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型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型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型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型

皮质性、核性、后囊膜下。

分期

1.初发期

晶状体皮质内出现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楔形混浊。

2.未成熟期/膨胀期皮质肿胀浅前房继发性青光眼,虹膜投影(这是本期白内障的特点)。

3.成熟期

此期晶状体失水恢复到原来体积,晶状体囊与皮质易分离。

4.过熟期

此期晶状体继续失水,体积缩小,囊膜皱缩,易发生虹膜震颤,皮质液化,可导致核下沉、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一、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ICD10:H25.901);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 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 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 1.诊断明确; 2.矫正视力低于0.3; 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3-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眼部常规检查:视力、眼压、前房、晶体、眼底; 2.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3.心电图、胸透或胸部X光片; 4.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 5.眼科A.B超+角膜曲率、验光、眼电生理检查; 6.根据病情需要检查的项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野、角膜内皮计数、人工晶体测量等。 (七)术前用药 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左氧氟沙星眼液),4-6次/日,用药2-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 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 3.眼内植入物:可折叠人工晶体; 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透明质酸钠)、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 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 (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 2.视力; 3.眼压; 4.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必要时加用非甾体类消炎眼药水。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手术后反应较轻,病情稳定; 2.切口闭合好,前房形成; 3.眼压正常,裂隙灯检查无明显异常,人工晶体位置良好。

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

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的患者。 一、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圆翳内障(TCD 编码:BYT07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ICD-10 编码:H34.802)(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5-94) (2)西医诊断标准:李凤鸣主编的《眼科全书〈老年性白内障的分类〉》 2.疾病分型 分期(级)眼部改变 初发期自晶体周边开始出现皮质楔形混浊,视力可不受损害 膨胀期晶体肿胀、体积变大,前房变浅,出现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 成熟期晶体完全混浊,前房正常,虹膜投影消失,视力高度障碍 过熟期晶体核变小、下沉,前房加深,可出现虹膜震颤、晶体移位 3.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眼科学》的证候分类” 。 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常见证候: 肝热上扰证 肝肾不足证 脾气虚弱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 参照“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眼科学》的治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6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 2.疾病分型为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者。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消渴、眩晕),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视力检查 (2)裂隙灯检查 (3)眼压检查 (4)血、尿常规、凝血四项 (5)免疫(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6)凝血功能检查 (7)心电图 (8)眼科A+B超、测角膜曲率 (9)眼电生理 (10)角膜内皮计数 (11)眼压、屈光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O CT、OCT、视野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2.术前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肝热上扰证:清热平肝,明目退障。 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清热明目。 脾气虚弱证:益气健脾,利水渗湿。 术后给予眼科创伤方:理气活血。 3.内科基础治疗,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4.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 视力稳定或改善。 2. 无眼部并发症(如高眼压、出血、渗出、晶体脱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又叫老年性白内障,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多为双眼发病,一般是一先一后。晶状体的混浊就是白内障,白内障分为: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主要症状 白内障早期的症状可能有视物模糊、色调改变、怕光、眼前黑点、复视(看物体时有双影)、晶状体性近视等;晚期症状则为视力下降,最后只能在眼前辨别手指或仅剩下一点光感。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是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由于白内障部位及程度的不同,其对视力的影响也不同,若白内障长在晶状体的周边部,视力可不受影响,若混浊位于晶状体的中央,轻者视力减退,重者视力可能只看见手动或光感。 老年性白内障,从初起到完全成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2~5年,少则数月,长者可达十数年,可停止了某一个阶段,静止不变。 治疗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在初发期和末成熟期,用非手术疗法可能抑制或延迟病情发展,并可能增进一些视力,但仍没有特效与根治的方法。一般可选用下列几种眼药水点眼:法可灵、消障灵、卡他灵、1%碘化钾溶液、2%谷胱甘肽溶液等都可能有一定的作用。祖国医学

主张中药疗法等,对早期白内障都有一定疗效。 对于成熟期和过熟期的白内障,最好采用手术疗法,将晶状体摘除。混浊的晶状体摘除后,如能配戴眼镜,则可明显改进视力,成熟期和过熟期药物治疗通常没有什么疗效。市面上有许多号称可“溶解”或使白内障“消除”的眼药水,但其实际效果并不肯定。手术疗法目前手术治疗是白内障惟一直接有效的方法。最先进的手术方法:超声乳化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最先进的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由于切口小,不需缝合,术后视力恢复快,而受到患者的欢迎。 预防方法 1、经常在户外劳动,一般戴上质量符合要求的墨镜就可阻挡住90%的紫外

2017年最新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2017年最新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2017年最新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什么呢?或许很多人对此都不太了解,其实不仅是专门机构根据这个鉴定工伤,我们劳动者自己也可以根据这个标准对自己属于哪级工伤作出一个大概的认定。本文由律伴小编为大家整理编辑,欢迎您的阅读!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6180-2014 代替GB/T 16180-2006 2014--09--03发布 2016-01--01实施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5.1 一级 5.2 二级 5.3 三级 5.4 四级 5.5 五级 5.6 六级

5.7 七级 5.8 八级 5.9 九级 5.10 十级 附录A 各门类工伤、职业病致残分级判定基准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附录C(规范性附录)职工工伤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表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与GB/T16180—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总则中的分级原则写入相应等级标准头条; ———对总则中4.1.4护理依赖的分级进一步予以明确; ———删除总则4.1.5心理障碍的描述; ———将附录中有明确定义的内容直接写进标准条款; ———在具体条款中取消年龄和是否生育的表述; ———附录B中增加手、足功能缺损评估参考图表; ———附录A中增加视力减弱补偿率的使用说明; ———对附录中外伤性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要求做了调整; ———完善了对癫痫和智能障碍的综合评判要求; ———归并胸、腹腔脏器损伤部分条款; ———增加系统治疗的界定; ———增加四肢长管状骨的界定; ———增加了脊椎骨折的分型界定;

卫生监督技能竞赛试题(职业)

定西市卫生计生监督技能竞赛(放射诊疗 和职业卫生监督)试题 姓名:单位: 本次竞赛共100题,总分100分,其中单选题60分,多选题20分,判断题20分,每题均为1分,多选题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一、单选题 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行政机关不得设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库”;严格执行(A)制度,行政处罚罚款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严禁以各种形式返还。 A、收支两条线 B、罚缴分离 C、执法与审裁分离 D、决策与审裁分离 2、市县政府及其部门要定期组织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C)培训,培训情况、学习成绩应当作为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A、文化知识B、理论知识 C、依法行政知 识 D、基础知识 3、某市政府为了加强管理,经常制定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则这些规范性文件:( D ) A、对于某些不是关系重大公共利益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B、经法律的授权后,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设定行政许可 C、经国务院授权后,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设定行政许可 D、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4、地方政府规章设定罚款的限额由下列(C)规定。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的厅、局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对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是否可以向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申请再复议?(B) A、不能申请再复议,因为我国行政复议实行一级复议制 B、一般情况下,不能申请复议,但法律另有规定时,可以在经过一级复议后申请再复议 C、一般情况下,不能申请复议,但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时,可以在经过一级复议后申请再复议 D、一般情况下,不能申请复议,但规章另有规定时,可以在经过一级复议后申请再复议。 6、行政机关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应以规范性文件为依据,下列规范性文件错误的是?(A) A、上级行政机关对案件处理的意见 B、地方性法规、规章 C、法律、行政法规 D、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7、经过行政复议的案件,行政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当事人应以(A)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行政复议机关 B、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C、行政复议机关和作同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D、行政复议机关和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为机关的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 8、关于赔偿请求人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侵权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B、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被确认违法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C、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要求赔偿 D、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协商酌定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前言 本标准的第3、4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8283-1987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可与WS/T117-1999《X、β、γ射线和电子所致眼晶体剂量估算规范》配套使用。 本标准可与GBZ106-2002《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配套使用。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秀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adiation cataract GBZ95-20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白内障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电离辐射所致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性白内障。非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性白内障也可参照本标准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放射性白内障(Radiation cataract) 是指由X射线、γ射线、中子及高能β射线等电离辐射所致的晶状体混浊。 3 诊断原则 晶状体有明确的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受到大剂量的外照射,或长期超过眼晶状体年剂量限值的外照射历史(有剂量档案),个人剂量监测档案记录显示累积

剂量在2Gy以上(含2Gy),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晶状体开始混浊;具有放射性白内障的形态特点;排除其它非放射性因素所致的白内障;并结合健康档案进行综合分析,方可诊断为放射性白内障。 4 诊断与分期标准 4.1 I期 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皮质内有细点状混浊,并排列成环行,可伴有空泡。(图1) 图 1 4.2 Ⅱ期 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皮质内呈现盘状混浊且伴有空泡。严重者,在盘状混浊的周围出现不规则的条纹状混浊向赤道部延伸。盘状混浊也可向皮质深层扩展,可呈宝塔状外观。与此同时,前极部前囊下皮质内也可出现细点状混浊及空泡,视力可能减退。(图2) 图 2 4.3 Ⅲ期 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皮质内呈蜂窝状混浊,后极部较致密,向赤道部逐渐稀薄,伴有空泡,可有彩虹点,前囊下皮质内混浊加重,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图

3.1.7GBZ 188—201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ICS 13.100 C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T 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illanc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05月14日发布,自2014年10月0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Z 188—20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5.2.2、5.4.4、5.5.5、5.6.5、5.7.4、5.8.2、5.9.4、5.10.2、5.12.2、5.13.2、5.14.2、5.15.2、5.17.2、5.22.2、5.24.2、5.25.2、5.27.2、5.29.4、5.34.2、5.36.2、5. 37.2、5.38.2、5.43.2、5.46.2、5.47.2、5.48.2、5.49.4、5.51.2、5.52.2、5.55.2、5. 58.4、6.1.4、6.2.4、6.3.5、6.4.4、7.4.5、8.2.2为推荐性的,其余均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本标准与GBZ 188—2007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删除原总则中“责任与义务”; ——将离岗后医学随访改为离岗后健康检查。增加了焦炉逸散物、铬及其无机化合物离岗后的健康检查,删除了三硝基甲苯离岗后的健康检查。离岗后的健康检查修改为推荐性; ——取消了原标准中有关化学物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各项检查,原则上修改为:有慢性肝脏毒性的化学物质,上岗前实验室检查项目中必检肝功能,选检肝脾B超;相应增加在岗期间的生物学监测频次,即项目中每半年检查肝功能1次,健康体检每年1次; ——进一步严格职业禁忌证的范围,特别是只有急性中毒的化学物的职业禁忌证; ——部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为推荐性的,健康检查周期由2年改为3年; ——增加接触焦炉逸散物和有机粉尘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 ——删除原附录C、原附录D,增加附录C(规范性附录)粉尘作业人员胸部数字X射线摄影(DR摄片)技术要求; ——增加附录E(资料性附录)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编制指南。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负责起草;上海市职业病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电网公司职业病防治院、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起草。

评定人护理依赖的护理费用的司法判定规则计算标准_-_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法院在受理的大量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中,受害者及其亲属请求侵权人或赔偿义务人赔偿的损失中护理费是一项比较常见的项目。因为受害人在没有遭受人身伤害之前,本来能够自主处理自己的生活,无需他人的帮助,而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致受害人受伤就医生活不能自理和定残后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就不得不需要他人帮助而付出护理费用。因此该笔财产损害的发生与加害行为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自然应由赔偿义务人承担赔偿责任。受害人住院期间和休养期间的护理费赔偿,在司法实践中还比较容易掌握,即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来确定护理费,而评定为护理依赖后的护理费赔偿问题则规定得比较原则和笼统,这种情况实践中比较难以操作,法官为了作出公平合理的判决,需要通过行使自由裁量权来作出认定。笔者对此情形护理费赔偿的实务操作,发表一点浅见。 一、现行有关的规范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规定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2、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下发的于2009年1月1日实施的《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GA/T800-2008》之附录B(资料性附录)护理依赖赔付比例,分以下三等:a) 完全护理依赖100%;b)大部分护理依赖80%;c)部分护理依赖50%。 二、关于护理依赖程度 护理依赖程度就是指被护理人对护理人在生活上的帮助的依赖性的程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劳动能力鉴定)GB/T16180-2006》的规定,护理依赖指伤、病致残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赖他人护理者。生活自理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项:(1)进食;(2)、翻身;(3)大、小便;(4)穿衣、洗漱;(5)自我移动。护理依赖的程度分三级:(1)完全护理依赖指生活不能自理,上述五项均需护理者。(2)大部分护理依赖指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上述五项中三项需要护理者。(3)部分护理依赖指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上述五项中一项需要护理者。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的《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 GA/T800-2008》的规定: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十个项目分别评分,每项10分,总分值100分。总分值在61分以上,日常生活活动基本自理,为不需要护理依赖。总分值在60分以下,为需要护理依赖。护理依赖程度总分值在60分~41分,为部分护理依赖。总分值在40分~21分,为大部分护理依赖。总分值在20分以下,为完全护理依赖。 三、护理级别的确定应注意的问题 1、护理依赖程度的评定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伤害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损害及并发症和后遗症导致日常生活能力或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丧失为依据,综合评定。被评定人原有疾病或残疾需要护理依赖的,必要时确定本次损伤因素的参与度。被评定人同时有躯体残疾和精神障碍的,应分别评定,按护理依赖程度较重的定级。 2、躯体残疾者护理依赖程度评定,应在其治疗终结后进行。精神障碍者护理依赖程度评定,应在其精神障碍至少经过一年以上治疗后进行。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因研究进展

19李家泰.临床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767-769. 20彭大伟,田 祥,曾淑君.高三尖杉脂碱和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实 验研究[J ].眼科学报,1995,11(2):76-79. 21史 丰,史惠玲,李钟秀.低剂量高三尖杉脂碱防治青光眼滤过 手术后瘢痕化[J ].中华眼科杂志,1995,31(5):345-346.22景 明,奚寿增,陈荣家,等.5-FU 多相脂质体对实验性青光眼 滤过术后瘢痕形成的影响[J ].中华眼科杂志,1996,32(1):49.23Kimura H ,Ogura Y ,Moritera T ,et al .Injectable microspheres with con -trolled drug releas e for gl aucoma filtering s urgery [J ].Invest Opthalmol Vis Sci ,1992,33(12):3436. 24Meroud A ,Schnyder C C ,Sickenbery M ,et al .Cimparis on of deep scle -rectomy with collagen implant and trabeculectomy in open -angle glauco -ma [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1999,25:323-331. 作者单位:1 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级眼科博士研究生),成都610075 2 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 收稿日期:2006-12-18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因研究进展 莫 亚1 曾庆华2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因 [摘 要]对近年来关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和危险因素等方面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379(2007)03-0180-03 Advanced research on etiology of age -related cataract M O Ya 1,Z E NG Q inghua 2.Department of o phthalmol ogy ,Chengdu Universi -ty of TCM ,Chengdu 610075,China [Key words ]age -related cataract ;etiology [Abstract ]Age -related cataract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blindnes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is operation which will bring financial bur -den and risk to patients .So the important measure is still prevention .Recent reports on etiology of age -related cataract were reviewed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 -related cataract )是世界首要的致盲眼病,全世界约有16,000,000人因白内障丧失视力〔1〕,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手术〔2〕,在美国每年白内障手术大约花去30亿美元以上的经费,给财政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3〕,除此之外,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2〕。如能使白内障延缓10年发生,白内障的手术量将减少一半〔4〕,且白内障在形成过程中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因此,寻找危险致病因素,探查预防策略仍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 1 个体因素1.1 年龄和性别 白内障的发病率及致盲率与年龄的增长密切相关。我国60岁以上白内障的患病率为46.8%,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增加的趋势〔5〕。Truscott 认为年龄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最大风险因素,氧化损伤是白内障的特点,防止氧化损伤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晶状体核中的谷胱苷肽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晶状体“障碍物”,阻止小分子在皮质和核 之间进行交换。该屏障的产生不同于核硬化,而是归因于中年以后晶状体核中起保护晶状体蛋白和脂质免受氧化损伤的谷胱苷肽的浓度降低,谷胱苷肽产生于晶状体皮质并通过扩散方式达到晶状体核,该屏障阻止了谷胱苷肽的扩散,因此晶状体易受氧化损伤而出现白内障。基于上述理论,至今仍没有理想的研究白内障的动物模型〔6〕。 老年女性人群中患白内障的比率高于未患白内障的比率〔7〕,而且与年龄相当的男性相比,女性发生白内障的可能性较大。流行病学显示雌激素可能有防止白内障发生的作用,妇女发生白内障的风险在绝经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 降而不断增加,根据流行病研究结果显示运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能减少白内障的发生〔8,9〕。Aina 等在人口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接受雌激素或雌激素-孕激素替代疗法的人群中发生白内障的风险适当减少 〔10〕 。初潮年龄较小的人群发生核 性白内障的可能性也较小,绝经年龄较大者发生皮质性白内障的比率较低。Beaver Dam 眼研究中显示生育后代越多,发生白内障的可能性随之下降〔11〕。1.2 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有血缘关系的姐妹或兄弟发生了皮质性、核性或后囊下白内障的人群中发生白内障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两到三倍。在Beaver Dam 人口调查中对564个有 · 180·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7年6月第17卷第3期 DOI :10.13444/j .cn ki .zgzyykzz .002164

职业性白内障

职业性白内障主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毒物、辐射线以及其他有害的物理因素所引起的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的疾病。职业性白内障的诊断要有明确的化学、物理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要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和空气中化学物质浓度测定及辐射剂量的测量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非职业因素所致眼晶状体改变,方可诊断。 职业性白内障 - 职业性白内障前言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本标准的第5.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11502-1989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职业性白内障是由职业性化学、物理等有害因素引起的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的疾病,可造成接触者的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为能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以保护作业者的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C、D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负责起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白内障 -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Cataract GBZ35-2002 职业性白内障是由职业性化学、物理等有害因素引起的以眼晶体混浊为主的疾病。可与全身疾病不平行。 职业性白内障 -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白内障的诊断及处理。

职业性白内障 - 诊断原则 有明确的化学、物理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以眼晶体混浊为主要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和空气中化学物质浓度测定及辐射剂量的测量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非职业因素所致眼晶体改变,方可诊断。 职业性白内障 - 观察对象 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 a)彻照法检查,晶体周边或后极部有点状暗影。 b)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晶体周边或后极部有点状混浊,皮质尚透明;或晶体后极出现水疤样改变。 一般无视力障碍。 职业性白内障 - 诊断及分级标准 有明确的化学、物理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要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和空气中化学物质浓度测定及辐射剂量的测量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非职业因素所致眼晶状体改变,方可诊断。 1 一期白内障 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 a.彻照法检查,晶体周边部暗影构成环形,其最大环宽不超过晶体半径的1/3;或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见晶体周边有灰黄色点状混浊。 b.晶体后极后囊下皮质呈盘状混浊,前极前囊下皮质内也可出现细点状混浊。一般不影响视力。 2 二期白内障 有程度不等的视力障碍,并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 a.周边部环状混浊最大环宽超过晶体半径的1/3但不到2/3者。有时也可在中央部出现环状混浊,其范围相当于瞳孔直径大小。 b.后囊下皮质呈蜂窝状混浊,前囊下皮质混浊加重。 3 三期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指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明显增高。由于它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以往习惯称之为老年性白内障。它的发生与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1.病因 白内障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放射和自由基损伤;营养物质、化学物质缺乏和抗生素的使用;葡萄糖、半乳糖等代谢障碍;脂质过氧化产物损伤等。此外,其他因素如衰老、遗传基因等因素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最具有普遍意义的环节便是氧化损伤。 2.临床表现 1.皮质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混浊自周边部浅皮质开始,逐渐向中心部扩展,占据大部分皮质区。根据其临床发展过程及表现形式,皮质性白内障可分为4期:初发期、进展期、成熟期和过熟期。 (1)初发期最早期的改变是在靠周边部前后囊膜下,出现辐轮状排列的透明水隙或水疱。水隙或水疱主要是由于晶状体上皮细胞泵转运系统失常导致液体在晶状体内积聚所致。液体积聚可使晶状体纤维呈放射状或板层分离。在前者,液体可沿晶状体纤维方向扩展,形成典型的楔形混浊,底边位于晶状体赤道部,尖端指向瞳孔区中央。散瞳检查在后照或直接弥散照射下,呈典型的辐轮状外观。这种辐轮状混浊最初可位于皮质表浅部位,尔后向深部扩展,各层次间可互相重叠掩映,终于以晶状体全面灰白色混浊取代辐轮状混浊外观。代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进入进展期阶段。 (2)进展期晶状体纤维水肿和纤维间液体的不断增加,使晶状体发生膨胀,厚度增加,因此也被称作膨胀期。一方面因以混浊为背景的囊膜张力增加而呈现绢丝样反光;另一方面,由于膨胀的结果而使前房变浅。后者在一个有青光眼体质的患者,很容易诱发青光眼的急性发作。但并非所有皮质性白内障患者都要经历膨胀期发展过程。即使有,其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个体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不一定都会诱发青光眼发作。这一阶段患者主要症状为视力逐渐减退,有时伴有眩光感,偶有单眼复视者。由于尚有一部分皮质是透明的,因此虹膜新月影投照试验是阳性。 (3)成熟期这一阶段以晶状体全部混浊为其特点。裂隙灯检查仅能看到前面有限深度的皮质,呈无结构的白色混浊状态。此时虹膜新月影投照试验转为阴性。晶状体纤维经历了水肿、变性、膜破裂等一系列病理过程,最终以晶状体纤维崩溃,失去正常形态为结局。至成熟期阶段,晶状体囊膜尚能保持原有的韧性和张力,此后逐渐向变性发展。 (4)过熟期由于基质大部分液化,某种基本成分的丧失,使晶状体内容减少,前囊膜失去原有的张力而呈现松弛状态。有时可看到尚未液化的核心沉到囊袋下方,随眼球转动而晃动。此时,可伴有虹膜震颤。 2.核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往往和核硬化并存。最初,混浊出现在胚胎核,然后向外扩展直到老年核。这一过程可持续数月、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在晶状体核混浊过程中可伴随着颜色的变化。早期,少量棕色色素仅仅积聚在核区而不向皮质区扩展。但有时皮质区很薄,也可呈现整个晶状体均呈棕色反光的外观。当色素积聚较少时,核心部呈淡黄色,对视力可不造成影响,眼底亦清晰可见。 随着白内障程度加重,晶状体核颜色亦逐渐加深,由淡黄色转而变为棕褐色或琥珀色。在长期得不到治疗的所谓迁延性核性白内障病例,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晶状体核最终变为黑色,形成所谓的黑色白内障。晶状体核颜色与核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即颜色越深,核越硬。 3.囊膜下混浊性白内障是指以囊膜下浅皮质混浊为主要特点的白内障类型。混浊多位于后囊膜下,呈棕色微细颗粒状或浅杯形囊泡状。有时前囊膜下也可出现类似改变。病变一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2006)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2006)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GB/T16180-2006) 字体:小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分级原则 6.各门类工伤、职业病致残分级判定基准 附录A(规范性附录)判定基准的补充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分级对照表(略) 附录C(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内容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损害、功能障碍与残疾”的国际分类,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残疾分级原则和基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75号令)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代替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本标准参考与协调的国家文件、医学技术标准与相关评残标准有:残疾人标准,革命伤残军人评定标准等。 为使劳动能力鉴定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劳动者获得医疗救治 和经济补偿,对工伤或患职业病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做出更加客观、科学的技术鉴定,在总结分析10余年工伤评残实践经验基础上,对GB/T16180-1996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并与我国劳动能力鉴定法规制度相配套,将原标准更名为《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并对以下技术原则作了调整: --增加了总则中4.1.3医疗依赖的分级判定; --取消了总则中关于工伤、职业病证明的规定; --取消了总则中关于重新鉴定的规定; --伤残类别增加了十二指肠的损伤,同时取消了单列的耳廓缺损; --智能减退改为智能损伤,增加记忆商(MQ)判定指标;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护理常规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护理常规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是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明显增高。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后囊膜下3类。 一、病因 较为复杂,可能是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对晶状体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病情评估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最后仅存光感。眼前出现固定不动的阴影,亦可出现屈光力增强、单眼复视或多视、畏光和眩光等症状。皮质性白内障最为常见。按其发展过程分为4期: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 三、治疗原则 根据病情发展阶段,可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方式为:白内障囊外摘除(包括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四、护理 (一)术前护理 1.按内眼手术术前护理常规。 2. 术前眼部检查: (1)测量眼压了解是否合并青光眼。 (2)角膜内皮检查评估角膜内皮功能。 (3)眼科AB超检查测量人工晶状体度数,检查眼后节有无疾病。 2.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恐惧和不安心理,有利于患者对手术的配合。讲解简要手术方法及手术过程,告知患者白内障手术所需时间不长,但术中需要患者密切配合。 3.其他护理措施:术前1h遵医嘱点短效散瞳眼药,并观察瞳孔是否充分散大,若瞳孔不能充分扩大,可能与患者存在虹膜粘连等因素有关,应告知手术医

生。 (二)术后护理 1. 按内眼手术术后护理常规。 2. 术后体位无特殊要求,以平卧位不压迫术眼为宜。卧床休息1-2日。 3. 术后避免长时间弯腰低头,避免剧烈活动、头部震动。 4. 部分患者术后仍有视物不清、轻度异物感,属于正常术后反应。如出现眼痛、恶心、呕吐时,应考虑是否有眼压升高,护士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5. 术后观察患者有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等不适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早期处理。 6. 告知患者术后2周至1个月内不要让脏水或肥皂水进入手术眼内。 7. 术后1周内睡觉时应戴眼罩,保护术眼, 1个月内不要对术眼施加压力如揉眼,并预防术眼被碰撞,以免造成人工晶体移位等并发症发生。 7. 遵医嘱合理用药,并细心讲解药物作用。 8. 主要并发症及护理: (1)角膜水肿:观察患者有无畏光、流泪症状,若有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关处理。 (2)人工晶体移位:做好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护理,对预防人工晶体移位至关重要。此外,还应注意:①术后滴用短效散瞳剂后,需平卧2h才能起床活动,告知患者最好在晚上将洗漱等事项完成后,入睡前不再起床活动时滴用短效散瞳剂。②禁用强散瞳剂,如阿托品眼药等。 (3)眼内感染:观察视力、体温变化及眼部分泌物性状。若出现视力下降、眼痛、体温升高,应报告医生处理。 9.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紧张激动的情绪,选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饮食,促进疾病的恢复。 (2)坚持按时点眼药并教会点眼方法。告知患者术后1个月内遵医嘱坚持滴用抗生素和激素类眼液并逐渐减量,不能自行停药。 (3)出院后常规1周复诊,间隔2周、1个月各复查1次。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如出现眼痛、视力快速下降等应及时来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诊疗规范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又称老年性白内障,是在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体混浊,随着年龄增加,其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明显增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后囊膜下3类。病因较为复杂,可能是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对晶状体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紫外线照射过多,饮酒过多、吸烟多、妇女生育多、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外伤等与白内障的形成有关。临床症状:常常双眼患病,但发病有先后,严重程度也不一致。开始时,主要症状为随眼球转动的眼前阴影,以及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直至眼前手动或仅有光感。由于在病变的过程中,晶体吸收水分,导致晶体纤维肿胀,因而注视灯光时有虹视现象。患眼会出现单眼复视或多视。此外,部分患者会出现畏光和眩光。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机为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脾虚气弱、脾胃湿热,令晶珠受损、失养产生混浊所致,属“园翳内障”。 【临床表现】 (一)症状 常常双眼患病,但发病有先后,严重程度也不一致。开始时,主要症状为随眼球转动的眼前阴影,以及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直至眼前手动或仅有光感。由于在病变的过程中,晶体吸收水分,导致晶体纤维肿胀,因而注视灯光时有虹视现象。患眼会出现单眼复视或多视。此外,部分患者会出现畏光和眩光。白内障症状在临床上分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和囊下白内障三种类型。 三种白内障症状分别表现为:。 1 .皮质性白内障 这是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类型,一般分为4 期,即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和过熟期。 ( l )初发期:晶状体皮质内出现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楔形混浊在皮质性白内障中最为常见,位于前后皮质中,尖端向着晶状体中心,基地位于赤道部,这些混浊在赤道部汇合,最后形成轮辐状混浊,或在晶状体某一象限融合成小片或大片混浊。检眼镜彻照法。 ( 2 )膨胀期:又称未熟期,此时晶状体混浊继续加重,、渗透压改变,短期内有较多水分积聚于晶状体内,使其急剧肿胀、体积变大,将虹膜向前推移,前房变浅,可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呈不均匀的灰白色混浊。裂隙灯显微镜下可看到皮质内的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患者视力明显减退,眼底难以看清。斜照法检查晶状体时,投照侧虹膜投向深层混浊皮质上形成新月形阴影,称虹膜投影。这是本期白内障特点。 ( 3 )成熟期:晶体皮质进一步混浊,膨胀逐步消退,整个晶体呈灰白色混浊。此时病人视力大多数仅存光感或眼前手动。 ( 4 )过熟期:成熟期白内障经过若干年后,皮质分解或液化为乳状物,晶体核下沉。由于失水,体积缩小,晶体囊膜皱缩,形成所谓的Morgagnian 氏白内障。因晶体体积缩小,虹膜失去支撑,故可见虹膜震颤。 2 .核性白内障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一)国际公约类 1.《在工作场所保护工人健康建议书》(1953-6-25) 2.第139号公约《预防和控制致癌物质和制剂导致职业危害公约》(1974-6-24) 3.第155号公约《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1983-8-11) 4.第171号建议书《职业卫生设施建议书》(1985-6-26) 5.第161号公约《职业卫生设施公约》(1985-6-26) 6.第170号公约《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6-25) 7.ILO-OHS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2001-4-27) 二)法规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第60号主席令)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国务院令第344号) 3.《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国务院令第352号) 4.《职业病目录》(卫生部文件,[2002]108号) 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文件,[2002]63号) 6.《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1号) 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06年卫生部长令第49号) 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63号) 9.《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3号) 10.《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4号) 11.《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5号) 1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0号) 1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31号) 14.《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三)强制性标准 1. GBZ 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3. GBZ 3-2002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 4. GBZ 4-2002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5. GBZ 5-2002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 6. GBZ 6-2002 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 7. GBZ 7-2002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 8. GBZ 8-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 9. GZB 9-2002 职业性电工性眼炎(紫外线角结膜炎)诊断标准 10. GBZ 10-2002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 11. GBZ 11-2002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12. GBZ 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13. GBZ 13-2002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 14. GBZ 14-2002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 15. GBZ 15-2002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 16. GBZ 16-2002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 17. GBZ 17-2002 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 18. GBZ 18-2002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2006完整版含附录A附录B附录C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分级原则 6.各门类工伤、职业病致残分级判定基准 附录A(规范性附录)判定基准的补充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分级对照表(略) 附录C(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内容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损害、功能障碍与残疾”的国际分类,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残疾分级原则和基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75号令)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代替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本标准参考与协调的国家文件、医学技术标准与相关评残标准有:残疾人标准,革命伤残军人评定标准等。 为使劳动能力鉴定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劳动者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对工伤或患职业病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做出更加客观、科学的技术鉴定,在总结分析10余年工伤评残实践经验基础上,对GB/ T16180-1996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并与我国劳动能力鉴定法规制度相配套,将原标准更名为《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并对以下技术原则作了调整:--增加了总则中4.1.3医疗依赖的分级判定; --取消了总则中关于工伤、职业病证明的规定; --取消了总则中关于重新鉴定的规定; --伤残类别增加了十二指肠的损伤,同时取消了单列的耳廓缺损; --智能减退改为智能损伤,增加记忆商(MQ)判定指标; --取消了利手与非利手的表述; --增加了低氧血症的判断标准; --增加了活动性肺结核诊断要点的判定; --增加了大血管的界定; --增加了瘢痕诊断的界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