击力而变得松散,甚至会导致刻度调节旋钮卡住。正确的方法是将移液枪(器)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转动即可使其紧密结合。 三:移液的方法 移液之前,要保证移液器、枪头和液体处于相同温度。吸取液体时,四指并拢握住移液器上部,用拇指按住柱塞杆顶端的按钮,移液器保持竖直状态,将枪头插入液面下2-3毫米,缓慢松开按钮,吸上液体,并停留1~2秒钟(粘性大的溶液可加长停留时间),将吸头沿器壁滑出容器,排液时吸头接触倾斜的器壁。在吸液之前,可以先吸放几次液体以润湿吸液嘴(尤其是要吸取粘稠或密度与水不同的液体时)。最后按下除吸头推杆,将吸头推入废物缸。

两种移液方法: (1)是前进移液法。用大拇指将按钮按下至第一停点,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回原点。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液体,稍停片刻继续按按钮至第二停点吹出残余的液体。最后松开按钮。 (2)是反向移液法。此法一般用于转移高粘液体、生物活性液体、易起泡液体或极微量的液体,其原理就是先吸入多于设臵量程的液体,转移液体的时候不用吹出残余的液体。先按下按钮至第二停点,慢慢松开按钮至原点。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设臵好量程的液体,继续保持按住按钮位于第一停点(千万别再往下按),取下有残留液体的枪头,弃之。 移液器的正确放臵 使用完毕,可以将其竖直挂在移液枪架上,但要小心别掉下来。当移液器枪头里有液体时,切勿将移液器水平放臵或倒臵,以免液体倒流腐蚀活塞弹簧。 移液器使用注意事项 (1)吸取液体时一定要缓慢平稳地松开拇指,绝不允许突然松开,以防将溶液吸入过快而冲入取液器内腐蚀柱塞而造成漏气。 (2)为获得较高的精度,吸头需预先吸取一次样品溶液,然后再正式移液,因为吸取血清蛋白质溶液或有机溶剂时,吸头内壁会残留一层“液膜”,造成排液量偏小而产生误差。 (3)浓度和粘度大的液体,会产生误差,为消除其误差的补偿量,可由试验确定,补偿量可用调节旋钮改变读数窗的读数来进行设定。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新.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使操作人员和移液器的管理人员能够有章可循,保证移液器的使用、校准和管理符合GLP规范的要求。 【规程】 1 移液器的使用 1.1选择量程合适的移液器:移液器只能在特定量程范围内准确移取液体,如超出 最低或最大量程,会损坏移液器并导致计量不准; 1.2 设定容量值 1.2.1 粗调:通过调节旋钮将容量值迅速调整至接近自己的预想值; 1.2.2 细调,当容量值接近设定值以后,应将移液器刻度显示窗平行放至自己的眼 前,通过调节旋钮慢慢地将容量值调至预想值,从而避免视觉误差所造成的 影响; 1.2.3 设定容量值时的注意事项: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 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 时,则应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 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在设定容量值的过程中,禁止将按钮旋出量 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器。 1.3吸液嘴(枪头)的装配: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液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 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吸液嘴卡紧。切记用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吸液嘴卡紧的标志是略为超过O型环,并可以看到连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 1.4预洗吸液嘴:在安装了新的吸液嘴或增大了容量值以后,应该把需要转移的液 体吸取、排放两到三次,确保移液工作的精度和准度; 1.5吸液:先将四指并拢握住移液器上部,用拇指按住塞杆顶端的按钮,向下按到 第一停点,再将吸头垂直浸入液面2~3mm,缓慢平稳松开按钮,吸上液体,并停留1~2秒钟(粘性大的溶液可加长停留时间); 1.6 移液:缓慢抬起移液器取出吸液嘴,确保吸液嘴外壁无残留液体。可用定性滤 纸抹去吸嘴外面可能黏附的液滴。小心勿触及吸液嘴口; 1.7 目测吸入的液体体积是否合理;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实验一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吸液管的操作原理和熟练掌握吸液管的操作方法 2.了解吸液管的校准方法和保证实验的精确度 二、实验原理 微量移液器(有的称“移液枪”、“取液器”)是一种取样量连续可调的精密取液仪器,其基本原理是依靠活塞的上下移动。其活塞移动的距离是由调节轮控制螺杆机构来实现的,推动按钮带动推杆是活塞向下移动、排出了活塞腔内的气体。松手后,活塞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其原位,从而完成一次吸液过程。 微量移液器移动液体的是以微升为基本单位,在操作过程中因空气的进出介入相关动作,都会影响实验的精确度,必须考虑温度、密闭性、轴心移动速度、试剂的蒸汽。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步骤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选择1000P、200P、20P的吸液管。 2、反复练习怎样使用吸液管。

3、将防水膜放到电子天平中,并将天枰调零。 (二)实验步骤 1、轻轻转动微量移液器的调节轮,使读数显示为所要取液体的体积。 2、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下。 (切记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因为那样做会对您手中的移液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P1000 使用蓝色微量移液器头,P200 及P20 使用黄色微量移液器头。) 3、轻轻按下推动按钮,推到第一档。 4、手握移液器,将吸液尖垂直浸入蒸馏水中,浸入深度为2~4mm。 5、经2~3s后缓慢松开推动按钮,即从第一挡还原。 ①第一次我们用量程为P1000的微量吸移器分别量取1000μL, 500μL., 200μL蒸馏水,每组 量取三次。 ②第二次我们用P20分别量取20μL, 10μL, 5μL蒸馏水,每组量取三次。 ③第三次我们用P200的微量吸移器分别量取200μL, 100μL, 50μ蒸馏水,每组量取三次。 6、将微量移液器垂直放在天枰上,按动推动按钮到第一挡,液体泄出,再继续按动推动按钮到第二挡,使吸液尖末端残留液体完全泄出,放松按钮,使推动按钮复原。 7、观察电子天枰,并记录数值。 分别为: ①量程为P1000的微量吸液器的1000μL, 500μL., 200μL.蒸馏水。 ②量程为P20的微量吸液器的20μL, 10μL, 5μL蒸馏水。 ③量程为P200的微量吸液器的200μL, 100μL, 50μL蒸馏水。 8,每次用天枰读取数值后要清零。 9,每次完成测取数值后,要把防水膜中的取出,放到收容器中。 10,按下吸液管活塞下侧的按钮,将尖端管退到垃圾桶中。 五、实验结果 * 在25摄氏度下,一毫升液态水的重量为一克。体积=质量/密度由于在本次实验中,所称量的液体(蒸馏水)的密度为1。所以体积=质量。我们就可以通过电子天枰,测出所求液体的质量,求出液体的体积。并通过测出的质量和微量移液器取出的体积,可以算出误差值。 * 横轴:微量移液器的种类以及实验的次数、所称取的数值 * 纵轴:所称蒸馏水的量

可调式移液器的标准操作、维护保养和校准程序

一、目的: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保证加样器的正常状态。 二、适用范围:本实验室加样器的操作。 三、职责: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 四、操作步骤: 1、设定容量值:转动加样器的调节旋钮,反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提高设定移 液量。顺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降低设定移液量。在调整设定移液量的旋钮时,不要用力过猛,并应注意使移液器显示的数值不超过其可调范围。 2、预洗:当装上一个新吸头时应预洗吸头,先吸入一次液体并将之排回原容器 中。 3、吸液: [1] 选择合适的吸头安放在移液套筒上,稍加扭转压紧吸嘴使之与套筒之间无空 气间隙。 [2] 取液之前,所取液体应在室温(15℃-25℃)平衡。 [3] 把按钮压至第一停点,垂直握持加样器,使吸头浸入液面下2~3 毫米处,然 后缓慢平稳地松开按钮,吸入液体,等一秒钟,然后将吸头提离液面,贴壁停留2-3秒,使管尖外侧的液滴滑落。 4、放液: [1] 将吸头口贴到容器内壁底部并保持100~40°倾斜。 [2] 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一停点,等一秒钟后再把按钮压到第二停点以排出剩余 液体。 [3] 压住按钮,同时提起加样器,使吸头贴容器壁擦过。 [4] 松开按钮。 [5] 按吸头弹射器除去吸头。 5、加样器吸嘴为一次性使用。

一、目的:维护和保养可调式移液器使其正常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实验室加样器的操作。 三、职责: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 四、操作步骤: 加样器应根据使用频率进行维护,但至少应每 3 个月进行一次,具体方法如下: 1、一般维护可用中性洗涤剂清洁,或者用60﹪的异丙醇,然后用蒸馏水反复 洗涤,去除洗涤剂或异丙醇,晾干。清洁后活塞处可使用一定量的润滑剂。 2、如果有液体进入加样器内的严重污染,可将加样器拆开后进行清洁,具体拆 开步骤参照加样器说明书。 3、高压消毒,有的加样器的吸管部分可高压消毒,但需注意的是消毒时不可超 温超时,也不能挤压放置,以免造成变形。 4、可调式移液器在不使用时应妥善地竖立放于支架上,远离潮湿及腐蚀性物质。 5、在移液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液体进入加样器套筒内,必须注意:压放按钮时保 持平稳;加样器不得倒转;吸头中有液体时不可将加样器平放。 6、每天开始工作之前应检查移液器的外表面是否有灰尘或污物,若有则小心抹 去。

Eppendorf plus 移液枪校准方法

Eppendorf plus 移液枪校准方法 1、准备超纯水、万分之一天平(如果校正0.5~2.5ul量程的,至少要十万分之一的天平)、温湿度计、恒温室,还需准备一个小口容器,防止水分挥发。 2、按移液器总量程的100%、50%、10%分别进行第三和第四步。 3、吸头要反复吸取超纯水三次后,吸取固定容积的超纯水,推入放置在天平上的小口容器中,待数据稳定读取天平数值,同时记录温度。重复10次。 4、将测量的数据用iso8655中的计算公式计算获得对应温度下的体积,取平均值。 5、根据三个测量点的偏差,用移液器专用的校正扳手通过移液器的校正窗进行调整。 6、重复3、4步,直至偏差在ISO8655的要求内为止。 ISO 8655-1-2002活塞式容量测量仪器.第1部分:术语、一般要求和用户使用建议 ISO 8655-2-2002 活塞式容量测量仪器.第2部分:活塞式吸量管 ISO 8655-6-2002 活塞式容量测量仪器.第6部分:确定测量误差的重量分析法

三、校准方法及步骤 操作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5-30℃,恒定在±0.5℃,相对湿度50%-80%,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以减少水分蒸发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建议使用防蒸发装置。测试应在独立无通风的房间内进行,并配备温度和湿度显示。 所需设备: 1、分析天平一台。确保室内空气流动平缓,应避免天平正对空调出风口。 根据所测试的移液器的容量来选择适合的天平: 2、纯水、三蒸水或去离子水,需达到ISO 3696三级水的标准。 3、独立工作间,配备防震、防尘、远离热源、无阳光直射的操作台。 4、温度计、湿度计。 校准操作: 为确保校准的准确性,采用三点移液十次,具体步骤如下: 1、同温处理,将移液器、吸头、天平、测试用水、操作台等校准用具放置在同一工作间内,至少四小时。 2、在正式操作前,先预洗吸头,吸排测试用水5次。 3、用最大体积、50%最大体积和最小体积(或10%最大体积),各移液10次,记录每次移液的质量。 4、计算每组数据的平均值,代入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准确度与不精确度。 5、对比可允许的最大误差限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进行调整。 附:相关计算公式 质量体积转换 公式1:V=(w+e)×Z 式中:V=体积(μl) w=质量(mg)

微量移液器操作标准流程

微量移液器操作流程 1.设定移液体积 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时,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应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设定体积(大概三分之一圈)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 2.装配枪头 在将枪头套上移液器时,应将移液器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转动使其紧密结合。 3. 吸液和放液 按到第一档,垂直进入液面几毫米。 缓慢松开控制按钮,否则液体进入吸头过速会导致液体倒吸入移液器内部吸入体积减少。 打出液体时贴壁并有一定角度,先按到第一档,稍微停顿1s后,待剩余液体聚集后,再按到第二档将剩余液体全部压出。 4. 卸掉枪头 每次移取完液体后,要及时把枪头卸掉,注意卸掉的枪头头一定不能和新枪头混放,应用一个专门的容器收集,以免产生交叉污染。 5. 移液技巧及注意事项 预洗枪头:粘稠液体可以通过枪头预湿润的方式来达到精确移液,先吸入样液,打出,枪头内壁会吸附一层液体,使表面吸附达到饱和,然后再吸入样液,最后打出液体的体积会很精确。 吸取液体时一定要缓慢平稳地松开拇指,绝不允许突然松开,以防将溶液吸入过快而冲入取液器内腐蚀柱塞而造成漏气。 吸有液体的移液器不应平放,枪头内的液体很容易回流到移液器内污染腐蚀活塞等部件导致移液器无法使用。 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体积的液体,以免影响准确度。 在设定体积过程中,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枪。 6. 日常保养 移液器在每次实验后应将刻度调至最大,让弹簧回复原形以延长移液枪的使用寿命,并且将移液器垂直放置在移液器架上。 如液体不小心进入活塞室应及时清除污染物。 根据使用频率所有的移液器应定期用肥皂水、洗洁精清洗或用 60 %的异丙醇消毒,再用双蒸水清洗并晾干。 平时检查是否漏液的方法:吸液后在液体中停 1-3 秒观察枪头内液面是否下降;如果液面下降首先检查枪头是否有问题,如有问题更换枪头,更换枪头后液面仍下降说明活塞组件有问题,应找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可用分析天平称量所取纯水的重量并进行计算的方法,来校正移液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