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罗丹雕塑的“丑陋”美

浅论罗丹雕塑的“丑陋”美

浅论罗丹雕塑的“丑陋”美
浅论罗丹雕塑的“丑陋”美

浅论罗丹雕塑的“丑陋”美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语文)2013020319 高玉坤

摘要:罗丹被誉为欧洲雕刻的“三大支柱”,他的人物雕塑作品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作品的典雅秀美,他更追求雕刻形象的内在特质和精神世界,他雕刻的作品有的是不完整的,有的甚至是“丑陋”的,本文以《老妓女》、《沉思》和《巴尔扎克像》为例,浅论罗丹雕塑中的美。

关键字:罗丹雕塑“丑陋”

奥古斯特·罗丹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出人的精神苦旅和性灵挣扎。罗丹的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的“三大支柱”。

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以完美和规范化为原则,罗丹在借鉴古希腊雕塑优秀经验的同时,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

一、《老妓女》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中,女性形象大都温柔典雅,充满了生命力,如《维纳斯》《雅典娜神像》等,让人看到作品便会产生美得愉悦感。而罗素的作品《老妓女》却塑造了一个丑陋的老妇人——凹陷的眼睛,松弛的皮肤,枯瘦的躯干,干瘪的乳房,还有那长满赘肉的小腹。罗丹以近乎残酷的方式将一位饱经岁月洗礼的老人淋漓尽致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不忍心再多看她一眼。不忍之后人们还是想再一探究竟,看看这张脸、这副皮囊,究竟是怎样的苦难将一位曾经风靡巴黎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变为如今伛偻破败的老妇人。不是歧视,不是嗤之以鼻,而是同情,是唏嘘,是感叹不已······

平常的人总以为凡是艺术就都是美的,现实中认为丑的,就不会成为艺术。但罗丹认为“在自然中一般人认为是丑陋的,在艺术上可以是非常美的,只要它充分表现自身的性格和思想,这种丑要比粉饰的美要好得多。”曾经风靡一时的美人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老去,成为一个满脸皱纹、浑身干瘪的老妇人,她早已不在美丽,但正是这份沧桑让人对这个雕塑、对艺术肃然起敬。

二、《沉思》

以罗丹的情人卡蜜伊为模特雕刻而成的《沉思》仅仅只有头部被精心的雕造出来,接下来的部分没有躯干,没有四肢,而是一座巨大的正方形石体。在我们看来,创作者怎么会这样呢?这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哪有人物雕塑是只有头部的?可是当我们看到少女眉目清秀,肌肤光洁,沉静而略带忧郁的眼神,微抿的嘴唇,小巧的下巴紧贴底部冰冷的基座上,低垂的面容没落在石体基座中,头上戴的布列塔尼新娘的尖顶高帽被塑造得轻盈飘逸,底下少女恬静美好的面容,这一切恰好的表现了少女的纯美与青春。此刻我们才知道,它决不是一件末完成的雕像,而是作者故意这样作的。结合雕塑命名《沉思》,我们才豁然开朗,是呀,人物在沉思时什么动作、什么体态都是多余,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微微一动的眉眼嘴角都告诉我们,少女是被什么困扰着,其他的动作,其他的一切,在沉思时都是赘余。

与此相同的还有雕塑《行走的人》。为了表现出专心行走的形象,人物只剩下两条行走的腿和躯干,没有了头部和双臂。这种不完整性让人更加专注于作品的思想内涵,专注于作者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作品的不完整是为了主题的完整,作品看似的缺憾却让整个人物的精神特质更加凸显。

三、《巴尔扎克像》

1891年法国文学家协会委托罗丹雕塑一尊巴尔扎克像时,他当即应允。可作品完成后,出人意料的是委托人拒绝接受,甚至指责这尊雕像像一只企鹅、一个雪人、一堆煤、一个怪胎、不成形的幼体动物。罗丹却认为:“《巴尔扎克像》是我一生的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成果,我的美学理想的集中体现”。①这尊耗时七年的伟大塑像融合了无数关于这位法国大文豪的史料和罗丹最深邃的理解,但同时也造成当时美术界一场浩大论争。

《巴尔扎克像》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位大文豪:高昂的头颅,微卷的头发,

疲惫的双眼,还有在那宽大的睡袍下隐藏着的身躯。据说在原来的小稿中,巴尔扎克像是有手的,罗丹在征求他的学生意见时,听到学生在赞美这双手后便拿锤子砸掉了这双手,因为他怕这双手过分突出而让人忽略了主要的部分。现在整个雕塑的躯干被宽大的睡袍隐藏起来后,面部表情更为突出,让我们觉得,此时的巴尔扎克应该出现在黎明前的窗口,在结束了一天疲惫的创作之后,他穿着睡袍,踱步走到窗前,伸伸懒腰,休息一下眼睛,眺望一下黎明前的巴黎,思考一会作品中的世事百态。这才是世人眼中的活生生的人,这才是经过一晚创作后疲惫不堪的巴尔扎克,而不是被人高高奉起的神。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所追求的大都是仪态端庄典雅的人物美,罗丹不同与此,在他的作品中,也许他的人物躯体不完整,也许他的人物面部表情狰狞,甚至他的人物是丑陋的,他并不刻意迎合世人的眼光,并不把精神集中在人的形体上,而是专注于人的精神、人的心灵和人的力量。他的作品更加崇尚自然,更注重表现现实,他塑造的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物,是一种自然的生活。他的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去发现。正如他所言“世界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做一个生活中的发现者吧。

参考文献:

[1]皮埃尔·戴.罗丹传[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刘嘉新.对罗丹雕塑作品的艺术评析[J].电影文学,1996(06).

[3]祝颖杉.论罗丹雕塑的现实主义[J].电影评介,2013(04).

[4]冉国强何东.罗丹雕塑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3(10).

[5]张敏.罗丹雕塑艺术中的人本思想[J].才智,2011(09).

[6]邢学超郝晓芳.罗丹雕塑中的“情”与“理”[J].美与时代,2005(04).

[7]罗伯特·戈德华特徐淦译.罗丹雕塑中的象征主义[J].西部美术,

1986(01).

[8]赵锐.浅谈罗丹的艺术[J].群言,1993(06).

①熊秉明.关于罗丹.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6):162页

高中美术:罗丹的雕塑艺术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罗丹的雕塑艺术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 Rodin's Sculpture Ar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罗丹的雕塑艺术 美术教案-罗丹的雕塑艺术 罗丹的雕塑艺术 教学目的: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https://www.doczj.com/doc/ee6647118.html,): 一、导入: 通过对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回忆,介绍西方

雕塑艺术的状况及罗丹雕塑的地位引入课题。 二、罗丹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罗丹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对资产阶级腐朽势力深恶痛绝,他经常通过雕塑这一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 1、《青铜时代》 以一个像植物一样律动而舒展的青年人体,表现人类刚从自然束缚中舒醒过来的状态,以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这件作品与学院艺术的风格迥然不同,因而受到攻击和诋毁,成为艺术界争论的对象,不断地遭到攻击。但是历史证明,罗丹的这件人体雕塑,是人类文明初始的真实象征和生动写照。 2、《地狱之门》 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更为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 3、《思想者》 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

《雕塑之美》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九台市南山小学 许文明 2013年6月

《雕塑之美》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古今中外杰出的雕塑艺术作品,对雕塑这种艺术形式有所了解,初步学习欣赏、分析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四个大环节: 第一个大环节分为初识雕塑 让学生通过欣赏视频和图片初步了解什么是雕塑? 第二个大环节为了解雕塑这一节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 1、通过比较,了解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 2、通过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塑作品,让学生掌握制作雕塑的主要材料 3、从身边的和学生见过的雕塑作品,对雕塑形成直观感受,知道雕塑的作用。 第三大环节为欣赏雕塑 1、从整体分析教材,并通过几幅主要的雕塑作品,学会欣赏、分析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 2、学生以讨论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雕塑作品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找出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有哪些不同 3、欣赏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表演,感受人与雕塑结合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第四大环节为拓展延伸 通过欣赏米开朗基罗和罗丹以及古今中外著名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 与以往我准备公开课相比,这次公开课我做了两点努力,当然,这都是从学校有经验的老师那学来的,让我小有成就感。 第一点:搜集、整理并熟记教材中雕塑的资料;思考学生们会如何回答问题,并想好解决的方法。 课前,我利用网络,教学参考书、《外国美术史》、《中外雕塑史》等书籍,整理关于课本中雕塑作品简介、准确的资料。 我担心学生不能充分到位的分析、欣赏雕塑作品,我想了如何引导学生,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我如何来应对。这样会使课堂能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让课堂更顺利。 虽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只分析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学生们也搜集了自己喜欢作品的资料,我准备的大部分资料都存在了我的大脑中,没有得以展示,不过我却是大大收获了一笔丰厚的知识财富。另外,我还是不能灵活自如、胸有成竹的应对学生的回答,学生们的答案比我想的要丰富的多,今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历练自己。 第二点: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及课前预习、准备情况,做到“知己知彼”。 课前,我了解到,学生们四年级学过关于雕塑家罗丹的文章《专心致志》,对罗丹比较熟悉,对课本中罗丹的作品很感兴趣,有不少

雕塑大师罗丹的阅读材料

雕塑大师罗丹的阅读材料 雕塑大师罗丹的阅读材料这座雕像取材于13世纪的一段史实:意大利比萨的君王乌谷利诺十分残暴,人民奋起反抗,终于推翻了他的统治。起义者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囚禁在一座荒山的高塔里,把他们活活饿死了。 18世纪法国著名的雕塑家加尔波据此创作了一座表现他们挨饿而死的雕像。他着力刻画乌谷利诺挨饿的恐怖情景:两个儿子已饿死在他身旁,他肝肠寸断,一只手压着肚子,一只手拼命挥舞,似乎在呼救。 罗丹看了一会,不无遗憾地摇摇头,说:“啊!加尔波大师糟蹋了这一惊心动魄的素材。”他的学生问:“老师,怎么处理这一素材,才能惊心动魄呢?” 罗丹说:“我决定要重新创作……”这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塑像:乌谷利诺的一个儿子刚断气,另一个垂死挣扎。他一只手抓着父亲的胳膊,仰着头,似乎在凄厉地喊叫。而乌谷利诺充耳不闻,伏在已死的那个儿子身上,正准备低下头以儿子的尸肉充饥,似乎又下不了口。瘦削的脸在抽搐,展现了内心剧烈的斗争:兽性和人性的斗争。这个极其残暴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以儿子未寒的尸肉充饥符合他的性格。但他毕竟是人,所以下口之前,又有一番犹豫,这也是符合情理的。 罗丹的学生看了老师的新作,评论说:“老师的作品确实超过

了加尔波的作品。因为加尔波只揭示了局部的真实,而罗丹老师则刻画了暴君乌谷利诺在特定环境中挨饿的真实情景,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雕塑大师罗丹的阅读题目1、用横线画出三处表示作者联想的部分,并照样子,给下列的句子加上自己的联想。 (1)康乃馨静静地盛开在花瓶里,—————————— (2)一阵风吹来,银杏叶纷纷飘落,—————————— 2、画出学生对罗丹作品进行评价的话,再写出你对这座塑像的评价。 雕塑大师罗丹的阅读答案1、丹的作品 (1).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招手。 (2).秋天丰收的喜悦,深深流入心底。 2、塞,罗丹的这个作品真是惟妙惟肖、引人入胜啊,他把父亲的残暴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出来,父亲饿得抓狂,简直忍心把儿子给吃了!”可以了吧

现代文阅读 熊秉明《罗丹的雕刻》

现代文阅读熊秉明《罗丹的雕刻》精品文档 现代文阅读熊秉明《罗丹的雕刻》熊秉明《罗丹的雕刻》阅读答案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 1 / 4 精品文档 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现代文阅读熊秉明《罗丹的雕刻》现代文阅读熊秉明《罗丹的雕刻》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能。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 2 / 4 精品文档 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from 现代文阅读熊秉明《罗丹的雕刻》来自学优网#

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美术欣赏)

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美术欣赏) 一、授课时间(一课时) 二、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我国古今优秀雕塑作品,漫步历史,开阔眼界,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重点和难点: 1、了解祖国悠久的美术传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了解一些雕塑基本知识,认识雕塑是雕和塑的总称,并认 识和区分圆雕与浮雕。 四、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机。 2、挂图、圆雕、浮雕原作一两件。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精美的雕塑作品,(圆雕、浮雕),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认识雕塑是雕和塑的总称,以可塑的(如粘土 油泥)或可雕刻的的(如金属、木、石等)材料,制 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一般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类。板书 课题。 二、讲授新课: 1、重点欣赏《说唱俑》《艰苦岁月》。

2、教师介绍《说唱俑》是四川东汉墓中出土的陶塑,引 导学生讲出唱俑的特点 ⑴.设问:作品表现了这艺人什么动作?教师归纳学生讨论进行小节:这件生动的《说唱俑》将古代说书艺人的形象,用夸张的手法(手舞足蹈,眉开眼笑,一副谐趣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显示了古代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制陶技巧,给我们带来形象美的享受。 ⑵赏折《艰苦岁月》。 教师简述内容:在革命战争年代,一老一少的两位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仍保持乐观精神,他们衣衫破烂,双足赤裸,面容消瘦,老战士悠然自得革命战士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对革命终将胜利的坚定信念,是一件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的雕塑作品。 设问:①为什么红军战士穿得那么破烂? ②老战士和小战士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教师归纳:衣衫褴褛、面容消瘦的老战士和小战士形象反映了中国革命战争环境的艰苦,他们为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坚定而乐观地经受艰苦岁月的考验,让我们永远记住那悠扬的笛声,沿着他们斗争的道理奋勇前进。 3.欣赏反映近代革命斗争的雕塑。教师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作品: 《虎门销烟》是浮雕作品,刻画了广州虎门人民销毁鸦片, 进行反英斗争的伟大壮举。 收租院》是泥塑作品,刻画了一位不满地主剥削,百愤 交集地怒视着地主的农民的形象。 《武昌起义》是雕塑作品,着重刻画革命战士手握步抢向前冲锋的英

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天才与灵感 朱光潜 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可以用人力来解释么?从前人 大半以为灵感非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 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什么叫做“潜意识”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 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意识既不能察觉到,我们何以知道它存在呢?变态心理中 有许多事实可以为凭。比如说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谈话、做事、写文章、做数学题,但是 醒过来后对于催眠状态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此外还有许多精神病人现 出“两重人格”。例如一个人乘火车在半途跌下,把原来的经验完全忘记,换过姓名在附 近镇市上做了几个月的买卖。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发现身边事物都是不认识的,才自疑 何以走到这么一个地方。旁人告诉他说他在那里开过几个月的店,他绝对不肯相信。心理 学家根据许多类似事实,断定人于意识之外又有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受催眠者和精神病人便是如此。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 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交替来去。它们完全分裂开来,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便 沉下去,潜意识涌现时,便把意识淹没。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 鸦雀无声地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在没有侦探清楚的 敌人(意识)看,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 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所 以心理学家有“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溜冰本来是在前一个冬天练习的,今 年夏天你虽然是在做旁的事,没有想到溜冰,但是溜冰的筋肉技巧却恰在这个不溜冰的时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导学案及答案

第六课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学习目标】 1.理解罗丹专注忘我的精神品质,培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2.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罗丹专注忘我的精神品质,培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2.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学习方法】 阅读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一、自主学习案 (一)走近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和评论家。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等;传记有《三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回忆录《昨天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等。 (二)背景简介 一个偶然的机会,年轻作家茨威格有幸受邀拜访了久负盛名的雕塑家罗丹。罗丹待人温和亲切、平易淳朴,却在艺术灵感突至时,完全沉浸于忘我创作的快乐,忘了时间,忘了客人。但也正是因为这“被忘”,茨威格全程观摩了大师全神贯注工作的状态,从他身上“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三)罗丹简介 奥古斯迪·罗丹(1840-1917)法国最杰出最有影响的现实主义雕刻家。他的《思想者》、《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包含着186 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 (四)预习课文 1.字音 症.结()媲.美()黏.土()蹙.眉()魁.梧()倾.

罗丹的雕塑艺术

罗丹的雕塑艺术 教学目的: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对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回忆,介绍西方雕塑艺术的状况及罗丹雕塑的地位引入课题。 二、罗丹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罗丹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对资产阶级腐朽势力深恶痛绝,他经常通过雕塑这一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 1、《青铜时代》 以一个像植物一样律动而舒展的青年人体,表现人类刚从自然束缚中舒醒过来的状态,以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这件作品与学院艺术的风格迥然不同,因而受到攻击和诋毁,成为艺术界争论的对象,不断地遭到攻击。但是历史证明,罗丹的这件人体雕塑,是人类文明初始的真实象征和生动写照。 2、《地狱之门》 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更为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 3、《思想者》 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教师总结: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4、《加莱义民》 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 5、《巴尔扎克》 以上我们欣赏了罗丹的几件作品,大家想一想,罗丹的雕塑作品是如何表达他的内在情感的?

最新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雕塑艺术的审美取向及造型特点。了解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认识雕塑作品从形到意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雕塑作品的造型和表意特点。 教具准备: 与课本图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引: 1、两位同学上讲台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酷的姿势,在让下面的同学讨论一下两位同学的姿势如何?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 2、问一下同学们平时见过哪些雕塑?给他们留下怎么样的印象?能看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二、导入新课: 先出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作品的图片各一张。问美术分为哪几类?再问一下同学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由此引出雕塑念。 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三、雕塑的分类: 1)、按材料: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石膏像等 2)、按空间形制(形态):圆雕、浮雕、透雕。 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如《思想者》、《菊花仙子》。 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重视一面艺术效果的单面雕,也有双面雕。如室内的屏风。

3)、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等。 四、雕塑艺术的特点: 1、雕塑的形体: 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形体美是雕塑的形式美的灵魂。雕塑的形体,不仅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更要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例如: A、罗丹的《思想者》。罗丹是法国近代最著名的雕塑家,被称为“近代雕塑之父”。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雕塑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最初一位雕刻家。这尊雕塑是罗丹为《地狱之门》中央的门楣而作的。雕塑的人物形态是弯腰屈膝,右手托着下颚,嘴咬着自己的粗手,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眉弓突起,双眼深陷隐于暗影之中,咬肌凸起,全身肌肉紧张。强化了他的苦闷、深思。 B、摩尔的《斜卧像》。这是1957——1958年为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创作的雕像。这是一件抽象化的雕塑,描绘的是一位斜卧翘首远望的女性。 像这种表现性的雕像,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这样的雕塑应从内在的意境去观看,不能单看外表。 C、雕塑具有体量感,它直接影响着观赏效果与主题的表达。 2、雕塑作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 雕塑形象单纯,难于作复杂的描绘所以作者利用其形体变化,体量和外轮廓造成雕塑的节奏韵律感,赋予象征性和寓意性。如法国马约尔的《地中海》。他以丰满的女人体象征美丽富饶的地中海。马约尔是一位善于刻画女性美的艺术家,他从一个形象和姿态中显露出内心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 3、注重作品的材质和内容的关系: 材质美和材质与内容的统一,便是雕塑艺术的重要特点。《鳖》是一件因材施艺,构思奇巧,造型成功的小石雕。作者琢磨得精细逼真,同时在印体石上留有粗糙的砸痕来保持石材原有的特点。这是利用材质肌理对比和加工留痕,增强表现力和审美情趣。 霍去病墓的各种动物雕刻多是利用石材的原形稍加雕凿,既使其具有生命,又保持了石质的美感。 4、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性 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使作品作用与环境,并使环境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爱得华的《美人鱼》,是置于丹麦哥本哈根海滨公园中的巨石上。

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 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T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白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l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u.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 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 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

第7课罗丹的雕塑教案

《罗丹的雕塑》教学方案 人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7课 初中美术教案《罗丹的雕塑》 教学目标: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思想者》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难点:作品通过艺术语言,具体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和艺术的理解。

扬。1880年,他的强调表现人类美德为主题的裸体塑像“施洗约翰”展出,进一步提高了罗丹的声望。自此罗丹建立了个人工作室,并接受政府定件,题材自定。他便选择了取材但丁“神曲”的“地狱之门”这一与建筑紧密相连的巨大艺术工程,耗去了他后半生的整整37年,至逝世也未完成。结合“地狱之门”完成的“吻”、“思想者”、“亚当”、“夏娃”等获得普遍的赞扬。1886年完成历史纪念雕像“加莱义民”。其后,完成“巴尔扎克”、“雨果”等一系列名作家、艺术家的塑像。 1916年法国政府为答谢罗丹把全部作品捐献国家,特建立罗丹博物馆。1917年11月17日罗丹在巴黎附近的缪当去世。资料的同学要事先进行筛选。 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可以向其他组或同组的同学提问。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四、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10分钟) 深入分析《加莱义民》(10分钟)1、《加莱义民》 历史背景:14世纪百年战争时期, 英国军队即将攻陷法国的加莱市,加 莱市被英军围困将近两年,市民的生 命危在旦夕。经过双方的谈判,英王 爱德华三世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 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 死,并规定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 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 才可保全城市。这是法国人民永难忘 怀的历史悲剧。 图片展示加莱义民的不同角度。加深 学生对雕塑是三维立体作品的印象。 作品题材:六位市民慷慨赴死的情 景。刻画了不同身份的市民在面对死 亡时的内心活动。 形式分析:雕塑构思新颖。罗丹用深 学生根据教 师提出的问 题进一步思 考。 学生配合教 师共同完成 局部分析。 学生可以展 开联想,充分 引导学生 通过美术 作品的审 美特征发 掘其内在 的历史价 值。

苏少版--九年级上下册美术复习卷(无答案)

九年级上下册复习卷(50题) 1.下列选项中, 在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的是哪一个?() A. B. C. D 2. 下面属于东汉霍去病将军墓前雕刻作品的是()。A.B. C. D. 3.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佛像是() A.卢舍那大佛 B.菩萨像 C.释迦牟尼佛 D. 四臂观音像 4.对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说法正确的是()。 A. 天龙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B.敦煌莫高窟、响堂寺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C. 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D.炳灵寺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5.下面哪个图片是敦煌莫高窟的石像() A B C D 6.下列哪件雕塑作品不属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 A.《武昌起义》 B.《支援前线》 C.《虎门销烟》 D.《艰苦岁月》 7.被看作我国广州市的标志和象征的雕塑是()。 A. 《五月的风》 B.《五羊雕像》 C.《艰苦岁月》 D.《英勇就义》 8.青岛五四广场上的雕塑作品《五月的风》所用材料的性质是()。

A.钢 B.铜 C.石 D.铁 9.《掷铁饼者》的作者是()。 A. 米开朗基罗 B.罗丹 C.米隆 D.亨利摩尔 10.取材于希腊与特洛伊战争的神话故事的雕塑作品是()。 A. 《地狱之门》 B.《掷铁饼者》 C.《断臂维纳斯》 D.《拉奥孔》 11.《》的作者是意大利波丘尼,他的作品融合了立体主义的创造,看上去有点像毕加索的绘画。 A. 国王夫妇像 B. 空间独特的连续形体 C.马 D.高速 12.《伏尔泰坐像》是法国雕塑家()的雕塑作品。 A.乌东 B.罗丹 C.米开朗基罗 D.卜德尔 13. 这两个雕塑作品的作者是()。 A. 意大利达芬奇 B.法国乌东 C.意大利米开朗基罗 D. 法国罗丹

雕塑作品赏析

雕塑作品《中国梦牛精神》 雕塑家蒲爱兵为了弘扬《中国梦·牛精神》,照此画铸铜牛。重3吨,高2.3米,长5米。以作县标座落于盛水河之畔。雕塑作品形神兼备,时刻鞭策着十三亿中华儿女力耕不息,脚踏实地,奋发图强! 蒲爱兵(艺名林子),2006年创办深圳古园雕塑艺术中心,属于现代新锐的雕塑家。他以写实的手法使作品风格硬朗、明快、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张力。2013年在深圳接手制作《中国梦·牛精神》作品源于著名漫画家陈与李(陈跛子、李青艾夫妇合用名)创作的《中国梦·牛精神》一画,表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此画于2013年被中央文明办,中央网络电视台“讲文明,树新风”第一批公益广告采用,发通稿,并配诗云:“铁骨响铮铮,奋蹄自有神。我是中国牛,天地任我行”。《人民日报》、《暸望》等全国各地报刊整版发表,首都及各大城市制作为巨幅宣传图片展示。 蒲爱兵- 代表作品:蒲爱兵创作的《中国梦牛精神》 深圳雕塑家蒲爱兵以邱县著名漫画家陈与李夫妇设计的《中国梦·牛精神》公益广告作品原型创作。铜塑牛高2.3米、长5米、底宽1.8米、重达3吨。纵观铜塑,以邱县悠久的人文历史和实干文化为主题进行艺术展示,并用洗练的手法、流畅的线条和厚重的质感,表现出俯首向前的“孺子牛”形象,给人以“力”的震撼和“拼”的劲道。 蒲爱兵- 创作背景:

自2013年7月31日《人民日报》整版刊发《中国梦牛精神》这幅漫画作品以来,中国牛勤劳善良、踏实前进的拼搏精神,让十三亿中华儿女产生了共鸣,此画于2013年被中央文明办,中央网络电视台“讲文明,树新风”第一批公益广告采用,发通稿并配诗云:“铁骨响铮铮,奋蹄自有神。我是中国牛,天地任我行”。《人民日报》、《暸望》等全国各地报刊整版发表,首都及各大城市制作为巨幅宣传图片展示。深受欢迎。全国124个城市争相展出和播放。11月8日,这幅佳作由平面图变成立体的啦!这尊“中国牛”铜雕由雕塑家蒲爱兵完全以原型设计打造,制作精良,表现出俯首向前的“中国牛”形象,给人以“力”的震撼和“拼”的劲道。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之一,融合了脚踏实地、公而忘私、积极进取、拼搏创新的优秀美德。 《中国牛》铜雕重3吨,高2.3米,长5米。座落于盛水河之畔。雕塑作品形神兼备,时刻鞭策着十三亿中华儿女力耕不息,脚踏实地,奋发图强!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之一,融合了脚踏实地、公而忘私、积极进取、拼搏创新的优秀美德。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应该发扬老黄牛的开拓精神,勇于开拓,奋力创新,无论面前是荆棘,是坎坷;是慢慢长路,还是千斤重负,都负重奋进,义无反顾,勤奋耕耘,用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来赢得共和国的和谐富强。 蒲爱兵- 作品赏析:中国梦牛精神 一头奋蹄拉犁、俯首向前的“中国牛”,从农耕文化中走来,在现代化的街头、报纸、电视、手机、互联网上频频亮相,抖擞冲天的牛气,透出一股子牛劲。 在“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中,这幅《中国梦,牛精神》十分抢眼,令人难忘。这头以中国画手法创作的“中国牛”,从一个方面,生动诠释了“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表达”。 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忠厚实诚、勤劳奉献的象征。它埋头耕耘,不辞劳苦,忍辱负重,“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早已成为人们景仰、敬重、学习的榜样。 中国人身上,颇有“牛精神”。比如,一些城市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创建和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始终保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脚印上写的,台阶上留的,都是一种“牛精神”。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劳动来创造。”用劳动来创造,其实就是一种“牛精神”。正因

罗丹的雕塑艺术

罗丹的雕塑艺术 教学目的: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对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回忆,介绍西方雕塑艺术的状况及罗丹雕塑的地位引入课题。 二、罗丹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罗丹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对资产阶级腐朽势力深恶痛绝,他经常通过雕塑这一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 1、《青铜时代》 以一个像植物一样律动而舒展的青年人体,表现人类刚从自然束缚中舒醒过来的状态,以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这件作品与学院艺术的风格迥然不同,因而受到攻击和诋毁,成为艺术界争论的对象,不断地遭到攻击。但是历史证明,罗丹的这件人体雕塑,是人类文明初始的真实象征和生动写照。 2、《地狱之门》 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更为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 3、《思想者》 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教师总结: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4、《加莱义民》 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 5、《巴尔扎克》 以上我们欣赏了罗丹的几件作品,大家想一想,罗丹的雕塑作品是如何表达他的内在情感的?

高中美术《罗丹的雕塑艺术》教案 新人教版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中美术《罗丹的雕塑艺术》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的: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对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回忆,介绍西方雕塑艺术的状况及罗丹雕塑的地位引入课题。 二、罗丹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 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罗丹有强烈 的爱国主义热情,对资产阶级腐朽势力深恶痛绝,他经常通过雕塑这一艺术手 段,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 1、《青铜时代》 以一个像植物一样律动而舒展的青年人体,表现人类刚从自然束缚中舒醒过来的状态,以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这件作品与学院艺术的风格迥然不同,因而受到攻击和诋毁,成为艺术界争论的对象,不断地遭到攻击。 但是历史证明,罗丹的这件人体雕塑,是人类文明初始的真实象征和生动写照。

2、《地狱之门》 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更为 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 3、《思想者》 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 永恒的精神。 4、《加莱义民》 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理表现,形象地 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 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 5、《巴尔扎克》 以上我们欣赏了罗丹的几件作品,大家想一想,罗丹的雕塑作品是如何表达他的内在情感的? 四、临摹罗丹的雕塑《沉思》 1、雕塑的分类 2、泥塑的基本手法 3、临摹要求: a、比例确当 b、形体基本准确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带答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编单元试卷 第五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ー、给加点字注音。(5分) 1.大雨冲.( )刷着地面妈妈冲.( )着我笑 2.处.( )暑不出头到处.( )是庄稼 3.直奔.( )厨房在田野里奔.( )跑 4.明晃.( )晃的玻璃杨树摇晃.( )着枝条5起劲.( )儿地跳苍劲.( )有力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tái xiǎn píng pùyàn ( ) 草( ) ( )布( )语xiùtǒng rǎng fèng chún ( ) ( )叫( )隙嘴( ) 三、给加点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5分) 1.夏天是万物迅速 ..生长的季节。( ) 2.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 ..,什么都在长。( ) 3.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 ..住了。 ( ) 4.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 ) 5.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 ....地听英语讲座。( ) 四、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7分) 1.( )草长,树木长,( )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稻秧长,甘蔗长,( )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 )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2.我( )想,( )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 )妈妈喊了我几遍,可我( )舍不得脱下来。 精选单元测试卷

3.( )明天还下雨,我( )能穿雨衣上学。( )雨在今天都下完了,明天( )没有雨可下了。 五、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6分) 1.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 ( ) 2.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 3.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 )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改为陈述句。(2分)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炖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肯定句,(2分) 六点二十,我不得不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仿写句子。(4分) (1)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15分)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果然突然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ー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突然忽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点。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精选单元测试卷

浅析罗丹雕塑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艺术文艺欣赏 课程名称浅析罗丹雕塑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姓名刘茜学号 2011101297 专业美术年级 2011级 院、所美术学院年月日 2012年3月6日星期二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浅析罗丹雕塑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学生姓名:刘茜学号:2011101297 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位置,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位置。罗丹和他的两个先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琢“三大支柱”。作为一位天赋雕塑家,罗丹的秘诀在于擅长用雕塑的静态和姿态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外延,并注入了令人无法忘怀的理想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关于古代人来讲,他是旧时期的最初一位雕塑家,又是新时期最后一位雕塑家。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古代派的门槛。可以讲,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锤炼得成熟而无力的大手,用他不为传统约束的发明肉体,为新时代翻开了古代雕塑的大门。罗丹深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入地提醒了人类的丰厚情感。 自古以来,在艺术创作上人们就讲究“有感而发”,因此,情感是一切艺术形式的最根本起源。艺术作为情感的表现,不论从主体的精神心理来看,还是从艺术作品的内容来看,情感在艺术作品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感情就不会有艺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只有融入了情感,才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艺术创作是在认识自然、研究自然的基础上,将人的感情、思想通过一定的形式和内容给予真情的流露。艺术创作并不是简单地描摹和再现客观对象,而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在西方雕刻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罗丹以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可以说,罗丹用他的雕塑语言向世人表达强烈的情感,对象的形体成了他恣意歌唱的工具,他的艺术作品无不充溢着形体内的生命感受与光影的特殊效果。 罗丹早期的作品是在边工作边自学的奋斗生涯中完成的。雇不起模特儿,他就请一个塌鼻的乞丐毕比给他当模特儿。乞丐的丑陋使罗丹看到了在其被磨损的脸上,有着人类所共有的愁苦和凄凉,同时他也想到了那位终生辛苦劳作而孤独的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从而在罗丹的眼中生活的美丑和艺术的美丑有了不同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