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会影响黄金价格和油价

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会影响黄金价格和油价

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会影响黄金价格和油价
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会影响黄金价格和油价

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会影响黄金价格和油价?——属鼠的猫

我没这么说啊。谁影响谁啊?黄金价格和油价受市场影响,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他们价格的波动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外汇储备。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外汇储备数量虽然大大增加了,但含金量却大大降低了。

问题16:作为一个未购房又准备购房者,自身的期望也许影响了部分判断,希望能得到楼主及各位大侠的指点。——ice2fire

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外部情况,不同的财务状况,不同的生活追求,都经形成不同的选择。就因为有多样性,所以我们的世界才丰富多彩。世界观决定我们的人生观,而人生观又决定了我们的价值观,我们每个人都有评判对与错、是与非的价值观,怎么做,就看你自己的了。

问题17:“目前,影响黄金价格涨跌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美元汇率,二是国际原油价格,三是国际黄金供求关系变化。”请教这句话怎么解?另外最近投资了纸黄金,不知道和实物黄金比,哪个更宜投资(或者说投机)?

这个问题我回答过了。国内金价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但由于我国的市场开放度不够,国内也没有好的交易市场,没有定价权,较大程度的受国内供求关系影响。可参照铜的走势,但其交易远没有铜充分。纸黄金和黄金在本质是一回事,交易场所不同。实物有使用价值,纸黄金就没有,只有投资价值。

问题18:是不是有句话叫做:国泰则民淫,国危则民振?如果考虑一下民族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否危机早些到来好些呢?顺便问问楼主,交大里能否借到你说的那两本书呢?《<资本论>教程简编》《经济理论比较研究》

我可从来没有希望危机早些到来的想法。危机的到来时不易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方说地震,一个7级地震,可能和几千个4级地震的能量一样,但后者要缓和的多,对人类的影响也小得多。近来主要看是否我们有能力把这种危机的释放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我不知道能不能借到。我是在石家庄出差时碰巧遇到的,而且只有最后两本。

在此,谢谢大家的讨论。

相信我们的党是不会错的。但不要把中央和地方政府混淆起来,他们有不同的利益取向。改革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只要大部分人得惠就算不错了,不要太苛求了。big is beauty。改革必须有牺牲,总不能因噎废食吧?CPI是否可信,我们还是要分清局部和整体的概念。我们国家很大,发展很不平均。(不像西方国家,发展很均衡)。几年前,我去郎木寺(甘肃和四川交界的一个小村庄)的时候,那地方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石油、钢铁、煤炭涨价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用不着。一个村也就两三辆农用车,电灯都很少用,吃的都是自己种的和养的。这类与世隔绝的地方在我国多的是。他们的CPI由于三农补贴说不定还是负的呢。但这跟你有关系吗?所以我们看东西一定要全面,不能用局部来代替整体,但也不要用整体来替代局部,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不科学和不严谨的。至于别人为什么要拿它(CPI)出来说事,其目的你自己去想吧。(当然我国的统计数据向来是不准的,为什么呢?也自己去想吧。)

转贴我并不介意。认识我的人毕竟极少数。

理财入门很简单,其实在文章中我也讲得比较清楚了。一是要有认识能力,即看清楚你所处的环境和自己;二是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理论,财务知识(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成本等等)等;三是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和心态。

考。照你们这种问法,我肚里那些存货看来是留不住了(原本想留一手的)。算了,再扫扫股盲吧。点到为止。看你们自己能不能领悟了。

在正帖中,我说过炒股是锻炼投资能力的最好办法。它需要多方面的素质,不仅要有经济、财务能力(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心理素质)。当然还少不了政策的跟踪、预测能力(就是政治素质)。一般散户都没有,不是缺这就是缺那,所以赢钱很困难。

我们要明白,我们来到一个市场是要赚钱的,不是来交学费,投资和投机都能赚钱,我们都可以做。不要以为这个市场不好,制度不完善,都是投机分子就不做了。我们既要做投资也要做投机,目的就是一个,赚钱。但投机和投资是两回事,所以需要不同的心态和操作,分析方法和决策判断也不一样。正帖里我提到了一些,大家自己再去看看。我这个就不多说了。再多说一点没有的,要协调好风险、收益、成本。还是主要回答那个朋友的问题吧。

问题19:前面提到牛市时新股上市被认为是利好而熊市时新股上市则通常被认为是利空呢?

其实很简单,牛市时新股上市被认为是利好,一方面一定量的新股上市的同时有更大量的新增资金被卷入到这个市场来,新增资金成为推动股价上涨的新动力,另一方面,新股上市的同时,由于发行政策的制度约束,新股是比较分散的,增加了股票的流动性,喝啤酒的朋友知道,泡沫是在快速流动中产生的,股价也相对松动。熊市时新股上市则通常被认为是利空,因为由于股市低迷,没有新增资金接盘,供应的力量大于需求的力量,另一方面由于原有股票持有者套牢程度高,不愿脱手,资产固化严重,新增股票也会快速固化。IPO 跟增发、配股有点区别。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散户的心态是买涨不买跌。越涨流动性越好,泡沫越大,越跌他越不买,也不卖,资产就固化了。绝大多数散户都是在放量上涨和缩量下跌中套牢的。

问题20:买股票到底是完全通过投机(低买高卖)获利呢还是通过股票本身的增值获得分红?还有股票的升值是靠需求推动的还是靠股票本身代表的产业增值推动的呢?

这个问题问得真好。把股票的实质说出来了。理论上讲,股票有自我增值能力(蓝筹股,中国股市上那么多烂股票不算),所以随着不断盈利它可以不断推动其价值中枢上移,从而推动股价上涨,股票的持有者从中获利。但这个速度实在太慢,一般好的股票净资产收益率也就10%左右,而我们股市股票的市净率很高(前两年),收益也就跟国债差不多,风险则高多了。不过我们的老百姓穷的时间太长了,而且媒体老是在那儿宣传暴富的案例。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散户也要一夜暴富。这就使市场变成了投机市场(赌场?)所以我在正帖里说了,投资跟投机的区别,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

股票的价值受宏观经济、行业现状、企业经营能力影响,一般是比较平稳增长的,振幅比较小,而现实中的股价,受供求双方影响,受资金面影响,波动要频繁的多,振幅也大得多。如果是投资的,完全可以忽略股票的短期波动,以获得长期收益为目的(巴非特?)。如果是投机的,只要把握住股票涨跌的周期就行了(很小的周期和振幅没有操作空间,要相对大一点才可操作)。

在某种意义上说,投资股票就是投资实业,有一定保值功能。

问题21:TO:WOODWIND你觉得我分析的对吗?我常怀疑自己偏激了.我喜欢瞎想。我认为人民币有贬值的可能,原因如下:整个社会的效率低,主要原因是政府的低效率和不作为,各个方面看起来很热闹,但没有效率,比如,小灵通手机,对于中兴,UT等公司是有用的,

但对整个社会却是资源的浪费,中国电信价格降一些,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们这里好多人有两个手机,全球通和小灵通,很麻烦的。只在意局部,小团体的利益,却不考虑社会利益,这不是企业的错,责任在政府.还有很多很多.整个社会有上到下的浪费,各种形象,面子工程就不用说了.那么多的银行坏账是否说明一些问题呢?

看到你的问题我很惊讶。我也不知道要不要回答。你的分析很大一部分是对的。我在正帖中提到过一句。但是在不方便展开分析,原本想略过的,居然被你又提了出来。

说实在的,心里很犹豫,让我考虑一天,再决定是不是要说吧。

前面那位朋友,我觉得我还是不能回答你的问题。一则问题很敏感,涉及太多的方面,又将是一个浩大的论述,二则则是我还没有想好从何种角度并如何才能更能把这个繁琐的问题说清楚。我想,我还是提供些东西,大家自己去思考吧。主要是分析我们现在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也就是我前面说的,要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

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利用价格体系实现资源和要素的分配,不仅仅是商品有价格,资本也有价格。我们分配体系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家思考一下,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2、资本积累的两个途径:资本集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和相互关系。我国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主要是资本的自然增长,是前者,增长是缓慢的(因为新中国的建立是在一

穷二白的基础上,原始资本很小,能集中的都集中了,但总量实在太低,都给蒋总统搞到台湾去了,二者的比例大概在9:1左右)。80年代中期至今,两者共同发挥作用,后者为主。(大概的比例,我不是很清楚,一是因为数据得不到和不完整,二则也不举可比性,感觉上只要是4:6)。(大家着重回想一下我们20年的资本积累是什么?是怎样进行的?这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旧的生产关系包括资本主义都是自下而上建立的,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自上而下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政治前提,即上层建筑决定生产关系。(大家思考一下,现在有没有经济基础影响上层建筑的东西?那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追逐自己利益的同时希望构建怎样的上层建筑?)

4、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实质就是生产过剩,即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而过剩。根源就是整个社会生产的无序化和企业内部生产的有序化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思考一下,我们有没有过剩?有没有发生危机的可能?)

5、新殖民主义和老殖民主义的区别:我解释一下,省得大家看书。形式不同,本质相同,目的一样。老的形式是通过军事、暴力赤裸裸的进行。新殖民主义呢?说几种吧,一是通过控制国际金融机构,干预发展中国家金融活动(拉美、阿根廷、东南亚?);二是通过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掠夺资源,占领市场,以获得高额利润(这个就不用举例了吧?);三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特点,提高工业成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进行不平等交换,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剥削(看看我们仅出口产品的结构吧)。等等。大家看看自己身边,我们该怎么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呢?

6、GDP和GNP和社会福利:GDP是国内生产总值,它不仅包括我们中国人创造的价值,也包括在本地外国人创造的财富。(各地方政府为什么拼命来外资呢?),GNP是国民生产总值,这是我们自己创造并能享受和转化为福利的东西。我们有多少呢?GDP中有多少社会福利我们能享用呢?我们的GDP增长了那么多倍,我们的福利增长了多少倍呢?我们以前的福利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上厕所只要一收费,就都变成了GDP了,只不过以前不统计罢了。跟国际接轨可是创造GDP的好办法哦。

好了。很多朋友看到现在,非常想问,你到底想说什么呢?我想说的是,我们整个社会效率的低下,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我们国家很穷,底子很薄,人们致富的欲望很强烈,在长期的短缺经济下,我们的发展方式选择的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也利用的了很多的外资(引入外资的成本和代价巨大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吃兴奋剂,是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来换得快速增长的,以

后总是要还的,会以这种病或那种病的方式体现出来),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主要是当时的国家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我也就不多说了,但这种增长方式显然是不可持久的,幸运的是,我们的政府看到了这点。这可以理解为天灾。另一方面呢,就是人祸了。开放之路和发展之路显然是曲折和充满荆棘的。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商品经济的形成中,一种以前被消灭了的东西产生了。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甚至某些制度在确立时就根本是错的。给了各种权利以寻租的机会,这不仅造成了在生产效率(实物经济)上的低下,也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虚拟经济)上的低下,后者更甚。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而必须付出的代价了。

还是举个例子吧。股市这东西,大家都在说,我说说应该也没什么关系吧?大家知道股市的本质是什么吗?两个层面,一个层面这就是我前面说的,资本集中!就是发行新股的过程,他为实现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必要的资本条件。我们以前的证券发行有问题吗?现在的发行制度解决了以前的问题吗?问题的本质在哪儿呢?另一个层面就是资源配置,即通过资本的自由流通,上市或下市等实现资源的重新分配和配置,使资本发挥更大的效用。这样看来,其实股市是个好东西,因为它实现了资本集中,把原来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发挥更大的效用,从创造更大的价值,再来反馈股东。那我们的股市为什么搞不好呢?根本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是因为股权分置?同股不同权?因为我们的监督体制不完善?都不是。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某些制度的缺失,和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结果提出制度的人目的性是很强的,他们利用了国家管理者的某种心态,使之成为了某些利益团体敛财的工具(最好的骗子肯定就是最好的心理学家)。这些人的名字我就不提了。因为他们还在叫唤着,我害怕。制度的无效性和缺失造成了效率的低下(主要是资本集中后真正被用于价值创造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流失了。怎么流失的?不用问我了吧?),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但我们在改进。但这并不是中央政府和我们党的本意,只是被利用了而已。所以我们要提高执政能力。不仅仅是股票市场,在我们整个金融体系中,从银行到信托公司,再到金融租赁公司,处处可见。所以我们要金融体制改革。

这些人的确很聪明。一把刀,有人用来除暴安良,有人用来杀人掠货。我真得有点难过。既然说了,就多说点吧。郎咸平说国有资产流失,他说的那也叫国有资产流失?太小儿科了吧?看东西只看表面不看本质,就永远得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国有体制改革怎么改都没用。国有资产流失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所有权和收益权的分离。说白了,就是虽然你有所有权,但你没有收益权,收益权哪儿去了呢?流失到某些人的腰包里去了。比方说,这幢房子,所有权是你的,但有人规定,居住权是我的,想装修就装修,想出租就出租,你敢说这房子是你的吗?是你的又怎样?你没权利住,老子一不高兴,就在屋里到处拉屎撒尿,你看着恶心?要不你便宜点卖给我算了?国有资产也一样,所有权是全民所有,但我用它来剥削你,因为我垄断,我有行政权力,赚了钱我不上交或少上交,我用它来发工资,涨福利,因为我是企业,我是管理者。(电信?)。实在不想玩了,我就把它搞烂后MBO。看你能把我怎样?又多说了。还是言归正传,说房产。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我把它理解为资本集中,因为它通过垄断获得高额利润,它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它并不能创造相应的财富,只是掠夺财富而已。(看看美国的历史和美国的住房政策,大家就会明白,住房是吸纳资本的、固化资本的,而资本只有在流动才能增值,看资本论。)我在前面正帖已经说过了,住房时的本质是金融,形式是产业,我们千万不能被表象所迷惑。房产的本质是金融,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虚拟经济。我们身边的例子不少吧?股市、汽车、电信等等,他们赚的是什么钱呢?垄断利润。马克思对垄断的论述已经够多了,我就不多说了。结果呢,显然是不持久的。我之所以看不过去,要讲这个问题,因为前面那些东西我们都不用举债啊,我们花的是以前的钱,而且汽车、股票等都是有钱人玩的,被骗了也就骗了,并不能对我们普

通老百姓的生活产生多大影响。但住房就不同了,它不仅花完了我们和我们父辈的所有积蓄,还花完了我们后二十年的钱和应有的幸福生活。他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得多。

我最担心的是,一旦问题激化,我们老百姓会不问青红皂白,就和政府和党对立,被别人利用啊。外面的声音实在太多了,太多了啊。**主义和##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啊。外部的敌人好对付,内部的敌人防不胜防啊。

不多说了。言多必失啊。这儿我想套用毛主席的一句话:这世界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我们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问题22:没有人怀疑本届当家人的拳拳亲民爱民之心,(不好意思,打击一下,人治社会自古以来不缺乏楼主这样的思维心态),问题在于,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他们踢出圈外(这事有过先例,还记得否?),决没有第三条路可走的,因此,真正要解决问题必须靠宪法制度!弱势群体必须要有自己真正的利益代言人,而不是别的什么救世主、民族服饰盛装者来代表他们,在政治的层面上,比如说现在的人大,理性、和平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和利益诉求,并能将大多数人的政治及经济意愿经表决后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加以实行之。但现在的情况是,既得利益集团对触犯他们经济利益的任何试探采取的是零容忍政策。——牛金星

原本不想再回帖的,就此结束。看到了叫“牛金星”那位朋友的留言,实在是感慨颇多。这位朋友说“关于本届当家人的描述,有麻痹劳动人民的嫌疑”,算是对了一半吧。已经处在绝望中的人,你还要断了他最后的希望吗?但在所有任职的总理中,确实是最优秀了,即便是我们的周总理,周总理出台过一项有助中国经济的经济政策吗?没有,只有毛主席。这些孤岛上的人们除了又一次眼巴巴的等待那艘传说中的大船出现,还有能做什么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结果如何,我们能不能赢得胜利,这也许仅仅是我的希望而已。我们面临的困难太多,我们犯下的错误所产生的后果也在慢慢浮出水面,我们已经不能再通过快速发展来掩盖问题了。就像吸毒一样,到后面剂量越来越大才能掩盖痛苦。

但问题摆在那儿,我们能逃避吗?想逃,又能逃到哪儿去呢?我们面临的问题难道仅仅是房价居高不下吗?想得也太简单了。我们面临的是这20多年来积累问题的集中爆发。我唯一渴望的就是这些问题能慢慢解决,但我不知道我们是否有这个时间,我们也是否有这个能力。问题的解决也许已经超过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再慢慢失去对事态的控制。

房地产下面隐藏的是银行问题,银行问题下面隐藏的是金融问题,金融问题下面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下面隐藏的是我们的现有的政治体制问题。这是个连锁反应。不比原子弹威力小。

20多年来,我们先动的是经济体制问题,但由于在改革中,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未能协调发展,形成的不匹配的结果就是: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的作用导致了我们的权力寻租,腐败滋生,国有资产流失;经济体制对政治体制的反作用,又促进了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的不和谐。这20年来,我们就是在这不和谐中走过的。

今天是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我除了苦笑别无它法。为什么会这样的节日呢?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没有呢?这是谁造成的呢?这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却又要自己来保护。如此自相矛盾的事也能发生,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说白了,就是我们的税务体制。学财务的朋友知道,我们的税收征收在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而不是在消费环节。地方税收从哪儿来呢?他们是向企业征收的,而不是向消费者征收的。我就听说过有个地方政府领导说政府向为纳税人服务的。悲哀啊!!!没有地方政府的纵容,那些企业他们敢吗?还有就是我们的法律,他们保护的是谁呢?我至今都没有搞懂,上市公司造假上市(听说过江苏琼花吗?)居然适用的是证监会的管理条例,而不是刑法中的诈骗罪,或者再不济也应该是用民法通则吧?为什么啊?就不是因为我们国有企业自已身不正吗?

自己也造假吗?还有不就是收取贿赂吗?摆明了就是联合起来骗骗小股民的钱财吗?骗了还让你没处告。企业产品造假也一样。

那么多企业为什么能那么容易得手啊?难道不是我们自身的原因?我们的法律不是保护弱者吗?我们只能等待改革。还有就是我们政府对GDP的迷恋,我们太想达到人均GDP多少多少美元了。我们的政府费尽心机在创造GDP。连上公共厕所都可以通过收费计入GDP,连毛主席建立的国民之本的教育医疗也产业化创造GDP了,我们后面还要做什么呢?我们的地方政府除了通过垄断来赚钱,还有别的本事吗(垄断赚的是国民的钱,无法赚外国人的钱)?房地产也许是最后一块蛋糕了。

有人说房地产绑架了银行,那我说,地方政府也绑架了中央。上海只是地震的中心罢了。上个礼拜听了央行上海分行领导的报告,听完后,我的心简直要流血。我们的领导会的只是掩盖问题,而从来不常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笑啊可笑啊,我们拥有最先进的理论,拥有先辈给我们创造的最好的文化政治财富,却从来不用,而去用西方的糟粕。说上海是最崇洋的城市,实在是不过分。反过来看西方,看美国,人家却吸收着毛泽东思想,用马列主义来改进自己的统治。真是可笑。

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也许是我危言耸听。这五年,是关系我们生存的五年。这场战争将是我们抗战和内战。在经济方面,我没有看到好转的迹象,胜利在软弱和迟疑中失去。我不害怕硬着陆,而害怕不着陆。我怀念毛主席。

不是我不愿意解释高房价形成的根本原因,而是无法解释,其中有太多人为的因素的。上海,繁华的下面,已经烂透了,它已经再也找不到能支撑自己的东西了。现在它也已经在慢慢失去房地产这个最后的拐杖了。它也许能利用控制媒体来迷惑我们的眼睛一时,但却掩盖不了一世(可笑的房地产网上交易系统,居然会有人相信上面的数据?我们的老百姓朴实啊。)。挂羊头卖狗肉的事,也快要到头了。

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管理的问题研究

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管理的问题研究摘要: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资产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维护经济稳定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现在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经济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影响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所以优化外汇储备,维护外汇储备的适量性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化程度愈加成熟,经济快速、迅猛发展。在国际贸易频繁和国际资本流动速度进一步加快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了很大改变。本文立足于中国超额外汇储备和外汇储备投资低效率的现实情况,结合发达国家外汇储备的成功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外汇储备合理利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外汇储备;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解决对策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截止到2014年6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已经达到3.95万亿美元,继续稳坐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的位置。中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是中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的表征,也说明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不断深化的,但如此高的外汇储备对中国也是一个很大的担忧,这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期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经济增速缓慢甚至停滞,外汇储备的存量较少。加之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全面指令性地管理外汇的收入和支出,外汇储备最多的年份也不到10亿美元,可以说这期间的外汇储备是相对不足的。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至今,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一直呈波浪式的增长,起伏较大。

中国黄金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黄金市场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 1.黄金价格的变化及其因素? 2.黄金市场上销售变化? 调研计划: 先充分了解了解黄金价格变化及原因,再调查当黄金 价格发生变化时,在黄金市场上消费者是做如何反应 的。(抽样法) ①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个别访问法 ②调研经费:交通费,场地费及其他费用 ③人员安排:选定地点:新疆乌鲁木齐 共25人,每5人一组,其中四组分别在几个大型 商场内做问卷,一组则做访问。 我们再通过问卷及所访问的结果来结合分析并整理。 信息整理与分析: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时,黄金价格从当时官方固定兑换价格35美元/盎司,一直上涨到852美元/盎司,期间只用了不到10年(1971-1980)的时间,总体涨幅高达24倍之多。

1979年11月26日(据NYMEX期货价格)价格为390美元/盎司,而不到2个月,1980年1月18日,黄金价格已涨到850美元/盎司,成为30年(1949-1980)来的最高点。而随后在一年半时间内,价格又跌回400美元之下,并且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价格基本都在400美元以下,尤其是300-20 0美元之间维持了相当长时间,300美元以下的价格就持续了4年,从1998年1月至2002年3月。从2002年3月底黄金价格恢复到300美元之上,2003年12月1日重新回到400美元,2005年12月1日价格突破500美元/盎司,2006年4月10日突破600美元/盎司,2006年5月11日达到近期的最高点723美元。黄金价格的上涨如果从历史周期来看,这轮牛市要从1999年开始算起,当时从251美元/盎司起涨,一直到2010年历史记录1430.80美元/盎司,金价翻了将近5倍。纵观这10年牛市,波动放大的时期大致要从2006年算起。从周线图上可以明显看出:2006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金价波动剧烈,上涨幅度较大,而2006年之前就相对平静,波幅较小。2010年的上涨是1999年开始的这波大牛市的组成部分,也是2006年波幅放大之后的延续上涨的一年。从这一角度来看,十年牛市仍将继续。 黄金走势图:

中国外汇储备的分析报告(图文)

中国外汇储备的分析(图文) 中国外储的分析 1、外汇储备简介 2、外储的配置分析 3、外汇资产的投资收益和外储流动性 4、外汇负债的投资收益和最终结算 5、止损的办法和后期的外储管理 6、总结 1、外汇储备简介 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截至到2011年3月,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 从上图可以看到,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0年年底时不足1700亿美元,之后开始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加入WTO,由于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1:8),并提供了大量廉价资源和劳动力.形成资本洼地,也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FDI).大规模进行低端消费品制造,相对应的,美国从2001年开始走美元贬值之路,鼓励超前消费.一边是中国促进出口,一边是美国促进消费。于是积累了大量外汇顺差。这些外汇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另外一部分来自于FDI。 对于积累下来的外汇,中国央行在一定期限以规定的比率强

制结汇的方式.使得外汇迅速归拢到中央银行的手里.形成外汇储备资产.而中央银行发行对应的人民币交给老百姓作为流通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央行属于借款人.借的是老百姓和外商投资者手里的外汇.这些外汇收到央行之后,就记录在资产一栏.而老百姓和外商属于债权人.手里的人民币就是债权凭证.对于央行来说,这些印发的人民币需要记录在负债一栏,这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才能做到平衡.这个过程也决定了这些外汇只能印发一次人民币.不然资产负债表就无法平衡.另外,央行的这些外汇储备一旦遭遇投资损失导致资产这一栏缩水的话,那对应的人民币负债也必须减少.就是得回收人民币来冲销外汇损失.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持有人民币的债权人.在卖出人民币,回收属于他们自己的资产—外汇的时候,央行就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所以,国流通使用的人民币,说白了就是美元代用券.央行的外汇储备关乎着人民币的坚挺程度.好比我们把银子存在钱庄,钱庄印了一纸给你.盖上章.称之为银票.凭这个可以代替银子流通.也可以随时回银庄兑换银子.如果钱庄被强盗洗劫了.真金都没了.你说这些盖上章的银票还有人要么. 2、外储的配置分析 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两头,我们先来研究资产这一栏.因为这属于国家的真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先来看央行的资产负债

(2020年编辑)中国黄金市场发展前景以及展望

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一、世界黄金市场上的中国因素 金价上涨的中国因素,是巧合吗? 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央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调整。 2001年11月2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模拟运行。 2002年10月17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实际交易试运行中,中金黄金股份公司与北京菜市口百货公司以每克83.5元的价格成交了3千克2号金。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2003年4月,人民银行取消了黄金生产、加工、流通审批制,改为工商注册登记制,标志着黄金商品市场的全面开放。 2003年11月18日中国银行的“黄金宝”在上海试点,拉开了商业银行参与黄金市场的序幕 2004年6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小金条”业务,面向普通投资者 2005年7月18日,工商银行与上海黄金交易所联合推出了个人实物黄金投资业务。 2006年12月,中国银行推出面向个人投资者的黄金期权业务“期金宝”和“两金宝”。 2006年12月25日,上海金交所正式推出面向个人投资者的AU100g实物黄金投资品种。 2007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关于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合约的批复》(证监期货字[2 007] 158号)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 2008年1月09日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 二、中国国力与国民财富的增加需要配置黄金 1、黄金去货币化后的价值再发现 目前全球地面黄金存量接近16万吨,以价格300元/克算起,全球黄金的资产市值约为48万亿人民币(7.2万亿美

金价44年历史走势

42.53 86.30 97.00 183.00 106.60 164.80 850.00 481.50 710.00 296.75 504.50 284.25 436.90 499.75 355.75 330.25 391.75 409.10 255.10 325.50 257.70 324.10 375.80 423.70 451.00 418.00 725.00 560.75 650.50 1,011.25 720.00 1,212.50 1,058.00 1,157.00 1,324.00 1,895.00 1,531.00 0 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10501100115012001250130013501400145015001550160016501700175018001850190019502000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美元盎司1968~2012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图 制图:中期研究院·杨戈说明:采用的价格为伦敦金每日下午定盘价数据来源:WIND ,中期研究院综合整理2012.07.05 《史密森协定》签订、美元与 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第一次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凯恩斯主义末路、滞胀 美国自由主义思潮、里根新政 科技与互联网兴起带来的经济繁荣 虚拟经济膨胀、中国崛起 欧共体9国宣布本国货币对美元实行浮动汇率、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伊朗伊斯兰革命、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QE QE2 美联储宣 布实施OT 而非 80年代初金价的暴涨刺激黄金产量开始大 增,规模效应降低了生产成本,产业走向成熟;与此同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促使黄金去货币化,央行降低黄金储备。9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黄金平添了相对的储备成本,并使其清算功能降低,央行继续降低黄金储备。雷曼兄弟倒闭、金融危 机全面爆发贝尔斯登倒闭、次贷危机升级成金融危机中国加入WTO 美国通过破产法修正案美国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各大投行爆出次贷敞口和损失、次贷危机爆发、各大央 行开始降息和注资救市第三次石油危机、海湾战争“911”事件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拉 美债务危机全面爆发联合国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伊拉克战争爆发欧洲15大央行签订新的售金协定“黑色星期一”美国总统卡特放言打压金价亚洲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爆发希腊向IMF 寻求救助美国历史上首次被下调评级美联储降息周期纽约世贸中心炸弹爆炸事件

外汇储备的重要性及我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的变化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100分) 截至2015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目前已经达到3.33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5127亿美元。请回答两个问题: 1、2015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 2、中央银行保持外汇储备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外汇储备的重要性及我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的变化 外汇储备有什么作用?外汇储备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同时外汇储备增加,可以抵抗美联储加息给中国带来的风险。更多的外汇储备,意味着对金融危机风险抵抗能力越强。我国的经济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 受美元加息和人民币贬值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减少。2015年12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33万亿美元,2016年6月份开始,中国外汇储备连续8个月下降,跌至29982亿美元。跌破3万亿美元的关口。2017年2月份外汇储备止跌,增加69.16亿美元,达到30051.2亿美元,重回3万亿美元关口。 外汇储备是什么意思?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 外汇储备的作用

1、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2、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3、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4、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中国外汇储备未来走势如何? 人民币加入SDR,从贸易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到储备货币的路上,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已经逐步形成。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增强,中国外汇储备将逐步趋于稳定,不过国际市场上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外汇储备的波动也是在所难免。

我国外汇储备的研究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研究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研究 摘要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并且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为主,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过于集中。自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后,美联储大幅降息,美元不断贬值使我国的外汇储备遭受了重大的损失,社会各界也对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能力产生了疑问。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进行管理,不仅是目前我国面临的现实难题,也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未来发展和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首先在引言中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其次,本文将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情况和具体结构进行介绍,并进而分析巨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风险。最后总结提出对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外汇风险,外汇管理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BSTRAC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of U.S. Treasury bonds, which makes the risk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s too concentrated. Since the 2008 economic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ederal Reserve to cut interest rates sharply, continuous depreciation of the dollar suffered a great loss to our country'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e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lso to China's hu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management capability is in doubt. Under this background, how to effectively on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management is not only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facing the reality of the problem, also ha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uture of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and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ffairs decision-making. This paper will first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in the introduction.. Secondly,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growth and specific structure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then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hu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the risk of.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 to our country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management. KEYWORD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foreign exchange risk,exchange control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问题与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f11282212.html,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问题与分析 作者:尹继民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2年第08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规避外汇风险的建议: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结构,适当拓宽投资渠道;利用外汇储备增加我国黄金、能源等占率储备;合理利用外汇储备促进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将外汇储备投资于医疗、教育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 【关键词】外汇储备;利弊;改革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 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债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199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在此后的四年,外汇储备上升的态势相对平稳。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在2005年末,增至8188.72亿美元,居全球第三位。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8537亿美元,并且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持有国。截止2012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为32557亿美元。表1是一个关于我国近几年来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表格。 二、我国外汇储备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过于单一,主要集中于对美元的持有 目前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主要是对美元的持有,美元资产占我国外汇储备的比率高达70%,而持有的美元中60%集中投资于美国国债和中长期债权。不可否认,美元是世界主要流通的货币,是各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持有形式。但如果外汇储备过于集中于美元,必然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受制于美元;另外,对美国国债和中长期债券的大量投资缓解了美国政府的赤字,那些国债有效的刺激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却无法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出台了高达七千亿的救市计划,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赤字,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将增发新的国债,其结果是美国国债价格不可避免的下跌,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的收益自然受到损失;进一步的财政赤字,还会导致美联储继续的

中国黄金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对我国黄金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要】:黄金市场是任何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相对国际上成熟的黄金市场而言,我国黄金市场是一个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的新市场。本文主要浅析我国黄金市场的现状、现存的经济和制度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黄金市场;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2001年4月,中行行长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2001年4月,央行行长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同年6月,央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调整。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运行,这是我国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象征着中国黄金市场迈出了新的步伐。随着上海黄金期货交易所推出黄金期货,我国的黄金交易市场日趋完善,黄金市场也是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金融产品的高回报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同时兼备多种属性,首当其冲的是一般等价物属性。黄金由于受到其生产速率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导致它的价值波动与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发行的纸币相比很小,但这并不影响黄金的金融属性,相反增强黄金金融产品的魅力。 一、我国黄金市场的现状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黄金市场起步较晚,尤其是黄金期货在2009年上海黄金期货才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但我国的黄金市场发展速度快,产品种类也相对丰富。 我国黄金市场是由场内和场外两部分组成的。场内黄金交易市场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前者以黄金现货交易为主,后者为黄金期货交割。场外黄金交易市场主要包括五大类交易,包括由商业银行代理的实物金条销售、商业银行的纸黄金业务、商业银行的黄金寄售和租赁业务、产金用金企业间进行的非标准化黄金交易和黄金投资或咨询公司开办的黄金保证金交易。 从目前交易现状规模来看,我国的黄金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的第三大期货市场。2011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量为308,239,140手,累计成交额为434,534.36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9.24%和31.60%。(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主体包括各种涉金企业,商业银行、各类黄金投资公司和中介代理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的交易主体主要包括各种金融机构和自然人投资者。其中包括金融类、外资金融类、综合类、自营类等。) 我国黄金市场在监督管理方面现主要由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和市场自律。金融监管部门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市场自律指的是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由其章程和会员管理办法自动对其会员进行约束。 二、我国黄金市场存在的问题 尽管十多年的渐进式改革使得中国黄金管理基本实现了参与主体进入、产品开发及定价机制的市场化,为中国黄金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作为正在融入全球黄金市场的一个新兴市场,中国黄金市场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相关法规滞后及多头监管模式效率低。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金逐步失去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其

近三十年黄金价格走势[总结]

近三十年黄金价格走势[总结] 黄金自古便是财富的象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是成为了最重要的投资品种之一。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黄金经历了与美元脱钩到1980年市场最高价,然后是20年熊市,从2000年后金价一路走高。 本文通过对宏观面及资金面的分析,探讨了决定黄金价格的因素及对未来黄金投资的理由与预期。 一. 三十年宏观经济与金价走势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由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进一步扩大了入侵越南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美国黄金储备大量外流,无法维持黄金美盎司35美元的官价。在经过和其他国家协商后,美国政府宣布不再按官方价格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银行或中央政府之间仍按官价结算。 在1973年3月,因为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方各国经过磋商,最终达成协议,放弃固定汇率,实行 浮动汇率。至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完全崩溃。这就是黄金非货币化的开始。 国际黄金非货币化的结果,使黄金成为可以自由拥有和自由买卖的商品,黄金也从国家的金库走向寻常的百姓家。二、70-80年代的通货膨胀 至1973年因美元大幅贬值的诱导,再次引发了欧洲各国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浪潮。在这个市场浪潮冲击下,导致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不得不关闭了17天。经过各国之间的紧急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同时黄金涨过100美元/盎司大关,是原来官方所规定兑换价格的三倍。

在同一时期,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通胀率再次急剧升高。加上美国黄金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美国公民在被禁止数十年后,重新获得拥有黄金的权利,交易商和个人投资者认定这些将极大地增加对黄金的需 求,因而倾囊买进。金价继续不断攀升,新的历史最高价格不断被刷新。最后黄金价格在美国黄金市场对美国公众开放的当天,黄金价格才冲顶回落。此时的黄金价格是200美元/盎司。1975-1976年间,高通胀率引发了美国和其他国家严重的经济衰退,高失业率和破产风潮是当时最突出的世界经济景象。而通货膨胀也不断刺激着黄金价格的上升。1979年,黄金市场出现了买方力量大有不管任何人抛出多 少黄金就吃下多少黄金的气势,迫于强大的市场购买力的压迫,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迫压缩了原定的黄金拍卖计划,不久就彻底放弃了这项计划。1979年上半年黄金价格引人注目地涨过了360美元/盎司,但随后的超越众人想象力的黄金暴涨令世人目瞪口呆。1979年夏季,世界通货膨胀情况迅速恶化,美国政府的债务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1970年的4000亿美元,经过九年时间翻了一番后继续增长,接近1万亿美元。1979年下半年,黄金价格不断刷新一个个百元整数单位,400美元/盎司、500美元/盎司、600美元/盎司、700美元/盎司,一个个令人眩目的、以前市场各方都不敢想象的价格被市场力量迅速创造着。1980年1月,当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事件发生后,黄金价格被推上了有史以来的历史最高价:852美元/盎司。 三、黄金的20年熊市 任何金融产品的价格经过爆发性的大牛市暴涨过后,价格都会大幅回落,股票、石油、房地产等都是这样,黄金价格也不例外。在创造出令人眩目的852美元/盎司的价格后,黄金出现大幅震荡性回落,同时美国的通胀率从接近20%降到1982年的5%左右,黄金价格随之跌落到300美元/盎司才止住。

论中国外汇储备的作用

财富之池 ——论中国外汇储备的作用近几年来,围绕外汇储备的话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国数额庞大的外汇储备成了国民乃至全世界的关注焦点。“中国两万亿外储”、“池子理论”、“外储投资两房”、“外储缩水”对于我们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但作为不同的主体,关心的内容又不尽相同:国民关心的是外储的变化会对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国家关心的是外储是否对中国经济造成波动抑或是否能有助于维稳中国经济;世界关心的是中国持有巨额外储是否影响到人民币汇率。 中国外汇储备究竟有多大作用多大影响,才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为了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一、中国外汇储备概况 自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外汇储备以一个较高的速率迅速增长,尤其是最近几年,除了偶尔受其他因素影响导致外储下降外,在大多数时间里,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不断积累着外汇储备。截至2010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达到28473.3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① 其中的结构没有对外明确公布过,目前属于国家金融机密。根据来自于国际清算银 ①

行的报告、路透社报道以及中国外贸收支中各币种的比例,估计美元资产占70%左右,日元约为10%,欧元和英镑约为20%。 二、中国外汇储备的作用:积极与消极 外汇储备的积极作用可分为基本作用和衍生作用。外汇储备的基本作用是国际支付;外汇储备的特性又决定着其有强大的衍生功能:既能维持汇率稳定,又可平衡国际收支,还可维稳一国经济。然而,外储亦有其负面作用,在2008-2009年经济危机中,这一负面作用极大显现出来。以下将对这三方面作用作分别的阐述。 (一)中国外汇储备的基本作用 外汇储备的基本作用是国际支付。一国的外汇储备就如人们的储蓄一样,是财富水平的一种体现;拥有较多储蓄的人有能力购买更多的东西,或则决定更多的投资,同样的,一国拥有较充足的外汇储备,从某方面说明了一国的支付能力较强。 中国数额庞大的外汇储备是靠连年的贸易顺差积累而成的,在这个环节中,中国实现了商品的一重输出;另一方面,中国将所得的外汇用于投资国外的资产,实现了商品和资本的二重输出。这增加了投资的多元化,将市场的范围从本国扩大到世界范围内,能更好地抵御国内经济波动所造成的投资损失。 改革开放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这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我国吸收先进技术,并有利于我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然而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资本的缺乏,中国主要以“引进来”为发展主线,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不具备“走出去”的实力。近些年来,情况有了转变,于2010年在厦门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与会的有意向有能力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达200多家。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让中国企业有了“走出去”的基石。 (二)中国外汇储备的衍生作用 首先,外汇储备能够调节中国的国际收支,让国际收支实现平衡。国际收支总全平衡与否,反映了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总体情况。未来中国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是保证国际收支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没有国际收支均衡,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如果中国在未来的几年内仍然外部严重失衡,那么内部均衡也将受到严重威胁,最终要保证无通胀下的充分就业,以及高速的经济增长都将是困难的。当一国的经常项

中国黄金市场分析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2013 ——2014 第二学期 我国黄金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目录 1引言 (2) 2.中国黄金市场分析 (3) 2.1黄金资源享赋 (3) 2.2中国的黄金供给 (3) 2.3中国的黄金需求 (4) 2.4中国黄金价格 (4) 3.现状分析 (5) 3.1成功建立了规范的场内黄金交易体系 (5) 3.2商业银行承担代理商和做市商的职能 (6) 3.3国内黄金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7) 3.4国内国际黄金市场联动性大大增强 (8) 4目前存在的问题 (9) 4.1法规滞后于黄金市场发展 (9) 4.2多头管理使市场监管不力 (9) 4.3黄金市场交易品种较为单一 (10) 4.4黄金市场尚未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 (10) 5 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11)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黄金? 因为多年只涨不跌,黄金被誉为“懒人投资”。但黄金神话却在2013年破灭:一年跌幅28.27%。自1976年牙买加协定开启黄金非货币化以来,去年黄金的跌幅是史上第二,拔得跌幅头筹的是1981年,达32.59%。去年黄金之跌,终结了其自2001年开始13年只涨不跌的历史纪录。其实,2013年初市场对于黄金走势的判断还是挺乐观的,当时认为金价有两大支撑,一是通胀预期,二是债务避险。不料,正是这两大因素运行趋势发生了逆转。 进入2014年后,市场对于未来金价变动趋势的主导看法,已经是很悲观了。有专家认为,黄金是零息资产,既不会分红,也不会生利息,只能从价格高低起伏中博“差价”,如果黄金走势总体下行,资产吸引力将继续下滑,投资黄金的意义便不大了。 然而,中国大妈却无畏“拜金”,越跌越买,屡买屡套,屡套屡买。大妈凭直觉购买,而数据却显示大妈的“拜金”自有道理:2001年以来金价平均年回报率仍达到13.35%,在贵金属和货币中表现最强。长期来看,金价仍然跑赢通胀。

浅析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外汇储备对策

浅析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外汇储备对策 中国的外汇储备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外汇储备近几年一直以很高的速度持续增长,据2008年底的权威发布数据,中国共拥有1.9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逐步深化,正逐步蔓延成全球的经济危机。而中国恰逢巨额外汇储备屡创新高,因此有关储备财富评价和管理成为经济学者关注的交点,论战频频。 那么,应当如何看待中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我国外汇储备是否已经超出可容忍的限度?在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国应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巨额的外汇储备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对外汇储备对一国的经济所能带来的影响有所了解,对其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了解。 一.外汇储备的经济影响。 外汇储备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可以减少政府因国际收支变化而受到的冲击,并帮助政府获得宝贵时间,有步骤的进行国际收支的调整。二.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的稳定。 三.提升币信。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政府才有足够的实力采取灵活的汇率政策,保持本币的坚挺,维护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的信誉。但在另外一方面,巨额的外汇储备也将将带来负面效应:一.使货币政策反应迟钝。二.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带来国内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大于需求,给本币带来升值的压力。三.过多的外汇储备有可能降低我国对外金融资产的收益水平和财富增长速度。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特点与风险。 我国外汇储备有三大特点:第一,规模巨大,到2008 年底已近20000 亿;第二,币种单一,美元资产占70%左右,其他主要为日元、欧元和英镑;第三,运用效率低下,证券类资产占我国外汇储备比重超过90%,其中又以美元证券类资产为主,仅有小部分外汇现金。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储备资产将面临三方面风险:第一,汇兑损益,体现为欧元、英镑的贬值;第二,投资损益,体现为美国国债下跌和欧美股市下挫;第三,美元危机的风险,体现为通货膨胀上升和美元贬值以及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 三.中国外汇快速增长的原因及评价。 中国外汇储备的持续的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在我国政治环境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和外资外贸政策优惠的吸引下,外资规模不断增大,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潜力和市场购买力明显增强,加之我国政治环境稳定,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劳动力又供应充足,生产要素等综合成本优势突出,对外资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得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全球收支不平衡和“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深层原因。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造就了我国的国际债权国地位,但这实际上是全球收支不平衡和“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外在表现。由于在国际市场我国不能以本币提供信贷和计价,只能大量持有美元资产,从而使得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外汇储备的增加是我国用经常项目顺差购买美国债券、用股权置换美国债券的结果。 进口领域受到制约也间接推动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受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国家战略因素影响,拥有科技优势的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在不断加剧,我国需要进口的许多领域的产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均受到外国出口政策的严格限制。这必然影响我国的进口规模和范

中国投资金条定价藏猫腻高卖低买算计投资者 (1)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中国投资金条定价藏猫腻高卖低买算计投资者一直以来,中国黄金投资金条都跟随伦敦现货黄金价格走向,但近期随着“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的热潮,中国黄金集团(以下简称“中国黄金”)的投资金条价格开始呈现较高升水,基准金价较国际金价每克高出8元以上,再加上每克14元的交易手续费,投资者买入金条的成本较国际黄金价格高出24元/克,通过投资金条获利已成为难度极高的投资。 北京商报记者近期在中国黄金蒋宅口旗舰店发现,中国黄金销售的投资金条价格往往比国际黄金价格高出10元左右,这一现象在中国大妈抢购黄金之前并不明显,近期随着价格升水保持在高位,投资者开始发现,中国黄金的投资金条相比纸黄金等其他投资黄金的渠道明显偏贵。以5月19日中国黄金投资金条价格为例,伦敦现货黄金报收1358.8美元/盎司,1盎司等于31.1035克,工商银行公布现汇买入价为100美元兑612.9元人民币,据此测算可以得出,伦敦现货黄金核算为人民币报价应该为267.75元/克,此时工商银行纸黄金报价也为267.84元/克,两者相差不大。 但是此时中国黄金投资金条的基准金价却为276元/克,投资者如果购买投资金条,还需要额外付出12元/克的买入手续费,合计成本为288元/克,再考虑到卖出黄金时需要支付的每克2元的回购手续费,只有当基础金价上涨到290元/克之上时,投资者才能做到不亏钱。那么基础金价从276元上涨至290元,需要国际金价上涨多少才能完成?答案是很可能要大于14元/克。 有投资者表示,自己在前一次高位回购投资金条时,发现中国黄金的投资金条基础金价比国际金价便宜一些,原本以为这是中国黄金根据自己对于黄金价格未来走向的判断给予的调整。但是现在看到基础金价高于国际金价8元以上,说明中国黄金对于基准金价的设置并不是简单跟随国际金价走向。 有人分析,中国黄金目前把投资金条定价偏高,可能是由于投资者购买实物黄金热情高涨,导致国内现货黄金价格偏高,从而导致中国黄金抬高基准定价。也有一种猜测,即中国黄金认为目前投资者主要采取购买实物金条的操作,几乎 1

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及对策(一)

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及对策(一) 摘要: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出现超常规增长,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外汇管理体制只是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才是导致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深层次内因。因此,在解决我国高额外汇储备问题时应注重解决国内宏观经济的内在矛盾。 关键词:外汇储备,储蓄缺口,投资缺口,双顺差 我国外汇储备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增加积累的过程。特别是步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外汇储备出现许多新的特点:一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外汇储备总额高达8189亿美元,是2000年的5倍,近五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7.9%。二是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源于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其中,资本、金融项目的顺差对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贡献逐年加强。三是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是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逐年减少的增长。 外汇储备增加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收支情况良好的重要表现,有助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数量已大大超过合理的需要。外汇储备超过合理需求和高速增长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持有外汇的机会成本和管理难度,增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从而给国家的经济金融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深入分析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对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储备规模,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外商直接投资稳步增长、国际游资大量涌入及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外汇管理措施是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是导致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深层次内因。 一、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直接原因 1.从政策、体制角度看。政策、体制在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1994年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经常项目强制性结售汇制度极大地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同时,使我国官方储备中也吸收大量民间储备。二是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放开,国家又实行“鼓励资本流入、限制资本流出”的政策,资本项目的非均衡管制遏制了资本流出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三是国家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通过逐步开放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使国际资本看好中国,促使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 2.从国际收支角度来看,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受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双重影响。在经常项目中,1994年以后,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顺差;非贸易往来1993年之后由此前的顺差转为逆差,且每年的数额有所增加;无偿转让一直表现为顺差,且数额相对较小。因此,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是对外贸易顺差。入世后,我国外贸顺差累计已达1897.8亿美元,其中,2005年外贸顺差1018.8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多。贸易顺差增大意味着我国外贸竞争优势增强。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竞争力,同时我国的一些技术密集型产品也从比较劣势走上比较优势。 近10年来,我国资本往来项目一直保持较大的顺差增幅,与经常项目顺差相比,资本往来项目的顺差占很大比重,已成为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最主要原因。自2002年以来,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均在500亿美元以上,截止2005年11月底,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已达6271.78亿美元。与相对稳定的直接投资不同,短期资本流动则变动剧烈,它主要在金融账户下的其他投资项目中显示。受投资吸引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n向,这一项目外汇流动异常并且规模较大。 实际上,我国外贸顺差对外汇储备的贡献是逐年减弱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数额稳步增长,成为支撑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重要力量;短期资本流动变动较大,成为影响储备变动的重要

中国外汇储备状况分析

中 国 外 汇 储 备 现 状 及 出 现 的 问 题 讨 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 刘彤 24

1.概念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一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增至3.94万亿美元,今年二季度将突破4万亿美元关口,近五年内翻了一番。 2. 中国外汇储备现状 中国外汇储备(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总额为8537亿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大陆外汇储备作为国家资产,由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部分实际业务操作由中国银行进行。 2010年12月国家外汇储备28473.3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 3.发展情况 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另外,6月M2同比增长28.46%,创下1996年5月份以来新高,而M1同比增长24.79%,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9年7月15日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货币信贷快速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国家外汇储备增长17.84% 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1856亿美元,同比少增950亿美元。6月份外汇储备增加421亿美元,同比多增302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319元人民币。 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对国民经济影响日益增强,加之西方经济持续低迷,促使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全年增量超过500亿美元。2001年全年外汇储备净增466亿美元,外汇储备量突破2000亿美元居于世界第二位。伴随着入世后外汇储备规模的较快增长,2001年,外汇储备经营以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为目标,建立了投资基准经营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框架,完善了大规模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 与此同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总值超过6000亿美元。此外,美元利率的下降使得人民币利率水平高于美元,进一步促进了外汇的流入。因此,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中国的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增长,2006年2月底更是达到8536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的8501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