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化融合 全套程序文件 2019年度最新版

两化融合 全套程序文件 2019年度最新版

两化融合 全套程序文件 2019年度最新版
两化融合 全套程序文件 2019年度最新版

XX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全套

受控编号:

XX有限公司文件清单

XX有限公司

文件控制程序

受控编号:

1 目的

为确保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下简称管理体系)有关的场所使用最新有效版本的文件,特制订本程序以规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归档、发放、更改、使用、回收、作废等管理活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包括外来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3 职责

3.1总经理

——负责制定发布管理方针,批准发布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3.2管理者代表

——负责审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批准管理体系基础管理类文件。

3.3总经办

——负责管理体系管理类文件标准化工作;

——负责基础管理类公司级文件的编制、标准化、审核及其过程的控制与评审;

——负责管理类、基础管理类文件归档、发放及回收等管理与控制;

——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

3.4品保中心

——负责组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类文件编制及其过程的控制与评审;——负责公司管理体系技术类检验文件的编制、校对、审核及其过程的控制与评审。

3.5技术中心

——负责管理体系技术类文件(除检验文件的编、校、审以外)各过程的归口管理与控制。

3.6信息部

——负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及其过程的控制与评审。

3.7各职能部门

——负责组织本部门专用基础管理类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及其过程的控制与评审。

4.工作程序

4.1文件的分类与保管

4.1.1第一层次文件

管理手册

4.1.2第二层次文件

程序文件

第一、第二层次文件也称为管理体系管理类文件。

4.1.3第三层次文件

公司为确保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要的文件,包括:

⑴基础管理类文件,如:部门职责条例、员工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细则、公司/部

门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⑵技术类文件,如:设计文件、图样、工艺规程、检验文件、技术要求(企业标准)

以及外来文件中的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图样等。

4.1.4第四层次文件

各类为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符合性提供的相关证据的记录,记录的控制和管理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4.2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

4.2.1受控文件:是指规定管理体系运行的日常管理性文件及描述并控制产品形成的质量特性文件,其过程的变更会使质量体系运行方式及产品质量特性发生变化,从而需要追踪并保证更改到位的文件。此类文件发放前授权发放加盖红色“受控”印章并建立受控编号,建立《文件发放回收记录》,使分发的每份文件都具有可追踪性。

4.2.2非受控文件:是指其使用与管理体系运行及产品质量无关的文件。此类文件无需标识和追踪。如用于投标所需要的质量手册,用作产品推销等非生产用途的文件。

4.3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

4.3.1文件的编、审、批手续

⑴管理体系管理类文件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及其支持性程序文件由品保中心负责组织编制,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由及其支持性程序文件由信息部组织编制,总经办标准化,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⑵基础管理类文件

a.涉及多个部门(2个部门以上)的公司级文件

由总经办负责组织编制、标准化、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

b.部门专用文件

由部门负责编制,总经办标准化,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副总批准。

⑶管理体系技术类文件(除检验类文件)

由技术中心技术员编制,技术中心标准化,技术经理审核,技术副总批准。必要时,相关职能部门会签。

⑷管理体系技术检验类文件

由品保中心技术员编制,品保技术经理校对,技术中心标准化,技术中心工程师会签,品保经理审核。

⑸基于信息系统生成的文件也需按系统规定的流程要求审批、确认。

4.3.2文件审批前的评审

⑴管理类和基础管理类文件评审由编制部门完成草稿后,各相关职能部门依次传阅评

审。或者,通知相关职能部门以会议的方式集中评审;

⑵技术类文件评审按照《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文件执行。

4.3文件编号

4.3.1管理类文件

管理类文件的编号遵循《企业管理标准化管理制度》。

4.3.2技术类文件

技术类文件的编号按照JB/DQZ0133.9 — 1985《电工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十进位分类编号办法》执行。

4.3.3外来文件编号

⑴技术类外来文件无须编号,引用其已有的标准号、图号或文件号。

⑵管理类外来文件有标准号直接引用,无标准号的遵循《企业管理标准化管理制度》

编号。

4.4 文件归档、发放与回收

4.4.1管理类文件

⑴由总经办负责归档、发放与回收。

⑵文件审批后,总经办文件管理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确定每个受控文件的发放范围,

填写《文件发放收回记录表》,按确定的文件发放范围复制文件副本发放,正本由总经办存档、保管。为便于文件原发放范围的检索,应将《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分类归档。

⑶文件发放时,受控文件加盖受控状态的印章(红色),可行时应注明发放编号和分

发日期。职能部门接收人在《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上签字。

⑷各职能部门对签收的文件要有专人进行登记管理。

⑸当发放电子版文件时,应使用PDF格式,可不加盖受控状态印章,可使用电子形式的发文通知、邮件代替《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旧文件删除。

4.4.2管理体系技术类文件(包括检验类文件)

⑴由技术中心负责归档、发放与回收。

⑵发放时由技术中心文件管理员按《技术文件完整性及发放管理规则》的规定要求执

行。

⑶基于信息系统生成的技术文件,按系统中的流程发布、使用。

4.5 文件的更改与换版

4.5.1管理类文件

⑴采用换页更改。

⑵文件的更改原则上由编制部门实施,按原文件审批权限审核、批准。若其它部门更

改,应持有原文件所依据的相关背景资料。更改实施前,由更改部门(或人员)填写《文件更改单》,经批准后实施。更改后的文件按原发放范围发放。

4.5.2 技术类文件

技术类文件更改遵循《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技术文件更改管理制度》要求。

基于信息系统生成的技术文件,按系统规定的流程更改。

4.5.3 经多次更改或变更较大时应进行换版,换版文件应注明版本标识。

4.6 文件的管理

4.6.1总经办及技术中心文件管理员,分别建立本部门负责归档的文件台帐(《文件清单》)。文件正式审批后,将其纳入《文件清单》。每年年底将正版文件移交档案室资料管理人员归档并填写《档案移交(接受)登记表》。

4.6.2各职能部门负责建立本部门使用的有效文件台账(《文件清单》)。

4.6.3当需使用文件部门(人)未收到文件时,不得随意借用他人的文件复印,需要者由文件批准人同意后由文件发放部门办理补发。填写《文件领用(借阅)申请单》。文件管理员作好发放登记。超出文件原定的发放范围时,应征得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同意。

4.6.4当使用部门(人)的文件严重破损影响使用时,应到文件发放部门办理更换手续,交回破损文件,补发新的文件。补发的新文件可继续沿用原文件资料的分发号。

4.6.5当文件使用部门(人)将文件丢失后,应办理注销申请,同时必须说明原因,经文件审批人同意后补发。文件发放部门在补发文件时应给予新的分发号并登记,并在文件发放收回记录表上注明原文件的分发号失效作废。

4.6.6需临时借阅复制文件者,填写《文件领用(借阅)申请单》征得相关人员同意后(手册、程序文件的借阅复制应经管理者代表批准,机密文件借阅应经总经理批准,其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应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由资料管理人员填写《借阅文件(档案)登记表》,借阅、复制经办人签字。借阅者应在指定日期归还文件,原版文件一律不得外借。

4.6.7文件的持有者调离或更换岗位时,需办理文件移交手续。

4.6.8文件管理部门对发放到企业外部的受控文件(如加工图纸等)也需按本文要求进行发放登记及更改控制。

4.6.9对承载媒体不是纸张的电子文件也应参照上述规定执行。同时为了防止文件丢失,所有存入光盘的文件均应有备份。

4.6.10文件管理员在每年初应全面检查各类在用文件的有效性,确保使用文件均为有效版本。

4.7 文件的保管、作废与销毁

4.7.1 文件的保管

⑴与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由归档部门分类存放在干燥通风、安全指定的地方,要注意

防潮、防蛀、防盗。

⑵各职能部门文件由各部门资料员或指定兼职资料员保管,总经办、技术中心对各职

能部门文件保管情况要进行不定期检查。

⑶归档保管的文件为受控文件,任何人不得任意涂改、不准私自外借,确保受控文件

的清晰、整洁。

4.7.2文件的作废与销毁

作废的文件由文件管理员按文件发放登记表及时从发放和使用场所收回并记录,加盖“作废”印章(蓝色),填写《作废文件登记清单》。需作资料保留的作废文件,经原审批部门领导批准方可留存。对应销毁的作废文件经原审批部门领导批准后,由被授权的部门统一销毁。《作废文件登记清单》上注明处置措施情况。作废文件应在《文件清单》上注明作废情况。

4.8外来文件的管理

4.8.1外来文件接口部门在收到外来文件时,应将外来文件纳入《外来文件登记表》,并识别其适用性,控制分发和更新。

4.8.2产品标准、顾客提供的图样、各类重要的技术书籍和资料等技术文件进入公司后,由技术中心进行识别、登记并控制发放,并负责核查各部门使用的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等外部文件的有效性,及时更换过期文件。

4.8.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进入公司后,由总经办进行识别、登记并控制发放,负责核查此类文件的有效性。

4.8.4有关员工劳动法、工资、社会保险等人事法律法规有总经办负责收集更新,核查此类文件的有效性、适宜性并进行编号登记并控制发放。

5 相关文件

5.1 QB/LK 19202-2019《记录控制程序》

5.2 QB/LK 1320-2009 《管理文件编写一般规定》

5.3 QB/LK 12001-2011《企业管理标准化管理制度》

5.4 QB/LK 19302-2011《技术文件完整性及发放管理制度》

5.5 QB/LK 19206-2019《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5.6 QB/LK 19303-2011《技术文件更改管理规则》

6 记录

6.1 QB/LK?JL 19201~01-2019 A/0《文件清单》

6.2 QB/LK?JL 19201~02-2019 A/0《文件发放收回记录表》

6.3 QB/LK?JL 19201~03-2019 A/0《文件领用(借阅)申请单》6.4 QB/LK?JL 19201~04-2019 A/0《文件更改单》

6.5 QB/LK?JL 19201~05-2019 A/0《借阅文件(档案)登记表》6.6 QB/LK?JL 19201~06-2019 A/0《档案移交(接受)登记表》6.7 QB/LK?JL 19201~07-2019 A/0《作废文件登记清单》

6.8 QB/LK?JL 19201~08-2019 A/0《外来文件登记表》

6.9 QB/LK?JL 19201~09-2019 A/0《档案文件目录》

6.10 QB/LK?JL 19201~10-2019 A/0《文件评审会签记录》

7 附件

/

XX有限公司

记录控制程序

受控编号:

1目的

对管理记录进行控制,确保管理记录的真实、完整、有效,以提供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下简称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为证明产品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运行有效的记录控制。

3 职责

3.1品保中心

——是管理记录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汇集和审核与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表式,确保其规范化、格式化和标准化。

3.2各职能部门

——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本部门产生的或与本部门有关的记录。

3.3授权的文件批准人负责批准与该文件相关的记录表式。

3.4 记录填写人员对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性负责。

4 工作程序

4.1记录的产生

4.1.1记录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文件的要求而设置的,文件中一般规定了记录的填写部门、内容、记录传递过程等。

4.1.2 授权人员在审批文件的同时,批准与此文件相关的记录名称、内容和格式,记录格式的编制应简洁明了,内容完整。

4.1.3各部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严格按要求填写管理记录,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及时传递记录。

4.2记录表式的设计、编号标识

4.2.1 记录表式设计

⑴文件编制部门负责文件要求的各种记录表式的设计,授权人员在审批文件的同时,

批准与此文件相关的记录名称、内容和格式,由品保中心形成附件1《管理记录表式汇集》,使用时,各部门从中选择所需要的记录表式。

⑵管理记录表式是文件的一种,表式的修改按照《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1.2记录表式的编号标识

管理记录表式的编号标识是记录受控的标志,凡管理体系涉及到的记录必须按规定统一编号标识,由品保中心/信息部负责,编号标识方法详见《企业管理标准化管理制度》。

4.3记录的范围

4.3.1与产品质量有关的记录,如各种设计开发记录、供方评价记录、测量设备校准记录、检验和试验报告、不合格品记录、产品标识及追溯记录、顾客服务投诉处理记录等。

4.3.2 体系运行记录,如审核报告、管理评审记录、文件控制记录、过程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记录、人员资格培训记录、信息反馈记录等。

4.3.3来自供方、客户、相关方的有关记录。

4.4记录的形式

记录形式可有书面形式的卡片、表格、图表、报告等,也可采用照片、视频、磁盘、软盘等电子媒体的方式。

4.5记录的填写要求

4.5.1记录填写须及时、清晰、真实。以纸质为载体的记录填写时应用黑色或兰色钢笔或

圆珠笔,内容不得涂改。一旦需要更改,采用“—”划改,并在划改处附近记录需要更正的记录,更改人盖章或签字以示负责,并签上更改日期。

4.5.2记录表式的内容栏对于某些产品不适用时,记录时需采用“/”符号,以示“不适用”。

4.5.3所有记录都要由填写人签章或签字,并注明日期。

4.6记录的收集、归档

4.6.1记录的收集、归档职能部门见《管理记录清单》规定。

4.6.2各部门应由有关人员收集、整理、处理、统计、反馈和上报本部门范围内的管理记录,分门别类,按记录形成的时间顺序(如年、月、日)、页码进行定期(月、年)整理,装订成册,并在封面上或活页夹侧面注明记录名称、时间范围后归档保存,便于检索。4.6.3记录一律采用纸质形式,电子媒体只能作为备份。

4.7记录的管理

4.7.1记录的保存

⑴设置合适的框子或架子,保存各部门的记录,存放在防火、防潮、防蛀虫、鼠害等

适宜的环境中,防止损坏、变质或丢失。

⑵对于保存在硬盘、磁盘、软盘中的记录应注意核对记录与原始数据的一致性,还应

做好防压、防磁、防晒等,并及时备份,防止贮存的内容丢失。

4.7.2记录的查阅

⑴记录归档后一律不外借,需要时可以查阅或复制。公司部门记录需借阅或复制时,

应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公司归档的记录需借阅或复制时,应经管理者代表批准。按《文件控制程序》相关要求执行。

⑵当顾客要求提供记录证据时,只能提供记录的复印件,所有记录的复制应取得记录

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

4.7.3记录保存期限

记录的保存期限见《管理记录清单》目录规定。

4.7.4各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检查管理记录的完整性、正确性和符合性,品保中心在平时和内审工作中应对各部门的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实施监督检查。

4.7.5记录的销毁

记录保存部门的管理者每年清查一次管理记录,超过保存期的记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记录保存部门负责销毁。执行《文件控制程序》有关文件的报废、销毁的规定。

4.8电子记录的管理

4.8.1管理体系电子记录表式均以审批的《管理记录表式》为有效受控版本,如有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及时更新。

4.8.2 个人办公计算机中电子记录、外来电子记录等应及时备份、杀毒,并不定期对电子记录的有效性进行检查。

4.8.3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记录控制过程,不断提升其动态性、实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公司信息系统中记录的安全性要求执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5 相关文件

5.1 QB/LK 12001-2011《企业管理标准化管理制度》

5.2 QB/LK 19201-2019《文件控制程序》

5.3 QB/LK 23204-2015《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6 记录

6.1 QB/LK?JL 19202~01-2019 A/0《管理记录清单》

7 附件

7.1 附件1:《管理记录表式汇集》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教程文件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年X月X日起实施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

目录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持续竞争优势 5领导作用 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 附录1组织结构图 附录2职能分配表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公司各部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 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 日期:

01两化融合文件控制程序

xxxxxxx 两化融合 文件控制程序 编号:HL/GX/B/01-2014 版本:第一版,第0次修改1.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xxxxx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文件:指信息及其承载的媒体,女口:过程记录、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它电子媒体,图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等的展现方式。 4.职责 4.1.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统一指导和协调文件管理工作,对重要文件进行审查。 4.2.企管部 ――负责文件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 负责建立并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清单; ――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档案管理; --- 负责建立公司规章制度体系并保持公司规章制度清单。

ff ――负责外来标准的收集、发放,负责管理类体系文件的归口审核、抽查监督。 43公司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职能范围内文件的编制、送审、监督检查执行。 5.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总体要求 5.1.1目的 文件控制是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制定、标识、修订、审批、发布、存储、查询、重用、归档、作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控制管理。通过建立文件控制程序,保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的可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5.1.2相关要求 (1)文件在发布前均应经过批准,以确保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2)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批准。 (3)确保文件的名称、版本、编号、受控性质、和最新修改状态等得到有效的标识。 (4)确保在各工作场所,能从内网查阅或获得纸质的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5)确保文件保持完好、清晰,易于识别。 (6)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7)作废文件均应撤出使用场所和现行有效文件数据库,如因其他目的而保留,应对其进行适当标识,防止误用。 52业务描述

23206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两化融合全套文件与表格】

江苏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体系三层次文件标准编号QB/LK 23206-2015 发布日期2015-4-30 实施日期2015-5-01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控制程序 受控编号: 版本沿革与更改记载 版本号编(修)制日期更改单号编制审核批准A/0 2015-4-30 /

1.目的 明确两化融合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方案、实施与执行、监督与控制的方法和流程,确保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有序和有效,以满足两化融合策划对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的要求,并作为技术实现和数据利用的输入。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两化融合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方案、实施与执行、监督与控制。 3.职责 3.1 信息部:负责组织成立项目组、并对项目组进行管理。 3.2 项目组:负责两化融合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执行、实施控制。 3.3 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审批优化方案。 3.4 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优化方案的制定、确认、实施情况反馈,实施优化方案的相关部分并文件化。 4定义 无。 5工作程序 5.1制定优化方案 5.1.1信息部组织成立项目组,项目组成员应覆盖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相关的部门,包括负责技术实现的部门和人员。 5.1.2项目组负责制定两化融合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方案,可借助外部咨询服务商的力量。 5.1.3项目组依据《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策划控制程序》的策划输出、业务部门的需求或领导层的指示,梳理现有相关的业务流程,以及跟这些业务流程相关的部门和岗位,识别问题与差距,确定拟优化的关键点和调整范围,组织这些相关部门和岗位进行新的业务流程设计,兼顾技术实现的可行性,确定关键岗位及其职能,在原有岗位及职能基础上提出必要的增删改调,形成优化方案。 5.1.4业务流程优化方案通常为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图,组织结构优化方案通常为优化后的公司或部门的组织结构图、部门职责分工、岗位说明书等。 5.2优化方案确认、审批 5.2.1项目组就优化方案与相关实施部门进行沟通和确认,涉及到技术实现的,还应与负责技术实现的部门和分管领导进行沟通和确认。沟通和确认的方式可采用会议、会签、往来邮件等适宜的方式,并保留《会议纪要》、《会签评审表》邮件等相关记录。 5.2.2达成一致意见后,报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批准。组织结构优化调整时,总经办应正式发文通知。 5.3 优化方案实施 5.3.1项目组在优化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充分沟通,妥善处理实施与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分歧,达成共识,必要时由管理者代表、领导层进行协调。 5.3.2应保留实施相关记录,如会议纪要、往来邮件等。 5.4 实施控制与监督 5.4.1在实施过程中,为确保受控,项目组应识别潜在的冲突和风险,制定应对措施以规避风险。 5.4.2项目组负责实施过程的监督,采取例会等适当的方式,掌握执行进度、变更、相关部门、人员反馈等动态信息,确保按优化方案设定的关键节点协调、有序地推进业务流程

最新两化融合管理手册(GBT23001-2017)

最新两化融合管理手册(GBT23001-2017) 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年X月X日起实施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

目录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持续竞争优势 5领导作用 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 附录1组织结构图 附录2职能分配表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公司各部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 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 日期:

两化融合的管理手册.doc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年X月X日起实施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

目录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持续竞争优势 5领导作用 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 附录1组织结构图 附录2职能分配表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公司各部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 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 日期:

20两化融合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文件.doc

1.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红领集团(以下简称“公司”)两化融合管理 体系管理评审的职责、管理活动的容和方法、检查与考核、报告与记 录等要求。 本控制程序适用于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活动。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为了确定管理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4.职责 4.1. 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主持管理评审活动,批准评审计划和评审报告。 4.2. 企管部 ——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汇集评审所需资料;——负责报告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状况;——负责起草管理评审报告,评价改进 措施的效果;——负责报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组织实施管理评 审计划及评审后改进措施效果的跟踪检查。

4.3. 公司各部门 ——负责提供评审所需资料,并实施本单位改进措施。 5.管理活动的容与方法 5.1. 总体要求 5.1.1目的 通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审,确保其适宜性、充分性及有效性,并评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调整的必要性。 5.1.2相关要求 ——管理评审基于两化融合管理评估与诊断结果、监视与测量结果、前期管理评审结果及改进措施执行情况,结合公司控制程序及相关标准要求开展,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外部环境变化。 ——管理评审时要考虑是否需要对两化融合管理方针和目标进 行修正。 ——管理评审要关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过程绩效。 ——管理评审要关注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5.2. 业务描述 5.2.1 评审准备 5.2.1.1 评审计划 根据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的指示,企管部在管理评审实施前两周拟定“管理评审计划”(见附录A),经企管部领导审核后,报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两化融合贯标项目实施方案

两化融合贯标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并确保贯标不走形式,落到实处,实质性支撑两化融合创新工作的成效,需要确保本次贯标工作实现以下目标: 第一:推广并提升对两化深度融合的认识:认识到XXX企业战略及对未来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认识到信息化、互联网+环境下XXX企业所需要的新型能力;借助贯标机会,对主要创新部门、自动化部门开展两化融合相关培训,提升各环节的认识水平;积极争取两化融合及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各项专项资金的支持; 第二:建立有效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在XXX企业 范围内,策划并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明确XXX企业两化融合的范围与边界、两化融合的方针与目标,策划并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编写并协助审核通过两化融合管理手册,重点针对移动互联的两化融合的优秀做法及其他遴选出来的两化融合先进做法,协助相关业务环节形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相关文档资料。 第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推进:根据XXX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目标要求,制订与之匹配的技术方案、进度安排、实施方案等,确保企业战略落地及实施。 第四: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试运行:在遴选出来的相关领域挖掘出XXX 企

业的新型能力,并划定贯标边界与范围推进管理体系的实施,完成体系试运行、内部审核、管理审核,根据审核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对新型能力的打造成果进行监测与考评:根据贯标要求及贯标过程中明确的两化融合方针与目标,对相关的新型能力(如MES支撑下的数字化生产 管控能力)的打造效果进行测评和考核,确保达到贯标形成的短期的两化融合目标考核要求; 第六:确保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定;通过与咨询机构、评定结构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本次贯标结果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 根据工信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及相关的评定规范,为确保贯标效果,本次贯标将建立以XXX公司总经理为最高管理者的两化融合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该组织在公司内部需要以正式文件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 1、两化融合领导小组 主要包括: 1)总经理,担任最高管理者 2)负责两化融合工作的副总经理,担任管理者代表,领导小组组长 3 )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根据确定的贯标范围,邀请相关部门的主管领导 担任本次贯标领导小组的副组长 2、两化融合工作小组 两化融合工作小组向两化融合领导小组汇报,主要成员包括: 1 )信息自动化运营部主任,工作小组组长,贯标项目总监,负责贯标项目

两化融合匹配与规范控制程序

两化融合匹配与规范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通过匹配性调整实现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相互融合和动态匹配,并在公司建立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等文件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机制,以确保匹配后的相关成果得以固化。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后相互间的静态和动态的调整及规范化和制度化确立和运行。 3 术语和定义 匹配与规范:指公司对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匹配性调整,以及有效匹配后,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4 职责 4.1两化融合领导小组 负责两化融合实施过程匹配与规范阶段重大事项的协调与决策。 4.2信息中心 两化融合匹配与规范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并保持《两化融合匹配与规范控制程序》;负责两化融合匹配与规范过程中的优化调整方案的论证评审、及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4.3各部门 参与试运行工作;负责试运行期间的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技术实现优化调整方案的提出,以及参与方案论证和实施工作。

5 工作流程 6 过程方法及要求 6.1试运行 项目责任单位负责试运行的准备和相关工作,包括: a) 制定试运行策略方案,以及静态与动态数据的初始化准备等; b) 全面、有效收集各方反馈意见,识别问题或缺陷,并采取适宜的措施,确保其得到及时解决; c) 必要时,开展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和技术实现的优化调整,确保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有效匹配; d) 应通过培训、人员调岗等措施,确保员工满足新的岗位能力要求。 信息中心对试运行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注:项目责任单位是指在项目立项前确定的项目建设单位。 6.2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调整 试运行期间发现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与信息系统和技术不匹配时,项目责任单位负责协调项目组进行梳理和论证分析,必要时提出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的方案,调整方案应按照《两化融合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控制程序》执行。 信息中心对优化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6.3 技术实现优化调整 试运行期间有技术实现优化的调整需求时,项目责任单位负责协调项目组梳理系统优化需求,必要时提出技术实现优化调整方案,详细说明需要增加的系统需求或需优化的系统功能,在进行技术优化方案实施前,应按项目要求履行变更管理的申请和审批流程,经评审、批准后方可进行实施。优化方案编制完成后,应报送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依据项目组提出的优化方案组织相关部门对优化调整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和审批,调整方案获批后,由项目组组织实施。 6.4 岗位变更后能力匹配 试运行前,项目责任单位负责协调项目组对系统关键用户进行操作培训,并编制用户操作手册、系统配置及运维文档等,以确保岗位变更后职责与能力相匹配。 6.5 确立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文件规范 项目责任单位组织项目组将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技术实现优化过程中需求调研、优化方案、实施结果、培训记录等按照规范的文件形式进行固化,按照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相结合的方式,制定文件的标准格式及编号,并指导编制人员进行规范填写。 7 相关文件 无 8 相关记录 无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控制程序

安徽**食品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ZY-IP-11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本: A/0 2019年10月25日发布 2019年10月25日实施

1 目的 本程序制定目的是在两化融合实施策划过程中,明确界定两化融合需求和目标,充分考虑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制定实施方法和框架,使策划与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策划输出为《两化融合实施方案》。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中长期规划)的策划过程,定义了策划的方法、输入、输出、评审与批准、维护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GB/T23001-2017 《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 4 管理职责 4.1两化融合领导小组:组织策划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活动,负责评审《两化融 合实施方案》; 4.2行政部:组织编制《两化融合实施方案》文件; 4.3管理者代表:审核并批准《两化融合实施方案》文件;审核并批准《两化 融合实施方案》文件的变更;策划具体工作的执行、监督和协调。 5管理程序 5.2策划准备 5.2.1策划组织 两化融合领导小组启动策划工作,管理者代表作为负责人组织并领导策划,规划未来中长期的两化融合实施。两化融合推进办公室人员,业务部门人员参与策划具体工作。 5.3策划输入 各业务部门应提供策划输入内容,作为策划的输入,提交人确保提供的内容完整性和准确性。策划输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b)市场环境分析结果; c)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d)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 e)外部技术发展趋势; f)业务需求和目标; g)技术、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现状; h)数据开发利用现状; i)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

两化融合系统技术实现方案模版

两化融合系统技术实现方案模版

文件编号:WTKJ-IFI-P3/2-009 实施过程技术方案 XX股份有限公司 XX年XX月

1.关于本方案 [这里描述本方案和招标方技术文件规定的内容的对应性。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的突出我们方案的要点,便于招标方快速理解。] 2.概述 2.1.项目背景 [介绍本项目的背景,一般来自于招标方的技术文件,也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背景做介绍,便于方案阅读者了解项目的背景知识,便于理解方案的后面章节。] 2.2.建设目标 [一般来自于客户招标文件,明确系统建设的目标。] 2.3.建设原则 [这里描述系统的建设原则,一般比较统一,以“XX性”等系统属性为中心进行描述。] 3. 需求描述及分析 3.1.概述 3.1.1.需求分析目标和任务(可选) [这里描述经过需求分析要达到的目标,从大的方面描述需求分析的任务。] 3.1.2.需求分析组织方式 [需求分析包含两部分,首先是需求描述,包括业务需求、接口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以及其它补充需求。其次是需求分析,

包括对系统涉众的分析,列举所有与系统有关的角色,清楚的说明她们是如何看待和使用本系统的。接着以系统用例图的形式描述系统的总体功能需求。最后,描述本系统对技术架构的需求,用于指导后面的架构设计。] 3.2.需求描述 [注:如果方案包含多个应用和子系统,可按应用或子系统分别描述需求。] 3.2.1.业务需求 [这里用文字和流程图描述业务需求,目录可自行组织。] 3.2.2.接口需求 [这里描述所有和系统有联系的接口方面的需求。] 3.2.3.性能需求 [这里描述系统的性能需求。] 3.2. 4.安全需求 [这里描述系统的安全方面的需求。] 3.2.5.其它需求 [这里能够描述其它无法归类的客户需求。] 3.3.需求分析 3.3.1.系统涉众分析 [这里描述和系统相关的用户,包括客户,最终用户细分,她们在系统中的职责以及她们如何使用系统。简单的说,就是本系统的所有干系人及职责描述,相当于用例分析中的角色。]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全套程序文件(通信行业)

两化融合全套程序文件 编 号:AHQ/IQM-2018-B 版 本: 第1版 受控状态: 受 控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X月X日起实施

方要求控制程序 页码:1/3 AHQ/IQM-01-2018-B 1.目的 识别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会影响到体系管理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活动中,识别内外部存在的机会和风险,及应对措施的建立和评价过程。 3.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落实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的定期识别和评审。 3.3各部门:负责参与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和评审; 4.定义 4.1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例如组织使命、资源、内部管理、内部绩效等。 4.2外部环境:例如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有关的因素等。 4.3相关方:人或组织,能影响组织的某个决策或活动,或被其影响,及认为自身会被其影响。如:客户、外部供方、行业组织等。 5.程序 5.1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的识别对象 5.1.1 在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对公司管理体系的影响时,可考虑: a. 宏观经济因素:如汇率、国家经济、CPI指数、信贷; b. 市场竞争因素:如市场占有率、可替代产品、行业标杆企业状况、顾客趋势等; c. 社会因素:如本地就业数据、教育水平、工作时间、假期等; d. 政治因素:如政治稳定性、本地基础设施、政府公共服务等; e. 法规因素:如产品法规、有害物质法规、劳工法规等; f. 技术因素:如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专利有效期等 ; 5.1.2 在分析内部环境因素对公司质量/环境体系的影响时,可考虑:

16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管理程序教程文件

16两化融合评估与诊 断管理程序 1.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评估与诊断:企业按照GB/T 23020-2013的相关要求,制定两化融合自评估体 系,并按照策划的周期开展整体性评估、分析、诊断的过程。 4.职责 4.1.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负贵审核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4. 2?企管部

负贵制定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计划; 负贵组织开展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4. 3?公司各部门 配合完成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5.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总体要求 5.1.1目的 通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估与诊断,旨在评价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用于识别问题、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工作。 5.1.2相关要求 评估与诊断原则如下: 确保评估与诊断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估与诊断工作由公司内部人员或公司聘请外部人员来进行。 5. 2?业务描述 5.2.1完善自评估体系 结合各部门意见和建议,企管部组织人员完善两化融合实施前制定的自评估体系,在保持评估框架总体不变的前提下,对三级指标及采集项进行细化完善, 每年确定两化融合管理评估与诊断年度工作计划。 5. 2.2问卷填报 信息中心组织指导各部门进行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问卷填报,并对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疑问进行集中讨论解决,确保填报数据全面、准确、真实。 5.2.3诊断分析 各部门根据两化融合实施自评结果,对照实施前的自评结果,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匹配等方面,对两化融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

GBT23001-2017两化融合贯标全套程序文件与表格模板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GBT 23001-201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 a)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并且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b)通过内部或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有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3000-201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可持续竞争优势 4.1总则 组织应深刻认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坏境变化,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2识别组织的内外部坏境 组织应识别与其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确定。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路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注2:外部坏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 注3:内部环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两化融合新版管理手册(方针更新)

XX有限公司 管理手册 受控编号:

第B 章颁布令 XX有限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以下简称:“本手册”)是在管理层的授权下编制的。经审定,符合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公司目前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实际需求。 本手册用于规范公司在高低压断路操作机构的研发、生产及相关活动中所涉及的信息化和产品、业务、技术的融合过程,也是本公司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 现正式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从2019年5月1日开始实施,请公司全体员工遵照执行。 总经理:XX 日期:2019年4月30日

第C章引言 当前,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出现的新机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事关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选择。 推进两化融合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公司围绕自身战略目标,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打造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单位,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有效引导公司以融合和创新的理念推进两化融合,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全面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实现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从而加速产业升级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公司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可帮助公司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提出了九项管理原则,包括: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战略一致性,领导的核心作用,全员参与、全员考核,过程管理,全局优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创新引领,开放协作。这些原则是指导公司开展两化融合工作的基本原则。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主线以及参考方法如下: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进一步加强对两化融合相关的设备设施的管控,满足公司新型能力提升的需求,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可控,特制定本控制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对两化融合设备设施管理过程进行控制。 引用文件 QB/LHCW01.0—2014《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术语 设备设施:设备设施是指工业通信网络设施、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生产线3.1 等加工设备、检测和监控设备,以及计算机、服务器等信息设备设施。 4 职责 4.1 设备科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年度固定资产(动能类、结转类)投资计划;负责零星设备(除信息化设备)的采购招标、技术协议及合同签订;负责维护和升级改造两化融合相关的工业控制设备设施; 4.2企管部负责计算机和服务器等信息化设备设施的管理;负责编制年度信息类固定资产需求计划,负责维护和升级改造两化融合相关的设备设施;负责信息化维保服务的采购; 4.3采购部门负责信息化设备采购招标及合同签订; 4.4各业务部门负责按照业务需要提出设备设施的需求,参与到设备设施维护和升级改造过程,监控设备设施日常运行状态,保障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5 内容和要求 5.1 工业设备设施管理 5.1.1 设备设施投资管理 5.1.1.1 投资项目需求的识别 各业务部门根据生产管理的需要,识别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并编制次年度部门项目投资计划,提交设备科。 5.1.1.2 投资项目的计划及目标制定 设备科在接到各业务单位次年度部门项目投资计划后,应组织编制公司《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纳入固定资产项目管理范畴按照Q/ CW n 12 .04—201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进行控制。 5.1.1.3 投资项目计划的评审及批准 设备科组织评审小组对《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进行评审,具体按照Q/ CW n 12 .04—201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要求执行。 5.1.1.4 投资项目计划的实施 设备科按照通过评审、批准的投资计划,组织项目签批,并组织实施,具体按照Q/ CW n 12 .04—201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要求执行。

两化融合_匹配与规范控制程序v2.0_20150203

两化融合管理程序文件 匹配与规范控制程序 文件名称 管理单位文件编号文件版本A/00版文件管理员分管领导文件签发人 制/修订情况 制/修订次数制/修订主要内容发布日期实施日期A/00 首次建立 1 目的 对优化后的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技术实现要及时进行试运行,确保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有效匹配,达到业务需求与既定目标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匹配与规范过程的职责和步骤,适用于本管理体系内所有部门或单位。 3 术语 业务流程:企业(或企业的一部分)在追求给定目标过程中,为了实现某一期望的结果,所执行的企业活动的部分有序集。 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4 职责

4.1 信息化领导委员会 4.1.1 负责审核信息化管理中心提出的《试运行技术调整方案》。 4.1.2 负责审核《试运行报告》。 4.1.3 负责审批《试运行方案》。 4.2 信息化管理中心 4.2.1 负责系统试运行期间部门的各项准备工作。 4.2.2 负责制定《试运行方案》。 4.2.3 负责涉及技术层面规范性文件的批准。 4.2.4 负责制定《试运行技术调整方案》。 4.3 项目组 4.3.1 负责制定培训计划。 4.3.2 负责实施培训。 4.3.3 负责编写和汇总《试运行评审报告》。 4.3.4 负责编写《试运行报告》。 4.4 项目领导小组 4.4.1 负责涉及组织结构方面规范性文件的批准。 4.5 相关部门 4.5.1 负责确认修订后的新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信息系统的规范性文件。 4.5.2 负责配合试运行的各项相关工作。 5 流程图

两化融合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表单)

两化融合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表单) 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年X月X日起实施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

目录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持续竞争优势 5领导作用 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 附录1组织结构图 附录2职能分配表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公司各部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 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 日期: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 **/LHJL-1-2019 记录文件 受控状态: 分发号: 2019-2-1发布2020-2-11实施 *******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LHJL-01-2019 ... 《受控文件清单》 2、**/LHJL-02-2019 ... 《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3、**/LHJL-03-2019 ... 《文件更改通知单》 4、**/LHJL-04-2019 ... 《文件作废申请单》 5、**/LHJL-05-2019 ... 《文件销毁申请单》 6、**/LHJL-06-2019 ... 《记录清单》 7、**/LHJL-07-2019 ... 《来电信息登记表》 8、**/JL4.2.3-14-2013 ... 《外来文件传阅单》 9、**/LHJL-08-2019 ... 《项目建设需求表》 10、**/LHJL-09-2019 ... 《项目立项报告》 11、**/LHJL-10-2019 ... 《新型能力项目策划表》 12、**/LHJL-11-2019 ... 《人员需求申请表》 13、**/LHJL-12-2019 ... 《应聘人员登记表》 14、**/LHJL-13-2019 ... 《录用决定》 15、**/LHJL-14-2019 ... 《试用期员工周报表》 16、**/LHJL-15-2019 ... 《试用员工转正评定表》 17、**/LHJL-16-2019 ... 《外聘内训申请表》 18、**/LHJL-17-2019 ... 《培训签到表》 19、**/LHJL-18-2019 ... 《培训总结表》 20、**/LHJL-19-2019 ... 《培训记录表》 21、**/LHJL-20-2019 ... 《培训满意度调查表》 22、**/LHJL-21-2019 ... 《培训现场提问考核表》 23、**/LHJL-22-2019 ... 《培训新增申请单》 24、**/LHJL-23-2019 ... 《培训变更申请单》 25、**/LHJL-24-2019 ... 《外出培训审批表》

01两化融合文件控制程序文件

1.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xxxxxxxx集团(以下简称“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文件:指信息及其承载的媒体,如:过程记录、规、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媒体可以是纸,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它电子媒体,图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等的展现方式。 4.职责 4.1.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统一指导和协调文件管理工作,对重要文件进行审查。 4.2.企管部 ——负责文件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建立并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清单; ——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档案管理; ——负责建立公司规章制度体系并保持公司规章制度清单。 ff——负责外来标准的收集、发放,负责管理类体系文件的归口审核、抽查监督。

4.3.公司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职能围文件的编制、送审、监督检查执行。 5.管理活动的容与方法 5.1.总体要求 5.1.1目的 文件控制是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制定、标识、修订、审批、发布、存储、查询、重用、归档、作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控制管理。通过建立文件控制程序,保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的可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5.1.2相关要求 (1)文件在发布前均应经过批准,以确保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2)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批准。 (3)确保文件的名称、版本、编号、受控性质、和最新修改状态等得到有效的标识。 (4)确保在各工作场所,能从网查阅或获得纸质的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5)确保文件保持完好、清晰,易于识别。 (6)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7)作废文件均应撤出使用场所和现行有效文件数据库,如因其他目的而保留,应对其进行适当标识,防止误用。 5.2.业务描述

01两化融合文件控制程序

01两化融合文件控制程序

xxxxxxx两化融合 文件控制程序 编号:HL/GX/B/01-2014 版本:第一版,第0次修改 1.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xxxxx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文件:指信息及其承载的媒体,如:过程记录、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它电子媒体,图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等的展现方式。 4.职责 4.1.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统一指导和协调文件管理工作,对重要文件进行审查。4.2.企管部 ——负责文件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建立并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清单; ——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档案管理;

编号:HL/GX/B/01-2014版本:第1版,第0次修改——负责建立公司规章制度体系并保持公司规章制度清单。 ff——负责外来标准的收集、发放,负责管理类体系文件的归口审核、抽查监督。 4.3.公司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职能范围内文件的编制、送审、监督检查执行。 5.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总体要求 5.1.1目的 文件控制是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制定、标识、修订、审批、发布、存储、查询、重用、归档、作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控制管理。通过建立文件控制程序,保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的可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5.1.2相关要求 (1)文件在发布前均应经过批准,以确保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2)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批准。 (3)确保文件的名称、版本、编号、受控性质、和最新修改状态等得到有效的标识。 (4)确保在各工作场所,能从内网查阅或获得纸质的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5)确保文件保持完好、清晰,易于识别。 (6)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