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眼底激光光凝术的护理

眼底激光光凝术的护理

眼底激光光凝术的护理
眼底激光光凝术的护理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作者:许海今 2008-12-27

摘要: 【关键词】眼底激光光凝术眼底激光光凝术是治疗多种眼底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治疗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生物热凝固效应,破坏视网膜的异常组织,产生瘢痕,以达到控制眼底病变。激光治疗的目的是减少新生血管因子形成,促使已有的新生血管退缩,预防以后再生的新生血管,保存有用的视功能,明显降低视力丧失的比......

【关键词】眼底激光光凝术

眼底激光光凝术是治疗多种眼底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治疗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生物热凝固效应,破坏视网膜的异常组织,产生瘢痕,以达到控制眼底病变激光治疗的目的是减少新生血管因子形成,促使已有的新生血管退缩,预防以后再生的新生血管,保存有用的视功能,明显降低视力丧失的比率。因此耐心而细致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我院20 07年1~10月应用眼底激光治疗各种眼底疾病321例,其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1 例(527 眼),男 127例(199眼),女194例(328眼),年龄18~73岁。其中糖尿病型视网膜病变173例,视网膜静脉阻塞97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37例,视网膜脱离术后17例,其他病变4例。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激光治疗的病人往往都有视力下降,眼睛不适感,再加上其他全身疾病的痛苦,担心激光术后的愈合,病人常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因此,做好心理护理,说明激光的必要性,安慰病人,体贴病人,帮助病人,使病人得到心理平衡。

2.2 术前检查术前做好视力检查,眼光,眼压,眼底血管造影,必要时检查视野。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检查血常规、血糖、血压、凝血酶原时间及肝功能检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3 散瞳及表面麻醉术前用0.5%托吡卡胺充分散瞳,用0.4%的奥布卡因表面麻醉,并指导病人眼球转动的训练,以便术中的配合。

3 术后护理

(1)激光光凝术后,病人出现疼痛感以及一过性的视力下降,再加上激光术中的紧张,离开激光机前时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因此,嘱病人闭眼睛3min,站起身不要过快,扶持患者离开激光机前,以免晕倒以及碰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2)大多数病人接受多次的激光治疗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护士每次激光前再检查眼压、视力、有无眼痛等情况后作好术前准备。(3)激光治疗后,少数病人出现眼底出血,视盘水肿,视力下降等情况,这与患者的原有眼底病严重程度有关。因此,对患者热情,多同情病人,关心病人,使病人树立生活的信念,战胜疾病的信心。(4)激光治疗结束后,病人10天后复诊1次,如无异常可延长复诊时间,遵医嘱用药如滴法明等,保护现有的健康视网膜。如有异常随时复诊。(5)糖尿病病人激光术后,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为血糖控制的好坏与激光光凝术后的治疗效果成正比。因此,嘱病人进餐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要戒烟酒,多吃高纤维素食品,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减慢眼底病变的发展速度。(6)高血压及肥胖病人激光术后,控制血压、血脂。如有高血压、高血脂时,血液粘稠,再次出现静脉阻塞及眼底出血的比率高。因此,嘱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进清淡、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低钠饮食,生活要规律,避免过于紧张、劳累,避免再次静脉阻塞及眼底出血的发生。(7)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病人激光术后,遵医嘱用药治疗外,避免熬夜,避免精神紧张的劳动,保持充足的睡眠,促进视力恢复。4 体会

眼底激光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直接关系到激光术的预期目的好坏。因此,熟练的掌握眼底激光术的护理,丰富的理论知识来完成健康宣教,使患者治疗好眼底疾病和控制眼底并发症的发展,提高生活素质,促进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医药]眼底激光光凝术的护理[

福建省厦门眼科中心开元眼科医院,厦门361001

是治疗多种眼底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眼底激光器有氩激光、

1]。1995~1996年,我院应用眼底激光治疗各种眼底病246例,护理如下。

(304眼),男154例,女92例,年龄14~78岁。其中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行裂孔加固封闭者56例(58眼),

45例(55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9例(64眼),视网膜干性裂孔38例(44眼),其余68例(83眼)依次为Eales病、黄斑水肿(含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底新生血管类疾病、Coats病、视网膜

30min以复方托品酰胺及1%地卡因点眼作散瞳及表麻,对伴有眼球震颤、痛阈特别低、非常畏光或接近于

1%利多卡因加做球后麻醉。让患者坐于激光裂隙灯前,置角膜接触镜观察眼底,将瞄准光

2]。根据病变大小,一次治疗击射4~500点不

2~4次治疗,每次间隔1~2周。随访中发现部分患者有残余病变再做补充光

)170眼;好转(原病变处于好转期或已稳定不再进展)96眼;无效(原病变)38眼。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87.5%。未见光凝所致的严重并发症。治疗有效者中212眼随访半眼,占59.9%,好转77眼,占36.3%,再恶化8眼,占3.8%。

3],以阻止病情发展。

并请曾做过眼底光凝者介绍体会,以解除患者的畏惧心理。

15min以上者,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以清除分泌物及角膜接触镜介质;用2%匹

1次,以利缩瞳及局部消炎;球后麻醉者需涂眼膏、眼罩遮盖,以防角膜暴露致干

24 h

2周,以限制眼球运动,至激光斑形成瘢痕粘连为止。

)

.激光眼科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47

现代眼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6

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的疗效观察及并发症防治

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的疗效观察及并发症防治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术治疗各种眼底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有效防治措 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各种眼底病患者75例(86眼)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进行治疗,分别随访2个月及半年以上,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痊愈49眼(56.98%);好转28眼(32.56%);无效9眼(10.46%),术后总有效率达89.54%,未见严重的光凝并发症。并对治疗有效的77眼随访半年以上,随访显示痊愈45眼(58.44%),好转28眼(36.36%),再恶化4眼(5.19%)。结论激光光凝术治疗各种眼底病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未出现严重的光凝并发症。 标签:激光光凝术;眼底病;疗效;并发症 眼底激光光凝术虽是一种新兴的眼科治疗方法,却成为多种眼底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它主要是使用具有生物热凝效应的激光,作用于视网膜的异常组织,使之瘢痕愈合,达到治愈和控制眼底病进展的作用[1]。本院在2009年2月~2011年6月应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各种眼底病75例,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且经有效防治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各种眼底病患者75例(86眼)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46眼),女35例(40眼),年龄42~71岁。其中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28例(33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8例(9眼),视网膜干性裂孔7例(8眼),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32例(36眼)。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激光光凝术治疗。 术前准备: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视力、视网膜功能及近期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等,并询问患者近期有无感冒及可能影响激光正常进行的疾病等。并向患者说明术中注意事项,以得到患者充分的配合。所有患者均签署接受激光光凝治疗的手术同意书。 手术方法:(1)术前30 min以复方托吡卡胺对患眼进行充分扩瞳,使瞳孔直径达到6~8 mm,以便术中维持散大状态。(2)在激光裂隙灯下,用0.5%地卡因点患眼行表面麻醉(对合并眼球震颤、痛阈减低或眼底病变靠近黄斑中心凹的患者,加做球后麻醉)。(3)使用全视网膜镜观察眼底,将瞄准光点对准病变组织,调整能产生有效光凝作用的激光参数,最后发射激光。按病变大小,1次治疗需击射12~500点不等的激光。一般病变治疗1次即可痊愈,对病变范围较

眼科激光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激光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节眼底病激光光凝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 【适应证】 1. 增生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 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4.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5. 有大面积视网膜无灌注区的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禁忌证】 1. 全身情况不佳,血糖失控,肾功能衰竭。 2. 糖尿病黄斑病变。 3. 眼部缺血综合征 【术前准备】 1. 检査裸眼和矫正的远、近视力,以及眼压、角膜、瞳孔、前房、虹膜及晶状体。照彩色眼底像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进行视野、Amsler表、视网膜电流图、眼电图和暗适应等检査。

2. 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激光治疗的目的在于巩固或改善现有视力,降低恶化的危险,在治疗中与治疗后视力可能有波动、轻微眼痛。以后病情也可能复发,光凝后需定期复诊。患者同意后在知情书上签字。 3. 除外闭角型青光眼后滴用散瞳药,使瞳孔充分散大。 4. 将患者眼底血管造影图像投射到医师能看见的地方,以便医师做激光治疗时能够随时对照患者眼底与血管造影图像进行激光光凝。 5. 清洁和消毒所用接触镜。 6. 调试激光机。最常用的激光为氩离子激光、氩绿或蓝绿激光。 7. 安排好患者的体位,固定其头额。 【麻醉】 1. 眼球表面麻醉。 2. 合作差的患者可球旁注射2%利多卡因2-3ml。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让患者坐在激光机前,安置三面镜。 2. 嘱患者必须始终固视激光机上的注视灯。 3. 播散性光凝从视盘外1DD(视盘直径)至赤道附近的大宽环形区,保留视盘黄斑束与颞侧上、下血管弓之间的后极部不做光凝。视网膜光凝斑形成一椭圆形圈,距黄斑中心

眼底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眼底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眼底病常用治疗方法:激光治疗。 眼底位于内眼深部,结构精细,眼底病的复杂性及多样性使眼底病的治疗有较大的困难。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但往往难以奏效,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目前眼底激光已成为许多眼底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眼底激光即视网膜光凝术。眼底激光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作用于视网膜的异常组织,使之有热凝破坏产生瘢痕达到治疗眼底病的目的。 激光治疗的目的在于巩固或改善现有的视力,降低恶化的危险,减除失明的威胁,防止并发症,即使光凝很成功,以后的病情也可能复发,光凝后需定期复查。 由于激光具有的波长的一致性、方向性好等优点,可以应用不同波长的激光,目标准确地针对眼球的不同组织发挥作用。激光治疗眼底病为无痛性治疗,疗效确切,激光不是放射线,对人体无伤害,对正常的眼组织无损害,不需住院,不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 二、激光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激光治疗前一晚要有充足的睡眠,激光治疗时要配合医生保持稳定的姿势,眼睛不能随意转动,以免意外灼伤黄斑中心或大血管,严重影响视力,激光治疗后当天最好免看电视或过度用眼,避免做低头运动及用力运动。 三、眼底病的食疗法 肉食类主要用于杂性眼底病,或者热性眼底病的恢复期辅助治疗。牛肉和羊肉具有益气养血明目的功效,肝、鸡肉、鸭肉补肾益精血,猪肉、鸡蛋和鸭蛋滋肝肾养阴液,鱼类则具有补肾益气、滋阴养目的作用。但这类食物应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 植物类多用于热性眼底病的辅助治疗,比如冬瓜、丝瓜、苦瓜、苋菜、芹菜、绿豆、赤小豆、海带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通络作用,而黄米、高粱米、玉米、小米、黄豆、黑芝麻、木耳可益气养血明目。这些食物虽然主要用于热性眼底病的辅助治疗,但杂性眼底病气血不足者也可以食用。 水果除了提供常见的维生素外,有些水果还非常适用于热性眼底病,如梨、苹果、桔子、菠萝、桃、杏、西瓜等。对于杂性眼底病来说,最好多吃栗子、胡桃仁、莲子心、龙眼、红枣等。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眼科学大查房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是治疗某些眼底病的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继续教育”专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赵明威教授分享了如何做好PRP术。 什么是好的PRP术? PRP术是按照一定的光凝范围、光斑密度和光斑数对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进行有一定规格的激光光凝固技术,治疗的目标是,减少视网膜代谢需求,减轻缺氧,促进新生血管消退。PRP术给许多眼底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做好PRP术并不容易,成功的PRP术首先必须完成治疗目的,在完成有效治疗作用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①坚持随诊,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指导下补充光凝; ②减少激光副作用; ③减少激光对视功能的损伤; ④要有“美学”观念。

怎样做好PRP术? PRP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眼底病最安全、有效的措施,要做好PRP术,首先应了解PRP术治疗的原理。光凝治疗眼底病的原理是通过激光的光热效应造成脉络膜视网膜瘢痕,降低了视网膜对氧的需求,因而刺激新生血管形成的生长因子相应减少;光凝使视网膜变薄,使脉络膜血管的氧供给视网膜内层,改善视网膜的缺氧状态,维持正常的氧张力;光凝使小动脉收缩,使扩张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收缩和闭塞,从而减少渗漏,使视网膜渗出和水肿减轻;光凝破坏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光凝封闭了大片毛灌注区使视网膜缺血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因缺血而诱导的新生血管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分泌,减少新生血管形成或使之消退。总之,光凝可促使已有的新生血管消退,预防再生新生血管,消退或减轻黄斑区水肿,从而遏制眼底病的进展。 要做好PRP术,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①熟悉激光机的性能,如使用什么激光,激光的介质是什么;

眼底激光光凝术的宣传资料

眼底激光光凝术的宣传资料 一、眼底激光光凝术的目的 人眼睛里的眼球好比一个全自动的照相机,而视网膜好比底片。视网膜可受局部或全身疾病的侵害而致视力下降。眼底激光光凝术俗称“打激光”,是利用热效应在视网膜上形成密集的光凝点。光凝可以封闭渗漏点,以减少视网膜水肿和玻璃体出血的机会;光凝也可以破坏毛细血管闭塞区以减少新生血管因子形成,促使已有的新生血管退缩,预防以后再生的新生血管,保存有用的视功能,明显降低视力丧失的比率。经眼底激光光凝术后,大多数患者可保持视力稳定。 如果激光治疗进行得及时,也就是说在视力丧失之前做,则可能保存或挽救患者的视力,但不可能会恢复之前的视力,部分患者经治疗后视力还会略有降低,这都属于正常现象。此种治疗方法可比喻为"舍车马,保将帅",舍去部分周边视力,重点保护有用的中心视力。这是目前唯一能阻止病变进展的办法,绝非药物所能取代,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激光治疗眼底病为无痛性治疗,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和常规手术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激光不是放射线,对人体无伤害,对正常的眼组织无损害,可不需住院,不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但手术的前提是必须无明显网脱,若有明显网膜脱离者,则可在玻璃体手术的同时,配合眼内激光光凝,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激光治疗眼底病的范围 1.视网膜血管异常,如:视网膜血管瘤、脉络膜血管瘤。

2.视网膜血管炎性或阻塞性疾病。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等。 3.全身疾病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引起的视网膜微血管瘤,视网膜新生血管及出血等。 4.其它眼疾:视网膜干性裂孔,黄斑裂孔,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网膜脉络膜肿瘤等。 三、眼底病激光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激光治疗前一晚要有充足的睡眠 2、激光治疗时要配合医生保持稳定的姿势,眼睛不能随意转动,以免意外灼伤黄斑中心或大血管,严重影响视力 3、激光治疗后当天最好免看电视或过度用眼,避免做低头运动及用力运动。 4、激光术后一般半月复查,避免剧烈活动即可。有没有问题得散瞳查眼底后才知道 四、眼底病患者手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1、眼底病患者尽量少用或不用糖类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热能食品。 2、少吃酱菜等盐腌制食品 3、少吃动物油脂,尽量选用植物油,多吃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胡萝卜

眼底激光光凝术的护理

眼底激光光凝术的护理 眼底激光光凝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眼科治疗方法,是治疗多种眼底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眼底激光器有氩激光、氪激光、半导体激光等,其治疗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生物热凝固效应,破坏视网膜异常组织,产生瘢痕,以此达到消灭和控制眼底病变[1]。1995~199 6年,我院应用眼底激光治疗各种眼底病246例,护理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246例(304眼),男154例,女92例,年龄14~78岁。其中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行裂孔加固封闭者56例(58眼),视网膜静脉阻塞45例(55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9例(64眼),视网膜干性裂孔38例(44眼),其余68例(83眼)依次为视网膜周边变性区、Eales病、黄斑水肿(含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底新生血管类疾病、Coats病、视网膜襞裂、眼底肿瘤等。 方法:术前30min以复方托品酰胺及1%地卡因点眼作散瞳及表麻,对伴有眼球震颤、痛阈特别低、非常畏光或接近于黄斑中心凹的眼底病变患者,以1%利多卡因加做球后麻醉。让患者坐于激光裂隙灯前,置角膜接触镜观察眼底,将瞄准光点对准病变组织后击射激光,调整激光参数使之产生有效的光凝固反应[2]。根据病变大小,一次治疗击射4~500点不等,通常一次治疗即可,病变范围大者需做2~4次治疗,每次间隔1~2周。随访中发现部分患者有残余病变再做补充光凝。 2结果 痊愈(原病变基本消失为激光斑瘢痕所取代)170眼;好转(原病变处于好转期或已稳定不再进展)96眼;无效(原病变继续发展或并发其它病变)38眼。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87.5%。未见光凝所致的严重并发症。治疗有效者中212眼随访半年以上,痊愈127眼,占59.9%,好转77眼,占36.3%,再恶化8眼,占3.8%。 3护理 3.1心理护理:患者对本疗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困惑、期望值过高等不良心理反应。我们简要地介绍激光的先进性、安全性及其治疗眼底病的原理、方法、次数,解释所患眼病的现况、发展规律及激光疗效。说明激光治疗目的不在于提高视力,而是预防、阻止或减缓病变发展,有时还要以牺牲部分视力、视野及暗适应等为代价[3],以阻止病情发展。以防治疗后得不到患者期望的视力改善而对光凝治疗失去信心。并请曾做过眼底光凝者介绍体会,以解除患者的畏惧心理。 3.2术中配合:调整座椅及工作台,使患者下颌及额部安稳地靠在头架上,躯干和各肢体处于松弛和舒适的位置。嘱患者术中不可随意改变体位或转动眼球,非手术眼要盯着前方的固视灯,眼球只能随固视灯方向改变而转动。术中有不适感需要说明或改变体位时,要先轻举手指示意。保持良好的眼位,防止产生激光偏差。 3.3术后用药及指导:手术时间15min以上者,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以清除分泌物及角膜接触镜介质;用2%匹罗卡品及氯霉素、强的松眼药水各点眼1次,以利缩瞳及局部消炎;球后麻醉者需涂眼膏、眼罩遮盖,以防角膜暴露致干燥。患者术后视物模糊甚至看不见,须向其说明是暂时性视力下降,为裂隙灯光照射后视网膜被漂白及散瞳后调节麻痹所致,一般5 h内可恢复。少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眼及头部疼痛,这是正常的激光术后反应,可予口服索密痛,多数患者24 h可消失。对视网膜新生血管或静脉阻塞者,嘱其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和用眼过度,防止便秘及处于头低位,以免眼静脉压升高引起新生血管或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视网膜裂孔、襞裂或周边变性区的患者,不宜剧烈运动和眼球过度转动,病情较严重者,戴小孔眼镜或双眼包扎2周,以限制眼球运动,至激光斑形成瘢痕粘连为止。

眼底病激光光凝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眼底病激光光凝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7-03-22T15:01:22.9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作者:郭艳丽纪明赵梓欣 [导读] 针对眼底病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双鸭山双矿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眼底病激光光凝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眼底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30例,每组各有40眼需进行激光光凝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情况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眼底病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关键词】:眼底病;激光光凝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眼底病包括视网膜、视盘和脉络膜的疾病,通称为眼底病,眼底病可分为视网膜血管病、获得性黄斑病相关病、炎症性病、眼底营养障碍、视网膜脱离、肿瘤、获得性视神经疾病、先天性异常等,而在治疗眼底疾病中激光光凝术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而有效的护理也是治疗的关键之一[1]。本文针对围术期的护理效果作了以下研究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眼底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30例一组,每组各有40眼需进行激光光凝术,两组患者均在2012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 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46.64±12.31)岁;其中视网膜干性裂孔的有5例,视网膜病变的有6例,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有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6例,其他7例。 对照组: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46.31±12.43)岁;其中视网膜干性裂孔的有4例,视网膜病变的有7例,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有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6例,其他6例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比其各项基线资料均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一个科学的研究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激光光凝手术进行治疗。 对照组:给予该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生活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病情监测以及出院指导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该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护理内容包括: 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激光光凝手术进行治疗后均存在视力下降以及眼部不适等不良反应,且部分患者伴有糖尿病等疾病,导致患者会对治疗效果产生疑虑或恐惧,因此护理人员需在术前给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效果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给患者讲解治疗必要性以及本院治疗成功的案例,从而帮助患者消除内心的恐慌,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的视力、眼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进行检查以及验光,以及检测患者的各项体征以及观察指标,提前做好预防并发症的准备;在术前给予患者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使患者的瞳孔充分分散,且护理人员还需耐心的指导患者进行眼球运动,如指导患者眼球进行“上下左右”转动,以便术中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 术中护理:术中帮助患者调整好坐椅以及操作台,使患者以舒适的姿势将前额以及下颌稳定的靠在头架上,并在术中叮嘱患者保持眼位,避免激光偏位。 术后护理: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视力下降及疼痛,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放松身心,先于座椅上闭眼休息十分钟后再起身离开,避免起身过急造成头晕,且在患者休息过程中向患者讲解不良反应的原因,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慌和疑虑。 健康指导:叮嘱患者术后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并控制饮食,切记不可进行过激运动,避免用眼过度、情绪激动以及熬夜等,嘱咐患者定期回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视力提高、视力不变以及视力下降)以及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眼底病患者研究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用卡方进行检验患者的视力情况以及满意度,用“%”表示。以P<0.05代表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分别治疗后显示,观察组40眼中视力提高的有12眼,视力不变的有24眼,视力下降的有4眼,该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为96.67%,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果如表1:

眼底病激光光凝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眼底病激光光凝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 【适应证】 1. 增生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 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4.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5. 有大面积视网膜无灌注区的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禁忌证】 1. 全身情况不佳,血糖失控,肾功能衰竭。 2. 糖尿病黄斑病变。 3. 眼部缺血综合征 【术前准备】 1. 检査裸眼和矫正的远、近视力,以及眼压、角膜、瞳孔、前房、虹膜及晶状体。照彩色眼底像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进行视野、Amsler表、视网膜电流图、眼电图和暗适应等检査。 2. 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激光治疗的目的在于巩固或改善现有视力,降低恶化的危险,在治疗中与治疗后视力可能有波动、轻微眼痛。以后病情也可能复发,光凝后需定期复诊。患

者同意后在知情书上签字。 3. 除外闭角型青光眼后滴用散瞳药,使瞳孔充分散大。 4. 将患者眼底血管造影图像投射到医师能看见的地方,以便医师做激光治疗时能够随时对照患者眼底与血管造影图像进行激光光凝。 5. 清洁和消毒所用接触镜。 6. 调试激光机。最常用的激光为氩离子激光、氩绿或蓝绿激光。 7. 安排好患者的体位,固定其头额。 【麻醉】 1. 眼球表面麻醉。 2. 合作差的患者可球旁注射2%利多卡因2-3ml。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让患者坐在激光机前,安置三面镜。 2. 嘱患者必须始终固视激光机上的注视灯。 3. 播散性光凝从视盘外1DD(视盘直径)至赤道附近的大宽环形区,保留视盘黄斑束与颞侧上、下血管弓之间的后极部不做光凝。视网膜光凝斑形成一椭圆形圈,距黄斑中心上、下与颞侧各2DD,距视盘鼻侧1DD,往周边至赤道。 4. 光斑分布均勻,两个相邻光斑之间距离1个光斑直径。在视盘鼻侧4-5DD范围内的光凝斑,尽量平行神经纤维的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并发症及处理(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并发症及处理(一)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处理。方法回顾性研究456例859眼科门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患者,对激光治疗后发生继发出血、黄斑水肿、视功能损伤等激光并发症进行总结、讨论。结果本研究859眼,数千次治疗中出现继发出血9眼,占1.05%;黄斑水肿494眼,占57.51%。视功能下降767眼,占89.29%。黄斑水肿治疗后好转317眼,占64.17%。结论眼底光凝是目前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严格规范的治疗方式,合理的治疗时机,以及配合中西医药物,是减少激光并发症,保存中心视力,提高疗效的有用的途径。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并发症;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complicationsandrelatedtreatmentondiabeticretinopathywithlaserphotocoag ulation. MethodsUsingretrospectivestudyfordiabeticretinopathypatientsafterlasertherapyincluding456sa mples(859eyes)tosummarizecomplicationsoflasertherapysuchassecondaryhemorrhage,macularedema (ME),damageofvisualfunctionandsoon. ResultsThisresearchwas859eyes,inseveralthousandtreatments:Appearedsecondarybleeds9eyes,a ccountedfor1.05%;macularedema494,accountedfor57.51%.Thedamageofvisualfunctionwas767,a ccountedfor89.29%.Aftertreatmentturningbettermacularedema317,accountingfor64.17%. ConclusionRetinalphotocoagulationisthetreatmentofDRofthemosteffectiveway,strictlymasterthetr eatmentandreasonabletreatmentofopportunity,inlinewith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drugs,isto reducethelasercomplications,preservevisualacuity,improvetheefficacyofusefulways. 〔Keywords〕diabeticretinopathy;lasertherapy;complication;treatments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人越来越多。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全球每年大约有300~400万人因此病致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21世纪常见的致盲病之一。因此,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寻找有效解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并发症的药物和方法,保存视力是目前眼科界的研究重点之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适时进行眼底激光光凝治疗,是世界上公认的、目前最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展、减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光凝治疗主要针对DR的增殖前期和增殖早期的患者,主要目的是使较大面积的视网膜被激光破坏,耗氧高的视锥、视杆细胞被耗氧低的瘢痕组织代替,减少组织的耗氧,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产生;光凝后的视网膜变薄,有利于来自脉络膜血循环的氧供应视网膜,从而改善缺血缺氧状态;有利于黄斑水肿的吸收,从而保护和提高视力。 DR的激光光凝是靠激光器发出激光,通过光导纤维,经接触镜或眼内光纤到达眼底,是一种介入性治疗,由于激光的特性和DR病变程度及其他原因,在治疗过程中遇到不同的并发症发生。本研究旨在寻找激光光凝治疗DR时出现并发症的规律及并发症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2000年9月~2007年3月,我院或他院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诊为DR的患者。其中门诊激光治疗的456例859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入选标准和治疗技术,采用多中心DR激光治疗推荐方法〔1〕。其并发症发生及治疗疗效观察以完成光凝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停止光凝后2个月FFA或合并OCT复查者为纳入。 1.2方法绝大部分患者都是由一个医生操作,使用ND∶YAG532眼底激光器,通过裂隙灯适配器,在全视网膜光凝镜或激光三面镜下完成治疗。

玻璃体和视网膜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玻璃体和视网膜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节玻璃体切割术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 难以吸收的玻璃体积血和玻璃体浑浊。 2. 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满意的眼内炎。 3. 不能使用扣带手术获取成功的视网膜脱离。 4. 外伤或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纤维组织增生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5. 合并玻璃体紊乱的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全脱位。 6. 严重的晶状体后囊膜浑浊,以及因存在视网膜脱离等高危因素不适合做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的晶状体后囊膜浑浊者。 7. 玻璃体瞳孔阻滞。 8. 合并有玻璃体紊乱的外伤性白内障。 9. 眼内异物。 10. 角巩膜破裂伤合并玻璃体嵌塞。 11. 各种类型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黄斑水肿。 12. 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

13. 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需经玻璃体人路缓解静脉阻塞或动、静脉交叉压迫或静脉注药。 14. 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 15. 玻璃体内寄生虫。 【禁忌证】 1. 玻璃体液化或后脱离引起的飞蚊症。 2. 不合并玻璃体积血和纤维组织增生的视网膜新生血管。 3. 活动性葡萄膜炎。 4. 严重的虹膜红变。 5. 严重的眼球萎缩。 6. 无视功能者。 【术前准备】 1. 全身检査应特别注意血压、血糖和心、肺、肾功能。 2. 眼部检査包括视功能(视力、光感和光定位)、眼前后节、眼压和前房角检査。 3. 特殊检査包括眼部超声波检查、视网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等。如怀疑眼内异物,应做眼部CT检査。 4. 术前应清洁术眼、剪短睫毛、冲洗泪道,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2-3d。 5. 散大瞳孔。 6. 术前给予镇静药。

浅析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眼底病变的全程护理

浅析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眼底病变的全程护理 发表时间:2018-04-16T14:04:21.2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3期作者:申俊 [导读] 研究分析对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眼底病变的全程护理。 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15006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眼底病变的全程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的500例(660眼)眼底病变患者,对这些患者治疗前、中、后实施全程护理。结果:顺利实施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患者占99.3%,对这些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治疗有效率占90%,无效率为10%。结论:采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及时治疗眼底病变,避免眼底病变发生恶化。激光治疗中,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实施手术前,应该为患者做好各项准备与心理护理,治疗前、中、后为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顺利实施激光光凝术治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亚激光视网膜光凝术;眼底病;全程护理;疗效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whole course nursing of argon laser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undus lesions. Methods:500 patients(660 eyes)with fundus disease treated by argon laser photocoagul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Results: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rgon laser photocoagulation therapy accounted for 99.3% of the patients. Thes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the effective rate was 90%,and the inefficiency was 10%. Conclusion:argon laser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is used to treat fundus lesions in time so as to avoid the deterioration of fundus lesions. Laser treatment,for patients with full nursing intervention before surgery,should make preparations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for the patients with correct and effectiv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contribute to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laser photocoagulation treatment,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ensure that pati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rehabilitation. Sub laser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fundus disease;whole course nursing;curative effect 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式是治疗眼底病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且氩离子激光是现阶段治疗眼底病变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激光方法,通过激光热效应使患者病变组织得以凝固,破坏或者封闭病变血管,减少血管营养之需,以消除或者阻止产生新生血管是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原理[1]。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的500例(660眼)眼底病变患者,对其实施全程护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的500例(660眼)眼底病病变患者。男性260名,女性240名;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为(4 2.0±12.3)岁;有28例(31眼)为视网膜干性裂孔,41例(44眼)为术后补充眼底激光者,67例(178眼)为视网膜静脉栓塞,206例(351眼)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6例(22眼)为浆液性中心性视网膜病变,32例(34眼)为其余病例。 1.2 方法对所选取的500名患者均实施亚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严格根据临床治疗操作规范进行。治疗前、中、后,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 1.2.1 术前准备①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查询与了解,主要包括近期眼底荧光造影片、视野、视力及眼压等;②对患者近期脉搏、血压、心电图等检查情况予以了解,特别是老年患者,避免发生意外;③准备治疗前的器械与药品,包括备好视网膜镜、三面镜、裂隙灯,确保激光电源通畅,对氩离子激光治疗仪性能进行检查,备好球后麻醉剂、表面麻醉剂及扩瞳剂等;④术前对患者实施快速短效散大瞳孔的散瞳剂;⑤心理护理。因为激光治疗的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焦虑、紧张等心理,这时临床护理人员就要对其实施心理疏导,主动关心患者,为患者介绍激光治疗的安全性,根据患者病情,对其原发病进行解释与控制,避免患者视力再度下降,并请来氩激光治疗成功患者向即将实施手术的患者介绍治疗心得,以缓解患者恐惧心理。 1.2.2 术中配合①放置三面镜前,为患者点表麻药——倍诺喜滴眼液,因为该药有15s的显效时间,14min的表麻时间,所以不可过早滴入;②根据患者身高对裂隙灯高度或者座椅进行调整,确保患者肢体与躯干处于舒适、松弛的位置;③护理人员协助临床医师对三面镜进行安装,通过消毒蒸馏水对三面镜进行冲洗,将氧氟沙星眼膏滴至接触镜凹面,嘱咐患者眼睛注视天花板,将患者眼睑轻轻扒开,在穹隆中放入镜子,上下眼睑松开,嘱咐患者转动眼球;④嘱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注视指示灯,通过鼻式呼吸,眼睛注视前方,避免挤眼,以防挤出镜子,确保眼位良好,避免出现激光偏差,以对其他部位造成误伤。临床护理人员在患者身后固定其头部,非手术眼在激光照射过程中要一直盯着固视灯。 1.2.3 术后护理①用流动的自来水对三面镜进行冲洗,酒精消毒,自然烘干;②协助患者通过无菌纱布将眼部残余眼膏与分泌物擦拭干净,降低炎症反应发生率,避免患者眼部感染;③嘱咐患者不可过度用眼与提重物,限制患者眼球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要对其血糖予以积极控制,嘱咐患者2周后复查。 2 结果 顺利实施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患者共有497例,所占比例为99.3%,其中因为年老体弱而停止治疗的患者有5例,对治疗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有394眼视网膜渗血量逐渐减少,新生血管消失,形成网膜瘢痕,无灌注区逐渐消退;200眼病情逐渐好转、无灌注区与新生血管逐渐减少、眼部病情逐渐稳定,治疗有效率占90%,无效率为10%。 3 讨论 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被研究出来前,很多眼底病都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随着近些年我国激光技术的不断完善,激光光凝能够治疗多种眼底病,使患者视力得到有效改善,预防并发症。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时,需要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尽可能取得患者的配合与信任[2]。治疗前,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慰与心理暗示,耐心地患者讲解关于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的知识与信息,以增强患者治疗的勇气与信心。手术过程中,指导患者舒适的治疗头位与体位,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术后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各种眼底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各种眼底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2T15:10:29.9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6期作者:普晓燕 [导读] 眼底病作为眼科治疗中常见疾病类型,在临床中有着较高发病率。 (保山市人民医院云南保山 678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各类眼底病治疗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各类眼底病患者共88例,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经治疗后,治疗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各类眼底病治疗中应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临床疗效显著,且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眼底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091-02 眼底病作为眼科治疗中常见疾病类型,在临床中有着较高发病率。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卫生意识的提升,此类疾病在临床中的诊疗率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但由于眼底病发病位置的不同,故包括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等类型疾病,使得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实现对患者的有效治疗,成为了一项诊疗难点[1]。因此,为探讨分析各类眼底病治疗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故纳入本院88例患者开展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各类眼底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等)患者共88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样本量为44例。 对照组,男:女,23:21,年龄分布42~71岁,平均年龄(56.52±10.45)岁;病程7~15个月,平均(11.02±2.3 9)个月。研究组,男:女,24:20,年龄分布43~71岁,平均年龄(57.05±10.23)岁;病程7~16个月,平均(11.52±2.4 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后,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则各项研究指标可比。 纳入标准:患者就诊、知悉研究内容后资源参与研究;经眼科各项检查后均确诊为眼底病。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手术治疗禁忌症者;排除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取复方血栓通片(扬州中惠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188,0.4g/片)口服治疗,3片/次,3次/天,并根据患者实际配合维生素B族片及维生素C片联合治疗,需连续治疗8周。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可在基础病治疗基础上,配合上述治疗。 研究组接受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需在术前经指征纠正治疗,待血糖及血压指标符合手术指征后安排手术。术前30min 时,取散瞳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使患者瞳孔直径扩大至8毫米范围时,经裂隙灯辅助,于患眼处滴入盐酸丙美卡因行表面麻醉,制剂规格为15ml:75mg,并对眼底病变情况进行观测,其后在全视网膜镜辅助下将激光准光点与眼底病变处相重合,其后实施光凝治疗。治疗中激光参数为15~500点/次,光斑反应等级为1~3级,根据患者眼底病面积调整治疗频次为1~4次,治疗间隔周期为1~2周。单次治疗结束后,需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结膜囊进行冲洗,术后予以患者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抗感染治疗。预后定期复查密切关注患者眼压及眼底出血情况,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2-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并发症情况。 疗效判定指标: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眼底病变明显改善,且视力提高明显;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眼底病变面积明显缩小,且视力控制未下降,病情进展;无效: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指标者。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对比 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2 治疗并发症对比 经统计对比分析,对照组治疗后共出现治疗并发症患者8例,其中皮肤反应患者1例、消化道反应患者3例、玻璃体积雪及硬性渗血各2例,总发生率为18.18%(8/44);研究组治疗后共出现治疗并发症患者2例,均为视网膜出血,总发生率为4.55%(2/44)。表明研究组经治疗后,治疗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χ2=4.0615,P=0.0439)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各类慢性基础病在临床中发病率愈渐增加,使得眼底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也出现了明显提升,对患者视力及生活均造成严重影响,故需通过临床治疗的实施,降低疾病对患者眼球功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经治疗后,治疗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相较药物治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眼底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通过激光对患者眼底病变组织进行破坏,从而通过治疗使患者眼部正常组织可获得正常血氧供给,从而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治疗、控制,实现对患者视力的有效维护,且相较于药物治疗,其所具有的治疗不良反应较少,且发生率较低,而药物治疗由于用药时间相对较长,导致患者在药物毒性积累下,易出现各类不良反应。故此类治疗方式所具有的治疗安全性较高,固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推广基

玻璃体和视网膜手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玻璃体和视网膜手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节玻璃体切割术 【适应证】 1.难以吸收的玻璃体积血和玻璃体浑浊。 2.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满意的眼内炎。 3.不能使用扣带手术获取成功的视网膜脱离。 4.外伤或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纤维组织增生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5.合并玻璃体紊乱的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全脱位。 6.严重的晶状体后囊膜浑浊,以及因存在视网膜脱离等高危因素不适合做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的晶状体后囊膜浑浊者。 7.玻璃体瞳孔阻滞。 8.合并有玻璃体紊乱的外伤性白内障。 9.眼内异物。 10.角巩膜破裂伤合并玻璃体嵌塞。

11.各种类型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黄斑水肿。 12.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 13.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需经玻璃体入路缓解静脉阻塞或动、静脉交叉压迫或静脉注药。 14.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 15.玻璃体内寄生虫。 【禁忌证】 1.玻璃体液化或后脱离引起的飞蚊症。 2.不合并玻璃体积血和纤维组织增生的视网膜新生血管。 3.活动性葡萄膜炎。 4.严重的虹膜红变。 5.严重的眼球萎缩。 6.无视功能者。 【术前准备】 1.全身检查应特别注意血压、血糖和心、肺、肾功能。

2.眼部检查包括视功能(视力、光感和光定位)、眼前后节、眼压和前房角检查。 3.特殊检查包括眼部超声波检查、视网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等。如怀疑眼内异物,应做眼部CT检查。 4.术前应清洁术眼、剪短睫毛、冲洗泪道,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2-3d。 5.散大瞳孔。 6.术前给予镇静药。 【麻醉】 1.眼球表面麻醉。 2.球后阻滞麻醉。 3.强化麻醉。 4.必要时全身麻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常规眼部消毒,铺无菌巾。 2.开睑器或眼睑缝线开睑。 3.根据手术范围行颞下、颈上和鼻上或360°剪开球结

眼底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分析

眼底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19T09:19:19.3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5期作者:甘树发 [导读] 当前在眼科诊疗的过程中,眼底病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在初期发病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症状。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重庆 408000) 【摘要】目的:评价眼底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眼底病患者68例,按照奇偶法的要求对其分组,平均分成实验组(34例:激光光凝)与对照组(34例:复方血塞通胶囊),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眼底病实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激光光凝法,有助于全面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眼底病;激光光凝;价值 【中图分类号】R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5-0079-01 当前在眼科诊疗的过程中,眼底病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在初期发病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症状,在有视力下降感觉的时候,已经是较为严重的发病阶段,此时应利用合理的方式开展相关的治疗活动,促使病症的改善。下文主要针对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眼底病患者,合理评价激光光凝治疗方式的应用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眼底病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分析,利用奇偶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个小组有34例。 对照组:年龄:45岁到77岁,中位(53.22±1.55)岁。性别:男14(41.1%)例,女20(58.9%)例。 实验组:年龄:46岁到78岁,中位(53.25±1.56)岁。性别:男15(44.1%)例,女19(55.9%)例。 纳入标准:在检查之后发现符合眼底病的诊断要求;属于视网膜脱落、本质性病变以及干性裂孔的病症。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 对照组以及实验组的相关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使用复方血塞通胶囊(国药准字:Z53020832批准日期:2015-04-11生产厂家: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每次三粒,每天三次[1]。 实验组:主要使用的是激光光凝手术方式,在手术之前的半个小时进行扩瞳处理,利用百分之五的地卡因进行麻醉处理,使用全视网膜镜设备进行眼底状况的观察,了解病变组织的大小与情况,并针对激光的具体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激光发射。此时需要注意的是,以此治疗应当发射200~500点不等激光,如果没有根治,在两周以后可以进行第二次的治疗,最多的次数为四次。在手术之后需要结合实际状况进行合理的处理,要求涂抹眼膏,并且佩戴遮眼罩,如果眼部的压力增加,需要进行压力的合理控制。手术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应使用氯化钠进行结膜囊的冲洗。如果出现虹膜炎性病变,还需使用激素眼药水进行治疗。如果发现有局部感染的现象,应使用泼尼松药物亦或是氯霉素药物进行冲洗。如有出血现象,应进行止血[2]。 1.3 判定指标 在治疗工作完成以后有所的症状都已经消失:痊愈;在完成相关治疗工作之后,多数的症状消失,病变的位置有所改善:有效;在完成治疗工作之后,未改善甚至还出现了加重的现象:无效。在这次研究的工作中,治疗效果主要将痊愈数据与有效数据相加获得。 1.4 统计学分析 对照组数据与实验组数据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讨论 对于眼底病而言,其发生的原因较为繁琐,主要就是在高血压以及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影响之下的疾病。在初期发病的过程中,没有较为明显的症状,而在发现疾病之后,多数都属于较为严重的状态,病情的变化速度很快,加之眼底区域的结构较为繁琐,所以会导致治疗工作面临很多难点。一般情况下,在眼底发生病变之后,会导致视力逐渐衰退,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失明的问题,对生存质量产生影响。而在传统治疗的工作中,主要使用西药进行处理,只能针对并且进行控制亦或是缓解,无法达到根治性的目的。而近几年在眼科实际诊疗期间,激光光凝手术方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可以促使疾病的康复[3]。 上文分析眼底病治疗期间激光光凝技术的应用,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实验组低很多,P<0.05。对于激光而言,会产生很高的能量,直接作用在视网膜的病变组织上,形成热凝破坏的作用,之后进行凝固,在凝固效应的作用之下,会出现瘢痕,使得眼底的病变组织消除。当前此类手术方式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作用于糖尿病类型、脉络类型与挫伤类型的视网膜病变中,可以促使疾病的合理治疗。且在使用此类手术方式的过程中,还能合理的预防并发症问题,降低感染问题的发生率,使得眼内的压力得到一定控制,杜绝出血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与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相较,还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治愈效率很高,所以在实际诊疗期间,相关医师应总结丰富经验,结合具体状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